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行政伦理重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哲学就其本性来说,是对于人类生活的终极关怀。关注现实,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其永葆科学青春活力之根本所在。因而,社会转型时期的伦理问题包括行政伦理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发展理论在当代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亦是本文重点探讨的主题。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要求更高的理论自觉。缺乏对现实问题的理论探讨,势必影响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进而影响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本文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形态和社会分型理论入手,以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变迁和历史变化为切入点,充分探讨与此密切相关的行政伦理问题。根据社会转型的有关理论,提示行政伦理重建的客观依据和动力,阐述行政伦理重建的必要性,揭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和行政伦理的内在关系,探讨转型时期行政伦理重建的基本内容、基本原则和根本途径。同时,文中对社会转型和行政伦理的内涵、当代中国的行政管理模式、行政伦理失范的现状等问题也作了充分的解释,对行政伦理重建的基本要素,作出了新的概括和总结。
In nature philosophy shows the most ultimate solicitude to human being. The essence of Marxism philosophy is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reality and put theory into practice, which is also the reason for its lasting scientific vitality. Therefore, the issues of moral principles in the society transition period, including the issue of administr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urrent research field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 of Marxism philosophy, which is the focus of the thesis as well. The current society transition of China requires a higher awareness of theory. The lack of theory argument about current issues will necessarily affect the society transition and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China. Based on the awareness mentioned above, the thesis starts with the analysis theory of the formations and transitions of society of Marxism, and argues about the related administration moral principles with the research of social and historical changes in society transition period. According to th
    e related theory of society transition, the thesis demonstrates the objective evidence and driving force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administration moral principles, expounds the necessity of it and discuses the contents, fundamentals
    
    
    
    and solutions of the current society transition of China and the theory of administration moral principles. Besides, such issues are analyzed in details as the connotation of society transition and administration moral principles, the current administration patterns of China,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failure of administration moral principles and so on, and some new summaries of essential factors of the reconstruction of administration moral principles are put forward as well.
引文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9页。
    [2][3][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486页。
    [4] 郑杭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6] [中]王伟、车美玉,[韩]徐源锡:《中国韩国行政伦理与廉政建设研究》,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73页。
    [7] (美)里格斯:《行政生态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8] 张康之:《行政道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突破口》,《东疆学刊》。1998年第1期,第5页。
    [9] (美)巴尔:《三种不同竞争的价值观念体系》,《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3年第9期,第9页。
    [10] 江泽民:《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1年1月11日第4版。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3页。
    [12] (美)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13] 《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4页。
    [14] 《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3页。
    [1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74页。
    [16] 《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5、46页。
    [1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86页
    [18][22][24] 周奋进:《转型中的行政伦理》,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年版,第194页。
    
    第69,179,194页。
    [19][21] 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80、159、306页。
    [20]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页。
    [23] [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64页。
    [25] 江秀平:《对行政伦理建设的思考》,《研究纵览》,2000年第9期,第19-21页。
    
    
    1、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李淑梅:《社会转型与人的现代重塑》,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马建川,翟校义:《公共行政原理》,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美]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周奋进:《转型期的行政伦理》,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年版;
    6、兰久富:《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陈晏清:《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8、郑杭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9、李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郭夏娟:《公共行政伦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罗德刚:《行政伦理的涵义、主体和类别探讨》,《探索》,2002年第1期;
    12、江秀平:《对行政伦理建设的思考》,《研究纵览》,2000年第9期;
    13、江荣海、佟福玲:《中国古代行政伦理思想与现代行政伦理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14、刘尚毅:《中国社会转型期行政伦理建设的实践途径》,《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15、张康之:《公共行政道德化的双重向度》,《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16、李莉:《论行政伦理建设》,《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17、祝建兵:《试论行政伦理法制化建设》,《皖西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18、高中义、高伟:《行政伦理失范及其治理对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7期;
    19、谢军:《行政伦理及其建设平台》,《道德与文明》,2002年第4期;
    20、邵志义:《完善行政道德建设的对策构想》,《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第4期;
    21、任维德:《当代中国行政范式转型的十大趋势》,《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年第3期;
    22、刘尚毅:《论中国社会转型期强化行政伦理建设的依据及意义》,《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