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明清以来下梅村的空间结构及其发展机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历史上形成的传统乡村聚落的空间结构,具有丰富的地理空间与社会空间内涵。本文以闽北古村落下梅村为个案,从乡村社会文化史的角度,结合区域社会历史背景,通过对明清时期下梅村聚落空间结构的考察,探讨了这一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揭示了其历史变迁机制与历史文化内涵。下梅村的聚落空间结构在历史上特别是明清时期经历了一个形成、转变的历史变迁过程,这一过程与人口的迁移、家族的发展、民间信仰仪式活动以及武夷茶叶市场的兴衰直接相关,特别是在明清时代闽北山区商品经济发展和武夷茶叶拥有繁荣的国际市场之区域历史背景下,家族、宗教与市场等历史因素彼此作用与影响,塑造了下梅村聚落的空间形态及其社会文化内涵,这也是下梅村聚落形成发展的重要历史机制。全文分为七章,约60,000字,各章内容大概如下:
     第一章“前言”,在回顾和总结前人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问题意识,并就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分析构架以及基本资料作了说明。
     第二章主要考察了下梅村的地理位置与生态环境,及其在基层行政系统中的历史地位,说明了下梅村聚落的区域历史地理背景。
     第三章从下梅村的聚落景观入手,着重考察了下梅村聚落的整体布局形态以及民居、宗祠、神庙、街巷、店铺等各种聚落景观的空间分布及其社会构成,说明了下梅村聚落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的历史轮廓。
     第四章着重考察了下梅村历史上特别是明清以来的人口变迁与家族发展,分析了各个历史时期迁入下梅村的姓氏的人口增长、生计模式、家族活动及其社区地位,说明了家族发展对下梅村聚落变迁的影响。
     第五章结合下梅村聚落中的神庙空间结构,集中考察了下梅村的神明信仰与仪式活动,说明了超家族的社区关系的演变及其对聚落空间结构的历史影响。
     第六章着重考察了明清闽北区域市场的变迁与下梅茶市的兴衰,说明了这一历史变化对下梅聚落形成发展的影响。
     第七章对全文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宗族、民间信仰以及市场因素与下梅聚落演变的历史关系,揭示了下梅聚落形成发展的重要历史机制及其历史文化内涵。
Spatial structure of traditional village formed in China history holds connotation of geographic space and social spa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illage social-cultural history, the dissertation taking Xiamei village as a case, integrates the regional background, analyses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Xiamei village and discloses the developmental mechanism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Xiamei village has experienced a process of forming and changing through Ming and Qing period, which has direct relationship with population immigration, development of lineages, ritual activities and the market of Wuyi tea. Especially in the period of Ming and Qing, on the background that north Fujian mountainous area and Wuyi tea possessed of flourishing global market, lineages, folk belief and market interacted and formed the spatial style and social-cultural connotation of Xiamei village. This dissertation includes seven chapters, about 60,000 words. The content of each chapter is as following:
     Chapter 1 introduces the academic history, puts forward the issue consciousness and research ideas, and interprets the analysis route, framework and resources.
     Chapter 2 reviews the location and environment of Xiamei village, concerns its historical status in the evolution of administration, and introduces the regional background of history and geography.
     Chapter 3 starts at the village sight, and studies the unitary composition of Xiamei village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ng of various sights, like houses, ancestral halls, temples, streets and stores.
     Chapter 4 stresses on the population transi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neages of Xiamei village history, especially Ming and Qing period, analyses the population growing, sustenance model, lineages activities and position in the community of all lineages immigrated in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Chapter 5 focuses on the folk belief and ritual activities of Xiamei village, considering the temples spatial structure.
     Chapter 6 stresses on the regional market transition of north Fujian, the flourish and decline of Xiamei village which had a close relation with regional market. Meanwhile, it interprets the effects on the forming and developing of Xiamei village.
     Chapter 7 concludes the dissertation, explores the histor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neages, folk beliefs, market factors and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Xiamei village. In the end, it points out the developmental mechanism and historical connotation of Xiamei village.
引文
[1]郭肇立:《传统聚落空间研究方法》,辑入郭肇立主编:《聚落与社会》,台北: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年。
    [1]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1939),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中文版。
    [2]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1947),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中文版。
    [3]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1935),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4]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1945),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中文版。
    [1][美]施坚雅(G William Skinner)著,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
    [2][英]莫里斯·弗里德曼(MauriceFreedman):《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
    [3]王铭铭:《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庄英章:《林圯埔--一个台湾市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许嘉明:《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组织》,刊于《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36期,1973年。
    施振民:《祭祀圈与社会组织--彰化平原聚落发展模式的探讨》,刊于《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36期,1973年;
    林美容:《由祭祀圈来看草屯镇的地方组织》,刊于《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62期,1987年;
    林美容:《由祭祀圈到信仰圈--台湾民间社会的地域构成与发展》,收入张炎宪主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三辑)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88年:
    林美容:《草屯镇的聚落发展与宗族发展》,收入《中央研究院第二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1989年。
    [1]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版。
    [2]黄汉民:《福建民居的传统特色和地方风格》,刊于《建筑师》,1984年。
    [3]黄汉民:《客家土楼民居》,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黄汉民:《福建土楼--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4]戴志坚:《地域文化与福建传统民居分类法》,刊于《新建筑》2000年第2期;
    戴志坚:《福建传统民居的形态与保护》,刊于《福建工程学院学报》第2卷第1期(2004年3月)。
    [5]张红霞:《美坂村:福建永安古村落》,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1]段进、龚恺、陈晓东、张晓冬、彭松:《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古村落空间解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金其铭:《中国农村聚落地理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版。
    [3]胡振洲:《聚落地理学》,台北:三民印书局1975年版。
    [4]陈桥驿:《历史时期绍兴地区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刊于《地理学报》1980年第3期。
    [5]张伟然:《湖北历史时期的聚落景观》,刊于《历史地理》第15辑;
    张晓虹:《陕西历史聚落地理研究》,刊于《历史地理》第16辑。
    [6]尹钧科:《明代北京郊区村落的发展》,刊于《历史地理》第3辑(1983年);尹钧科:《北京郊区村落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的初步研究》,刊于《历史地理》第11辑(1993年);
    尹钧科:《北京郊区村落发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孙冬虎:《明清白洋淀的环境变迁与村落发展》,刊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
    孙冬虎:《明清以来文安洼的水灾与聚落发展》,刊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3辑。
    [8]王建革:《近代华北乡村的社会内聚及其发展障碍》,刊于《中国农史》1999年第4期。
    王建革:《华北平原内聚型村落形成中的地理与社会影响因素》,刊于《历史地理》第16辑(2000年)。
    [9]黄忠怀:《明清华北平原村落的裂变分化与密集化过程》,刊于《清史研究》2005年第2期。
    [1]王庆成:《晚清的华北村落》,刊于《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3期。
    王庆成:《晚清华北的集市和集市圈》,刊于《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4期。
    王庆成:《晚清华北乡村:历史与规模》,刊于《历史研究》2007年第2期。
    [2]参见郭肇立:《传统聚落空间研究方法》,辑入郭肇立主编:《聚落与社会》,台北: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年。
    [3]施添福:《清代竹堑地区的聚落发展和形态》,辑入陈秋坤、许雪姬主编:《台湾历史上的土地问题》,台北: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田野研究室1992年版。
    [4]傅衣凌:《明清农村社会经济》,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版,1980年重印本:
    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傅衣凌、杨国桢主编:《明清福建社会与乡村经济》,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杨国桢:《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陈支平《清代赋役制度演变新探》,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杨国桢、陈支平:《明清时代福建的土堡》,刊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5年第2期;
    陈支平、郑振满:《清代闽西四堡族商研究》,刊于《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2期;
    郑振满:《明清时期闽北乡族地主经济》(1984),刊于《清史研究》2003年第2期;
    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陈支平:《民间文书与台湾社会经济史》,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
    陈支平:《民间文书与明清赋役史研究》,合肥:黄山书社2004年版。
    [1]郑振满:《神庙祭典与社区空间秩序--莆田江口平原的例证),收入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郑振满、张侃:《乡土中国:培田》,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1][法]布罗代尔:《长时段:历史和社会科学》,收入布氏论文集《资本主义论丛》,顾良、张慧君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0页。
    [2][法]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与地中海世界》,唐家龙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3]“崇溪在县东南,有二源,一出岑阳山西南流,一出分水岭东南流,至城北交汇,绕城而南,始通舟楫。至赤石滩东纳梅溪,西纳浆溪,至武夷合九曲之水,下达建阳,中间险滩林立,有磨滩、天滩溪流峻急,为尤著者也。”引自陈文涛编纂:《福建近代民生地理志》,福州远东印书局1929年印行,第73页。
    [1]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转引陶德臣:《外销茶运输路线考略》,刊于《中国农史》1994年第2期。
    [2][明]杨荣:《送浦城陈大尹考满复任序》,《杨文敏公集》(卷12),辑入(清)纪昀等总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240册,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1983年,第180页。
    [3][明]姚旅:《露书》卷七《杂篇》,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11册,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663页。
    [4]参见陈支平:《闽江上下游经济的倾斜性联系》,刊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2期。
    [5]刘超然修,郑丰稔总纂:民国《崇安县新志》,第六卷《礼俗二》,东南合作印刷厂1942年铅印本。
    [1]陈文涛编纂:《福建近代民生地理志》,福州远东印书局1929年印行,第290页。
    [2][清]郭柏苍:《闽产录异》卷一《谷属》,胡枫泽校点,湖南: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16页。
    [3]民国《崇安县志》,第十九卷《物产》。
    [1]嘉庆《崇安县志》,卷一《建制》。
    [1]嘉庆《崇安县志》卷一《疆域》。
    [2]武夷山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卷宗号2-9-32。
    [3]武夷山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卷宗号2-9-33。
    [1]民国《崇安县新志》卷六《礼俗》。
    [1]《二零零七年农历九月二十七华光天王仪式榜文》,2007年11月6曰拍摄于下梅村镇国庙。
    [1]邹全荣:《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下梅》,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42页。
    [2]《颍川陈氏宗谱》卷一,《源流传记》,清同治十年(1871)刻本,武夷山市下梅村陈氏族人藏。
    [3][清]柳正芳等纂修:康熙《建阳县志》卷二,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刻本。
    [4]《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84页。
    [1]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一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538-1540页。
    [2]嘉庆《崇安县志》卷八《人物列传》。
    [3][清]张琦、邹山、蔡登龙纂:康熙《建宁府志》卷十六《寺观》,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影印。
    [4]叶明生:《福建道教女神陈靖姑信仰文化研究》,收入《临水夫人陈靖姑研究:第三届闽台陈靖姑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未刊版),第26-27页。
    [1]邹全荣:《武夷山村野文化》,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125页。
    [1]翁绍耳:《福建省墟市调查报告》(“农业经济调查报告”第二种),福州:私立协和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学系1941年版,第51-55页。
    [1]转引自陈坤宏:《客家农村聚落之空间结构分析》,刊于《思与学》第33卷第2期,第262页。
    [2]民国《崇安县新志》卷二十七《卓行》。
    [3]嘉庆《崇安县志》卷四《学校》。
    [1]邹全荣:《武夷山村野文化》,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
    [1]明正统三年(1438)方氏七世裔孙方成(字纯古,宣德壬子科举人)撰:《次修宗谱序》,引自《河南堂方氏宗谱》卷一,同治六年(1867)刻本,武夷山市下梅村方友茂先生藏。
    [3]《河南堂方氏宗谱》卷一,《孟周公城西门外古址记》。
    [1]民国《崇安县新志》卷一《大事记》。
    [1]《河南堂方氏宗谱》卷三,《伯桁公支下崇东下梅派》。
    [2]《河南堂方氏宗谱》卷二,贡生安文楷《二一世下梅邑庠生观上喜像》。
    [3]《河南堂方氏宗谱》卷二,方廷镛《二一世下梅邑庠生观上喜像》。
    [4]《河南堂方氏宗谱》卷二,候选教谕罗俊杰《下梅候选布政理问观文公像赞》。
    [5]《河南堂方氏宗谱》卷二,方廷镛《下梅候选布政理问观文公像赞》。
    [6]《河南堂方氏宗谱》卷二,拔贡生江汝霖《下梅例授修职郎克宽喜像赞》。
    [7]《河南堂方氏宗谱》卷二,方廷镛《下梅例授修职郎克宽喜像赞》。
    [1]《颍川陈氏宗谱》卷二,《受姓始祖源流世系传》,清同治十年(1871)刻本,武夷山市下梅村陈氏藏。
    [2]《颍川陈氏宗潜》卷首,隰州直隶州知州姻愚弟蓝瑛撰《候补布经历可惠公像》。
    [3]《颍川陈氏宗谱》卷首,拔贡生特授浙江温处兵备道年家姻愚弟范思敬撰《候补分府可志公像图》。
    [4]《颍川陈氏宗谱》卷首,拔贡生特授赵州知州晚生邹仕标撰《候补布参军可意公像图》。
    [5]《颍川陈氏宗谱》卷首,咸丰己未举人、邵武府教谕姻愚弟映廊董司烜撰《乡饮大宾谋公像图》。
    [1]《颍川陈氏宗谱》卷首,同治丁卵举人即用分府世袭云骑尉同年弟罗俊璘撰《邑痒生鸣皋喜照》。
    [1]《南丰茶溪邹氏家谱》第一册,刘宫干《大学生邹春圃老先生传》(乾隆51年)。
    [2]《南丰茶溪邹氏家谱》第一册,崇安县教谕李宪章《邹茂章孝行事迹》(乾隆43年)。
    [1]《南丰茶溪邹氏家谱》第一册,雷维霈《奉直大夫晋赠中宪大夫世偶公传》(嘉庆16年)。
    [1]民国《南丰茶溪邹氏家谱》第一册,雷文模《邹公梅村先生传》(道光21年)。
    [2]民国《南丰茶溪邹氏家谱》第一册,崇安县教谕李宪章《邹茂章孝行事迹》(乾隆43年)。
    [1]民国《崇安县新志》卷十九《物产》。
    [1]民国《南丰茶溪邹氏家谱》第一册,程德彰《泰学生邹新斋先生传》(民国8年)。
    [1]郑振满:《明清福建里社组织的演变》,收入郑振满、陈春声主编《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35-353页。
    [2][明]申时行等修纂:《大明会典》卷九十四,辑入《续修四库全书》(史部·政书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636页。
    [1]陈盛韶:《问俗录》卷一《建阳茶山》,道光十四年(1834)刊本。
    [1][明]余象斗编:《华光天王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1][清]衷干:《茶市杂咏》,转引自林馥泉《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水安:福建省政府统计室1943年版,第81页。
    [1]邹全荣著:《武夷山村野文化》,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57页。
    [1][俄]瓦西里·帕尔申:《外贝加尔边区纪行》,转引自卢明辉:《恰克图买卖城中俄边境贸易的兴衰变化》,刊于《中外关系史论丛》,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44页。
    [2]民国《崇安县志》第十九卷《物产》。
    [1]林馥泉:《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永安:福建省政府统计室1943年版,第81页。
    [2][清]魏源:《海国图志》卷八十三《夷情备采三》,清光绪二年(1876)刻本,第999页。
    [3]施由民:《清代及近代河口镇的茶叶贸易》,刊于《农业考古》1993年第2期。
    [4]《清朝通典》卷八《食货八》。
    [5]《福建省例·闽省产茶各县给照征税例册》,刊于《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七辑》,台湾大通书局印行,第243页。
    [1]《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630,转引自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页。
    [2][清]朱轼撰:《大清集解附例》卷四《户律·人以户籍为定》;卷十五《兵律·私越冒渡关津、诈冒给路引》。
    [1]陶德臣:《武夷岩茶中的包头制现象》,刊于《农业考古》1998年第4期,第239-240页。
    [1]民国《崇安县新志》第十九卷《物产》。
    [2][清]刘(?):《片刻余闲集》,转引自徐晓望《星村茶市考》,刊于《福建茶叶》1987年第3期。
    [3][清]彭光斗:《闽琐记》,厦门大学古籍室藏本。
    [4][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46页。
    [1]庄国土:《鸦片战争前福建外销茶叶生产和营销及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刊于《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3期;陶德臣:《近代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发展阶段与特点》,刊于《中国农史》1996年第2期。
    [2]《闽茶减厘示》,刊于《农学报》第三十五卷,光绪24年5月。
    [3]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64页。
    [1]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300页。
    [1][明]申时行.大明会典[Z].续修四库全书(史部·政书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2]清朝通典[Z].十通,中华民国五十四年(1965)十一月新一版.
    [3][清]朱轼撰.大清集解附例[Z].清雍正内府刻本.
    [4][清]魏源撰.海国图志[M].清光绪二年(1876)魏光寿平庆泾固道署刻本.
    [5][清]张琦、邹山、蔡登龙纂.(康熙)建宁府志(四十八卷)[Z].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续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6][清]柳正芳修.(康熙)建阳县志(共八卷)[Z].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刻本.
    [7][清]魏大名、章朝拭纂.(嘉庆)崇安县志[Z].嘉庆十三年(1808)刊本.
    [8]刘超然修,郑丰稔总纂.(民国)崇安县新志(三十卷首一卷)[Z].东南合作印刷厂铅印本,1942.
    [9]福建省例·闽省产茶各县给照征税例册[Z].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七辑),台湾大通书局印行,1987.
    [10][明]余象斗编.华光天王传[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1][清]彭光斗.闽琐记[M].厦门大学古籍室藏本.
    [12][清]陈盛韶.问俗录[M].道光十四年(1834)刊本.
    [13][清]梁章钜.归田琐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4][清]郭柏苍撰、胡枫泽校点.闽产录异[M].湖南:岳麓书社出版,1986.
    [15][清]佚名.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6]闽茶减厘示[Z].农学报,第三十五卷,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
    [17]翁绍耳.福建省墟市调查报告[R].私立协和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学系,1941.
    [18]陈文涛编纂.福建近代民生地理志(两卷)[M].福州远东印书局印行,民国十八年(1929年).
    [19]林馥泉.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R].永安:福建省政府统计室,1943.
    [20]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一册)[Z].北京:中华书局,1962.
    [21]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三册)[Z].北京:中华书局,1962.
    [22]邹全荣.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下梅[M].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6.
    [23]武夷山市档案馆馆藏档案[Z].档号2-9-32.
    [24]武夷山市档案馆馆藏档案[Z].档号2-9-33.
    [25]河南堂方氏宗谱(三册)[Z].存四卷,同治年间修,武夷山市下梅村方友茂藏.
    [26]方氏玉牒(一册)[Z].残存卷二、卷三,同治年间修,武夷山市下梅村方友茂藏.
    [27]精忠岳氏族谱[Z].存二册,中华民国庚申年(1929)修,武夷山市下梅村岳炎荣藏.
    [28]颍川陈氏宗谱(七册)[Z].共八卷首一卷,同治辛未年(1871)修,武夷山市下梅村陈氏藏.
    [29]南丰茶溪邹氏家谱(七册)[Z].民国己未年(1919)重修,武夷山市下梅村邹浩文藏.
    [30]济阳江氏下梅铅山山头源陈坊支派世次系图[Z].武夷山市江浩麟先生收藏.
    [31]下梅邹氏建祠记[Z].建碑时间为嘉庆二十二年二月(1817),碑名为作者加拟,原碑存于下梅村邹氏祠堂内.
    [32]邹氏族规[Z].建碑时间为嘉庆二十二年二月(1817),碑名为作者加拟,原碑存于下梅村邹氏祠堂内.
    [33]二零零七年农历九月二十七华光天王仪式榜文[Z].2007.11.06摄于下梅村镇国庙.
    [1]黄汉民.客家土楼民居[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2]张红霞.美坂村:福建永安古村落[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段进、龚恺、陈晓东、张晓冬、彭松著.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古村落空间解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4]折晓叶.村庄的再造--一个“超级村庄”的社会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山版社,1997.
    [5]杨建华.经验中国--以浙江七村为个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费孝通.江村经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7]杨懋春.山东台头--一个中国村庄[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8]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00.
    [9]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00.
    [10][美]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1][英]莫里斯·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2]王铭铭.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13]庄英章.林圯埔:一个台湾市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4]文崇一、许嘉明、瞿海源、黄顺二著.西河的社会变迁(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专刊乙种第六号)[M].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75.
    [15]丛翰香.近代冀鲁豫乡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6]谢重光著,李玉祥摄.闽西客家[M].北京:三联书店,2002.
    [17]郑振满、张侃著,李玉祥、张侃、刘永华摄.培田[M].北京:三联书店,2005.
    [18]尹钧科.北京郊区村落发展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9]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20]黄汉民.客家土楼民居[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21]黄汉民.福建土楼: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M].北京:三联书店,2003.
    [22]张红霞.美坂村:福建永安古村落[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3]金其铭.中国农村聚落地理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24]胡振洲.聚落地理学[M].台北:三民印书局,1975.
    [25]傅衣凌.明清农村社会经济[M].北京:三联书店,1961.
    [26]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7]傅衣凌、杨国桢主编.明清福建社会与乡村经济[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
    [28]杨国桢.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29]陈支平.清代赋役制度演变新探[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
    [30]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31]陈支平.民间文书与台湾社会经济史[M].长沙:岳麓书社,2004.
    [32]陈支平.民间文书与明清赋役史研究[M].合肥:黄山书社,2004.
    [33]陈慈玉.近代中国茶业的发展与世界市场(台北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现代经济探讨丛书”第六种)[M].台北:南港,1982.
    [34]林满红.茶、糖、樟脑业与台湾之社会经济变迁[M].台湾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7.
    [35]邹全荣.武夷山村野文化[M].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3.
    [1]施添福.清代竹堑地区的聚落发展和形态[J].台湾历史上的土地问题,台北: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田野研究室,1992.
    [2]施振民.祭祀圈与社会组织:彰化平原聚落发展模式的探讨[J].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36).
    [3]林美容.由祭祀圈来看草屯镇的地方组织[J].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1987,(62).
    [4]林美容.由祭祀圈到信仰圈:台湾民间社会的地域构成与发展[J].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三辑),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0.
    [5]林美容.草屯镇的聚落发展与宗族发展[J].收入《中央研究院第二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 集》,台北:中央研究院,1989.
    [6]许嘉明.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组织[J].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1973,(36).
    [7]施振民.祭祀圈与社会组织--彰化平原聚落发展模式的探讨[J].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1973,(36).
    [8]洪丽完.大社聚落的形成与变迁(1715-1945):兼论外来文化对岸里大社的影响[J].台湾史研究,第三卷第一期.
    [9]孙冬虎.明清白洋淀的环境变迁与村落发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3).
    [10]王庆成.晚清的华北村落[J].近代史研究,2002,(3).
    [11]刘志伟.大洲岛的神庙与社区关系[J].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12]刘志伟.神明的正统性与地方化: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北帝崇拜的一个解释[J].中山大学史学集刊(第二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
    [13]刘志伟.大族阴影下的民间神祭祀:沙湾的北帝崇拜[J].寺庙与民间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台湾汉学研究中心,1995.
    [14]陈春声.信仰空间与社区历史的演变:以樟林的神庙系统为例[J].清史研究,1999,(2).
    [15]陈春声.从《游火帝歌》看清代樟林社会:兼论潮州歌册的社会史资料价值[J].潮学研究(第一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
    [16]陈春声、陈文惠.社神崇拜与社区地域关系:樟林三山国王的研究[J].中山大学史学集刊(第二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
    [17][美]萧凤霞.文化活动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关于中山小榄菊花会的考察[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4).
    [18]陈春声、吴雪彬.天后故事与社区历史的演变:樟林四个天后庙的研究[J].潮学研究(第八辑),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
    [19]郑振满.神庙祭典与社区空间秩序:莆田江口平原的例证[J].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20]刘大可.传统客家村落的空间结构初探:以闽西武平县北部村落为例[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0,(5).
    [21]刘大可.传统村落视野下小姓弱房的生存形态:闽西武北客家村落的田野调查研究[J].民族研究,2005,(6).
    [22]刘永华.墟市、宗族与地方政治:以明代至民国时期闽西四保为中心[J].中国社会科学,2004,(6).
    [23](法)布罗代尔.长时段:历史和社会科学[J].资本主义论丛,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24]陈坤宏.客家农村聚落之空间结构分析[J].思与学,第33卷,(2).
    [25]潘朝阳.苗粟喜盛庄村庙的空间配置及其内涵[J].国立台湾师大地理研究报告,1990,(16).
    [26]卢明辉.恰克图买卖城中俄边境贸易的兴衰变化[J].中外关系史论丛,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
    [27]郑振满.明清福建里社组织的演变[J].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28]林国平、范正义.福建古田临水宫调查[J].临水夫人:陈靖姑传奇--第三届闽台陈靖姑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出版时间不详.
    [29]林漱峰.崇安茶市形成初考[J].福建茶叶,1986,(2).
    [30]钱杭.关于同姓联宗组织的地缘性质[J].史林,1998,(3).
    [31]施由民.清代及近代河口镇的茶叶贸易[J].农业考古,1993,(2).
    [32]林漱峰.崇安茶市形成初考[J].福建茶叶,1986,(2).
    [33]叶明生.福建道教女神陈靖姑信仰文化研究[J].临水夫人陈靖姑研究:第三届闽台陈靖姑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出版时间不详。
    [34]王日根.清代前期福建地域间基层社会整合组织的比较研究[J].福建学刊,1997,(5).
    [35][美]萧凤霞、包弼德等,刘平、刘颖、张玄芝整理.区域·结构·秩序--历史学与人类学的对话[J].文史哲,2007,(5).
    [36]庄国土.鸦片战争前福建外销茶叶生产和营销及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J].中国史研究,1999,(3).
    [37]陶德臣.近代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发展阶段与特点[J].中国农史,1996,(2).
    [38]陶德臣.武夷岩茶中的包头制现象[J].农业考古,1998,(4).
    [39]徐晓望.星村茶市考[J].福建茶叶,1987,(3).
    [40]俞黎媛.讨论陈靖姑信仰的正统化和本土化特征[J].临水夫人:陈靖姑传奇--第三届闽台陈靖姑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出版时间不详.
    [41]蔡鸿生.商队茶考释[J].历史研究,1982,(6).
    [42]庄国土.鸦片战争前福建外销茶叶生产和营销及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J].中国史研究,1999,(3).
    [43]庄国土.从闽北到莫斯科的陆上茶叶之路--19世纪中叶前中俄茶叶贸易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2).
    [44]汪敬虞.中国近代茶叶的对外贸易和茶业的现代化过程[J].近代史研究,1987,(6).
    [45]刘锦萍.榆次常家与中俄茶叶之路的兴衰[J].晋阳学刊,2001,(6).
    [46]陶德臣.论清代茶叶贸易的社会影响[J].史学月刊,2002,(5).
    [47]陶德臣.中国近代外销茶的生产和流通环节[J].中国茶叶,1994,(6).
    [48]徐晓望.福建历代茶政沿革考[J].福建茶叶,1986,(1).
    [49]徐晓望.福建历代茶政沿革考(下)[J].福建茶叶,1986,(2).
    [50]郭肇立.《传统聚落空间研究方法》[J].聚落与社会[M],台北: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
    [51]黄汉民.福建民居的传统特色和地方风格[J].建筑师,1984.
    [52]戴志坚.地域文化与福建传统民居分类法[J].新建筑,2000,(2).
    [53]戴志坚.福建传统民居的形态与保护[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4,(3).
    [54]陈桥驿.历史时期绍兴地区聚落的形成与发展[J].地理学报,1980,(3).
    [55]张伟然.湖北历史时期的聚落景观[J].历史地理,(15).
    [56]张晓虹.陕西历史聚落地理研究[J].历史地理,(16).
    [57]尹钧科.明代北京郊区村落的发展[J].历史地理,1983,(3).
    [58]尹钧科.北京郊区村落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的初步研究[J].历史地理,1993,(11).
    [59]孙冬虎.明清白洋淀的环境变迁与村落发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9,(3).
    [60]孙冬虎.明清以来文安洼的水灾与聚落发展[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3).
    [61]王建革.近代华北乡村的社会内聚及其发展障碍[J].中国农史,1999,(4).
    [62]王建革.华北平原内聚型村落形成中的地理与社会影响因素[J].历史地理,2000,(16).
    [63]黄忠怀.明清华北平原村落的裂变分化与密集化过程[J].清史研究,2005,(2).
    [64]王庆成.晚清的华北村落[J].近代史研究,2002,(3).
    [65]王庆成.晚清华北的集市和集市圈[J].近代史研究,2004,(4).
    [67]王庆成.晚清华北乡村:历史与规模[J].历史研究,2007,(2).
    [68]杨国桢、陈支平.明清时代福建的土堡[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5,(2).
    [69]陈支平、郑振满.清代闽西四堡族商研究[J].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2).
    [70]郑振满.明清时期闽北乡族地主经济[J].清史研究,2003,(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