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世纪文学中的底层叙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末期,《天涯》、《南方文学》率先刊登一些关注底层生存境遇的打工文学作品和底层生存实录。一些专业作家也纷纷开始视点下移,或书写自身的平民化生存记忆,或表现现实生活中底层人的血泪辛酸,体现出知识分子所特有的悲悯情怀。
     “底层”这一概念最早来自于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思想家葛兰西的《狱中札记》,是指一种革命力量,是指被排除在欧洲主流社会之外的处于从属地位的社会群体,葛兰西所关注的是底层在自己的政党领导下取得霸权的问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印度一批优秀的历史学家开始了关于南亚社会的“庶民”研究,探讨关于“庶民”的各方面状况。在中国,“底层”作为社会学概念,较为系统地被阐述是在陆学艺编著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一书中,而作为文学概念的“底层”,较早出现于蔡翔的散文随笔《底层》,他在文中对“底层”的界定饱含着知识分子悲天悯人的情感。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学界对“底层”日渐热切的关注,“底层叙事”呈星火燎原之势迅猛发展,并渐成一般强劲的文学潮流,引起了理论界对底层叙事焦点问题的理论论争。《文艺理论》、《上海文学》、《北京文学》、《文艺争鸣》、《当代作家评论》、《当代文坛》、《文学评论》等专业文学理论批评期刊对底层文学进行了大规模的热烈讨论。在现代性话语笼罩下,底层文学以一种“先锋”的姿态,揭示出重写文学史的“洞见”与“盲视”。底层文学的发展对当今的文学史提出了质疑。
     在当今的文化视野下,底层文学关注对现实问题的文学表述,在题材上反映出现存的各种社会问题,如下岗题材(曹征路的《那儿》)矿难题材(刘庆邦的《神木》),极端讨薪题材(刘继明的《放声歌唱》),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题材(电视剧《暖春》),进城打工者题材(孙惠芬的《民工》)等等。这些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以真实、生动的再现,给读者、观众以心灵的震撼,在表达出作家们对底层苦难生活的悲悯情怀的同时,折射出作家们对人性的探索与道德的拷问,是一种对人类灵魂的终极人文关怀。
     底层自身面临着身份认同的危机与边际性体验。他们大多来自农村,背井离乡,来到城市,带着对城市的梦想与渴望,隐忍着城市的冷漠与拒斥,伴随着失去故土的焦灼,尴尬地面对着身份认同的危机,在被动选择中体验着焦虑与困惑。进城的结果往往是返乡或对抗城市。
     在浩瀚的底层文学作品中,不乏闪耀着时代精神的扛鼎之作,如贾平凹的《高兴》、刘庆邦的《神木》(2002“老舍文学奖”)、李锐的《太平风物》、孙惠芬的《歇马山庄》系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入选作品)、尤凤伟的《泥鳅》、田耳的《一个人的张灯结彩》(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中篇)、范小青的《城乡简史》(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短篇)等,均在选材、叙事结构、叙事风格、人物塑造等方面表现出优秀的品质,是底层文学作品中的典范。在这些作品中,塑造出许许多多丰满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杀人者的穷凶极恶,农民的劳苦、沉重、滞后,下岗工人的失落、无奈与沮丧,进城打工者的奋斗与拼搏,在这些人物身上都体现得淋漓尽致。透过这些人物的日常生活与情感婚姻等琐碎片段,折射出底层群体的人格与命运,更反映出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现实主义传统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新世纪的底层文学带给我们对文学发展的深入思考,在这个物欲横流、惟实惟利的时代,消费文化、市场文化,个性化写作、欲望叙事、追求奇幻、追求形式与技法等文学现象被炒作得天翻地覆的时候,我们是否该沉静下来,反思历史,“因为冷静才能避免随波逐流,才有时间决定选择还是拒绝;而沉思才有希望返回自我和完成对现实的超越,从而在精神的深度上实现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反思历史,立足现实,让我们用生命的激情和超越现实的思想精神去追求未来。上世纪末至今十几年来,我们可喜地看到底层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坛如一朵朵现实主义的奇葩,竞相地吐露芬芳,带给我们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让我们期待更多更好的底层文学作品绽放出朵朵幸福之花,让人文关怀的馨香洒满天下。
A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articles and literature on the life of bottom-classwere initially published in Tian Ya and Nanfang Wenxue. Some professional writersstart to low their views, write their own civilianized memoirs and illustrate the realcruelty of bottom-class. All their narrations indicate the unique sympathy ofintellectuals.
     The concept of "Bottom-class" is firstly found in The Prison Notebooks written byItalian Marxist Antonio Gramsci. It indicates a social power, which is aliened fromthe mainstream of European society and subordinate to the social group. AntonioGramsci mainly concerned with the issues of bottom-class under the rule of his party.In 1980s, a group of Indian excellent historians started to do a research on theplebeians in South Asian society and explored every aspect of plebeian's situation. InChina, as a social concept, Bottom-class is systematically illustrated in Report onChinese Social Structures in the Modern Society written by LU Xueyi. As a literatureconcept, bottom-class is initially appeared in the Cai Xiang's prose Bottom. In Bottom,Cai's definition of Bottom-class has the sympathy of intellectuals. With the comingnew century and the literature society's higher attentions to bottom-class, thenarration of Bottom-class develops rapidly. It has become a strong literaturephenomenon. The theoretical society opened an intense theory discussion on the focusof bottom-class narration. There were a big-scale discussion on Bottom-class in manycritics such as Literature theory, shanghai Literature, Beijing Literature, LiteratureContend, Modern Literature Analysis, Modern Literature and Literature Analysis. Inthe speech of Modernity, bottom-class literature in the form of pioneer illustrates theinsight and blindness in literature. Mean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Bottom-classliterature proposed a question to the modern literature history.
     In the view of modern culture, Bottom-class literature focuses on the literalexpression of reality issues that reflects various social problems, such as Cao Zhenglu's Naer on laid-off issue, Liu Qingbang's Shen Mu on Coalmine crisis, LiuJiming's Fangsheng Gechang on extremely demanding wages, TV series NuanChunon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China and Sun Huifen's Mingong on the city workersfrom countryside etc. These literal works are from reality topics and they touched thereaders and audience's heart by the vivid and realistic recurrence. These worksdemonstrate writer's sympathy to the bottom class as well as their exploration onhuman nature and morality, which is considered to be a final humanity care ofhuman's soul.
     Being a Bottom-class faces the crisis of identity cognition and the experience ofbeing aliened. Most Bottom-class are from countryside, away from their hometown tothe city with the hope and dream. They silently tolerant the strangeness and resistanceof city and embarrassingly face the crisis of identity cognition with the anxiety ofleaving from the hometown. The Bottom-class is experiencing the confusion and theanxiety as a subordinate. The result of entering the city often turns out theconfrontation to city or the return to countryside.
     Some excellent works with the spirit of times appeared in the Bottom-classworks, such as JIA Pingou's Gaoxing, LIU Qingbang's Shenmu (winner of LaosheLiterature Prize 2002), LI Rui's Taiping Fengwu, Sui Guifen's series of XiemaShanzhuang (nominated as the Fourth LU Xun's Literature Prize) and FANXiaoqing's Chengshi Jianshi (The Fourth LU Xun's Literature Prize) etc. TheseWorks have shown an excellent quality on the narration structure, narration style andfigure description. These works are the examples of Bottom-class literature. Theseworks illustrate many vivid figures, such as the cruelty of murderer, the hand-working,backwards of peasants, the lost of the laid-off, the strivings of workers in the city.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these figures on marriage or everyday life, these worksreflect the fate of bottom-cla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society.
     Realism has a long history in Chinese literature. There are a lot of reflections thebottom-class literature bring to us in the new century. In the time of vanity, variousliterature skills have been overheated such as consumer culture, market culture,personal writing, lust writing and fantasy seeking. We should calm down and reflect the history. "Only the calmness can avoid the easiness and having time to decidewhether to choose or reject. The deeply thought will help oneself achieve theexceeding of modernity and come to a deep reflection on history and reality." Basedon the time with the recall of history, we will devote ourselves to pursue the futurewith the spirit of life. From the end of last century to recent decades, we happilynotice that bottom-class literature is a spring bud in realism, which brings us a springand gives us a hope that more and better bottom-class literature will come following.
引文
[1] 李云雷.2006年“底层叙事”的新拓展[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年第01期,第58页。
    [2] [美]V.C.奥尔德里奇,程梦辉译.艺术哲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62页.
    [1] 转引自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52-53页。
    [2] 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6页。
    [1] 摩罗.我是农民的儿子[J].《天涯》,2004.6,第26页。
    [2] 摩罗.我是农民的儿子[J].《天涯》,2004.6,第33页。
    [1] 吴志峰.故乡、底层、知识分子及其它[J].《天涯》2004.5,第24页。
    [1]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9月,第69页。
    [2]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9月,第71页。
    [1]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9月,第76页。
    [2]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9月,第77页。
    [3]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9月,第768页。
    [1]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9月,第92页。
    [1] [澳]杰华著,吴小英译.都市里的农家女[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3,第203页。
    [2] [澳]杰华著,吴小英译.都市里的农家女[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3,第205页。
    [1] [澳]杰华著,吴小英译.都市里的农家女[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3,第166页。
    [2] [澳]杰华著,吴小英译.都市里的农家女[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3,第206页。
    [1] 梦笔生.《中国农民调查》令我们良心不得安宁[J]《中国改革(农村版)》,2004-3,第27页。
    [1] 刘旭.底层叙述:现代性话语的裂隙[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3,第20页。
    [1] 南帆 等.底层经验的文学表述如何可能?[J].《上海文学》,2005.11,第79页。
    [2] 南帆 等.底层经验的文学表述如何可能?[J].《上海文学》,2005.11,第81页。
    [3] 南帆 等.底层经验的文学表述如何可能?[J].《上海文学》,2005.11,第78页。
    [1] 南帆 等.底层经验的文学表述如何可能?[J].《上海文学》,2005.11,第80页。
    [2] 南帆 等.底层经验的文学表述如何可能?[J].《上海文学》,2005.11,第84页。
    [3] 温铁军,戴锦华 等.怎样的全球化?[J].《读书》,2001年第8期,第11页。
    [1] 查特吉.关注底层[J].《读书》,2001年第8期,第13页。
    [2] 查特吉.关注底层[J].《读书》,2001年第8期,第13页。
    [1] 卢龙塞.陈燕谷:印度的庶民研[Z].新浪BLOG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0252b801008jem.html。
    [2]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48页。
    [1] 刘旭.现代性话语笼罩下的底层[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3月,第7页。
    [2] 白浩.新世纪底层文学的书写与讨论[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第6期,第25页。
    [1] 李云雷.“底层文学”在新世纪的崛起--在乌有之乡的演讲[J].《天涯》,2008.1,第26页。
    [2] 王文初.新世纪底层写作的三种人文关照[J].江西社会科学,2004(11),第71页。
    [3] 张未民,孟春蕊,朱竞.新世纪文学研究[C].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400页。
    [4] 张未民,孟春蕊,朱竞.新世纪文学研究[C].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400页。
    [5] 张未民,孟春蕊,朱竞.新世纪文学研究[C].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401页。
    [1] 张末民,孟春蕊,朱竞.世纪文学研究[C].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402页。
    [2] 张未民,孟春蕊,朱竞.新世纪文学研究[C].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402页。
    [3] 白浩.新世纪底层文学的书写与讨论[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第6期,第24页。
    [1] 白浩.新世纪底层文学的书写与讨论[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第6期,第24页。
    [2] 南帆 等.底层经验的文学表述如何可能?[J].《上海文学》,2005.11,第80页。
    [1] 李云雷.“底层文学”在新世纪的崛起--在乌有之乡的演讲[J].《天涯》,2008.1,第26页。
    [1] 王莉,张岩松.当前底层文学的悲剧精神解读[J].《当代文坛》,2006.1,第77页。
    [2] 王文初.新世纪底层写作的三种人文观照[J].《江西社会科学》,2004.11,第71页。
    [3] 蒋述卓.现实关怀、底层意识与新人文精神--关于“打工文学现象”[J].文艺争鸣,2005.3,第32页。
    [1] 陈晓明.无根的苦难:超越非历史化的困境[J].《文学评论》,2001年第5期,第76页。
    [2] 陈晓明.“憎恨学派”或“后左翼”的新生[J].《当代文坛》,2006年第1期,第4页。
    [3] 白浩.新世纪底层文学的书写与讨论[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第6期,第27页。
    [4] 白浩.新世纪底层文学的书写与讨论[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第6期,第28页。
    [1] 陈晓明.现代性与当代文学史叙述[J].《文艺争鸣》,2007.11,第63页。
    [2] 陈晓明.现代性与当代文学史叙述[J].《文艺争鸣》,2007.11,第63页。
    [3] 陈晓明.现代性与当代文学史叙述[J].《文艺争鸣》,2007.11,第63页。
    [1] 刘旭.底层叙述:现代性话语的裂隙[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3,第50页。
    [2] 刘旭.底层叙述:现代性话语的裂隙[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3,第50页。
    [1]刘旭.底层叙述:现代性话语的裂隙[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3,第50页。
    [1]旷新年.“重写文学史”的终结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转型[J].《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2期,第5页。
    [1] 旷新年.“重写文学史”的终结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转型[J].《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2期,第5页。
    [2] 旷新年.“重写文学史”的终结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转型[J].《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2期,第5页。
    [3] 旷新年.“重写文学史”的终结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转型[J].《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2期,第5页。
    [4] 旷新年.“重写文学史”的终结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转型[J].《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2期,第6页。
    [1] 杨宏海.打工文学备忘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2,第3页。
    [1] 杨宏海.打工文学备忘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2,第5页。
    [1] 韦丽华.焦虑与追寻--论新写实小说与冲击波文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9页。
    [2] 韦丽华.焦虑与追寻--论新写实小说与冲击波文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9页。
    [1] 孟繁华.左翼文学与当下中国文学[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1,第76页。
    [1] 袁振权.浅谈当前我国国企改制[J].《法制天地》,2008.3,第80页。
    [2] 李俏,张红,王建华.转型期下岗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探析[J].《特区经济》,2008.12,第272页。
    [1] 陆景云.下岗女工日记(1999)[J].《天涯》,2000.1,第42页。
    [2] 陆景云.下岗女工日记(1999)[J].《天涯》,2000.1,第45页。
    [3] 陆景云.下岗女工日记(1999)[J].《天涯》,2000.1,第44页。
    [1] 程瑛.中国矿工用生命换工资 大批工人在无声中死亡[J].《瞭望东方周刊》,2005年2月21日。
    [1] 刘庆邦.红煤后记,《红煤》[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374页。
    [1] 程瑛.中国矿工用生命换工资 大批工人在无声中死亡[J].《瞭望东方周刊》,2005年2月21日。
    [2] 程瑛.中国矿工用生命换工资 大批工人在无声中死亡[J].《瞭望东方周刊》,2005年2月21日。
    [1] 刘继明.放声歌唱.《长江文艺》,2006年第5期,第21页。
    [2] 刘继明.放声歌唱.《长江文艺》,2006年第5期,第21页。
    [3] 刘继明.放声歌唱.《长江文艺》,2006年第5期,第22页。
    [1] 叶敬中 等.关注留守儿童--中国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0页。
    [2] 罗伟章.我们的路.《长城》,2005年第3期,第12页。
    [1] 叶敬忠,杨照.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与对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20页。
    [1] 罗伟章.我们的路.《长城》,2005年第3期,第23-29页。
    [1] 李宜蒽.悲悯:生命中的魅力情愫[J].《作文世界》,2007年第7期,第15页。
    [2] 李东华.以悲悯情怀观照人身-顾文散文创作一瞥[J].《南方文坛》,2009.2,第76页。
    [1] 张爱玲.张爱玲语录[N].香港《明报月刊》,1976年12月,第132期。
    [1] 曹文轩.小说门[M].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第212页。
    [1] 周明宝.城市滞留型青年农民工的文化适应与身份认同[J].《社会》,2004.5,第5页。
    [2] 周明宝.城市滞留型青年农民工的文化适应与身份认同[J].《社会》,2004.5,第6页。
    [1] 叶敬中,杨照.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与对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3,第19页。
    [1] 罗伟章.我们的路.《长城》,2005年第3期,第6页。
    [2] 罗伟章.我们的路.《长城》,2005年第3期,第6页。
    [1] 罗伟章.我们的路.《长城》,2005年第3期,第10页。
    [2] 转引自张未民,孟春蕊,朱竞.新世纪文学研究[C].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446页。
    [3] 刘庆邦.刘庆邦作品系列·家园何处[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8月,第113页。
    [1] 田凯.关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1995.5,第91页。
    [1] 陈蝶.谁来关注农民工的文化生活[J].《中国建设信息》,2004.12,第5页。
    [1] 马斯洛著 陈炳权,高文浩译.人的动机理论[M].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68页。
    [2] 田凯.关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1995.5,第93页。
    [1] 田凯.关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1995.5,第93页。
    [2] 叶南客.边际人--大过渡时代的转型人格[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页。
    [1] 孙惠芬.狗皮袖筒.《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4年短篇小说》,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1,第251页。
    [2] 刘庆邦.到城里去[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1,第225页。
    [1] 转引自[德]冈特·绍伊博尔德.宋祖良译.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技术[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62页。
    [1] 韦勒克.文学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84年,第213页。
    [2] 南帆 等.底层经验的文学表述如何可能[J].上海文学,2005年第11期,第82页。
    [1] 尤凤伟.我心目中的小说[J].《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5期,第11页。
    [1] 尤凤伟.我心目中的小说[J].《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5期,第11页。
    [2] 尤凤伟.泥鳅[M].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5,第28页。
    [3] 刘旭.底层叙述:现代性话语的裂隙[M].海古籍出版社,2006.3,第3页。
    [4] 南帆 等.底层经验的文学表述如何可能[J].《上海文学》,2005年第11期,第84页。
    [1] 周立民,赵淑平.世界何以如此寂寥无声--《泥鳅》中的底层世界及其描述方式[J].《当代作家评论》,2002.5,第45页。
    [2] 尤凤伟.我心目中的小说[J].《当代作家评论》,2002.5,第11页。
    [1] 蔡翔.底层[J].《天涯》,2004年第2期,第26页。
    [1] 洪治纲.知识分子的另一种书写姿态--尤凤伟小说论[J].《当代作家评论》,2002.6,第113页。
    [1] 贾平凹.高兴[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8月,第436页。
    [1] 贾平凹.高兴[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8月,第174页。
    [1] 贾平凹.高兴[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8月,第437页。
    [2] 贾平凹.高兴[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8月,第5页。
    [3] 贾平凹.高兴[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8月,第5页。
    [4] 贾平凹.高兴[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8月,第31页。
    [1] 贾平凹.高兴[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8月,第5页。
    [2] 贾平凹.高兴[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8月,第5页。
    [1] 贾平凹.高兴[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8月,第33页。
    [2] 贾平凹.高兴[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8月,第33页。
    [1] 转引自宋剑华.人本主义与现代中国文学[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5页。
    [2] [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三联出版社1998年版。在此书中,对于“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这三个词汇,在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使用情况做了详细的论证说明。
    [3] 平飞.近十年来人文精神研究的知识社会学考察[J].《社会科学论坛》,2006.6,第73页。
    [4] 韩东屏.市场经济与人文精神的命运[J].《天津社会科学》,1997.1,第16页。
    [1] 刘庆邦.遍地白花[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第389页。
    [2] 刘庆邦.刘庆邦小说·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丛书[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9,第144页。
    [3] 刘庆邦.刘庆邦小说·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丛书[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9,第145页。
    [1] 刘庆邦.大美无言·遍地白花[M].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389页。
    [2] 刘庆邦.刘庆邦小说·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丛书[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9,第155页。
    [3] 刘庆邦.刘庆邦小说·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丛书[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9,第162页。
    [1] 刘庆邦.刘庆邦小说·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丛书[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9,第164页。
    [2] 刘庆邦.平地风雷·别让我再哭了[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8月,第161页。
    [1] 刘庆邦.平地风雷·别让我再哭了[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8月,第170页。
    [2] 李敬泽.玻璃透明石头坚硬·纸现场[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85页。
    [1] 刘庆邦.走窑汉·别让我再哭了[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8月,第16页。
    [2] 刘庆邦.走窑汉·别让我再哭了[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8月,第23页。
    [1] 刘庆邦.新房·别让我再哭了[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8月,第150页。
    [1] 转引自吴岳添.诺贝尔文学奖辞典(1901-1992)[M].敦煌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917页。
    [1] 米兰·昆德拉著,董强译.小说的艺术[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54页。
    [1] 刘庆邦.神木·家园何处[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8出版,第70页。
    [2] 刘庆邦.神木·家园何处[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8出版,第87页。
    [3] 米兰·昆德拉著,董强译.小说的艺术[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0-31页。
    [1] 刘庆邦.神木·家园何处[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8出版,第45页。
    [2] 刘庆邦.神木·家园何处[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8出版,第56页。
    [3] 刘庆邦.神木·家园何处[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8出版,第53页。
    [1] 刘庆邦.神术·家园何处[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8出版,第60页。
    [2] 刘庆邦.神木·家园何处[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8出版,第5页。
    [3] 刘庆邦.神木·家园何处[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8出版,第7页。
    [1] 刘庆邦.神木·家园何处[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8出版,第62页。
    [1] 李锐.太平风物[M].北京:三联书店,2006.11.第3页。
    [2] 李锐.太平风物[M].北京:三联书店,2006.11.第121页。
    [3] 罗雪挥.李锐:说实话的人成了稀有动物[J].《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01月26日出版 2007.1.第29页。
    [1] 罗雪挥.李锐:说实话的人成了稀有动物[J].《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01月26日出版 2007.1.第64页。
    [2] 罗雪挥.李锐:说实话的人成了稀有动物[J].《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01月26日出版 2007.1.第65页。
    [3] 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9页。
    [1] 李锐.太平风物[M].北京:三联书店,2006.11.第22页。
    [1] 李锐.太平风物[M].北京:三联书店,2006.11.第12页。
    [2] 李锐.太平风物[M].北京:三联书店,2006.11.第13页。
    [3] 李锐.太平风物[M].北京:三联书店,2006.11.第13页。
    [1] 李锐.太平风物[M].北京:三联书店,2006.11.第14页。
    [2] 李锐.太平风物[M].北京:三联书店,2006.11.第16页。
    [1] 张赟,孙惠芬.在城乡之间游动的心灵--孙惠芬访谈[J].《小说评论》,2007年第2期,第41页。
    [1] 转引自赵元龄.荣格“原型论”简评[J].《淄博师专学报》,1996年第2期,第51页。
    [2] 转引自赵元龄.荣格“原型论”简评[J].《淄博师专学报》,1996年第2期,第51页。
    [3] 孙惠芬.歇马山庄[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16页。
    [1] 荣格著,吴康等译.心理类型学[M].华岳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26页。
    [2] 孙惠芬.歇马山庄[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48页。
    [3] 孙惠芬.歇马山庄[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49页。
    [1] 孙惠芬.歇马山庄[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82页。
    [2] 孙惠芬.歇马山庄[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85页。
    [1] 孙惠芬.歇马山庄[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496页。
    [2] 孙惠芬.歇马山庄[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80页。
    [3] 孙惠芬.歇马山庄[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34页。
    [1] 孙惠芬.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J].《小说月报》,2006年第1期,第32页。
    [1] 孙惠芬.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J].《小说月报》,2006年第1期,第36页。
    [2] 孙惠芬.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J].《小说月报》,2006年第1期,第38页。
    [1] 吴志余.小说形象新论[M].学林出版社,1988年12月版,第159页。
    [1] 孙惠芬.歇马山庄[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82页。
    [2] 孙惠芬.歇马山庄[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84页。
    [1] 刘旭.底层叙述:现代性话语的裂隙[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3,第89页。
    [1] 朱德发,贾振勇.失落精神的民族,召唤伟大的人格--五四时代现代文化人格建构之反思[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第104页.
    [2] 郭永玉.人格心理学:人性及其差异的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1,第5页。
    [3] 王明慧.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弗洛伊德和荣格的人格理论之对比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2期,第37页。
    [1] 刘旭.底层叙述:现代性话语的裂隙[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3),第122页。
    [2] 刘旭.底层叙述:现代性话语的裂隙[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3),第123页。
    [3] 刘旭.底层叙述:现代性话语的裂隙[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3),第116页。
    [1] 王虹艳.“底层写作”捉襟见肘[N].北京日报,2007.7.9,第014版。
    [2] 谢有顺.2003年中国中篇小说年选[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4年,第4页。
    [1] 谢有顺.2003年中国中篇小说年选[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4年,第1页。
    [2] 南帆 等.底层经验的文学表述如何可能?[J].《上海文学》,2005年第11期,第74页。
    [3] 南帆 等.底层经验的文学表述如何可能?[J].《上海文学》,2005年第11期,第74页。
    [1] 谢有顺.2003年中国中篇小说年选[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4年,第9页。
    [2] 谢有顺.2003年中国中篇小说年选[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4年,第9页。
    [3] 谢有顺.2003年中国中篇小说年选[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4年,第9页。
    [4] 谢有顺.2003年中国中篇小说年选[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4年,第9页。
    [1] 张庆华.“底层生存写作”与我们时代的写作伦理[J].《新世纪文学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432页。
    [2] 张庆华.“底层生存写作”与我们时代的写作伦理[J].《新世纪文学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435页。
    [3] 张庆华.“底层生存写作”与我们时代的写作伦理[J].《新世纪文学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435页。
    [4] 张庆华.“底层生存写作”与我们时代的写作伦理[J].《新世纪文学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435页。
    [1] 李云雷.2007:底层文学的理论与实践[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第1期,第22页。
    [2] 李云雷.2007:底层文学的理论与实践[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第1期,第22页。
    [3] 李云雷.2067:底层文学的理论与实践[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第1期,第22页。
    [4] 张炯.“新世纪文学五年”与“文学新世纪”之我见[J].《新世纪文学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1页。
    [1] 洪治纲.宿命的体恤--鬼子小说论[J].南方文坛,1999(4).
    [2] 刘小新.近期文论中的底层论述述略[J].文艺理论,2006(5).
    [3] 单元庄.社会群体结构变革与政策理论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1(2).
    [4] 蔡翔,刘旭.底层问题与知识分子的使命[J].天涯,2004(3).
    [5] 薛毅,刘旭.有关底层的问答[J].天涯,2005(1).
    [6] 南帆 等.底层经验的文学表述如何可能[J].上海文学,2005(11).
    [7] 王文初.新世纪底层写作的三种人文关照[J].江西社会科学,2004(11).
    [8] 张清华.“底层生存写作”与我们时代的生存理论[J].文艺争鸣,2005(3).
    [9] 刘小新.近期文论中的底层论述述略[J].文艺理论,2006(2).
    [10] 何志军,单永军.荆棘上的生命--检视近期小说的底层书写[J].理论与创作,2004(5).
    [11] 吴国彬.莫言.这提法不合适“为老百姓写作”华商报[N].2003(11).
    [12] 苏奎.永远的异乡人--论“农民工”主题小说[J].当代文坛,2005(3).
    [13] 蔡翔.底层.天涯[J].2004(2).
    [14] 张韧.从新写实走进底层文学[J].文艺争鸣,2004(3).
    [15] 南帆 等.底层经验的文学表述如何可能[J].上海文学,2005(11).
    [16] 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三月二日在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讲,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7] 季亚娅.底层叙事:言说的理路与歧途.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J],2006(6).
    [18] 杨乐生.打工者的文学.税收与社会[J].2002(7).
    [19] 葛红兵.耻辱的声音--我看近年的女性打工族小说[J].小说评论,2002(4).
    [20] 洪治纲.知识分子的另一种书写姿态--尤凤伟小说论[J].当代作家评论,2002(6).
    [21] 张韧.从新写实走进底层文学[J].文艺争鸣,2004(3).
    [22] 顾铮.底层与关于底层的表述(续)--为底层的视觉代言与社会进步[J].天涯,2004(6).
    [23] 周立民,赵淑平.世界何以如此寂寥无声--《泥鳅》中的底层世界及其描述方式[J].当代作家评论,2002(5).
    [24] 南帆.曲折的突围--关于底层经验的表述[J].文学评论,2006(04)
    [25] 张颐武.日常生活平庸性的回应--“新世纪文学”的一个侧面[J].河北学刊,2006(4).
    [26] 丁智才.当前文学底层书写艺的误区刍议[J].当代文坛,2005(1).
    [27] 刘继明.我们怎样叙述底层[J].天涯,2005(5).
    [28] 邵燕君.2005:从期刊看小说[J].南方文坛,2006(1).
    [29] 薛毅,刘旭.有关底层的问答[J].天涯,2005(1).
    [30] 蔡翔,刘旭.底层问题与知识分子的使命(知识分子与社会小辑续)[J].天涯,2004(3).
    [31] 丁帆.“城市异乡者”的梦想与现实--关于文明冲突中乡土描写的转型[J].文学评论,2005(4).
    [32] 王晓明.L县见闻(底层与关于底层的表述续)[J].天涯,2004(6).
    [33] 刘继明.我们怎样叙述底层[J].天涯,2005(5).
    [34] 顾铮.为底层的视觉代言与社会进步(底层与关于底层的表述续)[J].天涯,2004(6).
    [35] 摩罗.我是农民的儿子(底层与关于底层的表述续)[J].天涯,2004(6).
    [36]陈映芳.他们的叙述--写在<棚户区:记忆中的生活史>之前(底层与关于底层的表述再续)[J].天涯,2006(2).
    [37]陈离.“对灵魂的忧虑”,还是“对世界的忧虑”?当代知识分子的价值认同(知识分子与社会小辑续)[J].天涯,2004(3).
    [38]吴志峰.故乡、底层、知识分子及其它(底层与关于底层的表述续)[J].天涯,2004(6).
    [39]蔡翔.底层[J].天涯,2004(2).
    [40]颜敏.底层文学叙事的理论透视[N].文艺报,2006-10-12.
    [41]段崇轩.文学:距离底层民众有多远[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4).
    [42]李丹梦.真实的追求与局限--关于尤凤伟的<泥鳅>和其他[J].文艺争鸣,2003(1).
    [43]张清华.“底层生存写作”与我们时代的写作伦理[J].文艺争鸣,2005(3).
    [44]柳冬妩.在生存中协作:“打工诗歌”的精神际遇[J].文艺争鸣,2005(6).
    [45]柳冬妩.从乡村到城市的精神胎记--关于“打工诗歌”的白皮书[J].文艺争鸣,2005(3).
    [46]何锡章,鲁红霞.“乡下人进城”母题的文化解读--以<柳乡长>为例[J].文艺争鸣,2007(6).
    [47]周怡.关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问题的文学--尤凤伟唱片小说<泥鳅>引发的社会学思考[J].社会,2004(8).
    [48]周明宝.城市滞留型青年农民工的文化适应与身份认同[J].社会,2004(5).
    [49]吴新慧.关注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融入状况[J].社会,2004(9).
    [50]南帆.文化评论:底层与文学叙事[J].文艺理论,2007(1).
    [51]凡宝轩.城市化进程与底层的自觉[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2).
    [52]丁帆.“城市异乡者”的梦想与现实--关于文明冲突中乡土描写的转型[J].文学评论,2005(4).
    [53]南帆,郑国庆,刘小新等.底层经验的文学表述如何可能[J]上海文学,2005(11).
    [54]刘治敏.农民工子女是怎么想的[J].中国改革(农村版),2003(12).
    [55]张颐武.日常生活平庸性的回应--“新世纪文学”的一个侧面[J].河北学刊,2006(7).
    [56]尤凤伟,王尧.一部作品应该有知识分子立场[J].当代作家评论,2002(5).
    [57]金赫楠.独特的底层叙事--胡学文小说论[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3).
    [58]“我们没有权也没”--专访<中国农民调查>作者》[J].新闻周刊,2004-02-16.
    [59]尤平.可贵的批判与伟大的救赎--解读<泥鳅>所引起的思考[J].天中学刊,2003(6).
    [60]夏榆.失踪的生活可疑的景观[J].南方周末,2002-06-27.
    [61]苏奎.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城市外来者”[J].文艺争鸣,2007(1).
    [62]邓智平.打工妹的婚姻逆迁移研究[J].社会,2004(7).
    [63]丁智才.当前文学底层书写的误区刍议[J].当代文坛,2005(1).
    [64]张韧.从新写实走进底层文学[J].文艺争鸣,2004(3).
    [65]南帆.底层:表述与被表述[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
    [66]刘小新.近期文论中的底层论述述略[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
    [67]何志钧,单永军.荆棘上的生命--检视近期小说的底层书写[J].理论与创作,2004(5).
    [68]李云雷.底层写作的误区与新“左翼文艺”的可能性[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1).
    [69]王长军,赵宪臣,刘喜录等.关注底层 文学准备好了吗?--王光瑞中篇小说<马路上不长庄稼>对话录[J].青年文学家,2006(6).
    [70]何艳华.底层世界述说的困惑--底层小说创作现状解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12).
    [71]张颐武.在中国梦的面前回应挑战--底层文学和打工文学的再思考[J].中关村,2006(8).
    [72]司晨等.“底层写作”四人谈[J].思考,2006(3).
    [73]罗伟章.我们的路.长城[J].2005(3).
    [74]周水涛.“城裔”的得失--城裔作家在新时期乡村小说创作中的文化建构[J].江西社会科学,2004(4).
    [75]冯小双.北京市部分外来女务工者心态调查[J].浙江学刊(双月刊),1995(6).
    [76]袁亚愚.对近年来歧视进城务工农民现象的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1997(6)5.
    [77]刘倩.户籍制度背后:打工妹生存状态及社会心理[J].中州学刊,2001(6).
    [78]刘玉,方洋,晏德光.都市里的吉卜赛人--对武汉市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的调查[J].青年研究,2001(6).
    [79]同钰莹.对外来打工妹生活状态的分析与思考[J].西北人口,2001(2).
    [80]胡书芝,罗忆源.社会失范:城市农民工的游民化倾向--武汉市农民工游民化问题调查[J].经设问题(城市问题),2001(2).
    [81]樊蓉.游走在城市边缘--简论当下“农民工”题材小说[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2).
    [82]徐德明.小城叙述:乡下人进程与城乡伦理冲突[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5).
    [83]魏月霞.进城务工青年犯罪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延安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3).
    [84]张德强.乡转城“打工妹”的两难境地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J].兰州学刊,2002(6).
    [85]罗惠缙.“城市边缘人”的逃避与对抗[J].民族论坛,2003(4).
    [86]张敦福.城市农民工的边缘地位[J].青年研究,2000(9).
    [87]郑晓明.游荡在城市与乡村之间[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88]曹庭讲.“候鸟式”运动的影响极其疏导[J].党政干部论坛,2001(11).
    [89]石金平,游涛.外来人口犯罪--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J].北京统计,2002(7).
    [90]赵小明..对“民工潮”问题的若干思考[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
    [91]刘应杰.民工潮:社会学者的思考[J].创业者,1994(7).
    [92]田凯.关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1995(5).
    [93]窦芳霞.都市底层女性的生命赞歌--评王安忆长篇小说<逃之夭夭>[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2).
    [94]何艳华.底层世界叙说的困惑--底层小说创作现状解析[J].郑州航空管理学院学报,2005(12).
    [95]牛殿庆.直面真实的勇气--对<泥鳅>批评的文学反思[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1).
    [96]刘波.有关“底层书写”的几个问题[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97]陈蝶.谁来关注农民工的文化生活[J].中国建设信息,2004(12).
    [98]刘莉.新时期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浅述[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3(6).
    [99]李安斌.西方文学人文传统的异质互补与延续--评蒋承勇教授<西方文学“两希”传统的文化阐释>[J].浙江社会科学,2004(5).
    [100]平飞.近十年来人文精神研究的知识社会学考察[J].社会科学论坛,2006(6).
    [101]宋剑华.人本主义与现代中国文学[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5(2).
    [102]刘明.从人文精神承传看当前两部当代文学史的写作[J].华侨大学学报,2003(2).
    [103]蒋述卓.现实关怀、底层意识与新人文精神--关于“打工文学现象”[J].文艺争鸣,2005(3).
    [104]王灵芝.生存困斗中的日神与酒神精神--由电视剧<民工>引发的思考[J].戏剧文学,2005(7).
    [105]代文清.从西方文学看人文精神的彰显[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5(3).
    [106]王文初.新世纪底层写作的三种人文观照[J].江西社会科学,2004(11).
    [107]张丽军.新世纪文学人民性的溯源与重申[J].文艺争鸣,2005(5).
    [108]王振全,王悦.为文学精品的缺失诊脉[J].科学新闻,2006(9).
    [109]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一)[J].中国粮食经济,2004(3).
    [110]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二)[J].中国粮食经济,2004(4).
    [111]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三)[J].中国粮食经济,2004(5).
    [112]陈思和等.文学如何面对当下底层现实生活--关于长篇小说<泥鳅>的讨论[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1).
    [113]吴炫.我看当前若干走红作品的“文学性问题”[J].南方文坛,2007(3).
    [114]孟繁华.边缘经验与“超稳定文化结构”--当下长篇小说创作的两种趋向[J].南方文坛,2007(2).
    [115]木弓.罗伟章写实有功底[N].文艺报,2006-3-7.
    [116]王文初.刚性的呐喊与柔性的呵护--读罗伟章小说<我们的成长>[J].当代文坛,2006(3).
    [117]刘树元.陈源斌底层关怀视角下的法制小说[J].文艺争鸣,2007(6).
    [118]周明宝.无奈抉择下的一种理性创造--浙西南农民工城乡“两栖”现象专题调研[J].社会,2002(11).
    [119]晓喻.官员和作家的“较量”--市政协副主席状告<中国农民调查>作者纪事[J].法律与生活,2004(12).
    [120]李晓玲.立体的图景--<残雪自选集>中篇小说解读[J].当代文坛,2006(2).
    [121]季亚娅.“左翼文学”传统的复苏和它的力量--评曹征路的小说<那儿>[J].文学理论与批评,2005(1).
    [122]黄伟林.以坚忍的姿态承担不可抗拒的苦难--余华<活着>.的现代主义解读[J].南方文坛,2007(5).
    [123]王虹艳.“底层写作”捉襟见肘[N].北京日报,2007-07-09.
    [124]吴妍妍.无望的“姐妹情谊”--读<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J].语文学刊,2006(3).
    [125]梦笔生.<中国农民调查>让我们良心不得安宁[J].中国改革·农村版,2004(3).
    [126]刘树德.“我不认为打工文学高峰已过”--访深圳市文联副主席、打工文学研究者杨宏海[N].深圳商报,2005-10-22.
    [127]邓少玲,易贞,范明.打造“打工文学”品牌 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打工文学创作实践与未来发展全国学术研讨会”特辑[N].中国文化报,2005-12-12.
    [128]雷达.2005年中国小说一瞥[J].小说评论,2005.
    [129]刘利斯.对当代文学价值取向的思考[J].甘肃农业,2006(2).
    [130]轩红芥.“向城求生”的现代化诉求[J].文学评论,2006(2).
    [131]梁志群.在真实的拷问中寻找灵魂的出口--评<中国农民调查>.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3).
    [132]路文彬.城市空间、视觉媒介与女性形象--中国当代影视女星青春形象的历史渐变[J].文艺争鸣,2006(3).
    [133]贺绍俊.在路上还是在土地上[N].文艺报 2004-06-08.
    [134]殷平.<中国农民调查>背后的人与事[J].经济,2004(2).
    [135]周晓虹.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浙江村”与温州一个农村社区的考察[J].社会学研究,1998(5).
    [136]钱雪飞.南京市流动人口职业培训现状的调查[J].社会,2003(9).
    [137]王晓明.九十年代与“新意识形态”[J].《天涯》,2000(6).
    [138]金赫楠.独特的底层叙事--胡学文小说论[J].文学理论与批评,2007(3).
    [139]何锡章,鲁红霞.“乡下人进城”母题的文化解读--以<柳乡长>为例[J].文艺争鸣.2007(6).
    [140]陈蝶.谁来关注农民工的文化生活[J].中国建设信息,2004(12).
    [141]罗惠缙.“城市边缘人”的逃避与对抗--关于农民工问题的文化解读[J].民族论坛,2003(4).
    [142]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43]杜文平.流动人口子女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干预[J].教育科学研究,2002(11).
    [144]袁亚愚.对近年来歧视进城务工农民现象的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1997(6).
    [145]洪治纲.“心魂”之思与想象之舞--史铁生后期小说论[J].南方文坛,2007(5).
    [146]陈晓明.唯美唯情的奇幻--读曹文轩的<黄琉璃>[J].南方文坛,2007(5).
    [147]张学昕.孤独“红粉”的剩余想象--苏童小说人物论之二[J].南方文坛,2007(2).
    [148]王莉,张延松.当前底层文学的悲剧精神解读[J].当代文坛,2006(1).
    [149]畅广元.序<中国当代文学的人文精神>[J].安康师专学报,2001(3).
    [150]石一宁.“关注‘打工文学’是批评家的职责”--评论家杨宏海呼吁关注底层写作[N].文艺报,2005-04-21.
    [151]曹意强.文艺复兴观与理想主义[J].新美术,2005(4).
    [152]蒋述卓,李自红.新人文精神与二十一世纪文学艺术的价值取向[J].文学评论,2001(4).
    [153]陈思和.人文的呼唤[J].读书,2006(2).
    [154]王晓明.人文精神讨论十年祭[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1):11-16.
    [155]李定清.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人文精神建构[J].外国文学研究,2006(1).
    [156]姚晓雷.人文精神承传:中文学科作用于当代文学的重要方式[J].华侨大学学报,2003(2).
    [157]曾冬梅,邱耕田.走向融合:新时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发展趋势[J].学术界,2002(5).
    [158]张治国.学术的虚妄:当下文学批评的表扬化倾向--从<十作家批判书>和<十博士直击中国文坛>说起[J].贵州社会科学,2006(1):97-101.
    [159]孔范今.论中国现代人文主义视域中的文学生成与发展[J].文学评论,2006(4):145-157.
    [160]刘继明,李云雷.底层文学,或一种新的美学原则[J].《上海文学》,2008,(2).
    [161]赵园.地之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
    [162][美]迈克尔莱恩,赵炎秋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
    [163][英]拉曼塞尔登,彼得威德森,彼得布鲁克,刘象愚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
    [164]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
    [165]韦勒克.文学理论[M].三联书社,1984.
    [166]洪治纲.宿命的体恤--鬼子小说论[J].南方文坛,1999,(4)
    [167]单元庄.社会群体结构变革与政策理论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1(2).
    [168]吴国彬,莫言.这提法不合适“为老百姓写作”华商报[N].2003(11):17.
    [169]苏奎.永远的异乡人--论“农民工”主题小说[J].当代文坛,2005(3).
    [170]杨乐生.打工者的文学.税收与社会[J].2002(7).
    [171]洪治纲.知识分子的另一种书写姿态--尤凤伟小说论[J].当代作家评论 2002(6).
    [172]周立民,赵淑平.世界何以如此寂寥无声--《泥鳅》中的底层世界及其描述方式[J].当代作家评论,2002(5).
    [173]张颐武.日常生活平庸性的回应--“新世纪文学”的一个侧面[J].河北学刊,2006(4).
    [174]孟繁华.中国的“文学第三世界”[J].文艺争鸣,2005(3).
    [175]陈晓明.后“人民性”与美学的脱身术[J].文学评论,2005(2).
    [176]曹征路.那儿[J].当代,2004(4).
    [177]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78]李强.“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J].社会科学研究,2005(2).
    [179]洪子诚.问题与方法[M].北京:三联书店,2002.
    [180]陈映芳.他们的叙述-写在《棚户区:记忆中的生活史》之前[J].天涯,2006,(2)
    [181]洪治纲.困顿中的挣扎贾平凹论[N].《文学报》2007年11月8日.3E3@0g%-1n8O(s[182]葛红兵,许道军.认同·交融·新生·回忆·否定2007年中国文学发展状况评述[J].探索与争鸣2008(1).
    [183]9i2I.f:\)D8e'15U 刘先芳.有关底层话题论争的几点思考[J].文艺评论,2007(4).(G0A,[7p/v4 P3 v3 A
    [184]陆景云.下岗女工日记(1999)[J].天涯,2000(1).(G0A,[7 p/v4 P3 v3 A
    [185][]李俏,张红,王建华.转型期下岗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探析[J].特区经济,2008(12).
    [186]贺绍俊.底层文学的社会性与文学性[J].小说选刊,2007(9).+Y'B&v+r6 v4 b*G-y7 u
    [187]张鹏.飞翔的现实舞蹈的想象评苏童的<碧奴>[J].名作欣赏,2007(6).
    [188]张学昕.自由地抒写人类的精神童话读苏童的长篇小说<碧奴>[J].当代作家评论,2007(1).
    [189]吴义勤.“戴着镣铐跳舞”评苏童的长篇新作<碧奴>[J].南方文坛,2007(3).
    [190]冯玉雷.重述的误区苏童<碧奴>批判[J].中国比较文学,200792).
    [191]宋红岭.“神圣叙事”的颠覆文本[J].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5).7 m+y, k0 X#b*
    [192]孟繁华.中国的“文学第三世界”[J].文艺争鸣,2005(3).
    [193]陈晓明.后“人民性”与美学的脱身术[J].文学评论,2005(2).
    [194]蒋述卓.现实关怀、底层意识与新人文精神--关于“打工文学现象”[J].文艺争鸣,2005(3).
    [195]曹征路.那儿[J].当代,2004(4).
    [196]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97]李强.“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J].社会科学研究,2005(2).
    [198]洪子诚.问题与方法[M].北京:三联书店,2002.
    [199]陈映芳.他们的叙述-写在《棚户区:记忆中的生活史》之前[J].天涯,2006(2).
    [200]邵燕君.“底层”如何文学?《小说选刊》,2006(3).
    [201]李云雷,“底层文学”在新世纪的崛起--在乌有之乡的演讲,《天涯》,2008(1).
    [202]老威.中国底层访谈录[M].长江文艺出版社,1999.
    [203]孙惠芬.上塘书[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7.
    [204][美]V.C.奥尔德里奇,程梦辉译.艺术哲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205]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9.
    [206][澳]杰华著,吴小英译.都市里的农家女.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3.
    [207]刘旭.底层叙述:现代性话语的裂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3
    [208]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09]旷新年.“重写文学史”的终结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转型[J].当代作家评论,2003(2).
    [210]杨宏海.打工文学备忘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2.
    [211]韦丽华.焦虑与追寻--论新写实小说与冲击波文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212]刘庆邦.红煤[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
    [213]刘继明.放声歌唱.长江文艺,2006(5).
    [214]叶敬中等.关注留守儿童--中国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15]叶敬忠,杨照.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与对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16]魏伟.我是一只小小鸟--一个打工仔的公益事业梦[M].河南文艺出版社,2005.9
    [217]曹文轩.小说门[M].作家出版社,2003.
    [218]刘庆邦.刘庆邦作品系列·家园何处[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8.
    [219]叶南客.边际人--大过渡时代的转型人格[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20]孙惠芬.狗皮袖筒[M].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4年短篇小说,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1.
    [221]刘庆邦.到城里去[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1.
    [222][德]冈特·绍伊博尔德,宋祖良译.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技术[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223]尤凤伟.泥鳅[M].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5.
    [224]贾平凹.高兴[M].作家出版社,2007.8.
    [225]刘庆邦.遍地白花[M].新世界出版社,2002.
    [226]刘庆邦.刘庆邦小说·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丛书[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9.
    [227]刘庆邦.别让我再哭了[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8.
    [228]吴岳添.诺贝尔文学奖辞典(1901-1992)[M].敦煌文艺出版社,1993.
    [229]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30]李锐.太平风物[M].三联书店,2006.11.
    [231]杨义.中国叙事学[M].人民出版社,1997.
    [232]孙惠芬.歇马山庄[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233]孙惠芬.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M].小说月报,2006(1).
    [234]阿·托尔斯泰,程代熙译.给一个初学作者的信[M].《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235]恩格斯.致拉萨尔的信.[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9卷,人民出版社,1985.12.1.
    [236]吴志余.小说形象新论[M].学林出版社,1988.12.
    [237]谢有顺.2003年中国中篇小说年选[M].花城出版社,2004.
    [238]刘庆邦.到城里去(老舍文学奖获奖者新作书系)[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1.
    [239]刘庆邦.红围巾[M].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1.
    [240]陈应松.陈应松小说(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丛书)[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6
    [241]陈思和.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2年中篇小说[M].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4
    [242]韩忠良.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4年短篇小说[M].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1
    [243]韩忠良.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5年短篇小说[M].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1
    [244]韩忠良.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6年短篇小说[M].春风文艺出版社,2007.3
    [245]韩忠良.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7年短篇小说[M].春风文艺出版社,2008.1
    [246]王蒙.2005中国最佳中篇小说[M].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1
    [247]傅加华.中国第一打工妹[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1
    [248]陆贵山.中国当代文艺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49]张炜.张伟作品集[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12
    [250]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
    [251]周大鸣.渴望生存--农民工流动的人类学考察[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2.
    [252]郑杭生等.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现状与趋势[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
    [253]史柏年等.城市边缘人--进城农民工家庭及其子女问题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8.
    [254]张未民,孟春蕊,朱竞.新世纪文学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255]刘旭.底层叙述:现代性话语的裂隙[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3).
    [256]Castells. The City and the Grassroots: A Cross -Cultural Theory of Urban Social Movement.[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257]Chatterjee. Nationalist Thought and the Colonial World[M].Del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258]Guha.R. (ed.) Subaltern Studies.v.l[M].New Delhi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259]McCarthy.J .Zald .The Trends of Social Movements in America: Professionalizationand Resource Mobilization.Morristown [ M].PA : General Learning Press. 1973.
    [260]Norris.L.Cable.The Seeds of Protest : From Elite Initiation to Grassroots Mobilization[ M].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37. 1994.
    [261]O'Brien .K. "Rightful Resistance."World Politics 49 (1) [ M]. 1996.
    [262]Popkin.S. The Rational Peasant :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ural Society in Vietnam.[ M].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9.
    [263]Scott .J . The Weapons of the Weak: Everyday Forms of Peasant Resistance.New Haven : [ M].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5.
    [264]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in Nelson Grossberg (eds.) [ M].Marxism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Urbana :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265]Tarrow.S. States and Opportunities : The Political Structuring ofSocial Movements.in D.McAdam (ed.) [ M].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266]Thaxton .R.State Making and State Terror: The Formation of the RevenuePolice and the Origins of Collective Protest in Rural North China during the RepublicanPeriod.[M].Theory and Society 19 (3) .1990.
    [267]Tilly .C. The Contentious French.Cambridge[ M].MA : Harvard UniversityPress. 1986.
    [268]ZhaoDingxin.Ecologies of Social Movements. [ M].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3.199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