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经济鉴证类中介组织的经济学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市场中介组织的产生离不开社会分工和企业的发展,经济鉴证类中介组织的出现及制度变迁同样也是在资本社会化、股份公司大量发展、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相分离的背景下推进的。该类中介组织产生的机理论于矫正企业会计信息产权博弈中的悖论,其主要功能是通过第三方鉴证弥补市场企业信息显示失灵问题,从而具有实现合作剩余分配和扩大社会合作剩余总额的作用,由此可以进一步论证该类中介组织实质上也就是市场经济中实现外部性交易成本相对内部化的一种形式。而实现该类组织有效性的前提条件是中介组织能够保持第三方的独立性。作为盈利性中介组织,势必要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独立公正的社会目标与组织经济利益目标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矛盾,而通过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经营者审计合谋的决策模型分析发现,选择合谋作假是目前该类中介组织在处理这种矛盾时的一个理性选择。本文就此深入分析了我国该类中介组织出现诚信危机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初步的制度设计,为确保各种制度设计的落实,有必要从总体上探讨该类中介组织的管模式。
Market medi-organization' bringring is away from dividing the work of society and development of company. The appearance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of economic Certificate medi-organization alse based on the capital socialization, the largeness development of joint-stock company and the separate between enterprise proprietors and operators. The produce mechanism of this kind of medi-organization is rectify the falsity in play chess of enterprise accountant information property rights. Its mostly function is make up the failure of market enterprise information display. Accordingly it has the action of implement and enlarge the social cooperate leavings. Thereout we can more argument this kind of medi-organization substantially is a form of implement interior turn from exterior transaction cost. Moreover the premise condition of implement the validity of this kind of medi-organization is keeping its independence. By way of seeking-profit medi-organization, it certainly will go in for most profit, moreover, the c
    onflict between social aim of fair and organization' s aim of profit will occur because of the throng complications' s infection. By analysis of the decision-making model of the audit cahoots between Chinese accountant office and enterprise in stocking-market, we can find medi-organization choosing cahoots and gammon is logos. At this point this text thoroughly analyses the mostly causations of this kind of medi-organization' trust crisis, and advance the fringe system design. In order to insure the fringe system design put into effect, we need collectivity discuss the manage model of this kind of medi-organization.
引文
[1] [美]乔·B·史蒂文斯.《集体选择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9.12。
    [2] [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1995.4。
    [3] [美]丹尼斯·卡尔顿、杰弗里·佩罗夫.《现代产业组织》.上海三联书店.1998.9。
    [4] 金祥荣、张金山、郑勇军等.《组织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5。
    [5] [美]丹尼尔·W·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上海三联书店.1996.8。
    [6] 张军.《现代产权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4.11。
    [7] Y·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7.6。
    [8] 李恒光、王雁.《成功中介必读——制度创新与中介组织培育》.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年6月。
    [9] 江小涓等.《体制转轨中的增长、绩效与产业组织变化——对中国若干行业的实证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9.5。
    [10]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6.8。
    [11] 李建德,《经济制度演进大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4。
    [12] 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
    [13] 汪斌等.《产业经济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11。
    [14] 李会明.《产权效率论》.立信会计出版社.1995.7。
    [15] [美]H·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书店.1994.12。
    [16] [美]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上海三联书店.1994.11。
    [17] 毛寿龙、李梅.《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0.8。
    [18] 陈郁编.《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1996.10。
    [19] 曹建海.《过度竞争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1。
    [20] 路易斯·普特曼、兰德尔·克罗茨纳编.孙经纬译.《企业的经济性质》.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6。
    
    
    [21] 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8。
    [22] 李树华,《审计独立性的提高与审计市场的背离》,上海三联书店,2000.12。
    [23] [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 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11。
    [24] 吴正大、宋美光,《中介机构风险与防范》,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10月。
    [25] 陶长琪,《信息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7。
    [26] 谢康、乌家培编,《阿克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论文精选》,商务印书管,2002.12。
    [27] 陈汉文、王华、郑鑫成,《安达信:事件与反思》,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6。
    [28] 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三联书店(北京),2003.8。
    [29] 陈志武、周年洋,《安然:华尔街完美案例》,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8。
    [30] 罗必良,《经济组织的制度逻辑》,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8。
    [31] 朱柏铭编著,《公共经济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9。
    [32] 余玉苗、李国运、吴联生,《以史为鉴——注册会计师职业发展史》,1997.5。
    [33] 李勇等主编,《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服务行业发展理论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34] 晓远,《试论会计信息披露的供给理论》,《会计研究》,1998年第6期。
    [35] 骆红艳,《对会计师事务所发展模式的探讨》,《四川会计》2001年第6期。
    [36] 谢德仁,《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理论分析》,《会计研究》2002年第2期。
    [37] 董连德、陈晓果,《业绩评价对代理人(经理人)的行为影响》,《四川会计》,2000年第12期。
    [38] 聂学群,《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现状与规范》,《江苏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2000年第9期。
    [39] 黄勇,《中介组织经济学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40] 李心合,《会计制度的信誉基础》,《会计研究》,2002年第4期。
    [41] 杜兴强,《会计信息产权的逻辑及其博弈》,《会计研究》,2002年第2期。
    [42] 杨宗昌、钟子亮,《会计信息揭示的博弈论分析》,《财务与会计导刊》,2002年第3期。
    [43] 贾俊耀、郭兆晶,《理想选择——有限责任合伙制事务所》,《中国统计》2002
    
    年第6期。
    [44] 万继峰、李静,《从“安然案”看现行独立审计制度的缺失及改进》,《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2002年第7期。
    [45] 马龙龙、李智等,《透视商会:从理论定位到体系构建》,《商贸经济》,2003第6期。
    [46] 杨波,《规范市场秩序的民间“经济警察”——国外注册会计师行业体制给我们的启示》,《中外体制比较》,2001年第1期。
    [47] 叶陈刚,《注册会计师审计诚信的现实反思——323位中国注册会计师问卷调查分析》,《审计研究》,2003年第2期。
    [48] 原红旗、李海建,《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规模与审计质量》,《审计研究》,2003年第1期。
    [49] 陈涛,《加入WTO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影响及对策》,《现代审计》,2002年第1期。
    [50] 平新桥,李自然,《上市公司再融资资格的确定与虚假信息披露》,《经济研究》,2003年第2期。
    [51] 吴意芸,《交易成本论》,《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52] 刘峰、郭永祥、任承彝,《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审计合谋的经济分析》,《经济体制改革》,2002年第3期。
    [53] 道格拉斯·C·诺斯:《交易成本、制度和经济史》,《经济译文》,1994年第2期。
    [54] Arrow K. J., The limit of Organization. New York: Norton, 1974.
    [55] Olson, Mancur,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56] Williamson O E., Economic Organization.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86.
    [57] Williamson O E., The Modern Corporation: Origins, Evolution, Attributes.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81. 19
    [58] Larsson, Rikard. The handshake between invisible and visible hands. 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Management & Organiazation; Spring 1993。
    [59] Bennentt, R. J., "Business associations: their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overnment policy and the growth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20~(th) ISBA National Small Firms Policy and Research Conference, November, 1997。
    [60] William R. Kinney, Jr., Auditor Independence: A Burdenssome Constrait or Core Value, Accounting Horizons, March 1999: 69-75.
    [61] Coase, R. H., The firm, The Market, and the law,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