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社会网络视角下改造型社区公共空间有效性评价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社区的概念、英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马奇以及美国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分别提出公共空间的概念以来,这两个被公认歧义最多的词汇成为了各路研究者口中的罗生门,一直没法取得一致的共识,原因是社区和公共空间均涉及到社会性和空间性的问题,而对这两个问题的解释永远会随着社会背景、学术视角、研究方法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而发生变化。
     现今的社会学正在朝整体与个体、主观与客观以及价值与工具合理性相互融合的结构性研究方向发展,而从关系的角度去进行社会研究正是这种发展方向的主流。在社会研究的方向转换影响下,对城市社区及其公共空间的研究视角也发生了改变:从对单一的物质环境研究转向物质与非物质环境(包括社会关系)的互动研究,关注空间之间、空间与人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网络是研究个体及个体之间的关系的一套理论,它的聚焦点是关系和关系模式,而不是行动者的属性,因而能成为考察当今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一种重要视角。
     社会网络视角下,我国城市社区及其公共空间的内涵和特点受经济和社会制度改革的影响而发生了转变:社区不再完全是地域共同体,而是由众多的、特殊化的、以兴趣为基础的社区成员组成的共同体[1];社区公共空间不再只是简单的物理范围,而是社区社会网络重要载体,在居民的社会公共生活中发挥交叉融合的桥梁作用。与此同时,对社区公共空间的有效性评价标准也需要作出改变:由只以数量、尺度、形态为衡量标准,转向以能否促进社会网络健康发展,包括是否具有足够的延续性和融合能力,为主要判断依据。也就是说,社会网络视角下的社区公共空间并不是存在就是合理的,不恰当的空间形式会对社区的关系网络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因此,相对于具体的设计方法,建立一套以社会网络的优劣为核心的标准来判断社区公共空间是否有效更为关键,尤其对于经过改造的、社会网络较复杂的社区的公共空间。
     本论题首先将社会网络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包括社会网络基础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与复杂网络的研究方法综合,形成一个全面的社会网络视角,并提出了十条关于社区社会网络的发展趋势、社区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的关系理论假设。然后以公共生活为中介,建构以公共空间(空间与空间)、公共生活(空间与人)、社会网络(人与人)三者的互动关系为主线索的有效性分析框架,分别对置换型、局部改造型和保护型三类具有代表性的改造社区及其公共空间进行有效性分析和评价。最后,通过总结和深入剖析评价结果,一方面对上文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另一方面梳理并归纳改造型社区社会网络与公共空间互动的规律,从而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一套改造型社区公共空间的设计策略,并把它进行实际应用。
Since Tnnies, German sociologist,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community andCharles March, UK sociologist, and Hannah Arendt, American political philosopher,respectively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public space, the two words, which have the mostdifferent meanings, have been Rashomon of each researcher. Researchers fail to reachconsensus, because both community and public space involve in sociology and space,which always change with social background, academic perspective, research method, andvalue.
     The current sociology is developing toward structured research of integration ofwhole and individual,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and value and tool. It is themainstream to conduct social research in light of relationship. Affected by direction changeof social research,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on unban community and public space alsochanged: from research of single material environment to interactive research of materialand immaterial environment (including social relationship). It pays attention to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space and space, between space and human, as well as betweenhuman and human. Social network is a set of theories which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individual and individual, with a focus on relationship and relationship mode,regardless of the attribute of actor. Therefore, it is an important perspective to investigatepublic space of current urban community. Under social network perspective, the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 of China’s urban community and public space changed dueto the influences of the reforms of economy and social system: community no longer onlyrefers to spatial communities. Instead, it consists of numerous, special and interest-basedcommunity members[]; the social community space no longer only refers to simplephysical scope; instead, it refers to the important carrier of community social network andplays a role of bridge in citizens’ social life and public life: at the same time, the effectiveappraisal standard on social public space also needs to change: from the standard ofquantity, dimension, and form to promoting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ocial network as mainjudgment basis, including enough extension and integration ability. That is to say: thecommunity public space under social network prospective is not naturally reasonable.Improper space forms will cause many bad influences on the relationship network ofcommunity. Therefore, compared with detailed design method, it is more important toestablish a standard, which regards quality of social network as core, to judge theeffectiveness of community public space, especially for the community public space which is transformed and has complex social networks.
     Firstly, the paper integrates relevant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social network includingbasic theory of social network and analysis method of social network, with the researchmethods of complex network, forming a comprehensive social network perspective.Besides, it puts forward ten theoretical hypotheses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community social network as well as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unity social space andpublic life. Secondly, it uses public life as intermediary agent to construct effectivenessanalysis framework which mainly utilizes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s as main factors,including public space (space and space), public life (space and human), and social network(human and human). Then it carries out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n the effectiveness ofthree representative transformed communities and the public space, respectivelydisplacement type, partial transformation type and protection type. Last but not least, itsummarizes and deeply analyzes the evaluation results. On one hand, it conducts empiricaltest on the above theoretical hypothesis; on the other hand, it summarizes the law ofinteraction between transformed community social network and public space, so as topropose a set of design strategies for public space of transformed community on theoreticaland empirical basis and apply it in practical situations.
引文
[1]齐心.走向有限社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4
    [1]王翀.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构成与管理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年1月
    [2]李志刚.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转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62
    [3]季松.消费时代城市空间的生产与消费[J].规划研究,2010年,34卷(第七期):17-21
    [4]李珊.社会空间重组与生活方式变迁[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2月:7
    [5]黎熙元陈福平.社区论辩:转型期中国城市社区的形态转变[J].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02期
    [6]陆自荣.文化整合与社区和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3月:184
    [7]齐心.走向有限社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29
    [8]齐心.走向有限社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4
    [9]顾慧君.社区公共空间对于社区社会资本的影响[J].社会观察,2010年,第9期:188
    [10]闫杰.公共空间系统秩序与社会网络的延续[J].华中建筑,2008年,26卷(第七期):134-135
    [11]彭晖.购物中心对地方社会网络的影响——以上海四川北路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2012年,27卷(第2期):67-72
    [12]曹志刚.社会网络与城市化意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5月:57
    [13](法)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14]郭海青.试述布迪厄关系主义视角下的场域惯习理论[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9月,33卷(第五期):1
    [15]叶南客,王向伟.中国社会学的实证主义道路能走多远[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3月,26卷(第1期):1-5
    [16]齐心.走向有限社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29
    [17]刘军.法村社会支持网络:一个整体研究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月:1
    [18](美)斯坦利沃瑟曼,(美)凯瑟琳福斯特.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与应用[M].陈禹,孙彩虹,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6
    [19]庄孔韶,方静文.人类学关于社会网络的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5月,34卷(第3期):50
    [20]钱征寒,牛慧恩.社区规划——理论、实践及其在我国的推广建议[J].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第4期:74-78
    [21]邹楠,唐思风,姚睿.广州市建设街与长寿街社区改造实例[J].南方建筑,2006年05期:79
    [22]董禹.凯文林奇人文主义城市设计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23]姜劲松.对我国城市社区规划建设理论\方法和制度的思考[J].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第3期:269-273
    [24]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
    [25]费孝通.乡土中国[M].第三版.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年2月
    [26]张辉,等.大都市高密度社区公共空间的设计[J].绿色科技,2013年2月,第2期:81
    [1](美)斯坦利沃瑟曼,(美)凯瑟琳福斯特.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与应用[M].陈禹,孙彩虹,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8
    [2](美)诺克(Knoke,D.),杨松.社会网络分析[M].李兰,译.上海:上海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9-12
    [3](法)奥古斯特孔德.论实证精神[M].黄建华,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6年12月
    [4](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4月
    [5](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狄玉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
    [6](法)埃米尔涂尔干.自杀论[M].冯韵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7](德)盖奥尔格齐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M].林荣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10月
    [8]刘思达.齐美尔与社会几何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8月第012版
    [9]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0]齐心.走向有限社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47
    [11]曹志刚.社会网络与城市化意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5月:57
    [12](美)约翰斯科特.社会网络分析法[M].第二版.刘军,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6
    [13](美)约翰斯科特.社会网络分析法[M].第二版.刘军,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13
    [14](美)弗里曼.社会网络分析发展史:一项科学社会学的研究[M].张文宏等,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5-46
    [15]庄孔韶,方静文.人类学关于社会网络的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5月,34卷(第3期):50
    [16](美)弗里曼.社会网络分析发展史:一项科学社会学的研究[M].张文宏等,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56
    [17]庄孔韶,方静文.人类学关于社会网络的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5月,34卷(第3期):52
    [18](美)弗里曼.社会网络分析发展史:一项科学社会学的研究[M].张文宏等,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23
    [19](美)弗里曼.社会网络分析发展史:一项科学社会学的研究[M].张文宏等,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33
    [20](美)约翰斯科特.社会网络分析法[M].第二版.刘军,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37
    [21]齐心.走向有限社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40
    [22]李林艳.社会空间的另一种想象——社会网络分析的结构视野[J].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3期:3
    [23]齐心.走向有限社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47
    [24]李志刚.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转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62
    [25]李志刚.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转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13
    [26]孙晓春.转型期城市开放空间与社会生活互动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6月
    [27]齐心.走向有限社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47
    [28](美)诺克(Knoke,D.),杨松.社会网络分析[M].李兰,译.上海:上海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3
    [29](美)克里斯塔基斯,(美)富勒.大连接[M].简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26-27
    [31](美)诺克(Knoke,D.),杨松.社会网络分析[M].李兰,译.上海:上海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9
    [32]刘军.法村社会支持网络:一个整体研究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月:56
    [33](美)克里斯塔基斯,(美)富勒.大连接[M].简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238-242
    [34](美)乔恩克莱因伯格.网络、群体与市场[M].李晓明,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7
    [35](美)克里斯塔基斯,(美)富勒.大连接[M].简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78-121
    [36](美)马汀奇达夫,蔡文彬.社会网络与组织[M].王凤彬,朱超威,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22
    [37]肖冬平,梁臣.社会网络研究的理论模式综述[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12期:166-168
    [38]肖冬平,梁臣.社会网络研究的理论模式综述[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12期:168-169
    [39]肖冬平,梁臣.社会网络研究的理论模式综述[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12期:166-168
    [40]戴坚.网络嵌入性的理论解析[J].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3期:20-21,44
    [41]戴坚.网络嵌入性的理论解析[J].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3期:20-21,45
    [42](美)乔恩克莱因伯格.网络、群体与市场[M].李晓明,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44
    [43](美)罗纳德博特.结构洞[M].任敏,等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
    [44](美)乔恩克莱因伯格.网络、群体与市场[M].李晓明,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43
    [45](美)克里斯塔基斯,(美)富勒.大连接[M].简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40-41
    [46]费孝通.乡土中国[M].第三版.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年2月
    [47]肖冬平,梁臣.社会网络研究的理论模式综述[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12期:166-168
    [48](美)弗里曼.社会网络分析发展史:一项科学社会学的研究[M].张文宏等,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2
    [49](美)约翰斯科特.社会网络分析法[M].第二版.刘军,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37
    [50](美)约翰斯科特.社会网络分析法[M].第二版.刘军,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译者前言
    [51](美)弗里曼.社会网络分析发展史:一项科学社会学的研究[M].张文宏等,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3
    [52](美)弗里曼.社会网络分析发展史:一项科学社会学的研究[M].张文宏等,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5
    [53](美)约翰斯科特.社会网络分析法[M].第二版.刘军,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3
    [54]刘军.法村社会支持网络:一个整体研究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月:36-38
    [56](美)斯坦利沃瑟曼,(美)凯瑟琳福斯特.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与应用[M].陈禹,孙彩虹,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12
    [57](美)斯坦利沃瑟曼,(美)凯瑟琳福斯特.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与应用[M].陈禹,孙彩虹,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12
    [60](美)约翰斯科特.社会网络分析法[M].第二版.刘军,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147
    [61](美)斯坦利沃瑟曼,(美)凯瑟琳福斯特.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与应用[M].陈禹,孙彩虹,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82,83,97
    [62]杨建梅.复杂网络与社会网络研究范式的比较[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年11月,第30卷:9
    [63](美)斯坦利沃瑟曼,(美)凯瑟琳福斯特.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与应用[M].陈禹,孙彩虹,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8
    [64]李金华.网络研究三部曲:图论、社会网络分析与复杂网络理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4月,第2期:136-138
    [65](美)乔恩克莱因伯格.网络、群体与市场[M].李晓明,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概述
    [66](美)梅拉尼米歇尔.复杂[M].唐璐,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6月:292
    [67](美)邓肯J瓦茨.六度分隔[M].陈禹,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1
    [68](美)梅拉尼米歇尔.复杂[M].唐璐,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6月:316
    [69]刘涛,陈忠,余哲.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概述[J].系统工程,2005年,第6期:1-9
    [70]钱学森,等.论系统工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353
    [71](美)邓肯J瓦茨.六度分隔[M].陈禹,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30-34
    [72](英)菲利普鲍尔.预知社会——群体行为的内在法则[M].第二版.暴永宁,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年7月:290-291
    [73](美)邓肯J瓦茨.六度分隔[M].陈禹,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30-34
    [74](美)邓肯J瓦茨.六度分隔[M].陈禹,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55
    [76](美)乔恩克莱因伯格.网络、群体与市场[M].李晓明,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380
    [78](美)邓肯J瓦茨.六度分隔[M].陈禹,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21-23
    [79](美)乔恩克莱因伯格.网络、群体与市场[M].李晓明,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337
    [80](美)梅拉尼米歇尔.复杂[M].唐璐,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6月:305
    [82](美)邓肯J瓦茨.六度分隔[M].陈禹,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71
    [83]任义科,李树茁,杜海峰,费尔德曼.农民工的社会网络结构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2
    [84]陈忠.社会复杂网的特性[R].杭州会议,2004年9月:8
    [85]杨建梅.复杂网络与社会网络研究范式的比较[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年11月,第30卷:9
    [86](英)菲利普鲍尔.预知社会——群体行为的内在法则[M].第二版.暴永宁,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年7月:320-371
    [87](美)乔恩克莱因伯格.网络、群体与市场[M].李晓明,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312
    [88]翟学伟.中国人的关系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292
    [89]边燕杰.社会网络十讲[R].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2007:5-6
    [90]翟学伟.中国人的关系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49
    [91]翟学伟.中国人的关系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312
    [92]翟学伟.中国人的关系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228
    [93]费孝通.乡土中国[M].第三版.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年2月:29
    [94]边燕杰.社会网络十讲[R].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2007:20
    [95]翟学伟.中国人的关系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250
    [97]张文宏.城市居民社会网络资本的结构特征[J].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2期:40-44
    [99]齐心.走向有限社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4
    [1]刘军.法村社会支持网络:一个整体研究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月:2
    [2](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林荣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
    [3]夏建忠.城市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53
    [4]谢芳.美国社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11月:2
    [5]夏建忠.城市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78
    [6]王翀.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构成与管理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年1月:23
    [7]刘军.法村社会支持网络:一个整体研究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月:3
    [8]朱雯.高密度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初步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0年5月:5-6
    [9]朱雯.高密度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初步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0年5月:5-6
    [10]王翀.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构成与管理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年1月:23
    [11]刘军.法村社会支持网络:一个整体研究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月:8
    [12]夏建忠.城市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81
    [13]黎熙元,陈福平.社区论辩:转型期中国城市社区的形态转变[J].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02期:3-4
    [14]谢芳.美国社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11月:9
    [15]谢芳.美国社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11月:10
    [16]夏建忠.城市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89
    [17]黎熙元,陈福平,童晓频.社区的转型与重构[M].背景:商务印书馆,2011年:98
    [18]陈福平,黎熙元.当代社区的两种空间:地域与社会网络[J].社会,2008年5月,第28卷(第02期):4
    [19]齐心.走向有限社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1-6
    [20]黎熙元,陈福平,童晓频.社区的转型与重构[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99
    [21]黎熙元,陈福平.社区论辩:转型期中国城市社区的形态转变[J].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02期:3-4
    [22]姜劲松.对我国城市社区规划建设理论\方法和制度的思考[J].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第3期:269-273
    [23]齐心.走向有限社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29
    [24]夏建忠.城市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195
    [25]齐心.走向有限社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9
    [26]黎熙元,陈福平.社区论辩:转型期中国城市社区的形态转变[J].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02期:3-4
    [27]钱征寒,牛慧恩.社区规划——理论、实践及其在我国的推广建议[J].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第4期:74-78
    [28]金一维,黄勇,吴强,等.重构社会网络、促进社会融合的社区规划应对思考[J].江苏城市规划,2008年,第6期:15
    [29]王颖,杨贵庆.社会转型期的城市社区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74
    [30]孙亚丽.社会网络理论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运用[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年,第9期:15
    [31]齐心.走向有限社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16
    [32]彭晖.购物中心对地方社会网络的影响——以上海四川北路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2012年,27卷(第2期):67-72
    [33]黎熙元陈福平.社区论辩:转型期中国城市社区的形态转变[J].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02期
    [34]黎熙元陈福平.社区论辩:转型期中国城市社区的形态转变[J].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02期
    [35]何深静,于涛方,方澜.城市更新中社会网络的保存和发展[J].人文地理,2001年12月,第16卷第6期
    [36]王彦辉.走向新社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51
    [37]齐心.走向有限社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137
    [38]黎熙元陈福平.社区论辩:转型期中国城市社区的形态转变[J].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02期
    [40]王翀.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构成与管理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年1月
    [42]孔祥伟.社区公共生活与公共空间的互动[D].南京:东南大学,2005年6月:13
    [43]童世骏.批判与实践:论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12月
    [44]王庆超,宋明爽.阿伦特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之比较[J].政治学与公共管理,2012年,第3期
    [45]孔祥伟.社区公共生活与公共空间的互动[D].南京:东南大学,2005年6月:11
    [47]孔祥伟.社区公共生活与公共空间的互动[D].南京:东南大学,2005年6月:15
    [48]孔祥伟.社区公共生活与公共空间的互动[D].南京:东南大学,2005年6月:21
    [49]王翀.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构成与管理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年1月:40
    [50]郭海青.试述布迪厄关系主义视角下的场域惯习理论[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9月,第33卷第5期
    [51]李全生.布迪厄场域理论简析[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4月,第15卷第2期
    [52]陈素琴.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建构[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月,第24卷第5期
    [53]何淼.城巿更新中的空间生产:南京市南捕厅历史街区的社会空间变迁[D].南京:南京大学,2012年5:20
    [55]何淼.城巿更新中的空间生产:南京市南捕厅历史街区的社会空间变迁[D].南京:南京大学,2012.5:13
    [56]李志刚.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转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13
    [57]何淼.城巿更新中的空间生产:南京市南捕厅历史街区的社会空间变迁[D].南京:南京大学,2012.5:13
    [58](荷)赫茨伯格.建筑学教程[M].仲德崑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59]柳学军.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J].科技广场,2007年,第1期:34-37
    [60]孔祥伟.社区公共生活与公共空间的互动[D].南京:东南大学,2005年6月:21
    [61]王翀.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构成与管理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年1月:40
    [62]王翀.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构成与管理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年1月
    [63]朱雯.高密度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初步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0年5月:5-6
    [65]刘丹,贺金红.社区归属感的营造——公共空间的重要作用[J].住宅科技,2007年10月:32-35
    [66]孔祥伟.社区公共生活与公共空间的互动[D].南京:东南大学,2005年6月:21
    [67]陈素琴.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建构[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月,第24卷第5期
    [68]闫杰.公共空间系统秩序与社会网络的延续[J].华中建筑,2008年,26卷(第七期):134-135
    [69]孙晓春.转型期城市开放空间与社会生活互动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6月
    [70]陈素琴.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建构[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月,第24卷第5期
    [71]黎熙元,陈福平,童晓频.社区的转型与重构[M].背景:商务印书馆,2011年:63
    [72]黑川纪章..黑川纪章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手法[M].覃力,黄衍顺,徐惫等译.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2004年:5—15
    [73](加)雅各布斯(Jacobs,J.).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8月
    [74]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75]孙晓春.转型期城市开放空间与社会生活互动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6月
    [76]彭晖.购物中心对地方社会网络的影响——以上海四川北路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2012年,27卷(第2期):67-72
    [7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8]陈伟东,舒晓虎.社区空间再造:政府、市场、社会的三维推力——以武汉市J社区和D社区的空间再造过程为分析对象[J]..江汉论坛.2010年10月
    [79]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I.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庄雅仲..五饼二鱼:社区运动与都市生活[J]:社会学研究,2005(02)
    [2]沈璇.城市设计在中国的有效性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
    [3]Wildavsky A.In Cullingworth&Nadi.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in the UK[M].London:Routledge,2002.
    [4]周国艳.西方城市规划实施成效评价的理论范式及其演进的启示[J].城市规划,2012,(11):58-66.
    [5]陈靖敏.基于社会网络保护与延续的历史街区综合评价体系初探[D].华南理工大学.2012
    [6]钱翔.城市历史街区改造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1
    [7]汪彬.上海大型购物中心户外中央广场有效性研究[D].同济大学.2008
    [8]李雪莹.大城市商业街区网络分析[D].浙江大学.2012
    [9]李雪莹.大城市商业街区网络分析[D].浙江大学.2012
    [10]李雪壁.大城巿商业街区网络分析一一以杭州巿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12年5月:8
    [11]李雪壁.大城巿商业街区网络分析一一以杭州巿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12年5月:24
    [12]黎熙元陈福平.社区论辩:转型期中国城市社区的形态转变[J].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02期
    [1]刘明霞.成都宽窄巷子历史街区外部空间规划建成后评析[D].北京:清华大学.2012年5月:30
    [2]刘明霞.成都宽窄巷子历史街区外部空间规划建成后评析[D].北京:清华大学.2012年5月:32
    [3]黄谦,牟江.成都市历史传统街道空间形态的分析对比研究[J].合肥: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9卷36期
    [4]刘明霞.成都宽窄巷子历史街区外部空间规划建成后评析[D].北京:清华大学.2012年5月:49
    [5]刘明霞.成都宽窄巷子历史街区外部空间规划建成后评析[D].北京:清华大学.2012年5月:41
    [6]同上:54
    [7]黄谦,牟江.成都市历史传统街道空间形态的分析对比研究[J].合肥: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9卷36期
    [8]刘明.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整合设计研究[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6月:38
    [9]张爱萍.创意产业园的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年3月:10
    [10]刘军.整体网分析讲义[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年7月:106
    [1](加)雅各布斯(Jacobs,J.).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8月
    图6-1菊儿社区范围及新四合院工程范围(左);新四合院工程分期建设图(右)
    [2]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63-230
    [3]孙健.“菊儿胡同住区模式”研究[D].湖南大学.2008:29
    [4]孙健.“菊儿胡同住区模式”研究[D].湖南大学.2008:28
    [5]刘蔓靓.北京旧城传统居住街区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模式研究[D].清华大学,2006:86
    [6]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11月:172
    [7]刘蔓靓.北京旧城传统居住街区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模式研究[D].清华大学,2006:83
    [8]史宝忠,等.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与环境保护[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第30卷(第04期):316-319
    [9]周俭,沈恬.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
    [1](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4月
    [2]蒋薇.中德城市中心工商住混合型历史街区更新的比较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2(01)
    [3]康晨.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微观政治——对上海市卢湾区田子坊空间形态的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3(01):49
    [4]康晨.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微观政治——对上海市卢湾区田子坊空间形态的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3(01)
    [5]郭淳彬.旧城居住区自发性改造问题研究——以田子坊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7420
    [6]康晨.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微观政治——对上海市卢湾区田子坊空间形态的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3(01):51
    [7]蒋薇.中德城市中心工商住混合型历史街区更新的比较研究——以柏林哈克雪庭院群和上海田子坊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2(01):43
    [8]付磊.城市更新中的空间织补与保留——上海田子坊的空间形态与场所特质研究[J].福建建筑.2011(05)
    [9]同上
    [10]刘杨.后工业景观中的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0:61
    [11]郭淳彬.旧城居住区自发性改造问题研究——以田子坊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7417-7418
    [12]刘杨.后工业景观中的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0:61
    [13]潘一如.“宝藏岩历史断面”公共艺术营造(浮萍.光影一线.大花咸丰草)[J].中国园林.2011(12)
    [14](台)吴桂美.宝藏岩聚落空间探讨与闲置空间再利用[D].辅仁大学.2006年1月
    [1]陈福平,黎熙元.当代社区的两种空间:地域与社会网络[J].社会,2008年5月,第28卷(第02期):4
    [2]苟天来.村落邻里关系构成与分布的网络分析[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6月
    [3]张继焦.差序格局:从乡村版到城市版[J].民族研究,2004年,第6期
    [4]孙亚丽.社会网络理论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运用[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年,第9期:15
    [5]李东泉,黄崑,蓝志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规划管理研究中的应用前景[J].国际城市规划,2011年,第26卷(第3期)
    [6]崇丹,李永奎,乐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群组织网络关系治理研究[J].软科学,2012年2月,第26卷(第2期)
    [7]何深静,于涛方,方澜.城市更新中社会网络的保存和发展[J].人文地理,2001年12月,第16卷第6期
    [9]金一维,黄勇,吴强,等.重构社会网络、促进社会融合的社区规划应对思考[J].江苏城市规划,2008年,第6期:15
    [10]金一维,黄勇,吴强,等.重构社会网络、促进社会融合的社区规划应对思考[J].江苏城市规划,2008年,第6期:15
    [11]王翀.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构成与管理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年1月
    [12]闫杰.公共空间系统秩序与社会网络的延续[J].华中建筑,2008年,26卷(第七期):134-135
    [13]顾慧君.社区公共空间对于社区社会资本的影响[J].社会观察,2010年,第9期:188
    [14]刘丹,贺金红.社区归属感的营造——公共空间的重要作用[J].住宅科技,2007年10月:32-35
    [15]陈素琴.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建构[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月,第24卷第5期
    [16]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58
    [17]傅征.基于市民社会的城镇旧区公共空间规划研究[D].湖南大学.2008:17
    [18](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M].倪文彦,宋峻玲,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
    [19]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57
    [20]方榕.新加坡的历史街道保护策略——以Chinatown历史街区为例[J].规划师.2011(09)
    [21]方榕.新加坡的历史街道保护策略——以Chinatown历史街区为例[J].规划师.2011(09)
    [22]顾晓伟..从我国台湾地区“社区总体营造”运动看我国旧城更新[J].现代城市研究.2007(04)
    [23]王雨,张京祥.台湾的社区规划研究与实践及其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13(05)
    [24](日)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尹培彤,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6月:91
    [25]闫杰.公共空间系统秩序与社会网络的延续[J].华中建筑,2008年,26卷(第七期):134-135
    [26]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60
    [27](美)阿里迈达尼普尔.城市空间设计——社会—空间过程的调查研究[M].欧阳文,梁海燕,宋树旭,译.背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80
    [28]陈竹,叶珉.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空间公共性的判定[J].国际城市规划,2009年,第24卷第3期:34-37
    [29]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57
    [1](德)盖奥尔格齐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M].林荣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10月
    [2](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4月
    [3](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狄玉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
    [4](法)埃米尔涂尔干.自杀论[M].冯韵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5](法)奥古斯特孔德.论实证精神[M].黄建华,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6年12月
    [6](美)邓肯瓦茨.六度分隔[M].陈禹,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
    [7](美)弗里曼.社会网络分析发展史:一项科学社会学的研究[M].张文宏等,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8](美)克里斯塔基斯,(美)富勒.大连接[M].简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
    [9](美)罗纳德博特.结构洞[M].任敏,等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
    [10](美)马汀奇达夫,蔡文彬.社会网络与组织[M].王凤彬,朱超威,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美)梅拉尼米歇尔.复杂[M].唐璐,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6月
    [12](美)诺克(Knoke,D.),杨松.社会网络分析[M].李兰,译.上海:上海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13](美)乔恩克莱因伯格.网络、群体与市场[M].李晓明,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
    [14](美)斯坦利沃瑟曼,(美)凯瑟琳福斯特.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与应用[M].陈禹,孙彩虹,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
    [15](美)约翰斯科特.社会网络分析法[M].第二版.刘军,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16](英)菲利普鲍尔.预知社会——群体行为的内在法则[M].第二版.暴永宁,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年7月
    [17]曹志刚.社会网络与城市化意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5月:57
    [18]费孝通.乡土中国[M].第三版.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年2月
    [19]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0]李志刚.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转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
    [21]刘军.法村社会支持网络:一个整体研究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月
    [22]齐心.走向有限社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
    [23]钱学森,等.论系统工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24]翟学伟.中国人的关系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
    [1]孙晓春.转型期城市开放空间与社会生活互动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6月
    [2]戴坚.网络嵌入性的理论解析[J].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3期
    [3]李金华.网络研究三部曲:图论、社会网络分析与复杂网络理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4月,第2期:136-138
    [4]李林艳.社会空间的另一种想象——社会网络分析的结构视野[J].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3期
    [5]刘思达.齐美尔与社会几何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8月第012版
    [6]刘涛,陈忠,余哲.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概述[J].系统工程,2005年,第6期
    [7]任义科,李树茁,杜海峰,费尔德曼.农民工的社会网络结构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8]肖冬平,梁臣.社会网络研究的理论模式综述[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12期
    [9]杨建梅.复杂网络与社会网络研究范式的比较[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年11月,第30卷
    [10]张文宏.城市居民社会网络资本的结构特征[J].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2期
    [11]庄孔韶,方静文.人类学关于社会网络的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5月,34卷(第3期):50
    [1]边燕杰.社会网络十讲[R].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2007
    [2]陈忠.社会复杂网的特性[R].杭州会议,2004年9月
    [1](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林荣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
    [2](荷)赫茨伯格.建筑学教程[M].仲德崑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3](加)雅各布斯(Jacobs,J.).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8月
    [4]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黑川纪章..黑川纪章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手法[M].覃力,黄衍顺,徐惫等译.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2004年
    [6]黎熙元,陈福平,童晓频.社区的转型与重构[M].背景:商务印书馆,2011年
    [7]李志刚.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转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
    [8]刘军.法村社会支持网络:一个整体研究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月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齐心.走向有限社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
    [11]童世骏.批判与实践:论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12月
    [12]王彦辉.走向新社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
    [13]王颖,杨贵庆.社会转型期的城市社区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14]夏建忠.城市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
    [15]谢芳.美国社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11月
    [16]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1]何淼.城巿更新中的空间生产:南京市南捕厅历史街区的社会空间变迁[D].南京:南京大学,2012.5
    [2]孔祥伟.社区公共生活与公共空间的互动[D].南京:东南大学,2005年6月
    [3]孙晓春.转型期城市开放空间与社会生活互动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6月
    [4]王翀.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构成与管理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年1月
    [5]朱雯.高密度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初步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0年5月
    [1]陈福平,黎熙元.当代社区的两种空间:地域与社会网络[J].社会,2008年5月,第28卷(第02期)
    [2]陈素琴.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建构[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月,第24卷第5期
    [3]陈伟东,舒晓虎.社区空间再造:政府、市场、社会的三维推力——以武汉市J社区和D社区的空间再造过程为分析对象[J]..江汉论坛.2010年10月
    [4]郭海青.试述布迪厄关系主义视角下的场域惯习理论[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9月,第33卷第5期
    [5]何深静,于涛方,方澜.城市更新中社会网络的保存和发展[J].人文地理,2001年12月,第16卷第6期
    [6]姜劲松.对我国城市社区规划建设理论\方法和制度的思考[J].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第3期
    [7]金一维,黄勇,吴强,等.重构社会网络、促进社会融合的社区规划应对思考[J].江苏城市规划,2008年,第6期
    [8]黎熙元陈福平.社区论辩:转型期中国城市社区的形态转变[J].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2期
    [9]李全生.布迪厄场域理论简析[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4月,第15卷第2期
    [10]刘丹,贺金红.社区归属感的营造——公共空间的重要作用[J].住宅科技,2007年10月
    [11]柳学军.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J].科技广场,2007年,第1期
    [12]彭晖.购物中心对地方社会网络的影响——以上海四川北路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2012年,27卷(第2期)
    [13]钱征寒,牛慧恩.社区规划——理论、实践及其在我国的推广建议[J].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第4期
    [14]孙亚丽.社会网络理论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运用[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年,第9期
    [15]王庆超,宋明爽.阿伦特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之比较[J].政治学与公共管理,2012年,第3期
    [16]闫杰.公共空间系统秩序与社会网络的延续[J].华中建筑,2008年,26卷(第七期)
    [1] Wildavsky A.In Cullingworth&Nadi.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in the UK[M].London:Routledge,2002.
    [1]陈靖敏.基于社会网络保护与延续的历史街区综合评价体系初探[D].华南理工大学.2012
    [2]苟天来.村落邻里关系构成与分布的网络分析[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6月
    [3]李雪莹.大城巿商业街区网络分析一一以杭州巿为例[D].浙江大学.2012
    [4]钱翔.城市历史街区改造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1
    [5]汪彬.上海大型购物中心户外中央广场有效性研究[D].同济大学.2008
    [1]黎熙元,陈福平.社区论辩:转型期中国城市社区的形态转变[J].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2期
    [2]周国艳.西方城市规划实施成效评价的理论范式及其演进的启示[J].城市规划,2012,(11)
    [3]庄雅仲.五饼二鱼:社区运动与都市生活[J]:社会学研究,2005(02)
    [1]沈璇.城市设计在中国的有效性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
    [1]刘军.整体网分析讲义[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年7月
    [1]刘明霞.成都宽窄巷子历史街区外部空间规划建成后评析[D].清华大学.2012年5月
    [2]刘明.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整合设计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6月
    [3]张爱萍.创意产业园的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3月
    [1]黄谦,牟江.成都市历史传统街道空间形态的分析对比研究[J].合肥: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9卷36期书籍:
    [1]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
    [2]周俭,沈恬.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学位论文:
    [1]孙健.“菊儿胡同住区模式”研究[D].湖南大学.2008
    [2]刘蔓靓.北京旧城传统居住街区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模式研究[D].清华大学,2006期刊论文:
    [1]史宝忠,等.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与环境保护[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第30卷(第04期)
    [1](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4月
    [1]刘杨.后工业景观中的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0
    [2](台)吴桂美.宝藏岩聚落空间探讨与闲置空间再利用[D].辅仁大学.2006年1月期刊论文:
    [1]蒋薇.中德城市中心工商住混合型历史街区更新的比较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2(01)
    [2]康晨.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微观政治——对上海市卢湾区田子坊空间形态的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3(01)
    [3]蒋薇.中德城市中心工商住混合型历史街区更新的比较研究——以柏林哈克雪庭院群和上海田子坊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2(01)
    [4]付磊.城市更新中的空间织补与保留——上海田子坊的空间形态与场所特质研究[J].福建建筑.2011(05)
    [5]潘一如.“宝藏岩历史断面”公共艺术营造(浮萍.光影一线.大花咸丰草)[J].中国园林.2011(12)
    [6]郭淳彬.旧城居住区自发性改造问题研究——以田子坊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
    [1](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M].倪文彦,宋峻玲,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
    [2](日)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尹培彤,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6月
    [3](美)阿里迈达尼普尔.城市空间设计——社会—空间过程的调查研究[M].欧阳文,梁海燕,宋树旭,译.背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4](美)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1]傅征.基于市民社会的城镇旧区公共空间规划研究[D].湖南大学.2008
    [2]苟天来.村落邻里关系构成与分布的网络分析[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6月
    [3]王翀.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构成与管理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年1月
    [1]陈福平,黎熙元.当代社区的两种空间:地域与社会网络[J].社会,2008年5月,第28卷(第02期)
    [2]陈素琴.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建构[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月,第24卷第5期
    [3]陈竹,叶珉.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空间公共性的判定[J].国际城市规划,2009年,第24卷第3期
    [4]崇丹,李永奎,乐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群组织网络关系治理研究[J].软科学,2012年2月,第26卷(第2期)
    [5]方榕.新加坡的历史街道保护策略——以Chinatown历史街区为例[J].规划师.2011(09)
    [6]顾慧君.社区公共空间对于社区社会资本的影响[J].社会观察,2010年,第9期
    [7]顾晓伟..从我国台湾地区“社区总体营造”运动看我国旧城更新[J].现代城市研究.2007(04)
    [8]何深静,于涛方,方澜.城市更新中社会网络的保存和发展[J].人文地理,2001年12月,第16卷第6期
    [9]金一维,黄勇,吴强,等.重构社会网络、促进社会融合的社区规划应对思考[J].江苏城市规划,2008年,第6期
    [10]李东泉,黄崑,蓝志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规划管理研究中的应用前景[J].国际城市规划,2011年,第26卷(第3期)
    [11]刘丹,贺金红.社区归属感的营造——公共空间的重要作用[J].住宅科技,2007年10月
    [12]孙亚丽.社会网络理论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运用[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年,第9期
    [13]王雨,张京祥.台湾的社区规划研究与实践及其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13(05)
    [14]闫杰.公共空间系统秩序与社会网络的延续[J].华中建筑,2008年,26卷(第七期)
    [15]张继焦.差序格局:从乡村版到城市版[J].民族研究,2004年,第6期
    [1](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林荣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
    [2](德)盖奥尔格齐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M].林荣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10月
    [3](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4月
    [4](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狄玉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
    [5](法)埃米尔涂尔干.自杀论[M].冯韵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6](法)奥古斯特孔德.论实证精神[M].黄建华,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6年12月
    [7](荷)赫茨伯格.建筑学教程[M].仲德崑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8](加)雅各布斯(Jacobs,J.).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8月
    [9](美)阿里迈达尼普尔.城市空间设计——社会—空间过程的调查研究[M].欧阳文,梁海燕,宋树旭,译.背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10](美)邓肯瓦茨.六度分隔[M].陈禹,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
    [11](美)弗里曼.社会网络分析发展史:一项科学社会学的研究[M].张文宏等,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12](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4月
    [13](美)克里斯塔基斯,(美)富勒.大连接[M].简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
    [14](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M].倪文彦,宋峻玲,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
    [15](美)罗纳德博特.结构洞[M].任敏,等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
    [16](美)马汀奇达夫,蔡文彬.社会网络与组织[M].王凤彬,朱超威,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7](美)梅拉尼米歇尔.复杂[M].唐璐,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6月
    [18](美)诺克(Knoke,D.),杨松.社会网络分析[M].李兰,译.上海:上海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19](美)乔恩克莱因伯格.网络、群体与市场[M].李晓明,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
    [20](美)斯坦利沃瑟曼,(美)凯瑟琳福斯特.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与应用[M].陈禹,孙彩虹,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
    [21](美)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22](美)约翰斯科特.社会网络分析法[M].第二版.刘军,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23](日)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尹培彤,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6月
    [24](英)菲利普鲍尔.预知社会——群体行为的内在法则[M].第二版.暴永宁,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年7月
    [25] Wildavsky A.In Cullingworth&Nadi.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in the UK[M].London:Routledge,2002.
    [26]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7]曹志刚.社会网络与城市化意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5月:57
    [28]费孝通.乡土中国[M].第三版.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年2月
    [29]黑川纪章.黑川纪章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手法[M].覃力,黄衍顺,徐惫等译.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2004年
    [30]黎熙元,陈福平,童晓频.社区的转型与重构[M].背景:商务印书馆,2011年
    [31]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2]李志刚.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转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
    [33]刘军.法村社会支持网络:一个整体研究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月
    [34]刘军.整体网分析讲义[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年7月
    [3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6]齐心.走向有限社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
    [37]钱学森,等.论系统工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38]童世骏.批判与实践:论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12月
    [39]王彦辉.走向新社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
    [40]王颖,杨贵庆.社会转型期的城市社区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41]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
    [42]夏建忠.城市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
    [43]谢芳.美国社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11月
    [44]翟学伟.中国人的关系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
    [45]周俭,沈恬.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
    [1](台)吴桂美.宝藏岩聚落空间探讨与闲置空间再利用[D].辅仁大学.2006年1月
    [2]陈靖敏.基于社会网络保护与延续的历史街区综合评价体系初探[D].华南理工大学.2012
    [3]傅征.基于市民社会的城镇旧区公共空间规划研究[D].湖南大学.2008
    [4]苟天来.村落邻里关系构成与分布的网络分析[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6月
    [5]何淼.城巿更新中的空间生产:南京市南捕厅历史街区的社会空间变迁[D].南京:南京大学,2012.5
    [6]孔祥伟.社区公共生活与公共空间的互动[D].南京:东南大学,2005年6月
    [7]李雪莹.大城巿商业街区网络分析一一以杭州巿为例[D].浙江大学.2012
    [8]刘蔓靓.北京旧城传统居住街区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模式研究[D].清华大学,2006
    [9]刘明.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整合设计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6月
    [10]刘明霞.成都宽窄巷子历史街区外部空间规划建成后评析[D].清华大学.2012年5月
    [11]刘杨.后工业景观中的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0
    [12]钱翔.城市历史街区改造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1
    [13]孙健.“菊儿胡同住区模式”研究[D].湖南大学.2008
    [14]孙晓春.转型期城市开放空间与社会生活互动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6月
    [15]汪彬.上海大型购物中心户外中央广场有效性研究[D].同济大学.2008
    [16]王翀.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构成与管理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年1月
    [17]张爱萍.创意产业园的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3月
    [18]朱雯.高密度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初步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0年5月
    [1]陈福平,黎熙元.当代社区的两种空间:地域与社会网络[J].社会,2008年5月,第28卷(第02期)
    [2]陈素琴.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建构[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月,第24卷第5期
    [3]陈伟东,舒晓虎.社区空间再造:政府、市场、社会的三维推力——以武汉市J社区和D社区的空间再造过程为分析对象[J]..江汉论坛.2010年10月
    [4]陈竹,叶珉.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空间公共性的判定[J].国际城市规划,2009年,第24卷第3期
    [5]崇丹,李永奎,乐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群组织网络关系治理研究[J].软科学,2012年2月,第26卷(第2期)
    [6]戴坚.网络嵌入性的理论解析[J].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3期
    [7]方榕.新加坡的历史街道保护策略——以Chinatown历史街区为例[J].规划师.2011(09)
    [8]付磊.城市更新中的空间织补与保留——上海田子坊的空间形态与场所特质研究[J].福建建筑.2011(05)
    [9]顾慧君.社区公共空间对于社区社会资本的影响[J].社会观察,2010年,第9期
    [10]顾晓伟..从我国台湾地区“社区总体营造”运动看我国旧城更新[J].现代城市研究.2007(04)
    [11]郭海青.试述布迪厄关系主义视角下的场域惯习理论[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9月,第33卷第5期
    [12]何深静,于涛方,方澜.城市更新中社会网络的保存和发展[J].人文地理,2001年12月,第16卷第6期
    [13]黄谦,牟江.成都市历史传统街道空间形态的分析对比研究[J].合肥: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9卷36期
    [14]姜劲松.对我国城市社区规划建设理论\方法和制度的思考[J].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第3期
    [15]蒋薇.中德城市中心工商住混合型历史街区更新的比较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2(01)
    [16]金一维,黄勇,吴强,等.重构社会网络、促进社会融合的社区规划应对思考[J].江苏城市规划,2008年,第6期
    [17]康晨.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微观政治——对上海市卢湾区田子坊空间形态的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3(01)
    [18]黎熙元,陈福平.社区论辩:转型期中国城市社区的形态转变[J].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2期
    [19]李东泉,黄崑,蓝志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规划管理研究中的应用前景[J].国际城市规划,2011年,第26卷(第3期)
    [20]李金华.网络研究三部曲:图论、社会网络分析与复杂网络理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4月,第2期:136-138
    [21]李林艳.社会空间的另一种想象——社会网络分析的结构视野[J].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3期
    [22]李全生.布迪厄场域理论简析[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4月,第15卷第2期
    [23]刘丹,贺金红.社区归属感的营造——公共空间的重要作用[J].住宅科技,2007年10月
    [24]刘思达.齐美尔与社会几何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8月第012版
    [25]刘涛,陈忠,余哲.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概述[J].系统工程,2005年,第6期
    [26]柳学军.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J].科技广场,2007年,第1期
    [27]潘一如.“宝藏岩历史断面”公共艺术营造(浮萍.光影一线.大花咸丰草)[J].中国园林.2011(12)
    [28]彭晖.购物中心对地方社会网络的影响——以上海四川北路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2012年,27卷(第2期)
    [29]钱征寒,牛慧恩.社区规划——理论、实践及其在我国的推广建议[J].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第4期
    [30]任义科,李树茁,杜海峰,费尔德曼.农民工的社会网络结构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31]史宝忠,等.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与环境保护[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第30卷(第04期)
    [32]孙亚丽.社会网络理论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运用[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年,第9期
    [33]王庆超,宋明爽.阿伦特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之比较[J].政治学与公共管理,2012年,第3期
    [34]王雨,张京祥.台湾的社区规划研究与实践及其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13(05)
    [35]肖冬平,梁臣.社会网络研究的理论模式综述[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12期
    [36]闫杰.公共空间系统秩序与社会网络的延续[J].华中建筑,2008年,26卷(第七期)
    [37]杨建梅.复杂网络与社会网络研究范式的比较[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年11月,第30卷
    [38]张继焦.差序格局:从乡村版到城市版[J].民族研究,2004年,第6期
    [39]张文宏.城市居民社会网络资本的结构特征[J].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2期
    [40]周国艳.西方城市规划实施成效评价的理论范式及其演进的启示[J].城市规划,2012,(11)
    [41]庄孔韶,方静文.人类学关于社会网络的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5月,34卷(第3期)
    [42]庄雅仲.五饼二鱼:社区运动与都市生活[J]:社会学研究,2005(02)
    [1]边燕杰.社会网络十讲[R].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2007
    [2]陈忠.社会复杂网的特性[R].杭州会议,2004年9月
    [3]郭淳彬.旧城居住区自发性改造问题研究——以田子坊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
    [4]沈璇.城市设计在中国的有效性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