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政府绩效视野下的“幸福广东”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学术界对幸福(指数)的研究,涉及到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并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上世纪70年代,不丹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认为政府施政应该关注幸福,以实现国民幸福为目标,而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并率先提出了“国民幸福总值”的概念。国民幸福作为公共政策的目标开始进入政治领域。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始了幸福指数的研究,并创设了不同模式的幸福指数。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进入社会经济的转型期,传统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推动科学发展、落实以人为本、增进民生福祉、共享发展成果、增强人民的幸福感成为客观必然。此种背景下,2011年初,在全国地方党、人大、政协年会上,幸福指数成为热门话题。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提出了“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核心任务,并要求各地研究制定幸福广东的指标体系。幸福广东是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延伸。当前,国内学术界对幸福测量的零散研究,主要是基于核算的视角,以与GDP体系相区隔与对应,实际上即是将幸福指数、国民幸福总值,以及作为发展目标、考评手段的幸福某地的评价体系模糊化处理,事实上三者之间内涵有别。如何界定与测量幸福指数,并制定具有科学依据及广泛适应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却存在分歧。
     本文对幸福指数、国民幸福总值、幸福广东的内涵进行清晰界定,并对公众幸福指数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基本思路是:以幸福感与满意度为一体构建公众幸福指数,在此基础上,基于政府绩效评价的视角,构建幸福广东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广东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幸福广东评价指标体系内涵基本一致,基于理念思路、指标结构与内容、避免重复等多重因素考虑,为方便操作,提出作为政府绩效目标的“幸福广东”评价指标体系并不需要另起炉灶,可在各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导入幸福指数。建设幸福广东必须创新政府行为的“指挥棒”,通过政府绩效评价将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竞争上升到整体绩效及幸福指数的竞争,不失为推进幸福广东建设的有效路径,文章最后提出以政府绩效评价推动幸福广东建设。
"All the great goal of human endeavor is to gain happiness." The study of happiness (index) involves psychology, economics, sociology and other different disciplines, and was given different connotations respectively. In 1970s, Jigme Wangchuck ? Singh, King of Bhutan said that government policies should focus on happiness, maintaining that the goal of the government should be achieving happiness, rather than simply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growth, and proposed the concept of“Gross National Happiness”first. Thereupon, happiness as the goal of public policy began to enter politics. "Bhutan model”achieved great success, and was sought after by such developed countries as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Japan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which have started to study happiness index, and create happiness indexes of different modes.
     After 30 years of rapid development, China has entered a new era o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transition. In this era, the traditional extensive model of development is unsustainable, and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promote a scientific development mode, implement people-oriented policies, improve people's livelihood and well-being, share the fruits of development and enhance people's sense of happiness. Under this background, in 2011, all across the country, in the NPC, CPPCC and local party annual session, the happiness index has become a hot topic. The first plenary session of Guangdong provincial party committee 10th 8th session put forward“speed-up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build-up of a Happiness Guangdong" as the core mission and called on all localities to study and formulate indicator system of Happiness Guangdong.“Happiness Guangdong”is an extension of the concept of“scientific development”. National fragmented academic research on Measurement of well-being are mainly based on accounting perspective, which is in line and separated with GDP system; in fact, that is an obfuscation of three concepts, happiness index, 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as well as evaluation system of a locality’s well-being which acts as development objects and appraisal means, however, the three concepts have different contents. How to define and measure the happiness index and how to develop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ith scientific basis and extensive application differs among different scholars.
     This paper clearly defines the meaning of“the happiness index”,“gross national happiness”,“happiness Guangdong”, and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pubic happiness index. The basic idea is: combine happiness and satisfaction into one to construct public happiness index. Upon this basis, it builds up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Happiness Guangdo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vernm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ince the Guangdong Provincial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 developmen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nearly consistent with Evaluation system of Happiness Guangdong in meaning, therefore, based on multiple factors as the concept ideas, indicators structure and content, avoidance of duplication,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operation, the proposal of "Happy Guangdong”Evaluation index system---as the objects of government performance does not need to reinvent the wheel; we can channel the happiness index on the ba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utlook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government of Guangdong province to innovate its behavior orientation in order to construct such a great plan of Happy Guangdong. This paper indicates that it is an effective way for the government to make a focus from the competi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the competition of overall performance and happiness indexes.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it points out that we should utilize the governm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Happy Province of Guangdong.
引文
①[英]休谟.人性的高贵与卑劣:休谟散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81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③丛亚平,李长久.中国基尼系数实已超0.5,可能导致社会动乱[N].经济参考报,2010年5月21日版.
    ①邢占军.测量幸福: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
    ②俞灵燕,王岚.“幸福指数”编制及指标体系构建探析[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0(10).
    ③肖成勇等.幸福指数测量方法研究[J].特区经济,2007(12).
    ④黄有光.效率、公平与政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①Newshoo.每个人都是“幸福广东”的创造者[N].深圳特区报,2011年01月23日版.
    ②郑方辉,张文方,李文彬.中国地方政府整体绩效评价-理论方法与“广东试验”[M].2008年10月版:P228.
    ①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政府部门绩效评估研究报告[J].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五期.第11页.
    ②邢占军.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2(3):336.
    ③Kahneman D., Krueger A.B., Schkade D., Schwarz N.&Ston e A.A..A survey method for characterizing daily life experience: The Day Reconstruct ion Method ( DRM ) [J] .Scien ce.2004, 306: 181 -184.
    ①邢占军.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2(3):336.
    ②刘伟,蔡志洲.经济增长与幸福指数[J].人民论坛,2005(1).
    ③Khenpo Phuntsho Tashi, Diederik Prakke and Saamdu Chettri.Gross National Happ iness: Concepts for the Debate [R] .Gross Nat ional H appiness Discussion Papers, Cen tre for Bhutan S tudies , 1999, ( 3): 59- 102.
    ④罗新阳.和谐社会的新追求[J].桂海论丛,2006 (11) .
    ⑤黄立清,邢占军.幸福指数量表在我国内地城市居民中的初步试用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5):464-465.
    ①邢占军,刘相.城市幸福感-来自六个省会城市的幸福指数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P307.
    ②邢占军.测量幸福: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
    ③邢占军.幸福指数:指标体系构建与追踪研究[J].数据.2006(8):1-4.
    ④李杏.幸福指数指标体系建构[J].决策.2008(11):144-145.
    ⑤范弘雨.幸福指数涵义的二重性辨析[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2):148-151.
    ⑥姜宏波.人的幸福指数评价及实现途径[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50-152.
    ⑦肖成勇、来尧静.幸福指数测量方法研究[J].特区经济.2007(12):301-301.
    ⑧林洪,温拓.国民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以广东21市为例[J].当代财经.2010(5):32-39.
    ⑨相子国.国民幸福指数的K线图计算[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41-44.
    ⑩董永茂.国民幸福统计方法新论[J].浙江统计.2007(5):25-26.
    ①储亚萍.国民幸福指数在政策评估中的应用浅思[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07( 1)
    ②周传润.从幸福指数新视角研究落实科学发展观[D].南昌:南昌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7页.
    ①钟永豪、林洪.国民幸福指标体系设计[J].统计与预测.2001(6):26-27.
    ②罗新阳.解读幸福指数.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 1);98-101
    ③周四军,庄成杰.基于距离综合评价法的我国国民幸福指数NHI测评[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8(9):112-115.
    ④周四军,庄成杰等.湖南省国民幸福指数NH I的统计测度与评价[J].消费经济,2008(4):90-93.
    ⑤蔺丰奇.新标尺—国民幸福指数[J].中国国情国力.2006(7):29-31.
    ⑥蔺丰奇. GNH: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标尺[J].统计与决策(理论版).2007(2):4-4.
    ⑦杨作书,杨雪松.人的发展·和谐社会与国民幸福指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7-30.
    ⑧庄连平、李晶.基于相关性分析的广义国民幸福指数的构建[J].统计教育,2008(8):36-40.
    ⑨徐亚娜.在衡量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中引入GNH的必要性研究[J].经济师.2010(9):30,44.
    ①王慧红,陈楠.中国幸福指数的构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6):70-74.
    ②李晶.福利的多维测度与广义幸福指数体系的构建[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354.
    ③钟永豪、林洪.国民幸福指标体系设计[J].统计与预测.2001(6):26-27.
    ④宫春子.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84-87.
    ⑤巩斌.您的幸福指数是多少?[J].青海统计.2006(1):41-43.
    ⑥吴静.居民幸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浙江统计.2008(12):57-61.
    ⑦吴静.城乡居民幸福测量的结构方程模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4):66-72.
    ⑧高健. GNH核算体系初探[J].作经济与科技,2010(8).
    ①梁桂全.建设幸福广东干部读本[M].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版:P120.
    ②详见《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③邢占军.建设幸福广东:幸福指数指标的政策功能和编制原则[N].南方日报,2011年1月10日版.
    ④UN003.研究制定幸福广东指标体系[J].广州日报,2011年1月7日版.
    ①梁桂全.建设幸福广东干部读本[M].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版:P120-134.
    ③郑方辉.幸福广东指标体系应构建科学方便操作[N].南方日报,2011年4月1日版.
    ④刘梦琴.幸福广东指标体系设计须处理好几大关系[N].南方日报,2011年4月1日版.
    ⑤白国强.避免指标模糊、重复,增强指标可比性[N].南方日报,2011年4月1日版.
    ⑥孟庆利.主观指标评价政府绩效老百姓将避免“被幸福”[N].羊城晚报,2011年4月6日版.
    ①锐圆.我对"建设幸福广东评价指标体系"的个人评价[N].南方都市报,2011年4月1日版.
    ②郑方辉.以政府绩效评价推进幸福广东建设[N].南方日报. 2011年02月22日版。
    ③郑方辉.以政府绩效评价推进幸福广东建设[N].南方日报. 2011年02月22日版。
    
    ①郑方辉.以政府绩效评价推进幸福广东建设[N].南方日报. 2011年02月22日版。
    ②社论.民间评估政府绩效社会襄助政府变革[N].南方都市报,2008年10月21日版.
    ②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时作出如上表示。
    ③2007年6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讲话内容。
    ①梁捷.幸福指数—中国人幸福吗?[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版:P43.
    ②刑占军.幸福指数的政策意义[J].红旗文稿,2006(12):P11.
    ①郑方辉、张文方、李文彬:《中国地方政府整体绩效评价----理论方法与“广东试验”》,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P266。
    ①郑方辉,覃事灿.地方政府绩效评价技术路径的比较分析[ 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9(6):18
    ②郑方辉,覃事灿.地方政府绩效评价技术路径的比较分析[ 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9(6):23.
    ③何俊德.项目评估—理论与方法[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第36-41页。
    ④郑方辉、张文方、李文彬:《中国地方政府整体绩效评价----理论方法与“广东试验”》,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P266-P267。
    ②参见《广东省市厅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评价指标体系及考核评价试行办法》。
    ①珠三角9市指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9市。
    ①郑方辉.幸福广东指标体系应构建科学方便操作[N].南方日报,2011年4月11日版.
    ②邢占军.幸福社会建设起于民生但不止于民生[N].南方日报,2011年4月11日版.
    ①邢占军.幸福社会建设起于民生但不止于民生[N].南方日报,2011年4月11日版.
    ②2011年4月12日,郑方辉在南方日报社主办的“幸福的方法—广东发展新模式专家研讨会”上作出如上表示。
    ③2011年4月12日,邱俊在南方日报社主办的“幸福的方法—广东发展新模式专家研讨会”上作出如上表示。
    ①采用深访等方式对来自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政府机关的76位专家进行咨询,执行时间为2011年1月。
    ②裘铮,郑方辉.广东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指标评分标准的设计与实证分析[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2).
    ①裘铮,郑方辉.广东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指标评分标准的设计与实证分析[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2).
    ①周志忍.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民参与:我国的实践历程与前景[J].中国行政管理.2008(1).
    ②卓越,赵蕾.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双导效应[J].兰州大学学报.2006(5).
    ①胡税根.公共部门绩效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②郑方辉,陈佃慧.论第三方评价政府绩效的独立性[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0(2):P33.
    ①郑方辉,雷比璐.基于公众满意导向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价[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3):P49.
    ②邢占军.幸福起于民生但不止于民生[N].南方日报,2011年4月11日版.
    ③罗文英.关于GDP与收入满足度的相关性分[J].上海经济研究,2007 (5):71-75.
    ④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朱小丹在2011年1月22日下午的分组讨论中作出上述表示。
    ⑤郑方辉.以政府绩效评价推进幸福广东建设[N].南方日报. 2011年02月22日版。
    ①夏书章.行政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40页。
    ②郑方辉,毕紫薇.第三方绩效评价与服务型政府建设[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P33.
    ③郑方辉.以政府绩效评价推进幸福广东建设[N].南方日报. 2011年02月22日版。
    ④胡鞍钢.科学发展观就是人民幸福观[N]人民日报,2010年04月01日版。
    ⑤陈桥生.“民评官”让地方政府感到压力[N ].羊城晚报, 2009 - 10 - 12 (A4) .
    ①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提到如上内容。
    ②黄淳.建幸福广东,民生二字分量最重[N].深圳特区报, 2011-01-20(A2).
    ④郑方辉.张文方.体制内外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比较——以穗深两市为例[ 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6).
    ①2007年11月,广东媒体公布了由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课题组完成的“2007广东省市、县两级政府整体绩效评价指数研究红皮书”,被称为“广东试验”,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关注。
    ②郑方辉,李振连.评地方政府整体绩效:社会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广东试验”[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5):P129.
    [1] [英]休谟.人性的高贵与卑劣:休谟散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2]黄有光.效率、公平与政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3]邢占军,刘相.城市幸福感-来自六个省会城市的幸福指数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4]邢占军.测量幸福: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
    [5]伊斯特林.经济增长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快乐[M].1974年版.
    [6]郑方辉、张文方、李文彬.中国地方政府整体绩效评价----理论方法与“广东试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7]何俊德.项目评估—理论与方法[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8]夏书章.行政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版.
    [9]梁桂全.建设幸福广东干部读本[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版..
    [10]胡税根.公共部门绩效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梁捷.幸福指数—中国人幸福吗?[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1]李贵成.幸福指数:发展价值观的新境界[J].理论导刊,2008年,第2期.
    [2]俞灵燕,王岚.“幸福指数”编制及指标体系构建探析[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0年,第10期.
    [3]肖成勇等.幸福指数测量方法研究[J].特区经济,2007年,第12期.
    [4]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政府部门绩效评估研究报告》[J],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5期.
    [5]邢占军.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2年,第3期.
    [6]Kahneman D., Krueger A.B., Schkade D., Schwarz N.&Ston e A.A..A survey method for characterizing daily life experience: The Day Reconstruct ion Method ( DRM ) [J] .Scien ce.2004.
    [7]郑方辉,雷比璐.基于公众满意导向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价[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3期。
    [8]刘伟、蔡志洲.经济增长与幸福指数[J].人民论坛,2005年,第1期.
    [9] Khenpo Phuntsho Tashi, Diederik Prakke and Saamdu Chettri.Gross National Happ iness:Concepts for the Debate [R] .Gross Nat ional H appiness Discussion Papers, Cen tre for Bhutan S tudies , 1999, ( 3).
    [10]罗新阳.和谐社会的新追求[J].桂海论丛,2006年,第11期.
    [11]罗新阳.解读幸福指数[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12]黄立清,邢占军.幸福指数量表在我国内地城市居民中的初步试用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第5期.
    [13]邢占军.幸福指数.指标体系构建与追踪研究[J].数据,2006年,第8期.
    [14]李杏.幸福指数指标体系建构[J].决策,2008(11).
    [15]范弘雨.幸福指数涵义的二重性辨析[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2).
    [16]姜宏波.人的幸福指数评价及实现途径[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17]肖成勇、来尧静.幸福指数测量方法研究[J].特区经济,2007(12).
    [18]林洪,温拓.国民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以广东21市为例[J].当代财经,2010(5).
    [19]相子国.国民幸福指数的K线图计算[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
    [20]董永茂.国民幸福统计方法新论[J].浙江统计,2007(5).
    [21]钱雪飞.统分结合测量居民幸福指数[J].南通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22]郑方辉,覃事灿.地方政府绩效评价技术路径的比较分析[ 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9(6).
    [23]储亚萍.国民幸福指数在政策评估中的应用浅思[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07( 1)
    [24]钟永豪、林洪.国民幸福指标体系设计[J].统计与预测,2001(6).
    [25]罗新阳.解读幸福指数.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 1).
    [26]周四军,庄成杰.基于距离综合评价法的我国国民幸福指数NHI测评[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8(9).
    [27]周四军,庄成杰等.湖南省国民幸福指数NH I的统计测度与评价[J].消费经济,2008(4).
    [28]蔺丰奇.新标尺—国民幸福指数[J].中国国情国力,2006(7).
    [29]蔺丰奇. GNH: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标尺[J].统计与决策(理论版),2007(2).
    [30]杨作书,杨雪松.人的发展?和谐社会与国民幸福指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31]庄连平、李晶.基于相关性分析的广义国民幸福指数的构建[J].统计教育,2008(8).
    [32]徐亚娜.在衡量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中引入GNH的必要性研究[J].经济师,2010(9):.
    [33]王慧红,陈楠.中国幸福指数的构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6).
    [34]李晶.福利的多维测度与广义幸福指数体系的构建[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
    [35]钟永豪、林洪.国民幸福指标体系设计[J].统计与预测,2001(6).
    [36]宫春子.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37]巩斌.您的幸福指数是多少?[J].青海统计,2006(1).
    [38]吴静.居民幸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浙江统计,2008(12).
    [39]吴静.城乡居民幸福测量的结构方程模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4).
    [40]刘伟、蔡志洲.经济增长与幸福指数[J].人民论坛,2005(1).
    [41]周传润.从幸福指数新视角研究落实科学发展观[D].南昌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42]郑方辉,毕紫薇.第三方绩效评价与服务型政府建设[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43]卓越.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主体建构[J].中国行政管理,2004(5).
    [44]包国宪,张志栋.我国第三方政府绩效评价组织的自律实现问题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8(1).
    [45]郑方辉,陈佃慧.论第三方评价政府绩效的独立性[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0(2).
    [46]罗文英.关于GDP与收入满足度的相关性分[J].上海经济研究,2007年,第5期.
    [47]郑方辉,李振连.评地方政府整体绩效:社会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广东试验”[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5).
    [48]周志忍.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民参与:我国的实践历程与前景[J].中国行政管理,2008(1).
    [49]卓越,赵蕾.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双导效应[J].兰州大学学报,2006(5).
    [50]刑占军.幸福指数的政策意义[J].红旗文稿,2006(12).
    [51]高健. GNH核算体系初探[J].作经济与科技,2010(8).
    [1]Newshoo.每个人都是“幸福广东”的创造者[N].深圳特区报,2011年01月23日版.
    [2]汪洋.重在全面理解贵在持之以恒—再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N].南方日报. 2011年3月18日版.
    [3]邢占军.建设幸福广东:幸福指数指标的政策功能和编制原则[N].南方日报,2011年1月10日版.
    [4] UN003.研究制定幸福广东指标体系[N].广州日报,2011年1月7日版.
    [5]郑方辉.幸福广东指标体系应构建科学方便操作[N].南方日报,2011年4月1日版.
    [6]刘梦琴.幸福广东指标体系设计须处理好几大关系[N].南方日报,2011年4月1日版.
    [7]白国强.避免指标模糊、重复,增强指标可比性[N].南方日报,2011年4月1日版.
    [8]郑方辉.以政府绩效评价推进幸福广东建设[N].南方日报. 2011年02月22日版。
    [9]胡鞍钢.科学发展观就是人民幸福观[N].人民日报,2010年04月01日版。
    [10]陈桥生.“民评官”让地方政府感到压力[N ].羊城晚报, 2009 - 10 - 12 (A4)
    [11]黄淳.建幸福广东,民生二字分量最重[N].深圳特区报, 2011-01-20(A2).
    [12]孟庆利.主观指标评价政府绩效老百姓将避免“被幸福”[N].羊城晚报,2011年4月6日版.
    [13]锐圆.我对"建设幸福广东评价指标体系"的个人评价[N].南方都市报,2011年4月1日版.
    [14]社论.民间评估政府绩效社会襄助政府变革[N].南方都市报,2008年10月21日版.
    [15]邢占军.幸福起于民生但不止于民生[N].南方日报,2011年4月11日版.
    [16]丛亚平,李长久.中国基尼系数实已超0.5可能导致社会动乱[N].经济参考报,2010年5月21日版.
    [1]广东省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d.gov.cn/gdgk/gdyw/201101/t20110107_135705.htm
    [2]广东省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d.gov.cn/gdgk/gdyw/200806/t20080602_55896.htm
    [3]广东省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d.gov.cn/govpub/gsgg/201103/t20110330_140552.htm
    [4]广东省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d.gov.cn/govpub/gzbg/szf/201101/t20110128_137102.htm
    [5]新华网:河南平顶山将百姓“幸福指数”纳入政绩考核,2011年02月28日。
    [6]广东省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d.gov.cn/gdgk/gdyw/200806/t20080602_55896.htm
    [7]邓红辉谢庆裕.幸福广东指标应该是动态的,南方网:http://news.southcn.com/g/2011-02/25/content_20405691.htm
    [8]海内外媒体关注幸福广东发展思路向民生转变,http://news.qq.com/a/20110112/000493.ht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