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藏传佛教圣迹文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佛教圣迹是佛教文化中颇具特色的一个层面。佛教为信仰者的宗教实践提供了“圣迹”文化背景,使他们的生活拥有了一种特殊的向心力。佛教圣迹现象在原始佛教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相对于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时期,初期的佛教圣迹崇拜尚不属于繁盛发展的状态,在形式的多样性和崇拜的规模上是有局限的,但是就其性质与功能而言,的确已经具备了与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时期之佛教圣迹相一致的意义与作用。
     至大乘佛教时期,佛教圣迹文化得到了鼓励与发展。大乘佛教教理、发展状态等条件为此时期佛教圣迹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背景。佛教圣迹文化在大乘佛教兴盛的一段时期(公元4-5世纪左右)在形式与内容上已较成熟。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对藏地佛教圣迹产生重大影响的大乘佛教时期印度佛教圣迹文化是同时涵盖大乘层面和密乘层面的。
     佛教圣迹文化的形成,在于其在社会中形成了以佛教教理为核心的,对生活方式、行为方式、风俗文化等重新进行构造的,为佛教信徒所接受的文化要素和内容——圣迹形式、内容和供养方式。藏传佛教圣迹文化是佛教圣迹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藏传佛教圣迹的过程中,将大乘佛教的圣迹观念视为背景是有必要的。
     藏传佛教圣迹文化并非藏地所独创,其基本形制主要是大乘佛教圣迹文化的延续,包括道场圣迹和加持品圣迹两类,其中道场圣迹可分为寺庙和圣地两类,道场圣迹本身不但可视为圣迹,而且还可以成为承载其它圣迹内容的圣迹承载体;加持品圣迹则以“身、语、意三依处”为根本内涵,此外还包括其它一些具“三依处”内涵的加持品形式,如各种具加持之物品与遗迹等。丰富的圣迹形式、圣迹内容与供养形式、供养行为契合在一起,架构出了藏传佛教圣迹在社会文化中的存在模式。
     藏传佛教圣迹以度化众生之本质,深入于僧侣及在家信徒的生活中,从方方面面影响到藏人的生活风俗和观念,与藏文化达到深度的融合,成为藏文化中一个独具特征的文化层面,即藏传佛教圣迹文化。藏传佛教圣迹文化以藏传佛教教理为基础,以教派发展历史与传承为脉络,逐渐形成了形式和内容丰富的藏传佛教圣迹文化,为藏传佛教度化众生营造出了一个能使理想境界与世俗生活相连接的文化背景。
     在对早期的藏传佛教圣迹文化现象进行整理的过程中,发现缺少把佛教时期与前佛教时期的圣迹现象严格区分开来的标准。佛教传入藏地之前因观念、历史事迹或物品遗留等因素所形成的圣迹,都有一个为佛教所解读和包容的过程,其最终受到佛教文化的深刻影响是难以避免的。虽然不同宗教存在教理差别,但是由佛教传入所引发的文化融合并不存在鸿沟。藏传佛教圣迹文化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条件和背景下展开的。
     依据吐蕃时期佛教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发现:在松赞干布时期,佛教圣迹的基本架构,包括圣迹的承载体——寺庙、修行处、身、语、意所依及一些加持品等圣迹形式初步形成;在赤松德赞时期,藏传佛教圣迹的体系更为完备。莲花生大师将藏传佛教的圣迹文化体系丰富化并确立下来,寺庙建设、修行圣地建设、伏藏的创立以及加持品圣迹的遗留等等方面呈现出完整的体系,圣迹内容上也展现出了繁盛的景象;在其后的热巴巾时期前后,藏传佛教圣迹文化进一步在供养的方式、圣迹内容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由此,藏地前弘期道场圣迹与身、语、意所依及诸加持品等圣迹形式经历了创立、体系化和发展的过程,逐步增加了圣迹内容的积累,圣迹的供养方式也经历了被逐渐推广的过程。
     在藏传佛教中有着丰富的佛教供养方式及供养仪轨,这与藏传佛教圣迹供养之间也有紧密联系。佛教圣迹供养是指:以圣迹为中心,为获取圣迹加持而行持的供养行为。针对佛教圣迹所展开的特殊供养形式有一部分是在前弘期形成的,而有一些则明显成熟于后弘期。煨桑、转经轮、玛尼堆、经幡与风马、转绕、涂金、哈达、涂抹白羊毛酥油等圣迹供养方式大约在公元13世纪左右就得以形成了。
     通过分析后弘期宁玛圣迹的承载体,可以发现涵盖藏传佛教圣迹内容的不同角度——圣地道场角度、寺庙道场角度以及成就者(传承上师)角度,前两者侧重空间的神圣性和加持力,后者则更加侧重教法传承的重要地位。在后弘期及之后,宁玛圣迹文化在发展中展现出三个重要的特点:
     ①体现出以传承上师为中心的教法传播方式;
     ②体现出宁玛派注重圣地修行的特点;
     ③体现出寺庙与圣地结合的建设模式。
     这三条主要线索为宁玛圣迹文化在后弘期的继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背景。为此,对三个有代表性的传承进行分析可以展示宁玛圣迹文化的发展状况:其一为三素尔传承;其二为龙钦宁提传承;其三为噶陀传承。目前宁玛圣迹文化的发展特点以噶陀传承的方式为主。
     宁玛派居士佛教的特征与寺庙地位的逐渐确立过程构成了千余年宁玛圣迹文化演变的主线,且预示着诸圣迹承载体间的地位改变——面对着以成就者为主要承载体的圣迹内容易遗失的特点,道场这一圣迹承载体成为重点。在前弘期及后弘期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逐渐建设的宁玛寺庙在形制上更多的是一些崇拜场所,而修行圣地(包括静修院等)才是实践修行的重要道场;直到宁玛发展的中后期,才开始大力建设寺庙道场的讲、修功能,并在规模和稳定发展上获得突破,使得修行处与寺庙之间的圣迹地位发生了变化,寺庙的承载体地位处于了上升的状态。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宁玛圣迹文化拥有过长时期稳定发展的大趋势。宁玛派在发展过程中与其它派别的矛盾冲突较小,并在圣迹文化的发展上与其它教派保持着互相影响的关系,一些原属宁玛派的圣地道场和寺庙道场的主导权也可能在教派间转移。
     藏传佛教文化是藏文化的本质与核心,它们之间具有血肉相连的共生性,因此,当前的藏文化不可能脱离佛教文化而自足自立。藏传佛教圣迹文化是藏传佛教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经过千余年的社会锤炼,已经从单纯的宗教信仰深层细化为藏民族的生活方式,在藏文化中带有了普遍性。在传承的层面、加持的层面以及福德的层面,藏传佛教圣迹文化对藏文化起到了重要的维系作用。
Buddhist secret site and sign is one outstanding part of Buddhist culture. As Buddhist adherents perform the religious practice, they find in Buddhism certain cultural environment that contains Buddhist secret site and sign. And this environment has exerted a special centripetal force in their life. The phenomenon of Buddhist secret site and sign worship appeared early at the primitive Buddhism. As far as its nature and function were concerned, the role of primitive Buddhist secret site and sign worship was similar to that at the time of Sectarian Buddhism and Mahayana Buddhism, even though it was not so well developed in the primitive period with limited forms and scale.
     From Sectarian Buddhism to Mahayana Buddhism, Buddhist secret site and sign got encouraged and developed. Mahayana Buddhist doctrines and its prosperity furnished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t secret site and sign culture in this period. At the time when the Mahayana Buddhism was prosperous(about 4-5AC), Buddhist secret site and sign began to get matured in its forms and content. By analyzing Indian Buddhist secret site and sign phenomenon at this period of time, we can classify the Buddhist secret site and sign into different sorts . Here what need to be specially emphasized is that Indian Buddhist secret site and sign culture ( at the time of Mahayana Buddhism ), which profoundly influenced Buddhist secret site and sign of Tibetan area, covered both the layers of Mahayana and Tantrism.
     Buddhist secret site and sign culture took shape as it had incorporated in society such cultural elements as Buddhist secret site and sign forms, content and supply method. With Buddhist doctrines at the core, these elements recognized Buddhist adherents' way of life and behavior as well as customs, and found general acceptance among its adherents. Tibetan Buddhist secret site and sign culture is one important component part of Buddhist secret site and sign culture, when we study the Tibetan Buddhist secret site and sign, we ought to put it under the Mahayana Buddhism's view of Buddhist secret site and sign.
     Tibetan Buddhist secret site and sign culture is not created originally by Tibetan area. Actually its basic forms are primarily developed from Mahayana Buddhism. These basic forms include bodhimandala secret site and sign and empowerment halidom secret site and sign. The bodhimandala secret site and sign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sorts-temples and sacred spaces. Bodhimandala secret site and sign itself is secret site and sign. Furthermore, it can also act as the carrier of other forms of secret site and sign; The trager of body, speech and mind is fundamental of empowerment halidom ,and there are some special kinds of empowerment halidoms and remains too. The various forms and rich content of secret site and sign combing with supply methods and supply actions constructed the living model of Tibetan secret site and sign in the social culture.
     Based on its essence-delivering all beings from torment, Tibetan Buddhist secret site and sign blended itself into the life of monks and lay Buddhists. Besides, Tibetan Buddhist secret site and sign has deeply influenced the Tibetan's life style and views and mixed itself with the Tibetan culture. It also becomes a unique layer of Tibetan culture which is called Tibetan Buddhist secret site and sign culture. Taking the doctrines of Tibetan Buddhist as its foundation and the history and lineage as its thread, Tibetan Buddhist secret site and sign is gradually becoming a sort of Tibetan Buddhist secret site and sign culture which is various in forms and rich in content. Tibetan Buddhist secret site and sign culture produced a culture environment for the Tibetan Buddhism to deliver all beings from torment and under this culture environment dream world is able to be connected with the earth life.
     During the process of studying early Tibetan Buddhist secret site and sign culture, we find that there was no strict standard used to differ the secret site and sign phenomenon at the time of Buddhism from that at the time of pre-Buddhism. Before Buddhism was introduced to Tibet, secret site and sign which formed from the character of idea, history stories and articles remains, had gone through a process deciphered and involved by Buddhism. Ultimately, the secret site and sign was profound influenced by Buddhist culture inevitably. The culture integration which was started by the introduction of Buddhism was logical, although there are different doctrine between religions. Tibetan Buddhist secret site and sign culture developed on these couture conditions and social backgroun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Buddhism's development, we can find the followings: at the period of stong-btsan-sgam-po, the basic structure of Buddhist secret site and sign including the carriers of secret site and sign, such as temples, the tragers of Body, Speech and Mind, and the empowerment halidom got their early forms; at the time of Khri-srong-lde-btsan, the system of Buddhist secret site and sign became matured and completed; Later, Padmasambhava enriched and set the secret site and sign culture system of Tibetan Buddhism. And during the time of Padmasambhava the matured systems can be found in different aspects, such as in construction of temples and scared spaces for meditation training, creation of Terma and remaining of the empowerment halidom secret site and sign. The content of secret site and sign also got enriched at this time; After the time of Padmasambhava, at the period of Khri-gtsug-lde-btsan, Tibetan Buddhist culture got further development in the supply method and the content of secret site and sign. For this reason,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first dissemination of Tibetan Buddhism, the secret site and sign as bodhimandala ,the tragers of Body, Speech and Mind, kinds of empowerment halidom have witnessed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ment, systematization and development, increased the quantity of the content of secret site and sign, and the supply methods of secret site and sign have been witnessed the process of becoming more widespread gradually.
     In the Tibetan Buddhism there are various Buddhism supply methods and supply rituals which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action of Tibetan Buddhist secret site and sign supply. The supply of Buddhism secret site and sign means a certain kind of supply actions , treating secret site and sign as the centre and acting for the secret site and sign's empowerment. Some of supply methods for Buddhism secret site and sign formed during the first dissemination period, others formed during the second dissemination period. the forming procession completed before 13AC.
     A study on the carriers of Nyingma secret site and sign during the second dissemination of Buddhism tells the three aspects covered in Tibetan Buddhism secret site and sign activity, that is, sacred spaces, temples, and lineage masters. The first two put special emphasis on divinity and empowerment of space , while the last one focuses on religion lineage. Nyingma secret site and sign cultural has taken on three main features since the second dissemination of Buddhism:
     Firstly, it spreads religion with lineage masters as the main conductors to do missionary work.
     Secondly, it puts special emphasis on practicing Buddhism in sacred spaces.
     Thirdly, it is constructed in a mode that temples integrate with scared spaces.
     The three main features mentioned above form the basic environment for the subsequent development of Nyingma secret site and sign culture in the second dissemination of Buddhism. In view of this situ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Nyingma secret site and sign culture can be learned through an analysis of its three representative ways of lineage: Zur-gsum、Longchen-snying-thig and Ka-thog. At present, Ka-thog plays a main role on the development of Nyingma secret site and sign culture.
     The features of Kulapati Buddhism of Nyingma and the gradual reinforcement of temples' position have threaded the development of Nyingma secret site and sign culture for thousands of years, which also forebodes a shift of positions among the secret site and sign culture carriers: as secret site and sign culture is easily lost with lineage masters as its main carrier. Buddhist rites have established a clear superiority. For quite some time in the second dissemination of Tibetan Buddhism as well as the first dissemination , Nyingma temples were originally built more as places for worship in form, while sacred spaces, including monasteries, were the main sites to practice Buddhism. It was not until Nyingma developed to its middle period that temples began to enhance their functions in preaching and practicing Buddhism, and temples also made a breakthrough in their scale as well as steady development. This lead to a shift of carriers' positions between sacred spaces and temples , with that of temples taking on the superiority.
     As time passes by, Nyingma secret site and sign culture has enjoyed long years of steady development. In this process of steady development, there is little conflict between Nyingma and other branches. The various branches affect one another in developing secret site and sign culture. The ownership of sacred spaces and temples which originally belong to Nyingma may also be transferred to other branches .
     Tibetan Buddhist culture is the essence and core to Tibetan culture. The two maintain flesh-and-blood ties with each other due to their intergrowth. Consequently, the present Tibetan culture can never separate itself from Buddhist culture. the culture of Tibetan Buddhist secret site and sign is a component part of Tibetan Buddhist culture. Through thousands of years' refinement in society, the culture of Tibetan Buddhist secret site and sign has evolved from a mere religious belief into a way of life for Tibetan people. With respect to its lineage, empowerment as well as merit, Tibetan Buddhist secret site and sign culture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Tibetan culture.
引文
[1]杜继文主编:《佛教史》,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P12
    [1]杜继文主编:《佛教史》,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P19
    [2]本文中的“印度”是文化学意义上的印度,指的是整个南亚次大陆,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尼泊尔等。
    [3]湛如法师:《印度早期佛塔信仰起源与流变》,《中国学术》(总第二辑),刘东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4月版
    [4]原经文为《十诵律》卷五十六,详细地对起塔法、龛塔法、供养塔法及庄严塔法做出了说明。
    [5]全佛编辑部编:《佛教的塔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P6
    [6](唐)南海波淩国沙门若那跋陀罗译:《大涅槃经》(经文资料)
    [1](唐)玄奘撰:《大唐西域记》,周国林注译,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版,P52
    [2]李翊灼著:《西藏佛教略史》,北平:武学书馆,1929年版,P20
    [3](后秦)弗若多罗共罗什译:《十诵律》(经文资料)
    [4]湛如法师:《印度早期佛塔信仰起源与流变》,《中国学术》(总第二辑),刘东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4月版
    [5]同上。
    [1]李崇峰著:《中印佛教石窟寺比较研究:以塔庙窟为中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P1
    [2]同上。P1
    [3]维加拉特那原著:《佛陀时代的寺院风貌》,广兴译,《澳门佛教》,1995年第2期
    [4]李崇峰著:《中印佛教石窟寺比较研究:以塔庙窟为中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P3
    [5](东晋)沙门释法显撰:《法显传校注》,章夔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P113
    [1]本文的“供养”指对神佛的恭敬与崇拜,也指实际供奉给佛菩萨、上师、圣物等的物品。
    [2](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卷四之《游行经》(经文资料)
    [3](唐)南海波淩国沙门若那跋陀罗译:《大般涅槃经》(经文资料)
    [4](唐)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经文资料)
    [1](东晋)沙门释法显撰:《法显传校注》,章夔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P61
    [2]A.K.Narian(ed).:"Origin of the Buddha Image,Early Image,Traditions and the Concept of Buddha-darsanapnnya",Studies in Buddhist Art of South Asia,New Delhi,1985
    [3]全佛编辑部编:《佛菩萨的图像解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P2
    [4]扎雅著:《西藏宗教艺术》,谢继胜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P49,50。曲伦玛与沃色玛的传说引自本书。
    [1]扎雅著:《西藏宗教艺术》,谢继胜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P49,50
    [2]同上。P51
    [3]湛如法师:《印度早期佛塔信仰起源与流变》,《中国学术》(总第二辑),刘东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4月版
    [4]同上。
    [5]同上。
    [1]方广錩著:《渊源与流变——印度初期佛教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P105
    [2](英)罗伯特·比尔著:《藏传佛教象征符号与器物图解》,向红笳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版,P180
    [1]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出版社,1981年版,P43
    [2]杜继文主编:《佛教史》,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P43。案达罗是大乘(之中观派)创始人龙树的故乡。
    [3]G.Roth:Symbolism of the Buddhist Stupa,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Vol.102,No.3(Jul-Oct.1982),pp.583-584
    [4]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的形成与展开》,台北:正闻出版社,1981年版,P43
    [1]杜继文主编:《佛教史》,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P31-32
    [2](英)沃德尔:《印度佛教史》,王世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P244
    [3]杜继文主编:《佛教史》,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P32
    [4](英)沃德尔:《印度佛教史》,王世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P245
    [5]同上。P245
    [6]同上。P244
    [7]李崇峰著:《中印佛教石窟寺比较研究:以塔庙窟为中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P1
    [1]杜继文主编:《佛教史》,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P31,32
    [2]吕澂著:《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P95
    [3]沃德尔著:《印度佛教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P463
    [1]Williams,R.: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London:Fontana,2nd edn.
    [2]“团”本为商人之组织,因菩萨团中多数为城市之工商业者,故以“团”相称。
    [1]池田大作著:《我的佛教观》,潘桂明业露华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P104
    [2]在正常情况下,如果以眼耳鼻舌身能够感知到某种物质,就承认它的存在。
    [1]慈诚罗珠堪布著:《佛教的世界观》(内部资料)
    [2]弘学编著:《净土探微》,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版,P35
    [3]同上。P45
    [1]对于龙树菩萨所在的时代,学者们争论颇多,其中公元前26年到公元100年左右的判定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1]吕建福著:《中国密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P46
    [2](东晋)沙门释法显撰:《法显传校注》,章夔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P46
    [1]这里把密教概念限制在佛教范围之内,密教的梵文原形是Guhyayana,汉文的标准意译应是“密乘”。汉文的习惯用法是称为密教,与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相对应。
    [2]吕建福著:《中国密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P4
    [3]同上。P5
    [1]吕建福著:《中国密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P188
    [2]索南才让著:《西藏密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P220
    [3]吕建福著:《中国密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P424
    [1]索南才让在《金刚乘的起源和特点》一文中认为,在公元8世纪西藏便有“金刚乘”或“果金刚乘”的名称,作为密教的别名。可沿用此西藏的传统称呼,以金刚乘代表密教。
    [2]班班多杰:《论藏传佛教前弘期》,《法音》,1997年第1期
    [3]吕建福著:《中国密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P221
    [4]刘立千著:《印藏佛教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P145-146
    [1]华智仁波切著:《普贤上师言敦》,索达吉堪布译,香港:香港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P223
    [2]刘立千著:《藏传佛教的宁玛派》,《中国藏学》,1993年第4期。《知识总汇》,P579、 603、608
    [3]扎雅著:《西藏宗教艺术》,谢继胜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版,P59
    [4]同上。P60
    [1]本尊:即为自己信奉之神、应皈依之神(不包括六趣之神),此为佛陀幻化的各种和平、忿怒之本尊。在西藏有各教派一致承认的本尊,也有各教派自己的本尊。(《红史》注释第476)
    [2]刘立千:《藏传佛教的宁玛派》,《中国藏学》,1993年第4期
    [3]扎雅著:(西藏宗教艺术》,谢继胜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P16
    [4]纽修堪仁波切蒋扬多杰编著:《大圆满传承源流蓝宝石》(上)(内部资料),P890
    [1]丁福保编:《佛学大词典》,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网络检索版)
    [2]扎雅著:《西藏宗教艺术》,谢继胜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版,P42
    [3]李英武并:《密宗三经》,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版,P263
    [4]所指为在金刚界或以名果上之大日如来(《佛教大辞典》),普贤王如来为宁玛教派的称呼方式。
    [5]龙饮巴认为,普贤王如来与金刚持实为一体。龙钦饶庆著:《隆饮教史》(藏文),拉萨: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P414
    [6]敦珠仁波切著:《西藏古代佛教史》(内部材料),台湾,P26
    [7]“身、语、意、事业、功德”义为旧密二十五果法所从以判别之处。
    [8]廓诺·迅鲁伯著:《青史》,郭和卿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P71
    [1]尔金林巴掘藏:《莲花生大师本生传》,洛珠加措饿东瓦拉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P527
    [2]同上。P528
    [3]《莲花生大师所造藏区圣地目录殊胜洲》(藏文),噶玛降村编著:《康地圣迹志》,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P1-18
    [4]敦珠仁波切著:《西藏古代佛教史》(内部资料),台湾,P19
    [1]尕藏加著:《吐蕃佛教:宁玛派前史与密宗传承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P180
    [2]尔金林巴掘藏:《莲花生大师本生传》,洛珠加措饿东瓦拉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P6
    [3]莲花生大士著:《莲花生大士祈请文集》,吉美切林译,台湾:全佛文化出版社,1993年版,P251-252。(节译自圣者第一世蒋贡康慈罗爵塔耶仁波切所著之《伏藏法及伏藏师成就者们应世情形之简编史传,名曰:吠琉璃宝鬘》一书。
    [1]弘学编著:《净土探微》,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版,P64
    [2]宗萨钦哲仁波切著:《佛教的见地与修道》(内部资料),P125
    [3]全佛编辑部编:《密教曼陀罗图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P2
    [4]扎雅著:《西藏宗教艺术》,谢继胜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P38
    [5]丁福保编:《佛学大词典》,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网络检索版),“大日经疏卷一、 卷六、卷二十、宗义决择集卷九”(参阅‘加持身'1575、‘本地身'1955)
    [1]潘桂明著:《中国居士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P32
    [2]给哇蒋秋著:《移喜措嘉佛母密传》,昆明:西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P46
    [3]慈诚罗珠堪布著:《佛教的世界观》(内部资料)
    [4]雪漠著:《我的灵魂依怙——香巴噶举及36代传承根本上师江贡活佛》(资料),成都:佛缘阁,2006年印刷
    [5]秋札桑波尊者著:《全知无垢光尊者略传》(内部资料),索达吉堪布译
    [1]敦珠仁波切著:《西藏古代佛教史》(内部资料),台湾,P30
    [2]同上。P32
    [3]吕建福著:《中国密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P65
    [4]晋美林巴著:《桑耶青普圣地指南》,迦造喇嘛译,www.jtzhl.com
    [5]尔金林巴掘藏:《莲花生大师本生传》,洛珠加措饿东瓦拉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P43
    [1]《空行圣地胜乐二十四境》(网络资料)
    [2]《空行圣地胜乐二十四境》(网络资料)
    [3]钦则旺布著:《卫藏道场胜迹志》,刘立千译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P79
    [4]丁福保编:《佛学大词典》,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网络检索版)
    [5]同上。
    [1]刘立千著:《藏传佛教的宁玛派》,《中国藏学》,1993年第4期
    [2]同上。
    [3](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经文资料)
    [1]丁福保编:《佛学大词典》,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网络检索版)
    [2]刘立千著:《藏传佛教的宁玛派》,《中国藏学》,1993年第4期
    [3]华智仁波切著:《普贤上师言教》,索达吉堪布译,香港:香港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P219
    [4]《噶陀圣地》,佛教在线网站
    [5]晋美林巴著:《桑耶青普圣地指南》(资料),迦造喇嘛译
    [1]福德资粮通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五度获得,智慧资粮可由修行六度中的“智慧”而获得。
    [2]孔庆瑞 崔江 主编:《日月真影:大圆满》,香港:唐多括罗出版社,2001年版,P66
    [3]桑吉岭巴活佛掘藏:《墨尔多神山志》(网络资料),戴作民翻译
    [1](后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经文资料)
    [2]尕藏加著:《吐蕃佛教:宁玛派前史与密宗传承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P244
    [1]钦则旺布著:《卫藏道场胜迹志》,刘立千译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P1
    [1]钦则旺布著:《卫藏道场胜迹志》,刘立千译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P42
    [1]这里认为,苯教到雍仲苯教(gyung-drung-bon)的创始人敦巴·辛饶弥沃齐生活的时代,开始形成比较完善的教规和教义,才有可能对其进行较为完整的认识。
    [2]丹珠昂奔著:《藏族文化发展史》,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P247
    [3](奥地利)勒内·德·内贝斯基·沃杰科维茨著:《西藏的神灵和鬼怪》,谢继胜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P261
    [4]在藏传佛教中,“三地”的说法很常见,指地上、地面和地下。有学者认为这是藏地的先民文化中的说法,但是以藏地与印度文化交流的可能性,此一文化的来源可能始自印度,并重新在藏地与佛教 发生融合的关系。
    [1]湛如法师:《印度早期佛塔信仰起源与流变》,《中国学术》(总第二辑),刘东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4月版
    [2](奥地利)勒内·德·内贝斯基·沃杰科维茨著:《西藏的神灵与鬼怪》,谢继胜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P316
    [3](奥地利)内贝斯基著:《西藏的三组女神》,谢继胜译,《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四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P297
    [4]丹珠昂奔著:《藏族文化发展史》,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P206
    [5]同上。P247
    [1]丹珠昂奔著:《藏族文化发展史》,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P247
    [2]丹珠昂奔著:《藏族神灵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P4
    [3]同上。P7
    [4]张云著:《上古西藏与波斯文明》,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版,P231
    [5]达仓宗巴·班觉桑布著:《汉藏史籍》,陈庆英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P78
    [6](德)霍夫曼:《西藏的苯教》,《西藏研究》,1986年第3期
    [7]索端智:《藏族信仰崇拜中的山神体系及其地域社会象征》,《思想战线》,2006年第2期
    [1]索端智:《藏族信仰崇拜中的山神体系及其地域社会象征》,《思想战线》,2006年第2期
    [2](奥地利)勒内·德·内贝斯基·沃杰科维茨著:《西藏的神灵和鬼怪》,谢继胜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P254
    [3](法)石泰安著:《西藏的文明》,耿昇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版,P240
    [1]丹珠昂奔著:《藏族文化发展史》,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P210
    [2]廖东凡:《沃德贡杰:雪域山神之父》,《西藏民俗》,2004年第1期
    [3]同上。
    [4]钦则旺布著:《卫藏道场胜迹志》,刘立千译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P141
    [5]来自四川美瓦寺丹增嘉措活佛提供的调查资料。
    [1]来自四川甘孜八美金龙寺德兰根迥活佛提供的调查资料。
    [2]格桑丹贝见参著:《世界地理概说》,转引自《古老的象雄文明》,《西藏研究》,1995年第2期
    [3]丹珠昂奔著:《藏族文化发展史》,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P435,436
    [1]石硕著:《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P58
    [2]多吉才旦:《川西北牧区藏族游牧部落的苯教》(资料)
    [3](法)麦克唐纳夫人:《松赞干布时代的西藏宗教:作为历史的神话》,汪萍译,《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三),沈卫荣等编,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P258
    [4]丹珠昂奔著:《藏族文化发展史》,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P216
    [5]张云著:《上古西藏与波斯文明》,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版,P218
    [6]格勒 祝启源:《藏族苯教的起源与发展问题探讨》,《世界宗教研究》,1986年第2期
    [1]贡赛宁波活佛著:《本教密乘及心乘的兴盛》(内部资料)
    [2]丹珠昂奔著:《藏族文化发展史》,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P445
    [3](唐)玄奘撰:《大唐西域记》,周国林注译,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版,P4
    [4]李崇峰著:《中印佛教石窟寺比较研究:以塔庙窟为中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P3
    [5]《神山冈仁波齐》,西藏自治区旅游景点介绍
    [1]杜继文主编:《佛教史》,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P22
    [2]张云著:《上古西藏与波斯文明》,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版,P75,76
    [3]龚方震 宴可佳著:《祆教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P37
    [4]即须弥山,佛教认为此世界以须弥山为中心。
    [5]龚方震 宴可佳著:《祆教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P35
    [1](俄)斯塔尼米尔·卡罗扬诺夫著:《伊朗与西藏——对西藏苯教的考察》,冯晓平译,禇俊杰校,《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十一),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钦则旺布著:《卫藏道场胜迹志》,刘立千译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P13
    [3]钦则旺布著:《卫藏道场胜迹志》,刘立千译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P14,P117。原文引自《青史》。
    [4]John Vincent Bellezza:A Comprehensive Inventory of Pre-Buddist Sites in upper Tibet:Finding and prospects for Future Research in Culture History and Archaeology,International Academy on Tibetan Archaeology and Art,2003
    [1]尔金林巴掘藏:《莲花生大师本生传》,洛珠加措饿东瓦拉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P509
    [2]索南才让著:《西藏密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P8
    [1]吕建福著:《中国密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P57
    [1]指佛塔、经书、佛像等。
    [2]指寺庙、修行处(包括修行地)。
    [1]廓诺·迅鲁伯著:《青史》,郭和卿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P70
    [2]同上。P70
    [3](日)佐藤长著:《西藏古代史研究(连载二》,姜镇庆译,《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二)》,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P110
    [4]同上。P110
    [1]达仓宗巴·班觉桑布著:《汉藏史籍》,陈庆英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P97
    [2]给哇蒋秋著:《移喜措嘉佛母密传》,昆明:西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P141,144
    [3]达热那他著:《后藏志》,佘万治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P65,P39,P57
    [4]钦则旺布著:《卫藏道场胜迹志》,刘立千译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P31,P43,P29
    [1]索朗旺堆主编:《萨迦、谢通门县文物志》,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P98
    [2]杨嘉铭 赵心愚 编著:《雪域骄子:岭·格萨尔的故乡》,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P58
    [3]刘立千著:《西藏佛教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P82
    [4]尕藏加著:《吐蕃佛教:宁玛派前史与密宗传承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P113
    [1]黄勇著:《拉萨尼寺梵呗》,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年版,P21
    [2]钦则旺布著:《卫藏道场胜迹志》,刘立千译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P4
    [3](印度)阿底峡尊者发掘:《西藏的观世音》,卢亚军译注,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P278,279
    [4]《拉萨小昭寺志》(藏文)
    [5]石硕:《松赞干布时代佛教文化传入之世纪面貌与地位》,《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1](印度)阿底峡尊者发掘:《西藏的观世音》,卢亚军译注,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P111
    [2]同上。P224
    [3]张虎生 翟跃飞著:《药王山摩崖石刻》,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P4
    [4](印度)阿底峡尊者发掘:《西藏的观世音》,卢亚军译注,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P225
    [5]五世达赖喇嘛著:《西藏王臣记》,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P15
    [6]钦则旺布著:《卫藏道场胜迹志》,刘立千译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P5
    [7](英)迈克尔·理德利著:《大乘、小乘、密乘和西藏、尼泊尔佛教艺术》,鄢玉兰译,《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八辑),耿昇主编,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P369
    [1](印度)阿底峡尊者发掘:《西藏的观世音》,卢亚军译注,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P120
    [2]索南才让著:《西藏密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P220
    [3]陈庆英主编:《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十二),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197
    [4]全佛编辑部编:《西藏地区的寺院与佛塔》,,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P88
    [5]根秋登子 次勒降泽著:《藏式佛塔》,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P38
    [1]多吉编著:《松赞干布故居游》,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P50
    [2]钦则旺布著:《卫藏道场胜迹志》,刘立千译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P23
    [3]黄勇著:《拉萨尼寺梵呗》,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年版,P35
    [4]全佛编辑部编:《西藏地区的寺院与佛塔》,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P148
    [1]堪舆指风水。堪舆的本义是天地,堪为天,舆为地。引自《辞海》
    [2]巴卧·祖拉陈哇著:《贤者喜宴》(摘译三),《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第2期
    [3](印度)阿底峡尊者发掘:《西藏的观世音》,卢亚军译注,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P220
    [4]全佛编辑部编:《西藏地区的寺院与佛塔》,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P107
    [1]尔金林巴掘藏:《莲花生大师本生传》,洛珠加措饿东瓦拉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P380
    [2]达热那他著:《后藏志》,佘万治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P8
    [1]傅崇兰 主编:《拉萨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P64
    [2]尕藏加 著:《吐蕃佛教:宁玛派前史与密宗传承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P111
    [3]秘明珠 著:《拔协》,段克兴 译,《甘肃民族研究》,1981增刊,1982年1-2月
    [4]同上。
    [1]给哇蒋秋 著:《移喜措嘉佛母密传》,昆明:西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P143
    [2]达热那他 著:《后藏志》,佘万治 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P3
    [3]达仓宗巴·班觉桑布 著:《汉藏史籍》,陈庆英 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P114
    [4]索朗旺堆 主编:《萨迦、谢通门县文物志》,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P190
    [5]达仓宗巴·班觉桑布 著:《汉藏史籍》,陈庆英 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P120
    [1]尕藏加 著:《吐蕃佛教:宁玛派前史与密宗传承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P111
    [2]丹珠昂奔 著:《藏族文化发展史》,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P678
    [1]五世达赖喇嘛 著:《西藏王臣记》,刘立千 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P36
    [2]索朗旺堆 主编:《萨迦、谢通门县文物志》,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P190
    [3]索穷:《朵得却巴——桑耶寺的经藏供养》,《中国西藏》,2005年第2期
    [1]尕藏加 著:《西藏宗教》,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年版,P48
    [2]尕藏加 著:《吐蕃佛教:宁玛派前史与密宗传承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P122
    [3]达热那他 著:《后藏志》,佘万治 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P57
    [4]同上。P7
    [5]冉光荣 著:《中国藏传佛教寺院》,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版,P41
    [6]陈庆英:《从敦煌藏文P.T.999号写卷看吐蕃史的几个问题》,《藏学研究论丛》(一),《藏学研究论丛》编辑部编,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P14
    [1]三密相应而成就妙果,梵语叫做悉地(siddhi),故悉地是成就的意思。
    [2]吕建福 著:《中国密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P55。就是成就种种神通力的密法,这个神通力包括成就世间的、出世间的、物理的和形而上的种种事业。
    [3]同上。P423
    [1]给哇蒋秋 著:《移喜措嘉佛母密传》,昆明:西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P162
    [2]此地一说为今天巴基斯坦西部的卡普利斯坦,一说为今巴基斯坦的斯瓦特地区,仍未能确定。
    [1]有学者认为莲师时期北印乌仗那一带流传的主要是陀罗尼密教和持明密教,所以其在吐蕃传播的主要是持明密教教法。
    [2](日)矢崎正见 著:《西藏佛教史考》,石硕 张建世 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P33
    [3]莲花生大士 著:《莲花生大士祈请文集》,吉美切林 译,台湾:全佛文化出版社,1993年版,P99
    [1]《西藏的神灵与鬼怪》一书提及,“十二丹玛女神被迫在一个叫做“卡热桑瓦”的岩洞里发誓,这个洞显然就是《莲花遗教》里记述的卡拉查宫。但另一种说法认为丹玛女神是在后藏乌玉地方被降伏的”。引自(奥地利)勒内·德·内贝斯基·沃杰科维茨 著:《西藏的神灵与鬼怪》,谢继胜 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P201
    [2]索达吉堪布 撰:《巡礼印度圣地记》(资料),www.fjlm.org
    [1](台湾)刘婉俐:《空行母与藏传佛教上师传记》,《佛学研究中心学报》,2002年第7期
    [2]莲花生大师 著:《空行教授》,昆明:西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P48、49
    [3]同上。P48
    [4]尼梅巴德钦黑鲁嘎 著:《那洛空行生起次第导引金刚空行母众心明点》,法护 译,(台湾)大藏文化出版,2004年版
    [5]敦珠仁波切 著:《西藏古代佛教史》(内部教材),台湾,P25
    [6]索南才让 著:《西藏密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小版社,1998年版,P187
    [1]索南才让 著:《西藏密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P41
    [2]“赤松王请问品”,莲花生大士 著:《莲花生大士祈请文集》,吉美切林 译,台湾:全佛文化出版社,1993年,P288
    [3]“空行移喜措嘉请问品”,莲花生大士 著:《莲花生大士祈请文集》,吉美切林 译,台湾:全佛文化出版社,1993年,P55
    [1]纽修堪仁波切蒋扬多杰 编著:《大圆满传承源流监宝石》(上),(内部资料),P158
    [2]丁福保 编:《佛学大词典》,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网络检索版)
    [3]记载来自《长阿含经》、《增一阿含经》中,原文取自巴利文经典。
    [4](英)沃德尔:《印度佛教史》,王世安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P206
    [1]Helmut F.Neumann:Cremation Grounds in Early Tibetan Mandalas,International Academy on Tibetan Archaeology and Art,2003
    [2]《莲师持明总聚释义》(网络资料),www.puti.com.tw/ming.htm
    [3]达热那他 著:《后藏志》,佘万治 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P110
    [4]也可视为密教本尊及其眷属聚集的场所。
    [1]德吉卓玛 著:《圣殿中的莲花——度母信仰解析》,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版,P93
    [2]达仓宗巴·班觉桑布 著:《汉藏史籍》,陈庆英 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P97
    [3]尔金林巴 掘藏:《莲花生大师本生传》,洛珠加措 饿尔瓦拉 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P544
    [4]敦珠仁波切 著:《西藏古代佛教史》(内部教材),台湾,P25
    [5]晋美林巴 造:《桑耶青普圣地指南》,迦造喇嘛译,www.jtzhl.com
    [6]达热那他 著:《后藏志》,佘万治 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P109
    [1]尼梅巴德钦黑鲁嘎 著:《那洛空行生起次第导引金刚空行母众心明点》,法护 译,台湾:大藏文化出版,2004年版
    [2]尔金林巴于1352年在雅隆玻璃崖堡垒山莲花玻璃岩洞发掘出的《莲花生大师本生传》(又名《赤松德赞王遗训》)是尔金林巴发掘出的7种莲花生大师传记中的一本。通常认为此传记是益西措嘉记录(或抄写)并伏藏的,原作者是莲师本人,至少是莲师口述的。
    [3]尔金林巴 掘藏:《莲花生大师本生传》,洛珠加措 饿尔瓦拉 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P55
    [4]敦珠仁波切 著:《西藏古代佛教史》(内部教材),台湾,P40
    [5]纽修堪仁波切蒋扬多杰 编著:《大圆满传承源流监宝石》(上),(内部资料),P161
    [6]晋美林巴 造:《桑耶青普圣地指南》,迦造喇嘛 译,www.jtzhl.com
    [1]《至尊度母深法——消除一切怖畏》(法本资料),德江寺昂旺生根活佛印
    [2]秘明珠 著:《拔协》,段克兴 译,《甘肃民族研究》,1981增刊,1982年1-2月
    [3]德吉卓玛 著:《圣殿中的莲花——度母信仰解析》,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版,P96
    [4]同上。P94
    [5]钦则旺布 著:《卫藏道场胜迹志》,刘立千译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P29
    [6]晋关林巴 造:《桑耶青普圣地指南》,迦造喇嘛译,www.jtzhl.com
    [1]秘明珠 著:《拔协》,段克兴 译,《甘肃民族研究》,1981增刊,1982年1-2月
    [2]“那南顿炯请问品”,莲花生大士 著:《莲花生大士祈请文集》,吉美切林 译,台湾:全佛文化出版社,1993年,P115
    [3]给哇蒋秋 著:《移喜措嘉佛母密传》,昆明:西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P179,135
    [4]尔金林巴 发掘:《莲花生大师本生传》,洛珠加措 饿东瓦拉 翻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 年版,P767
    [1]莲花生大士 著:《莲花生大士祈请文集》,吉美切林 译,台湾:全佛文化出版社,1993年,P261-262
    [2]敦珠仁波切 著:《西藏古代佛教史》(内部教材),台湾,P75
    [3]尔金林巴 掘藏:《莲花生大师本生传》,洛珠加措 饿尔瓦拉 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P625
    [4]同上。P626
    [5]晋关林巴 造:《桑耶青普圣地指南》,迦造喇嘛 译,www.jtzhl.com
    [1]秘明珠 著:《拔协》,段克兴 译,《甘肃民族研究》,1981增刊,1982年1-2月
    [2]尔金林巴 掘藏:《莲花生大师本生传》,洛珠加措 饿尔瓦拉 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P697
    [3]“魂寄”的意义就可被视为“居住”和“所依之所”。
    [1]钦则旺布 著:《卫藏道场胜迹志》,刘立千译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P10,101
    [2]《莲花生大师所造藏区圣地目录殊胜洲》(藏文),噶玛降村 编著:《康地圣迹志》,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P1-18
    [3]智关巴·贡却乎丹绕吉 著:《安多政教史》,吴均等 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P21
    [4]尔金林巴 掘藏:《莲花生大师本生传》,洛珠加措 饿尔瓦拉 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P437
    [1]给哇蒋秋 著:《移喜措嘉佛母密传》,昆明:西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P167
    [2]同上。P166
    [3]同上。P169
    [4]同上。P169
    [1]莲花生大士 著:《莲花生大士祈请文集》,吉美切林 译,台湾:全佛文化出版社,1993年,P261-262
    [2]以两年为一年计算。
    [3]敦珠仁波切 著:《西藏古代佛教史》(内部教材),台湾,P74
    [4]土观·罗桑却吉尼玛 著:《土观宗教源流》,刘立千 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P37,33
    [5]敦珠仁波切 著:《西藏古代佛教史》(内部教材),台湾,P236
    [1]索南才让 著:《西藏密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P173
    [2]索南才让 著:《西藏密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P343
    [3]敦珠仁波切 才:《西藏古代佛教史》(内部教材),台湾,P237
    [1]给哇蒋秋 著:《移喜措嘉佛母密传》,昆明:西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P208,209,210
    [2]陈士东:《伏藏略说》,《菩提心》,1999年第3期
    [1]直孔·贡觉嘉措著:《直孔阿琦传》,克珠群培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P2,3,4
    [2](日)矢崎正见 著:《西藏佛教史考》,石硕 张建世 译,北京:西藏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P33
    [3]郭吉旦赤坚 掘藏:《献供焚香祭》(资料)
    [4]敦珠仁波切 著:《西藏古代佛教史》(内部教材),台湾,P352
    [5]秘明珠 著:《拔协》,段克兴译,《甘肃民族研究》,1981增刊,1982年1-2月
    [1]直孔·贡觉嘉措著:《直孔阿琦传》,克珠群培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P27,28
    [1]廓诺·迅鲁伯 著:《青史》,郭和卿 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P71
    [2](法)桑木丹·噶尔梅:《对两个藏区地域神崇拜的比较研究》,扎洛 译,《青海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3]尔金林巴 掘藏:《莲花生大师本生传》,洛珠加措 饿尔瓦拉 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P684
    [4]全名为《年楚河上中下流域稀有善言·学者津梁》,又简称《年地佛教史》。达热那他是藏传佛教觉囊派的一位大师,1575年出生。达热那他在介绍年楚河流域的圣迹时并未受教派见的束缚。
    [1]达热那他 著:《后藏志》,佘万治 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P10,12
    [2]陈祥耀 译:《莲花生大士见解脱像说明》(资料),黄正淳 居士 提供
    [3]晋美林巴 造:《桑耶青普圣地指南》,迦造喇嘛 译,www.jtzhl.com
    [1]莲花生大士 著:《莲花生大士祈请文集》,吉美切林 译,台湾:全佛文化出版社,1993年,P291
    [2]资料来源于对四川甘孜八美金龙寺德兰根迥活佛的采访。
    [3]钦则旺布 著:《卫藏道场胜迹志》,刘立千译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P8
    [4]尔金林巴 掘藏:《莲花生大师本生传》,洛珠加措 饿尔瓦拉 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P658
    [5]同上。P732
    [6]孔庆瑞 崔江 主编:《日月真影:大圆满》,香港:唐多括罗出版社,2001年版,P187
    [1]达热那他 著:《后藏志》,佘万治 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P54
    [2]巴卧·祖拉陈哇 著:《贤者喜宴》(摘译六),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
    [3]根秋登子 次勒降泽 著:《藏式佛塔》,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P105
    [4]在《拔协》中的记载则略有出入。记载中说道:在迦叶佛时代,曾有三个小儿保护佛典,并堆积沙塔,因此静命大师、赤松德赞利巴赛囊可在边地国家弘扬佛法。
    [1]敦珠仁波切 著:《西藏古代佛教史》(内部教材),台湾,P75
    [2]Lawrence Epstein and Peng Wenbin:Ganja and Murdo: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Space at Two Pilgrimages Sites in Eastern Tibet,A Collection of Essays:Sacred Spaces and Powerful Places in Tibetan Culture,Edited by Toni Huber,India,Liberary ofTibetan Works and Archives,P322
    [1]莲花生大士 著:《莲花生大士祈请文集》,吉美切林 译,台湾:全佛文化出版社,1993年,P262
    [1]全佛编辑部 编:《西藏地区的寺院与佛塔》,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P177。引自《汉藏册府》P201;《青史》P70
    [2]尔金林巴 掘藏:《莲花生大师本生传》,洛珠加措 饿尔瓦拉 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P626
    [3]同上。P625
    [4]工珠·元丹嘉措 著:《知识总汇》(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2年版,P434
    [5]尔金林巴 掘藏:《莲花生大师本生传》,洛珠加措 饿尔瓦拉 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P380
    [6]晋美林巴 造:《桑耶青普圣地指南》(资料),迦造喇嘛译,www.jtzhl.com
    [7]同上。
    [1]钦则旺布 著:《卫藏道场胜迹志》,刘立千译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P9
    [2]全佛编辑部 编:《西藏地区的寺院与佛塔》,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P177
    [3]噶陀斯度 造:《桑耶青普圣地之三依》(资料),迦造喇嘛 译
    [4]同上。
    [5]晋美林巴 造:《桑耶青普圣地指南》,迦造喇嘛 译,www.jtzhl.com
    [1](新西兰)托尼·呼伯尔 著:《十一世纪来自卫藏的印度佛教“擦擦”》,张岩 译,《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十二),陈庆英 耿昇 等编,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194
    [1]《扎耶巴志信仰之种》(藏文)
    [2]钦则旺布 著:《卫藏道场胜迹志》,刘立千译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P7
    [3]德吉卓玛:《芒萨赤坚与扎叶巴神殿》,《西藏民俗》,2001年第4期
    [1]巴卧·祖拉陈哇 著:《贤者喜宴》(摘译三),《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第2期
    [2]按照格鲁派学制在经过多年修学通过一定的考试后,可进入上下密院修习密宗,此时需在一定程度上闭关修行密法。
    [3]德吉卓玛:《芒萨赤坚与扎叶巴神殿》,《西藏民俗》,2001年第4期
    [1]钦则旺布 著:《卫藏道场胜迹志》,刘立千译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P183
    [2]《吉祥曲沃日圣山指南》(藏文),寺庙传记资料
    [1]索南才让 著:《西藏密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P272
    [1]图丹格桑隆多嘉措 著:《扎央宗阎罗游戏宫之指南》(藏文),寺庙传记资料
    [1]巴卧·祖拉陈哇 著:《贤者喜宴》(摘译三),《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第2期
    [2]同上。
    [3]晋美白丹 编著:《吕珠寺简志 智者喜语》,其美多吉 译注,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P3
    [4]同上。P3
    [1]全佛编辑部 编:《西藏地区的寺院与佛塔》,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P156
    [2]宿白 著:《藏传佛教寺院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P74
    [3]索达吉堪布 撰:《巡礼印度圣地记》(资料),www.fjlm.org
    [1]隆钦·智美欧色 著:《隆庆教史》(藏文),拉萨: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1991年藏文版,P282
    [2]达热那他 著:《后藏志》,佘万治 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P112
    [1]罗布江村 赵心愚 杨嘉铭 等著:《琉璃刻卷:丹巴莫斯卡<格萨尔王传>岭国人物石刻谱系》,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2]《墨尔多神山志》(藏文),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P42-44
    [1]《嘉绒寺介绍》,嘉绒寺网站
    [2]尕藏加:《吐蕃本土名僧毗茹札那考述》,《西藏研究》,2003年第4期
    [1]林俊华:《宁玛教派的特点和寺庙》,康定民族师专科研网
    [1]格勒著:《论藏族文化的起源、形成与周围民族的关系》,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P473
    [2]冉光荣 著:《中国藏传佛教寺院》,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版,P107
    [1]李英武 注:《密宗三经》,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版,P330
    [2]洛本仁波切 著:《藏传佛教概说》(内部资料)
    [3]摆放水、水、花、香、灯、涂香、食子、音乐做供养。
    [4](英)罗伯特·比尔 著:《藏传佛教象征符号与器物图解》,向红笳 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版,P1-31
    [1](后晋)刘昫:《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吐蕃上》)
    [2]给哇蒋秋 著:《移喜措嘉佛母密传》,昆明:西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P142
    [3]达仓宗巴·班觉桑布 著:《汉藏史籍》,陈庆英 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P75
    [4]同上。P120
    [5]尔金林巴 掘藏:《莲花生大师本生传》,洛珠加措 饿尔瓦拉 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P659
    [1]尔金林巴 掘藏:《莲花生大师本生传》,洛珠加措 饿东瓦拉 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P427
    [1]丁福保编:《佛学大词典》,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网络检索版)
    [1]《向一切神灵献供——献供焚香祭》,中国西藏信息中心,郭吉旦赤坚 掘藏:《献供焚香祭》(译文资料)
    [2]就是焚烧木柴。
    [3]《向一切神灵献供——献供焚香祭》,中国西藏信息中心,郭吉旦赤坚 掘藏:《献供焚香祭》(译文资料)
    [4]图齐 著:《西藏宗教之旅》,耿昇 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9年版,P299
    [1]《向一切神灵献供——献供焚香祭》,中国西藏信息中心,郭吉旦赤坚 掘藏:《献供焚香祭》(译文资料)
    [2]秘明珠 著:《拔协》,段克兴 译,《甘肃民族研究》,1981增刊,1982年1-2月
    [3]华锐 东智:《祭祀神灵话桑烟》,藏人文化网
    [1]梭巴仁波切:《转经轮的功德利益》(资料)
    [2]同上。
    [3]恰美仁波切 著:《观音心咒转经轮功德》(资料),索达吉堪布 译,2000年
    [1]扎雅 著:《西藏宗教艺术》,谢继胜 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版,P146
    [2]同上。P147
    [3]恰美仁波切 著:《观音心咒转经轮功德》(资料),索达吉堪布 译,2000年
    [4]索南才让 著:《西藏密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P154
    [1]戴尔·布朗 主编:《古印度:神秘的土地》,李旭影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P11
    [2]蒲文成 完玛冷智:《经幡源流刍议》,《青海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
    [1]由民国初年的法尊法师从《噶当宝典》利《噶当学派源流》二书摘译而成。
    [2]蒲文成 完玛冷智:《经幡源流刍议》,《青海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
    [3]在《巴协》中记载赤松德赞时有使用丝绸作供养的事迹。从汉文献分析,吐蕃人的服装材料主要是皮毛和裘、氆氇,且绸缎随着文成公主的入藏而成为贵重的衣料。
    [4]湛如法师:《印度早期佛塔信仰起源与流变》,《中国学术》(总第二辑),刘东 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4月版
    [5]谢继胜:《凤马再考》,《贤者新宴——藏学研究丛刊》(第一辑),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P294
    [1]全佛编辑部 编:《西藏地区的寺院与佛塔》,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P152
    [2]晋美白丹 编著:《吕珠寺简志 智者喜语》,其美多吉 译注,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P9
    [3]丹增嘉措活佛:《大幻化网坛城简介》(资料)
    [4]湛如法师:《印度早期佛塔信仰起源与流变》,《中国学术》(总第二辑),刘东 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4月版
    [1]扎嘎:《西藏传统手工业五金工匠的历史、行会组织及其社会地位》,中国藏学网
    [2]苏晋仁 著:《<册府元龟>吐蕃史料校证》,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1年版,P33
    [3]秘明珠 著:《拔协》,段克兴 译,《甘肃民族研究》,1981增刊,1982年1-2月
    [4]娘·尼玛成色 著:《莲花生传——赤铜洲遗教》,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年藏文版,P83
    [5]晋美白丹 编著:《吕珠寺简志 智者喜语》,其美多吉 译注,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P4
    [6](印度)阿底峡尊者 发掘:《西藏的观世音》,卢亚军 译注,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P308
    [1]晋美白丹 编著:《吕珠寺简志 智者喜语》,其美多吉 译注,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P4
    [2]尔金林巴 掘藏:《莲花生大师本生传》,洛珠加措 饿尔瓦拉 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P661
    [3]秘明珠 著:《拔协》,段克兴 译,《甘肃民族研究》,1981增刊,1982年1-2月
    [4]黄勇 著:《拉萨尼寺梵呗》,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年版,P55
    [1]巴赫特(Bharhut)佛塔属于公元前二十世纪末到一世纪左右的早期佛教遗迹,位于今印度中央邦瑟德纳县城以南约15公里处。
    [1]王森 著:《西藏佛教发展史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P25
    [2]释法尊:《西藏佛教研究资料汇编》,青海民院少语系,1981年油印本
    [3](瑞士)艾米·赫勒 著:《公元8-10世纪东藏的佛教造像及摩崖刻石(节录)》,杨莉 译,《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十五),王尧 王启龙 主编,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P189
    [4]释法尊 撰:《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电子书籍),吕钢铁 胡和平 编,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版
    [1]王森 著:《西藏佛教发展史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P20
    [2]王森 著:《西藏佛教发展史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P20
    [3]廓诺·迅鲁伯 著:《青史》,郭利卿 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P65
    [1]班班多杰 著:《藏传佛教思想史纲》,上海:三联收店上海分店,1992年版,P137
    [2]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 著:《国外敦煌吐蕃文化研究选择》,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P251
    [3]同上。P254
    [4]陈庆英 高淑芬 主编:《西藏通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P163
    [5]陈庆英 高淑芬 主编:《西藏通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P232
    [1]班班多杰 著:《藏传佛教思想史纲》,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2年版,P152
    [2]刘立千:《藏传佛教的宁玛派》,《中国藏学》,1993年第1期
    [3]冉光荣 著:《中国藏传佛教寺院》,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版,P101
    [1]冉光荣 著:《中国藏传佛教寺院》,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版,P101
    [2]潘桂明 著:《中国居士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P2
    [3]杜继文 主编:《佛教史》,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P20
    [1]刘立千 著:《印藏佛教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P87
    [2]周润年 刘洪记 著:《中国藏族寺院教育》,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P70,71
    [1]朱丽霞:《试论宁玛派与西藏几大政治势力的关系》,《西藏研究》,1999年第2期
    [2]纽修堪仁波切蒋扬多杰 编著:《大圆满传承源流监宝石》(下),(内部资料),P643
    [3]蒲文成:《宁玛派的民间信仰》,《中国藏学》,2001年第3期
    [1]尔金林巴 掘藏:《莲花生大师本生传》,洛珠加措 饿尔瓦拉 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P542
    [2]敦珠仁波切 著:《西藏古代佛教史》,(台湾)内部教材,P338
    [1]廓诺·迅鲁伯 著:《青史》,郭和卿 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P78
    [1]廓诺·迅鲁伯 著:《青史》,郭和卿 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P75
    [1]廓诺·迅鲁伯 著:《青史》,郭和卿 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P74
    [1]敦珠仁波切 著:《西藏古代佛教史》,(台湾)内部教材,P158,148
    [2]同上。P148-150,169
    [1]珠古东珠 著:《大圆满龙钦宁提传承祖师传》(资料),土登华丹 译,P54
    [2]工珠·云丹嘉措 著:《知识总汇》(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2年版,P512
    [3]索南才让 著:《西藏密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P337
    [4]珠吉东珠 著:《大圆满龙钦宁提传承祖师传》(资料),土登华丹 译,P65
    [5]根据“龙钦宁提授记指南”授记,“龙钦宁提”是赤松德赞与牟茹赞普共有的法门。
    [1]蒲文成:《宁玛派高僧龙钦然绛大师》,《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2]珠古东珠 著:《大圆满龙钦宁提传承祖师传》(资料),土登华丹 译,P139
    [3]同上。P141
    [4]纽修堪仁波切蒋扬多杰 编著:《大圆满传承源流蓝宝石》(上)(内部资料),P156
    [1]噶举八小系之一。
    [2]秋札桑波尊者 著:《全知无垢光尊者略传》(内部资料),索达吉堪布 译
    [1]钦则旺布著:《卫藏道场胜迹志》,刘立千译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P88
    [2]索南才让 著:《西藏密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P308
    [3]钦则旺布 著:《卫藏道场胜迹志》,刘立千 译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P22
    [4]珠古东珠 著:《大圆满龙钦宁提传承祖师传》(资料),土登华丹 译,P155
    [5]珠古东珠 著:《大圆满龙钦宁提传承祖师传》(资料),土登华丹 译,P189
    [1]钦则旺布 著:《卫藏道场胜迹志》,刘立千 译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P23
    [2]《吉祥旧译宁玛派之古刹才让迥寺寺志》(藏文)
    [3]同上。
    [1]《吉祥旧译宁玛派之古刹才让迥寺寺志》(藏文)
    [2]邬金诺沃:《青海省果洛州班玛县多智钦寺简介》(内部资料)
    [3]格桑益西等 撰稿:《多智钦寺》(内部资料)。三好:龙桑、当桑、桑波;三大:秀钦、恰钦、藏钦。
    [4]东珠仁波切 著:《多智钦寺的历史与现状》(内部资料),土登华丹 译
    [1]邬金诺沃:《青海省果洛州班玛县多智钦寺简介》(内部资料)
    [2]又会意指金刚亥母。
    [3]来自对多智钦寺庙堪布的采访资料。
    [4]邬金诺沃:《大圆满龙钦宁提传承母寺——多智钦寺》(内部资料),编自多智钦寺相关资料文献等。
    [1]冉光荣 著:《中国藏传佛教寺院》,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版,P11
    [1]土登嘉央列学丹贝坚参北绒波 著:《噶陀金刚寺志》,刘勇 贡保扎西 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P15
    [1]《噶陀圣地》,佛教在线
    [2]普巴金刚即八大法行中的事业本尊。
    [3]土登嘉央列学丹贝坚参北绒波 著:《噶陀金刚寺志》,刘勇 贡保扎西 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P12
    [4]同上。P12
    [1]《噶陀圣地》,佛教在线
    [2]土登嘉央列学丹贝坚参北绒波 著:《噶陀金刚寺志》,刘勇 贡保扎西 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P12
    [3]同上。P12
    [1]杨嘉铭 赵心愚 编著:《雪域骄子:岭·格萨尔的故乡》,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P122
    [2]土登嘉央列学丹贝坚参北绒波 著:《噶陀金刚寺志》,刘勇 贡保扎西 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P16
    [1]芒康次诚登真 主编:《噶托佛学院史实》,觉海迦造喇嘛 翻译,噶陀佛学院(内部资料)
    [1]索南才让 著:《西藏密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P10
    [1]《达赖每年向各宗豁发布的训令》,《藏文历史资料译文选》,王玉平 郭冠忠 编,陆莲蒂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学研究室,1984年版,P37
    [1]霍巍:《西藏天葬风俗起源辨析》,《民族研究》,1990年第5期
    [2]丹珠昂奔 著:《藏族文化发展史》,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P741
    [3]一说在藏地,于尸林中可放置逝者骨灰的擦擦。
    [4]英珍 孙晓青:《藏族天葬习俗的起源与文化内涵》,《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4期
    [5]《要行舍身经》,大正新修大正藏经,Vol.85,No.2895
    [6]丹珠昂奔 著:《藏族文化发展史》,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P741
    [1]热斯·贡觉嘉措 编著:《直孔替寺简介》,霍嘎尔·努木 翻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P2
    [2](法)石泰安 著:《西藏的文明》,耿昇 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9年版,P238,239
    [3]热斯·贡觉嘉措 编著:《直孔替寺简介》,霍嘎尔·努木 翻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P4
    [4]热斯·贡觉嘉措 编著:《直孔替寺简介》,霍嘎尔·努木 翻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P5-7
    [1]佐钦大圆满寺网站,www.zuoqinsi.com
    [1]钦则旺布著:《卫藏道场胜迹志》,刘立千 译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P25
    [2]钦则旺布著:《卫藏道场胜迹志》,刘立千 译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P33
    [3]同上。P35
    [4]索朗旺堆 主编:《萨迦、谢通门县文物志》,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P176
    [5]朱丽霞:《试论宁玛派与西藏几大政治势力的关系》,《西藏研究》,1999年第2期
    [1]同上。
    [2]敦珠仁波切 著:《西藏古代佛教史》,(台湾)内部教材,P318,319
    [3](日)矢崎正见 著:《西藏佛教史考》,石硕 张建世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P54
    [1](英)约翰·布洛菲尔德著:《西藏佛教密宗》,耿昇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P21
    [1]指噶举巴的支派。四大:噶玛噶举、鲍绒噶举、蔡巴噶举、帕竹噶举;八小:止贡噶举、达隆噶举、主巴噶举、超浦噶举、玛藏噶举、叶巴噶举、雄色噶举。
    [2]桑杰坚赞著:《米拉日巴传》,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P118
    [3]同上。P157
    [4]主巴噶举的创建者。
    [5]措如·次朗著:《藏传佛教噶举派史略》,王世镇 译注,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P82
    [1]同上。P82
    [2](意)伯戴克著:《西藏西部拉达克地区的止贡噶举派》,王永红 译,《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九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P217
    [3]才让太:《冈底斯神山崇拜及其周边的古代文化》,《中国藏学》,1996年第1期
    [4]索南才让著:《西藏密教史》,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版,P89
    [5]同上。P244
    [1]才让太:《冈底斯神山崇拜及其周边的古代文化》,《中国藏学》,1996年第1期
    [2]尔金林巴 掘藏:《莲花生大师本生传》,洛珠加措 饿东瓦拉 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P627
    [1]德吉卓玛:《芒萨赤坚与扎叶巴神殿》,《西藏民俗》,2001年第4期
    [1]措如·次朗著:《藏传佛教噶举派史略》,王世镇 译注,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P77
    [2]廖东凡:《止贡噶举派金刚之舞》,《中国西藏》,2007年第1期
    [3]钦则旺布 著:《卫藏道场胜迹志》,刘立千 译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P89
    [4]直孔·贡确嘉措 编写:《直孔旅游手册》,霍尔嘎·努木 翻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P25
    [5]秋札桑波尊者 著:《全知无垢光尊者略传》(内部资料),索达吉堪布 译
    [1]夏建中 著:《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P234
    [1](法)布尔努瓦 著:《西藏的金矿》,耿昇译,《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四),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P331
    [1](法)石泰安著:《西藏的文明》,耿昇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9年版,P196
    [2](瑞士)艾米·赫勒著:《公元8-10世纪东藏的佛教造像及摩崖刻石(节录)》,杨莉译,《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十五),王尧 王启龙主编,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P189
    [1](日)佐藤长著:《西藏古代史研究(连载二)》,姜镇庆译,《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二)》,拉萨: 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P136
    [1]Sato Hisashi:The route from Kokonor to Lhasa during the Tang period,acta asiatica,No.29
    [2]杨嘉铭 赵心愚 编著:《雪域骄子:岭·格萨尔的故乡》,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P58
    [1](东晋)沙门释法显撰:《法显传校注》,章夔 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P72
    [2]同上。P26
    [3](东晋)沙门释法显撰:《法显传校注》,章夔 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P46
    [4]同上。P39
    [1](唐)玄奘 撰:《大唐西域记》,周国林 注译,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版,P116
    [2]杜继文 主编:《佛教史》,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P43
    [3](东晋)沙门释法显撰:《法显传校注》,章夔 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P68
    [4](唐)玄奘 撰:《大唐西域记》,周国林 注译,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版,P219
    [5]同上。P352
    [6](东晋)沙门释法显撰:《法显传校注》,章夔 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P36,38
    [7]同上。P111
    [8]同上。P113
    [9]同上。P33
    [1](唐)玄奘 撰:《大唐西域记》,周国林 注译,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版,P16,407,528
    [2]同上。P136
    [3](唐)玄奘 撰:《大唐西域记》,周国林 注译,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版,P472
    [4]同上。P578,524,585,619
    [5]同上。P567
    [6]同上。P502,356
    [1]同上。P434,475
    [2](唐)玄奘 撰:《大唐西域记》,周国林 注译,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版,P488,477
    [3]同上。P567
    [4]同上。P76
    [5](东晋)沙门释法显撰:《法显传校注》,章夔 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P70
    [6](唐)玄奘 撰:《大唐西域记》,周国林 注译,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版,P547
    [1]同上。P114
    [2](唐)玄奘 撰:《大唐西域记》,周国林 注译,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版,P205,234,563,553
    [1]赵朴初 著:《佛教常识问答》,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P71
    [2]《古清凉传》,大正新修大正藏经,Vol.51,No.2098
    [3]肖文:《五台山佛教简史》,《五台山研究》,1992年第4期
    [4]同上。
    [5](明)释镇澄:《清凉山志》,卷五《帝王崇建·唐太宗》
    [1](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 译:《大方广佛华严经》(经文资料)
    [2]章嘉若贝多杰:《圣地清凉山志》,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1993年藏文版,P3
    [3]扎洛:《吐蕃求<五台山图>史事杂考》,《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
    [4](奥地利)勒内·德·内贝斯基·沃杰科维茨 著:《西藏的神灵和鬼怪》,谢继胜 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P254、261
    [5]肖雨:《五台山与尼泊尔佛教文化交流》,《五台山研究》,1997年第1期
    [6]尔金林巴 掘藏:《莲花生大师本生传》,洛珠加措 饿东瓦拉 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P245
    [1]扎洛:《吐蕃求<五台山图>史事杂考》,《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
    [2]邓小咏 王启龙:《五台山——民族文化交流的纽带》,《五台山研究》,2001年第3期
    [3]扎洛:《吐蕃求<五台山图>史事杂考》,《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
    [4](印度)阿底峡尊者 发掘:《西藏的观世音》,卢亚军 译注,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P252
    [5]达仓宗巴·班觉桑布著:《汉藏史籍》,陈庆英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P97
    [6]扎洛:《吐蕃求<五台山图>史事杂考》,《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
    [7]杨岭多吉 著:《四川藏学研究》,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3年版,P364
    [8]尔金林巴 掘藏:《莲花生大师本生传》,洛珠加措 饿东瓦拉 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P550
    [9]敦珠仁波切 著:《西藏古代佛教史》,(台湾)内部教材,P104
    [1]《五台山图》就是绘有五台山及其各处神灵圣迹的佛画。
    [2]尔金林巴 掘藏:《莲花生大师本生传》,洛珠加措 饿东瓦拉 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P374
    [3]扎洛:《吐蕃求<五台山图>史事杂考》,《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
    [4]《广清凉传》,大正新修大正藏经,Vol.51,No.2099
    [5](日)圆仁著:《入唐求法巡礼记》,顾承甫 何泉达 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6]《宋高僧传》,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十册,No.2061
    [1]《古清凉传》,大正新修大正藏经,Vol.51,No.2098
    [2]有S.5573、S.5487、L.0278、北8325等10余件。
    [3]根送丹增 整理:《五台山圣地》(资料)
    [1]杜继文主编:《佛教史》,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唐)玄奘撰:《大唐西域记》,周国林 注译,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版
    [3]李立羽灼 著:《西藏佛教略史》,北平:武学书馆,1929年版
    [4]李崇峰著:《中印佛教石窟寺比较研究:以塔庙窟为中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东晋)沙门释法显撰:《法显传校注》,章夔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6]全佛编辑部编:《佛菩萨的图像解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7]扎雅著:(西藏宗教艺术》,谢继胜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8]方广錩著:《渊源与流变——印度初期佛教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9](英)罗伯特·比尔著:《藏传佛教象征符号与器物图解》,向红笳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出版社,1981年版
    [11](英)沃德尔:《印度佛教史》,王世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12]吕澂著:《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13](日)池田大作著:《我的佛教观》,潘桂明 业露华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4]弘学编著:《净土探微》,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版
    [15]吕建福著:《中国密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16]索南才让著:《西藏密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7]全佛编辑部编:《佛教的塔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8]刘立千著:《印藏佛教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19]全佛编辑部编:《密教曼陀罗图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0]周润年 刘洪记著:《中国藏族寺院教育》,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1]赵朴初著:《佛教常识问答》,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
    [22]戴尔·布朗主编:《古印度:神秘的土地》,李旭影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3]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著:《国外敦煌吐蕃文化研究选择》,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4]宗萨钦哲仁波切著:《佛教的见地与修道》(内部资料)
    [25]陈庆英 高淑芬 主编:《西藏通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26]班班多杰著:《藏传佛教思想史纲》,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2年版
    [27]达热那他著:《后藏志》,佘万治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8]达仓宗巴·班觉桑布著:《汉藏史籍》,陈庆英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9]智关巴·贡却乎丹绕吉著:《安多政教史》,吴均等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0]张云著:《上古西藏与波斯文明》,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版
    [31]张虎生 翟跃飞著:《药王山摩崖石刻》,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2]杨岭多吉著:《四川藏学研究》,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3年版
    [33]夏建中著:《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4]五世达赖喇嘛著:《西藏王臣记》,刘立千 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35]沃德尔著:《印度佛教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36]王森著:《西藏佛教发展史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37]苏晋仁著:《<册府元龟>吐蕃史料校证》,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1年版
    [38]土观·罗桑却吉尼玛著:《土观宗教源流》,刘立千 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9]图齐著:《西藏宗教之旅》,耿昇 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9年版
    [40]索朗旺堆主编:《萨迦、谢通门县文物志》,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1]宿白著:《藏传佛教寺院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
    [42]冉光荣著:《中国藏传佛教寺院》,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版
    [43]释法尊撰:《西藏佛教研究资料汇编》,青海民院少语系,1981年油印本
    [44]释法尊撰:《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电子书籍),吕钢铁 胡和平编,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版
    [45]石硕著:《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6]桑杰坚赞著:《米拉日巴传》,刘立千 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47]全佛编辑部 编:《西藏地区的寺院与佛塔》,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8]钦则旺布 著:《卫藏道场胜迹志》,刘立千 译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49]潘桂明著:《中国居士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0]华智仁波切著:《普贤上师言教》,索达吉堪布译,香港:香港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51]李英武注:《密宗三经》,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版
    [52]廓诺·迅鲁伯著:《青史》,郭和卿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53]丹珠昂奔著:《藏族神灵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54]丹珠昂奔著:《藏族文化发展史》,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5]格勒著:《论藏族文化的起源、形成与周围民族的关系》,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56](日)矢崎正见著:《西藏佛教史考》,石硕 张建世译,北京:西藏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57](法)石泰安著:《西藏的文明》,耿昇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9年版
    [58](奥地利)勒内·德·内贝斯基·沃杰科维茨著:《西藏的神灵和鬼怪》,谢继胜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9]孔庆瑞 崔江主编:《日月真影:大圆满》,香港:唐多括罗出版社,2001年版
    [60]敦珠仁波切著:《西藏古代佛教史》,(台湾)内部教材
    [61]尕藏加著:《吐蕃佛教:宁玛派前史与密宗传承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
    [62]莲花生大士著:《莲花生大士祈请文集》,吉美切林译,台湾:全佛文化出版社,1993年
    [63]莲花生大师著:《空行教授》,昆明:西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64]多吉编著:《松赞干布故居游》,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5]晋美白丹 编著:《昌珠寺简志 智者喜语》,其美多吉译注,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6]德吉卓玛著:《圣殿中的莲花——度母信仰解析》,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版
    [67]黄勇著:《拉萨尼寺梵呗》,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年版
    [68]龚方震 宴可佳著:《祆教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69]根秋登子 次勒降泽著:《藏式佛塔》,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70]给哇蒋秋著:《移喜措嘉佛母密传》,昆明:西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71]尕藏加著:《西减宗教》,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年版
    [72]傅崇兰主编:《拉萨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73]尔金林巴 发掘:《莲花生大师本生传》,洛珠加措 饿东瓦拉 翻译,西宁:青海人民 出版社,1988年版
    [74]纽修堪仁波切蒋扬多杰 编著:《大圆满传承源流蓝宝石》(上、下)
    [75]尼梅巴德钦黑鲁嘎著:《那洛空行生起次第导引金刚空行母众心明点》,法护译,台湾:大藏文化出版,2004年版
    [76]芒康次诚登真主编:《噶托佛学院史实》,觉海迦造喇嘛 翻译,噶陀佛学院版
    [77]热斯·贡觉嘉措编著:《直孔替寺简介》,霍嘎尔·努木 翻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8]土登嘉央列学丹贝坚参北绒波著:《噶陀金刚寺志》,刘勇 贡保扎西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79]措如·次朗著:《藏传佛教噶举派史略》,王世镇 译注,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80]直孔·贡确嘉措编写:《直孔旅游手册》,霍尔嘎·努木 翻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1]直孔·贡觉嘉措著:《直孔阿琦传》,克珠群培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2]罗布江村 赵心愚 杨嘉铭 等著:《琉璃刻卷:丹巴莫斯卡<格萨尔王传>岭国人物石刻谱系》,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83]杨嘉铭 赵心愚 编著:《雪域骄子:岭·格萨尔的故乡》,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84](英)约翰·布洛菲尔德著:《西藏佛教密宗》,耿昇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85](印度)阿底峡尊者 发掘:《西藏的观世音》,卢亚军 译注,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6](日)圆仁著:《入唐求法巡礼记》,顾承甫 何泉达 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87]珠古东珠著:《大圆满龙钦宁提传承祖师传》(内部资料),土登华丹译
    [1]《达赖每年向各宗谿发布的训令》,《藏文历史资料译文选》,王玉平 郭冠忠编,陆莲蒂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学研究室,1984年版,P37
    [2]巴卧·祖拉陈哇著:《贤者喜宴》(摘译六),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
    [3]班班多杰:《论藏传佛教前弘期》,《法音》,1997年第1期
    [4]才让太:《冈底斯神山崇拜及其周边的古代文化》,《中国藏学》,1996年第1期
    [5]德吉卓玛:《芒萨赤坚与扎叶巴神殿》,《西藏民俗》,2001年第4期
    [6]邓小咏 王启龙:《五台山——民族文化交流的纽带》,《五台山研究》,2001年第3期
    [7]尕藏加:《吐蕃本土名僧毗茹札那考述》,《西藏研究》,2003年第4期
    [8]格勒 祝启源:《藏族苯教的起源与发展问题探讨》,《世界宗教研究》,1986年第2期
    [9]陈士东:《伏藏略说》,《菩提心》,1999年第3期
    [10]霍巍:《西藏天葬风俗起源辨析》,《民族研究》,1990年第5期
    [11]廖东凡:《沃德贡杰:雪域山神之父》,《西藏民俗》,2004年第1期
    [12]廖东凡:《止贡噶举派金刚之舞》,《中国西藏》,2007年第1期
    [13]刘立千著:《藏传佛教的宁玛派》,《中国藏学》,1993年第4期
    [14]秘明珠著:《拔协》,段克兴译,《甘肃民族研究》,1981增刊,1982年1-2月
    [15]蒲文成 完玛冷智:《经幡源流刍议》,《青海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
    [16]蒲文成:《宁玛派的民间信仰》,《中国藏学》,2001年第3期
    [17]蒲文成:《宁玛派高僧龙钦然绛大师》,《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18]石硕:《松赞干布时代佛教文化传入之世纪面貌与地位》,《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19]索端智:《藏族信仰崇拜中的山神体系及其地域社会象征》,《思想战线》,2006年第2期
    [20]索穷:《朵得却巴——桑耶寺的经藏供养》,《中国西藏》,2005年第2期
    [21]才让太:《古老的象雄文明》,《西藏研究》,1995年第2期
    [22]维加拉特那 原著:《佛陀时代的寺院风貌》,广兴译,《澳门佛教》,1995年第2期
    [23]肖文:《五台山佛教简史》,《五台山研究》,1992年第4期
    [24]肖雨:《五台山与尼泊尔佛教文化交流》,《五台山研究》,1997年第1期
    [25]谢继胜:《风马再考》,《贤者新宴——藏学研究丛刊》(第一辑),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P294
    [26]英珍 孙晓青:《藏族天葬习俗的起源与文化内涵》,《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4期
    [27]扎洛:《吐蕃求<五台山图>史事杂考》,《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
    [28]湛如法师:《印度早期佛塔信仰起源与流变》,《中国学术》(总第二辑),刘东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4月版
    [29]朱丽霞:《试论宁玛派与西藏几大政治势力的关系》,《西藏研究》,1999年第2期
    [30]霍巍:《西藏天葬风俗起源辨析》,《民族研究》,1990年第5期
    [31]丁福保编:《佛学大词典》,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网络检索版)
    [32]陈庆英:《从敦煌藏文P.T.999号写卷看吐蕃史的几个问题》,《藏学研究论丛》(一),《藏学研究论丛》编辑部编,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3]陈庆英主编:《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十二),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4](日)佐藤长著:《西藏古代史研究(连载二》,姜镇庆译,《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二)》,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5](法)麦克唐纳夫人:《松赞干布时代的西藏宗教:作为历史的神话》,汪萍译,《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三),沈卫荣等编,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6](瑞士)艾米·赫勒著:《公元8-10世纪东藏的佛教造像及摩崖刻石(节录)》,杨莉译,《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十五),王尧 王启龙主编,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7](新西兰)托尼·呼伯尔著:《十一世纪来自卫藏的印度佛教“擦擦”》,张岩译,《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十二),陈庆英 耿昇等编,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8](意)伯戴克著:《西藏西部拉达克地区的止贡噶举派》,王永红译,《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九),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9](英)迈克尔·理德利著:《大乘、小乘、密乘和西藏、尼泊尔佛教艺术》,鄢玉兰译,《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八),耿昇主编,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40](奥地利)内贝斯基著:《西藏的三组女神》,谢继胜译,《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四),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1](俄)斯塔尼米尔·卡罗扬诺夫著:《伊朗与西藏——对西藏苯教的考察》,冯晓平译,褚俊杰校,《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十一),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2](法)布尔努瓦著:《西藏的金矿》,耿昇译,《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四),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3](法)桑木丹·噶尔梅:《对两个藏区地域神崇拜的比较研究》,扎洛译,《青海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44](台湾)刘婉俐:《空行母与藏传佛教上师传记》,《佛学研究中心学报》,2002年第7期
    [45](德)霍夫曼:《西藏的苯教》,《西藏研究》,1986年第3期
    [46]晋美林巴著:《桑耶青普圣地指南》(资料),迦造喇嘛译
    [47]噶陀斯度造:《桑耶青普圣地之三依》(资料),迦造喇嘛译
    [48]桑吉岭巴活佛 掘藏:《墨尔多神山志》(网络资料),戴作民 翻译
    [49]东珠仁波切著:《多智钦寺的历史与现状》(内部资料),土登华丹 译
    [50]多吉才旦:《川西北牧区藏族游牧部落的苯教》(资料)
    [51]陈祥耀 译:《莲花生大士见解脱像说明》(资料),黄正淳居士 提供
    [52]慈诚罗珠堪布:《佛教的世界观》(资料)
    [53]丹增嘉措活佛:《大幻化网坛城简介》(资料)
    [54]格桑益西等撰稿:《多智钦寺》(内部资料)
    [55]贡赛宁波活佛著:《本教密乘及心乘的兴盛》(内部资料)
    [56]郭吉旦赤坚 掘藏:《献供焚香祭》(资料)
    [57]华锐 东智:《祭祀神灵话桑烟》,藏人文化网
    [58]晋美林巴造:《桑耶青普圣地指南》(网络资料),迦造喇嘛译
    [59]列谢托美总编:《吉祥桑耶寺略志》(内部资料)
    [60]林俊华:《宁玛教派的特点和寺庙》,康定民族师专科研网
    [61]洛本仁波切著:《藏传佛教概说》(内部资料)
    [62]恰美仁波切著:《观音心咒转经轮功德》(内部资料),索达吉堪布译,2000年
    [63]秋札桑波尊者著:《全知无垢光尊者略传》(内部资料),索达吉堪布译
    [64]梭巴仁波切:《转经轮的功德利益》(内部资料)
    [65]索达吉堪布撰:《巡礼印度圣地记》(内部资料)
    [66]根送丹增整理:《五台山圣地》(网络资料)
    [67]邬金诺沃:《大圆满龙钦宁提传承母寺——多智钦寺》(内部资料),编自多智钦寺相关资料文献等。
    [68]邬金诺沃:《青海省果洛州班玛县多智钦寺简介》(内部资料)
    [69]雪漠著:《我的灵魂依怙——香巴噶举及36代传承根本上师江贡活佛》(内部资料),成都:佛缘阁,2006年印刷
    [70]扎嘎:《西藏传统手工业五金工匠的历史、行会组织及其社会地位》(网络资料),中国藏学网
    [71]《向一切神灵献供——献供焚香祭》(网络资料),中国西藏信息中心,郭吉旦赤坚 掘藏:《献供焚香祭》
    [72]《至尊度母深法——消除一切怖畏》(法本),德江寺昂旺生根活佛印
    [73]《嘉绒寺介绍》,嘉绒寺网站
    [74]《噶陀圣地》(网络资料),佛教在线
    [75]《空行圣地胜乐二十四境》(网络资料)
    [76]《莲师持明总聚释义》(网络资料)
    [77]《神山冈仁波齐》(网络资料)
    [78]《宋高僧传》,大正新修大正藏经,Vol.50,No.2061
    [79]《广清凉传》,大正新修大正藏经,Vol.51,No.2099
    [80]《古清凉传》,大正新修大正藏经,Vol.51,No.2098
    [81]《要行舍身经》,大正新修大正藏经,Vol.85,No.2895
    [82](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 译:《大方广佛华严经》
    [83](唐)义净 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
    [84](唐)南海波淩国沙门若那跋陀罗 译:《大涅槃经》
    [85](唐)南海波淩国沙门若那跋陀罗 译:《大般涅槃经》
    [86](明)释镇澄:《清凉山志》,卷五《帝王崇建·唐太宗》
    [87](后秦)鸠摩罗什 译:《妙法莲华经》
    [88](后秦)弗若多罗共罗什 译:《十诵律》
    [89](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 译:《长阿含经》卷四之《游行经》
    [90](后晋)刘昫:《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吐蕃上》)
    [1]娘·尼玛威色著:《莲花生传——赤铜洲遗教》(藏文),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
    [2]工珠·云丹嘉措著:《知识总汇》(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2年版
    [3]隆钦·智美欧色著:《隆庆教史》(藏文),拉萨: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1991年藏文版
    [4]德兰根迥著:《龙钦宁提教法传承》(藏文)
    [5]图丹格桑隆多嘉措著:《扎央宗阎罗游戏宫之指南》(藏文)
    [6]《莲花生大师所造藏区圣地目录殊胜洲》(藏文),噶玛降村编著:《康地圣迹志》,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7]《墨尔多神山志》(藏文),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8]《扎耶巴志信仰之种》(藏文)
    [9]《拉萨小昭寺志》(藏文)
    [10]《吉祥曲沃日圣山指南》(藏文)
    [11]《吉祥旧译宁玛派之古刹才让迥寺寺志》(藏文)
    [1] A. K. Narian (ed).: "Origin of the Buddha Image, Early Image, Traditions and the Concept of Buddha-darsanapnnya", Studies in Buddhist Art of South Asia,New Delhi, 1985
    
    [2] G Roth: Symbolism of the Buddhist Stup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Vol.102, No.3 (Jul-Oct.1982), P583-584
    
    [3] Helmut F. Neumann: Cremation Grounds in Early Tibetan Mandalas, International Academy on Tibetan Archaeology and Art,2003
    
    [4] John Vincent Bellezza: A Comprehensive Inventory of Pre-Buddist Sites in upper Tibet:Finding and prospects for Future Research in Culture History and Archaeology, International Academy on Tibetan Archaeology and Art,2003
    
    [5] Lawrence Epstein and Peng Wenbin: Ganja and Murdo: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Space at Two Pilgrimages Sites in Eastern Tibet, A Collection of Essays: Sacred Spaces and Powerful Places in Tibetan Culture, Edited by Toni Huber, India, Liberary of Tibetan Works and Archives, P322
    
    [6] Sato Hisashi:The route from Kokonor to Lhasa during the Tang period,acta asiatica,No.29
    [7] Williams,R.: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London: Fontana, 2nd ed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