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西夏法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论文以西夏法律制度对于中原法律的吸收借鉴,以及西夏法律所体现出的民族特性为主线,将其纳入中国法制史和中华法系的大系统中,论述西夏法律对于以唐律为代表的中华法系的传承与创新。
     绪论
     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理论意义、实际价值以及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国内外西夏法律研究现状。
     正文
     第一章、西夏法典的制定、主要内容及编纂体例。本章首先论述了西夏法典《天盛律令》的制定和主要内容,接着论述西夏法典的编纂体例及特点,认为西夏法典是在吸收和借鉴《唐律疏议》、《宋刑统》的基础上编纂的,并有所创新:1、在法典的编纂形式上《天盛律令》与唐、宋律有很大不同;2、西夏法典中的条文结构为“三要素”的形式,由假设、罪状和制裁三部分构成;3、《天盛律令》在法律构成方面实行诸法合体的形式。《天盛律令》的编纂体例是一种合体法律形式,既有实体法,又有程序法;《天盛律令》的内容以刑法为主,民事法、军事法、宗教法也占有相当的比重。最后将《天盛律令》与《唐律疏议》、《宋刑统》的各卷内容进行比较,发现《天盛律令》大部分内容是《唐律疏议》、《宋刑统》所没有的。在内容相似的部分中,除“十恶”、“八议”等内容基本因袭唐宋律以外,其余各门与唐宋律的相关内容也有很多不同。
     第二章、西夏的刑事法律制度。本章主要探讨了西夏法典《天盛律令》中的刑种、罪名和刑罚裁量制度。从《天盛律令》的相关规定来看,与唐宋律令一样,西夏法律对十恶等严重犯罪多适用重刑,同时在西夏的刑罚体系中,杖刑运用较多。在法律适用上,西夏法律沿袭了中国古代刑法的按身份定罪量刑的裁量制度。唐宋时确立了笞、杖、徒、流、死五刑,西夏法典中也确立了五刑制,但是与唐宋五刑有所不同,西夏的刑制中以劳役及戍边等代替流刑,西夏的五刑为笞刑、杖刑、徒刑(分为短期徒刑、长期徒刑、无期徒刑)、劳役或戍边、死刑五种,在中华法制史上首次出现了长期徒刑和无期徒刑之分。
     第三章、西夏的厩牧法和军事法。本章论述了西夏以游牧为主的社会经济与西夏畜牧法的制定,以及西夏军事法律制度两个论题。西夏法律严格保护官牧业,并且制定了详细的法律条文保护官私畜物以及牧场、水源等,对于违律者进行严厉惩处。西夏法典《天盛律令》中规定了完备的畜牧法律制度,这也体现出西夏党项族以游牧为主的民族特征。西夏的军事法也十分完备,夏崇宗贞观年间颁布的西夏文军事法典《贞观玉镜将》,从赏功、罚罪、进胜等方面,对于战斗中将士们的行动作了规定,并且规定了军队集结和行进中的有关事项。论功行赏、奖罚分明是西夏军法的基本思想。到仁宗时颁布的《天盛律令》有详细的兵役制度,是对于西夏初期的兵役制度的调整,体现出西夏党项族的尚武精神和全民皆兵的民族特征。
     第四章、西夏的宗教法和民族习惯法。本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西夏的宗教法首先介绍党项人的原始宗教,接着介绍西夏佛教的兴盛及统治者对其依赖,最后探讨西夏宗教法律制度,分析西夏宗教的管理制度、封号和赐衣制度、试经度僧和度牒制度、西夏僧道所享有的特权以及所承担的义务。西夏政权对佛教、道教加以保护,也对其进行严格管理,在中央和地方均设置了宗教管理机构。西夏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帝师封号(即西夏国家对于藏传佛教高僧的最高封号,元代继承了这一制度)。第二部分西夏的民族习惯法,论述了西夏的“复仇”、“盟誓”、“大人”、“和断官”、“赔命价”等民族遗风。带有党项民族习惯法特征的“和解”原则在西夏法典《天盛律令》卷三“自告偿还解罪减半议合门”规定中有所体现。卷十四“误殴打争斗门”有以牛、羊等实物赔偿人肢体伤残的规定,保留了党项民族原有的习惯法遗风。
     第五章、西夏的民间契约。本章论述西夏民间契约及西夏法律对于民间契约的保护,西夏民间契约主要有卖地契约、典当铺契约、借贷契约等。西夏契约的格式与唐代契约的习惯书写基本相同,但也有不同之处。与唐律一致,西夏契约立约的基础是双方的合意,双方合意的契约是受西夏法律保护的。为了防止高利贷现象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西夏法律对于放贷利率有严格的限制。
     第六章、西夏的诉讼审判制度。本章主要论述了西夏诉讼审判制度,西夏设有相应的司法机构、审判制度、诉讼制度以及监狱管理制度。在刑事诉讼中西夏法典明确规定对刑讯逼供加以一定的限制,规定人犯患病、怀孕可以申请保外就医。在狱政管理上,法典规定了人犯基本的生存条件。这些均反映出儒家慎刑德政法律思想对于西夏诉讼审判制度的影响。
     第七章、西夏的亲属法律制度。西夏法典中体现了儒家亲族伦理本位法律原则,注重“礼”对于维护尊卑长幼亲等秩序的作用。随着西夏社会封建化的进程,亲属制度不断完善,西夏法典《天盛律令》确立了儒家亲族伦理本位。本章论述了西夏立法者将儒家服制的详细规定写入法典,并规定了违反服制的处罚,分析了西夏亲属分类原则与合称称谓,得出西夏已经出现了直系与旁系分类原则和辈分原则,与中原社会亲属分类原则大体一致,这是西夏党项社会可以接受儒家服制的基础,同时西夏大量合称称谓的存在,说明西夏社会还保留党项民族的原始遗风。通过对于西夏法典有关服制具体规定的考据,发现西夏法典中有关服制的具体规定主要来自唐宋时期的律、礼、令、典章,尤其是《大唐开元礼》。并且比较了西夏法典与唐律中对于违反服制时的处罚规定,得出西夏法典对于违反服制的处罚远不及中原法典严格,西夏对于中原服制的吸收也是有所取舍的。并论述了西夏法典中的“同居共财”法律原则,及其对于唐宋律中相关规定的变更。西夏法典受儒家亲族伦理思想的影响,《天盛律令》确立了亲属相隐制度,并严禁亲属之间互相侵犯。儒家法律中依据亲属关系派生出的法律特权制度“荫庇制度”和与之相伴的“连坐制度”也都被详细地写入西夏法典。
     第八章、儒家思想对西夏法制的影响。本章首先分析了儒家思想得以影响西夏法制的原因:西夏统治者对中原王朝政治制度的仿效,西夏统治者对中原儒学的尊崇,西夏人著述中对儒学的传承,“以孝道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对西夏社会风尚的影响,西夏社会家庭结构的变化等。接着探讨了儒家“尊君、孝亲、崇官”思想对西夏法制的影响,儒家慎刑原则对于西夏刑事裁量制度的影响,西夏刑事立法中体现的儒家“中典治国、用刑持平”思想,儒家德政思想对西夏狱政和诉讼制度的影响。
     结束语
     结束语部分更进一步明确和提炼了论文的观点,论证了西夏法律是中华法系的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儒家学说对西夏立法的深刻影响;西夏农业与畜牧经济并重的法律体系,丰富和补充了中华法系农本主义的特征;以及中华法系“立法与司法始终集于中央”的特征在西夏法律中的体现;并且进一步论述了西夏法典《天盛律令》在编纂体例和内容上对于中华法系的创新与发展。中华法系本身就是在中国历史上融合了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各民族的法律意识和法律原则的集合体,以西夏法典《天盛律令》为核心的西夏法律制度是中华法系的一部分。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introduction, the main body and the conclusion, among which the main body comprises eight chapters.
     Introduction
     This section of the dissertation mainly introduces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of the topic chosen for the present dissertation, the purpose, scope and method of the research carried out for the present dissertation as well as the current state of both domestic and overseas academic research into the Tangut law of the ancient Western Xia Regime of China(also known as the Tangut Empire, which was established by the nomadic Tangut people and existed in northwestern China between 1038 AD and 1227 AD).
     The Main Body
     ChapterⅠdeals with the formulation, main content and compilation format of Tangut codes. This chapter first elaborates on the formulation and main content of the Tangut code TianshengLüling, literally translated as Legal Code of the Tiansheng (literally Heavenly Prosperity) Reign which is a monumental code composed under the decree of the Li Renxiao, Emperor Renzong of the Western Xia Regime. This chapter proceeds to treat the format and uniqueness of the compilation of Tangut codes, arguing that compilation of Tangut codes was completed by drawing from a large fund of heritage from prevailing codes composed by contemporary mainstream Han Chinese dynasties, such as the TanglüShuyi, or Commentaries on the Codes of Tang Dynasty, and the Song Xing Tong, or The Uniform Penal Code of Song Dynasty; there are some noteworthy innovations: first, in terms of compilation form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iansheng Lüling and the legal codes of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second, articles in Tangut legal codes are arranged in a three-part format, namely, the hypothesis, facts of a crime and the punishment, which is unprecedented in the Chinese legal family; third, in terms of its composition, the Tiansheng Lüling is compiled within an all-inclusive framework that takes all the branches of the law under its umbrella. The compilation format of the Tiansheng Lüling was an integrative format, which covers both substantial law and procedural law; and although criminal law is predominant in Tiansheng Lüling, civil law, military law and religious law also take up a significant part of it. The chapter ends with a systematic comparison of the Tiansheng Lüling against the Commentaries on the Code of Tang Dynasty and the Uniform Penal Code of the Song Dynasty, through which it is discovered that the majority content of the former is not available in the later and even for the parts that the two do share similarities, there are numerous remarkable differences, except for a few legal notions such as the Shi'e (Ten Abominations, which is the collective term for ten types of felonies, namely, Plotting rebellion, Plotting great sedition, Plotting treason Contumacy, Depravity, Great irreverence, Lack of filial piety, Discord, Unrighteousness and Incest) and Bayi(the system of exemption of eight categories or persons from criminal prosecution).
     ChapterⅡexamines the Tangut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It discusses the kinds and titles of punishments, and punishment adjudication system of the Tangut legal code Tiansheng Lul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in Tiansheng Luling, it is found that, the same as the Codes of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major crimes such as the ten admonitions are punishable by severe punishments; however, compared with the legal codes of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the punishment of flogging with cudgel plays a much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Tangut criminal punishment system, which testifies to a tendency toward leniency in the Tangut legal system. In terms of the application of law, the legal system of Tangut Empire inherited the concept of meting out punishments on the basis of the social status of the accused. Furthermore, although the Tangut criminal punishment system also features a System of Five Punishments as the legal codes of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do, the former is nonetheless different from the latter in that the Tangut system of five punishments, unlike that of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which consists of five types of punishment namely, caning, flogging by cudgel, imprisonment with forced labor, banishment and capital punishment, does not include banishment as a form of punishment. Instead, the Tangut system of five punishments comprises caning, flogging by cudgel, imprisonment, forced labor and death penalty, making the Tangut law the first in the Chinese legal family to distinguish short-term imprisonment from long-term imprisonment.
     ChapterⅢelaborates on two theses: one, the Tangut social economy dominated by their nomadic way of life and the formulation of Tangut livestock law; two, the Tangut military law system. The Tangut law provides stringent protection for government-run husbandry; it also provides detailed measures for the protection of both government-owned and privately-owned livestock as well as pasture and water source used for husbandry. Any breach of the livestock law is severely punished. The Tangut legal code Tiansheng Lüling features a well-developed livestock law system, which is in lin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angut people who are a dominantly nomadic nation. Furthermore, The Tangut state of Western Xia also has a well-developed military law system. For example, the military legal code Zhenguan Yujingtong (literally translated as Uniform Jade Mirror Code of the Zhenguan Reign), which is made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Chongzong of the Tangut Empire, clearly prescribes the behavior norms for Tangut soldier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ewarding those who performed meritorious military service, punishing the guilty and promoting the victors; it also stipulates rules for matters pertinent to the assembly and march of the Tangut armed forces. The guiding principle of Tangut military law is "reward according to one's merits and to reward and punish those who really deserve". The Jiansheng Lüling, which was composed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Renzong, includes a detailed military service system, which is formulated by revising the early military service system of the Tangut Empire, which strongly demonstrates the vigorous martial spirit of the Tanguts and their uniqu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 of universal military service by the entire Tangut population.
     ChapterⅣexamines Tangut Religious Law and Ethnic Custom Law. This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which focuses on the Tangut religious law, begins with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imitive religion practiced by ancient Tangut people. It proceeds to introduce the rise to prominence and prosperity of Buddhism in the Tangut Empire and the dependence of the Tangut rules on Buddhism; this chapter ends with a detailed discussion of the Tangut religious law system by elaborating on the administrative mechanism, title-conferring and costume-bestowing system, examination and recruitment of monks, identification and regulation of the monk population, as well as the privileges enjoyed and obligations borne by monks and Taoist priests in the Tangut empire. The Tangut state, on the one hand protects both Buddhism and Taoism, on the other hand, however, it exercises strict regulation on the two religions by setting both central and local administrative bodies for religious affairs. The Tangut state is the first regime in the Chinese history to use and confer the title of dishi (it means the highest title of buddhish monk which was given by the Tangut state). The second part of chapter four focuses on the Tangut custom law. It reviews such notions in the custom law as fuchou (vendetta), mengshi(oath), heduanguan (a lay officer who plays the role of both mediator and judge), peimingjia (a rough equivalent to the Germanic notion Wergeld, which a reparational payment usually demanded of a person guilty of homicide or other wrongful deaths), which are relics of ancient Tangut customs. The principle of hejie(compromise and settlement) which originates from Tangut customs is recognized and quot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punishment for those who surrender themselves to justice or pay back what they owe shall be reduced by half of Volume Three of the Tiansheng Lüling; volume 14 of the same legal code provides that those who cause physical injury to another person may redeem himself by compensate the victim in kind, such as with cattle or sheep, which notion is inherited from ancient Tangut custom law.
     ChapterⅤdiscusses nongovernmental pacts between ordinary Tangut people and the protection provided by Tangut law for Tangut nongovernmental pacts includes, which include land sale pact, pawnshop pact and loan pact. The form of Tangut pacts is basically the same as that of nongovernmental pacts, with some minor differences. Like as provided by legal code of the Chinese Tang dynasty, the basis for Tangut nongovernmental pacts is consensus between the parties to the pacts, which consensus is protected by Tangut law. With a view to avert potential social problems caused by usury, Tangut law prescribes vigorous limitation on interest rate of loans.
     ChapterⅥfocuses on the litigation and judicial system of the Tangut Empire. The Tangut state has in place such organs as judicial organs, judicial system, litigation system and prison administration system to deal relevant litigation and judicial affairs. Tangut law explicitly provides limitations on the practice of inquisition by torture in criminal proceedings; it also stipulates that prisoners who are sick and female prisoners who are pregnant may apply for medical parole. In terms of prison administration, Tangut law stipulates and guarantees prisoners' basic living conditions. All of the foregoing reflects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fucian legal principle of "to be cautious with penalty and to be benevolent in governing" on the Tangut litigation and judicial system.
     ChapterⅦexamines Tangut Law of Domestic Relations. Tangut codes, which follow the Confucian legal principle of "taking family ethics as the core of law",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li or rites as an important vehicle to maintain and regulate such domestic order as those between the senior and the junior, the elder and the younger, etc. As with the gradual feudalization of the Tangut society, the domestic relations system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mature, the Tangut legal code of Tiansheng Lüling finally establishes the Confucian family ethics as its guiding principle. By a review of how the law makers of the Tangut Empire integrate the Confucian mourning apparel system as well as punishment for breach thereof into Tangut law, and an analysis of the Tangut principle of classifying relatives and the indiscriminate appellation system for different groups of relatives, this chapter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Tangut Empire has established the principle of distinguishing lineal relatives and collateral relatives and the principle of family hierarchy similar to those prevailing in contemporary mainstream Chinese dynasties, which services for the basis on which the Tangut people, who are nomadic and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ethnic Han Chinese who are the mainstream followers of Confucianism, come to accept the Confucian family ethics. However, the fact that a largely indiscriminate appellation system for different relatives still exists in the Tangut society indicates that some relics of the ancient customs of the Tangut people are still alive. A comparative research of provisions on mourning apparel system in Tangut legal codes reveals that the majority of the provisions on mourning apparel system in Tangut law are borrowed from legal codes, rites, orders, decree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especially from the DaTang kaiyuanli(Code of Rites Composed during the Reign of Kaiyuan of the Great Tang Dynasty); a further comparison of the provisions on punishment for breach of the mourning apparel system in Tangut and Tang legal codes reveals that punishment prescribed in the former is far less severe than that in the latter, indicating that the Tangut takes a selective approach in absorbing the mourning apparel system of mainstream contemporary Chinese dynasties. This chapter also reviews the Tangut legal principle of "Tongju Gongcai" (family members living together shall share their property) and the adaptation made to relevant provisions borrowed from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on the basis of the principle. As Tangut legal codes are deeply influenced by Confucian family ethics, the principle that those who refuse to inform against a family member who has committed a crime shall not be punished is enshrined in the Tangut legal code Tiansheng Lüling, which also rigorously forbids family members from violating each other's rights. Privileges that originates from Confucian legal thought on relations between family members, such as the principle that the merits of ancestors may redeem or alleviate one's crime and the principle that people no matter innocent or not may be punished for being related to or friendly with somebody who has been convicted of an offense are accepted and enshrined in Tangut legal codes.
     ChapterⅧ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Confucianism on the Tangut Legal System. This chapter begins with an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why Confucianism is able to exert such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Tangut legal system: imitation by the Tangut rulers of the government system of mainstream Chinese dynasties and their veneration of Confucianism as practiced by mainstream Chinese dynasties, the inheritance of Confucianism in the writings by Tangut scholars,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fucianism which is centered on "filial piety" on the social customs of the Tangut an changes in Tangut family structure. This chapter proceeds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fucian principle of "being reverent to the sovereign, filial to one's elder family members and esteem officials" on the Tangut legal system,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fucian principle of "be cautious in punishing and be benevolent in governing" on the Tangut criminal adjudication system, the Confucian legal thought of "governing the state with moderate laws and punishing offences with temperate penalty",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exerted by Confucianism on the prison administration and litigation system of the Tangut Empire.
     Conclusion
     The conclusion further defines and condenses the viewpoint of the present dissertation; it proposes that the Tangut law is an integral component of the Chinese legal family in that the legislation of Tangut law is profoundly influenced by Confucianism, the backbo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aw; the Tangut legal system enriches and supplements the physiocratic nature of Chinese legal family. it also reviews the principle of the Chinese Legal family that both the legislative and judicial power shall rest with the central authorities of a state as is observed in the Tangut code Tiansheng Luling; The conclusion also argues that the codification format and the content of the Tangut legal code Tiansheng Luling is an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egal family. All the foregoing lead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Chinese legal family itself is an aggregation which combines the legal consciousness and legal principles of all ethnic groups, especially those of the Han ethnic group and that Tangut legal system, which is centered on the Tiansheng Luling is an integral component of Chinese legal family.
引文
2 聂鸿音:《民族研究》,1998年第6期。
    3 聂鸿音:《宁夏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4 杜建录:《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4期。
    5 杜建录:《宁夏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6 杜建录:《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7 杜建录:《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8 杜建录:《中国农史》,1999年第3期。
    9 李鸣:《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10 姜猷:《宁夏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11 姜献:《宁夏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12 姜歆:《宁夏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13 姜歆:《宁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14 姜歆:《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5 邵方:《法学研究》,2007年第1期。
    16 邵方:《法学评论》,2003年第1期。
    17 邵方:《法学评论》,2004年第2期。
    18 邵方:《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
    19 胡若飞:《宁夏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20 胡若飞:《宁夏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21 赵江水:《宁夏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22 陈旭:《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23 朱海:《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24 文志勇、崔红芬:《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25 崔红芬:《宗教学研究》,2005年第2期。
    26 杨峥嵘:“中华法系与大陆法系比较研究”,《当代法学》,2001年第1期,第47页。 (1148年)次年为西夏天盛元年,其时西夏颁布了著名的《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亦可译为《天盛革故鼎新律令》,简称《鼎新律》,第486卷,中华书局1997年,第14025页。
    28[元]脱脱等:《宋史·夏国传上》,第485卷,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3993页。
    29[清]吴广成:《西夏书事》,第12卷,龚世俊等点校,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第146页。
    30[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第148卷《田弘正子牟传》,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册府元龟》第671卷《牧守部》。
    31[宋]曾巩:《隆平集》第20卷,引自韩荫晟编:《党项与西夏资料汇编》,上卷,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18页。
    32 白滨:《辽金西夏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31页。
    33[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第50卷,咸平四年十二月丁卯。
    34[清]吴广成:《西夏书事》第12卷,146页。
    35[元]脱脱等:《宋史·夏国传上》,第485卷,第13993页。
    36 同上注,第13996页。
    37[元]脱脱等:《宋史·夏国传上》,第485卷,第13993页。
    38 同上注,第13993页。
    39[清]吴广成:《西夏书事》,第11卷,第131页。
    40[清]吴广成:《西夏书事》,第11卷:“元昊欲革银、夏旧俗,先自秃其发,然后下令国中,使属蕃遵此,三日不从,许众共杀之。于是民争秃其发,耳垂重环以异之。”第132页。《辽史·西夏外纪》,第115卷:《续资治通鉴长编》,第115卷;《太平治迹统类》,第7卷。
    41[清]吴广成:《西夏书事》,第12卷。元昊令大臣“谟宁令野利仁荣演释之,成十二卷,字形方整,体类八分,而画颇重复。教国人用以纪事,群臣上表献颂。遂改广运三年为大庆元年”。第143页。
    42[清]吴广成:《西夏书事》,第12卷,第146页。
    43 白滨:“西夏的政治制度”,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15页。
    44[西夏]骨勒茂才著,黄振华等整理:《番汉合时掌中珠》,西夏乾佑庚戌二十一年(公元1190年)编撰,“番”指西夏党项民族,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59-64页。
    45[俄]戈尔芭切娃、克恰诺夫:《西夏文写本和刊本》,东方文献出版社,莫斯科,1963年。
    46 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编辑部:《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4卷3号(西夏文专号),1932年。
    47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7卷 辽金西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15页。
    48 参见聂鸿音:《塞北三朝》,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02页。
    49 薛正俭:“西夏王国古老的法治图谱”,《检察日报》,2005年6月10日,第4版。
    50 白滨:“西夏的政治制度”,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29页。
    51 白滨:“西夏的政治制度”,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15页。
    52 史金波:“西夏《天盛律令》及其法律文献价值”,韩延龙主编:《法律史论集》,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477页。
    53[俄]克恰诺夫:“12世纪西夏法典”,《亚非民族》,1983年第2期,转引自白滨:“西夏的政治制度”,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31页。
    54 《天盛律令》,第3卷,“群盗门”,第169页。
    55 参见杜建录:《<天盛律令>与西夏法律制度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25页。
    56[清]吴广成:《西夏书事》.第16卷,龚世俊等点校,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第186页。
    57参见杜建录:《<天盛律令>与西夏法律制度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58薛正俭:“西夏王国古老的法治图谱”,《检察日报》,2005年6月10日,第4版。
    59《天盛律令》,第9卷,“行狱杖门”,史金波、聂鸿音、白滨译注,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24页。
    60 参见《天盛律令》,第20卷,“罪则不同门”,第605页。
    61 参见《天盛律令》,第11卷,“判罪逃跑门”,第393页。
    62 《天盛律令》,第2卷,“黥法门”。第152页.
    63 同上注,第153页。
    64 《天盛律令》,第2卷,“黥法门”,第153页。
    65 《天盛律令》,第2卷,“戴铁枷门”,第156页。
    66 《天盛律令》,第11卷,“分用私地宅门”,第412页。
    67 《天盛律令》,第11卷,“草果重讼门”,第413页。
    68 《天盛律令》,第15卷,“地水杂罪门”,第506页。
    69 《天盛律令》。第20卷,“罪则不同门”,第602页。
    70 《天盛律令》,第1卷,“谋逆门”,第21页。
    71 薛正俭:“西夏王国古老的法治图谱”,《检察日报》,2005年6月10日,第4版。
    72 《天盛律令》,第1卷,“谋逆门”,第111-114页。
    73 《天盛律令》,第1卷,“失孝德礼门”,第114-115页。
    74 《天盛律令》,第1卷,“背叛门”,第115-117页。
    75 参见《天盛律令》,第1卷,“恶毒门”,第117-119页。
    76 参见《天盛律令》,第1卷,“为不道门”,第119-126页。
    77 参见《天盛律令》,第1卷,“大不恭门”,第126-127页。
    78 参见《天盛律令》,第1卷,“不孝顺门”,第127-128页。
    79 参见《天盛律令》,第1卷,“不睦门”,第128页。
    80 参见《天盛律令》,第1卷,“失义门”,第128-129页。
    81 参见《天盛律令》,第1卷,“内乱门”,第129页。
    82 同上注,第130页。
    83 《天盛律令》,第8卷,“烧伤杀门”,第292页。
    84 参见《天盛律令》,第8卷,“相伤门”,第296-297页。
    85 同上注,297-298页。
    86 《天盛律令》,第14卷.“误殴打争斗门”,第484-485页。
    87 参见《天盛律令》,第8卷,“相伤门”,第296-297页。
    88 参见《天盛律令》,第8卷,“烧伤杀门”,第292-293页。
    89 同上注.第293页。
    90 《天盛律令》,第3卷,“盗亲门”,第160-161页。
    91 参见《天盛律令》,第3卷,“杂盗门”,第161页。
    92 参见《天盛律令》,第3卷,“盗亲门”,第163页。
    93 《天盛律令》,第3卷,“群盗门”,第169页。
    94 同上注,第169页。
    95 《天盛律令》,第3卷,“重盗门”,第170页。
    96 参见《天盛律令》,第3卷,“分持盗畜牧门”,第172页。
    97 参见《天盛律令》,第3卷,“盗毁佛神地墓门”,第184-186页。
    98 《天盛律令》,第2卷,“贪状罪法门”,第147页.
    99 同上注,第148页.
    100 参见《天盛律令》,第2卷,“贪状罪法门”,第148页。
    101 《天盛律令》,第4卷,“弃守大城门”,第197页。
    102 《天盛律令》,第4卷,“边地巡检门”,第209页。
    103 《天盛律令》,第2卷,“八议门”.第132页。
    104 《天盛律令》,第2卷,“罪情与官品当门”,第138-139页.
    105 《天盛律令》,第2卷,“老幼重病减罪门”,第150页。
    106 同上注,第150页。
    107 《天盛律令》,第2卷,“重盗门”,第170页。
    108 《天盛律令》,第20卷,“罪则不同门”,第609页。
    109[唐]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名例律》,第5卷,刘俊文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10页。
    110[宋]窦仪等:《宋刑统·名例律》,第5卷,薛梅卿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81页。
    111 《天盛律令》,第3卷,“自告偿还解罪减半议合门”,第175页。
    112 《唐律疏议·名例律》,第5卷,第125页。
    113 《天盛律令》,第1卷,“不睦门”,第128页。
    114 《天盛律令》,第3卷,“杂盗门”,第162页。
    115 《天盛律令》,第13卷,“功抵罪门”,第455页.
    116 《天盛律令》,第3卷,“自告偿还解罪减半议合门”,第175页。
    117 同上注,第177页。
    119 参见杜建录:《<天盛律令>与西夏法律制度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3页。
    120 参见姜歆:《西夏法律制度研究—<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初探》.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0页。
    121[唐]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厩库律》,第15卷,刘俊文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02页。
    122 参见聂鸿音:《塞北三朝》,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04页。
    123 《天盛律令》,第19卷,“牧场官地水井门”,第598页。
    124 同上注,第598页。
    125 《天盛律令》,第19卷,“牧盈能职事管门”,第595页。
    126 《天盛律令》,第19卷,“贫牧逃避无续门”,第599页。
    127 《天盛律令》,第19卷,“校畜磨勘门”,第594页。
    128 《天盛律令》,第19卷,“牧盈能职事管门”,第597页.
    129 同上注,第595页。
    130 同上注,第597页。
    131 《天盛律令》,第19卷,“死减门”,第574页。
    132 《天盛律令》,第19卷,“畜患病门”,第583页。
    133 参见《天盛律令》,第19卷,“校畜磨勘门”,第589-593页.
    134 参见《天盛律令》,第19卷,“牧盈能职事管门”,第596页。
    135 参见《天盛律令》,第19卷,“校畜磨勘门”,第586-587。
    136 同上注,第585页.
    137 《天盛律令》,第19卷,“畜利限门”,第578页。
    138 参见《天盛律令》,第2卷,“盗杀牛马骆驼门”,第154-156页.
    139 参见《天盛律令》,第19卷,“官畜驮骑门”,第581-582页。
    140 参见《天盛律令》,第19卷,“畜利限门”,第580页。
    141 参见聂鸿音:《塞北三朝》,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01-105页。
    142[元]脱脱等:《宋史·夏国传上》,第485卷,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3992页。
    143 参见陈炳应:“党项人的军事组织述论”,《民族研究》,1986年第5期,第57页。
    144 戴锡章编撰:《西夏纪》,第1卷,罗矛昆校点,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9页;《宋史·钱即传》,第317卷。
    145[清]徐松:《宋会要辑稿·方域》,第2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聚珍本,1957年版,第7661页。
    146 参见《宋史·党项传》,第491卷,第14138-14148页;《五代会要·党项羌传》,第29卷。。
    147[元]脱脱等:《宋史·夏国传下》,第486卷,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4009-14013页;《册府元龟》,第974卷,“外臣部·褒舁”,第977卷,“外臣部·降附”.
    148[元]脱脱等:《宋史·党项传》,第491卷,第14138-14148页。
    149[元]脱脱等:《宋史·夏国传上》,第485卷,第13993页。
    150[元]脱脱等:《宋史·夏国传上》,第485卷,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3994页。
    151 同上注,第13995页。
    152[元]脱脱等:《宋史·夏国传下》,第486卷,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4029页.
    153[元]脱脱等:《宋史·兵志四》,第190卷,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4720页.
    154 同上注,第4721页。
    155 参见白滨:“西夏的政治制度”,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72页;《宋会要辑稿·方域八》,罗兀城条:《续资治通鉴长编》,元祐六年条:《宋史·地理志》,会州德威城条。
    156 戴锡章编撰:《西夏纪》,第22卷,罗矛昆校点,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09页。
    157 据胡若飞考证:在《贞观玉镜将》中反复出现军赏“腰带”的扣饰,可能源于汉地带制的“銙”,銙的数目多少是官品高下、赏功厚薄的一项区分标志。“《贞观将玉镜》正文译考”,《宁夏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第39页。
    158 胡若飞:“西夏军律重典《贞观将玉镜》考”,《宁夏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第76页。
    159 陈炳应:“西夏兵书《贞观玉镜将》”,《宁夏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第62页。
    160[元]脱脱等:《宋史·夏国传下》,第486卷,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4028页.
    161[宋]曾巩:《隆平集》,第20卷,引自韩荫晟编:《党项与西夏资料汇编》,上卷,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6页。
    162 《天盛律令》,第6卷,“抄分合除籍门”,第259-264页。
    163 《天盛律令》,第6卷,“抄分合除籍门”,“住八丁以上者,正军亦实不乐在同抄,四丁当合分抄。其中有余,则当留旧抄组,若旧正军自愿,亦可随新抄后。族式八丁以下现有六七丁者,正军自愿,亦许分抄。其中案头、司吏者,族式有四丁以上者,正军乐许,亦二丁当合分抄。其有余丁,则亦当留旧抄,旧正军自愿,则随新抄法当与前述军卒分抄法同。”第259页。
    164 《天盛律令》,第6卷,“抄分合除籍门”,“种种大小臣僚、侍命者、军卒、独诱等,正军有死、老、病、弱时,以其儿子长门者当为继抄。若为幼门,则当为抄宿。辅主强,正军未长大,当以之代为正军,待彼长成,则本人当掌职。其案头、司吏之儿子长门不识文字,则当以本抄中幼门节亲通晓文字者承袭案头、司吏抄官。若违律应袭抄官而不使袭抄官时,则袭者、命袭者有官罚马一,庶人十三杖,其应袭抄者袭抄。”第261页。
    165 《天盛律令》,第6卷,“抄分合除籍门”,“军卒一种孤人,正军本处自愿,当允许二人结合为一抄,何勇健者当为正军。不允比其人数超出,及使非自愿结合为抄。若违律时,有组合成抄者处,首领、局分人等使不愿组合成抄,则徒一年。若其超出人数组合成抄,则徒二年。此外,不允种种待命组合为抄。”第261页。
    166 《天盛律令》,第6卷,“抄分合除籍门”,第262页。
    167 陈炳应:《西夏谚语·新集锦成对谚语》,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7页.
    168[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第217卷,引自韩荫晟编:《党项与西夏资料汇编》,中卷第3册,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627页。
    169 同上注,第3581页。
    170 同上注,第4407页。
    171 《天盛律令》,第5卷,“军持兵器供给门”,第224页。
    172 《天盛律令》,第6卷,“发兵集校门”,第244页。
    173 同上注,第245-246页。
    174[唐]魏征等:《隋书·党项传》,第83卷,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845页。
    175[宋]沈括:《梦溪笔谈》,第18卷,胡道静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186页。
    176 注:据聂鸿音研究员在“释‘大'”一文考证,《辽史·西夏外纪》“西夏语以巫为厮也”(第115卷,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523页)按语法习惯有误,应该为“西夏语以巫为厮乜”,其中“也”是“乜”的误写。西夏文译本《类林》将汉文原本的“巫”译成“卜算”,说明西夏党项人把“卜”和“巫”看成一回事,而“卜算”西夏语读音近似si-me——这恰好是汉语“厮乜”的读音。聂鸿音先生认为作为党项原始宗教神职人员的“厮乜”是源于阿尔泰诸民族中的“萨满”巫师,因为传统上的党项语一般没有鼻音韵尾,因此,“厮乜”与“萨满”之间的借用关系在语音上一目了然。这也说明党项虽然属于羌系民族,在语言和族源上和阿尔泰系民族(契丹、鲜卑)有显著区别,但基于地域上的文化接触和影响,党项原始宗教也会受到阿尔泰系民族的影响。聂鸿音先生的考证是合理的。而这一点也印证了在不同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中,存在着一种共同性。参见聂鸿音:“释‘大'”,载于杜建录主编:《西夏学》,第1辑,第21页。
    177[意]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冯承钧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116页。
    178[元]脱脱等:《辽史·西夏外纪》,第115卷,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523页。
    179[宋]沈括:《梦溪笔谈》,第18卷,胡道静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186页。
    180[清]吴广成:《西夏书事》,第27卷,龚世俊等点校,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第311页.
    181[俄]聂历山:《西夏语文学》,莫斯科:莫斯科出版社,1960年版,转引自陈炳应:《西夏文物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24-325页。
    182 陈炳应:《西夏文物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25页。
    183[清]吴广成:《西夏书事》,第18卷,龚世俊等点校,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第212页。
    184 班钦索南查巴:《新红史》,黄颢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参见史金波:《西夏的佛教》,《法音》,2005年第9期,第21页。
    185夏神宗遵顼光定四年《金光明最胜王经发愿文》:“朕闻我佛世尊,以根本智,证一味真实义,得后因缘,开千殊妙法门。其中守护邦家。蓄积福智,兼备世俗胜意,利益今身后世者,唯此《金光明王经》是也。今朕安坐九五,事理万千,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夜以继日,思柔远能迩之法;废寝忘食,念泰国安民之事。以已之能,治道至于纤毫;顺应于物,佛力爱其普荫。是以见此经玄妙之功德,乃发诚信之大愿。则旧译经文,或悖于圣情,或昧于语义,复又需用,疏译并无。是以开译场,而延请番汉法、国、禅师、译主,再合旧经,新译疏义,与汉本细细校雠,刊印流行,愿万世长存。伏愿以此善本,治德绵长,六合俱治,道转菩提,远传八荒。……复愿沙界有情,清业垢于法雨;尘刹众生,除愚暗于佛光。”转引自聂鸿音:“西夏遗文录”,杜建录主编:《西夏学》第2辑,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3页。《金光明最胜王经发愿文》为西安市文物局藏本。
    186 Ruth W.Dunnell,The Great State of White and High—Buddhism and State Formation in Eleventh-Century Xia,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Honolulu,1996,pp5-11.
    188[美]邓如萍:“党项王朝的佛教及其元代遗存——帝师制度起源于西夏说”,聂鸿音等译,《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第47页.
    189 参见崔红芬:“《天盛律令》与西夏佛教”,《宗教学研究》,2005年第2期,第160页。
    190 聂鸿音:“迦陵频伽在西夏王陵的象征意义”,《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113页。
    191 《天盛律令》,第3卷,“盗毁佛神地墓门”,第184页。
    192 《天盛律令》,第10卷,“司序行文门”,第367-368页.
    193 《天盛律令》,第10卷,“官军赦门”,第358-359页。
    194 史金波:《西夏佛教史略》,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62页。
    195 《天盛律令》,第10卷,“司序行文门”,第365页。
    196 参见[美]邓如萍:“党项王朝的佛教及其元代遗存——帝师制度起源于西夏说”,聂鸿音等译,《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第42页。
    197 罗昭:“藏汉合壁《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考略”,《世界宗教研究》,1983年第4期。
    198 史金波:“西夏的佛教”,《法音》,2006年第8期,第39页。另据克恰若诺夫考证西夏历史上帝师可能有过六位,大约出现于仁孝后期,晚于1182年,《俄藏黑水城出土西夏文佛经文献叙录》,京都:日本京都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转引自崔红芬:“《天盛律令》与西夏佛教”,《宗教学研究》,2005年第2期,第159页。
    199 白滨:“西夏的政治制度”,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86页。
    200 《天盛律令》,第11卷,“为僧道修寺庙门”,第403页。
    201 《天盛律令》,第2卷,“罪情与官品当门”,第138-139页。
    202 同上注,第145页。
    203[唐]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户婚律》,第12卷,刘俊文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56-257页。
    204 《天盛律令》,第11卷,“为僧道修寺庙门”,第408页。
    205 《天盛律令》,第11卷,“为僧道修寺庙门”,第402-403页。
    206 同上注,第403-404页.
    207 同上注,第405页.
    208 文志勇、崔红芬:“西夏僧人的管理及义务”,《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第105页。
    209 《天盛律令》,第11卷,“为僧道修寺庙门”,第404页。
    210 文志勇、崔红芬:“西夏僧人的管理及义务”,《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第105页.
    211 《天盛律令》,第11卷,“为僧道修寺庙门”,第410页。
    212 同上注,第410页。
    213 同上注,第406-408页。
    214 《天盛律令》,第11卷,“为僧道修寺庙门”,第406页。
    215 同上注,第407页。
    216 《天盛律令》,第1卷,“谋逆门”,第113页。
    217 《天盛律令》,第2卷,“罪情与官品当门”,第138-139页。
    218 同上注,第145-146页。
    219 《天盛律令》,第11卷,“为僧道修寺庙门”,第408页。
    220 参见文志勇、崔红芬:“西夏僧人的管理及义务”,《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108页。
    221 《天盛律令》,第15卷,“租地门”,第496页.
    222 聂鸿音:《亥年新法》译文,参见文志勇、崔红芬:“西夏僧人的管理及义务”,《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第106页。
    223[清]吴广成:《西夏书事》,第26卷,龚世俊等点校,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第295-296页.
    224[清]吴广成:《西夏书事》,第38卷,龚世俊等点校,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第445页。
    225[清]吴广成:《西夏书事》,第40卷,龚世俊等点校,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第473页。
    226 《天盛律令》,第15卷,“春开事渠门”,第497页。
    227[元]余阕:“送归彦温赴河西廉使序”,《青阳先生文集》,第4卷,引自韩荫晟编:《党项与西夏资料汇编》,上卷,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5页。
    228[元]脱脱等:《金史·西夏传》,第134卷,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877页。
    229[元]余阕:“送归彦温赴河西廉使序”,《青阳先生文集》,第4卷,引自韩荫晟编:《党项与西夏资料汇编》,上卷,第575-576页。
    230[元]袁桷:“贺兰堂记”,《清容居士集》,第19卷。
    231[元]脱脱等:《辽史·西夏外纪》,第115卷,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524页。
    232[宋]赵汝愚:“上仁宗乞用泾原熟户”,《诸臣奏议》,第125卷:“蕃族之情,最重酬赛,因此爨隙激怒之,可复得其用。”
    233[清]吴广成:《西夏书事》,第19卷,嘉祐2年7月条,龚世俊等点校,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第229页。
    234[元]脱脱等:《宋史·高永年传》,第453卷,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3315页.
    235[宋]赵汝愚:“上哲宗奏为种谊生擒鬼章赏未称功”,《诸臣奏议》,第9卷。
    236[元]脱脱等:《金史·西夏传》,第134卷,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877页。
    237[宋]秦观:“泸州使君任公墓麦”,《淮海集》,第33卷:“故事,汉人杀夷人,既论死,仍偿其资。谓之骨价。”
    238[宋]王安石:《王临川集》,第90卷。
    239[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杂记乙集》,第19卷。
    240[元]脱脱等:《辽史·西夏外纪》,第115卷,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524页。
    241[清]吴广成:《西夏书事》,第12卷,龚世俊等点校,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第147页。
    242 参见尚士东:“党项盟誓制度探析”,《宁夏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第84页。
    243 陈炳应:《西夏谚语·新集锦成对谚语》,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页。
    244 聂鸿音:“释‘大'”,杜建录主编:《西夏学》第1辑,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245 参见聂鸿音:“释‘大'”,杜建录主编:《西夏学》第1辑,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20页.
    246 《天盛律令》,第3卷,“自告偿还解罪减半议合门”,第175页、第177页。
    247 事实上这一卷包括的主要是“斗”的内容,关于“讼”的规定已由西夏人析出,另立“许举不许举”和“举虚实”两门,见《天盛律令》第13卷。
    248 聂鸿音:“俄藏6965号《天盛律令》残卷考”,《宁夏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第18页.
    249[俄]孟列夫、蒋维松、白滨编:《俄藏黑水城文献》(第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21页。
    250 陈国灿:“西夏天庆年间典当残契的复原”,白滨主编:《西夏史论文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20-333页.
    251 同上注,第332页.
    252 孙寿岭:“西夏乾定申年典糜契约”,《中国文物报》,1993年2月7日,第3版。
    253 黄振华:“西夏天盛二十二年卖地文契考释”,白滨主编:《西夏史论文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16页。
    254 白滨:“从西夏文字典《文海》看西夏社会”,史金波、白滨、黄振华:《文海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255 张传玺:《中国历代契约汇编考释(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52页。
    256 陈炳应:《西夏文物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82-283页。
    257 《天盛律令》,第3卷,“催索债利门”,第189页。
    258 参见杜建录:《<天盛律令>与西夏法律制度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5-76页。
    259 参见陈炳应:《西夏文物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88-289页。
    260 《天盛律令》,第3卷,“催索债利门”:“诸人买卖及借贷,以及其他类似与别人有各种事牵连时,各自自愿,可立文据,上有相关语,于买价、钱量及语情等当计量,自相等数至全部所定为多少。官私交取当令明白,记于文书上。以后有悔悟者时,罚交于官有名则当交官,交私人有名则当交私人取。”
    261 《天盛律令》,第3卷,“当铺门”:“典当时,物属者及开当铺者两厢情愿,因物多钱甚少,说本利相等亦勿卖出,有知证,及因物少钱多,典当规定日期,说过日不来赎时汝卖之等,可据二者所议实行。此外典当各种物品,所议日限未令明者,本利头已相等,物属者不来赎时,开当铺者可随意卖。若属者违律诉讼时,有官罚马一,庶人十三杖。”
    262 《天盛律令》,第17卷,“急用不买门”,第540页。
    263[唐]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杂律》,第26卷,刘俊文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538-539页。
    264 《天盛律令》,第3卷,“当铺门”,第186页。
    265 黄振华:“西夏天盛二十二年卖地文契考释”,白滨主编:《西夏史论文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16页。
    266 《天盛律令》,第11卷,“出典工门”,第390页。
    267 《天盛律令》,第15卷,“租地门”,第496页。
    268[清]吴广成:《西夏书事》,第18卷,龚世俊等点校,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第215页。
    269[元]脱脱等:《宋史·夏国传下》,第486卷,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4026页。
    270 《天盛律令》,第9卷,“越司曲断有罪担保门”,第338页。
    271 《天盛律令》,第2卷,“戴铁枷门”,第157页。
    272 《天盛律令》,第9卷,“诸司判罪门”,第323页。
    273 《天盛律令》,第9卷,“事过问典迟门”,第317页.
    274 同上注,第317页。
    275 《天盛律令》,第8卷,“夺妻门”,第300页。
    276 《天盛律令》,第9卷,“越司曲断有罪担保门”,第337页。
    277 《天盛律令》,第13卷,“许举不许举门”,第444-445页。
    278 同上注,第446-447页。
    279 为同上注,第447页。
    280 《天盛律令》,第8卷,“为婚门”,第310页。
    281 同上注,第311-312页。
    282 同上注,第309-310页.
    283 《天盛律令》,第11卷,“草果重讼门”,第413-414页.
    284 《天盛律令》,第13卷,“许举不许举门”,第450页。
    285 同上注,第453页。
    286 《天盛律令》,第14卷,“误殴打斗门”,第481页.
    287 《天盛律令》,第13卷,“举虚实门”,第449页。
    288 《天盛律令》,第13卷,“派大小巡检门”,第456-457页。
    289 同上注,第460页。
    290 同上注,第460页。
    291 同上注,第457页。
    292 同上注,第459页。
    293 同上注,第457-458页。
    294 《天盛律令》,第13卷,“遣差人门”,第465页。
    295 同上注,第464页。
    296 同上注,第464页。
    297 同上注,第465页。
    298 《天盛律令》,第13卷,“遣差人门”,第464页。
    299 参见《天盛律令》,第13卷,“遣差人门”,第466页。
    300 《天盛律令》,第9卷,“行狱杖门”,第324页。
    301 同上注,第324页。
    302 《天盛律令》,第9卷,“行狱杖门”,第326页。
    303 《天盛律令》,第9卷,“行狱杖门”,第334页。
    304 同上注,第329页.
    305 同上注,第330页。
    306 同上注,第332-333页。
    307 同上注,第334页。
    308 《天盛律令》,第9卷,“行狱杖门”,第328页。
    309 同上注,第335-336页。
    310 同上注,第335页。
    311 《天盛律令》,第9卷,“事过问典迟门”,第317页。
    312 《天盛律令》,第9卷,“诸司判罪门”,第323页。
    313 同上注,第324页。
    314 《天盛律令》,第3卷,“搜盗踪迹门”,第180-181页。
    315[西夏]骨勒茂才:《番汉合时掌中珠》,黄振华等整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1-65页。
    316 《天盛律令》,第9卷,“行狱杖门”,第326-327页。
    317 《天盛律令》,第9卷,“行狱杖门”,第326-327页。
    318 同上注,第327页.
    319 《天盛律令》,第9卷,“越司曲断有罪担保门”,第340页.
    320 同上注,第340-341页。
    321 同上注,第341页。
    322 《天盛律令》,第9卷,“事过问典迟门”,第322页。
    323 《天盛律令》,第9卷,“越司曲断有罪担保门”,第337页。
    324 《天盛律令》,第9卷,“越司曲断有罪担保门”,第339页。
    325 《天盛律令》,第9卷,“越司曲断有罪担保门”规定:“别司已问,与前语同而不枉,有罪人因无理陈告。于前罪上徒五年以内者加一等。有自徒六年以上罪者,不需于现承罪上加之,而依伪证法,获徒六年时笞六十,获三种长期、无期徒刑等笞八十,应获死罪笞一百。若有罪人谓不服,派儿子、兄弟令陈告者,由应当问者行问。当问本人,肯只关则重行推问陈诉,前已枉未枉罪依前所示法为之,儿子、兄弟罪勿治。若犯罪者未放而有空名,则有官罚马一,庶人十三杖。若有罪人不肯,儿子、兄弟自告,则不许取状推问。违律时,取状、告者等一律有官罚马一,庶人十三杖”。第337-338页。
    326 《天盛律令》,第9卷,“事过问典迟门”,第317页。
    327 《天盛律令》,第2卷,“不奏判断门”,第151页。
    328 同上注,第152页。
    329[唐]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断狱律》,第29卷,刘俊文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593页。
    330 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编辑部:《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4卷3号《西夏文专号》,1932年。
    331 陈炳应:《西夏文物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91-293页。
    332 冯汉骥:《中国亲属称谓指南》,徐志诚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333 Krober,A.L.:"Classificatory Systems of Relationship",Jour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Vol.39,1909,pp77-84.
    334 《天盛律令》,第2卷,“亲节门”;第6卷,“节上下对他人等互卖门”等。
    335 西夏党项人的亲属称谓中很少用基本修饰语,最主要的基本修饰词是“节”,用“节”来表示辈份,如“节上”、“节下”、“同节”,节上为长辈,节下为晚辈,与己身同辈则为同节;同时又用“节”来表示第几旁系,如“一节”近似于汉语“堂、从”,“二节”近似于汉语“再从”,“三节”近似于汉语“族”,“一节”、“二节”、“三节”分别表示“第二旁系”、“第三旁系”、“第四旁系”。除此之外表示旁系和辈份的亲属称谓时是纯粹的描述式如“外祖父”西夏语为“母之父”等等。而在《天盛律令》译注中有些亲属称谓译释不明确,如一节伯叔、姨应指从父母(伯叔、伯叔母),即第二旁系。
    335 《天盛律令》第2卷,“亲节门”,第41页。
    336 《唐律疏议》卷一四《户婚》“诸同姓为婚”条,中华书局,1983年第262-263页。
    337[后晋]刘昫等:《旧唐书》,第198卷,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290页。
    338 《天盛律令》,第8卷,“行非礼门”,第305页。
    339 K.B.Kepping:"Tangut(Xixia) degrees of mourning",Linguistics of the Tibetan-Burman Area,Vol.14:2,Fall 1991.
    340 Murdock,G.P:Social Structure,Macmillan,New York,1949.
    341[德]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页.
    342 孙颖新:“西夏《天盛律令·亲节门》辨正”,《民族语文》,1999年第5期。
    343 天一阁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天圣令整理课题组:《天一阁藏明抄本天圣令校正——附唐令复员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10-226页。
    344[宋]王溥:《唐会要·服纪上》,第37卷,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55年版,第675页。
    345[唐]萧嵩等奉敕撰:《大唐开元礼》,第132卷,北京:民族出版社影印洪氏公善堂本,2005年版,第621页,“子为母条”记有:“旧礼父卒为母周,今改与父服同”。
    346 唐宋朝使用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的用语,规定了某一亲属居丧时穿的服装。西夏法典中没有直接对译。
    347 《天盛律令》,第2卷。“亲节门”,第134-135页。
    348 同上注,第135页。
    349 同上注,第136页。
    350 《天盛律令》,第2卷,“亲节门”,第137页。
    351 有关西夏服制内容详见《天盛律令》,第2卷,“亲节门”,第134-138页。
    352 参见陶毅、明欣:《中国婚姻家庭制度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第301页。
    353 参见丁凌华:《中国丧服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61-267页。
    354 《天盛律令》,第20卷。“罪则不同门”,第604-605页。
    355 《天盛律令》,第12卷,“内宫待命等头项门”,第435页。
    356 《天盛律令》,第6卷,“军人使亲礼门”,第253-254页。
    357 《天盛律令》,第20卷,“罪则不同门”,第608页。
    358 《天盛律令》,第20卷,“罪则不同门”,第608页。
    359 《天盛律令》,第6卷,“军人使亲礼门”,第254页。
    360 同上注,第253页.
    361 《天盛律令》,第20卷,“罪则不同门”。第611页.
    362[唐]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职制律》,第10卷,刘俊文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22-223页.
    363 同上注,第222页。
    364 同上注,第224页。
    365[唐]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职制律》,第10卷,刘俊文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25页。
    366 参见丁凌华:《中国丧服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63页。
    367[唐]长孙无忌等:《唐律琉议·职制律》,第10卷,刘俊文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23页。
    368 同上注,第223页。
    369 同上注,第222页。
    370 同上注,第225页。
    371[唐]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户婚律》,第12卷,刘俊文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80-281页.
    372 同上注,第281-282页。
    373 同上注,第258页。
    374[唐]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名例律》,第3卷,刘俊文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63页。
    375[唐]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诈伪律》,第25卷,刘俊文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508页。
    376[唐]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名例律》,第1卷,刘俊文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377[唐]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名例律》,第1卷,刘俊文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5页。
    378 《宋史·胡寅传》,第435页,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2921页;《说郛》(宛委山堂本),第38卷。
    379 参见丁凌华:《中国丧服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72页。
    380[唐]杜佑:《通典》,第108卷,“开元礼类纂三”.
    381[唐]魏征等:《隋书·党项传》,第83卷,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845页。
    382[元]脱脱等:《辽史·刘景传》,第86卷,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322页。
    383[元]脱脱等:《辽史·耶律安抟传》,第77卷,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260页。
    384[元]脱脱等:《金史·海陵纪》,第5卷,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01页。
    385[元]脱脱等:《金史·章宗纪》,第12卷,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71页。
    386[清]徐乾学纂:《读礼通考》,第110卷,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387[明]宋濂等:《元史·顺帝纪》,第38卷,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823页.
    388[明]宋濂等:《元史·乌克孙良桢纪》,第187卷,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4288页。
    389[明]宋濂等:《元史·顺帝纪》,第44卷,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921页。
    390 参见丁凌华:《中国丧服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77-278页.
    391[唐]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户婚律》,第12卷,刘俊文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57页。
    392 《天盛律令》,第11卷,“出典工门”,第390页。
    393 《天盛律令》,第11卷,“出典工门”,第390页.
    394 《天盛律令》,第20卷,“罪则不同门”,第609页.
    395[宋]窦仪等:《宋刑统·户婚律》,第13卷,薛梅卿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231页,“典卖指当论竞物业”条。
    396 《天盛律令》,第11卷,“分用共畜物门”,第411页。
    397 《天盛律令》,第11卷,“分用共畜物门”,第411页。
    398 《论语·子路》,引自程树德:《论语集释》,第3辑,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924页。
    399 《唐律疏议·斗讼律》,第24卷,“告期亲尊长”、“告缌麻卑幼”及《宋刑统·斗讼律》,“告周亲以下”条。
    400 《天盛律令》,第13卷,“许举与不许举门”,第445-447页。
    401 《天盛律令》,第1卷,“不孝顺门”,第127-128页。
    402 《孟子·滕文公上》,杨伯俊等注译,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90页。
    403 《天盛律令》,第1卷,“恶毒门”,第117页。
    403 《天盛律令》,第1卷,“恶毒门”,第118页。
    404 《天盛律令》,第8卷,“相伤门”,第296-297页。
    406 《天盛律令》,第1卷,“不孝顺门”,第127-128页。
    407 《天盛律令》,第6卷,“节上下对他人等互卖门”,第258页。
    408 同上注,第258页。
    409 《天盛律令》,第3卷,“盗亲门”,第160页。
    410 《天盛律令》,第3卷,“盗亲门”,第160-161页。
    411 陶毅、明欣:《中国婚姻家庭制度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第309页。
    412[唐]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名例律》,第1卷,刘俊文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页,“八议”条;第2卷,第38页。
    413 同上注,第2卷,第38页,“七品以上之官”、“应议请减”。
    414 《天盛律令》,第2卷,“八议门”,第132页。
    415[唐]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名例律》,第1卷,刘俊文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页,“八议”条。
    416 《天盛律令》,第1卷,“内乱门”,第130页.
    417 《天盛律令》,第2卷,“罪情与官品当”,第138-146页。
    418 《天盛律令》,第2卷,“罪情与官品当”,第145页,其中十乘官、柱趣官、语抵官、及授官、及御印官为西夏不同品级的官位名称。
    419[唐]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贼盗律》,第17卷,刘俊文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48页:第360页。
    420[唐]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擅兴律》,第16卷,刘俊文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33页。
    421[唐]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贼盗律》,第17卷,刘俊文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51页。
    422 《天盛律令》,第1卷,“谋逆门”,第111-114页。
    423 《天盛律令》,第1卷,“失孝德礼门”,第115页。
    424 《天盛律令》,第1卷,“背叛门”,第115页。
    425 《天盛律令》,第1卷,“恶毒门”,第117页。
    426 《天盛律令》,第1卷,“为不道门”,第119页。
    427 《天盛律令》,第1卷,“谋逆门”,第112页.
    428[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第50卷,成平四年十二月条,引自韩荫晟编:《党项与西夏资料汇编》.中卷第1册,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88页。
    429[清]吴广成:《西夏书事》,第12卷,龚世俊等点校,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第146页。
    430 参见[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第150卷,庆历四年六月条,引自韩荫晟编:《党项与西夏资料汇编》,中卷第3册,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934页.
    431[清]吴广成:《西夏书事》,第18卷,龚世俊等点校,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第215页。
    432[元]脱脱等:《宋史·夏国传下》,第486卷,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4028页。
    433[元]脱脱等:《宋史·夏国传上》,第485卷,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3993页。
    434 参见白滨:《辽金西夏史》(西夏部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13页。
    435[清]吴广成:《西夏书事》,第13卷,龚世俊等点校,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第153页。
    436 《天盛律令》,第9卷,“越司曲断有罪担保门”,参见李鸣:“西夏司法制度述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第221页。
    437[清]吴广成:《西夏书事》,第20卷,龚世俊等点校,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第237页。
    438 《天盛律令》,第10卷,“司序行文门”:“上等司:中书、枢密。次等司:殿前司、御史、中兴府、三司、僧人功德司、出家功德司、大都督府、皇城司、宣徽、内宿司、道士功德司、閤门司、御庖厨司、匦匣司、西凉府、府夷州、中府州。中等司:大恒历司、都转运司、陈告司、都磨堪司、审刑司、群牧司、农田司、受纳司、边中监军司、前宫侍司、磨勘军案殿前司上管、鸣沙军、卜算院、养贤务、资善务、回夷务、医人院、华阳县、治源县、五原县、京师工院、虎控军、威地军、大通军、宣威军、圣容提举。下等司:行宫司、择人司、南院行宫三司、马院司、西院经治司、沙州经治司、定远县、怀远县、临河县、保静县、灵武郡、甘州城司、永昌城、开边城。末等司:刻字司、作房司、制药司、织绢院、番汉乐人院、作首饰院、铁工院、木工院、纸工院、砖瓦院、出车院、绥远寨、西明寨、常威寨、镇国寨、定国寨、凉州、宣德堡、安远堡、讹泥寨、夏州、绥州。”司等以外有:官提点、执飞禽提点、秘书监、京师工院为管治者、番汉大学院等。第362-378页。
    439[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党项羌传》,第198卷,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290页。
    440 参见[元]脱脱等:《辽史·西夏外纪》,第115卷,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524页。宋人曾巩在《隆平集》第20卷记载:“蕃族有和断官,择气直舌辩者为之,以听讼之曲直。杀人者纳命价百二十千。”
    441[元]脱脱等:《宋史·夏国传上》,第485卷,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3993页。
    442[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第150卷,引自韩荫晟编:《党项与西夏资料汇编》,中卷第3册,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934页.
    443 李仲三译,罗矛昆校订:《天盛改旧新定律令》,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444 参见白滨:《西夏——消逝在历史记忆中的国度》,北京:外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22页。
    445[元]脱脱等:《宋史·夏国传上》,第485卷,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4002页。
    446 虞集是元代著名文人,著有《虞集文集》,为翰道冲作画像赞。参见[清]吴广成:《西夏书事》,第38卷,龚世俊等点校,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第447页。
    447 参见[清]吴广成:《西夏书事),第31卷,龚世俊等点校,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第359页。
    448[元]脱脱等:《宋史·夏国传下》,第486卷,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4019页。
    449 同上注,第14025页。
    450 参见聂鸿音等:《类林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页。
    451[西夏]骨勒茂才:《番汉合时掌中珠》。黄振华等整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452 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编写委员会编纂:《中国谚语集成·宁夏卷》,西夏谚语章,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453 参见陈炳应:“西夏人对活字印刷术的杰出贡献”,杜建录主编:《西夏学》第1辑,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454 聂鸿音:《西夏文德行集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
    455 参见朱海:“西夏孝观念研究”,《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第84页。
    456 罗矛昆、李范文、[俄]克恰诺夫:《圣立义海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2页。
    457 聂鸿音:《西夏文德行集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第139页。
    458 罗矛昆、李范文、[俄]克恰诺夫合著:《圣立义海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页。
    459 同上注,第68页。
    460 同上注,第70页。
    461 转引自陈炳应:《西夏文物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94页。西夏文献《乾定申年黑水守将告近禀帖》是科兹洛夫从黑水城盗走的文献之一,1971年克恰若夫在《匈牙利东方学报》24卷2期发表《黑水所出1224年的西夏文书》,首次公布该文献的手抄本。
    462 参见[清]吴广成:《西夏书事》,第26卷,龚世俊等点校,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第298页;第34卷,第399页。
    463 罗矛昆、李范文、[俄]克恰诺夫合著:《圣立义海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页。
    464 参见陈旭:“儒家的“礼”与西夏《天盛律令》”,《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第14页。
    465[唐]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名例律》,第1卷,刘俊文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466 《天盛律令》,第20卷,“罪则不同门”,第611-612页。
    467 陈旭:“儒家的‘礼'与西夏《天盛律令》”,《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第16页。
    468 《天盛律令》,第2卷,“八议门”,第132页.
    469 《天盛律令》,第2卷,“罪情与官品当门”,第138-139页。
    470 《天盛律令》,第1卷,“为不道门”,第120页。
    471[唐]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名例律》,第4卷,刘俊文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89-90页。
    472 《天盛律令》,第2卷,“老幼重病减罪门”,第150-151页。
    473 《天盛律令》,第14卷,“误殴打争门”,第483页。
    474 《天盛律令》,第3卷,“杂盗门”,第162页。
    475[俄]戈尔芭切娃、克恰诺夫:《西夏文写本和刊本》,莫斯科:东方文献出版社,1963年版。
    476 《天盛律令》,第9卷,“行狱杖门”,第335页。
    477[唐]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断狱律》,第29卷,刘俊文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593页。
    478 参见《天盛律令》,第9卷,“行狱杖门”,第326-327页.
    479 《天盛律令》,第9卷,“行狱杖门”,第334页。
    480 同上注,第335页。
    481 《天盛律令》,第14卷,“误殴打争门”,第481页。
    482 《天盛律令》,第9卷,“越司曲断有罪担保门”,第339-340页.
    483 党项社会处于中原农耕与北方游牧社会的接触地带,党项羌族从青藏高原内迁的过程伴随着对于中原文化接受的过程,受唐宋社会制度、文化影响很深,唐中期党项首领拓拔思恭因协助唐朝剿灭黄巢起义有功,受封为夏州节度使,党项与中原王朝的关系更加密切。西夏立国后自然会学习中原王朝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治法律制度,同时,在西夏的政治法律制度中也反映出其自身的民族特点。
    484 杨一凡:“中华法系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误区”,《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张晋藩:“中华法系特点再议”,《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
    485 杨一凡:“中华法系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误区”,《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第91页。
    486 张晋藩:“中华法系特点再议”,《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第47页。
    487 杜建录:“论西夏《天盛律令》的特点”,《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第59页。
    488 张晋藩:《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83-384页.
    489 杜建录:《<天盛律令>与西夏法律制度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490 《庆元条法事类·道释门》,参见杜建录“论西夏《天盛律令》的特点”,《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第60页。
    1.[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2003年。
    2.[唐]魏征等:《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
    3.[唐]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法律出版社1999年。
    4.[唐]萧嵩等奉敕撰:《大唐开元礼》,民族出版社影印洪氏公善堂本2005年。
    5.[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点校本1989年。
    6.[后晋]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2002年。
    7.[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2003年。
    8.[宋]王钦若、杨亿等:《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
    9.[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点校本1979年。
    10.[宋]曾巩:《隆平集》,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3年。
    11.[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点校本1995年。
    12.[宋]谢深甫等:《庆元条法事类》,燕京大学图书馆藏本1948。
    13.[宋]王溥:《五代会要》中华书局点校本1978年。
    14.[宋]沈括:《梦溪笔谈》,胡道静点校,中华书局1957年。
    15.[宋]苏轼:《东坡志林》,王松龄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
    16.[宋]窦仪等:《宋刑统》,薛梅卿点校,法律出版社1999年。
    17.[宋]王溥:《唐会要》,中华书局影印本1955年。
    18.[西夏]骨勒茂才著:《番汉合时掌中珠》,黄振华等整理,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年。
    19.[意]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冯承钧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20.[元]余阕:《青阳先生文集》,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四部丛刊续编集部1934年。
    21.[元]袁桷:《清容居士集》,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本1985年。
    22.[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97年。
    23.[元]脱脱等:《辽史》,中华书局点校本2003年。
    24.[元]脱脱等:《金史》,中华书局点校本2003年。
    25.[明]宋濂等:《元史》,中华书局点校本2003年。
    26.[清]张鉴:《西夏纪事本末》,龚世俊等点校,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年。
    27.[清]吴广成:《西夏书事》,龚世俊等点校,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
    28.[清]徐乾学纂:《读礼通考》,中华书局1987年。
    29.[清]沈家本:《历代刑法考》(1-4册),中华书局1985年。
    30.[清]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
    31.[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孝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
    32.[清]徐松:《宋会要辑稿》,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聚珍本1957年。
    33.[清]薛永升:《唐明律合编》,怀效锋、李鸣点校,法律出版社1999年。
    34.戴锡章编撰:《西夏纪》,罗矛昆校点,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
    35.程树德:《九朝律考》,中华书局2003年。
    36.程树德:《论语集释》(1-4辑),中华书局1997年。
    37.韩荫晟编:《党项与西夏资料汇编》共9册,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
    38.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编辑:《俄藏黑水城文献》(1—1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2000年)。
    39.史金波、聂鸿音、白滨译注:《天盛改旧新定律令》,法律出版社2000年。
    40.史金波、白滨、黄振华撰写:《文海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41.陈炳应:《贞观玉镜将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
    42.史金波、黄振华、聂鸿音著:《类林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
    43.白滨:《元昊传》,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年。
    44.聂鸿音:《西夏文德行集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
    45.罗矛昆、李范文、[俄]克恰诺夫著:《圣立义海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
    46.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编辑部:《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4卷3号(西夏文专号),1932年。
    47.陈炳应:《西夏谚语·新集锦成对谚语》,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48.李逸友编著:《黑水城出土文书(汉文文书卷)》,文物出版社1991年。
    49.俞荣根:《儒家法思想通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50.瞿同祖:《瞿同祖法学论著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
    51.陈金全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法律出版社2001年。
    52.曾代伟主编:《中国法制史》,法律出版社2006年。
    53.李锡厚、白滨:《辽金西夏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54.俞荣根:《道统与法统》,法律出版社1999年。
    55.宁夏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等编:《西夏文史论丛》(一),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
    56.曾代伟:《金律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1995年。
    57.周伟州:《唐代党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58.白滨:《党项史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
    59.陈炳应:《西夏文物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
    60.张晋藩总主编:《中华法制通史》(1-10册),法律出版社1999年。
    61.白滨:“西夏的政治制度”,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
    62.冯汉骥:《中国亲属称谓指南》,徐志诚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
    63.[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上下册),杨东莼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
    64.马小红:《礼与法:法的历史连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65.范忠信等编校:《中国文化与中国法系——陈顾远法律史论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
    66.杨鸿烈:《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
    67.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编:《中华文化通志·法律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68.钟侃等:《西夏简史》,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年。
    69.刘凤翥、李锡厚、白滨:《二十五史新编·辽史金史西夏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70.白滨编:《西夏史论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84年。
    71.[德]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2年。
    72.陶毅、明欣:《中国婚姻家庭制度史》,东方出版社1994年。
    73.丁凌华:《中国丧服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74.[俄]孟列夫、蒋维松、白滨编:《俄藏黑水城文献》(第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75.张传玺:《中国历代契约汇编考释(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76.聂鸿音:《塞北三朝》,中华书局2001年。
    77.白滨:《西夏——消逝在历史记忆中的国度》,外文出版社2005年。
    78.漆侠、乔幼梅:《辽夏金经济史》,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
    79.张晋藩:《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
    80.吴天墀:《西夏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
    81.薛梅卿:《宋刑统研究》,法律出版社1997年。
    82.钱大群:《唐律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
    83.周密:《宋代刑法考》,法律出版社2002年。
    84.叶孝信主编:《中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85.杜建录:《<天盛律令>与西夏法律制度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
    86.杜建录主编:《二十世纪西夏学》,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
    87.姜歆:《西夏法律制度研究—<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初探》,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
    88.韩延龙主编:《法律史论集》(1-5册),法律出版社1998-2004年。
    1.杨一凡:“中华法系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误区”,《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2.曾代伟:“民族法文化与中华法系——以金代为例”,《现代法学》,2003年第5期。
    3.[美]邓如萍:“党项王朝的佛教及其元代遗存”,聂鸿音等译,《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
    4.聂鸿音:“西夏遗文录”,载于杜建录主编:《西夏学》,第2辑,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
    5.聂鸿音:“迦陵频伽在西夏王陵的象征意义”,《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6.罗昭:“藏汉合鐾《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考略”,《世界宗教研究》,1983年第4期。
    7.崔红芬:“《天盛律令》与西夏佛教”,《宗教学研究》,2005年第2期。
    8.陈国灿:“西夏天庆年间典当残契的复原”,《中国史研究》,1980年第1期。
    9.白滨:“从西夏文字典《文海》看西夏社会”,《文海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10.黄振华:“西夏天盛二十二年卖地文契考释”,载于白滨主编:《西夏史论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84年。
    11.聂鸿音:“俄藏6965号<天盛律令>残卷考”,《宁夏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12.聂鸿音:“释‘大'”,载于杜建录主编:《西夏学》,第1辑,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
    13.陈炳应:“党项人的军事组织述论”,《民族研究》,1986年第5期。
    14.胡若飞:“《贞观将玉镜》正文译考”,《宁夏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15.胡若飞:“西夏军律重典《贞观将玉镜》考”,《宁夏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16.陈炳应:“西夏兵书《贞观玉镜将》”,《宁夏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
    17.李鸣:“西夏司法制度述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18.陈炳应:“西夏人对活字印刷术的杰出贡献”,载于杜建录主编:《西夏学》,第1辑,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
    19.朱海:“西夏孝观念研究”,《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20.李华瑞:“论儒学与佛教在西夏文化中的地位”,载于杜建录主编:《西夏学》,第1辑,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
    21.陈旭:“儒家的‘礼'与西夏《天盛律令》”,《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22.张晋藩:“中华法系特点再议”,《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
    23.杜建录:“论西夏《天盛律令》的特点”,《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24.王尧:“西夏黑水桥碑考补”,《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78年第1期。
    25.杨峥嵘:“中华法系与大陆法系比较研究”,《当代法学》,2001年第1期。
    26.王立民:“也论中华法系”,《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27.薛正俭:“西夏王国古老的法治图谱”,《检察日报》,2005年6月10日,第4版。
    28.聂鸿音:“西夏水利制度”,《民族研究》,1998年第6期。
    29.杜建录:“论西夏的司法制度”,《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4期。
    30.杜建录:“西夏的审判制度”,《宁夏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31.杜建录:“西夏畜牧法初探”,《中国农史》,1999年第3期。
    32.姜歆:“论西夏法典中的刑事法律制度”,《宁夏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33.姜歆:“论西夏法典结构及私法在其中的地位”,《宁夏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34.姜歆:“论西夏法典中的狱政管理制度”,《宁夏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35.姜歆:“论西夏法典《天盛律令》中的法医学”,《宁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36.姜歆:“西夏《天盛律令》厩牧律考”,《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37.赵江水:“西夏的立法概况”,《宁夏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38.文志勇、崔红芬:“西夏僧人的管理及义务”,《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1.Krober,A.L.1909:"'Classificatory Systems of Relationship",Jour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Vol.39.
    2.K.B.Kepping:"Tangut(Xixia) degrees of mourning",Linguistics of the Tibetan-Burman Area,Vol.14:2,Fall 1991.
    3.Murdock,G.P.1949:Social Structure,Macmillan,New York.
    4.Ruth W.Dunnell,The Great State of White and High—Buddhism and State Formation in Eleventh-Century Xia,1996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Honolulu.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