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晚清常州宗族与社会事业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常州所在的江南地区是我国古代宗族制度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宗族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宗族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明清时期,常州地区的宗族众多,声名显赫。晚清,时代急剧转型,常州宗族竭力适应社会变迁,寻求自身的生存之路。
     作为恢复被太平天国战争所破坏的地方社会秩序的重要一环—慈善事业,政府呼吁地方社会的配合和协助,常州宗族及其士绅在共同的利益和价值诉求下,利用政府经意不经意让渡的制度空间,修建和创建了大量的慈善组织,使常州慈善组织的规模达到了历史顶峰。慈善组织救助了大批的弱势人群,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地方社会的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同时宗族提升了社会地位和声望,获得足够的社会资本,有利于宗族的生存和发展。
     晚清,常州宗族通过对宗族成员的族内教育,不仅提升了族人的自身素养,使之成为维持宗族秩序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宗族及其士绅依靠国家进行社会重建的制度性空间,极力恢复和维护传统的社会教育资源,重建和新建了府学、县学、书院、义塾等各类教育机构,以恢复传统的地方社会秩序。这实际上是宗族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而采取的一种维护和振兴宗族的重要举施。在“清末新政”期间,在国家法理层面上,宗族和士绅兴办新式学校,任职于新式教育的各类管理结构,为常州的新式教育奠定了基础。这也是晚清常州宗族寻求生存空间,调整生存策略的过程。
     如果说祭祀事业在于调适地方民众的心理状态,以求压抑情感的有效释放,那么河道疏浚、修桥铺路、清道路灯、公园、图书馆等公共事业则在于关注地方社会百姓的日常生计,关注他们社会公共事务的共同利益。晚清的客观社会环境和情势使得地方政府关注公共事业的精力和财力不敷,治理不善。在这一历史的转折时期,常州宗族及其士绅完全或部分代替地方政府参与地方公共工程事业建设,客观上完善了地方官员的部分职能,维护了地方社会的秩序。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对宗族的褒奖和依赖大大提高了宗族的名望,地方民众的感德之意也激发了对宗族的钦佩与仰慕。从另一角度看,这也是宗族掌控地方社会的一种表现形式,或说是宗族求得生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晚清常州宗族及其士绅依靠宗族的社会关系、经济实力和个人能力,利用国家自觉不自觉的让渡社会事业的操作空间和法理性的制度性空间,重建和新建地方社会的慈善组织、重建地方社会的传统教育体系、建立新式教育体系、从事地方社会公共工程的建设。在造福桑梓、稳定地方社会秩序的同时,宗族努力寻找着自身的生存空间。宗族扮演了社会事业发展与转型的主角,社会事业提供了宗族生存与变迁的舞台,宗族和社会事业双向促动、双向构建的视域交融,表明晚清常州宗族能动地适应社会变迁的同时促进了地方社会事业的发展。如果我们仅把宗族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存在,也许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种民间力量,在地方社会事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宗族的长袖善舞留给了历史亮丽的色彩。
Regions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where Changzhou locates, were one of the well-developed, active places of ancient clans system and clans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society. There were plenty of clans in Changzhou who were well-known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respectively.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war destroyed traditional social orders in vast regions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Changzhou no exception. Changzhou became prosperous and got its economic recovery after the war again. Under Tongzhi Emporror’s domination, Qing Dynasty, rebuilding and social order regaining were the main activities in Changzhou at that tim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 order recovery, charity makes great contribution to stability of society and relief of social contradiction by relieving the poor. Local government of Changzhou appeals all levels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to cooperate to rebuilding and social order regaining. With such mutual value and interest, considerable charity organizations were set up and the total number are the greatest in history.
     Changzhou clans concentrated on their internal education and self-improvement in late Qing Dynasty, not only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their members, but also maintained their reputation and status, making it one significant method to maintain their social order and self-development. Meanwhile, clans and native gentry made full use of the loopholes in society rebuilding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that Qing government advocated so that they helped to regain and maintain traditional social education resources, rebuilt and set up different levels of education organization, such as prefecture level education (from the Tang to the Qing Dynasty, administration larger than county smaller than city), county level education and academy. As a matter of fact,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hey used to maintain and gain their clans’prosperity in accordance with social changes. They set up new forms of schools and laid foundations for new education form in Changzhou.
     If we say sacrifices to gods and ancestors meet citizens psychological needs, then civil engineering such as dredging the canal, building roads and bridges, setting up libraries and parks concerned about their daily life and their interests. In late Qing Dynasty, government was short of financial support to local public service and construction. During that period, clans and gentry took on officials’duties and obligations taking part in local construction and public service, partially and wholly, maintained local social order. On the other hand, government was thankful for their contribution and it helped improve their reputation as well as winning citizens’heart. From other view, it is a form of clans’control of the local society, in other words, the form of their existence and prosperity.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clans and gentry in Changzhou making use of the loophole in policy, upon their property, ability and their social network, rebuild and set up local social charity organizations, traditional education system, new education system and public service and construction.. Changzhou’s clans is the main driving force in social work transformation in late Qing Dynasty, meanwhile social work provided the stage for their existence and changes. Clans devoted themselves in social work with the purpose of their own prosperity. Interaction between clans and social work illustrates that clans adapt themselves to society spontaneously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social work . It is partial for us to see it as an isolated organization. Apart from their motivation, being an essential driving force, we see the great contribution they made to the society, and the irreplaceable role they played in history.
引文
(1)《钦定大清会典事例》,《续修四库全书》八○四·史部·政书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上谕档》第二四、二六、二七、二八、三一、三二册(光绪二四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辑,湖南王氏收藏:《道咸同光名人手扎》,台湾文海出版社1968年影印本
    (4)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八辑,郭庆蕃辑:《咸同中兴名贤手扎》,台湾文海出版社1968年影印本
    (5)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十七辑,李慈铭:《越缦堂文集》卷四,台湾文海出版社1968年影印本
    (6)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辑,素尔纳等纂修:《钦定学政全书》卷七十三,《义学事例》,台湾文海出版社1968年影印本
    (7)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五辑,《光绪政要》卷二十四(二十四年)、卷二十七(光绪二十七年)、卷二十九(二十九年)、卷三十二(三十二年)、卷三十四(三十四年)、卷三十五(三十五年),台湾文海出版社1968年影印本
    (8)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九辑,刘蓉纂:《养晦堂文·诗集》,台湾文海出版社1968年影印本
    (9)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四十二辑,俞樾:《春在堂杂文》,台湾文海出版社1969年影印本
    (10)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六十二辑,冯桂芬:《校邠庐抗议》,光绪丁酉岁聚丰坊校刻,台湾文海出版社1971年影印本
    (11)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七十四辑,贺长龄辑:《皇朝经世文编》卷二六《户政一·理财上》;卷六十六,《礼政十三·祭礼(上)》,台湾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
    (12)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八十五辑,盛康辑:《皇朝经世文续编》卷六十五、六十八、八十,台湾文海出版社1972年影印本
    (13)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十三辑,盛宣怀:《愚斋存稿》,思补楼藏版,台湾文海出版社1974年影印本
    (14)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十七辑,李慈铭:《杭州敷文书院碑记》,《卷十》,台湾文海出版社1974年影印本
    (15)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六十九辑,张惠言:庄鹤礽藏:《阳湖张惠言学生手稿》,台湾文海出版社1976年影印本
    (16)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七十五辑,佚名编:《清代名人书札》,台湾文海出版社1980年影印本
    (17)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八十一辑,佚名辑:《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二编(三),《谘议局和地方自治》,台湾文海出版社1980年影印本
    (18)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九十七辑,张祖怡编:《张季子(蹇)九录》《政闻录》,台湾文海出版社1980年影印本
    (19)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十辑,学部总务司编:《学部奏咨辑要》,《学务官制及劝学所章程》,台湾文海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
    (20)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十三辑,张涛镛等纂:《清朝掌故汇编内、外编》,台湾文海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
    (21)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五十三辑,《江苏自治公报类编》(宣统三年(卷一至卷三)),台湾文海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
    (1)(战国)孟轲:《孟子》(王亚丽注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五代)《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版
    (3)(五代)《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4)(五代)刘煦:《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5)(五代)《魏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6)(唐)梁肃:《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
    (7)(宋)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版
    (8)(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9)(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
    (10)(明)《明实录》,台湾中研院史语所1983年版
    (11)(清)王先谦补注:《汉书补注》(上册),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12)(清)陈梦雷等编,《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1986年版
    (13)(清)《光绪大清会典事例》,中华书局1991年版
    (14)(清)《宫中档雍正朝奏折》,台湾故宫博物院1977年版
    (15)(清)《清朝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6)(清)《清实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
    (17)(清)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版
    (18)(清)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99年版
    (19)(清)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版
    (20)(清)贺长龄等:《清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92年版
    (21)赵之恒等:《大清十朝圣训》,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版影印本
    (22)《清实录》,中华书局1985、1987年影印本
    (23)章学诚:《文史通义校注》上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
    (24)顾炎武:《日知录》卷八《乡亭之职》(周书平等点注),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25)张国维:《吴中水利全书》,(清)纪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五七八册,史部三三六,《地理类》,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26)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中华书局2002年版
    (27)杨椿:《孟邻堂文钞》,《续修四库全》一四二三·集部·别集类,据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清嘉庆二十四年杨鲁生刻本影印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28杨兆鲁:《遂初堂文集》,清康熙十三年(1674)刻本
    (29)陶澍:《陶文毅公全集》,《续修四库全书》一五○三,集部·别集类,据清道光二十年两淮淮北士民刻本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30)黄爵滋:《仙屏书屋初集文录》,清道光26年(1846)刻本
    (31)陈玉璂:《学文堂文集》,《丛书集成续编》第一五五册《文学类》,光绪壬午清和武林丁氏刊印,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年印行
    (32)陈士鑛:《学海类编》第四十八册,民国九年(1920)上海涵芬楼据清道光十一年(1836)安晁氏木活字排印本的影印本
    (33)龚自珍:《龚自珍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年版
    (34)李兆洛:《养一斋文集》,《续修四库全书》,一四九五·集部·别集类,据山东省图书馆藏清道光二十三年活字印而二十四年增修本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35)毛祥麟:《墨余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36)曾国藩:《曾文公全集》,第十六册,台湾大达图书供应社刊行
    (37)余治:《得一录》,王有立主编:《中华文史丛书之八十四》,清同治八年得见斋刻本影印,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印行
    (38)徐寿基:《酌雅堂骈体文集·启》,光绪十一年志学斋集刻本,上海图书馆藏本
    (39)王韬:《园文录外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40)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41)恽毓鼎著:《恽毓鼎澄斋日记》(史晓风整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42)刘芳等辑:《桑梓潜德录》,光绪六年木活字本,常州图书馆藏本
    (43)《常州府坊厢字号全图》,光绪石印本,常州图书馆藏本
    (44)武阳志书局辑:《武阳官书录》,光绪七年刻本,常州图书馆藏本
    (45)《保婴保节局收支清册》,宣统三年木活字本,常州图书馆藏
    (46)沈保宜、曾省三辑:《武进县市区浚河录》上册,民国三年木活字本,常州图书馆藏
    (47)《万寿亭重建纪事本末》,常州图书馆藏本
    (48)赵熙鸿等辑:《毗陵科第考》,清同治十二年刻本,上海图书馆藏本
    (49)王铭西:《常州武阳水利书》,同治十三年刻本,上海图书馆藏本
    (50)《常州地方自治始末》,上海图书馆藏本
    (51)《浚河录》上、下册,清光绪(1875-1908)木活字本,上海图书馆藏本
    (52)《集义会收支清帐》,光绪二十六年刻本,上海图书馆藏本
    (53)张维骧编:《清代毗陵名人小传稿》,《清代传记丛刊·学林类》第197册,明文书局1985年版
    (54)《武阳团练书》,《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第38册,上海书店1990年版
    (55)褚邦庆:《常州赋》,清道光刻本,上海图书馆藏本
    (56)《敦仁堂碑》,常州博物馆藏拓本
    (57)刘继增辑:《灵征录》,光绪刻本,常州图书馆藏本
    (58)恽毓荣:《恽氏义庄规条》,光绪二十八年木活字本,上海图书馆藏本
    (59)瞿倬辑:《武进基本公款公产报告册》,民国八年印本
    (60)张宪文:《孙治让遗文辑存》,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61)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卷一下),三联书店1960年版
    (62)《盛宣怀档案》,未刊,上海图书馆编号:00062614
    (63)《盛宣怀档案》,未刊,上海图书馆编号:00005758
    (1)朱昱撰:《重修毗陵志》,明成化二十一年刊本,常州图书馆藏本
    (2)史能之纂:《咸淳毗陵志》,广陵古籍刻印社标点本,2005年版
    (3)佚名编:《常州府志》(永乐),广陵古籍刻印社标点本,2007年版
    (4)刘广生修,唐鹤征纂:《常州府志》(万历),明万历刻本,上海图书馆藏本
    (5)晏文辉修,唐鹤征纂:《武进县志》(万历),清陆恩黼抄本,常州图书馆藏本
    (6)于琨修,陈玉璂纂:《常州府志》(康熙),《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第36册,上海书店1991年版
    (7)武俊修,陈玉璂等纂:《武进县志》(康熙),康熙二十三年刻本,上海图书馆藏本
    (8)尹继善等修,黄之隽等纂:《江南通志》(乾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9)王祖肃修,虞鸣球纂:《武进县志》(乾隆),《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第12册,中国书店1992年版
    (10)陈廷柱、汪邦宪修,虞鸣球、董潮纂:《阳湖县志》(乾隆),清刻本,常州图书馆藏本
    (11)黄冕、李兆洛等编:《武进阳湖县合志》,清道光壬寅(1843)年重修尊经阁藏本,常州图书馆藏本
    (12)王其淦、吴康寿、汤成烈等纂:《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光绪五年(1879)重修版,常州图书馆藏本
    (13)《武进阳湖合志》,光绪十二年(1886)聚珍版翻印版,常州图书馆藏本
    (14)庄毓鋐、陆鼎翰等编:《武阳志余》附《武阳团练纪实》,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常州图书馆藏本
    (15)沈诚焘、熊其英、邱式金:《清浦县志》卷三,光绪五年(1879)刻本,上海图书馆藏本
    (16)范成大:《吴郡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7)博润、姚光发:《松江府续志》,光绪十年(1884)刻本,上海图书馆藏本
    (1)《恽氏家乘》,岁次丁巳(1917)重修,光裕堂藏版,上海图书馆藏本
    (2)《恽氏家乘》,民国丁亥(1949)续修(全族合纂),光裕堂铅印本,上海图书馆藏本
    (3)《毗陵庄氏族谱》,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常州图书馆藏本
    (4)《毘陵庄氏族谱》,2008年第八次重修济美堂珍藏本,常州图书馆藏本
    (5)《西营刘氏家谱》,民国十八年铅印本,常州图书馆藏本
    (6)《毗陵盛氏族谱》,民国四年思成堂木活字本,上海图书馆藏本
    (7)《龙溪盛氏宗谱》,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常州图书馆藏本
    (8)《屠氏毘陵支谱》,民国辛未年(1931)续修敬斋堂活字本,常州图书馆藏本
    (9)《屠氏兰陵葛桥合修支谱》,光绪甲辰(1904)合修,常州图书馆藏本
    (10)《萧江氏宗谱》,民国三十七年(1948)思源堂活字本,常州图书馆藏本
    (11)《安阳杨氏族谱》,民国三年敦睦堂木活字本,常州谱牒文化研究会藏本
    (12)《卜氏宗谱》,光绪十六年惇本堂木活字本,上篗际楣莶乇?
    (13)《常州左氏宗谱》,光绪十六年裕德堂木活字本,上海图书馆藏本
    (14)《观庄赵氏支谱》,民国十七年木活字本,常州图书馆藏本
    (15)《毗陵吕氏族谱》,光绪四年木活字本,上海图书馆藏本
    (16)《毗陵唐氏家谱》,民国三十七年铅印本,常州图书馆藏本
    (17)《毗陵谢氏宗谱》,民国三十八年宝树堂木活字本,常州图书馆藏本
    (18)《西盖赵氏族谱》,光绪十二年永思堂木活字本,上海图书馆藏本
    (19)《新安蒋氏宗谱》,民国三十年三径堂木活字本,上海图书馆藏本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2)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版
    (3)中华职业教育社编:《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一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
    (4)教育百科辞典编委会:《教育百科辞典》,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8年版
    (5)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
    (6)天津市永川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研制:《二十五史全文检索阅读系统》,天津电子出版社2000年版
    (7)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编:《思想史研究》第一辑,《什么是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江苏学务总会编:《江苏学务总会文犊》(初编上、下),商务印书馆1906年版
    (9)江苏教育总会编辑部:《江苏教育总会文犊纪事表》(三编上、中、下),中国图书公司1908年版
    (10)江苏教育总会编辑部:《江苏教育总会文犊》四编丁,中国图书公司1909年版
    (11)南京师范大学古文献整理研究所编著:《江苏艺文志·常州卷》,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2)南京师范学院地理系江苏地理研究室编:《江苏城市历史地理》,江苏科技出版社1982年版
    (13)南京师范大学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江苏艺文志·常州卷》,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4)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校史编写委员会:《百年校史》,内部出版物,2007年版
    (15)常州市政协与学习文史委员会编:《魅力常州》,中央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
    (16)常州市教育局、武进县文教局编:《常州市、武进县乡土地理》,无锡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17)常州市炎黄文化研究会编:《人文常州纵横谈》,内部出版物,2006年版
    (18)常州市、武进市教育局教研室编:《常州武进历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9)常州市武进区工商业联合会、常州市武进区总商会编:《百年辉煌铸沧桑—纪念武进商会成立100周年(1905—2005)》,内部出版2005年版
    (1)常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常州市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2)江苏省武进县志编纂委员会:《武进县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常州市教育志编纂委员会编:《常州市教育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4)常州市卫生志编撰委员会编:《常州市卫生志》,内部出版物,1989年版
    (5)常州市交通局编志办公室:《常州交通志》(初稿),内部出版物,1982年版
    (6)常州市交通局编志办公室编:《常州市交通志》第一册(约公元前11世纪—1949年)初稿,内部出版物,1984年版
    (7)武进县城乡建设局:《武进县城乡建设志》,内部出版物,1989年版
    (8)武进县交通局:《武进交通志》,内部出版物,1992年版
    (9)《武进县教育志》,内部出版物,1986年版
    (10)武进县水利局编史修志领导小组编:《武进水利志》,内部出版物,1985年版
    (11)湖塘乡编史修志领导小组:《湖塘乡志》,内部出版物,1984年版
    (12)湖塘镇编史修志领导小组:《湖塘镇志》,内部出版物,1986年版
    (13)江苏省常州市委员会文史研究委员会编:《常州文史资料》第一辑,内部出版物,1981年
    (14)江苏省常州市委员会文史研究委员会编:《常州文史资料》第六辑,内部出版物,1986年
    (15)江苏省常州市委员会文史研究委员会编:《常州文史资料》第七辑,内部出版物,1987年
    (16)江苏省常州市委员会文史研究委员会编:《常州文史资料》第十辑,内部出版物,1992年
    (17)江苏省常州市委员会文史研究委员会编:《常州文史资料》第十二辑,内部出版物,1996年
    (18)常州市政协学习与文史委员会编:《常州文史资料第21辑》(常州名人传记),内部出版物,2007年版
    (19)江苏省武进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进文史资料》第二辑,内部出版物,1983年版
    (20)江苏省武进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进文史资料》第十二辑,内部出版物,1990年版
    (1)陈其南:《家族与社会》,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0年版
    (2)陈捷先:《中国的族谱》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1995年版
    (3)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台湾联经出版公司1997年版
    (4)孙邦正:《六十年来的中国教育》,国立编译馆出版台湾中正书局1971年印行
    (5)台湾大陆杂志社编印:《清史及近代史研究论集》,大陆杂志社1960年印行
    (6)曹永和等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义研究所1984年版
    (7)刘翠溶:《明清时期家族人口与社会经济变迁》,台湾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92年版
    (8)罗香林:《中国族谱研究》,香港中国学社1971年版
    (9)钱杭:《中国宗族制度新探》,香港中华书局1994年版
    (10)盛清沂等:《中国族谱资料目录》,台北联合报文化基金会国学文献馆1982年版
    (11)苏云峰:《张之洞与湖北教育改革》,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6年版
    (12)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全五册),台湾远流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3年版
    (13)黄进兴:《后现代主义与史学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14)廖庆六:《族谱文献学》,台北南天书局2003年版
    (1)白新良:《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朱炳国:《常州家谱提要》,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版
    (3)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曹虹:《阳湖文派研究》,中华书局1996年版
    (5)曹树基:《中国人口史·清代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陈支平:《近500年来福建的家族社会与文化》,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7)陈明远:《中国姓氏辞典》,北京出版社1995年版
    (8)陈乃林、周新国主编:《江苏教育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陈谷泰等主编:《中国书院史资料》中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0)陈启能、王学典、姜芃主编:《消解历史的秩序》,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陈启能主编:《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陈宝泉:《中国近代学制变迁史》,北京文化学社1927年版
    (13)程帆主编:《我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中国致公出版社2002年版
    (14)程歗:《晚清乡土意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5)常建华:《宗族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6)常建华:《明代宗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7)常建华:《清代的国家与社会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8)蔡勤禹:《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1927—1949)》,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9)蔡勤禹:《民间组织与灾荒救治—民国华洋赈会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0)楚双志:《晚清中央与地方关系演变史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
    (21)丁钢:《近世中国经济生活与宗族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2)丁钢:《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传统教育的理论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3)董保良、周洪宇:《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与流派》,人民教育出版杜1999年
    (24)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25)董丛林:《晚清社会传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6)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版
    (27)傅波、张德玉:《满族家谱研究》,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28)费成康主编:《中国的家法族规》,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29)费成康:《中国家族传统礼仪》,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30)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31)费孝通:《中国绅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32)冯贤亮:《明清江南地区的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3)冯柳堂:《中国历代民食政策史》,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34)冯尔康:《清人的宗族社会生活》,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35)冯尔康、闰爱民合著:《中国宗族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6)冯尔康:《中国古代的宗族和祠堂》,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37)冯尔康:《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8)冯尔康:《生活在清朝的人们》,中华书局2005年版
    (39)龚炜:《巢林笔谈》,《赛会奇观》,中华书局1981年版
    (40)顾明远:《教育大词典第三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41)贺照田主编:《在历史的缠绕中解读知识与思想》,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2)何兆武:《中国思想发展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3)胡大泽:《美国的中国近现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4)贺跃夫:《晚清士绅与近代社会变迁—兼与日本士族的比较》,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5)黄宽重、刘增贵主编:《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
    (46)郝延平:《十九世纪的中国买办》,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47)江庆柏:《明清苏南望族文化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8)孔永松、李小平:《客家宗族社会》,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49)康沛竹:《灾荒与晚清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0)李文治、江太新:《中国宗法宗族制和族田义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51)吕思勉:《中国宗族制度小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52)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3)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54)林耀华:《社会人类学讲义》,鹭江出版社2003版
    (55)林济:《长江流域的宗族与宗族生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6)李林:《满族宗谱研究》,辽沈书社1992年版
    (57)李向军:《清代荒政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版
    (58)李卓:《中日家族制度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版
    (59)李贵录:《北宋三槐王氏家族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版;
    (60)李卿:《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1)李世众:《晚清士绅与地方政治—以温州为中心的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2)罗我白、史洪:《常州史话》,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63)罗冬阳:《明太祖礼法之治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4)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5)粱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66)粱其姿:《施善与教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7)刘桂林:《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68)刘国林:《中国历代优抚》,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版
    (69)刘醒铭主编:《魅力常州》,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
    (70)刘伟:《晚清督抚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社2003年版
    (71)黎民、张小山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2)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巨变中的近代绅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3)马学强:《江南席家,》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74)茅家裿:《晚清史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75)欧阳宗书:《中国家谱》,新华出版社1992年版
    (76)潘撇元、刘海峰:《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77)潘光旦:《明清两代嘉兴之望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8)潘光旦:《潘光旦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9)秦燕,胡红安:《清代以来的陕北宗族与社会变迁》,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0)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81)钱杭:《血缘与地缘之间——中国历史上的联宗与联宗组织》,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82)钱宗范、梁颖等著:《广西各民族宗法制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3)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
    (84)苏慎:《常州姓氏》,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
    (85)沙其敏:《中国族谱地方志研究》,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86)孙培青、刘国钧:《中国教育史》第3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7)陶希圣:《婚姻与家族》,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88)唐力行:《商人与文化的双重变奏—徽商与宗族社会的历史考察》,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9)唐力行主编:《江南儒商与江南社会》,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0)唐力行:《徽州宗族社会》,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1)万灵:《常州的近代化道路:江南非条约口岸城市近代化的个案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92)王思治:《宗族制度浅论》,中华书局1982年版
    (93)王国平、唐力行:《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94)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城市研究:以苏州为中心》,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5)王卫平、黄鸿山:《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与慈善事业—以明清时期为重点的考察》,群言出版社2004年版
    (96)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97)王子今等:《中国社会福利史》,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
    (98)王文涛:《秦汉社会保障研究—以灾害救助为中心的考察》,中华书局2007年版
    (99)王铭铭:《溪村家族:社区史、仪式与地方政治》,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00)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1)王鹤鸣主编:《上海图书馆馆藏宗谱提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02)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103)王日根:《乡土之链—明清会馆与社会变迁序》,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4)王日根:《明清民间社会的秩序》,岳麓书社2003年版
    (105)吴仁安:《明清时期上海地区的望族及其盛衰消长探微》,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106)吴仁安:《明清时期上海地区的著姓望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07)吴洪成:《中国近代教育思潮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08)吴仁安:《明清江南望族与社会经济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9)吴晗、费孝通:《皇权与绅权》,上海书店1949版
    (110)乌丙安:《中国民间信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11)汪荣祖:《从传统中求变—晚清思想史研究》,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112)席恒:《公与私:公共事业运行机制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13)薛迪我:《江苏城市历史地理》,江苏科技出版社1982年版
    (114)徐枫:《嘉道年间的常州词派》,台湾云龙出版社2002年版
    (115)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16)徐扬杰:《宋明家族制度史论》,中华书局1995年版
    (117)徐建华:《中国的家谱》,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118)徐茂明:《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19)徐麟主编:《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
    (120)刑永川:《中国家族谱纵横谈》,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21)邢铁:《宋代家庭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2)许华安:《清代宗族组织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3)行龙、杨念群:《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24)杨旭辉:《清代经学与文学:以常州文人群体为典范的研究》,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
    (125)杨冬荃:《中国谱牒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126)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27)姚汉源:《中国水利史纲要》,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年版
    (128)于佑虞:《中国仓储制度考》,正中书局1948年版
    (129)于沛:《史学思潮和社会思潮—关于史学社会价值的理论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0)虞新华主编:《武进掌故》,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131)阎爱民:《汉晋家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2)游子安:《劝化金箴:清代善书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33)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34)郑功成:《中国救灾保险通论》,湖南出版社1994年版
    (135)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辩》,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36)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7)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版
    (138)赵华富:《徽州宗族族规家法》,黄山书社1996年版
    (139)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三联书店2002年版
    (140)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三联书店2006年版
    (141)赵所生、薛正兴:《中国历代书院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42)朱勇:《清代宗族法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43)朱有、王献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44)朱静编译:《洋教士看中国朝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45)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46)朱风瀚:《商周家族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47)朱浒:《地方性流动及其超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8)朱玉林:《龙城春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49)朱玉林主编:《龙城春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50)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51)张光博:《社会学词典》,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52)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中华书局1981年版
    (153)张研:《清代族田与基层社会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54)张妍:《清代社会的慢变量(上下编)》,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55)张研、牛贯杰:《19世纪中期中国双重统治格局的演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6)张研、毛立平:《19世纪中期中国家庭的社会经济透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7)张邦炜:《宋代婚姻家族史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58)张杰:《清代科举家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59)张德泽:《清代国家机关考略》,学苑出版社2004年3月版
    (160)张国刚:《唐代家庭与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61)张小也:《官、民与法—明清国家与基层社会》,中华书局2007年版
    (16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163)曾小琳:《州县官的银两》,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64)周荣德:《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一个社区士绅身份的研究》,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165)周祥森:《史学的批评与批评的史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66)周俊旗、汪冰著译:《历代名臣奏议选译》,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
    (167)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三联书店2000年版
    (168)周荣德:《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169)左东岭:《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1)安秀玲:《清末民初婚姻家庭观念的变化》,《历史教学问题》2002年第5期
    (2)巴根:《明清绅士研究综述》,《清史研究》1996年03期
    (3)常建华:《二十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
    (4)常建华:《宋明以来宗族制形成理论辨析》,《安徽史学》2007年第1期
    (5)常建华:《中国社会史研究十年》,《历史研究》1997年第1期
    (6)常建华:《日本八十年以来的明清地域社会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02期
    (7)陈瑞:《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祠堂的控制功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1期
    (8)陈瑞:《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社会关系控制初探》,《安徽史学》2007年第2期
    (9)陈瑞:《明代徽州家谱的编修及其内容与体例的发展》,《安徽史学》2000年04期
    (10)程玲莉:《近代常州的会馆公所与商会》,《档案与建设》2003年第10期
    (11)常书红:《清末农会的兴起和绅士权力功能的变化》,《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
    (12)常书红、王先明:《清末农会的兴起和士绅权力功能的变化》,《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2期
    (13)曹树基:《太平天国战争对苏南人口的影响》,《历史研究》1998年第2期
    (14)曹永忠:《常州府学及其沿革考》,《常州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9期
    (15)陈文新:《论常州词派的词统建构》,《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2期
    (16)陈其泰:《晚清公羊学的发展轨迹》,《历史研究》1996年第5期
    (17)陈鹏鸣:《宋翔凤经学思想研究》,《中华文化论坛》2001年第4期
    (18)崔志海:《国外清末新政研究专著述评》,《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4期
    (19)迟云飞:《清末社会的裂变与各阶层分析—兼论清王朝的覆亡》,《史学集刊》2003年第4期
    (20)陈向阳:《洋务运动时期社会组织变迁述论》,《安徽史学》1996年第01期
    (21)陈延斌:《论传统家训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江海学刊》1998年第02期
    (22)陈宁宁:《全国谱牒开发与利用学术研讨会综述》,《学术月刊》1999年第4期
    (23)陈宁宁:《家谱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图书馆杂志》(双月刊)1998年第2期
    (24)储双月:《家族历史叙事探索》,《当代文坛》2004年第03期
    (25)岑红:《论甲午战后中国知识分子的三大变化》,《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26)董传岭:《盛宣怀赈灾活动述评》,《鲁行经院学报》2003年第2期
    (27)邓庆平:《名宦、宗族与地方权威的塑造—以山西寿阳祁氏为中心》,《清史研究》2005年第2期
    (28)邓河:《论近代社会宗族组织的存留与演变》,《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29)冯尔康:《论清朝苏南义庄的性质与族田的关系》,《中华文史论丛》1980年第3期
    (30)冯尔康:《简论清代宗族的“自治”性》,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31)冯尔康:《清史谱牒资料及其利用》,《南开史学》1984年第1期
    (32)冯尔康:《清代宗族制的特点》,《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3期
    (33)冯尔康:《清代宗族、村落与自治问题》,《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34)范金民:《江南进士数量、地域分布及特色分析》,《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35)范金民:《清代徽州商帮的慈善设施》,《中国史研究》1999年4期
    (36)范金民:《明清江南进士数量、地域分布及其特色分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37)范金民:《清代苏州宗族义田的发展》,《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3期
    (38)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
    (39)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
    (40)樊树志:《江南市镇的民间信仰与奢侈风尚》,《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1)冯贤亮:《明清江南的正统寺庙、民间信仰与政府控制》,《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42)高旺:《清末地方自治运动及其对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43)高路加:《中国家谱在文化史研究中的作用》,《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44)葛剑雄:《家谱:作为历史文献的价值和局限》,《历史教学问题》1997年第6期
    (45)郭丽芬:《组织权与参政权的合法化—清末绅士势力的膨胀》,《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增刊)
    (46)顾希佳:《江南地区民间信仰沿革考》,《宗教学研究》1994年第4期
    (47)洪璞:《试述明清以来宗族的社会救助功能》,《安徽史学》1998年第4期
    (48)黄鸿山、王卫平:《清代社仓的兴废及其原因》,《学海》2004年第1期
    (49)贺照田:《制约中国学术思想界的几个问题》,《开放时代》2002年第1期
    (50)郝锦花、王先明:《清末民初乡村精英离乡的“新学”教育原因》,《文史哲》2002年第5期
    (51)郝锦花、李伟中:《清末民初地方社会控制中的权力较量—以对乡村教育阵地的争夺为中心的探讨》,《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2)郝秉键:《日本史学界的明清“绅士论”》,《清史研究》2004年第4期
    (53)郝秉键:《西方史学界的明清“绅士论”》,《清史研究》2007年第2期
    (54)韩海浪:《家族研究中的几个概念问题》,《学海》2001年第3期
    (55)华琛:《中国宗族再研究:历史研究中的人类学观点》,《广东社会科学》1987年第2期
    (56)江慧:《出世和入世:论家族和宗族的概念》,《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57)金景芳:《论宗法制度》,《东北人民大学学报》,1956年第2期
    (58)季鹏、莫永明:《湖州陈氏家族述论》,《安徽史学》,2004年第3期
    (59)季鹏、莫永明:《湖州陈氏家族述论》,《安徽史学》2004年第3期
    (60)姜涛:《晚清史研究向何处去?》,《清史研究》2002年第2期
    (61)贾新奇:《论家族主义的内涵及其与儒家文化的关系》,《哲学动态》2004年第2期
    (62)江庆柏:《明清苏南望族与地方关系初探》,《常熟高专学报》1999年第1期
    (63)江庆柏:《清代苏南望族与家族文献整理》,《清史研究》1999年第2期
    (64)蒋志华:《试论民国时期广东家谱的编修特点》,《文献季刊》2004年第4期
    (65)刘子安:《论明清的家法族则》,《中国法学》1988年第1期
    (66)林济:《近代长江中游家族财产习俗制度述论》,《中国社会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
    (67)林济:《弗里德曼模式与中国宗族社会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2期
    (68)梁洪生:《江右王门学者的乡族建设—以流坑村为例》,《新史学》1997年第1期
    (69)林正珍:《晚清学制的变迁及西方教育制度的引介》,《清华通识教育季刊》1994年第4期
    (70)梁鸿、徐进:《政策过程、秩序扩展与社会事业供给制度变迁》,《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71)刘瑞芳等:《从地方志看清代直隶的慈善事业》,《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
    (72)林金树:《明朝老年政策述论》,《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2期
    (73)廖良梅:《近代中国社会慈善家群体的慈善事业述论》,《求索》2004年第12期
    (74)刘小林、梁景和:《论清末地方自治思潮》,《学术论坛》1998年第2期
    (75)李严成:《晚清政府职能萎缩与绅士基层“自治”》,《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76)李娟芳:《太平天国在江南地区的移风易俗举措及其影响》,《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8期
    (77)刘春华:《废科举与晚清教育改革》,《理论学刊》2006年第7期
    (78)罗小琼:《浅议晚清教育》,《清史研究》1995年第4期
    (79)罗志田:《清季科举制改革的社会影响》,《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80)李庆钧:《霍布斯的秩序解说与转型期社会秩序的构建》,《江海学刊》2003年第6期
    (81)李治安:《宋元明清基层社会秩序的新构建》,《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82)李晓英:《从乡居到城居:晚清绅士阶层现代化的趋向》,《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83)李晓英、牛海桢:《科举制废除及绅士阶层在新式教育领域中的贡献》,《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84)李明伟:《清末民初城市社会阶层嬗变研究》,《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1期
    (85)梁波:《中国近代新型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北方论丛》2000年第6期
    (86)刘艳元:《1990年以来明清江南宗族史研究综述》,《学海》2001年第1期
    (87)林修果:《宗族文化与中国现代化—宗族秩序存在的合理性分析》,《新东方》2005年第8期
    (88)罗艳春:《祠堂与宗族社会》,《史林》2004年第5期
    (89)刘兰肖:《清代宗族研究概述》,《历史教学》1998年第9期
    (90)廖雅琴:《中国近代早期南方宗族变迁》,《学术论坛》2005年第8期
    (91)刘莉:《明清时期保甲制度与家族治理的地方控制》,《理论导刊》2007年第7期
    (92)梁景和:《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特征》,《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93)李新才:《中国家族文化博物馆—祠堂》,《南方文物》2005年第2期
    (94)刘剑康:《论中国家训的起源—兼论儒学与传统家训的关系》,《求索》2000年第2期
    (95)刘光明:《话说族谱》,《湖南档案》2002年第2期
    (96)刘晓春:《族谱历史权力》,《读书》2001年第7期
    (97)刘志伟:《宗法、户籍与宗族—以大埔茶阳《饶氏族谱》为中心的讨论》,《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98)李江、曹国庆:《明清时期中国乡村社会中宗族义田的发展》,《农业考古》2004年第3期
    (99)李弘祺:《中国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及解释—从艾尔曼对明清考试制度的研究谈起》,《台大历史学报》2003年第32期
    (100)路遥等:《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研究的若干学术视角》,《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101)马小泉:《地方自治:晚清新式绅商的公民意识与政治参与》,《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102)毛立平:《十九世纪中期安徽基层社会的宗族势力—以捻军、淮军为中心》,《清史研究》2001年第4期
    (103)欧阳恩良:《晚清今文经学的嬗变》,《云梦学刊》2003年第1期
    (104)欧远方:《姓名·家谱·谱牒文化》,《炎黄春秋》1998年底8期
    (105)潘光旦、费孝通:《科举与社会流动》,《社会科学》1947年第1期
    (106)潘光旦的《家谱与宗法》,《东方杂志》1930年27卷21号
    (107)卜宪群:《古代国家秩序与社会秩序的一般关系—以中国历史为中心的探讨》,《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4期
    (108)庞国凭:《谈宗族文化》,《中国地方志》2005年第5期
    (109)戚卫红:《中国近代早期宗族的变迁》,《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10)饶玲一:《清代上海郁氏家族的变化及与地方之关系》,《史林》2005年第2期
    (111)苏峰:《试析宗族现象在现代中国社会的嬗变—从龚自珍《农宗》谈起》,《长白学刊》2002年第6期
    (112)史君伟:《近代常州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与劫难》,《中国地方志》2007年第6期
    (113)史全生:《论清末新政与江苏的教育运动》,《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114)宋燕鹏:《浅谈“家族本位”观与中国家族文化》,《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15)宋桂英:《清代团练问题研究述评》,《文史哲》2003年第5期
    (116)宋宝安、赵定东:《乡村治理:宗族组织与国家权力互动关系的历史考察》,《长白学刊》2003年第3期
    (117)申红星:《“宋以后宗族形态的演进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安徽史学》2007年第6期
    (118)汤仁泽:《论常州学派兴起的社会条件》,《史林》1999年第4期
    (119)汤仁泽:《清代今文经学诸问题—兼论庄存与和今文学派》,《学术月刊》2002年第2期
    (120)唐力行:《论徽商与封建宗族势力》,《历史研究》1986年第2期
    (121)唐力行:《明清徽州的家庭与宗族结构》,《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
    (122)唐力行、徐茂明:《明清以来徽州与苏州社会保障的比较研究》,《江海学刊》2004年第3期
    (123)唐力行、徐茂明:《明清以来徽州与苏州基层社会控制方式的比较研究》,《江海学刊》2006年第1期
    (124)童志锋:《论社会变迁—经典社会学家对社会变迁理论的思考》,《甘肃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125)肖唐镖:《农村宗族势力与国家权力的互动关系》,《探索与争鸣》1998年第7期
    (126)陶思炎:《论民间信仰的研究体系》,《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第1期
    (127)吴建华:《清代江南人口增长探析》,《中国人口科学》1998年第5期
    (128)王日根:《论明清时期福建家族内义田的发展及其社会背景》,《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2期
    (129)王日根:《清代福建义田与乡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2期
    (130)王日根:《宋以来义田发展述略》,《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2期
    (131)王日根:《义田在封建社会中后期之社会功能浅析》,《社会学研究》1992年第6期
    (132)王日根:《宋以来义田生成机制论》,《厦门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133)王日根:《论清代义田的发展与成熟》,《清史研究》1992年第2期
    (134)王日根:《明清福建和江南义田的比较》,《学术月刊》1996年第1期
    (135)王培华:《明中期吴中故家大族的盛衰》,《安徽史学》1997年第3期
    (136)吴霓:《明清南方地区家族教育考察》,《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3期
    (137)王卫平:《清代江南地区的育婴事业圈》,《清史研究》2000年第1期
    (138)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民间慈善事业》,《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1期
    (139)王卫平:《普济的理想与实践—清代普济堂的经营实态》,《江海学刊》2000年第1期
    (140)王卫平:《清代康熙—光绪年间江南城市的公所》,日本《史学研究》总第210号,1995年
    (141)王先明:《晚清士绅基层社会地位的历史变动》,《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
    (142)王先明:《神士阶层与近代社团》,《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143)王先明:《近代士绅阶层的分化与基层政权的蜕化》,《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144)王先明、尤永斌:《略论晚清乡村社会教化体系的历史变迁》,《史学月刊》1999年第3期
    (145)王邦虎、梁德阔:《我国阶级社会中宗族与国家间的结构关系》,《求索》2005年第3期
    (146)王跃生:《试论中国封建社会宗族的兴盛与衰落》,《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2期
    (147)王泉根:《中国谱牒学及其八九十年代研究综述》,《文教资料》1999年第5期
    (148)王善军:《范氏义庄与宋代范氏家族的发展》,《中国农史》2004年第2期
    (149)王存奎、孙先伟:《民俗信仰与社会控制》,《民俗研究》2005年第4期
    (150)万灵、贡献:《近代常州文人风气的演变》,《东南文化》1991年第1期
    (151)吴泽、陈鹏鸣:《常州学派史学思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152)吴建华:《清代江南人口增长探析》,《中国人口科学》1988年第5期
    (153)吴悦:《清末教育新政与士阶层的转型》,《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154)吴玉伦:《清末实业教育兴办中的士绅参与》,《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
    (155)吴滔:《清代江南社区赈济与地方社会》,《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156)吴滔:《宗族与义仓:清代宜兴荆溪社区娠济实态》,《清史研究》2001年第2期
    (157)吾淳:《宋以后中国社会的宗族伦理》,《现代哲学》2005年第4期
    (158)汪林茂:《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历史教学》2002年第2期
    (159)汪家伦:《历史时期太湖地区水旱情况初步分析(四世纪—十九世纪)》,《农史研究》第3辑。
    (160)徐扬杰:《宋明以来的封建家族制度述论》,《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4期
    (161)徐松如、潘同、徐宁:《关于国家、地方、民众相互关系的理论与研究概述》,《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11月第31卷第6期
    (162)徐茂明:《明清时期江南社会基层组织演变述论》,《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163)徐茂明:《同光之际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秩序的重建》,《江海学刊》2003年第5期
    (164)徐茂明:《科举之废与江南士绅之蜕变》,《社会科学》2004年第11期
    (165)徐茂明:《明清以来乡绅、绅士与士绅诸概念辨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1月第1期
    (166)徐茂明:《传统家族组织中的伦理精神》,《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67)徐茂明:《国家与地方关系中的士绅家族—以晚清江南减赋为中心》,《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68)徐永志:《略论晚清的宗族》,《历史教学》1999年11期
    (169)徐永志:《论晚清的宗族》,《历史教学》1999年第11期
    (170)徐永志:《略论晚清家庭的变动》,《历史教学》1998年第1期
    (171)徐永志:《晚清婚姻与家庭观念的演变》,《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4月第22卷第2期
    (172)徐晓望:《试论明清时期官府和宗族的相互关系》,《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
    (173)徐绍清:《论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新式知识分子群的形成》,《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6期
    (174)徐秀丽:《中国古代家训通论》,《学术月刊》1995年第7期
    (175)徐文:《美国犹他家谱学会图书馆及所藏的中文资料》,《历史档案》1981年第1期许华安:《清代江西宗族族产初探》,《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1期
    (176)许周鹣:《吴地世族兴衰辨》,《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177)肖永明、唐亚阳:《书院祭祀的教育及社会教化功能》,《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78)肖永明:《家族力量对书院发展的推动及其动机》,《求索》2005年第2期
    (179)解航:《晚清三次新政》,《决策咨询》2003年第12期
    (180)谢立中:《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复杂性》,《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总第151期)
    (181)谢长法:《祠堂:家族文化的中心》,《华夏文化》1994年第4期
    (182)谢长法:《明清时期族谱的教化功能刍议》,《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第02期
    (183)谢俊贵:《中国绅士研究述评》,《史学月刊》2002年第7期
    (184)小田、汪建红:《宗族界定与宗族源流—程德祺先生与宗族史研究》,《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185)余新忠:《清中后期乡绅的社会救济—苏州丰豫义庄研究》,《南开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186)杨光:《清末民初常州交通近代化探析》,《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3年第4卷第2期
    (187)杨永占:《清末女学的兴办》,《历史档案》1992年第2期
    (188)叶显恩、韦庆远:《从族谱看珠江的宗族伦理与宗族制的特点》,《学术研究》1997年第12期
    (189)叶娟丽:《我国历史上宗族组织的政权化倾向》,《学术论坛》2000年第2期(总第139期)
    (190)叶娟丽:《试论中国宗族政治文化的历史特点》,《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6期
    (191)叶依能:《清代荒政述论》,《中国农史》1998年第4期
    (192)严迪昌:《文化世族与吴中文苑》,《文史知识》1990年第11期
    (193)余险峰:《不可忽视民间信仰问题》,《中国宗教》,2002年第5期
    (194)袁树喜、隋东玲:《试论家谱档案作用的延伸》,《浙江档案》2001年第8期
    (195)左云鹏:《祠堂族长族权的形成及其作用试说》,《历史研究》1964年第5—6期
    (196)左邹怡:《清代城市社会公共事业的运作—以杭州城消防事业为中心》,《清史研究》2003年11月第4期
    (197)衷海燕:《清代江西的乡绅、望族与地方社会—新城县中田镇的个案研究》,《清史研究》2003年5月第2期
    (198)衷海燕:《乡绅、地方教育组织与公共事务—以明清江西吉安府为中心》,《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199)衷海燕:《士绅、乡绅与地方精英—关于精英群体研究的回顾》,《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4卷)
    (200)钟春翔:《简析清代江南的家族教育》,《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201)朱英:《戊戌时期民间慈善事业的发展》,《江汉论坛》1999年第11期
    (202)庄小虎:《庄存与家族史考述》,《常州工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203)张玉法:《近代中国社会变迁(1860—1916)》,《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1期
    (204)张金俊:《清代江南宗族在乡村社会控制中的作用》,《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4卷第3期
    (205)张德顺:《江南士人群体与太平天国文化冲突述论》,《人文杂志》2002年第1期
    (206)张德顺:《太平天国时期江南士绅阶层流向辨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9卷第5期
    (207)张研、牛贯杰:《试论团练大臣与双重统治格局》,《安徽史学》2004年第1期
    (208)张佩国:《清代江南乡村的族产分配与家庭伦理》,《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209)张宏明:《宗族的再思考一种人类学的比较视野》,《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6期
    (210)张岩在:《论清代常平仓与相关类仓之关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4期
    (211)张娟娟、罗彪:《明清时期家法族规与国家法的冲突》,《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8期
    (212)张笑川:《潘光旦的家谱学研究》,《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213)张研:《关于清代族田分布的初步考察》,《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
    (214)周秋光:《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慈善救护与赈济活动》,《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215)周振鹤:《官绅新一轮默契的成立一论清末的废科举兴学堂的社会文化背景》,《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216)周建新:《人类学视野中的宗族社会研究,《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217)周祚绍:《清代孔氏祖训族规论析》,《民俗研究》1996年第1期
    (218)郑忠:《长江三角洲近代城市发展模式比较研究—以南通、无锡、常州为对象》,《安徽史学》2003年第4期
    (219)曾桂林:《20世纪国内外中国慈善事业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年第3期
    (220)曾京京:《近代风云际会中的宗族组织——镇江陶氏家族研究》,《中国农史》2003年第2期
    (221)赵利栋:《1905年前后的科举废止、学堂与士绅阶层》,《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2月第21卷第1期
    (222)赵明远:《近代常州地区棉织业的发展》,《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4年第20卷第3期
    (1)王昌宜:《明清徽州宗族教育研究》,安徽大学2001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2)王燕玲:《商品经济与中国宗族社会变迁—以明清为透视点》,云南大学2001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3)曾桂林:《清末民初的慈善事业与社会变迁(1895—1928)—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4)何仁美:《明清以来赣北地区宗族的社会变迁》,厦门大学2002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5)方乐乐:《清末民初安庆社会变迁研究》,复旦大学2002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6)蔡晓荣:《江西士绅与晚清社会剧变—以江西士绅在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作用为考察中心》,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7)贾国静:《清末民初私塾改良述论》,四川大学2002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8)罗晓华:《变迁中的维续与固守—科举制废除前后的乡村社会精英》,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9)杨涛:《晚清江苏地方自治的推行、困厄与影响》,河南大学2003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10)黄炯:湘东泉村宗族的社会结构与变迁》,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度硕士论文
    (11)简虎:《宋元之际江南书院社会教化的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12)吕玉新:《清末民初仕进途径略论》,复旦大学2004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13)卜艳军:《家谱中的家范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14)宋勇军:《科举制与传统社会及社会教化》,复旦大学2004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15)王玲:《从《申报》(1872—1911)的慈善文论看晚清慈善思想的变迁》,河南大学2004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16)王玉辞:《清代国家“非正规制约”控制的典范—陈宏谋的社会教化思想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17)陈叙良:《近代湖南社会流动研究(1840—1949)》,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18)刘铁军:《明清江南士绅话语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19)廖艳彬:《江西泰和县槎滩陂水利与地方社会》,南昌大学2005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20)皮伟:《乡绅与民间水管理组织:乡土社会权威与秩序的建构》,上海大学2005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21)王丽娟:《明清劝善书的社会教化思想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22)肖华:《晚清湖南绅士与教育变迁》,湘潭大学2005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23)袁轶峰:《清末江西新式学堂与社会变迁》,南昌大学2005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24)陈加林:《吴趋汪氏家族与近代苏州社会》,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度硕士论文
    (25)杜刚:《明清徽州基层社会治安保障体系研究》,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26)胡俊生:《晚清陕西士绅研究(1862-1912)》,西北大学2006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27)李绪龙:《明清时期宗族法研究—以婚姻、继承制度为视点》,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28)罗丹妮:《相安无事?—清代定州的士绅教化与民众生活》,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29)田张霞:《康熙年间江南地区社会教化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30)唐秀珠:《宗族与清代苏南乡村社会研究—以常州武进恽氏宗族为个案》,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31)王玮:《试论明清徽州宗族的道德教化》,安徽大学2006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32)徐伟红:《晚清新政与湖南近代教育的发展》,中南大学2006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33)徐凌美:《清末民国时期关中地区的士绅与地方教育》,西北民族大学2006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34)朱淑君:《咸同士风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35)戴长征:《清季的江苏教育会(1905—1911)》,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36)黄宏柱:《清末民初浙江宁、绍、金地区士绅的分化》,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37)庞振宇:《清末江西新政与社会变迁》,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38)王广成:《望族与昆山县域社会的变迁(1368—1911)》,苏州大学2007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39)赵楠:《从江阴、诸暨两地赵氏家谱看清朝江浙地区的义田制度》,上海大学2007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1)安明子:《晚清的农业思想》,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1991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2)郑忠:《长江下游非条约口岸城市近代化研究—以南通、无锡、常州为研究对象》,南京大学2000年度博士论文
    (3)徐立望《嘉道之际常州区域文化研究》,北京大学2002年度博士论文
    (4)黄明华:《苏锡常都市圈空间关系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5)杨国桢:《清代湘乡曾氏家族与经济社会》,厦门大学2003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6)阳信生:《湖南近代绅士阶层研究(1895—1912)》,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7)朱德慈:《中晚期常州词派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度博士论文
    (8)朱惠国《中国近世词学思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度博士论文
    (9)陈晓鸣:《中心与边缘:九江近代转型的双重变奏(1858—1938)》,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10)陆冠州:《泰州学派化俗思想研究》,台湾国立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研究所2004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11)户华为:《在传统与现实之间:明清洛阳的社会变迁与士绅的应对》,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12)徐新:《二十世纪无锡地区望族的权力实践》,上海大学2005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13)邱巍:《吴兴钱氏家族研究》,浙江大学2005年度博士论文
    (14)熊春文:《教育民主主义的兴起—民初教育精神的知识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2005年度博士论文
    (15)李小文:《国家制度与地方传统—明清时期桂西的基层行政制度与社会治理》,厦门大学2006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16)吴琼:《以现代工业设计理念振兴常州梳蓖传统手工艺产业》,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17)衷海燕:《俗学传承与社会实践—明清吉安府士绅研究》,2003年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8)吴玉伦:《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19)周保明:《清代地方吏役制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20)李平亮:《晚清至民国时期南昌的地方精英与社会权势转移》,中山大学2006年度博士后论文
    (21)路子靖:《清末民初地方社会势力与政治变迁—以福州为中心》,厦门大学2006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22)郭剑鸣:《晚清绅士与政治整合研究:以知识权力化整合模式为路径》,复旦大学2006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23)陈尚敏:《近代社会转型与甘肃士绅》,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24)高峰:《社会秩序论—本质及相关问题的总体性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25)胡宗仁:《变迁社会中的晚清教育—学校化转向的困局》,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26)纪玲妹:《清代毗陵诗派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度博士论文
    (27)周鑫:《儒士新地方性格的成长:以元代江西抚州儒士为中心》,南开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28)叶舟:《清代常州城市与文化—江南地方文献的再发掘及其阐释》,复旦大学2008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1)[波兰]埃娃·多曼斯卡:《邂逅: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哲学》(彭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德]阿尔弗雷德·韦伯:《文化社会学视域中的文化史》(姚燕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德]哈特穆特·莱曼、京特·罗特:《韦伯的新教伦理》(阎克文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德]威廉·狄尔泰:《历史中的意义》(艾彦、逸飞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5)[德]尼采:《历史的用途与滥用》(陈涛、周辉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吴琼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7)[德]德罗伊森:《历史知识理论》(胡昌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德]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綦甲福、来炯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德]西美尔:《历史哲学问题—认识论随笔》(陈志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10)[英]E·霍布斯鲍姆·T·兰杰编:《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光群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11)[英]莫里斯·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2)[英]阿兰·巴纳德:《人类学历史与理论》(王建民等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13)[英]玛丽亚·露西娅·帕拉蕾丝·伯克:《新史学:自白与对话》(彭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英]约翰·托什:《史学导论》(吴英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英]理查德·艾文斯:《捍卫历史》(张仲民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6)[法]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肖昶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7)[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论历史》(刘北成、周立红译),北京大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8)[法]方苏雅:《晚清纪事—一个法国外交官的手记1886—1904》(罗顺江、胡宗荣译),云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19)[法]魏丕信:《十八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徐建青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0)[法]弗朗索瓦·多斯:《碎片化的历史学—从《年鉴》到“新史学”》(马胜利译),北京大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1)[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黄建华、黄迅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版
    (22)[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耿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3)[美]艾尔曼:《法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赵刚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4)[美]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程钢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5)[美]包筠雅:《功格过—明清社会的道德秩序》(杜正贞、张林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6)[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7)[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林同译),中华书局2002年版
    (28)[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革命》(刘颐、罗检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9)[美]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一1796-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谢亮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0)[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31)[美]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猛、李康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
    (32)[美]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李仲贤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3)[美]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王铭铭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4)[美]芮玛丽:《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1874)》(房德邻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5)[美]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迁》(张沛、张源、顾思兼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
    (36)[美]裴宜理:《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池子华、刘平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37)[美]雅克·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林华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38)[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9)[美]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范忠信、晏锋),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0)[美]伊格尔斯:《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何兆武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1)[美]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42)[美]鲁滨孙:《新史学》(何炳松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3)[美]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刘北成赵国新译),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44)[美]严耕望:《怎样学历史》,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5)[美]王国斌著:《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连玲玲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6)[美]唐纳德·R·凯利:《多面的历史—从希罗多德到赫尔德的历史探询》(陈恒、宋立宏译),三联书店2006年版
    (47)[美]史蒂文·瓦戈:《社会变迁》(王晓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8)[美]西达·斯考切波:《历史社会学的视野与方法》(封积文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9)[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0)[美]威尔·杜兰特:《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王琴译),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
    (51)[美]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像》(陈新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52)[美]韩书瑞、罗友枝:《十八世纪中国社会》(陈仲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3)[美]苏拉米兹·帕特、杰克·帕特著:《宗族与集体:结构与实践》(杨榕生译),史林1995年第4期
    (54)[美]孙隆基:《历史学家的经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5)[美]张仲礼:《中国绅士一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李荣昌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杜
    (56)[美]张仲礼:《中国绅士的收入》(费孝通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57)[日]清水盛光:《中国族产制度》(宋念慈译),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台北)1986年版
    (58)[日]滋贺秀三:《中国家族法原理》(张建国、李力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9)[日]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伍跃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60)[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历史讲稿》(刘北成、刘研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1)[德]蒋熙德:《Currents of Tradi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1626—2006》(孟河医学源流论(1626——2006)),美国西雅图东域出版社2007年版
    1《毘陵庄氏族谱》第二部,卷六《功名事业》,2008年第八次重修济美堂珍藏本,页○六七~○七四。
    1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66、2904页。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73页。
    3 [美]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王铭铭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4林耀华:《从人类学的观点考察中国宗族乡村》,《社会学界》第九卷,1937年。
    5梁景和:《中国近代陋俗文化嬗变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8页。
    6杜正胜:《传统家族试论》,见黄宽重,刘增贵编:《家族与社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页。
    7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8江慧:《出世和入世:论家族和宗族的概念》,《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7月第4期,第148页。
    
    1冯尔康:《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2常建华:《宗族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
    3常建华:《二十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第140页。
    1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卷六《外编一》(吕思勉评;李永圻,张耕华导读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04页。
    2卢谋华:“社会工作social work”,[EB/OL],www.chinasociology.com,2005-02。
    
    1吴承学、曹虹、蒋寅:《一个期待关注的学术领域—明清诗文研究三人谈》,《文学遗产》,1999年第4期,第12页。
    2 [美]艾尔曼:《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 [德]蒋熙德(Volker Scheid):《孟河医学源流论(1626——2006)》(Currents of Tradi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1626—2006),美国西雅图东域出版社2007年版。
    2杨旭辉:《清代经学与文学:以常州文人群体为典范的研究》,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
    3苏慎:《常州姓氏》,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
    4汤仁泽:《论常州学派兴起的社会条件》,《史林》1999年第4期,第32~34页。
    1徐立望:《嘉道之际常州区域文化研究》,北京大学2002年度博士论文。
    2朱德慈:《中晚期常州词派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度博士论文。
    3朱惠国:《中国近世词学思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度博士论文。
    4纪玲妹:《清代毗陵诗派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度博士论文。
    5李孝聪:《中西封建社会城市形态的比较研究》,收入于马克尧主编《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中国封建城市城址选择与城市形态的演化:以江南运河城市为例的城市历史地理学方案研究》,《九州》第一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6 [日]森田明:《关于清代常州的浚河事业》,收入于氏著《清代水利史研究》,台湾国书刊行会1996年版。
    7 [日]森田明:《清代水利与区域社会》,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版。
    8万灵:《常州的近代化道路:江南非条约口岸城市近代化的个案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9郑忠:《长江下游非条约口岸城市近代化研究—以南通、无锡、常州为研究对象》,南京大学2000年度博士论文。
    10史君伟:《近代常州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与劫难》,《中国地方志》,2007年第6期,第48~51页。
    1叶舟:《清代常州城市与文化—江南地方文献的再发掘及其阐释》,复旦大学2008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2赵明远:《近代常州地区棉织业的发展》,《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第3期,第119~122页。
    3程玲莉:《近代常州的会馆公所与商会》,《档案与建设》,2003年第10期,第37~38页。
    4杨光:《清末民初常州交通近代化探析》,《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第23~25页。
    5南京师范大学编:《江苏城市历史地理》,江苏科技出版社1982年版。
    6常州市教育局、武进县文教局编:《常州市、武进县乡土地理》,无锡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7罗我白、史洪编写:《常州史话》,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8常州市、武进市教育局教研室编:《常州武进历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徐枫:《嘉道年间的常州词派》,台湾云龙出版社2002年版。
    10吕思勉:《中国宗族制度小史》,中山书局1929年版,后收入吕著《中国制度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1陶希圣:《婚姻与家族》,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2 [日]仁井田陞:《中国农村家族》,东京大学出版会1983年版。
    3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4冯尔康、闰爱民:《中国宗族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冯尔康:《中国古代的宗族和祠堂,(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6常建华:《宗族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费成康:《中国的家法族规》,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8 [美]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冯尔康:《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11徐扬杰:《明清以来家族制度对社会生产的阻滞》,《江汉论坛》,1984年第7期,第75~77页。
    12王思治:《宗族制度浅论》,《清史论丛》第4辑,中华书局1982年版。
    13冯尔康:《清代宗族制的特点》,《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3期,第175~189页。
    14许水涛:《清代族规家训的社会功能》,《清史研究集》第八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5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版,第84页。
    1 [日]清水盛光:《中国族产制度》(宋念慈译),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台北),1986年版。
    2张研:《清代族田与基层社会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刘翠溶:《明清时期家族人口与社会经济变迁》,台湾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92年版。
    4冯尔康:《论清朝苏南义庄的性质与族田的关系》,《中华文史论丛》,1980年第3期。
    5王日根:《宋以来义田发展述略》,《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2期,第150~151页;《义田在封建社会中后期之社会功能浅析》,《社会学研究》,1992年第6期,第90~99页;《宋以来义田生成机制论》,《厦门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第37~42页;《论清代义田的发展与成熟》,《清史研究》,1992年第2期,第8~14页。
    6范金民:《宗族族产义田祭田的初步兴起》,罗仑主编的《明清苏州地区社会经济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清代苏州宗族义田的发展》,《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3期。
    7王日根:《明清福建和江南义田的比较》,《学术月刊》,1996年第1期,第32~37页。
    8洪璞:《试述明清以来宗族的社会救济功能》,《安徽史学》,1997年第4期,第38~41页。
    9丁钢主编:《近世中国经济生活与宗族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0吴仁安:《明清时期上海地区的著姓望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1 [美]艾尔曼:《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2江庆柏:《明清苏南望族文化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严迪昌:《明清新兴世族与吴文化的发展》,《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第76~85页。
    1范金民:《江南进士数量、地域分布及特色分析》,《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第171~178页。
    2吴霓:《明清南方地区家族教育考察》,《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3期。
    3朱勇:《清代宗族法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4陈其南:《家族与社会》,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0年版。
    5 [美]艾尔曼:《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李文治、江太新:《中国宗法宗族制和族田义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7 [日]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8常建华:《清代的国家与社会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第2~7页。
    10江庆柏:《明清苏南望族与地方关系初探》,《常熟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第42~45页。
    11叶娟丽:《我国历史上宗族组织的政权化倾向》,《学术论坛》,2000年第2期(总第139期),第105~109页。
    12常建华:《宋明以来宗族制形成理论辨析》,《安徽史学》,2007年第1期,第75~87页。
    1洪大用:《关于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2期,第5~11页。
    2褚松燕:《社会事业家理论评析》,《万方数据》2008年第2期,第84~89页。
    3梁鸿、徐进:《政策过程、秩序扩展与社会事业供给制度变迁》,《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36~42页。
    
    1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29页。
    2 [英]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7页。
    3倪梁康:《面对实事本身》,东方出版社2000版,第473~498页。
    1 [美]艾尔曼:《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页。
    1叶舟:《清代常州城市与文化—江南地方文献的再发掘及其阐释》,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226页。
    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11页。
    3沈起炜:《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987页。
    4陈明远:《中国姓氏辞典》,北京出版社1995年版,第595页。
    1《原序》,《恽氏家乘》卷首《凡例》,岁次丁巳(1917)重修,光裕堂藏版,页一~二十。
    2《历次经修宗谱人名》,《恽氏家乘》卷首《目次》,岁次丁巳(1917)重修,光裕堂藏版,页五~六。
    
    1以上见:《毘陵庄氏族谱》第一部,卷首《序原序(跋)凡例》,2008年第八次重修济美堂珍藏本,页○○一~○五六。
    2《毘陵庄氏族谱》第二部,卷六《功名事业》,2008年第八次重修济美堂珍藏本,页○八三。
    1《武进西营刘氏家谱》卷三《总系一世至五世》,《武进西营家谱目录》,页一;卷五《传》,页一,民国十八年(1929)重修本。
    2《武进西营刘氏家谱》卷一《重修族谱序》,民国十八年(1929)重修本,页十一。
    1《杏荪公行述》,《龙溪盛氏宗谱》卷二十《先德录二》,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一。
    2《士翁公行状》,《龙溪盛氏宗谱》卷十九《先德录一》,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四。
    3《旭人公墓志铭》,《龙溪盛氏宗谱》卷十九《先德录一》,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三十五。
    4《龙溪盛氏宗谱》卷一《金陵世祖传赞》,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一~三。
    5《龙溪盛氏宗谱》卷十九《先德录一》,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七。
    6《士翁公行状》,《龙溪盛氏宗谱》卷七《世纪录》,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三十五。
    7《旭人公行述》,《龙溪盛氏宗谱》卷十九《先德录一》,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五十一。
    8《龙溪盛氏宗谱》卷七《世纪录》,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三十五。
    9《龙溪盛氏宗谱》卷七《世纪录》,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七十四。
    
    1《龙溪盛氏宗谱》卷首《原序》,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一~二。
    2《重修毘陵支谱序》,《屠氏毘陵支谱》卷首,民国辛未年(1931)续修敬斋堂活字本,页一。
    3《屠氏兰陵葛桥合修支谱凡例》,《屠氏兰陵葛桥合修支谱》,卷首《凡例》,光绪甲辰(1904)合修,页一。
    4《屠氏毘陵支谱》卷首,《毘陵屠氏支谱序》,民国辛未年(1931)续修敬斋堂活字本,页二。
    5《屠氏毘陵支谱》卷首,《毘陵屠氏世系记》,民国辛未年(1931)续修敬斋堂活字本,页一~三。
    1《临川里屠氏世系记》,《屠氏兰陵葛桥合修支谱》卷一《姓氏考》,光绪甲辰(1904)合修,页一。
    2《屠氏兰陵葛桥合修支谱》卷一《诰敕》,光绪甲辰(1904)合修。
    3《屠氏葛桥支谱芮庄桥临川里世表》,《屠氏兰陵葛桥合修支谱》卷五《葛桥支世表》,光绪甲辰(1904)合修,页四十四。
    4《屠氏毘陵支谱》卷首,《屠氏续修谱毘陵支谱序》,民国辛未年(1931)续修敬斋堂活字本,页一。
    5《屠氏毘陵支谱》卷首《屠氏续修谱毘陵支谱序》,民国辛未年(1931)续修敬斋堂活字本,页四。
    6《屠氏兰陵葛桥合修支谱》卷首《原序》,光绪甲辰(1904)合修。
    1《科举》,《恽氏家乘》卷二十六,岁次丁巳(1917)重修,光裕堂藏版,页一~二十一。
    2转引自唐秀珠:《宗族与清代苏南乡村社会研究——以常州武进恽氏宗族为个案》,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度硕士,第12页。
    
    1《简堂先生家传》,《恽氏家乘》卷之九《传赞》,岁次丁巳(1917)重修,光裕堂藏版,页二十三~二十五。
    2《南田先生家传》,《恽氏家乘》卷之九《传赞》,岁次丁巳(1917)重修,光裕堂藏版,页十一~十二。
    1《同知衔浙江归安县知县显考竹坡府君行述》,《恽氏家乘》卷十八《行述》,页三十八~六十、恽毓嘉:《竹坡先生传》,《恽氏家乘》卷十二《传赞》,页五十一~五十六,岁次丁巳(1917)重修,光裕堂藏版;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一《职名》,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页二。
    2《屠氏毘陵支谱》卷四《胞叔洪亮洪修公开拓祖业事略》,民国辛未年(1931)续修敬斋堂活字本,页一~三。
    3《刘翊宸、恽光业、盛康等呈□□□文》,《盛宣怀档案》,未刊,上海图书馆编号:00062614。
    4《恽光业致盛康函》,《盛宣怀档案》,未刊,上海图书馆编号:00005758。
    5《申报》第9册,光绪二年十月二十一日。
    6《二品顶戴安徽候补道加五级显考畹芗府君行述》,《恽氏家乘》前编卷十六《行述》,民国丁亥(1949)续修(全族合纂),光裕堂藏版,页十五~二十二。
    1《国史传》,《恽氏家乘》前编卷之二《先德》,页六、《心耘公家传》,《恽氏家乘》前编卷十二《传赞》,页六~七、《世表》《恽氏家乘》三编三十三《上店大分生于公后》,页五十四,民国丁亥(1949)续修(全族合纂),光裕堂藏版;常州市武进区工商业联合会、常州市武进区总商会编:《百年辉煌铸沧桑—纪念武进商会成立100周年(1905—2005)》,2005年版,第67~68页;江苏省常州市委员会文史研究委员会编:《常州文史资料》第十辑,1992年版,第278页。
    2《毘陵庄氏族谱》第二部,卷六《功名事业》,2008年第八次重修济美堂珍藏本,页○八四~○八六;○六七~○七四。
    1转引自[美]艾尔曼:《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7页。
    2既是诗人又为官员的袁枚(1716~1798)称翰林院为“洞天福地”,从翰林院中不但产生官员,也产生主考官,对建立人脉网有着天然的吸引力。见[美]韩书瑞、罗友枝:《十八世纪中国社会》(陈仲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页。
    3《毘陵庄氏族谱》第二部,卷六《功名事业》,2008年第八次重修济美堂珍藏本,页○六七~○七四。
    4《毘陵庄氏族谱》第一部,卷四《分支世系表(九)》,页五二四;第二部,卷十二《家传》,页二九九~三○○;第二部,卷十三《年谱简历》,页四三五~四四六,2008年第八次重修济美堂珍藏本。
    5《毘陵庄氏族谱》第三部卷十七《著作》,2008年第八次重修济美堂珍藏本,页一一三~一三○。
    1庄寿承:《光绪元年修谱序》,见《毘陵庄氏族谱》第一部卷首《序原序(跋)凡例》,页○三六;卷四《分支世系表(九)》,页五三四、五三八;《事述》,页五六四,2008年第八次重修济美堂珍藏本;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一《职名》,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页二。
    2《毘陵庄氏族谱》第二部卷十二《家传》,页三八八;第二部卷十四《事述》,页五八五~五九○;第三部卷十六《铭状》,页○八六~○九二,2008年第八次重修济美堂珍藏本。
    1《毘陵庄氏族谱》第一部卷首《序原序(跋)凡例》,页○二二~○二三;第二部,卷十一《国史府县志传》,页二四二~二四三;第二部卷十三《年谱简历》,页四七八~四八四;卷十四《事述》,页六一五~六一七,2008年第八次重修济美堂珍藏本;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一《职名》,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页三;常州市教育志编篡委员会编:《常州市教育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64~365页。
    2清代博学鸿词科为雍正十一年(1733)—乾隆元年(1736)之间,内外所举共二百六十七人,试授馆职共十五人,一等五名,二等十名,刘伦为第一。见《武进西营刘氏家谱》卷八,《轶事类》,民国十八年(1929)重修本,页十。
    3《武进西营刘氏家谱》卷三《世表》,页六十一、卷五,《传》,页三十二,民国十八年(1929)重修本。
    4《武进西营刘氏家谱》卷五《传》,民国十八年(1929)重修本,页四十二。
    1《士翁公行状》,《龙溪盛氏宗谱》卷十九《先德录一》,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四。
    2《重建祠堂碑记》,《龙溪盛氏宗谱》卷十六《祠堂记》,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十二。
    3《龙溪盛氏宗谱》卷一《世系图》,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七。
    4《士翁公行状》,页四~六;《旭人公行述》,页四十一《龙溪盛氏宗谱》卷十九《先德录一》,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
    5《惺予公行状》,《龙溪盛氏宗谱》卷十九《先德录一》,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十一~十六。
    1《旭人公墓志铭》,页三十五~四十、《旭人公神道碑铭》,页三十~三十四,《龙溪盛氏宗谱》卷十九《先德录一》,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一《职名》,页一、卷四,《祠庙》,页二十,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
    2盛宣怀:《办振蒙赏匾额谢》,《愚斋存稿》卷十三《奏疏十三》,思补楼藏版,页四十三,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十三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74年影印本,第354页;《杏荪公行述》,《龙溪盛氏宗谱》卷二十《先德录二》,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一~五十四。
    1孙宝琦:《原序》,见盛宣怀:《愚斋存稿》《卷一至卷二十五》,《奏疏·电奏·电报》,《原序》,思补楼藏版,页一,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十三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74年影印本,第46页。
    2《屠氏毘陵支谱》卷四《传志》,民国辛未年(1931)续修敬斋堂活字本,页一。
    3常州政协文史研究委员会编:《常州文史资料》第十辑,1952年版,第152页。
    4《屠氏毘陵支谱》卷四《春园公传》,民国辛未年(1931)续修敬斋堂活字本,页一。
    5《屠氏毘陵支谱》卷四《韫斋公传》,页一~三;卷九《文达公分十三世至十七世》,页十六~十七,民国辛未年(1931)续修敬斋堂活字本。
    6《屠氏毘陵支谱》卷四《润培公传》,民国辛未年(1931)续修敬斋堂活字本,页一。
    7《屠氏毘陵支谱》卷四《楚琇先生八十寿序》,民国辛未年(1931)续修敬斋堂活字本,页一~四。
    
    1《屠氏毘陵支谱》卷四《胞叔洪亮洪修公开拓祖业事略》,民国辛未年(1931)续修敬斋堂活字本,页一~三。
    2《屠氏兰陵葛桥合修支谱》卷五《葛桥支系表》,光绪甲辰(1904)合修,页四十四。
    1 [美]艾尔曼:《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9页。
    2潘光旦:《明清两代嘉兴之望族》,《潘光旦文集》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8页。
    3潘光旦:《潘光旦文集》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55页。
    4《龙溪盛氏宗谱》卷七《世纪录》,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五十七。
    5《龙溪盛氏宗谱》卷七《世纪录》,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本活字本,页八十一。
    6《龙溪盛氏宗谱》卷七《世纪录》,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本活字本,页九十五。
    7《毘陵庄氏族谱》第三部卷二十一《姻娅》,2008年第八次重修济美堂珍藏本,页六○七~六一六。
    1恽思赞:《孟城北闸分祠记》,《恽氏家乘》卷四《祠庙》,岁次丁巳(1917)重修,页十。
    2俞樾:《嘉兴陈氏祭田记》,《春在堂杂文》,《集文六编一》,页二十二~二十三,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四十二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69年影印本,第1898~1900页。
    1俞樾:《恽氏祠堂记》,《春在堂杂文》,《集文六编一》,页十三,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四十二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69年影印本,第1880页。
    2《毘陵庄氏族谱》第二部卷八《祠庙祭田》,2008年第八次重修济美堂珍藏本,页一三二~一六一。
    3《武进西营刘氏家谱》卷七《新建宗祠记》,民国十八年(1929)重修本,页三。
    4《武进西营刘氏家谱》卷七《改建大宗祠记》,民国十八年(1929)重修本,页五。
    5《武进西营刘氏家谱》卷七《重建五分宗祠记》,民国十八年(1929)重修本,页六。
    6《重建祠堂碑记》,《龙溪盛氏宗谱》卷十六《祠堂记》,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十二。
    1《改建宗祠记》,《龙溪盛氏宗谱》卷十六《祠堂记》,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十八。
    2《跋》,《龙溪盛氏宗谱》卷二十三《义庄录》,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九~十。
    3《拙园义庄记》,《龙溪盛氏宗谱》卷二十三《义庄录》,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十四。
    4《继捐拙园义庄田亩及捐款附记》,《龙溪盛氏宗谱》卷二十三《义庄录》,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四十。
    5《屠氏毘陵支谱》卷二《重修宗祠卑记》,页一~二、《重建飨堂续修宗谱事略》,页一~三;卷末《杂录》,页五,民国辛未年(1931)续修敬斋堂活字本。
    6恽训:《上店祠堂记》,《恽氏家乘》卷五《祠庙》,岁次丁巳(1917)重修,光裕堂藏版,页二。
    7《义田后记》,《恽氏家乘》卷五《祠庙》,岁次丁巳(1917)重修,光裕堂藏版,页七。
    1恽毓龄:《耕方公支祠附设义庄记》,《恽氏家乘》卷五《祠庙》,岁次丁巳(1917)重修,光裕堂藏版,页一~三。
    2《义庄告成肯请苏藩司转详奏咨立案呈》,《恽氏家乘》卷二十八《征信》,岁次丁巳(1917)重修,光裕堂藏版,页六十七~六十八。
    3范金民:《清代苏州宗族义田的发展》,《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3期。
    4《恽氏义庄缘起》,《恽氏家乘》卷二十八《征信》,岁次丁巳(1917)重修,光裕堂藏版,页七十一~七十四。
    5《武进西营刘氏家谱》卷七,《义庄录》,民国十八年(1929)重修本,页七十五~七十六。
    1《冯公允拙园义庄记》,《龙溪盛氏宗谱》卷二十三《义庄录》,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十一。
    2《拙园义庄呈词》,《龙溪盛氏宗谱》卷二十三《义庄录》,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十七。
    3《继捐拙园义庄田亩及捐款附记》,《龙溪盛氏宗谱》卷二十三《义庄录》,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四十。
    4盛康:《留园义庄记》,见王国平、唐力行主编:《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3页。
    5陈伯玉刻:《盛氏为录园义庄奏启立案碑》,见王国平、唐力行主编:《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4页。
    6《人范书院记》,《龙溪盛氏宗谱》卷二十三《义庄录》,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四十一。
    7相关论文有程德棋:《父系家族公社》,《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林粗华、庄孔韶《关于原始时代家族公社问题》,《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1期;张忠培:《齐家文化研究》,《考古学报》,1987年第1、2期、《大坟口文化刘林期遗存试析》,《吉林大学学报》,1979年第1期;高炜:《关于陶寺墓地的几个问题》,《考古》,1983年第6期等。
    8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1许华安:《清代宗族组织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页。
    1粱其姿:《施善与教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3王卫平、黄鸿山:《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与慈善事业—以明清时期为重点的考察》,群言出版社2004年版。
    4史能之纂:《咸淳毗陵志》卷六,《官寺二》,四川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六十九页。
    1杨兆鲁:《疏浚城河议》,《遂初堂文集》卷一,清康熙十三年(1674)刻本,页三十六。
    2朱昱撰:《重修毗陵志》卷六《官寺》,明成化二十一年刊本,页六。
    3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附《武阳团练纪实》卷一,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页一。
    4叶舟:《清代常州城市与文化—江南地方文献的再发掘及其阐释》,复旦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33页。
    5余治:《得一录》卷十二之一,《惜字会条程》,王有立主编:《中华文史丛书之八十四》,清同治八年得见斋刻本影印,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印行,第843页。
    1李兆洛:《祠堂记》,《养一斋文集》卷十一,页二十六,《续修四库全书》,一四九五·集部·别集类,据山东省图书馆藏清道光二十三年活字印而二十四年增修本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一六七页。
    2俞樾:《镇海李氏养正义庄记》,《春在堂杂文》,《集文三编一》,页六,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四十二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69年影印本,第479~480页。
    3刘伦:《绳庵外集》卷七《何氏宗祠记》。
    1《武进西营刘氏族谱》卷七《呈阳湖县知县王文》,民国十八年(1929)重修本,页六。
    2《筹置产》,《龙溪盛氏族谱》卷二十三《义庄录》,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一。
    3俞樾:《镇海方氏宝善义庄记》,《春在堂杂文》,《集文三编一》,页七~八,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四十二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69年影印本,第483~484页。
    1 [日]西川喜久子:《<顺德北门罗氏族谱考>》上、下,《北陆史学》,1983年第32期;1984年第33期;[日]中村哲夫:《科举体制的崩坏》,《讲座中国近现代史》第二卷,1978年。
    2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肖昶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7页。
    3潘光旦、费孝通:《科举与社会流动》,《社会科学》,1947年第4卷第1期。
    4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92页。
    1《屠氏毘陵支谱》卷四,《胞叔洪亮洪修公开拓祖业事略》,民国辛未年(1931)续修敬斋堂活字本,页三。
    2杨椿:《答狄甥司载书》,《孟邻堂文钞》卷十三,页十四,《续修四库全》一四二三·集部·别集类,据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清嘉庆二十四年杨鲁生刻本影印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一六七页。
    3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86页;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99页。
    4王卫平、黄鸿山:《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与慈善事业—以明清时期为重点的考察》,群言出版社2004年版,第231页。
    
    1《武进阳湖合志》卷五,《营建志·公所》,光绪十二年(1886)聚珍版翻印版,页二十四。
    2王其淦、吴康寿、汤成烈:《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卷三,《营建·善堂》,光绪五年(1879)重修版,页六。
    3王其淦、吴康寿、汤成烈:《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卷三,《营建·善堂》,光绪五年(1879)重修版,页九。
    4《武进阳湖合志》卷五,《营建志·公所》,光绪十二年(1886)聚珍版翻印版,页三十二。
    5王其淦、吴康寿、汤成烈:《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卷三,《营建·善堂》,光绪五年(1879)重修版,页八。
    1王其淦、吴康寿、汤成烈:《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卷三《营建·善堂》,光绪五年(1879)重修版,页九。
    2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三,《善堂·公所》,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光绪,页二~三。
    3瞿倬辑:《武进基本公款公产报告册》,民国八年印本。
    4《胞叔洪亮洪修公开拓祖业事略》,《屠氏毘陵支谱》卷四《传志》,民国辛未年(1931)续修敬斋堂活字本,页三。
    5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6页。
    1见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三,《善堂·公所》、《江宁府重修普育四堂志》卷六《碑记·禁绅衿与堂事碑》、《光绪再续高邮州志》卷一《建置·育婴堂》等。
    2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三,《善堂·公所》,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光绪,页一~二。
    3《武进西营刘氏家谱》卷六《行述、行状》,民国十八年(1929)重修本,页一百二十八。
    4王卫平、黄鸿山:《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与慈善事业—以明清时期为重点的考察》,群言出版社2004年版,第220页。
    1王卫平、黄鸿山:《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与慈善事业—以明清时期为重点的考察》,群言出版社2004年版,第223页。
    2《武进阳湖合志》卷五《营建志·公所》,光绪十二年(1886)聚珍版翻印版,页三十二。
    3王其淦、吴康寿、汤成烈:《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卷三《营建·善堂》,光绪五年(1879)重修版,页八。
    4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三《善堂·公所》,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光绪,页十八。
    5袁了凡:《和语阴骘录》,(元禄十四年和刻本),日本福冈梓书院2007年版。
    
    1《武进阳湖合志》卷五《营建志·公所》,光绪十二年(1886)聚珍版翻印,二十六页。
    2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三《善堂·公所》,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页四。
    3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三《善堂·公所》,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页五。
    4《武进阳湖合志》卷五《营建志·公所》,光绪十二年(1886)聚珍版翻印版,页二十九。
    5《武进阳湖合志》卷五《营建志·公所》,光绪十二年(1886)聚珍版翻印版,页三十四。
    
    1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26页。
    2王其淦、吴康寿、汤成烈:《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卷三《营建·善堂》,光绪五年(1879)重修版,页七。
    3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三《善堂·公所》,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光绪,页十一~十二。
    4王其淦、吴康寿、汤成烈:《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卷三《营建·善堂》,光绪五年(1879)重修版,页七。
    
    1《保婴保节局收支清册》,宣统三年木活字本。
    2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三,《善堂·公所》,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光绪,页十二。
    
    1常州市卫生志编撰委员会:《常州市卫生志》,1989年版,第18~21页。
    2史悠厚:《施医一则》,《豹隐山房文录初稿》。
    1常州市卫生志编撰委员会:《常州市卫生志》,1989年版,第18页。
    
    1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三《善堂·公所》,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光绪,页六。
    2徐寿基:《集义会启》,《酌雅堂骈体文集·启》,光绪十一年志学斋集刻本。
    3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三《善堂·公所》,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光绪,页十五。
    1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三《善堂·公所》,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光绪。
    2《毗陵吕氏族谱》卷一《宗约六条》,光绪四年木活字本。
    3《卜氏宗谱》卷一《宗约规条》,光绪十六年惇本堂木活字本。
    4《武进西营刘氏家谱》卷七《义庄录》,民国十八年(1929)重修本,页七十五。
    5《冯公允拙园义庄记》,《龙溪盛氏宗谱》卷二十三《义庄录》,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十一。
    6盛康:《留园义庄记》,见王国平、唐力行主编:《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3页。
    7《义庄告成肯请苏藩司转详奏咨立案呈》,《恽氏家乘》卷二十八《征信》,岁次丁巳(1917)重修,光裕堂藏版,页六十七。
    8《申约》,《恽氏家乘》卷之五《祠庙》,岁次丁巳(1917)重修,光裕堂藏版,页四。
    9《拙园义庄呈词》,《龙溪盛氏宗谱》卷二十三《义庄录》,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十七。
    10《人范书院记》,《龙溪盛氏宗谱》卷二十三《义庄录》,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四十一。
    11《拙园义庄增定规条》,《龙溪盛氏宗谱》卷二十三《义庄录》,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三十三。
    1《恽氏义庄规条》,《恽氏家乘》卷二十八《征信》,岁次丁巳(1917)重修,光裕堂藏版,页七十。
    2《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版,第353页。
    3《百官公卿表》第七上,王先谦补注:《汉书补注》(上册)卷十九(上),页一~三十,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272~288页。
    1芮传明:《二十五史新编》《魏书》《志》志第二《经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40页。
    2《新唐书》卷四三《职官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13页。
    3周书平等点注:顾炎武:《日知录》卷八《乡亭之职》,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223页。
    4《皇朝文献通考》卷二一《职役考一》,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346页。
    5周书平等点注:顾炎武:《日知录》卷八《乡亭之职》,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223页。
    6周鑫:《儒士新地方性格的成长:以元代江西抚州儒士为中心》,南开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第155页。
    1冯尔康等:《中国宗族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58页。
    2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7页。
    3 [美]王国斌著:《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连玲玲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6页。
    4姚莹:《复方本府求言札子》,《清经世文编》上册,卷二三《吏政九》,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76页。
    5 [美]王国斌著:《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连玲玲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1页。
    6冯桂芬:《复宗法议》,《校邠庐抗议》卷上,光绪丁酉岁聚丰坊校刻,页四十九~五十二,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六十二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71年影印本,第111~117页。
    1 [美]王国斌著:《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连玲玲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1页。
    2 [美]孔力飞著:《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谢亮生、杨品泉、谢思炜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79页。
    3毛祥麟:《墨余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8页。
    4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四,《茔墓》,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页八。
    5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附《武阳团练纪实》卷一,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页六。
    6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附《武阳团练纪实》卷一,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页二十二。
    7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四之一,《祠庙下》,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页十三。
    8《龙溪盛氏族谱》卷二十二《先德录四》,《旌表事实》,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一。
    9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附《武阳团练纪实》卷一,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页一。
    1 [美]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连玲玲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6页。
    2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35页。
    3赵世瑜:《社会动荡与地方士绅—以明末清初的山西阳城陈氏为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2期。
    4博润、姚光发:《松江府续志》卷五,《疆域志·风俗》,光绪十年(1884)刻本,页十六。
    5 [美]韩书瑞、罗友枝:《十八世纪中国社会》(陈仲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页。
    6冯贤亮:《明清江南地区的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08-509页。
    1波拉切克·詹姆斯(Polachek James)(1975):《士绅霸权:同治中兴时期的苏州》(Gentry Hegemony:Soochow in the T’ung-chih restoration),in Frederic Wakeman,Jr and Carolyn Grant,eds,Conflict and Control in Late Imperial Chin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转引自:[美]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连玲玲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08页。
    2恽毓鼎著,史晓风整理:《恽毓鼎澄斋日记》(1),光绪廿三年丁酉(1897年)七月十三日,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页。
    3《呈请重建》,《万寿亭重建纪事本末》,页七~九;有关舣舟亭及重建事宜见第四章的相关介绍。
    4“佳城院”在阳湖县城小北门外,用以掩埋胔骨,经管义塜。见《呈调查局》,《万寿亭重建纪事本末》,页三十六。
    5《清查各款》,《万寿亭重建纪事本末》,页二十六。
    1《清查各款》,《万寿亭重建纪事本末》,页二十七。
    2《立碑遭阻》,《万寿亭重建纪事本末》,页二十。
    3《请查各款》,《万寿亭重建纪事本末》,页二十七。
    4常州市卫生志编撰委员会:《常州市卫生志》,1989年版,第18页。
    5朱英:《戊戍时期民间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江汉论坛》,1999年11期。
    6余新忠:《清中后期乡绅的社会救助—苏州丰豫义庄研究》,《南开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第62页。
    1 [英]雷蒙德·弗思:《人文类型》(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13页。
    2 [美]艾恺:《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王宗昱、冀建中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9页。
    3美国学者韩书瑞、罗友枝的研究表明:自十八世纪初起,在慈善活动中,地方官开始承担得较多,与地主精英和商人合作筹集资金。最终,商人和有功名者逐渐承担起责任,随之也就获得了在地方上的权势。见[美]韩书瑞、罗友枝:《十八世纪中国社会》(陈仲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页。
    1王卫平、黄鸿山:《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与慈善事业—以明清时期为重点的考察》,群言出版社2004年版,第300页。
    2魏丕信:《十八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16页。
    3魏丕信:《十八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15页。
    4《龙溪盛氏族谱》卷二十三《义庄录》,《拙园义庄规条》,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二十九。
    
    1费成康主编:《中国的家法族规》,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281页。
    2粱其姿;《施善与教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94~195页。
    
    1教育百科辞典编委会:《教育百科辞典》,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8年版,第32页。
    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76页。
    1丁钢主编:《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传统教育的理论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0页。
    2于琨、陈玉璂:《康熙常州府志》卷九《风俗》,康熙三十四年(1695)刻本,页二。
    3陈玉璂:《武进县志》卷一三《风俗》,康熙二十二(1683)年刻本,页一。
    4王祖肃:《乾隆三十年修武进县志序》,王其淦、吴康寿、汤成烈:《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原序》,光绪五年(1879)重修版,页八。
    5朱玉林主编:《龙城春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74页。
    6转引自范金民;《明清江南进士数量、地域分布及其特色分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第173页。
    1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三,《学校》,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页八。
    2刘耀云:《嘉庆辛酉修谱刘序》,见《毘陵庄氏族谱》第一部,卷首《序原序(跋)凡例》,2008年第八次重修济美堂珍藏本,页○三四。
    3《毘陵庄氏族谱》第二部卷六《功名事业》,2008年第八次重修济美堂珍藏本,页○六七~○七四。
    4常州市政协与学习文史委员会编:《龙城春秋》,百期选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79页。
    5《毘陵庄氏族谱》第二部卷六《功名事业》,2008年第八次重修济美堂珍藏本,页○七五~○七六。
    6《江苏艺文志·常州卷》,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武进阳湖合志》卷十二,《学校志》,光绪十二年(1886)聚珍版翻印版,页十二。
    1《论省府厅州县设立学校》,沈桐生辑:《光绪政要》卷三十四(二十四年),页二十二,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五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68年影印本,第1338页。
    2《诏改八股取士旧制》,沈桐生辑:《光绪政要》卷三十四(二十四年),页十七,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五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68年影印本,第1327~1328页。
    3《论各省士民著书制器暨捐办学堂给事给予奖励》,沈桐生辑:《光绪政要》卷二十四(二十四年),页二十二~二十三,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五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68年影印本,第1338~1339页。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上谕档》第二四册(光绪二四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页一七七~一七八。
    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上谕档》第二六册(光绪二六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页四六○~四六二。
    1《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第一、二、三次会奏变法事宜》,沈桐生辑:《光绪政要》卷二十七(光绪二十七年),页十九~五十五,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五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68年影印本,第1603~1676页。
    2《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第一次会奏变法事宜》,沈桐生辑:《光绪政要》卷二十七(光绪二十七年),页十九~二十八,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五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68年影印本,第1603~1619页。
    3《清实录》第五八册,《德宗景皇帝实录(七)》(卷四五八至卷五二五,光绪二十六年至二十九年),卷四八六,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版,页四二○。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上谕档》第二七册(光绪二七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页一五一~一五二。
    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上谕档》第二七册(光绪二七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页二四九。
    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上谕档》第二八册(光绪二八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页一八一。
    7《命张之洞会同张百熙荣庆厘定学章》,沈桐生辑:《光绪政要》卷二十九(二十九年),页十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五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68年影印本,第1848页。
    8《命定学堂新并递减科举事宜》,沈桐生辑:《光绪政要》卷二十九(二十九年),页四十二~四十五,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五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68年影印本,第1895~1902页。
    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上谕档》第三一册(光绪三一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页一一五。
    1《总理衙门会同军机处奏筹办京师大学堂事宜》,沈桐生辑:《光绪政要》卷三十四(二十四年),页十九~二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五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68年影印本,第1331~1334页。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上谕档》第三一册(光绪三一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页二○○。
    3《学部政务处会议裁学政设提学使司事宜》,沈桐生辑:《光绪政要》卷三十二(三十二年),页十二~十三,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五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68年影印本,第2251~2253页。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上谕档》第三二册(光绪三二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页七六。
    5《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第一章《总纲》,第三节《自治范围》,佚名辑:《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二编(三),《谘议局和地方自治》,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八十一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84年影印本,页七二八。
    6苏云峰:《张之洞与湖北教育改革》,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6年版,第161页。
    7陈乃林、周新国主编:《江苏教育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31页。
    1常州市教育志编篡委员会编:《常州市教育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页。
    2《苏省学务处批常州府学务公所禀》,江苏总学会编:《江苏学务总会文犊》初编下,商务印书馆1906年版,页一百三十七。
    3《武阳学会报告书》,江苏总学会编:《江苏学务总会文犊》初编下,商务印书馆1906年版,页一百三十九。
    4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校史编写委员会:《百年校史》,2007年版,第4页。
    1常州市教育志编篡委员会编:《常州市教育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8~9、302页。
    2《常州武阳初等小学堂暂定章程—师范传习所章程附》,页一~十。
    3恽训:《上店祠堂记》,《恽氏家乘》卷五《祠庙》,岁次丁巳(1917)重修,页四。
    4《续捐读书田记》,《龙溪盛氏宗谱》卷二十三《义庄录》,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十六。
    5沈诚焘、熊其英、邱式金:《清浦县志》卷三,光绪五年(1879)刻本,上海图书馆藏。
    1《人范书院记》,《龙溪盛氏宗谱》卷二十三《义庄录》,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四十一~四十二。
    2《人范书院捐启》,《龙溪盛氏宗谱》卷二十三《义庄录》,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四十三。
    3同上。
    4江苏省常州市委员会文史研究委员会编:《常州文史资料》第六辑,1986年版,第107页。
    5《屠氏毘陵支谱》卷首《屠氏创建恤孤家塾记》,民国辛未年(1931)续修敬斋堂活字本,页一。
    6《屠氏毘陵支谱》卷首《家塾规条十则》,民国辛未年(1931)续修敬斋堂活字本,页一~六。
    7《楚琇先生八十寿序》,《屠氏毘陵支谱》卷四《传志》,民国辛未年(1931)续修敬斋堂活字本,页一。
    1《武进西营刘氏家谱》卷七,《义庄录》,民国十八年(1929)重修本,页七十五~七十六。
    2江苏省常州市委员会文史研究委员会编:《常州文史资料》第十二辑《秋华馆文存》,1996年版,第3页。
    3《龙溪盛氏宗谱》卷二十三《义庄录》,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六。
    4《龙溪盛氏宗谱》卷二十三《义庄录》,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五。
    5《龙溪盛氏宗谱》卷二十三《义庄录》,《拙园义庄规条》,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二十七。
    6《屠氏毘陵支谱》卷首,《屠氏创建恤孤家塾记》,民国辛未年(1931)续修敬斋堂活字本,页三~四。
    1《拙园义庄增定规条》,《龙溪盛氏宗谱》卷二十三《义庄录》,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三十三。
    2《屠氏毘陵支谱》卷首《屠氏创建恤孤家塾记》,民国辛未年(1931)续修敬斋堂活字本,页五。
    3张光博:《社会学词典》,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07页。
    4庄有恭:《乾隆辛巳修谱庄序》,见《毘陵庄氏族谱》第一部,《卷首》,《序原序(跋)凡例》,2008年第八次重修济美堂珍藏本,页○三二。
    5《龙溪盛氏宗谱》卷首《原序》,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二。
    6庄寿承:《光绪元年修谱序》,见《毘陵庄氏族谱》第一部,《卷首》,《序原序(跋)凡例》,2008年第八次重修济美堂珍藏本,页○三六~○三七。
    7《武进西营刘氏家谱》卷一《重修族谱序》,民国十八年(1929)重修本,页十一。
    8《恽氏家乘》卷一《恽氏家乘目次》,岁次丁巳(1917)重修,光裕堂藏本,页五。
    9《屠氏毘陵支谱》卷首《新序》,民国辛未年(1931)续修敬斋堂活字本,页二。
    
    1《武进西营刘氏家谱》卷一,《重修族谱序》,民国十八年(1929)重修本,页十一。
    2《萧江氏宗谱》卷一《家训》,民国三十七年(1948)思源堂活字本,页一~十一。
    3《龙溪盛氏宗谱》卷首《家训》,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一~七。
    4《屠氏毘陵支谱》卷首《训约》,民国辛未年(1931)续修敬斋堂活字本,页一~五。
    1《屠氏毘陵支谱》卷首《同宗公约》,民国辛未年(1931)续修敬斋堂活字本,页一~六。
    2《毘陵庄氏族谱》第二部卷七《训诫宗约》,2008年第八次重修济美堂珍藏本,页一○一~一二六。
    3《屠氏毘陵支谱》卷首《女范》,民国辛未年(1931)续修敬斋堂活字本,页一~六。
    4《萧江氏宗谱》卷一《家训》,民国三十七年(1948)思源堂活字本,页三。
    5《龙溪盛氏宗谱》卷首《宗规》,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一~十二。
    6《龙溪盛氏宗谱》卷首《教约》,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一。
    1朱熹:《朱文正家书》,转引自:李文治,江太新:《中国宗法宗族制和族田义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
    2张履祥《家堂》,转引自:李文治,江太新:《中国宗法宗族制和族田义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67页。
    3科大卫、刘志伟:《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第10页。
    4杨庆堃:《中国社会的宗教》,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41页。
    5郑晓江等著:《传统道德与当代中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1页。
    1张永铨:《先祠记》,贺长龄辑:《皇朝经世文编》卷六十六,《礼政十三·祭礼(上)》,页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六十二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71年影印本,第2413页。
    2转引自李文治:《明代宗族制的体现形式及其基层政权作用—论封建所有制是宗法制发展变化的最终根源》,《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1期,第60页。
    3冯桂芬:《复宗法议》,《校邠庐抗议》卷上,光绪丁酉岁聚丰坊校刻,页四十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六十二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71年影印本,第114页。
    4曾国藩:《讨粤匪檄》,《曾文公全集》,第十六册,台湾大达图书供应社刊行,第九二页。
    
    1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三《学校》,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光绪,页十一。
    2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三《学校》,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光绪,页一~七。
    3《武进西营刘氏家谱》卷六《行述、行状》,民国十八年(1929)重修本,页一百二十八。
    1王其淦、吴康寿、汤成烈:《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卷五《学校·学署·学额》,光绪五年(1879)重修版,页四。
    1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三,《学校》,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光绪,页十一。
    2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三,《学校》,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光绪,页十。
    1《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三百九十五,《礼部·学校·各省书院》《续修四库全书》八○四·史部·政书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三○八页。
    2俞樾:《紫阳课艺序》,《春在堂杂文》,《集文一》,页二十一,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四十二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69年影印本,第42页。
    3白新良:《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版,第236页。
    4刘达善的祖父刘培元和刘翊辰的祖父刘培基为兄弟。见《武进西营刘氏家谱》卷二《世系》,民国十八年重修本,页十七、十八。
    5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三,《书院》,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光绪,页四十。
    1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三《书院》,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光绪,页四十一。
    1《武进县教育志》,1986年版,第31页。
    2常州市教育志编篡委员会编:《常州市教育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1页。
    3江苏省常州市委员会文史研究委员会编:《常州文史资料》第十辑,1992年版,第258~259页。
    4《武进县教育志》,1986年版,第31页。
    1《武进县教育志》,1986年版,第31页。
    2江苏总学会编:《江苏学务总会文犊》初编下,商务印书馆1906年版,页一百五十四、一百六十四、一百六十五。
    3《武进县教育志》,1986年版,第31页。
    4《毘陵庄氏族谱》第二部,卷十二《家传》,页三八八;第二部,卷十四《事述》,页五八五~五九○;第三部,卷十六《铭状》,页○八六~○九二,2008年第八次重修济美堂珍藏本;常州市教育志编篡委员会编:《常州市教育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43页。
    5《东方杂志》11月号,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6常州市教育志编篡委员会编:《常州市教育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1、327页;《武进县教育志》,1986年版,第133页。
    1常州市教育志编篡委员会编:《常州市教育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1、330、367、380、419页;江苏省常州市委员会文史研究委员会编:《常州文史资料》第七辑,1987年版,第1~21页;第十辑,1992年版,第259页;《武进县教育志》,1986年版,第98页;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校史编写委员会:《百年校史》,2007年版,第3页。
    1常州市教育志编篡委员会编:《常州市教育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68页。
    2《武进县教育志》,1986年版,第31页。
    3《武进县教育志》,1986年版,第269页。
    4《毘陵庄氏族谱》第二部,卷十二《家传》,页三八八;第二部,卷十四《事述》,页五八五~五九○;第三部,卷十六《铭状》,页○八六~○九二,2008年第八次重修济美堂珍藏本。
    5《师范传习所报告朦禀被诬书》,江苏总学会编:《江苏学务总会文犊》初编下,商务印书馆1906年版,页一百四十六。
    6《毘陵庄氏族谱》第二部,卷十二《家传》,页三八八;第二部,卷十四《事述》,页五八五~五九○;第三部,卷十六《铭状》,页○八六~○九二,2008年第八次重修济美堂珍藏本。
    7朱襄俦:《辛亥革命前后的武进教育》,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武进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进文史资料》第十二辑,1990年,第1页。
    8《复苏省学务处书》江苏总学会编:《江苏学务总会文犊》初编下,商务印书馆1906年版,页一百六十二。
    9《师范传习所报告朦禀被诬书》、《复苏省学务处书》,江苏总学会编:《江苏学务总会文犊》初编下,商务印书馆1906年版,页一百四十五、一百六十。
    1《武进西营刘氏家谱》卷三《世表》,民国十八年(1929)重修本,页一百五十、一百五十三。
    2常州市教育志编篡委员会编:《常州市教育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68页。
    3《复苏省学务处书》,江苏总学会编:《江苏学务总会文犊》初编下,商务印书馆1906年版,第一百六十八页。
    4《苏提学使毛照会批常州府详中学堂办理情形文》,江苏教育总会编辑部:《江苏教育总会文犊》三编(中),中国图书公司1908年版,页一百九十三。
    5《苏提学使毛照会批常州府详中学堂办理情形文》,江苏教育总会编辑部:《江苏教育总会文犊》三编(中),中国图书公司1908年版,页一百九十四。
    6《苏提学使毛照会批常州府详中学堂办理情形文》,江苏教育总会编辑部:《江苏教育总会文犊》三编(中),中国图书公司1908年版,页一百九十三~一百九十四。
    7《苏提学使毛照会批常州府详中学堂办理情形文》,江苏教育总会编辑部:《江苏教育总会文犊》三编(中),中国图书公司1908年版,页一百九十六。
    8常州市教育志编篡委员会编:《常州市教育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69、367页;《常州府中学堂庶务长朱稚竹》,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部分校友编:《校友通讯》第2期,2008年12月31日。
    1《苏提学使毛照会批常州府详中学堂办理情形文》,江苏教育总会编辑部:《江苏教育总会文犊》三编(中),中国图书公司1908年版,页一百九十四。
    2光绪三十一年(1905),科举废,新式学堂渐行。时学堂负责人名称不一:武阳公立两等小学堂称“总董”,粹化女子学校称“总理”,常州府中学堂称“监督”。时清政府规定,总理(含同于“总理”职务者)主持校务。见常州市教育志编篡委员会编:《常州市教育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10页。
    3江苏省常州市委员会文史研究委员会编:《常州文史资料》第一辑,1981年版,第5页。
    4常州市教育志编篡委员会编:《常州市教育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68页。
    5常州市教育志编篡委员会编:《常州市教育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74页。
    6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校史编写委员会:《百年校史》,2007年版,第3页。
    7《复苏省学务处书》,江苏总学会编:《江苏学务总会文犊》初编下,商务印书馆1906年版,页一百六十八。
    8常州市教育志编篡委员会编:《常州市教育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9页。
    1《江苏全省教育会一览表》,江苏总学会编:《江苏教育总会文犊纪事表》三编下,中国图书公司1908年版,页一百三;《武进县教育志》,1986年版,第218页。
    2《本会开会一览表》;《江苏教育会员姓名录》,江苏总学会编:《江苏教育总会文犊纪事表》三编下,中国图书公司1908年版,页二、三、四;页一百十二。
    3《江苏学务总会暂定章程》,江苏总学会编:《江苏学务总会文犊》初编上,商务印书馆1906年版,页三。
    4《复苏省学务处书》,江苏总学会编:《江苏学务总会文犊》初编上,商务印书馆1906年版,页一百五十八。
    5《大事记》,常州市武进区工商业联合会、常州市武进区总商会编:《百年辉煌铸沧桑—纪念武进商会成立100周年(1905—2005)》,2005年版,第183、184页。
    6《温州商会之创行与沿革》,《温州文史资料》第4辑。
    1《教育会会长之言行》、《强取校具之奇闻》,《申报》1909年8月22日、9月6日。
    2《上学部设立江苏学务总会呈(江督苏抚同)》,江苏总学会编:《江苏学务总会文犊》初编上,商务印书馆1906年版,第3页。
    3《江苏教育总会章程(戊申十一月第二次改订)》,江苏教育总会编:《江苏教育总会文犊》四编丁,中国图书公司1909年版,页一。
    4《恽学士封奏之激烈》,《申报》,1907年12月5日。
    1李文治:《明代宗族制的体现形式及其基层政权作用—论封建所有制是宗法制发展变化的最终根源》,《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1期,第54页。
    2科大卫、刘志伟:《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第14页。科大卫、刘志伟认为:了解宗族在社会史上的作用,归根到底,必须掌握两方面的关系—宗族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独特的社会经济关系。在现在的研究阶段,这两方面是我们考察宗族历史首先应该应付的问题。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讨论宗族问题,不但需要考察宗族的理论或者宗族在地方上的表现,更需要研究宗族意识形态通过何种渠道向地方社会扩张和渗透,宗族礼仪在地方上的推广。如何把地方认同与国家象征结合起来。
    3科大卫、刘志伟:《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第7页。
    4张惠言:《嘉善陈氏祠堂记》,庄鹤礽藏:《阳湖张惠言学生手稿》,页四四,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六十九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76年影印本,第88页。
    5管同:《管同拟风俗书》,佚名编:《清代名人书札》,页三十二,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七十五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80年影印本,第63页。
    6朱勇:《清代宗族法研究》,载《中国法律的艰辛历程》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2页。
    1庄有恭:《乾隆辛巳修谱庄序》,见《毘陵庄氏族谱》第一部,卷首《序原序(跋)凡例》,2008年第八次重修济美堂珍藏本,页○三二~○三三。
    2孟轲著,王亚丽注译:《孟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上2003年版,第257页。
    3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第十七卷,《汉纪九·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建元元年(公元前140)),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21页。
    4《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三百八十九,《礼部·学校·训士规条·考试规条》,《续修四库全书》八○四·史部·政书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二一○页。
    5素尔纳等纂修《钦定学政全书》卷七十三,《义学事例》,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68年影印本,第1535页。
    6李慈铭:《越缦堂文集》卷四,《上阎丹初尚书书》,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十七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68年影印本,第117页。
    1熊春文:《教育民主主义的兴起—民初教育精神的知识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2005年度博士论文。
    2张廷玉等撰:《明史》卷六十九《志第五十四》《选举志一》,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126页。
    3赵尔巽等撰:《清史稿》,第16册,卷一百六,志八十一,《选举一》,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114页。
    4章学诚:《天喻》,《文史通义校注》上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31页。
    5陶澍:《尊经书院课艺序》,《陶文毅公全集》卷三十七《文集》,页三十八,《续修四库全书》一五○三,集部·别集类,据清道光二十年两淮淮北士民刻本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四一一页。
    6陆世仪:《陆世仪答郁议臣论学校书》,佚名编:《清代名人书札》,页一,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七十五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80年影印本,第1页。
    7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三《学校》,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光绪,页九。
    1赵所生、薛正兴主编:《中国历代书院志》第01册,《弁言》,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一页。
    2《Kung-chuan Hsiao(萧公权),Rural China,Imperial Control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60,p244。
    3《穆宗毅皇帝实录》(二)卷八八,同治二年十二月中,页八六一,《清实录》第四六册,中华书局1987年版影印本。
    4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三,《书院》,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光绪,页二十八。
    1罗检秋:《嘉庆以来汉学传统的衍变与传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3页。
    2戴钧衡《祀乡贤》,见陈谷泰等主编《中国书院史资料》中册,“书院的祭祀制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724页。
    3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三,《书院》,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光绪,页三十。
    4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三《书院》,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光绪,页四十一。
    5《武进阳湖合志》卷十二《学校志》,光绪十二年(1886)聚珍版翻印版,页二十九。
    1唐鉴:《学案提要》,《国朝学案小识》卷前,山东友谊书社1990年影印本,页三。
    2黄爵滋:《朱子全书序》,见《仙屏书屋初集文录》卷四,清道光26年(1846)刻本,页一。
    3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6页。
    4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7页。
    5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页。
    6龙佳解:《历史上俗家关于民众道德教化方式的省察》,《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1期,第14页。
    7钱伯诚编:《全明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5页。
    1罗冬阳:《明太祖礼法之治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3页。
    2《太祖实录》卷六,天命四年正月至十一月,页八五,《清实录》第七册,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
    3《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三百九十七《礼部·风教·讲约一》,《续修四库全书》八○四·史部·政书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三一四页。
    4《清圣祖圣训》卷之六《圣治一》,康熙九年庚戊十月癸巳,赵之恒等主编:《大清十朝圣训》,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版影印本,第209页。
    5《世宗宪皇帝实录(一)》(卷一至卷七六康熙六十一年至雍正六年)卷十六,雍正二年二月,《清实录》第七册,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页二六六。
    6《清世宗圣训》卷之二十六,《厚风俗》,赵之恒等主编:《大清十朝圣训》,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版影印本,第1041~1050页。
    7贺长龄:《会议广敷教化疏》,盛康辑:《皇朝经世文续编》卷六十五,《礼记·学校下》,页三十一,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八十五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72年影印本,第366页。
    1衷海燕:《俗学传承与社会实践—明清吉安府士绅研究》,2003年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136-155页。
    1吴晗、费孝通:《皇权与绅权》,上海书店1949版,第167页。
    2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5页。
    3 [美]西里尔·E·布莱克:《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周师铭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3页。
    4常书红:《清末农会的兴起和绅士权力功能的变化》,《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
    5《告广西绅界》,《广西杂志》,1910年第6期。
    6张宪文辑:《孙治让遗文辑存》,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6页。
    1《师范传习所报告朦禀被诬书》,,江苏总学会编:《江苏学务总会文犊》初编下,商务印书馆1906年版,页一百四十六~一百四十七。
    2《复苏省学务处书》,江苏总学会编:《江苏学务总会文犊》初编下,商务印书馆1906年版,页一百五十八。
    1《留欧武阳学生来书》,江苏总学会编:《江苏学务总会文犊》初编下,商务印书馆1906年版,页一百七十一~一百七十六。
    1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55、157页。
    2胡宗仁:《变迁社会中的晚清教育—学校化转向的困局》,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度博士学位论文,第5页。
    3《武进县教育志》,1986年版,第251页。
    4朱襄俦:《辛亥革命前后的武进教育》,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武进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进文史资料》第十二辑,1990年,第1页。
    5侯生:《哀江南》,转引自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卷一下),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537页。
    6《论废科举后补救之法》,《东方杂志》,1905年第2期。
    1屠孝实等:《屠敬山先生年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武进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进文史资料》第二辑,1983年,第106页。
    2江苏省常州市委员会文史研究委员会编:《常州文史资料》第一辑,1981年版,第1~3页。
    3常州市武进区工商业联合会、常州市武进区总商会编:《百年辉煌铸沧桑—纪念武进商会成立100周年(1905—2005)》,2005年版,第68页。
    1马宝珠:《文化更新的尝试》,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5页。
    2兰宝·沃雷:《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从1800年到现在的历史回顾》,Ranbir Vobre,China‘s Path on Modernization: A Historical Revice from 1800 to the Presrnt,2nd ed。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1992,第59页,转引自[美]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李仲贤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3林正珍:《晚清学制的变迁及西方教育制度的引介》,《清华通识教育季刊》,1994年第4期。
    
    1 [美]周锡瑞:《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杨慎之译),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27页。
    2 [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中)(曹未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7页。
    
    1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4—15页。
    2席恒:《公与私:公共事业运行机制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4页。
    3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4姚汉源:《中国水利史纲要》,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年版,第137页。
    1《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九百二十七,《工部·水利·江南一》,《续修四库全书》八一一·史部·政书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二二七页。
    2陈士矿:《明江南治水记》,页七,《学海类编》第四十八册,民国九年(1920)上海涵芬楼据清道光十一年(1836)安晁氏木活字排印本的影印本,第178页。
    3慕天颜:《水利足民裕国疏》,贺长龄辑:《皇朝经世文编》卷二十六,《户政一》,页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六十二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71年影印本,第957页。
    4《武进阳湖合志》卷三《舆地志三·水利》,光绪十二年(1886)聚珍版翻印版,页一~三十三。
    5张履祥:《与曹射侯一·辛丑》,《杨园先生全集》卷之六,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一六七~一六八页。
    6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2页。
    7黄冕、李兆洛等:《武进阳湖县合志》卷三《舆地志三·水道》,清道光壬寅(1843)年重修尊经阁藏本,页一。
    1陈玉璂:《毗陵水记》,《学文堂文集》卷七,《记二》,页十六,《丛书集成续编》第一五五册《文学类》,光绪壬午清和武林丁氏刊印,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年印行,第372页。
    2《光绪十一年十一月武阳两县呈稿》,《浚河录》下册,清光绪(1875-1908)木活字本,页一。
    3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87页。
    4范成大:《吴郡志》卷二,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8页。
    5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4页。
    1《中国见闻录-利国安神父给德济男爵的信》,见朱静编译:《洋教士看中国朝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0页。
    2《武进阳湖合志》卷十三《坛庙志(一)》、《祠庙(上)》;卷十四《坛庙志(二)》、《祠庙(下)》,清道光壬寅(1843)年重修尊经阁藏本。
    3《武进阳湖合志》卷十三《坛庙志(一)》、《祠庙(上)》;清道光壬寅(1843)年重修尊经阁藏本,页五~七。
    4《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九百三十二,《工部·桥道·桥梁道路》,《续修四库全书》八一一·史部·政书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二七八页。
    5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二之二《桥闸》,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页一~三十四。
    1《巡幸恭记》,页一~四;《置田旧碑》,页一~三,《万寿亭重建纪事本末》。
    2《禁设物产》,《万寿亭重建纪事本末》,页二十五。
    3《公议原起》,《万寿亭重建纪事本末》,页五。
    4《清实录》第五九册,《德宗景皇帝实录(八)》(卷五二六至卷五九七,光绪三十年至三十四年),卷五九五,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版,页八六一。
    5参见杨涛:《晚清江苏地方自治的推行、困厄与影响》,河南大学2003年度硕士学位论文,第9~10页。
    6《宪政编查馆奏拟定各省谘议局章程并议员选举章程》,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五辑,《光绪政要》(光绪三十四年),页十八~十九,台湾文海出版社1968年影印本,第2581~2584页。
    7《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八十一辑,佚名辑:《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二编(三),《谘议局和地方自治》,台湾文海出版社1984年影印本,第七二八页。
    8《江苏自治公报》第四期,《章程解释》,页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五十三辑,《江苏自治公报类编》(宣统三年(卷一至卷三)),台湾文海出版社1989年影印本,第199页。
    1《江苏自治公报》第五~七期,《章程解释》,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五十三辑,《江苏自治公报类编》(宣统三年(卷一至卷三)),台湾文海出版社1989年影印本,第203~218页。
    2《武进阳湖合志》卷三《舆地志·水道》,光绪十二年(1886)聚珍版翻印版,页四。
    3黄冕、李兆洛等:《武进阳湖县合志》卷三《舆地志三·水道》,清道光壬寅(1843)年重修尊经阁藏本,页五。
    4邹补之:《重开后河记》,史能之纂:《咸淳毗陵志》卷二十《词翰》,四川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三二一页。
    1张国维:《常州府城内水道图》,《吴中水利全书》卷一,页五十四,(清)纪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五七八册,史部三三六,《地理类》,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78—53页。
    2杨兆鲁:《疏浚城河议》,《遂初堂文集》卷一,《议》,清康熙十三年(1674)刻本,页三十六。
    3黄冕、李兆洛等:《武进阳湖县合志》卷五《营建志·官廨》,清道光壬寅(1843)年重修尊经阁藏本,页十七。
    1《武进阳湖合志》卷三《舆地志·水利》,光绪十二年(1886)聚珍翻印版,页三十七。
    2《光绪十七年十一月武阳两邑绅士呈稿》,《浚河录》上册,清光绪(1875-1908)木活字本,页一。
    3《光绪十一年十一月武阳两县呈稿》,《浚河录》下册,清光绪(1875-1908)木活字本,页一。
    4邹补之:《重开后河记》,史能之纂:《咸淳毗陵志》卷二十,《词翰》,四川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三二一页。
    5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一之三《水利》,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页十八。
    6杨兆鲁:《疏浚城河议》,《遂初堂文集》卷一《议》,清康熙十三年(1674)刻本,页三十九。
    7陈玉璂:《浚玉带河记》,《学文堂文集》卷七《记一》,页十一,《丛书集成续编》第一五五册《文学类》,光绪壬午清和武林丁氏刊印,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年印行,第369页。
    
    1邹补之:《重开后河记》,史能之纂:《咸淳毗陵志》卷二十《词翰》,四川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页三二一。
    2王应麟:《咸淳重浚后河记》,史能之纂:《咸淳毗陵志》卷二十《词翰》,四川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页三二三。
    1杨兆鲁:《疏浚城河议》,《遂初堂文集》卷一,《议》,清康熙十三年(1674)刻本,页三十八。
    2庄存与:《浚河记》,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一之三《水利》,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页十六。
    3杨兆鲁,《上郡伯纪光韩公祖书》,《遂初堂文集》卷二,清康熙十三年(1674)刻本,页二十三。
    4同上。
    5杨兆鲁,《上水利熊嘉曾公祖书》,《遂初堂文集》卷二,清康熙十三年(1674)刻本,页二十六。
    6杨兆鲁,《上郡伯纪光韩公祖书》,《遂初堂文集》卷二,清康熙十三年(1674)刻本,页二十四。
    7杨兆鲁,《上水利熊嘉曾公祖书》,《遂初堂文集》卷二,清康熙十三年(1674)刻本,页二十五。
    8杨兆鲁,《上郡伯纪光韩公祖书》,《遂初堂文集》卷二,清康熙十三年(1674)刻本,页二十四。
    9杨兆鲁,《上水利熊嘉曾公祖书》,《遂初堂文集》卷二,清康熙十三年(1674)刻本,页二十六。
    10关于清代地方政府财政问题,可参见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曾小琳,《州县官的银两》,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陶澍:《孟渎等河工竣验收折子》,《陶文毅公全集》卷二十八《奏疏》,页三十六,《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清),第150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二七一页。
    2陶澍:《孟渎等河工竣验收折子》,《陶文毅公全集》卷二十八《奏疏》,页四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清),第150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二七三页。
    3 [日]森田明:《关于清代常州的浚河事业》,《清代水利社会史研究》(郑樑生译),台湾国立编译馆主译1996年版。
    4《武进阳湖合志》卷三《舆地志·水利》,光绪拾贰年(1886)聚珍版翻印,页三十八。
    5《武进阳湖合志》卷三《舆地志·水利》,光绪拾贰年(1886)聚珍版翻印,页三十九。
    1黄冕、李兆洛等:《武进阳湖县合志》卷五《营建志·官廨》,清道光壬寅(1843)年尊经阁藏本,页十七。
    2窦镇山:《会同阳湖县翁大令延年议开三河情形禀各宪》,《宦吴禀牍》。
    3窦镇山:《禀武进沙洲被灾查勘办理情形》,《宦吴禀牍》。
    4窦镇山:《辛丑武进炎振征信录序》,《藕香馆文集》。
    5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一之三《水利》,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页一。
    6《光绪十一年十一月武阳两县呈稿》,《浚河录》下册,清光绪(1875-1908)木活字本,页一。
    1据清光绪(1875—1908)木活字本《浚河录》下册页一记载,同治六年曾浚城河,但《浚河录》及地方志上未有详细记载。
    2《浚河录》,是一种征信录,是将整个水利工程的前后过程、费用、土方等列出清册,既方便当时复核,又可供后人查考。常州地区的浚河录应该自明代便已经出现,薛应旂便曾撰有《?勇夹颉芬晃模宕V莸拇蟛糠?水利工程应该都有浚河录,《武进阳湖县合志》卷三《舆地志·水利》记录道光九年的怀锷浚城河时,便提到“浚河有录”,直到民国时期仍然有《浚河录》,民国三年的《浚河录》中便有“刊刻浚河录一百二十册送请贵公所分别转报备案,并分送各绅商,实为公便”的说明。转引自叶舟:《清代常州城市与文化—江南地方文献的再发掘及其阐释》,复旦大学2008年度博士学位论文,第109页注脚。
    3《光绪十七年十一月武阳两邑绅士呈稿》,《浚河录》上册,清光绪(1875-1908)木活字本,页一。
    4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一之三《水利》,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页一。
    5《光绪十九年四月武阳两邑绅士呈稿》,《浚河录》上册,清光绪(1875-1908)木活字本,页四。
    6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一之三《水利》,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页一。
    7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一之三《水利》,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页二。
    8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一之三《水利》,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页三。
    9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一之三《水利》,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页七。
    10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一之三《水利》,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页八。
    1《同知衔浙江归安县知县显考竹坡府君行述》,《恽氏家乘》卷十八《行述》,岁次丁巳(1917)重修,光裕堂藏版,页五十一。
    2恽毓嘉:《竹坡先生传》,《恽氏家乘》卷十二《传赞》,岁次丁巳(1917)重修,光裕堂藏版,页五十六。
    3《同知衔浙江归安县知县显考竹坡府君行述》,《恽氏家乘》卷十八《行述》,岁次丁巳(1917)重修,光裕堂藏版,页五十三。
    4《光绪十七年十一月武阳两邑绅士呈稿》,《浚河录》上册,清光绪(1875-1908)木活字本,页一。
    5《光绪十九年四月武阳两邑绅士呈稿》,《浚河录》上册,清光绪(1875-1908)木活字本,页四。
    
    1《武进阳湖县为出示晓谕事》,《浚河录》,下册,清光绪(1875-1908)木活字本,页四。
    2《光绪十一年十一月武阳两县呈稿》,《浚河录》下册,清光绪(1875-1908)木活字本,页二。
    1《武进阳湖县为出示晓谕事》,《浚河录》下册,清光绪(1875-1908)木活字本,页三~四。
    2《武进阳湖县为出示晓谕事》,《浚河录》下册,清光绪(1875-1908)木活字本,页三~四。
    3《同知衔浙江归安县知县显考竹坡府君行述》,《恽氏家乘》卷十八《行述》,岁次丁巳(1917)重修,光裕堂藏版,页五十三。
    1 [美]韩书瑞、罗友枝:《十八世纪中国社会》(陈仲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页、40~41页。
    2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第2~7页
    3《致市公所函》,《武进县市区浚河录》上册。
    4张国维:《常州府全境水利图说》,《吴中水利全书》卷一,页五十二,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五七八册,吏部三三六地理类,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78页。
    
    1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一《水利》,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页十二。
    2《武进阳湖合志》卷三《舆地志三》《水利》,光绪十二年(1886)聚珍版翻印版,页一。
    1王其淦、吴康寿、汤成烈:《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卷三《营建·水利》,光绪五年(1879)重修版,页三十七~三十九。
    2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一《水利》,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页二。
    3武进县水利局编史修志领导小组:《武进水利志》,1985年,第50页。
    4常州市交通局编志办公室:《常州市交通志》第一册(约公元前11世纪—1949年)初稿,1984年,第271页;武进县水利局编史修志领导小组:《武进水利志》,1985年,第50~51页。
    1《孟渎河》,《武进阳湖合志》卷三《舆地志》《水利》,光绪十二年(1886)聚珍版翻印版,页六;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一《水利》,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页八;恽思赞:《孟河议》,《恽氏家乘》卷二十《著述》,岁次丁巳(1917)重修,光裕堂藏版,页二十六~二十七。
    1《同知衔浙江归安县知县显考竹坡府君行述》,《恽氏家乘》卷二十《著述》,岁次丁巳(1917)重修,光裕堂藏版,页三十八~六十。
    1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四《祠庙》,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光绪,页十二。
    2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二之二《桥闸》,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页五;《屠氏毘陵支谱》卷四《润培公传》,民国辛未年(1931)续修敬斋堂活字本,页一。
    3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二之二《桥闸》,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页十七、二十三。
    4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二之二《桥闸》,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页十四;《同知衔浙江归安县知县显考竹坡府君行述》,《恽氏家乘》卷十八《行述》,岁次丁巳(1917)重修,光裕堂藏版,页五十二。
    5《湖塘桥萧江氏创修宗谱序一》,《萧江氏宗谱》卷一,民国三十七年(1948)思源堂活字本,页二。
    1《萧江氏源流》,《萧江氏宗谱》卷四,民国三十七年(1948)思源堂活字本,页一~七。
    2《玉峰公冀梅嬬人合传》,页一、《江均丽峰家传》页三、《先媲陈宜人行述》,页二,《萧江氏宗谱》卷二,民国三十七年(1948)思源堂活字本;《同善录》,《修建湖塘桥暨各桥桥工支各款清帐》,页三、十;《武进湖塘镇志》,1989年版,第76页。
    3《置田旧碑》,页四;《呈请重建》,页八,《万寿亭重建纪事本末》。
    4《公请重建》,《万寿亭重建纪事本末》,页七~八。
    5《请县注单》,《万寿亭重建纪事本末》,页十三。
    6《公请重建》,页八;《呈报开局》,页十,《万寿亭重建纪事本末》。
    1常州市武进区工商业联合会、常州市武进区总商会编:《百年沧桑铸辉煌纪念武进商会成立100周年(1905—2005)》,《常州日报》社2005年版,第1~3页。
    2江苏省常州市委员会文史研究委员会编:《常州文史资料》第十辑,1992年版,第277页。
    3常州市武进区工商业联合会、常州市武进区总商会编:《百年沧桑铸辉煌纪念武进商会成立100周年(1905—2005)》,《常州日报》社2005年版,第55~56页。
    4常州市武进区工商业联合会、常州市武进区总商会编:《百年沧桑铸辉煌纪念武进商会成立100周年(1905—2005)》,《常州日报》社2005年版,第58页。
    5常州市武进区工商业联合会、常州市武进区总商会编:《百年沧桑铸辉煌纪念武进商会成立100周年(1905—2005)》,《常州日报》社2005年版,第183页;江苏省常州市委员会文史研究委员会编:《常州文史资料》第十辑,1992年版,第301页。
    1常州市武进区工商业联合会、常州市武进区总商会编:《百年沧桑铸辉煌纪念武进商会成立100周年(1905—2005)》,《常州日报》社2005年版,第58~60页;江苏省常州市委员会文史研究委员会编:《常州文史资料》第十辑,1992年版,第294页。
    2常州市武进区工商业联合会、常州市武进区总商会编:《百年沧桑铸辉煌纪念武进商会成立100周年(1905—2005)》,《常州日报》社2005年版,第56页;江苏省常州市委员会文史研究委员会编:《常州文史资料》第十辑,1992年版,第300~301页。
    3江苏省常州市委员会文史研究委员会编:《常州文史资料》第十辑,1992年版,第289~302页。
    1常州市武进区工商业联合会、常州市武进区总商会编:《百年沧桑铸辉煌纪念武进商会成立100周年(1905—2005)》,《常州日报》社2005年版,第61~62页。
    2常州市武进区工商业联合会、常州市武进区总商会编:《百年沧桑铸辉煌纪念武进商会成立100周年(1905—2005)》,《常州日报》社2005年版,第36页。
    3程歗:《晚清乡土意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54页。
    
    1乌丙安:《中国民间信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页。
    2陈心林:《土家族民间信仰的功能研究一以拉西峒村为个案》,《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2年第2期。
    3《请查各款》,《万寿亭重建纪事始末》,页三十。
    1常州市武进区工商业联合会、常州市武进区总商会编:《百年沧桑铸辉煌纪念武进商会成立100周年(1905—2005)》,《常州日报》社2005年版,第61~62页。
    2 [日]富永健一:《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中译本),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23页。
    3常若松:《人类的心灵神话:荣格的心理学分析》,香港果实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1《恽氏家乘》卷首《目次》,岁次丁巳(1917)重修,光裕堂藏版,页一。
    2《武进西营刘氏家谱》卷一《总目》,民国十八年(1929)重修本,页二。
    3《龙溪盛氏宗谱》卷首《总目》,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四。
    4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肖昶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4页。
    1《万寿亭重建纪事本末》和《留欧武阳学生来书》(江苏总学会编:《江苏学务总会文犊》初编下,商务印书馆1906年版)中有不少对恽祖祁占据资金、贪污舞弊的指控。
    1 [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著:《西方的没落》(吴琼译)(全译本第一、二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8页。
    2许守泯(台湾):《元代关中汉人家族试析—以〈榘庵集〉为中心》,《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2卷《“宋以后宗族形态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曹树基:《太平天国战争对苏南人口的影响》,《历史研究》1998年第2期。
    2王业键:《太平天国革命对苏南人口的影响》,《中国论丛》(英文版)第19卷,1965年,第120-158页,转引自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2页。
    3《湖塘桥萧江氏创修宗谱序二》,《萧江氏宗谱》卷一《序》,民国三十七年(1948)思源堂活字本,页十。
    4恽炳南:《祖考孙吉公祖妣徐宜人合传》,《恽氏家乘》,卷十二《传赞》,岁次丁巳(1917)重修,光裕堂藏本,页四十一。
    5吴建华:《清代江南人口增长探析》,《中国人口科学》1998年第5期,第60页。
    6庄寿承:《光绪元年修谱序》,《毘陵庄氏族谱》第一部《卷首》,《序原序(跋)凡例》,2008年第八次重修济美堂珍藏本,页○三六。
    7庄小虎:《庄存与家族史考述》,《常州工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第26页。
    8《武进西营刘氏家谱》卷四《忠义录事略》,民国十八年(1929)重修本,页八十五~八十九。
    9《龙溪盛氏宗谱》卷二十二《先德录》,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活字本,页一~四。
    10冯桂芬:《校邠庐抗议自序》,《校邠庐抗议》卷上,光绪丁酉岁聚丰坊校刻,页三,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六十二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71年影印本,第7页。
    1王韬:《园文录外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82~83页。
    2冯尔康:《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3页。
    3参见上著的第二~四章。
    4管同:《管同拟风俗书》,佚名编:《清代名人书札》,页三十二,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七十五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80年影印本,第63页。
    1李小文:《国家制度与地方传统—明清时期桂西的基层行政制度与社会治理》,厦门大学2006年度博士论文。
    2衷海燕:《清代江西的乡绅、望族与地方社会—新城县中田镇的个案研究》,《清史研究》,2003年第2期,第62—68页。
    3梁洪生:《江右王门学者的乡族建设—以流坑村为例》,《新史学》第8卷第1期,1997年。
    4唐力行:《徽州宗族社会》,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年版。
    5陈瑞:《明清时期徽州宗族对社会问题的控制》,《中国农史》,2007年第4期,第92—102页。
    6 [日]左藤仁史:《清代中期江南的—宗族与区域社会(上海曹氏个案)》,《学术月刊》,1996年第4期,第83—89页。
    7饶玲一:《清代上海郁氏家族的变化及与地方之关系》,《史林》2005年第2期,第39—48页。
    8陈加林:《吴趋汪氏家族与近代苏州社会》,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度硕士论文。
    9王广成:《望族与昆山县域社会的变迁》,苏州大学2007年度硕士论文。
    
    1徐新:《二十世纪无锡地区望族的权力实践》,上海大学2005年度博士论文。
    2许周鹣:《吴地世族兴衰辨》,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第94—97页。
    1朱英:《戊戍时期民间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江汉论坛》,1999年11期。
    2同治五年(1866)加广武进县学永远十名,阳湖县学永远九名,暂广武进县学一次三十三名,阳湖县学一次四名;武学额,武进阳湖两县各七名,同治五年(1866)加广武进县学永远七名,阳湖县学永远九名,暂广武进县学一次三十三名,阳湖县学一次四名。见《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卷五《学校·学署·学额》,页四。
    3《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三百九十五,《礼部·学校·各省书院》《续修四库全书》八○四·史部·政书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三○八页。
    1《武进县教育志》,1986年版,第31页。
    2《毘陵庄氏族谱》第二部,卷十二《家传》,页三八八;第二部,卷十四《事述》,页五八五~五九○;第三部,卷十六《铭状》,页○八六~○九二,2008年第八次重修济美堂珍藏本。
    3《复苏省学务处书》,江苏总学会编:《江苏学务总会文犊》初编下,商务印书馆1906年版,页一百六十八。
    4《江苏学务总会暂定章程》,江苏总学会编:《江苏学务总会文犊》初编上,商务印书馆1906年版,页三。
    5黄冕、李兆洛等:《武进阳湖县合志》卷三《舆地志三·水道》,清道光壬寅(1843)年重修尊经阁藏本,页一。
    1北京大学哲学系:《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458页。
    2 [美]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连玲玲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6页。
    1庄毓鋐、陆鼎翰:《武阳志余》卷三,《书院》,光绪十四年(1888)活字版光绪,页三十。
    2《武进阳湖合志》卷十二《学校志》,光绪十二年(1886)聚珍版翻印版,页二十九。
    3攻法子:《敬告我乡人》,《浙江潮》1903年2月,第2期。
    4许守泯(台湾):《元代关中汉人家族试析—以〈榘庵集〉为中心》,《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2卷《“宋以后宗族形态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 [英]爱德华·卡尔:《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9页。
    2常州市武进区工商业联合会、常州市武进区总商会编:《百年辉煌铸沧桑—纪念武进商会成立100周年(1905—2005)》,2005年版,第67~68页;江苏省常州市委员会文史研究委员会编:《常州文史资料》第十辑,1992年版,第278页。
    3《世表》,《恽氏家乘》三编三十三《上店大分生于公后》,民国丁亥(1949)续修(全族合纂),光裕堂藏版,页五十四~五十五。
    4《毘陵庄氏族谱》第一部,卷四《分支世系表(九)》,2008年第八次重修济美堂珍藏本,页五三九~五四七。
    5《毘陵庄氏族谱》第二部,卷十二《家传》,页三九七~四○○,2008年第八次重修济美堂珍藏本。
    1常州市卫生志编撰委员会:《常州市卫生志》,1989年版,第18页。
    2《龙溪盛氏宗谱》卷七《世纪录》,民国癸未年(1943)敦睦堂本活字本,页九十二~九十四;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2页。
    3《屠氏兰陵葛桥合修支谱》卷五《葛桥支系表》,光绪甲辰(1904)合修,页四十四。
    4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54页。
    1朱英:《关于中国市民社会的几点商榷意见》,《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4年总7期;《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概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巨变中的近代绅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0-303页。
    2《余姚商务分会简章》,《商务杂志》(绍兴)第2年第1号。
    1《冠英正则绳正驿西学堂报告招收斥退学生书》、《再复师范传习书》、《复苏省学务处书》,江苏总学会编:《江苏学务总会文犊》初编下,商务印书馆1906年版,页一百四十、一百四十九、一百五十一、一百五十三、一百五十五。
    2胡宗仁:《变迁社会中的晚清教育—学校化转向的困局》,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度博士学位论文,第5页。
    1梁鸿、徐进:《政策过程、秩序扩展与社会事业供给制度变迁》,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36~42页。
    2 [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第一卷《形式与现实》,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55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