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身在京华,心系齐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山东是个人口大省,也是移民输出大省。近代山东的大规模向外移民一直是史学界和社会学界关注的历史现象。北京、东北地区、安徽、江苏、河南和上海等都是吸纳山东移民的地区。山东人闯关东成为社会史与移民史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人们对山东人“闯京城”的现象关注明显不够。尽管近代旅京山东人和他们的后代已经成为北京市民中的庞大群体,但是,学术界对这一移民群体的史学研究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展开。
     北京长期居于京师和首都地位,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消费城市。北京的商业与山东商人的经营息息相关,以致于近代北京商会的领导权力由山东籍商人所长期操持。近代北京许多行业如餐饮、绸缎、屠宰、粮食、芝麻油和木材加工等等,都是山东商人纵横驰骋的天下。由此,在古老的北京城形成了一支人数众多且极有势力的商人群体——山东商帮(简称鲁商)。
     从清代到北洋时期,北京作为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一些有志于成才的山东学子把获取深造的希望放在了北京,北京的学校集聚了大量的鲁籍学生,这些鲁籍学生毕业之后有的步入官场,逐渐成为北京军政界不可忽视的群体。
     从事体力劳动的山东人则是下层群体。大批失去土地的山东农民历经千辛万苦来到北京谋生,遍布京城的大街小巷。北京作为近代消费城市的特征使得这些身无分文的山东移民只能选择体力劳动来维护他们的自身生存。
     由此,我们形成了这样一种初步的印象,近代山东人向北京持续不断地移民,是自然与社会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山东移民在北京具有庞大的数量和复杂的社会阶层分化和巨大的社会能量。
     山东人向北京的常态性迁移较之于山东移民“闯关东”现象有很大的差别。山东人入京现象的成因、变化和影响都有哪些独特的动机?他们对转换生活空间又持有怎样的期待呢?
     在北京当地人(实际上他们当中很多人也是外来移民的后代)看来,这些移入北京的山东人仍然是“客民”。商业的竞争、政治上的倾轧以及本地人的排外观念都对旅京山东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旅京山东人在北京的适应过程也是充满曲折的。他们在北京如何拓展自身的生活空间?
     旅京山东人几乎分布于北京社会的各个阶层。他们常年在北京生活,有的人终生未再返回故土,然而他们对家乡的眷恋却又是十分厚重的。旅京山东人利用同乡关系结成了一种极有韧性的社会网络——同乡网络。这种网络的构成和扩大为旅京山东人跨阶层、跨行业地寻求利益共识,表达共同呼声提供了可能。但是,这种网络并不是处于无限制扩大的状态之中,在特定的情境下也有选择和排斥。那么,旅京山东人又是以何种标准来相互认同的呢?
     旅京山东人并不是单向的索求者,他们在各北京的行各业中谋生发展,客观上为北京城市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北京在近代社会变迁中,留下了山东人的深深足迹。那么怎样看待旅京山东人对北京近代城市发展的作用及影响呢?
     近代中国风起云涌,旅京山东人在北京这个特殊的城市空间里上演了种种生动的历史活剧。在涉及山东的重大政治事件中,如在民国初年收回青岛和威海卫问题、解决临城劫案等事件中,旅京山东人都积极参与,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家乡安危的忧虑是促成旅京山东人投入这场爱乡、爱国运动的主要因素,但是他们是如何借助北京这一特殊城市空间对家乡事务发挥影响?又是如何处理家乡认同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呢?
     问题的产生引发笔者探索“近代旅京山东人”这一主题的兴趣。笔者决定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晚清时期和整个民国时期,即1840年至1949年的一百多年为考察时段,将这一时期不同社会阶层的旅京山东人作为考察对象,运用历史学、社会学、人口学、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等多种学科理论方法,通过对多种史料的解读,来动态而完整地再现旅京山东人的历史风貌。
     全文除了导言和结论,共有六章:
     第一章“北望燕赵,南览齐鲁——近代山东人进京概况”。本章分析近代山东人的迁移入京客观原因和主观动机,并结合京鲁之间的地缘关系和北京的城市特征来说明北京何以能大量吸纳山东移民。
     第二章“从会馆到同乡会——旅京山东人的同乡组织”。近代,随着山东人在北京的聚集,成立同乡组织成为必然。山东人最初在北京成立了传统的同乡组织——会馆。清末以来,由于社会形势变化以及移民数量的增加等因素,现代性的同乡组织——同乡会开始出现。同乡组织在旅京山东人中具有重要凝聚作用。
     第三章“近代北京的山东商帮”。山东商帮是旅京山东人群体中比较有稳定性的一个部分。山东商帮在北京的经营业务与他们的籍贯有明显的关联,展现出同业即同乡的特征。山东商帮在北京的长期发展,彰示了旅京山东人在北京如何取得经济地位,并将其转化为社会地位的历程。山东商帮对近代北京商会的长期把持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随着近代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同业之间的竞争使得同乡网络在经济利益面前被弱化。
     第四章“北京与山东的互动:旅京山东人的推力”。旅京山东人是一个庞大的移民群体。尽管他们进入北京的途径不同,社会地位和职业分工也不同,但他们都对北京的城市发展起到了程度不等的作用。本章把王懿荣、宋哲元、赵登禹和时传祥纳入到一个研究视野中,形象地阐述不同时期、不同社会阶层的旅京山东人对北京城市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
     旅京山东人虽然身在北京,但是仍然关心家乡事务,通过不同的途径对家乡事务发挥作用或施加影响。北京这个具有特殊政治地位的城市为他们扩大影响力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在特定情况下,旅京山东人起到了沟通家乡与中央的作用。
     第五章“清末旅京山东人同乡网络的整合——以莱阳民变为背景”。清末时期,旅京山东人的地方利益意识普遍上升。在中央权威严重下降的时期,旅京山东人表达了对清政府加强控制地方的不满。本章以莱阳民变为背景,可以看出旅京山东人在政治上所构成的网络与发挥的作用。
     第六章“爱乡与爱国的统一——以青岛和威海卫交涉为背景”。本章叙述旅京山东人在五四运动中的积极活动,展现了旅京山东人如何通过北京这个特殊的城市空间,实现了爱国与爱乡的统一。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作为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移民群体,旅京山东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在北京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同时也对家乡的历史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大批山东人在北京从事商业活动,活跃了北京的市场,满足了北京社会各阶层的日常生活需要,同时,一些山东商人扩大了资本积累,提高了自身在北京的社会地位,并将其转化为政治资源。旅京山东人充分利用家乡的地理优势和文化资源,通过迁居在北京这个政治中心城市,拓展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并构成了一个极有张力和韧性的同乡网络,这个网络具有广泛性、持续扩张性、选择性的特征。旅京山东人依靠同乡网络加强了自身在北京的社会地位,有效地保障了自身的利益,把自身培育成京城中不可小觑的移民群体。
     近代中国社会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迁,每个生活在北京的山东人都不由自主地卷入到这个社会变迁的潮流中。从日常生活行为到文化价值观念,都无不受到变迁潮流的推动而发生位移,尽管这种位移在某个特定时期看起看来是相当缓慢的。当然,与山东相比,尤其是山东的广大农村相比,北京社会变迁的步骤更为明显。因此,旅京山东人比家乡人更多地接受了近代文明的泽润。
     然而,对众多的旅京山东人来说,进入北京这座城市,就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如何调适自己的观念和行为,以适应在北京的“他乡”生活。这一问题在本文研究中有充分的解释。可以看出,旅京山东人在近代社会变迁中,表现出很强的适应能力,既有对空间变化的适应,又有对时代变化的适应。自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以强力手段打开中国大门之后,中国被迫告别漫长的封建时代,在动荡中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尽管山东人进京潮流并未发生较大的改变,北京仍然是山东人移居的重要目的地。但是,北京已经呈现出向近代化城市转变的态势。近代工商业在北京开始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来自农业大省的山东人进入北京后,就大多从事与北京日常经济生活相关的工作,从掏井担粪到经营饭庄和绸布店,可以说北京的工商业都有山东人的踪影。旅京山东商人在精心经营自己的传统项目的同时,一些商人将眼光放到了新兴的经营项目如啤酒酿造业。
     无疑,在北京谋生创业的过程中,山东人不仅实现了居住空间的转换,而且不由自主地完成了从乡村居民向城市市民的社会角色转换。旅京山东人的这种社会角色转换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自身的观念转变。他们在北京以山东同乡相互建构家乡认同的同时,又把这种认同融合于民族国家的认同。这种转变是与民族国家意识的上升同步的。如果说在莱阳民变中,旅京山东人总体上还是以家乡利益为本位,那么这种爱乡意识与效忠封建王朝的意识是有明显差距的。当然,这种爱乡意识不能被简单定性为狭隘的地域意识。因为通过切身地体会到家乡利益的损失,旅京山东人深刻地意识到这种问题在全国范围的普遍性。由于清王朝即将处于覆灭的状态,一个满目疮痍,与民为敌,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封建王朝难以唤起全国民众的效忠,故旅京山东人难以把对家乡的忠诚转化为对清王朝的忠诚,自然也无法实现与清政府通畅而有效的沟通。
     到五四运动时期,旅京山东人把家乡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统一起来,并与北洋政府实现了有效的沟通。五四运动避免大规模暴力流血事件的发生,与旅京山东人争取鲁籍军政人员的支持和理解有很大的关系。类似吴佩孚这些手握生杀大权的人物,之所以对五四运动表现出支持和同情,固然是本于自身利益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政治姿态,其目的在于排斥当时亲日的皖系段祺瑞和徐树铮势力,从而赢得全国各界民众的好感。但是,吴佩孚的表态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他身为山东人,不可能完全割舍对家乡的感情。当家乡的主权利益受到侵害时,顺应同乡的呼吁也就合乎一种历史逻辑了。
     旅京山东人在近代历史上把爱乡与爱国意识的统一,表明一个地域群体,只有与国家建立密不可分的关系,不以狭隘的眼光来看待自身与别的地域关系,才能让自己身处其中的国家孕育长久不衰的生命力。
Shandong province is not only a big population province,but also an immigrants province.It was a history phenomenon that Shandong immigrated on a large scale in modern times.Beijing,The three provinces of the northeast China,Anhui,Jiangsu, Henan and Shanghai,etc,were areas of Shandong immigrants.Althrough Shandong immigrants and their descendants in Beijing were Beijing citizens now,the group are still not studied.
     Beijing is a consume city in mordern times.Beijing's commerce had so close to do with Shandong businessmen,that Beijing Chamber of Commerce was controlled by them.They mainly engaged in food and drink,silks and satins,slaughtering,grains, seame oil,lumber mill,etc.Thus the powerful group of Shandong businessmen came into being in Beijing.
     Beijing,as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North Government,attracted people from the whole country.Some Shandong students hoped to study further in Beijing,so schools in Beijing gathered many Shandong students.Some of them gratduated became an important group of military and political circles in Beijing.
     Shandong physical labour was a group of lower levers.Shandong peasents who lost their lands had gone through all kinds of hardship and difficultties to come to Beijing.They had to engaded in physical labour to support themselves.
     Thus,we can draw a tentative impression,that in modern times Shandong immigrants to Beijing was a result that natural and social changed.Shandong immigrants had large number and complecated social levels.
     Shandong immigrants to Beijing were much different from Shandong immigrants to the three provinces of the northeast China.Why did Shandong immigrants go to bejing? What hope did they had to Beijing?
     Beijing native considered Shandong immigrants as "nonnative".Competition for markets,engaging in internal strife for politics and native antiforeignism challenged Shandong immigrants to a contest.Shandong immigrants adapted themselves to Beijing tortuously.How they expanded themselves life sphere in Beijing?
     Shandong immigrants nearly were ditributed over all social levels in Beijing. They lived in Beijing all year.Some of them did not returned their hometown,but they were reluctant to leave hometown.Shandong immigrants weaved social network——fellowship network by fellowship.This network made it possible for commom interest of Shandong immigrants.But it was not expanded without limit.It was selective and rejective under some circumstances.Thus,how did Shandong immigrants accept the standard each other?
     Shandong immigrants were not only demanders.They developed in all professions,this contributed to Beijing city advancing objectively.Shandong immigrants left deeply foot in Beijing city in modern times.What fuction and influnce did Shandong immigrants have to Beijing city in modern times?
     In modern times,China winds rising and clouds scudding,Shandong immigrants act history play in Beijing city.They actively took part in and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political incidents of Shandong,such as Weihaiwei question,Qingdao question, Lincheng incident,etc.Concerning about hometown safety was important factor that threw themselves into the patriotic movements.But how did they influnce for their hometown in Beijing? And how did they deal with relation between interest of their hometown and country interest?
     These questions give rise to my interest for studying on Shandong immigrants in Beijing in modern times.Based on abundant document information,the paper studies on Shandong immigrants at all kinds of social levels from 1840 to 1949,and shows their history features with the help of history,socioligy,anthropology,etc.
     It is studied along above clues in this paper.There are six chapters in this paper except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Chapter One:Shandong Immigrants to Beijing in Modern Times.Shandong immigrants to Beijing had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factors.There wer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birth place and profession.
     Chapter Two:From Guild Halls to Associations of Fellow Provinces Organizations of Shandong Province.It was necessary to build orgnizations of Shandong province with Shandong immigrants gathering in Beijing in modern times. Shandong immigrants bulid traditional organizations——guild halls in early time. Since late Qing Dynasty modern organization——associations of fellow provinces had appeared.Organizations had important cohesion of Shandong immigrants.
     Chapter Three:the Group of Shandong Businessmen in Beijing in Modern Times.They were a stable group among Shandong immigrants in Beijing.It had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birth place and profession.Shandong businessmen had developed in Beijing for a long time,this showed how they obtained economical position and how it transformed into social position.Shandong businessmen seized Beijing chamber of commerce for long time.But competion between the same trade made fellowship weakened for economy interest.
     Chapter Four:Interaction between Beijing and Shandong:Thrust of Shandong Immigrants.Althrought Shandong immigrants came to Beijing by different way,and their social position and profession were different,they all contributed to Beijing city. this chapter took Song-zheyuan,Zhao-dengyu and Shi-chuanxiang as examples, showing that diferent social levels of Shandong immigrants' function and influnce to Beijing.
     Shandong immgrants lived in Beijing,but they concerned on their hometown. Beijing city provided them convenience for their influnceto their hometown.Under some specific conditions,Shandong immgrants linked up their hometown with central authority.
     Chapter Five:Conformity of Fellowship Network of Shandong Immigrants——Analysis of laiyang incident.In late Qing Dynasty,local beneifit conscious of Shandong immgrants promoted commonly.With central anthority falling, Shandong immgrants dissatisfied with the Qing Government controlling locality strongly.The politics network that Shandong immigrants weaved and disintegrating could be seen from Laiyang incident in this chapter.
     Chapter Six:Loving their Country in Unity with Loving their Hometown——Analysis of the May Fourth Movoment of 1919.Analysis of the May Fourth movoment of 1919.This chapter shows how Shandong immigrants unitied loving their country in with loving their hometown in Beijing city in Beijing city.
     From above,we can see that Shandong immigrants left their deeply footprints in Beijing as a group of local immigrants in long history time.Meanwhile they influnced development of their hometown importantly.Many Shandong immigrants engaged in trade in Beijing,so Beijing business was brisk and supplied consumer demand.Some of Shandong immigrants increased their capital,and transferred capital to political resources.In Beijing Shandong immigrants weaved a tenacious fellowship network having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regional,trans-sectoral,trans-social stratum.Depending on fellowship network,Shandong immigrants strengthened their social position and ensured their own benefits,this made themselves be important immigrants in Beijing.
     Everyong in Beijing would be revolved into the tide of social changes.Their actions and values were changed by the tide.Though the changes were so slowly in some time,Social changes were more distinct in Beijing than in Shandong.So Shandong immigrants accepted modern culture more than Shandong native.Mang Shandong immigrants had to adapted themselve to Beijing.From the paper, Shandong immigrants had strong adaptability.In modern times,modernized enterprise appeared in Beijing.Under the circumstance,Shandong immigrants in Beijing were engaged in works correlated with everyday life.,such as drilling well, loading faeces,catering,silks and satins,etc.Shandong immigrants engaged in not only the tranditional trade,but also the rising trade.
     Undoubtedly,Shandong immigrants not only transformated living sphere,they also transformated social roles from villagers to citizens.This led to ideal transformation in some degree.They unitied hometown recognization with country recognizition.Shandong immigrants emphasized on hometown benefits in Laiyang incidence.Off cource,it was not narrow local idea.The downfall of the Qing dynasty did not arose loyality of the whole country people.Shandong immigrants could not transformated hometown loyality to country loyality,and could not promote mutual understanding with the Qing Government.They realized it commom hometown benefits loss the whole country in the May Fourth movoment of 1919,So they united hometown benefits with country benefits,and promote mutual understanding with the North Government,What avioded a large scale bloody incidence,with the help of Shandong official politilcal and millitary circul.Wu-peifu sympathized with the May Fourth movoment,not only because of self interest,but also because he is a Shandong person.When his hometown benefits were infringed,he accorded to fellowship. Shandong immigrants unitied loving their hometown with loving their country,this shows that as a local group,it had great vitality only when was connected with country.
引文
[1]参阅[美]韩起澜(Emily Honig),卢明华译:《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Creating Chinese Ethnicity:Subei People in Shanghai,1850-198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2]宋钻友著:《广东人在上海:1843-1949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李瑊著:《上海的宁波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美]顾德曼(Bryna Goodman):《民国时期的同乡组织与社会关系网络——从政府和社会福利概念的变中对地方、个人与公众的忠诚谈起》,《史林》2004年第4期。
    [5]参见[美]顾德曼(Bryna Goodman)著,宋钻友译:《家乡、城市和国家——上海的地缘网络与认同,1853-1937》(Native Place,City,and Nation:Regional Networks and Identities in Shanghai,1853-193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美]罗威廉(William T Rowe)著,江溶、鲁西奇译:《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Commerce and Society in a Chinese City,796-1889),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序言》,《四库全书总目》。
    [2]《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1928年5月广州),欧阳哲生编:《傅斯年全集》第三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1]参见[民国]赵尔巽等纂:《清史稿》卷四三六,列传二二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总一二三七一页。
    [2]参见白新良著:《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页。
    [3]参见白新良著:《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71-272页。
    [4]参见王耀生:《明清时期山东进士地域分布特点及经济、区位、民风的关系》,《中国地方志》2005年第9期。
    [1]北京市档案馆藏,《北大招生简章、农学院农学丛刊投稿简章及两广同学会、山东同乡会简章、名单等》,档号:J066-001-00108。
    [1]八大祥分别是:瑞蚨祥、谦益祥、瑞生祥、瑞增祥、瑞林祥、益和祥、广盛祥、祥益号。
    [1]参见张建明、齐大之著:《话说京商》,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6年版,第151-289页。
    [1]参见《新京报》社编:《北京地理.传世字号.民生》,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版,第206-211页。
    [2]此处参阅了张建明、齐大之著:《话说京商》,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6年版,第166-264页。
    [1]北京市档案馆藏:《山东旅平同乡会会员名单》,档号:J019-001-00426。
    [2][清]朱寿朋编,张静庐等校点:《光绪朝东华录》第四卷,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总第三五三六页。
    [3]统理黄县团练义胜营务编:《黄县团练杂记》,原件藏于山东省博物馆。
    [1]统理黄县团练义胜营务编:《黄县团练杂记》,原件藏于山东省博物馆。
    [2]烟台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烟台市志》,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4年版,第1726页。
    [3]烟台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烟台市志》,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4年版,第1726页。
    [1]以上参见华盂阳、张洪杰编著:《老北京人的生活》,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254页。
    [1]北京市档案馆藏:《北京市井水业同业公会第四届当选职员名册》,档号:087-056-001。
    [1]华孟阳、张洪杰编著:《老北京人的生活》,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251页。
    [1]参见时纯利、张兴康著:《时传祥传略》,齐河县政协文史委员会编:《齐河文史资料》(第三辑),1981年版。
    [1]参见山东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山东大学校史资料》第一期,1981年。
    [1]《旅京鲁人请撤田中玉》,《申报》,1922年9月22日。
    [2]当时吴佩孚将司令部设在河南洛阳,但是笔者在这里仍然把他作为一个旅京山东人。
    [1]宓汝成编:《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1863-1911》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 1963年版,第795-796页。
    [2]参见安作璋主编:《山东通史》近代卷上册,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第336页。
    [1]马鸿谟编:《民呼、民吁、民立报选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2年版,第259页。
    [2]参见《顺天时报》,光绪三十四年八月十日、十一日、十三日、十四日(1908年9月5日、6日、8日、9日)。
    [1]《大公报》,1910年10月2日。
    [2]安作璋主编:《山东通史》近代卷上册,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第334页。
    [1]参见安作璋主编:《山东通史》现代卷下册,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第698-699页。
    [清]允裪等奉敕纂:《大清会典》卷八《户部》,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刘冈等修,刘启端等纂:《大清会典事例》,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续修四库全书本(第809册)。
    [清]刘锦藻纂:《皇朝续文献通考》,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续修四库全书本。
    京师商务总会编:《京师商会众号一览表》,石印本,1915年。
    京师商务总会编:《京师商会众号一览表》,石印本,1918年。
    山东莱阳旅平学生会编:《山东莱阳旅平学生会会员齿录》,1929年。
    娄学熙主编:《北平市工商业概况》,北京:北平市社会局印行1932年版。
    马芷庠著:《北平旅行指南》,北京:燕山出版社1935年版。
    《北京市统计览要》,1936年。
    田蕴瑾编:《最新北平指南》,上海:自强书局1938年版。
    北京市商会编:《北京市商会会员录》,1938年。
    北京市商会编:《北京市商会临时救济会报告书》,1938年。
    正风经济社主编:《北京市工商业指南》,北京:中华印书局 1939年版。
    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
    汪敬虞编:《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二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1957年版。
    彭泽益编:《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四卷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
    朱寿朋编纂:《光绪朝东华录》(二),北京:中华书局 1958年版。
    中国史学会济南分会编:《山东近代史资料》第二分册,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钱实甫编:《清季重要职官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编辑:《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矿务档》(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0年版。
    钱实甫编:《清季新设职官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山东省地方志资料征集委员会编:《山东省志资料》,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61 年版。
    宓汝成编:《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1863-1911》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 1963年版。
    刘寿林编:《辛亥以后十七年职官年表》,台北:文海出版社 1974年版。
    [民国]赵尔巽等纂:《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 1977年版。
    胡汶本、田克深编:《五四运动在山东资料选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0年版。
    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朱保炯、谢沛霖编著:《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版。
    上海博物馆图书资料室编:《上海碑刻资料选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年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工商史料》(1),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 1980年版。
    山东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山东大学校史资料》第一期,1981年。
    李华编:《明清以来北京工商会馆碑刻选编》,北京:文物出版社出版 1980年版。
    孙敦恒等编:《一二九运动资料》第二辑,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年版。
    杨米人等著:《清代北京竹枝词》,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2年版。
    马鸿谟编:《民呼、民吁、民立报选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2年版。
    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山东史志资料》,1983年第3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山东史志资料》,1984年第1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研究室选编:《清实录山东资料选》中册、下册,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编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青岛市档案馆编:《帝国主义与胶海关》,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
    荣孟源、章伯锋、顾亚:《近代稗海》,昆明: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1989年版。
    青岛市博物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编:《德国侵占胶州湾史料选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
    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驰名京华的老字号》,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
    中国民主建国会北京市委员会编:《北京工商史话》第一辑,北京:中国商业出 版社1987年5月版。
    中国民主建国会北京市委员会编:《北京工商史话》第二辑,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1987年6月版。
    中国民主建国会北京市委员会编:《北京工商史话》第三辑,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1988年12月版。
    《北京市人民政府民政局会馆调查工作报告(1949年11月5日)》,《北京档案史料》,1988年第2期。
    刘同钧主编:《辛亥革命前莱海招抗捐运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89年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26辑,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
    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山东工商经济史料集萃》第一、二、三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
    钱实甫编著:《北洋政府职官年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年版。
    耿申等编:《北京近代教育记事》,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1991年版。
    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济南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章丘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遐迩闻名的祥字号》,济南:济南出版社 1991年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莱阳市委员会文史委员会编:《莱阳文史资料》(第二辑)1991年版。
    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山东省志·民政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2年版。
    刘同钧、董礼刚编:《莱海招抗捐运动与辛亥革命》,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末北京外城巡警右厅会馆调查表(1906年)》,《历史档案》1995年第2期。
    彭泽益主编:《中国工商行会史料集》,北京:中华书局 1995年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晚清山东地方商会史料》,《历史档案》1996年第4期。
    北京市档案馆编:《北京会馆档案史料》,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
    山东省临清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出版社编:《临清市志》,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
    清乾隆官修:《续文献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0年版。
    《北京百科全书》总编辑委会、《北京百科全书·宣武卷》编辑委员会编:《北京百科全书·宣武卷》,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2002年版。
    江庆柏编著:《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
    李金龙、孙兴亚主编:《北京会馆资料集成》全三册,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7年版。
    《大公报》
    《盛京时报》
    《申报》
    《东方杂志》
    《晨报》
    《神州日报》
    《山东官报》
    《时报》
    《正宗爱国报》
    《山东杂识》
    《民国日报》
    《北平市政公报》,第19期。
    北京市档案馆藏:《山东福山旅平同乡会益友社请求备案的呈文和社会局的批(附章程)》,档号:J002-002-00084。
    北京市档案馆藏:《山东旅平同乡会关于成立山东治安促进会的呈文(附简章职员名册)》,档号:J002-002-00098。
    北京市档案馆藏:《北京各省会馆调整会和河北、贵州安徽、云南、湖南、福建、山东等省会馆整理会成立的公函、呈文及市公署、社会局的批、训令(附章程)》,档号:J002-002-00129。
    北京市档案馆藏:《山东旅平同乡会请求备案、改选职员的呈文和社会局的批(附简章)》,档号:J002-002-00180。
    北京市档案馆藏:《山东登莱胶、济南、山左等会馆请求备案的呈文及社会局的批(附简章》,档号:J002-002-00263。
    北京市档案馆藏:《河北、山东等同乡会介绍孟秀珍等难民入收容院的函及社会局批示》,档号:J002-006-00371。
    北京市档案馆藏:《京师警察厅关于吕海寰确为山东族京同乡会会长的复函及直隶、热河广西教育 厅厅长北京教育会会长等就职致京师学务局的函(附:教育会职员名单》,档号:J004-001-00254。
    北京市档案馆藏:《山东中学关于可否收留朝鲜学生黄元方等四名随四名班上课的函及京师学务局的复函》,档号:J004-002-00079。
    北京市档案馆藏:《山东、东三省、求实中学、农业教员讲习所等关于学生毕业、修业及考试等问题的呈及京师学务局的复函(附:学生履历表》,档号:J004-001-00078。
    北京市档案馆藏:《山东省流平同学会关于在平同学组织流平同学会恳请备案的呈和教育局的批》,档号:J004-004-00419。
    北京市档案馆藏:《北京市政府关于为山东、河南、湖北、江西等省水灾募捐的函及市商会关于为哈尔飞戏院等义演免捐等给社会局、财政局的呈、函以及该两局的批、复函等》,档号:J071-001-00122。
    北京市档案馆藏:《北大医学院关于赠送钢盔、面具和救济灾民破制服问题与北平市各界救国团体募集救国联合会及山东旅平同乡会鲁省水灾筹赈会来往函》,档号:J029-003-01002。
    北京市档案馆藏:《私立山东中学学生花名册》,档号:J181-006-02678。
    北京市档案馆藏:《山东昌邑、黄、荣城、福山等县旅平同乡会成立申请备案之文件(附发起人名册)》,档号:J181-014-00486。
    北京市档案馆藏:《山东登莱胶义园公所关于学益三拖欠房租请驱逐腾房的函》,档号:J181-018-21909。
    北京市档案馆藏:《北大招生简章、农学院农学丛刊投稿简章及两广同学会、山东同乡会简章、名单等》,档号:J066-001-00108。
    北京市档案馆藏:《北大医学院关于赠送钢盔、面具和救济灾民破制服问题与北平市各界救国团体募集救国联合会及山东旅平同乡会鲁省水灾筹赈会来往函》,档号:J029-003-01002。
    北京市档案馆藏:《山东旅京同乡会、山东登莱胶义园情况报告、章程、会员名单等》,档号:J019-001-00426。
    北京市档案馆藏:《山东登莱胶、济南、山左等会馆请求备案的呈文及社会局的批(附简章)》,档号:J002-002-00263。
    北京市档案馆藏:《北平山东中学》,档号:ZQ017-003-00087。
    北京市档案馆藏:《北平市教育局准山东旅平同乡会关于调查平津各校鲁籍贫困学生的训令及市立各校的呈报(附:北平市私立文华女子中学和市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鲁籍贫困学生名册)》,档号:3004-002-1417。
    北京市档案馆藏:《北平市第二女子中学、佑贞女子中学等校鲁籍贫困学生名册》,档号:J004-002-1924。
    北京市档案馆藏:《京师私立山东中学校章及管理规则》,档号:J004-002-2094。
    北京市档案馆藏:《山东旅平同乡会为救济逃平难民出具启事委托居住同乡劝募》,档号:J181-016-00621。
    北京市档案馆藏:《山东旅平同乡会会员登记表记》,档号:ZQ017-004-00043。
    北京市档案馆藏:《甘肃、辽宁、辽北、安东、热河、山东、海阳、昌邑、浙江鄞慈、风阳、七邑、河南怀灰、委员名单及北京市人民政府民政局的批》,档号:J019-001-00438。
    北京市档案馆藏:《山东旅平同乡会为救济逃平难民出具启事委托居住同乡劝募》,档号:J181-016-00621。
    北京市档案馆藏:《1947年各省会馆总登记表》,档号:J002-002-00263。
    北京市档案馆藏:《北大医学院为调查鲁籍学生和旅外学生与山东省教育厅来往函》,档号:J029-003-00350。
    北京市档案馆藏:《北平市警察局关于救济山东难民筹募冬振的批》,档号:J181-016-00621。
    北京市档案馆藏:《北大医学院函送鲁籍学生调查表及有关学生成绩肄业等问题与山东省教育厅的来往函(附调查表)》,档号:J029-003-00292。
    北京市档案馆藏:《北大医学院填报鲁籍学生调查、履历表和贷费贫苦学生与山东省来往函》,档号:J029-003-00290。
    北京市档案馆藏:《北平市第二女子中学、佑贞女子中学等校鲁籍贫困学生名册》,档号:J004-002-01924。
    北京市档案馆藏:《北平市教育局准山东旅平同乡会关于调查平津各校鲁籍贫困学生的训令及市立各校的呈报(附:北平市私立文华女子中学和市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鲁籍贫困学生名册)》,档号:J004-002-01417。
    北京市档案馆藏:《京师私立山东中学校章及管理规则》,档号:J004-002-02094。
    北京市档案馆藏:《北平市教育局准山东旅平同乡会关于调查平津各校鲁籍贫困学生的训令及市立各校的呈报(附:北平市私立文华女子中学和市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鲁籍贫困学生名册)》,档号:J004-002-01417。
    北京市档案馆藏:《京师私立山东中学关于改选董事、聘用校长及学校总则请鉴核给京师学务局的呈以及京师学务局的指令》,档号:J004-002-00160。
    北京市档案馆藏:《山东旅京同乡会、山东登莱胶义园情况报告、章程、会员名单等》,档号:J019-001-00426。
    北京市档案馆藏:《山东登莱胶、济南、山左等会馆请求备案的呈文及社会局的批(附简章)》,档号:J002-002-00263。
    北京市档案馆藏:《京师警察厅内右一区警察署关于私立山东中学校控秦顺窃物逃走的送案表》,档号:J181-019-03635。
    北京市档案馆藏:《山东登莱胶义园公所关于学益三拖欠房租请驱逐腾房的函》,档号: J181-018-21909。
    北京市档案馆藏:《北大招生简章、农学院农学丛刊投稿简章及两广同学会、山东同乡会简章、名单等》,档号:J066-001-00108。
    北京市档案馆藏:《私立山东中学学生花名册》,档号:J181-006-02678。
    北京市档案馆藏:《山东、安徽等中学校关于人事任免给京师学务局的详》,档号:J004-002-00106。
    北京市档案馆藏:《山东福山旅平同乡会益友社请求备案的呈文和社会局的批(附章程)》,档号:J002-002-00084。
    北京市档案馆藏:《山东旅平同乡会关于成立山东治安促进会的呈文(附简章职员名册)》,档号:J002-002-00098。
    北京市档案馆藏:《京师警察厅关于吕海寰确为山东族京同乡会会长的复函及直隶、热河广西教育厅厅长北京教育会会长等就职致京师学务局的函(附:教育会职员名单)》,档号:J004-001-00254。
    北京市档案馆藏:《安徽、山东中学、公立第一中学等校关于更换校长、教职员的呈文及京师学务局的指令》,档号:J004-002-00297。
    北京市档案馆藏:《京师私立山东中学、励群学院、务本女子职业学校关于更换校长给京师学务局呈及京师学务局指令(附:京师公立职业学校教职员一览表)》,档号:J004-002-00399。
    北京市档案馆藏:《北京山东中学、务本女子职业学校关改选校长的呈文及中华教育改进社函送候选董事名单》,档号:J004-002-00351。
    北京市档案馆藏:《北平私立山东中学住宿生名册》,档号:J004-001-01782。
    北京市档案馆藏:《京师私立山东中学关于改选董事、聘用校长及学校总则请鉴核给京师学务局的呈以及京师学务局的指令》,档号:J004-002-00160。
    北京市档案馆藏:《北京第一至四中学、山东中学等学校关于造送课程表、教职员名册一览表、周年概况给京师学务局呈及京师学务局指令》,档号:J004-002-00150。
    北京市档案馆藏:《北平市私立山东中学应届毕业生履历表及成绩表》,档号:J004-002-01740。
    北京市档案馆藏:《北平市私立山东中学民国卅七年度第二学期教职员一览表及毕业生成绩一览表》,档号:J004-002-02021。
    北京市档案馆藏:《北平市财政局关于代发平津鲁藉学生救济费事项的呈与天津教育局、山东教育厅的来往函电和救济学生名单等》,档号:J009-003-00069。
    北京市档案馆藏:《牛羊肉业委员、会员名册、公会改名呈文、批示》,档号:087-035-00001。
    北京市档案馆藏:《京师私立山东中学、第一中学等校董会关于更换校长、聘请教员的呈文及京讲学务局的指令(附:履历表职教员一览表)》,档号:J004-002-00372。
    北京市档案馆藏:《北京市私立山东中学职教员、去职教员一览表及各级学生历年成绩一览表》,档号:J004-002-00992。
    北京市档案馆藏:《北京市私立山东中学民国卅三、卅四年职教员初高中班三年级毕业生成绩一览表》,档号:J004-002-01311。
    北京市档案馆藏:《北平市私立山东中学呈请更聘校长及市教育局的指令》,档号:J004-002-01474。
    北京市档案馆藏:《北京市私立山东中学职教员、去职教员一览表及各级学生历年成绩一览表》,档号:J004-002-00992。
    北京市档案馆藏:《山东中学校务促进会关于在局立案的呈(附:山东中学校务促进会执行委员会全体名录和促进会简章、宣言)》,档号:J004-002-00367。
    北京市档案馆藏:《北京市私立山东中学登记立案报告、组织章程、图书仪器标本、药品清册和教师履历表、董事会调查表等》,档号:153-001-00808。
    北京市档案馆藏:《北京市米庄业同业公会会员名册》,档号:087-031-00011。
    北京市档案馆藏:《猪肉业会员名册、委员组长名册商业登记异动》,档号:087-034-00003。
    北京市档案馆藏:《旧货委托业估衣委员、会员名册、异动及改选文件》,档号:087-029-00004。
    北京市档案馆藏:《旧货委托业估衣委员改造名册、章程及会员名册》,档号:087-029-00006。
    北京市档案馆藏:《北京市井水业同业公会章程》,档号:087-056-00001。
    北京市档案馆藏:《牛羊肉业委员、会员名册、公会改名呈文、批示》,档号:087-035-00001。
    北京市档案馆藏:《木材商业木业改选理事、委员会员名册》,档号:087-026-00005。
    北京市档案馆藏:《牛羊肉业委员、会员名册、公会改名呈文、批示》,档号:087-035-00001。
    北京市档案馆藏:《北京市井水业同业公会第四届当选职员名册》,档号:087-056-00001。
    北京市档案馆藏:《饮食业会员、委员名册、异动及章程》,档号:087-036-00001。
    北京市档案馆藏:《饮食业社团登记表、委员简历表、组织简章》,档号:087-036-00003。
    北京市档案馆藏:《粮食杂货业、米面粮、粮栈委员会员名册、章程》,档号:087-031-00011。
    北京市档案馆藏:《粪业委员、会员名册调查表、章程》,档号:087-051-00001。
    北京市档案馆藏:《机制面粉油脂业委员会员名册、会章改选文件》,档号:087-014-00001。
    北京市档案馆藏:《纺织品业绸缎洋货改选文件、会员、委员名册》,档号:087-015-00002。
    北京市档案馆藏:《粪业委员、会员名册调查表、章程》,档号:087-051-00001。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内务部民治司第四科收赵尔巽等呈为旅京山东同乡会组山东灾区救济会暨推举正副会长情形请鉴察备案警厅转饬保护由》,档号:1001-1445之2。
    [清]张作砺修,张凤羽纂:《招远县志》,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刻本。
    [清]施润章修,杨奇烈纂:《登州府志》,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刻本。
    [清]胡璘修,牟国玠纂:《栖霞县志》,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刻本。
    [清]李蕃修,范廷凤纂:《黄县志》,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刻本。
    [清]廖有恒修,楊通睿纂:《济宁州志》,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刻本。
    [清]万邦维修,魏元爵、张重润纂:《莱阳县志》,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刻本。
    [清]岳濬、法敏修,杜诏、顾瀛纂:《山东通志》,清雍正七年(1729年)修,乾隆元年(1736年)刻本。
    [清]王俊修,李森纂:《临清州志》,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刻本。
    [清]卫苌纂修:《乾隆栖霞县志》,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刻本。
    [清]袁中立修,毛贽纂:《黄县志》,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刻本。
    [清]何乐善修,萧劼等纂:《福山县志》,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刻本。
    [清]李天骘修,岳庚廷纂:《荣成县志》,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刻本。
    [清]张同声修,李图等纂:《胶州志》,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刻本。
    [清]尹继美纂修:《黄县志》,清同治十年(1871年)刻本。
    [清]林溥修,周翕鐄纂:《即墨县志》,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刻本。
    [清]方汝翼、贾瑚修,周悦让、慕容榦纂:《登州府志》,清光绪七年(1881年)刻本。
    [清]黄丽中修,于如川纂:《栖霞县志》,清光绪五年(1897年)刻本。
    [清]宋朝桢修,陈传弼纂《潍县乡土志》,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石印本。
    [民国]赵琪修、袁荣叟纂:《胶澳志》第三卷,青岛:青岛华昌印刷局1928年铅印版。
    [民国]王陵基修,于宗潼纂:《福山县志稿》,1920年修,1931年铅印本。
    [民国]梁秉鲲等修,王丕煦等纂:《莱阳县志》卷七,1925年排印本。
    [民国]李锺豫修,张殿邦纂:《黄县志》,1937铅印本。
    [清]光绪佚名纂修:《寿光县乡土志》,民国年间版。
    [清]周家楣、缪荃孙等编纂:《光绪顺天府志》第二册,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清]张曜、杨士骧等修,孙葆田、法伟堂等纂:《山东通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李家瑞编:《北平风俗类征》,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影印本1937年版。
    逆旅过客:《都市丛谈》,北京:文奎堂1940年版。
    [清]陈恒庆著:《谏书稀庵笔记》,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版。
    [明]刘侗、于弈正著:《帝京景物略》,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民国]崇彝著:《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2年版。
    [清]朱彭寿纂:《安乐康平室随笔》,北京:中华书局 1982年版。
    [明]张爵、[清]朱一新著:《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2年版。
    [清]戴璐著:《藤阴杂记》,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2年版。
    [清]震钧著:《天咫偶闻》,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2年版。
    徐一士编著:《一士类稿 一士谈荟》,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3年版。
    [清]吴长元辑:《宸垣识略》,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3年版。
    张伯驹编著:《春游琐谈》,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4年版。
    [清末民初]徐珂编撰:《清稗类钞》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 1984年版。
    陈宗蕃编著:《燕都丛考》,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1991年版。
    [清]王培荀著:《乡园忆旧录》,济南:齐鲁书社 1993年版。
    [清]汪启淑著:《水曹清暇录》,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1998年版。
    刘以芬著:《民国政史拾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8年版。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重修海阳义园碑记》。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重整山东登莱义园宝应寺公产碑记》。
    [清]吴研人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版。
    浩然著:《金光大道》,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2年版。
    中国社会学社编:《中国人口问题》,上海:世界书局 1932年版。
    王云五、李圣五主编:《移民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3年版。
    黄泽苍编:《山东》,上海:中华书局 1935年版。
    窦季良编著:《同乡组织之研究》,重庆:正中书局 1943年版。
    龚骏著:《各国移民研究》,出版地不详,1944年版。
    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资本主义经济改造研究室、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资本主义经济改造研究室编写:《北京瑞蚨祥》,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年版。
    何炳棣著:《中国会馆史论》,台北:台湾学生书局 1966年版。
    李洪鳌著:《人口问题与经济增长》,台北:正中书局 1969年版。
    梁方仲编著:《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
    邹依仁著:《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年版。
    张玉法著:《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 山东省,1860-1916》,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社 1982年版。
    蔡尚思著:《论清末民初中国社会》,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3年版。
    王树槐著:《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江苏省,1860-1916》,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84年版。
    廖正宏著:《人口迁移》,台北:三民书局 1985年版。
    费孝通著:《乡土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5年版。
    刘铮主编:《人口理论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5年版。
    林克光、王道成、孔祥吉主编:《近代京华史迹》,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傅崇兰著:《中国运河城市发展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
    周宗贤著:《血浓于水的会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印行 1985年版。
    李达嘉著:《民国初年的联省自治运动》,台北:弘文馆出版社 1986年版。
    田方著:《中国移民史略》,北京:知识出版社 1986年版。
    周振鹤、游汝杰著:《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
    李慕真主编:《中国人口》(北京分册),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7年版。
    路遇著:《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7年版。
    王守中著:《德国侵略山东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吕伟俊等主编:《宋哲元》,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1989年版。
    黄棣侯主编:《山东公路史》第一册,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89年版。
    冯尔康、常建华著:《清人社会生活》,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0年版。
    张水良著:《中国灾荒史(1927-1937)》,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0年版。
    朱英著:《辛亥革命时期新式商人社团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年版。
    滕则之著:《山东人口史》,济南:山东新闻出版局 1991年版。
    张仲礼著:《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社会作用中的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年版。
    罗荣渠、牛大勇编著:《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年版。
    赵传集主编:《山东自然灾害防御》,青岛:青岛出版社 1992年版
    行龙著:《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2年版。
    葛剑雄著:《移民与中国》,香港: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1992年版。
    顾宝昌编著:《社会人口学的理论视野》,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2年版。
    乔志强主编:《中国近代社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2年年版。
    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山东省志·民政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虞和平著:《商会与中国早期近代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
    杜恂诚著:《中国传统伦理与近代资本主义》,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版。
    王笛著:《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北京:中华书局 1993年版。
    李文海等著:《近代中国灾荒续编(1919-1949)》,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3年版。
    黄有泉著:《洪洞大槐树移民》,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3年版。
    张海鹏、张海瀛主编:《中国十大商帮》,合肥:黄山书社 1993年版。
    山东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山东省志·水利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
    庞毅著:《中国清代经济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
    汤锦程著:《北京的会馆》,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4年版。
    安作璋主编:《山东通史》(近代卷)上、下册,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
    安作璋主编:《山东通史》(现代卷),上、下册,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
    胡春焕、白鹤群编著:《北京的会馆》,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4年版。
    李文海等编著:《中国近代十大灾荒》,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
    曹子西主编:《北京通史》第八、九卷,北京:中国书店 1994年版。
    钱穆著:《国史大纲》(下),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4年版。
    姜涛著:《中国近代人口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
    李德滨著:《近代中国移民史要》,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1994年版。
    李华著:《山东商帮》,台北:万象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995年版。
    从翰香主编:《近代冀鲁豫乡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张海鹏、王廷元著:《徽商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吕伟俊主编:《民国山东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马敏著:《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朱汉国主编:《中国社会通史》(民国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6年版。
    潘文伟著:《中国商帮》,北京:改革出版社 1996年版。
    王强、何思源著:《何思源:宦海沉浮一书生》,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何兹全等编:《一位诚实爱国的山东学者》,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 1996年版。
    池子华著:《中国近代流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
    韩光辉著:《北京城市人口地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
    陈宝良著:《中国的社与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
    胡玉远主编:《燕都说故》,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6年版。
    董龙凯著:《潮起潮落:中国移民史话》,沈阳:沈阳出版社 1997年版。
    杜桂芳著:《潮汕海外移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杨国强著:《百年嬗变:中国近代的士与社会》,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7年版。
    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移民史》第六卷(清、民国时期),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朱英著:《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以近代中国商会为主体的历史透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王同桢:《老北京城》,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7年版。
    朱英著:《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以近代中国商会为主体的透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吴建雍等著:《北京城市生活史》,北京:开明出版社 1997年版。
    侯式亨主编:《北京老字号》,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1998年版。
    许檀著:《明清时期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
    张仲礼主编:《中国近代城市企业·社会·空间》,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宋林飞著:《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葛剑雄著:《葛剑雄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安介生著:《山西移民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张青著:《洪洞大槐树移民志》,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0年版。
    车吉心、王育济主编:《中华野史》,济南:泰山出版社 2000年版。
    周鸿、朱汉国主编:《中国二十世纪纪事本末》,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庞树奇、范明林主编:《普通社会学理论》,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王先明著:《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车吉心总主编:《中华野史》清朝卷五,济南:泰山出版社 2000年版。
    尹均科、张宗平主编:《北京历史丛书》,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0年版。
    章开沅、马敏、朱英主编:《中国近代史上的官绅商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华孟阳、张洪杰编著:《老北京人的生活》,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0年版。
    李瑊著:《上海的宁波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宋钻友著:《广东人在上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庄维民著:《近代山东市场经济的变迁》,北京:中华书局 2000年版。
    宋元强编著:《状元史话》,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0年版。
    马敏著:《商人精神的嬗变:近代中国商人观念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杨念群著:《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陆韧著:《变迁与交融:明代云南汉族移民研究》,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山东大学百年史》编写组编:《山东大学百年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刘高著:《北京戊戌变法史》,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1年版。
    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宋子然、彭发德、刘德宣、杨小平、赵良剑等著:《四川水库移民史》,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版。
    李志鸿著:《从“唐山祖”到“开台祖”:台湾移民与家族社会》,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2年版。
    行龙主编:《近代山西社会研究——走向田野与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年版。
    朱英著:《近代中国商人与社会》,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周均美主编:《中国会馆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2年版。
    毛世屏、郭锷权编著:《中国商帮传奇》第二辑《齐鲁商雄》,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2年版。
    朱英著:《近代中国商人与社会》,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王俞春著:《海南移民史志》,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3年版。
    唐力行著:《商人与中国近代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彭南生著:《行会制度的近代命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王守中著:《威海卫与甲午战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方彪编著:《北京的茶馆、会馆、书院、学堂》,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年。
    朱英著:《中国近代同业公会与当代行业协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林主编:《山东近代灾荒史》,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版。
    安作璋、王志民主编:《齐鲁文化通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李平生著:《山东老字号》,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王守中著:《威海卫与甲午战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4年版。
    苍铭著:《云南边地移民史》,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4年版。
    萧源锦著:《状元史话》,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4年版。
    杨涌泉编著:《中国十大商帮探秘》,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5年版。
    林国平著:《福建移民史》,北京:方志出版社 2005年版。
    李明伟著:《清末民初中国城市社会阶层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版。
    范玉春著:《移民与中国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谭红著:《巴蜀移民史》,成都:巴蜀书社 2006年版。
    郭剑林著:《吴佩孚传》,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6年版。
    张建明、齐大之著:《话说京商:图文商谚本》,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06年版。
    王云著:《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王笛著,李德英、谢继华、邓丽译:《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宋钻友著:《广东人在上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
    王日根著:《中国会馆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
    全汉升著:《中国行会制度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7年版。
    方平著:《晚清上海的公共领域(1895-1911)》,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
    范立君著:《近代关内移民与中国东北社会变迁(1860—1931)》,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
    张津梁、姬广武著:《兰州历史文化:民族移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
    刘德增著:《闯关东:2500万山东移民的历史与传说》,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年版。
    高红霞著:《上海福建人研究(1843-1953)》,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版。
    [德]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著,甘阳译:《人论》(An Essay un Man),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英]韦伯斯特(A.Webster)著,陈一筠译:《发展社会学》(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development),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Max Weber)著,于晓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spirit of capitalis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7 年版。
    [美]R·E·帕克(R.E.Park)著,宋俊岭,吴建华译:《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文集》,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Gilbert Rozman)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中国的现代化》(The modernizatiuon of China),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美]伊恩·罗伯逊(Ian Robertson)著,黄育馥译:《社会学》(Sociology),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英]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著,朱泱、胡企林、朱和中译:《人口原理》(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年版。
    [美]周策纵著:《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The May Fourth Movement: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法]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著,顾良、张慧君译:《资本主义论丛》(Fernand braudel ecrits sur le capitalisme),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
    [美]黄宗智著:《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美]韩起澜(Emily Honig)著,卢明华译:《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Creating Chinese Ethnicity:Subei People in Shanghai,1850-198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美]顾德曼(Bryna Goodman)著,宋钻友译:《家乡、城市和国家——上海的地缘网络与认同,1853-1937》(Native Place,City,and Nation:Regional Networks and Identities in Shanghai,1853-193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年版。
    [日]广田康生(広田康生)著,马铭译:《移民和城市》)(移民と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美]罗威廉(William T Rowe)著,江溶、鲁西奇译:《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Commerce and Society in a Chinese City,1796-1889),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Mark Elvin and G.William Skinner,eds.,The Chinese City Between Two Worlds,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G.William Skinner,ed.,The City in Later Imperial China,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
    William Rowe.Hankow:Commerce and Society in China,1796-1889.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
    郑鸿笙:《中国工商业公会及会馆、公所制度概论》,《国闻周报》,1925年5月第二卷第二期。
    林颂河:《统计数字下的北平》,陶孟和编辑:《社会科学杂志》,南京:社会调查所出版1931年第2卷第3期。
    李华:《明清以来北京的工商业行会》,《历史研究》1978年第4期。
    雷大受:《漫谈北京的会馆》,《学习与研究》1981年第5期。
    贺海:《北京的工商业会馆》,《北京日报》,1981年11月21日。
    吕作燮:《明清时期的会馆并非工商业行会》,《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2期。
    庄维民:《近代山东的商人组织》,《东岳论丛》1986年第2期。
    王跃生:《清代北京流动人口初探》,《人口与经济》1989年第6期。
    纪良:《近代北京城市的变迁》,《北京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
    徐鼎新:《旧上海工商会馆、公所、同业公会的历史考察》,《上海研究论丛》: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年第5辑。
    李文海:《中国近代灾荒与社会生活》,《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5期。
    张鸿奎:《移民论》,《学术季刊》1992年第3期。
    果鸿孝:《清末民初北京的工商业》,《北京社会科学》1993年第2期。
    刘宁波:《北京都市民俗文化的复合性》,《北京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
    王日根:《论明清会馆的神灵文化》,《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第4期。
    官美堞:《清代山东黄县的发展》,《清史论丛》1994年12月第1版。
    高洪兴:《近代上海的同乡组织》,《学术季刊》1995年第1期。
    宋钻友:《民国时期上海同乡组织与移民社会关系初探》,《学术季刊》1996年第3期。
    马学强:《一个传统商帮的时代变迁》,《史林》1996年第3期。
    丁长清:《试析商人会馆、公所与商会的联系与区别》,《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3期。
    宋钻友:《民国时期上海同乡组织与移民社会关系初探》,《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6年第3期。
    段天顺:《竹枝词与北京民俗》,《北京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吴建雍:《清前期京师宣南士乡》,《北京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宋钻友:《一个传统组织在城市近代化中的作用——上海广肇公所初探》,《史林》 1996年第4期。
    胡光明:《清末民初京津冀城市快速进展的历史探源和启示》,《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曹竣:《上海宁波帮的抗日救国活动》,《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1期。
    张福记:《清末民初北京旗人社会的变迁》,《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刘娟:《近代北京的商会》,《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王日根:《近代工商性会馆的作用及其与商会的关系》,《厦门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刘小萌:《清代北京内城的居民分布格局与变迁》,《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虞和平:《清末以后城市同乡组织形态的现代化——以宁波旅沪同乡组织为中心》,《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3期。
    宫宝利:《清代会馆、公所祭神内容考》,《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董龙凯:《1855-1874年黄河漫流与山东人口迁移》,《文史哲》1998年第3期。
    赵兰亮、于澎:《五四运动中上海的山东同乡团体》,《学术月刊》1998年第12期。
    张天宇:《老北京的水夫》,《北京档案史料》1999年第1期。
    王均、祝功武:《清末民初时期北京城市社会空间的初步研究》,《地理学报》1999年第1期。
    吴慧:《会馆、公所、行会:清代商人组织演变述要》,《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3期。
    王世勇、薛川:《齐鲁文化与山东商人经营风格的形成》,《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3期。
    赵兰亮:《关于上海近代山东移民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1999年第12期。
    欧人:《山东商人的经商特性与儒家文化》,《商业经济研究》2000年第1期。
    庄维民:《近代山东传统商人资本的衰落蜕变及其意义》,《山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庄维民:《近代山东商品流通结构的变迁及意义》,《东岳论丛》2000年第2期。
    宋钻友、叶斌:《一部研究同乡团体的佳作——读顾德曼教授的<籍贯、民族与城市>》,《史林》2000年第2期。
    袁熹:《清末民初北京的贫困人口研究》,《北京档案史料》2000年第3辑。
    庄维民:《近代山东商人资本地域分布结构的变动及影响》,《齐鲁学刊》2000年第4期。
    牛淑萍:《清代山东移民东北述论》,《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万江红、涂上飙:《民国会馆的演变及其衰亡原因探析》,《江汉论坛》2001年第 4期。
    冯筱才:《中国商会史研究回顾与反思》,《历史研究》2001第5期。
    冯筱才:《中国大陆最近之会馆史研究》,《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台北)2001年第30期。
    彭南生:《近代工商同业公会制度的现代性刍论》,《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许檀:《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轨迹探讨》,《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2期。
    唐仕春:《清末民初北京同乡会馆社会资源流动轨迹》,严洪昌编:《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邱国盛:《百年北京史研究综述》,《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唐仕春:《试论北洋时期在京同乡会馆中的请托活动》,《北京档案史料》2002第4期。
    王日根:《晚期至民国时期会馆演进的多维趋向》,《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刘凤云:《清代北京会馆的政治属性与士商交融》,《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邱国盛:《从国家让渡到民间介入——同乡组织与近代上海外来人口管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王耀生:《明清时期山东进士地域分布特点及经济、区位、民风的关系》,《中国地方志》2005年第9期。
    范金民:《明代地域商帮的兴起》,《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3期。
    王刚、李光伟:《清末时论与山东莱阳海阳抗捐斗争》,《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王静:《试论近代天津的山东旅津同乡会》,《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第7期。
    宋志东:《近代瑞蚨祥的商业文化信仰》,《民俗研究》2008年第1期。
    刘莉萍:《社会变迁中的天津会馆》,《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赵兰亮:《近代上海的山东移民与山东同乡团体》,上海师范大学1999年硕士学位论文。
    陶水木:《浙江商帮与上海经济近代化研究》,浙江大学1999年博士学位论文。
    林士铉:《清季东北移民实边政策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学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
    魏莉:《会馆功能的近代演化——以清末民初北京的安徽同乡会馆为中心》,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李瑞峰:《戊戌维新与北京的会馆》,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胡广洲:《明清山东商贾精神研究》,山东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冯剑辉:《近代徽商研究》,山东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宋志东:《近代山东商人的经营活动及其经营文化》,山东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杨颖:《从“闯关东”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近代东北移民地域认同的个案研究》,山东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日]泽崎坚造(澤崎堅造):《北京市商舍の同郷性》,《经济论叢》,京都法学会1941年第52卷第5号。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