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影视文化的性别批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影视文化与性别之间有着极为深刻的联系,“性别批评”是对影视文化传播中不平等现实的直接揭露,是将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意识向主流意识的直接注入,是对两性和谐的影视文化氛围的建构,是文化研究的一种重要方式。新时期以来,随着“性别批评”的影响,我国的影视文化研究开创了新的审美视角,无论是在影视传播方面,还是在电影理论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收获。
     “性别批评”使得跨学科、综合性影视文化研究的努力成为可能,并且为当代影视文化研究的发展揭示了一种崭新的路径。
     影视文化语言定义性别,传统的性别话语认定了所谓“男尊女卑”,历史的规制遮蔽了女性的话语权;在当下的影视文化传播领域,男性话语仍然占据着主要的地位,两性的话语权仍处在不平等的状态之中。影视文化中充满了“性别成见”,这些成见表现为:“议程设置”功能的实施与女性的边缘化;文化陈规的散布与女性主体价值的缺失;男权规范的强调与女性审美取向的偏差;男性气质的宣扬与女性生命感觉的弱化。
     影视文本是一种叙事性文本,影视叙事是一种人类的文化建构。研究影视文化的性别叙事模式,其手段是对大量叙事文本的具体叙事方式进行类别归纳与内核抽绎,提炼出若干的“叙事模式”,进而在对模式的解析与探讨中厘清影视文化与性别关系建构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深入关注影视文化与意识形态、视点运用、权力话语、修辞策略、叙事操纵等问题的联系,尝试揭露影视文化是如何表达性别并建构性别文化的。以男性为主体的叙事模式主要包括:神话叙事(“母亲范式”与“菲勒斯英雄”);爱情叙事(“凝视的快感”与“爱的拯救”);伦理叙事(父姓权威与家庭秩序构筑)。以女性为主体的叙事模式主要包括:欲望叙事(女性自我意识的表达);情感叙事(女性心灵世界的还原)。
     在影视文化中,从“声音表达”的角度看,在男权社会中影视传播的主要内容仍然是男权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主流话语一直是以男性的声音为主,造成了女性为第二性声音的历史状态。真正的“女性自己的声音”生成与表现是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女权运动和女性主义思潮的发展而浮出历史地表的。影视文化中女性话语的影像转换主要表现为:“过自己的生活”的诉求;“知识”与“艺术”的救赎;“时代新人”与“半边天”的偏颇;“花与花联合起来”的自救。
     影视文化的历史演进,为人们留下了不计其数的银幕形象。大量的研究表明:一方面,在描绘男性和女性形象时,影视文化首先反映和维持的是传统的性别观念;另一方面,影视文化对两性形象的刻画凸现了传统的性别角色和性别权力的不平等。男性审美定势塑造的女性“客体”形象主要包括“白玫瑰”与“红玫瑰”两个意象系统。女性审美重构下的女性“主体”形象主要包括“哑女艾达”、“末路狂花”、“达威罗夫人”等意象表征。
     在当代影视文化中,女性再一次沦为了“色情”和“暴力”的牺牲品,成为了“色情”和“暴力”笼罩下的“第二性”。影视文化中“性别暴力”的根源还是缘于性别关系领域中的权力统治格局。必须对影视文化中出现的诸如“身体消费”等现象保持足够的警惕和性别意识上的敏感,必须揭露深深卷入市场利益和消费洪流中的、以所谓“身体叙事”的名义的文化表征对影视文化的伤害,必须随时警醒影视文化的消费主义、商业主义对女性的异化,必须随时警醒对个体肉身的欲望性、物化关注所造成的使影视文化走向片面、狭窄的欲望呈现的趋势。
     在全球化时代,影视文化的发展出现了多种趋向,好莱坞的文化工业给世界影视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文化工业的利与弊逐渐得到了理性认识和科学把握。处于“后现代”语境下的中国影视文化面临着时代的挑战,“后殖民话语”的影响和中国影视文化中“逢迎他者”心态必须得到克服。
     时至今日,“双性同体”的概念已经随女性主义的发展和社会性别意识的进步而成为历史旧题,它正在被一种更为理性、科学的观念所替代,即“两性和谐”。“两性和谐”的一个方面是“两性平等”,另一个方面是超越两性对立的二元论。“两性和谐”的最终目的是“不仅实现男女两性的真正平等,而且实现所有个人在地位上的完全平等。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个性的差异,让每一个人都不会因为自己的性别感到任何一点压抑。”21世纪很快就要走完它的第一个十年,信息时代的绚丽画卷已在我们身边铺展开来,我们有责任通过理性科学的文化实践去开创影视文化美好的明天。
There is a very profound relationship between movies & TV culture and gender. Gender perspective is essential to culture studies, which reveals the fact of inequality in the culture communication, adds advanced gender consciousness to mainstream ideology and constructs gender harmony of movies & TV culture.
     Critical movies & TV cultural studies under the gender perspective make it possible to study interdisciplinary general culture, which analyzes the gender attributes of communication, corrects the errors in the movies & TV culture gender image, transfers the narrow-mindedness of movies & TV culture gender narration and contributes to the justice of the concept of gender in movies & TV culture. The gender studies, which is interdisciplinary and integrated, attempts to break the traditional academic boundaries, open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culture and gender, gender and social relations, social relations and communication and other related fields and complete the new study of movies & TV culture in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of overlapping, ferment and integration.
     Gender is defined in Movies & TV culture, and traditional gender discourse firmly believes that male superior to female so that female discourse right is covered with the regulations of history. Male discourse still occupy the main status in the contemporary area of movies & TV culture communication while gender discourse right is still in the state of inequality. Gender stereotypes, which movies & TV culture is flooded wit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implementation of "Agenda setting" and the marginalization of females; the dissemin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stereotypes and missing female subjects values; emphasis on social norms of male and deviation of females'aesthetic orientation; promotion of male quality and the crass feeling of females'life.
     The movie and television text is one kind of narrative text, and the movie and television narration is one kind of humanity's cultural construction. To research gender narrative patterns of movie and television culture, the method is to carry the category induction and the essence on the specific narrative modes of massive narrative texts, and obtain some narrative patterns. Furthermore, inner link between movie & TV culture and gender relations construction is observed in pattern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Then attention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vies & TV culture and the problems such as ideology, the viewpoint utilization, the authority discourse, rhetoric strategy, narration manipulation etc., then attempt to reveal how to express the gender and construct the gender culture in movies & TV culture. Narrative patterns which take the male as the main body mainly includes:Myth narration ("female mythology" reconstruction and revival of "phallus hero"), love narration ("staring pleasure" and "Love rescue") and ethic narration (family order and main body authority).Narrative patterns which take the female as the main body mainly includes:desire narration (stink of female independent consciousness) and emotion narration (female subjective spirit capture.
     In movies & TV culture, from the viewpoint of "voice of the expression", the main elements of movies & TV discourse in male-centered society is still the mainstream values of male-centered society, the mainstream discourse has been dominated by male voices, resulting in the voice of females'of secondary status. Male discourse in movies & TV culture is mainly expressed in words "Phallus Center" and "The Second Sex"; the object of "be seen" and the "empty signifier." Gene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real "females' uttering the voice of their own " has been visible in histo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eminist movement and feminist thought since the 1970s. Female discourse in movies & TV culture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the appeals for "to live their lives", salvation of "knowledge" and "art", bias against "new era" and "half the sky" and self-help of "flowers and flower Joint up ".
     Countless screen images have been left for the people with development of the movie and television culture in the past one hundred years. The massive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he movies & TV culture first reflects and maintains the traditional gender idea when describing male and feminine imag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depiction of images of both sexes shows the unbalance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sexual characters and sexual right in movies & TV culture. The female images in the male aesthetic standard are mainly including "White Rose" and "Red Rose" etc. The female images in the female aesthetic standard are mainly including dumb girl-Ada in " The Piano. ""Thelma & Louise", Mrs. Dalloway in "Go to London", etc.
     In today's contemporary movie culture, female has become the victim of the "pornography" and "violence" once again, and the "secondary " in the shadow of "pornography" and "violence". "Gender-based violence" of movies & TV culture mainly comes from the power rule structure in the sexual relationship area. "Body consumption" in the movies & TV culture must be kept vigilance and sensitivity in the gender consciousness. It is necessary to expose so-called "body narration" hurt movie and television culture, which is involved in the market benefit and the consumption torrent deeply. It is necessary to avoid the disassimilation of the feminine from consumerism, commercialism of the movies & TV culture, and the present tendency of movie and television culture moving towards one-sided, the narrow desire caused by the individual mortal body desire and the materialization attention.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film culture is various. Hollywood's cultural industry brings a great impact on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of film culture. Cultural industries'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have been gradually acknowledged rationally and mastered scientifically. In the post-modern context, Chinese film culture is faced with the challenge of the times, the influence of "post-colonial discourse" and the mental attitude of flattering others in Chinese film culture must be overcome.
     Today, the concept of androgyny has been the old subject in histo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eminism and the progress of gender consciousness. It is to be replaced by a more rational and scientific concept of "gender harmony". An aspect of "Gender harmony" is "gender equality" and the other is the dualism beyond gender antagonism. The ultimate aim is not only to achieve real equality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but also the full equal status of all individuals while maximizing the retention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so that no one will feel depressed due to their own sex.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21st century will soon come to an end and the splendid picture of the information age has been unfolded. We have responsibility to bring movies & TV culture to a better tomorrow through the culture practice of rational science.
引文
[1]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3][英]马尔科姆·巴纳德.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M].常宁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美]詹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M].董洪川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M].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M].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7][英]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M].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8]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M].冯建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9][英]约翰·汤姆森.全球化与文化[M].郭英剑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0]尹鸿,李彬.全球化与大众传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1][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2][英]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M].田晓菲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3]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4][英]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5]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6]罗钢,刘向愚.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7][美]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8]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9]丹尼·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
    [20][美]露丝·本尼迪克.文化模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1]李恒基,杨远婴.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下册)(修订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22][美]朱丽亚·T.伍德.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第六版)[M].徐俊,尚文鹏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23]金丹元.“后现代语境”与影视审美文化[M].武汉:学林出版社,2003
    [24]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5]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26]丁亚平.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1897-2001(上下)[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27]戴锦华.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8]陈默.影视文化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29]胡智锋.影视文化论稿[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30]陈龙.在媒介与大众之间——电视文化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31]周蕾.原初的激情——视觉、性欲、民族志与中国当代电影[M].孙绍谊译.台北:台湾远流出版公司,2001
    [32]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33]孙沛然.影视文化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34]陈儒修,黄慧敏,郑玉菁.凝视女像——56种阅读女性影展的方法[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9
    [35]尹鸿.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36]饶朔光,裴亚莉.新时期电影文化思潮[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37]李恒基.外国电影理论文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38]高小康.大众的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
    [39]J·费克斯.解读电视[M].台北: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
    [40][美]梅尔文·L·德弗勒,等.大众传播通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41][英]休·索海姆.激情的疏离: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导论[M].艾晓明,宋素凤,冯芃芃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2]许伟杰,刘翔.世界女性导演[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
    [43]王凤华,贺江平,等.社会性别文化的历史与未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4]佟新.社会性别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5]克里斯蒂安·麦茨,吉尔·德勒兹,等.凝视的快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6]李银河.女性主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47]应宇力.女性电影史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48][美]罗伯特·麦克艾文.夏娃的种子:重读两性对抗的历史[M].王祖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9]约翰·麦克因斯.男性的终结[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50]卜卫.媒介与性别[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51][美]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M].钟良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52]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53]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C].北京:三联书店,1998
    [54][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55]李台芳.女性电影理论[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
    [56][美]E·安·卡普兰.女性与电影——摄影机前后的女性[M].曾伟祯等译.台北:台湾远流出版社,1997
    [57]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M].北京:三联书店,1996
    [58]鲍晓兰.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M].北京:三联书店,1995
    [59]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60]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1]张敬婕.性别与传播研究30年发展轨迹[J].妇女研究论丛,2009(6)
    [2]何金梅.当前影视作品中母亲形象的性别意识形态建构[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第10卷第3期
    [3]隋少杰.略论大众传媒的性别话语实践[J].当代文坛,2007(1)
    [4]汪振军.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观念的传播[J].中州学刊,2007,(总第159期)
    [5]王文捷.论当前大众传播文本中的性别意识[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7,第34卷第4期
    [6]李琦.性别·传播·社会——女性媒介的社会功能[J].传媒观察,2007(12)
    [7]盘剑.女性与现代海派电影中的性别叙事[J].文艺研究,2006(3)
    [8]王利丽.男权话语中的道德化诉求——近年中国电视剧女性形象塑造的主要倾向[J].当代电视,2006(4)
    [9]杨晓林.女权主义姿态下操持着男性话语的女性——《无穷动》中女性形象刍议[J].电影文学,2006(6)
    [10]胡智锋.中国影视文化建设三思[J].现代传播(双月刊),2005(6)
    [11]赵凤玲.中国当代影视文化中的女性身体写作理论评析[J].中州学刊,2005(6)
    [12]张兵娟.神话及其“表象的叙述”——论电视剧叙事传播中的性别政治[J].中州学刊,2005(2)
    [13]戴元光,邱宝林.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文化传播策略检讨[J].现代传播(双月刊),2004(2)
    [14]胡慧翼.性别视角的转换和女性主体性的“滑落”——女性文学从小说到影视的文化反思[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15]李二仕.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1)
    [16]李霞.爱情的建构:解读影视传媒中的社会性别符号[J].学术界(双月刊),2004(6)
    [17]刘海玲.“花与花联合起来”:进入21世纪的女性电影[J].电影艺术,2004(6)
    [18]王虹.女性电影文本——从男性主体中剥离与重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8)
    [19]吴子林.女性主义视野中的“身体写作”[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
    [20]杨新敏,荀洁.95世妇会后女性与传播研究述评[J].现代传播(双月刊),2004(3)
    [21]田卉群.沉默、缺席与边缘——看不见的女性[J].电影艺术,2003(2)
    [22]倪骏.当代中国女性导演及其电影研究(节选)[J].戏剧,2003(3)
    [23]张燕.“看”与“被看”——香港电影中的女性形象透视[J].电影艺术,2003(2)
    [24]黄会林.生命体验与生命感悟——论八十年代中国女性电影导演的艺术追求[J].电影艺术,2003(2)
    [25]卜卫.社会性别视角中的传播新技术与女性[J].妇女研究论丛,2002(2)
    [26]汪洋,王义桅.妇女问题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国外社会科学,2001(2)
    [27]刘霓.社会性别——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中心概念[J].国外社会科学,2001(6)
    [28]孟建.“文化帝国主义”的传播扩张与中国影视文化的反弹——加入WTO,中国影视艺术的文化传播学思考[J].现代传播(双月刊),2001(1)
    [29]姜红.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3)
    [30]陈咏.女性的天空——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外女性电影回顾[J].电影评介,2000(11)
    [31]胡智锋.影视文化三论(上)[J].现代传播(双月刊),2000(5)
    [32]胡智锋.影视文化三论(下)[J].现代传播(双月刊),2000(6)
    [33]陈晓云.影视文化工业时代的视觉神话[J].当代电影,2000(6)
    [34]皇甫一川.女性的成长——新中国电影中新农村女性形象的演变[J].当代电影,1999(6)
    [35]郭小橹.关于女性立场与女性电影的表象[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8(2)
    [36]鲍玉珩.当下处境与电影艺术[J].电影艺术,1997(3)
    [37]卜卫.大众传媒与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J].青年研究,1997(2)
    [38]刘伯红,卜卫,陈新欣.试析我国电视广告中的男女角色定型[J].妇女研究论丛,1997(2)
    [39]戴锦华.不可见的女性: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的电影[J].当代电影,1994(6)
    ①胡智锋.影视文化论稿[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53
    ①参见[美]沃尔夫·里拉.作家与银幕——论电影与电视的写作[M].周传基译.长春:长影电影文学刊授学院,1980
    ②黄俊杰.影视文化及其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2(1):44
    ③[苏]查希里扬.银屏造型世界(序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④胡智锋.影视文化论稿[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50
    ①[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M].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
    ②[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M].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
    ③陈龙.在媒介与大众之间——电视文化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3
    ④[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M].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
    ①关于“文化”的词源学考察,笔者参考了下列资料:冯天周瑜等.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4: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3
    ②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3
    ①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59
    ②[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M].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48
    ①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3
    ①[英]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指实践[M].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53—355
    ①[英]休·索海姆.激情的疏离: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导论[M].艾晓明,宋素凤和冯芃芃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6
    ②我国学者李银河认为:“高度概括地说,影响性别的生理因素有三大类:染色体、荷尔蒙和大脑结构”。(李银河.女性主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102)
    ①佟新.社会性别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
    ②参见王凤华,贺江平.社会性别文化的历史与未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37-41
    ③参见王凤华,贺江平.社会性别文化的历史与未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42-46
    ①黎星.女新闻工作者怎样面对互联网的挑战[J].中国记者,1998(8):30
    ②杨新敏,荀洁.95世妇会后女性与传播研究述评[J].现代传播(双月刊),2004(3):96
    ①闫凯蕾.潮流与风向标——青年女性的收视模式及其变异[J].当代电影,2001(3):108-110
    ②如《当代电影》1988年第6期刊登了一系列重要的文章——丘静美:《西方女权电影理论与批评:介绍与分析》;宋美华:《经验论与理念论——女权主义批评的修辞两极》;[美]特雷莎·德·劳拉蒂斯:《从梦中女谈起》。以及当时郭培筠发表的《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述评》等文章。
    ①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M].北京:三联书店,1998:381-382
    ②申富英.女性主义批评≠性别批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3):79
    ③刘霓.社会性别——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中心概念[J].国外社会科学,2001(6):55
    ①刘慧妹.性别与欲望的后现代叙事——波利·扬—艾森卓性别理论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2004(3):10
    ②刘慧妹.性别与欲望的后现代叙事——波利·扬—艾森卓性别理论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2004(3):11
    ③刘慧姝.性别与欲望的后现代叙事——波利·扬—艾森卓性别理论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2004(3):12
    ①参见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M].北京:三联书店,1998:378-396
    ②[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M].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2
    ③[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M].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2
    ①[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M].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7
    ①[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M].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1
    ①参见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8—72
    ②王春荣,吴玉杰.女性声音的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3:17
    ①田卉群.沉默、缺席与边缘——看不见的女性[J].电影艺术,2003(2):95
    ②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83
    ①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89
    ②佟新.社会性别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
    ①王春荣,吴玉杰.女性声音的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3:11
    ①[美]乔纳森·卡勒.论解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50
    ①转引自张岩冰.女权主义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116
    ①[美]约瑟芬·多诺万.女性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M].赵育春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58
    ①[英]休·索海姆.激情的疏离: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导论[M].艾晓明,宋素凤和冯芃芃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5
    ②[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M].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3
    ①[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M].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8
    ②[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M].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1
    ③克里斯蒂安·麦茨,吉尔·德勒兹等.凝视的快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8
    ④[美]朱丽亚·T.伍德.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第六版)[M].徐俊,尚文鹏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196
    ⑤姜红.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3):17
    ①孙中欣.批评及对批评的反思——大众传媒与性别[J].社会,2002(4)
    ②克里斯蒂安·麦茨,吉尔·德勒兹等.凝视的快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2
    ③克里斯蒂安·麦茨,吉尔·德勒兹等.凝视的快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4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60
    ②[美]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学[J].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57
    ③[美]梅尔文·L·德弗勒等.大众传播通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379
    ④姜红.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3):20
    ⑤[美]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61
    ⑥卜卫.大众传媒与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J].青年研究,1997(2):26
    ①鲍海波.传媒对女性象征性的歼灭——“女性与传媒研究”之三[J].新闻知识,2003(5)
    ①参见男人选择世界女人选择男人[EB/OL].http://yesee.qianlong.com/4010/2003-5-12/229@834416_1.htm
    ②参见卡耐基成功之道全书.沈阳:沈阳出版社,1995
    ③黄宝峰.谁决定了银幕时代女性?——百年中国影像中的女性形象[J].电影,2003(9):41
    ①何金梅.母亲:女性的生存镜像——当代大众传媒中的母亲形象审视[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②王利丽.男权话语中的道德化诉求——近年中国电视剧女性形象塑造的主要倾向[J].当代电视,2006(4)
    ①参见卜卫.大众传媒与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J].青年研究,1997(2):27
    ②[美]波利·扬—艾森卓.性别与欲望——不受诅咒的潘多拉[M].杨广学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05
    ①汪振军.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观念的传播[J].中州学刊,2007(3):253
    ②曾洁,吕尚彬.大众传媒中的“性别成见”与青年女性社会化[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77
    ③胡慧翼.性别视角的转换和女性主体性的“滑落”——女性文学从小说到影视的文化反思[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21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②汪振军.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观念的传播[J].中州学刊,2007(3):255
    ③刘伯红,卜卫和陈新欣.试析我国电视广告中的男女角色定型[J].妇女研究论丛,1997(2):22
    ①[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M].周铁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 14
    ①J·费克斯.解读电视[M].台北: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63-64
    ②周传基译.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4
    ③[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218
    ④李霞.爱情的建构:解读影视传媒中的社会性别符号[J].学术界(双月刊),2004(6):73
    ①[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204
    ②[美]波利·杨—艾森卓.性别与欲望[M].杨广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37
    ③[匈]伊芙特·皮洛.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M].崔君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2
    ④[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293
    ⑤[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300
    ①[美]E·安·卡普兰.母亲行为,女权主义和再现[J].李讯译.当代电影,1987(5)
    ②[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孟,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227
    ①特伦斯·霍克斯著.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8)
    ②参见李小江等.性别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1994
    ①李霞.爱情的建构:解读影视传媒中的社会性别符号[J].学术界(双月刊),2004(6):72
    ②参见[日]水田宗子.女性的自我与表现[M].叶渭渠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①克里斯蒂安·麦茨,吉尔·德勒兹等.凝视的快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8
    ②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61-162
    ③转引自孙中欣.批判及对批评的反思——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J].社会,2002(4):5
    ④[美]E·安·卡普兰.女性与电影——摄影机前后的女性[M].曾伟祯等译.台湾远流出版社,1997:117
    ①董之林,陈燕谷译.文化与公共性[M].北京:三联书店,1998:291
    ②戴锦华.雾中风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87
    ③[美]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M].程锡麟等译.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9:369-370
    ①[美]E·安·卡普兰.女性与电影——摄影机前后的女性[M].曾伟祯等译.台湾远流出版社,1997:50
    ②李小江.平等与发展[M].北京:三联书店,1997:126
    ①[美]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M].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5
    ②参见[美]罗·伯戈因.电影的叙事者:非人称叙事的逻辑学和语用学[J].王义国译.世界电影,1991(3)
    ③郝建.影视类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34
    ④[瑞士]卡尔·吉斯塔夫·荣格.未发现的自我[M].张敦福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65
    ①参见王凤仙.受暴妇女如何摆脱家庭暴力[J].书摘,2004(4)
    ②张兵娟.“暴力”下的女性生存——评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4(1):21
    ③克里斯蒂安·麦茨,吉尔·德勒兹等.凝视的快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6
    ④李霞.爱情的建构:解读影视传媒中的社会性别符号明.学术界(双月刊),2004(6):76
    ①张燕.“看”与“被看”——香港电影中的女性形象透视[J].电影艺术,2003(2):101
    ①黄宝峰.百年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75
    ①克里斯蒂安·麦茨,吉尔·德勒兹等.凝视的快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6
    ②张燕.“看”与“被看”——香港电影中的女性形象透视[J].电影艺术,2003(2):101
    ③张燕.“看”与“被看”——香港电影中的女性形象透视[J].电影艺术,2003(2):102
    ④杨晓林.女权主义姿态下操持着男性话语的女性——《无穷动》中女性形象刍议[J].电影文学,2006(6)
    ①杨晓林.女权主义姿态下操持着男性话语的女性——《无穷动》中女性形象刍议[J].电影文学,2006(6)
    ②杨晓林.女权主义姿态下操持着男性话语的女性——《无穷动》中女性形象刍议[J].电影文学,2006(6)
    ①[美]苏姗·S·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M].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
    ②王春荣,吴玉杰.女性声音的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3:19
    ③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184
    ①参见《国际广告》1998年第12期中的有关M·斯特海克、冯·E·里克等的研究成果介绍
    ②参见李雪枫.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及审美期待[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③荒林.女性生存笔述[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353
    ①参见陈飞宝.台湾电影史话[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326
    ①高宏志,徐志明.广告文案写作[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7:330
    ②高宏志,徐志明.广告文案写作[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7:329
    ①张敏.从新时期银屏女性形象看妇女解放[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93
    ②李二仕.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1):10
    ③黄宝峰.百年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75-76
    ④皇甫一川.女性的成长——新中国电影中新农村女性形象的演变[J].当代电影,1999(6):79
    ①皇甫一川.女性的成长——新中国电影中新农村女性形象的演变[J].当代电影,1999(6):80
    ①刘海玲.“花与花联合起来”:进入21世纪的女性电影[J].电影艺术,2004(6):48
    ②刘海玲.“花与花联合起来”:进入21世纪的女性电影[J].电影艺术,2004(6):50
    ①[美]玛利塔·斯特肯,莉莎·卡特赖特.看的实践:形象、权力和政治[M].周韵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2
    ②[美]朱丽亚·T.伍德.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第六版)[M].徐俊,尚文鹏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191
    ③李恒基.外国电影理论文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645
    ④转引自文化研究(第3辑)[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306
    ⑤参见文化研究(第3辑)[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199
    ①[美]丽莎·斯冈茨尼,约翰·斯冈茨尼.角色变迁中的男性与女性[M].潘建国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21
    ②[美]丽莎·斯冈茨尼,约翰·斯冈茨尼.角色变迁中的男性与女性[M].潘建国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30
    ③[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481
    ④[美]特雷沙·德·劳拉蒂斯.从梦中女谈起[J].王小文译.当代电影,1988(6)
    ⑤[墨西哥]奥克塔维奥·帕斯.帕斯作品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215
    ①[法]西蒙·波伏.女性的秘密[M].北京:中国广播出版社,1988
    ②[美]波利·杨—艾森卓.性别与欲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00
    ①姜红.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3):18
    ①应宇力.女性电影史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
    ②应宇力.女性电影史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24-33
    ③陈湘安.女导演谈女性电影[J].新观察,1987(19)
    ④陆春艳.无法突破的人生困境——谈《西施眼》中的女性[J].电影艺术,2003(5)
    ①王虹.女性电影文本——从男性主体中剥离与重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8):206
    ②郭小橹.关于女性立场与女性电影的表象[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8(2):77
    ①王虹.女性电影文本——从男性主体中剥离与重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8):206
    ②参见戴锦华.不可见的女性: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的电影[J].当代电影,1994(6):37
    ③耿明海,左云霞.囚禁·认同·突围——论中国女性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嬗变[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4(4)
    ④田卉群.沉默·缺席与边缘——看不见的女性[J].电影艺术,2003(2):203
    ⑤倪骏.当代中国女性导演及其电影研究(节选)[J].戏剧,2003(3):127
    ⑥戴锦华.不可见的女性: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的电影[J].当代电影,1994(6):52
    ⑦倪骏.当代中国女性导演及其电影研究(节选)[J].戏剧,2003(3):127页
    ⑧黄会林.生命体验与生命感悟——论八十年代中国女性电影导演的艺术追求[J].电影艺术,2003(2):89
    ①余榕.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观照下的当代女性电影——由《时时刻刻》谈开去[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82
    ①陈咏.女性的天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外女性电影回顾[J].电影评介,2000(11)
    ②陈咏.女性的天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外女性电影回顾[J].电影评介,2000(11)
    ①李霞.爱情的建构:解读影视传媒中的社会性别符号[J].学术界(双月刊),2004(6):80-81
    ②亦被译作《岁月》。
    ③亦被译作“黛洛维夫人”或“戴罗薇夫人”
    ①余榕.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观照下的当代女性电影——由《时时刻刻》谈开去[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81
    ②李霞.爱情的建构:解读影视传媒中的社会性别符号[J].学术界(双月刊),2004(6):78
    ③郭泽青.中国当代女性电影、女性生存及未来——以三部当代女性电影为例[J].莆田学院学报,2006(3):74
    ①王春荣,吴玉杰.女性声音的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3:17
    ②郭小橹.关于女性立场与女性电影的表象[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8:77
    ③李霞.爱情的建构:解读影视传媒中的社会性别符号[J].学术界(双月刊),2004(6):87
    ①[美]朱丽亚·T.伍德著.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第六版)[M].徐俊,尚文鹏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225-226
    ②[美]朱丽亚·T.伍德著.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第六版)[M].徐俊,尚文鹏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205-206
    ③[美]朱丽亚·T.伍德著.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第六版)[M].徐俊,尚文鹏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209、226
    ④参见王淑贤.《行动纲领》中12个重大领域简介[J].妇女研究论丛,1996(2)
    ①[美]朱丽亚·T.伍德著.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第六版)[M].徐俊,尚文鹏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225
    ②参见[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511-513
    ③卜卫.媒介与儿童教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295
    ④参见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大学出版社,1999:225
    ①王虹.女性电影文本——从男性主体中剥离与重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8):206
    ②[英]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3
    ①鲍玉珩.当下处境与电影艺术[J].电影艺术,1997(3):34
    ②[美]朱丽亚·T.伍德.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第六版)[M].徐俊,尚文鹏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225-226
    ③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9-110
    ①张燕.“看”与“被看”——香港电影中的女性形象透视[J].电影艺术,2003(2):99
    ②陆可光.风潮下的暗流[J].读书,2001(7):68-71
    ③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10
    ①[美]凯特·米利特.性政治[M].宋文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33
    ②[美]朱丽亚·T.伍德.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第六版)[M].徐俊,尚文鹏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209
    ③参见杨学明,曲直.新《婚姻法》热点聚焦[M].沈阳:辽宁画报出版社,2001:232-233
    ④参见黄列.家庭暴力的理论探讨[J].妇女研究论丛,2002(3)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②[英]布莱恩·特纳.身体与社会[M].马海良,赵国新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327
    ③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8
    ④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北京:三联书店,1998:23
    ①汪民安,陈永国.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
    ②汪民安,陈永国.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20-21
    ③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201
    ④王逢振等.最新西方文论选[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262
    ①赵凤玲.中国当代影视文化中的女性身体写作理论评析[J].中州学刊,2005(6):243
    ②[法]埃莱娜·西苏:《从潜意识场景到历史场景》(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③[法]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④[法]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⑤周蕾.原初的激情——视觉、性欲、民族志与中国当代电影[M].孙绍谊译.台北:台湾远流出版公司,2001:45
    ①吴子林.女性主义视野中的“身体写作”[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141
    ②吴子林.女性主义视野中的“身体写作”[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141
    ③吴子林.女性主义视野中的“身体写作”[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142
    ④[英]弗吉尼亚·伍尔夫.论小说与小说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143
    ①刘小枫.个体信仰与文化理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476
    ②参见[美]约翰·奥尼尔.身体形态——现代社会的五种身体[M].张旭春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17
    ③参见棉棉访谈:写作的“身体性”不是欲望[EB/OL].http://edu.sina.com.cn/interest/2000-05-10/2716.shtml
    ④吴子林.女性主义视野中的“身体写作”[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142
    ⑤[法]西蒙娜·波伏娃.第二性[M].中国书籍出版社,1981:827
    ①吴子林.女性主义视野中的“身体写作”[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141
    ②参见[奥地利]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8卷)[M].涂纪亮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176—178
    ③李梅.我们的身体就是社会的肉身——论“身体叙事”的文学含义[J].理论与创作,2007(1):19
    ①转引自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一卷)[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469
    ②[美]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62
    ①金丹元.全球化背景下的解构与建构——处于多重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国影视文化[J].当代电影,2001(3):80
    ②[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97
    ③[美]丹尼·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30
    ④金丹元.全球化背景下的解构与建构——处于多重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国影视文化[J].当代电影,2001(3):77
    ⑤金丹元.全球化背景下的解构与建构——处于多重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国影视文化[J].当代电影,2001(3):77
    ①戴元光,邱宝林.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文化传播策略检讨[J].现代传播(双月刊),2004(2):49
    ①[德]霍克海默,阿尔多诺.启蒙辩证法[M].洪佩郁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148
    ②[美]朱丽亚·T.伍德.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第六版)[M].徐俊,尚文鹏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188
    ①[德]霍克海默,阿尔多诺.启蒙辩证法[M].洪佩郁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112-113
    ②[德]霍克海默,阿尔多诺.启蒙辩证法[M].洪佩郁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130-131
    ①[美]朱丽亚·T.伍德.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第六版)[M].徐俊,尚文鹏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191
    ②[德]霍克海默,阿尔多诺.启蒙辩证法[M].洪佩郁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118
    ③[美]朱丽亚·T.伍德.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第六版)[M].徐俊,尚文鹏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186
    ①毛思慧.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的新发展——兼论兹奥丁·萨达尔对“大美国主义”和好莱坞的批判[J].学习与实践,2006(10):142
    ②毛思慧.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的新发展——兼论兹奥丁·萨达尔对“大美国主义”和好莱坞的批判[J].学习与实践,2006(10):145-146
    ③戴元光,邱宝林.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文化传播策略检讨[J].现代传播(双月刊),2004(2):50
    ①戴元光,邱宝林.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文化传播策略检讨[J].现代传播(双月刊)2004(2):50
    ①戴元光,邱宝林.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文化传播策略检讨[J].现代传播(双月刊)2004(2):51
    ①佟新.社会性别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36
    ②佟新.社会性别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38
    ③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105
    ①朱光潜译.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240
    ②[英]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M].王还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128
    ③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99
    ①[法]阿兰·图海纳.我们能否共同生存?——既彼此平等又互有差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53
    ②[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827
    ③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6
    ①佟新.社会性别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39
    ②李银河.女性主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18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