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关于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初步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生态博物馆理念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法国,目前已被不少国家接受并付诸实践。生态博物馆旨在打破传统博物馆的空间束缚,将社区内的自然环境、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的协同保护,特别关注了生活于特定自然环境中、与文化遗产密切相关的人的因素和诉求,以促进社区文化认同以及人、物、环境的和谐发展。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目前已建有二十余座生态博物馆,但是其效果并不乐观,原因出于多方面,本文即是对这些问题的初步分析研究。
     首先,本文从环境主义思潮、博物馆分化以及文化多样性保护等角度出发,分析生态博物馆理念产生的根本原因,探讨生态博物馆理念在法国、加拿大、美国、瑞典、日本、英国的传播与实践,并从宏观上归纳分析生态博物馆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中国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其次,从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理论认识,自然分布、分类与代际划分等方面阐述中国生态博物馆的概况,并以贵州生态博物馆群和浙江安吉生态博物馆群为考察对象,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原住民对生态博物馆建设的认识和态度,从兴建的背景和条件、具体的建设过程、运营管理三个层面详细剖析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情况,并对比分析贵州生态博物馆群和浙江安吉生态博物馆群的异同。
     最后,本文从中国国情出发,参照国内外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实践,结合实地考察的结果对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进行思考,阐述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目前所取得的成绩,利用“批判博物馆学”、“社会生态学”理论,结合“二律背反”对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思路。认为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前提下,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首先应回归民间,让原住民认知生态博物馆理念,自发、自组织地发起生态博物馆建设行动,并设计、规划好持续运营的路径,政府和社会有限地给予支持,社会民众广泛参与,才能成为生态博物馆发展的有效途径,才能使中国的生态博物馆在保护生态环境、传承文化遗产、促进社区发展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
The concept of ecomuseum began in the early1970s in France; it has been adopted and practiced inmany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The ecomuseum targets to break the restrain from the space,and holisticcoordinated protect the community’s natural environment, cultural heritage and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inhabitants who live in a particular natural environment,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human factors and demands,so as to improve the community’s culture’s recognition and the developmentamong the human, the existing, and the environment. Nearly30ecomuseums have been built in China fromthe middle of the1990s, but the operating situation is not optimistic because of many factors. From theenvironment and museu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fundamental causes of ecomuseum concept are briefly tobe analyzed.
     Above all, from the angles of both environmental thoughts, the museum differentiation and theprotection of cultural diversity, the basic root of the concept of ecomuseum is to be analyzed and thesituations of the exploration of the concept of ecomuseum in France, Canada, the United States, Sweden,Japan, and British is to be introduced, basing on which the macroscopic ecomuseum problems in theprocess of practice are inductively analyzed since these problems may also exist in China.
     Secondly,from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natural distribution,classification and generational divide,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problems about Chineseecomuseums to expound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it.Then taking Guizhou ecomuseum groups andZhejiang Anji ecomuseum groups as investigation object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ng and researching on theacceptance and the attitudes of the native inhabitants, from these three layers-the background andconditions of the construction, concret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the Chineseecomuseum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uizhou ecomuseum groups and ZhejiangAnji ecomuseum groups.
     Last but not the least, rooted in the nowadays China’s real situation, the rethought is undertaken withthe reference to the practice experience of ecomuseum in domestic and abroad combining with field surveyresults reflect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museums.Expound the achievements of theecomuseums in China,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hinese ecomuseum will be analyzed with the theories:"critique of the museum to learn",“social ecology” and “antimony”,then the causes and solving ideas are tobe disscussed.From all the analysis above, it’s true that under the high economy development, China’secomuseums must come back to the native areas, informing the inhabitants with the concept of theecomuseums can courage them to launch the action of ecomuseums building actively and make themdesign, plan the operation lines by themselve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developecomuseums with the broad participation but the limited support from the government and society, thus thepositive effects from the ecomuseums can be better promoted in protect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keeping the cultural heritage, and improving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引文
[1]具体情况见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生态博物馆的自然分布。
    [2][美]弗·卡特,[美]汤姆·戴尔.表土与人类文明[M].庄崚,鱼姗玲译.陈淑华校.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7
    [3]苏东海,毛颖,龚青.博物馆理论研究与博物馆发展方向——苏东海先生专访[J].东南文化,2012(1):22
    [4]参见国家文物局2011年12月14日下发的关于印发《博物馆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文物博函[2011]1929号。
    [5]生态博物馆理念于1986年传入中国,至今已有28年,建设实践开始于1995年,至今已有19年。
    [1]张晋平.关于生态博物馆论文英文翻译的说明[J].中国博物馆,2005(3):96
    [2]为了书写方便,根据国内现有研究资料的称谓习惯,下文简称“里维埃”。
    [3]参见法国乔治·亨利·里维埃《生态博物馆——一个进化的定义》中的相关内容,载《中国博物馆》1995年第2期,第6页。
    [4]为了书写方便,根据国内现有研究资料的称谓习惯,下文简称“戴瓦兰”。
    [5]参见潘守永《生态博物馆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历时性观察与思考》中的相关内容,载《中国博物馆》2011年合刊,第24页。
    [6]参见张誉腾《生态博物馆——一个文化运动的兴起》中的相关内容,台北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2004年出版,第
    71页。
    [7][法]雨果·戴瓦兰.生态博物馆和可持续发展[C].见:苏东海.交流与探索——2005年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84
    [8]参见苏东海《国际生态博物馆运动述略及中国的实践》中的相关内容,载《中国博物馆》2001年第2期,第4页。
    [9]参见潘守永《生态博物馆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历时性观察与思考》中的相关内容,载《中国博物馆》2011年合刊,第26页。
    [1][法]阿兰·茹贝尔.法国的生态博物馆[C].见:苏东海.交流与探索——2005年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143-144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348
    [1]为了书写方便,根据国内现有研究资料的称谓习惯,下文简称“达格”。
    [2]Dag Myklebust.The ecomuseum project in Guizhou from a Norwegian point of view[C].见:苏东海.交流与探索——2005年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18
    [3]苏东海.中国生态博物馆的道路[J].中国博物馆,2005(3):15
    [4]现有文献中有“梭戛”和“梭嘎”两种写作形式。笔者2013年8月22日在该生态博物馆走访时发现,路标中标以“梭戛生态博物馆”和“陇嘎寨”,见本文图10。当地方言中,“戛”音“jia”,“嘎”音“ga”。由于六枝最早是彝族世居,而苗族属于外来民族,所以“梭戛”是彝话,在与六枝接壤的毕节地区,所有带“戛”的地方都是彝族的区域。“梭”意指杉树,“戛”意指村寨,“梭戛”意指杉树林很多的村寨。
    [1]参见张誉腾《生态博物馆——一个文化运动的兴起》中的相关内容,台北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2004年出版,第40-66页。
    [2]参见潘守永《“第三代”生态博物馆与安吉生态博物馆群建设的理论思考》中的相关内容,载《东南文化》2012年第6期,第86页。
    [3]费孝通.文化的生与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10
    [4]苏东海.国际生态博物馆运动史略[C].见: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选(卷二).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494
    [1]甄朔南.环境主义与博物馆[C].见: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编.’93自然科学博物馆与环境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出版,1993.6
    [2]参见胡妍妍《博物馆与环境科学》中的相关内容,载《中国博物馆》1986年第2期,第1-3页。
    [3]为了书写方便,根据国内现有研究资料的称谓习惯,下文简称“杰斯特龙”。
    [4]参见苏东海《与国际博协博物馆学委员会主席冯·门施对话录》《与国际博协博物馆学委员会主席马丁·施尔对话录》中的相关内容,载于苏东海著《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选》,文物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135-147页。苏东海的研究成果中使用“冯·门施”的称谓,为保证原文献的真实性,作者在引用苏东海的相关成果时用“冯·门施”,本文在论述时使用“彼得·冯·门施”。
    [5]苏东海.关于生态博物馆的思考[J].中国博物馆,1995(2):2-4
    [6]原文献即使用了“嘎”,而非“戛”。
    [7]该报告是课题组共同完成的研究报告,由安来顺执笔。
    [8]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选[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255-280
    [9]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选(卷二)[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485-530
    [1]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选(卷二)[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548-568
    [2]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选(卷三)[C].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7-17
    [3]苏东海.国际生态博物馆运动述略及中国的实践[J].中国博物馆,2001(3):2-7
    [4]苏东海.生态博物馆在中国[J].北京观察,2008(7):53-55
    [5]苏东海.交流与探索——2005年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C].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
    [6]苏东海.中国生态博物馆[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
    [7]周真刚,胡朝相.论生态博物馆社区的文化遗产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02,22(2):95-101
    [8]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J].中国博物馆,2002(4):62-63
    [9]胡朝相.生态博物馆理论在贵州的实践[J].中国博物馆,2000(2):61-65
    [10]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的实践与探索——为贵州生态博物馆创建十周年而作[J].中国博物馆,2005(2):3-8
    [11]胡朝相.“六枝原则”与民族文化保护[N].中国文物报,2005-1-21(5)
    [12]胡朝相.生态博物馆与新农村建设[N].中国文物报,2008-1-11(6)
    [13]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的实践与探索[C].见:苏东海.交流与探索——2005年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23-25
    [14]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纪实[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
    [15]安来顺.国际生态博物馆四十年:发展与问题[J].中国博物馆,2011年合刊:15-23
    [16]安来顺.2000年:国际博物馆面临的三个主要问题[J].中国博物馆,1996(2):10-12
    [1]安来顺.博物馆与公众:21世纪博物馆的核心问题之一[J].中国博物馆,1997(4):17-27
    [2]安来顺.博物馆与几个世界性问题[J].中国博物馆,1986(4):12-18
    [3]安来顺.对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94年会学术论文的综述和初步研究[J].中国博物馆,1994(4):56-64
    [4]安来顺.对“开放型”博物馆国际讨论的初步认识——“当代国际博物馆理论思潮”读书笔记之二[J].中国博物馆,2001(3):43-46
    [5][挪威]约翰·杰斯特龙.生态博物馆的理论和实践[G].见:贵州梭戛生态博物馆编.中国贵州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资料汇编(内部资料),1997.70-77
    [6]这是1997年由贵州梭戛生态博物馆编辑出版的内部资料,它以文献、调查研究、报道摘编、大记事等四个部分介绍了梭戛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历程,其中政府部门批复、中挪两国协议、官方会谈纪要等为中国生态博物馆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7]菁苗,原指生活在竹林中的以牛角形头饰为主要特征的苗族分支,下设“长角苗”、“短角苗”、“歪梳苗”三支。此处特指生活在梭戛社区的“长角苗”群体。
    [8]潘守永执笔.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十年经验、成就和亟待解决的问题[C]见:张永发.论民族博物馆建设.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333-346
    [9]参见潘守永,覃琛《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的现在与未来》,载《中国文化遗产》2011年第6期,第74-77页;潘守永《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展现梯田文化》,载《中国民族报》2010年11月26日第9版。
    [10]潘守永.生态博物馆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历时性观察与思考[J].中国博物馆,2011年合刊:24-33
    [11]雷虹霁,潘守永.民族地区博物馆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评述[J].东南文化,2012(4):10-14
    [1]潘守永.“第三代”生态博物馆与安吉生态博物馆群建设的理论思考[J].东南文化,2012(6):86-93
    [2]参见黄春雨《生态博物馆在少数民族地区大有可为》,载张永发主编《论民族博物馆建设》,民族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347-350页;黄春雨《中国生态博物馆生存与发展思考》,载《中国博物馆》2001年第3期,第2-9页。
    [3]黄春雨.理想与现实——生态博物馆必须的对接[C].见:苏东海.交流与探索——2005年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62-63
    [4]赵洪雅.生态博物馆参与性结构对比研究:以加拿大上比沃斯和中国梭戛生态博物馆为例[J].东南文化,2012(4):
    113-122
    [5]刘世风,甘代军.生态博物馆运动的社会思想根源探析[J].东南文化,2011(5):96-100
    [6]钟经纬.中国民族地区生态博物馆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8
    [7]段阳萍.中国西南民族地区不同类型生态博物馆的比较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2
    [8]姜丽.我国早期生态博物馆的得失与续建研究——以贵州六枝梭戛和花溪镇山生态博物馆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2
    [9]张誉腾.生态博物馆——一个文化运动的兴起[M].台北: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2004
    [10]甘代军.生态博物馆中国化的悖论[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2):68-73
    [11]方李莉.警惕潜在的文化殖民趋势——生态博物馆理念所面临的挑战[J].民族艺术,2005(3):6-12
    [1]方李莉.全球化背景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贵州梭戛生态博物馆考察所引发的思考[J].民族艺术,2006(3):6-13
    [2]方李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层社会背景——贵州梭戛生态博物馆的研究与思考[J].民族艺术,2007(4):6-20
    [3]方李莉.西部人文资源与生态博物馆研究[J].民族艺术,2008(9):30-34
    [4]当地苗寨的路标上写着“陇嘎”,见本文图10。前文笔者也说明过,作为村寨时应为“陇嘎”,这是尊重当地文化的一种需要,也是保护文化遗产原真性的需要,而方李莉的专著将它写成“陇戛”。
    [5]方李莉等.陇戛寨人的生活变迁——梭戛生态博物馆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
    [6][美]倪威亮.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反思与展望——苏东海先生访谈[J].中国博物馆,2011年合刊:109-115
    [7]潘年英.矛盾的“文本”——梭戛生态博物馆田野考察实录[J].文艺研究,2002(1):104-111
    [8]潘年英.梭戛生态博物馆再考察[J].理论与当代,2005(3):7-10
    [9]潘年英.变形的“文本”——梭戛生态博物馆的人类学观察[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2):104-108
    [10]参见张晓松《生态保护理念下的长角苗文化——贵州梭戛生态博物馆的田野调查及其研究》,载《贵州民族研究》2000年第1期,第112-122页;中央民族大学张涛2006年的博士毕业论文《消解的边缘——一项关于路由的人类学研究》。
    [11]参见乌力更《民族地区生态博物馆的建立健全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内蒙古为例》,载《理论研究》2008年第4期,第23-26页;于·乌日格庆夫《中国北方第一座蒙古族生态博物馆——内蒙古达茂旗敖伦苏木生态博物馆》,载苏东海主编《交流与探索——2005年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48-49页。
    [12]尹绍亭,乌尼尔.生态博物馆与民族文化生态村[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9(5):28-34
    [13]参见徐娜《浅谈广西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持续性管理模式创新》,载《艺术科技》2013年第3期,第185-186页;郑威《生态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之桥——兼评广西贺州客家文化生态博物馆项目建设》,载《社会科学家》2006年第4期,第132-135页。
    [14]参见余压芳《自然村寨景观的价值取向及其对生态博物馆工作模式的启示》,载苏东海主编《交流与探索——2005年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66-68页;余压芳2006年博士毕业论文《生态博物馆理论在景观保护领域的应用研究——以西南传统乡土聚落为例》。
    [15]邓世维.广西民族图形在生态博物馆建筑局部装饰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2
    [1]韦祖庆.生态博物馆的美学内涵[J].贵州社会科学,2007(8):48-52
    [2]王翔宇.生态美学视域下的广西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D]:[硕士学位论文].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09
    [3]参见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刘艳2004年毕业论文《基于生态博物馆理论下的生态旅游开发与实证研究——以贵州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为例》;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江南2010年毕业论文《生态博物馆导向下的旅游开发及文化保护——以地扪为例》。
    [4]参见陈燕《生态博物馆: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的和谐统一——建立云南元阳哈尼族梯田文化生态博物馆的构想》,载《红河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第6-10页;刘旭玲,杨兆萍,谢婷《生态博物馆理念在民族文化旅游地开发中的应用——以喀纳斯禾木图瓦村为例》,载《干旱区地理》2005年第3期,第414-418页。
    [5]实际上就是安吉生态博物馆建设总体规划,并非中国所有行政区划内的生态博物馆建设规划,这份规划与中国其它地区的生态博物馆建设没有丝毫关系。
    [6]参见单霁翔《论生态博物馆的原生态环境保护(上)》《论生态博物馆的原生态环境保护(下)》《安吉生态博物馆建设的核心理念》,分别载于《中国名城》2011年第3期第4-10页,《中国名城》2011年第4期第4-11页,《今日浙江》2011年第2期第56-57页。
    [1]地扪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茅贡乡,2005年由香港明德创意集团资助,“中国西部文化生态工作室”负责建设和运营管理。“中国西部文化生态工作室”是在香港注册的一家非政府机构,曾受聘于黎平县委、县政府,担任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生态旅游发展顾问。因此,地扪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实际上也是以生态博物馆为噱头,以地扪侗族文化为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即使在地扪侗族文化遗产搜集与整理方面有所贡献,但是旅游发展的模式使地扪侗族文化遗产惨遭破坏。
    [1]苏东海.与国际博协博物馆学委员会主席冯·门施对话录[C].见: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选.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139-140
    [2]丁鸿富,虞富洋,陈平.社会生态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3
    [1]参见法国雨果·戴瓦兰《二十世纪60-70年代新博物馆运动思想和“生态博物馆”用词和概念的起源》中的相关内容,载苏东海《交流与探索——2005年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版,第72-74页。
    [2]余科杰认为生态主义是指以人类共同利益为着眼点,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特色,以人权公正和民主为基点,以非暴力为根本途径,以建立和谐、民主、公正的生态社会为奋斗目标的涉及到生态经济、民主人权、社会公正、国际和平安全、人类未来发展等方面内容的政治思想体系。
    [3]参见刘世风,甘代军《生态博物馆运动的社会思想根源探析》中的相关内容,载《东南文化》2011年第5期,第96-100页。
    [1]1946年11月在法国巴黎卢浮宫成立的国际博物馆协会,首次界定了博物馆的定义,其中就包括了动物园和植物园。
    [2][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吕瑞兰、李长生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2
    [3]贾珺.英国地理学家伊恩·西蒙斯的环境史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2
    [4][英]威廉·贝纳特,彼得·科茨.环境与历史——美国和南非驯化自然的比较[M].包茂红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121
    [5]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现称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6]绿色和平组织,简称绿色和平(Greenpeace)。
    [7]甄朔南.什么是新博物馆学[J].中国博物馆,2001(1):26
    [1][日]成田公明.法国环境问题的评价[J].环境科学与管理,1981(2):55
    [2]洪成文.法国环境教育20年[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3(2):42
    [3]苏东海.国际生态博物馆运动史略[C].见: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选(卷二).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486
    [4]这座博物馆虽然称谓上没有使用“生态博物馆”的字眼,但却以生态博物馆理念为指导建成。
    [1]参见张誉腾《生态博物馆——一个文化运动的兴起》中的相关内容,台北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2004年出版,第30页。
    [2]Peter Davis. Ecomuseums: A Sence of Place [M].Leicester: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9.40
    [3]张誉腾.生态博物馆——一个文化运动的兴起[M].台北: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2004.32
    [4]于鸣放.魁北克宣言[J].中国博物馆,1995(2):5
    [5]苏东海.国际博物馆理论发展中的两条思想路线述略[C].见: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选(卷三).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173
    [1]德国第三帝国时期,即1933-1945年,由阿道夫·希特勒和其所领导的纳粹党(国家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所统治的德国。其中,1933-1939年使用第三帝国(德语:Drittes Reich)称谓,1939-1945年使用大德意志帝国(德语:Gro deutsches Reich)称谓。德国第一帝国是指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1962-1806年),第二帝国是指近代的德意志帝国(1871-1918年)。
    [2]Dominique Poulot. Identity as Self-Discovery: The Ecomuseum in France[M].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4.70
    [1][法]乔治·亨利·里维埃.生态博物馆——一个进化的定义[J].中国博物馆,1995(2):6
    [2]参见潘守永《生态博物馆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历时性观察与思考》中的相关内容,载《中国博物馆》2011年合刊,第24页。
    [3]参见张誉腾《生态博物馆——一个文化运动的兴起》中的相关内容,台北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2004年出版,第
    71页。
    [4][法]雨果·戴瓦兰.生态博物馆和可持续发展[C].见:苏东海.交流与探索——2005年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84
    [5]苏东海.国际生态博物馆运动述略及中国的实践[J].中国博物馆,2001(2):4
    [1]苏东海.国际生态博物馆运动述略及中国的实践[J].中国博物馆,2001(2):4
    [2]有关定义的具体表述见绪论部分。
    [3]这座博物馆虽然称谓上有“生态博物馆”的字眼,但是却建于生态博物馆理念诞生之前。
    [4]Kenneth Hudson.The dream and the reality [J].Museums Journal,1992(4):28
    [9]张誉腾.生态博物馆——一个文化运动的兴起[M].台北: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2004.59
    [1]张誉腾.生态博物馆——一个文化运动的兴起[M].台北: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2004.60
    [2]Kenneth Hudson.The dream and the reality [J].Museums Journal,1992(4):28
    [3]1英亩=4046.86平方米=6.07亩。
    [4]欧洲结构基金创立于1990年,旨在帮助欧盟各国的发展,欧盟所有成员国均可获得这一基金援助。该基金主要由欧洲地区发展基金、欧洲社会基金和欧洲合作基金组成。
    [5]张誉腾.生态博物馆——一个文化运动的兴起[M].台北: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2004.64
    [6]Kenneth Hudson.The dream and the reality [J].Museums Journal,1992(4):28
    [1]René Rivard.Ecomuseums in Quebec [J].Museum,1985(148):202
    [2]Peter Davis. Ecomuseums: A Sence of Place [M].Leicester: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9.70
    [3]Pierre Mayrand.A new concept of museology in Quebec [J].Museum,1984(1):37
    [1]史密森机构创建于1846年,隶属于美国联邦政府,旗下有14个博物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多元的博物馆群。
    [2]John Kinard.The Smithsonian’s Anacostia Neighborhood Museum [J].Curator,1968(3):190
    [1]杨恕,曾向红.美国印第安人保留地制度现状研究[J].美国研究,2007(3):50-51
    [2]张誉腾.生态博物馆——一个文化运动的兴起[M].台北: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2004.146
    [3][美]南茜·福勒.生态博物馆的概念与方法——介绍亚克钦印第安社区生态博物馆计划[J].罗宣,张淑娴译.冯承柏校.中国博物馆,1993(4):76
    [4]“Ak-Chin Him Dak Museum”也被翻译成“亚克钦生活方式博物馆”,“Him Dak”是印第安语,意指“生活方式”,即“a way of life”。
    [1]高光明.世界上第一座露天博物馆——瑞典斯堪森博物馆[J].大自然,1980(2):80
    [2][瑞典]伊娃·贝格达尔.瑞典的生态博物馆[J].中国博物馆,2005(3):55
    [3][日]大原一兴.当今日本的生态博物馆[J].中国博物馆,2005(3):58
    [1][日]大原一兴.当今日本的生态博物馆[J].中国博物馆,2005(3):60
    [2]张誉腾.生态博物馆——一个文化运动的兴起[M].台北: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2004.98
    [3]Kenneth Hudson.Ecomuseums becomes more realistic [J].Nordisk Museologi,1996(2):19
    [4]David Sekers.Quarry Bank Mill:a pragmatic perspective in Defining the Undefinable [J]Museum Journal,1992(9):32
    [1]张誉腾.生态博物馆——一个文化运动的兴起[M].台北: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2004.117
    [2]张誉腾.生态博物馆——一个文化运动的兴起[M].台北: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2004.118-119
    [1]张誉腾.生态博物馆——一个文化运动的兴起[M].台北: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2004.126-127
    [1]安来顺.国际生态博物馆四十年:发展与问题[J].中国博物馆,2011年合刊:21
    [2]Kenneth Hudson. The Dream and the Reality: Kenneth Hudson discusses20years of ecomuseums and ecomuseology [J].Museum Journal,1992(4):28
    [3]安来顺.国际生态博物馆四十年:发展与问题[J].中国博物馆,2011年合刊:21
    [4][法]阿兰·茹贝尔.法国的生态博物馆[J].中国博物馆,2005(3):53
    [5]潘守永.“5·12”地震灾后的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政府行动与学者责任[C].王铭铭.中国人类学评论(第22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120
    [1]苏东海.与国际博协博物馆学委员会主席冯·门施对话录[C].见: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选.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135
    [2]苏东海.与国际博协博物馆学委员会主席马丁·施尔对话录[C].见: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选.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141
    [1]参见苏东海,毛颖,龚青《博物馆理论研究与博物馆发展方向——苏东海先生专访》中的相关内容,载《东南文化》2012年第1期,第20页。
    [2]苏东海.国际生态博物馆运动述略及中国的实践[J].中国博物馆,2001(3):7
    [1]苏东海.生态博物馆的思想及中国的行动[C].见: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选(三).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101-102
    [1]根据法国阿兰·茹贝尔《法国的生态博物馆》中相关内容整理,载苏东海《交流与探索——2005年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143-144页。
    [2]参见张誉腾《生态博物馆——一个文化运动的兴起》中的相关内容,台北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2004年出版,第40-66页。
    [1]参见苏东海《中国生态博物馆的道路》中的相关内容,载苏东海《交流与探索——2005年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7页。
    [2]参见苏东海《中国生态博物馆的道路》中的相关内容,载苏东海《交流与探索——2005年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6页。
    [3]参见潘守永《“第三代”生态博物馆与安吉生态博物馆群建设的理论思考》中的相关内容,载《东南文化》2012年第6期,第86页。
    [1]苏东海.中国博物馆学研究综述[C].见: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选.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29
    [1]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纪实[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1
    [2]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纪实[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3
    [3]王聪聪.生态现代化的理论内涵探析[J].鄱阳湖学刊,2014(1):35
    [1]布伦特兰德夫人是挪威首任女首相,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首任主席。在1987年联合国第42届大会上,她主持的《我们共同未来》的决议成为第一个世界性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2][美]倪威亮.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反思与展望——苏东海先生访谈[J].中国博物馆,2011年合刊:110
    [1]六枝特区不同于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20世纪60年代为了开发六盘水地区的煤矿,成立了六枝特区,属于县级行政单位,隶属于六盘水市管辖。
    [2]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纪实[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35
    [3]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纪实[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32
    [4]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纪实[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39
    [1]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纪实[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59
    [1]参见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纪实》中的相关内容,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8-51页。
    [1]参见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纪实》中的相关内容,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6-68页。
    [2]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纪实[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60
    [3]潘年英.矛盾的“文本”——梭戛生态博物馆田野考察实录[J].文艺研究,2012(1):109
    [4]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纪实[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160
    [1]贵州生态博物馆实施小组成立于梭戛生态博物馆建设之初,负责协调贵州生态博物馆群的建设与运营工作,胡朝相担任该小组组长。
    [2]贵州生态博物馆项目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法律和方针政策方面的宣传工作,主持建设资金的筹措,并对设施建设的质量实施监督和检查。领导小组由省、市和区级文化文物主管部门的代表组成,且贵州每个生态博物馆的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均不同。
    [3]参见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纪实》中的相关内容,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59-169页。
    [1]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纪实[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79
    [1]挪威开发合作署在1999-2001年间,提供150万元挪威克朗(折合人民币约189万元)资助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隆里古城生态博物馆、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同时帮助梭戛生态博物馆进一步发展。
    [2]笔者根据实地考察资料整理。
    [1]参见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纪实》中的相关内容,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9-96页。
    [1]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纪实[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170
    [1]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纪实[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172
    [2]参见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纪实》中的相关内容,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8-99页,169-172页。
    [3]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纪实[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107
    [4]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纪实[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112
    [5]笔者根据实地考察资料整理。
    [1]参见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纪实》中的相关内容,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00-112页。
    [1]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纪实[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142
    [2]参见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纪实》中的相关内容,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36-143页。
    [3]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纪实[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103
    [1]参见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纪实》中的相关内容,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3-133页。
    [2]参见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纪实》中的相关内容,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45-157页。
    [1]参见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纪实》中的相关内容,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73-176页。
    [1]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纪实[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178
    [2]参见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纪实》中的相关内容,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76-182页。
    [1]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纪实[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48
    [2]苏东海.在中挪博物馆学者报告会上的报告[C].见: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选.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259
    [3]苏东海.在中挪博物馆学者报告会上的报告[C].见: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选.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261-262
    [4]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纪实[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52
    [1]张涛.消解的边缘——一项关于路由的人类学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117
    [1]回答内容源于作者2013年8月15日在陇嘎寨和高兴寨考察时的录音资料。
    [1]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纪实[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66
    [2]潘守永.“5·12”地震灾后的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政府行动与学者责任[C].王铭铭.中国人类学评论(第22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125
    [3]潘年英.矛盾的“文本”——梭戛生态博物馆田野考察实录[J].文艺研究,2012(1):109
    [4]回答内容源于笔者2013年8月18日在镇山考察时的录音资料。
    [1]回答内容源于笔者2013年8月13日在梭戛生态博物馆考察时的录音资料。
    [1]“中国式生态博物馆”发展模式,特指中国第一代生态博物馆——贵州生态博物馆群,第二代生态博物馆——广西“1+10”模式民族生态博物馆群的建设和运营经验探索。
    [2]浙文.安吉生态博物馆落成开馆[N].中国文物报,2012-11-2(2)
    [3]该内容源于作者2013年11月23日在安吉生态博物馆考察时的录音资料。
    [1]数字来源于安吉县统计局内部资料《2013年安吉县城镇居民收支情况》和《2013年安吉县农村居民收支情况》。
    [2]作者2013年11月23日在安吉生态博物馆考察时的录音资料。
    [3]安吉生态博物馆内部资料《中国安吉生态博物馆、专题生态博物馆、村落文化展示馆考核实施细则》。
    [1]安吉生态博物馆内部资料《中国·安吉生态博物馆建设实施方案》,第11页。
    [2]安吉生态博物馆内部资料《中国生态博物馆总体规划》,第77页。
    [3]安吉生态博物馆内部资料《中国生态博物馆总体规划》,第78页。
    [1]安吉生态博物馆内部资料《中国生态博物馆总体规划》,第81页。
    [1]该内容源于笔者2013年11月23日在安吉生态博物馆考察时的录音资料。
    [1]笔者根据《中国·安吉生态博物馆参观指南》改编而成。上表中很多不符合生态博物馆标准,下文将展开论述。
    [1]袁晶锦,夏鹏飞.生态博物馆群,给我们带来什么?[N].安吉新闻,2013-10-25(3)
    [2]袁晶锦,夏鹏飞.生态博物馆群,给我们带来什么?[N].安吉新闻,2013-10-25(3)
    [1]潘守永.“第三代”生态博物馆与安吉生态博物馆群建设的理论思考[J].东南文化,2012(6):89
    [1]回答内容源于作者2013年11月23-26日在安吉考察时的录音资料。
    [1]苏东海.与国际博协博物馆学委员会主席冯·门施对话录[C].见: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选.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139-140
    [1]参见1996年11月27日国家文物局对《中国博物馆协会与挪威开发合作署官员关于合作建设贵州梭戛生态博物馆第二次会谈的报告》的批复。
    [2]苏东海.在中挪博物馆学者报告会上的报告[C].见: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选.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262
    [3]单霁翔.安吉生态博物馆建设的核心理念[J].今日浙江,2011(2):56
    [4]王宏钧.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2
    [5]黎森.生态博物馆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分析——以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139
    [6]方李莉.警惕潜在的文化殖民趋势——生态博物馆理念所面临的挑战[J].民族艺术,2005(3):11
    [7]潘年英.梭戛生态博物馆再考察[J].理论与当代,2005(3):7
    [8]甘代军.生态博物馆中国化的悖论[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2):72
    [1]李晓燕.从康德的“二律背反”到黑格尔的对立面的统一[J].甘肃理论学刊,1997(6):20
    [1]张誉腾.生态博物馆——一个文化运动的兴起[M].台北: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2004.40
    [1]挪威政府对贵州生态博物馆群给予捐助后,隆里古城生态博物馆曾向世界银行贷款对古城进行修筑。这属于中国生态博物馆生存环境的资金来源问题,此处不论述。
    [2]目前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茅贡乡有一座私人企业投资创办的中国首座民办生态博物馆——地扪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2005年由香港明德创意集团资助,“中国西部文化生态工作室”负责建设和运营管理。
    [1]潘年英.变形的“文本”——梭戛生态博物馆的人类学观察[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2):105
    [2]袁晶锦,夏鹏飞.生态博物馆群,给我们带来什么?[N].安吉新闻,2013-10-25(3)
    [3]参见国家文物局2011年8月17日下发的《关于命名首批生态(社区)博物馆示范点的通知》,文物博函[2011]1459号。
    [1]苏义鼎.结合生态博物馆理念探讨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D]:[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2]张涵.西安老字号保护之生态博物馆策略[D]:[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3]刘旭玲,杨兆萍,谢婷.生态博物馆理念在民族文化旅游地开发中的应用——以喀纳斯禾木图瓦村为例[J].干旱区地理,2005,28(3):414-418
    [4]周静.生态博物馆理念对川西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以理县桃坪羌寨为例[J].理论与改革,2008(2):
    112-114
    [5]陈燕.生态博物馆: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的和谐统一——建立云南元阳哈尼族梯田文化生态博物馆的构想[J].红河学院学报,2009,7(6):6-10
    [6]陈燕.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生态博物馆模式[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2):52-55
    [7]陈燕.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传统模式与生态博物馆模式比较[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25(3):45-48
    [1]段阳萍.中国西南民族地区不同类型生态博物馆的比较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2.3
    [2]苏东海.生态博物馆在中国的“本土化”[C].见: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选(卷二).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498
    [3][挪威]达格·梅克勒伯斯特.从挪威观点看贵州省生态博物馆项目[C].见:苏东海.交流与探索——2005年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13
    [1]“maul”在韩国被称为村庄,是韩国传统社会的最基本单元。Gangol Maul是韩国的一个村庄,该生态博物馆就是以此村庄命名。
    [2][美]露丝·本尼迪克.文化模式[M].何锡章,黄欢译.梦觉,鲁奇校.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96
    [1]丁鸿富,虞富洋,陈平.社会生态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114-117
    [1]丁鸿富,虞富洋,陈平.社会生态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189-190
    [2]吴克礼.文化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64
    [3]丁鸿富,虞富洋,陈平.社会生态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211-214
    [4][挪威]陶维·达儿.生态博物馆原则:专业博物馆学者和当地居民的共同参与[C].见:苏东海.交流与探索——2005年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174
    [1]费孝通.文化的生与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10
    [2]吴克礼.文化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56
    [3][美]梯利.西方哲学史[M].葛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481
    [4]吴恺.从康德的“二律背反”探讨身心修养中的对立与统一[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4,16(1):73
    [1]钟泰.中国哲学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201
    [2][法]阿尔贝特·施韦泽.文化哲学[M].陈泽环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130
    [3]王宁.生态伦理及其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5):22
    [4]吴恺.从康德的“二律背反”探讨身心修养中的对立与统一[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4,16(1):75
    [5]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某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
    [6]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99
    [7]丁鸿富,虞富洋,陈平.社会生态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32
    [8]丁鸿富,虞富洋,陈平.社会生态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196
    [9]丁鸿富,虞富洋,陈平.社会生态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196
    [1][法]雨果·戴瓦兰.未来的社区博物馆[J].宋向光译.中国博物馆,2011年合刊:56
    [2]黄春雨.社区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的思考[J].中国博物馆,2011年合刊:41
    [3][瑞典]伊娃·贝格达尔.瑞典的生态博物馆[J].中国博物馆,2005(3):54
    [4]段阳萍.中国西南民族地区不同类型生态博物馆的比较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2.103
    [1]尹绍亭.民族文化生态村——理论与方法[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2
    [2]尹绍亭,乌尼尔.生态博物馆与民族文化生态村[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9(5):32
    [3]尹绍亭,乌尼尔.生态博物馆与民族文化生态村[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9(5):33
    [4]刘魁立.文化生态保护区问题刍议[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3):9
    [5]参见苏联学者Ⅰ○.「.马尔科夫《社会生态学》中的相关内容,雒启珂、刘志明、张耀平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第35页。
    [6]高华.从生态社会学角度建设新农村[J].学术观察,2009(1):11
    [1]宋俊华.关于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几点思考[J].文化遗产,2011(3):6
    [2]《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在初始阶段暂定使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待日后条件成熟时正式命名为“文化生态保护区”。
    [3]笔者根据目前中国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相关资料整理。
    [4]孙海兰,焦勇勤.符号与记忆——黎族织锦文化研究[M].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243
    [5]宋俊华.关于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几点思考[J].文化遗产,2011(3):5
    [1]丁鸿富,虞富洋,陈平.社会生态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121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436
    [3]丁鸿富,虞富洋,陈平.社会生态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113
    [4][英]彼特·戴维斯.意大利生态博物馆现状评估[C].见:苏东海.交流与探索——2005年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108
    [1][英]彼特·戴维斯.评价生态博物馆现状和“成功的标准”[C].见:苏东海.交流与探索——2005年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97-98
    [2][美]露丝·本尼迪克.文化模式[M].何锡章,黄欢译.梦觉,鲁奇校.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8
    [3]参见丁鸿富,虞富洋,陈平合著的《社会生态学》中对露丝·本尼迪克文化模式理论的解释。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出版,第194页。
    [1]苏荣誉.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管理和利用[N].学习时报,2006-8-21(6)
    [2]苏荣誉.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安全[C].见:杭州市余杭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守护家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余杭论坛专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54
    [3]张誉腾.生态博物馆——一个文化运动的兴起[M].台北: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2004.213
    [4]Kenneth Hudson.The dream and the reality [J].Museums Journal,1992(4):27
    [1][挪威]陶维·达儿.生态博物馆原则:专业博物馆学者和当地居民的共同参与[C].见:苏东海.交流与探索——2005年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174
    [2][美]莱斯特·R·布朗.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4.297
    [1]Dominique Poulot. Identity as Self-Discovery: The Ecomuseum in France [M].Minneapolis: Universityof Minnesota press,1994
    [2]Peter Davis. Ecomuseums:ASence of Place [M].Leicester: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9
    [3][英]威廉·贝纳特,彼得·科茨.环境与历史——美国和南非驯化自然的比较[M].包茂红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
    [4][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吕瑞兰、李长生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5][德]恩斯特·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M].沉晖,海平,叶舟译.冯俊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6]张誉腾.生态博物馆——一个文化运动的兴起[M].台北: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2004
    [7]张誉腾.博物馆大势观察[M].台北: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2003
    [8]苏东海.中国生态博物馆[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
    [9]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纪实[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
    [10]尹绍亭.民族文化生态村——理论与方法[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11]丁鸿富,虞富洋,陈平.社会生态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1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13]贾珺.英国地理学家伊恩·西蒙斯的环境史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14]孙海兰,焦勇勤.符号与记忆——黎族织锦文化研究[M].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
    [15]方李莉等.陇戛寨人的生活变迁——梭戛生态博物馆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
    [16]唐恢一.系统学——社会系统科学发展的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17]钱学森.创建系统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18]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9]任重.社会生态学视阈下的安吉模式[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
    [20]王宏钧.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1][美]S·南达.文化人类学[M].刘燕鸣,韩养民编译.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22][美]莱斯特·R·布朗.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4
    [23][美]赵志裕,康萤仪.文化社会心理学[M].刘爽译.方文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4][日]中村俊龟智.文化人类学史序说[M].何大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5]熊坤新.民族伦理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26]刘金龙.文化社会学[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0
    [27]吴增基,吴鹏森,苏振芳.现代社会学(第二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8]刘康.全球化·民族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29]姚新勇.悖论的文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0]赵汀阳.没有世界观的世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1][美]露丝·本尼迪克.文化模式[M].何锡章,黄欢译.梦觉,鲁奇校.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32]吴克礼.文化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3]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34]费孝通.文化的生与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5]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6]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37]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38][苏]Ⅰ○.「.马尔科夫.社会生态学[M].雒启珂,刘志明,张耀平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
    [39]于海广、王巨山.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40]徐高龄.第三国策:论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1]王建民.中国民族学史·上卷[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
    [42]王铭铭.想象的异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散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43]许功明.博物馆与原住民[M].台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1998
    [44]许功明.原住民艺术与博物馆展示[M].台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2004
    [45]杨正文.苗族服饰文化[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
    [46]吴泽霖,陈国钧等.贵州苗夷社会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47]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贵州省志·民族志[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
    [48]吴秋林,伍新明.梭戛苗人文化研究——一个独特的苗族社区文化[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49]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工作方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50]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51]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52]朱祥贵.文化遗产保护法研究:生态法范式的视角[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53][加]威尔·金里卡.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M].邓红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54][德]沃尔夫冈·查普夫.现代化与社会转型[M].陈黎,陆宏成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5][英]马林诺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等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56][加]麦克切尔,[澳]克罗斯.文化旅游与文化遗产管理[M].朱路平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57][日]秋道智弥,市川光雄,大塚柳太郎.生态人类学[M].范广融,尹绍亭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58]马子富.西部开发与多民族文化[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59]杨玲,潘守永.当代西方博物馆发展态势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60]向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
    [61]向云驹.草根遗产的田野思想[M].北京:中华书局,2011
    [62]缪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3]杨建新.中国少数民族通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64]曹兵武.记忆现场与文化殿堂——我们时代的博物馆[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65]刘红婴.世界遗产精神[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66]刘红婴,王健民.世界遗产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67]石建中.民族博物馆学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人学出版社,2006
    [68]顾军,苑利.文化遗产报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9]鲍展斌.文化遗产哲思——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70]庄孔韶.人类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6
    [71]刘晖.旅游民族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72]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73]陈理.民族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74]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75]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关于文化建构价值意识的学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76]王艳平.遗产旅游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77]白庚胜.文化遗产保护诠说[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
    [78]张朝枝.旅游与遗产保护:基于案例的理论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79]彭兆荣.遗产:反思与阐释[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
    [80]魏小安、王洁平.创造未来文化遗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1]徐嵩龄等.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中国实践与理论进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82]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世界遗产相关文件选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3]金吾伦.生成哲学[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
    [84][美]梯利.西方哲学史[M].葛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85]钟泰.中国哲学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86][法]阿尔贝特·施韦泽.文化哲学[M].陈泽环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1]苏东海.交流与探索——2005年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C].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
    [2]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选[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3]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选(卷二)[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4]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选(卷三)[C].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
    [5]张永发.论民族博物馆建设[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6]王铭铭.中国人类学评论(第22辑)[C].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7]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2004)论文集[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8]王文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论文集[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9]杭州市余杭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守护家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余杭论坛专集[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10]郭宪曾.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
    [11]覃溥.守望家园——广西民族博物馆与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建设文集[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9
    [12]乔晓光.交流与协作——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文集[C].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
    [13]白振声.文化·生态与民族发展[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Kenneth Hudson.The dream and the reality[J].Museums Journal,1992(4)
    [2]Kenneth Hudson. Ecomuseums becomes more realistic[J].Nordisk Museologi,1996(2)
    [3]David Sekers.Quarry Bank Mill:a pragmatic perspective in ‘Defining the Undefinable’[J]MuseumJournal,1992(9)
    [4]Pierre Mayrand.Anew concept of museology in Quebec[J].Museum,1984(1)
    [5]René Rivard.Ecomuseums in Quebec[J].Museum,1985(4)
    [6]John Kinard.The Smithsonian’sAnacostia Neighborhood Museum[J].Curator,1968(3)
    [7][法]阿兰·茹贝尔.法国的生态博物馆[J].中国博物馆,2005(3)
    [8][瑞典]伊娃·贝格达尔.瑞典的生态博物馆[J].中国博物馆,2005(3)
    [9][日]大原一兴.当今日本的生态博物馆[J].中国博物馆,2005(3)
    [10][法]雨果·戴瓦兰.未来的社区博物馆[J].宋向光译.中国博物馆,2011年合刊
    [11][日]成田公明.法国环境问题的评价[J].环境科学与管理,1981(2)
    [12][美]倪威亮.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反思与展望——苏东海先生访谈[J].中国博物馆,2011年合刊
    [13][法]乔治·亨利·里维埃.生态博物馆——一个进化的定义[J].中国博物馆,1995(2)
    [14]苏东海.国际生态博物馆运动述略及中国的实践[J].中国博物馆,2001(2)
    [15]苏东海.生态博物馆在中国[J].北京观察,2008(7)
    [16]苏东海,毛颖,龚青.博物馆理论研究与博物馆发展方向——苏东海先生专访[J].东南文化,2012(1)
    [17]苏东海.关于生态博物馆的思考[J].中国博物馆,1995(2)
    [18]黄春雨.社区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的思考[J].中国博物馆,2011年合刊
    [19]黄春雨.中国生态博物馆生存与发展思考[J].中国博物馆,2001(3)
    [20]甄朔南.什么是新博物馆学[J].中国博物馆,2001(1)
    [21]洪成文.法国环境教育20年[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3(2)
    [22]潘守永.“第三代”生态博物馆与安吉生态博物馆群建设的理论思考[J].东南文化,2012(6)
    [23]潘守永.生态博物馆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历时性观察与思考[J].中国博物馆,2011年合刊
    [24]潘守永,覃琛.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的现在与未来[J].中国文化遗产,2011(6)
    [25]赵洪雅.生态博物馆参与性结构对比研究:以加拿大上比沃斯和中国梭戛生态博物馆为例[J].东南文化,2012(4)
    [26]尹绍亭,乌尼尔.生态博物馆与民族文化生态村[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
    [27]胡妍妍.博物馆与环境科学[J].中国博物馆,1986(2)
    [28]刘魁立.文化生态保护区问题刍议[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29]黎森.生态博物馆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分析——以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2(2)
    [30]刘世风,甘代军.生态博物馆运动的社会思想根源探析[J].东南文化,2011(5)
    [31]甘代军.生态博物馆中国化的悖论[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32]潘年英.梭戛生态博物馆再考察[J].理论与当代,2005(3)
    [33]潘年英.变形的“文本”——梭戛生态博物馆的人类学观察[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34]刘旭玲,杨兆萍,谢婷.生态博物馆理念在民族文化旅游地开发中的应用——以喀纳斯禾木图瓦村为例[J].干旱区地理,2005(3)
    [35]周静.生态博物馆理念对川西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以理县桃坪羌寨为例[J].理论与改革,2008(2)
    [36]陈燕.生态博物馆: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的和谐统一——建立云南元阳哈尼族梯田文化生态博物馆的构想[J].红河学院学报,2009(6)
    [37]陈燕.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生态博物馆模式[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38]陈燕.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传统模式与生态博物馆模式比较[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3)
    [39]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J].中国博物馆,2002(4)
    [40]胡朝相.生态博物馆理论在贵州的实践[J].中国博物馆,2000(2)
    [41]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的实践与探索——为贵州生态博物馆创建十周年而作[J].中国博物馆,2005(2)
    [42]安来顺.国际生态博物馆四十年:发展与问题[J].中国博物馆,2011年合刊
    [43]安来顺.2000年:国际博物馆面临的三个主要问题[J].中国博物馆,1996(2)
    [44]安来顺.博物馆与公众:21世纪博物馆的核心问题之一[J].中国博物馆,1997(4)
    [45]安来顺.博物馆与几个世界性问题[J].中国博物馆,1986(4)
    [46]安来顺.对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94年会学术论文的综述和初步研究[J].中国博物馆,1994(4)
    [47]安来顺.对“开放型”博物馆国际讨论的初步认识——“当代国际博物馆理论思潮”读书笔记之二[J].中国博物馆,2001(3)
    [48]雷虹霁,潘守永.民族地区博物馆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评述[J].东南文化,2012(4)
    [49]于鸣放.魁北克宣言[J].中国博物馆,1995(2)
    [50]宋俊华.关于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几点思考[J].文化遗产,2011(3)
    [51]韦祖庆.生态博物馆的美学内涵[J].贵州社会科学,2007(8)
    [52]方李莉.警惕潜在的文化殖民趋势——生态博物馆理念所面临的挑战[J].民族艺术,2005(3)
    [53]方李莉.全球化背景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贵州梭戛生态博物馆考察所引发的思考[J].民族艺术,2006(3)
    [54]方李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层社会背景——贵州梭戛生态博物馆的研究与思考[J].民族艺术,2007(4)
    [55]方李莉.西部人文资源与生态博物馆研究[J].民族艺术,2008(9)
    [56]张晓松.生态保护理念下的长角苗文化——贵州梭戛生态博物馆的田野调查及其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0(1)
    [57]乌力更.民族地区生态博物馆的建立健全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内蒙古为例[J].理论研究,2008(4)
    [58]徐娜.浅谈广西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持续性管理模式创新[J].艺术科技,2013(3)
    [59]郑威.生态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之桥——兼评广西贺州客家文化生态博物馆项目建设[J].社会科学家,2006(4)
    [60]单霁翔.论生态博物馆的原生态环境保护(上)[J].中国名城,2011(3)
    [61]单霁翔.论生态博物馆的原生态环境保护(下)[J].中国名城,2011(4)
    [62]单霁翔.安吉生态博物馆建设的核心理念[J].今日浙江,2011(2)
    [63]杨恕,曾向红.美国印第安人保留地制度现状研究[J].美国研究,2007(3)
    [64]张晋平.关于生态博物馆论文英文翻译的说明[J].中国博物馆,2005(3)
    [65]周真刚,胡朝相.论生态博物馆社区的文化遗产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02(2)
    [66]高华.从生态社会学角度建设新农村[J].学术观察,2009(1)
    [67]王聪聪.生态现代化的理论内涵探析[J].鄱阳湖学刊,2014(1)
    [68]李斌.美的生存论意蕴[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10)
    [69]李晓燕.从康德的“二律背反”到黑格尔的对立面的统一[J].甘肃理论学刊,1997(6)
    [70]吴恺.从康德的“二律背反”探讨身心修养中的对立与统一[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4(1)
    [7]王宁.生态伦理及其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5)
    [72][美]南茜·福勒.生态博物馆的概念与方法——介绍亚克钦印第安社区生态博物馆计划[J].罗宣,张淑娴译.冯承柏校.中国博物馆,1993(4)
    [1]段阳萍.中国西南民族地区不同类型生态博物馆的比较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2
    [2]钟经纬.中国民族地区生态博物馆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8
    [3]张涛.消解的边缘——一项关于路由的人类学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
    [4]余压芳.生态博物馆理论在景观保护领域的应用研究——以西南传统乡土聚落为例[D]:[博士学位论文].南京:东南大学,2006
    [1]苏荣誉.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管理和利用[N].学习时报,2006-8-21(6)
    [2]潘守永.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展现梯田文化[N].中国民族报,2010-11-26(9)
    [3]胡朝相.“六枝原则”与民族文化保护[N].中国文物报,2005-1-21(5)
    [4]胡朝相.生态博物馆与新农村建设[N].中国文物报,2008-1-11(6)
    [5]浙文.安吉生态博物馆落成开馆[N].中国文物报,2012-11-2(2)
    [6]袁晶锦,夏鹏飞.生态博物馆群,给我们带来什么?[N].安吉新闻,2013-10-25(3)
    [1]贵州梭戛生态博物馆编.中国贵州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资料汇编[G].1997
    [2]安吉生态博物馆内部资料:《中国生态博物馆总体规划》、《中国·安吉生态博物馆、专题生态博物馆、村落文化展示馆考核实施细则》、《中国·安吉生态博物馆、专题生态博物馆、村落文化展示馆考核评估办法》、《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中国·安吉生态博物馆群巡礼》、《中国·安吉生态博物馆参观指南》
    [3]《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国际文化旅游宪章》、《上海宣言》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