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RFID技术在汽车售后质量跟踪中的应用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的兑现,以及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无可避免地成为全球各大汽车公司的关注和研究对象。售后服务是汽车流通领域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涵盖了汽车销售以后有关汽车的质量保障、索赔、维修保养服务、汽车零部件供应、维修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及指导、市场信息反馈等一系列内容。
     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售后跟踪方案,国内汽车售后在售后服务上还存在很大差距和问题。汽车售后质量跟踪的缺失阻碍了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论文就汽车售后的质量跟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一种解决方法。RFID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有效的跟踪技术,本文基于该技术提出了一种汽车售后质量跟踪方案,为售后质量跟踪提供了参考。
     本文从汽车售后跟踪及维修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目前国内汽车售后服务的现状,介绍了国内汽车维修的主要形式及现代汽车售后服务流程,同时指出了汽车售后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对RFID技术进行了简介。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汽车售后质量跟踪方案,对方案需求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系统各功能模块,对方案进行了总体设计。从系统网络的构建、标签的选取、读写器的选择、标签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多标签防冲撞及系统开发模式的选择等几个方面对系统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实现了部分主要功能。
With China's commitments entry in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be cashed, as well a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integration process speed up, China's auto market has inevitably become the concerns and object of study of a major global automotive companies. The after-sales service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automobile current distribution realm, It covers the relevant quality assurances insurances maintenance service、parts supplier、maintenance of technical training、technical advice and guidance、information feedback and so on after the car sales.
     But the current response of the situation, the domestic automobile after-sale service has significant gaps and a lot of problems. The automobile after-sale quality track's flaw has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uto market. We discuss the exist problems on tracking in the automotive after-sale market to the quality and propose a solution. RFID technology is the rise in effective track technology in recent years; we propose a kind of automobile after-sale quality track plan based on this technology.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in quality track of after-sales.
     From the exist problems in automotive aftermarket maintenance, analysi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domestic automobile after-sale service, Introduce the domestic automobile services main form and modern automobile after-sale service flow, point out the exist problems in the automobile after-sale service. It tak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RFID technology. Propose a plan base on the RFID technology in automobile after-sale quality track, carry on the overall design to the plan, and propose the system requirements and various functional modules.
     It carry on the analysis and the discussion from network's construction, label's selection, reader-writer's choice, the label data transmission's security and the integrity, the multi-labels anti-collision system and the system development pattern choice and so on of the system's key technologies. Realize the part major function.
引文
[1]顾平平 王晓 从《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谈我国汽车售后服务[J]上海汽车2004.9 15-17
    [2]杨锁民.汽车售后市场为何难尽人意[J].中国机电工业,200 1,05:23-24
    [3]RFID世界网.[EB/OL]http://www.rfidchina.org/
    [4]葛郢汉 汽车售后服务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公路与汽运 总第123期 43-45
    [5]无线射频网.http://www.99dpj.com/Index.Asp
    [6]RFID世界网.[EB/OL]http://www.rfidworld.com.cn/
    [7]RFID世界网.RFID识别助力汽车智能维修自动诊断系统[EB/OL]http://www.rfidworld.com.cn/
    [8]朱为国 我国汽车服务业的现状和发展浅析[J]北京汽车 2004 No.1
    [9]季喜军 提高汽车4S店售后服务管理的措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 第16卷第22期 255-256
    [10]计志英 汽车服务业发展水平与结构变化[J]上海汽车 2005.07 11-14
    [11]孟芳 建立健全汽车后市场综合服务体系[J]汽车工业研究 2003.0238-41
    [12]李适伦 陈灶芳 曾宪强 蔡浩军 基于C/S模式的汽车综合性能自动检测管理系统及其实现[J]交通与计算机 2000年第4期 第18卷(总第93期)31-34
    [13]郁大同 加入WTO以来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及对策丽[J]西部探矿工程 2Q04年第4期总 第95期185-186.
    [14]搜狐汽车.[EB/OL]http://auto.sohu.com/
    [15]毛杰 面向新世纪的汽车售后服务系统信息化建设[J]上汽销售
    [16]周晓光 王晓华。射频识别(RFID)技术原理与应用实例[M]。2006,人民邮电出版社
    [17]游战清 刘克胜 吴翔 林汉宏等编著 无线射频识别(RFID)与条码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18]尹应增,微波射频识别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04
    [19]马吉明 朱训林 尚展垒 马莉 基于B/S与C/S结构的车辆管理信息系统[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2月第19卷第1期 62-65
    [20]薛晓萍 黄志坚 汽车售后客户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开发与应用 第20卷第3期 56-58
    [21]姜澄 吴光宇 基于数据仓库的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3年2月No.1 54-56
    [22]刘义乐 郭昊 徐宗昌 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维修信息系统设计[J]计算机工程 2003年3月第29卷第4期
    [23]李亚 范黎林 孙林夫 基于B/S模式的汽车售后服务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6年第2期 146-148
    [24]蒋文娟 RFID存在的隐私问题及应用建议[J]计算机安全 2005年1021-23
    [25]RFID世界网.制造业中RFID技术与MES、ERP应用集成[EB/O] http://www.chinarfid.com.cn/
    [26]丁秋林 力士奇.客户关系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7]周启林 郑兴华 浅析我国汽车售后服务[J]上汽销售 2002年7 30-32
    [28][德]Klaus Finkenzeller著 陈大材编译,射频识别(RFID)技术(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29]杨省董等编,电子线路分析基础[M]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 1985
    [30]H.J.Bowers J.N.Daigle and R.Petrovic Anti-collision Protocol for Reading Multiple RFID tags US Patent 5,88 3,5 82 March 1999
    [31]Peter Hawkes Anti-Collision and Transponder Selection Methods for Grouped "Vicinity" Cards and RFID Tags,IEE Colloquium RFIDT ech.PP.11-12 1999
    [32]M.Jacomet A.Ehrsam,andU.Gehrig,Contactless Identification Device with Ant i-collision Algorithm IEEE Computer Society,CSCC' 99,Athens,pp4-8 July 1999
    [33]汤涛 企业级应用程序开发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10月
    [34]微软新一代数据管理与分析软件SOL Server2005[EB/OL]http://www.51cto.com/
    [35]柴晓路 服务构架与开放互操作技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20
    [36]刘晓蓉 汽车行业电子商务策略研究及基于C/S、B/S的销售平台设计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4.3 35-37
    [37]Scott Short.Building XML Web Services For the Microsoft.NET Platform.Microsoft Press.2002 5-9
    [38]严南南 郑杨凡 胡云丰 基于WEB的汽车售后服务系统设计[J]计算机时代 2004年第5期 34-36
    [39]赵泽华 信息资源在汽车维修业中的应用[J]山西交通科技,2003年10月第5期(总第159期)83-84
    [40]颜卫军 邵晨曦汽修企业资源管理分析与软件设计 计算机应用 2002年8月第22卷第8期 55-58
    [41]李奇峰 王继成 基于C/S和B/S混合模式的汽车维修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3.36 222-225
    [42]杨华西 陈雪峰 现代汽车维修管理行业网络系统设计[J]中国汽车保修设备 2004(4)
    [43]张智毅 温才皴 Visual Basic.NET+SOL Server数据库开发[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年第一版103-141
    [44]王竹云 汽车维修行业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南汽车运输1999.2
    [45]胡百敬 姚巧玫.SOL Server 2005数据库开发详解[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年第一版
    [46]李素华 浅谈维修企业的信息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16(19)
    [47]Gerald A.Marin.Florid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twork Security Basics,IEEE Computer Society,3.field(6):68-72
    [48]陆荣 实现汽车信息共享为汽车用户服务[J]北京汽车 2003.No.324-26
    [49]瞿中 单片机通信中的CRC算法[J]微机发展 2001.4
    [50]张宗橙 纠错编码原理和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
    [51]夏敦柱 非接触式IC卡系统研究与开发[D]安徽大学硕士论文 2002年
    [52]AndrewsS.Tanenbaun.计算机网络 熊桂喜 王小虎等译[M]北京 清华大学 1999
    [53]臧铁钢 黄金国 张淑猛 杨明忠 郭顺生 基于网络的智能维修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机械工程师 2003.5
    [54]黄卫平 鲍卫宁 张登攀 基于网络技术的汽车维修网络服务体系的研究[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2005年12月第34卷第12期
    [55]韩相春 崔鹏飞 略论汽车维修生产信息化问题[J]汽车技术 2005年第3期 39-42
    [56]李奇峰 王继成 杨建国 一种新型汽车维修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广西交通科技 2003年第1期第28卷总第103期 45-48
    [57]陈博 一种类二进制搜索的RFID系统反碰撞算法及其实现[J]电子器件 2006年3月 第29卷第1期 286-289
    [58]邹国红 蒋国平 基于时隙的防冲突算法及其实现[J]电子器件 2006年6月
    [59]吴京蓬 刘娜 王爽心 RFID中用于解决信道争用问题的防碰撞算法[J]仪器仪表学报 2006年6月第27卷第6期增刊
    [60]鞠伟成 俞承芳 一种基于动态二进制的RFID抗冲突算法[J]复旦学报2005 2(1)46-50
    [61]李锦涛 郭俊波等 射频识别技术(RFID)及其应用[J]信息技术快报2004年第11期
    [62]陈香 张思东 薛小平 RFID防碰撞技术的研究[J]金卡工程 2005年9月34-37
    [63]胡建斌 李强 阂昊 时隙ALOHA法在RFID系统防碰撞问题中的应用[J]应用科学学报2005年9月 第23卷第5期 489-492
    [64]Ho-Seung Choi,Jae-Ryong Cha,Jae-Hyun Kim.Fast Wireless Anti-collision Algorithm in Ubiquitous ID System.2004 IEEE 4589-4592
    [65]刘佳 张有光 基于时隙的RFID防碰撞算法分析[J]电子技术应用2007年第5期 93-96
    [66]Christian Floerkemeier,Matthias Wille Comparison of Transmission Schemes for Framed ALOHA based RFID Protocol Institute for Pervasive Computing,ETH Zurich 8092 Zurich Switzerland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pplications on Internet Workshops 92-9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