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汉语空间量表达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从意义入手,寻求形式和意义的互证。努力厘清三对关系:空间与实体,空间量与物量,空间量标记与物量标记。在与物量的辨析中建构空间量表达系统。重点选定了六个专题,着重解决过去习焉不察和解释不清的现象。理论运用务实为主,不囿于一家一派,以描写清晰和解释清晰为最高目标。各章安排如下:
     第一章,空间量问题概说。本章进行理论建构,文献综述和表达方式的归纳。空间量的定义是:语言表达中的空间概念所具有的量性特征。可分为事物自身的空间量属性(包括形状量、大小量、维度量),事物之间的空间量关系(包括主次关系、对等关系)。空间量在量范畴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
     第二章至第七章是在空间量理论框架下进行的六个专题研究,选取的语法事实分别与形状量、大小量、维度量、强弱度、全称量化、主观性问题相关。
     第二章,空间形状量与名量词系统。有近四成的名量词具有形状量,但“数量名”中物量的凸显导致了空间量的隐退,我们借鉴分类词重视“外形”的思路,将名量词分为“度量衡量词、形状量词、个化量词”三类“造词法”和“容器量词、临时量词”两类“用词法”,概括出“量词化”的实质就是“去空间量化”。
     第三章,空间大小量与名词、量词重叠。本章从理论上对物量的“多少量”和空间量的“大小量”作出区分,进而跨方言考察量词重叠中空间量的呈现问题。四川资中城区方言存在名词、量词重叠表“小量”的实例,这和普通话的表“多量”为主形成对比。我们对这些方言实例予以例举、分类和解释。
     第四章,空间维度量与存现句。本章重新审视存现句的构句规则与消歧问题,也即存现构式义和准入条件。我们认为空间量与主语/界标,物量与宾语/射体构成无标记组配,主、宾语对立依存,但并不同质。我们还重新看待宾位上数量定语的作用,提出“空间量单一”和“物量不光杆”两项限定原则。
     第五章,空间量强弱度与“可逆句难题”。本章针对可逆句的否定不对称现象,根据维度量强弱度分出三类实体名词:强空间量→弱空间量→零空间量,从空间量到物量形成一个连续统。我们发现只有强空间量出现的一类可逆句,涉及到空间分割,否定后才仍然对称。这类可逆句也能与存现句相呼应,能够添加维度量标记。这两方面的操作可以实现对“可逆句难题”的有效分解。
     第六章,空间全称量与“一、满、全”。本章引入全称量限以辨析“满NP”和“全NP”两类构式的似同实异:“满”是“空间全称量算子”,而“全”是“物量全称、整体量算子”,“满”和“全”做主语时分别担任存现主语和施动主语。“一”在空间全称量表达上更加主观化。我们再结合存现句与全称量,重新解释了“V满”问题。
     第七章,主观空间量与“在+处所”问题。本章从主观性角度考察“在+L”型空间量在四个句位上的主观性差异,尤其是言者对“在LV”和“V在L”两类空间量的参与度差异和主观渗入,以及“V在L”的进一步语法化。用统计数据描写并解释了四类构式的语体差异、成因及语用效果。
     第八章,结语。基于“空间量-物量”糅合与分离的全新视角。
With a semantic perspective, this dissertation is supposed to prove that thesyntatic structure and the semantics can support each other. It also tries to identifythree relations: the one between space and susbstance, the one between spacialquantity and substantial quantity, and the one between markers of spacial quantityand those of substantial quantity. In doing so, an expression system of spacialquantity is constructed. The dissertation selects six topics, each of which is devotedto explaining some habitual, therefore elusive, and vague phenomena. Theories aretaken only as tools to make clear description and explanation, which is the ultimategoal of the dissertation.
     The structure of the dissertation is as the fllowing: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It includes three parts: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literature review, and induction of the expression system of spacial quantity. Thischapter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s and classifications of spacial quantity. Spacialquantity means the quantitive features of spacial concepts in the Chinese languag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bstance itself, that is, the properties of spacial quantity,the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kinds: the measurements of form, size and dimension.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substance, spacialquantity fallsinto two kinds: primary and secondary relation, and equal relations.
     Chapter Two: Space Form Quantity and Measure Word System. In numbers,measure words and nouns, the prominence of substantial quantity leads to recessionof spacial quantity. And in reality, nearly fourty percent of measure words have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quantity. In the light of the fact that classifiers stress theform, measure word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kinds of word construction and twokinds of word usage. And it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grammarization of measurewords actually means the reduction of spacial quantity.
     Chapter Three: Space Size Quantity and the Repetition of Nouns and MeasureWords. This chapter tries to distinguish between substantial quantity and the sizequantity. It takes Zizhong dialect as a case study. In this dialect, the repetition of nouns and measure words indicates small spacial quantity, whereas the samephenomenon in Mandarian Chinese means the other way round.
     Chapter Four: Space Dimension Quantity and Existential Construction. It reviewsthe syntax of existential construction and disambiguation. It points out that the spacequantity acts as the subject/ground, the substantial quantity as the object, and thatthe subject and the object do not fall in the same kind. By reanalyzing the attributiveof the object, it puts forward two rules. One is that space quantity appears in asentence only once, and the other is that substance quantity does not stand by itself.
     Chapter Five: The Degree of Dimension Quantity and the Reversible SentenceProblem. Some reversible sentences, when negated, mean the same. But some otherreversible sentences can not do the same trick. In order to explain this problem, thischapter divides nouns into three kinds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dimension: thosewith a clear indication of spacial quantity, those with a weak indication of spatialquantity, and those with no indication of spatial quantity. And actually they consist ofa continuum from spatial quantity to substantial quantity. It turns out that onlyreversible sentences with clear indication of spatial quantity can mean the samewhen they are negated.
     Chapter Six: Universial Quantifiers and“Yi”,“Man”,“Quan”. This chapterintroduces universial quantifiers to distinguish between “Man+NP”and “Quan+NP”,the two of which are actually different although they seem the same.“Man” is anoperator of universial quantifiers,which works as the subject of existential sentences.“Quan” is an operator of the whole, which works as the agent subject.“Yi+NP” tendsto be more subective although it is close to “Man+NP”. In addition, by combiningexistential sentences and universial quantifiers, this chapter explains “V+Man” in anew way.
     Chapter Seven: Subjective Space Quantity and the Problem of “Zai+location”.“Zai+location” has four different positions in a sentence. By using interactivesubjective theory, this chapter focuses on the subjective understanding of “Zai+LV”and “V+Zai+L”, and on the further grammarization of “V+Zai+L”. It also uses statics todescribe and explain the stylistic differentiations of four constructions, their origins and pragmatic effect.
     Chapter Eight: Conclusion. This dissertation offers a new perspective ongrammatic study on the basis of the blending and dividing of spatial quantity andsubstantial quantity.
引文
①参见李宇明(1999)《论空间量》。另见李宇明(2000)《汉语量范畴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将两处“人类”换为“人们”,可能是更侧重对汉语量范畴系统的个性关注。
    ②可参见杨永龙(2011)《从“形+数量”到“数量+形”——汉语空间量构式的历时变化》,《中国语文》第6期。
    ①参见齐沪扬(1993)《现代汉语空间位置系统》,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齐沪扬(1998)《现代汉语空间问题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
    ②参见储泽祥(2010)《汉语空间短语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①“大、小、满、整、长、厚”类空间量度形容词约98个,占形容词总数的9.2%,据郑怀德、孟庆海2003《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加以统计。
    ①参见[英]戴维·克里斯特尔《现代语言学词典》(第四版,沈家煊译,商务印书馆2000),63页,“认知语法”词条。
    ①杨永龙(2011)也认为,重量的表达与空间量的表达一致,可以一并讨论。
    ②杨永龙(2011)《从“形+数量”到“数量+形”——汉语空间量构式的历时变化》(From“adjective+numeral+measureword”to“numeral+measureword+adjective”: The diachronicchange of the measurement construction in Chinese,刊于《中国语文》第6期。
    ③袁建新(2009)《光,空间量知觉和几何学——从牛顿的光学论休谟空间思想》(Light, thePerception of Spatial Magnitude and Geometry——Reconsidered Hume's Theory of Space fromNewtonian Perspectives),刊于《自然辩证法研究》第7期。
    ④李辉,闵嘉华等(2012)《坩埚中自由空间量对Bridgman法生长的CdZnTe晶体缺陷的影响》(Influence of Free-space Volume in Ampoule on Defects of CdZnTe Crystal GrownbyBridgman Method),刊于《无机材料学报》第8期。
    ①朱德熙:《语法讲义》4.12量词,第48页,商务印书馆,1982/2002年。
    ①陈望道:《论现代汉语中的单位和单位词》,载于《陈望道语文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年。
    ①如黄尚军《成都方言词汇》,成都:巴蜀书社,2006。
    ②崔荣昌(2010)《四川邛崃油榨方言记》(成都:巴蜀书社)(三十二量词条,第54条,P.390)
    ①李辉,闵嘉华等(2012)《坩埚中自由空间量对Bridgman法生长的CdZnTe晶体缺陷的影响》(Influence of Free-space Volume in Ampoule on Defects of CdZnTe Crystal GrownbyBridgman Method),刊于《无机材料学报》2012年第8期。
    ①参见范晓(2010),载张先亮,范晓等著《现代汉语存现句研究》(第一章,存现句的性质、范围、分类及其相关问题,P.1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①参见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赵元任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①关于“满楼”和“全楼”,储泽祥曾分析过,参见《“满+N”与“全+N”》,《中国语文》,1996年第5期。
    ①邓石如“字画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
    安丰存程工2011《汉语量词形态句法属性研究》,《汉语学习》第2期。
    安玉霞2006《存在句语义要素匹配关系研究》,北京语言大学硕士论文。
    ———2007《名词空间量对存现句理解的影响》,《汉语语法的认知与功能探索》(张旺熹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曹秀玲2005《现代汉语量限研究》,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
    ———2006《汉语全称限定词及其句法表现》,《语文研究》第4期。
    陈光2010《现代汉语量级范畴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陈平1987《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中国语文》第2期。
    ———1994《试论汉语中三种句子成分与语义成分的配位原则》,《中国语文》第3期。
    陈望道1932/2011《修辞学发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0《论现代汉语中的单位和单位词》,载于《陈望道语文论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陈小荷1994《主观量问题初探》,《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陈晓蕾2008《基于构式语法的双数量构式义分析》,载于张旺熹主编《汉语句法结构隐性量探微》,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陈玉洁2007《量名结构与量词的定语标记功能》,《中国语文》第6期。
    陈月明1995《表钱和物的“数量”+“数量”结构》,《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储泽祥1996《“满+N”与“全+N”》,《中国语文》第5期。
    ———1997《现代汉语的命名性处所词》,《中国语文》第5期。
    ———1997《现代汉语方所系统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动词的空间适应性情况考察》,《中国语文》第4期。
    ———2004《汉语“在+方位短语”里方位词的隐现机制》,《中国语文》第2期。
    ———2010《汉语空间短语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崔荣昌2010《四川邛崃油榨方言记》,成都:巴蜀书社。
    崔希亮2000《空间方位场景的认知图式与句法表现》,《中国语言学报》(十),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空间方位关系及其泛化形式的认知解释》,《语法研究和探索》(十),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汉语空间方位场景与论元的凸显》,《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2002《空间关系的类型学研究》,《汉语学习》第1期。
    大河康内宪1985/1993,《量词的个体化功能》,《日本近现代汉语研究论文选》,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戴浩一1981《现代汉语处所状语的两种功能》(宋玉柱译),《徐州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
    ———1988《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黄河译),《国外语言学》第1期.原文题目为
    Temporal Sequence and Chinese Word Order,刊于Typological Studies in Language,Volume6,1985。
    戴维·克里斯特尔(David Crystal)编《现代语言学词典》A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and Phonetics(第四版),沈家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单宝顺2011《现代汉语处所宾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丁加勇2006《容纳句的数量关系、句法特征及认知解释》,《汉语学报》第1期。
    丁雪欢2007《从认知视角看“整(个)+N”和“全+N”》,《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第3期。
    董为光2000《汉语副词的数量主观评价》,《语言研究》第1期。
    董秀芳2013《从现代汉语个体量词的名性特征看其内部差异》,《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杜海军盛爱萍2008《双数量结构研究述评》,《语文学刊》第1期。
    范方莲1963《存在句》,《中国语文》第5期。
    范继淹1982《论介词短语“在+处所》,《语言研究》第1期。
    方经民1987《汉语“左”“右”方位参照中的主视和客视》,《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1987《现代汉语方位参考聚合类型》,《语言研究》第2期。
    ———1999《汉语空间方位参照的认知结构》,《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1999《论汉语空间方位参照认知过程中的基本策略》,《中国语文》第1期。
    ———2000《论汉语空间方位参照过程中的语义理解》,《面临新世纪挑战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2《论汉语空间区域范畴的性质和类型》,《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2002《现代汉语空间方位参照系统认知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高桥弥守彦2007《关于“过”和空间词的关系》,《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文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橋弥守彦2011『中日対照言語学概論—文法編(試行本)—』,東京:日本語文法研究会。
    —————2009『格付き空間詞と<ひと>の動作を表す動詞との関係—日中対照研究を視
    野に入うれて—』,語学教育フォーラム,第17号,大東文化大学語学教育研究所。
    葛新2009《现代汉语序列问题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郭锐1993《汉语动词的过程结构》,《中国语文》第6期。
    ———2002《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郭熙1986《“放到桌子上”、“放在桌子上”、“放桌子上”》,《中国语文》第1期。
    郭继懋1999《再谈量词重叠形式的语法意义》,《汉语学习》第4期。
    郭先珍2002《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北京:语文出版社。
    何杰2001《现代汉语量词研究》(修订版),北京:民族出版社。
    侯友兰1998《量词重叠的语法语义分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第3期。
    胡附1987《数词和量词》,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胡范铸2002《第五章修辞》,载于张斌主编2002《新编现代汉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胡建锋2007《现代汉语非预期信息表达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华玉明1994《试论量词重叠》,《邵阳师专学报》第3期。———2003《汉语重叠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
    荒川清秀1982「日本語名詞のトコロ(空間)性—中国語との関連で—」,『日本語と中国語の対照研究』,第6号,日中対照研究会。
    ————1992「日本語名詞のトコロ(场所)性—中国語との関連で—」,『日本語と中国語の対照研究論文集(上)』71-94,くろしお出版。
    ————2004「空間名詞と空間化」,『国文学解釈と鑑賞』878,至文堂。
    ————2005「“买回来”と“寄回来”—中国語における他動詞+方向補語の構造—」,『中国語学』252,日本中国語学会。
    ————2006「“坐进来”と“送回去”—“坐”“站”“躺”+方向補語に見られる三つのタイプ」,『中国語の補語』,白帝社。
    黄南松1996《论存在句》,《汉语学习》第4期。
    黄尚军2006《成都方言词汇》,成都:巴蜀书社。
    黄盛璋1961《两汉时代的量词》,《中国语文》第8月号。
    黄载君1964《从甲骨文金文量词的应用考察汉语量词的起源与发展》,《中国语文》6期。江蓝生1994《“动词+X+地点词”句型中介词“的”探源》,《古汉语研究》第4期。蒋遐2010《整指全称数量结构与语法转喻》,《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蒋颖2009《汉藏语系语言名量词比较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蒋绍愚1999《抽象原则和临摹原则在汉语语法史中的体现》,《古汉语研究》第4期。
    蒋绍愚曹广顺主编2005《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北京:商务印书馆。
    蒋协众2012《量词重叠的类型学考察》,第17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论文,上海。
    李虹齐沪扬2009《汉语“V满”结构的情状类型与句式选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李辉闵嘉华等2012《坩埚中自由空间量对Bridgman法生长的CdZnTe晶体缺陷的影响》,《无机材料学报》第8期。
    李宝伦潘海华2005《基于事件的语义学理论》,载于《语言学前沿与汉语研究》,刘丹青主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李东梅2008《浅论空间量度形容词的句法特点》,《长江学术》第4期。
    李赓均1988《试说“双数量结构”》,《第二届国际汉语大会论文集》,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李计伟2009《汉语名量词的语法化与“名+量”式双音词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李劲荣2007《汉语量范畴研究的若干问题》,《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五期。
    李临定1960《试论表“每“的数量结构对应式》,《中国语文》第11期。———1986《现代汉语句型》,北京:商务印书馆。
    李善熙2003《汉语“主观量”的表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
    李文浩2009《“满+N”与“全+N”的突显差异及其隐喻模式》,《语言科学》第3期。
    ———2010《量词重叠与构式的互动》,《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2011《突显观的构式研究——以现代汉语若干“全量/强调”义构式为例》,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李先银2009《汉语个体量词产生过程构拟》,《韩中言语文化研究》第20辑。
    李向农1997《现代汉语时点时段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秀明2012《陈望道先生的篇章语言学思想探微》,中国修辞学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
    李英哲2013《空间顺序对汉语语序的制约》,《汉语学报》第1期。
    李宇明1996《论词语重叠的意义》,《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1998《论数量词语的复叠》,《语言研究》第1期。
    ———1999《空间在世界认知中的地位》,《湖北大学学报》第3期。
    ———1999《论空间量》,《语言研究》,第2期。
    ———2000《汉语量范畴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量词与数词、名词的扭结》,《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李宗江2005《语法化的逆过程:汉语量词的实义化》,载于《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二)》,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3《关于词汇化的概念及相关问题》,《古汉语研究》第2期。
    李宗江王慧兰2011《汉语新虚词》,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廖秋忠1983《现代汉语篇章中空间和时间的参考点》,《中国语文》第4期。
    ———1989《空间方位词和方位参考点》,《中国语文》第1期。
    刘顺2003《现代汉语名词的多视角研究》,学林出版社。
    刘大为2010《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上)(下)》,《当代修辞学》第3、4期.
    刘丹青2001《方所题元的若干类型学参项》,《中国语文研究》第1期。
    ———2003《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商务印书馆。
    ———2008《汉语名词性短语的句法类型特征》,《中国语文》第1期。
    刘丹青主编2005《语言学前沿与汉语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刘丹青主编唐正大副主编2012《名词性短语的类型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刘街生2003《现代汉语动量词的语义特征分析》,《语言研究》第2期。
    ———2009《存在句的构成、理解和语用状态》,《当代语言学》第3期。
    ———2010《现代汉语中的分裂不及物性现象》,《当代语言学》第2期。
    ———2013《存在句的动词考察》,《汉语学习》第1期。
    刘宁生1994《汉语怎样表达物体的空间关系》,《中国语文》第3期。
    刘世儒1965《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北京:中华书局。
    鲁川2001《汉语语法的意合网络》,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预想论”:现代汉语顺序的认知研究》,《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陆丙甫2005《语序优势的认知解释(上/下):论可别度对语序的普遍影响》,《当代语言学》,第1、2期。
    ———2010《汉语的认知心理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陆俭明1985《关于“去+VP”和“VP+去”句式》,《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1986《周遍性主语句及其他》,《中国语文》第3期。
    ———1988《现代汉语中数量词的作用》,《语法研究和探索》(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V来了”试析》,《现代汉语句法论》,商务印书馆。
    ———1997《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2004《句式语法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中国语文》第5期。
    陆俭明沈阳2003《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鹿荣2006《现代汉语供用-益得类可逆句式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鹿荣齐沪扬2010《供用句的语义特点及可逆动因》,《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吕叔湘1954《关于汉语词类的一些原则性问题》,《中国语文》第9、10期。
    ———1964《方位词使用情况的初步考察》,商务印书馆。
    ———1999《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
    马庆株1997《“V来/去”与现代汉语动词的主观范畴》,《语文研究》第3期。
    ———1998《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孟琮1987《动趋式语义举例》,《句型和动词》,语文出版社。
    孟庆海1986《动词+处所宾语》,《中国语文》第4期。
    孟艳华2009《空间量在“V+数量词+结果宾语”构式中的作用》,《汉语句法结构隐性量探微》(张旺熹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9《事件建构与现代汉语结果宾语句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牛保义编著2011《构式语法理论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潘文2003《现代汉语存在句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5《试论“满N1的N2”的结构和功能》,《语文研究》第2期。
    齐沪扬1993《现代汉语空间位置系统》,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1994《“N+在+处所+V”句式语义特征分析》,《汉语学习》第6期.
    ———1995《位置句中动词的配价研究》,《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空间位移中主观参照来/去的语用含义》,《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1998《现代汉语空间问题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0《动词移动性功能的考察和动词的分类》,《语法研究和探索(十)》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指示参考位置的方位短语的认知规则》,《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一),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任鹰1999《主宾可换位供用句的语义条件分析》,《汉语学习》第3期
    邵洪亮2003《“V在+L”格式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邵敬敏1996《动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动词的选择关系》,《中国语文》第2期。
    沈敏郭珊珊2007《再说“V满”及其相关问题》,《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沈阳1995《数量词在名词短语移位结构中的作用与特点》,《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沈家煊1995《“有界”与“无界”》,《中国语文》第5期。
    ———1999《“在”字句和“给”字句》,《中国语文》第2期.
    ———1999《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9《方所》,载于《汉英对比语法论集》(赵世开主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2006《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2006《转指和转喻》,《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沈家煊主编2005《现代汉语语法的功能、语用、认知研究》,商务印书馆。
    沈庶英2000谈约量时间词,《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盛林2003现代汉语的量词短语与量词式结构,《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石毓智1996《试论汉语的句法重叠》,《语言研究》第2期。
    ———1996试论汉语的句法重叠,《语言研究》第2期。
    ———2000汉语的有标记和无标记语法结构,《语法研究和探索》(十),商务印书馆。
    ———2001《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1《形状量词的认知基础》,《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2003《汉语的“数”范畴与“有定”范畴之关系》,《语言研究》第2期。
    税昌锡邵敬敏2001《“V+满”的句法语义分析》,载于《从语义信息到类型比较》,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宋文辉2007《再论影响“在+处所”句法位置的因素》,《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宋玉柱1981《关于量词重叠的语法意义》,《现代汉语语法论集》,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2《动态存在句》,《汉语学习》第6期。
    ———1982《可逆句》,《中国语研究》第21号。
    ———1989《完成体动态存在句》,《汉语学习》第6期。
    唐依力2012《汉语处所范畴句法表达的构式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田中茂範松本曜1997/2003『空間と移動の表現』,日英語比較選書6,株式会社研究社。
    王芳2012《重叠、对称和并列之间的关系》,第17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论文,上海。
    王还1957《说“在”》,《中国语文》第2期。
    ———1980《再说说“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王珏洪琳2012《个化的范围、类别与认知机制》,第17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论文,上海。
    王红旗1999《说说“V满”》,《汉语学习》第3期。
    王建军2003《汉语存在句的历时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
    王一平1999《介词短语“在+处所”前置、中置和后置的条件和限制》,《语文建设》第5期。
    文炼1984《处所、时间与方位》,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吴为善2011《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吴卸耀2006《现代汉语存现句》,上海:学林出版社。
    徐丹1992《汉语里的“在”与“着(著)”》,《中国语文》第6期。
    ———1994《关于汉语里“动词+X十地点词”的句型》,《中国语文》第3期。
    杨凯荣2003《“量词重叠+(都)+VP”的句式语义及其动因》,《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杨素英黄月圆曹秀玲2004《现代汉语数量表达问题研究》,《语言文字应用》第2期。
    杨永龙2011《从“形+数量”到“数量+形”———汉语空间量构式的历时变化》,《中国语文》第6期。
    姚占龙2005《现代汉语程度量表达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叶华2007《现代汉语双量词构式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殷志平2002《关于数量对应句》,《语言研究》第3期。
    ———2002《也谈约量时间词》,《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雍茜2012《构式“VP+在+L”与动词的语义整合》,《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第1期。
    俞咏梅1999《论“在+处所”的语义功能和语序制约原则》,《中国语文》第1期。
    袁建新2009《光,空间量知觉和几何学——从牛顿的光学论休谟空间思想》,《自然辩证法研究》第7期。
    袁毓林2004《容器隐喻、套件隐喻及相关的语法现象——词语同现限制的认知解释和计算分析》,《中国语文》第3期。
    张斌1998《汉语语法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商务印书馆。
    ———2005《现代汉语语法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
    张斌主编2010《现代汉语描写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张赪1997《论决定“在L+VP”或“VP+在L”的因素》,《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2001《现代汉语介词词组“在L”与动词宾语的词序规律的形成》,《中国语文》第2期。
    ———2012《类型学视野的汉语名量词演变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敏199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张伯江1991《动趋式里宾语位置的制约因素》,《汉语学习》第6期。
    ———2000《论“把”字句的句式意义》,《语言研究》第1期。
    张伯江方梅1996《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张国宪1996《形容词的记量》,《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2005《性状的语义指向规则及句法异位的语用动机》,《中国语文》第1期。
    ———2006《典型补语的非可控句位义》,《中国语言学报》第12期。
    ———2009《“在+处所”构式的动词标量取值及其意义浮现》,《中国语文》第4期。
    张国宪卢建2010《“在+处所”状态构式的事件表述和语篇功能》,《中国语文》第6期.
    ——————2012《言者的情感表达与定语的句位占据》,第17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论文。
    张静静2011《整指全称限定词偏误分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第6期。
    张丽群2004《“一、满、全”的语用特征及其认知模式》,[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第6期。
    张旺熹1999《“双数量结构”的语义及其句法影响》,载《汉语特殊句法的语义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张先亮范晓2010《现代汉语存在句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张谊生2006《试论主观量标记“没”、“不”、“好”》,《中国语文》第2期。
    赵国军2008《现代汉语变量表达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赵金铭1995《现代汉语补语位置上的“在”和“到”及其弱化形式“·de”》,《中国语言学报》第7期。
    ———1997《现代汉语中“满”和“一”的不同分布及其语义特征》,《汉语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语文出版社。(原载日本大修馆《中国语》1989年第11期。)
    赵元任1979《汉语口语语法》,吕叔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郑怀德孟庆海2003《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中共资中县委组织部主编1995《中国共产党四川省资中县组织史资料(1987.10-1993.03)》,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12《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商务印书馆。
    周韧2011《“全”的整体性语义特征及其句法后果》,《中国语文》第2期
    周小兵王宇2007《与范围副词“都”有关的偏误分析》,《汉语学习》,2007,第1期。
    朱军2010《汉语构式语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朱德熙1980《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中国语文》第2期。
    ———1981《“在黑板上写字”及相关句式》,《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1982《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
    宗守云2010《集合量词的认知研究》,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邹海清2004《供用句的非动态性特征和句式语义》,《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11期。
    邹韶华1984《现代汉语方位词的语法功能》,《中国语文》第3期。
    Adams,Karen L. and Nancy Faires Conklin.1973. Towards a theory of natural classification,
    Papers from the Annual Regional Meeting of the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9:1-10.
    Adele E.Goldberg,1995,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吴海波译,冯奇审订,2007。
    Aikhenvald,Alexandra Y.2000. Classifiers:A typology of noun categorization device.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llan,Keith1977Classifiers. Language53:285-311.
    Bisang,Walter.1996. Areal typology and grammaticalization:Processes of grammatocalizationbased on nouns and verbs in east and mainland south east Asian languages,Stdies in Language20.3:519-597.
    Fauconnier&M. Turner2002The Way We Think. New York:Basic Books.
    Fauconnier, G.1985Mental Spaces: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Cambridge,Mass.:MIT Press.
    Fauconnier, G.1997Mapping in Thought and Languag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oucault, M.(1980). Questions on geography. In C. Gordon (ed.), Power/Knowledge:Selected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1972-77.New York:Pantheon.6377.
    Goldberg.Adele E.1995《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吴海波译2007北京大学出版社。
    Greenberg,Joseph H.1972/1990.Numeral classifiers and substantival number:Problems in thegenesis of a linguistic type, in Keith Denning and Suzanne Kemmer(ed.), On Language-SelectedWritings of Joseph H.Greenberg:166-193.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Johnson Mark. The Body in the Mind: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magination andReason.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Lakoff&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Lakoff,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Langacker,R.W.1987/1991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s.1&2,Stanford UniversityPress.
    Sam McBratney&Anita Jeram(爱尔兰)著,梅子涵译2008《猜猜我有多爱你》,济南:明天出版社。
    Smith,Carlota S.1991/1997The Parameter of Aspect.2nded.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Publishers.
    Stephen C.Levinson2003Space in Language and Cognition:Exploration in Cognitive Diversity《语言和认知空间:认知多样性探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剑桥大学出版社。
    Sweetser,Eve1990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Metaphor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Semantic Struc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ai,James H-Y and Fangyi Chao.1994. A semantic study of the classifier zhang,Journal of the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29.3:67-78.
    Tai,James H-Y and Liangqing Wang.1990. A semantic study of the classifier tiao, Journal of the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25.1:35-56.
    Talmy,Leonard2000Toward A Cognitvie Semantics,Volume1:Concept Structuring System,The MIT Press,Combridge,Massachusetts,London,England.
    Ungerer, F.&H. J. 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Beijing:Foreign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认知语言学导论》,彭利贞、许国萍、赵微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