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探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 英文题名:The Analysis of the Reform in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System in Our Country
  • 作者:王宏琳
  • 论文级别:硕士
  • 学科专业名称:行政管理
  • 学位年度:2004
  • 导师:李靖
  • 学科代码:120401
  •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 论文提交日期:2004-04-01
摘要
行政审批制度是我国政府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制度,作为国家干预、调控和管理社会经济事务的一种有效的权力手段,在加强行政管理制度,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和采用。但以往旧的行政审批制度已不能适应新的市场经济环境,反而对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了阻碍,制约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违反了公平竞争的原则,增加了企业和人民群众的负担,降低了行政工作效率,也容易滋生腐败,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因此,我国政府决定下大力气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本文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确立的主题,力求通过对行政审批制度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分析与论述,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这个现实问题表述清楚,有利于改革成果和经验的总结。文中客观地阐明改革的现状,同时对改革前景进行实际分析和展望。
      论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说明我国行政审批制度存在的基本理论。本文的论述中将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两个概念等同,行政审批即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行政审批(行政许可)的概念是变化发展的,获得许可从普遍禁止理论下少数人的“特权”,演变为今天一般公民都能得到的权利。可以说,行政审批经历了一个从特权到普遍权利的回归。行政审批制度是弥补产权制度先天缺陷的一种补救性办法。在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如果没有审批制度,政府就无法进行资源管理。正因为这样,审批制度的存在才有了基本的制度基础。文中列出了行政审批的具体内容,明确了行政审批的范围。
      第二个部分,阐述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动因和方针措施。旧的行政审批制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步显露出其弊端并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WTO的国际性规则,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从体制上和源头上消除腐败,加强廉政建设,进行权力监督的重要举措。我国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程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而渐进发展的。2001年9月,国务院成立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提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审批制度。明确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必须遵循的合法、合理、效能、责任和监督五项原则。随后这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有序地展开,取得了显著效果。
      第三部分,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践。为了更好地说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过程,本文以河南省焦作市建立市县乡三级行政服务中心的情况作为案例。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自实施以来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伴随着行政审批事项的削减,各地政府正在改变过去“重审批、轻管理”的行政管理模式,努力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角色的深刻转变已拉开序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焦作市于2001年3月28日在全省率先成立了以“便民、高效、公开、公正”为宗旨的“一厅式”行政服务中心。论文在介绍建立行政服务中心的背景和改革形式之后着重总结行政服务中心在政府职能转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所取得的成果。为了更清楚的表明中心对行政审批事项的精简成效,文中采取表格形式对改革前后全市各职能机关制定的审批事项进行比较,使得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效一目了然。行政服务中心是改革进程中出现的创新模式,但并不是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就完成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许多问题正是在实践中显现出来的,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建立规范行政审批制度的法律制度。
    第四部分,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果与展望。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实施中取得了大量成果,其中最为显著的便是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使这次改革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行政许可法》是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里程碑,它总结和肯定了几年来行政审批制度的经验和成果,按照合法与合理,效能与便民,监督与责任的原则,对行政许可的设定和行政许可的实施都做出了全方位的规范。《行政许可法》是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法制化的体现,其中的种种条款规则切实贯彻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宗旨,真正做到使改革有法可依。
The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is a system with extreme importance in the process of the execution of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by our government. It has played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reinforcing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system, safeguarding public security and social system, and protecting the legal rights of citizens, corporations and other organization as an effective instrument of executing power and is given full attention and widely adopted in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But the old system of the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system is cannot adapt to the environ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Result in the bar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on the contrary. And that it also restricting the building of market economy system, violating the principle fair competition, enhances the burden of enterprises and people, degrading the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growing to the bribe easily. It has to be reformed now.
    Our government decides to try its best to make the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reform in the whole country. According to it, this dissertation expounds the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reform by analysis and arguing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t, which benefits to reform achievement and expounds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reform objectively. At the sane time, the dissertation analysis and prospect the reform in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The dissertation divides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o expatiate the concept of the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administrator of the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ratify the application that citizens, corporations and other organizations bring up after through investing according to the application , and then agree them be engaged in the particular activity. The concept of the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is changing. Gaining the permit ion changes the special power of seldom people into the right of the normal people. That is, the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undergoes the course of the special power changing into the normal right of people. The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is remedied measure of supplement of the form defect of the poverty right. Without of the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the government has on way to manage. As for it, the existence of the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has the basic system. The dissertation lists all the contents of that, clear and definite the category of it.
    The second part is talk about the reasons of reforming the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in our country. The old system of the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became a barrier to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So the reform is the important method which is to build social market economy system, adapt to WTO rules, to change the functions of government, enhance the honest and clear and oversee the power. The course of the reform in our country is developing in the end of 1970’s with the form of economy system and administration system. In September 2001, the state decides to set up the leader of the reform and put forward the aim that set the new system of the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to adapt to the social market economy, which the markets clear the guiding of the reform and puts forward to by to abide by the principle of legal, rational, efficacy, duty and oversee. After that, it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success.
    The third part is to analysis the local government practices in the reform. In order to make better clear the practice course of the reform, the dissertation gives a example that jiaozuo city of Henan to set up the center of administration service, with for the convenience of the people, efficiency, openness and fairness' as the main purpose. Every local government’s reform is to make the new progress with sharply reducing the items of the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and the management standard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making light of management, mak
引文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一章第二条,《人民日报》,2003年8月28日第13版。
    [2] 郭济主编:《中国公共行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9页。
    [3](美)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年版,第520页。
    [4] 乔晓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及释解》,中国致公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
    [5]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8页。
    [6] 寇炳灿、孔祥敬:《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动因和目标》,《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8期,第17页。
    [7] 李岚清:《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人民日报》,2001年10月25日第1版。
    [8] 郭济主编:《政府权力运筹学》,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7页。
    [9] 自人民网2002年3月19日《何勇谈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新动态》和2003年1月9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何勇答问》整理。
    [10]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日报》,2002年11月9日第2版。
    [11] 朱镕基:《政府工作报告——2003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新华社,2003年3月19日。
    [12] 吴官正:《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局面》,新华社,2003年3月26日。
    [13] 人民日报评论:《改革现行行政许可制度的重大举措》,《人民日报》,2003年8月28日第13版。
    [14] [15] 温家宝:《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和职能转变》,《人民日报》,2003年11月7日第1版。
    [16] 李飞:《为什么要制定行政许可法?》,人民网,2003年8月29日北京讯。
    [17] 乔晓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及释解》,中国致公出版社2003年版,第148页。
    [18] 中新网:《广东出台新规定:一律不再审批新的歌厅酒吧发廊》,中国新闻网,2003年8月25日。
    [19] 王树华:《建设服务型政府》,《人民日报》,2004年2月12日第九版。
    [20] 国务院文件:《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通知》,国发〔2003〕23号,2003年10月9日。
    [21] 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中关于认真开展清理行政许可规定和行政许可实施主体工作的通知》,焦政办〔2003〕123号,2003年12月31日。
    
    
    
    
    
    
    
    
    参 考 文 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王惠岩:《当代政治学基本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夏书章主编:《行政管理学》(第二版),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任晓:《中国行政改革》,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汪玉凯主编:《中国行政体制改革20年》,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7、刘智峰主编:《第七次革命——1998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备忘录》,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8、龙永图主编:《世界贸易组织知识读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9年版
    9、罗豪才主编:《行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张正钊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卞苏徽等著:《走向现代化的行政改革》,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12、杨解君主编:《行政许可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3、杨解君主编:《行政法学》,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
    14、 罗文燕:《行政许可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肖金明主编:《行政许可要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6、马怀德:《行政许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7、金国坤:《依法行政的现实基础》,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18、乔晓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及释解》,中国致公出版社2003年版
    19、郭济主编:《政府权力运筹学》,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0、郭济主编:《中国公共行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1、彭和平、竹立家等编译:《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
    22、(美)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年版。
    23、胡伟、王世雄:《构建面向现代化的政府权力——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理论研究》,《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3期
    24、沈荣华:《关于转变政府职能的若干思考》,《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4期
    25、杨超:《机构改革中政府的职能转变和权力转移》,《公共行政》(人大复印资料)2000年第2期
     26、陈炳水:《当代政府行政权力的理性思考》,《学术季刊》2001年第1期
    27、肖金明:《行政许可制度的反思和改革》,《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6期
    28、金红磊、王守宽:《WTO背景下的政府职能:内涵界定和转变策略 》,《公共行政》(人大复印资料)2002年第4期
    29、肖军、喻少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求实》2002年第2期
    30、李岚清:《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学习与研究》2002年第4期
    31、王克稳:《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与立法》,《宪法学、行政法学》(人大复印资料)2002年第4期
    32、戚建刚:《试论加入WTO与我国制定行政许可法》,《法商研究》2002年第5期
    33、徐晓林:《试论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6期
    34、寇炳灿、孔祥敬:《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动因和目标》,《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8期 
    35、郭济:《抓住有利时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加入WTO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讨会上的讲话》,《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8期
    36、向阳:《对网络时代政务文件公开的思考》,《中国政治》(人大复印资料)2002年第9期
    37、林倩青:《浅议行政管理现代化和信息网络化》,《求实》2002年第11期
    38、李祖齐:《邓小平理论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人大研究》2002年第12期
    39、汪波、金太军: 《从规制到治理: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理念变迁》,《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40、秦军、王爱芳:《论权力寻租的原因及对策》,《前沿》2003年第2期
    41、姚欢:《我国政务公开制度的法律思考》,《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第3期
    42、李永林:《对行政许可性质定位的法理思考》,《前沿》2003年第7期
    43、《构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审批制》:《经济日报》2001年5月20日第5版
    44、李岚清:《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人民日报》2001年10月25日第1版
    45、何勇:《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人民日报》2002年3月20日第4版
    46、邵颖波:《从全能到有限:〈行政许可法〉再造政府》,《经济观察报》2002年9月2日
    47、李岚清:《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新华社2002年9月10日
    48、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日报》2002年11月9日第2版
    49、李岩松、李侃敏:《行政许可若干问题探讨》,《求是学刊》2002年11月第6期
    50、余晖:《从行政审批改革到全面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3月7日
    51、朱镕基:《政府工作报告——2003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新华社2003年3月19日电
    52、王子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评估与展望》,《科技日报》2003年3月21日
    53、吴官正:《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局面》,新华社2003年3月26日电
    54、唐铁汉:《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人民日报》2003年4月7日 第13版
    55、新华网:《行政许可法出台的前前后后》,北京2003年8月27日电
    5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人民日报》2003年8月28日第13版
    57、人民日报评论:《改革现行行政许可制度的重大举措》,《人民日报》2003年8月28日第13版
    58、温家宝:《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和职能转变》,《人民日报》2003年11月7日第1版
    59、王树华:《建设服务型政府》,《人民日报》2004年2月12日第9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