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印度能源合作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行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当代,能源的开发利用,不仅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政治经济发展,而且也对国际关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中印两国作为两个能源消费与进口大国,如何确保能源安全正日益成为两国外交战略的重点之一。
     由于中印是地缘上相邻的两个大国,所以在争取油气供应上出现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但竞争的结果无疑将会抬高油价,使得两国共同为高油价买单。因此打破竞争局面,形成共同的声音,实现能源合作,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也将对两国经济稳定发展和国家安全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从多个角度探讨两国开展能源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同时又从国际机制合作论的视角对两国能源合作进行理论分析。中印双方要想实现长久的能源合作,必须建立稳定的合作机制,虽然两国由于边界纠纷、西藏问题等所造成的彼此不信任使合作充满了挑战,但是基于“共同利益”的驱使,两国必将会理性的处理双方存在的分歧和矛盾,从长远利益出发,以大局为重,开展务实合作,确保能源供应。
Energy is an important material base for humankind's existence and production. Today, its exploring not only directly influences humankind's living, but also increasingly influences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Due to the greatly increase of energy consumption, it is important for foreign strategies of China and India to ensure the energy security.
     China and India are two neighboring great nations in geography; therefore, it is inevitable to compete for the oil and gas. But the result of the competition is the raise of the price of oil and gas, then, the two nations will pay extra for the high price. Therefore breaking the competition, forming the common voice and realizing the energy cooperation are in accord with the both nations common interest, they are also propitious for further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national security.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and the possibility for energy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from different angles. At the same time, the thesis analyses the cooperation from International Regimes theory.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stable cooperation regimes for long-time energy cooperation. Although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nations is full of difficulties for boundary dispute, Tibet problem and so on, the two nations will deal with the conflicts from long-term benefits.
引文
[1] Paul B. Stares ed: Rethinking Energy Security in East Asia,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Washington D.C .,2000,P63。
    [2] 参见随新民:《中印关系研究50年:多元化的议程和不对称的支点》,《国际论坛》,2005年第11期。
    [3] 董良庆:《资源之争与国际安全》,《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年第11期。
    [4] 阎家泰:《战略与资源》,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第10页。
    [5] 安维华、钱雪梅:《海湾石油新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5页。
    [6] 路虎:“石油供需平衡遥遥欲坠”,《中国工商时报》,2005年1月20日。
    [7] 倪建民:《国家能源安全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3页。
    [8] 潘忠歧:《中国能源安全的地缘政治分析》,http://www.internationalrelations.cn/Article/cn/200412/916.html.
    [9] 盛杨怿:《我国石油供给、需求现状及战略分析》,《经济透视》,2005年11期。
    [10] 《印度石油工业现状分析》,中油网,http://www.china5e.com/news/oil/200410/200410270083.html.
    [11] 倪建民:《国家能源安全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5页。
    [12] 庞晓华:《印度天然气工业现状分析》,《中国石油化工》2005年第9期,第75页。
    [13] 《今日印度》,北京:印度驻中国大使馆,2006年第6期,第23页。
    [14] 《环球时报》,2005年4月8日第8版。
    [15] 《中石化和印度石油与天然气公司同行远征美洲》http://drug.icxo.com/read.jsp?newsid=87245。
    [16] 《中国的石油战略》,中国网,2002年10月11日http://www.china.org.cn/chinese/ch-yuwai/216434.htm。
    [17] 《中俄能源合作达成四项共识》http://cnr.eatb.com.cn/gov.en/ru news 2/htm/2005/show-78.htm。
    [18] Nil Snow: Surging Asian demand dominates world energy outlook, Oil and Gas Journal,, Feb. 14,2005年,第26页。
    [19] Jad Mouawad: Iran Looking East for Alliances on Oil, The New York Times, April 19,2005年,section C,第1页。
    [20] 胡庆亮:《‘能源三角地区’与中印能源竞争和合作》,《国际论坛》2005年第5期,第35页。
    [21]Pramit Mitra: India sinternational oil ties risk U.S. displeasure,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April 7, 2005 年, http://www.iht.com/articles/2005/04/06/opition/edmitra.php。
    [22]山田刚:《印度加速石油开发在确保能源问题上同中国展开竞争》,《日本产经新闻》,2005年4月4日。转引自《参考消息》2005年4月7日,第10版面。
    [23]Philip Stephens: the US hasn t compromised on China s rise, Financial Times ,April 1,2005, http://news,ft.com/cms/s/463101f8—aab8—11d9—98d7—00000e2511c8.html。
    [24]林纯洁:《重组国内石油行业印度欲建立全球性的石油公司》,《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1月17日。
    [25]江中游:《印度加快海外能源扩张步伐》,《市场报》,2005年2月4日。
    [26]谭云冬、张抗:《中印合作:构建亚洲能源新版图》,《经济参考报》,2005年4月5日。
    [27]《中印石油业初获联合竞购成果》,《参考消息》,2005年12月22日。
    [28]出处同上。
    [29]同15。
    [30]该数据由国家统计局和人民大学有关专家利用一个基于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可计算12个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CNAE)测算得出。
    [31]丁一兵:《2004年印度经济:崛起中的机遇与挑战》,《世界经济》,2005年第3期,第32页。
    [32]《今日印度》,北京:印度驻华大使馆,2004年9月,第57期,第12—17页
    [33]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全球能源大棋局》,时事出版社,2005年,第164页。
    [34]"Japan' Struggle to Secure Future oil Supply: http://wwwiags.org/n0905033.h。
    [35][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大抉择——美国站在十字路口》,王振西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192页
    [36]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国际战略与安全形势评估:2001—2002年》,时事出版社,2002年版,第152页。
    [37]Teresita C. Schaffer: Building a New Partnership with India, The Washing Quarterly, Spring, 2002年,第31—34页。
    [38]《国际先驱导报》,2005年4月7日,第9版。
    [39]顾列铭:《中印能源合作渐入佳境》,http://blog.daqi.com/article/6703.html。
    [40]《今日印度》,北京:印度驻华大使馆,2006年第6期,总第78期,第23页。
    [41]《环球时报》,2005年4月8日,第8版。
    [43]《今日印度》,北京:印度大使馆,2006年6月,总第78期,第7页。
    [44]Somini Sengup ta: Hunger for Energe Transforms How India Operates, The New York Times, June 5,2005 年。
    [45]这种观点的倡导者是美国国际政治学家罗伯特·基欧汉,可参见其著作《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46]Robert Keohan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tate Power, Princeton: Princeton UP, 1986 年,第7-9。
    [47]参见[美]罗伯特·基欧汉和和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转变中世界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1—21页。
    [48]Robert Keohane and Joseph Nye: Globalization: What' s New?What's Not?(and So What?)104-119。转引自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1页
    [49]Robert Keohane: After Hegemony, Princeton: Princeton UP, 1986 年, 第25—26 页。
    [50]S.k.Singn,: Exteral Affairs, The Lotus Collection Roll Books (2003), 第 136 页。
    [51]张文木,《中国新世纪安全战略》,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90页。
    [52]张敏秋主编:《中印关系研究(1947-2003)》,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5页。
    [53]参见张敏秋主编:《中印关系研究(1947-2003)》,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6—68页。
    [54]曾月郁,《中印握手:共谋发展,健康竞争》,载《老年人》,2003年第8期。
    [55]张敏秋主编:《中印关系研究(1947-2003)》,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6页。
    [56]庄友明,《90年以来中印关系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暨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3期,第17页。
    [57]《中印贸易合作不断回暖升温双引擎效应应值得注意》,全球纺织网,2005年11月10日,http://cn.globaltexnet.com/data/info/2005/11-10/001002 56735.html。
    [58]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6-01/14/content 4050958 1.html。
    [59]《印度斯坦时报》,2000年8月9日,转引郑瑞祥:《印度的崛起与中印关系》,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年,第265页。
    [60]孙士海:《印度的战略文化和核战略》,《当代亚太》,1999年第10期,第17页。
    [61]宋德星:《试析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的印度因素》,《南亚研究季刊》,1999年第2期,第39页。
    [62]郑瑞祥:《印度的崛起与中印关系》,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年,第205页。
    [63]李五一:《大国关系与未来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30页。
    [64]张新平,韦明:《安全两难于中印关系》,《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第3期134页。
    [65]《国际先驱论坛报》,2000年3月23日,转引自王琛:《印度加强在南中国海的活动及我国的政策》,《世界政治与经济论坛》,2001年第1期。
    [67]吴鹏:《南亚核危机及对地区安全的影响》,《世界政治与经济》,1999年第1期,第18页。
    [68]张昌泰:《印度国防与安全》,军事谊文出版社,2003年,第133页。
    [69]同上。
    [70]郑瑞祥:《印度的崛起与中印关系》,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第206页。
    [71]《国际先驱导报》,2006年12月22—28日,19版面。
    [72]同上。
    [73]张贵洪,《印度对中国崛起的看法与反应》,《南亚研究》,2005年第1期,第32页。
    [74]《今日印度》,北京:印度大使馆,2006年第6期,总第78期,第7页。
    [75]“中印举行反恐磋商双方愿加强反恐合作”,《东南快报》,2003年06月15日。
    [76][印]彼得·卡默勒:“阿富汗危机延迟了中印关系的发展”,香港《南华早报》,2001年11月20日。
    [77]郑瑞祥:《印度的崛起与中印关系》,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年,第17页。
    1、李德生,罗群著:《石油:人类文明社会的血液》,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2、中国现代国家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全球能源大棋局》,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年。
    3、倪健民:《国家能源安全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4、王能全:《石油与当代国际经济政治》,北京:时事出版社,1993年。
    5、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海上通道安全课题组:《海上通道安全与国际合作》,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年。
    6、查道炯:《中国石油安全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年
    7、张文木,《中国新世纪安全战略》,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
    8、阎家泰:《战略与资源》,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
    9、徐小杰:《新世纪的油气地缘政治: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
    10、国际能源署:《开发中国的天然气市场》,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年。
    11、[美]詹姆斯·多尔蒂:《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
    12、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13、[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14、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5、[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6、[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大抉择——美国站在十字路口[M],王振西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17、苏长和,《全球公共问题与国际合作:一种制度的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8、刘杰:《秩序重构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机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19、刘杰:《机制化生存——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抉择》,时事出版社,2004年。
    20、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21、门洪华:《霸权之翼—美国国际制度战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2、郑瑞祥:《印度的崛起与中印关系》,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年。
    23、张敏秋:《中印关系研究:1947—2003》,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4、谭中与耿引曾合著:《印度与中国:两大文明的交往与激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26、孙培均,华碧云主编:《印度国情与综合国力》,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
    27、孙士海,葛维均编著:《印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28、孙士海主编,《印度的发展及其对外战略》,北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9、张昌泰:《印度国防与安全》,军事谊文出版社,2003年。
    30、周卫平:《百年中印关系》,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
    31、阎家泰:《战略与资源》,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
    32、安维华、钱雪梅:《海湾石油新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33、中国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国际战略资源调查》,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年。
    34、肖鹏均,邢瑞煜:《当代国际石油经济与政治》,新疆大学出版社,1999年。
    35、George Delucenay Leon:Energy Forever: Power for Today and Tomorrow, New York, N. Y. :Arco Pub, 1982 年。
    36、Robert M. Spann: The Supply of Nature Resources: the case of oil and natural gas, New York: Arno Press, 1979 年。
    36、EIU Country Report (2000年-2006年)
    37、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06
    38、Paul B. Stares ed: Rethinking Energy Security in East Asia,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Washingtong D.C.,2000 年。
    1、秦亚青:《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反思新自由制度主义》,《外交学院学报》1999年第01期。
    2、江忆恩:《简论国际机制对国家行为的影响》,《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12期。
    3、随新民:《中印关系研究50年:多元化的议程和不对称的支点》,《国际论坛》,2005年11期。
    4、路虎:《石油供需平衡遥遥欲坠》,《中国工商时报》,2005年1月20日。
    5、盛杨怿:《我国石油供给、需求现状及战略分析》,《经济透视》,2005年11期。
    6、张贵洪:《印度对中国崛起的看法与反应》,《南亚研究》2005年01期。
    7、伍佐福:《能源安全:中印面临的共同难题》,《南亚研究季刊》2006年02期。
    8、亢升:《中国——印度石油外交合作解析》,《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9、何一鸣:《加强中印能源合作的可行性研究》,《商场现代化》2006年16期。
    10、周任:《中国和印度开展国际石油市场合作的博弈分析》,《世界政治与经济论坛》2006年02期。
    11、汪庆军:《中印两国石油战略合作前景展望》,《湖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2、胡庆亮:《“能源三角地区”与中印竞争与合作,《国际论坛》2005年05期。
    13、赵偕:《中印能源:从竞争走向合作》,《中国社会导刊》2006年04期。
    14、戴永红:《开展中印俄三边能源合作的几点思考》,《南亚研究季刊》2006年02期。
    15、陈继东:《能源合作——中印缅孟加强四方关系的纽带》,《南亚研究季刊》2006年01期。
    16、张力:《能源外交:印度的地缘战略认知与实践》,《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01期。
    17、夏义善:《中俄印三边能源合作的可行性何前景》,《和平与发展》2004年04期。
    18、杨晓辉:《中缅泰印孟五国油气合作构想》,《西部论从》2004年8期。
    19、吴鹏《南亚核危机及对地区安全的影响》,《世界政治与经济》1999年第01期。
    20、[印]卡曼斯:(2020年:印度核战略》,王建,郭静波译,《编译参考》,1999年第12期。
    21、王琛:《印度加强在南中国海的活动及我国的政策》,《世界政治与经济论坛》,2001年第01期。
    22、张新平,韦明:《安全两难于中印关系》,《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第03期。
    23、宋德星:《试析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的印度因素》,《南亚研究季刊》,1999年第2期。
    24、孙士海:《印度的战略文化利核战略》,《当代亚太》1999年第10期。
    25、庄友明:《90年以来中印关系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暨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三期。
    26、《国际瞭望》,2003年第八期。
    27、崔大沪:《大国能源战略博弈下的中国石油企业全球化经营战略》,《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11期。
    28、刘文祥、吴月:《从多边主义视角看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能源合作》,《全球视野理论月刊》2005年第6期。
    29、崔宏伟:《实现中国能源安全战略——兼谈欧洲经验的借鉴》,《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第6期。
    30、牟书令,《充分发挥互补优势,积极推动亚洲能源区域合作》,《当代石油石化》,2004年第10期。
    31、何文渊,魏彩云:《中国油气资源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和对策》,《中国能源》,2005年第1期。
    32、Nil Snow,: Surging Asian demand dominates world energy outlook, Oil and Gas Journal, Feb.14,2005。
    33、Jed Mouawad,: Iran Looking East for Alliances on Oil, The New York Times, April 19,2005。
    34、Raju G. C. Thomas: Energy Politics and Indian Security, Pacific Affairs ,Vol. 55, No. 1 ,Spring, 1982
    35、J. Mohan Malik: China-India Relations in the Post-Soviet Era: The Continuing Rivalry ,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42 ,Jun., 1995)
    中国能源网http://www.china5e.com
    中国石油商务网http://www.oilchina.com
    BPGlobal http://www.bp com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www.iea.org
    Official Energy Statistics from the U.S. Government http://ww.jpd.org
    US Geological Survey http://www.usgs.gov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www.worldenergy.org
    外交部网http://www.mofcom.gov.cn
    世界石油网http://wordoilweb.com
    中国对外经济合作指南网http://fec.mofcom.gov.cn
    能源国际合作资讯网http://apecenergy.tier.org.tw
    国务院信息发展研究中心网(教育版)http://edu.drcnet.com.c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