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宋代杭州寺院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两宋是中国佛教转折的重要时期,僧官制、度牒制、敕额制日渐完备,佛教完全纳入国家政权控制之下,呈现出世俗化、平民化特点。近年来宋代佛教研究日益引起学界关注,并取得了较多成果。然宋代寺院研究相对较少。寺院作为佛教发展的主要载体,既是僧众修行的重要场所,也是联系不同社会群体的重要纽带,其修建和发展过程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故以寺院为研究为中心,探讨佛教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无疑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本文以两宋杭州寺院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寺院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的基础上,对其地理分布、修建和破坏情况、建筑设施及布局、建设依靠力量以及诸社会阶层与寺院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以传统的历史学、文献学研究方法为基础,侧重于史料的甄别和历史过程的考察,注重探讨两宋杭州寺院发展变迁的历史进程及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学和宗教学理论,力图从实证中提取观点和认识,虽不求也不可能做到“重建过去如当时发生一样”,但仍努力“于史实中求史识”,以求对认识中国古代的国家与社会、政策与现实、世俗与宗教等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首先,本文从历史时段和地域空间两个角度,对宋代杭州寺院发展的历史背景、政策环境进行了总体考察和分析,意在说明南宋时期杭州成为全国佛教中心并非单一的动因,而是政治环境、佛教政策、文化传统、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次,通过对南宋杭州寺院地理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分析,以及寺院的创建和破坏情况梳理,藉以说明自然地理因素、社会发展水平和人的内心需求诸因素对寺院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再次,通过对宋代杭州寺院的内部设施梳理及寺院建筑布局分析,力图展示宋代寺院建筑布局与佛教发展时代特点之间的关系,并对僧人在寺院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梳理宋代杭州寺院与诸社会阶层之间的互动关系,探讨两宋皇室及官僚与杭州寺院关系的诸多异同。
     以上考察和分析表明,杭州作为吴越首府和南宋都城期间,是其寺院建设最为迅速的两个时期,其佛教中心地位的最终确立,与此关系密切。两宋时期,中央佛教政策变化不大,但两宋杭州寺院修建状况却截然不同,这足以说明政治权力是影响寺院建设和佛教发展的关键力量。僧人是寺院建设的主导力量,其个人素质和表现,对寺院的兴衰发展影响重大。宋代杭州寺院建筑设施及布局变化、不同社会阶层与寺院之间的相互关系,表明宋代寺院的独立性已基本消失,佛教寺院形态的中国化、世俗化基本完成。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the institutions of SengGuan, DuDie, and Chi'e improved day by day. Buddhism was completely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secular regime and demonstra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cularization and the common people. The Song Dynasty is an important period of Chinese Buddhism's transition. The study of Song Buddhism has gained increasing attention from scholars in recent years and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However, there has not been much research done on the Buddhist temples themselves. As the main carrier of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the Buddhist temple is an important place, not only because it serves as the Monks' home, but also because it functions as a forum for interactions between different social groups. Therefore, its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social reality. Using the Buddhist templ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ety and Buddhism is undoubtedly a new approach to studying the religion's evolution.
     By focusing on the Buddhist temples of Hangzhou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and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its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ondi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emples'distribution, construction and destruction; building facilities and layout; the strength of construc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lass and Buddhist temples.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historiography research methods, and focusing on screening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the paper emphasizes the historical process and the reasoning behind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Buddhist temples in Hangzhou. Based on this theory, and the combination of sociology and religion, I come to a conclusion based on empirical study. I don't plan to "reconstruct history as the real one occurred in the past", but I still make every effort to "search for the historical view from the historical evidence". I hope that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new answers to a great many questions, such a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nation and society, policy and reality, as well as common customs and religion in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Firs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historical period and geographical space, I will analyze the overall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policy environment of the Buddhist temples of Hangzhou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I intend to explain the fact that Hangzhou became the center of Buddhism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and not only due to one individual factor. Instead, it is a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of many factors, such as political environment, Buddhist policies, cultural tradition, and various socio-economic factors. Secondly, in addition to the discussion of the aforementioned factors, I will also study the temples'construction and destruction and the reasons behind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Hangzhou's Buddhist temples throughout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I try to explain that there are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natural geography,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mental demands, that significantly impact the temple's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Thirdly, I try to s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rchitectural layout of the temples and the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I also discuss the Monks'leading role in building the templ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rnal facilities and the layout of the monastery buildings of the temples in Hangzhou. Finally, I study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Buddhists in Hangzhou's temples and the various social classes of the Song Dynasty, as well as discus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ong imperial family and bureaucracy with the Buddhists of Hangzhou's temples.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listed above demonstrate that the period when Hangzhou was the capital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and Wu Yue is the time w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mples occurred the fastest, and that thes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Buddhism Centre's eventual establishment in Hangzhou.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the central Buddhist policies changed little, while the method of construction of Hangzhou's temples changed greatly. This illustrates that political power is the key fact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ts temples. Monks are the leading force in the building of the temples, and as a result, their personal qualities and performance impact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emples. Upon examining the building facilities and the layout changes of Hangzhou's temples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as well a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ifferent social classes and the Buddhists at the temples, you can see that temples have become less independent over time. As a result, a Buddhist temple with both Chinese and secular characteristics has formed, producing far-reaching effects.
引文
《九朝编年备要》:[宋]陈均,《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十不二门指要钞》:[宋]知礼,《大正藏》第46册。
    《十国春秋》:[清]吴任臣,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年。
    《三国志》:[晋]陈寿,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1年。
    《三朝北盟会编》:[宋]徐梦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7年。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大正藏》第20册。
    《大日经义释》:[唐]释一行,《卍新纂续藏经》第23册。
    《大宋僧史略》:[宋]赞宁,《大正藏》第54册。
    《大昭庆律寺志》:[清]吴树虚,《杭州佛教文献丛刊》本。
    《大乘起信论》:[梁]真谛译,北京:中华书局校释本1992年。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唐]慧立本、释彦惊,《大正藏》第50册。
    《小畜集》:[宋]王禹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山右石刻丛编》:[清]胡聘之,《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
    《山居新话》:[元]杨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广弘明集》:[唐]道宣,《大正藏》第52册。
    《中国佛寺志丛刊》:白化文编,扬州:广陵书社1996年。
    《云巢编》:[宋]沈辽,《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云麓漫钞》:[宋]赵彦卫,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96年。
    《五代史补》:[宋]陶岳,《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五灯会元》:[宋]普济,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4年。
    《元史》:[明]宋濂,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6年。
    《凤凰山圣果寺志》:[清]释超乾,《杭州佛教文献丛刊》本。
    《天竺山志》:[清]管庭芬,《杭州佛教文献丛刊》本。
    《太平寰宇记》:[宋]乐史,《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太白山斋遣稿》:[宋]孙德之,《全宋文》第334册。
    《文庄集》:[宋]夏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文忠集》:[宋]周必大,《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文苑英华》:[宋]李防,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6年。
    《文献通考》:[元]马端临,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王文公文集》:[宋]王安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点校本1974年。
    《东都事略》:[宋]王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乐邦文类》:[宋]释宗晓,《大正藏》第47册。
    《出三藏记集》:[南朝]僧祐,《大正藏》第55册。
    《北山集》:[宋]程俱,《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北磵集》:[宋]释居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卢溪文集》:[宋]王庭珪,《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古灵集》:[宋]陈襄,《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史记》:[汉]司马迁,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
    《圣因接待寺志》:[清]秋峻,《杭州佛教文献丛刊》本。
    《平斋文集》:[宋]洪咨夔,《四部丛刊续编》本。
    《归元直指集》:[明]释宗本,《卍新纂续藏经》第61册。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6年。
    《旧唐书》:[后晋]刘昫,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
    《汉书》:[汉]班固,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年。
    《玉照新志》:[宋]王明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1991年。
    《白居易集》:[唐]白居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笺校本1988年。
    《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本。
    《龙川集》:[宋]陈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龙兴戒坛祥符寺志》:[清]张大昌,《杭州佛教文献丛刊》本。
    《伐檀集》:[宋]黄庶,《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传家集》:[宋]司马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全宋文》:曾枣庄、刘琳编,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全唐文》:[清]董诰编,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3年。
    《则堂集》:[宋]家铉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后汉书》:[南朝]范晔,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5年。
    《后汉书志》:[晋]司马彪,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5年。
    《夷坚志》:[宋]洪迈,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1年。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大正藏》第19册。
    《庆元条法事类》:[宋]谢深甫,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延祐四明志》:[元]袁桷,《宋元方志丛刊》本。
    《成化杭州府志》:[明]陈让、夏时正,《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曲洧旧闻》:[宋]朱弁,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2年。
    《朱子全书》:[宋]朱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点校本2002年。
    《江南通志》:[清]赵宏恩,《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老学庵笔记》:[宋]陆游,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9年。
    《至元嘉禾志》:[元]徐硕,《宋元方志丛刊》本。
    《西岩了慧禅师语录》:[宋]大观,《卍新纂续藏经》第70册。
    《西岩了慧禅师语录》:《卍新纂续藏经》第70册。
    《西湖游览志》:[明]田汝成,《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西湖游览志余》:[明]田汝成,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
    《西溪梵隐志》:[清]吴本泰,《杭州佛教文献丛刊》本。
    《许国公奏议》:[宋]吴潜,《丛书集成初编》本。
    《齐东野语》:[宋]周密,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年。
    《两浙金石志》:[清]阮元,光绪十六年浙江书局重刻本。
    《两朝纲目备要》:[宋]佚名,《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大正藏》第19册。
    《佛祖历代通载》:[元]释念常,《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佛祖统纪》:[宋]释志磐,《大正藏》第49册。
    《佛说诸德福田经》:《大正藏》第16册。
    《吴文正集》:[元]吴澄,《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吴郡志》:[宋]范成大,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吴越备史》:[宋]钱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大诏令集》:[宋]佚名,北京:中华书局句读本1962年。
    《宋书》:[南朝]沈约,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
    《宋太宗实录》:[宋]钱若水,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点校本2005年。
    《宋史》:[元]脱脱,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年。
    《宋史全文》:[元]佚名,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点校本2005年。
    《宋史纪事本末》:[明]陈邦瞻,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年。
    《宋会要辑稿》:[清]徐松,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57年。
    《宋论》:[清]王夫之,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4年。
    《宋诗纪事》:[清]厉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标点本,1983年。
    《宋高僧传》:[宋]赞宁,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7年。
    《宋朝事实》:[宋]李攸,北京:中华书局句读本1955年。
    《宋朝诸臣奏议》:[宋]赵汝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1999年。
    《攻媿集》:[宋]楼钥,《四部丛刊初编》本。
    《李遐叔文集》:[唐]李华,《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灵隐寺志》:[清]孙治、徐增,《杭州佛教文献丛刊》本。
    《芦川归来集》:[宋]张元干,《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芸庵类稿》:[宋]李洪,《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苏轼文集》:[宋]苏轼,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6年。
    《苏轼诗集》:[清]王文诰编,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2年。
    《苏魏公文集》:[宋]苏颂,《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陆游集》:[宋]陆游,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6年。
    《鸡肋集》:[宋]晁补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净慈寺志》:[清]释际祥,《杭州佛教文献丛刊》本。
    《姑苏志》:[明]王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宗镜录》:《大正藏》第48册。
    《宝庆四明志》:[宋]罗浚,《宋元方志丛刊》本。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李心传,北京:中华书局句读本1956年。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宋]李心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0年。
    《径山集》:[明]释宗净,《中国佛寺志丛刊》本。
    《松隐集》:[宋]曹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林和靖集》:[宋]林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欧阳修全集》:[宋]欧阳修,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1年。
    《武林旧事》:[宋]周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武林梵志》:[明]吴之琼,《杭州佛教文献丛刊》本。
    《武溪集》:[宋]余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泊宅编》:[宋]方勺,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年。
    《法苑珠林》:[唐]释道世,北京:中华书局校注本2003年。
    《范文正公集》:[宋]范仲淹,《四部丛刊初编》本。
    《金石文考略》:[清]李光暎,《石刻史料新编》第3辑,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
    《金石萃编》:[清]王昶,《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
    《青琐高议》:[宋]刘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1983年。
    《临川先生文集》:[宋]王安石,《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南宋古迹考:外四种》:[清]朱彭等,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大正藏》第46册。
    《咸淳临安志》:[宋]潜说友,《宋元方志丛刊》本。
    《城纪胜录》:[宋]耐得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挥麈录》:[宋]王明清,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1年。
    《毗陵集》:[宋]张守,《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洺水集》:[宋]程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癸辛杂识》:[宋]周密,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8年。
    《绝妙好词笺》:[宋]周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唐大诏令集》:[宋]宋敏求,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8年。
    《唐六典》:[唐]李林甫,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92年。
    《唐会要》:[宋]王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1991年。
    《唐国史补》:[唐]李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1979年。
    《唐僧弘秀集》:[宋]李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晋书》:[唐]房玄龄,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
    《栾城集》:[宋]苏辙,《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桐江续集》:[元]方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浙江通志》:[清]沈翼机,《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浩然斋雅谈》:[宋]周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耻堂存稿》:[宋]高斯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5年。
    《谈苑》:[宋]孔平仲,《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56年。
    《通典》:[唐]杜佑,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8年。
    《通雅》:[明]方以智,《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通鉴续编》:[元]陈桱,《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阅微草堂笔记》:[清]纪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高僧传》:[梁]释慧皎,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92年。
    《乾道临安志》:[宋]周淙,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梅溪集》:[宋]王十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梦溪笔谈》:[宋]沈括,北京:中华书局校正本1962年。
    《梦粱录》:[宋]吴自牧,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大正藏》第40册。
    《淮海集》:[宋]秦观,《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淳祐临安志》:[宋]施谔,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淳祐临安志辑逸》:[清]丁丙,《武林掌故丛编》本。
    《清异录》:[宋]陶毂,《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波杂志》:[宋]周煇,北京:中华书局校注本1994年。
    《续文章正宗》:[宋]真德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续资治通鉴长编》:[宋]李焘,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95年。
    《维摩诘所说经》:[东晋]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14册。
    《营造法式》:[宋]李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隆平集》:[宋]曾巩,《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隋书》:[唐]魏征,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
    《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大正藏》第20册。
    《鸿庆居士集》:[宋]孙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黄氏日抄》:[宋]黄震,《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黄庭坚全集》:[宋]黄庭坚,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
    《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明]佚名,《卍新纂续藏经》第69册。
    《景德传灯录》:[宋]道原,《大正藏》第51册。
    《曾巩集》:[宋]曾巩,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4年。
    《朝野类要》:[宋]赵升,《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湖海新闻夷坚续志》:[元]吴元复,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6年。
    《紫柏尊者全集》:[明]德清,《卍新纂续藏经》第73册。
    《释氏要览》:[宋]释道诚,《大正藏》第54册。
    《释氏稽古略》:[元]释觉岸,《大正藏》第49册。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
    《新唐书》:[宋]欧阳修,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
    《溪堂集》:[宋]谢逸,《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群书考索》:[宋]章如愚,《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鼠璞》:[宋]戴埴,《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嘉禾金石志》:[元]徐硕,《石刻史料新编》第2辑,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
    《嘉定赤城志》:[宋]陈耆卿,《宋元方志丛刊》本。
    《嘉泰会稽志》:[宋]施宿,《宋元方志丛刊》本。
    《演繁露》:[宋]程大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碧梧玩芳集》:[宋]马廷鸾,《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端明集》:[宋]蔡襄,《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鄮峰真隐漫录》:[宋]史浩,《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增一阿含经》:《大正藏》第2册。
    《慧因寺志》:[明]李翥,《杭州佛教文献丛刊》本。
    《摩诃僧祗律》:[晋]法显译,《大正藏》第22册。
    《撰集百缘经》:[三国]支谦译,《大正藏》第4册。
    《横浦集》:[宋]张九成,《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鹤林玉露》:[宋]罗大经,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年。
    《鹤林集》:[宋]吴泳,《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燕翼诒谋录》:[宋]王栐,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1年。
    《辩正论》:[唐]释法琳,《大正藏》第52册。
    《螺溪振祖集》:[宋]元悟,《卍新纂续藏经》第56册。
    《镡津集》:[宋]释契嵩,《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魏书》:[北齐]魏收,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
    《曝书亭集》:[清]朱彝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蠹斋铅刀编》:[宋]周孚,《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方广铝:《佛教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王勇、郭万平:《南宋临安对外交流》,杭州:杭州出版社2008年。
    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邓小南:《唐宋女性与社会》,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白文固:《中国古代僧尼名籍制度》,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刘长东:《宋代佛教政策论稿》,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
    刘淑芬:《中古的佛教与社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刘静贞:《北宋前期皇帝和他们的权利》,台北:稻香出版社1996年。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闫孟祥:《宋代临济禅发展演变》,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
    严耕望:《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严耀中:《中国宗教与生存哲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年。
    严耀中:《汉传密教》,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严耀中:《江南佛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何忠礼:《南宋史及南宋都城临安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何兹全:《五十年来汉唐佛教寺院经济研究(1934—1984)》,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何勇强:《钱氏吴越国史论稿》,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
    冷晓:《杭州佛教史》,香港:百通出版社,2001年。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2卷《隋唐五代时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吴松弟:《中国人口史》、第3卷《辽宋金元时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吴松弟:《中国移民史》第3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张十庆:《五山十刹图与南宋江南禅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张剑光:《唐五代江南工商业布局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
    张曼涛:《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6—1979年。
    李伯重:《唐代江南农业的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李承贵:《儒士视域中的佛教——宋代儒士佛教观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
    杜继文:《佛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杨倩描:《南宋宗教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杨曾文:《宋元禅宗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周祝伟:《7—10世纪杭州的崛起与钱塘江地区结构的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周峰:《吴越首府杭州及北宋东南第一州》,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
    周峰:《南宋京城杭州》,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
    周峰:《隋唐名郡杭州》,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
    林正秋:《南宋都城临安》,杭州:西泠印社1986年。
    林科棠:《宋儒与佛教》,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
    林富士:《礼俗与宗教》,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罗贯中:《三国演义》,济南:齐鲁书社标点本1994年。
    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
    段玉明:《相国寺——在唐宋帝国的神圣与凡俗之间》,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
    赵一新:《杭州佛教文献丛刊》(共20册),杭州:杭州出版社2006、2007年。
    钟毓龙:《说杭州》,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唐俊杰、杜正贤:《南宋临安城考古》,杭州:杭州出版社2008年。
    徐吉军:《南宋都城临安》,杭州:杭州出版社2008年。
    郭朋:《宋元佛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
    郭黛姮:《中国古代建筑史》第3卷《宋辽金西夏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顾吉辰:《宋代佛教史稿》,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
    顾志兴:《南宋临安典籍文化》,杭州:杭州出版社2008年。
    曹刚华:《宋代佛教史籍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梁天锡:《北宋传法院及其译经制度》,香港:志莲净苑2003年。
    梁思成:《梁思成全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萧默:《敦煌建筑研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
    黄启江:《北宋佛教史论稿》,台北:商务印书馆1997年。
    黄启江:《因果、净土与往生:透视中国佛教史上的几个面相》,台北:学生书局2004年。
    黄敏枝:《宋代佛教社会经济史论集》,台北:学生书局1989年。
    游彪:《宋代寺院经济史稿》,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
    蒋义斌:《宋代儒释调和论及排佛论之演进——王安石之融通儒释及程朱学派之排佛反王》,台北:商务印书馆1988年。
    蒋义斌:《宋儒与佛教》,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道端良秀:《中国佛教与社会福利事业》,台北:佛光出版社1986年。
    新文丰出版公司编辑部:《石刻史料新编》,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1986年。
    赖永海:《中国佛教百科全书·建筑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谭其骧:《长水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魏道儒:《宋代禅宗文化》,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
    [日本]西(?)定生:《中国经济史研究》,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年。
    [日本]佐藤成顺:《宋代仏教の研究——元照の净土教》,京都:山喜房佛书林2001年。
    [日本]牧田谛亮:《中国佛教史(下)》,《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45册。
    [日本]牧田谛亮:《中国近世佛教史研究》,《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46册。
    [日本]竺沙雅章:《中国佛教社会史研究》,京都:同朋舍1982年。
    [日本]高雄义坚:《宋代佛教史的研究》,《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47册。
    [日本]常盘大定:《续支那佛教的研究》,东京:春秋社1941年。
    [日本]斯波义信:《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日本]藤堂恭俊:《中国佛教史(上)》,《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44册。
    [日本]镰田茂雄:《简明中国佛教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
    [加]卜正民:《为权利祈祷:佛教与晚期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美]韩明士:《道与庶道:宋代以来的道教、民间信仰和神灵模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美]韩森:《变迁之神——南宋时期的民间信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马明达、杜常顺:《明代宦官与佛教寺院》,《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方立天、华方田:《古代浙江籍佛教学者与中国文化》,《浙江学刊》1988年第3期。
    方豪:《宋代佛教与遗骸之收瘗》,《中华学术院天主教学术研究所学报》1971年第3期。
    方豪:《宋代佛教对中国印刷及造纸的贡献》,《大陆杂志》1970年第41卷第4期。
    方豪:《宋代佛教对书法之倡导与贡献》,《中山学术文化集刊》1970年第6期。
    方豪:《宋代佛教对史学之贡献》,《幼狮学志》1970年第9卷第2期。
    方豪:《宋代佛教对社会及文化之贡献》,《现代学苑》1969年第6卷9-11期。
    方豪:《宋代佛教对泉源之开发与维护》,《大陆杂志》1971年第42卷第7期。
    方豪:《宋代佛教对绘画之贡献》,《现代学苑》1970年第7卷第10、11期。
    方豪:《宋代佛教对旅游之贡献》,《东方杂志》1971年第5卷第3期。
    方豪:《宋代佛教建筑举隅》,《现代学苑》1971年第8卷第9期。
    方豪:《宋代译经润文使之设置》,《东方杂志》1973年第7卷第4期。
    方豪:《宋代僧侣对于栽茶之贡献》,《大陆杂志》,1964年8月第29卷第4期。
    方豪:《宋代僧徒对造桥的贡献》,《东方杂志》1969年第3卷第4期。
    方豪《宋代佛教与遗骸之收瘗》,《中华学术院天主教学术研究所学报》1971年第3期。
    乐寿明:《我国唐宋以后佛教的特点》,《江淮论坛》1986年第3期。
    包伟民:《试论宋代城市发展中的新问题》,《中国史研究》(韩国)2006年第40辑。
    包伟民:《意象与现实:宋代城市等级刍议》,《史学月刊》2010年第1期。
    史念海:《隋唐时期长江下游农业的发展》,《河山集》第一集,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
    田光烈:《度牒在宋代社会经济中的地位》,《现代佛学》1962年第5、6期。
    白文固:《宋代的功德寺和坟寺》,《青海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全汉昇:《中古佛教寺院的慈善事业》,《食货》1935年第1卷第4期。
    全汉昇:《宋代东京对于杭州都市文明的影响》,《食货》1935年第2卷第3期。
    全汉昇:《宋代寺院所经营之工商业》,《国语季刊》1939年第6卷第3期。
    全汉昇:《宋代都市的夜生活》,《食货》1934年第1卷第1期。
    全汉昇:《南宋杭州的外来食料与食法》,《食货》1935年第2卷第2期。
    孙正容:《南宋临安都市生活考》,《文澜学报》1935年第1期。
    孙昌武:《唐代的宦官与佛教》,袁行霈:《国学研究》第9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严耕望:《唐代丝织工业之地理分布》,《大陆杂志》1956年第13卷第11期。
    何孝荣:《明代宦官与佛教的关系》,《南开学报》2000年第1期。
    何兹全:《中古大族寺院领户研究》,《食货》1936年第3卷第4期。
    何兹全:《中古时代之中国佛教寺院》,《中国经济》1934年第2卷第9期。
    吴松弟:《南宋移民与临安文化》,《历史研究》2006年第5期。
    张其昀:《南宋都城之杭州》,《史地学报》1925年第3卷第7期。
    张国刚:《<佛说诸德福田经〉与中古佛教的慈善事业》,《史学集刊》2003年第2期。
    张家驹:《宋室南渡后的南方都市》,《食货》1935年第1卷第10期。
    李世杰:《宋代天台教理史》,《海潮音》1955年第36卷第5、6期。
    李洁华:《唐宋禅宗之地理分布》,《新亚学报》1979年第13期。
    杨际平:《宋朝政府对寺观的土地、赋役政策》,《李埏教授九十华诞纪念文集》,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杨美莉:《宋人的罗汉信仰》,《史原》1984年第13期。
    杨惠南:《看话禅和南宋主战派之间的交涉》,《中华佛学学报》1994年第7期。
    杨曾文:《苏轼与禅宗的交游》,《中国禅学》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汪圣铎:《宋代对释道二教的管理制度》,《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2期。
    汪圣铎:《宋代的功德寺观浅论》,《许昌师专学报》1992年第3期。
    汪圣铎:《宋代释道披剃制度研究》,《浙江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
    汪圣铎:《宋朝礼与佛教》,《学术月刊》1990年第5期。
    陈大伟:《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寺研究》,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陈郁夫:《北宋新儒对禅佛的批评》,《思与言》1982年20卷第1期。
    陈郁夫:《南宋新儒对禅佛的批评》,《台湾师大国文学报》1983年第12期。
    陈垣:《宋元僧史三种述评》,《辅仁学志》1947年第15卷第1、2合期。
    陈省身:《宋代佛教的发展状况》,《史化》1999年第27期。
    陈祚龙:《唐宋汴洛之名寺与高僧》,《东方杂志》1973年第7卷第4期。
    陈荣富:《论浙江佛教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林正秋:《南宋时期杭州经济与文化》,《历史研究》1979年第12期。
    林正秋:《南宋京城城坊考述》,《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
    林正秋:《南宋定都临安原因初探》,《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1期。
    林正秋:《南宋杭州文化发展的历史特点》,《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
    林正秋:《南宋杭州的手工业》,《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
    林正秋:《南宋杭州的城市经济》,《杭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4期。
    林正秋:《南宋杭州的街巷》,《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1期。
    林正秋:《南宋都城临安的商业》,《史学月刊》1982年第3期。
    林虑山:《北宋开宝藏<大般若经>初印本的发现》,《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17辑《大藏经研究汇编(下)》。
    范午:《宋代度牒说》,《文史杂志》1942年卷2第4期。
    范春芽:《苏轼与杭州诗僧诗文酬唱及其相互影响》,《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4年第2期。
    范荧:《宋代民间信仰中的佛教因素》,《上海师大学报》1995年1期。
    郑寿彭:《宋代开封府之宗教管理》,《内明》1977年第66期。
    郑寿彭:《宋代的僧牒》,《狮子吼》1975年第14卷第8期。
    郑寿彭:《宋初佛教复兴之概略与道教渐兴之因素》,《狮子吼》1970年第9卷第1、2期。
    段玉明:《南宋杭州的开封宫观——宗教文化转移之实例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洪修平:《略论宋代禅学的新特点》,《南京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倪士毅:《五代吴越国的佛教文化》,《东南文化》1989年第6期。
    徐规、林正秋:《五代十国时期的杭州》,《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79年第1期。
    徐益棠:《南宋杭州之都市的发展》,《中国文化研究汇刊》1944年第4卷。
    秦家懿:《朱子与佛教》,《新亚学术集刊》1982年第3期。
    翁黎绮:《由宋代民俗看宋人的佛教信仰》,《史绎》1983年第9期。
    袁震:《两宋度牒考》,《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1944年第7卷第1、2期。
    陶希圣:《唐代寺院经济概说》,《食货》1937年第5卷第4期。
    曹仕邦:《论<佛祖统纪>对纪传体裁的运用》,《新亚学报》1969年第9卷第1期。
    曹先锟:《宋元时代东渡日本的高僧》,《学粹》1961年3卷第6期。
    麻天祥:《永明延寿与宋代禅宗的综合》,《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4期。
    黄敏枝:《元代僧人与福建地区的桥梁》,《中国史研究》(韩国)2002年第21辑别册。
    黄敏枝:《关于宋代寺院的转轮藏》,《一九九五年佛学研究论文集——佛教现代化》,台北:佛光山文教基金会1995年。
    黄敏枝:《关于宋代寺院的铜钟》,《第二届宋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国”文化大学1996年。
    黄敏枝:《再论宋代寺院的转轮藏》,《清华学报》(新竹),1997年第26卷第2、3期。
    黄敏枝:《宋元佛教的长生库与金融业》,《转变与定型:宋代社会文化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台湾大学历史系2000年。
    黄敏枝:《宋元佛教的接待庵院》,《清华学报》(新竹),1998年第27卷第2期。
    黄敏枝:《宋元畴期闽南的佛教寺院》,台湾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专题研究计划成果报告,2004年。
    黄敏枝:《宋代民间的弥勒信仰及其活动》,《宋旭轩教授八秩庆寿论文集》,台北:宋旭轩论文集编委会2000年。
    黄敏枝:《宋代妇女对于寺院的供养——以石刻文字为主》,《中国史研究》(韩国)2002年第20辑。
    黄敏枝:《宋代寺观与庄园之研究》,《大陆杂志》1973年第46卷第4期。
    黄敏枝:《宋代寺院的工商业经营》,《成功大学历史学报》1976年7月第3期。
    黄敏枝:《宋代两浙路的寺院与社会》,《成功大学历史学报》1978年第5期。
    黄敏枝:《宋代佛教的浴室院》,《史学:传承与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台湾大学历史系1998年。
    黄敏枝:《宋代的功德坟寺》,《宋史研究集》第20辑。
    黄敏枝:《宋代的紫衣师号》,《国际宋史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国”文化大学1988年。
    黄敏枝:《宋代政府对于寺院的管理政策》,《东方宗教研究》1987年第1期。
    黄敏枝:《宋代家庭对于佛教寺院的供养——以石刻文字为主》,张国刚:《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五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黄敏枝:《宋代福建路的寺院与社会》,《思与言》1978年第16卷第4期。
    黄敏枝:《南宋四明史氏家族与佛教的关系》,漆侠:《宋史研究论文集——国际宋史研讨会
    暨中国宋史研究会第九届年会编刊》,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
    龚剑锋:《论宋代浙江地区寺观占地》,《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1期。
    曾国富:《五代吴越国崇佛的原因及其影响》,《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3期。
    曾普信:《宋代禅宗血脉考》,《台湾佛教》1960年第14卷第8—12期,1961年第15卷第1期。
    游彪:《宋代寺观数量问题考辨》,《文史哲》2009年第3期。
    游彪:《宋代僧尼试经制度初探》,《世界宗教研究》1990年第4期。
    游彪:《宋代鬻卖度牒始于何时》,《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3期。
    游彪:《略论宋代寺院、僧尼经营的商业和高利贷》,《河北学刊》1990年第6期。
    游彪:《略论宋代佛教寺院的子院》,《世界宗教研究》1989年第3期。
    湛如:《唐宋时期的禅宗教团与清规之研究》,《禅》1996年第5期。
    程民生:《论宋代佛教的地域差异》,《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第1期。
    程民生:《略论宋代的僧侣与佛教政策》,《世界宗教研究》1986年第4期。
    程光裕:《宋代明州之著名山寺》,《宋史研究集》第18辑。
    程纪中:《隆兴寺》,《文物》1979年第1期。
    程恭让:《明代太监与佛教关系考述(上、下)》,《首都师大学报》2002年第3、4期。
    蒋义斌:《<佛祖统纪>中的本迹观》,《佛学研究中心学报》1996年第1期。
    蒋义斌:《大慧宗杲看话禅的疑与信》,《国际佛学研究年刊》创刊号1991年12月。
    蒋义斌:《吕本中与佛教》,《佛学研究中心学报》1997年第2期。
    蒋义斌:《张商英<护法论>中的历史思维》,《佛学研究中心学报》1998年第3期。
    蒋义斌:《法眼文益的禅教思想》,《中华佛学学报》2000年第13期。
    韩毅:《宋代僧人与儒学研究》,保定: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蓝吉富:《世界佛学名著译丛》,台北:华宇出版社1986—1989年。
    慧岳:《宋代之天台教学》,《海潮音》1972年第53卷第10期、1973第54卷第1、2期。
    潘桂明:《宋代佛教的基本特点》,《文化——中国与世界》第4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
    潘桂明:《宋代佛道问题的综合考察》,《浙江学刊》1990年第1期。
    潘桂明:《宋代居士佛教初探》,《复旦学报》1990年第1期。
    震华:《佛塔考略》,《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59册《中国佛教寺塔史志》。
    鞠清远:《唐宋元寺领庄园研究》,《中国经济》1934年第2卷第9期。
    魏道儒:《宗教融合与教化功能——以宋代两种华严净土信仰为例》,《中华佛学学报》2000年第13期。
    魏嵩山:《杭州城市的兴起及其城区的发展》,《历史地理》创刊号1981年。
    [日本]久宝田量远:《宋代之佛教》,《海潮音》1935年第16卷第12期。
    [日本]山内晋卿:《赵宋以后的佛教宗派》,《海潮音》1931年第12卷第10期。
    [日本]井上秀天:《苏东坡的佛教思想》,《海潮音》1933年第14卷第3期。
    [日本]田边泰:《大唐五山诸堂图考》,1932年《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3卷第3期。
    [日本]牧田谛亮:《赵宋佛教史上契嵩的立场》,《新觉生》1971年第9卷第11、12期。
    [日本]牧田谛亮:《赞宁与其时代》,《新觉生》1971年第9卷10期。
    [日本]重松俊本:《宋元时代的白云宗》,《华北日报·史学周刊》1936年3月5日、12日。
    [日本]桥本凝胤:《宋版一切经考》,《海潮音》第19卷第11期。
    《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年。
    《佛光大辞典》:慈怡,台北:佛光山出版社1989年6月第5版。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梁方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1 [宋]大观:《西岩了慧禅师语录》卷下《西岩了慧禅师行状》,《卍新纂续藏经》第70册第503页下。
    2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13《延和奏札七》,《朱子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点校本2002年,第653页。1 [宋]陆游:《渭南文集》卷19《法云寺观音殿记》,《陆游集》,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6年,第2157页。
    2 [宋]张守:《毗陵集》卷12《詹抃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宋]吴潜:《许国公奏议》卷2《奏论计亩官会一贯有九害》,《丛书集成初编》本。
    4 [唐]李华:《李遐叔文集》卷4《杭州刺史厅壁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67后梁开平四年八月月末,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56年,第8726页。
    6 [宋]周淙:《乾道临安志》卷3《牧守》,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59页。
    7 [元]脱脱:《宋史》卷88《地理志四》,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年,第2177页。
    8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3天禧三年二月壬寅,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95年,第2137页。
    9 [宋]苏轼:《苏轼文集》卷22《海月辩公真赞》,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6年,第638页。
    10 [宋]章衡:《敕赐杭州慧因教院记》,[明]李翥:《慧因寺志》卷6《碑记》,杭州:杭州出版社2007年,第23页。“领属县九”原作“领属县十”,据《宋史》卷88《地理志四》改。
    11 [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75《寺观一》,《宋元方志丛刊》本。
    1 [宋]吴自牧:《梦粱录》卷15《城内外寺院》,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37页。
    2 林科棠:《宋儒与佛教》,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
    3 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94—312页。“《隋唐佛教史稿》是汤用彤先生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的授课讲义”,(汤一介:《隋唐佛教史稿整理说明》)因文中曾引曾我部静雄1930年发表的《宋代度牒杂考》,故推测其写作时间应为三十年代初。
    4 鞠清远:《唐宋元寺领庄园研究》,《中国经济》1934年第2卷第9期。
    5 全汉异:《宋代寺院所经营之工商业》,《国语季刊》1939年第6卷第3期。
    6 袁震:《两宋度牒考》,《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1944年第7卷第1、2期。此外,范午对宋代度牒问题也有研究,参看其《宋代度牒说》(《文史杂志》1942年卷2第4期)。
    7 陈垣:《宋元僧史三种述评》,《辅仁学志》1947年第15卷第1、2合期。
    1 何兹全:《中古时代之中国佛教寺院》,《中国经济》1934年第2卷第9期。另见何兹全:《五十年来汉唐佛教寺院经济研究(1934—1984)》,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2 全汉昇:《中古佛教寺院的慈善事业》,《食货》1935年第1卷第4期。
    3 何兹全:《中古大族寺院领户研究》,《食货》1936年第3卷第4期。
    4 陶希圣:《唐代寺院经济概说》,《食货》1937年第5卷第4期。
    5 林虑山:《北宋开宝藏<大般若经>初印本的发现》,张曼涛:《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17辑《大藏经研究汇编(下)》,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年;田光烈:《度牒在宋代社会经济中的地位》,《现代佛学》1962年第5、6期。
    6 郭朋:《宋元佛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
    7 乐寿明:《我国唐宋以后佛教的特点》,《江淮论坛》1986年第3期。
    8 方立天、华方田:《古代浙江籍佛教学者与中国文化》,《浙江学刊》1988年第3期。
    1 游彪:《宋代寺院经济史稿》,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
    2 游彪:《略论宋代佛教寺院的子院》,《世界宗教研究》1989年第3期;《宋代僧尼试经制度初探》,《世界宗教研究》1990年第4期;《略论宋代寺院、僧尼经营的商业和高利贷》,《河北学刊》1990年第6期;《宋代鬻卖度牒始于何时》,《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3期。
    3 潘桂明:《宋代佛道问题的综合考察》,《浙江学刊》1990年第1期;《宋代佛教的基本特点》,《文化——中国与世界》第4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宋代居士佛教初探》,《复旦学报》1990年第1期。
    4 汪圣铎:《宋朝礼与佛教》,《学术月刊》1990年第5期;《宋代对释道二教的管理制度》,《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2期;《宋代释道披剃制度研究》,《浙江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宋代的功德寺观浅论》,《许昌师专学报》1992年第3期。
    5 程民生:《略论宋代的僧侣与佛教政策》,《世界宗教研究》1986年第4期;《论宋代佛教的地域差异》,《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第1期。
    6 范荧:《宋代民间信仰中的佛教因素》,《上海师大学报》1995年1期。
    7 顾吉辰:《宋代佛教史稿》,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
    8 严耀中:《汉传密教》,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9 严耀中:《江南佛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0 魏道儒:《宗教融合与教化功能——以宋代两种华严净土信仰为例》,《中华佛学学报》2000年第13期;洪修平:《略论宋代禅学的新特点》,《南京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麻天祥: 《永明延寿与宋代禅宗的综合》,《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4期;湛如:《唐宋时期的禅宗教团与清规之研究》,《禅》1996年第5期。
    1 魏道儒:《宋代禅宗文化》,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杨曾文:《宋元禅宗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闫孟祥:《宋代临济禅发展演变》,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
    2 龚剑锋:《论宋代浙江地区寺观占地》,《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1期;陈荣富:《论浙江佛教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3 段玉明:《相国寺——在唐宋帝国的神圣与凡俗之间》,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
    4 曹刚华:《宋代佛教史籍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5 刘长东:《宋代佛教政策论稿》,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
    6 李承贵:《儒士视域中的佛教——宋代儒士佛教观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
    7 韩毅:《宋代僧人与儒学研究》,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1 方豪:《宋代僧侣对于栽茶之贡献》,《大陆杂志》,1964年8月第29卷第4期;《宋代佛教对社会及文化之贡献》,《现代学苑》1969年第6卷9-11期;《宋代僧徒对造桥的贡献》,《东方杂志》1969年第3卷第4期;《宋代佛教对史学之贡献》,《幼狮学志》1970年第9卷第2期;《宋代佛教对中国印刷及造纸的贡献》,《大陆杂志》1970年第41卷第4期;《宋代佛教对绘画之贡献》,《现代学苑》1970年第7卷第10、11期;《宋代佛教对书法之倡导与贡献》,《中山学术文化集刊》1970年第6期;《宋代佛教对泉源之开发与维护》,《大陆杂志》1971年第42卷第7期;《宋代佛教建筑举隅》,《现代学苑》1971年第8卷第9期;《宋代佛教对旅游之贡献》,《东方杂志》1971年第5卷第3期;《宋代佛教与遗骸之收瘗》,《中华学术院天主教学术研究所学报》1971年第3期;《宋代译经润文使之设置》,《东方杂志》1973年第7卷第4期。
    2 郑寿彭:《宋初佛教复兴之概略与道教渐兴之因素》,《狮子吼》1970年第9卷第1、2期;《宋代开封府之宗教管理》,《内明》1977年第66期;《宋代的僧牒》,《狮子吼》1975年第14卷第8期。
    3 黄敏枝:《宋代佛教社会经济史论集》,台北:学生书局1989年。
    4 黄敏枝:《宋代寺观与庄园之研究》,《大陆杂志》1973年第46卷第4期;《宋代寺院的工商业经营》,《成功大学历史学报》1976年7月第3期;《宋代福建路的寺院与社会》,《思与言》1978年第16卷第4期;《宋代两浙路的寺院与社会》,《成功大学历史学报》1978年第5期;《宋代政府对于寺院的管理政策》,《东方宗教研究》1987年第1期;《宋代的功德坟寺》,《宋史研究集》第20辑;《宋代的紫衣师号》,《国际宋史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国”文化大学1988年;《宋代佛教寺院与地方公益事业》,林富士:《礼俗与宗教》,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关于宋代寺院的转轮藏》,《一九九五年佛学研究论文集——佛教现代 化》,台北:佛光山文教基金会1995年;《关于宋代寺院的铜钟》,《第二届宋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国”文化大学1996年;《再论宋代寺院的转轮藏》,《清华学报》(新竹),1997年第26卷第2、3期;《宋代民间的弥勒信仰及其活动》,《宋旭轩教授八秩庆寿论文集》,台北:宋旭轩论文集编委会2000年;《宋代佛教的浴室院》,《史学:传承与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台湾大学历史系1998年;《宋元佛教的接待庵院》,《清华学报》(新竹),1998年第27卷第2期;《宋元佛教的长生库与金融业》,《转变与定型:宋代社会文化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台湾大学历史系2000年;《南宋四明史氏家族与佛教的关系》,漆侠:《宋史研究论文集——国际宋史研讨会暨中国宋史研究会第九届年会编刊》,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宋代妇女对于寺院的供养——以石刻文字为主》,《中国史研究》(韩国)2002年第20辑;《宋代家庭对于佛教寺院的供养——以石刻文字为主》,张国刚:《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五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元代僧人与福建地区的桥梁》,《中国史研究》(韩国)2002年第21辑别册;《宋代妇女的另一侧面——关于宋代的比丘尼》,《唐宋女性与社会》,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1 蒋义斌:《大慧宗杲看话禅的疑与信》,《国际佛学研究年刊》创刊号1991年12月;《吕本中与佛教》,《佛学研究中心学报》1997年第2期;《张商英<护法论>中的历史思维》,《佛学研究中心学报》1998年第3期;《法眼文益的禅教思想》,《中华佛学学报》2000年第13期;《〈佛祖统纪>中的本迹观》,《佛学研究中心学报》1996年第1期。
    2 蒋义斌:《宋代儒释调和论及排佛论之演进——王安石之融通儒释及程朱学派之排佛反王》,台北:商务印书馆1988年;《宋儒与佛教》,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3 黄启江:《北宋佛教史论稿》,台北:商务印书馆1997年;黄启江:《因果、净土与往生:透视中国佛教史上的几个面相》,台北:学生书局2004年。
    4 梁天锡:《北宋传法院及其译经制度》,香港:志莲净苑2003年。
    5 陈祚龙:《唐宋汴洛之名寺与高僧》,《东方杂志》1973年第7卷第4期;李洁华:《唐宋禅宗之地理分布》,《新亚学报》1979年第13期;程光裕:《宋代明州之著名山寺》,《宋史研究集》第18辑。
    1 李世杰:《宋代天台教理史》,《海潮音》1955年第36卷第5、6期;曾普信:《宋代禅宗血脉考》,《台湾佛教》1960年第14卷第8—12期,1961年第15卷第1期;慧岳:《宋代之天台教学》,《海潮音》1972年第53卷第10期、1973第54卷第1、2期。
    2 曹先锟:《宋元时代东渡日本的高僧》,《学粹》1961年3卷第6期。
    3 曹仕邦:《论<佛祖统纪>对纪传体裁的运用》,《新亚学报》1969年第9卷第1期。
    4 秦家懿:《朱子与佛教》,《新亚学术集刊》1982年第3期;陈郁夫:《北宋新儒对禅佛的批评》,《思与言》1982年20卷第1期;陈郁夫:《南宋新儒对禅佛的批评》,《台湾师大国文学报》1983年第12期。
    5 陈省身:《宋代佛教的发展状况》,《史化》1999年第27期;翁黎绮:《由宋代民俗看宋人的佛教信仰》,《史绎》1983年第9期;杨美莉:《宋人的罗汉信仰》,《史原》1984年第13期。
    6 [日本]山内晋卿:《赵宋以后的佛教宗派》,《海潮音》1931年第12卷第10期;井上秀天:《苏东坡的佛教思想》,《海潮音》1933年第14卷第3期;久宝田量远:《宋代之佛教》,《海潮音》1935年第16卷第12期;桥本凝胤:《宋版一切经考》,《海潮音》第19卷第11期。
    7 [日本]重松俊本:《宋元时代的白云宗》,《华北日报·史学周刊》1936年3月5日、12日。
    8 蓝吉富:《世界佛学名著译丛》,台北:华宇出版社1986—1989年。
    9 张曼涛:《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6—1979年。
    10 [日本]牧田谛亮:《中国近世佛教史研究》,《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46册。
    1 [日本]牧田谛亮:《赵宋佛教史上契嵩的立场》,《新觉生》1971年第9卷第11、12期。《赞宁与其时代》,《新觉生》1971年第9卷10期。
    2 [日本]高雄义坚:《宋代佛教史的研究》,《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47册。
    3 张其昀:《南宋都城之杭州》,《史地学报》1925年第3卷第7期。
    4 全汉异:《宋代都市的夜生活》,《食货》1934年第1卷第1期。
    5 全汉异:《南宋杭州的外来食料与食法》,《食货》1935年第2卷第2期;《宋代东京对于杭州都市文明的影响》,《食货》1935年第2卷第3期。
    6 孙正容:《南宋临安都市生活考》,《文澜学报》1935年第1期。
    7 张家驹:《宋室南渡后的南方都市》,《食货》1935年第1卷第10期。
    8 徐益棠:《南宋杭州之都市的发展》,《中国文化研究汇刊》1944年第4卷。
    1 谭其骧:《浙江省历代行政区域——兼论浙江各地区的开发过程》,《东南日报》1947年10月4日《云涛》副刊第5期;《杭州都市发展之经过》,《东南日报》1948年3月6日《云涛》副刊第26期,均收于其《长水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2 《说杭州》是钟毓龙多年研究心血的结晶,写作时间较长,建国后完稿,自1962年起曾在杭州《政协通讯》上刊载其中的《说名》、《说山》和《说坊巷》等内容,共计10余万字。文革期间,手稿多数被毁,仍有零星流通。1983年浙江人民出版社以杭州《政协通讯》为蓝本,略加补充,予以出版。
    3 1959年巴黎哈切特(Hachette)出版社出版,1978和1990年由同一出版社再版。英译本,伦敦阿兰和昂温出版社1962年出版,美国斯坦福大学1977年再版;中译本:《南宋社会生活史》,马德程译,台北“中国文化大学”1982年;中文新译本:《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此外还有匈牙利、意大利、日本等多个译本。
    4 徐规、林正秋:《五代十国时期的杭州》,《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79年第1期。
    5 林正秋:《南宋时期杭州经济与文化》,《历史研究》1979年第12期;《南宋定都临安原因初探》,《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1期;《南宋杭州的城市经济》,《杭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4期;《南宋都城临安的商业》,《史学月刊》1982年第3期;《南宋杭州的手工业》,《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南宋杭州的街巷》,《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1期;《南宋京城城坊考述》,《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南宋杭州文化发展的历史特点》,《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林正秋:《南宋都城临安》,杭州:西泠印社,1986年。
    6 收录[宋]周密:《武林旧事》,[宋]吴自牧:《梦粱录》,[清]朱彭:《南宋古迹考:外四种》,[宋]周淙:《乾道临安志》,[宋]施谔:《淳祐临安志》,[清]丁丙:《武林坊巷志》和钟毓龙:《说杭州》等。
    7 [日本]斯波义信:《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1 周峰:《南北朝前古杭州》、《隋唐名郡杭州》、《吴越首府杭州及北宋东南第一州》、《南宋京城杭州》、《元明清名城杭州》、《民国时期杭州》,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
    2 周祝伟:《7—10世纪杭州的崛起与钱塘江地区结构的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3 赵一新:《杭州佛教文献丛刊》(共20册),杭州:杭州出版社2006、2007年。
    4 徐吉军:《南宋都城临安》,杭州:杭州出版社2008年;唐俊杰、杜正贤:《南宋临安城考古》,杭州:杭州出版社2008年;王勇、郭万平:《南宋临安对外交流》,杭州:杭州出版社2008年;顾志兴:《南宋临安典籍文化》,杭州:杭州出版社2008年;杨倩描:《南宋宗教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何忠礼:《南宋史及南宋都城临安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1 魏嵩山:《杭州城市的兴起及其城区的发展》,《历史地理》创刊号1981年,第160页。
    2 [汉]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第260页。
    3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93《钱塘县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 [汉]班固:《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年,第1591页。
    5 [晋]司马彪:《后汉书志》卷22《郡国四》,[南朝]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5年,第3489、3486页。
    6 [晋]陈寿:《三国志》卷60《吴书·贺齐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1年,第1379页。
    7 谭其骧:《杭州都市发展之经过》,《长水集》第419页。
    8 史念海:《隋唐时期长江下游农业的发展》,《河山集》第一集,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
    9 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10页。
    10 谭其骧:《杭州都市发展之经过》,《长水集》第418页。
    11 [唐]房玄龄:《晋书》卷15《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460—461页;[南朝]沈约:《宋书》卷35《州郡一》,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032—1033页。临安,原为临水,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富阳,即富春,为避晋简文郑太后讳,孝武帝时更 名富阳。
    1 谭其骧:《杭州都市发展之经过》,《长水集》第418—422页。
    2 《汉书》卷28下《地理志八下》,第1667、1668、1666页。
    3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6页。
    4 [南朝]僧祐:《出三藏记集》卷7《合首楞严经记》,《大正藏》第55册第49页上。
    5 [梁]释慧皎:《高僧传》卷1《汉洛阳安清》,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92年,第5页。
    6 严耕望:《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67页。
    7 《江南佛教史》第85页。
    8 《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
    9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10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原“广严寺”条语句不甚通顺,疑有脱文,据[明]吴之琼:《武林梵志》卷4“广严寺”条(《杭州佛教文献丛刊》本,第99页)补改。
    11 [宋]强至:《下竺灵山教寺记》,《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12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武林梵志》卷4:化度寺,“梁天监间,朱异舍宅为寺”
    13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14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15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6 《咸淳临安志》卷83《寺观九》载:“慈圣寺……唐欧阳询《寺记》略云:杭州余杭县西北 有镇曰曹桥镇,走北十里,得精舍曰灵岳,兹寺也。建武二年,有周闽越王无诸十二代孙摇氏舍宅之所建也。后唐天成元年复置,治平二年改今额。”《武林梵志》卷6“慈胜寺”条的记载除“建武”前有“后汉”二字外完全一致。“最初佛教传入中国之记载,其无可疑者,即为大月之王使伊存授《浮屠经》事。”(《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34页)伊存授经之事发生于汉哀帝元寿二年。“汉明帝永平年中,遣使往西域求法,是为我国向所公认佛教入中国之始。”(《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13页)永平求法之事发生于汉明帝永平八年。此二事均为佛教由陆路入华之重要依据。建武二年较永平八年早近四十年,如若余杭县慈圣精舍建立于建武二年属实,则对佛教在江南传播情况的研究颇具意义。据《史记》卷114《东越列传》载,闽越王无诸的生活年代当为战国末期至西汉初期,其12代孙生活于后汉建武二年完全可能,唐代欧阳询所记或有所据。然因资料所限,尚不能完全确定,仅将问题列出,以待方家赐教。
    1 《咸淳临安志》卷83《寺观九》。
    2 《咸淳临安志》卷83《寺观九》。
    3 《咸淳临安志》卷84《寺观十》。
    4 《咸淳临安志》卷84《寺观十》。
    5 《咸淳临安志》卷85《寺观十一》。
    6 《咸淳临安志》卷85《寺观十一》。
    7 《乾道临安志》卷2《历代沿革》,第17页。[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0《浙江二·杭州府》,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5年,第4121页。
    8 [唐]魏征:《隋书》卷31《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878页。
    1 《隋书》卷31《地理志下》,第887页。
    2 谭其骧:《杭州都市发展之经过》,《长水集》第420页。
    3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2卷《隋唐五代时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92页。
    4 谭其骧:《杭州都市发展之经过》,《长水集》第420页。
    5 “钱唐”,唐初因避国号,更名“钱塘”。
    6 [后晋]刘昫:《旧唐书》卷40《地理志三》,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第1588页。唐山,宋太平兴国三年钱俶纳土后更名昌化。龙德三年,析钱唐、盐官地置钱江县,太平兴国三年更名仁和。(《乾道临安志》卷2《历代沿革》,第17页)
    7 盐官、临安、新城诸县虽系废后重建,然由此依然可以窥视当时杭州发展之迅速。
    8 [唐]杜佑:《通典》卷33《职官十五·州郡下·县令》,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8年,第919、920页。
    9 [宋]欧阳修:《新唐书》卷41《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第1059、1060页。据《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载,唐玄宗开元末,全国望县共有85个,杭州只有余杭1个。据《唐会要》卷70载:杭州余杭县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望县),钱唐县会昌四年十一月升(望县),海盐县会昌四年十二月升(紧县)。
    10 翁俊雄:《唐初政区与人口》第96、286页,转引自张剑光:《唐五代江南工商业布局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32页。
    11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甲表23《唐贞观十三年各道户口数、平均户口数及各道户口的比重》,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10页。
    12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甲表24《唐贞观十三年各道府州户口数及每县平均户 数和每户平均口数》,第115页。
    1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甲表25《唐天宝元年各道户口数、平均户口属及各道户口数的比重》,第121页。
    2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甲表26《唐天宝元年各道郡户口数及每县平均户数和平均口数》,第128页。《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甲表27《唐开元、元和各道府州户数及元和时每县平均户数》:元和时,杭州八县,开元时杭州188乡,开元户数84252,元和户数51276,每县平均户数6410,第144、145页。
    3 吴松弟:《中国移民史》第3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57、369页。
    4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第21页。
    5 [日本]西(?)定生:《中国经济史研究》,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年,第162—166页。
    6 [宋]程大昌:《演繁露》续集卷4,《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 《苏轼文集》卷11《钱塘六井记》,第379页。
    8 谭其骧:《杭州都市发展之经过》,《长水集》第420、421页。
    9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第72、73页。
    10 李伯重:《唐代江南农业的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0、61页。
    1 严耕望:《唐代丝织工业之地理分布》,《大陆杂志》1956年第13卷第11期。
    2 《唐五代江南工商业布局研究》第75、83页。
    3 《唐五代江南工商业布局研究》第146、152,175、182,193,212、213页。
    4 [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86《光启三年七月德音》,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8年。
    5 《旧唐书》卷94《崔融传》,第2999页。
    6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1979年,第62页。
    7 [唐]杜牧:《上宰相求杭州启》,[宋]李昉:《文苑英华》卷660,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6年。
    8 [唐]沈亚之:《杭州场壁记》,[清]董诰:《全唐文》卷736,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3年。
    9 [唐]白居易:《白居易集》卷20《余杭形胜》、《东楼南望八韵》、《江楼夕望招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笺校本1988年,第1371、1367、1373页。
    10 《白居易集》卷26《见殷尧藩侍御忆江南诗三十首诗中多叙苏杭胜事余尝典二郡因继和之》、卷23《答微之夸越州州宅》,第1809、1528页。
    11 [唐]杜牧:《杭州刺史厅壁记》,《全唐文》卷316。
    12 《隋书》卷31《地理志下》,第886页。
    1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2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3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4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5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6 《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
    7 《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
    8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9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10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两座“寿宁院”在唐代似应为同一寺院,为统计方式一致,权作两处。11 《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12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13 南朝齐明帝萧鸾于建武五年四月改元永泰,七月东昏侯萧宝卷即位沿用,次年改元永元,总计使用不足一年。疑此处非齐明帝年号,似当为唐代宗年号。
    14 《咸淳临安志》卷83《寺观九》。
    15 “不仁院”《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作“不二院”。咸通二年吴越王建,疑误,待考。
    16 《咸淳临安志》卷83《寺观九》。
    17 本寺具体创建时间不详,然大中五年改今名诸书记载一致,其创建于隋唐时期可能性较大。
    18 《咸淳临安志》卷84《寺观十》。光启四年二月,唐僖宗改元文德,三月僖宗驾崩,昭宗即位,沿用文德年号至年底,次年改元龙纪,故文德无五年,疑“五”字为“元”字之误。
    1 《咸淳临安志》卷84《寺观十》。
    2 《咸淳临安志》卷84《寺观十》。
    3 上元年号,唐高宗、唐肃宗均曾使用,此处难详其实,疑为高宗年号。下同。
    4 《咸淳临安志》卷85《寺观十一》。
    5 《咸淳临安志》卷85《寺观十一》。
    6 《咸淳临安志》卷85《寺观十一》。
    7 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09页。
    8 《汉唐佛寺文化史》,第110—131页。
    1 《隋唐佛教史稿》第295页。
    2 杜继文:《佛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93页。[日本]藤堂恭俊:《中国佛教史(上)》(《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44册);[日本]牧田谛亮:《中国佛教史(下)》(《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45册)所持观点与上述二书基本一致,然均未深入论述。
    3 倪士毅:《五代吴越国的佛教文化》(《东南文化》1989年第6期),对吴越国佛教兴盛局面有所描绘,但对其发展原因、特点等未作细究;曾国富:《五代吴越国崇佛的原因及其影响》(《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3期),其原因论述或因果混淆,或推理牵强,缺少史料支持,仍有探讨空间。
    4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67《吴越世家》,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835—844页。通常将吴越国断限为893至978年,本文沿用此说。因光启三年钱镠开始担任杭州刺史,考虑到信仰的延续性,故文中“吴越时期”所指偶有提前至光启三年的情况。
    5 [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卷133《世袭列传第二》,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6年,第1776页。
    6 《资治通鉴》卷277长兴三年甲辰二月,第9066页。7 《旧五代史》卷133《世袭列传第二》,第1768页。
    8 《咸淳临安志》卷31《山川十·捍海塘》。
    9 《资治通鉴》卷288乾祐二年十月月末,第9415页。10 《资治通鉴》卷282天福六年八月辛亥、乾祐二年十月月末,第9415、9227页。
    11 [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卷40《有美堂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1年,第585页。
    1 [宋]王明清:《玉照新志》卷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1991年,第84页。
    2 [唐]罗隐:《杭州罗城记》,《全唐文》卷895。
    3 《旧五代史》卷133《世袭列传第二》,第1771页。
    4 《新五代史》卷67《吴越世家》,第835—844页。
    5 何勇强:《钱氏吴越国史论稿》,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62、163、172页。
    6 [宋]郑清之:《灵芝崇福寺拨赐田产记》,《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7 [清]朱彝尊:《曝书亭集》卷46《书钱武肃王造金涂塔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 详见附录二。
    2 [明]陈让、夏时正:《成化杭州府志》卷47,《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3 《宋高僧传》、《五灯会元》、《吴越备史》、《梦粱录》、《都城纪胜》等史籍中也有大量相关史料,为简行文,不赘。
    4 《旧五代史》卷115《周世宗本纪二》,第1531页。
    5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81《吴越五》,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年,第1154页。
    6 [宋]赞宁:《宋高僧传》卷12《唐杭州龙泉院文喜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7年,第293页。
    7 [宋]普济:《五灯会元》卷9《径山洪趣禅师》,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4年,第538页;《宋高僧传》卷12《唐长沙石霜山庆诸传(附令达)》,第284页。
    8 《宋高僧传》卷30《晋宣州自新传》,第754页。
    9 《五灯会元》卷13《杭州佛日禅师》,第826页。
    10 《宋高僧传》卷17《唐杭州千顷山楚南传》,第429页。
    11 《宋高僧传》卷13《后唐杭州龙册寺道怤传》,第310页。
    12 《宋高僧传》卷13《晋永兴永安院善静传(灵照)》,第313页。
    13 [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卷18,《大正藏》第51册第350页下、351页上。
    14 《宋高僧传》卷13《周庐山佛手岩行因传》,第316页。
    1 《宋高僧传》卷23《周钱塘报恩寺惠明传》,第598页。
    2 《宋高僧传》卷28《大宋钱塘永明寺延寿传》,第708页。
    3 《十国春秋》卷89《吴越十三》,第1287页。
    4 《宋高僧传》卷7《大宋秀州灵光寺皓端传》,第157页。
    5 《宋高僧传》卷16《汉钱塘千佛寺希觉传》,第402页。
    6 [宋]王禹偁:《小畜集》卷20《右街僧录通惠大师文集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 《宋高僧传》卷7《大宋杭州慈光院晤恩传》,第161页。净土宗、密宗也有发展,尤其是密宗,但多以依附其他宗派的“寓宗”形式存在,此不展开。
    8 《宋高僧传》卷7《后唐杭州龙兴寺可周传》,第147页。
    9 《宋高僧传》卷16《梁苏州破山兴福寺彦偁传》,第399页。
    10 [清]阮元:《两浙金石志》卷4《吴越海会寺经幢》,光绪十六年浙江书局重刻本。竹林寺,梁大同中建,贞明初吴越王重修,宋大中祥符元年改额海会寺。
    11 《十国春秋》卷78《吴越二》,第1088、1091页。
    12 《咸淳临安志》卷92《纪遗四·纪事》。
    13 《两浙金石志》卷4《建化度禅院宝幢记》。
    14 《两浙金石志》卷5《宋梵天寺经幢二》。奉先寺经幢今存于杭州灵隐寺《愿文》后有题记:“灵隐寺住持传法慧明禅师延珊于景祐二年十一月,内移奉先废寺基上石幢东西两所,归寺前添换重建。”奉先寺,天宝六年三月乙巳,钱弘俶建于城西,以荐文考。([宋]钱俨:《吴越备史》卷4,《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灵隐寺,清康熙二十八年赐云林寺额。(《大清一统志》卷217)故奉先寺经幢又称灵隐寺经幢,云林寺经幢。
    15 《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
    16 《两浙金石志》卷4《后晋虎跑寺经幢》。
    1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2 《两浙金石志》卷4《后晋石屋洞造象(像)题名》、《后周滕绍宗造像题名》。
    3 倪士毅:《五代吴越国的佛教文化》,《东南文化》1989年第6期第163页。
    4 《吴越备史》卷2《武肃王下》。
    5 [宋]释志磐:《佛祖统纪》卷42,《大正藏》第49册第392页。
    6 《十国春秋》卷81《吴越五》,第1163页。
    7 倪士毅:《五代吴越国的佛教文化》,《东南文化》1989年第6期第162页。
    8 《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9 《两浙金石志》卷4《吴越崇化寺西塔基记》。
    10 《佛祖统纪》卷43,第394页下。
    11 [宋]程珌:《洺水集》卷7《临安府五丈观音胜相寺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13 《景德传灯录》卷25,第408页中。
    14 [明]宋濂:《元史》卷202《释老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6年,第4517页。
    1 [五代]佚名:《水乐挣化院记》,《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2 《咸淳临安志》卷76—82。
    3 《宋高僧传》卷12《唐杭州龙泉院文喜传》,第293页。
    4 《宋高僧传》卷17《唐杭州千顷山楚南传》,第428页。
    5 《宋高僧传》卷12《唐长沙石霜山庆诸传(洪諲)》,第284页。钱镠与洪諲的关系,《吴越备史》卷1《武肃王上》,[明]释宗净:《径山集》卷中“第三代法济禅师”条(《中国佛寺志丛刊》本)中也有相关记载,内容记载略有差异,表达主题基本相似。
    6 《新五代史》卷67《吴越世家》,第836页。
    7 [宋]陶岳:《五代史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 《宋高僧传》卷12《唐长沙石霜山庆诸传(洪諲)》,第284页。
    9 《宋高僧传》卷7《后唐杭州龙兴寺可周传》,第147页;卷16《梁苏州破山兴福寺彦偁传》,第399页。
    10 钱镠年轻时处事极为残忍,“迨于晚岁,方爱人下士,留心理道。”(《旧五代史》卷133《世袭列传第二》,第1771页)
    1 《两浙金石志》卷4《吴越海会寺经幢》。
    2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大正藏》第20册第115页。
    3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10,《大正藏》第19册第576页。
    4 《吴越备史》卷3《文穆王》。
    5 《宋高僧传》卷30《晋宣州自新传》,第754页。
    6 《钱氏吴越国史论稿》第151页。
    7 贞明五年吴越国与吴国爆发狼山江之战,吴国战败,两国结束战争状态,进入和平时期,这对杭州佛教的快速发展亦或有影响。
    8 《两浙金石志》卷4《后晋钱文穆王神道碑》。
    9 《两浙金石志》卷4《建化度禅院宝幢记》。
    10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大正藏》第19册第351页。
    1 《吴越备史》卷3《文穆王》。
    2 《五灯会元》卷10《青原下九世·清凉益禅师法嗣·天台德韶国师》,第567页。
    3 《宋高僧传》卷13《周庐山佛手岩行因传(道潜)》,第316页。
    4 [五代]钱弘俶:《雷峰塔记》,《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5 [五代]钱弘俶:《宗镜录序》,《大正藏》第48册第415页。
    6 《两浙金石志》卷5《宋梵天寺经幢二》。
    7 慈怡:《佛光大辞典》,台北:佛光山出版社1989年6月第5版,第789页。
    8 《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大正藏》第20册第642页。
    9 《两浙金石志》卷5《宋云林寺经塔二》。
    1 《佛祖统纪》卷11,第210页下。
    2 [清]王昶:《金石萃编》卷123《凤翔府停废寺院牒》,《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
    3 [宋]曾巩:《隆平集》卷1《寺观》,《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 《佛祖统纪》卷43,第396页下、397页中。
    5 [宋]钱若水:《宋太宗实录》卷32雍熙二年二月丙寅,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点校本2005年,第67、68页。
    1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1天禧二年四月末,第2110页。
    2 [宋]章如愚:《群书考索》后集卷63《财用门·鬻僧类》,《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1天禧二年四月末,第2109、2110页。
    4 《宋史》卷10《仁宗本纪二》,第198页。
    5 [宋]黄庶:《伐檀集》卷下《复维识院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 [宋]陈襄:《古灵集》卷5《乞止绝臣僚陈乞创造寺观度僧道状》,《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 [宋]司马光:《上仁宗乞罢寺观赐额》,[宋]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卷84《儒学门·释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1999年,第906、907页。
    8 《古灵集》卷5《乞止绝臣僚陈乞创造寺观度僧道状》。
    9 《宋史》卷9《仁宗本纪一》,第186页。
    10 [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叙》,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年,第1192页。
    11 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16页。
    12 [宋]孔平仲:《谈苑》卷2载:“景德中,天下二万五千寺,今三万九千寺。”(《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笔者以为本条史料所反映的并非北宋中前期全国寺院急剧增长的情况,而是由于当时国家对全国寺院的统计方式不同所造成的,详细情况见《附录一》分析。
    13 [宋]朱弁:《曲洧旧闻》卷6《张侍晨虚白不沾恩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2年,第169页。
    1 [宋]王称:《东都事略》卷11宣和元年正月乙卯,《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9,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9年,第115页。
    3 [宋]张元干:《芦川归来集》卷9《醉道士图》,《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 《佛祖统纪》卷43,第424页下。
    5 [宋]赵彦卫:《云麓漫抄》卷4,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96年,第65页。
    6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道释1之34,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57年。
    7 《宋会要辑稿》道释1之34。
    8 《佛祖统纪》卷47,第425、426页。
    9 [元]佚名:《宋史全文》卷24下《宋孝宗二》乾道二年九月丁丑,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点校本2005年,第1695页。库本载本条于卷23上《宋高宗十八》,疑误。
    10 《宋史》卷32《高宗本纪九》,第599页。
    11 《宋史全文》卷24下《宋孝宗二》乾道二年九月丁丑,第1695页。
    12 《云麓漫抄》卷4,第66页。
    1 [宋]宋孝宗:《上天竺大士赞(并序)》,《咸淳临安志》卷42《御制》。
    2 [宋]史浩:《鄮峰真隐漫录》卷10《回奏宣示御制原道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宋史全文》卷25上《宋孝宗三》乾道四年九月壬申,第1705页。
    4 《宋史全文》卷24下《宋孝宗二》乾道二年九月丁丑,第1695页。
    5 [清]王夫之:《宋论》卷13《宁宗》,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4年,第235页。
    6 《宋史》卷36《光宗本纪》,第710页。
    7 《宋论》卷14《理宗》,第249页。
    8 《宋史》卷40《宁宗本纪四》,第781页。
    9 黄敏枝:《南宋四明史氏家族与佛教的关系》,漆侠:《宋史研究论文集——国际宋史研讨会暨中国宋史研究会第九届年会编刊》,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刘长东:《宋代佛教政策论稿》第七章《宋代的五山十刹制》。
    10 [宋]贾似道:《施田记》,《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11 [宋]郑清之:《灵芝崇福寺拨赐田产记》,《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2 [宋]何钦:《灵芝寺蠲免和役石刻》,《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3 [宋]林希逸:《寿圣禅寺记》,《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1 [宋]范成大:《吴郡志》卷50《杂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669页。
    2 [宋]陈亮:《龙川集》卷1《上孝宗皇帝第一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乾道临安志》卷3《牧守》,第59页。
    4 《欧阳修全集》卷13《送梅龙图公仪知杭州》,第215页。
    5 [宋]陶榖:《清异录》卷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丙编卷1《十里荷花》,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年,第241页。
    7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甲表35《北宋初年各道府州军主客户数及客户所占的百分比》、甲表36《北宋元丰初年各路府州军主客户数及客户所占的百分比》、甲表40《宋代各路人口密度》,第192、204、229页。
    1 [宋]蔡襄:《端明集》卷28《杭州新作双门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 倪士毅:《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北宋时期的杭州》,周峰:《吴越首府杭州及北宋东南第一州》,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97—205页。
    3 《宋会要辑稿》食货16之6、16之7。
    4 《苏轼文集》卷30《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第864页。
    5 《端明集》卷28《杭州新作双门记》。
    6 《端明集》卷28《杭州清暑堂记》。
    7 《欧阳修全集》卷40《有美堂记》,第585页。
    8 [宋]曹勋:《松隐集》卷31《仙林寺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73绍兴二十六年九月丁巳,北京:中华书局句读本1956年。
    10 《松隐集》卷31《仙林寺记》。
    11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73绍兴二十六年九月丁巳。
    12 《老学庵笔记》卷8,第104页。
    13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20建炎二年二月庚申。
    14 《宋史》卷437《程迥传》,第12949页。
    15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73绍兴二十六年九月丁巳。
    16 吴松弟:《南宋移民与临安文化》,《历史研究》2006年第5期。
    1 《咸淳临安志》卷58《户口》。
    2 《梦粱录》卷18《恤贫济老》,第175页。
    3 徐吉军:《南宋都城临安》,第307—321页。
    4 [宋]周煇:《清波杂志》,北京:中华书局校注本1994年,第117页。
    5 《梦粱录》卷13《两赤县市镇》,第114页。“二百”,疑误。
    6 [宋]耐得翁:《城纪胜录·序》,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79页。
    7 《梦粱录》卷13《铺席》,第117页。
    8 《梦粱录》卷10《防虞巡警》,第89页。
    1 《宋会要辑稿》刑法2之136。
    2 [清]吴本泰:《西溪梵隐志·自序》,《杭州佛教文献丛刊》本。
    3 《宋史》卷88《地理志四》,第2177页。
    4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3天禧三年二月壬寅,第2137页。
    5 《端明集》卷28《杭州新作双门记》。
    6 《欧阳修全集》卷2《送慧勤归余杭》,第23页。“饭僧”一作“供僧”,“清光”一作“鲜光”。
    7 [宋]秦观:《淮海集》卷38《雪斋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 《苏轼文集》卷22《海月辩公真赞》,第638页。
    9 详见附录二。
    10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11《官政一》,北京:中华书局校正本1962年,第419页。
    11 [宋]章衡:《敕赐杭州慧因教院记》,《慧因寺志》卷6《碑记》,第23页。
    1 《宋史》卷347《章衡传》,第11007—11008页。
    2 [元]吴元复:《湖海新闻夷坚续志》后集卷1《崇兴道教》,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6年,第151页。
    3 徐吉军:《南宋都城临安》第五章《人口》认为:“宋代有寺观四万多所,其中以东京最多,达九百五十三所;临安次之,为四百多所”。(第317页)其注释的材料依据为《宋会要辑稿》道释1之13、14,然笔者遍查《宋会要辑稿》道释部分,未见此说。据宋代方勺《泊宅编》卷10记载:“熙宁末,天下寺观、宫院四万六百十三所,内在京九百十三所,僧尼、道士、女冠二十五万一千七百八十五人,内在京一万三千六百六十四人。三年中死亡还俗共二万三千一百三十九人”。(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年,第57页)据此可见,熙宁末年开封的寺观总数为953所应该是正确的,宋徽宗崇道抑佛,迨至宣和时期,开封府寺院数为691所,与《泊宅编》的记载基本一致。徐著“临安次之,为四百多所”或有所据,不得而知。
    4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甲表38《北宋各路府州军监户口数及每县平均户数和每户平均口数(崇宁元年)》,第214、218页。此处之所以采用崇宁元年的数据进行比较,一是因梁著数据是由同一史源《宋史》采集而来,二是因为能够同时反映本时段杭州和开封的户口数字没有见到,其比较虽略有不妥,但仍能反映一定实际情况。
    5 据《宋会要辑稿》道释1之13记载,僧尼人数“江浙福建尤多”,天禧五年,全国僧397615人,尼61239人,其中东京僧尼共22941人,京东18159人,京西18219人,河北39037人,河东16832人,陕西16134人,淮南15859人,江南54316人,两浙2220人,荆湖22539人,福建71080人,川陕56221人,广南24859人。”程民生据此在《论宋代佛教的地域差异》一文中认为,“两浙数为2220人,误,前漏万数”,僧尼总数为458854人,而各地数额相加仅为378456人,少80398人,此数应为两浙所漏之数,故两浙僧数上应加8万。(《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第1期)南宋陆竣《崇福田记》称:“盖尝考诸《会要》,方天禧承平,合僧尼凡四十万,闽、浙占籍过半焉。”([元]徐硕:《嘉禾金石志》卷26,《石刻史料新编》第2辑,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以此来看,程氏推论应符合实际,两浙僧尼的实际人数甚至可能会更多。另:将元祐三年杭州的寺院数量和宣和时期开封府的寺院数量相比较,并参考崇宁元年杭州和开封府的辖县及口数,虽然时间间隔最长差距30余年,但直至徽宗崇道抑佛之前,宋政府的佛教政策变化不大。在同一政策前提下,此结论应当成立。
    1 《松隐集》卷31《仙林寺记》。
    2 从全国来看,南宋初期僧尼人数较之北宋有所减少,但就杭州而言,虽无直接的僧尼人数记载,但靖康之乱以后,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在此过程中,大量僧尼来到杭州,而且新建了很多寺院,以此来看,应该或有增加。
    3 《松隐集》卷30《净慈创塑五百罗汉记》。
    4 [宋]高斯得:《耻堂存稿》卷4《钱塘南山开化寺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 《咸淳临安志》卷75《寺观一》。同书卷93《纪遗五·纪事》载:“临安西湖旧传南北两山僧寺大小合三百六十,兵革之余,又为军营、禁苑、势人园圃之所包占,今存者不满百。”此说产生的时间为乾道四年,杭州城“建炎及绍兴间,三经兵烬”,此说或系由此而产生。咸淳年间,西湖四边寺院总计200余所,其中有一部分是建于南宋时期,“西湖南北两山”僧寺不满百,或许只是这一特殊时期的特殊情况。“街谈巷议,蕞说谈语尚多”,“强而附则赘,放而轶则阙,”潜氏因而作《纪遗》。以此而论,《纪遗》所载事情的话语背景需仔细分辨。
    6 《梦粱录》卷15《城内外寺院》,第137页。
    7 详见附录二、附录三。
    8 [宋]李洪:《芸庵类稿》卷6《盐官县南福严禅院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 《梦粱录》卷15《城内外寺院》,第137页。
    1 [宋]倪思:《净相院重建佛殿记》,《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2 [宋]余靖:《武溪集》卷8《韶州白云山延寿禅院传法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宋]谢逸:《溪堂集》卷7《上高净众禅院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 《旧五代史》卷133《世袭列传第二》,第1771页。
    5 《淮海集》卷2《送僧归保宁》。“岸”一作“绕”。
    6 [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卷下《西湖好处》,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8年,第203、204页。
    7 [宋]何澹:《灵芝崇福寺记》,《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 [宋]安刘:《南禅资福院建殿记》,《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2 [元]方回:《桐江续集》卷30《天下夕阳佳诗说》,《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详见《咸淳临安志》卷22《山川一》至卷30《山川九》。
    4 [宋]王信:《华严阁记并书》,《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5 [明]吴之鲸:《重复钟楼疏》,[清]释超乾:《凤凰山圣果寺志》,《杭州佛教文献丛刊》本,第39页。
    6 [宋]王安石:《王文公文集》卷63《游杭州圣果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点校本1974年,第680页。
    7 [唐]处然:《题圣果寺》,[宋]李葬:《唐僧弘秀集》卷8,《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 [明]吴之鲸:《重建山门疏》,《凤凰山圣果寺志》,第41页。
    9 《凤凰山圣果寺志·自序》。
    10 [清]吴树虚:《大昭庆律寺志》卷1《兴建》,《杭州佛教文献丛刊》本,第7、8页。
    11 《松隐集》卷30《净慈创塑五百罗汉记》。
    12 [宋]释契嵩:《镡津集》卷14《游南屏山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 《洺水集》卷7《净慈山重建报恩光孝禅寺记》。
    2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3 [宋]郑清之:《双井记》,[清]释际祥:《净慈寺志》卷1,《杭州佛教文献丛刊》本,第46页。
    4 [明]沈友儒:《重修罗汉殿记》,《净慈寺志》卷3,第88页。
    5 《松隐集》卷30《净慈创塑五百罗汉记》。
    6 [宋]鲍钦止:《代陈轩撰灵感观音碑》,《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7 《宋史》卷97《河渠志七·东南诸水下》,第2397页。
    8 [清]孙治、徐增:《灵隐寺志》卷1《武林山水》,《杭州佛教文献丛刊》本,第3、4页。
    9 [清]管庭芬:《天竺山志》卷4《山水·补遗》,《杭州佛教文献丛刊》本,第56页。
    10 [宋]胡宿:《下竺灵山教寺记》,《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11 [宋]罗处约:《景德灵隐寺记》,《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12 [宋]李心传:《崇福院记》,《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
    11 《松隐集》卷30《崇先显孝禅院记》。
    1 [宋]曾旼:《慈严院记》,《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
    2 [宋]吴泳:《鹤林集》卷36《径山寺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宋]王日益:《跋崇寿院勅额》,《咸淳临安志》卷84《寺观十》。
    4 《咸淳临安志》卷84《寺观十》。
    5 [宋]郑清之:《石壁云洲记》,《咸淳临安志》卷85《寺观十一》。
    6 《江南佛教史》第288、289页。
    1 《王文公文集》卷83《游褒禅山记》,第419页。
    2 [宋]安刘:《南禅资福院施田记》,《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3 [宋]郑清之:《灵芝崇福寺拨赐田产记》,《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4 [宋]安刘:《南禅资福院建殿记》,《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5 [宋]倪思:《净相院重建佛殿记》,《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6 [宋]林希逸:《寿圣禅寺记》,《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7 《溪堂集》卷7《上高净众禅院记》。
    8 [宋]楼扶:《重修灵鹫兴圣寺记》,《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1 [宋]林逋:《林和靖集》卷4《孤山隐居书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 [宋]安刘:《南禅资福院施田记》,《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3 [宋]赵汝谈:《保寿院记》,《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
    1 [宋]何澹:《灵芝崇福寺记》,《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三之一”原作“三一”,据雍正《西湖志》卷10改。
    2 [宋]倪思:《净相院重建佛殿记》,《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3 西湖北部靠近钱塘门,府城北部余杭门、天宋水门、艮山门;西湖南部靠近清波门、钱湖门,京城南部有嘉会门。
    4 吴松弟先生认为:“南北两厢约有四十余万人,只是临安城内外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中国人口史》第3卷《辽宋金元时期》第584页)而城南厢人口“视北厢为倍”,以此推算,城北厢人口占总人口的90%左右。
    1 《汉书》卷9《元帝纪》,第282页。
    2 《云麓漫钞》卷6,第109页。
    3 白文固:《宋代僧籍管理制度管见》,《中国古代僧尼名籍制度》,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刘长东:《宋代寺院合法性的取得程序》,《宋代佛教政策论稿》第四章;黄敏枝:《宋代佛教寺院的体制并兼论政府的管理政策》(《宋代佛教社会经济史论集》第八章);[日本]高雄义坚:《宋代的度僧制及度牒制》、《宋代的僧官制度》、《宋代寺院的住持制》(《宋代佛教史的研究》,《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47册);[日本]竺沙雅章:《宋代卖牒考》、《寺观の赐额について》(《中国佛教社会史研究》,京都:同朋舍1982年)。
    5 参看附录一。
    6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7 《咸淳临安志》卷42《御制》。
    1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2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3 [宋]冯梦得:《崇恩演福禅寺记》,《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4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5 《佛说诸德福田经》,《大正藏》第16册第777页上、中。除七福田之说,唐代法藏大师在《梵网经菩萨戒本疏》中还提出佛教福利事业八福田之说(卷5,《大正藏》第40册第639页上)此外还有三福田说和田两福田说等(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1253页)。关于福田思想的研究可参考[日本]常盘大定:《续支那佛教的研究》(东京:春秋社1941年)中的《佛教的福田思想》(第473—498页)、道端良秀:《中国佛教与社会福利事业》(台北:佛光出版社1986年)和张国刚《<佛说诸德福田经>与中古佛教的慈善事业》(《史学集刊》2003年第2期第23—28页)等。
    6 [元]吴澄:《吴文正集》卷49《五峰庵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 《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
    8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9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10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11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1 《咸淳临安志》卷83《寺观九》。
    2 《咸淳临安志》卷85《寺观十一》。
    3 《咸淳临安志》卷85《寺观十一》。
    4 《咸淳临安志》卷85《寺观十一》。
    5 《咸淳临安志》卷85《寺观十一》。
    6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7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8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9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10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1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12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13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14 《咸淳临安志》卷84《寺观十》。
    15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16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17 “上塘马宗浩”《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作“土塘马宗浩”。“芳林乡”具体位置不能确定,据《咸淳临安志·寺观七》载,其当在杭州城北“自太平桥北前沙河至临平上塘”这一区域中,“上塘”这一地名今日杭州依然存在,以此看来,“土塘”似非,当然其也可能是另一地名。后文还有“土人马宗浩舍”之语,具体情况难以确定。两所寺院均系淳祐七年“移请”“宝华”院额,均为乾道六年所建,一名“寂庆”,一名“庆庵”,或为同一所寺院亦有可能。然两所寺院均载于《咸淳临安志·寺观七》,一座位于“自太平桥北前沙河至临平上塘”区域,一座位于“自北关门外至临平下塘诸乡”区域,以此来看,应非同一寺院,实际情况待考。
    18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19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20 《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21 《咸淳临安志》卷83《寺观九》。
    1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2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3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4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5 《咸淳临安志》卷84《寺观十》。
    6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7 《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
    8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9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10 《咸淳临安志》卷83《寺观九》。
    11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12 方广铝:《佛教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7、29页。
    13 严耀中:《中国宗教与生存哲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年,第184、185页。
    14 [日本]镰田茂雄:《简明中国佛教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第20页。
    15 《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大正藏》第46册第791页下。
    1 [美]韩森:《变迁之神——南宋时期的民间信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年.第2页。
    2 《咸淳临安志》卷85《寺观十一》。
    3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4 《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5 [宋]林希逸:《寿圣禅寺记》,《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6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1 谭其骧:《杭州都市发展之经过》,《长水集》第420页。
    2 [宋]许仲蔚:《杜公井》,[清]厉鹗:《宋诗纪事》卷3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标点本1983年,第754页。
    3 《松隐集》卷30《六和塔记(大宋临安府重建月轮山寿宁院塔)》。
    4 《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5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6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7 《咸淳临安志》卷85《寺观十一》。
    8 《咸淳临安志》卷85《寺观十一》。
    1 [宋]林希逸:《寿圣禅寺记》,《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2 《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第2446页。
    3 《老学庵笔记》卷4,第43页。
    4 参看[明]方以智:《通雅》卷47《动物》,(《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清]纪昀:《阅微草堂 笔记》卷9《如是我闻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39页。
    1 罗贯中:《三国演义》卷49《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济南:齐鲁书社标点本1994年,第243页。
    2 《高僧传》卷11《齐钱塘灵隐山释昙超》,第425、426页。
    3 [宋]周栋:《开山尊者记》,《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4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关于昙超与龙君的故事,《咸淳临安志》卷27《富阳县·灵岩山》亦有所载,与《高僧传》相较,差异甚大。《高僧传》中,昙超受龙之请后,“乃南行,经五日,至赤亭山,遥为龙呪愿说法”,而宋人记载却是龙“感梦于官民,使之迎师,次日,邑官居民不约同梦,遂迎师于灵苑山”;前者龙的身份为“部曲”,后者则是“昆弟五人,余处其长”;前者作用为“止能兴云,不能降雨”,后者则为“庵前抚掌,泉自涌出”。两段史料虽框架结构基本一致,然后人较前人记载详细,龙的本领大有长进,作用明显增强。因“部曲”与“长兄”之别而造成功能差异,反映了南朝与宋代差异巨大的社会理念和阶级关系。
    1 《咸淳临安志》卷84《寺观十》。
    2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3 《宋高僧传》卷23《大宋杭州真身宝塔寺绍岩传》,第601页。
    1 [唐]释法琳:《辩正论》卷3《十代奉佛上篇》,《大正藏》第52册第509页下。
    2 [唐]慧立本、释彦惊:《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7,《大正藏》第50册第258页下。
    3 《旧唐书》卷43《职官二·礼部尚书·祠部郎中》,第1831页。
    4 本条资料《旧唐书》接四月条,其后便是六月丙子,无五月条,疑脱“五月”二字,据《资治通鉴》补改。
    5 《旧唐书》卷18上《武宗本纪》,第606页。
    6 《资治通鉴》卷248会昌五年五月月末,第8015页。
    7 [唐]释一行:《大日经义释》卷3《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卍新纂续藏经》第23册第306页上。
    8 《汉唐佛寺文化史》,第109页。
    9 《佛光大辞典》第3261页。
    10 《资治通鉴》卷248会昌五年八月壬午,第8017页。
    11 《旧五代史》卷115《周世宗本纪二》,第1531页。
    1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2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3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4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5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6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7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8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9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10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11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12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13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14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15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16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7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18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资庆院”《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作“贝庆院”.疑误。
    19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20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1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2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3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4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5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6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7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8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9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作“结”。
    10 《咸淳临安志》卷85《寺观十一》。
    11 《咸淳临安志》卷83《寺观九》。
    12 廨院,《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最后曾有两例单列,即龙华廨院和永清廨院,均建于绍兴年间。以此来看,在当时廨院本身应具有合法身份,或许只是没有独立院额而已。
    13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14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15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16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17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2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3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4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5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6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7 《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8 《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9 《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10 《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崇庆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作“庆庵”,疑误。
    11 《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12 《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13 《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14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15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16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1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2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3 《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4 《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5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6 详见第五章。
    7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卷16《南山分脉城内胜迹》,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91页。
    1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新门”疑为“崇新门”之误。
    2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3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4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5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6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7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8 《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9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10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85绍兴五年二月乙丑。
    11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12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13 段玉明:《南宋杭州的开封宫观——宗教文化转移之实例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4 [宋]洪迈:《夷坚志》支癸卷4《祖圆接待庵》,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1年,第1246页。
    1 [宋]李心传:《崇福院记》,《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
    2 《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
    3 《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4 《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
    5 《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6 《咸淳临安志》卷85《寺观十一》。
    7 《咸淳临安志》卷84《寺观十》。
    8 《咸淳临安志》卷84《寺观十》。
    9 [宋]李心传:《崇福院记》,《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
    1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2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3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4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5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6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7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8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9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10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11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12 《梦粱录》卷18《恤贫济老》,第175页。
    13 [清]丁丙:《淳祐临安志辑逸》卷2《寺一》,《武林掌故丛编》本。
    1 《松隐集》卷31《仙林寺记》。
    2 《松隐集》卷31《仙林寺记》。
    3 [宋]佚名:《宋大诏令集》卷197《申饬理财之政诏》,北京:中华书局句读本1962年。
    4 [宋]王明清:《挥麈录》后录卷2,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1年,第101页。
    5 [宋]佚名:《青溪寇轨》引《容斋逸史》,《泊宅编》附录,第111—113页。
    6 《青溪寇轨》引《容斋逸史》,《泊宅编》附录,第108页。
    7 《青溪寇轨》引《容斋逸史》,《泊宅编》附录,第113页。据是书所载,方腊起义与“吃菜事魔”有关,此组织害风俗、嗜杀人,最为大害,朝廷“法禁甚严,有犯者,家人虽不知情,亦流远方,财产半给告人,余皆没官”。但“禁令太严,罕有告者,株连既广,又当籍没全家,流放与死为等,必协力同心以举,官吏州县惮之,率不敢按,反致增多也”,结果是“方腊之乱,其徒处处相煽而起”。可谓“上体国禁之严,下念愚民之无辜迷入于此道,不急不怠,销患于冥冥之中者,良有司也”。如若在良好的政治环境中,吏治清明,社会矛盾能够在体制范围内良好解决,方腊起义断不会发生。
    1 《青溪寇轨》引《容斋逸史》,《泊宅编》附录,第108页。
    2 《泊宅编》卷下,第99页。
    3 《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
    4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5 《咸淳临安志》卷84《寺观十》。
    6 [宋]程俱:《北山集》卷18《杭州于潜县治平寺重建佛殿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 [宋]张九成:《喻弥陀塔铭》,《武林梵志》卷4《北山分脉》,第66、67页。
    8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30载:“己丑(十五),金人陷临安府”。据[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7年)卷135载:十七日,“杭州军民乱杀权知州刘诲,金人陷杭州”。同书卷137建炎四年二月十三日《赐临安府民兵抚恤勅书》:“自金人攻陷府城,内外军民并力拒敌,血战五日,方始城破”,以此推断十五日或是。
    9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31建炎四年二月丙子。
    1 《三朝北盟会编》卷137建炎四年二月十三日。
    2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30建炎三年十二月。另据《三朝北盟会编》卷135载,十日“金人攻杭州,浙江安抚司康允之弃杭州”,与本处十一日“完颜宗弼至临安府”有异。
    3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30建炎三年十二月己丑。
    4 《三朝北盟会编》卷137建炎四年二月十三日《赐临安府民兵抚恤勅书》。另据同书卷135建炎三年十二月九日条载:“知余杭县曾怛探得其实,知是金人,乃与县丞徐律(?)成率僧道俱焚香迎拜,投降金人,差押人穆昆问知县安否,委贝勒二员同治县事,不焚烧,不杀戮,出榜于路,戒约兵马,不得骚扰,县尉杨汝为在径山能仁寺,县差弓手节级及保正赍牒招汝为,汝为斩之,请监事为统领,聚强壮,拒金人,住持僧梵仁从之,于是临安县官吏亦叛附于金人”。金兵初入城时对临安的破坏较之其离去之时应该较轻。
    5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31建炎四年二月丙戌。
    6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7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8 [清]张大昌:《龙兴戒坛祥符寺志》,《杭州佛教文献丛刊》本,第5页。
    9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10 《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据程珌《临安府五丈观音胜相寺记》载:胜相寺,“建炎间灰于腊寇”,(《洺水集》卷7)“腊寇”一词似难解释,尚待方家校正。
    11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12 《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
    13 《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
    14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1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建炎初毁于兵”,库本作“建炎初毁于火”,[宋]何澹《灵‘芝崇福寺记》载:“建炎兵火焚寺”,(《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以此来看,灵芝崇福寺毁于建炎兵火应系无疑。建炎时期,宋廷佛教政策未见明显变化,且除兵火和自然灾害损害外,宋代杭州寺院人为破坏的情况较为少见,以此推测,建炎期间被毁坏的寺院,包括上文提到的翔鸾院、上生院、报恩光孝禅寺和下文讲到的九曲法济院、菩提院等毁于建炎时期的寺院,虽未明确说明是毁于兵火,但根据上文分析的金兵对杭州的破坏和杭州寺院的总体破坏情况,基本可以认定它们应系因建炎兵火而被破坏。
    2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3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4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同卷[宋]洪迈:《上天竺灵感观音寺碑》载:“遭靖康孽火,鞠为灰烬”。
    5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6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7 [清]秋峻:《圣因接待寺志》卷1《沿革》,《杭州佛教文献丛刊》本,第21页。
    8 《咸淳临安志》卷83《寺观九》。
    9 《大昭庆律寺志》卷1《兴建上》,第8页。绍兴七年杭州未见兵灾记载,“七年”疑为“元年”之误。
    1 [宋]孙觌:《鸿庆居士集》卷32《径山妙空佛海大师塔铭》载:佛海大师讷公,“建炎初,住
    杭州灵隐……金人陷钱塘,公被执军中,大酋解缚,置一榻尊事之。比去,饬十骑送还”。“得法净照,为云门六事(世)孙”。(《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3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4 台湾学者杨惠南在《看话禅和南宋主战派之间的交涉》一文中指出,建炎兵灾中,“金兵攻打天童正觉所住锡的浙江天童山时,正觉竟然自信满满地对那些惊慌失措的弟子们说:‘虏(兵力)不至此,无用避!’结果,正如正觉所预测的,金兵并没有攻打天童山。但是,另一方面,金兵却攻打、烧杀宗果曾经在六十八岁(1156)住持过的浙江阿育王山”。杨氏认为天童正觉主张“默照禅”,宗杲主张“看话禅”,二者分属不同的佛教宗派,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北方曹洞宗信仰流行,与天童正觉信仰一致。(《中华佛学学报》1994年第7期,第204页)金兵“攻打、烧杀阿育王山”,是因“宗杲曾经在六十八岁(1156)住持过”,这一观点显然有误。宗杲68岁时已为绍兴二十六年,建炎四年正月十六日金兵攻陷明州,二月初三“引兵还临安”,阿育王山遭金兵破坏,显然与宗杲主持该寺无关。据《佛祖统纪》卷47载,建炎四年正月,金兵攻陷‘明州,“宏智禅师正觉主天童,开拓众宇,聚众至千二百人,虏之入境,也众将散,师止之曰:‘虏不至此,无用避。’及虏登塔岭,见神兵满山谷,大惧而退。育王山月堂禅师道昌,闻虏且至,就山后掘一窖,捧释迦舍利塔坐其中,以陶器覆于上,虏酋至,不得塔,大怒,将火其屋,忽壁间观音画像放光,出水满地,轮藏自转,酋大怖畏,拜祷而去。越七日,开窖取塔……”(第424页中)以此来看,阿育王寺被毁,好似也与观音信仰有关。
    1 《咸淳临安志》卷1《驻跸次第》。
    2 《宋史》卷23《钦宗本纪》,第432页。
    3 《癸辛杂识》后集《许占寺院》,第73页。
    4 《咸淳临安志》卷40《蠲免两县民户地基和买(绍兴三年二月)》。
    5 《咸淳临安志》卷93《纪遗五·纪事》。
    6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7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8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89绍兴五年四月丁巳。
    9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1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2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3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4 [宋]戴埴:《鼠璞》卷下《临安金鱼》,《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 《淳祐临安志辑逸》卷2《寺一》。
    6 《咸淳临安志》卷13《行在所录·苑囿》。
    7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8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治平无六年,“六年”或为“元年”之误。
    9 赵与筹,《宋史》卷423有传,“筹”字系代字,原字无法显示,特此说明。下同。
    10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1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1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2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3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4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5 包伟民:《试论宋代城市发展中的新问题》,《中国史研究》(韩国)2006年第40辑,第235—266页。
    1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25《委巷丛谈》,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91页。关于杭州火灾的情况,《宋史》卷63《五行志二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史料也有记载,具体情况参见包伟民《试论宋代城市发展中的新问题》。
    2 [宋]缪瑜:《遇灾报应诗并序》,《咸淳临安志》卷97《纪遗九》。
    3 《西湖游览志余》卷25《委巷丛谈》,第391页。
    4 [元]杨璃:《山居新话》卷3,《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据《吴越备史》卷4载,显德五年四月辛酉,“城南火延于内城,王出居都城驿,诘旦烟焰未息”,宫室被焚。梵天寺被毁或与之相关。
    6 《宋史》卷63《五行志二上》,第1383页。
    7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8 《宋史》卷63《五行志二上》,第1382页。
    9 《洺水集》卷7《净慈山重建报恩光孝禅寺记》。陆游《退谷云禅师塔铭》载,“师在净慈,遭火患,涤地皆尽”,所指代的便是此次火灾。(《渭南文集》卷40,《陆游集》第2388页) 此外《两朝纲目备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8载:嘉泰四年三月丁卯“临安府大火。其夜二更后,行在粮料院后八条巷内、右丞相府大程官刘庆家遗火,自太庙南墙外通衢延烧粮料院及右丞相府、尚书省、枢密院、制敕院、检正房、左右司谏院、尚书六部,惟存门下后省及工部侍郎厅。次烧万松岭、清平山、仁王寺、石佛庵、枢密院亲兵营、修内司,沿烧至学士院、内酒库及内中宫门户廊屋。殿步司诸军官兵连夜救扑,火势未已……夜漏下三鼓,遂撤去太庙廊屋、祖宗神主、册、宝、法物皆移寓寿慈宫,仍开候潮门,宣入殿步司、城外军兵扑。是夕,百官之家皆往都亭驿避火,火及和宁门外,焚衩子门”。《宋史》卷63《五行志二上》载此事为嘉定四年三月丁卯,疑误。报恩光孝禅寺嘉泰四年毁或与此相关。
    1 [宋]程许:《重建开宝仁王寺记》,《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绍定四年被毁原因虽未见明确记载,但据[元]陈桱:《通鉴续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21载,绍定四年九月丙戌夜,“临安火,延及太庙、三省六部、御史台、秘书省、玉牒所,惟丞相史弥远府独存”。七宝山与大内临近,开宝仁王寺绍定四年被毁之事或与此有关。
    2 [宋]楼钥:《十六观堂记》,《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3 [宋]孙德之:《太白山斋遣稿》卷上《普济寺记》,曾枣庄、刘琳:《全宋文》,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34册第181页。
    4 [宋]林希逸:《重建永隆院记》,《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5 [宋]洪咨夔:《平斋文集》卷9《临安真相院修造记》,《四部丛刊续编》本。
    6 《端明集》卷28《临安海会寺殿记》。
    7 [宋]楼钥:《攻媿集》卷57《径山兴圣万寿禅寺记》,《四部丛刊初编》本。
    8 《鹤林集》卷36《径山寺记》。
    1 《净慈寺志》卷3《兴建三》,第104页。
    2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297《物异考三·水灾》,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3 《宋史》卷61《五行志一上》,第1332页。
    4 《宋史》卷61《五行志一上》,第1333页。
    5 《癸辛杂识》续集卷上《湖翻》,第138页。
    6 《咸淳临安志》卷31《山川十·捍海塘》。
    7 《宋史》卷61《五行志一上》,第1331—1333页。
    1 《咸淳临安志》卷31《山川十·浙江》。
    2 《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
    3 《咸淳临安志》卷70《人物十一·方外僧》。
    4 《咸淳临安志》卷31《山川十·江·浙江》。“四十里”似误,疑衍“十”字或“四”字。
    5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嘉熙三年坏于潮”,“三年”疑为“二年”之误。
    6 《鹤林集》卷36《径山寺记》。
    7 《松隐集》卷31《仙林寺记》。
    8 《北山集》卷18《杭州于潜县治平寺重建佛殿记》。
    9 《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
    1 河北正定隆兴寺是目前仅存的,保存较为完整的宋代寺院建筑实例。研究成果较多,如程纪中的《隆兴寺》(《文物》1979年第1期)等,恕不罗列。
    2 张十庆:《五山十刹图与南宋江南禅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宋元时期,江南禅寺兴盛,传至日本,对其影响深远。五山十刹系指当时寺格最高的禅宗寺院。《五山十刹图》是入宋日僧所作的南宋禅寺大刹实录,是现存江南寺院建筑最翔实、完整的主要文献资料,其绘卷被指定为日本国宝,是宋代江南禅寺设施研究的关键性资料。
    3 郭黛姮:《中国古代建筑史》第3卷《宋辽金西夏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宋代寺院内部设施研究虽较少见,但汉唐寺院建筑研究却成果显著,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萧默《敦煌建筑研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和陈大伟兄《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寺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均为本领域的研究力作。
    4 包伟民:《意象与现实:宋代城市等级刍议》,《史学月刊》2010年第1期,第34页。
    5 [明]释宗本:《归元直指集》卷上《尊崇三宝教法篇》,《卍纂续藏经》第61册第425页中。
    6 [宋]释道诚:《释氏要览》卷上《戒法·三归戒》,《大正藏》第54册第271页上。
    1 《松隐集》卷30《六和塔记(大宋临安府重建月轮山寿宁院塔)》。
    2 [宋]程许:《重建开宝仁王寺记》,《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3 [宋]释居简:《北磵集》卷3《大雄寺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 [宋]安刘:《南禅资福院建殿记》,《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5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6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7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8 [宋]王应凤:《重建广严院记》,《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9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10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11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12 [宋]强至:《下竺灵山教寺记》,《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13 [宋]胡宿:《下竺灵山教寺记》,《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14 [宋]鲍钦止:《代陈轩撰灵感观音碑》,《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15 [宋]杨杰:《龙井延恩衍庆院记》,《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16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17 [宋]倪思:《净相院重建佛殿记》,《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1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2 《松隐集》卷30《崇先显孝禅院记》。
    3 《松隐集》卷31《仙林寺记》。
    4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5 [宋]何澹:《灵芝崇福寺记》,《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6 《太白山斋遣稿》卷上《普济寺记》,《全宋文》第334册第181页。
    7 [宋]林希逸:《重建永隆院记》,《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8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9 《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10 [宋]家铉翁:《则堂集》卷2《瑞云寺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 《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12 [宋]马廷鸾:《碧梧玩芳集》卷17《净土院舍田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 《北山集》卷18《杭州于潜县治平寺重建佛殿记》。
    14 《咸淳临安志》卷84《寺观十》。
    15 《芸庵类稿》卷6《盐官县南福严禅院记》。
    16 《攻媿集》卷57《径山兴圣万寿禅寺记》。
    17 《平斋文集》卷9《临安真相院修造记》。
    18 [宋]释元照:《无量院造弥陀像记》,[宋]释宗晓:《乐邦文类》卷3《记碑》,《大正藏》第47册第187页中。
    19 《五山十刹图与南宋江南禅寺》第159—163页。
    20 详见第五章。
    1 [宋]倪思:《净相院重建佛殿记》,《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2 《佛光大辞典》第576页。
    3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4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5 [宋]王应凤:《重建广严院记》,《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6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7 《洺水集》卷7《临安府五丈观音胜相寺记》。
    8 [宋]张九成:《喻弥陀塔铭》,《武林梵志》卷4《北山分脉》,第66、67页。
    9 《松隐集》卷31《仙林寺记》。
    10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11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12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13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4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15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16 《太白山斋遣稿》卷上《普济寺记》,《全宋文》第334册第181页。
    1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2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3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4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5 《咸淳临安志》卷85《寺观十一》。
    6 《苏轼文集》卷12《盐官大悲阁记》,第387页。
    7 《咸淳临安志》卷85《寺观十一》。
    8 《咸淳临安志》卷83《寺观九》。
    9 楞严会上二十五圣之中,以观世音之耳根圆通为最上,故称为圆通尊、圆通大士,(《佛光
    大辞典》第5407页)圆通阁实际上就是观音阁。
    10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11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12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13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14 [宋]释元照:《无量院造弥陀像记》,《乐邦文类》卷3《记碑》,第187页中。
    1 [宋]楼钥:《十六观堂记》,《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2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3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4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5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6 《佛光大辞典》第2635页。
    7 [梁]真谛:《大乘起信论》,北京:中华书局校释本1992年,第10页。
    8 [宋]苏辙:《栾城集》后集卷24《龙井辩才法师塔碑》,《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 《增—阿含经》卷50《大爱道般涅槃品第五十二》,《大正藏》第2册第821页中。
    10 《后汉书》卷2《明帝纪二》,第3489、3486页.
    11 [北齐]魏收:《魏书》卷114《释老志十》,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3030页.
    12 《佛光大辞典》第3384页。
    13 《栾城集》后集卷24《龙井辩才法师塔碑》。
    1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2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3 [宋]胡宿:《下竺灵山教寺记》,《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4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5 《松隐集》卷31《仙林寺记》。
    6 《松隐集》卷30《崇先显孝禅院记》。
    7 《渭南文集》卷20《上天竺复庵记》,《陆游集》第2167页。
    8 《太白山斋遣稿》卷上《普济寺记》,《全宋文》第334册第181页。
    9 [宋]林希逸:《寿圣禅寺记》,《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10 [宋]林希逸:《重建永隆院记》,《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1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2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13 《咸淳临安志》卷84《寺观十》。
    14 《平斋文集》卷9《临安真相院修造记》。
    15 《咸淳临安志》卷84《寺观十》。
    16 [宋]何澹:《灵芝崇福寺记》,《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7 《五山十刹图与南宋江南禅寺》第47页。据《攻媿集》卷57《径山兴圣万寿禅寺记》载,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开毗耶方丈于法堂之上”(“毗耶”《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作“毗那”),似可认为此处重层建筑上层或为毗耶方丈。
    1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2 [宋]程珌:《重建福全禅院记》,《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3 [宋]胡宿:《下竺灵山教寺记》,《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4 [宋]程许:《重建开宝仁王寺记》,《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5 《隋唐佛教史稿》第102页。
    1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2 黄敏枝:《关于宋代寺院的转轮藏》,《一九九五年佛学研究论文集——佛教现代化》,台北:佛光山文教基金会,1995年。
    3 [宋]知礼:《十不二门指要钞》卷上,《大正藏》第46册第710页中。
    4 《佛光大辞典》第2700页。
    5 [宋]胡宿:《下竺灵山教寺记》,《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6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7 [宋]洪迈:《上天竺灵感观音寺碑》,《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8 《松隐集》卷30《崇先显孝禅院记》。
    9 [宋]何澹:《灵芝崇福寺记》,《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0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11 [宋]王信:《华严阁记并书》,《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12 《攻媿集》卷57《径山兴圣万寿禅寺记》。
    13 [宋]程许:《重建开宝仁王寺记》,《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14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1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2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3 [宋]夏竦:《文庄集》卷21《杭州宝云寺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5 《太白山斋遣稿》卷上《普济寺记》,《全宋文》第334册第181页。
    6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7 [宋]李诫:《营造法式》卷11《小木作制度六·转轮经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此外,卷23《小木作功限四·转轮经藏》对其也有记载。
    1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2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3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4 《咸淳临安志》卷83《寺观九》。
    5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6 《渭南文集》卷18《圆觉阁记》,《陆游集》第2145页。“兴圣万寿禅寺”原作“兴庆万寿禅寺”,据《咸淳临安志》卷83《寺观九》改。
    7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8 《太白山斋遣稿》卷上《普济寺记》,《全宋文》第334册第181页。
    9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10 《松隐集》卷31《仙林寺记》。
    1 [东晋]鸠摩罗什:《维摩诘所说经》卷下《香积佛品第十》,《大正藏》第14册第552页上。
    2 [明]佚名:《普庵印肃禅师语录》卷3《与汤亨老居士》,《卍新纂续藏经》第69册第425页下。
    3 [明]德清:《紫柏尊者全集》,《卍新纂续藏经》第73册第151页中。
    4 [宋]何钦:《灵芝寺蠲免和役石刻》,《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5 [宋]程许:《重建开宝仁王寺记》,《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6 [宋]王应凤:《重建广严院记》,《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7 [宋]强至:《下竺灵山教寺记》,《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8 [宋]何澹:《灵芝崇福寺记》,《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9 《鹤林集》卷36《径山寺记》。
    10 [宋]林希逸:《重建永隆院记》,《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1 《太白山斋遣稿》卷上《普济寺记》,《全宋文》第334册第181页。
    12 《佛光大辞典》第6549页。
    13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4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15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16 《佛光大辞典》第1432页。
    17 [宋]何澹:《灵芝崇福寺记》,《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8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2 [宋]林希逸:《寿圣禅寺记》,《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3 《佛光大辞典》第5739页。
    4 《佛光大辞典》第6549页。
    5 [宋]强至:《下竺灵山教寺记》,《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6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7 《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8 《五山十刹图与南宋江南禅寺》第48页。关于长连床,参见同书第89、90页图3—11。
    9 [宋]程许:《重建开宝仁王寺记》,《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10 [宋]王应凤:《重建广严院记》,《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11 [宋]强至:《下竺灵山教寺记》,《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12 《渭南文集》卷20《上天竺复庵记》,《陆游集》第2167页。
    13 [宋]何澹:《灵芝崇福寺记》,《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4 《松隐集》卷31《仙林寺记》。
    15 [宋]张九成:《喻弥陀塔铭》,《武林梵志》卷4《北山分脉》,第66、67页。
    1 《佛光大辞典》第947页。
    2 《五山十刹图与南宋江南禅寺》第159—163页。
    3 [宋]程许:《重建开宝仁王寺记》,《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1 [宋]强至:《下竺灵山教寺记》,《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同卷载胡宿撰《下竺灵山教寺记》:“侍郎胡公继典是郡,又捐己俸,助作三门,分施峻廊”。
    2 [宋]杨杰:《龙井延恩衍庆院记》,《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3 《北磵集》卷3《大雄寺记》。
    4 《松隐集》卷31《仙林寺记》。
    5 [宋]何澹:《灵芝崇福寺记》,《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6 [宋]程珌:《重建福全禅院记》,《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7 [宋]安刘:《南禅资福院建殿记》,《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8 [宋]楼扶:《重修灵鹫兴圣寺记》,《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9 [宋]林希逸:《重建永隆院记》,《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0 [宋]林希逸:《寿圣禅寺记》,《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11 《则堂集》卷2《瑞云寺记》。
    12 《碧梧玩芳集》卷17《净土院舍田记》。
    13 《芸庵类稿》卷6《盐官县南福严禅院记》。
    14 《鹤林集》卷36《径山寺记》。
    15 《攻媿集》卷57《径山兴圣万寿禅寺记》。
    16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17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18 《咸淳临安志》卷84《寺观十》。
    19 《咸淳临安志》卷85《寺观十一》。
    1 《佛光大辞典》载:山门为“禅刹七堂伽蓝之一”,“七堂伽蓝”是指具备七种主要堂宇的寺院,寺院之诸堂表佛面之义,则七堂系指顶、鼻、口、两眼、两耳;或相当于人体之头、心、阴、两手、两脚等。然未必只限于七堂,凡大寺皆具多种堂宇。“伽蓝”全称为僧伽蓝摩,又称僧园、僧院,原意指僧众所居之园林,然一般用以称僧侣所居之寺院、堂舍。直至后世,一所伽蓝之完成,须具备七种建筑物,特称七堂伽蓝。七堂之名称或配置,因时代或宗派之异而有所不同,通常皆为南面建筑。(第576、2769页)江南寺院“易向而南”与“三门两庑”对称结构的增加,或与宋代禅宗壮大有关。
    2 [唐]道宣:《广弘明集》卷28《大周二教锺铭》,《大正藏》第52册第329页下。
    3 《佛光大辞典》第6839页。
    4 《芸庵类稿》卷6《盐官县南福严禅院记》。
    5 《松隐集》卷31《仙林寺记》。
    6 [宋]张九成:《横浦集》卷19《海昌童儿塔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 [宋]王希吕:《普向院记》,《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8 [宋]宋理宗:《仙林寺钟铭》,《咸淳临安志》卷42《御制·理宗皇帝》。
    9 《端明集》卷28《临安海会寺殿记》。
    10 [宋]林希逸:《寿圣禅寺记》,《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11 [清]王文诰:《苏轼诗集》卷10《宿海会寺》,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2年,第497页。“横撞”一作“一撞”。
    12 [宋]闻人符:《题清习阁(余杭县光教院)》,《宋诗纪事》卷51,第1290页。
    13 [宋]何澹:《灵芝崇福寺记》,《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4 [宋]郑清之:《灵芝崇福寺拨赐田产记》,《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5 [宋]黄震:《黄氏日抄》卷86《龙山寿圣寺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6 [宋]陈天麟:《法雨院佛殿记》,《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1 [宋]释了心:《重建南高峰塔记》,《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2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3 [宋]程许:《重建开宝仁王寺记》,《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4 [宋]宋理宗:《仙林寺钟铭》,《咸淳临安志》卷42《御制》;《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5 [宋]杨杰:《龙井延恩衍庆院记》,《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6 [宋]胡宿:《下竺灵山教寺记》,《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7 《松隐集》卷31《仙林寺记》。
    8 《松隐集》卷30《崇先显孝禅院记》。
    9 [宋]洪迈:《上天竺灵感观音寺碑》,《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10 [宋]王信:《华严阁记并书》,《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11 《太白山斋遣稿》卷上《普济寺记》,《全宋文》第334册第181页。
    12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13 [宋]陈天麟:《法雨院佛殿记》,《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14 [宋]林希逸:《重建永隆院记》,《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5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16 《芸庵类稿》卷6《盐官县南福严禅院记》。
    17 《攻媿集》卷57《径山兴圣万寿禅寺记》。
    18 《咸淳临安志》卷84《寺观十》。
    19 《咸淳临安志》卷84《寺观十》。
    20 《松隐集》卷31《仙林寺记》。
    21 [宋]赵汝谈:《保寿院记》,《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
    22 《芸庵类稿》卷6《盐官县南福严禅院记》。
    23 [宋]杨杰:《龙井延恩衍庆院记》,《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1 [晋]法显译:《摩诃僧祗律》卷33《明杂诵跋渠法之十一》,《大正藏》第22册第497页下。
    2 [三国]支谦译:《撰集百缘经》卷7《身有梅檀香缘》,《大正藏》第4册第235页中。
    3 《摩诃僧祗律》卷33《明杂诵跋渠法之十一》,第497页下。
    4 《魏书》卷114《释老志十》,第3029页。
    5 [唐]释道世:《法苑珠林》卷40《舍利篇·感福部》,北京:中华书局校注本2003年,第1270页。
    6 震华:《佛塔考略》,《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59册第290、291页。
    7 赖永海:《中国佛教百科全书·建筑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3页。
    8 《曝书亭集》卷46《书钱武肃王造金涂塔事》。
    9 《松隐集》卷30《六和塔记(大宋临安府重建月轮山寿宁院塔)》。
    10 [宋]释了心:《重建南高峰塔记》,《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11 [宋]周焘:《普向院多宝佛塔记》,《咸淳临安志》卷85《寺观十一》。
    12 《松隐集》卷30《六和塔记(大宋临安府重建月轮山寿宁院塔)》。
    13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4 [宋]周焘:《普向院多宝佛塔记》,《咸淳临安志》卷85《寺观十一》。
    1 《松隐集》卷30《六和塔记(大宋临安府重建月轮山寿宁院塔)》。
    2 [宋]释了心:《重建南高峰塔记》,《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3 [宋]曹棐:《登南山塔》,《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4 《佛光大辞典》第2917页。
    5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6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7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8 《松隐集》卷31《仙林寺记》。
    9 《平斋文集》卷9《临安真相院修造记》,《松隐集》卷31《仙林寺记》等。
    10 [宋]胡宿:《下竺灵山教寺记》,《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11 《咸淳临安志》卷83《寺观九·余杭县·善法禅院》,卷85《寺观十一·新城县·宝胜院》等。
    12 《松隐集》卷30《崇先显孝禅院记》。
    1 《佛光大辞典》第1062页。一说五山起于大慧宗果以后,系当时灵隐寺之僧众集会于直指堂所议定者,非由朝廷所制定。在禅宗的影响下,教院后来亦设五山十刹。
    2 冷晓:《杭州佛教史》下册《古刹春秋》,香港:百通出版社,2001年,第241—250页。
    3 《五山十刹图与南宋江南禅寺》第3—5页。《五山十刹图》版本较多,大乘寺本题名为《五山十刹图》,东福寺本题名《大宋诸山图》,此外还有永平寺本、常高寺本、泰心院本、龙华院本等,相见张著第8、9页。
    4 [日本]田边泰:《大唐五山诸堂图考》,梁思成:《梁思成全集》第1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初刊1932年《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3卷第3期,田边泰原文载日本昭和六年《早稻田建筑学报》8号。
    5 《五山十刹图与南宋江南禅寺》第24页。
    1 《攻媿集》卷57《径山兴圣万寿禅寺记》。
    2 [宋]胡宿:《下竺灵山教寺记》,《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3 《文庄集》卷21《杭州宝云寺记》。
    4 参看《五山十刹图与南宋江南禅寺》第38页。
    1 《灵隐寺志》卷首《山图六》、《山图七》。
    2 [宋]刘斧:《青琐高议》卷2《慈云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1983年,第24页。
    3 [宋]安刘:《南禅资福院建殿记》,《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4 [宋]鲍钦止:《代陈轩撰灵感观音碑》,《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5 [宋]楼钥:《十六观堂记》,《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此处“缗钱两万”应系两万缗,而非两万钱,因上文有“得檀施钱二千余万”之说。
    6 [宋]程珌:《重建福全禅院记》,《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7 《北山集》卷18《杭州于潜县治平寺重建佛殿记》。
    8 [宋]曾巩:《曾巩集》卷17《鹅湖院佛殿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4年,第287页。
    9 [宋]张浚:《大慧禅师塔铭》,《咸淳临安志》卷83《寺观九》。
    10 《五山十刹图与南宋江南禅寺》第98页。此《戒腊牌》未标所属寺院,径山寺有千僧阁,推测其可能是径山寺。
    11 [宋]何钦:《灵芝寺蠲免和役石刻》,《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2 [宋]贾似道:《施田记》,《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13 《文庄集》卷21《赐杭州灵隐山景德灵隐寺常住田记》。
    1 《出三藏记集·序》,第1页上。
    2 《西岩了慧禅师语录》卷下《西岩了慧禅师行状》,《卍新纂续藏经》第70册第503页下。
    3 [宋]程班:《重建福全禅院记》,《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4 [宋]赵抃:《辩才真赞》,《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5 [宋]林希逸:《寿圣禅寺记》,《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6 [宋]倪思:《净相院重建佛殿记》,《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7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8 《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9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0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2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3 《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4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5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6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7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8 《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
    9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10 《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
    11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12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13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4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15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16 《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
    17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18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19 《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20 《咸淳临安志》卷83《寺观九》。
    21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22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23 《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24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25 《松隐集》卷30《六和塔记(大宋临安府重建月轮山寿宁院塔)》。
    26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道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作“道源”。
    2 《咸淳临安志》卷84《寺观十》。
    3 [宋]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别集卷2《江陵府承天禅院塔记》,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488页。
    4 《佛光大辞典》第5396页。
    5 《佛教史》第25、26页。
    6 伴随着佛教世俗化的发展,寺产经营也成为了寺院经济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寺院经营的主体,特别是田地,其仍然还是靠诸社会阶层信众的设施得来,从此意义上说,信众施舍仍是寺院经济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
    7 《佛祖统纪》卷36,第34页中。
    8 《渭南文集》卷17《黄龙山崇恩禅院三门记》,《陆游集》第2132—2133页。
    9 [宋]王应凤:《重建广严院记》,《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1 [宋]程许:《重建开宝仁王寺记》,《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2 《松隐集》卷30《净慈创塑五百罗汉记》。
    3 [宋]何澹:《灵芝崇福寺记》,《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4 [宋]王信:《华严阁记并书》,《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5 [宋]倪思:《净相院重建佛殿记》,《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6 [宋]林希逸:《重建永隆院记》,《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7 [宋]楼扶:《重修灵鹫兴圣寺记》,《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8 [宋]陈宜中:《南山大仁院建佛阁记》,《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9 [宋]林希逸:《寿圣禅寺记》,《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10 《端明集》卷28《临安海会寺殿记》。
    1 [宋]黄揆:《双林院记》,《咸淳临安志》卷83《寺观九》。
    1 [宋]秦湛:《明智寺记》,《咸淳临安志》卷84《寺观十》。
    2 《鹤林集》卷36《径山寺记》。
    3 [宋]楼扶:《重修灵鹫兴圣寺记》,《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4 [宋]何钦:《灵芝寺蠲免和役石刻》,《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5 《灵隐寺志》卷5《累朝檀越》,第73页。
    6 《灵隐寺志》卷2《梵宇》,第19页。《文庄集》卷21《赐杭州灵隐山景德灵隐寺常住田记》 载:“乃赐直百万,市田二十五亩以施之。岁输旧赋,天下之为公也;永充净供,福田之无极也。”是文写成时间为“天圣四年岁次析木仲夏望日”。“赐直百万”所说的应该是百万钱,也就是千贯。两次的赐钱数量与购买土地数量的比例严重不符,差距极大,具体原因不详。
    1 [宋]贾似道:《施田记》,《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2 [宋]何钦:《灵芝寺蠲免和役石刻》,《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3 [宋]郑清之:《灵芝崇福寺拨赐田产记》,《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4 [宋]何钦:《灵芝寺蠲免和役石刻》,《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5 《松隐集》卷31《净严度僧记》。
    6 《松隐集》卷31《净严僧田记》。
    7 [宋]安刘:《南禅资福院施田记》,《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7 [宋]李心传:《崇福院记》,《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
    9 全汉昇:《中古佛教寺院的慈善事业》,《食货》1935年第1卷第4期。
    10 《佛光大辞典》第6628页。
    1 《佛光大辞典》第2711页。
    2 《芦川归来集》卷10《医僧真应赞》。
    3 《宋史》卷461《沙门洪蕴传》,第13510页。
    4 [宋]沈辽:《云巢编》卷10《广照大师塔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 《镡津集》卷12《法喜堂诗叙》。
    6 《曾巩集》卷44《宝月大师塔铭》第604页。
    7 《横浦集》卷16《寄医僧序》。
    8 《云巢编》卷10《广照大师塔铭》。
    9 [宋]杨杰:《建弥陀宝阁记》,《乐邦文类》卷3《记碑》,第185页上。
    10 《佛祖统纪》卷27,第279页下。
    1 《黄氏日抄》卷86《龙山寿圣寺记》。
    2 [宋]林希逸:《寿圣禅寺记》,《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3 《栾城集》后集卷24《龙井辩才法师塔碑》。
    4 [宋]秦湛:《明智寺记》,《咸淳临安志》卷84《寺观十》。
    1 [宋]强至:《下竺灵山教寺记》,《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2 [宋]胡宿:《下竺灵山教寺记》,《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3 [宋]胡宿:《下竺灵山教寺记》,《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4 《灵隐寺志》卷5上《累朝檀越·历代帝王》,第73、74页。
    5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6 [宋]鲍钦止:《代陈轩撰灵感观音碑》,《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7 [元]释觉岸:《释氏稽古略》卷4,《大正藏》第49册第875页中。
    8 《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崇德院》。
    9 《苏轼诗集》卷33《送小本禅师赴法云》,第1757页。
    1 《咸淳临安志》卷70《方外僧·善本》。
    2 《松隐集》卷30《净慈创塑五百罗汉记》。宗本乃善本之师,世谓之大小本。
    3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4 [宋]楼钥:《十六观堂记》,《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5 《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
    6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7 《灵隐寺志》卷5上《累朝檀越·历代帝王》,第73、74页。
    8 《洺水集》卷7《临安府五丈观音胜相寺记》。
    9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 [宋]楼钥:《十六观堂记》,《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2 [宋]何澹:《灵芝崇福寺记》,《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3 《咸淳临安志》卷83《寺观九》。
    4 [宋]何澹:《灵芝崇福寺记》,《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5 《渭南文集》卷18《圆觉阁记》,《陆游集》第2145页;《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护国仁王禅寺》。
    6 [宋]楼钥:《十六观堂记》,《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7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8 《灵隐寺志》卷5上《累朝檀越·历代帝王》,第73、74页。
    9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10 [宋]何澹:《灵芝崇福寺记》,《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1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12 [宋]周栋:《开山尊者记》,《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3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14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15 《洺水集》卷7《临安府五丈观音胜相寺记》。
    16 《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1 [宋]何澹:《灵芝崇福寺记》,《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2 《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宁宗恭淑韩皇后,庆元六年崩,嘉定十三年捐资建寺,显误。
    3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4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5 [宋]王应凤:《重建广严院记》,《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6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7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8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9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10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11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2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13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14 《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15 [宋]安刘:《南禅资福院建殿记》,《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16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17 [宋]程许:《重建开宝仁王寺记》,《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18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2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3 《灵隐寺志》卷5上《累朝檀越·历代帝王》,第73、74页。
    4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5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6 《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7 [宋]周栋:《开山尊者记》,《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8 《咸淳临安志》卷83《寺观九》。
    9 《咸淳临安志》卷84《寺观十》。
    10 《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11 [宋]安刘:《南禅资福院建殿记》,《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12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13 [宋]程许:《重建开宝仁王寺记》,《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14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15 [宋]周栋:《开山尊者记》,《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6 《洺水集》卷7《临安府五丈观音胜相寺记》。
    1 《渭南文集》卷18《圆觉阁记》,《陆游集》第2145页。
    2 《洺水集》卷7《临安府五丈观音胜相寺记》。
    3 [宋]程许:《重建开宝仁王寺记》,《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4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5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6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7 [宋]林希逸:《寿圣禅寺记》,《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8 [宋]周栋:《开山尊者记》,《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9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12《王制》,《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
    1 《梦粱录》卷14《祠祭》,第123页。“设位”《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作“设会”。
    2 《西湖游览志》卷6《南山胜迹·天龙寺》,第60页。
    3 《梦粱录》卷15《郊祀年驾宿青城端成殿行郊祀礼》,第43页。
    4 《宋史》卷100《礼志三·吉礼三》,第2459页。
    5 《梦粱录》卷14《祠祭》,第123页。
    6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77绍兴二十七年五月辛卯。
    7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2天禧二年十月癸丑,第2128页。
    8 《隆平集》卷3《燕乐》。
    9 [宋]王标:《燕翼诒谋录》卷3,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1年,第29页。
    10 [元]释念常:《佛祖历代通载》卷18建隆元年十二月辛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4大中祥符三年十月丁巳,第1692页。
    1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2 [宋]赵升:《朝野类要》卷1《满散》,《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宋]周必大:《文忠集》卷163《亲征录》绍兴三十二年五月丁巳,《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 《梦粱录》卷3《皇太后圣节》、《皇帝初九日圣节》,第16、20页。“前一月”《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作“前一日”,当误。
    5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6 《咸淳临安志》卷84《寺观十》。
    7 [宋]周密:《武林旧事》卷5《湖山胜概》,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68页。
    8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9 《宋代佛教政策论稿》附录二《本命信仰考》。
    1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0天圣元年二月庚辰,第2316页。
    2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81至和二年十月戊戌,第4378页。
    3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68元祐六年十一月辛亥,第11175页。
    4 《咸淳临安志》卷70《方外僧·守璋》。
    5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6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7 [宋]林希逸:《寿圣禅寺记》,《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8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9 《太白山斋遣稿》卷上《普济寺记》,《全宋文》第334册第181页。
    10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 《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年,第1371页。
    2 《三朝北盟会编》卷49靖康元年七月二十一日。
    3 关于宋代寺院在丧事处理中的社会作用,参看方豪:《宋代佛教与遗骸之收瘗》,《中华学术院天主教学术研究所学报》1971年第3期。关于神御殿,参看刘长东:《宋代佛教政策论稿》附录一《宋代神御殿考》。
    4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5 《咸淳临安志》卷83《寺观九》。
    6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7 《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
    8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9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0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1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12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3 《咸淳临安志》卷14《行在所录·欑宫》。“陈氏”疑为“潘氏”之误。
    14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15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6 《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17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18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19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20 《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
    21 《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
    22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23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24 《咸淳临安志》卷14《行在所录·欑宫》。
    1 《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
    2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3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4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5 《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
    6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7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8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9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10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另见[宋]周密:《齐东野语》卷14《巴陵本末》,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年,第252—258页。
    11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12 《咸淳临安志》卷14《行在所录·欑宫》。
    13《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14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5 《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16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17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18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9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20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21 [宋]冯梦得:《崇恩演福禅寺记》,《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22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2 《咸淳临安志》卷14《行在所录·欑宫》。
    3 [宋]林希逸:《寿圣禅寺记》,《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4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5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6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7 《癸辛杂识》别集卷下《阎寺》,第295页。
    8 本节所用官僚概念,主要是指为官杭州者在任期间的行为。曾任官员,但在杭期间并非以官僚身份出现者,在官民对立的两个概念中,本节将其划归为民众范畴。
    1 [宋]鲍钦止:《代陈轩撰灵感观音碑》,《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2 《乾道临安志》卷3《牧守》,第60页。
    3 [宋]胡宿:《下竺灵山教寺记》,《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4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5 [宋]胡宿:《下竺灵山教寺记》,《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6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7 [宋]何澹:《灵芝崇福寺记》,《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8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9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10 《苏轼诗集》卷7《吉祥寺僧求阁名》,第331页。
    11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12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2 [宋]鲍钦止:《代陈轩撰灵感观音碑》,《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3 《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
    4 《苏轼诗集》卷10《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第473页。
    5 [宋]苏轼:《阿弥陀颂并序》,《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6 《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
    7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8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9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10 《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
    1 《苏轼诗集》卷9《祥符寺九曲观灯》,第427页。
    2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3 《武林旧事》卷5《湖山胜概·北山路》,第78页。
    4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5 《苏轼诗集》卷9《上元过祥符寺僧可久房萧然无灯火》,第427页。
    6 《曾巩集》卷6《钱塘上元夜祥符寺陪咨臣郎中丈燕席》,第96页。
    7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8 《苏轼诗集》卷7《吉祥寺赏牡丹》,第330、331页。
    9 《苏轼诗集》卷9《吉祥花将落而述古不至》,第446页。
    10 《苏轼诗集》卷9《述古闻之明日即至坐上复用前韵同赋》,第446页。
    1 《苏轼诗集》卷13《惜花》,第625页。
    2 《苏轼诗集》卷8《冬至日独游吉祥寺》,第394页。
    3 《苏轼诗集》卷8《后十余日复至》,第395页。
    4 《苏轼诗集》卷33《次韵曹子方龙山真觉院瑞香花》,第1758页。
    5 《苏轼诗集》卷32《真觉院有洛花花时不暇往四月十八日与刘景文同往赏枇杷》,第1687页。
    6 《苏轼诗集》卷32《和刘景文韵》,第16878页。
    7 [宋]刘景文:《刘景文次韵》,《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
    8 《苏轼诗集》卷7《雨中明庆赏牡丹》,第330页。
    1 《苏轼诗集》卷11《杭州牡丹开时仆犹在常润周令作诗见寄次其韵复次一首送赴阙》,第556页。
    2 《苏轼诗集》卷11《常州太平寺观牡丹》,第556页。
    3 《苏轼诗集》卷11《游太平寺净土院观牡丹中有淡黄一朵特奇为作小诗》,第556页。
    4 《苏轼诗集》卷32《卧病弥月闻垂云花开顺阇棃以诗见招次韵答之》、《雪后便欲与同僚寻春—病弥月杂花都尽独牡丹在耳刘景文左藏和顺阇棃诗见赠次韵答之》,第1677、1678页。
    5 《端明集》卷7《十三日吉祥探花》、《十八日陪提刑郎中吉祥院看牡丹》、《十九日奉慈亲再往吉祥院看花》。
    6 杨曾文:《苏轼与禅宗的交游》,《中国禅学》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范春芽:《苏轼与杭州诗僧诗文酬唱及其相互影响》(《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4年第2期)等文对其也有涉猎。
    7 《乾道临安志》卷3《牧守》,第60页。
    8 《端明集》卷7《七月过孤山勤上人院》、《入天竺山留客》、《十五日游龙华浄明两院值雨》、《和孙推官忆径山游》、《奉答孙推官南屏旧游》、《游烟霞洞》、《和钱端明游南屏山》。
    1 [宋]孙何:《白莲社记》,《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2 《大昭庆律寺志》卷5《净社》,第60—78页。
    3 [日本]佐藤成顺:《宋代仏教の研究——元照の净土教》,京都:山喜房佛书林2001年。
    4 《苏轼诗集》卷32《西湖寿星院此君轩》、《观台》、《游中峰杯泉》,第1688、1689页;卷10《次韵周长官寿星院同饯鲁少卿》,第512页。
    5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6 《苏轼文集》卷74《答陈师仲主簿书》,第1428、1429页。
    7 [宋]苏轼:《寿星院寒碧轩》,《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2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3 《苏轼诗集》卷10《九日寻臻阇梨遂泛小舟至勤师院二首》,第506页;卷12《僧惠勤初罢僧职》,第576页。
    4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5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6 《咸淳临安志》卷83《寺观九》。
    7 《乾道临安志》卷3《牧守》,第56页。
    8 《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
    9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 《鹤林集》卷36《径山寺记》。
    2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3 《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4 [宋]王应凤:《重建广严院记》,《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5 [宋]安刘:《南禅资福院施田记》,《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6 [宋]贾似道:《施田记》,《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7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8 [宋]郑清之:《灵芝崇福寺拨赐田产记》,《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 [宋]何钦:《灵芝寺蠲免和役石刻》,《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2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3 [宋]林希逸:《寿圣禅寺记》,《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4 [宋]贾似道:《施田记》,《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5 杨际平:《宋朝政府对寺观的土地、赋役政策》, 《李埏教授九十华诞纪念文集》,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参看[宋]谢深甫:《庆元条法事类》卷32《财用门·点磨隐陷》,卷47《赋役门·受纳税租》,卷48《赋役门·支移折变》、《赋役门·科敷》等条内容,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6 《宋史》卷175《食货志三上》,第4239页。
    7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16《财赋三·僧寺常住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0年,第353页。
    8 《松隐集》卷30《六和塔记(大宋临安府重建月轮山寿宁院塔)》。董仲勇,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80绍兴二十八年十二月辛亥及卷183、185相关资料记载,曾任左武大夫、昭庆军承宣使等职。
    9 《文忠集》卷62《龙图阁学士宣奉大夫赠特进程公(大昌)神道碑》。
    1 《宋史》卷174《食货志上二》,第4222页。
    2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
    3 《咸淳临安志》卷76《寺观二》。薛昂,见《宋史》卷352《薛昂传》,第11122—11123页。
    4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5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6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7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8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9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0 [宋]周栋:《开山尊者记》,《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1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2 《咸淳临安志》卷84《寺观十》。
    13 [宋]戴燧:《迁释迦像记》,《咸淳临安志》卷84《寺观十》。
    14 《咸淳临安志》卷84《寺观十》。
    15 [宋]俞烈:《环翠阁记》,《咸淳临安志》卷83《寺观九》。
    1 《咸淳临安志》卷84《寺观十》。
    2 《咸淳临安志》卷84《寺观十》。
    3 [宋]张九成:《尚禅师塔记》,《咸淳临安志》卷85《寺观十一》。
    4 [宋]王希吕:《普向院记》,《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5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6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7 [宋]楼钥:《十六观堂记》,《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8 [宋]贾似道:《施田记》,《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9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1 黄敏枝:《宋代佛教社会经济史论集》第七章《宋代的功德坟寺》;白文固:《宋代的功德寺和坟寺》,《青海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2 《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
    3 《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
    4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5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6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7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8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9 《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10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11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12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13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14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15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16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7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1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2 《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
    3 《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
    4 《咸淳临安志》卷79《寺观五》。
    5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6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7 刘淑芬:《中古的佛教与社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70页。
    8 孙昌武:《唐代的宦官与佛教》,袁行霈:《国学研究》第9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9 关于明代的宦官与佛教问题,参看何孝荣:《明代宦官与佛教的关系》,《南开学报》2000年第1期;程恭让:《明代太监与佛教关系考述(上、下)》,《首都师大学报》2002年第3、4期:马明达、杜常顺:《明代宦官与佛教寺院》,《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10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1 《隋唐佛教史稿》第26页。
    2 [宋]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卷73《答曾子固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4 [宋]周孚:《蠹斋铅刀编》卷23《焦山普济禅院僧堂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 [宋]苏颂:《苏魏公文集》卷64《温州开元寺重修大殿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 《金石萃编》卷125《镇州龙兴寺铸像修阁碑》。
    1 本节的民众概念,其所指代的是除皇室和现任官僚之外的社会群体,包括曾经任官他处,后退居杭州者,也包括当时没有做官的其它社会名流。
    2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3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4 《咸淳临安志》卷81《寺观七》。
    5 《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6 《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7 《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
    8 《咸淳临安志》卷85《寺观十一》。
    9 [宋]释了心:《重建南高峰塔记》,《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10 《咸淳临安志》卷82《寺观八》。“陈起宗,字兴祖,少入上庠,踔厉有声,一日归省,属同舍生为投试卷,起宗业《礼记》,同舍嫉之,辄易以《周礼》,迫试乃告,起宗遂用《周礼》试,复第一,登政和进士,以徽猷阁学士知并州卒。起宗善谈辩,诗篇洒落有陶谢风。”([明]王鏊:《姑苏志》卷50《人物八·名臣》,《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汪士隆,乾道八年壬辰黄定榜进士。([清]沈翼机:《浙江通志》卷125《选举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 [宋]陈天麟:《法雨院佛殿记》,《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12 [宋]黄揆:《双林院记》,《咸淳临安志》卷83《寺观九》。
    13 [宋]秦湛:《明智寺记》,《咸淳临安志》卷84《寺观十》。
    1 [宋]鲍钦止:《代陈轩撰灵感观音碑》,《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六》。
    2 《鹤林集》卷36《径山寺记》。
    3 [宋]赵汝谈:《保寿院记》,《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
    4 [宋]周密:《浩然斋雅谈》卷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 [宋]周密:《绝妙好词笺》卷3,《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 《浩然斋雅谈》卷上。
    7 [宋]赵汝谈:《保寿院记》,《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
    8 《北山集》卷18《杭州于潜县治平寺重建佛殿记》。《宋史》卷469《陈源传》:“本宫书史徐彦通者,为源掌家务,不数数官至经武大夫”。与此处徐彦通或为一人。
    1 《端明集》卷28《临安海会寺殿记》。
    1 《中国佛教社会史研究》也认为“今”字为仁宗晚年的嘉祐三、四年。
    2 游彪:《宋代寺观数量问题考辨》,《文史哲》2009年第3期,第133、134页。
    3 《金石萃编》卷123《凤翔府停废寺院牒》。
    1 《隆平集》卷1《寺观》。
    2 《宋会要辑稿》道释1之14。
    3 黄启江:《宋太宗与佛教》,《北宋佛教史论稿》第34—41页。
    4 《宋高僧传》卷首《进高僧传表》,第3页。
    5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8太平兴国二年正月癸亥,第400页。
    6 《佛祖统纪》卷43,第396页下、397页中。
    7 《净慈寺志》卷27《杂记三·国典》,第586页。
    8 《宋史》卷345《陈瓘传》,第10964页。
    9 《宋会要辑稿》道释1之13。
    1 《宋太宗实录》卷32雍熙二年二月丙寅,第67、68页。
    2 [清]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卷11《永安禅院碑》,《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
    3 《宋史纪事本末·叙》,第1192页。
    4 《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第16页。
    5 《宋史》卷282《王旦传》,第9544页。
    6 刘静贞:《北宋前期皇帝和他们的权利》,台北:稻香出版社1996年,第118页。
    7 《佛祖统纪》卷44,第402页下。
    1 《宋史》卷431《孙(?)传》,第12801页。
    2 《佛祖统纪》卷44,第402页下。
    3 [宋]李攸:《宋朝事实》卷7《道释》,北京:中华书局句读本1955年。
    4 [宋]元悟:《螺溪振祖集·本朝赐额、敕黄》,《卍新纂续藏经》第56册第780页下。据《嘉定赤城志》卷28《寺观门二·寺院·天台·禅院》载:“东定慧院,在县东北一十五里,旧名传教,乾德(阙)年建,五代时僧希寂演天台教于此,大中祥符(阙)年改今额,县西有普贤院,亦号定慧,今呼之为西定慧。”与此牒文基本吻合。
    5 《端明集》卷28《临安海会寺殿记》。
    6 《中国佛教社会史研究》第109页。
    1 《宋会要辑稿》职官13之18。
    2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1天禧二年四月末,第2110页。
    3 《群书考索》后集卷63《财用门·鬻僧类》。
    4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1天禧二年四月末,第2109、2110页。
    5 《佛祖统纪》卷43,第396页下、397页中。
    1 《宋会要辑稿》道释1之22。
    2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7天禧五年正月丁酉,第2240页。
    3 《宋朝事实》卷7。
    4 《佛祖统纪》卷44,第406页上。
    5 《群书考索》后集卷63《财用门·鬻僧类》。
    6 白文固:《历代僧道人数考论》,《中国古代僧尼名籍制度》第43、46页。
    7 《宋会要辑稿》道释1之13。程民生在其《论宋代佛教的地域差异》一文中指出:“两浙数为2220人,误,前漏万数”,僧尼总数为458854人,而各地数原总额仅为378456人,少80398 人,此数应为两浙所漏之数,在两浙原数上应加8万。笔者同意其意见,据改。
    1 《嘉禾金石志》卷26《崇福田记》。
    2 《群书考索》后集卷63《财用门·鬻僧类》。
    3 上引《螺溪振祖集》保留的中书门下发给两浙转运司的牒文时间为大中祥符元年,距离天禧三年为11年,上引《宋会要辑稿》道释1之22、23中的“或十年不得文牒者,故命特等立限发遣”是否系针对10年前已经开始执行但并没有真正实施的某一事件,不得而知。
    4 《宋史》卷9《仁宗本纪一》,第186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7载,天圣七年闰二月戊申, “上谓辅臣曰:比建慈孝寺,盖以荐福先帝;及太一宫,为民祈禳,幸已毕功。自今京城惟仓库、营房、官舍敝坏者修完之余,无得擅兴力役,因下诏谕中外,时都人厌土木之劳,及诏下咸喜。”在此历史事件记载上,《宋史》与《长编》应系同源,但其针对性差异较大,笔者以为《长编》的记载更接近历史原貌。
    5 《宋史》卷10《仁宗本纪二》,第195页。
    1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9天圣八年三月庚辰,第2538页。
    2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2明道二年三月甲午,四月壬子、癸丑、己未,第2609、2611页。
    3 《宋史》卷10《仁宗本纪二》,第198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4作“毁天下无额寺院”。笔者认为“名额”和“额”在寺院问题上意义一致,是寺院在政府登记注册的凭证,是合法身份的标志,不存在系帐是准合法程序,赐额才是合法程序的说法。关于此问题,此不展开,另文别论。
    4 《伐檀集》卷下《复维识院记》。
    5 《伐檀集》卷下《复维识院记》。
    6 [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附录《朝廷优崇·置功德寺》,《四部丛刊初编》本。
    1 [宋]晁补之:《鸡肋集》卷62《张洞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 《古灵集》卷5《乞止绝臣僚陈乞创造寺观度僧道状》。
    1 [宋]司马光:《上仁宗乞罢寺观赐额》,《宋朝诸臣奏议》卷84《儒学门·释老》,第906、907页。
    2 《传家集》卷30《言永昭陵建寺割子》。
    3 《咸淳临安志》卷83《寺观九·临安县·双林院》。
    1 《中国佛教社会史研究》第109页。
    2 “例”还有“一概”之意。英宗时,全国寺院并未一概更名,故与此意不符。
    3 袁震:《两宋度牒考》,《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1944年第7卷第1期、第2期,是文刊出虽逾甲子之久,但关于宋代度牒的研究至今鲜有出于其右者,尤其是在史料搜罗方面。其他成果恕不罗列。
    4 《嘉泰会稽志》卷7《宫观寺院·广福院》。
    5 [宋]陈均:《九朝编年备要》卷17《英宗皇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 《佛祖历代通载》卷18宋英宗治平丁未。
    2 《宋史》卷13《英宗本纪》,第254、260页。
    3 《隆平集》卷1《寺观》载:“治平三年诏,一应无额寺院,屋宇及三十间以上者,并赐寿圣为额(因寿圣节),不及三十间者并行拆毁”。与大多数材料记载的治平四年不符,或误。
    4 《传家集》卷30《言永昭陵建寺劄子》。
    5 [宋]王十朋:《梅溪集》后集卷26《雁宕山寿圣白岩院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 《金石萃编》卷137《寿圣禅院敕牒》。
    7 《山右石刻丛编》卷14《寿圣寺牒》。
    1 [清]李光唤:《金石文考略》卷14《赐寿圣禅院勃》,《石刻史料新编》第3辑,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
    2 《咸淳临安志》卷77《寺观三》。
    3 《咸淳临安志》卷78《寺观四》。
    4 [元]袁桷:《延祐四明志》卷18《释道考》,《宋元方志丛刊》本。
    5 《宝庆四明志》卷15《奉化县志》卷2《寺院·甲乙律院》。
    6 [清]赵宏恩:《江南通志》卷48《舆地志·寺观》,《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 《嘉泰会稽志》卷7《宫观寺院》。
    8 [元]徐硕:《至元嘉禾志》卷10《寺院》,《宋元方志丛刊》本。尽管并不排除熙宁年间确实有此政策颁布,但根据现有材料分析,可能性极小。
    8 《山右石刻丛编》卷16《大宋芮城县太安寿圣寺额记》。
    1 《苏魏公文集》卷17《奏议》。部分学者认为此时天下寺观数量为38900余所和2300余所的总和,即41200余所。(《中国佛教社会史研究》第94页,《宋代寺观数量问题考辨》第135页)如若以此来算,司马光治平元年所言“仁宗皇帝晚年,诏天下无名额寺屋及百间者,并特与名额,计创添寺额千有余处”也应加入,那么总数便达42200余所,这与文献记载“熙宁末,天下寺观、宫院四万六百十三所”(《泊宅编》第57页)不相吻合。笔者以为,38900所与40613所,应均系天下寺院系帐之数,与赐额无关,中间相差的1700余所寺观,系天禧至熙宁五六十年间全国净增寺观数量,当然也不排除系因统计方式和政策执行力度差异而造成的数据误差。如系确为净增寺院数量,那么平均每年30所左右,情况不同或有差距,这一数字较之年均增长230所左右的推测(《宋代寺观数量问题考辨》第135页)与实际情况或许更为接近。在此情况下,如果每年仅新建功德坟寺便达10余所,嘉祐三年作为“判尚书祠部”的陈襄在奏议中对此情况严加批判也便合乎情理。这与宋代对寺院建设较为严格的控制政策也基本吻合。当然,在此期间,寺院或有荒废也完全可能,即便将其考虑在内,这一推测仍然不受太大影响。
    2 [宋]曾肇:《赠司空苏公墓志铭》,[宋]真德秀:《续文章正宗》卷6《叙事·元老大臣事迹》,《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11熙宁三年五月癸卯,第5123、5124页。
    4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6熙宁四年九月戊戌,第5514页。
    5 《泊宅编》卷10,第57页。
    6 据《宋会要辑稿》礼5之15、16载,徽宗崇宁年间,应蔡京等之请,“天下州军各赐寺额以崇宁为名,上祝睿算”,并给以诸多政治、经济优待。另见《中国佛教社会史研究》第95—97页。
    7 《庆元条法事类》规定:“诸创造寺观,及擅置戒坛,徒二年。旧有而辄加名号者,各减五等。以上未造置者,各减二等,止坐为首人。”(第720页)由此可见,私自创建寺院是违反 宋代律令,刑责虽不甚重,但要受到惩罚。
    1 《谈苑》卷2。
    2 《宋代寺观数量问题考辨》第134页。
    1 寿圣院,旧为贤名院,皇祐三年建,治平二年改今额;(《咸淳临安志》卷85《寺观十一》)宝林院,旧系双林院,大中祥符四年建,治平二年改今额。(《咸淳临安志》卷84《寺观十》)
    2 《宋代寺观数量问题考辨》第134页。
    3 《宋史》卷356《崔鶠传》,第11213页。本条史料系黄纯艳师提供,在此表示感谢。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