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工业在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农村工业化是西部农村由传统经济形态向现代经济形态转变的关键。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纵观几十年来国内学者对农村工业化问题的研究,可以发现其研究数量虽然众多,但对发达地区农村工业的研究较多,而对于西部地区农村工业的研究比较薄弱。
     本论文首先回顾了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与现状,对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化中存在的诸如投资不足且融资难、市场体系的发育迟缓、地理条件与环境束缚等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接下来,论述了西部地区城乡工业二元空间结构的突出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农村工业化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在分析国内外农村工业化模式的实践的基础上,简要探讨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农村工业化的差别,在上述分析的前提下,得出了国内外农村工业化模式的基本启示。第四章是“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化的支撑力量”。在分析这一问题时,笔者着重强调了要素集聚是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化的重要支撑力量,而不是拘泥于一般性分析,就资本说资本,就劳动力说劳动力,而是把各种要素看作为一个“聚合体”,来推动西部地区农村工业的发展。就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化的成长路径来讲,笔者认为应在借鉴发达地区已有农村工业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地区的实际,来构建成长路径。有关农村工业化布局方面的讨论集中于两个方面,先阐明了工业园区作为西部县域经济增长极的内在经济要求,探讨了西部县域工业园区的布局重点,分析了产业集群对西部工业园区的内在启示与内在关系。上述分析表明在某一区域范围内,当工业各行业对空间区位的特殊要求与特定空间所提供的综合环境相适应时,这一区域内的工业布局就达到最优状态,工业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第七章是“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方向”。本章认为西部地区可以建立起沿海地区无法与之竞争的农产品加工业。选择农产品加工业与拓展农产品贸易(或者说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作为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发挥西部地区的优势,也符合产业布局中的地域分工原则。在前述章节分析的基础上,对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化做出了七大理论总结。同时,基于我国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农村工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思路,包括从农业入手延长产业链,实现农业产业化;体制创新促进西部农村工业化发展和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积极创造西部农村工业化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引导城乡工业合理分工;适度政府干预,进行制度创新合理引导农村工业化等方面。
Over 20 years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industry has been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ociety and economy of in the western rural area. The industrialization is the key from the trational condition to the modern. There has been an obvious tendency of emergency of non-agricultural rural industry by taking market as an orientation.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studies on the eastern region are more than the western region about rural industry. The studies on the western region are not only few, but also narrow.
     In the beginning, the paper firstly recalls the developmental history, situation and question in the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west. Comprehesively analyzing the questions, such as the less investment, not perfect growing-market system, bondage of environment and location. Then demonstating the form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city industrialization with double space structure.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model of the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civil and foreign. Simply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t the same time, generating the main experiences of rual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world. The forth chapter mainly talks about the strength of the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west. The writer emphasizes that the fators aggoration are the very important up-strength, not generally study , just capital is capital, just labor is labor, but all factors are viewed a body. The fifth study the road of the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The writer considers that the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western region should connact with the fact of the western region, use for reference the experiences of the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eastern region. A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western region. Firstly, it is the necessary that industry park is taken as the increasing pole of the western country economy. Probing into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western region. The ideas on the two ways. On the one hand in the country,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town, especially in the small centre town. Meanwhile,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industry cluster and the western industry park. The seventhly chapter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object of the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western region. This chapter has a question, namely how to take what the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western region should do? Then analyzing the instruction and ability which the rural production manufacture become the leading content of the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western region, studying the questions in the rural production of manufacture in the western region.
     A new way to coordinate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has been explored in the regional economics. In order to speed up the process of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western region must stick to the market-oriented rural reform.
引文
① 李成贵:《中国农村工业化理论研究评述》,《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第6期,第35~36页。
    ① 转引李成贵:《中国农村工业化理论研究评述》,《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第6期,第37~38页。
    ② 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戴睿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29页。
    ① 毕世杰:《发展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第145-147页。
    ② Wallther G.Hoffmann, Stadien und Typen der Industrialisierung Ein Beitrrag zur Quantiativen Analyse Historischer Wirtaschaftsprozesse. 1931。
    ③ Hoffmann, The Growth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by W.O.Henderson and W.H.Charloner. 1958。
    ① 米增渝:《关于西欧农村工业化理论的评价及其启示》,《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45期)2001年第4期。
    ② 曼德尔斯:《原始工业化的理论和实际》,载《第八届国际经济史大会》,布达佩斯1982年版。
    ③ 查尔斯.蒂尔与理查德.蒂尔:《20世纪70年代欧洲经济史研究课题》,载《经济史杂志》第31卷(1971)。
    ④ 曼德尔斯;《原始工业化进程的第一阶段》,载《经济史杂志》第32卷(1972年)。
    ① 克里德特、梅迪克与希伦伯姆:《工业化前的工业化》,剑桥1981年版。
    ② 霍斯顿与史纳尔:《原始工业化?茅屋工业、社会变迁与工业革命》,载《历史杂志》第27卷(1984年),科尔曼文见《经济史评论》第36卷(1983)。
    ①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农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79页。
    ① 肖莎:《新中国农村工业化变迁:实践与理论》,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4月30日(国内农村工业化研究现状,引用了肖莎博士部分研究成果)。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63页。
    ③ 孙海鸣:《乡村生产要素的产业选择与我国乡镇工业的形成》,《经济研究》1986年第9期。
    ① 一般认为,小城镇是与大中小城市、农村村庄不同的、具有一定规模,主要是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的聚居场所,它与周围农村社会的经济联系多,处于城市聚落规模的最低一级。但对小城镇概念的外延,理论界并未达成共识。有人认为小城镇包括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和工矿区,也有人认为包括国家批准设建制的镇以及未设建制的农村集镇。本课题对小城镇的界定是:按照我国的行政建制规定,凡是设建制的镇即为小城镇。
    ② 《中共中央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载《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① “城市化”是一种根源于城市的发展而兴起的区域经济、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以城市为模式的演进过程。具体表现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和城市地域不断扩大。中国学界有“城镇化”和“城市化”两种提法,它们都可对应于英文“Urbanization”一词,其本身涵义并无实质性差异。在国外,许多国家镇的人口规模很小,甚至根本就没有镇的建制,达到一定人口规模的居民聚集点,可直接成为市。因此,国外用“城市化”可以很准确地反映人口聚集的现象和过程。在中国,人口聚集包括向“城市”(city)和“镇”(town)的集中过程,城市建制的设立较为严格,一些镇人口规模相当大,早已超出国外“市”的规模。
    ② “小城镇派”的著述很多,可参见靳新中:《论大城市化战略的限制因素》,《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课题组:《江苏小城镇建设的社会目标和基本经验》,《社会学研究》1986年第4期;马戎:《小城镇的发展与中国的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4期。
    ③ 费孝通:《小城镇 大问题》,《江海学刊》1984年第1期;《工农相辅,发展小城镇》,《江淮论坛》1984年第1期;费孝通:《小城镇四记》,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费孝通:《论小城镇及其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课题组:《小城镇大问题:江苏省小城镇研究论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① 胡梅魁:《试探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道路》,《农业现代化研究》1983年第6期。
    ② 郭书田:《对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几点思考》,《中国农村经济》1989年第2期。
    ③ 周叔莲、郭克莎:《中国城乡经济及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第108-109页。
    ① 王贵宸、张留征:《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年版,第127-128页。
    ② 陈乃醒、胥和平、王延中:《中国乡镇工业发展的政策导向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4年版,第251-252页。
    ③ 周叔莲、郭克莎:《中国城乡经济及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第73-74页、80-81页。
    ④ 马戎、王汉生、刘世定:《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历史与运行机制》(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页。
    ⑤ Martin Weitzman and Chenggang Xu, 1994: "Chinese Township-village Enterprises as Vaguely Defined Cooperative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Vol.18。
    ① 费孝通:《小城镇再探索》,载费孝通:《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5页。
    ① 张卓元:《20年经济改革回顾与展望》,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年版,第102-103页。
    ① 谭秋成:《乡镇集体企业中经营者持大股:特征及解释》,《经济研究》1999年第4期。
    ② 张正河:《小城镇难当城市化主角》,《中国软科学》1998年第8期。
    ③ 董辅礽:《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下),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9页。
    ④ 王小鲁、夏小林:《优化城市规模、推动经济增长》,《经济研究》1999年第9期。
    ⑤ 冯兰瑞:《城镇化何如城市化?》,《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年第4期。
    ⑥ 秦尊文:《小城镇道路:中国城市化的妄想症》,《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12期。
    ① 赵新平、周一星、曹广忠:《小城镇重点战略的困境与实践误区》,《城市规划》2002年第10期。
    ② 费孝通:《我看到的中国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③ 国风:《中国农村工业化和劳动力转移的道路选择——论我国的小城镇建设》,《管理世界》1998年第6期。
    ④ 邹农俭:《小城镇与城市化战略》,《城市研究》1999年第3期。
    ⑤ 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课题组:《中国农业发展新阶段》,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第219页。
    ⑥ 温铁军:《“孙耿创造”的制度效益——关于山东济阳孙耿镇“集地滚动”的调查分析》,《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1997年第2期。
    ⑦ 曹广忠、周一星:《论乡镇企业的集中布局——孙耿模式研究》,《经济地理》1997年第1期。
    ① 耿慧志:《清徐县乡镇企业调查及空间集聚对策研究》,《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第1期。
    ② 邹宜民、戴澜等:《苏南乡镇企业改制的思考》,《经济研究》1999年第3期。新望:《苏南模式:想说终结不容易》,《经济管理文摘》2001年第17期。吴祥钧:《“苏南模式”的历史功绩及其终结》,《经济管理文摘》2001年第17期。
    ③ 薛家骥:《“苏南模式”的改制与创新——常熟、江阴、锡山乡镇企业考察纪实》,《中国农村经济》1998年第7期。
    ④ 洪银兴、陈宝敏:《苏南模式的新发展——兼与温州模式比较》,《改革》2001年第4期。
    ① 张军:《改革后中国农村的非正规金融部门:温州案例》,《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7年秋季卷,总第20期。
    ② 董辅礽:《克服不足、与时俱进——从发展角度看“温州模式”(四)》《经济参考报》2002年4月26日。
    ③ 朱康对:《小农家文化与温州农村家庭经济》,《浙江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④ 赵伟:《温州力量》,《经济学消息报》1999年11月26日;《“温州模式”何去何从》,《经济学消息报》2000年4月7日;《温州模式:作为区域工业化范式的一种理解》,《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1期。
    ⑤ 金祥荣、朱希伟:《“温州模式”变迁与创新——兼对若干转型理论假说的检验》,《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第8期。
    ⑥ 申茂向,祝华军等:《中国农村工业化及其环境与趋势分析》,《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10期。
    ① 王孝春:《我国农村工业化:制度安排与创新》,《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
    ② 陈龙江,邓启明:《中国农村工业化的制度非均衡与政府角色》,《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③ 吴亮,李剑波:《发展型政府与农村工业化的差异效果分析》,《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6期。
    ④ 梁晓萌:《农村工业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岭南学刊》2006年第6期。
    ⑤ 范传鸿,李永亮:《主体性文化精神引领农村工业化——思考三农问题解决战略的另一维度》,《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10月第10期。
    ① 所谓传统农业改造,就是使传统的农业生产要素组合方式发生变化,实现农业技术的应用、进步和提高,不断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过程。
    ② 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01页。
    ① 郑新立,周喜安:《中国21世纪的工业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57页。
    ① 钱钠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年,第83页。
    ① 按照工业化进程测度标准:当工业化进程统计值小于或等于1时,为初级产品阶段。在O.2-O.4之间时为工业化初级阶段,在0.5-0.7之间时为工业化的中级阶段,在0.8-1.0之间时为工业化的高级阶段,当工业化进程大于1时为发达经济阶段。依据这一标准判断,西部大多数地区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
    ① 笔者认为环境决定论在解释该西部城乡工业二元空间结构的形成中似乎具有相当的说服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对于消除这种由于地理位置而造成的二元结构还具有一定的难度。西部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由于地处内陆,地理位置的先天不足所形成的屏闭状态,带来了经济和社会结构较强的封闭性,不仅各种信息传递迟缓,现代文明的发育困难,而且自给自足和安贫守旧的意识浓厚,形成了对商品流通和市场发育的天然阻碍。
    ② 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93页。
    ①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通论》,第一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1,第74页。
    ① 如果考虑到城乡居民收入数据中的不可比因素,考虑到平均数对于实际收入差距的掩盖作用,城乡居民之间实际收入差距要远远大于数据显示的结果。从可比口径看,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已达到5:1乃至6:1,这种差距甚至是世界上最高的(参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统筹城乡发展研究》(R),2005年10月)。
    ② 傅琼:《试论我国西部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的作用》,《农村经济》2004年第4期,第83-85页。
    ③ 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49页。
    ① 说明:工业从业人员中包括村及村以下办的工业从业人员。本表分行业从业人员是按从事的主行业划分的,如以农业为主、兼营商业的,仍作为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
    ② 引自杜海燕:《中国农村工业化研究》,中国物价出版社1992年4月第1版,第209~217页。
    ③ 任保平:《工业反哺农业:我国工业化中期结构的战略转型与政策取向》,《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④ 参阅:杜海燕:《中国农村工业化研究》,中国物价出版社1992年4月第1版,第209~217页。
    ① 在我国,由于当L_1~a=L_(max)~a式,没有引导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相反却采取了户籍管制、口粮管制、行政限制等办法强制劳动力留在农业部门。
    ② 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牛津大学出版社1971年,第75页。
    ①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二元结构及其质的变动,所涉及的并非只是生产力的变化,还包括制度特征及其变迁,甚至观念文化特征及变化。
    ② 薛永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两大特征》,《经济学动态》,1988年第2期。
    ③ J费G.拉尼斯:《劳动过剩经济的发展》,《发展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6页。
    ① 在同质化阶段,二元经济结构反差会逐渐缩小,最后转变成为一元经济。这一阶段,农业在制度和组织创新的基础上迅速现代化,依靠自身的成长机制使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最终在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等方面与现代工业实现同质化。
    ① 罗森斯坦-罗丹(P.N.Rosenstein-Rodan)把工业化定义为,在农业生产和非农业生产中日益相对地减少劳动的使用而增加资本的使用(《东南欧工业化问题》,《经济学杂志》第53期,第202页。)
    ① 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第3号国情研究第三号报告:《城市与乡村——中国城乡矛盾与协调发展研究》(M),1994。
    ① 中国乡镇企业年鉴编委会:《中国乡镇企业年鉴2003》,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① 中国乡镇企业年鉴编委会:《中国乡镇企业年鉴2003》,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176页。
    ② 三大地带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数据来自《中国乡镇企业年鉴2003》第176页,中国农业出版社;三大地带农业产值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3》第416页各省的农业产值分地带加和求得。
    ①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2005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增刊),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
    ①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3》,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版。
    ② 笔者以为当前东西部消费结构、消费层次、消费水平存在的差异,从而客观上决定了东部与西部选择优势互补战略具有合理性的一面。例如,东部中的城市相对饱和的传统耐用品,既可以向东部的农村转移,又可以向西部的广阔市场转移;同样因西部的城镇与东部一同兴起的新型耐用品热潮,因而,取代下来的传统耐用消费品则可以向城镇以下的广阔市场辐射。
    ① Shujie Yao, Liwei Zhu, 1998, Understanding Income Ineauality in China: Aamulti Angle Perspective, Economics of Planning, 31: 133-150.
    ② Jiniun Xue, 1997, Urban Rural Income Disparity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China, Hitotsubashi Journal of Economics, 38:45-59.
    ③ Tianlun Jian, Jeffrey D. Sachs, and Andrew M. Warner, 1996, Trends in Reg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 7:1-21.
    ① 郑文凯:《美韩两国农村工业化模式对我们的启示》,《长白学刊》,2002年第4期。
    ① 陈静:《日本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经济视角》,2002年第12期(总第110期)。
    ② 作为一种经济发展过程,日本农村工业化在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现代化,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1950到1980年,日本农业劳动力约减少了65%,比重下降了37.4%,长期存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得到了解决。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工业,增加了农村居民的收入,工资成为非农收入中最重要的增长来源。从1965年起日本农户的收入首次超过了城市居民,是城市工薪家庭的1.3倍。收入的增加,使农民有能力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加大对农业的投资,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创造了条件,70年代中期日本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与此同时,农民的消费水平也提高了,据统计,农户的恩格尔系数1965年为35.8%,1975年为25.9%,1985年为21.8%。农村生活逐渐城市化、电气化,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基本消失。
    ① 丁静:《农村工业化:韩国经验的分析》,《浙江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① 孙瑶:《印度政府促进农村工业化的政策措施》,《南亚研究季刊》,1997年第3期。
    ② 根据统计资料来看,大部分工业部门归当地农村资产阶级所有。75%以上的企业家来自地主家庭,他们的农业经营土地在5公顷以上;他们耕种的70%的土地都是使用井灌。属于这类土地级的地主,每公顷土地的年收入为16000—18000卢比。拥有少量田产(<2.5公顷)的企业家都是来自比较旧的经济多样化形式的家庭,如农业产品交易。换句话说,大部分农村企业家都是属于拥有特权的集团,他们的农村经济规模相当可观只有45%的企业属于个人财产。几个合作者的联合则是普遍的组织形式。这种合作一般都是在直系亲属成员中组合。另外这些农民办的企业仍然存在着以家族支柱为主导因素。
    ① 费孝通:《中国城乡的发展道路》,载《中国杜会科学》1993年,第1期。
    ②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农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7页。
    ③ 转引冯小红:《高阳模式:中国近代乡村工业化的模式之一》,《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4期。
    ④ 高阳织布区位于华北平原中部。它兴起于高阳县城及其周边区域,以后逐渐扩展至高阳县全境和蠡县、清苑、安新、任邱等县的一部分。据吴知统计,1932年高阳织布区东西长90余华里,南北宽50余华里,包括村庄414个,人口434510人。因为高阳县城为该区域的纱、布集散中心,所以习惯上称之为高阳织布区,所产布匹通称高阳土布。
    ⑤ 费孝通:《学术自述与反思》,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44页。
    ① 曹宝明,顾松年:《“新苏南发展模式”的演进历程与路径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2期。
    ② 夏明文,陶伯华:《探索农业大国工业化的超常发展道路》,载张培刚、谭崇台、夏振坤主编:《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① 郭占恒,梁山中,宋炳坚:《浙江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联动发展研究》,《浙江学刊》,2000年第1期。
    ② 朱天福,朱飞飞:《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沿革及变化特征》,《浙江统计分析》2003年第68期。
    ① 杜志雄,张兴华:《从国外农村工业化模式看中国农村工业化之路》,《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第73期,第32~35页。
    ① 参阅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英文本,哈佛大学出版社,1949年版;又见《发展经济学通论(第一卷)——农业国工业化问题》,湖南出版社,1991年,第154页。
    ①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载《美国经济评论》1973年6月,第63卷第3期。
    ②参阅V.奥斯特洛姆、菲尼、H.皮希特:《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340页。
    ①哈维.利本斯坦:《经济落后和经济增长》,1957年美文版。参见谷书堂主编:《社会主义经济系统论——中国转型期经济问题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第731~732页。
    ①顾凯平等:《复杂巨系统研究方法论》,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年第77-92页。
    ②秦海:《制度、演化与路径依赖》,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第167-170页。
    ③吴宇晖、宋冬林、罗昌瀚:《演化经济学述评》,《东岳论丛》2004(1),第56-58页。
    ① P.krugman. 1991.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 Run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9:483-499。
    ① H.Libenstein (1968): "Entrepreneurship and Development", Ameirican Economic Review, 58(2):72-83
    ①苏南地区以兼容并蓄的吴文化著称,是“钟灵毓秀,人文荟萃”之地,特别是作为中国近代的传统工业基地和商品经济发生地,苏南培育和聚集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人的整体素质较高。温州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地处偏僻,土地贫瘠,经济基础差。但这种艰苦的环境却使温州人养成了坚强、自信、自主、务实的品格和从事家庭手工业的传统。温州人历来以“通商惠工”的精神而闻名。南宋时期,在温州形成了与传统儒家文化大相径庭的永嘉学派,永嘉学派“讲实际、重事功”,主张“以利致义”,这与温州人重视商业和手工业的传统是分不开的。悠久的经商传统和发达的手工业历史,造就了温州大批的经商人才和能工巧匠,当改革开放大潮涌起时,温州所拥有的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出它的潜在优势,成为改革创新的排头兵,出现数以百万计的家庭企业和购销大军,他们甘冒风险、不断捕捉商机,迅速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加快了以农村工业化进程为特征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②参阅:赫希曼(A.O.Hirschman):《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第51页。
    ③参阅:詹真荣:《杭州“和谐创业”模式与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差异》,《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5期。
    ①参阅: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77页。
    ②T.Schultz:“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收入;R.科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中文本,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③North, D.,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3, P202。
    ①Harold Demsetz.towar of property right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y 1967, P347。
    ②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66页。
    ①陈龙江、邓启明:《中国农村工业化的制度非均衡与政府角色》,《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②实际上,现行征地制度所暴露的各种问题背后存在深刻的制度原因,即制度供给不足,制度需求得不到满足。中国法律和政策关于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规定,仍然停留在以农村集体组织投资创办或合作创办企业的阶段,对民间私人资本推动的农村工业化引起的对集体非农建设用地需求扩张估计不足,即中国现行法律没有为私人创办企业留下合理的用地空间。
    ③流转税不但直接减少投资的利润,而且会影响产品成本和售价,影响产品的销售;所得税直接减少投资者的所得;所有的税都直接或间接影响投资回报率,进而影响农村工业化投资。如果免除对农村投资的流转税,在实行增值税的情况下,允许抵扣购入固定资产的已纳税金;减免农村投资的所得税,在投资回收期免征所得税,在投资回收后减半征收所得税等,都可以让投资者获取较高利益。
    ①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3版,第151页。
    ①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99-100页。
    ②杨卫泽:《苏州:增长的故事》《苏州经济(苏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内刊)》,2003年第1期,第7页。
    ③文贯中、新望:《苏南、温州模式经济学中的特例》,《中国企业报》2002年4月5日。
    ④周德欣等主编:《苏州和温州发展比较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6~160页。
    ①从微观发展战略看,工业化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战略存在差异。在工业化初期和中上期,经济增长一般比较粗放,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增长才逐步由粗放向集约型转变。按照国际上通行的量化标准,工业化初期阶段结束的标准是农业劳动份额不超过55%。人均GDP不低于1000美元;工业化中期结束时农业劳动力份额低于30%,产值比重低于15%,人均GDP高于2000美元。
    ②从各国工业化过程看,伴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深入,产业升级由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递进,产业升级依次为纺织、钢铁、化工、日用消费品、服装、电子产品、造船、石油化工、汽车和机器制造、收音机制造和计算机高技术成分(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大型数据机等),这个序列越往后越是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①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浙江专业市场从有形到无形》,2002年12月21日节目。
    ②《专业市场:吴宫难觅旧花草》,《燕赵都市报》,2003年10月6日。
    ①李晶:《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发展—对汉正街都市工业区发展的思考》,武汉大学硕士学位,2004年5月8日,第33-39页。
    ②由浙江绍兴柯桥镇的“布街”发展而成的“中国轻纺城”是全国的轻纺产品交易中心,它的存在拉动了周边相关产业的投资,在绍兴和萧山地区发展出织造业和印染业,成为中国最大的面料基地。
    ①在浙江的专业市场中,除了由于市场机制而自然产生的信息集聚现象外,还有两种特殊的机制强化了市场的信息集聚效果。首先是推销人员和他们所建立起来的信息网络。在浙江的很多地方,如温州、义乌,有着经商的传统,推销人员走南闯北,足迹遍及全中国,甚至世界各地。这些做推销的人不仅是专业市场形成的基础,也是专业市场形成后维系市场与其他地方交易网络的关键。通过日积月累,每位推销人员都有着一批基本固定的顾客关系,即个人的“商业网络”和“信息网络”。个人的网络信息在专业市场中被融合,产生出更为可观的集聚效应。
    ②即使是像家庭作坊这样的小生产,分工协作关系也是错综复杂的,如基础的制革行业就包括设计、刻模、画帮、裁剪、拼花、烫花、缝帮、缝底、拷扣、压模等十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由不同企业分别完成,再通过专业市场进行中间产品的交换,将各企业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生产体系。
    ① Karl Albrecht, Ron Zemke: Service America in the New Economy. Revised Edition,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2002。
    ①国际经济学表明,一个国家某种产业出口的不断扩大会使该国该产业出口条件从“小国假定”变为“大国假定”。
    ①参见缪仁炳、曾艳、林升强:《西部专业市场调查及发展前景》,《商业研究》2001年第10期。
    ①散与乱主要表现为部分企业或在行业中遍地开花、恶性无序竞争、偷漏国家税收、不注重产品质量、忽视安全生产等。
    ①徐康宁:《当代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兴起、发展和启示》,《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3期,第70-74页。
    ②“中国小商品城”义乌市,在围绕小商品大市场已形成服装、针织、饰品、拉链、玩具、小五金、印刷与毛纺八大优势制造业集群的基础上,在产业集群经济效应与政策的引导下,制造业迅速向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五个工业园区与七个特色工业园区集聚,进一步形成以园区为载体的新型制造业集聚中心。产业集聚在空间布局上日趋完善,工业园区有效地提升了农村工业化的质量。
    ① 裘伟廷:《论科技园区的簇群效应》,《中国科技产业》2002年第11期,第89-92页。
    ② Porter.ME Clusters an New Economics Competi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 Vol76(6),No11:77-90.
    ③ 李国武:《扩散与聚集:原发型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理论及经验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① 在某一区域范围内,当工业各行业对空间区位的特殊要求与特定空间所提供的综合环境相适应时,这一区域内的工业布局就达到最优状态,工业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② 世界上成形较早而且聚集效益较为明显的产业集群区,无不发挥了大学和研究机构在其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斯坦福大学之于硅谷,清华、北大之于中关村,无不如此。大学和科研机构主要通过产、学、研的相合,为产业集群区的形成提供智力资源、技术资源等,为高新技术的孵化提供强劲的支持。
    ① 胡小平,刘岸东:《关于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化问题的思考》,《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4期,第50~51页。
    ① 数据来源:中国价格信息网(http://www.cpic.gov.cn)。
    ②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
    ① 例如,新疆的棉花、葡萄,云南的甘蔗、核桃、花卉,陕西的苹果,四川的马铃薯、柑橘、梨,宁夏的枸杞,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的中药材等都很有地域特色,这也是沿海地区不能相比的优势。
    ② 陈璐等:《农产品品质的国内外差距》,《江苏农村经济》1999年第7期。
    ① 据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仅为35%,企业科技进步处于较低水平。一是在开发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环保治理技术等方面“吃老本”现象依然突出,突破不大。二是消化、吸收国外新技术、新材料、新成果的成功率低。三是缺乏技术人员。
    ① 苗长虹:《中国农村工业化的若干问题》,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2月,第240—241页。
    ② 任保平:《工业反哺农业:我国工业化中期结构的战略转型与政策取向》,《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① 任保平:《论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年,第5期。
    ① 黄家骅:《论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
    1.冯曲:《中国乡村工业发展的渐进转轨》,《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第5期。
    2.郑勇军、陈潘武:《中国乡镇集体企业产权结构变迁的制度分析》,《浙江学刊》2000年第4期。
    3.李稻葵:《转型经济中的模糊产权理论》,《经济研究》1995年第4期。
    4.李成贵:《中国传统农业的资源配置与效率水平分析》,《中国农史》1997年第2期。
    5.田国强:《中国乡镇企业的产权结构及其改革》,《经济研究》1995年第3期。
    6.张寿正、朱铭、许建军:《注意对生产要素流动和生产关系调整趋势的研究》,1997年。
    7.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通论(第一卷):农业国工业化问题》,湖南出版社,1991年。
    8.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增订版),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9.谭秋成:《乡镇集体企业产权结构的特征与变革》,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10.格罗斯曼、哈特:《所有权的成本和收益: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的理论》,载陈郁(编):《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年。
    11.鲁道夫.吕贝尔特:《工业化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
    12.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
    13.H.钱纳里:《结构变化与发展政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年。
    14.H.钱纳里、M.塞尔昆:《发展的形式:1950-1970》,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
    15.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16.狄帕克.拉尔:《发展经济学的贫困》,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
    17.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经出版社,2001年。
    18.农业部:《中国农业报告2000》,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
    19.仇保兴:《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与产业集群》,《现代城市研究》2004,(1):17-23。
    20.何保山等:《江苏农村非农化发展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21.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
    22.黄宗智:《长江三角洲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
    23.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
    24.杭州市委政研室课题组:《立足生活和谐创新——关于杭州经济发展特色的思考》,《决策参考》第136期。
    25.张国云:《温州: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标杆》,《浙江经济》2004年第9期。
    26.任晓:《温州经济仍显“古典”特征》,《浙江经济》2004年第20期。
    27.王邦志:《温州模式的新诠释》,《浙江经济》2004年第15期。
    28.傅白水:《长三角整合:温州与苏州“殊途同归”的富民运动》,《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2月24日。
    29.万润龙:《千年古城求突围——有关杭州城市精神的全新诠释》,《新民周刊》2003年8月11日。
    30.王祖强、沈桂龙:《温州民资主导型经济与苏州外资主导型经济比较》,《浙江经济》2004年第15期。
    31.陆立军:《略论“温州模式”的精髓与创新》,《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12期。
    32.张应强:《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发展现状比较》,《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33.项辉、王琳、王茹华整理:《探寻有杭州特色的创业发展之路——休闲·文化·创业专家座谈会发言摘要》,《决策参考》2003年第87期。
    34.马惠娣:《休闲: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35.曾骅等主编:《21世纪初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6.史晋川等:《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温州模式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7.于跃敏、张鸿建主编:《杭州创业文化研究》,西泠印社出版社,2004年版。
    38.杭州市地方志编撰写委员会:《杭州市志》,中华书局,1997年版。
    39.(以色列)拉南·魏茨:《从贫苦农民到现代化农民—一套革命的农衬发展战略及以色列的乡村综合发展》,中国展望出版社 1990年中译版。
    40.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各国工业化概况和趋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0年版。
    41.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2.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年版。
    43.黄宗智:《中国农村的过密化与现代化:规范认识危机及出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44.刘再兴:《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中国物价出版社,1996年。
    45.安德鲁.坎贝尔等:《战略协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
    46.安纳利.萨克森宁:《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和竞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
    47.迈克尔.E.波特:《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年。
    48.周晖:《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第137~167页。
    49.翁恺宁:《专业型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和产业发展模式比较分析》,《特区经济》2002年第1期。
    50.贾根良等:《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与地方化生产体系》,《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9期。
    51.迈克尔.E.波特:《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年第2期。
    52.叶建亮:《知识溢出与产业集群》,《经济科学》2001年第3期。
    53.贺灿飞、魏后凯:《信息成本、聚集经济与中国外商投资区位》,《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9期。
    54.汪少华、周景春:《浙江小企业与大市场对接及其绩效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55.林金忠:《中小企业也能实现规模经济》,《经济学家》2001年第2期。
    56.蔡宁、杨旭:《论产业集群与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中国软科学》2002年第6期。
    57.蔡宁、阮刚辉:《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指标评价体系》,《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2年第5期。
    58.王缉慈:《创新的空间: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59.吴敏一、朱家良、李建中,《浙江农村工业化的实践及宏观启示》,经济改革与发展,1994年第12期。
    60.课题组:《浙江农村工业与“三农”问题关系研究》,《浙江企业调查》2004年第23期。
    61.史晋川:《温州模式研究:回顾与展望》,《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62.王继章,《浙江个体工业发展问题研究》,《浙江企业调查》2004年第29期。
    63.姚宏志,《我国农村工业化历史经验探析》,《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64.胡平:《国家的事:2001~2003中国走读报告》,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
    65.张仁寿:《温州模式: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66.史晋川、吴晓露:《台州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研究》,《CCER学刊》2004年第3期。
    67.阿瑟.刘易斯(W.Arthur Lewis):《经济增长理论》,商务印书馆,1996。
    68.杜海燕:《中国农村工业化研究》,中国物价出版社,1992年4月第1版。
    69.苗长虹:《中国农村工业化的若干理论问题》,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2月第1版。
    70.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
    71.蔡昉:《中国的二元经济与劳动力转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72.蔡昉:《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逻辑与成功的条件》,《经济研究》1995年第10期。
    73.曹广忠、周一星:《论乡镇企业的集中布局——孙耿模式研究》,《经济地理》1997年第1期。
    74.陈吉元:《乡镇企业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年版。
    75.陈吉元、韩俊:《中国农村工业化道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版。
    76.陈吉元:《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
    77.陈吉元:《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山西经济出版社 1993年版。
    78.陈吉元:《当代中国的村庄经济与村落文化》,山西经济出版社 1996年版。
    79.陈剑波:《人民公社的产权制度——对排它性受到严格限制的产权体系所进行的制度分析》,《经济研究》1994年第7期。
    80.陈剑波:《乡镇企业的产权结构及其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经济研究》1995年第9期。
    81.陈建军:《中国高速增长地域的经济发展——关于江浙模式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82.陈锡文:《国民经济的格局变动与乡镇企业的发展》,《经济研究》1985年第10期。
    83.陈锡文:《集体经济、合作经济和股份合作经济》,《中国农村经济》1992年第11期。
    84.陈锡文:《中国农村改革:回顾与展望》,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
    85.陈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趋势和目标模式的选择》,《经济研究》1987年第10期。
    86.程极明:《用什么指导思想办社队企业?》,《江海学刊》1982年第3期。
    87.董辅礽:《股份合作企业向何处去》,《经济日报》1994年6月5日。
    88.董辅礽:《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年版。
    89.董辅礽:《“苏南模式”的“终结者”——从发展角度看“温州模式”(一)》,《经济参考 报》2002年4月23日。
    90.董辅礽:《克服不足 与时俱进——从发展角度看“温州模式”(四)》《经济参考报》2002年4月26日。
    91.杜鹰:《股份合作制是一种独立的经济形态》,《中国农村经济》1992年第11期。
    92.发展研究所产业和企业研究室:《论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变革的积极力量》,《经济研究》1986年第8期。
    93.范从来等:《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模式与股权结构的研究》,《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
    94.费景汉等:《劳动力剩余经济的发展》,华夏出版社 1989年版。
    95.费孝通:《小城镇四记》,新华出版社 1985年版。
    96.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 1985年版。
    97.费孝通:《江村经济》,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
    98.费孝通:《论小城镇及其他》,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
    99.费孝通:《小商品·大市场》,《浙江学刊》1986年第3期。
    100.费孝通:《我看到的中国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101.冯兰瑞:《城镇化何如城市化?》,《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年第4期。
    102.冯林:《关于社队企业问题的一些争论》,《经济研究资料》1983年第58期。
    103.冯曲:《中国乡村工业发展的渐进转轨》,《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第5期。
    104.冯雨峰:《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的唯一道路吗?》,《经济地理》1983年第2期。
    105.顾龙生:《毛泽东经济年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3年版。
    106.关梦觉:《人民公社是通往共产主义的捷径》,《经济研究》1958年第12期。
    107.郭克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问题与出路》,《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108.郭庆:《现代化中的农村剩余劳力转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版。
    109.郭书田、刘允洲等:《从发展中看我国乡镇企业》,《经济研究》1986年第2期。
    110.郭书田:《对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几点思考》,《中国农村经济》1989年第2期。
    111.国家统计局:《伟大的十年》,人民出版社 1959年版。
    112.国务院研究室农村经济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别无选择——乡镇企业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改革出版社 1990年版。
    113.国务院农研中心发展研究所:《走向现代化的抉择:关于中国长期发展问题的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114.海闻:《中国乡镇企业研究》,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1997年版。
    115.何畏:《关于人民公社由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全民所有制的基本标志》,《经济研究》1958年第12期。
    116.洪银兴、陈宝敏:《苏南模式的新发展——兼与温州模式比较》,《改革》2001年第4期。
    117.侯建新:《农民、市场与社会变迁——冀中11村透视并与英国乡村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年版。
    118.胡必亮:《发展理论与中国》,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119.胡寄窗、谈敏:《新中国经济思想史纲要:1949~1989》,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120.黄守宏:《乡镇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经济研究》1990年第5期。
    121.黄峥:《刘少奇一生》,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5年版。
    122.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 1986年版。
    123.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 1992年版。
    124.黄祖辉:《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民市民化》,《经济研究》1989年第3期。
    125.黄祖辉等:《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制度透视及其对中国的政策含义》,《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5期。
    126.黄祖辉、蒋文华等:《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制度透视——理论述评与应用分析》,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年版。
    127.嵇亮:《不应片面估价社队企业》,《苏州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
    128.季龙:《当代中国的集体工业》,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1年版,第243页。
    129.焦必方:《日本农村工业的发展及启示》,《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第8期。
    130.江苏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社队工业发展的必然性及其继续前进的途径》,《江苏经济探讨》1984年第4期。
    131.江苏省农村经济调查局综合处:《苏浙乡镇企业发展之比较》,《江苏统计》2002年第4期。
    132.金春明:《建国后三十三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133.金春明、陈登才:《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3年版。
    134.金祥荣:《转型期农村制度变迁与创新》,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年版。
    135.开封师范学院地理系:《红旗渠》,商务印书馆 1976年版。
    136.孔庆榕、肖星耀:《关于社队企业调整中若干问题的探讨》,《学术研究》1981年第3期。
    137.李稻葵:《转型经济中模糊产权理论》,《经济研究》1995年第4期。
    138.李伯重:《理论、方法、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史研究新探》,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139.李国健:《谈谈社队企业实行承包责任制的问题》,《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84年第3期。
    140.李培林等:《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社会学卷),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141.李庆曾、刘福垣、蔡昉:《我们对“以工补农”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农业经济丛刊》1986年第5期。
    142.厉以宁:《乡镇企业股份制——组建与运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143.林青松等:《中国农村工业:结构、发展与改革》,经济科学出版社 1989年版。
    144.林铁:《河北省的人民公社运动》,《红旗》1958年第9期。
    145.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
    146.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上海三联书店 1994年版。
    147.罗荣渠:《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年版。
    148.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
    149.刘小玄:《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及其对效率的影响》,《经济研究》1995年 第7期。
    150.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9年版。
    151.柳随年、吴群敢:《“大跃进”和调整时期的国民经济》,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4年版。
    152.鲁道夫.吕贝尔特:《工业化史》,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3年版。
    153.马立诚、凌志军:《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8年版。
    154.马齐彬、陈文斌:《中国共产党执政四十年》,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1989年版。
    155.马戎、王汉生、刘世定:《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历史与运行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156.米有录:《试论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在国民经济宏观运行中的条件》,《经济研究》1988年第3期。
    157.苗长虹:《中国农村工业化的若干理论问题》,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7年版。
    158.缪祖辛:《“三就地”可以突破》,《群众》1980年第6期。
    159.明恩溥:《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中国乡村生活》,时事出版社 1998年版。
    160.倪大奇:《毛泽东经济思想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1年版。
    161.农林部人民公社企业局编:《社队办企业》(第二集),农业出版社 1978年版。
    162.农业部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编:《中国农村:政策研究备忘录》,改革出版社 1991年版。
    163.农业部人民公社企业局:《社队办企业——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专辑》,农业出版社 1977年版。
    164.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课题组:《中国农业发展新阶段》,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年版。
    165.彭恒军:《乡镇社会论—农村工业化与新型工资劳动者研究》,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166.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 1989年版。
    167.秦晖:《十字路口看乡企——清华大学乡镇企业转制调查报告之研究(上)》,《改革》1997年第6期。
    168.秦晖:《十字路口看乡企——清华大学乡镇企业转制调查报告之研究(下)》,《改革》1998年第1期。
    169.秦晖:《农民问题:什么“农民”?什么“问题”?》,《方法》1998年第8期。
    170.秦晖、苏文:《田园诗与狂想曲》,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6年版。
    171.秦尊文:《小城镇道路:中国城市化的妄想症》,《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12期。
    172.任全珠:《股份制:历史起源、基本要义及其在我国农村的初步实践》,《农村经济研究参考》1992年第19期。
    173.阮遂楚:《在调整中发展社队企业》,《湖北财经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
    174.社论:《高举人民公社的红旗前进》,《人民日报》1958年9月3日。
    175.社论:《“得不偿失”论可以休矣》,《人民日报》1959年9月1日。
    176.社论:《打击经济犯罪,办好社队企业》,《人民日报》1982年5月9日。
    177.沈立人:《农副产品由社队企业加工的问题》,《经济研究》1980年第4期。
    178.施汉荣:《从美国经验看我国的农工商综合经营》,《学术研究》1981年第2期。
    179.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
    180.史东辉:《后起国工业化引论——关于工业化史与工业化理论的一种考察》,上海财经大 学出版社 1999年版。
    181.宋洪远、赵长保:《收入增长、就业转移、城镇化推进 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及
    182.政策选择思路》,《管理世界》1999年第1期。
    183.宋林飞:《“苏南模式”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江海学刊》2001年第3期。
    184.孙海鸣:《乡村生产要素的产业选择与我国乡镇工业的形成》,《经济研究》1986年第9期。
    185.孙林:《新中国农业经济思想史》,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186.孙文广:《效益、分工和农村产业政策》,《管理世界》1988年第2期。
    187.谭秋成:《乡镇集体企业产权结构的特征与变革》,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188.谭秋成:《乡镇集体企业中经营者持大股:特征及解释》,《经济研究》1999年第4期。
    189.田国强:《中国乡镇企业的产权结构及其改革》,《经济研究》1995年第3期。
    190.田松年、杨胜群:《共和国重大决策的来龙去脉》,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191.万解秋:《政府推动与经济发展——苏南模式的理论思考》,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
    192.汪海波:《新中国工业经济史》,经济管理出版社 1986年版。
    193.汪海波:《新中国工业经济史(1949-1957)》,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4年版。
    194.汪海波、董志凯:《新中国工业经济史(1958-1965)》,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5年版。
    195.汪海波:《新中国工业经济史(1979—2000)》,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1年版。
    196.王凤林:《社队企业怎样开创新局面》,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4年版。
    197.王贵宸、张留征:《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2年版。
    198.王积业、王建:《我国二元结构矛盾与工业化战略选择》,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6年版。
    199.王珏:《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四十年》(1—4卷),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1年版。
    200.王铭铭:《社区的历程》,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201.王叔云:《发展社队企业与农业现代化》,《四川财经学院学报》1980年第4期。
    202.王小鲁、夏小林:《优化城市规模、推动经济增长》,《经济研究》1999年第9期。
    203.王玉华:《乡镇企业集聚的土地制度创新与小城镇发展——再论“孙耿模式”》,《管理世界》2002年第3期。
    204.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年版。
    205.吴芝圃:《由农业生产合作社到人民公社》,《红旗》1958年第8期。
    206.夏德芳:《加快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性战略——积极稳步发展社队企业建立农工商综合经营的农业经济体制》,《江海学刊》1982年第3期。
    207.谢春涛:《大跃进狂澜》,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0年版,第57页。
    208.肖莎:《论乡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学刊》2002年第5期。
    209.肖莎:《对西部城市化水平的反思》,《宁夏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210.徐奎松:《乡镇企业开始“脱胎换骨”?》,《发展导报》2002年9月7日。
    211.徐玉坤:《社队企业应在经济调整中稳步发展》,《中州学刊》1981年第1期。
    212.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
    213.许涤新:《论社队企业和农工商联合企业的作用及其关系》,《江海学刊》1982年第2期。
    214.《许涤新同志谈我国发展企业和农工商联合企业的问题》,《中国社队企业报》1982年1 月1日。
    215.许全兴:《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1956-1976》,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3年版
    216.薛暮桥:《论建设社会主义和向共产主义过渡》,《新建设》1959年1月号。
    217.严闻广:《股份合作制也是一种现代企业制度》,《经济学动态》1994年第5期。
    218.杨重光、廖康玉:《试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经济研究》1984年第8期。
    219.叶世昌:《中国发展经济学的形成》,《复旦学报》2000年第4期。
    220.叶克林、陈广:《小城镇发展的必然性》,《经济研究》1985年第5期。
    221.亦农:《人民公社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经济研究》1959年第11期。
    222.于振国:《办好社队企业,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社会科学辑刊》1979年第5期。
    223.袁恩桢:《温州模式与富裕之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7年版。
    224.袁守启:《试论社队企业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客观必然性》,《东岳论丛》1984年第3期。
    225.苑鹏:《股份合作制与乡镇企业制度创新》,《中国农村经济》1995年第12期。
    226.赵晓雷:《中国工业化思想及发展战略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5年版。
    227.赵伟:《温州力量》,《经济学消息报》1999年11月26日。
    228.赵伟:《“温州模式”何去何从》,《经济学消息报》2000年4月7日。
    229.赵伟:《温州模式:作为区域工业化范式的一种理解》,《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1期。
    230.赵新平、周一星、曹广忠:《小城镇重点战略的困境与实践误区》,《城市规划》2002年第10期。
    231.赵新平、周一星:《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化道路及城市化理论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232.詹向阳:《农村劳动力的非正常转移要引起重视》,《中国农村经济》1988年第9期。
    233.钟祥财:《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理论的思想史意义》,《学术季刊》2001年第3期。
    234.钟永一:《社队企业问题不同观点简介》,《江海学刊》1982年第2期。
    235.张军:《改革后中国农村的非正规金融部门:温州案例》,《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7年秋季卷,总第20期。
    236.张军、冯曲:《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改制的一个分析框架》,《经济研究》2000年第8期。
    237.张乐天:《论人民公社制度及其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文科版)1996年第3期。
    238.张乐天:《面临新世纪挑战的温州——关于温州企业调查的几点思考》,载费孝通主编:《社会变迁与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239.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 研究》,东方出版中心 1998年版。
    240.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增订版),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241.张维迎:《公有制经济中的委托人-代理人关系:理论分析和政策含义》,《经济研究》1995年第4期。
    242.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与委托-代理关系》,《经济研究》1996年第9期。
    243.张晓山、苑鹏、国鲁来、潘劲:《农村股份合作企业产权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244.张晓山:《乡村集体企业改制后引发的几个问题》,《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245.张根生等:《我国乡镇企业中长期发展构想》,《中国农村经济》1988年第1期。
    246.张毅:《中国乡镇企业简史》,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年版。
    247.张卓元:《20年经济改革回顾与展望》,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8年版。
    248.郑杭生:《当代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实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
    249.郑经青:《在经济理论战线上更高地举起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光荣旗帜》,《经济研究》1959年第9期。
    250.郑勇军等:《中国农村工业化模式比较与政策选择研讨会综述》,《经济研究》1997年第7期。
    251.周维宏:《日本农村工业化史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2年版。
    252.周其仁、杜鹰:《发展的主题》,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253.周叔莲、郭克莎:《中国城乡经济及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6年版。
    254.周叔莲:《中国工业增长与结构变动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0年版。
    255.《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256.朱道华:《我国农业发展战略探讨》,《经济研究》1983年第4期。
    257.朱道华、冯海发:《农村工业化问题探索》,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年版。
    258.朱康对:《小农家文化与温州农村家庭经济》,《浙江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259.邹宜民、戴澜等:《苏南乡镇企业改制的思考》,《经济研究》1999年第3期。
    260.中共安徽省委编辑室编:《农业社大办工业》,安徽人民出版社 1958年版。
    26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 1982年版。
    26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2年版。
    26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第8册,第1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1993年、1998年版。
    26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第13册,第1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1996年、1997年版。
    26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刘少奇年谱》(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6年版。
    266.中国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人民公社研究小组:《高举人民公社的红旗胜利前进》,法律出版社 1960年版,第1辑。
    267.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小组:《城市与乡村》,科学出版社 1986年版。
    268.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报告》,第3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年版。
    269.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270.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1-2002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年版
    271.中国社会科学院温州农村调查组:《温州农村商品经济考察与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探索》,《经济研究》1986年第6期。
    1. Agesa Richard U., 2001. Migration and the Urban to Rural Earnings Differece: A Sample Selection Approac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hange, Vol. 49(4)
    2. Franklin Mendeles, Proto-Industrialization:"the first Phase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Vol.32, 1972
    3. Hope Kempe R., 1996.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 From Policy Failure to Policy Reform, M.E. Sharpe, Inc., New York.
    4. Jean Oi, 1992: "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 World Politics, Vol. 45, No. 1
    5. Johnson D. Gale, 1991. World Agriculture in Disarray, 2nd Edition, London: Macmillan
    6. Johnson D.Gale, 2000.Agriculture Adjustment in China: Problems and Prospects, Population andDevelopment Review, 26(2) (June 2000)
    7. Martin Weitzman and Chenggang Xu, 1994:"Chinese Township-village Enterprises as Vaguely Defined Cooperative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Vol.18
    8. Meier, G.M. ed., Leading Issu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9. North Douglass, 1994 "Economic Performance Through Time",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84, No. 3
    10. Parkin Michael, 1996. Economics, 3rd Edition,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11. Tan Gerald, 2000. Asian Development: An introdution to Economic, Social and Political Changein Asia, Singapore: Times Academic Press
    12. Victor Nee, 1992: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of Market: Hybrid Forms, Property
    13. Rights and Mixed Eco0nomy in China,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 37, No.1
    14. White William, 1992, "Information and the Control of Agents",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organization 18(1992)
    15. William Oliver, 1992, "Markets, Hierarchies, and the Modern Corpor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17 (1992)
    16. Todaro, M. (1969) .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9
    17. Miyao, T, and Shapiro, P. (1979) Dynamics of Rutal-Urban Migration in a Developing Economy.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