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对话与交往:当代美育审美价值观建构机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对话与交往,是当代美育建构审美价值观的重要机制。美育建构审美价值观,需要建立在学生个体审美活动对话和交往的基础上,主要在学校课堂上多种形式的对话和交往中得以实施,把握建构审美价值观诸要素的美育课堂,逐步推进和落实审美价值观建构的程序和实效,并进一步在与开放的文化和广阔的生活之对话和交往中,进行审美价值观的检验、调整和巩固。总体说来,对话与交往,作为当代美育建构审美价值观的重要机制,其中,审美价值关系的对话与交往,是机制核心;后现代视域中美育课堂的对话与交往,是机制特征;对话与交往中的美育要素,是机制实施;走向有效而无限的对话与交往,是机制保障。
     美育建构审美价值观,最根本的要依托于作为个体的审美欣赏者的具体审美活动。美育建构审美价值观机制的核心,就是审美价值关系的对话和交往。这种对话和交往,是指学生首先作为个体的审美主体在审美价值关系中的对话和交往行为。审美价值关系的对话与交往,首先来源于审美价值主客体的统一,这体现在审美价值是种关系范畴,是在实践中产生的主客体统一。其次,审美价值关系的对话与交往,主要表现为审美价值主客体的对话和审美活动主体间性的交流。欣赏者,首先作为一个独立的审美主体,必然和审美客体(审美对象)进行观照和对话,体现了从主客体性到主体间性的双重转换。在进行对话的过程中,审美价值的主体性得以彰显,欣赏者的主体性得以建构。随着审美活动的深入进行,审美活动中的主体(我们根据艾布拉姆斯在其《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的经典提法),除了作为审美价值主体的欣赏者和艺术品之外,还有艺术家和世界。这四种角色又共同构成了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使审美活动由审美价值关系中审美主体(欣赏者)单个主体活动转向了多个主体间的交互作用,体现了审美活动的主体间性。在多重对话和交往中,美育建构审美价值观伴随着审美价值关系中的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建构。
     教育活动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建立在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基础之上的人与人之间的特殊交往实践活动。教育交往实践实际上是一种教育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的过程,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全面的心灵对话过程。后现代视域中美育课堂的对话和交往,是当代审美教育建构审美价值观的重要机制特征,这种特征的本质是促发每个学生自由精神的生长。美育课堂上的教师—学生、学生—学生、学生与自我的对话和交往活动,既能体现学生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关系特征,又能由此显示出美育需建构的审美价值观之标准。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是美育建构审美价值观的机制不能回避的关键问题。平等性和依赖性、开放性和原则性、新理性和完满性既是美育课堂建构审美价值观的对话与交往活动的特征,又是后现代视域中美育课堂所应建构的审美价值观的标准。其中,平等性和依赖性主要体现为和谐互动的美育课堂和建构多元审美价值观,开放性和原则性主要体现为建构开放的审美价值观和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理性和完满性主要体现为美育引领精神和建构人文审美价值观。
     美育建构审美价值观的机制实施,主要体现在对话与交往的美育过程的诸要素中,这些要素贯穿在作为审美教育的主体和对象的双重存在——学生不同的审美经验的阶段中。在研究和选择这些要素的时候,必须同时考虑美育过程的两个最为重要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共性。同时,作为美育对象的学生,美育实施的要素必须将审美活动的两种心理要素(价值心理要素和认识心理要素)都涵括在内。由于审美活动主要是情感领域的活动,并以此与科学和道德区分,所以,美育应突出情感活动,强调从审美愉悦出发。在审美活动过程中,审美感知、审美移情、审美想象等审美感受活动侧重审美主体的感性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具体体验的审美活动初级阶段,因此,“在感美中健全审美感受”是美育建构审美价值观的基础——对审美表象的感觉和知觉的审美价值初级意识。审美感受的进一步发展就是审美思维,它是由审美感性上升为审美理性后的审美价值高级意识,由形象价值意识发展为较为明晰的关于美的观念(审美价值观)。在这一过程中,审美判断、审美评价、审美批判等价值心理要素和认识心理要素,构成了审美价值观建构的重要心理要素。持续建构的审美价值观,不是以稳定不变的概念或规律形而上地担任着控制者的角色,而是渗透在每一次具体的审美活动中,往往内化为欣赏者的审美需要、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审美境界,它们共同决定着审美主体的每一次审美经验活动,并且在每一次审美经验活动中重新不断地改变和调整着欣赏者的审美需要、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审美境界。因此.这四个要素作为美育长远的基点,提示美育的审美价值观建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持续建构的过程,是一个逐步内化到学生的审美心理图式和审美人格结构中的过程。这些要素既体现在课堂审美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也体现了长期美育的发展方向,既有审美情感的沟通和交流、审美感受的对话和交流,还有审美理性的对话和互通、审美人格的互动和交往。
     美育建构审美价值观,是一个长期建构的过程,也是学生和多个对象长期对话和交往的过程。对话和交往,除了美育课堂上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自我的对话和交往外,还有学生与开放文化、生活世界的对话和交往。从美育课堂走向鲜活广阔的审美文化和生活世界.意味着从封闭狭小的对话空间走向开放无限的交往天地。走向有效而无限的对话和交往,是美育建构审美价值观的机制保障。学生走向文化生活、走向现实世界,在进一步持续建构审美价值观的过程中,进行有效而无限的对话和交往,也需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唯有如此,才能使得学生的对话和交往活动得以积极地进行。这些对话和交往的方法来源于美育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对话和交往的方法,尤其是教师的有效对话方法为文化、生活的无限对话和交往提供保障。教师的有效对话方法包括传授美学知识、训练审美技能、提高审慎思维,学生在美育课堂上得到的这些美学知识、审美技能和审慎思维,既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对话与交往深入展开,又为学生走向无限的对话和交往活动提供保障。这样,学生与开放文化的交往,无论是与多种艺术种类的审美文化交往、视觉文化交流,还是综合性美育渠道的沟通,都能显示出出色的对话和交往能力。美育课堂内外相辅相成,其构建的审美价值观,将最终最为广泛地与生活进行无限的对话和交往,并作用在生活的点滴之中。只有真正变生活为艺术、审美价值观与生活“同在”,审美价值观的建构才真正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发挥着它无所不在的魅力。
Dialogue and communication are important mechanism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esthetic values, which should be based on individual students' conversation and communication practiced in various forms on campus.The procedures for constructing aesthetic values must be advanced steadily and the performance ensured.And further carry into execution trial,modification and consolidation of aesthetic values through dialogue and communication with open culture and profound life.On the whole,the interrelations within aesthetic values are the core of the mechanism;aesthetic classes in the post-modernistic scope,the nature;aesthetic education elements,the execution;effective and permanent dialogue and communication,the safeguard.
     The fundamental basis for constructing aesthetic values is none other than the individual who admires and appreciates and the core is dialogue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aesthetic values.Dialogue and communication here first of refer to those participated by students as individual aesthetic subject.And this is made possible only by the mere unity of aesthetic subjects and objects, embodied in the fact that aesthetic values are a relational category,a unity arising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e.Dialogue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aesthetic value relations are actualized in the conversation between aesthetic subjects and objects and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intersubjectivity. The admirer as an individual aesthetic subject will invariably contemplate and converse with the aesthetic object,representing the dual transformation between subjects,objects and intersubjectivity. In the conversing process,the subjectivity of aesthetic values stands out and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admirer is constructed.As Meyer Howard Abrams classically advocates in his The Mirror and Lamp, apart from admirer and artwork,there are another two aesthetic subjects,namely,the artist and the world.The four roles combine together to constitute the subjects of aesthetic activities,thus the aesthetic activity transforming from mono-subject activity to quadric-subject interplay and representing the intersubjectivity of aesthetics.In the intertwined dialogue and communication is completed the construction aesthetic values and the switching from subjectivity to intersubjectivity.
     Education,in its effort to cultivate people in social practice,is in essence a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ve interaction based on the productive activities.Communicative practices in the educational context is in practice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al subjects' interplay,and mutual exploration and understanding,an interpersonal heart-to-heart conversation.Convers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aesthetic classes in post-modernistic scope is a significant mechanic featur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aesthetic values.The essence of the feature is to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free spirit in students.Teacher-student、student-student、student-ego convers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aesthetic classes can represent the relational features between students and other subjects and reveal the criterion for constructing aesthetic values.Equality,dependency,openness, principle,neo-rationality and perfection are the main features of convers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esthetic values in school settings and also aesthetic criterion for post-modernistic aesthetic value construction.Equality and dependency are important in constructing plural aesthetic values through harmonious and interactive class activities.Openness and principle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constructing open aesthetic values and socialist core values.Neo-rationality and perfection act as tour guide in constructing humanistic aesthetic values.
     The mechanism by which aesthetic education constructs aesthetic values is mainly composed of the factors governing the educational process featuring dialogue and communication.These factors operate in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student's aesthetic experience,the student enjoying the dual identity of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subject and object.In selecting and studying these factors,great important must be attached to the commonness of the two most important subjects in aesthetic education, teacher and student.Aesthetic activities are mainly emotional and thus distinguishes itself from science and morality.Therefore,aesthetic education should give prominence to emotional activities and cater to emotional pleasures.Such sensible aesthetic activities as aesthetic perception,aesthetic empathy,and aesthetic fantasy emphasize particularly on the subject and form the foundation for aesthetic values construction through sensing aesthetics.Aesthetic experience is followed by aesthetic thinking,a higher class of consciousness ascending from aesthetic perception to aesthetic rationalism, from concrete values to clearer aesthetic concepts(aesthetic values).In this process,aesthetic judgment,aesthetic evaluation and aesthetic criticism and other value psychological elements, together with cognitive psychological elements,make up significant psychological elements for aesthetic value construction.Aesthetic value construction is a dynamic process,which,instead of acting as a fixed unchanging manipulator,permeates in every aesthetic experience,ending up internalized as the admirer's aesthetic needs,aesthetic tastes,aesthetic ideal and aesthetic stature, which in turn determine the subject's every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in the process continuously alter and modify the admirer's aesthetic needs,aesthetic tastes,aesthetic ideal and aesthetic stature.Thus, the four elements as the long-term basis for aesthetic education reveals the fact that aesthetic value construction is a long-term dynamic process which gradually internalized into the student's aesthetic psychological schema and aesthetic personality.These elements demonstrate the actual process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school setting as well as prescribe the long-term trend that aesthetic education comprises the emotional,perceptual,rational and personality interaction and interplay.
     Aesthetic value construction is a long-term process in which the student keeps conversing and communicating with various objects.Conversation and communication refer to those between student and text,student and teacher,student and student,student and ego as well as student and open cultures, student and real-life world.Stepping out of the aesthetic classroom into vivacious and profound aesthetic culture and real life means exiting a strait space and entering an open and far-reaching communication world.And this is the very mechanism safeguard for aesthetic value construction.And all this hinges on the employing of proper means by which the student can positively and effectively undertake dialogue and communication,the effective means of which come from those employed in aesthetic classroom.Teachers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conversation by imparting aesthetic knowledge, training aesthetic skills and promoting aesthetic thinking,from which students will benefit a great deal, an extension of teacher-student conversation,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students enjoying unrestraint dialogue and communication.Students' interaction with open cultures,whether aesthetic culture, visual culture or comprehensive aesthetic channels,can display outstanding dialogue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Intra-curricular and extra-curricular aesthetic instruction benefit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the aesthetic values thus constructed will eventually converse and communicate with life itself and permeates every detail of life.Only by living life as appreciating art and having aesthetic values coexist with life will the construction of aesthetic values universally display its immanent beauty.
引文
[1]聂振斌、滕守尧、章建刚:《艺术化生存——中西审美文化比较》,成都:四川人民出版,1997年版,第369页。
    [2]E.J.Mishan,The Costs of Economid Growth,New York:Prager,1967.
    [3]载自乐黛云、勒·比雄主编:《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误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12页。
    [3]叶朗:《胸中之竹——走向现代之中国美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10页。
    [4]二战结束后,美国一直致力于打一场没有硝烟战争的“和平演变的文化战略”。美国前驻意大利大使拿查德·加得勒,在1983年3月20日发表在《纽约时报杂志》的题为《在意识形态领域推销美国》中说道:“决定美国资本主义命运和前途的是意识形态,而不是武装力量。”他极力鼓吹“要与我们的对手展开一场意识形态的战争。”美国中央情报局公开宣称,他们是“现代主义的推销者,新文化运动的创造者”,“不择手段地与世界上各个国家进行文化战,用金钱从世界各国收买和招募一些思想和文化界的名人,实则造叛国者或左派中的变节者,成为美国宣传机器的传声筒。”(《参考消息》,1999年7月28日。)
    [1]转引自陆群:《寻找网上中国》,青岛:海洋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2][荷]佛克马、伯斯顿编:《走向后现代主义》,王宁 等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67页。
    [3][荷]佛克马、伯斯顿编:《走向后现代主义》,王宁 等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31页。
    [1][德]卡西尔:《人论》,甘阳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33-34页。
    [2][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全志钢、刘成富 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5页。
    [3][美]理查德·沃林:《文化战争:现代与后现代的论争》,转载自《文化现代性精粹读本》,周宪 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5页。
    [1][英]H.A.梅内尔(HugoA.Meymell):《审美价值的本性》(NATURE OF AESTHETIC VALUE),刘敏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版,第141页。
    [2]“为人生”是美学研究者从事美学研究和进行美学实践的价值追求,也是美学学科安身立命发扬光大之根本,例如,人生论美学的代表——当代美学家蒋孔阳先生将学术和人生紧密结合,认为“美学其实是一门关于人的科学。——美学研究的任务,目的是为了艺术,但又不限于艺术。它在提高艺术美学质量的过程中,丰富和提高了整个的人生。美学的根本任务,是在整个的人生服务!”(蒋孔阳:《蒋孔阳美学艺术论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2页。)
    [1][爱沙尼亚]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凌继尧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6页。
    [2][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殷陆君 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页。
    [1]王大龙 编:《中西艺术教育纵横谈》,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56页。
    [2][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毛怡红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3]代表著作有:[俄]巴赫金:《诗学与访谈》,白春仁,顾亚铃 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汗鼎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等等。
    [4]见[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规》,王红宇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参见[美]威廉·V·斯潘诺斯:《教育的终结》,王成兵 等 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导言部分第1页。 何阳,赵正:《对话教学:负责任的课堂交往》,《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如:金元浦:《范式与解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金元浦:《文学:作为对话与交流》,《河北学刊》1995年第1期;曹卫东:《交往理性与诗学话语——论哈贝马斯的文学概念》,《文学评论》1988年第4期;龚善举 王宇:《当下文化的多元建构与对话空间——兼论“对话”视野下中国审美文化的现代提升》,《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程金海:《主客关系与美学对话》,《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3期;邵子华:《文学文本如何与读者对话——兼谈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阅读》,《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1期:朱丽田:《走向对话与交流:文学意义的建构》,《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2]参见陈育德:《西方美育思想简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07页。
    [3]参见杜卫:《美育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1]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观若干问题的思考》,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2]王玉樑:《当代中国价值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0页。
    [3]李连科:《价值哲学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6页。
    [4]王玉樑:《当代中国价值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5]李连科:《价值哲学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7页。
    [1]具体参见[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朱金鹏 朱荔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6页。
    [2][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3页。
    [3][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0页。
    [4][英]F.克里克:《惊人的假说》,汪九云 等 译,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
    [5][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 等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60页。
    [1][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 等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61页。
    [1]宋铮:《美的对话与独白》,桂林:《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2]参见陈旭远:《关于交往与教学交往的哲学认识》,《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页。
    [1][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7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06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09页。
    [4]朱荣英:《浅谈价值概念的实践性规定》,《中天学刊》2001年第1期。
    [5]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观若干问题的思考》,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1][德]埃德蒙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节选本),李幼蒸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4页。
    [2]蒋孔阳:《美学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83页。
    [3]对这五点内容,朱立元曾在《美学与艺术评论》第五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7页前后专门作了具体的分析和评论。
    [4]蒋孔阳:《美学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5][苏]莫·卡冈:《卡冈美学教程》,凌继尧 等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90年版,第71页。
    [1]Martin Heidegger,The Basic Problems of Phenomenology,Indiana University Press,August 1988,p.162.
    [2]Martin Heidegger,Kant and the Problem of Metaphysics,trans.by Richard Taft,Indiana 1973,p.80.
    [3][法]萨特:《自我的超越性》,《萨特哲学论文集》,潘培庆 等 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4页。
    [4][法]萨特:《想像心理学》,诸朔维 译,北京:光明日报社,1988年版,第284页。
    [1][法]萨特:《想像心理学》,诸朔维 译,北京:光明日报社,1988年版,第285页。
    [2]Roman Ingarden,The Cognition of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trans,by Crowley and Olson,Evanston 1972,P.14.
    [3][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4][爱沙尼亚]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凌继尧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8页。
    [1][法]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孙非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7页。
    [12[苏]莫·卡冈:《卡冈美学教程》.凌继尧 等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90年版,第71页。
    [3]转引自苏宏斌:《现象学美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08页。
    [4][法]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 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83页。
    [1][法]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82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5页。
    [3]李泽厚:《美学四讲》,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24页。
    [4]鲁枢元:《创作心理研究》(修订版),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96-297页。
    [1]刘勰:《文心雕龙卷二十六 神思》,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78册(集部四一七·诗文评类)》,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第1478-39页。
    [2]杨大年编:《中国历代画论采英》,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82页。
    [3][德]爱克曼 编:《歌德谈话录》,朱光潜 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247页。
    [4][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7页。
    [5][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84页。
    [6][英]H.A.梅内尔(HugoA.Meymell):《审美价值的本性》(NATURE OF AESTHETIC VALUE),刘敏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8页。
    [7][英]H.A.梅内尔(HugoA.Meymell):《审美价值的本性》(NATURE OF AESTHETIC VALUE),刘敏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9页。
    [8][法]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 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241页。
    [9][德]席勒:《秀美与尊严——席勒艺术和美学文集》,张玉能 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78页。
    [1][德]席勒:《秀美与尊严——席勒艺术和美学文集》,张玉能 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78页。
    [2][德]席勒:《秀美与尊严——席勒艺术和美学文集》,张玉能 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79页。
    [3][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84-85页。
    [4][英]H.A.梅内尔(HugoA.Meymell):《审美价值的本性》(NATURE OF AESTHETIC VALUE),刘敏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页。
    [5][英]H.A.梅内尔(HugoA.Meymell):《审美价值的本性》(NATURE OF AESTHETIC VALUE),刘敏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0页。
    [6][美]H.A.梅内尔(HugoA.Meymell):《审美价值的本性》(NATURE OF AESTHETIC VALUE),刘敏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3页。
    [7][英]H.A.梅内尔(HugoA.Meymell):《审美价值的本性》(NATURE OF AESTHETIC VALUE),刘敏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5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8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6页。
    [3]李德顺:《价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3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05页。
    [5][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6页。
    [6][爱沙尼亚]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凌继尧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4-105页。
    [1][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6页。
    [2]张玉能 等 著:《新实践美学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5页。
    [3]张玉能 等 著:《新实践美学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6页。
    [4][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5]所引用的这段话,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9页。
    [1]朱光潜:《谈美书简》,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22-23页。
    [2][爱沙尼亚]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凌继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页。
    [1]《古希腊罗马哲学》,北大 编译,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38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06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39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26页。
    [5][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21页。
    [6][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孙非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6页。
    [7][波]英迦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陈燕谷、晓末 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217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36页。
    [2]舒也:《美的批判——以价值为基础的美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6页。
    [3]刘勰:《文心雕龙卷八 诠赋》,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78册(集部叫一七·诗文评类)》,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第1478-13页。
    [4]刘勰:《文心雕龙卷六 明诗》,见《(影印)文渊阁四库会书第1478册(集部四一七·诗文评类)》,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第1478-10页。
    [5][意]维柯:《新科学》,朱光潜 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97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4页。
    [2]当代新实践美学家张玉能先生,将实践分为三大类型: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话语实践。这三大类实践,从本质上看应该都具有审美性质,即当它们成为自由的实践时,都可能转换为审美或包含着审美活动。具体参见张玉能:《实践的类型与审美活动》,《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12月。
    [3][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58页。
    [1]李泽厚:《李泽厚哲学文存》(下编),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546页。
    [2]李泽厚涉及“主体性”和“实践”的哲学著作主要有《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以及六个哲学提纲。这六个提纲分别足,《人类起源提纲》(1964年稿,原载《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关于主体性的哲学提纲》(1980年稿,原载《论康德黑格尔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主体性的哲学提纲之二》(1983年稿,原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5年第1期)、《主体性的哲学提纲之三》(1985年稿,原载《走向未来》1987年第3期)、《主体性的哲学提纲之四》(1989年2月于北京皂君庙)、以及《哲学探寻录》(1991年春写定,1994年春改毕)。这些东西都收录在《李泽厚哲学文存》下编中(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其中《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计》一书经过摘要处理,改编为《主体性哲学概说》(1984年改)。该文集还收录了李泽厚的一些采访和对话,定名为《哲学问答》,也和这些问题有关。
    [1]包亚明:《上海酒吧:全球化、消费主义与生活政治》,见包亚明 等 著:《上海酒吧——空间、消费与想象》,载自 李陀 主编《大众文化批评从书》之一,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法]列斐伏尔:《人类的生产》,载《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乔桂云 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99-200页。
    [3][法]列斐伏尔:《人类的生产》,载《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乔桂云 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99-200页。
    [1]陈学明、张志孚 主编:《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名著提要(上卷)》,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年版,第116页。
    [2][英]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王杰 等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0页。
    [1][德]文德尔班:《哲学概论》1921年英文版,P215-216,转引自 刘放桐 等 编著:《现代西方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25页。
    [2][德]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涂纪亮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15-216页。
    [3][英]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王杰 等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版,第61页。
    [4][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08页。
    [1][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09页。
    [2]朱光潜:《谈美》,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页。
    [3]朱光潜:《谈美》,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4][法]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 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85页。
    [5][法]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 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87页。
    [1]参见 蒋孔阳、朱立元主编,张玉能、陆扬、张德兴等著:《西方美学通史》(第五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715-716页。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江源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31页。
    [1]佟立:《后现代主义的建设性与时代逻辑和全球视野》,《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2]Lemert C.Sociat Theory.Bouldder Westview,1993,P406.
    [3]具体参见[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计传统》,朱金鹏 朱荔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6页。
    [1]参见 Elliontt,J.Three perspectives on Coherence and Continuity in Teacher Education.Elliott,J.Reconstructing teacher Education:Teacher Development.The Falmer press,1993.
    [1][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汗鼎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476页。
    [2]金元浦:《范式与解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
    [3][俄]巴赫金:《哲学美学》,晓河 等 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1页。
    [4][俄]巴赫金:《诗学与访谈》,白春仁,顾亚铃 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40页。
    [1]刘康:《对话的喧声: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
    [1][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 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2][俄]巴赫金:《巴赫金文论选》,佟景韩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3][法]托多洛夫:《批评的批评》,王东亮,王晨阳 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84页。
    [4][前苏联]卡冈:《美学与系统方法》,凌继尧 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253页。
    [5][比]乔治·普莱:《批计意识》,郭宏安 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57页。
    [6][比]乔治·普莱:《批评意识》,郭宏安 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51页。
    [1]The Philosophyof Hans-Georg Gadamer,ed.by L.E.Hahn,OpenCourtPublishingCompany,Chicago,1997.P274.
    [2]H.G.Gadamer:Wahreitund Methode,Tubingen,1975.P329.
    [3][法]萨特:《为何写作》,载自乐黛云,伍蠡甫 主编:《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198页。
    [1][美]理查德·加纳罗(Richard Janaro) 特尔玛·阿特休勒(Thelma Altshuler):《艺术:让人成为人》,舒予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2][德]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验现象学》张庆熊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58页。
    [3]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Routledge Classics,2002.p.88.
    [4]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Routledge Classics,2002.p.16.
    [1][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 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7页。
    [2][德]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林中路》,孙周兴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45-46页。
    [3]孙周兴 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下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182页。
    [1][美]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 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5页。
    [2][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李其龙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90页。
    [3][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6-57页。
    [1]转引自[英]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王杰 等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6页。
    [1][德]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郭官义,李黎 译,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66页。
    [2][德]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郭官义 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51页。
    [3]审美和认识不同,审美总是第一人称的表达,主体亲身参与、表达与享受并存,审美合理性与自我理解直接相关。审美与道德也不同,道德实践虽是第一人称的,但道德实践的个体自我理解则是间接的。在审美过程中只有沿着个体的足迹才能访寻到美的生活意义,审美只有在第一人称的视角和表达中,才能充分是现意义,而 审美行为者也才能够实现个体的独特存在。
    [1][德]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33页。
    [2][德]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39页。
    [3][德]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12-113页。
    [4]纵观思想史,从康德、黑格尔到哈贝马斯,无论是倡导启蒙现代性,坚持现代的合理性,还是要求重构现代性,都把追求同一性(和谐性)作为现实活动有效性的普遍前提,当成社会交往合理性的基本要求。交往理论认为,就生活而言,个人所积累的经验在时间上有纵向联系,而个人在任何时候都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共同交往中形成横向的联系。
    [5][德]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郭官义、李黎 译,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51页。
    [1]具休参见 张政文:《交往行为理论视域中的康德审美理论》,《哲学动态》2007年第10期。
    [2]J·Habermas:Der Philosophishe Diskurs derModerne,S.63,1985.
    [3]具体分析见 曹卫东:《交往理性与诗学话语——论哈贝马斯的文学概念》,《文学评论》1988年第4期。
    [1]J·Habermas:Individuierung durch Verge-sellschaftung.ZuG.H.Meads Theorie der Subjektivitaet.
    [2][美]L·P·维塞尔:《活的形象美学——席勒美学与近代哲学》,毛萍,熊志翔 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42-143页。
    [3]李德顺:《普遍价值及其客观基础》,《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1]张天宝:《论主体性教育》,《中国教育学刊》1996年第5期。
    [2][英]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王杰 等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3]孙丹薇的《试论主体性德育的基本理念》(《思想·理论·教育》2003年第1期),石海兵的《青年价值观教育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等文章,认为正是由于新时期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所具有的双重特点、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以及青少年价值观彤成的特点和规律,决定了必须对新时期青年价值观教育的模式进行变革。在此基础上,阐明新时期青年价值观教育模式的基本理念——价值引导下的自主建构,并以此说明,新时期的青年价值观教育模式是一种主体性的价值规教育模式。
    [1][英]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王杰 等 译,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2][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28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页。
    [1]具体参见[德]马丁·布伯:《我与你》,陈维钢 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17-33页。
    [2][俄]巴赫金:《巴赫金文论选》,佟景韩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3][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见《诗学与访谈》,白春仁、顾亚玲 译,石家庄:湖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74页。
    [4][俄]巴赫金:《诗学与访淡》,白春仁,顾亚铃 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40页。
    [1][俄]巴赫金:《哲学美学》,晓河 等 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1页。
    [2][俄]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文》,白春仁 等 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
    [3]王建刚:《狂欢:巴赫金对话理论现实取向的世俗化》,《浙江学刊》1999年第1期。
    [1]刘康:《对话的喧声: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
    [2][巴西]保罗·弗雷莱;《被压迫者教育学》,顾建新 等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5页。
    [3]钟启泉:《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教育研究》2001年第3期。
    [4][巴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顾建新 等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545-546页。
    [1]转引自[美]理查德·加纳罗(Richard Janaro),特尔玛·阿特休勒(Thelma Altshuler):《艺术:让人成为人》,舒予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1页。
    [1]见 张前:《音乐欣赏心理分析》,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第53页。
    [2][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 译,第三卷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28-411页。
    [1]潘知常:《论美感的超功利性》,《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1]转引自 吴艳 等:《重新教学理念 改革教学方法——<文学概论>课堂教学的多人对话》,《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4期。
    [2]具体参见 李镇西:《对话:平等中的引导》,《人民教育》2004年第3期。
    [3]参见[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 译,北京: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1页。
    [4]赵祥麟,王承绪 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32页。
    [5][美]布鲁纳:《杜威教育哲学之我见》,伟俊、钟会 译,《教育研究》1985第4期。
    [1]具体参见[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郭洋生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1页。
    [2]参见[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王红宇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8页。
    [3][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王红宇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7页。
    [4][巴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顾建新 等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5][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王红宇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7页。
    [1]具体参见 李其龙:《德国教学论流派》,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17-133页。
    [2][巴西]弗莱雷:《被压迫者的教育学》,顾建新 等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8页。
    [3]NUESCO:《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6页。
    [4]孙利天:《21世纪哲学:体验的时代》,《长白学刊》2001年第2期。
    [1]Paul Goodman,Growing up Absurd,Random House,Inc.,New York,1960,P523-524.
    [2][英]鲍桑葵:《美学三讲》,周煦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75页。
    [3][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61页。
    [1][德]古·杨森编:《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陈登颐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年版,第81-82页。
    [2][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朱光潜译),见《美学》第2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54页。
    [3]张玉能主编:《美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9页。
    [4]转引自[美]理查德·加纳罗(Richard Janaro),特尔玛·阿特休勒(Thelma Altshuler):《艺术:让人成为人》,舒予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2页。
    [1][美]彼得·基维语,转引自朱狄:《当代西方美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80页。
    [2][美]彼得·基维:《审美知觉》,见W.E.肯尼克编:《艺术与哲学》,第411页。
    [3][美]杰罗姆·斯托尔尼兹:《“审美无利害性”的起源》,载美国《美学与艺术批评》,1961年冬季号。
    [4][俄]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周扬 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6页。
    [1]Lawrence E Cahoone,From modernism to postmodemism:an anthology,Blackweil Publishers Inc.,1996,P221.
    [1]钱中文:《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3页。
    [2][德]马丁·布伯:《人与人》,张健,韦海英 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年版,第16页。
    [3][德]马丁·布伯:《人与人》,张健,书海英 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年版,第30页。
    [4][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洪汉鼎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第374页。
    [1][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 译,上海:上海译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464页。
    [2]翁菱、张黎:《“留洋中国当代艺术”——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对话》,《艺术·生活》2006年第5期。
    [1]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7507/6429849.html,2007年10月25日。
    [2]转引自 钟启泉 等 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0页。
    [1][德]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宋建平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68页。
    [1]叶朗:《胸中之竹——走向现代之中国美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52-353页。
    [1]彭锋:《美学的感染力》,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2]具体论述参见 张世英:《天人之际——中国哲学的困惑与选择》,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0-202页。
    [1][英]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王杰 等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0页。
    [2][英]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王杰 等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8页。
    [3]具体参见《中国剪报》,2007年9月12日,第105期。
    [4]转引自 刘康:《美学与当代马克思主义——詹姆逊、拿泽厚、刘康对话录》,见《文化·传媒·全球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2006年版,第148页。
    [1]刘康:《全球化与民族化的意义生产》见《文化·传媒·全球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0页。
    [2][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毛怡红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0页。
    [1]Theodore Brameld,Education as Power,Holt,Rinehart and Winston,Inc.,New York,1965.
    [2]Jacques Maritain,Education at the Crossroads,Yale University Press,1943.
    [3]具体参见《蔡元培全集》,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1]刘康:《美学与当代马克思土义——詹姆逊、李泽厚、刘康对话录》,见《文化·传媒·全球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7页。
    [1][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王红宇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8页。
    [1][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洪汉鼎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第472-473页。
    [2]具体分析见 付长珍,鲍永玲:《多元对话与哲学创新——“对话与和谐——纪念伽达默尔逝世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哲学研究》2008年第2期。
    [3][波兰]罗曼·英伽登:《文学艺术作品》,芝加哥:美国西北大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292页。
    [4][德]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法兰克福:Subrkamp出版社,1982年版,第170页。
    [1]尽管哈贝马斯没有使用对话这一概念,但是他指出“交往行动的概念所涉及的,是个人之间具有(口头上或外部行动方面)的关系,至少是两个以上的具有语言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主体的内部活动。”(具体参见[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一卷),洪佩郁、蔺青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年版,第121页。)也就是说交往是两个主体之间的精神交流活动,它与对话概念的内涵是一致的。
    [2]参见[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波士顿:Beacon出版社1984年版,P273-279:《合法化危机》,伦敦:Heinemamn出版社1976年版,P18-24。
    [3]J·Habermas:Der Philosophishe Diskurs derModerne,1985,p.59-64.
    [4]J·Habermas:Der Philosophishe Diskurs derModerne,1985,p.59.
    [1][巴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顾建新 等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1页。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8页。
    [3][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洪佩郁 蔺青 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第108-111页。
    [4][德]雅斯贝尔斯:《什么足教育》,邹进 译,北京: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页。
    [5]赵祥麟:《外国教育家评传(第四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734页。
    [6]陈学明 等:《哈贝马斯论交往》,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6页。
    [1]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文科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4页。
    [2][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王红宇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8页。
    [3][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88-397页。
    [1][美]理查德·加纳罗(Richard Janaro),特尔玛·阿特休勒(Thelma Altshuler):《艺术:让人成为人》,舒予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2]参见网址:http://blog.sina.com.cn/u/4900c3cd010003pp.
    [1]张玉能 主编:《美学教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8页。
    [1][德]康德:《判断力批判》,宗白华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98页。
    [2][德]康德:《判断力批判》,宗白华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46页。
    [3][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毛怡红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47页。
    [4][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毛怡红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47页。
    [5][爱沙尼亚]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凌继尧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3页。
    [1][美]阿瑟·阿萨·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媛 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7页。
    [2][英]H.A.梅内尔(HugoA.Meymell):《审美价值的本性》(NATURE OF AESTHETIC VALUE),刘敏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第18页。
    [3][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90页。
    [4][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90页。
    [5][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91页。
    [6][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92页。
    [7][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95页。
    [8][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
    [9][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 译,桂林:广西帅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页。
    [10][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69页。
    [1][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70页。
    [2][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77页。
    [3]蒋孔阳:《美学与文艺评论集》,上海:文化出版社,1986年版,第260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0页。
    [2]杜书瀛:《艺术的哲学思考》,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52页。
    [3]刘小枫:《诗化哲学——德国浪漫派美学传统》,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4]周国平主编:《诗人哲学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以上资料和具体阐述见《青年马克思和青年毛泽东的一点比较》,来源:党的文献,载自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09-02/23/content_10872528.htm。
    [2]在2006年审美文化高峰论坛会议上,童庆炳作了《大众审美文化的二重性》发言,指出大众文化第一重性应是养眼性,是指娱乐休闲,这是现实的需要,具有娱乐的意义、休闲的意义、休息的意义;第二重性应是养心性,这是指它的文化内涵,是人文的民主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有一种道德感,才能使人具备争取自由权利的勇气,只有处理好养眼和养心的关系,审美才能健康发展。钱钟文认为审美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人文的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作为一个真正的学者,应该对自己研究的对象,投入生命,投入诚信。朱立元认为以人为本的意思就是以人为根本,以人为目的。他认为,通过文学艺术,通过审美,要体现一个对人的关系,对人的生存和命运,特别是对人的终极关怀这些问题,并且要提升到一个哲学的高度。吕学武也提出了责
    [1]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总序,第1页。
    [1]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1页。
    [1]朱光潜:《谈美》,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页。
    [2][美]帕克:《艺术的本质》,转引自晓艾:《英美现代美学评述》,见《美学》第1期,第282页。
    [3]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页。
    [4]参见王义道:《在专业课程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学习参考资料选编》(北京大学内部资料),1998年第11期。
    [1][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43页。
    [2]其实我国古典美学家的很多思想核心就是如此,比如老庄、魏晋时期的美学思想等。
    [3]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2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90页。
    [4]宗白华:《美学与意境》,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3页。
    [1]宗白华:《美学与意境》,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0页。
    [1][德]叔本华:《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刘大悲 译,台北:志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34节。
    [1][瑞士]布洛:《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转引自章安琪编订:《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四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76页。
    [2]王国维:《人间词话手稿本全篇》,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9页。
    [3]女粉丝杨丽娟苦追偶像十余年,为见华仔搭上父亲性命。类似粉丝追星惨痛悲剧还仃:未给买张国荣CD,少女在家中自杀;偏瘫少年寻心中偶像,周杰伦演唱会上自杀;初中生因没钱见赵微,服毒走绝路离开人世;只为一睹苏永康,女孩倒在车轮下……具体见《粉丝追星十大惨痛悲剧》,东北教育网,2007年4月2日,http://edu.dbw.cn/system/2007/04/02/050759033.shtml.
    [1]朱光潜:《谈美》,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2]朱光潜:《谈美》,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3]Benjamin J.Bloom,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es,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David Mchay Company,New York,1956,1969,1972,P531-532.
    [1][德]安德里亚:《基督城》,黄宗汉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83页。
    [2]见罗杰·斯克拉顿对舒们特晚期A大调奏鸣曲慢乐章前奏曲的讨论,在那里“曲调好像是在‘模仿'一种心灵状态”。R.斯克拉顿:《艺术和想像》,伦敦,1974,第123-124页。
    [3][苏]尼·阿·德米特里耶娃:《审美教育问题》,冯湘一 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83年版,第21页。
    [1][英]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王杰 等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2][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06页。
    [1][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06页。
    [2][英]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王杰 等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3]对于审美愉悦的精神性,柏拉图曾将美堪称一种发展性的、精神性的需要。夏夫兹博里、哈奇生和休谟等人的研究中也在不同程度上看到了美感的精神享受的特性。康德明确地将精神愉悦看成是美感的重要特征,还把它和善以及其他感官的快适之间的区别作了非常深刻的分析。
    [4][美]理查德·加纳罗(Richard Janaro) 特尔玛·阿特休勒(Thelma Altshuler):《艺术:让人成为人》,舒予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5][英]H.A.梅内尔(HugoA.Meymell):《审美价值的本性》(NATURE OF AESTHETIC VALUE),刘敏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8页。
    [1][英]H.A.梅内尔(HugoA.Meymell):《审美价值的本性》(NATURE OF AESTHETIC VALUE),刘敏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7页。
    [2][英]H.A.梅内尔(HugoA.Meymell):《审美价值的本性》(NATURE OF AESTHETIC VALUE),刘敏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9页。
    [3][英]H.A.梅内尔(HugoA.Meymell):《审美价值的本性》(NATURE OF AESTHETIC VALUE),刘敏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8页。
    [4]比如实验心理学美学家费希特通过对人们官能快感反应的统计,分析最美的颜色、形状和声音等。精神分析学美学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人的精神生活中最真实的部分,它只遵循快乐原则,艺术和审美的目的,即是通过合法的伪装形式释放无意识的冲动,使本能的欲望得到升华,并由此获得如释重负般的快感。
    [5][古希腊]柏拉图:《文艺对话录》,朱光潜 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298页。
    [1][德]卡西尔:《人论》,甘阳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190页。
    [1][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60页。
    [2][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69页。
    [3][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页。
    [4][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65页。
    [1][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66-67页。
    [2][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73页。
    [3][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23页。
    [4][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34页。
    [5][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20页。
    [6][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1][英]HA.梅内尔(HugoA.Meymell):《审美价值的本性》(NATURE OF AESTHETIC VALUE),刘敏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06页。
    [2][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
    [3]张锡坤 主编:《新编美学词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9页。
    [1][英]H.A.梅内尔(HugoA.Meymell):《审美价值的本性》(NATURE OF AESTHETIC VALUE),刘敏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9页。
    [2][美]沃尔夫,吉伊根:《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滑明达 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前言部分第5页。
    [3]现代科学将复杂的美感等同于易于观察和监测的快感,把审美现象贬低到日常生活的领域中,剥夺了审美的 特殊本性,并且将肤浅的侧面当作是审美现象的本质。心理学美学派认为审美感受可以通过现代科学仪器加以测量,其代表人物费希纳把他的研究建立在关于情感的原始理论基础上,通过引起情欲方面的实验来研究审美现象,简化了审美感受等审美经验。这一主张和做法已经受到了美学界普遍的反对和质疑。
    [1][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00页。
    [2][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00页。
    [1]邱明正、朱立元 主编:《美学小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88-89页。
    [2]转引自[美]理查德·加纳罗(Richard Janaro),特尔玛·阿特休勒(Thelma Altshuler):《艺术:让人成为人》,舒予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3页。
    [3][法]柏格森:《形而上学引论》,见洪谦 主编:《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37页。
    [1][前苏联]卡冈:《美学与系统方法》,凌继尧 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253-254页。
    [2][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63页。
    [3][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94页。
    [4][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79页。
    [5][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79页。
    [6][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80页。
    [1][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82页。
    [2][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95页。
    [3]朱光潜:《谈美》,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4][德]立普斯:《论移情作用、内模仿和器官感觉》,转引自伍蠡甫主编:《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4页。
    [5][德]立普斯:《论移情作用、内模仿和器官感觉》,转引自伍蠡甫主编:《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5页。
    [1]转引自[英]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王杰 等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页。
    [2][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6页。
    [1][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6页。
    [2][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3]利奥塔接受康德把“无形式”看作崇高的基本特征的思想,但是在任何理解“无形式”上,利奥塔同康德有很大分歧。在康德看来,只有数量上无限大,力量上无限强的事物才具有“无形式”的特征;但在利奥塔看来,所有的事物,一旦我们放弃用抽象的、概念的,总之一切形式化的东西对它进行捕捉,让事物如其所是地存在,事物就会呈现出“无形式”的特征,就会给人一种崇高感。“正如康德所说,在这里起作用的不是对书籍之类东西的‘辨认',而是让事物按其本来面目发生的能力。”(J.F.Lvotard,The Inhuman,Geoff Benninglon & Rachel Bowlby,trans.Cambridge,1991,p.32.)在利奥塔看来,在对崇高的追随中,还可以发现那种从来不显现的“物”——因为按照康德,“物自体”只有通过先验性时显现为现象才能为我们所认识。
    [4]J.F.Lyotard,The inhuman,Geoff Bennington & Rachel Bowlby,trans.Cambridge,1991,p.142.
    [1]参见叶朗主编:《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35、第195-196页。
    [2]李泽厚:《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09-410页。
    [3]参见叶朗:《胸中之竹——走向现代之中国美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0、第57页。
    [4][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 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版,第5页。
    [5]黄建国:《论<白鹿原>生命意识》,http://scholor.ilib.cn.2008/9/9.
    [1][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25-126页。
    [2][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
    [3]朱光潜:《谈美》,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4]朱光潜:《谈美》,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经。
    [1][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47页。
    [2][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3]蒋孔阳:《美学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7页。
    [4][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
    [5]蒋孔阳:《美学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8页。
    [6][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1页。
    [7][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6页。
    [1]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93页。
    [2][德]康德:《判断力批判》,宗白华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46页。
    [3][德]康德:《判断力批判》,宗白华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47页。
    [4][德]康德:《判断力批判》,宗白华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40页。
    [5]当代市美文化中,流淌的大部分是纯然的酒神体验。摇滚音乐会中表演者在超强分贝的扬声装置下,在高速旋转的摄像机设备的照映下,鼓动着观众狂叫、手舞足蹈。先锋派诗歌在歇斯底里的谩骂声中,爆发着剩余的力比多。
    [6]李泽厚:《中国现在更需要理性——答于建问》原载《文艺报》1987年1月3日,转载自《走我自己的路》(增订本),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335页。
    [1][美]理查德·加纳罗(Richard Janaro),特尔玛·阿特休勒(Thelma Altshuler):《艺术:让人成为人》,舒予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9页。
    [2][美]理查德·加纳罗(Richard Janaro),特尔玛·阿特休勒(Theima Altshuler):《艺术:让人成为人》,舒予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3页。
    [1][古希腊]柏拉图:《文艺对话录》,朱光潜 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271页。
    [2]黄良:《现代美育范畴建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7页。
    [3][美]约翰·杜威:《评价理论》,冯平,余泽娜 等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38页。
    [1][英]H.A.梅内尔(HugoA.Meymell):《审美价值的本性》(NATURE OF AESTHETIC VALUE),刘敏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60页。
    [2]席勒认为正是因为缺少理性放纵感性,或者感性萎缩理性恣睢才产生了社会上的“野人”和“蛮人”,他们都有着分裂的人性。为了找到一条建设现代公民的“良方”,他寻找到了一条较温和的、也是最长久的途径——审美。席勒从人性的先验理性分析出发,将美、审美和人性的和谐结合起来,通过对“活的形象”的论述,将人的感性和理性结合起来。席勒的这种思想不仅为我们认识美的属性,分析美的方法提供了帮助,而且为我们审美活动提供了最基本的指导——充分调动人的感性和理性的心理机能,同时还为我们正确理解人性的面貌提供了标准——人性应该是理性和感性的有机结合。
    [3][德]席勒:《美育书简》,徐恒醇 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5封信。
    [4][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78页。
    [1]李连科:《价值哲学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28页。
    [2][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9页。
    [3][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9页。
    [4][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7页。
    [5]因此,西方有些价值论研究者片面地认为价值只能建立在快乐感情之上,它将使幸福的概念与最有价值这一概念同一。大卫·休谟认为道德评价也是建立在心理快感与否的基础上,他认为:道德宁可说是被人感觉到的,而不是被人判断出来的。道德只是一些印象。由道德发出的印象是令人愉快的,而由恶发出的印象是令人不快的。区别德与恶的印象只是一些特殊的快乐与痛苦的感觉。具体参见[英]休谟:《人性论》(关文运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100516页。
    [6][美]杜威:《确定性的寻求》,载《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周辅成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701页。
    [7][爱沙尼亚]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凌继尧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7页。
    [1][爱沙尼亚]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凌继尧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4页。
    [2][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34页。
    [3][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34页。
    [1][美]沃尔夫 吉伊根:《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滑明达 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前言,第1页。
    [2]Robert Brustein,Seasons of Discontent(New York:Simon & Schuster,1959).转引自[美]理查德·加纳罗 特尔玛·阿特休勒 著:《艺术:让人成为人》,舒予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页。
    [1][美]沃尔夫 吉伊根:《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滑明达 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前言,第2页。
    [2][美]沃尔夫、吉伊根:《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滑明达 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前言,第3页。
    [3][美]沃尔夫 吉伊根:《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滑明达 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前言,第3页。)
    [4][美]沃尔夫 吉伊根:《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滑明达 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前言,第4页。
    [5][美]理查德·加纳罗 特尔玛·阿特休勒 著:《艺术:让人成为人》,舒予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0年版,第21页。
    [1][美]沃尔夫 吉伊根:《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滑明达 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前言,第3页。
    [2][美]约翰·杜威:《评价理论》,冯平 等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
    [3][美]约翰·杜威:《评价理论》,冯平 等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
    [1][美]约翰·杜威:《评价理论》,冯平 等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50页。
    [2][美]理查德·加纳罗 特尔玛·阿特休勒 著:《艺术:让人成为人》,舒予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页。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389页。
    [1][美]沃尔夫·史密斯:《艺术感觉与美育》,滕守尧 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导言部分第1页。
    [2][英]H.A.梅内尔(HugoA.Meymell):《审美价值的本性》(NATURE OF AESTHETIC VALUE),刘敏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3页。
    [3][美]约翰·杜威:《评价理论》,冯平 等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36页。
    [1][美]约翰·杜威:《评价理论》,冯平 等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译者序,第18页。
    [2]参看[德]康德:《判断力批判》,宗白华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66-67页。
    [3][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88页。
    [1][英]H.A.梅内尔(HugoA.Meymell):《审美价值的本性》(NATURE OF AESTHETIC VALUE),刘敏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7页。
    [2][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转引自[美]马丁·杰:《法兰克福学派的宗师——阿多诺》,胡湘 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57页。
    [1][美]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 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11页。
    [2][美]马尔库塞:《新感性》,余启旋、刘小枫 译,见刘小枫主编:《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北京: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
    [3]类似观点可参见 胡志锋 主编:《影视文化前沿——“转型期”大众审美文化透视》,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93页。
    [1][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4页。
    [2][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5页。
    [3][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5页。
    [4][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5页。
    [5][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6页。
    [6][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5-116页。
    [1][英]拉蒙特:《价值判断》,马俊峰 等 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9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06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9页。
    [4]例如我国当代价值论哲学家李连科明确持有这种观点,将审美价值和人的审美需要联系起来,具体参见他的著作《价值哲学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57页。
    [5]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25页。
    [6]参见 孟昭兰 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70-371页。
    [7][美]马斯洛:《人性能达到的境界》,林方 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4页。
    [1][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 等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59页。
    [2][保]瓦西列夫:《情爱论》,赵水穆 等 译,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版。
    [3]高尔泰:《美是自由的象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4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4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4页。
    [6][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 等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38页。
    [1][德]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2][爱沙尼亚]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凌继尧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0页。
    [3]审美的感官感受由感官的生理愉快引起的,是外在的感官对外物的一种感受,主要是视觉和听觉所引起的一种和谐,这种审美感官感受的心理机能比较低级和简单。而审美趣味是引起情绪和精神愉悦的一种心理能力,它是内在的“感官”对由外在的感官所感受到的在内心所引起的审美感受,一般靠情感和联想等心理活动的参与,它其实是一种心灵中的直觉感受,是一种心理功能复杂而高级的审美心理功能。
    [4]参见阿尔逊《论趣味的原理和本质》,纽约,1858年版,转引自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16页。
    [1]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
    [2]参见安奇生《对美和善等观念之来源的探讨》,伦敦,1753年版,转引自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15页。
    [3]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8页。
    [4]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0页。
    [1][美]约翰·杜威:《评价理论》,冯平、余泽娜 等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7章。
    [2][英]休谟:《论审美趣味的标准》,伦敦,1870年版,P36,转引自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
    [3][爱沙尼亚]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凌继尧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3页。
    [1]具体参见[美]杜威:《评价理论》,冯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8章。
    [2][美]拉尔夫·史密斯:《艺术感觉与美育》,滕守尧 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导言部分第2页。
    [3][美]C.M.布里斯托:《信念的魔力》,秦裕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4][爱沙尼亚]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凌继尧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5页。
    [1][美]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 等 编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18页。
    [2][美]卡尔维诺《为什么要读经典》(节选),黄灿然 译,blog.sina.com.cn/s/blog_45db196b01000cd8.html 38K 2007-11-18。
    [3][意]卡尔维诺《为什么要读经典》(节选),黄灿然 译,blog.sina.com.cn/s/blog_45db196b01000cd8.htm]38K 2007-11-18。
    [1]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5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76页。
    [2]冯友兰:《新原人》,见《贞元六书》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52页。
    [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页。
    [2]参见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2-233页。
    [3]李泽厚:《美育的广义与狭义》《光明日报》1986年11月28日。
    [4][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6页。
    [5][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5页。
    [1]聂振斌、滕守尧、章建刚著:《艺术化生存——中西审美文化比较》,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96页。
    [1][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44页。
    [2][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45页。
    [3][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45页。
    [4][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45页。
    [5][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46页。
    [1]以上两处资料均来源:George Hein:The Constructivist Museum Journal of Education in Museums No.16,1995.
    [2][美]约翰·杜威:《经验与教育》,姜文闵 译,台北市:五南图画出版公司,1995年版。
    [1]参见[英]利文斯通:《论教育》,转引自《世界教育名著通览》,邓明言 译,任钟印 主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566-569页。
    [2][美]帕森斯,布洛克:《美学与艺术教育》,李中泽 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导论,第6页。
    [3][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转引自 王啸:《道德教育中灌输的实质及其根源》,《教育评论》1998年第2期。
    [4][美]帕森斯,布洛克:《美学与艺术教育》,李中泽 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导论部分,第7页。
    [1][美]帕森斯,布洛克:《美学与艺术教育》,李中泽 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导论部分,第7页。
    [2][美]帕森斯,布洛克:《美学与艺术教育》,李中泽 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导论部分,第2-3页。
    [3][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
    [4][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1][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毛怡红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页。
    [2][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毛怡红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页。
    [3][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毛怡红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8页。
    [4][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毛怡红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8页。
    [5][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毛怡红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8页。
    [6]Arther Eugene Bestor,The Restoration of Learning,Alfred A.Knoff,Inc.,New York,1955,P516.
    [1][德]沃尔夫冈·韦尔施:《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洪天富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41-442页。
    [2][德]沃尔夫冈·韦尔施:《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洪天富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42页。
    [1][美]理查德·加纳罗(Richard Janaro),特尔玛·阿特休勒(Thelma Altshuler):《艺术:让人成为人》,舒予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页。
    [2][美]理查德·加纳罗(Richard Janaro),特尔玛·阿特休勒(Thelma Altshuler):《艺术:让人成为人》,舒予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
    [3][美]理查德·加纳罗(Richard Janaro),特尔玛·阿特休勒(Thelma Altshuler):《艺术:让人成为人》,舒予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页。
    [4][美]理台德·加纳罗(Richard Janaro),特尔玛·阿特休勒(Thelma Altshuler):《艺术:让人成为人》,舒予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
    [1]Young Min Moon,College Art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Past.Present and Future Focus on Paradigm Shifts Since 1965 to Present,山东大学2007年主办的当代中西艺术教育比较国际研讨会论文资料汇编,第128-143页,山东大学内部打印资料。
    [1]黄良:《现代美育范畴建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页。
    [2]王大龙编:《中西艺术教育纵横谈》,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47页。
    [1][美]理查德·加纳罗(Richard Janaro) 特尔玛·阿特休勒(Thelma Altshuler)著:《艺术:让人成为人》,舒予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2]刘思谦:《意义阐释的合理性与有效性问题》,《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3]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页。
    [1]转引自[美]理查德·加纳罗(Richard Janaro) 特尔玛·阿特休勒(Thelma Altshuler)著:《艺术:让人成为人》,舒予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9页。
    [2]转引自[美]理查德·加纳罗(Richard Janaro) 特尔玛·阿特休勒(Thelma Altshuler)著:《艺术:让人成为人》,舒予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1页。
    [3]不要以为视觉艺术只足一种对具象事物的模仿,包括雕塑、绘画等在内的视觉艺术只是在某些情况下具有写实性,随着现代绘画艺术的出现,具象写实主义常常只是新技巧的起点,根据写实程度已无法对艺术作品做出判断。当然,所有的视觉艺术都是模仿(imitation),只不过,模仿有模仿外部熟悉的世界,也有模仿艺术家心中的想象世界。
    [1]在“八五新潮”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波普热和观念艺术放弃了艺术家的崇高、艺术的创新和艺术的恒定价值标准。于此同时,在当代中国,具有现代主义特征的立体派、野兽派、表现派和后现代观念和行为已是并行不悖。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绘画艺术,在中国几乎是循着一个相同的轨迹前行——不断创新甚至自反。但是,更多的人面对着“显示出强烈的求异性、超前性、反叛性、试验性”时,被理论家解读为“一种世纪末的精神幻灭,现存文化的精神本质”。(陈西林、高博燕:《现代艺术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妇女报》,1989年2月15日。)很多人反感一些所谓的绘画艺术家的“玩艺术”的心态:嘲讽戏谑、玩弄消解、玩世不恭。他们不再相信建构新的价值体系以拯救社会或文化的努力,将视点投到自身观照和周围的琐事,越来越缺乏精神内蕴和人文底蕴。绘画中出现个体的极度张扬,虚无主义的热情膨胀,野性情欲的热烈追逐——因缺乏生存价值论意义上的精神内涵,而陷入困境。
    [2]转引自[美]理查德·加纳罗(Richard Janaro) 特尔玛·阿特休勒(Thelma Altshuler)著:《艺术:让人成为人》,舒予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6页。
    [3]转引自[美]理查德·加纳罗(Richard Janaro) 特尔玛·阿特休勒(Thelma Altshuler)著:《艺术:让人成为人》,舒予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7页。
    [1]转引自[美]理查德·加纳罗(Richard Jarlaro) 特尔玛·阿特休勒(Thelma Altshuler)著:《艺术:让人成为人》,舒予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1页。
    [2]转引自[美]理查德·加纳罗(Richard Janaro) 特尔玛·阿特休勒(Thelma Altshuler)著:《艺术:让人成为人》,舒予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3页。
    [3]转引自[美]理查德·加纳罗(Richard Janaro) 特尔玛·阿特休勒(Thelma Altshuler)著:《艺术:让人成为人》,舒予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7页。
    [4]转引自[美]理查德·加纳罗(Richard Janaro) 特尔特·阿特休勒(Thelma Altshuler)著:《艺术:让人成为人》,舒予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1页。
    [1]转引自[美]理查德·加纳罗(Richard Janaro) 特尔玛·阿特休勒(Thelma Altshuler)著:《岂术:让人成为人》,舒予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0页。
    [1]转引自[美]理查德·加纳罗(Richard Janaro) 特尔玛·阿特休勒(Thelma Altshuler)著:《艺术:让人成为人》,舒予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9页。
    [1][匈]]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何力 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18页。
    [2][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56页。
    [3]W.J.T.Mitchell,Picture Theor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P28.
    [4]Nicholas Miroeff,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London:Routeldge,1999,P3-4.
    [5]Nicholas Miroeff,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London:Routeldge,1999,P3-4.
    [6]Marshal Mcluhan,Understanding,Media-The Extension of Man,Cambridge,MA:The MIT Press,1994,p154.
    [7][美]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7页。
    [8][法]]让·拉特利尔:《科学和技术对文化的挑战》,吕乃基 等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24页。
    [1]夏之放,李衍柱 等 著:《当代中西审美文化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88页。
    [2]余馨、冯小刚:《贺岁片<不见不散>评析·与冯小刚谈<不见小散>》,《当代电影》,1999年第1期。
    [3]转引自[美]理查德·加纳罗(Richard Janaro) 特尔玛·阿特休勒(Thelma Altshuler)著:《艺术:让人成为人》,舒予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7页。
    [4]转引自[美]理查德·加纳罗(Richard Janaro) 特尔玛·阿特休勒(Thelma Altshuler)著:《艺术:让人成为人》,舒予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9页。
    [1]具体参见[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 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719-723页。
    [2]富尔 等:《学会生存》,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第662-665页。
    [1][苏]尼·阿·德米特里耶娃:《审美教育问题》,冯湘一 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83年版,第85页。
    [2][苏]尼·阿·德米特里耶娃:《审美教育问题》,冯湘一 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83年版,第85页。
    [3]转引自[苏]尼·阿·德米特里耶娃:《审美教育问题》,冯湘一 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83年版,第86页。
    [4]对何为艺术,何为非艺术,美学家费舍尔对现代艺术的本质规定进行了如下精确的概括:1、艺术是手工制作的。2、艺术足独特的。3、艺术应该看上去是美观的或美的。4、艺术应该表现某种观点。5、艺术应该需要某种技巧或技术。
    [5][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毛怡红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2页。
    [6][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毛怡红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4页。
    [1][美]房龙:《人类的艺术》(上)衣成信 译,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2]转移自 王瑞芸:《变人生为艺术——艺术史论笔札》,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
    [3][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页。
    [4]王瑞芸:《变人生为艺术——艺术史论笔札》,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6][美]罗伯特·休斯:《新艺术的震撼》,刘萍君 等 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58页。
    [1]具体参见[美]杜威:《艺术即经验》,高建平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7页。
    [2]当然,我们认为,尽管“完美的日常经验”可以转变为“审美经验,但是,日常经验和审美经验并不能简单地等齐划一。德国“康斯坦茨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汉斯·罗伯特·耀斯,比较了审美经验和日常经验的不同:审美经验与日常世界的其他活动的不同处在于它特有的暂时性:它使我们可以进行“再次观察”,并通过这种发现来给我们的现实以满足的快乐;它把我们带进其他的想象世界,由此适时地突破了时间的藩篱;它预期未来的经验,由此揭示出可能的行动范围;它使人们能够认识过去被压抑的事情,由此使人们能够保持奇妙的旁观者的角色距离,又与他们应该或希望成为的人物作游戏式认同;它使我们得以享受生活中可能无法获得或者难以享有的乐趣;它为幼稚的模仿以及在自由选择的竞赛中所采用的各种情景和角色提供了具有典型性的参照系。最后,在与角色和情境相脱离的情况下,审美经验还提供机会使我们认识到,一个人的自我实现是一种审美教育过程。具体参见[德]汉斯·罗伯特·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顾建光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10页。
    [1]朱光潜:《谈美》,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4页。
    [2]禅宗的特色,按照铃木大拙的解释,“是喜纯、诚挚与自由”([日]铃木大拙、[美]弗洛姆 著:《禅与心理分析》,孟祥森 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1页。)这指的是人的生活状态,想要达到这个状态,需按照禅宗所说的“生命的本来的面目”生活。在禅宗看来,这种面目就是不经意识浸染的,和宇宙相通的状态,即没有被各种欲望熏染的洁净面貌。铃木大拙认为禅宗的审美方式是“将这种感染清除,并且也将自己摆脱知性意识的干扰——这是说,他真诚希望实现一种自由而自发的生活,使得恐惧、焦虑或不安定等等情感寻不到空隙去攻击他。当这种解脱发生,就是我们所谓……中国禅宗的‘平常心'”([日]铃木大拙、[美]弗洛姆 著:《禅与心理分析》,孟祥森 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44页。)
    [3]J.Baudrillard,Simulaca and Simulation,tr.byS.F.Glaser,Ann Arbo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94,P.6.
    [4][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页。
    [1][德]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61页。
    [2][德]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王才勇 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61页。
    [1][德]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63页。
    [2]具体参见 聂振斌、滕守尧、章建刚 著:《艺术化生存——中西审美文化比较》,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23页。
    [3]H.D.Thoreau,Walden,Random House,INC.,1937,p51.
    [1][德]席勒:《美育书简》,徐恒醇 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08页“作者原注”。
    [2][德]席勒:《美育书简》,徐恒醇 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97页。
    [1]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07页。
    [2]《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一),陆梅林辑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18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3页。
    [4]《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1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81页。
    [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对话集》,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古希腊罗马哲学》,北大 编译,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版。
    [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上、下卷),罗达仁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997年版。
    [德]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涂纪亮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何兆武,李约瑟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马元德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美]丹尼尔·J·布尔斯廷:《探索者》,吴晓妮 陈怡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 斯蒂文·贝斯特 著:《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价值和评价——现代英美价值论集粹》,刘继 编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德]尼采、胡塞尔 等 著:《20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伦理学主题:价值与人生》(Ⅱ),万俊人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约翰·杜威:《评价理论》,冯平 余泽娜 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日]牧口常三郎:《价值哲学》,马俊峰、江畅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诗学》,陈中梅 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 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德]席勒:《秀美与尊严——席勒艺术和美学文集》,张玉能 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
    [美]L·P·维塞尔:《活的形象美学——席勒美学与近代哲学》,毛萍 熊志翔 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德]彼得·比格尔:《先锋派理论》,高建平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英]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王杰 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版。
    福柯 哈贝马斯 布尔迪厄 等著:《激进的美学锋芒》,周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节选本),李幼蒸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五篇讲座稿),倪梁康 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验现象学》,张庆熊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胡塞尔选集》上卷,倪梁康 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陈嘉映、王庆节 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德]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卷,孙周兴 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法]萨特:《想像心理学》,诸朔维 译,北京:光明日报社,1988年版。
    [法]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 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版。
    [法]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 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
    [法]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孙非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比利时]乔治·普莱:《批评意识》,郭宏安 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英]H.A.梅内尔:《审美价值的本性》,刘敏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爱沙尼亚]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凌继尧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英]C.W.沃特森:《多元文化主义》,叶兴艺 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嘉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毛怡红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法]热拉尔·热奈特 等著:《文学理论》,阎嘉 等 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法]于尔根·哈贝马斯 等著:《文化现代性精粹读本》,周宪 等 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英]保罗·史密斯 等著:《文化研究精粹读本》,陶东风 等 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德]马丁·布伯:《我与你》,陈维钢 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版。
    [德]马丁·布伯:《人与人》,张健、韦海英 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年版。
    [俄]巴赫金:《诗学与访谈》,白春仁,顾亚铃 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俄]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文》,白春仁 等 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俄]巴赫金:《巴赫金文论选》,佟景韩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诗学与访谈》,白春仁 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法]托多洛夫:《批评的批评》,王东亮、王晨阳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
    [德]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一卷),洪佩郁 蔺青 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
    [德]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 付德根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
    [美]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赵祥麟 王承绪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 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巴西]保罗·弗雷莱:《被压迫者教育学》,顾建新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王红宇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郭洋生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威廉·V·斯潘诺斯:《教育的终结》,王成兵 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文科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德]席勒:《美育书简》,徐恒醇 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
    [苏]尼·阿·德米特里耶娃:《审美教育问题》,冯湘一 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83年版。
    [美]列维 史密斯:《艺术教育:批评的必要性》,王柯平 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美]沃尔夫 吉伊根:《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滑明达 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美]帕森斯 布洛克:《美学与艺术教育》,李中泽 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美]拉尔夫·史密斯:《艺术感觉与美育》,滕守尧 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美]艾迪斯 埃里克森:《艺术史与艺术教育》,宋献春 伍桂红 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美]阿瑟·艾夫兰:《西方艺术教育史》,邢莉 常宁生 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美]理查德·加纳罗 特尔玛·阿特休勒 著:《艺术:让人成为人》,舒予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刘放桐 等 编著:《现代西方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王南湜 谢永康 著:《后主体性哲学的视域——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当代阐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上、下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992年版。
    李连科:《价值哲学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王玉樑:《当代中国价值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王玉樑:《价值哲学新探》,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王玉樑:《价值哲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王玉樑 主编:《价值和价值观》,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袁贵仁:《价值学引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观若干问题的思考》,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李德顺 主编:《价值学大辞典》,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李德顺:《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冯平:《论评价》,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
    江畅:《现代西方价值理论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简明读本》,湖北省理论信息中心 中共武昌区委宣传部编印,2007年版。
    朱光潜:《谈美》,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朱光潜:《谈美书简》,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
    朱光潜:《谈文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宗白华:《宗白华讲稿》,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李泽厚:《走我自己的路》(增订本),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李泽厚:《李泽厚哲学文存》(上、下编),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刘纲纪:《美学与哲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刘纲纪:《艺术哲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刘纲纪:《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蒋孔阳:《美在创造中》,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蒋孔阳:《美的规律》,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曹峻峰 朱立元 张玉能:《西方美学通史第四卷:德国古典美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张玉能:《席勒的审美人类学思想》,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张玉能 等著:《新实践美学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彭锋:《美学的感染力》,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骆冬青:《文艺之敌》,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张节末:《禅宗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汉宝德:《美,从茶杯开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苏宏斌:《现象学美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杨曾宪:《审美价值系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敏泽 党圣元:《文学价值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舒也:《美的批判——以价值为基础的美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刘康:《对话的喧声: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钱中文:《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严平:《走向解释学的真理——伽达默尔哲学述评》,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陈学明 等:《哈贝马斯论交往》,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金元浦:《范式与解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余灵灵:《哈贝马斯传》,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周宪 主编:《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刘康:《文化·传媒·全球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王瑞延:《从现代到后现代——西方艺术论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夏之放,李衍柱 等著:《当代中西审美文化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聂振斌、滕守尧、章建刚 著:《艺术化生存——中西审美文化比较》,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王瑞芸:《变人生为艺术——艺术史论笔札》,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李西健:《审美文化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余虹主编,《审美文化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黄力之:《中国话语:当代审美文化史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姚文放:《当代审美文化批判》,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朱大可、张闳主编:《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2005卷)》,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胡志锋 主编:《影视文化前沿——“转型期”大众审美文化透视》,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金丹元:《“后现代语境”与影视审美文化》,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萧悟了:《激情时尚——70年代中国人的艺术与生活》,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年版。
    郑惠生:《审美时尚与大众审美文化》,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
    单中惠 杨汉麟 主编:《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夏正江:《教育理论哲学基础的反思——关于“人”的思考》,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李其龙:《德国教学论流派》,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钟启泉 等 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石海兵:《青年价值观教育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刘济良:《价值观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刘济良:《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曾繁仁:《走向二十一世纪的审美教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曾繁仁 高旭东 著:《审美教育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叶舒宪 主编:《文学与治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马龙潜 杨杰 著:《知识经济与审美教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王大龙 编:《中西艺术教育纵横谈》,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郭声健:《艺术教育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马志云 编著:《审美教育导论》,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Martin Heidegger,Kant and the Problem of Metaphysics,trans.by Richard Taft,Indiana 1973.
    Martin Heidegger,The Basic Problems of Phenomenology,Indiana University Press,August 1988.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Routledge Classics,2002.
    Paul Goodman,Growing up Absurd,Random House,Inc.,New York,1960.
    Lawrence E Cahoone,From modernism to postmodernism:an anthology,Blackwell Publishers Inc.,1996.
    Benjamin J.Bloom,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es,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David Mchay Company,New York,1956,1969,1972.
    J.F.Lyotard,The inhuman,Geoff Bennington &Rachel Bowlby,trans.Cambddge,1991.
    George Hein:The Constructivist Museum Journal of Education in Museums No.16,1995.
    Arther Eugene Bestor,The Restoration of Learning,Alfred A.Knoff,Inc.,New York,1955.
    W.J.T.Mitchell,Picture Theor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
    Nicholas Miroeff,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London:Routeldge,1999.
    Nicholas Miroeff,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London:Routeldge,1999.
    Marshal Mcluhan,Understanding,Media-The Extension of Man,Cambridge,MA:The MIT Press,1994.
    J.Baudrillard,Simulaca and Simulation,tr.byS.F.Glaser,Ann Arbo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94.
    H.D.Thoreau,Walden,Random House,INC.,1937.
    Roman Ingarden,The Cognition of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trans,by Crowley and Olson,Evanston 1972.
    Terry Eagleton,The Ideology of the Aesthetic,London:Routledge,1990.
    R.B.Lewis,The American Ada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65.
    E.J.Mishan,The Costs of Economid Growth,New York:Prager,1967.
    Theodore Brameld,Education as Power,Holt,Rinehart and Winston,Inc.,New York,1965.
    Jacques Maritain,Education at the Crossroads,Yale University Press,1943.
    Wolfgang welsch,Undoing Aesthetics,Translated by Andrew unkpin,London:SAGE pubications,1997.
    Foucault,Michel and Sennet,Richard 'Sexuality and Solitude',in D.Rieff(ed)Humanities in Review,vol.1,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Foucault,Michel 'Technologies of the Self',in Luther M.Martin,Huck Gutman,and Patrichk H.Hutton(eds)Technologies of the Self,Amherst: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1988.
    Otard,Jean-FrancoisandThebaud,Jean-LoupJust haming,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5.
    ThePhilosoph of Hans-GeorgGadamer,ed.byL.E.Hahn,OpenCourtPublishingCompany,Chicago,1997.
    H.G.Gadamer:WahreitundMethode,Tubingen,1975.
    Elliontt,J.Three perspectives on Coherence and Continuity in Teacher Education.Elliott,J.Reconstructing teacher Education:Teacher Development.The Falmer press,1993.
    Lemert C.Sociat Theory.Bouldder Westview,1993.
    J.Habermas,Der Philosophishe Diskurs derModerne,1985.
    张岱年:《论价值的层次》,《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3期。
    朱荣英:《浅谈价值概念的实践性规定》,《天中学刊》2001年第1期。
    杨翟:《价值的本质及相关概念新解》,《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王炳书 张玉堂:《价值理性简论》,《青海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赖金良:《人道价值的概念及其意义》,《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谢军 彭自成:《在唯物史观基础上重建价值哲学》,《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杨学功:《也谈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哲学研究》2002年第6期。
    蒋承勇,李安斌:《“人”的母题与西方现代价值观——人文主义文学新论》,《文艺研究》2005年第12期。
    颜琳:《含混性和现实性:五四新文学人文价值观透析》,《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2期。
    祁亚辉:《略论科学人文主义的价值观》,《重庆社会科学》(创刊号)。
    董振娟:《论人文教育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文教资料》2007年11月中旬刊。
    宋剑华:《论左翼文学运动的人文价值观》,《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李德顺:《价值观的人文本性》,《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11月。
    陈新汉、冯溪屏:《新世纪中的价值观冲突和人文精神——第六届全国价值哲学暨第一届中韩价值哲学研讨会纪实》,《哲学研究》2002年第9期。
    史玉民、陶新珍:《人文化科学的价值观建构》,《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10月。
    程敬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文精神建构》,《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
    张玉能:《实践美学的价值论维度》,《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赖大仁:《当前文艺与理论批评中的审美价值观》,《中州学刊》2007年第4期。
    杨曾宪:《文化审美价值距离与“难能为美”》,《齐鲁学刊》1997年第4期。
    杜书瀛:《审美价值的消费和评价》,《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李杰:《“审美价值”浅析》,《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3期。
    程金海:《主客统一与现象学的审美价值论》,《阴山学刊》2003年第2期。
    程金海:《从意味到存在——现象学美学审美价值观的发展轨道》,《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邵君秋:《盖格尔现象学美学的审美价值观》,《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方俊飞:《文艺审美价值的产生和实现》,《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5期。
    杜书瀛:《关于形式——论审美价值的特性之一》,《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2期。
    杜书瀛:《价值与审美》,《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盖生:《论经典艺术审美价值的永恒性——兼论艺术审美与“工艺审美”和“生活审美”的关系》,《求索》2005年第1期。
    赵建军:《论西方审美客体价值系统之特性》,《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黄力之:《审美价值的重建与现代性资本逻辑的反思》,《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第5期。
    盖光:《自然价值之于生态审美价值:作用和意义》,《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李西建:《本体论创新与视界开放——对文艺美学学科问题的哲学思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曾繁仁:《蒋孔阳美学思想评述》,《文史哲》2000年第5期。
    朱立元:《蒋孔阳审美关系说的现代解读》,《文艺研究》2005年第2期。
    朱立元:《美感论:突破认识论框架的成功尝试——蒋孔阳美学思想新探》,《文史哲》2004年第6期。
    张玉能:《蒋孔阳晚年美学思想的新发展》,《文艺研究》2005年第2期。
    郑元者:《蒋孔阳人生论美学思想述评》,《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董迎春:《试论蒋孔阳美学思想的人本性》,《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 1期。
    吕新华:《审美活动迈向价值观建构的历程》,《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杨经建:《90年代审美观念的变异及其价值取向》,《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6期。
    赵平:《当代大学生审美意识的变迁及其原因:价值观的嬗变》,《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第3期。
    赵永萍 张进辅:《青少年审美价值观调查与分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张扬:《浅析当代大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平原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张鹏 赵毅:《审美价值观视角下研究人生境界的提升途径》,《当代教育论坛》2007年第9期。
    赵伯飞 闫星:《审美文化与审美价值关系初探》,《理论导刊》2004年第6期。
    余虹:《现代性与当代审美文化的结构》,《江海学刊》2006年第5期
    王德胜等:《当代审美文化理论建构(笔谈)》,《学术季刊》1994年第4期。
    王德胜:《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批判性》,《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王德胜:《走向大众对话时代的艺术——当代审美文化理论视野中的艺术话题》,《思想战线》2005年第2期。
    夏之放等:《93“当代审美文化研讨会”(笔谈)》,《文艺研究》1994年第1期。
    宋生贵:《当代中国审美文化前瞻研讨会综述》,《哲学动态》1994年第12期。
    陶东风、金元浦:《从碎片走向建设——中国当代审美文化二人谈》,《文艺研究》1994年第5期。
    肖鹰:《泛美意识与伪审美精神》,《哲学研究》1995第7期。
    李西建:《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哲学动态》1996年第6期。
    范周、陈曼冬:《重视审美文化研究,倡导审美文化批评——2006审美文化高峰论坛会议综述》,《现代传播》,2007年第1期。
    邹广文:《审美文化的未来走向》,《哲学动态》1994年第8期。
    刘宁:《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批判》,《理论学刊》2003年5月。
    刘建国:《中国当代感性文化审美内涵的诗意化与失意感》,《曲靖师专学报》1999年第4期。
    钱海源:《也谈“文化全球化”与当代中国美术问题》,《美术》2004年第5期。
    李准:《经济全球化和民族文化的选择》,《美术》2006年第5期。
    谷鹏飞:《全球语境下审美文化的悖论及价值选择》,《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4月。
    佟立:《后现代主义的建设性与时代逻辑和全球视野》,《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仪平策:《当代审美文化与中国传统精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刘悦笛:《在“批判启蒙”和“审美批判”之间——构建“全面的现代性”》,《学术月刊》2006年第5期。
    曾繁仁:《审美教育现代性初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罗国萍:《中国近代美育的发展》,《学术研究》1996年第6期。
    武识丁:《王国维美育观简论》,《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6期。
    宫承波:《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金玉甫:《蔡元培思想理念与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段虹:《蔡元培与审美教育》,《北方论丛》1999年第3期。
    陈艳蓉 邹国球:《浅析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李耀建:《李大钊与蔡元培美育思想之比较》,《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年11月。
    周敏:《鲁迅美育思想》,《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
    张学军:《鲁迅美育思想略论》,《理论学刊》2001年第5期。
    聂振斌:《朱光潜的美育思想及其时代特征》,《求是学刊》1998年第4期。
    杨迪芳:《朱光潜“人生的艺术化”的美育思想及当代意义》,《教育评论》2006年第2期。
    陈涵平:《朱光潜美育思想中的情感论》,《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刘荣兴:《浅谈宗白华的美学思想》,《河北学刊》1995年第2期。
    韩德民:《李泽厚“主体性”美学思想中的美育问题》,《文艺研究》2005年第11期。
    肖鹰:《当代审美文化的美育策略》,《学术月刊》1995年第2期。
    王德胜:《当代中国文化景观中的审美教育》,《文史哲》1996年第6期。
    姚文放:《当代审美文化与审美教育新概念》,《益阳师专学报》1998年第1期。
    常新 赵伯飞:《当代中国审美文化消费化倾向的反思及其构建》,《经济师》2002年第2期。
    贺志朴:《审美教育和人类精神家园的建设》,《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陈静:《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邵明:《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叙事中的主体性建构》,《文艺评论》2003年第6期。
    杨庆峰、姜琬:《建构主义与主体性》,《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11期。
    梅萍:《主体性人格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翁菱、张黎:《“留注中国当代艺术”——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对话》,《艺术·生活》2006年第5期。
    李天道、刘晓萍:《“美学与多元文化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文艺研究》2006年第10期。
    王建刚:《狂欢:巴赫金对话理论现实取向的世俗化》,《浙江学刊》1999第1期。
    陈丽:《存在的智慧——巴赫金对话理论的深层意义》,《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权绘锦:《巴赫金的对话艺术思维及其意义》,《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宋铮:《美的对话与独白》,《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陈旭远:《关于交往与教学交往的哲学认识》,《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
    金元浦:《对话与交流:当代美学的重要课题》,《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第6期。
    金元浦:《文学:作为对话与交流》,《河北学刊》1995年第1期。
    曹卫东:《交往理性与诗学话语——论哈贝马斯的文学概念》,《文学评论》1998年第4期。
    张政文:《交往行为理论视域中的康德审美理论》,《哲学动态》2007年第10期。
    黄怀璞:《美学:期待平等多元的对话——兼论生命美学的失误(三),》《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何阳,赵正:《对话教学:负责任的课堂交往》,《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张政文:《交往行为理论视域中的康德审美理论》,《哲学动态》2007年第10期。
    程金海:《主客关系与美学对话》,《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3期。
    朱丽田:《走向对话与交流:文学意义的建构》,《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邵子华:《文学文本如何与读者对话——兼谈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阅读》,《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1期。
    龚善举,王宇:《当下文化的多元建构与对话空间——兼论“对话”视野下中国审美文化的现代提升》,《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付长珍,鲍永玲:《多元对话与哲学创新——“对话与和谐——纪念伽达默尔逝世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哲学研究》2008年第2期。
    刘双贵:《文学意义的消解与重建》,《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杨建平:《东西方艺术交流中的证异审美效应》,《东方丛刊》2006年第3期。
    郭持华:《意义的阐释:对话交流与间性凸现——金元浦“文学解释学”的理论探析》,《人文杂志》2006年第1期。
    钟启泉:《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教育研究》2001年第3期。
    李镇西:《对话:平等中的引导》,《人民教育》2004年第3期。
    李慧玲,孟亚:《教育呼唤互为主体的交流》,《教育探索》2002年第7期。
    林瑞青:《对话式教育基本问题再认识》,《现代大学教育》2007年第1期。
    查有梁:《“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建构(下)》《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5期。
    孙利天:《21世纪哲学:体验的时代》,《长白学刊》2001年第2期。
    孙元涛:《“对话式教育”何以可能?——关于对话式教育理论基础的思考》,《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第3期。
    李燕:《关于教育交往中对话的几个认识误区》,《教育导刊》2005年第5期。
    赵虹元,刘义兵:《基于对话学习的课堂文化建设》,《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第12期。
    周廷勇:《教育回到交往》,《教育研究与试验》2006年第1期。
    李社教:《对话与交往:后现代主义视域中的师生关系》,《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梁川 周宇:《对话式美学理论课程教学初探》,《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陶李港 赵欢君:《“对话”与师生交往关系的意义关联》,《教育评论》2003年第5期。
    程玮:《对话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第11期。
    吴艳 等:《重新教学理念 改革教学方法——<文学概论>课堂教学的多人对话》,《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 《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来源:新华社(北京),http://news.163.com/07/0831/14/3N7TR1C5000120GU.html,2007-08-31 14:18:44.
    (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7a322701000ayg.html,2007、9、13.
    (3)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7)》,人民网—《人民日报》,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7507/6429849.html,2007年10月25日。
    (4)http://blog.sina.com.cn/u/4900c3cd010003pp.
    (5)《青年马克思和青年毛泽东的一点比较》,来源:党的文献,载自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09-02/23/content_10872528.htm.
    (6) 《粉丝追星十大惨痛悲剧》,东北教育网,http://edu.dbw.cn/system/2007/04/02/050759033.shtml.2007年4月2日。
    (7)黄建国:《论<白鹿原>生命意识》,http://scholor.ilib.cn.2008/9/9.
    (8)[意]卡尔维诺《为什么要读经典》(节选),黄灿然 译,blog.sina.com.cn/s/blog_45db196b01000cd8.html 38K 2007-11-1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