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秦汉阙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最为精纯的中国本土化的艺术风貌确立显现于秦汉时期,其艺术的表现形式不同于先秦时期神秘、宗法的早期探寻,也不同于魏晋隋唐时代有外来艺术尤其是佛教艺术的介入融合。作为古代艺术的综合体,建筑艺术也有同样的表现。秦汉建筑是秦汉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地面建筑遗存的秦汉石阙,它们既是建筑形式的实物体现,又是集各种艺术手段于一身的再现。
     秦汉石阙是比较纯粹的中国风格石质建筑物,是古代建筑环境美学思想的物化表征之一,它分域宽广、所处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对不同地区的秦汉阙遗存,做以历史学、艺术史学、建筑史学、考古学、文物学、美学的综合研究潜力巨大。它在建筑艺术史、雕塑艺术史、书法艺术史、艺术题材史等专门史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本论文第一章讨论阙的实物起源、字词起源与对阙的基本认识。有重点、有选择地整理了清代之前历代文献中对于秦汉阙的各种记录。把有关文献分类为纪实性、文学性、金石性三大块,这作为实地考察的先导和方法训练。在后来的田野调查中,对这部分文献逐一分析,质疑和补正。分析了秦汉阙的分布特点、布局方式及时代背景。
     第二、三章从全国现存秦汉阙资料入手,由实况描述、内容考察、技法分析开始,对全国范围内各区域内阙的遗存做以整理,并做一些分区、分期、分类的尝试性的研究;本论文是迄今为止搜集披露秦汉阙遗存最多、最完整的记录。根据现有资料,将现存秦汉阙分为四川中西部、川东重庆、河南鲁西皖北、鲁中南苏北、北京、关中甘肃,等几大区域;分为秦、西汉、东汉早、东汉中、东汉晚五个时期。本论文试着采用了复合分类法,从阙的建筑性质、构造质地、基本外形、是否仿木、装饰风格、斗拱使用等方面进行分类分析。
     第四、五章通过对秦汉阙与环境关系的分析研究,包括环境美学、建筑艺术、雕塑与装饰、款识与书法的基本考量,比较深入探讨其艺术文化的内涵。结合秦汉时期其他文化遗存最后综合秦汉阙之美,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的建筑环境美学思想。
     阙本身并非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当时的环境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这种关系影响到对当时村落、民居的分布;反过来也可以看出一定时空条件下,当时文化艺术对阙的影响。
     通过对几乎所有现存秦汉阙本身的体制、建筑、纹饰考察,得出自己的分区、分期、分类的意见。又从阙这一种秦汉时代建筑文物遗存出发,达到对秦汉美学的基本认识,进而上升到对于中国古代美学理念的把握。
The purist Chinese native artistic style established and displayed in Qin and Han dynasty. The artistic style in this dynasty is different from which in pre-Qin period that perform the mystery and patriarchal. It is also other than the artistic style in Wei, Jin, Sui, and Tang Dy-nasty, which is influenced by foreign art, especially Buddhism art.
     As the combination of venious art, architecture in certain period has the same foruration of the artistic style. The architecture in Qin and Han dynasty is not only the integral part of the Qin Han Art, but also the major phase of the Chinese history of ancient architecture. As the oldest existed building in China, Qin Han Stone Que not only presents the architectural form in that period but also reproduces the various artistic styles and philosophies.
     Que in Qin and Han Dynasty is a typical Chinese style of stone structure. It presents as the materialized characterization in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of ancient architecture. Stone Que is widespread in comprehensiv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in China. The Qin Han Stone Que from different area is offering the great potential to establish researches on History, Art Histo-ry, Architecture History, Archaeology, Scienc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esthetics. The Que has the significant value in research of Sculpture Art History, Calligraphy Art History and Ar-tistic Subjective Matter History.
     In Chapter Ⅰ, it discussed the basic understanding of Que, including its physical origin and origin of word on Que. Those understandings are based on the various important literatures and researches of the Qin Han Stone Que, which before Qin Dynasty. These former literatures and researches have been selected as three subjects that focus on documentary, literariness and engrave style. This literature work is guides and training methods of the later field investi-gation. Later on in the fieldwork, the literature work has been studied, questioned and correc-ted separately. It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stribution, layout and era background about the Que in Qin and Han dynasty.
     Chapter Ⅱ and Chapter Ⅲ started from the former documents of Qin Han Stone Que. By analyzing the description, research and technique that mentioned in these documents, the ex-isting Que in China has been studied. Tentative research of Qin Han Stone Que has been done by partition, periodiz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This Thesis is the most complete record about the existing Que in Qin and Han dynasty. Based on the documents, the Que in Qin and Han dynasty has been divided into following geographic regions:The middle-west in Sichuan, East Sichuan-Chongqing, Henan-West Lu-North Wan, Middle south Lu-North Su, Bei-jing, Guanzhong-Gansu. In these chapters, Qin Han Stone Que also divided into five peri-ods; Qin, West Han, Early East Han, Middle East Han, and Late East Han. This thesis try to use the compound classification method to analyze the architectural nature, construction quality, basic shape, use the imitating wood or not, decoration style and Use Dougong.
     In Chapter IV and Chapter V, the further discussion has been setup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in Han Stone Que and its artistic environment, which considering the following con-tents,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Architectural Art, Sculpture, Decoration, Inscription and Calligraphy. The in-depth discussion combining the beauty of Que and other cultural relics, could offe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ancient Architecture-Environment-Aesthetics.
     The existing of Que is not isolated, which strongly integrated its historical environment. This relationship effects by the distribution of villages and dwellings in Qin and Han dynasty. In return, it could also find the influences from cultural art on Que.
     By investigating the most existing Qin Han Stone Que, the style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sculpture has been studied. This research summarizes the result of partition, periodization and claasification on Qin Han Stone Que. From the existed Cultural Relics, Qin Han Stone Que, a basic knowledge of aesthetics in Qin and Han dynasty has been established. Further more, th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ancient aesthetics has been presented.
引文
①(汉)赵岐注《孟子注疏》卷二下梁惠王章句下,中华书局1957年“今若以杀其民之父兄,系缚其民之子第,又毁坏其国之宗庙,使民不得其祀,迁徙其国中之宝器,如之何可也”;
    ②《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卷六[M]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1963年6月上海第3次印刷第253页;
    ③王利器著《盐铁论校注》卷二,[M]中华书局1992年7月,刺权第九“舆服覼于王公,宫室溢于制度,并兼列宅,隔绝闾里,阁道错连,足以游观”;
    ①丁福保编撰《说文解字诂林》第十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1601-11602页;
    ②王国维著《观堂集林·说环》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6月第160页;
    ③王力主编《王力古汉语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6月;
    ④(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第49页;
    ⑤(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第49页至50页;
    ①(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第50页;
    ②(西汉)司马迁著《史记·天官书》(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6月第1302页;
    ③(东汉)班固著《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第二》,[M]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4册,第1042页;
    ④此句见于《水经注》、《营造法式》等书,均说出自《白虎通义》,但查《白虎通义》并无此句;
    ⑤(晋)郭璞注、邢籨疏《尔雅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43页;
    ⑥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588页;
    ⑦(南朝)范晔著《后汉书》,志第十七《五行五》,[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1册,第3343页;
    ⑧(东汉)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一册,第49页;
    ①陈明达著《汉代的石阙》,[J]《文物》1961年12期第9-23页;
    ②方拥著《“观”与“阙”的文化解读》,《名师论建筑》[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84-213页;
    ③(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二册,第602页;
    ④(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注疏》卷二十二《礼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851页;
    ⑤(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注疏》卷二十二《礼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840页;
    ⑥同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841页;
    ⑦(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注疏》卷二十五《郊特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910页;
    ⑧同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911页;
    ①(晋)左思著、杜预注《左传》[M]第1773-1886页;
    ②萧默著《敦煌建筑研究·阙》[M]文物出版社1989年;
    ③萧默著《敦煌建筑研究·阙》[M]文物出版社1989年;
    ①陕西文管会《唐永泰公主墓发掘简报》,[J]《文物》1964年第1期;陕西历史博物馆《唐李寿墓壁画试探》,《文物》[J]1974年第9期;《唐懿德太子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2年第7期;
    ②《河南洛阳汉魏故城北魏宫城阊阖门遗址》,[J]《考古》2003年第7期;
    ③郭义孚著《邺南城朱明门复原研究》[J]见《考古》[J]1996年第1期第10-21页;
    ④洛阳市文物工作队《隋唐东都应天门遗址发掘简报》,[J]《中原文物》1988年第3期;
    ①(南朝宋)范晔著《后汉书·郊祀志》[M]注引《汉官仪》;
    ②刘贵传、王海霞著《泰山无字碑千年论证略说》,[J]《泰山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③(西汉)司马迁著《史记·卷五·秦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6月,第203页;王雪理等《秦物质文化史》,三秦出版社1994年;
    ④(西汉)司马迁著《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6月,第2232页;
    ⑤杨广泰著《新出封泥编》[M]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年9月,第67页"秦1597,冀关";
    ⑥(西汉)司马迁著《史记·匈奴列传》卷一百十[M]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6月,第2897页"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一百六十四,第五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7月1698页,李白《君子有所思行》;
    ①(晋)常璩著、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三·蜀志:"周灭后,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冰能知天文、地理,谓汶山为天彭门;乃至湔氐县。见两山对如阙,因号天彭阙;豛若见神。"第132-133页;任乃强认为"就文字言:连垣壁者为门。门外相对兀立者为阙。故李冰所说之'天彭门',是泛指岷江上游地区。其所说'天彭阙',则专指白沙外之岷江峡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7月第135页;
    ②罗开玉、谢辉著《成都通史--秦汉三国(蜀汉)时期》[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年11月第513页;
    ③转引自罗开玉、谢辉著《成都通史--秦汉三国(蜀汉)时期》[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年11月第514页;(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七十四;
    ④《古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1303页;
    ⑤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潼关吊桥杨氏墓群发掘简报》,[J]《文物》1961年第1期;
    ⑥张馨月著《成县石碑村砖室墓鎏金棺饰铜牌研究》,[J]《陇右文博》2011年第2期第32-34页;
    ⑦重庆巫山县文物管理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三峡工作队《重庆巫山县东汉鎏金铜牌饰的发现与研究》,[J]《考古》1998年第12期第77-86页;
    ①赵殿增等《天门考》,[J]《四川文物》1990年第6期;
    ②张朋川著《黄土上下--美术考古文萃》,[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7月第144页;
    ①(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谷水》景初元年237年,魏明帝于司马门前筑阙期间坍塌,后不再复筑,两汉兴起的筑阙高峰至此式微。见李零《入山与出塞》[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6月,第49页;
    ②(唐)许嵩撰《建康实录》卷七,转引自朱翧著《金陵古迹图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第27页"牛首山在南京城南二十七里,高二百四十八公尺。山有双峰,正对晋宣阳门,王导指曰:此天阙也,故名天阙山。";
    ①吴小如等著《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M]南朝梁萧统《古诗》选录十九首,列为"杂诗","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都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135-136页;
    ②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全汉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第237页;
    ③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全汉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第171页;姚生民著《甘泉宫志》第80页“赻阙是赤色之阙,赤是红色,火色,火在五行中代表南方,所以有'南方丙丁火'之谓。汉武帝在甘泉宫南造赤阙,即以此示宫的南方。《天官书》云‘南宫朱鸟’,文耀钩注‘精为朱鸟’即朱雀,……朱鸟与赻阙作用相同,都是‘以象方色’。‘应门’是王宫的正门。《尔雅·释宫》‘正门谓之应门。’……应门在赻阙之内。”
    ④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全汉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第313页;
    ⑤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全汉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第329页;
    ⑥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全汉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第413页;
    ⑦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全汉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第414页;
    ⑧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全汉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第527页;
    ①瞿蜕园选注《汉魏六朝赋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3月,第152页;
    ②(清)严可均揖《全晋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第782页;
    ③(清)严可均揖《全晋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第788页;
    ④瞿蜕园选注《汉魏六朝赋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3月,第169页;
    ⑤陈邦炎主编《词林观止》[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4月,第3页;
    ⑥陈邦炎主编《词林观止》[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4月,第468页;
    ①(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叶光庭、叶扬译注《水经注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9月,第272页;
    ②(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叶光庭、叶扬译注《水经注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9月,第565页;
    ③(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叶光庭、叶扬译注《水经注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9月,第747页;
    ④(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叶光庭、叶扬译注《水经注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9月,第749页;
    ⑤(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叶光庭、叶扬译注《水经注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9月,第806页;
    ⑥(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叶光庭、叶扬译注《水经注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9月,第836页;
    ⑦(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叶光庭、叶扬译注《水经注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9月,第989页;
    ⑧(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叶光庭、叶扬译注《水经注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9月,第1084页;
    ①(晋)常璩著,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7月第146页“王稚子震名华夏”“王焕,字稚子,广汉荅人,《后汉书》卷七十六有传。”
    ②(宋)李窻等《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二“成都县”说:“武担山在县北二十步。”《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二“成都县”说:“武担山,在府西北一百二十步,一名武都山。”
    ①(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叶光庭、叶扬译注《水经注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9月,第272页;
    ①王契真编《上清灵宝》正一部,六十六卷上004,《正统道藏》第1242页;
    ②金允中编《上清灵宝》正一部,四十五卷上004,《正统道藏》第1243页;
    ①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秦、西汉、东汉时期》[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6月;
    ②段清波著《古代阙制研究———以秦始皇陵三出阙为基础》[M]《西部考古》第一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未央宫1980———1989年考古发掘报告》[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8页、192页;
    ④焦南峰著《西汉帝陵的门阙与“门阙制度”》《徐苹芳先生纪念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5月;
    ⑤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秦、西汉、东汉时期》[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6月;
    ⑥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秦、西汉、东汉时期》[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6月;
    ⑦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秦、西汉、东汉时期》[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6月;
    ①(西汉)司马迁撰、裴集解《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M]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6月第256页;
    ①群力著《临淄齐国故城勘探纪要》[J]《文物》1972年第5期;
    ②(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谷水》卷十六,《洛阳故宫名》“有朱雀阙、白虎阙、苍龙阙、北阙、南宫阙也。”《汉官职典》“偃师去洛四十五里,望朱雀阙,其上郁然与天连,是明峻极也。”
    ①(晋)袁宏著,李兴和点校《后汉纪·光武帝纪一》“礼有损益,质文无常,茅茨土阶,致其肃也。”[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
    ②童恩正著《试论我国从东北至西南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文物与考古论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
    ③《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认为大石遗迹存在于各种史前文化和民族中,可分为三类:立石和列石、石棚、环状列石,也称石垣。立石和石棚多为墓葬从属建筑。参见冯汉骥《成都平原之大石文化遗迹》,童恩正《古代的巴蜀》[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年4月;
    ④鹿石(olennyekameni)也是墓前立石,往往用砾石或片石雕刻加工,立于墓前地表表面,作者称为“碑状石刻”,分为三种:一是刻图案化的鹿纹,鹿纹的原型是草原艺术常见的大角鹿,,鹿角多作枝杈盘绕如树状,有时还有鹰式的钩喙,作者称为“典型鹿石”;一种是刻牛、羊、马、猪、驴、虎、豹,作者称为“写实性动物图案鹿石”;一种是刻圈、点类纹饰,腰带和武器(刀、剑、弓、斧、盾牌、弓形器),作者称为“非典型鹿石”。转引自李零《入山与出塞》[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6月第81页;
    ⑤转引自朱晓丽著《中国古代的珠子》[M]桂林:广西美术出版社2010年6月第138-139页;
    ⑥(晋)常璩著、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三蜀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7月第122-123页;
    ①(西汉)司马迁著《史记》卷二十九《河渠书》第七,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408页;
    ②(东汉)班固著、颜师古注《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下,地理志八下,第六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月“太公以齐地负海多卤,少五谷而人民寡,乃劝以女工之业,通鱼盐之利,而人物辐辏。”第1660页;
    ①(东汉)班固著、颜师古注《汉书·食货志》卷二十四下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180页“夫《周礼》有赊贷,《乐语》有五均,传纪各有斡焉。今开赊贷,张五均,设诸斡者,所以齐众庶,抑并兼也。遂于长安及五都立五均官,更名长安东西市令及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市师。”;罗开玉、谢辉著《成都通史》卷二第84页转引自班固《两都赋》“与乎州郡之豪桀,五都之货殖,三选七迁,充奉陵邑,盖以强干弱枝,隆上都而观万国。”《前书音义》曰:“五都谓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也。”
    ②(东汉)班固著、颜师古注《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上地理志八上第六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598页;
    ③(东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逸文,[M]《太平御览》卷八八二所引;
    ④苏舆著《春秋繁露义正·基义篇》[M]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50-351页;
    ①(东汉)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56页,师古曰:“孝谓曰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隅者。”;
    ②(宋)徐天麟撰《东汉会要》卷七,[M]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11月第73-74页;
    ③(清)赵翼著《陔余丛考·墓祭》卷三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④(晋)常璩著、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三《蜀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7月第141页,“翁乃立学,选吏子弟就学。……因翁倡其教,蜀为之始也。”;
    ①(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著《后汉书·光武帝纪》卷一下[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65页;
    ②《后汉书》卷十一,转引自蒲慕州著《墓葬与生死·中国古代宗教之反思》[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1月第241-242页;
    ③(南朝宋)范晔著《后汉书·卷五十二·崔传附崔萛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④(东汉)王符著《潜夫论·卷三·浮侈篇》[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20页;
    ⑤(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四十六》崔萛《政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①姚生民著《甘泉宫志》[M]三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50页,《三辅黄图》卷一《林光宫》云:“林光宫,胡亥所造,纵广各五里,在云阳界。”《三辅黄图》卷二引《关辅记》,陈直校本“武帝建元中增广之,周十九里。”
    ②姚生民著《甘泉宫志》[M]三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32页,“两大台基雄峻壮观,远瞩醒目,为通天台遗迹。”《汉书·武帝纪》:“元丰二年夏四月‘祠泰山,至瓠子,临决河……还,作通天台。”《汉书·郊祀志》:“……乃作通天台,置祠具其下,将抬来神仙之属。”《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三《甘泉山》:“又于宫城筑通天台,去地百余丈,云雨悉在其下。”《元和郡县志》卷一《云阳县》:“通天台在县西北八十一里甘泉宫中,高三十五丈,望云雨悉在下。”扬雄《甘泉赋》:“乃望通天之绎绎,直以造天。”师古注:“绎绎,相连貌。”乾隆《淳化县志·通天台》:“按《关中记》,左右通天台则是双台对峙。”
    ③班固著《汉书·贾山传》引自钱穆《秦汉史》[M]生活·读书·三联书店2004年;
    ①段清波著《古代阙制研究———与秦始皇陵三出阙为基础》,《西北考古》第一辑,三秦出版社2006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陵园2000年度勘探简报》,[J]《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2期;
    ②刘桂传、王海霞著《泰山无字碑千年论争略说》[J]见《泰山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①刘庆柱著《汉长安城的考古发现及相关问题研究》,[J]《考古》1996年第10期;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未央宫1980———1989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第8-192页;
    ③刘庆柱著《汉长安城的考古发现及相关问题研究》,[J]《考古》1996年第10期;
    ①《关中记》载林光宫“武帝常以五月避暑于此,八月乃还。”姚生民著《甘泉宫志》第12页“匈奴常待秋季来临入侵塞内,武帝每年五至八月进驻甘泉,时当夏秋,正值备战关键时刻,因此,安边是主要的,避暑是次要的。”
    ②刘庆柱著《西汉诸陵调查与研究》,《文物资料丛刊》(6),[J]文物出版社1992年;《关于西汉诸帝陵形制诸问题的探讨》,[J]《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5期;
    ③杨宽著《中国古代陵寝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第214-230页“《西汉帝后陵规模表》,引自刘庆柱《咸阳地区历史文物概况》(陕西人民出版社1974年)及刘庆柱、李毓芳《西汉诸陵调查和研究》(《文物资料丛刊》第六辑[M]文物出版社1992年,[J]《考古与文物》创刊号、1982年第4期、1984年第2期所载长陵、阳陵、渭陵、平陵、云陵调查报告);
    ①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汉阳陵》[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年10月;
    ②徐州博物馆、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编《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11月;
    ①四川省文物管理局编《四川文物志》,[M]巴蜀书社,2005年11月第一版,第721-743页;
    ①陈直著《两汉经济史料论丛》[M]“雕石琢玉业和画工。雕刻石工,官府手工业可能属于少府的考工令。因东汉广行石刻,私家的作坊必多。”“雕石的工分立体、浅雕两大类。石工也是两汉官府手工业的一种。”;参见《隶释》卷二十四;中华书局2008年6月第192-193页;
    ①四川省文物管理局编《四川文物志》巴蜀书社2005年11月第733页;
    ①四川省文物管理局编《四川文物志》巴蜀书社2005年11月第731页;
    ①见邢义田著《画为心声》,中华书局2011年1月第94-103页;
    ①(法)谢阁兰著、冯承钧译《中国西部考古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2月第页;
    ①见国家文物局编著《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M]文物出版社2009年11月第379-380页;
    ①耿继斌著《高颐阙》,[J]见《文物》1981年10月;
    ①李峰著《重庆忠县邓家沱石阙的初步认识》,[J]《文物》2007年第1期;孙华著《重庆忠县邓家沱阙的几个问题》,《文物》2008年4月;
    ①《重庆2001三峡文物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7月;
    ①(唐)许嵩撰,张忱石点校《建康实录》卷七,[M]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②(清)陈文述著《秣陵集》卷四[M]“台城本吴秣陵、晋建业故城址,……魏晋谓天子所居禁省为台,故遂名台城。当时草创,不备都城之制,所立门阙,用西京宫掖之旧名;远指牛首,不立双阙,其意犹以台城之居为镈托也。”;
    ③贺云翱、邵磊著《南京出土我国首座六朝陵阙建筑遗存》[N]中国文物报2000年12月13日;
    ①(西汉)司马迁著《史记·卷五·秦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6月,第203页;王雪理等[M]《秦物质文化史》,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年;
    ②杨广泰著《新出封泥编》[M]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年9月,第67页“秦1597,冀关”;
    ③(西汉)司马迁著《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M]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6月,第2227页;
    ①董仲舒著《春秋繁露》卷十,深察名号,第三十五,[M]“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②李山译注《管子》乘马第五,[M]中华书局2009年3月;
    ①(西汉)司马迁著《史记·秦始皇本纪》卷六[M]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6月第
    ②(东汉)应劭著《风俗通义》“宅不西益,俗说西者为上,上益者防家长也。原其所以,有《礼记》曰:南向北向,西者为上。”[M]
    ③(东汉)王充著《论衡》卷二十三,四讳篇,[M]
    ①(西汉)司马迁著《史记·秦始皇本纪》卷六[M]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6月;
    ①(美)巫鸿著,李清泉、郑岩等译《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第250页;
    ①李零著《入山与出塞》[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6月第59页;
    ①梁思成著《建筑设计参考图集》第一集[M]“台基”:“中国的建筑,在立体的布局上,显明的分为三个主要部分:(一)台基,(二)墙柱构架,(三)屋顶。任何地方,建于任何时代,属于何种作用,规模无论细小或雄伟,莫不全具此三部;……”北平中国营造学社1936年;
    ①汉宝德著《中国建筑文化讲座》[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9月;第71页“熊的感觉是负重的感觉,凤则是飞扬与适中的感觉。在汉代,建筑的轻灵感是大出檐与脊檐的收头。”
    ①丁方著《论建筑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3月第135页,“20世纪流行于世界各地的‘功能主义’建筑美学思想则是近代‘益美’说最典型的代表。其中,美国建筑设计师路易斯·沙利文提出‘形式追随功能’,赖特提出有机建筑论等与‘益美’相同的观点。单就建筑的基本目的与价值而言,建筑的‘用’永远都是放在第一位的。”;
    ②丁方著《论建筑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3月第136页;
    ①(日)林巳奈夫《刻在石头上的世界———画像石述说的古代中国的生活和思想》,[M]商务印书馆2010年9月;
    ①唐长寿著《乐山市崖墓墓阙调查记》,《考古与文物》1993年1月;
    ①王同海著《东汉“天公行出”镜纹样试析》,[J]《消费导刊》2009年第1期第216-217页;
    ②重庆巫山县文物管理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三峡工作队《重庆巫山县东汉鎏金铜牌饰的发现与研究》,[J]《考古》1998年第12期第77-86页;
    ①阎丽川著《中国美术史略》,[M]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第53页;
    ①陈广忠注译《淮南子译注·卷十六·说山训》[M]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11月第793页;
    ②陈广忠注译《淮南子译注·卷十三·汜论训》[M]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11月第636页;
    ③陈广忠注译《淮南子译注·卷十七·说林训》[M]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11月第811页;
    ④陈广忠注译《淮南子译注·卷十九·修务训》[M]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11月第918页;
    ⑤陈广忠注译《淮南子译注·卷十四·诠言训》[M]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11月第700页;
    ⑥陈广忠注译《淮南子译注·卷十一·齐俗训》[M]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11月第811页;
    ①陈广忠注译《淮南子译注·卷十七·泰族训》[M]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11月第990页;
    ②陈广忠注译《淮南子译注·卷一·原道训》[M]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11月第9页;
    ③录于鲁迅著《且介亭杂文》之《坟·看镜有感》[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①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六十三·居处部·阙条引[M];
    1.(西汉)司马迁著《史记》(礼书、乐书、律书、历书、天官书、大宛、日者列传、龟策列传),[M]中华书局,1982年;
    2.(东汉)班固著《汉书》(律历志、礼乐志、郊祀志、五行志、天文志、艺文志、西域传),[M]中华书局,1962年;
    3.(南朝宋)范晔著《后汉书》(文苑列传、方术列传、东夷列传、西羌列传、西域传、律历、礼仪、祭祀、五行、百官、舆服),[M]中华书局,1965年;
    4.(西晋)陈寿著《三国志》,[M]中华书局,1959年;
    5.(唐)房玄龄等著《晋书》(律历、礼、乐、职官、舆服、五行、文苑、艺术、烈女、四夷),[M]中华书局,1974年;
    6.(宋)赵明诚著《金石录》,《宋本金石录》,[M]中华书局,1991年1月;
    7.(宋)洪适著《隶释》、《隶续》,[M]中华书局,1985年11月;
    8.(清)王昶著《金石萃编》,[M]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886-89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9.(清)冯云鹏、冯云著《金石索》,[M]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89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0.(清)翁方纲著《两汉金石记》,[M]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89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1.(清)方朔著《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M]清同治三年(1864年)刻本;
    12.(清)瞿中溶著《汉武梁祠画像考》,[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13.(清)陆增祥著《八琼室金石补正》、《八琼室金石补正续编》,[M]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896-90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14.(清)端方著《陶斋吉金录》、《陶斋吉金续录》,[M]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904册,页115,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陶斋臧石记》,[M]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905册,页337,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15.(清)严可均著《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四册),[M]中华书局,1958年;
    16.(清)毕沅、阮元著《山左金石志》,[M]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909、91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7.(清)顾蔼吉编撰《隶辩》[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1.雅安市文管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编《雅安汉代石刻精品》[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8;
    2.四川省文物管理局编《四川文物志》(中)[M];成都:巴蜀书社2005.11;
    3.绵阳市文化局编《绵阳文物志》[M]绵阳:绵阳市文化局1994.9;
    4.陈蜀奎著《雅安地区文物志》[M]成都:巴蜀书社1992;
    2.李林、康兰英、赵力光著《陕北汉代画像石》[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3.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编《江苏徐州汉画像石》[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4.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山东汉画像石选集》[M]济南:齐鲁书社1982.3;
    5.孙机著《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7;
    6.谭其骧主编《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
    7.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地图集》(上下)[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
    8.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上中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9;
    9.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上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6;10.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上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10;11.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上下)[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12;12.苏兆庆著《古莒遗珍》[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2;13.山东省博物馆编《山东省博物馆藏珍·石刻卷》[M]山东省文化音像出版社2004.12;14.(日)常盘大定、关野贞著《支那文化史迹》[M]法常馆刊行1941;15.雅安市博物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编《雅安文物精华》[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9;16.平邑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平邑文物第五辑》[M]北京:中国文化出版社2006.717.蒋英炬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1-8)》[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61.高文著《中国汉阙》[M]北京:中华书局1994.12;2.徐文彬、谭遥、龚廷万、王新南著《四川汉代石阙》[M]北京:中华书局1992.10;3.(美)巫鸿著《礼仪中的美术》(上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7;4.(美)巫鸿著《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8;5.蒋英炬、杨爱国著《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3;6.信立祥著《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7.(美)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重刻中国的过去:武氏祠的艺术、考古和建筑》[M]:8.(日)林巳奈夫《汉代鬼神的世界》[M]:《东方学报》第46册,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74.3;9.(日)林巳奈夫著《刻在石头上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9;10.(日)长广敏雄著《汉代画像石の研究》[M]东京,中央公论美术出版,1965;11.(日)土居淑子著《古代中国の画像石》[M]东京,同朋舍出版,1986;12.邢义田著《画为心声》[M]北京:中华书局2011.1;13.朱存明著《汉画像的象征世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4.朱锡禄著《武氏祠汉画像石》[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86年;15.韩养民著《汉家陵阙》[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7;16. E·chavannes:La schlpure sur pierre en Chine au temps des deux dynasties Han,[M] Paris, Ernest Leroux,1893.17. V·Segalen:Chine, La grande statuaire, Paris,[M] Flammarion,1972;18. V·Segalen:Lart funer aire alepoque des han.[M] Paris, Geuthner,1935.1.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汉研究室编《秦物质文化史》[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62.刘敦桢著《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3.梁思成著《中国建筑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14.梁思成著《图像中国建筑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85.毛心一、王璧文著《中国建筑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16.王其均著《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17.彭一刚著《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68.张钦楠著《中国古代建筑师》[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19.汉宝德著《中国建筑文化讲座》[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10.侯幼彬、李婉贞编《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把2002.11
    11.李允?著《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M]北京:2011.3
    12.季翔著《建筑视知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2
    13.黄宛峰著《秦汉人的居住环境与文化》[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9
    14.余卓群著《建筑与地理环境》[M]海南出版社2010.10
    15.白寿彝著《中国交通史》[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9.6
    16.杨宽著《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008.5
    17.杨树达著《汉代婚丧礼俗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3
    18.蒲慕州著《墓葬与生死·中国古代宗教之反思》[M]北京:中华书局2008.1
    19.陈直著《两汉经济史料论丛》[M]北京:中华书局2008.6
    20.王子今著《秦汉区域文化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1.王子今著《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
    22.顾颉刚著《秦汉的方士与儒生》[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4
    23.彭卫、杨振江著《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3
    24.张传玺著《秦汉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0
    25.赵化成、高崇文著《秦汉考古》[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3
    26.(英)鲁唯一著,王浩译《汉代信仰、神话和理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6
    27.余英时著,候旭东等译《东汉生死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9
    28.重庆市博物馆《巴渝文化》(1)[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11
    29.重庆市博物馆《巴渝文化》(3)[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12
    30.徐中舒著《论巴蜀文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4
    31.邓少琴著《巴蜀史稿》[M]重庆:重庆地方史资料丛刊1986.4
    32.徐文彬著《历史文物与艺术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9
    33.王子云著《中国雕塑艺术史》[M]长沙:岳麓书社2005.8
    34.(美)巫鸿著《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11
    35.(美)巫鸿著《中国古代艺术的纪念碑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4
    36.仪平策、廖群著《中国审美文化史》(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卷)[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9
    37.李泽厚著《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10
    38.叶朗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39.彭德著《中国美术史》[M](雕塑艺术、陵墓、人物画、壁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0.王伯敏著《中国美术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41.张延风著《中国艺术的文化阐释》[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12
    42.(美)巫鸿著《美术史十议》[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43.(美)巫鸿主编《汉唐之间的宗教艺术与考古》[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
    44.(美)巫鸿著,梅枚等译《时空中的美术:巫鸿中国美术史文编二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45.(美)巫鸿主编《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46.(美)巫鸿主编《汉唐之间的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47.杨泓著《汉唐美术考古和佛教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48.杨泓著《美术考古半世纪-中国美术考古发现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
    49.俞伟超著《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50.杨泓、孙机著《寻常的精致》[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
    51.(德)雷德侯著《万物》[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7;
    52.罗宗真著《六朝考古》[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53.施安昌著《火坛与祭司鸟神》[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12;
    54.马衡著《马衡讲金石学》[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1;
    55.张杰著《中国古代空间文化溯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
    56.郑德坤著《四川古代文化史》[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4.6;
    57.杨联皗著《东汉的豪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2;
    58.张映莹、乔云飞、李海英著《中国古代营造类工官》[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12;
    59.孙家洲著《中国古代思想史·秦汉卷》[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10;
    51.(法)谢阁兰著、冯承钧译《中国西部考古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1.12;
    52.刘瑞著《汉长安城的朝向、轴线与南郊礼制建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8;
    1.刘敦桢《川康之汉阙》[J]《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45年第七卷二期;《山东平邑县汉阙》[J](《文物参考资料》1954.5);
    2.陈明达《汉代的石阙》[J](《文物》1961.12);
    3.王润杰《正阳县汉代石阙调查》[J](《文物》1962.5);
    4.刘心健、张鸣雪《山东莒南发现汉代石阙》[J](《文物》1965.5);
    5.俞伟超《东汉佛教图像考》[J](《考古》1980.5页71-72);
    6.罗宗真《六朝陵墓埋葬制度综述》[J](《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1979年)》页358-366,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7.徐苹芳《中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时代的陵园和茔城》[J](《考古》1981.6);
    8.王志强《汉阙“府君”系何人》[J](《四川文物》1985.8);
    9.丁祖春《四川的汉晋石阙》[J](《考古与文物》1987.6);
    10.曾先龙《忠县贯铭阙》[J](《四川文物》1988.6);
    11.袁曙光《略谈四川新发现的六朝画像砖》[J](《四川文物》1989.3页17-21);
    12.赵殿增、袁曙光《“天门”考-兼论四川汉画像砖(石)的组合与主题》([J]《四川文物》1990.6,页3-11);
    13.孙华《四川忠县丁房阙辩》[J](《文博》1990.6);
    14.唐长寿《汉代墓葬门阙考辩》[J](《中原文物》1991.3);
    15.朱晓南《阙的类型及建筑形式》[J](《四川文物》1992.6》);
    16.陈国生《汉阙的文化意味》[J](《华夏文化》1996.1);
    17.姜生《汉阙考》[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
    18.杨泓《谈中国汉唐之间葬俗的演变》[J](《文物》1999.10页60-68);
    19.朱存明、史胜翠《汉阙与汉阙画像研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增刊);
    20.徐苹芳《中国历史考古学分区问题的思考》[J](《考古》2000.7页81一87);
    21.侯宗明《渠县汉阙之沈府君阙研究三题》[J](《达县师范学报社科版》2003.3);
    22.李同宗《渠县汉阙的文化解读》[J](《达县师范学报社科版》2004.3);
    23.张子中《从汉画像石看汉代精神》[J](《民族艺术》2004.5);
    24.韩钊等《古代阙门及相关问题》[J](《考古与文物》2004.5);
    25.刘庆柱、李毓芳《关于西汉帝陵形制诸问题探讨》[J]《新时期的中国考古;
    26.程泰宁《东西方文化比较与建筑创作》[J](《建筑学报》2005.5);
    27.代璐《巴蜀地区汉晋石墓阙雕刻题材研究》[J](四川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28.张博《论汉阙建筑的文化特征及其当代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8.3);
    29.韩建华《汉代宅第阙的类型及相关问题》([J]《四川文物》2008.4);
    30.陈绪春《重庆忠县汉阙与四川渠县汉阙之比较研究》[J](《装饰》2009.1);
    25.幸晓峰《四川汉阙与师旷鼓琴》[J](《文史杂志》2009.2);
    26.于福艳《从画像石中的汉阙艺术看汉代建筑形式》[J](《山西建筑》2010.6);
    27.覃英练、贾宇林、彭容、谭盼《巴蜀汉阙分类比较研究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0.25);
    28.董奇《巴蜀建筑史---秦汉时期》[J](重庆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29.刘灏《汉阙的建筑艺术特点及精神性功能》[J](《文物世界》2011.2);
    30.龚廷万、龚玉《关于汉阙研究尚待商榷的问题》[J](《四川文物》2011.3);
    31.马忠理《磁县北朝墓群---东魏北齐陵墓兆域考》[J](《文物》1994.11页56-67);
    32.林圣智《中国中古时期的墓葬空间与图像》[J]收于颜娟英主编,《中国史新论·美术考古分册》(台北:“中央研究院”联经出版公司,2010),页143-202;
    33.韩国河《论秦汉魏晋时期的家族墓地制度》[J](《考古与文物》1999.2);
    34.李放《登封“三阙”赏析》(《中国书画家》[J]2011.3);
    35.张勇《河南汉代陶阙及相关问题》[J](《中原文物》2006.5,页55-79);
    36.李吟屏《悬挂楼兰王首之北阙考》[J](《文物》)1996.12;
    37.焦南峰《西汉帝陵的门阙与“门阙制度”》[J](《徐苹芳先生纪念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5);
    38.李峰《重庆忠县邓家沱石阙的初步认识》[J](《文物》2007.1);
    39.吴晓峰、李慧娟、安永辉著《从鲁灵光殿赋看汉代宫殿建筑特色》[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6);
    40.方步、王子今《商南富水出土汉代“亭阙”画像砖》[J](《考古与文物》1987.5);
    41.孙华《重庆忠县邓家沱阙的几个问题》[J](《文物》2008.4);
    42.王相臣、唐仕英《山东平邑县皇圣卿阙、功曹阙》[J](《华夏考古》2003.3);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未央宫1980--1989年考古发掘报告》,[R]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2.刘庆柱著《西汉诸陵调查与研究》,《文物资料丛刊》(6),[J]文物出版社1992;《关于西汉诸帝陵形制诸问题的探讨》,[J]《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5期;
    3.徐州博物馆、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R]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11;
    4.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戴春阳、张珑:《敦煌祁家湾西晋十六国墓葬发掘报告》[R],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
    5.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酒泉西沟村魏晋墓发掘报告》,[R]《文物》1996年7期,页4-7。嘉峪关市文物清理小组:《嘉峪关汉画像砖墓》[R],(文物》1972年12期,页24-41。
    6.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安平东汉壁画墓》[R]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7.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曹魏正始八年墓发掘报告》[R],《考古》1989年4期,页313-318。
    8.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汉阳陵》[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年10月;
    9.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陵园2000年度勘探简报》,[J]《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2期;
    10.《考古与文物》创刊号、1982年第4期、1984年第2期所载长陵、阳陵、渭陵、平陵、云陵调查报告);
    11.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秦始皇帝陵园报告2000》[R]文物出版社2006年;
    1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奈良研究所文化财《汉长安城桂宫:1996-2001年考古发掘报告》[R]文物出版社200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