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水电开发中的利益衡平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水电是清洁可再生能源,鼓励开发水电,这是我国基于水电所占能源比例和能源结构的必然选择。我国的水电建设正处于建设高峰期,我们在看到水电开发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之时,更要理性的看到水电开发对环境和社会利益造成的巨大影响。环境利益、社会利益、生存利益和经济利益都是正当利益,如何衡平这些利益冲突,是理论与实务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依法治国观念的深入,运用行政手段来协调这些利益冲突的难度越来越大、有效性越来越差。因此,需运用法律手段来衡平这些利益冲突,通过立法建立相应的利益调控机制和法律制度,使水电开发中的利益规范化、法律化,以充分调动各类利益主体保护水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预防和化解纠纷,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本文从利益法学的角度,对水电开发中所涉利益及利益主体、利益冲突的衡平原则、完善调控利益的法律制度进行系统研究,着重从利益主体的确认、利益衡平原则的确立与运用、法律制度的完善等方面对水电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试图为法律完善提供建议。全文共分五部分。
     引言:对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研究范畴、国内外研究资料情况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作出说明。
     第一章为水电开发中的利益分析,分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提出水资源因地各异的价值结构,对应着不同利用方式及其组合,阐明了利益冲突的根源。第二部分从利益分析的角度把水电开发所涉利益划分为环境、经济、社会和生存利益。第三部分运用利益主体理论确认水电开发的利益主体为政府、水电企业和居民。以居民对当地自然资源存在及开发的优先受惠权为法理依据,重点论证了居民应成为水电开发受益主体,居民正当权益应得到法律的确认和保障。第四部分对本章进行了小结,提出了利用利益分析法分析问题的对策思路。
     第二章为水电开发中利益衡平的原则,分两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提出利益衡平的价值目标。利益衡平原则的确立和运用应建立在公平、效率的基础之上。公平是效率的前提,效率是实现公平的手段。第二部分以公平和效率为价值目标,提出了衡平环境利益、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生存利益之间冲突时的五个具体原则。
     第三章为完善水电开发中的利益调控制度,分六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提出为保障广大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需完善水信息公开制度;第二部分提出为使关注环境和社会利益的公众有相应的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应从参与主体的确认与强化公众的决策效力等方面完善公众参与制度。第三部分提出为衡平经济利益与环境和社会利益的冲突,应完善水电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利益冲突导致水电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面临着巨大的阻力;第四部分提出为约束政府及其官员的寻租行为,避免政治利益对水资源的不利影响,应完善水电资源管理与监督制度。第五部分提出为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公平合理的分配水电开发所获得经济利益,需完善水电收益分配制度。水电环境影响评价、水电收益分配、水电资源管理与监督制度在于预防利益冲突。第六部分提出完善利益冲突解决制度。我国主要是通过行政强制机制解决水电开发产生的各种利益冲突,而协商、仲裁、公益诉讼等解决机制不健全。利益冲突解决制度的完善在于积极解决已产生的利益冲突。
     结语:对论文的立意、结构和观点进行整体梳理及归纳。
Hydropower is a clean and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To encourage the development of hydropower, which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China's hydropower-based energy ratio and energy structure. China's hydropower development is under construction peak. we not only see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the enormous hydropower development, but also be rational to see t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on the environment and social benefits of the enormous impact. Environmental interests, social interests, survival and economic interests are legitimate interests, how to equiponderate these conflicts of interests is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roblems which we should resolve.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s market economy system and in-depth of law concept , using the administrative means to reconcile conflict of interest is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and the effectiveness is getting worse. Therefore, we need to use legal means to equiponderate these conflicts of interest, establish the corresponding regulatory mechanisms and legal system to fully mobilize the various interest groups to protect water resources. As a result, we can realiz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society.
     This paper focus on the interests of the main body from the confirm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equity interests to the establishment and use of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egal system in this paper. Full-text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Introduction: The purpose, significance, research scope, current materials for research from both home and abroad, and research method and innovation will be discussed.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 the analysis of interests in t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It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started. The first part is the value of water ,varing from place to place the structure,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use patterns and combinations ,to clarify the root causes of conflict of interest. The second part is divided into environmental, social, surviv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The third part is the application of stakeholder theory, confirming the main interest of hydropower development for the government, utilities companies and residents. The residents of local natural resources should benefit from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hydropower. Part IV of this chapter conducted a summary of proposed benefit analysis method, using the issue Countermeasures.
     Chapter II discuss the principle of equiponderating the interests in t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 The first section presents the goal of the interests of equity. The interests of the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equity should be based on a fair and efficient basis. Fairness is the premise of efficiency, and efficiency is to achieve a fair means. The second part puts forward the environmental benefits of equity, social interests, survival and economic interests during the five specific principles.
     Chapter III discusse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egal system in t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general public's right to know and the right of participation, the openness of water information systems is required to improve; To make people have the appropriate channels to express their interest demands, public participation should be enhanced. The third part's discussing is that the wate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system should be improved. To avoid the political interests of the adverse effects on water resources,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system should be improved in fourth section. The fifth section is to improve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system for water and electricity.
     Conclusion: This part mainly focuses on summarizing the conception, structure and the viewpoints.
引文
1 李丹:《环境立法的利益分析-以废旧电子电器管理立法为例》,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35页。
    2 张晓:“自然文化遗产的内涵和资源特殊性”,转引自张晓、郑玉歆主编:《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P1-P10。
    3 郑易生:“资源价值与利益集团--国家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的一些理论问题”,转引自张晓、郑玉歆主编:《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P191-P205。
    4 佚名:“工程经济:水电工程经济利益关系分析”,载五洲考试网http://www.wzksw.com,2009-4-25。
    5 佚名:“工程经济:水电工程经济利益关系分析”,载五洲考试网http://www.wzksw.com,2009-4-25。
    6 王蓉:《资源循环与公享的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页。
    7 佚名:“工程经济:水电工程经济利益关系分析”,载五洲考试网http://www.wzksw.com,2009-4-25。
    8 李启家、李丹:《环境法的利益分析之提纲》,中国环境法网http://www.riel.whu.edu.cn,2009-10-8。
    9 李启家、李丹:《环境法的利益分析之提纲》,中国环境法网http://www.riel.whu.edu.cn,2009-10-8。
    10 李丹:《环境立法的利益分析-以废旧电子电器管理立法为例》,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35页。
    11 王景福:《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8-92页。
    12 王伟光:《利益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8页。
    13 罗斯科·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 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商务印书馆1984版,第147页。
    14 孙笑侠:“论法律与社会利益--对市场经济中公平问题的另一种思考”载《法理学论丛》,2005年第3期。
    15 董保华:《社会法原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版,第2页。
    16 李小云、靳乐山:《生态补偿机制:市场与政府的作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74页。
    17 叶舟:《技术与制度:水能资源开发的机理研究》,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年版,第184页。
    18 李一帆:“部门利益制约立法质量”,载http://newsl.jrj.com.cn/news,2006-10-24。
    19 魏建、周林彬:《法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7页。
    20 王文长:《西部开发中民族利益关系协调机制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第20-21页。
    21 王文长:《西部开发中民族利益关系协调机制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第138-140页。
    22 王文长:《西部开发中民族利益关系协调机制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第100-103页。
    23 王景福:《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9页。
    24 张可佳:《我国大型水电工程1600万移民中1千万人身陷贫困》,《中国青年报》2004年7月28日。
    25 李丹:《环境立法的利益分析-以废旧电子电器管理立法为例》,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15页。
    26 皮纯协、冯军:《关于平衡论的几点思考》,载罗豪才:《现代行政法的平衡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第85页。
    27 操小娟:《土地利用中利益衡平的法律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页。
    28[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0-55页。
    29 李丹:《环境立法的利益分析-以废旧电子电器管理立法为例》,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34页。
    30 李丹:《环境立法的利益分析-以废旧电子电器管理立法为例》,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34页。
    31 李丹:《环境立法的利益分析-以废旧电子电器管理立法为例》,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34页。
    32 《21世纪议程》,中国环境出版社1993年版中译本,第78页。
    33 曹明德、黄锡生主编:《环境资源法》,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237页。
    34[日]大须贺明:《生存权论》,林浩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05页。
    35 王文长:《西部开发中民族利益关系协调机制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36 汪劲:环境正义:“丧钟为谁而鸣-美国联邦法院环境诉讼经典判例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版,第204页。
    37 吕忠梅:《论环境法的本质》,载《法商研究》1997年第6期。
    38 高雪梅:“水电开发各方利益平衡的思路分析”,载《中国水运》2008年第7期。
    39 操小娟:《土地利用中利益衡平的法律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8页。
    40 魏建、周林彬:《法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5页。
    41 李丹:《环境立法的利益分析-以废旧电子电器管理立法为例》,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25页
    42 王景福:《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9页。
    43 韩广、杨兴:《中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
    44 李艳芳:《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45 叶俊荣:《环保自力救济的制度应因:“解决纠纷”或“强化参与”》,载《环境政策与法律》,台湾月旦出版公司1993年版。
    46 Heather N.Stevenson,"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Laws in the Nineties:C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Mexico Learn from Each Other?" 32 University of Richmonnd Law Review 1675,January,1999.
    47 汪劲:《中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环境与开发决策的正当法律程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2页。
    48 World Bank,"Public Involvement in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Requirements,Opportunities and Issues",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Sourcebook Update,October,1993.
    49 汪劲:《中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环境与开发决策的正当法律程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2页。
    5 叶俊荣:《环境影响评估的公众参与:法规范的要求与现实的考虑》,载《环境政策与法律》,台湾月旦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221页。
    51 World Bank,"Public Involvement in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Requirements,Opportunities and Issues",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Sourcebook Update,October,1993,p8.
    52 Nancy Perkins Spyke,"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decisionmaking at the New Millennium:Structuring New Spheres of Public Influence",26 Boston College Environmental Affairs Law Review 263.Winter.1999.note98.
    53 汪劲:《中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环境与开发决策的正当法律程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9页。
    54 汪劲:《中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环境与开发决策的正当法律程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7-178页。
    55 汪劲:《中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环境与开发决策的正当法律程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8页。
    56 叶俊荣:《环境影响评估的公众参与:法规范的要求与现实的考虑》,载《环境政策与法律》,台湾月旦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219页。
    57 韩广、杨兴:《中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365页。
    58 李一帆:《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地位事关立法公正》,载《嘹望》2004年第7期。
    59 李檐 李一方:《公示、听证、公众参与、独立专家评估: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科学发展观与江河开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
    60 叶舟:《技术与制度:水能资源开发的机理研究》,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年版,第216页。
    61 汪劲:《中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一环境与开发决策的正当法律程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62 金瑞林:《环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6-127页。
    63 王景福:《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64 王景福:《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
    65 曹明德、黄锡生:《环境资源法》,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46-52页。
    66 操小娟:《土地利用中利益衡平的法律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页。
    67 王景福:《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6页。
    68 王有强、张道军:《流域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69 王有强、张道军:《流域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年版,第180页。
    70 叶舟:《技术与制度:水能资源开发的机理研究》,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年版,第21页。
    71 王景福:《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4页。
    72 钱弘道:《经济分析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48页
    73 叶舟:《技术与制度:水能资源开发的机理研究》,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135页。
    74 林玉、戴娓:“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地区:水电越开发群众越贫困”,经济参考报(北京)http://biz.163.com 2006-02-15。
    75 张可佳:《我国大型水电工程1600万移民中1千万人身陷贫困》,《中国青年报》2004年7月28日。
    76 叶舟:《技术与制度:水能资源开发的机理研究》,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年版,第195页。
    77 曹广晶:“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开发与环保双赢”,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国际研讨会,2007.09.10。
    78 王明远:《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284页。
    79 齐树洁、郑贤字:《我国公益诉讼的困境与出路》,载《中国司法》2005年第三期。
    80 王灿发:《论环境纠纷处理与环境损害赔偿专门立法》,在《政法论坛》2003年第五期。
    81 齐树洁、林建文:《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82 齐树洁、林建文:《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83 赵震江:《法律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7页。
    84 钱弘道:《经济分析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55页。
    85 李艳芳:《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1]张文显.法理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曹明德,黄锡生.环境资源法.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3]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王文长.西部开发中民族利益关系协调机制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5]王伟光.利益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6]操小娟.土地利用中利益衡平的法律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杨仁寿.法学方法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8]杨心宇.法理学导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9]陈泉生.环境法学基本理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10]吕忠梅.环境法学(第二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11]齐树洁,林建文.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12]王蓉.资源循环与公享的立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13]刘成武,黄利民.资源科学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4]曾隆兴.公害纠纷与民事救济.台湾: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5.
    [15]佘正荣.生态智慧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16]何艳梅.国际水资源利用和保护领域的法律理论与实践.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17]李丹.环境立法的利益分析-以废旧电子电器管理立法为例.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18]赵震江.法律社会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9]水资源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编委会.水资源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20]汪劲.中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环境与开发决策的正当法律程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1]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当代水利科技前沿.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22]吕忠梅.超越与保守-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环境法创新.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3]吴清旺.房地产开发中的利益冲突与衡平.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24]梁慧星.民法解释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
    [25]李楣,李一方.公示、听证、公众参与、独立专家评估: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科学发展观与江河开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6]张晓,郑玉歆.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7]董保华.社会法原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28]钱弘道.经济分析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9]叶舟.技术与制度:水能资源开发的机理研究.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30]王有强,张道军.流域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
    [31]王景福.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管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32]李艳芳.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3]王明远.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34]韩广,杨兴.中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1]大须贺明.生存权论.林浩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2]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3]罗·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4]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
    [5]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6]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王晓晔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7]玛赛伊尔·耶特尔.发展中国家环境影响评价立法.王之佳等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1]徐显明.生存权论.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5).
    [2]李绅豪,龚晶晶.利益相关方分析方法在长三角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研究.可持续发展,2005(5).
    [3]陆文兵.刍议环境民事赔偿责任社会化的理论基础.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0).
    [4]赵明昕.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利益衡平问题研究.现代法学,2005年(4).
    [5]陈泉生.论可持续发展法律救济-利益衡平.中国发展,2003(1).
    [6]黄锡生,张雒.论国际水域利用和保护的原则.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1).
    [7]黄锡生,邓禾.澳、美水权制度的启示.水利发展研究,2002年(2).
    [8]陈子定,张庆东.论利益衡量理论的司法运用-以法官司法能力的提高为视角.中国律师和法学家,2005-1(3).
    [9]王清军.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06(7).
    [10]周卫.论环境行政裁量权的合理行使与利益衡量.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4卷(6).
    [11]李军.利益衡量论.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12]梅献忠.论利益衡量思想与环境法的理念.政法学刊,24卷(4).
    [13]李一帆.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地位事关立法公正.瞭望,2004(7).
    [14]高雪梅.水电开发各方利益平衡的思路分析.中国水运,2008(7).
    [15]孙笑侠.论法律与社会利益--对市场经济中公平问题的另一种思考.法理学论丛,2005(3).
    [16]王灿发.论环境纠纷处理与环境损害赔偿专门立法.政法论坛,2003(5).
    [17]齐树洁,郑贤宇.我国公益诉讼的困境与出路.中国司法,2005(5).
    [1]张唯.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一司法的视角:[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03
    [2]邱晓磊.论庞德的衡平观:[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07
    [3]靳国军.精神利益论:[硕士学位论文].云南师范大学,2004
    [4]范例.环境保护中的利益博弈研究-以长寿湖渔业养殖为例:[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大学,2005
    [5]张田辉.我国循环经济立法中的利益分析:[硕士学位论文].河海大学,2006
    [6]张斌.现代立法中的利益衡量-以个体主义方法论为研究视角:[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5
    [7]杨安源.环境侵权法律救济中的利益衡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大学,2003
    [8]唐宇红.我国环境侵权民事司法中的利益衡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8
    [1]曹明德.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从生化经济到阳光经济(生态经济)的转变.//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
    [2]李启家,李丹.环境法的利益分析之提纲.//2003年环境资源法学国际研讨会(2003.10.24-26)论文集.
    [3]钭晓东.从契约到身份的逆向回归-西部生态安全与环境法矫正机制问题研究.//2005年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基地会议论文集.
    [4]黄锡生,潘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浅析一兼论流域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发挥.//2007年环境资源法学会论文集.
    [5]罗吉.环境法的经济发展功能探讨.//2003年环境资源法学国际研讨会(2003.10.24-26)论文集.
    [1]罗吉.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法效益原则.中国环境法网,2008-9-9.
    [2]孔志峰.如何从财政学角度设计生态补偿机制.中国环境报,2008-09-29.
    [3]罗吉.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法效益原则.中国环境法网,2008-01-08.
    [4]李启家.我国水环境保护立法的创新与进化.中国环境生态网,2005-6-20.
    [5]李启家,罗吉.论环境权的基本构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环境法学基本范畴研究》研究成果).中国环境法网,2007-6-6.
    [6]李启家.环境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创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成果报告摘要).中国环境法网,2003-9-29.
    [7]徐迪.水权转让中的利益冲突.中国法院网,2005-09-20.
    [8]张可佳.我国大型水电工程1600万移民中1000万人身陷贫困.中国青年报,2004-7-28.
    [1]国家环保局.21世纪议程.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2]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1987.
    [1]Frona M Powell(1997),Law and the Environment,Indiana University West Educational Publishing company.
    [2]Jeremy cooper,Rajeev Dbavan(1986),Public interest Law,copyright Basil Blackwell.
    [3]Daniel S.lacofano,Public Involvement as an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Proces13(1990).
    [4]World Bank,"Public Involvement in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Requirements,Opportunities and Issues",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Sourcebook Update,October,1993,p8.
    [5]World Bank,"Public Involvement in Environmenta Assessment:Requirements,Opportunities and Issues',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Sourcebook Update,October,199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