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企业家创新行为的制度分析——一个理论框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21世纪的中国企业正踏上自主创新之路时,理论界对企业家创新行为问题纷纷从不同角度进行求解,能否成功地解释不同的经济制度和企业制度下企业家创新行为的差异性,从而建构企业家创新行为制度理论也就成为经济理论界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企业家创新是中国通向自主创新之路的重要保证。对企业家创新行为为何在实践中存在巨大差异性的问题,虽然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分析和解释,但是本文认为尽管产生企业家创新行为的差异性有着经济、社会、政治、技术、文化等复杂性原因,但其本源性原因还是制度因素,即产生企业家创新行为的差异性有着深刻的、复杂的制度归因。因此,从制度分析入手可以揭示出不同经济制度和不同企业制度下企业家创新行为的差异性等最本质的问题。
     本文从制度的视角对企业家创新行为进行审视,通过对企业家创新行为制度归因的系统研究,力图建立企业家创新行为制度配置理论分析框架,为企业家创新行为生发提供更深层次的解释力,探讨梳理企业家创新行为制度配置的政策含义。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提出企业家创新行为的制度复杂系统论
     借鉴系统科学的思想,提出应当将制度集合视为一个复杂系统,其具有整体性、结构性、有序性、开放性和复杂性的特征。提出制度熵的概念,阐明要使制度得以正常运行和制度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的两种路径。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家创新行为系统耗散结构的形成模型及熵变计算公式。制度复杂系统论构成企业家创新行为制度配置的理论支点。
     2.建立企业家创新行为制度配置理论分析框架
     依托制度复杂系统论建立以制度配置为核心概念的企业家创新行为制度配置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企业家创新行为制度配置中存在制度耦合、制度冲突和制度真空三种状况以及诱致性、强制性两种制度配置方式,并指出制度系统的开放性对制度配置效率有重要的影响。
     3.对企业家创新行为的产权制度和市场制度配置问题进行分析
     运用制度配置理论分析企业家创新行为的可内在化的产权结构和创新激励的市场机制,提出在经济制度中,产权制度与市场制度相互配合、协调推进是企业家创新行为生发进而实现经济增长的关键。
     4.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对企业家创新行为的道德风险进行分析
     有效的企业家创新激励机制的设计需要满足创新的参与约束与激励相容约束。参照“贝—斯”模型可构造描述企业家创新选择博弈模型,通过之可分析影响企业家创新道德风险程度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并对转型期的中国企业家创新行为的道德风险做一初步分析。
     5.对不同企业制度下的企业家创新行为模式进行比较分析
     基于古典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和转型期中国传统国有企业制度的环境,对企业家创新行为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从中寻求企业家创新行为的一般性约束条件,并基于复杂范式对企业家创新行为进行概要性分析。
     6.运用制度演化理论对企业家创新行为进行分析
     企业家创新行为制度配置具有演化的特征,提出制度熵概念和通过涨落可以促使企业家创新行为系统的自组织进化,企业家在学习过程中整合外部隐性知识是企业家创新能力演化的关键,运用制度演化理论分析提出基于隐性知识吸收的企业家创新能力演化模型和企业家创新行为制度配置的演化逻辑模型。
     7.进行理论归结和梳理政策含义
     提出企业家创新行为的制度复杂系统论及制度熵与制度复杂系统的熵值分析框架,建立企业家创新行为的制度配置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产权制度与市场制度的协调推进论是企业家创新行为生发进而实现经济增长的关键;参照“贝—斯”模型可构造描述企业家创新选择博弈模型;提出制度熵概念,运用制度演化理论分析提出基于隐性知识吸收的企业家创新能力演化模型和企业家创新行为制度配置的演化逻辑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出政策含义,提出尚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1.提出企业家创新行为的制度复杂系统论及制度熵与制度复杂系统的熵值分析框架。
     2.提出企业家创新行为的制度配置概念,建立企业家创新行为的制度配置理论分析框架。
     3.运用委托—代理理论进行企业家创新行为的道德风险分析,参照“贝—斯”模型构造描述企业家创新选择博弈模型。
     4.运用制度演化理论分析提出基于隐性知识吸收的企业家创新能力演化模型和企业家创新行为制度配置的演化逻辑模型。
When Chinese enterprises begin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n 21st century, theory horizon looks for explanation of entrepreneur's creative behavior from different aspects. Whether could successfully explain entrepreneur's diffetent creative behavior under different economic system and enterprise system, based on which construct a institutional theory of entrepreneur's creative behavior, has been a very challenging work of economic theory. Entrepreneur's innova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Chines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lthough we can analyze why there is huge difference on entrepreneur's creative behavior in practice from different aspects, but this dissertation considers the institutional factor is fontal, that means there is profound and complex institutional reason which cause the difference in entrepreneur's creative behavior despite of socio-economic and political- technological and cultural and so on reasons. We can find difference in entrepreneur's creative behavior because of different economic system and enterprise system from institutional analysis.
     This dissertation analyzes entrepreneur's creative behavior from institutional aspect, and systemically studies institutional reasons of entrepreneur's creative behavior to construct an institution allocation theory analysis frame for entrepreneur's creative behavior and supplies deep explanation for happening of entrepreneur's creative behavior and discusses the policy meaning of entrepreneur's creative behavior institution allocation.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dissertation:
     1. Propose institutional complex system theory of entrepreneur's creative behavior
     Using for reference the idea of system science, this dissertation proposes thatinstitution ensemble should be seemed as a complex syste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hich are integrity, structure, orderliness, openess and complexity. This dissertation proposes the concept of institution entropy, and clarifies two paths of how to make the institution run normally and institution function exert normally. Based on which, this dissertation constructs formation model of entrepreneur's creative behavior system's dissipative structure and calculation formula of entropy change. Institutional complex system theory is the theory fulcrum for entrepreneur's creative behavior institution allocation.
     2. Construct a theory analysis framework of entrepreneur's creative behavior institution allocation.
     Based of institutional complex system theory, this dissertation constructs a theory analysis framework of entrepreneur's creative behavior institution allocation that takes institution allocation as core. This dissertation proposes that there are institutional coupling, institutional conflict and institution vacuum in entrepreneur's creative behavior institution allocation, which has induced and compulsory institution allocation. This dissertation also points out that the openess of institutional system has important influence on efficiency of institution allocation.
     3. Analyze the property right system and market system allocation of entrepreneur's creative behavior
     This dissertation proposes that the interwork and coordinated advance of property right system and market system in economic system is the key point of happening of entrepreneur's creative behavior and realizing economic growth by applying institution allocation theory to analyze property right structure internalizing the entrepreneur's creative behavior and market system of innovation incentive.
     4. Analyze moral hazard of entrepreneur's creative behavior by applying principal-agent theory
     Effective incentive mechanism of entrepreneur's creation should be satisfied with participation constraint and incentive compatibility constraint. Referring to'Becker and Stigler Model', we can construct a game model of entrepreneur's creation choice, based on which this dissertation analyzes factors influcing the degree of entrepreneur's creation moral hazard and interact and influences among these factors, and makes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moral hazard of Chinese entrepreneur's creative behavior during economic transition.
     5.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ntrepreneur's creative behavior model in different enterprise system.
     Based on classical enterprise system,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state-owned enterprise system circumstance during economic transition, this dissertation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ntrepreneur's creative behavior model, to find some general constraint conditions of entrepreneur's creative behavior. This dissertation also briefly analyzes entrepreneur's creative behavior based on complex paradigm.
     6. Analyze entrepreneur's creative behavior by application of institutional evolution theory
     The institution allocation of entrepreneur's creative behavior has an evolutional characteristic. Proposing the concept of institution entropy and through fluctuation can promote self-organized evolution of entrepreneur's creative behavior system. Entrepreneurs integrate outside implicit knowledge when they study, which is the key point of entrepreneur's creative behavior evolution. This dissertation proposes evolutionary model of entrepreneur's creative ability based on absorbing implicit knowledge and evolutionary logic model of entrepreneur's creative behavior institution allocation applying institutional evolution theory.
     7. Theory conclusion and policy implication
     This dissertation proposes institution complex system theory and an analysis frame of institution entropy and entropy analysis of institution complex system, and constructs a theory analysis frame of entrepreneur's creative behavior institution allocation. This dissertation proposes that the interwork and coordinated advance of property right system and market system in economic system is the key point of happening of entrepreneur's creative behavior and realizing economic growth. This dissertation constructs a game model of entrepreneur's creation choice referring to'Becker and Stigler Model'. This dissertation proposes the concept of institution entropy, and proposes evolutionary model of entrepreneur's creative ability based on absorbing implicit knowledge and evolutionary logic model of entrepreneur's creative behavior institution allocation applying institutional evolution theory. Based on which, this dissertation hackles the policy implication and proposes some problems to be further studied.
     The innovat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clicked as follows:
     1. This dissertation proposes institution complex system theory of entrepreneur's creative behavior, institution entropy and an analysis frame of institution complex system entropy.
     2. This dissertation proposes the concept of institution allocation of entrepreneur's creative behavior, and constructs a theory analysis frame of entrepreneur's creative behavior institution allocation.
     3. This dissertation analyzes moral hazard of entrepreneur's creative behavior by applying principal-agent theory, and constructs a game model of entrepreneur's creation choice referring to'Becker and Stigler Model'.
     4. This dissertation proposes evolutionary model of entrepreneur's creative ability based on absorbing implicit knowledge and evolutionary logic model of entrepreneur's creative behavior institution allocation.
引文
1 理查德·坎蒂隆:《商业性质概论》,商务印书馆1986版,第27页。
    2 转引自杨其静:《企业家的企业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3 转引自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中译本)(下)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73页。
    4 参见《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62页。
    1 参见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60页。
    1 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中译本)(下),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05页。
    2 池本正纯:《企业家的秘密》,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4页。
    3 参见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82-83页。
    1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3页。
    2 熊彼特对企业家概念界定极其严格又非常明确,每一个人只有当他实际上真正“实现新组合”时才是一个企业家;当他安定下来像其他经营着一样来经营这个企业的时候,就失去了这种资格。
    3 Knight,F.H.Risk,Uncertainly and Profit.Ed.G.J,Stigler.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1.
    1 Mises,Ludwig von,1951," Profit and loss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Planning for Freedom.4ed.Spring Mills,Pa.:Libertarian Press 1980:105-108.
    2 Kirzner,Israel M.,Competi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3.
    3 Kirzner,Israel M.,Discovery and the Capitalist Process,the University Press.1985:6-7.
    4 Leibenstein,Harvey,Entrepreneurship and Develop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58,1968.
    1 Leibenstein,Harvery,Entrepreneurship and Develop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58,1968:72-83.
    2 Casson,M.C,The Entrepreneur:An Economic Theory,Oxford:Martin Robertson,1982.
    1 Coase,Ronald H:《The Nature of the Firm》,Economic,November 1937,4(4):386-405.
    2 罗纳德·H·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
    1 D.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第116页。
    2 郑江淮:《企业家行为的制度分析》,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0页。
    3 Lachlan and Demsetz:"Production,Information Cost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2:62.
    4 参见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3页。
    1 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2页。
    2 参见焦斌龙:《中国的经理革命--企业家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 郑江淮:《企业家行为的制度分析》,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7页。
    1 袁凌:《中国企业家行为的制度分析》,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8页。
    2 贺小刚:《企业家能力、组织能力与企业绩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65页。
    3 参见汪良军:《企业成长与企业家活动分析--兼论企业成长的路径依赖及其超越》,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1 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10页。
    2 Schumpeter,J.A.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Trans.R.Opie,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3 Baumol,W.J.Entrepreneurship in Economic theor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Papers and Proceedings,1968.
    4 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企业管理出版社1989年版,第19页。
    5 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企业管理出版社1989年版,第25页。
    1 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企业管理出版社1989年版,第263页。
    2 托马斯·彼得斯,南希·奥斯汀:《赢得优势--领导艺术的较量》,企业管理出版社1986年版,第137页。
    3 参见托马斯·彼得斯:《乱中求胜--美国管理革命通鉴》,科学普及出版社1988年版,第259页。
    1 詹姆斯·阿特拜克:《把握创新》,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2 詹姆斯·阿特拜克:《把握创新》,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5页。
    3 转引自詹姆斯·阿特拜克《把握创新》,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5页。
    4 Michael L.Tushman,Charles A.O'Reilly:《创新制胜》,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5页。
    1 伊莱恩·丹顿认为“过于强调效率性创新,集中精力改进生产率,可能会丧失市场机会;过于强调突破性创新,组织可能会出现一片混乱,因为一部分员工没有足够的技术基础来确定和追求符合潮流的根本性变革,这样就剥夺了他们的权利。事实上,突破性创新只能是公司的一小部分员工追求的目标。对于大多说组织来说,现实的挑战是把放在效率创新方面的过多注意力转移到渐进性创新上”。见伊莱恩·丹顿:《创新的种子-解读创新魔方》,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第207页。
    2 戴布拉·艾米顿:《创新高速公路--构筑知识创新与知识共享的平台》,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第245页。
    1 戴布拉·艾米顿:《创新高速公路--构筑知识创新与知识共享的平台》,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第281页。
    2 袁勇志:《创新行为与创新障碍--企业家创新论》,上海三联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1 支树平:《转型时期企业家成长的制度环境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页。
    1 参见田国强:《内生产权所有制理论与经济体制的平稳转型》,载《经济研究》1995年4期。
    2 本节中的主要内容参阅以下著作,在文中不再一一注明出处:小拉尔夫·迈尔斯:《系统思想》。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L·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李震中等著:《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版。
    1 参见袁勇志:《创新行为与创新障碍》,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5页。
    1 参见袁勇志:《创新行为与创新障碍》,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5页。
    2 参见张维迎,盛斌:《论企业家:经济增长的王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61页。
    1 参见罗伯特·斯莱特:《通用电气公司复兴记》,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年版。
    2 参见罗必良:《新制度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96页。
    1 V.奥斯特罗姆等编:《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第一部分导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2 参见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86-92页。
    3 托尔斯坦·本德·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38-141页。
    1 参见张旭昆:《制度演化分析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1页。
    2 参见樊纲:《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63-65页。
    3 参见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展望出版社1996年版,第30-32页。
    1 William Kingston,转引自李正风:《制度与创新激励》载《青海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2 “15%法则”指员工可以把自己15%的工作时间用于非公司指派的、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并且可以利用公司的各种资源。
    3 “超优先发展计划”即给那些最有潜力和市场的项目提供研制资金,加快其研制速度,使其在市场上取得创造性突破。
    1 参见欧内斯特·冈德林:《创新沃土》,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2 参见董静:《企业创新的制度设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8-52页。
    1 参见袁勇志:《创新行为与创新障碍》,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94页。
    1 参见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第61页。
    1 参见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第61页。
    2 参见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6页。
    1 参见何丰:《制度变迁中的企业创新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页。
    2 V.W.拉坦:《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载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29页。
    1 D.C.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纲要》,载《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页。
    1 参见何丰:《制度变迁中的企业创新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2 即使是国有控股公司,其所有权的代表者也应当是政府而非执政党。
    1 参见顾准:《顾准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3页。
    1 参见L.E.戴维斯,D.C.诺思:《制度创新的理论:描述、类推与说明》,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16-320页。
    1 参见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99页。
    1 白勤虎:《造就中国企业家的环境与机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4-355页。
    1 制度安排选择集合受到社会科学知识储备的束缚,参见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400页。
    1 参见李志强:《制度配置:概念的提出》,载《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2 参见李志强:《制度系统论:系统科学在制度研究中的应用》,载《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4期。
    3 罗纳德·H·科斯:《新制度经济学》,载《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46页。
    1 参见罗纳德·H·科斯:《企业的性质》,载《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页。
    2 参见亨·勒帕日:《美国自由主义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6页。
    3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8页。
    4 参见汪丁丁:《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载《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5 参见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第7-8页。
    6 Eggertsson,Thrainn,"Economic Behavior and Institution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15.
    1 Eggertsson,Thrainn," Economic Behavior and Institu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24.
    2 Y·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学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页。
    3 参见张维迎:《如何让人说实话》,载《读书》1997年2期。
    4 参见田国强:《激励、信息及经济机制设计理论》,载《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1集),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31页。
    1 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74页。
    2 参见杨小凯:《微观经济学的新发展》,载《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2集),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252-255页。
    3 李昌镇:《关于市场有效性假设》,载《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2集),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169-171页。
    1 思拉恩·埃格特森:《新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5页。
    2 参见Y·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学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页。
    3 参见盛洪:《又读科思》,载《读书》1996年3期。
    4 Pejovich,S:The Economics of Property Rights-towards a Theory of Comparative Systems,Kluwer Academic Publichers 1990.
    1 参见菲吕博腾,配杰威齐:《产权与经济理论:近期文献的一个综述》,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04页。
    2 亚当·斯密认为“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是人类的一种基本倾向。参见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2页。
    1 虽然类似于中国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许多国家都曾出现过名义上所有财产都归独裁的统治者所有,但实际中这种名义上的所有并不能得到贯彻,根据产权主体数目的不同,在下文我们将区分“板快式”产权结构和“原子式”产权结构。
    2 参见思拉恩·埃格特森:《新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章“产权、代理和经济组织”。
    3 参见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74页。
    1 参见D.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6-38页。
    2 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开篇就提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有关内容可参见D.诺思,罗伯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1 参见汪丁丁:《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载《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1 参见D.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73页。
    1 罗纳德·H·科斯:《企业的性质》,载《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页。
    1 关于分工与交易的关系或者说与市场的关系,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中早已明确指出:“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因此,交易的作用就是使分工得以存在并刺激其发展。
    2 汪丁丁:《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载《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98页。
    1 专业化商人出现的时间很早,在《荷马史诗》和《史记》等古代文献中都有记载。
    2 参见罗森堡,小伯泽尔:《西方致富之路》,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11页。
    3 希克斯在其《经济史理论》一书中对于商人的作用曾有深入的讨论。参见约翰·希克斯:《经济史理论》,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5-39页。
    4 在交易主体较少的情况下,由于可选择的交易对象少,所以只要是想继续交易就不会轻易违约;相反,当交易主体数量增加时,由于可选择的交易对象增多,交易中违约的风险也就随之增大。
    5 罗森堡认为,只有当贸易的规模大到足以经济出现产业纠纷时,中世纪法院才可能制订出一整套商业法律。参见罗森堡,小伯泽尔:《西方致富之路》,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30页。
    1 参见田国强:《经济机制设计理论与信息经济学》,载《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6页。
    1 D.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85页。
    2 D.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85页。
    1 香港大学张五常(Steven Cheung)教授,在1969年芝加哥大学出版的他的博士论文《共享租佃制理论》(The Theory of Share Tenancy)一书中,专门探讨过这一问题。此后,斯蒂格利茨(J.E.Stiglitz)建立过这一模型,参见J.E,Stiglitz,Incentives and Risk-sharing in Share-cropping,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74,April 2:19-55.
    1 参见闫伟:《国有企业经理道德风险程度的决定因素》,《经济研究》1999年第2期。
    1 参见成思危:《转型时期企业家机制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1页。
    2 参见陈国富:《委托-代理与机制设计--激励理论前沿专题》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37页。
    3 参见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企业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90页。
    1 参见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编著:《企业家看社会责任》,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217-218页。
    2 参见莫扶民:《中外企业制度比较》,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135页。
    3 参见谭劲松,犁文靖:《国有企业经理人行为度激励的制度分析:以万家乐为例》,载《管理世界》2002年第10期。
    1 参见陈国富主编:《委托-代理与机制设计--激励理论前沿专题》,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6-178页。
    2 参见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企业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37-240页。
    3 参见闫伟:《企业经理道德风险程度的决定因素》,载《经济研究》1999年第2期。
    1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8页。
    1 参见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73-74,82-83页。
    1 参见A·A·阿尔钦和H·登姆塞茨:《生产、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8页。
    2 有关“代理问题”可参见尤金·法马:《代理问题与企业理论》,载《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代理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9-165页。
    1 有关“道德危险”可参见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章 委托-代理理论(Ⅱ)。
    2 参见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3页。
    1 参见李维安,武立东:《公司治理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章 英美股权主导性公司治理。
    1 参见李维安,武立东:《公司治理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章 德日债权主导性公司治理。
    1 参见钱颖一:《企业理论》,参见汤敏茅于轼主编《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一集),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2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77-78页。
    1 参见何维达:《企业委托代理制的比较分析--制衡机制与效率》,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186页。
    2 参见周叔莲、张冀湘:《重建社会主义企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章。
    3 参见吴敬琏:《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化改革的难点及对策》,载《经济日报》,1995年2月26日。
    4 参见青木昌彦、钱颖-主编:《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人控制和银行的作用》,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第46页。
    5 参见张春霖:《从融资角度分析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载《改革》1995年第3期。
    1 陈国富主编:《委托-代理与机制设计》,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1页。
    2 参见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3页。
    3 参见支树平:《转型时期企业家成长的制度环境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103页。
    1 参见程燕,孙耀元:《论中国企业家的双重性》,载《财经问题研究》1996年第12期。
    1 参见李垣等:《转型时期企业家机制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2 参见吴敬琏等:《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年版,第32-49页。
    3 参见刘世锦:《公有制经济内在矛盾及其解决方式》,载《经济研究》1991年1期。
    1 参见黄群慧:《企业家激励约束与国有企业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3页。
    1 参见孙永祥:《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章经理激励研究。
    1 周叔莲:《企业家要发扬三种精神》,载《中国国情国力》1996年第9期。
    2 韩岫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职业企业家》,载《改革与理论》1994年第4期。
    3 刘茂松:《培养职业企业家型阶层》,载《经济研究》1994年第6期。
    4 吴光炳:《中国当代企业家成长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5页。
    1 厉以宁:《论中国企业家的忧患意识》,载周叔莲等《论企业家精神》,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版。
    2 李志强:《制度理论与竞争力创新发展--一个理论框架与实证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221页。
    3 魏宏森、姜炜:《探索组织复杂性问题的理论与方法》,载成思危主编《复杂性研究》,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0页。
    4 于景元:《系统学与复杂性研究》,载成思危主编《复杂性科学探索》,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年版,第68页。
    1 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2 彼得·德鲁克:《后资本主义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第189页。
    3 段春海:《管理心理学》,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12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3卷,第24页。
    1 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企业管理出版社1989年版,第13页。
    2 刘洪:《混沌与企业管理》,载成思危《复杂性科学探索》,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年版,第125页。
    3 李志强:《制度理论与竞争力创新发展--一个理论框架与实证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74页。
    4 钱学森:《再谈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载《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1999年1期。
    1 参见杨永福,黄大庆,李必强:《复杂性科学与管理》,载《管理世界》2001年3期。
    2 李志强:《制度理论与竞争力创新发展--一个理论框架与实证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227页。
    1 颜泽贤:《复杂系统演化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1页。
    1 郭爱克:《脑的复杂性与创造性思维》,载成思危主编《复杂性科学与探索》,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年版,第157页。
    2 杨永福,黄大庆,李必强:《复杂性科学与管理理论》,载《管理世界》2001年第3期。
    3 刘洪,张竺:《混沌理论与企业管理结合的研究》,载《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年第14卷。
    1 刘洪:《管理变革》,载《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6年第11期。
    1 参见钱学森:《再谈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载《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1999年第1期。
    2 参见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41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256-275页。
    1 参见阿兰·G·格香奇:《比较经济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859页。
    2 参见阿兰·G·格香奇:《比较经济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3页。
    3 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55页。
    4 有关西欧中世纪的社会结构在导致现代资本主义形成中的重大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可参见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5 有关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方面的探讨可参见桑巴特:《现代资本主义》,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奢侈与资本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5页。
    1 参见张旭昆:《制度演化分析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
    2 D·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68页。
    3 Veblen,Thorstein:The Instinct of Workmanship and the State of the Industrial Arts,New,York:Augustus M.Kelley,1994.
    4 参见张宇燕:《制度经济学:异端的见解》,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二集,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23-248页。
    1 参见罗必良:《新制度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188-190页。
    2 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39页。
    1 道格拉斯·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页。
    2 盛昭翰,蒋德鹏:《演化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29页。
    3 贾根良等译:《制度与演化经济学现代文选:关键性概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25页。
    1 参见哈耶克:《经济、科学与政治:哈耶克思想精粹》,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42页。
    2 有关纳尔逊和温特对制度演化分析做出了贡献可参见理查德·R·纳尔逊、悉尼·G·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3 参见张旭昆:《制度演化分析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
    1 参见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67页。
    2 Huber,George.Organizational Learning:The Contributing Processes and the Literature[J].Organization Science,1997(2):88-115.
    3 Kogut,Bruce and Udo Zander.Knowledge of the Firm,Combinative Capabilities and the Replication of Technology[J].Organization Science,1995(3):383-397.
    4 Kogut,Bruce and Udo Zander.What Firm Do:Coordination,Identify and Learning[J].Organization Science,1996(7):502-518.
    1 Richard R.Nelson,Sidney G Winter.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M]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
    2 参见李志强:《制度配置理论:制度配置方式与制度系统的开放性》,载《经济问题》2002年第4期。
    1 参见李志强:《制度理论与竞争力创新发展-一个理论框架与实证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104页。
    2 参见约翰·福斯特等:《演化经济学前沿:竞争、自组织与创新政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36-145页。
    1 参见许慧敏:《技术创新扩散系统的动力机制研究》,载《科学学研究》2006年第8期。
    1 参见彼得·德鲁克:《创新和企业家精神》,企业管理出版社1989年版,第27页。
    2 参见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251-259页。
    1 参见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8页。
    2 参见王军:《市场过程与制度变迁:现代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代表》,载《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第3期。
    1 参见理查德·纳尔逊,悉尼·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57页。
    2 转载自贾根良:《演化经济学与达尔文主义:文献述评》,载《政治经济学评论》2004年第2期。
    3 参见袁勇志:《创新行为与创新障碍》,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93页。
    4 参见汪丁丁:《在经济学与哲学之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5-84页。
    1 参见李志强:《制度理论与竞争力创新发展-一个理论框架与实证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93页。
    2 转引自彼得·德鲁克:《创新和企业家精神》,企业管理出版社1989年版,第27页。
    3 Kirzner,I M(1973)Comoeti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4 参见罗必良:《新制度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162-163页。
    1 初级行动团体是单个人或由个人组成的团体,由于他们意识到存在一些只要改变制度安排结构就可能增加收入,所以他们的决策在制度变迁的进程中起着支配地位。次级行动团体帮助初级行动团体展开制度变迁,他们是制度变迁的实施者。
    2 Gifford,S(1992),"Allocation of Entrepreneurial Atten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19,265-283.
    3 参见贾根良:《演化经济学--经济学革命的策源地》,山西人民出版2004年版,第6-8页。
    1 参见哈耶克:《经济、科学与政治:哈耶克思想精粹》,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40-542页。
    1 参见许慧敏:《技术创新扩散系统的动力机制研究》,载《科学学研究》2006年第8期。
    1 参见本文“3.4制度熵与制度复杂系统论:熵值分析”的内容。
    2 参见本文“3.5企业家创新行为系统熵变模型:基于耗散结构的视角”的内容。
    3 参见本文“4.1企业家创新行为制度配置:概念的提出”的内容。
    4 参见本文“4.2制度配置状态:制度耦合、制度冲突与制度真空”的内容。
    5 参见本文“4.4制度复杂系统开放性:对制度培植效率的影响”的内容。
    6 参见本文“5.3.1市场制度与企业家创新行为的内在逻辑”和“5.4产权制度和市场制度协调推进论--企业家创新行为生发的关键”等内容。
    [1]袁伦渠,林玳玳:《劳动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0、152-180页。
    [2]A.A.阿尔钦和H·德姆塞茨:《生产、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9、94页。
    [3]A·D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13页。
    [4]A·D钱德勒:《规模与范围》,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30-34页。
    [5]A·D钱德勒:《塑造工业时代》,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50-53、380页。
    [6]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中译本)(下)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73页。
    [7]阿兰·G·格香奇:《比较经济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3、859页。
    [8]阿兰·斯密德:《制度与行为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3-373页。
    [9]埃里克·弗鲁博顿,鲁道夫·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44-262页。
    [10]阿玛尔·毕海德:《新企业的起源与演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8、361-370页。
    [11]埃瑞克·G·德姆塞茨:《企业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5-140页。
    [12]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3页。
    [13]白勤虎:《造就中国企业家的环境与机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4-355页。
    [14]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企业管理出版社1989年版,第10-13、19、25、27、263页。
    [15]彼得·德鲁克:《后资本主义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第189页。
    [16]陈国富:《委托-代理与机制设计--激励理论前沿专题》,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38、251页。
    [17]陈伟:《创新管理》,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2页。
    [18]陈郁编:《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1996年版,第49、233-240页。
    [19]陈郁编:《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代理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1998年版,第150页。
    [20]程虹:《制度变迁的周期--一个一般理论及其对中国改革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40页。
    [21]池本正纯:《企业家的秘密》,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1-25、44页。
    [22]D·诺思等:《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6-38、68、185、273页。
    [23]D·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116页。
    [24]D·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纲要》,载《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页。
    [25]戴布拉·艾米顿:《创新高速公路-构筑知识创新与知识共享的平台》,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第245、281页。
    [26]迪博诺等:《创造学研究》,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87年版,第211页。
    [27]董静:《企业创新的制度设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8-52页。
    [28]段春海:《管理心理学》,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12页。
    [29]段文斌:《分工、报酬递增和企业制度--一个理论框架及对国有企业的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7-143、161-168页。
    [30]段文斌:《产权、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新制度经济学前沿专题》,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3-91、156-183页。
    [31]段文斌:《企业的性质、治理机制和国有企业改革--企业理论前沿专题》,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8-72页。
    [32]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38-141页。
    [33]樊纲:《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63-65页。
    [34]菲吕博腾,配杰威齐:《产权与经济理论:近期文献的一个综述》,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04页。
    [35]费方域:《企业的产权分析》,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09-214页。
    [36]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83-202页。
    [37]郭爱克:《脑的复杂性与创造性思维》,载成思危主编《复杂性科学与探索》,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年版,第157页。
    [38]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41页。
    [39]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74页。
    [40]哈耶克:《经济、科学与政治:哈耶克思想精粹》,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40-542页。
    [41]何维达:《企业委托代理制的比较分析--制衡机制与效率》,中国财政经出版社1999年版,第113-126、186页。
    [42]何丰:《制度变迁中的企业创新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34页。
    [43]贺小刚:《企业家能力、组织能力与企业绩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5-53、67-111、365页。
    [44]亨·勒帕日:《美国自由主义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6页。
    [45]黄群慧:《企业家激励约束与国有企业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60、153页。
    [46]吉福德·平肖第三:《创新者与企业革命》,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版,第15、189-191页。
    [47]纪玉山,曹志强等:《现代技术创新经济学》,长春出版社2001年版。
    [48]贾根良:《演化经济学--经济学革命的策源地》,山西人民出版2004年版,第6-8页。
    [49]焦斌龙:《中国的经理革命--企业家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3-248页。
    [50]杰弗里·M·霍奇逊:《制度与演化经济学现代文选:关键性概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25、294-302页。
    [51]杰瑞斯提诺·安东内利:《创新经济学新技术与结构变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6-141页。
    [52]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86-92页。
    [53]肯尼斯·阿罗:《组织的极限》,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128-130页。
    [54]库尔特·多普菲:《演化经济学:纲领与范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1-15、29-31页。
    [55]罗纳德·H·科斯:《新制度经济学》,载《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46页。
    [56]罗纳德·H·科斯:《企业的性质》,载《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页。
    [57]L.E.戴维斯,D.C.诺思:《制度变迁的理论:概念和原因》,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66-294页。
    [58]L.E.戴维斯,D.C.诺思:《制度创新的理论:描述、类推与说明》,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99页。
    [59]V.W.拉坦:《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载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27-353页。
    [60]李昌镇:《关于市场有效性假设》,载《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2集),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169-171页。
    [61]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55页。
    [62]李少斌:《企业家形成机制--进化博弈论的研究视角》,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172页。
    [63]李维安,武立东:《公司治理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2-63页。
    [64]李新春,张书军:《家族企业:组织、行为与中国经济》,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8-45页。
    [65]李垣等:《转型时期企业家机制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23-24、102-114页。
    [66]林玳玳,袁伦渠,赵祥宇:《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设计》,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第380、396-420页。
    [67]理查德·坎特龙:《商业性质概论》,商务印书馆1986版,第27页。
    [68]理查德·R·纳尔逊,悉尼·G·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57页。
    [69]厉以宁:《论中国企业家的忧患意识》,载周叔莲等《论企业家精神》,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版,第12-18页。
    [70]李志强:《制度理论与竞争力创新发展--一个理论框架与实证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44-81、83-104、106-141页。
    [71]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71-382、400页。
    [72]林毅夫等:《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34页。
    [73]刘刚:《企业的异质性假设--对企业本质和行为的演化经济学解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0、221页。
    [74]刘洪:《混沌与企业管理》,载成思危《复杂性科学探索》,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年版,第125页。
    [75]刘世锦:《经济体制效率分析导论》,上海三联书店1993版,第238-244页。
    [76]刘小玄:《中国转轨过程中的产权和市场--关于市场、产权、行为和绩效的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9-62、91-135页。
    [77]柳卸林:《技术创新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31页。
    [78]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展望出版社1996年版,第7-8、30-32、61页。
    [79]路易斯·普特曼等编:《企业的经济性质》,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7-330、409页。
    [80]罗伯特·斯莱特:《通用电气公司复兴记》,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年版,第15页。
    [8l]罗森堡,小伯泽尔:《西方致富之路》,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11、130页。
    [82]罗必良:《新制度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96、162-163、188.190、373页。
    [8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3卷,第24页。
    [8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5页。
    [85]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60页。
    [86]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68-170页。
    [87]迈克尔·塔什曼,查理·A·欧瑞勒Ⅲ世:《创新制胜》,清华大学出版社,哈拂商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161-200页。
    [88]纳谢德·福布斯,戴维·韦尔德:《从追随者到领先者:管理新兴工业化经济的技术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9页。
    [89]厉以宁:《论中国企业家的忧患意识》,载周叔莲等《论企业家精神》,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版,第12-18页。
    [90]欧内斯特·冈德林:《创新沃土》,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91]秦海:《制度、演化与路径依赖--制度分析综合的理论尝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第12-16、46-50、76-94页。
    [92]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188-190、238-242页。
    [93]青木昌彦,钱颖一主编:《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人控制和银行的作用》,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第130-134、213页。
    [94]R·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
    [95]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04页。
    [96]R·科斯等:《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41-261页。
    [97]桑巴特:《现代资本主义》,商务印书馆1958出版,第26-38页。
    [98]盛洪编:《新制度经济学》(上、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9-54、213页。
    [99]盛昭翰,蒋德鹏:《演化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29页。
    [100]史耀疆:《制度变迁中的中国企业家成长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19-36页。
    [101]思拉恩·埃格特森:《新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5页。
    [102]宋学锋等:《复杂性科学研究进展》,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页。
    [103]孙永祥:《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4]索贝尔:《不创新就死亡》,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171页。
    [105]汤敏,茅于轼主编:《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1、2、3集),商务印书馆1989/1993/1999版,第83-103页。
    [106]汤姆·彼得斯,南希·奥斯汀:《赢得优势--领导艺术的较量》,企业管理出版社1986年版,第135-138页。
    [107]汤姆·凯利,乔纳森·利特曼:《创新的艺术》,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93-109页。
    [108]田国强:《激励、信息及经济机制设计理论》,载《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1集),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31页。
    [109]托马斯·彼德斯:《乱中求胜--美国管理革命通鉴》,科学普及出版社1988年版,第259页。
    [110]托马斯·谢林:《冲突的战略》,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132-140页。
    [111]汪丁丁:《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载《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0-98页。
    [112]汪丁丁:《在经济学与哲学之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5-84页。
    [113]汪良军:《企业成长与企业家活动分析--兼论企业成长的路径依赖及其超越》,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31、38-42页。
    [114]王廷惠:《微观规制理论研究--基于对正统理论的批判和将市场作为一个过程的理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96页。
    [115]汪安佑,袁伦渠:《收入分配制度设计与企业职工激励不足》,技术经济,2001年第5期,第37-39页。
    [116]魏宏森,姜炜:《探索组织复杂性问题的理论与方法》,载成思危主编《复杂性研究》,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0页。
    [117]吴光炳:《中国当代企业家成长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21、25、210页。
    [118]吴敬琏等:《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年版,第32-49页。
    [119]新制度经济学名著译丛编委会:《新制度经济学名著译丛》(第一辑、第二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10-420、450-455页。
    [120]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256-275页。
    [121]杨其静:《企业家的企业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2-193页。
    [122]杨小凯:《微观经济学的新发展》,载《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2集),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252-255页。
    [123]颜泽贤:《复杂系统演化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1页。
    [124]Y·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学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3页。
    [125]尤金·法马:《代理问题与企业理论》,载《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代理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14-230页。
    [126]于景元:《系统学与复杂性研究》,载成思危主编《复杂性科学探索》,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年版,第68页。
    [127]约翰·福斯特等:《演化经济学前沿:竞争、自组织与创新政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36-145页。
    [128]袁伦渠:《新中国劳动经济史》,劳动人事出版社1987年版,第19-21页
    [130]袁凌:《中国企业家行为的制度分析》,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120、156-167页。
    [131]袁庆明:《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第196-204页。
    [132]袁勇志:《创新行为与创新障碍》,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5、93-119页。
    [133]约翰·福斯特等:《演化经济学前沿:竞争、自组织与创新政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36-145页。
    [134]约翰·希克斯:《经济史理论》,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5-39页。
    [135]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8、67、73-78、82-83、142-174、251-259页。
    [136]臧旭恒等:《现代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125页。
    [137]詹姆斯·阿特拜克:《把握创新》,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93-115、235页。
    [138]张春霖:《企业组织与市场体制》,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第4、111页。
    [139]张军:《合作团队的经济学:一个文献综述》,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3-96页。
    [140]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5-114、122-147页。
    [14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7、176页。
    [142]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3-56、364-409页。
    [143]张维迎,盛斌:《论企业家--经济增长的国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61页。
    [144]张维迎:《价格、市场与企业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3-119页。
    [145]张维迎:《竞争力与企业成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122-136页。
    [146]张旭昆:《制度演化分析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14、111页。
    [147]张宇燕:《制度经济学:异端的见解》,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二集,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23-248页。
    [148]赵祥宇,袁伦渠:《薪酬设计与激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年第9期,第17-19页。
    [149]郑江淮:《企业家行为的制度分析》,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6-102页。
    [150]支树平:《转型时期企业家成长的制度环境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102-103页。
    [151]《中国统计年鉴》(1989),中国统计出版社1989年版,第100-110页。
    [152]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企业家与企业--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报告》,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298-339页。
    [153]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企业家个人学习、组织学习与企业创新--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报告》,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374-385页。
    [154]周叔莲、张冀湘:《重建社会主义企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89页。
    [155]庄启东,袁伦渠,李建立:《新中国工资史稿》,中国财经出版社1986年版,第28-45页。
    [156]崔之元:《美国二十九州公司法变革的理论背景》,经济研究,1996年第4期,第35页。
    [157]冯进路,刘新民:《不同类型企业家创新方式选择研究》,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第12期,第6-10页。
    [158]韩岫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职业企业家》,改革与理论,1994年第4期,第28-30页。
    [159]华冬萍,萌友:《企业家创新行为制约因素分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32-34页。
    [160]刘茂松:《培育职业型企业家阶层》,经济研究,1994年第6期,第56页。
    [161]刘世锦:《公有制经济内在矛盾及其解决方式》,经济研究,1991年1期,第3-9页。
    [162]刘新民,李垣:《企业家创新理论研究综述》,齐鲁学刊2004年第2期,第47-50页。
    [163]钱学森:《再谈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1991年l期,第1-4页。
    [164]芮明杰,赵春明:《外部经理市场对国有企业的影响及对策》,中国工业经济,1997年第2期,第61-96页。
    [165]田国强:《内生产权所有制理论与经济体制的平稳转型》,经济研究,1995年4期,第11-20页。
    [166]闫伟:《国有企业经理道德风险程度的决定因素》,经济研究,1999年第2期,第3-12页。
    [167]杨瑞龙:《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理论思考》,经济研究,1995年第2期,第13-22页。
    [168]杨瑞龙,周业安:《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规范性分析框架及其理论含义》,经济研究,1997年第1期,第12-22页。
    [169]杨永福,黄大庆,李必强:《复杂性科学与管理理论》,管理世界,2001年3期,第167-174页。
    [170]张春霖:《从融资角度分析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改革,1995年第3期,第34-46页。
    [171]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经济研究,1996年第9期,第3-15页。
    [172]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现阶段我国企业家队伍的行为特征调查分析》,管理世界,1995年第3期,第153-163页。
    [173]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经济研究,1996年第4期,第71-80页。
    [174]Abraham Sagie;Dov Elizur,Achievement Mo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A Structural Analysis,Journal of Organization Behavior,Vol.20,No.3.(May.,1999),pp.375-387
    [175]A.L.Minkes;G.R.Foxall,The Bounds of Entrepreneurship: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Vol.3,No.1.(Mar.,1982),pp.41-47
    [176]Aghion,Phillippe,Jean Tirole,1994," Opening the black box of innovation",European Economic Review,Vol.38,pp.701-710
    [177]Amit,Raphael,Lawrence Glosten and Eitan Muller,1990," Entrepreneurial ability,venture investments,and risk taking",Management Sience,Vol.36,No.10
    [178]Andrea L.Larson,Sustainable Innovation Through an Entrepreneurship Lens,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ment,Vol.9,(2000),pp.304-317
    [179]Anisya S.Thomas,Stephen L.Mueller,A Case for Comparative Entrepreneurship:Assessing the Relevance of Cultur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Vol 31,No.2.(2nd Qtr.,2000),pp.287-301
    [180]Banerjee,Abhijit V.,1992,"A simple model of herd behavior",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Nol.CVII,No.3 Barzel,Yoram,1987,"The entreprenear' s reward for self-policing",Economic Inquiry Journal,pp.103-116
    [181] Cameron M.Ford, A theory of Individual Creative Action in Multiple Social Domains,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21, No.4.(Oct., 1996), pp.1112-1142
    
    [182] Casson, Mark, 1995, Entrepreneurship and business culture, Aldershrt: Edward Eglar
    
    [183] Aghion, Philippe and Patrick Bolton, Jean Tirole, 1994, " The management of innovation " ,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November
    
    [184] Datta, Deepak K. and James P.Guthrie, Executive Succession: Organizational Antecedents of CEO Characteristics, Vol.15, No.7.(Sep.,1994), pp.569-577
    
    [185] Detelin S.Elenkov; William Judge; Peter Wright, Strategic Leadership and Executive Innovation Influence: An International Multi-Cluster Comparative Study, St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26, (2005), pp.665-682
    
    [186] Edward J.Zajac; Brian R.Golden; Stephen M.Shortell, New Organizational Forms for Enhancing Innovation: The Case of Internal Corporate Joint Ventures, Management Science, Vol.37, No.2.(Feb.,1991), pp.170-184
    
    [187] Gautam Ahuja; Curba Morris Lampert,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Large Corporation: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How Established Firms Create Breakthrough Inventions, St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22, (2001), pp.521-543
    
    [188] George A.Devos, Achievement Orientation, Social Self-Identity, and Japanese Economic Growth, Asian Survey, Vol.5, No.l2.(Dec.,1965), pp.575-589
    
    [189] Gifford, Sharon, 1992, "Allocation of entrepreneurial attention" ,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Vol.19, pp.265-284
    
    [190] Hallmann, Thomas, 1998, "The allocation of control rights in venture capital contracts "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29,No. 1, pp.57-76
    
    [191] Heinz Hartmann, Managers and Entrepreneurs: A Useful Distinc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3, No.4.(Mar.,1959), pp.429-451
    
    [192] Howard H.Stevenson; J.Carlos Jarillo, A Paradigm of Entrepreneurship: Entrepreneurial Manage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1, Special Issue: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Summer, 1990), pp. 17-27
    
    [193] Huber, George.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The Contributing Processes and the Literature[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7(2)
    
    [194] James D.Hlavacek; Victor A.Thompson, Bureaucracy and New Produce Innovation,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Vol.16, No.3.(Sep.,1973), pp.361-372
    
    [195] Johan Wiklund; Dean Shepherd, Knowledge-based Resources,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And the Performance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Business, St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24, (2003),pp.l307-1314
    
    [196] Joshua S.Gans; David H.Hsu; Scott Stern, When Does Start-Up Innovation Spur the Gale of Creative Destruction? 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33, No4.(Winter,2002), pp.571-586
    
    [197] Kent D.Peterson, Vision and Problem Finding in Principal's Work: Values and Cognition in Administration,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 Vol.63,No.l, The Principal as Instructional Leader, (Autumn, 1985), pp.87-106
    
    [198] Kevin Avruch, New Markets and Good Deeds: On Altruism and Exemplary Entrepreneurship, Anthropological Quarterly, Vol.55, No.4.(Oct.,1982), pp.211-223
    [199]Kogut,Bruce and Udo Zander.Knowledge of the Firm,Combinative Capabilities and the Replication of Technology[J].Organization Science,1995(3)
    [200]Louis Makowski;Joseph M.Ostroy,Perfece Competition and the Creativity of the Market,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Vol.39,No.2.(Jun.,2001),pp.479-535
    [201]Mary Ann Glyrm,Innovative Genius:A Framework for Relating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Intelligences to Innovation,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Vol.21,No.4.(Oct.,1996),pp.1081-1111
    [202]Mary M.Crossman;Henry W.Lane;Roderick E.White,A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Framework:From Institution to Institution,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Vol.24,No.3.(Jul.,1999),pp.522-537
    [203]M.B.Sarkar;Raj Echambadi;Rajshree Agarwal;Bisakha Sen,The Effect of the Innovative Environment on Exit of Entrepreneurial Firms,St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Vol.27,(2006),pp.519-539
    [204]Mckelvey,Maureer,1998,"Evolutionary innovations:learning,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dyamics of the firm",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pp.157-175
    [205]Michael A.Hitt;R.Duane Ireland;S.Michael Camp;Donald L.Sexton,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Entrepreneurial Strategies for Wealth Creation,St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Vol.22,(2001),pp.479-491
    [206]Michael H.Morris;Duane L.Davis;Jeffrey W.Allen,Fostering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Cross-Cultural Comparisons of the Importance of Individualism versus Collectivism,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Vol.25,No.1.(1st Qtr.,1994),pp.65-89
    [207]Michael Mintrom,Policy Entrepreneurs and 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Vol.41,No.3.(Jul.,1997),pp.738-770
    [209]Nathaniel H.Leff,Entrepreurship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Problem Revisited,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Vol.17,No.1.(Mar.,1979),pp.46-64
    [210]Neil H.Jacoby,Enterprise in a Free Society,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39,No.6.(Dec.,1949),pp.1300-1304
    [211]Patricia H.Thornton,The Sociology of Entrepreneurship,Annual Review of Socialogy,Vol.25.(1999),pp.19-46
    [212]Rothwell R.Small firms,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change,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Vol.1,(1988),pp.51-64
    [213]Sidney M.Greenfield;Arnold Strickon,A New Paradigm for the Study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Social Change,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Vol.29,No.3.(Apr.,1981),pp.467-499
    [214]Sylwia Sysko-Romanczuk;Alberto Lozano Platonoff,The Concept of Stimul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A Benchmarking and Co-Evolution Approch,Human Factors and Ergonomics in Manufacturing,Vol.15(2005),pp.71-82
    [215]William J.Baumol,Entrepreneurship:Productive,Unproductive,and Destructive,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8,No.5,Part 1.(Oct,,1990),pp.893-921
    [216]Rechard J.Arend,Emergence of Entrepreneurs Following Ex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St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Vol.20.(1999),pp.31-4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