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还原闻一多:人格塑模与文化自觉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 英文题名:Restore Wen Yiduo: Character Modeling and Cultural Consciousness
  • 作者:王贵生
  • 论文级别:博士
  • 学科专业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
  • 学位年度:2009
  • 导师:武文
  • 学科代码:050106
  •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 论文提交日期:2007-04-01
摘要
闻一多现象是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期的一个文化奇迹,同时也是考察现代知识群体人格体系的一种文化模本。闻一多人格质素成因中包含了“两极化”倾向:孳生于母体文化温床却以叛变母体文化为人生先机;饱吮传统文化养素却将传统视为最大障碍;积极触摸西洋文明却成为西洋文明的有力批判者;主张文化融合却总是自我迷失在融合的夹缝中。他以多向度的文化承受成为一个人格立体饱满的现代人,但他的人格结构却不求定型,而是在理智自控的张力中处于变动状态。这是一种反向合成:天性秉质上,将激越、任气、慷爽、放诞与宽和、自律、慎思、多忧组合起来;文化个性上,虽自傲、狂狷、叛逆、偏激但不自大、狂妄、逆流、偏执;创作品质上,以创新、主观和情绪化驾驭中和、规范和理性化;在学术品格上,于勤奋、谨严中出奇、自新。他将个人的社会角色置于不断调整与动态化合中,呈现出动感人生韵律:跨越个体与群体、绅士与名士、改良与革命、理性与感觉的选择之上,在中西心理、古今心态、向内向外、责任自由之间的不断裂变、调适和粘合。他将传统文化聚结为人格中心,但却辐射成难以预计的诗化人生轨迹;他站在20世纪制高点上俯瞰人生,却不能跨过国、民、人三条人格底线;他以自觉的良知完成了三重人格的转换,却没有真正完成人格的圆满。闻一多最具社会价值的人格内涵包容在他对学术的沉潜过程中:在传统律诗中寻觅中国人格,在“镣铐”理论中娱人戕己,在“幻象”意蕴中保持自由心态。同时,他也在神话中挖掘民族活力,在诗经中寻找人类本性,在楚辞中追忆历史人格,在唐诗中追溯文化辉煌境界。所以,杜甫、庄子、屈原,分别成为他自我人格的投影和宿主。闻一多最有思维价值的人格内涵体现在他对中西文化的自觉选择中:在主体精神上,他坚守着民族文化的营垒;在基本方式上,他游弋于文化人类学的宏观视野。其中最成功之处,是对利比多意识的融会、对“魔术(巫术)观念”的渗透、对图腾理念的拓展和对隐喻象征、原型理论的重解。在学术人格构建上,他创造了独特的文化精神境界:文化野性、文化历史、文化传播、文化开放和文化宇宙。闻一多的文化人格建构,是对近代以来数代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意识的终极实践。在这一实践过程中,贯穿一个内在的逻辑关系:通过跨越中西文化的人生历程,自觉完成对本土文化的忠实承载和对异域文化的用心接纳,将自我人格模塑成通观古今中外的文化大师。在宏观视野中,反观自我人生与时代社会关系,进而不断调整、革新人格结构,不断在新起点上完善自我。这就是闻一多的文化人格结构永远处于动态之中的逻辑原理。作为一个文化个体,他的人格结构的复杂性、交叉性、变动性,是20世纪前期纷纭多变的时代特征的折射,也是这一时代知识群体的共性人格特点。因此,对闻一多文化自觉意识与其人格关系研究,在20世纪上半期乃至中国整个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普遍文化意义和思辨价值。
     本论文共包括六部分,这里所选印的,是全文的开头两部分:“接触现代:从中西文化理论到文化自觉”和“走进闻一多:以文化自觉实现人格的模塑”。基本内容:中国近代以来知识精英对“文化”概念的诠释,拉开了走向中西文化融合的序幕。中体西用、东方文化、全盘西化、文化本位等中西文化理论,表面上形成不同观念的对垒,但在根本上都是探求文化融合出路,所以最终均趋向“调和”。中西文化理论的提出和论辩,是梁启超等近现代文化先行者所倡导的自觉意识的理论现代化过程。文化自觉意识在整个20世纪中国意义重大,尤其对数代知识分子人格模塑不容忽视。闻一多的文化人格模塑经历,正是这种文化自觉意识的独特实践。从闻一多对理想人格的自我诠释和文化“他者”对闻一多的人格评定,可以管窥他的人格要义。在闻一多人格模塑的生态结构中,儒家文化是普适性规定,荆楚文化是特异性因素。在闻一多人格模塑过程中,内求涵摄国学是人格形成基础,外求兼容西学是人格扩张条件。在闻一多人格质素序列中,“向外走”以求尽“善”,“向内走”以求极“真”,而在内外之间的转换正是“诗化”人生对“美”的极致的不断追逐。闻一多一生没有模塑组织化人格,但也不惮使用人格面具,是在不断寻求理想人格中走向一种精神境界。
Wen Yiduo phenomenon is a cultural miracle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ofChina's modern society,but also a mode for studing of modern knowledge ofthe character group of a culture system.The causes of the quality of Wen Yiduopersonality included in the“polarization”of the tendency:breeding in hotbedsof the mother culture,but to change the mother culture as a head start inlife;full suck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nutrition,however,as the largesttraditional barriers;active touch of Western civilization,but become apowerful critics argue of the western civilization;advocate culturalassimilation,but always lost in the integration of self—caught in between.Heaccepted a variety of culture,into a three—dimensional and full ofpersonality today,but he does not want to shape the structure of personality,but in the rational self—control changes in a state of tension.This is asynthesis of the reverse:in nature,he was loud and strong to serve as gas,generous at the expense of cool,Laissez—faire and tolerance,self—discipline,consider the matter carefully and combine more than worried;in the cultural personality,despite his pride,Wild and Upright,treason,extreme,but not arrogant,arrogant,counter—current,paranoia;in thecreative quality of his innovation,subjective and emotional control and,norms and rational;in academic integrity,he should be in hard—working,careful and precise to achieve surprisingly,rehabilitation.He placed hisown role in society are constantly adjust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dynamic,showing a dynamic rhythm of life:acrossing individual and groups,a gentlemanand scholar,revolutionary and improvements,rational choice and feel,inthe Central and Western psychology,ancient and modern mentality,inward andoutwort,responsibility and freedom,from the constant of fissile,adaptationand bonding.Traditional culture,he gathered into the center of personality,but difficult to predict the spread of the poem into the life of the track;he stood overlooking the commanding heights of the 20th century life,but notacross the country,the people,the bottom line were the three personality;he own conscience in order to complete the three—character conversion,butno real personality of a successful completion.Wen Yiduo of the most personal meaning of social values to be inclusive in his academic course Diving:tofind Chinese character in the traditional Poems,Finding the“shackles”theoryin the entertainment of funing others and harming himself,in the“illusion”to maintain freedom of the implication of mentality.At the same time,he foundalso the vitality of the nation in mining the myth,in the Book of Songs inthe search for human nature,in the Songs of the South in the recall the historypersonality,in the Tang Dynasty in the retrospective of the brilliant cultureof the realm.Therefore,Du Fu,Zhuang Zi,Qu Yuan,respectively,to behis own personality and host of the projection.Wen Yiduo of the most personalmeaning of the value of thinking reflected in his choice of Chinese and Westerncultures in the conscious:in the main spirit that he adhere to the culturecamps;in basic ways,he's cruising in the cultural anthropology vision in.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is the combined sense of libido,the“magic(witchcraft)the concept of”penetration,the expansion of the theory of thetotem,as well as the metaphorical symbol of the re—interpretation of theprototype theory.Construction of the academic personality,he created a uniqueculture of the realm of the spirit:the culture of the wild,and culturalhistory,cultural communication,cultural opening up and the cultural universe.Wen Yiduo's construction of the cultural personality,is ultimate practicefor modern times several generations of intellectuals and culturalself—consciousness In this practice,through the inherent logic of arelationship: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across the life course,andconscientiously to complete the faithful of the indigenous culture of exoticinheritance and accepted in good faith and culture will shape the characterof self in relation to all times and in all of Chengtong Cultural Master.Atthe macro perspective,he look back at the life and times of self—societyrelations,and constant adaptation and renewal of the structure of personality,constantly starting point in the new self—perfection.This is the structureof Wen Yiduo' cultural personality of always in a dynamic principle of logic.As a cultural entity,and his personality structure of the complex nature ofcross—cutting,changes,and the early 20th century era of diverse and variedcharacteristics of refraction,but also the era of the knowledge of common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groups.Therefore,Wen Yiduo consciousawareness of culture and its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as well as China's modernization process,is of universal value of cultural significance and speculative.
     This paper includes six parts.Printing selected here is the beginning ofthe full text,the two parts:the“modern touch:From theory to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consciousness”and“into the Wen Yiduo:the realization ofcultural consciousness in molding character.”Basic elements:the educatedelite in modern China of“cultural”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cept,beginningthe prelude to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Chinese bodyby the West ways,total Westernization,culture—based theories,such as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the surface against the formation of differentconcepts,but in a fundamental way out is to explore cultural integration,in the end,both tend to“reconcile”.Chinese and Western theory and the debateis Liang Qichao fore runner of modern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dvocated bymodernization theory.Cultural self—consciousness in the 20th century,Chinais significant,particularly for several generations of intellectuals moldingpersonality can not be ignored.Wen Yiduo molding the cultural personality ofthe experience,it is this unique culture of the practice ofself—consciousness.Wen Yiduo from the ideal of self—interpretation ofpersonality and culture,“he”in Wen Yiduo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youcan View his personality to justice.Wen Yiduo molded in the ecologicalcharacter of the structure,the Confucian culture is a universal requirement,Chu culture—specific factors.Wen Yiduo in the process of molding character,inward Guoxue is absorbed to form the basis of personality,personality outwardexpansion is compatible with Western conditions.Wen Yiduo personality in thequality of the sequence“go outside”to do“good”,“go inside”to a very“truth”,and in the conversion between the inside and outside the“poetry of”Life of“the United States”,the constant pursuit of the ultimate.Wen Yiduonot molded life“organization”of personality,but also not fear the use of“Persona”in constant search of the ideal personality to a spiritual realm.
引文
①梁启超《过渡时代论》,《饮冰室文集之六》第27—30页,《饮冰室合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9年。
    ①[美]Kroeber.A & Kluc Khohn.C,Culture: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New York:Meridian Books,1952.
    ②[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重译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页。
    ③[美]Milton Singer:The Concept of Culture,International Encyc Iopeadia of the Sciences.New York,1968.
    ④转引自郑抗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88页。
    ①[德]康德著,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87页。
    ②[德]M.Weber《社会科学方法论》,Free Press,P87,1949.
    ③[美]怀特著,曹锦清等译《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69-70页。
    ④[美]怀特序、托马斯·哈定等著,韩建军、商戈令译《文化与进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0页。
    ⑤[美]R.林顿著,何道宽译《文化树——世界文化简史》,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页。
    ⑥张鸿雁著《民族偏见与文化偏见——中西文化比较新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5-16页。
    ⑦[英]特瑞·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0、 150页。
    ⑧[英]Adam Kuper:Culture:The Anthropologists’Account,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
    ⑨[英]特瑞·伊格尔顿著,方杰译《文化的观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页。
    ①[英]特瑞·伊格尔顿著,方杰译《文化的观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页。
    ②梁启超《什么是文化》,《饮冰室文集三十九》,第98-102页,《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
    ①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第3章,商务印书馆,1929年,第53页。
    ②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绪论》,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1页。
    ③胡适《整理国故与“打鬼”》,引自《胡适文集》4《胡适文存》三集卷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17页。
    ④胡适《工程师的人生观》,引自《胡适文集》12《胡适演讲集》卷五,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613页。
    ⑤胡适《我们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引自《胡适文集》4《胡适文存》三集卷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页。
    ⑥胡适《读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引自《胡适文集》3《胡适文存》二集卷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93页。
    ⑦钱穆《中国历史精神》,香港:邓镜波学校印刷,1964年增附三版,第5页。
    ⑧钱穆《文化学大义》,台北:正中书局,1952年,第6页。
    ⑨钱穆《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年,第13页。
    ⑩钱穆《中国文化丛谈》(1),台北:三民书局,1984年第6版,第66页。
    11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香港:孟氏教育基金会,1961年,第108页。
    12 钱穆《晚学盲言》(上),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第185页。
    13 钱穆《中国文化精神》,台北:三民书局,1973年,第51页。
    ①孙中山《文化哲学演讲录》第2卷,东大图书公司,1982年,155页。
    ②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自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9页。
    ③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页。
    ④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二十九节,《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朱维铮校注),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79页。
    ①[清]魏源撰《海国图志》(上),岳麓书社,1998年,第1页。
    ②[清]郑观应《盛世危言·西学》,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76页。
    ③梁启超《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Ⅳ》,神州国光社,1953年,第488页。
    ④[清]张之洞《劝学篇·序》,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2页。
    ⑤[清]张之洞《劝学篇·序》,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1页。
    ⑥[清]张之洞《劝学篇·外篇·设学第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41页。
    ⑦[清]张之洞《劝学篇·内篇·循序第七》,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22页。
    ①[清]张之洞《劝学篇·内篇·循序第七》,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22-23页。
    ②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68-269页。
    ③严复《与<外交报》主人书》,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三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558-559页。
    ④陈序经《中国文化的出路》,邱志华编《陈序经学术论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7页。
    ⑤刘梦溪《陈寅恪的学术创获与研究方法》,王瑶主编《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35页。
    ⑥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71页。
    ①闻黎明、侯菊坤编著《闻一多年谱长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2页。
    ②陈寅恪《四声三问》,《陈寅恪文集》之二《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340-341页。
    ③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373页。
    ④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375页。
    ⑤刘梦溪《陈寅恪的学术创获与研究方法》,王瑶主编《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35页。
    ⑥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二十九节,《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朱维铮校注),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79页。
    ⑦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382、 384页。
    ①何兆武《文化漫谈——思想的近代化及其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6-47页。
    ②辜鸿铭著,黄兴涛、宋小庆译《中国人的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3-39页。
    ①辜鸿铭著,黄兴涛、宋小庆译《中国人的精神·译者前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②伧父《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东方杂志》第13卷第10号。
    ③伧父《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东方杂志》第14卷第4号。
    ④伧父《迷乱之现代人心》,《东方杂志》第拓乃卷第4号。
    ①蔡元培《书杜亚泉先生遗事》,引自高平叔编《蔡元培论科学与技术》,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第223页。
    ②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22年,第13页。
    ①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22年。
    ②王元化《思辨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2页。
    ③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22年,第177、 199页。
    ④郑大华《民国思想家论》,中华书局,2006年,第40页。
    ⑤章士钊《新时代之青年》,《东方杂志》1919年11月第16卷第11号。
    ①梁启超《欧洲战役史论·第二自序》,《饮冰室专集三○》第1页,《饮冰室合集》第8册,中华书局,1989年。
    ②梁启超《欧战蠡测·小叙》,《饮冰室文集三三》第12页,《饮冰室合集》第4册,中华书局,1989年。
    ③梁启超《欧游心影录·中国人之自觉·中国人对于世界文明之大责任》,《饮冰室专集二三》第37页,《饮冰室合集》第7册,中华书局,1989年。
    ①章士钊《农国辨》,载《新闻报》1923年11月3日。
    ②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90页。
    ③杜维明著,郭齐勇、郑文龙编《杜维明文集》(第贰卷),武汉出版社,2002年,第512页。
    ①胡适《编辑后记》,《独立评论》第142号。
    ②张立文主编《儒学评论》第2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3页。
    ③陈序经《中国文化的出路》,邱志华编《陈序经学术论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6页。
    ①陈序经《中国文化的出路》,邱志华编《陈序经学术论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87页。
    ②分别见:《中国文化之出路》,邱志华编《陈序经学术论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1-86页;《东西文化观》,《社会学刊》第2卷第3期;《关于全盘西化答吴景超先生》,《独立评论》第142号;《再谈全盘西化》,《独立评论》第147号。
    ③陈序经《关于全盘西化答吴景超先生》,《独立评论》第42号。
    ④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引自《胡适文集》5《胡适文存》四集卷五,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15页。
    ⑤胡适《请大家来照照镜子》,引自《胡适文集》4《胡适文存》三集卷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1-23页。
    ⑥梁实秋《自信力与夸大狂》,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509页。
    ⑦钱穆《五十年代中之中国思想界》,《中国一周》1961年5月第558期;引自《历史与文化论丛》,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0年版。
    ①胡适《充分世界化与全盘西化》,天津《大公报》,1935年6月21日。
    ②胡适《充分世界化与全盘西化》,天津《大公报》,1935年6月21日。
    ③林毓生著,朱学勤编《热烈与冷静》,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11页。
    ④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独秀文存》,亚东图书馆,1922年,第224页。
    ⑤徐北辰《主张西化的又一群》,《晨报》1935年6月24日。
    ①穆超《再论“全盘西化”》,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392、 394页。
    ②梁实秋《自信力与夸大狂》,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509页。
    ③胡适《逼上梁山》,载《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第26页。
    ④《试评所谓“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大公报》1935年3月31日;《编辑后记》,《独立评论》1935年第142号。
    ⑤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4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第1347页。
    ⑥胡哲谋《偏激与中庸》,《新青年》第3卷第3号。
    ①《“中国本位文化建设”宣言》,《文化建设》第1卷第4期。
    ②《“中国本位文化建设”宣言》,《文化建设》第1卷第4期。
    ①胡适《编辑后记》,《独立评论》1935年第142号。
    ②胡适《试评所谓“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大公报》1935年3月31日。
    ③胡适《试评所谓“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大公报》1935年3月31日。
    ④《“中国本位文化建设”宣言》,《文化建设》,第1卷第4期。
    ⑤张奚若《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国闻周报》第12卷第23期。
    ①张奚若《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国闻周报》第12卷第23期。
    ②陈序经《评“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冯恩荣编《全盘西化言论续集》,岭南大学学生自治会出版部出版,1935年,第100、 101页。
    ③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389页。
    ④《张岱年文集》(第1卷),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57、 262页。
    ①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饮冰室文集三十九》第44页,《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
    ②胡适《新思潮的意义》,引自《胡适文集》2《胡适文存》卷四,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51-558页。
    ①严复《论世变之亟》,见王栻主编《严复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1、 3-4页。
    ②严复《原强》修订稿,王栻主编《严复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30页。
    ③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新青年》1915年12月15日第1期第4号。
    ④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1919年1月15日第6卷第1号。
    ⑤伧父《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东方杂志》第14卷第4号。
    ⑥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言治季刊》1918年7月7日。
    ①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22年。
    ②钟军红《胡适新诗理论批评》,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第36页。
    ③何兆武《文化漫谈——思想的近代化及其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4页。
    ①梁启超《新民说·就优胜劣败之理以证新民之结果而论及取法之所宜》,《饮冰室专集之四》第10页,《饮冰室合集》第6册,中华书局,1989年。
    ②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新青年》1915年12月15日第1期第4号。
    ③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1919年1月15日第6卷第1号。
    ①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言治季刊》1918年7月7日。
    ②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言治季刊》1918年7月7日。
    ③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饮冰室文集之十》第110页,《饮冰室合集》第2册,中华书局,1989年。
    ④冯天瑜《中国文化史纲》,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4-8页。
    ⑤董欣宾、郑奇著《魔语:人类文化生态学导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
    ⑥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22年,第13页。
    ⑦梁漱溟《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中华书局,1933年,第56页。
    ⑧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22年,第65页。
    ⑨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22年,第14页。
    ①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17-18页。
    ②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16页。
    ③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17页。
    ④张鸿雁著《民族偏见与文化偏见——中西文化比较新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2页。
    ⑤汤一介主编,胡伟希著《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中国本土文化视野下的西方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0-31页。
    ⑥汤一介主编,胡伟希著《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中国本土文化视野下的西方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3-70页。
    ①何兆武《文化漫谈——思想的近代化及其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9-40页。
    ②何兆武《文化漫谈——思想的近代化及其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0页。
    ③梁启超《敬举两质义促国民之自觉》,《饮冰室文集三三》第41页,《饮冰室合集》第4册,中华书局,1989年。
    ①梁启超《欧游心影录·中国人之自觉》,《饮冰室文集三三》第35页,《饮冰室合集》第4册,中华书局,1989年。
    ②梁启超《欧游心影录·中国人之自觉》,《饮冰室文集三三》第41页,《饮冰室合集》第4册,中华书局,1989年。
    ③梁启超《欧战蠡测·小叙》,《饮冰室文集三三》第12页,《饮冰室合集》第4册,中华书局,1989年。
    ④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饮冰室文集三九》第44页,《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
    ⑤陈独秀《自觉心与爱国心》,《甲寅杂志》第1卷第4号。
    ⑥鲁迅《文化偏至论》,见《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53、 54页。
    ①李大钊《新旧思想之激战》,《每周评论》第12号。
    ②梁漱溟《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中华书局,1933年,第31、 34页。
    ③梁漱溟《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中华书局,1933年,第41页。
    ④梁漱溟《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中华书局,1933年,第47页。
    ⑤梁漱溟《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中华书局,1933年,第50-51页。
    ⑥梁漱溟《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中华书局,1933年,第51、 53页。
    ⑦胡适《信心与反省》,《独立评论》1934年第103号。
    ①胡适《再论信心与反省》,《独立评论》1934第105号。
    ②胡适《考据学的责任与方法》,原载《大公报·文史》周刊第1期,1946年10月15日。
    ③胡适1952年12月5日台湾大学演讲。见邓九平主编《中国文化名人谈治学》(上)第2版,大众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87页。
    ①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②王铭铭《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7页。
    ③费孝通《经济全球化和中国“三级两跳”中对文化的思考》,载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2005年,第387-400页。
    ④[英]Anthony Giddens: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⑤[瑞典]Ulf Hannerz:“The World in Creolization”,in Africa: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rican Institute,1987,vol.57(40):546--599。
    ⑥[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75页。
    ⑦汤一介《新轴心时代与中华文化定位》,参见乐黛云等主编《跨文化对话》丛刊《迎接新的文化转型时期Ⅱ》,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第422页。
    ①费孝通《从反思到文化自觉和交流》,《读书》1998年第11期,第4-10页。
    ②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③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3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20页。
    ④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3页。
    ①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14页。
    ②[美]W·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58页。
    ①[美]弗朗兹·博厄斯著,金辉译《原始艺术》前言,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页
    ②[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纲要》,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
    ③[美]艾布拉姆·卡丁纳《个人和其社会——原始社会组织的心理动力学》,纽约,1939年,第237页。
    ④[瑞士]C.荣格著,黄奇铭译《探索心灵奥秘的现代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第80页。
    ⑤[美]露丝·本尼迪克著,何锡章、黄欢译《文化模式》,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第225页。
    ⑥[美]玛格利特·米德著,宋践等译《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导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⑦[美]玛格利特·米德著,宋践等译《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1950年版序》,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①[美]W·A·哈维兰著,王铭铭等译《当代人类学》页下注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01页。
    ②[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8年,第64页。
    ③[宋]朱熹《中庸章句集注》第1页,见《四书五经》,中国书店,1985年。
    ④[美]林顿《人的研究》1936年英文版464页,转引周晓虹主编《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流派》,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95-296页。
    ⑤[美]拉尔夫·林顿(Ralph Linton)著,于闽梅、陈学晶译《人格的文化背景——文化、社会与个体关系之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9、 117页。
    ⑥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54页。
    ①严复《原强》修订稿,王栻主编《严复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18、 31、 32页。
    ②梁启超《新民说·叙论》,《饮冰室专集之四》第1页,《饮冰室合集》第6册,中华书局,1989年。
    ③梁启超《新民说·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饮冰室专集之四》第3页,《饮冰室合集》第6册,中华书局,1989年。
    ④梁启超《新民说·释新民之义》,《饮冰室专集之四》第6页,《饮冰室合集》第6册,中华书局,1989年。
    ⑤梁启超《论中国国民之品格》,《饮冰室文集十四》第1-5页,《饮冰室合集》第2册,中华书局,1989年。
    ①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史迹之论次》,《饮冰室专集七三》第119-120页,《饮冰室合集》第10册,中华书局,1989年。
    ②《独秀文存》第一卷,亚东图书馆,1922年,第33页。
    ③胡适《我的歧路》,引自《胡适文集》3《胡适文存》二集卷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70页。
    ④许寿棠《我所认识的鲁迅·回忆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⑤鲁迅《文化偏至论》,见《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54、 53页。
    ⑥宗白华《宗白华全集》卷一,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68页。
    ⑦郭沫若《论诗三札》,杨匡汉、刘富春《中国现代诗论》上,花城出版社,1985年,第52页。
    ⑧臧克家《新诗答问》,《臧克家全集》第9卷,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12页。
    ⑨臧克家《诗人》,《臧克家全集》第9卷,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120页。
    ①胡风《关于人与诗,关于第二义的诗人》,见杨匡汉、刘富春《中国现代诗论》上编,花城出版社1985年,第403页。
    ②冯友兰《新原人》,《三松堂全集》第4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22、 524、 529、 559、 660、 661页。
    ③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76页。
    ④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60页。
    ①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82页。
    ②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74-175页。
    ①谢泳《血色闻一多》,同心出版社,2005年,第1页。
    ②郭小聪《在新世纪的门槛上——中国现代诗人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5页。
    ③王富仁《三十年代左翼文学·东北作家群·端木琪良》,《文艺争鸣》2003年第1期。
    ④刘殿祥《闻一多的力美型人格和美学风格》,陆耀东,李少云,陈国恩主编《2004年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24页。
    ①[法]Perrin Viviane Wenqian《闻一多文化爱国主义话语的追溯》,陆耀东、李少云、陈国恩主编《闻一多殉难六十周年纪念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7页。
    ②苏志宏《闻一多新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22页。
    ③[德]康德著,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87页。
    ①魏磊《中国人的人格——从传统到现代》,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8页。
    ②苏志宏《闻一多新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18页。
    ③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序》,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第257页。
    ④鲁迅《狂人日记》第十二节,见《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291页。
    ⑤梁启超《欧游心影录·中国人之自觉》,《饮冰室专集二三》第28页,《饮冰室合集》第7册,中华书局,1989年。
    ⑥冯友兰《新原人·学养》,《三松堂全集》第4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59页。
    ⑦《闻一多全集》第1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69-188页。
    ①[美]W·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58页。
    ②[美]G.W.Allport,Pattern and Growth in personality(《人格的类型和成长》).New York:Holt,Rinehart&Winston,1961,P.28.
    ③[英]R.B.Cattell,The Scientific Analisis of personality(《人格的科学分析》).Baltimore,MD:Penguin,1965,pp.117-118.
    ④参张晔、秦华伟《人格理论与塑造》,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7-9页。
    ⑤李越、霍涌泉主编《心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61页。
    ⑥[美]艾布拉姆·卡丁纳《个人和其社会——原始社会组织的心理动力学》,转引自[美]巴尔诺著,周晓虹等译《人格——文化的积淀》,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94页。
    ①[美]拉尔夫·林顿著,于闽梅、陈学晶译《人格的文化背景——文化、社会与个体关系之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2页。
    ②[美]杜波依丝《阿罗人——一个东印度岛的社会心理研究》,转引自[美]巴尔诺著,周晓虹等译《人格——文化的积淀》,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00-201页。
    ③[美]拉尔夫·林顿著,于闽梅、陈学晶译《人格的文化背景——文化、社会与个体关系之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14页。
    ④[美]查尔斯·泰勒《承认的政治》,转引自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年,第293-294页。
    ①[美]拉尔夫·林顿著,于闽梅、陈学晶译《人格的文化背景——文化、社会与个体关系之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8-69页。
    ②[美]拉尔夫·林顿著,于闽梅、陈学晶译《人格的文化背景——文化、社会与个体关系之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页。
    ③[美]拉尔夫·林顿著,于闽梅、陈学晶译《人格的文化背景——文化、社会与个体关系之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页。
    ①《名誉谈》第2卷第250页,注:原载1914年6月15日《课余一览》第1期第2号。《闻一多全集》收录时注云:据《闻州多年谱长编》编入本卷。据云:该号刊有闻一多五篇。原刊已残,上文仅见于目录,唯存《名誉谈》一篇,目录署名闻多,然正文署名“漱仙”,当是笔名。这是现今发现闻一多发表的第一篇文章。陆耀东《新时期闻一多研究回顾与展望》认为,这种以“当是笔名”的推测有误,怀疑《名誉谈》不是闻一多作品(《武汉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但从闻一多终生对人格的追求,结合其气质性格特征,以及受梁启超影响,可审《名誉谈》当为闻一多所撰。
    ②闻黎明、侯菊坤编著《闻一多年谱长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34—135页。
    ③1922年4月13日《致父母亲》,闻黎明、侯菊坤编著《闻一多年谱长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2卷,第28页。
    ④1922年4月13日《致父母亲》,闻黎明、侯菊坤编著《闻一多年谱长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2卷,第29页。
    ①梁实秋《谈闻一多》,方仁念编《闻一多在美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25页。
    ②闻一多《建设的美术》,《清华学报》1919年11月5卷1期,《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页。
    ③闻一多《建设的美术》,《清华学报》1919年11月5卷1期,《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页。
    ④闻一多《诗与批评》,《火之源文艺丛刊》1944年9月1日第2、 3辑合刊,《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19页。
    ⑤闻一多《诗与批评》,原载《火之源文艺丛刊》1944年9月1日第2、 3辑合刊,《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19页。
    ⑥闻一多《邓以蜇<诗与历史>附识》,原载1926年4月8日《晨报》副刊《诗镌》第2号,附印在邓以蜇论文《诗与历史》前,第2卷,第136页。
    ①郑临川《闻一多论古典文学·序》,重庆出版社,1984年,第6页。
    ②郑临川《闻一多论古典文学》,重庆出版社,1984年,第128页。
    ③《律诗底研究》(未刊稿,根据照相复件整理),《闻一多全集》第10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59页。
    ④《闻一多全集》第5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9页。
    ⑤未定稿《屈原论·封建社会的崩溃与诸子思想》,闻黎明、侯菊坤编著《闻一多年谱长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05页。
    ⑥《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50页。
    ⑦《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6页。
    ⑧孟浩然(原载《大国民报》,开明版《闻一多全集·唐诗杂论》,《闻一多全集》第6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2页。
    ⑨《西南采风录》序,见刘兆吉编纂《西南采风录》1946年版。原文署名“民国二十八年三月五日闻一多序”。
    ①《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第160页。
    ②《从宗教论中西风格》(原载于1944年4月23日《生活导报》第65期),《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62-363页。
    ③[美]马塞勒等著,任鹰等译《文化与自我——东西方人的透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6-38页。许烺光有关人格结构的层次系统,详见本书第二章。
    ①梁实秋《谈闻一多》,方仁念编《闻一多在美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00页。
    ②梁实秋《谈闻一多》,方仁念编《闻一多在美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01页。
    ①梁实秋《谈闻一多》,方仁念编《闻一多在美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15-116页。
    ②刘烜《闻一多评传》,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204页。
    ③梁实秋《谈闻一多》,方仁念编《闻一多在美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27页。
    ④梁实秋《谈闻一多》,方仁念编《闻一多在美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47页。
    ⑤梁实秋《谈闻一多》,方仁念编《闻一多在美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49页。
    ⑥《闻一多全集》开明版朱自清序,《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42页。
    ①《闻一多全集》开明版朱自清序,《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51页。
    ②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见朱自清著,蔡清富等编选《朱自清选集》第2卷《学术论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495页。
    ③朱自清《闻一多先生与新诗》,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第4卷《散文篇》,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466页。
    ④朱自清《爱国诗》,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第2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357页。
    ⑤朱自清《谈闻一多教授生平》,朱乔森编《朱自清散文全集》下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59页。
    ⑥王锦厚《闻一多与饶孟侃》,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56页。
    ⑦朱自清《中国学术的大损失——悼闻一多先生》(原载一九四六年《文艺复兴》二卷一期),王子光、王康编《闻一多纪念文集》,三联书店,1980年,第64页。
    ⑧初刊于《文汇报》1946年11月8日第四版。见王子光、王康编《闻一多纪念文集》,三联书店,1980年,第67页。
    ⑨《闻一多全集》开明版朱自清序,《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45-446页。
    ①《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50页。
    ②以上均见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第10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
    ③闻黎明、侯菊坤编著《闻一多年谱长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87页,《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64页。
    ④《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32页。
    ①《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33页。
    ②《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36页。
    ③《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36页。
    ④《闻一多全集》开明版郭沫若序,《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40页。
    ⑤《闻一多全集》开明版郭沫若序,《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40页。
    ⑥吴晗《闻一多先生传》,许毓峰等编《闻一多研究资料》,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59页。
    ⑦吴晗《哭一多》(原载《新华日报》1946年7月28日),见王子光、王康编《闻一多纪念文集》,三联书店,1980年,第61页。
    ⑧吴晗《哭一多》(原载《新华日报》1946年7月28日),见王子光、王康编《闻一多纪念文集》,三联书店,1980年,第62页。
    ⑨开明版《闻一多全集》跋,《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52页。
    ⑩陈梦家《艺术家的闻一多先生》,转引自刘烜《闻一多评传》,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33页。
    11 臧克家《我的诗生活》,刘烜《闻一多评传》,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87页。
    ①熊佛西《悼闻一多先生——诗人、学者、民主的鼓手》,原载一九四六年《文艺复兴》二卷一期,王子光、王康编《闻一多纪念文集》,三联书店,1980年,第75页。
    ②刘国鋕《略论闻一多先生》(原载《新华日报》1946年8月20日),王子光、王康编《闻一多纪念文集》,三联书店,1980年,第81页。
    ③肖岗《悼闻一多先生》(原载《新华日报》1956年7月28日),王子光、王康编《闻一多纪念文集》,三联书店,1980年,第85页。
    ④郭绍虞《忆佩弦》(原载《文讯》 1948年第9卷第3期),闻展民更是称誉他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闻展民《哭四弟一多》)),王子光、王康编《闻一多纪念文集》,三联书店,1980年,第100页。
    ⑤谢冕《追求学养与人格的统一》,载《人民日报》2002年3月24日。
    ①杨联芬《闻一多人格精神的两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4期。
    ②黄曼君、胡绍华《闻一多现代学术品格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③刘殿祥《闻一多的力美型人格和美学风格》,陆耀东,李少云,陈国恩主编《2004年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16页。
    ④[英]Karl Mannheim:Ideology and Utopia.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London&New York,1936,p168,p253.
    ⑤[美]杜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的教育——修身》,乐黛云、[法]李比雄编《跨文化对话(二)》,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年,第101页。
    ⑥魏磊《中国人的人格——从传统到现代》,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2页。
    ①弗洛伊德《有限的分析与无限的分析》,见[美]马尔库塞著,黄勇、薛民译《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38页。
    ②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96页。
    ③胡筝著《生态文化:生态实践与生态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07页。
    ④[美]玛格利特·米德著,宋践等译《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导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⑤[美]拉尔夫·林顿著,于闽梅、陈学晶译《人格的文化背景——文化、社会与个体关系之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4页。
    ⑥Personality,in Nature,Society and Culture,edited by Clyde kluckhohn and Henry A.Murray,New York,1956,p6.
    ①[美]杜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的教育——修身》,乐黛云、[法]李比雄编《跨文化对话(二)》,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年,第105页。
    ②[美]杜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的教育——修身》,乐黛云、[法]李比雄编《跨文化对话(二)》,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年,第102页。
    ③[美]杜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的教育——修身》,乐黛云、[法]李比雄编《跨文化对话(二)》,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年,第103页。
    ④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90页。
    ⑤黄曼君《闻一多文化诗学论》,《东岳论丛》2006年第2期。
    ⑥刘小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第184页,第185页,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⑦柳诒徵《史学概论》,见柳曾符、刘定生选编《柳诒徵史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01页。
    ①[美]拉尔夫·林顿著,于闽梅、陈学晶译《人格的文化背景——文化、社会与个体关系之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9、 112页。
    ②[德]马克斯·韦伯著,王容芬译《儒教与道教》,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03页。
    ③杨念群《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19页。
    ④董欣宾、郑奇著《魔语:人类文化生态学导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242页。
    ①[宋]朱熹《中庸章句集注》第1页,见《四书五经》,中国书店,1985年。
    ②[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尚书正义·皋陶谟第四》,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4页。
    ③[美]杜维明《孔子仁学中的道学观》,见《文化中国系列中国文化的危机与展望——当代研究与趋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1年,第26页。
    ④[德]马克斯·韦伯著,王容芬译《儒教与道教》,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21页。
    ⑤[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尚书正义·皋陶谟第四》,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5页。
    ①《律诗底研究》(未刊稿,根据照相复件整理),《闻一多全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卷159页。
    ②《律诗底研究》(未刊稿,根据照相复件整理),《闻一多全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卷160-164页。
    ③《论语·里仁》,《论语正义》第78页,《诸子集成》1,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
    ④《论语·卫灵公》,《论语正义》第246页,《诸子集成》1,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
    ⑤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22页。
    ⑥《论语·卫灵公》,《论语正义》第245页,《诸子集成》1,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
    ⑦《论语·泰伯》,《论语正义》第159页,《诸子集成》1,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
    ⑧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22页。
    ⑨《论语·宪问》,《论语正义》第329页,《诸子集成》1,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
    ⑩《孟子·尽心下》,《孟子正义》第594页,《诸子集成》1,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
    11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见《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上海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1940年,第355页。
    ①《孟子·公孙丑下》,《孟子正义》第184页,《诸子集成》1,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
    ②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04页。
    ③《论语·子路》,《论语正义》第294页,《诸子集成》1,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
    ④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04页。
    ⑤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05页。
    ①郭绍虞《忆佩弦》,原载《文讯》1948年第9卷第3期。
    ①《地理与文明之关系》,《新民丛报》1902年2月第1号。引自《饮冰室文集之十》第541-552页,《饮冰室合集》第2册,中华书局,1989年。
    ②[英]特瑞·伊格尔顿著,方杰译,《文化的观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3页。
    ③《文化学辞典》,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第109页。
    ④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88页。
    ⑤刘烜《闻一多评传》,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3页。
    ⑥[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48-49页。
    ⑦黄曼君、梁笑梅《生命之肯定者最终的奇迹——闻一多殉难的文化意义解读》,陆耀东、李少云、陈国恩主编《闻一多殉难六十周年纪念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4页。
    ⑧黄曼君、胡绍华《闻一多现代学术品格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①刘烜《闻一多评传》,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 3页。
    ②闻一多自传《闻多》,《辛酉镜》1917年6月15日,《闻一多年谱长编》第8页。闻一多原名闻亦多,入清华后即改单名“多”。1920年4月以后讨论或著文署名均用“一多”
    ③《致友人书》,原载于《清华周刊》1917年2月22日第97期,见《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8页。
    ④[宋]卫湜《礼记集说》卷一百二十六,孔颖达《十三经注疏》下卷,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第1626页。
    ⑤江帆《生态民俗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5页。
    ⑥董欣宾、郑奇著《魔语:人类文化生态学导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59页。
    ①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9-20页。
    ②夏晓虹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梁启超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707页。
    ③刘师培著,劳舒编《刘师培学术论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62页。
    ④夏小虹《梁启超的文学史研究》,见王瑶主编《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6页。
    ①屈原等著,[汉]王逸注《楚辞章句·九歌章句第二》,岳麓书社,1989年,第53页。
    ②王国维撰,马美信疏证《宋元戏曲史疏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页。
    ③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05页。
    ④范宁整理《九歌》的结构,原载《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4期。
    ⑤《杨义文存》第七卷《楚辞诗学》导言,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2页。
    ①[英]特瑞·伊格尔顿著,方杰译,《文化的观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3页。
    ②[英]特瑞·伊格尔顿著,方杰译,《文化的观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0页。
    ③张正明《古希腊文化与楚文化比较研究论纲》,《江汉论坛》1990年第4期。
    ④李阳春《湘楚文化精神与道德人格修养》,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15页。
    ⑤《春秋左传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356-1357页。
    ⑥《史记·楚世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343、 1345页
    ①《春秋左传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586页。
    ②王建辉、刘森淼《荆楚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5页。
    ③[汉]高诱注《战国策·楚策一》,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17页。
    ④《杨义文存》第七卷《楚辞诗学》,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5页。
    ⑤《<楚辞>·屈原·中国传统士人人格》,庞朴、刘泽华主编《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十本书》,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7-248页。
    ⑥杨雄《荆州牧箴》,[清]姚鼐编《古文类纂》五十九,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37页。
    ①《杨义文存》第七卷《楚辞诗学》,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页。
    ②林语堂《吾国与吾民》,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第18页。
    ③秦榆编著《湖北人的性情剖析》,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第21-22页。
    ④沙莲香主编《中国民族性》(一),中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00页。
    ⑤钱基博、李肖聃《近百年湖南学风·湘学略》,岳麓书杜,1985年,第1页。
    ①褚斌杰著《楚辞要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8-90页。
    ②赵辉著《楚辞文化背景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33-50页。
    ③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01页。
    ④黄凤显《屈辞体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1页。
    ⑤《杨义文存》第七卷《楚辞诗学》,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页。
    ①[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中华书局,1999年,第1313、 1327页。
    ②《杨义文存》第七卷《楚辞诗学》,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页。
    ①《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900页。
    ②[南朝]刘勰撰,周振甫译《文心雕龙今译·辨骚》,中华书局,1986年,第41、 45页。
    ③[战国]屈原等著,[汉]王逸注《楚辞章句·序》,岳麓书社,1989年,第47页。
    ④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全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540页。
    ⑤《汉书·淮南王传》载:“淮南王安入朝,献所作《内篇》,新出,上爱秘之。使为《离骚传》,旦受诏,日食时上。”《离骚传》今已失传,王逸《楚辞章句》载班固的《离骚叙》中提到:“昔在孝武,博览古文,淮南王叙《离骚传》,以《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悱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蝉蜕浊秽之中,浮游尘埃之外,皭然泥而不滓。推其志,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王逸云:“至于孝武帝恢廓道训,使淮南作《离骚经章句》。”南朝梁代刘勰《文心雕龙》也有“淮南终朝而赋骚”云云,则刘安叙《离骚传》不妄。
    ⑥《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901页。
    ⑦[汉]班固《离骚序》,见[汉]王逸《楚辞章句·叙》引,岳麓书社,1989年,第48页。
    ⑧[汉]王逸《楚辞章句·叙》,岳麓书社,1989年,第47页。
    ⑨袁行霈《论屈原的人格美》,《学术月刊》1981年第2期。
    ⑩潘啸龙《屈原评价的历史审视》,《文学评论》1990年第4期。
    11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70页。
    ①杨义《杨义文存》第七卷《楚辞诗学》,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4、 51页。
    ②[汉]王逸注《离骚》“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见《楚辞章句》,岳麓书社,1989年,第4页。
    ③闻一多《人民的诗人——屈原》,《闻一多全集》第5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0页。
    ④[清]王棻《柔桥文抄》,上海国光书局,1914年。
    ①《陈天华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34-235页。
    ②郭其勇《熊十力及其哲学》,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年,第4页。
    ①[美]Marry Louise Pratt,Imperial Eyes:-Travel Writing and Transculturation,London,1992,p7.
    ②谢泳著《血色闻一多》,同心出版社,2005年,第2页。
    ③[清]李道平撰《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4年,第246页。
    ④[美]杜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的教育——修身》,乐黛云、[法]李比雄编《跨文化对话(二)》,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年100页。
    ①潘皓《闻一多:跨文化求索中的诗化人生》,济南出版社,2005年,第63页。
    ②潘皓《清华学校:文化接触地带的考察》,《学术论坛》2005年第9期。
    ③许芥昱著,方仁念译《闻一多》,方仁念编《闻一多在美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23页。
    ①[美]杜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的教育——修身》,乐黛云、[法]李比雄编《跨文化对话(二)》,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年,第102页。
    ②王子光、王康编《闻一多纪念文集》三联书店1980年,第373页。
    ③闻黎明、侯菊坤编著《闻一多年谱长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1、 13页。
    ④闻黎明、侯菊坤编著《闻一多年谱长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页。
    ⑤梁启超《新民说·叙论》,《饮冰室专集之四》第1页,《饮冰室合集》第6册,中华书局,1989年。
    ⑥梁启超《论中国国民之品格》,《饮冰室文集十四》第1-5页,《饮冰室合集》第2册,中华书局,1989年。
    ⑦《梁任公先生演说辞》,原载《清华周刊》1914年11月10日第20期,见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1卷《清华学校时期1911-1928》,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60-261页。
    ①闻一多《闻多》,《辛酉镜》1917年6月15日,《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95页。
    ②《致友人书》,《清华周刊》1917年2月22日第97期,《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8页。
    ③闻一多《闻多》,《辛酉镜》1917年6月15日,《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95页。
    ①《致友人书》,《清华周刊》1917年2月22日第97期,《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8页。
    ②闻一多《闻多》,《辛酉镜》1917年6月15日,《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95页。
    ③闻展民《哭四弟一多》,王子光、王康编《闻一多纪念文集》,三联书店,1980年,第99页。
    ④闻一多《闻多》,《辛酉镜》1917年6月15日,《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95页。
    ⑤闻展民《哭四弟一多》,王子光、王康编《闻一多纪念文集》,三联书店,1980年,第99-100页。
    ⑥1919年1月14日日记,季镇淮《闻朱年谱》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6页。
    ⑦1919年4月9日日记,季镇淮《闻朱年谱》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7页。
    ①《仪老日记》,《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15页。
    ②1918年5月12日《致闻家驷》,《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页。
    ③1918年11月25日《致闻家驷》,《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页。
    ④《论振兴国学》,《清华周报》1916年5月7日第77期,《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2页。
    ⑤《论振兴国学》,《清华周报》1916年5月7日第77期,《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3页。
    ⑥闻黎明、侯菊坤编著《闻一多年谱长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2页。
    ⑦《辨质》,《清华周刊》1917年3月22日第101期,《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91页。
    ①1923年1月5日《致闻亦有》,《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4页。
    ②1923年6月14日《致闻家驷》,《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79页。
    ③许守微《论国粹无阻于欧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三联书店,1963年,第52页。
    ④许之衡《读“国粹学报”感言》,《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三联书店,1963年,第49页。
    ⑤邓实《古学复兴论》,《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三联书店,1963年,第60页。
    ⑥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上),中华书局,1997年,第7页,第9页。
    ①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上),中华书局,1997年,第7-8页。
    ②鲁迅《<小说旧闻钞》再版序言》,《鲁迅全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146页。
    ③郭沫若《我是中国人》,《沫若文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333页。
    ④陈寅恪为杨树达《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续稿》撰写的序文,《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30页。
    ①闻一多《建设的美术》,《清华学报》1919年11月第5卷第1期,《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6页。
    ②1925年3月《致梁实秋》,《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15页。
    ③闻一多《闻多》,《辛酉镜》1917年6月15日,《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95页。
    ④1922年8月《致父母亲》,《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9页。
    ⑤1922年10月15日《致闻家騄、闻家驷》,《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0页。
    ⑥1922年8月《致父母亲》,《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9页。
    ⑦1922年8月14日《致吴景超、翟毅夫、顾毓琇、梁实秋》,《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3页。
    ⑧1922年10月28日《致父母亲》,《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9页。
    ⑨1922年10月15日《致闻家騄、闻家驷》,《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0页。
    ⑩1923年2月10日《致父母亲》,《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3页。
    11 1923年2月10日《致闻家驷》,《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5-146页。
    ①1923年11月30日《致闻家骥》,《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96页。
    ②闻黎明、侯菊坤编著《闻一多年谱长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5-46、 72、 90-91、 109、 130等页。
    ③闻黎明、侯菊坤编著《闻一多年谱长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3、 113-114页。
    ④闻黎明、侯菊坤编著《闻一多年谱长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52-153页。
    ⑤刘介民《论闻一多对中国现代学术文化的贡献》,《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⑥见《清华周刊》1921年6月第七次增刊。
    ⑦原载闻一多、梁实秋著《冬夜草儿评论》,清华文学社,1922年11月出版。
    ⑧见《创造周报》1923年6月3日第4号。
    ⑨见《创造周报》1923年6月10日第5号。
    ⑩见《时事新报》1923年12月3日第99期。
    11 《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0-61页。
    12 见《晨报》副刊《剧刊》1926年6月24日第2期。
    13 见《晨报》副刊《诗镌》1926年5月13日第7号。
    ①见《新月》1928年6月10日第1卷第4期。
    ②1926年4月15日《致梁实秋、熊佛西》,《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33页。
    ③陈山《闻一多诗学理论的结构与体系》,季镇淮主编《闻一多研究四十年》,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275页。
    ④《敬告留美诸君》,原载《清华周刊》1914年6月9日第12期。
    ⑤1923年3月22日《致梁实秋》,《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59页。
    ⑥梁实秋《谈闻一多》,方仁念编《闻一多在美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99页。
    ⑦朱湘《闻一多与死水》,《文艺复兴》第3卷5号,上海出版公司出版,1947年7月1日。
    ⑧俞兆平《闻一多美学思想论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300页。
    ⑨1922年12月26日《致梁实秋》,《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27页。
    ⑩刘勇、杨志《文化的民族主义、唯美主义和基督教信仰——论前期闻一多的思想构成及其特点》,《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1 刘勇、杨志《文化的民族主义、唯美主义和基督教信仰——论前期闻一多的思想构成及其特点》,《清华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①1923年3月22日《致梁实秋》,《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59页。
    ②《戏剧的歧途》,原载《晨报》副刊《剧刊》1926年6月24日第2期,《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8页。
    ③《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9、 73、 93页。
    ④吴诠元《论得益于唯美主义的闻一多》,季镇淮主编《闻一多研究四十年》,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310页。
    ⑤蓝棣之《论闻一多的创造性思维》,季镇淮主编《闻一多研究四十年》,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414页。
    ⑥《诗的格律》,《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1-142页。
    ⑦朱湘《为闻一多诗<泪雨>附识》,原载《京报副刊》1925年4月2日第107号,朱湘《中书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第252-253页。
    ①吴组缃《作品漫谈》,《小说选刊》1984年第1期。
    ②俞兆平《闻一多美学思想论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299页。
    ③《致梁实秋》,《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13-214页。
    ④梁实秋《谈闻一多》,方仁念编《闻一多在美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15页。
    ⑤徐志摩《诗刊弁言》,《晨报副刊》1926年4月1日第1期。
    ⑥[法]波德菜尔《艺术的镜子》,转引自《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第232页。
    ⑦梁实秋《谈闻一多》,方仁念编《闻一多在美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18页。
    ⑧朱湘《评闻君一多的诗》,朱湘《中书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第138-150页。
    ⑨方惠坚、张思敬主编《清华大学志》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88页。
    ①《<女神>的时代精神》,《创造周报》1923年6月3日第4号,《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4页。
    ②《征求艺术专门的同业者底呼声》,原载《清华周刊》1920年10月1日192期,《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5页
    ③《征求艺术专门的同业者底呼声》,《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5页。
    ④《关于双十祝典的感想》,《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1-22页。
    ⑤《美国化的清华》,《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42页。
    ⑥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创造周报》1923年6月10日第5号,《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20页,第123页。
    ⑦《致梁实秋》,《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15页。
    ⑧1923年11月《致家人》,《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94-195页。
    ⑨《征求艺术专门的同业者底呼声》,1920年10月1日《清华周刊》192期,《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5页。
    ⑩许芥昱著,方仁念译《闻一多》,方仁念编《闻一多在美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24页,第6页。
    ①1922年12月26日《致梁实秋》,《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24页。
    ②《致梁实秋》,《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22页。
    ③赵毅衡《诗神远游》,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18页。
    ④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7页,第118页。
    ⑤梁实秋《梁实秋怀人丛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第95页。
    ⑥王桂妹《“东方色彩”的自觉追求与建构——闻一多诗美实践与诗学理想再阐释》,《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⑦王富仁编著《闻一多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第18页。
    ①许芥昱著,方仁念译《闻一多》,方仁念编《闻一多在美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24页。
    ②许芥昱著,方仁念译《闻一多》,方仁念编《闻一多在美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24页。
    ③闻一多《玄思》,《闻一多全集》第1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85页。
    ④刘介民《寻觅时空最佳点》,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天津出版社,2005年,第108页。
    ⑤田克俭《民族精神与竞争力》,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年,第87-99页。
    ①李泽厚提出于1985年春在一次题为“中国的智慧”讲演中提出。文见《中国古代思想史论》,题“试探中国的智慧”。李泽厚将“乐感文化”界定在“原罪文化”或“忧患文化”的对立面,强调中国儒家文化哲学以快乐为原旨的本体论意义。李泽厚对“乐感文化”的界定,与中国传统注重礼乐的文化精神并不一致。
    ②《仪老日记》,《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12页。
    ③《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17-418页。
    ④闻黎明、侯菊坤编著《闻一多年谱长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26页。
    ①闻黎明、侯菊坤编著《闻一多年谱长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03页,第109页,第125页。
    ②[德]顾彬《论中国人的忧郁——一个基本框架的尝试》,乐黛云、[法]李比雄编《跨文化对话(二)》,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年,第91页。
    ③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8页。
    ④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4页。
    ⑤闻一多《女神之时代精神》,《创造周报》1923年6月3日第4号,《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6—117页。
    ⑥《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4页。
    ⑦《闻一多全集》第1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9页。
    ⑧《闻一多全集》第1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8—69页。
    ⑨《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8页。
    ①《花儿开过了》,《闻一多全集》第1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2页。
    ②《雪》,《闻一多全集》第1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4页。
    ③《初夏一夜底印象》,《闻一多全集》第1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3页。
    ④闻黎明,侯菊坤《闻一多年谱长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26页。
    ⑤陈国恩《书信中所呈现的闻一多人格》,陆耀东、李少云、陈国恩主编《闻一多殉难六十周年纪念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9页。
    ⑥《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22页,第132页。
    ⑦《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94页。
    ①《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63页。
    ②《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64页。
    ③《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22—123页。
    ④《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59—160页。
    ⑤《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63页。
    ⑥《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65页。
    ①朱维之《文艺宗教论集》,青年协会书局,1951年,第12页。
    ②《南海之神一一中山先生颂》,1925年10月15日《大江季刊》第1卷第2期。
    ③[美]C.K.Yang(杨重光),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A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Function of Religion and Some of Their Historical Factors Waveland Press,Inc [99],p294-340.
    ①严复《原强》修订稿,王栻主编《严复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30-31页。
    ②罗章龙《非宗教论》,巴蜀书社,1989年,第18-19页。
    ③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第249、 333页。
    ④施萍《林语堂:文化转型的人格符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0页。
    ⑤周作人《圣书与中国文学》,《小说月报》,1921年第21卷第1号。
    ⑥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胡适文集》4《胡适文存》三集卷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3页。
    ⑦胡适《基督教与中国》,《生命》第2卷第7期。
    ①邓乔彬,赵晓岚著《学者闻一多》,学林出版社,2001年,第12页。
    ②刘殿祥《闻一多的力美型人格和美学风格》,陆耀东,李少云,陈国恩主编《2004年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16页。
    ③苏志宏《闻一多新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94页。
    ①唐鸿棣《诗人闻一多的世界》,学林出版社,1996年,第44页。
    ②《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8页。
    ①苏雪林《论闻一多的诗》,原载《观代》1934年1月1日第4卷第3期,见许毓峰等编《闻一多研究资料》,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517页。
    ②《战后文艺的道路》,《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38页。
    ③梁实秋《谈闻一多》,方仁念编《闻一多在美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25页。
    ④《<女神》的时代精神》,《创造周报》1923年6月3日第4号,《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4—115页。
    ⑤《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8页。
    ⑥沈从文《论闻一多的<死水>》,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组织编选《沈从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0—11页。
    ⑦刘烜《闻一多评传》,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41页。
    ①闻一多《征求艺术专门的同业者底呼声》,《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19页。
    ②《猛虎集·自序》,见《徐志摩选集》,人们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302页。
    ③闻一多新诗作品除公开出版的《红烛》、《死水》两诗集外,还有自己编辑手抄的《真我集》,以及新版《闻一多全集》所收录的《集外诗》。这些诗作除《奇迹》等个别篇目外,其他都是《死水》结集前完成的。
    ④熊佛西《悼闻一多先生——诗人、学者、民主的鼓手》,《文艺复兴》1946年8月1日第2卷第1期,闻黎明、侯菊坤编著《闻一多年谱长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42页。
    ⑤《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65页。
    ⑥梁实秋《谈闻一多》,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年,第99页。
    ①闻一多在给臧克家的信中说:“学校(指清华大学——引者)要我做国文系主任,我不就,以后决不再做这一类事了。”见闻黎明、侯菊坤编著《闻一多年谱长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28页。
    ②《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65页
    ③苏志宏《闻一多新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94页。
    ④邓乔彬、赵晓岚著《学者闻一多》,学林出版社,2001年,第6—7页。
    ⑤邓乔彬、赵晓岚著《学者闻一多》,学林出版社,2001年,第7页。
    ⑥贺奕《群体性精神逃亡:中国知识分子的世纪病》,陈晓明主编《后现代主义》,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3页。
    ①《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65页。
    ②《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65—266页。
    ③冯友兰《回念朱佩弦先生与闻一多先生》,转引自闻黎明、侯菊坤编著《闻一多年谱长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64页。
    ④《梁实秋怀人丛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第137页。
    ⑤熊佛西《悼闻一多先生——诗人、学者、民主的鼓手》,闻黎明、侯菊坤编著《闻一多年谱长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49页。
    ①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64页。
    ②闻黎明、侯菊坤编《闻一多年谱长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18—519页。
    ③梁实秋《谈闻一多》,方仁念编《闻一多在美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58页。
    ④1938年1月26日《致顾毓琇》,《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11页。
    ⑤华罗庚:《知识分子的光辉榜样——纪念闻一多烈士八十诞辰》,转引自闻黎明、侯菊坤编《闻一多年谱长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607页。
    ⑥朱自清《中国学术的大损失——悼闻一多先生》,原载《文艺复兴》1946年2卷2期,引自王子光、王康编《闻一多纪念文集》,三联书店,1980年,第65页。
    ⑦朱自清《中国学术的大损失——悼闻一多先生》,原载《文艺复兴》1946年2卷2期,引自王子光、王康编《闻一多纪念文集》,三联书店,1980年,第65页。
    ①《杜甫》(本文未完),原载《新月》1928年8月10日第1卷第6期,引自《闻一多全集》第6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5页。
    ②《闻一多全集》开明版朱自清序,《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45页。
    ③茅盾主编《闻一多选集》,李广田《序》,第17页,开明书店,1951年。
    ④1943年11月25日《致臧克家》,《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81页。
    ⑤1943年11月25日《致臧克家》,《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80—381页。
    ①梁实秋《谈闻一多》,方仁念编《闻一多在美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58页。
    ②《致臧克家》1943年11月25日,《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81页。
    ③《五四历史座谈》,原载《大路》第5期,《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67页。
    ④《闻一多全集》开明版郭沫若序,《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35、 436页。
    ⑤胡适《整理国故与“打鬼”》,《现代评论》1927年3月第5卷119期。引自《胡适文集》4《胡适文存》三集卷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17页。
    ⑥1937年12月11日《致闻立鹤》,见《闻一多书信选辑》,刊于《新文学史料》1985年第1期。
    ⑦1946年2月22日《致闻家騄》,见《闻一多书信选辑》,刊于《新文学史料》1985年第2期。
    ⑧韦英《闻一多后期思想发展及其转变原因初探》,见季镇淮主编《闻一多研究四十年》,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321页。
    ⑨王康《闻一多传》,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96、 327页。
    ⑩吴晗《闻一多先生传》,许毓峰等编《闻一多研究资料》,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61页。
    11 1946年2月22日《致闻家騄》,《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03页。
    12 杜运燮《时代的创伤》,《萌芽》1946年1月第2期。
    13 闻黎明、侯菊坤编著《闻一多年谱长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006页。
    ①王康《闻一多传》,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87页。
    ②《闻一多纪念文集》,三联书店,1980年,第140页。
    ③1946年2月22日《致闻家騄》,《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02页。
    ④刘小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第184页。
    ⑤《家族主义与民族主义》,原载昆明《中央日报》1944年3月1日,《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59页。
    ⑥《关于儒·道·土匪》,原载昆明《中央日报》1947年7月20日,见《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8、 379页。
    ⑦《什么是儒家——中国士大夫研究之一》,原载《民主周刊》1945年1月13日第1卷第5期,见《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99页。
    ⑧《关于儒·道·土匪》,原载昆明《中央日报》1947年7月20日,见《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7页。
    ①《民盟的性质和作用》,《民主周刊》1946年7月9日第3卷第17期,《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42、 443、 445页。
    ②[美]拉尔夫·林顿著,于闽梅、陈学晶译《人格的文化背景——文化、社会与个体关系之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4页。
    ①[美]拉尔夫·林顿著,于闽梅、陈学晶译《人格的文化背景——文化、社会与个体关系之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14、 115页。
    ②[美]米歇·傅柯著,王德威译《知识的考掘》,台湾麦田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版,第347页。
    ③魏磊《中国人的人格——从传统到现代》,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20、 225、 228-229、 232页。
    ①贺麟《儒家思想的新开展》,《思想与时代》1941年第1期。
    1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上海:开明书店,1948年。
    2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3 闻黎明、侯菊坤编著《闻一多年谱长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4 刘烜《闻一多评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5 谢泳《血色闻一多》,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年。
    6 苏志宏《闻一多新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7 方仁念编《闻一多在美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
    8 郑临川《闻一多论古典文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年。
    9 王子光、王康编《闻一多纪念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
    10 许毓峰等编《闻一多研究资料》,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年。
    11 杨匡汉、刘富春《中国现代诗论》上,花城出版社,1985年。
    12 郭小聪《在新世纪的门槛上——中国现代诗人评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13 陆耀东,李少云,陈国恩主编《2004年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14 陆耀东、李少云、陈国恩主编《闻一多殉难六十周年纪念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15 梁实秋《谈闻一多》,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年。
    16 季镇淮《闻朱年谱》,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年。
    17 邓乔彬、赵晓岚著《学者闻一多》,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
    18 唐鸿棣《诗人闻一多的世界》,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年。
    19 刘介民《寻觅时空最佳点》,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天津出版社,2005年。
    20 潘皓《闻一多:跨文化求索中的诗化人生》,济南:济南出版社,2005年。
    21 许毓峰等编《闻一多研究资料》,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年。
    22 赵慧、拓智华编《闻一多研究报刊文章索引(1917—1998) 》,武汉:武汉出版社,1999年。
    23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1卷《清华学校时期1911—1928》,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
    24 方惠坚、张思敬主编《清华大学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25 [清]魏源撰《海国图志》(上),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
    26 [清]郑观应《盛世危言·西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27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28 [清]张之洞《劝学篇》,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29 王栻主编《严复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30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31 梁启超《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朱维铮校注),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年版。
    32 辜鸿铭著,黄兴涛、宋小庆译《中国人的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3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
    34 梁漱溟《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北京:中华书局,1933年。
    35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
    36 胡适《胡适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37 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版。
    38 冯恩荣编《全盘西化言论续集》,广州:岭南大学学生自治会出版部,1935年。
    39 邱志华编《陈序经学术论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40 钱穆《文化学大义》,台北:正中书局,1952年。
    41 钱穆《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年。
    42 钱穆《中国文化精神》,台北:三民书局,1973年。
    43 林语堂《吾国与吾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44 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45 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46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47 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48 陈寅恪《陈寅恪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49 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50 胡伟希《中国本土文化视野下的西方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51 夏晓虹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梁启超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52 刘师培著,劳舒编《刘师培学术论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53 《沫若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54 《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
    55 朱湘《中书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
    56 《徐志摩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57 臧克家《臧克家全集》,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年。
    58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组织编选《沈从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59 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年。
    60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
    61 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62 张鸿雁《民族偏见与文化偏见——中西文化比较新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
    63 高有鹏《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史论——中国现代作家的民间文学观》,郑州:河南 人民出版社,2004年。
    64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65 王瑶主编《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66 陈平原主编《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二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67 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年。
    68 乐黛云等主编《跨文化对话(二)》,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年。
    69 乐黛云等主编《迎接新的文化转型时期Ⅱ》,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
    70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
    71 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论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72 何兆武《文化漫谈——思想的近代化及其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73 王元化《思辨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74 张立文主编《儒学评论》第2辑,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
    75 林毓生著,朱学勤编《热烈与冷静》,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76 冯天瑜《中国文化史纲》,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4年。
    77 田克俭《民族精神与竞争力》,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年。
    78 董欣宾、郑奇著《魔语:人类文化生态学导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
    79 张鸿雁《民族偏见与文化偏见——中西文化比较新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2页。
    80 何云波、彭亚静主编《中西文化导论》,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年。
    81 郑抗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82 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3页。
    83 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84 杨眉编著《健康人格心理学——有效促进心理健康的14种模式》,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
    85 魏磊《中国人的人格——从传统到现代》,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
    86 李越、霍涌泉主编《心理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87 夏建中著《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88 胡筝著《生态文化:生态实践与生态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89 杨念群《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90 朱义禄《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91 《文化中国系列中国文化的危机与展望——当代研究与趋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1年。
    92 王建辉、刘森淼《荆楚文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93 《杨义文存》第七卷《楚辞诗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94 庞朴、刘泽华主编《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十本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
    95 秦榆编著《湖北人的性情剖析》,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
    96 沙莲香主编《中国民族性》(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97 钱基博、李肖聃《近百年湖南学风·湘学略》,长沙:岳麓书杜,1985年。
    98 李阳春《湘楚文化精神与道德人格修养》,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99 褚斌杰著《楚辞要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00 赵辉著《楚辞文化背景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101 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102 黄凤显《屈辞体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103 郭其勇《熊十力及其哲学》,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年。
    104 罗章龙《非宗教论》,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
    105 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106 周晓虹主编《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流派》,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107 王铭铭《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8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109 郑大华《民国思想家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110 施萍《林语堂:文化转型的人格符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1 [美]怀特著,曹锦清等译《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112 [美]怀特序、托马斯·哈定等著,韩建军、商戈令译《文化与进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113 [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重译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4 [英]特瑞·伊格尔顿著,方杰译《文化的观念》,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15 [美]杜维明著,郭齐勇、郑文龙编《杜维明文集》,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年。
    116 [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
    117 [美]W·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118 [美]弗朗兹·博厄斯著,金辉译《原始艺术》,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
    119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纲要》,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
    120 [瑞士]C.荣格著,黄奇铭译《探索心灵奥秘的现代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
    121 [美]露丝·本尼迪克著,何锡章、黄欢译《文化模式》,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
    122 [美]玛格利特·米德著,宋践等译《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体关系之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24 [美]W·A·哈维兰著,王铭铭等译《当代人类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125 [美]马斯洛著,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
    126 [美]马塞勒、许烺光等著,任鹰等译《文化与自我——东西方人的透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127 [美]马尔库塞著,黄勇、薛民译《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128 [美]玛格利特·米德著,宋践等译《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导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129 [德]马克斯·韦伯著,王容芬译《儒教与道教》,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130 Kroeber.A&Kluc Khohn.C,Culture: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New York:Meridian Books,1952.
    131 Marry Louise Pratt,Imperial Eyes:—Travel Writing and Transculturation,London,1992.
    132 C.K.Yang,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A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Function of Religion and Some of Their Historical Factors Waveland Press,Inc [99].
    133 Anthony Giddens,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134 Ulf Hannerz,“The World in Creolization”,in Africa: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rican Institute,198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