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制度建设与社会转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中国当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转型从本质上说就是一个社会系统中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制度的转换,因此制度建设(制度安排)在转型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中兴公司为个案,探究其在准备改造、公私合营、改造高潮三个时期内,国家通过系统的制度建设是如何改造中兴公司的;同时力图从微观方面揭示中兴公司是怎样跟国家制度之间进行博弈和互动的,博弈和互动的过程也是制度变迁的过程。
     解放初期国家一边进行经济恢复重建,一边对资本主义私营经济进行调整和初步改造。在此过程中,通过连续的政策安排和细化的制度建设,从调整公私、劳资、产销关系入手,对部分私营大企业进行了国家资本主义初级形式的改造。此时,中兴公司正处于向国家申请公私合营的过程中,主要资方人员很快被纳入了工商联体系。根据新《劳动法》要求,企业内部设立了工会。按照中财委清产核资及公私股权确认方面的规章制度,完成了清产核资工作。同时中兴资方为了获取利益的最大化,以董事会决议为基础与国家进行了博弈。五反运动前后,国家通过发动工人阶级对私企内部进行改造,建立了民主管理制度。面临着五反运动的残酷性,中兴资方不甘心人事调配权、经营管理权、利润分配权受到限制,用迂回的策略与国家进行角逐。国家采取灵活机动的策略,引导中兴资方最终建立了公私合营机构。
     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以后,国家为了最终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继续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如规范企业运行和利润分配的《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各级工商联统战部门对资本家的定期教育制度;对私方人员安排的制度;公私共事关系制度:从“四马分肥”到“定息”制度等。在这些系统化的制度框架下,资方心态逐渐趋于稳定,国家比较平稳地完成了对中兴公司的改造。通过对资方主要人员朱启玲和黎绍基的安排结果来看,国家对资方人员安排的制度得到了较好的贯彻。正是依靠着这些连续的制度控制,社会转型的目标得以实现。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rom 1949 to 1956 to comple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three, it is an important social transition of China's contemporary history, Social transformation is essentially a social and political system, economic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the conversion system, the system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in the transition process plays a vital role. This article take the ZHONGXING as a case, inquired into that it in the preparation transformation, public-private jointly-operated, in the transformation high tide three times, how the country is re-organizes the ZHONGXING through system's system construction; How simultaneously tries hard from the microscopic aspect to promulgate the ZHONGXING Corporation is to carry on gambling and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national system, gambling and the interactive process is also the system vicissitude process.
     One side the early days of liberation country carries on the economic recovery reconstruction, at the same time makes the adjustment and the preliminary transformation to the capitalism private sector. During this process, through the continual policy arrangement and the refin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from the adjustment public and private, the labor, the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relations obtains, has made the state capitalism primary form transformation to the part privately operated big enterprise. This time, ZHONGXING is being to the national application public-private jointly operation in the process, the main capital personnel are integrated in the association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system. Requests according to new "Labor law", the enterprise interior has set up the trade union. According to wealth committee appraisal of properties and funds and the public and private stockholder's rights confirmation aspec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have completed the appraisal of properties and funds work. Simultaneously the resurgence capital to gain the benefit maximization, has carried on gambling take the board of directors resolution as the foundation and the country. Around the 5 anti movements, the country through mobilizes the working class to make the transformation to the private business interior, has established the democratic management system. Faces 5 anti movements brutal, the resurgence capital is being resigned to the human affairs to mix the power, the management authority, the profit distribution right to be restricted, carries on the contention with the circuitous strategy and the country. The country adopted the nimble mobile strategy, the guidance resurgence capital has established the public-private jointly-operated organization finally.
     After transition period total route announcement, the country to complete finally to the Capitalist industry and commerce transformation, continues to establish the perfect each system. If standard enterprise movement and appropriation of profit "Public-private jointly operation Industrial enterprise Temporary regulation"; All levels of association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united front department to capitalist's regular educational system; System which arranges to the personnel representing the capitalist interests; Public and private works together as colleagues the relational system; From "four-horse division of profits" "fixed rate of interest" system and so on.. Under these systematization's system frame, the capital point of view tends to be stable gradually, the country quite steady has completed to ZHONGXING's transformation. Through to private side key personnels Zhu Qi Ling and Li Shaoji the arrangement result, the country the system which arranged to the personnel representing the capitalist interests obtained the good implementation. Is precisely depends upon these continual system control, the social reforming goal can realize.
引文
[1]刘玲玲:《对社会转型范畴的哲学思考》(《北方论丛》1996年第5期)。
    [1]杨桂华:《转型社会控制论》第272页,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第29页,三联书店1989年版。
    [1]枣庄市峄城区史志办编:《峄县志》(点注本)《物产篇》,线装书局2005年版。
    [1]见中共枣庄矿务局委员会 山东大学历史系 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历史研究所编:《枣庄煤矿史》第2页,山东人民出版社1959年12月版。
    [2]吕伟俊主编:《民国山东史》第268页,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枣庄市史志办公室编:《枣庄大事记(1949-1992)》1952年大事记。
    [1]《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061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3]《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254、1255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辑,第2-10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5月版。
    [1]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719页,人民出版社,1985版。
    [2]1中财委:《关于工业划分及工业组织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1950年3月14日。2《交通银行总处根据调查提纲对公私合营企业的意见》1950年7月19日。以上见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49-195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工商体制卷私营经济部分。
    [3]《陈云文选》第三卷,第93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陈云文选》第三卷,第259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刘永顺 董本来编:《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山东卷第33页,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
    [1]《华东区煤矿同业公会函》公私合营档,第37-1卷,枣庄矿业集团档案处馆藏中兴公司1948年档案。
    [2]《请求发还矿场卷》公私合营档,第33卷,枣庄矿业集团档案处馆藏中兴公司1949年档案。
    [1]《请求发还矿场卷》公私合营档,第33卷,枣庄矿业集团档案处馆藏中兴公司1949年档案。
    [2]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央档案馆编:《1949-195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工商体制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3]《中财委发还矿区事宜,补陈4点》,公私合营档案,第33卷,1950年枣庄矿业集团档案处馆藏中兴公司档案。
    [1][2]《清估定产原则》公私合营档案 第33卷,1950年,枣庄矿业集团档案处馆藏中兴公司档案。
    [1]《中国店员工会上海伙食业工会函》,公私合营档案 第49卷,1950年,枣庄矿业集团档案处馆藏中兴公司档案。
    [1]《中兴公司财产清估明细表》公私合营档案,33卷,1951年,枣庄矿业集团档案处馆藏中兴公司档案。
    [1]《中兴公司董事会决议》公私合营档案33卷,1951年枣庄矿业集团档案处馆藏中兴公司档案。
    [1]刘永顺 董本来编:《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山东卷第8页 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
    [1]《召开劳资协商会议的通知》公私合营档案5-11卷,1952年枣庄矿业集团档案处馆藏中兴公司档案。
    [2]《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192、231页,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山东省枣庄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第3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山东省枣庄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第3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缴款须知》公私合营档案5-11,1952年枣庄矿业集团档案处馆藏中兴公司档案。
    [2]《公私合营会议记录》公私合营档案,33卷,1952年枣庄矿业集团档案处馆藏中兴公司档案。
    [1]《公私合营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记录》公私合营档案,33卷,1953年枣庄矿业集团档案处馆藏中兴公司档案。
    [1]《技术改造档案》1954年,枣庄矿业集团档案处馆藏中兴公司档案。
    [1]《董事监事联席会议记录》公私合营档案1954年枣庄矿业集团档案处馆藏中兴公司档案。
    [1]关世雄等编:《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38页。
    [2]《1954年中共济宁地委对资改造改造办公室(通报)》,《对资改造·1955·永档》,滕州档案局馆藏档案。
    [3]见李青 陈文斌 林祉成编:《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央卷 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
    [1]《山东省委统战部和工商联来我处座谈记录》公私合营档案第34卷,1954年 枣庄矿业集团档案处馆藏中兴公司档案。
    [1]也刘永顺 董本来编:《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山东卷第333页,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
    [2][3]《公私合营委员会会议记录》公私合营档案34卷,1956年 枣庄矿业集团档案处馆藏中兴公司档案。
    [1][2]见《来函》卷5-12,1957年枣庄矿业集团档案处馆藏中兴公司档案。
    [1]童小鹏《风雨四十年》第144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出版。
    [1]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统战工作史料征集组编《统战工作史料》选辑1第16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根据刘永顺 董本来《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山东卷整理 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
    [2]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90年代初),第136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第12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汪洪涛《制度经济学》-制度及制度变迁性质解释第80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毛泽东文集》第七卷,第170----171页,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第27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3]《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466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 《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4 《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
    7 吕伟俊主编:《民国山东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 杨桂华:《转型社会控制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0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85版。
    11 许涤新:《我国过渡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和阶级斗争》,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12 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90年代初),第136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3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
    14 汪洪涛:《制度经济学》__制度及制度变迁性质解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 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 许涤新:《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伟大成就》,《党史资料》1980年第1期。
    2 刘彦智:《社会主义改造中西城区是如何安排资方人员的》《北京党史》,2001年第6期。
    3 唐培吉:《社会主义改造的再认识》,《党史研究与教学》1999年第6期。
    4 高化民:《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评析》,《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1期。
    5 范守信:《全行业合营中清产核资、定息、人事安排和改革改组述评》,《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3期。
    6 李力安:《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问题再认识的认识》,《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1期。
    7 刘明钢:《关于对资改造中“定息”问题的初步探讨》,《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8 李占才:《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的社会思潮及民众因应心态》,《历史教学》1997年第2期。
    9 董宝训:《和平赎买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心态》,《文史哲》2004年第4期。
    10 黄如桐:《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评价问题》,《党的文献》1989年第3期。
    11 李亚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评价》,《资料月刊》1990年第5期。
    12 路江:《重新认识三大改造》,《经济学周报》1988年6月24日。
    13 刘文广:《1949-1956年工商资本家的心理变化及其原因》,《世纪桥》2006年第10期。
    14 戚万法:《我国50年代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原因及影响分析》,《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B版,第12期。
    15 刘玲玲:《对社会转型范畴的哲学思考》,《北方论丛》1996年第5期。
    1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四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2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央档案馆编:《1949--195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工商体制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3 李青 陈文斌 林祉成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央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
    4 刘永顺 董本来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山东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
    5 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统战工作史料征集组编:《统战工作史料》选辑1上海 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6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7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8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上中下卷),1986-1988年版。
    9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0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1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2 枣庄市史志办公室编:《枣庄大事记(1949-1992)》(内部资料)。
    13 山东省枣庄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第3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4 中共枣庄矿务局委员会、山东大学历史系、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历史研究所编:《枣庄煤矿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59年12月版。
    15 枣庄市峄城区史志办编:《峄县志》(点注本)线装书局,2005年版。
    16 枣庄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中兴风雨》 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7 枣庄矿业集团档案处馆藏档案 中兴公司档案,《公私合营档》(1949-195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