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古塔及其审美文化特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古塔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建筑类型。它是中国的建筑匠师们把印度的覆钵塔与中国传统的建筑类型亭台楼阁等结合起来而创造出来的一种中国式塔,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印度佛教建筑文化融合的产物,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佛塔自从汉末传入中国内地之后,在中国建筑传统、审美心理和宗教观念的影响下,历经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明清二千多年的历史沧桑,其体量、造型、结构、功能、装饰、材料以及与环境的互动关系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造成了中国古塔形式上的千姿百态、功能上的丰富多彩、装饰上的美轮美奂等,具有较高的审美文化价值。
     本文从审美文化的视角,对中国古塔进行了全面研究。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揭示出中国古塔审美文化的神秘性、世俗性和美观性等主要特征,从而加深对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中国古塔的形式渊源,包括古印度与西域两个部分。古印度的佛塔造型是源头,而西域的佛塔造型则是中介。中国内地的佛塔形式直接受印度和西域佛塔造型的影响。印度的佛塔主要包括覆钵塔和高塔两种。覆钵塔主要是以半球形的倒扣覆钵为主,其上是方形的平头和伞盖,其下是圆形的塔基,塔基与覆钵之间是供信徒右旋环绕的圆形甬道,甬道是由栏栀围绕而成,东、西、南、北出口各有一个牌楼(又名陀兰那)耸立。古印度的率堵波建筑充满佛教文化的象征性,覆钵象征佛陀的涅槃和宇宙;平头及柱竿和柱竿上所穿的伞盖,象征佛、法、僧三宝;右旋绕塔的甬道象征达到佛陀涅槃的境界。四个牌楼上雕刻了许多与佛陀紧密相关的美妙的莲花卷纹,以及天鹅、孔雀、大象等佛陀化身的仁禽义兽,造型逼真,形态优美,形成陀兰那艺术。可见古印度的率堵波是佛教文化与陀兰那艺术融合为一的产物。其特点是充满浓厚的佛性意味和宗教色彩,具有崇拜的神圣性和超世俗性,并常常靠艺术的手段作为弘扬佛法的得力工具,因此,古印度的率堵波建筑文化除了宗教崇拜的神圣性外,还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美观属性,是崇拜和美观双重属性的统一。另外,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古印度的窣堵波就变为犍陀罗地区的高塔,这种高塔首先没有了桑奇大塔的栏楯与塔门,覆钵和基坛的周围以壁柱划分壁龛,壁龛内供奉着佛像,改变了窣堵波时期以动植物形象来象征佛陀的局面。覆钵的外围和基坛的侧面则装饰着佛教故事浮雕嵌板。其次,塔基、塔身和塔刹都被大大的拉高了,塔基由原先的圆形变为多层的四方形,塔身也由实心变为中空,以便设置佛像,塔刹的覆钵部分比例缩小,但相轮部分层数增加,整体气势上是给人高耸挺拔之感。这种塔像一体的高塔造型使得佛塔的神圣性大为增强,因为佛陀的神像直指人心,比用其他的动植物加以象征来的直接。西域佛塔的造型基本上是继承犍陀罗地区的高塔,也是方形的基座和圆柱形的塔身,塔身上有佛像,佛塔的神圣性较为强烈。
     中国古塔在继承古印度率堵波和犍陀罗及西域高塔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传统建筑类型楼、台、亭、阁等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汉式塔。汉式塔以楼阁式塔及其变体密檐式塔为主要类型。楼阁式塔主要由中国下部层层分隔的楼阁与顶端比例缩小的印度窣堵波融合而成,塔内中空可以登临。密檐式塔是楼阁式塔的变体,其主要由第一层高大的塔身和塔身之上层层的密檐组成,多为实心,不能登临。从审美文化的视角来看,中国古塔仍然一直延续了印度佛塔的神秘性,但随着儒道精神的浸染,中国古塔逐渐增加了功能上的世俗性和造型上的美观性。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塔形成、发展、繁荣的时期。楼阁式塔从层数较少,体量较小逐渐变为多层高广、体量较大。但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审美文化追求气韵生动,身心舒展,且以自然为美,注重在心物的交融中来满足心灵需要,所以层数虽然增多,体积虽然变大,但由于此时主要的楼阁式塔在塔檐和塔身上常用曲线,增加了建筑外形的活泼道劲,因此建筑造型也从汉代的雄浑大气逐渐转向了质朴轻灵。而此时唯美的审美文化风尚和佛教的装饰风格也使得佛塔变得绮丽。隋唐时期的审美文化开放自信、兼收并蓄、大气磅礴,反映在建筑群体上就是气势恢宏、雄伟壮观,反映在建筑单体则显得端庄、稳重,而佛塔也以刚健、端庄的造型取胜,装饰上则较为质朴、简洁。宋代的审美文化内敛保守,理性有余而自由不足,追求精致典雅,文人色彩较为浓厚,表现在建筑技术上则以《营造法式》中所规定的建筑构件的模数制为标准,使建筑建造逐渐走向制度化、标准化、审美化。宋塔受其影响也呈现出建造技术上的清秀典雅的造型风格。辽金因地处边陲,文化落后,主要吸收中原文化,再加上崇信佛教,因此佛塔以不能登临的实心密檐塔为主,在基座和塔身上装饰了繁缛富丽的佛教题材,佛性意味浓厚,显得雄壮华丽。明清时代的审美文化新旧美学观念强烈碰撞,伦理文化的理性约束逐渐走向了僵化保守,使得官式建筑更加方正中则,轴线清晰,条理分明,成为伦理文化的形象阐释。而具有个性解放性质的“唯情说”、“童心说”等新的美学观念又为建筑创造带来了新的契机。这种创造不是表现在建筑形式的创新上,而是表现在对建筑细节的改造上。这个时期人们在继续完善建筑形式的基础上,极力追求建筑细节的繁复装饰,使建筑逐渐走向了工艺化、审美化。明清时期的佛塔在建筑造型没有大的变化,但细节上更繁复华美。
     中国古塔是与寺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隋唐之前,无论是印度和西域的宫塔寺,还是中国内地的楼塔寺,都是在寺庙中心建塔,即立塔为寺。这种佛塔居中,周围绕以附属建筑的布局风格是佛教教义的要求,信徒礼拜的需要,彰显了佛塔的神圣性。但中国内地的楼塔寺在彰显佛塔神圣性的同时也逐渐呈现出世俗性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中轴线上主要建筑依次排列,周围以附属建筑加以围合。隋唐以后,随着中国化佛教——禅宗的兴盛和发展,其所主张的“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法修行,特别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修行,彻底破除了信徒对佛经和佛像神圣性的崇拜,使得佛陀的象征物——佛塔也失去了神圣的色彩,逐渐偏离于寺院的中心,位于殿之傍或殿之后,后来逐渐游离于寺院之外,佛殿则逐渐成为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这样就使得佛塔的神圣性大为淡化,世俗性逐渐增强。
     中国的寺庙是一种园林化的布局,因此中国佛塔还与寺庙园林关系密切。在印度,佛塔是寺庙园林的中心建筑,具有神圣性和超世俗性,而鲜花果实主要作为祭品供养佛塔和寺内僧人果腹之食。到了中国内地之后,塔在园林中仍然具有神圣性,但美好的鲜花果实不再作为单纯供养佛塔的祭品和寺内僧人果腹之食,而是具有较为浓厚的审美意味。佛塔此时居于寺庙园林之中,其造型和装饰的神秘性和美观性直接震撼了进入寺庙中的信徒和香客的心灵,给他们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同时也加强了园林审美的力度和力量。而园林的审美性也补充了宗教,使人们易于理解宗教、走进宗教。随着舍宅为寺的盛行和向山林佛寺的转化,佛塔的体量和位置受到限制,其逐渐成为园林的构景因素。到明清时期,统治阶级有意识地把佛塔和皇家园林融合,使得佛塔成为勾勒中国园林风景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古塔特别是楼阁式塔是中国建筑文化最好的形象阐释。高大、雄伟、威严的中国楼阁是古代的统治阶级借以炫耀财富、地位,登高揽胜,渴望羽化成仙的最好平台。这种平台随着儒家伦理文化的广泛渗透具有越来越浓厚的现世性、世俗性和人间性,但道家的羽化成仙思想也使得楼阁具有迎接仙人,渴望成仙的超越意味,因此,楼阁在秦汉时期就具有娱神与娱人的审美文化意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印度率堵波与中国楼阁融合组成的楼阁式塔也具有娱神与娱人的统一性。这是中国古塔的文化功能。楼阁式塔在此时期的大规模建造既是魏晋士人们崇信佛教、追求超脱,媚神祈福的娱神需要,又是魏晋士人们追求气韵生动、以自然为美,在心物的交融中来满足自由活泼心灵的需要。
     从审美文化的视角来看,中国古塔文化具有三个主要特征:神秘性、世俗性和美观性。神秘性是中国古塔延续印度佛塔文化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造观念上多为弘扬佛法而建;二是装饰上多为一些佛教题材;三是平面布置上具有宗教含义。世俗性是中国古塔区别于印度佛塔的主要文化特征,它是在借助佛塔神秘性的力量来达到某种如登高揽胜、瞭敌警戒、补充风水、振兴文风等实用功能。这些功能是中国现世文化的一种表现,更是人间性、世俗性、实用性在佛塔造型上的一种运用。中国审美文化的美观性也在中国古塔身上体现出来。这主要从塔基的稳定、塔身的形状及其节奏之美、塔刹的高耸以及建塔的材料之美、平面造型之美、曲线之美等彰显出来。
Chinese Ancient Pagoda is a Buddhist architec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is a combination of Indian covered bowl tower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pavilions created by Chinese craftsmen. As a product integrating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culture and Indian Buddhist architecture culture, it has developed into a unique cultural phenomenon. Ancient Buddhist pagoda has a long history of more than2,000years since its entrance in mainland China in late Han Dynasty, experiencing changes during Wei, Jin, Sui, Tang, Song, Liao, Jin,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Under the constant influence of Chinese architectural tradition, aesthetic judgement and religious ideas, it has greatly changed in its modeling, structure, function, decoration, building materials and interaction with the environment, resulting in hundreds of Chinese Ancient Pagoda with high aesthetic and cultural value, abundant in forms, rich in functions, splendid in decoration.
     The dissertation is to study thoroughly the Chinese ancient pagoda from an aesthetic culture perspectives. The purpose is to unveil the mystery, secularity and beauty of the Chinese ancient pagoda so as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ancient aesthetic culture.
     Forms of Ancient Chinese pagoda mainly derive from two sources:ancient Indian and ancient western China, with ancient Indian stupa as the origin, and ancient western China pagoda as an intermediary. The direct influence of the two sources on the form of Chinese mainland pagoda are:India covered bowl tower and the western China high tower. The modeling of covered bowl tower is a hemispherical covered bowl with a square flat head and a canopy on top and a circular tower base at the bottom. In between the tower base and the covered bowl is a circular corridor for believers to enring clockwise. The corridor is surrounded by a fence with an exit on four directions:east, west, north and south, standing at each exit is a decorative archway. The architectural style of Ancient Indian pagoda is full symbolic features of Buddhist culture:The covered bowl symbolizes Buddha's Nirvana and the universe; the flat head and column support and the canopy on the column symbolizes Buddha, Dhamma and Sangha; clockwise corridor symbolizes the realm reaching Buddha Nirvana. Carved on the four archways are wonderful curled lotus patterns related to Buddha, and righteous poultry and benevolent beasts like swans, peacocks, elephants of Buddha incarnation. These are so vividly carved and look almost real, forming Tuo Lanna art. Obviously, ancient Indian stupa has integrated Buddhist culture and Tuo Lanna art and featured a strong Buddhist and religious implication, sacred and spiritual, and promoting Buddhism principle by means of art. Therefore, in addition to sanctity of religious worship, the architectural culture of ancient Indian pagoda has its aesthetic properties as well, combining the dual attributes of religious worship and aesthetic judgement. Besides, with the rise of Mahayana Buddhism, the ancient Indian stupa has changed into the high tower of Gandhara region, which has first lost its fence and tower gate. Surrounded its covered bowl and base are Niches separated by pilasters, with Buddha in each for worshiping. This has changed the convention of using flora and fauna to symbolize Buddha in the period of stupa. The peripheral side of the covered bowl and the base is decorated with relief panels about Buddhist stories. Secondly, Taki, tower and Tasha are greatly stretched. The circular base is replaced by a multi-layered square and a solid tower body is changed into a hollow tower body to lay the Buddha. The covered bowl of Tasha is proportionally reduced, with layers increased, the overall momentum is overwhelming. The modeling of uniting the tower and Buddha as one greatly enhances the sacredness of pagoda, because it impresses directly on people's heart, far more effective compared with flora and fauna symbols. The modeling of Western China pagoda has inherited the features of high tower in Gandhara region, having a square base and a column tower body carved with Buddha and thus has intensive sanctity.
     Having inherited features from ancient India stupa and Gandhara and Western China tower, Chinese ancient pagoda has integrated featur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building like Pavilion and developed into Han-style pagoda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ainly including pavilion-style tower and tight tiles tower. Pavilion-style tower has a top like Indian stupa, with intense separated layers like Chinese pavilion, and a hollow body through which people can climb up to the top. Tight tiles tower is a variant of pavilion-style tower, with a huge first storey as the tower body and layers of tight tiles on the top. Most tower body are solid and has no way to climb up. From aesthetic perspective, Chinese ancient pagoda has further developed the mystery of ancient Indian pagoda. But with the influence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it has developed worldly in function and beauty in appearance. Wei Jin and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witnessed the form,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Chinese ancient pagoda. And the Pavilion-style tower has changed from few layers and small body to multi-layer and larger body. However, due to the aesthetic and cultural change 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when intellectuals pursue lively spirit and charm style, physical and mental freedom, natural beauty is emphasize to meet the spiritual needs. So even with the number of layers increased, and the body of pagoda enlarged, the curves applied to the tower eaves and body still makes the architectural appearance look vigorous and forceful. Thus, the architectural modeling changed from vigorous and firm in Han Dynasty to simple and ethereal. Meanwhile the beauty for beauty's sake aesthetic fashion and Buddhist decoration style makes the pagoda gorgeous. The aesthetic culture of Sui and Tang dynasties is open and confident, all-embracing and Majestic, resulting in a magnificent, majestic architectural style. As a result, the individual building is dignified and stable, and the pagoda at that time appears forceful, dignified with simple and neat decoration. The aesthetic culture of Song dynasty is constrained and conservative, more rational but less free, pursuing sophistication and elegancy, resulting in an clear and elegant architectural style. It has been exemplified on the building technology sticking to the structural element in Yingzao Fashi (Treatise on Architectural Methods) and meeting the standard of institution and aesthetic judgement. Under this influence, the pagoda in Song Dynasty appears beautiful and elegant in modeling technology. The culture of Liao and Jin Dynasties is backward for its remote location. People mainly absorb culture from Central Plains, coupled with the Worship of Buddhism. The pagoda is, therefore, mainly solid tight tiles tower that cannot be boarded; the base and body of the tower were richly decorated with Buddhist themes, with gorgeous and magnificent appearance. The new and the old aesthetic ideas collided intensively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fluenced by the ethical culture, rational constraints gradually become rigid conservatism, making official buildings more institutional, with neat and clear Axis. The architecture has turned into a cultural explanation of an ethical image. Influenced by the new aesthetic culture, such as the more free aesthetic concepts "Only Love" and "Innocence Idea," new opportunities for construction are created. Rather than reflecting the innovative architectural forms, it has reflected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architectural details, people aggressively pursue complicated decoration while continuing to improve architectural forms. As a result, buildings are becoming aesthetical and artificial. In a word, the architectural modeling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has experienced little change while the details have become more complicated and gorgeous.
     Chinese pagoda has close relation with temple. Befor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towers are the centre of the buildings. This is true both to Indian and Western China temple pagoda and Chinese inland pavilion pagoda. The pagoda is always built in the center of the temple, that is, the building of the pagoda is the building of the temple. The layout style with the pagoda in the centre and surrounded with affiliated buildings is the requirement from Buddhism and the demand from believers worship, revealing the sanctity of pagoda as well. But while demonstrating sanctity, the China inland pagoda reveals its worldly feature, which is mainly represented by the main buildings of the axis and circulated with affiliated buildings. After Sui and Tang dynasties, the Chinese religion has developed, advocating "Supplementary Biography of Buddhism, with no words. Right to the heart, enlightment." Especially its belief on the insight into "enlightment" has thoroughly disillusioned the believers worship on Buddhist texts and Buddha. Thus, pagoda, as a symbol of Buddha, lost its sanctity as well. And it is gradually removed from the centre of the temple, standing beside or behind a temple and even out of the temple. Meanwhile, temples have become the central buildings on the axis. In this way, the sanctity of pagoda gradually disappeared while its worldly feature gradually increased.
     Chinese temple is a garden like layout, as a result, Chinese pagoda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gardens. In India, the pagoda is the center building of a monastery garden and is ultra-secular and sacred. Flowers and fruits are primarily used as offerings and monks'food here. After being imported to China,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aesthetic nature and the flourish of royal gardens and private gardens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while pagoda is still sacred, the flowers and fruits are no longer regarded as a simple offering, but as a strong aesthetic implication. Stupa temple at this time is located in the centre of the garden. The sacred shape and aesthetic decoration of the temple have direct influence on the hearts of believers and pilgrims, giving them a strong spiritual shock, enhancing the strength and aesthetic force. The aesthetic qualities of the garden make a supplement to religion, making it easy for people to understand religion and accept it. With the widespread of residential temple and mountain temple, pagoda's body and location were limited, and gradually became a fundamental layout factors when constructing a garden.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ruling class purposely integrated pagoda and royal garden, making pagoda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layout of Chinese garden landscape.
     Chinese ancient pagoda, especially the pavilion-style tower is the best explanation image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culture, representing the aesthetic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pavilion:huge, majestic, and dignified, which has turned the pavilion into the best platform for the Chinese ruling class to flaunt their wealth, status, and a high place to reach immortal. With the widespread penetration of Confucian ethical culture, such pavilions have increasingly become realistic, secular worldly, while the Taoist Immortal thought gives pavilions its super immortality where worldly man become immortal. Therefore, pavilion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have an aesthetic culture implication of both amusing man and God. And the Chinese pagoda shares the same meaning 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It is the primal cultural function of Chinese ancient pagoda as well. The pagoda was built in large-scale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reflecting intellectuals'entertainment needs of amusing God and satisfying their Buddhist belief, the pursuit of a detached life and praying for blessings. Its light and elegant style reflects these intellectuals pursuit of blending lively life and natural beauty, so as to satisfy their free-spirited soul in the interaction of heart and physical obje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 culture, the Chinese ancient pagoda has mainly three features:mystery, secularity and beauty. Mystery is a continuing feature inherited from Indian pagoda, including three aspects:first, built for advocating Buddhist principles; second, decorated by Buddhist theme; third, religious implication in the layout. Secularity is the crucial feature distinguishing Chinese pagoda from Indian pagoda. By way of the mystery power of pagoda, practical functions are achieved, such as climbing high to watch far, observing enemies so as to keep alert in war times, supplementing Fengshui and revital Wenhua and so on. These features are a manifestation of China's secular culture and its worldly application:secularity and practicality on the appearance of pagoda. The beauty of Chinese aesthetic culture is also represented in Chinese ancient pagoda by its stability, its beautiful shape and rhythmic beauty and the beauty of the building material, the layout and its curve and so on.
引文
① 伊东忠太于1925年著有《支那建筑史》,1937年由陈清泉译成中文,梁思成校对,更名为《中国建筑史》。
    ② (日)伊东忠太撰,陈清泉译补:《中国建筑史》,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第124页。
    ① 沈弘:《试论中国学术界在文化认同上的狭隘性——以德国建筑师恩斯特·柏石曼为个案》,来自网络heep://www.sisins.zju.edu.cn/sh/up/oad/-whrt.pdf.
    ②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第三分册,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58页。
    ③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第三分册,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58页。
    ④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第三分册,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58页。
    ⑤ 乐嘉藻:《中国建筑史》,台湾华世出版社,1977年重印版。
    ⑥ 梁思成:《读乐嘉藻(中国建筑史)辟谬》,《大公报》(文艺副刊)第64期,1934年3月3日,收录于《梁思成全集》(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293页。
    ① 梁思成:《读乐嘉藻<中国建筑史>辟谬》,《大公报》(文艺副刊)第64期,1934年3月3日,收录于《梁思成全集》(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293页。
    ② 乐嘉藻:《中国建筑史》,台湾华世出版社,1977年重印版,第44页。
    ③ 乐嘉藻:《中国建筑史》,台湾华世出版社,1977年重印版,第44页。
    ④ 王壁文:《中国建筑》,国立华北编译馆,1942年。
    ⑤ 张帆:《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研究再探》,清华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32页。
    ⑥ 王贵祥:《中国营造学社的学术之路》,《建筑学报》2010年第1期,第81页。
    ⑦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从1930年7月至1937年7月共出版6卷21册(期)汇刊。
    ① 梁思成:《蓟县观音寺白塔记》,原载1932年《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第2期,收录于《梁思成全集》第1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224--228页。
    ② 梁思成、林徽因:《平郊建筑杂记》,原载《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32年11月第3卷第4期。见梁从诫编:《林徽因文集·建筑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0页。
    ③ 梁思成:《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原载《《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33年第四卷第二期,收录于《梁思成全集》第2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1—38页。
    ④ 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云冈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原载《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33年12月第3卷第3—4期。见梁从诫编:《林徽因文集·建筑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36页。
    ⑤ 林徽因、梁思成:《晋汾古建筑预查记略》,原载《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35年3月第5卷第3期。见梁从诫编:《林徽因文集·建筑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26页。
    ⑥ 梁思成:《中国的佛教建筑》,《清华大学学报》第8卷第2期,1961年12月。
    ⑦ 林徽因:《天宁寺塔建筑年代之鉴别问题》作为《平郊建筑杂录》(下)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五卷第四期,收录于《梁思成全集》第1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310页。
    ⑧ 梁思成,林徽因:《平郊建筑杂录》,原载1932年《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第四期,收录于《梁思成全集》第1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293页。
    ① 梁思成著,费慰梅编,梁从诫译:《图像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337-414页。
    ① 梁思成:《敦煌壁画中所见的中国古代建筑》,《文物参考资料》1951年第2期。
    ② 梁思成:《中国的佛教建筑》,《清华大学学报》第8卷第2期,1961年12月。
    ③ 刘敦桢:《苏州云岩寺塔》,《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7期。
    ④ 陈凯峰:《建筑文化学》,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年。
    ⑤ 荆其敏:《建筑学漫笔》,天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① 王振复、杨敏芝:《人居文化——中国建筑个体形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② 沈福煦:《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③ 楼庆西:《中国古代建筑》,商务印书馆,1997年。
    ④ 王世瑛、朱德明编著:《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年。
    ⑤ 刘策:《中国古塔》,宁夏人民出版社,1981年。
    ⑥ 罗哲文:《中国古塔》,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
    ⑦ 陈泽鸿:《中国古塔走笔》,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⑧ 华瑞·索南才让:《中国佛塔》,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⑨ 夏志峰、张斌远:《中国古塔》,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⑩ 罗哲文:《中国古塔》,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
    11 张驭寰:《中国古塔》,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① 常青:《中国古塔的艺术历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8页。
    ② 华瑞·索南才让:《中国古塔》,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③ 王振复:《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建筑美》,译林出版社,1989年,第165页。
    ④ 萧默:文化纪念碑的丰采——建筑艺术的历史与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0页。
    ① 萧默:文化纪念碑的丰采——建筑艺术的历史与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0-71页。
    ② 张法:《佛教艺术·内容摘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① 陈明达:《应县木塔》,文物出版社,1965年。
    ② 孙宗文:《我国佛寺平面布局沿革考》,《法音》1985年第2期。
    ③ 孙宗文:《北朝寺塔概述》,《中国佛教寺塔史志》,(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④ 李玉珉:《中国早期佛塔溯源》,《故宫学术季刊》1989年第六卷第3期。
    ⑤ 杨鸿勋:《关于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复原草图的说明》,《文物》1992年第9期。
    ⑥ 杨鸿勋:《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复原研究》,《杨鸿勋建筑考古学论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⑦ 钟晓青:《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复原探讨》,《文物》1998年第5期。
    ⑧ 孙吉:《关于中国早期高层佛塔造型的渊源研究》,《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4年第10期。
    ⑨ 王贵祥:《略论中国古代高层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古建园林技术》1985年第1期。
    ⑩ 宿白:《凉州石窟遗迹和凉州模式》,《考古学报》1986年第4期。
    11 杨淑红《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佛塔》,《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2 梁思成、林徽因:《平郊建筑杂录》,《中国营造学社会刊》,1932年第三卷第四期。
    ① 梁思成:《建筑和建筑的艺术》,《人民日报》1961年7月26日第7版。
    ② 曹利华主编:《建筑美学》,科学普及出版社,1991年。
    ③ 王振复:《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建筑美》,译林出版社,1989年。
    ④ 萧默:文化纪念碑的丰采——建筑艺术的历史与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⑤ 于军、杨春风等编著:《建筑艺术的丰采》,科学出版社,2000年。
    ⑥ 袁镜身:《建筑美学的特色与未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⑦ 汪正章:《建筑美学》,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⑧ 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
    ① 王世仁:《塔的“人情味”》,《美学》1982年第4期。
    ② 张驭寰:《古塔实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③ 徐华铛:《中国古塔造型》,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年,第33页。
    ① (宋)法云:《翻译名义集》卷二十《寺、塔、坛、幢篇》。
    ② (唐)惠琳:《一切经音义》,《大正藏》NO.2128.
    ① 罗哲文:《中国古塔》,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第3页。
    ② 罗哲文:《中国古塔》,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第3页。
    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
    ④ 湛如:《净法与佛塔——印度早期佛教史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第183-186页。
    ① 《大正大藏经》卷五十三,第382下至383上。
    ② 《大正大藏经》卷一,第20页中。
    ③ 转引自吴焯《佛教东传与中国佛教艺术》中第48页的注释,松本文三郎:《佛像佛画的起源》,《佛教考古学讲座》第八卷,第9页,雄山阁,1936年日文版。
    ① 《法华玄赞》卷二。
    ② (宋)元照撰:《资持记》卷下四之一,《大正藏》NO.1428 22.P0567。
    ③ (唐)慧琳撰:《玄应音义》卷六,《大正藏》NO.2128。
    ④ (唐)玄奘译:《俱舍光记》卷八,《大正藏》NO.155829.P0001。
    ⑤ 《秘藏记》,东方出版社,2008年。
    ⑥ (北凉)昙无谶译:《金光明经》卷四《舍身品》,《大正藏》NO.0663。
    ⑦ (北凉)昙无谶译:《金光明经》卷四《舍身品》,《大正藏》NO.0663。
    ① (西晋)竺法护译:《正法华经·法师品》,《大正藏》N0.0263。
    ② 《真谛三藏》引《十二因缘经》,《大正藏》NO.0263。
    ③ 张华:《佛塔考略》选自《中国佛教寺塔史志》,(台湾)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第282页。
    ④ 《撰集百缘经》,《大正藏》NO.0699。
    ⑤ (唐)地婆诃罗译:《佛说造塔功德经》,《大正藏》N0.0699。
    ① (东晋)法显译:《摩诃僧祗律》,《大正藏》NO.1448。
    ② 参见张法:《佛教艺术·佛塔》,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44-73页。
    ① 常青:《中国古塔的艺术历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8页。
    ① 湛如:《净法与佛塔—印度早期佛教史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第197页。
    ② (唐)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39,《大正藏》NO.1451 24.P0207。
    ③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魏书·释老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2335页。
    (唐)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18,《大正藏》NO.145124.P0207。
    (东晋)法显译:《摩诃僧祗律》《大正藏》NO.1425 22.P0227。
    ① 常任侠:《印度与东南亚美术发展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第12页。
    ②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物理学及相关技术),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58页。
    ③ (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三卷(上),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40页。
    ④ (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二卷(上),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0贞。
    ① (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二卷(上),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1页。
    ② (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二卷(上),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1页。
    ③ 王镛:《印度美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8页。
    ④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第三分册),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58页。
    ① 《维摩诘经·弟子品第三》。
    ② 王镛:《印度美术·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6页。
    (唐)玄奘撰,董志翘译注:《大唐西域记》,中华书局,2012年,第157页。
    ① 王镛:《印度美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3页。
    ② 王镛:《印度美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71页。
    ③ 王镛:《印度美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71页。
    ① 常任侠:《印度与东南亚美学发展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第15页。
    ① (法)雷奈·格罗塞著,常任侠、袁音译:《印度的文明》,中华书局,1999年,第42-43页。
    ② 晁华山:《佛陀之光——印度与中亚佛教圣迹》,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76页。
    ① 常青:《中国古塔的艺术历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22页。
    ② 常青:《中国古塔的艺术历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31页,
    ① 转引自张同标:《长江流域早期楼阁式佛塔形制特征》,《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② (日)宫治昭撰,李萍译:《犍陀罗美术寻踪》,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120页。
    ③ 晁华山:《佛教之光:印度与中亚佛教胜迹》,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148—150页。
    ④ 转引自张同标:《长江流域早期楼阁式佛塔形制特征》,《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⑤ 胡华山:《佛教之光:印度与中亚佛教胜迹》,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150页。
    ⑥ 张同标:《长江流域早期楼阁式佛塔形制特征》,《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⑦ 张同标:《长江流域早期楼阁式佛塔形制特征》,《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① 常青:《中国古塔的艺术历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31页。
    ② (东晋)法显,田川译注;《佛国记》,重庆出版社,2008年,第72-73页,
    ③ (唐)玄奘,董志翘译注《大唐西域记》卷第二,中华书局,2012年,第144页。
    ① 常青:《中国古塔的艺术历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32页。
    ② 常青:《中国古塔的艺术历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32—33页。
    ① 王镛:《印度美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85页。
    ② 《大正藏》卷十三,第899页。
    ① 罗哲文:《中国古塔》,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第6页。
    ① 常青:《中国古塔的艺术历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26页。
    ② 晁华山:《佛陀之光——印度与中亚佛教圣迹》,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41页。
    ① 常青:《中国古塔的艺术历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27页。
    ① 常青:《中国古塔的艺术历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29页。
    ① 张驭寰:《中国佛塔史》,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页。
    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事业管理局等:《新疆文物古迹大观》,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9年。
    ③ 张驭寰:《中国佛塔史》,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4-5页。
    ① 宿白:《克孜尔石窟洞窟阶段划分与年代等问题的初步探索》,《中国石窟·克孜尔石窟(一)》,文物出版社,1989年。
    ① 张驭寰:《中国佛塔史》,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5页。
    ① 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宗白华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67页。
    ② 仪平策:《中古审美文化通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6页。
    ③ 仪平策:《中古审美文化通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页。
    ① 仪平策:《中古审美文化通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95页。
    ② 曹植《公宴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③ 王羲之:《兰亭诗序》,《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57-258页。
    ① “观”、“味”审美方式参见张法:《中国美学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0页。
    ② (南朝梁)刘勰著,郭晋稀注译:《文心雕龙·神思》,岳麓书社,2004年,第249页。
    ③ (宋)朱熹著,柯誉整理:《周易本义·系辞上》,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第179页。
    ④ (南朝梁)刘勰著,郭晋稀主译:《文心雕龙·物色》,岳麓书社,2004年,第385页。
    ⑤ (东晋)宗炳:《画山水序》。
    ⑥ 张法:《中国美学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1页。
    ①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第86页。
    ② 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98页。
    ③ 《世说新语·巧艺》载:“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曰:裴楷朗有识具,此正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裴楷为西晋玄学的重要人物。《晋书》本传载:“楷风神超迈,容仪俊爽,博喻群书,特精理义,时人谓之玉人。”
    ④ 《世说新语·巧艺》载:“顾长康画谢幼舆在岩石里。人问其所以。顾日:‘谢云: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此子宜置丘壑中。’”谢鲲在东晋以通简有高识著称。晋明帝曾问他:“卿自谓何如庾亮?”答说:“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鲲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意思是说当朝理政为官虽不如庾亮,但在隐逸上却比庾亮高迈。顾恺之抓住谢鲲这一特征,发挥想象,将谢鲲置于岩壑里,以表示他向往隐逸的志趣,在画面上用周围的环境来衬托人物的内在神态。
    ①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16-221页。
    ② 汤里平:《中国建筑审美的变迁》,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第56页。
    ③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一百五《石勒载记下》,中华书局,1974年。
    ④ (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卷10,中华书局,2013年1月,第247页。
    ⑤ (唐)许嵩:《建康实录》,中华书局,1986年,第179页。
    ⑥ 《景定建康志》卷21《城阙志》二《古宫殿》,中华书局缩印《宋元方志从刊》本,第1638页。
    ① (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
    ② 《太平御览》卷六十七引《晋宫阁名》。
    ③ 左思:《魏都赋》,《昭明文选》卷六,中华书局,1977年,第100页。
    ④ 左思:《魏都赋》,《昭明文选》卷六,中华书局,1977年,第100页。
    ⑤ 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27页。
    ⑥ 何晏:《景福殿赋》,《昭明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
    ⑦ 何晏:《景福殿赋》,《昭明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
    ⑧ 何晏:《景福殿赋》,《昭明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
    ⑨ 何晏:《景福殿赋》,《昭明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
    ⑩ 何晏:《景福殿赋》,《昭明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
    11 何晏:《景福殿赋》,《昭明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
    12 何晏:《景福殿赋》,《昭明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
    ①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冲觉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260-261页。
    ②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高阳王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247页。
    ③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建中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53-57页。
    ④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平等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151页。
    ⑤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晋书·山涛传》,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985页。
    ⑥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晋书·吴隐之传》,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985页
    ⑦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晋书·恒冲传》,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1657页。
    ⑧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晋书·儒林传》,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985页。
    ⑨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宋书·孝义传》,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1908页。
    ⑩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梁书·陆倕传》,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351页。
    ① 汤里平:《中国建筑审美的变迁》,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57页。
    ② 吴功正:《六朝园林文化研究》,《中国文化研究》(春之卷)1994年第3期。
    ①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92页。
    ②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92页。
    ③ 陈明达:《中国建筑概说》,《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3期。
    ④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286页。
    ① (东晋)陆翔:《邺中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陈桥驿校证,中华书局,2013年。
    ② (西晋)左思:《三都赋·吴都赋》,《昭明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东晋)徐广:《晋纪》,(清)黄爽辑本
    ④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宋书卷92·良吏传》,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1月,第1901-1910页。
    ⑤ 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71页。
    ⑥ “永元二年(500年)八月,宫内火,烧西斋,璿仪殿及昭阳、显阳等殿,北至华林墙,西及密阁,凡屋三千余间。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南齐书卷19·五行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267页。
    ⑦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南齐书卷7·东昏侯纪》,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80页。
    ①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南齐书卷7·东昏侯纪》,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81页。
    ② 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79页。
    ③ (唐)魏征等:《隋书》卷二十二《五行志上》,中华书局,1973年。
    ④ (唐)姚思廉:《隋书》卷七《皇后传》,中华书局,1972年,第131-132页。
    ⑤ (北魏)杨衒之撰,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永宁寺》,中华书局,2012年,第22-23页。
    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魏洛阳永宁寺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第6页。
    ⑦ (北魏)杨衒之撰,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永宁寺》,中华书局,2012年,第23页。
    ① (北魏)杨街之撰,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永宁寺》,中华书局,2012年,第22页。
    ② (北魏)杨街之撰,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永宁寺》,中华书局,2012年,第22页。
    ③ (北魏)杨街之撰,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瑶光寺》,中华书局,2012年,第63页。
    ④ (北魏)杨街之撰,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建中寺》,中华书局,2012年,第53页。
    ⑤ (北魏)杨街之撰,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建中寺》,中华书局,2012年,第57页。
    ⑥ (北魏)杨街之撰,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胡统寺》,中华书局,2012年,第80页。
    ⑦ (北魏)杨街之撰,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修梵寺》,中华书局,2012年,第81页。
    ⑧ (北魏)杨街之撰,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景林寺》,中华书局,2012年,第85页。
    ⑨ (北魏)杨街之撰,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景宁寺》,中华书局,2012年,第170页。
    ⑩ (北魏)杨街之撰,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景明寺》,中华书局,2012年,第192页。
    11 (北魏)杨街之撰,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平等寺》,中华书局,2012年,第151页。
    12 (北魏)杨街之撰,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正始寺》,中华书局,2012年,第140页。
    13 (北魏)杨街之撰,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高阳王寺》,中华书局,2012年,第247-248页。
    14 (北魏)杨街之撰,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法云寺》,中华书局,2012年,第286页。
    15 (北魏)杨街之撰,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寿丘里》,中华书局,2012年,第305-307页。
    16 (北魏)杨街之撰,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凝玄寺》,中华书局,2012年,第343页。
    ① (清)顾炎武:《历代宅京记》卷12《邺下·宫室》引《邺中记》,中华书局,1984年,第182页。
    ② (清)顾炎武:《历代宅京记》卷12《邺下·宫室》太极殿条引《邺都故事记》,中华书局,1984年,第183页。
    ③ (清)顾炎武:《历代宅京记》卷12《邺下·宫室》昭阳殿条引《邺都故事记》,中华书局,1984年,第183页。
    ④ (清)顾炎武:《历代宅京记》卷12《邺下·宫室》引《邺中故事》,中华书局,1984年,第184页。
    ⑤ (清)顾炎武:《历代宅京记》卷12《邺下·宫室》引《邺中故事》,中华书局,1984年,第184页。
    ⑥ (唐)李延寿:《北史》卷8《齐本纪下》,中华书局,1974年。
    ① 《左传·哀公元年》,《十三经注疏》(下),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
    ② 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8-29页。
    ③ 徐元诰:《国语集解·楚语》,中华书局,2002年。
    ④ 成文光:《焦作汉代陶仓楼装饰艺术》,《装饰》,2010年第1期。
    ① 《牟子理惑论》,《弘明集》,刘立夫、魏建中、胡勇译注,中华书局,2013年,第46页。
    ②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魏书·释老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2443页。
    ③ 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201页。
    ① 襄樊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襄樊樊城菜越三国墓发掘简报》,《文物》2010年9期。
    ② 李崇峰:《中印佛教石窟寺比较研究—以塔庙窟为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2页。
    ③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三国志·吴志·刘繇传》,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761页。
    ①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八“鞮罗释迦伽蓝”条载精舍:“中门当涂,有三精舍,上置相轮,铃铎虚悬。下建层基,轩槛周列,户牖栋梁,壖垣阶陛,金铜隐起,厕间庄严。中精舍佛立像高三丈,左多罗菩萨像,右观自在菩萨像。凡斯三像,翰石铸成,威神肃然,冥鉴远矣。精舍中各有舍利一升,灵光或照,奇瑞间起。”
    ② 孙机:《关于中国早期高层佛塔造型的渊源问题》,《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第6期,1984年。
    ③ 王世仁:《塔的人情味》,《理性与浪漫的交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第276—277页。
    ④ 《牟了理惑论》,《弘明集》,刘立夫、魏建中、胡勇译注,中华书局,2013年,第46页。
    ⑤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全译·魏书·释老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2443页。
    ⑥ (北魏)杨街之撰,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中华书局,2012年,第281页。
    ① (北魏)杨街之撰,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中华书局,2012年,第281页。
    ② (梁)释慧皎撰,朱恒夫、王学均、赵益译注:《高僧传》,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41页。
    ③ (梁)释慧皎撰,朱恒夫、王学均、赵益译注:《高僧传》,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42页。
    ④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全译·魏书·释老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2444页。
    ⑤ (梁)释慧皎撰,朱恒夫、王学均、赵益译注:《高僧传》,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582页。
    ⑥ 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201页。
    ⑦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全译·魏书·释老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2452页。
    ⑧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十三》,陈桥驿校证,中华书局,2013年,第301页。
    ⑨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全译·魏书·释老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2452页。
    ①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十三,陈桥驿校证,中华书局,2013年,第301页。
    ②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十三,陈桥驿校证,中华书局,2013年,第300-301页。
    ③ 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202页。
    ④ 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303页。
    ⑤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十三,陈桥驿校证,中华书局,2013年,第299页。
    ① (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昭明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
    ②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十三,陈桥驿校证,中华书局,2013年,第301-302页。
    ① (北魏)杨街之撰,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中华书局,2013年,第20页。
    ② (北魏)杨街之撰,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中华书局,2013年,第20页。
    ③ (北魏)杨街之撰,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永宁寺》,中华书局,2013年,第20页。
    ④ (北魏)杨街之撰,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瑶光寺》,中华书局,2013年,第64页。
    ⑤ (北魏)杨街之撰,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秦太上君寺》,中华书局,2013年,第133页。
    ⑥ (北魏)杨街之撰,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景明寺》,中华书局,2013年,第194页。
    ⑦ (隋)费长房《历代三宝纪》卷十一《译经齐梁周》,《大正藏》第49册,第99页。
    ① 《全唐文》卷263,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181页。
    ②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魏书卷九十·冯亮传》,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1627页。
    ③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魏书卷十六·元叉传》,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317页。
    ④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魏书卷九·肃宗元诩纪》,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182页。
    ⑤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魏书卷九·肃宗元诩纪》,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184页。
    ① 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登封嵩岳寺塔地宫清理简报》,《文物》1992年第1期。
    ② 曹汛:《嵩岳寺塔建于唐代》,《建筑学报》1996年第6期。
    ③ 萧默:《嵩岳寺塔渊源考辨——兼谈嵩岳寺塔建造年代》,《建筑学报》1997年第4期。
    ④ 朱永春:《论高岳寺塔唐代重建说不成立》,《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① 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登封嵩岳寺塔地宫清理简报》,《文物》1992年第1期。
    ② 罗哲文:《中国古塔》,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第24页。
    ① 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2版,第212页。
    ② 梁思成:《梁思成谈建筑》,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年,第178页。
    ① 萧默:《嵩岳寺塔渊源考辨——兼论嵩岳寺塔建造年代》,《建筑学报》,1997年第4期。
    ② 萧默:《嵩岳寺塔渊源考辨——兼论嵩岳寺塔建造年代》,《建筑学报》,1997年第4期。
    ③ 萧默:《嵩岳寺塔渊源考辨——兼论嵩岳寺塔建造年代》,《建筑学报》,1997年第4期。
    ④ 萧默:《嵩岳寺塔渊源考辨——兼论嵩岳寺塔建造年代》,《建筑学报》,1997年第4期。
    ① 转引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魏文》卷五十八,中华书局,第574页。
    ② (清)景日旸:《说嵩》卷三,郑州市图书馆文献编辑委员会《嵩岳文献丛刊》,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③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北魏孝文帝元宏为安顿印度僧人跋陀(又称佛陀)落迹传教而建造的。
    ④ 徐永利、李靖:《从北魏皇室佛教活动看嵩岳寺塔的形制准备》,《华中建筑》2007年第11期。
    ⑤ 《续高僧传》卷26《释宝安传》:“仁寿元年(602年),奉敕置塔于营州梵幢寺,即黄龙城也。旧有十七级浮图,权在其内,安置舍利”。《大正藏经》NO.2060,P674。
    ⑥ 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2版,第212贞。
    ⑦ 徐永利、李靖:《从北魏皇室佛教活动看嵩岳寺塔的形制准备》,《华中建筑》2007年第11期。
    ① 《永泰寺碑》,嵩岳文献丛刊,《嵩书》,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460页。
    ② 转引自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2版,第205页。史树青:《北魏曹天度造千佛石塔》,《文物》1991年第11期。山西朔县崇福寺文物保管所韩有福:《北魏曹天度造千佛石塔塔刹》,《文物》1980年第7期。
    ③ 转引自徐永利、李靖:《从北魏皇室佛教活动看嵩岳寺塔的形制准备》,《华中建筑》,2007年第11期。无谷、刘志学编:《少林寺资料集》,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第425页。
    ① 徐永利、李靖:《从北魏皇室佛教活动看嵩岳寺塔的形制准备》,《华中建筑》2007年第11期。
    ② 贺云翰:《六朝都城佛寺与佛塔的初步研究》,《东南文化》2010年第3期。
    ① 参见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313页。贺云翰:《六朝都城佛寺和佛塔的初步研究》,《东南文化》2010年第3期。
    ② 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312页。
    ③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30,中华书局,1965年,第3127页。
    ① (唐)道宣:《续高僧传》卷一《宝唱传》,《大正藏》第55册,第471页。
    ② (隋)费长房:《历代三宝纪》卷十一《译经齐梁周》,《大正藏》第49册,第99页。
    ③ (唐)许嵩著,张忱石点校:《建康实录》卷17《高祖武皇帝》,中华书局,1986年,第674页。
    ④ (明)葛寅亮撰,何孝荣点校:《金陵梵刹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54页。收录庾信的题作⑤ 望同泰寺浮图”。
    ⑥ (明)冯惟讷:《古诗纪》卷968收录该诗,题作“奉和同泰寺浮图”。(明)葛寅亮撰,何孝荣点校:《金陵梵刹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54页。收录王训的“望同泰寺浮图”。
    ⑦ (明)葛寅亮撰,何孝荣点校:《金陵梵刹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54页。收录王台卿的“望⑧ 同泰寺浮图”
    ⑨ 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312页。
    ① 汤里平:《中国建筑审美的变迁》,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62页。
    ①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第171页。
    ② 《两京新记》卷3,大庄严寺条。
    ③ 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535页。
    ④ 《两京新记》卷3,静法寺条。
    ⑤ 《续高僧传》卷29《释慧达传》,《大正大藏经》NO.2060,P.694。
    ⑥ 《两京新记》卷3,慧日寺条。
    ⑦ 《续高僧传》卷17《释昙崇传》,《大正大藏经》NO.2060,P.568。
    ① 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536页。
    ② (唐)慧立、彦惊著,孙毓堂、谢方点校:《大唐三藏法师传》,中华书局,2000年,第160页。
    ① (宋)宋敏求:《长安志》卷3“进昌坊条”,《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
    ② 杨鸿勋:《唐长安慈恩寺大雁塔原状探讨》,《文物建筑》第1辑,科学出版社,2007年。
    ③ (宋)宋敏求:《长安志》卷8“进昌坊条”中华书局影印《宋元方志丛刊》P117。
    ④ (宋)张礼:《游城南记》:“(慈恩寺塔)长安中摧倒,天后及王公施钱重加营建,至十层。……塔自兵火之余,止存七层。
    ⑤ 《陕西通志》卷四。
    ① 陈炎:《中国审美文化史》(唐宋卷),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第18页。
    ② 王世仁:《塔的人情味》,《风景名胜》2006年第11期。
    ⑨ 罗哲文:《中国古塔》,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第285页。
    ① 宋敏求:《长安志》卷七“安仁坊”条,《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
    ② 罗哲文:《中国古塔》,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第286页。
    ① 徐华铛:《中国古塔造型》,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年,第37页。
    ②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第143页。
    ③ 王世仁:《塔的人情味》,《理性与浪漫的交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第276—277页。
    ① 王世仁:《塔的人情味》选自《理性与浪漫的交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第276--277页。
    ② (清)陈毅:《摄山志》卷三,《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第34册,(台北)明文书局,1980年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商务印书馆,1935年。
    ① (宋)郭熙著,周远斌点校:《林泉高致·山水训》,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年,第51页。
    ② 汤里平:《中国建筑审美的变迁》,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76页。
    ③ 汤里平:《中国建筑审美的变迁》,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05页。
    ④ 汤里平:《中国建筑审美的变迁》,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76页。
    ① 徐华铛:《中国古塔造型》,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年,第39页。
    ② 关于宋塔的内部种种结构方式请参看张驭寰《中国佛塔史》中《宋代佛塔内部结构》,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11-115页。
    ③ 张驭寰:《中国佛塔史》,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07-108页。
    ④ 张驭寰:《古塔实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5页。
    ① 张驭寰:《古塔实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5页。
    ① 张驭寰:《中国佛塔史》,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17页。
    ② 《道光晋江县志》卷六十九《寺观志·城中寺观·开元寺》引(明)蒋德璟《双塔记略》。
    ① 罗哲文:《中国古塔》,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第208-209页
    ② 罗哲文:《中国古塔》,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第208-209页。
    ③ (清)周城,单远慕点校:《宋东京考》,中华书局,1988年,第255页。
    ④ (清)周城,单远慕点校:《宋东京考》,中华书局,1988年,第254页。
    ⑤ (明)李濂:《汴京遗迹考》,周宝珠、程民生点校,中华书局,1999年,第156页。
    ① (北宋)王瓘:《北道刊误志》,中华书局,1991年,第9页。
    ① (明)胡谧:《河南总志》,河南大学图书馆藏,第63页。
    ① (清)沈傅仪、俞纪瑞、黄舒丙:《祥符县志》卷二十二《丽藻》,清光绪二十四年刊本,第22—23页。
    ② (清)沈傅仪、俞纪瑞、黄舒丙:《祥符县志》卷二十二《金石》,清光绪二十四年刊本,第21页。
    ① 梁思成:《梁思成全集·佛塔》(第八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135-172页。
    ① 张驭寰:《中国佛塔史》,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44页。
    ② 张驭寰:《中国佛塔史》,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50页。
    ③ 张晓东:《辽代砖塔建筑形制初步研究》,吉林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1页。
    ① 塔身处理参见张驭寰:《中国佛塔史》,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52页。
    ① 张驭寰:《中国佛塔史》,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52页。
    ② 张晓东:《辽代砖塔建筑形制初步研究》,吉林大学2011年博十学位论文,第22页。
    ① 刘蕴中:《辽塔浮雕装饰艺术研究》,苏州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2页。
    ① 刘蕴中:《辽塔浮雕装饰艺术研究》,郑州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9页。
    ① 刘蕴中:《辽塔浮雕装饰艺术研究》,郑州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9页。
    ② 刘蕴中:《辽塔浮雕装饰艺术研究》,苏州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9页。
    ① 参见刘蕴忠:《辽塔浮雕装饰艺术探究》,苏州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9-25页。
    ② 金申:《谈辽代佛像的一种样式》,《美术研究》1991年第12期。
    ③ 徐华铛:《中国古塔造型》,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年,第46页。
    ④ 罗哲文:《中国古塔》,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第40页。
    ⑤ 徐华铛:《中国古塔造型》,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年,第46页。
    ① 罗哲文:《中国古塔》,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第107-108页。
    ② 参见罗哲文:《中国古塔》,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第107-108页。
    ① 周来祥主编,周纪文著:《中华审美文化通史》(明清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6页。
    ② 李贽:《童心说》见《焚书》卷三,《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中华书局,1981年。
    ① 李贽:《焚书》卷三《童心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
    ② 汤里平:《中国建筑审美的变迁》,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88页。
    ① 汤里平:《中国建筑审美的变迁》,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88页。
    ② 张驭寰:《中国佛塔史》,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15页。
    ① (明)葛寅亮撰,何孝荣点校:《金陵梵刹志》(下)卷三十一“聚宝山报恩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59页。
    ② (明)葛寅亮撰,何孝荣点校:《金陵梵刹志》(下)卷三十一,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66页。
    ③ (明)葛寅亮撰,何孝荣点校:《金陵梵刹志》(下)卷三十一“聚宝山报恩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59页。
    ④ (明)葛寅亮撰,何孝荣点校:《金陵梵刹志》(下)卷三十一“聚宝山报恩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73页。
    ⑤ (民国)张惠衣:《金陵大报恩寺塔志》(中国佛寺志丛刊第27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6年。
    ⑥ (民国)张惠衣:《金陵大报恩寺塔志》(中国佛寺志丛刊第27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6年
    ⑦ (明)葛寅亮撰,何孝荣点校:《金陵梵刹志》(下)卷三十一“聚宝山报恩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73页。
    ① (明)葛寅亮撰,何孝荣点校:《金陵梵刹志》(下)卷三十一“聚宝山报恩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73页。
    ② 叶灵凤译:《能不忆江南》、《鸦片战争与江南文物的劫难》,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③ (明)葛寅亮撰,何孝荣点校:《金陵梵刹志》(下)卷三十一“聚宝山报恩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73页。
    ④ (民国)张惠衣:《金陵大报恩寺塔志》(中国佛寺志从刊第27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6年。
    ⑤ (明)葛寅亮撰,何孝荣点校:《金陵梵刹志》(下)卷三十一“聚宝山报恩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66页。
    ⑥ (明)葛寅亮撰,何孝荣点校:《金陵梵刹志》(下)卷三十一“聚宝山报恩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73页。
    ① (明)葛寅亮撰,何孝荣点校:《金陵梵刹志》(下)卷三十一“聚宝山报恩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74页。
    ② (民国)张惠衣:《金陵大报恩寺塔志》(中国佛寺志丛刊第27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6年。
    ③ (民国)张惠衣:《金陵大报恩寺塔志》(中国佛寺志丛刊第27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6年。
    ④ 南京市博物馆:《大报恩寺遗址考古发掘报告》,《金陵佛教》,2010年7月特刊。
    ① (民国)释力空《霍山志》卷一《地舆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② 霍泽仁:《五彩绚烂看“飞虹”—山西洪洞广胜寺及飞虹塔》,《佛教文化》1998年第4期。
    ① 吴庆洲:《蓝天白云映衬银装素裹——北京妙应寺白塔》,《广东建筑装饰》2000年第1期。
    ② 常青:《中国古塔的艺术历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129页。
    ③ 吴庆洲:《佛塔的源流及中国塔刹形制研究》,《华中建筑》2000年第1期。
    ① 王世仁:《塔的人情味》,《风景名胜》,2006年第11期。
    ①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魏书·释老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2443页。
    ① 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55页。
    ② 罗哲文:《中国古塔》,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第11页。
    ③ (唐)玄奘撰,董志翘译注:《大唐西域记》卷八《菩提树垣》,中华书局,2012年,第500页。
    ④ (唐)玄奘撰,董志翘译注:《大唐西域记》卷七《鹿野伽蓝》,中华书局,2012年,第395页。
    ① 张驭寰:《中国佛塔史》,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5页。
    ② (英)斯塔因著,向达译:《西域考古记》,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83页。
    ③ (英)斯坦囚著,向达译:《西域考古记》,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118页。
    ④ (东晋)法显撰,田川译注:《佛国记》,重庆出版社,2008年,第44页。
    ⑤ 吴焯:《佛教东传与中国佛教艺术》,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72页。
    ⑥ (英)斯坦因著,向达译:《西域考古记》,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65页。
    ① 吴焯:《佛教东传与中国佛教艺术》,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86页。
    ②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97《四夷传·龟兹国》,中华书局,1974年。
    ③ (姚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四分律》,《大正藏》NO.1428 22 P0567.
    ④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后汉书·陶谦传》,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1448页。
    ①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三国志·刘繇传》,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121页。
    ② 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60—161页。
    ③ 《金石萃编》卷69《凉州卫大云寺碑》(唐景云二年),转引自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61页。
    ④ 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61页。
    ⑤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魏书·释老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2444页。
    ⑥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魏书·释老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2444页。
    ①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魏书·释老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2452页。
    ①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17—23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魏洛阳永宁寺——1979—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① 常青:《中国古塔的艺术历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49页。
    ② (北魏)杨街之撰,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瑶光寺》,中华书局,2012年,第64页。
    ③ (北魏)杨街之撰,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胡统寺》,中华书局,2012年,第80页。
    ④ (北魏)杨街之撰,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秦太上君寺》,中华书局,2012年,第133页。
    ⑤ (明)葛寅亮撰,何孝荣点校:《金陵梵刹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⑥ 转引自张驭寰:《中国佛塔史》,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9页。
    ⑦ (梁)释慧皎撰,朱恒夫、王学均、赵益译注:《高僧传》卷5《释道安传》,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41页。
    ⑧ 《续高僧传》卷1《释宝唱传》。
    ⑨ 绕塔又名旋塔,《提谓经》云:“旋塔有五功德:一后世得端正好色,二得声音好,三得生天上,四得生王侯家,五得泥洹道。何因缘故?得端正好色,尤见佛像喜欢故。何缘得声音好?由旋塔说经故。何缘得生天上?由旋塔时意不犯戒故。何缘得生王侯家?由头面礼佛足故。何缘得泥洹道?由有余福故。佛言旋塔有三德:一足举时,当念足举。二足下时,当念足下。三不得左右顾视,唾寺中地。”至于绕塔形式,经律之中,制为右绕,若左绕行,为神所诃。而且佛经对绕塔有严格的戒律规定,《三千威仪经》云:“绕塔有五事:一低头视地,二不得蹈虫,三不得左右顾视,四不得唾佛前地,无不得中住与人语。”《华严经》行品云:“旋塔三匝者,表敬三尊:一佛,二法,三僧。(敬三宝也)亦念三毒:一贪,二嗔,三瘢。”
    ① 休·昂纳、约翰·弗莱明:《世界美术史》,毛君炎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第181-182页。
    ② 邱紫华:《印度古典美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98页。
    ① 邱紫华:《印度古典美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96-297页。
    ②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三国志·吴志·刘繇传》,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761页。
    ③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后汉书·吴志·陶谦传》,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1448页。
    ④ 宿白:《东汉魏晋南北朝佛寺布局初探》载于《庆祝邓广铭教授九十华诞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2页。
    ① 孙宗文:《我国佛寺平面布局沿革考》,《法音》1985年第2期。
    ② 王世仁:《理性与浪漫的交织——中国建筑美学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第275页。
    ③ 王世仁:《理性与浪漫的交织——中国建筑美学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第275页。
    ④ 刘加全:《北魏洛阳永宁寺研究》,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硕十论文,第29—30页。
    ① 刘加全:《北魏洛阳永宁寺研究》,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硕士论文,第30—31页。
    ② 刘加全:《北魏洛阳永宁寺研究》,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硕士论文,第31页。
    ① 梁思成:《梁思成文集》(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年,第239页。
    ②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23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魏洛阳永宁寺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第6页。
    ④ 杨街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23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魏洛阳永宁寺1979—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
    ②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22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魏洛阳永宁寺1979—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第10页。
    ④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平等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151页。
    ⑤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高阳王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247页。
    ⑥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追先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314页。
    ①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开善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300页。
    ②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平等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151页。
    ③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高阳王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247-248页。
    ④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第三分册),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65页。
    ⑤ 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190页。
    ⑥ 萧默:《敦煌建筑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63—64页。
    ① 《两京新记》卷3。日本金泽文库旧藏古写本残卷。转引自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509页。
    ② 转引自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509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队:《唐长安青龙寺遗址》,《考古学报》1989年第2期。
    ① 《两京新记》卷3。日本金泽文库旧藏古写本残卷。转引自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509页。
    ② (唐)段成式:《寺塔记》卷上“长乐坊安国寺”条下,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第5页。
    ③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3“千福寺”条下,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第58页。
    ④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3“兴唐寺”条下,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第53页。
    ⑤ 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511页。
    ① 刘宝兰:《从中国古塔在寺庙中位置的变迁看其佛性意蕴的世俗化》,《五台山研究》1999年第3期。
    ① 傅瑾、沈冬梅:《中国寺观》,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69-70页。
    ① 阿兰若:原意为树林,意译为“寂静处”、“远离处”、“空家”。
    ② (姚秦)鸠摩罗什译:《禅秘要法经》,常州天宁寺刻经处,1921年。
    ③ (宋)释正受:《楞伽经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④ 参见刘慧达:《北魏石窟与禅》,宿白《中国石窟寺研究》,文物出版社,1996年。
    ⑤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董志翘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654页。
    ① 晁华山:《佛陀之光——印度与中亚佛教胜迹》,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15页。
    ② (东晋)法显撰,田川译注:《佛国记》卷三“中天竺、东天竺游记”,重庆出版社,2008年,第103页。
    ③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董志翘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333—334页。
    ① (西晋)沙门法立、法炬译《大楼炭经卷第三·四天王品第八》,大正新修大藏经第01册N00023《大楼炭经》。
    ② (西晋)沙门法立、法炬译:《大楼坛经·忉利天品》,大正新修大藏经第01册N00023《大楼炭经》。
    ① 《大乘无量寿经》。
    ② 傅瑾、沈冬梅:《中国寺观》,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6—37页。
    ③ 张法:《佛教艺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32页。
    ①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僧诃补罗国》,董志翘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199页。
    ②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僧诃补罗国》,董志翘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202页。
    ③ 傅瑾、沈冬梅:《中国寺观》,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6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
    ② (东汉)刘熙:《释名》,中华书局,1985年,第90页。
    ③ 杨天宇:《周礼译注·天官·寺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14页。
    ④ (宋)朱熹主解,张帆、冯涛整理:《诗经·小雅·巷伯序》,三秦出版社,1996年,第217页。
    ⑤ (宋)朱熹注解,张帆、冯涛整理:《诗·大雅·瞻印》,三秦出版社,1996年,第327页。
    ⑥ (汉)毛公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①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汉书·何雅传》,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1600页。
    ②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汉书·元帝纪》“城郭官寺”,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111页。
    ① 张法:《佛教艺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37页。
    ② 张法:《佛教艺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36页。
    ③ 张法:《佛教艺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36页。
    ④ 冯国超主编:《礼记·王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95页。
    ① 张法:《佛教艺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37页。
    ② 关于士人园林和皇家园林的兴起和发展,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此不再详述。
    ① 《诗经·秦风·蒹葭》,周振甫译注,中华书局,2010年,第166页。
    ② 《诗经·陈风·衡门》周振甫译注,中华书局,2010年,第178页。
    ③ 《诗经·卫风·淇奥》周振甫译注,中华书局,2010年,第73页。
    ④ 《诗经·曹风·俟人》周振甫译注,中华书局,2010年,第193页。
    ⑤ 《论语·雍也》,杨伯峻、杨逢彬译注,岳麓书社,2009年,第70页。
    ⑥ (宋)朱熹:《论语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第57页。
    ⑦ 戴明扬校注:《嵇康集校注·养生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35页。
    ⑧ 王世舜注译:《庄子·外物》,齐鲁书社,1998年,第379页。
    ⑨ 傅晶:《魏晋南北朝园林史研究》,天津大学2003年博十学位论文,第89页。
    ⑩ 《论语·子罕》,杨伯峻、杨逢彬译注,岳麓书社,2009年,第106页。
    ① 《论语·阳货》杨伯峻、杨逢彬译注,岳麓书社,2009年,第218页。
    ② 《论语·先进》杨伯峻、杨逢彬译注,岳麓书社,2009年,第133页。
    ③ (宋)朱熹:《四书章句》,中华书局,2011年,第117页。
    ① 《道德经释义·第八章》,徐兴东、周长秋编著,齐鲁书社,1991年,第17页。
    ② 《道德经释义·第四十三章》徐兴东、周长秋编著,齐鲁书社,1991年,第104页。
    ③ 《道德经释义·第七十八章》徐兴东、周长秋编著,齐鲁书社,1991年,第187页。
    ④ 王世舜注译:《庄子·知北游》,齐鲁书社,1998年,第292页。
    ① (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
    ② (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
    ③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选自《昭明文选》,中华书局,1959年。
    ④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选自《昭明文选》,中华书局,1959年。
    ⑤ (汉)班固:《西都赋》,选自《昭明文选》,中华书局,1959年。
    ⑥ (汉)班固:《西都赋》,选自《昭明文选》,中华书局,1959年。
    ⑦ (汉)张衡:《东京赋》选自《昭明文选》,中华书局,1959年。
    ⑧ (汉)王延寿:《鲁令光殿赋》,《昭明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
    ⑨ (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裴駰《集解》引《括地志》,中华书局,1959年。
    ⑩ (汉)《汉书·郊祀志下》,中华书局,1962年。
    11 (汉)《汉书·杨雄传》,中华书局,1962年。
    12 《淮南子·本经训》,陈广忠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404-405页。
    ① 仪平策:《中古审美文化通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00页。
    ② 郭象:《庄子·齐物论》注。
    ③ 郭象:《庄子·齐物论》注。
    ① 郭象:《庄子·逍遥游》注。
    ② 郭象对山水的论述较多参考了傅晶:《魏晋南北朝园林史研究》,天津大学2003级博士学位论文,第94-95页。
    ③ (南朝宋)刘义庆撰,黄征、柳军晔注释:《世说新语·赏誉》,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74页。
    ④ (南朝宋)刘义庆撰,黄征、柳军晔注释:《世说新语·言语》,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0页。
    ⑤ (南朝宋)刘义庆撰,黄征、柳军晔注释:《世说新语·容止》,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56页。
    ⑥ (南朝宋)刘义庆撰,黄征、柳军晔注释:《世说新语·容止》,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63-264页。
    ① (东晋)宗炳:》《画山水序》,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
    ② 《中庸》,(宋)朱熹《四书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
    ③ (南朝宋)刘义庆撰,黄征、柳军晔注释:《世说新语·容止》,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④ (唐)房玄龄等:《晋书·王羲之传》,中华书局,1974年。
    ⑤ (南朝宋)王微:《叙画》,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
    ⑥ (南朝梁)刘勰著,刘硕伟笺绎:《文心雕龙·神思》,线装书局,2012年。
    ⑦ 关于般若佛学与山川之美的关系,参见仪平策先生《中古审美文化通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04-305页。
    ⑧ (南朝宋)刘义庆撰,黄征、柳军晔注释:《世说新语·言语》,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54页。
    ⑨ (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正》卷三十四《江水》,中华书局,2013年,第759页。
    ①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
    ② 段玉明:《中国寺庙文化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86页。
    ③ 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176页。
    ④ 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176页。
    ⑤ 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176页。
    ① 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176页。
    ② 《洛阳伽蓝记·序》:“至晋永嘉(307—313年),唯有寺四十二所”。中华书局,尚荣译注,2012年,第1页。
    ③ 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177页。
    ④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寿丘里》,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303—304页。
    ⑤ 薛瑞泽:《读<洛阳伽蓝记>论北魏洛阳的寺院园林》,《中国历史地理论从》第16卷第2辑,2001年。
    ① 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193页。
    ②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20页。
    ③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22页。
    ④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22页。
    ⑤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22页。
    ⑥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22页。
    ⑦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23页。
    ①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63页。
    ②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64页。
    ③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瑶光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64页。
    ①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281—282页。
    ②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1911—195页。
    ③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207页。
    ④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130—133页。
    ①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276—278页。
    ② 贺云翰:《六朝都城佛寺和佛塔的初步研究》,《东南文化》2010年第3期。
    ③ (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第一,中华书局,1992年,第15-16页。
    ④ (唐)道世:《法苑珠林·卷十三·敬佛灾第六·感应缘》。
    ⑤ (唐)许嵩《建康实录》卷三所载东吴权臣孙琳所毁塔寺即为后来的长干寺旧址,参见《南史·扶南等国传》。
    ① (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第一,中华书局,1992年,第18页。
    ② (唐)杜牧:《江南春》。
    ③ 王贵祥:《东晋与南朝时期南方佛寺建筑概说》,《中国建筑史论汇刊》(第陆辑),2012年8月31日。
    ④ 贺云翰:《六朝都城佛寺和佛塔的初步研究》,《东南文化》2010年第3期。
    ① 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194页。
    ② 《续高僧传》卷1《释宝唱传》,《高僧传合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③ 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194页。
    ④ 《续高僧传·梁大僧正南涧寺沙门释慧超传》,《高僧传合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⑤ (南朝梁)萧纲:《游光宅寺诗》。
    ⑥ (清)王筠:《北寺寅上人房望远岫玩前池诗》。
    ① (唐)许嵩:《建康实录·高祖武皇帝》卷第十七注引《舆地志》,中华书局,1986年,第681页。
    ② (唐)许嵩:《建康实录·高祖武皇帝》卷第十七,中华书局,1986年,第689页。
    ③ 《法苑珠林》卷二十一,中华书局,1995年。
    ① 傅晶:《魏晋南北朝园林史研究》,天津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59页。
    ② 傅晶:《魏晋南北朝园林史研究》,天津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60页。
    ③ 傅瑾、沈冬梅:《中国寺观》,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69页。
    ④ (俄)列·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100-101页。
    ① (德)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载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十八世纪—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第540页。
    ②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长秋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60页。
    ③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瑶光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64页。
    ④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胡统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80页。
    ⑤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明悬尼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97页。
    ⑥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秦太上君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133页。
    ⑦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景明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194页。
    ⑧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秦太上公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207页。
    ⑨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冲觉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265页。
    ⑩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王典御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275页。
    11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白马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278页。
    12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宝光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281页。
    13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大觉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327页。
    ①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27页。
    ② (俄)列·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106页。
    ①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魏书·释老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
    ②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312页。
    ③ 薛瑞泽:《读<洛阳伽蓝记>论北魏洛阳的寺院园林》,《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6卷第2辑,2001年。
    ④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76页。
    ⑤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120页。
    ⑥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140页。
    ⑦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151页。
    ⑧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170页。
    ①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170页。
    ②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247--248页。
    ③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260--261页。
    ④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327页。
    ⑤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343页。
    ⑥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70页。
    ⑦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景林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85页。
    ①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明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192页。
    ②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永明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329页。
    ③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龙华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227页。
    ④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建中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53-57页。
    ⑤ 傅瑾、沈冬梅:《中国寺观》,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6页。
    ⑥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林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85-86页。
    (梁)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第六,中华书局,1992年,第212页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343页。
    ①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白马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278页。
    ②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景林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85页。
    ③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灵应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120页。
    ④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报德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216页。
    ⑤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瑶光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64页。
    ⑥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高阳王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248页。
    ⑦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大觉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327页。
    ①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宝光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281-282页。
    ②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寿丘里》,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312页。
    ③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中华书局,2006年。
    ④ (唐)道宣:《续高僧传》卷二十六《隋京师静觉寺释法周传》,《高僧传合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① (宋)邵雍:《咏洛下园》。
    ② (宋)孟元老撰,姜汉椿译注:《东京梦华录》,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11页。
    ③ (宋)孟元老撰,姜汉椿译注:《东京梦华录》,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16-117页。
    ④ 袁宏道:《虎丘记》,《袁宏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⑤ (唐)法琳:《辩正论》,《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卷《史传部分》,第971页。
    ① 王贵祥:《东晋与南朝时期南方佛寺建筑概说》,《中国建筑史论汇刊》(第陆辑),2012年8月31日。
    ② 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177页。
    ③ 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176页。
    ④ 王贵祥:《东晋与南朝时期南方佛寺建筑概说》,《中国建筑史论汇刊》(第陆辑),2012年8月31日。
    ⑤ 《续高僧传·梁杨都庄严寺金陵沙门释宝唱传》,《高僧传合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⑥ (梁)萧衍:《游钟山大爱敬寺》。
    ⑦ (梁)梁元帝:《善觉寺碑》。
    ① (梁)萧统:《开善寺法会寺》。
    ② (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第六,中华书局,1992年,第212-213页。
    ③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④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二》,陈桥驿校证,中华书局,2013年,第718页。
    ⑤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二》,陈桥驿校证,中华书局,2013年,第721页。
    ① 傅谨、沈冬梅:《中国寺观》,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8页。
    ② 傅谨、沈冬梅:《中国寺观》,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6页。
    ③ 傅谨、沈冬梅:《中国寺观》,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0页。
    ① (梁)释慧皎撰,朱恒夫、王学均、赵益注译:《高僧传》,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82页。
    ② 《庐山东·西林寺通志》,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
    ③ 《庐山东·西林寺通志》,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
    ① 傅谨、沈冬梅:《中国寺观》,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0页。
    ② 胡适:《庐山游记》,商务印书馆,1937年。
    ③ 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193页。
    ④ (梁)梁宣帝《游七山寺赋》,《广弘明集》卷29,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48页。
    ⑤ 《续高僧传·梁杨都庄严寺金陵沙门释宝唱传》,《高僧传合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⑥ 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94页。
    ⑦ (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
    ① 《昭明文选》卷59《头陀寺碑文》,中华书局,1977年,第814页。
    ② (唐)许嵩:《建康实录》,中华书局,1986年。
    ③ (宋)张敦颐撰,张忱石点校:《六朝事迹编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11页。
    ④ 逯钦立:《先秦魏晋南北朝诗·陈诗》卷一,中华书局,1990年,第2448页。
    ① (梁)陆罩:《奉和往虎窟山寺诗》。
    ② (隋)姚察:《游明庆寺诗》。
    ① (梁)阴铿:《游巴陵空寺诗》。
    ② (清)孙承泽:《天府广记》卷三十七引《月河梵院记》,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年。
    ①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88-189页。
    ② (宋)李成:《画苑补益·山水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71册,齐鲁书社,1995年。
    ③ (清)朱和羹:《临池心解》,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
    ① (清)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卷八四,北京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396页。
    ② 《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第三册)《雨后万寿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影印本,第338页。
    ③ 《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第三册)《雨后万寿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影印本,第554页。
    ④ 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乾隆二十三年工程奏销文件。
    ⑤ 《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第四册)《新春游万寿山报恩延寿寺诸景即事杂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影印本,第274页。
    ⑥ 佛香阁的资料转引自王鸿雁:《清漪园宗教建筑初探》,《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年第5期。
    ① 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284页。
    ① 《乾隆御制多宝塔碑》。
    ② 王鸿雁:《清漪院宗教建筑初探》,《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年第5期。
    ① 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323页。
    ① 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324页。
    ① 《钱塘县志·舆地志》。
    ② 李允稣:《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7页。
    ① 罗哲文:《中国古塔》,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第9—10页。
    ② 梁思成:《中国的佛教建筑》,《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1年第2期,第52页。
    ③ 李允鉌:《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7页。
    ① (日)伊东忠太撰,陈清泉译补:《中国建筑史》,上海书店出版,1984年,第124页。
    ② (日)伊东忠太撰,陈清泉译补:《中国建筑史》,上海书店出版,1984年,第123-124页。
    ③ Dietrich Seckel.The Art of Buddhism. Methuen. London.1964.P113.
    ① 李允稣:《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59页。
    ① (日)伊东忠太,陈清泉译补:《中国建筑史》,上海书店出版,1984年,第122页。
    ② 李允稣:《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59页。
    ③ Lothar Ledderoes.Chines Prototypes of the Pagoda.in The stupa; its Religious,Historical and Architectural Significance.1980.PP234-248.
    ④ 孙机:《关于中国早期高层佛塔造型的渊源问题》,《中国历史文物》1984年第1期。
    ① 朴基宪:《论云冈石窟所见楼阁式佛塔的起源及演变》,《石窟寺研究》,2011年12月31日。
    ② (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
    ③ (明)计成著,赵成注释:《园冶图说》,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第88页。
    ④ 《尔雅》,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
    ⑤ 李允鉌:《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60页。
    ① 文震亨:《长物志·室庐》,《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4页。
    ① 李允稣:《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48页。
    ② 李允稣:《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48页。
    ③ 李允稣:《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48页。
    ④ (汉)许慎:《说文解字》,九州出版社,2001年,第694页。
    ⑤ 《尔雅》,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
    ⑥ (汉)刘熙:《释名》,中华书局,1985年,第89页。
    ⑦ (晋)崔豹:《古今注·都邑第二》,《四部丛刊三编》影印芝秀堂本。
    ⑧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诗经通义·邶风·静女》,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① 曹宪音、张揖撰:《广雅》,中华书局,1985年。
    ② (元)黄公绍、熊忠编撰:《古今韵会举要》,中华书局,1997年。
    ① (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第385页。
    ② (汉)班固:《西都赋》,《昭明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
    ③ (汉)张衡:《东京赋》,《昭明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
    ④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昭明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
    ⑤ 左思:《蜀都赋》,《昭明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
    ⑥ 杨天宇撰:《周礼译注·天官·太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6页。
    ⑦ 杨天宇撰:《周礼译注·天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⑧ (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中华书局,1977年。
    ⑨ (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
    ① (春秋)李耳著,文若愚编著:《道德经》,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
    ② (汉)刘熙:《释名》,中华书局,1985年,第89页。
    ③ 《诗经·大雅·灵台》。
    ④ (唐)李泰:《括地志》。
    ⑤ 群力:《临淄齐国故城勘探纪要》,《文物》1972年第5期,第51页。
    ⑥ 郭宝均:《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78年,第141页。
    ① (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
    ② (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
    ③ 《尚书·泰誓上》,王世舜、王翠叶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429页。
    ④ 《墨子·辞过》。
    ⑤ 《左传·哀公元年》,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
    ⑥ (汉)刘安著,陈广忠译注:《淮南子·汜论训》,中华书局,2012年,第740页。
    ⑦ 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27页。
    ⑧ 张步天著:《山海经解·海内西经》,(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4年,第419页。
    ⑨ (汉)刘安著,陈广忠译注:《淮南子·地形训》,中华书局,2012年,第204页。
    ⑩ 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7页。
    ① 张步天著:《山海经解·大荒西经》,(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4年,第495页。
    ② 张步天著:《山海经解·大荒北经》,(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4年,第517页。
    ③ 张步天著:《山海经解·海外北经》,(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4年,第377页。
    ④ 《左传·昭公四年》,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
    ⑤ (北魏)郦道元撰,陈桥驿校证:《水经注·颍水注》,中华书局,2013年,第491页。
    ⑥ (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中华书局,1977。
    ⑦ (西汉)司马迁:《史记·夏本纪》。中华书局,1977。
    ⑧ 《三辅黄图校释·台榭》何清谷撰,中华书局,2005年,第285页。
    ⑨ 《三辅黄图校释·台榭》何清谷撰,中华书局,2005年,第285页。
    ⑩ 《三辅黄图校释·台榭》,何清谷撰,中华书局,2005年,第281页。
    11 《邺中记》,(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中华书局,2013年,第246-247页。
    ① 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1--12页。
    ② 《三辅黄图校释·台榭》,何清谷撰,中华书局,2005年,第277页。
    ③ 《三辅黄图校释·台榭》,何清谷撰,中华书局,2005年,第277页。
    ④ 《三辅黄图校释·台榭》,何清谷撰,中华书局,2005年,第278页。
    ⑤ 《三辅黄图校释·台榭》,何清谷撰,中华书局,2005年,第279页。
    ⑥ 《三辅黄图校释·台榭》,何清谷撰,中华书局,2005年,第279页。
    ① 《三辅黄图校释·汉宫》,何清谷撰,中华书局,2005年,第149页。
    ② 《三辅黄图校释·台榭》,何清谷撰,中华书局,2005年,第290页。
    ③ (汉)班固:《西都赋》,《昭明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
    ④ 《三辅黄图校释·台榭》,何清谷撰,中华书局,2005年,第279页。
    ⑤ 《国语·楚语》(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⑥ 童寯:《江南园林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第21页。
    ① 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9页。
    ② 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9页。
    ③ (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易水》,中华书局,2013年,第267-268页。
    ④ 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42页。
    ① 张觉译注:《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457页。
    ② 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42页。
    ③ 李允稣:《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72页。
    ④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汉书·郊祀下》,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543页。
    ⑤ (宋)宋敏求撰,毕元校证:《长安志》,(台湾)成交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⑥ 李允稣:《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07页。
    ⑦ 李允稣:《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07—208页。
    ⑧ 张衡:《西京赋》选自《昭明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
    ⑨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汉书·郊祀下》,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541负。
    ① 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67页。
    ② 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67-68页。
    ① 李允鉌:《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69页。
    ②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后汉书·刘英传》,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954页。
    ③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后汉书·襄楷传》,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775页。
    ④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后汉书·刘英传》,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954页。
    ⑤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三国志·吴志·刘繇传》,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761页。
    ⑥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魏书·释老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2335页。
    ① 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宗白华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67页。
    ① 王世仁:《塔的人情味》,《理性与浪漫的交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第276—277页。
    经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秦宫》,中华书局,2005年,第59页。
    ③ (汉)张衡:《东京赋》,《昭明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
    ④ (汉)崔駰:《临洛观赋》,昭明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
    ⑤ (魏)曹植《登台赋》,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48页。
    ⑥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汉书·郊祀下》,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541页。
    ① (梁)释慧皎撰,朱恒夫、王学均、赵益注译:《高僧传》,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41页。
    ②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魏书·释老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2445页。
    ③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魏书·释老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2451页。
    ①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魏书·释老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2468-2469页。
    ② 李玉珉:《中国早期佛塔溯源》,(台)《故宫学术季刊》,1989年第6卷第3期,第81-82页。
    ③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魏书·释老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2458页。
    ④ 杨鸿勋:《关于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复原草图的说明》,《文物》1992年第9期。
    ① 杨鸿勋:《关于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复原草图的说明》,《文物》1992年第9期。
    ② 刘加全:《北魏洛阳永宁寺研究》,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第49页。
    ① 王世仁:《理性与浪漫的交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第274页。
    ② 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58页。
    ③ 王振复:《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建筑美》,译林出版社,1989年,第17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②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页。
    ③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页。
    ④ 王振复:《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建筑美》,译林出版社,1989年,第179页。
    ⑤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页。
    ⑥ 王振复:《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建筑美》,译林出版社,1989年,第179页。
    ①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印度的发现》第150页,转引自王振复:《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建筑美》,译林出版社,1989年,第178页。
    ② 常任侠:《印度与东南亚美学发展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第1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354页,转引自王振复:《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建筑美》,译林出版社,1989年,第178页。
    ② 王振复:《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建筑美》,译林出版社,1989年,第178页。
    ③ 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18页
    ④ 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18页。
    ⑤ 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21页。
    ⑥ (北魏)杨街之著,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永宁寺》,中华书局,2012年,第20页。
    ① (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三卷(上),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92-93页。
    ② 参见王振复:《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建筑美·佛塔》,译林出版社,1989年,第167—169页。
    ③ 王振复:《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建筑美》,译林出版社,1989年,第176页。
    ① 徐华铛:《中国古塔造型》,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年,第70页。
    ② 徐华铛:《中国古塔造型》,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年,第70页。
    ③ 参见王振复:《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建筑美》,译林出版社,1989年,第176页。
    ① 转引自罗哲文:《中国古塔》,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第63页。
    ② 佛教经典《术语》,转引自罗哲文:《中国古塔》,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第65页。
    ③ 佛教经典《行事钞》,转引自罗哲文:《中国古塔》,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第65页。
    ④ 王振复:《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建筑美》,译林出版社,1989年,第175页。
    ① 转引自罗福熙:《雁塔题名帖介绍》,《文物》1961年第8期。
    ② 李允鉌:《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69页。
    ① (北周)庾信:《和从驾登云居寺塔》。
    ②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魏书·列传第五十五·崔光》,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1245页。
    ③ (北魏)杨街之著,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永宁寺》,中华书局,2012年,第27页。
    ④ (北魏)杨街之著,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中华书局,2012年,第27页。
    ⑤ (北魏)杨街之著,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中华书局,2012年,第27页。
    ⑥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魏书·释老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2345页。
    ⑦ 关于“绕塔礼拜”,参见136页注释。
    ①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魏书·第五十五·崔光》,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1245—1246页。
    ②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27页。
    ① 罗哲文:《中国古塔》,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第17页。
    ②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3。转引自罗福熙:《雁塔题名帖介绍》,《文物》1961年第8期。
    ③ 转引自罗福熙:《雁塔题名帖介绍》,《文物》1961年第8期。
    ④ 转引自罗福熙:《雁塔题名帖介绍》,《文物》1961年第8期。
    ⑤ 转引自罗福熙:《雁塔题名帖介绍》,《文物》1961年第8期。
    ① (唐)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② (唐)白居易:《与梦得同登栖灵寺塔》。
    ① (唐)刘禹锡:《同乐天登栖灵寺塔》。
    ① (民国)贾恩绂等:《定县志》,(台湾)成文出版社据民国二十三年刊本影印,1969年。
    ② 《图书集成·职方典·瞭敌塔》。
    ③ 转引自常青:《中国古塔的艺术历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234页。
    《咸淳临安志》卷八十二,(宋)潜说友,《宋元方志丛刊》本。
    ① 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58页。
    ②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第三分册,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58页。
    ③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第三分册,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58页。
    ④ 李允鉌:《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67页。
    ⑤ (汉)班固:《汉书·晃错传》,中华书局,1962年。
    ① 李山译注:《管子·乘马》,中华书局,2009年。
    ② (清)赵翼:《陔余丛考》,中华书局,1963年。
    ① 周漫士:《金陵琐事》上卷,“形势”条引郑淡泉语。
    ② “解难二十四篇”,《古今图书集成》六百七十卷堪舆部。
    ③ 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
    ④ (宋)辜托长老著,郑同点校:《绘图入地眼全书》,中华书局,2011年。
    ① 《芳溪熊氏青云塔志》。
    ② 《嵊县志》“舆地志
    ① 《白居易居沃洲记》。
    ② 吴璟:《江南古塔与山水》,《东南文化》1989年第6期。
    ③ (清)林牧《阳宅会心集》。
    ① 《阆中县志》。
    ② 《严州府志·艺文志》。
    ③ 《严州府志·艺文志》。
    ④ 《地师吴鸾论严郡风水遗记》。
    ⑤ 《临安县志·古迹志》。
    ① 《诸暨县志·舆地志》。
    ② 《诸暨县志·舆地志》。
    ③ 《诸暨县志·舆地志》。
    ④ 吴璟:《江南古塔与山水》,《东南文化》1989年第6期。
    ⑤ 《诸暨县志·古迹志》。
    ⑥ 李约瑟:《中国利学技术史》(第四卷第三分册),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58-159页。
    ⑦ 《诸暨县志·古迹志》。
    ① (北魏)杨街之撰,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中华书局,2012年,第20页。
    ② (唐)李邕:《嵩岳寺碑》收录于《全唐文》卷263,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181页。
    ③ (民国)张惠衣:《金陵大报恩寺塔志》(中国佛寺志丛刊第27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6年。
    ④ (英)鲍桑葵:《美学三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第7-8页。
    ⑤ (俄)瓦西里·康定斯基:《论艺术里的精神》,四川美术出版社,1985年,第66页。
    ① 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03页。
    ② 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283页。
    ③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第14页。
    ④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第144页。
    ① 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118页。
    ② 徐华铛:《中国古塔造型》,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年,第25页。
    ③ (英)乔治·桑塔耶纳:《美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146页。
    ④ (古罗马)维特鲁威:《建筑十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第11页。
    ⑤ (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3卷,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56页。
    ⑥ (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3卷,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61页。
    ① 梁思成:《梁思成全集》第5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② 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利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59页。
    ③ 王世仁:《理性与浪漫的交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第276—277页。
    ④ 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59页。
    ⑤ 梁思成:《建筑和建筑的艺术》,《人民日报》1961年7月26日第7版。
    ① 乔治·桑塔耶纳:《美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52、54页。
    ① 参见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的分析:“实缘于不着意十原物表存之观念。盖中国自始即未有如古埃及刻意追求久不灭之工程,欲以人工与自然物体竟久存之实且安于新陈代谢之理,以自然生灭为定律,视建筑且.如被服舆马,时得而更换之:未尝患原物之久暂,无使其永不残破之野心。如失慎焚毁亦视为灾异天谴,非材料工程之过。此种见解习惯之深,乃有以下结果:1.满足于木材之沿用达数千年;顺序发展木造精到之法,而不深究砖石之代替及应用。2.修葺原物之风,远不及重建之盛,历代增修拆建,素不重原物之保存,惟珍其旧址及其创制年代而已。惟坟墓工程则古来确甚在意于巩固永葆之观念,然隐于地底之券室,与立于地面之木构殿堂,其原则互异。墓室间或以砖石模仿地面结构之若干部分,地面之殿堂结构,则除少数之例外,并未因砖券应用于墓室之经验,致改变中国建筑木构主体改用砖石叠砌之制也。”
    ② (北魏)杨街之著,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中华书局,2012年,第20页。
    ③ (北魏)杨街之著,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中华书局,2012年,第20页。
    ① (北魏)杨衒之著,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中华书局,2012年,第20页。
    ② (汉)张衡:《西京赋》选自《昭明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
    ③ (汉)班固:《汉书》卷98,中华书局,1962年,第4025页。
    ④ (北魏)杨街之著,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中华书局,2012年,第20页。
    ⑤ 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278页。
    ⑥ (北魏)杨街之著,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中华书局,2012年,第20页。
    ⑦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魏书·释老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2452页。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十三》,陈桥驿校证,中华书局,2013年,第301页。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十三》,陈桥驿校证,中华书局,2013年,第300-301页。
    ① 乔治·桑塔耶纳:《美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52页。
    ② (英)克莱夫·贝尔:《艺术》,中国文联联合出版公司,1984年,第7页。
    ③ 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412页。
    ④ (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3卷上,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4页。
    ① 《孙子·势篇》。
    ② 《周易·文言》。
    ③ (刘勰《文心雕龙·定势》
    ④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11页。
    ⑤ 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412页。
    ⑥ 《孙子·势篇》。
    ⑦ 刘勰《文心雕龙·定势》。
    ⑧ 《二程遗书》卷二。
    ① (英)威廉·荷加斯:《美的分析》,人民美学出版社,1984年,第26页。
    ② 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一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第240页。
    ③ 张驭寰:《古塔实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69页。
    ① 罗哲文:《中国古塔》,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第221页。
    ① 刘宝兰:《从中国古塔在寺庙中位置的变迁看其佛性意蕴的世俗化》,《五台山研究》1999年第3期。
    1.[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介整理:《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
    2.[宋]张敦颐:《南朝事迹编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3.[唐]许嵩、张忱石点校:《建康实录》(上、下),中华书局,1986年。
    4.[宋]周迎合:《景定建康志》(1—2册),(台湾)成交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1943年3月版。
    5.[唐]释道宣撰,周书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中华书局,2003年。
    6.[梁]释僧佑撰,萧练子、苏晋仁校注:《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1995年。
    7.[梁]释宝唱撰,王孺童校注:《比丘尼传》,中华书局,2006年。
    8.[唐]玄奘撰,董志翘译注:《大唐西域记》,中华书局,2012年。
    9.[梁]释僧佑撰,刘立夫、魏建中、胡勇译注:《弘明集》,中华书局,2013年。
    10.[北魏]杨街之撰,尚荣译注:《洛阳伽蓝记》,中华书局,2012年。
    11.[北魏]郦道元撰,陈桥驿校证:《水经注》,中华书局,2013年。
    12.[清]顾炎武撰,《历代宅京记》,中华书局,1984年。
    13.[宋]孟元老撰,姜汉椿译注:《东京梦华录》,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
    14.[东晋]法显著,田川译注:《佛国记》,重庆出版社,2008年。
    15.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
    16.张驭寰:《古塔实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
    17.罗哲文:《中国古塔》,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
    18.张驭寰:《中国佛塔史》,科学出版社,2006年。
    19.徐华铛:《中国古塔造型》,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年。
    20.常青:《中国古塔的艺术历程》,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21.湛如:《净法与佛塔—印度早期佛教史研究》,2006年。
    22.徐伯安:《中国塔林漫步》,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年。
    23.陈泽泓:《中国古塔走笔》,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24.罗哲文:《中国名塔》,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
    25.华瑞·索南才让:《中国佛塔》,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26.《中国佛教寺塔史志》,(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27.杨超杰、严辉:《龙门石窟雕刻萃编—佛塔》,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
    28.梁思成:《梁思成全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29.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
    30.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
    31.乐嘉藻:《中国建筑史》,台湾华世出版社,1977年。
    32.王壁文:《中国建筑》,国立华北编译馆,1942年。
    33.梁从诫编:《林徽因文集·建筑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
    34.李允稣:《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
    35.萧默:《敦煌建筑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年。
    36.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37.张法:《中国美学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
    38.金维诺:《中国美术:魏晋至南北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39.周均平:《秦汉审美文化宏观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
    40.周来祥主编:《中国美学主潮》,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
    41.傅瑾、沈冬梅:《中国寺观》,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42.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43.王镛:《印度美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44.晁华山:《佛陀之光—印度与中亚佛教胜迹》,文物出版社,2001年。
    45.仪平策:《中古审美文化通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
    46.张法:《中国艺术:历程与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47.汪洪澜:《月明华屋—中国古典建筑美学漫步》,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
    48.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49.周来祥主编:《中华审美文化通史》(全),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50.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
    51.郭黛姮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三卷)(宋、辽、金、西夏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52.潘谷西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四卷)(元、明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53.孙大章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五卷)(清代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54.汤里平:《中国建筑审美的变迁》,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年。
    55.段玉明:《中国寺庙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56.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上、下),中国科学出版社,1997年。
    57.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58.陈从周:《梓翁说园》,北京出版社,2004年。
    59.邱紫华:《印度古典美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60.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华书局,1983年。
    61.宿白:《中国石窟寺研究》,文物出版社,1996年。
    62.李崇峰:《中印佛教石窟寺比较研究—以塔庙窟为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63.吴功正:《六朝美学史》,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年。
    64.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年。
    65.王振复:《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建筑美》,译林出版社,1989年。
    66.陈炎主编:《中国审美文化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
    67.萧默:《文化纪念碑的丰采——建筑艺术的历史与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8.常任侠:《印度与东南亚美术发展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
    69.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
    70.王世仁:《理性与浪漫的交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
    71.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
    72.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民族性的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73.梁思成著,费慰梅编、梁从诫译:《图像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
    74.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75.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9年。
    76.李泽厚、刘刚纪主编:《中国美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77.宗白华:《宗白华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
    78.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
    79.陈从周:《书带集》,花城出版社,1982年。
    80.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81.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
    82.[日]伊东忠太,陈清泉译补:《中国建筑史》,上海书店出版,1984年。
    83.[日]宫治昭撰,李萍译:《犍陀罗美术寻踪》,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
    84.[德]黑格尔,朱光潜译:《美学》(全),商务印书馆,1984年。
    85.[法雷]奈·格罗塞著,常任侠、袁音译:《东方的文明》,中华书局,1999年。
    86.[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第三分册,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87.[英]斯坦因著,向达译:《西域考古记》,商务印书馆,2013年。
    88.[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89.[英]威廉·荷加斯:《美的分析》,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
    90.[英]乔治·桑塔耶纳:《美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91.[英]克莱夫.贝尔:《艺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
    92.[英]鲍桑葵:《美学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
    93.[英]鲍山葵:《美学三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
    94.[俄]瓦西里·康定斯基:《论艺术里的精神》,四川美术出版社,1985年。
    95.[英]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96.[英]罗杰·斯克鲁顿著,刘先觉译:《建筑美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1.刘加全:《北魏洛阳永宁寺研究》,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郑岩教授。
    2.张墨青:《巴蜀古塔建筑特色研究》,重厌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张兴国教授。
    3.王敏庆:《北周佛教美术研究——以敦煌莫高窟为中心》,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金维若教授。
    4.侯韫婧:《佛寺园林造园要素的标示作用研究》,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指导教师:田大方教授。
    5.李公难:《公共空间视野下的大雁塔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指导教师:李震教授。
    6.于薇:《唐长安慈恩寺大雁塔研究—唐代皇家寺院景观的视觉分析》,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硕士论文,指导教师:郑岩教授。
    7.龚国强:《隋唐长安城佛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安家瑶
    8.马天成:《神通寺研究》,山东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李森教授。
    9.姚娟娟:《山东长青灵岩寺研究》,山东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李森教授。
    10.张华鹍:《山西早期佛塔营造理念与形态分析》,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指导教师:朱向东教授。
    11.庾文:《试论北京地区覆钵式佛塔》,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马沙、戴成萍。
    12.范泠萱:《南京栖霞寺舍利塔南唐佛传佛雕研究》,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硕士论文,指导教师:耿剑教授。
    13.朱孟传:《浅论佛教文化在建筑装饰图案中的体现》,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张青萍教授。
    14.赵琨:《正定佛塔建筑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侯卫东研究员。
    15.彭玥:《中国佛教艺术研究》,四川大学2002年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陈兵教授。
    16.袁牧:《中国当代汉地佛教建筑研究》,清华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单德启教授。
    17.曹欣:《甲国佛教寺庙园林意境塑造手法研究》,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潘国泰教授。
    18.范鸿武:《云冈石窟建筑与佛教雕塑研究》,郑州大学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吴为山教授。
    19.彭菲:《论中国辽代佛塔的建筑艺术成就》,内蒙古工业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韩秀华副教授。
    20.张晓东:《辽代砖塔建筑形制初步研究》,吉林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冯恩学教授。
    21.刘蕴忠:《辽塔浮雕装饰艺术探究》,苏州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张明川教授。
    22.李梦阳:《龟兹地区的佛塔及相关问题研究》,西北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张建林研究员、冉万里教授。
    23.杨卫波:《解读中国古塔建筑文化元素》,湖北工业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王梦林教授。
    1.孙宗文:《我国佛寺平面布局沿革考》,《法音》1985年第2期。
    2.孙宗文:《北朝寺塔概述》收录于《中国佛教寺塔史志》,(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3.张华:《佛塔考略》收录于《中国佛教寺塔史志》,(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4.李玉珉:《中国早期佛塔溯源》,《故宫学术季刊》1989年第六卷第3期。
    5.杨鸿勋:《关于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复原草图的说明》,《文物》1992年第9期。
    6.杨鸿勋:《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复原研究》,《杨鸿勋建筑考古学论文集》,杨鸿勋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7.杨鸿勋:《唐长安慈恩寺大雁塔原状探讨》,《文物建筑》第1辑2007年。
    8.杨鸿勋:《关于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复原草图的说明》,《文物》1992年第9期。
    9.杨鸿勋:《唐长安荐福寺塔复原探讨》,《文物》1990年第1期。
    10.钟晓青:《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复原探讨》,《文物》1998年第5期。
    11.钟晓青:《安阳灵泉寺北齐双石塔再探讨》,《文物》2008年第1期。
    12.钟晓青:《安阳修定寺塔出土模砖再探讨》,《文物》2006年第3期。
    13.钟晓青:《克孜尔中心柱窟的空间形式与建筑意象》,《中国建筑史论汇刊》第肆辑。
    14.徐金星:《白马寺的兴建和佛教在我国的早期传播》,《史学月刊》1983年第2期。
    15.色莉玛:《北京北海永安寺白塔》,《四川文物》2012年第6期。
    16.吴庆洲:《佛塔的源流及中国塔刹形制研究》,《华中建筑》2000年第1期。
    17.张法:《佛寺:从印度到南亚和汉地的演变》,《长春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2期。
    18.王贵祥:《佛教初传至西晋末十六国时期佛寺建筑概说》,《中国建筑史论汇刊》第伍辑。2012年第1期。
    19.王贵祥:《东晋及南朝时期南方佛寺建筑概说》,《中国建筑史论汇刊》2012年第2期。
    20.王贵祥:《北朝时期北方地区佛寺建筑概说》,《中国建筑史论汇刊》2013年第1期。
    21.王贵祥:《中国古代建筑审美刍议》,《建筑史》第26辑2010年。
    22.王贵祥:《略论中国古代高层木结构建筑的发展》(二),《古建园林技术》1985年第2期。
    23.王贵祥:《略论中国古代高层木结构建筑的发展》(一),《古建园林技术》1985年第1期。
    24.宿白:《凉州石窟遗迹和凉州模式》,《考古学报》1986年第4期。
    25.宿白:《隋代佛寺布局》,《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2期。
    26.宿白:《云冈石窟分期试论》,《考古学报》1978年第1期。
    27.杨淑红:《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佛塔》,《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28.成文光:《焦作汉代陶仓楼装饰艺术》,《装饰》2010年第1期。
    29.成文光:《焦作出土汉代陶仓楼的艺术特征》,《中原文物》2010年第4期。
    30.张乃翥:《简论西域文明与龙门石窟》,《2005年云冈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研究卷。
    31.赵兵兵:《辽代砖塔形制特征研究》,《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4期。
    32.陈术石、佟强:《辽塔相关调查及研究概述》,《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2年第2期。
    33.贺云翰:《六朝都城佛寺和佛塔的初步研究》,《东南文化》2010年第3期。
    34.贺云翰:《郑和与金陵大报恩寺关系考》,《东南文化》2007年第4期。
    35.吴功正:《六朝园林文化研究》,《中国文化研究》1994年春之卷第3期。
    36.李文生:《龙门石窟所表现的北魏建筑》,《敦煌研究》2011年第1期。
    37.李珉:《略论印度中期佛教艺术》,《南亚研究季刊》2004年第3期。
    38.李珉:《论印度早期佛教建筑及雕刻艺术》,《南亚研究季刊》2005年第1期。
    39.王东江:《佛教初传与神仙方术的关系》,《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40.徐友岳:《论佛寺中国化的几种途径》,《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期。
    41.余开亮:《论六朝时期自然山水作为独立审美对象的形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42.朱永春:《论嵩岳寺塔唐代重建说不成立》,《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43.索南才让:《论西藏佛塔的起源及其结构和类型》,《西藏研究》2003年第2期。
    44.(韩)朴基宪:《论云冈石窟所见楼阁式佛塔的起源及演变》,《石窟寺研究》2011年12月。
    45.张华:《云冈石窟浮雕塔形浅议》,《文物世界》2003年第4期。
    46.史树青:《北魏曹天度造千佛石塔》,《文物》1980年第1期。
    47.严辉、杨超杰:《云冈、龙门北魏佛塔的比较研究》,《云冈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
    48.魏承思:《论佛教艺术和审美》,《佛教文化》1990年第2期。
    49.张威:《论中国古代楼阁建筑的审美意向》,《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50.圣凯:《论中国早期以“法华经”为中心的信仰形态》(上),《法音》2002年第7期。
    51.圣凯:《论中国早期以“法华经”为中心的信仰形态》(下),《法音》2002年第8期。
    52.陈自力:《南北朝佛寺题咏诗初探》,《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53.张铁男:《尼雅佛教寺院遗址的发掘与研究》,《西域研究》2000年第1期。
    54.羊毅勇:《尼雅遗址所反映的中外文化交流》,《西域研究》1999年第2期。
    55.杨鸿勋:《破解唐慈恩寺大雁塔原状之谜》,《中国文物报》2004年12月3日第7版。
    56.罗微、乔云飞:《浅谈中国佛寺的营造文化与艺术》,《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1期。
    57.曹汛:《嵩岳寺塔建于唐代》,《考古学报》1996年第6期。
    58.萧默:《嵩岳寺塔渊源考辨——兼谈嵩岳寺塔建造年代》,《考古学报》1997年第4期。
    59.张家泰:《嵩岳寺塔》,《文物》1979年第6期。
    60.吴雨苍:《苏州虎丘山云岩寺塔》,《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3期。
    61.刘敦桢:《苏州云岩寺塔》,《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7期。
    62.季爱民:《隋唐两京寺观丛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4月第2辑。
    63.杜斗城:《隋文帝分舍利建塔有关问题的再探讨》,《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64.徐永利:《塔中之塔——嵩岳寺塔形制探微》,《第四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65.李志红、宋颖惠:《唐长安的寺塔与城市空间景观》,《文博》2006年第4期。
    66.罗世平:《仙人好楼居——襄阳新出相轮陶楼与中国浮屠祠类证》,《故宫博物院院刊》2012年第4期。
    67.湛如、丁薇:《印度早期佛教的佛塔信仰形态》,《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4期。
    68.陈昊雯:《由“洛阳伽蓝记”谈北魏寺庙布局特点》,《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69.范鸿武:《云冈石窟佛塔的汉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意义》,《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10年第5期。
    70.梁思成:《中国的佛教建筑》,《清华大学学报》1961年12月第8卷第2期。
    71.伍国正:《中国佛塔建筑的文化特征》,《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9月第5期。
    72.陈鸣:《中国古代宗教园林的四个历史时期》,《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92年第1期。
    73.郑琦:《中国金刚宝座塔探微》,《华中建筑》2008年第12期。
    74.王维仁、徐翥:《中国早期寺院配置的形态演变初探》,《南方建筑》2011年第4期。
    75.吴庆洲:《佛塔的源流及中国塔刹形制研究》,《华中建筑》2000年第1期。
    76.吴庆洲:《佛塔的源流及中国塔刹形制研究》(续),《华中建筑》2000年第2期。
    77.吴庆洲:《佛教文化与中国名胜园林景观》,《中国园林》2007年第10期。
    78.吴庆洲:《中国佛塔塔刹形制研究》(上),《古建园林技术》1994年第4期。
    79.吴庆洲:《中国佛塔塔刹形制研究》(下),《古建园林技术》(上)199年第1期。
    80.张同标:《长江流域早期楼阁式佛塔形制特征》,《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81.谢志成:《四川汉代画像砖上的佛塔图像》,《四川文物》1987年8月。
    82.孙机:《中国早期高层佛塔造型之渊源》,《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4年第6期。
    83.徐永利:《从北魏皇室佛教活动看嵩岳寺塔的形制准备》,《华中建筑》2007年第11期。
    84.殷光明:《北凉石塔述论》,《敦煌学辑刊》1998年第1期。
    85.曹颂今:《北魏都洛四十年洛阳佛寺的变迁》,《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