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享有国际声誉的法国人类学家和哲学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1908-2009)从索绪尔、雅各布森等人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中获得理论灵感,将结构主义方法运用到人类学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影响波及哲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历史学、心理学、文学、艺术学、民俗学等十余个学科。在列维-斯特劳斯长达一个世纪的生命历程中,他把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学术研究上,相继出版了《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忧郁的热带》、《结构人类学》(2卷)、《图腾制度》、《野性的思维》、《神话学》(4卷)等十余本著作,亲属关系、图腾制度、原始思维和神话学构成了列维-斯特劳斯人类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国内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人类学和哲学领域,对列维-斯特劳斯著作中艺术问题的重视程度相对不够。就世界范围来看,研究列维-斯特劳斯的艺术人类学思想代表了列维-斯特劳斯研究的一种新趋向。研究列维-斯特劳斯的艺术人类学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其人类学思想,而且能够为文学、艺术理论的发展及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建构提供启思和借鉴。
     由于列维-斯特劳斯本人独特的艺术家气质及其对艺术的偏好,他在人类学研究过程中对艺术多有谈及,他不仅专门研究过原始造型艺术,而且还运用结构主义方法解读过文学和音乐作品,他甚至将神话径直看作是艺术作品,文学(以15、16世纪的欧洲长篇小说为代表)和音乐(以17、18世纪的古典音乐为代表)在某种程度上只是共享了神话的遗产,在他看来,就人类思维发展的角度而言,这三者之间实际上存在着由神话到文学再到音乐的演变过程,由此可见,原始造型艺术、神话、文学和音乐实际上构成了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四个面相。虽然作为一名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在其学术研究过程中没能将田野调查贯彻到底,但是作为结构主义的衷心拥护者,列维-斯特劳斯在其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却始终贯穿着结构主义的自觉的方法论意识,因此,立足于列维-斯特劳斯的文本实际,我们可以将其艺术人类学思想的构成概括为:一个方法+四个面相,即结构主义方法和原始造型艺术、神话、文学和音乐面相。另外,对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把握离不开对其具体生存场域、思想生成因子的详细考察及深入发掘,这是我们了解、评判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前提,就此而言,对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生成背景的考察同样是其艺术人类学思想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本选题立足于前人的既有研究成果,通过综合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发生学方法及比较研究方法意在系统爬梳散见于列维-斯特劳斯著作中的相关美学、艺术见解,进而达到对列维-斯特劳斯的艺术人类学思想进行全面系统把握的目的。论文主要分为九个部分:
     导论部分首先介绍人类学及艺术人类学的一般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意义做一初步估量,进而围绕这一课题全面梳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最后对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及方法予以说明。
     第一章主要对列维-斯特劳斯的生平、著作及其艺术人类学思想的产生背景进行详细论述,这是我们对列维-斯特劳斯的艺术人类学思想进行具体研究、评价的前提。结合列维-斯特劳斯的著述情况,文章将其生平划分为知识积累期、游学流浪期、学术发轫期、学术鼎盛期和学术回顾期五个时期。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产生在宏观上主要源于政治上二战后殖民地人民掀起的民族解放潮流、科技上现代科技革命的影响及其所引发的科学思潮及文化上“语言论转向”的兴起这三方面因素;现代语言学理论、精神分析学说、地质学、马克思主义学说及以涂尔干、莫斯等人为代表的法国社会学理论构成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列维-斯特劳斯本人的艺术家气质及对艺术的热爱直接促成了其艺术人类学思想的产生。
     第二章主要探讨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方法论特色。本章主要围绕“结构”范畴展开论述,着重考评其生成流变及其在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中的具体所指。皮亚杰认为,结构主义具有整体性、转换性及自身调节性的特征,文章同意皮亚杰的这一概括,同时认为,结构主义经历了一个由语言学过渡到人类学进而转向文艺理论的演变过程,它可以辨析出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或研究方法的“结构”和作为一种哲学思潮的“结构主义”两层含义来。就列维-斯特劳斯本人的实际而言,他的结构主义具有系统性、关系性(二元对立性)、共时性、转换性、恒定不变性及无意识性六大特征,它为人类本身所固有,主要源于人类心灵的无意识运作。
     第三章主要探讨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原始造型艺术面相,着重介绍列维-斯特劳斯对原始造型艺术“裂分表现”法及面具艺术的研究。文章认为,列维-斯特劳斯的原始造型艺术研究可以分为从艺术内看艺术和从艺术外看艺术两个层次:从艺术内看艺术是列维-斯特劳斯通过运用结构主义方法对原始艺术造型特征的分析;从艺术外看艺术则是从文化角度对原始造型艺术意蕴的深度发掘。这种二层次分析法在列维-斯特劳斯对原始造型艺术的“裂分表现”法及面具艺术研究中体现的极为明显。
     第四章主要探讨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神话面相,着重从列维-斯特劳斯的图腾研究、“野性的思维”研究及神话研究三个方面展开。列维-斯特劳斯将图腾视为一种语言学事实,认为图腾制度是人类思维方式的反映。他认为野性的思维是一种同科学思维相平行的思维,在本质上它是一种未驯化状态的思维,遵循着感性的逻辑,是理智的修补术。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解读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可以他对俄狄浦斯神话的解读为代表,在解读策略上主要立足于神话自身对其进行结构分析;后一个阶段则以他对阿斯迪瓦尔的武功歌的解读为代表,不仅重视对神话文本进行结构分析,而且又力求将结构分析与神话所产生的具体文化背景相联系,仔细考辨文本内外的联系,这种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的神话解读策略是列维-斯特劳斯神话研究之结构主义特色的真正代表。
     第五章主要探讨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文学面相,着重从列维-斯特劳斯的诗歌研究、小说、散文及戏剧研究等方面展开。在列维-斯特劳斯的诗歌解读方面,文章认为,真正能代表列维-斯特劳斯诗学思想的与其说是他和雅各布森联手的对《猫》的分析,毋宁说是他本人对《秋水仙》的解读,前者只是结构方法在诗歌解读上的初次尝试,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失误,后者代表了其作为一名艺术人类学家在诗歌解读上的真正立场,即既从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入手对诗歌本身进行形式分析,又从人类学入手对其形式分析进行进一步验证,这种内外兼修的诗学研究方法代表了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中文学面相的真正底色。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文学面相除了反映在他的诗歌研究中,还反映在他的小说、散文及戏剧研究上。他的这部分研究成果虽然不如其诗歌研究出名,但对其艺术人类学思想而言同样不可忽视。如果说列维-斯特劳斯的诗歌研究代表了其文学思想的深度的话,那么他的小说、散文及戏剧研究则是其文学思想的广度之体现。
     第六章主要探讨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音乐面相。列维-斯特劳斯的音乐研究不同于专业音乐批评家对音乐的读解,他主要是从结构主义神话学的视角看待音乐的。在他看来,音乐与神话之间具有结构上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它们在本质上同属于语言,语言由音素、词和语句三个层次构成,音乐突出了语言的声音部分,它有相当于音素和语句的层次,没有相当于词的层次,神话则突出了语言的意义部分,它有相当于词和语句的层次,没有相当于音素的层次。在音乐的特性与功能上,他强调的是音乐的结构特性及音乐在自然与文化之间所发挥的调解功能。
     第七章主要对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学术史地位及其价值与局限做出较为全面、合理的评价。列维-斯特劳斯的人类学艺术研究在西方艺术人类学发展史中的地位主要体现为一种桥梁作用,它是人类学艺术研究由现代向后现代过渡的中间环节,在学术史上扮演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角色。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立场;自觉的方法论意识;整体性、关系性和比较性的学术视野;理论阐发与现实观照相结合的研究路径四个方面。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审美/艺术维度的缺失、在对研究对象“结构”的剖析上存在随意性和先验性、田野调查的力度不够和文风的晦涩性四个方面。
     结语部分在对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进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一种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新范式,这是论文的主要观点。文章认为,作为一门介于美学/艺术学和人类学之间的交叉学科,艺术人类学内在地具有审美和文化两大属性,在新的文化语境中艺术人类学应走向作为审美文化批评的研究范式,这一研究范式采取一种关系性的思维方式,将对艺术的考评放在审美与文化之间,在它们的双向交流互动中把握艺术;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田野工作基础上的文化诗学方法;努力发挥其介入现实、介入生活的文化功能是作为审美文化批评的艺术人类学研究的目的之所在。
As a French anthropologist and philosopher of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ClaudeLevi-Strauss (1908-2009) obtained inspiration from structuralism linguistics ofSaussure and Jakobson, and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through applying structuralapproach to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process. He devoted himself to academicresearch and published more than ten books in his life, for example, The ElementaryStructures of Kinship, A World on the Wane, Structural Anthropology, Totemism, TheSavage Mind, Mythologiques I-IV etc, which affected more than10disciplines such asphilosophy, sociology, anthropology, linguistics, history, psychology, literature, art,folklore etc. Kinship, totemism, primitive thinking and mythology constitute the mainareas of Levi-Strauss’s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The current domestic researchesmainly focus on the fields of anthropology and philosophy, and put relatively lessattention on the artistic aspects of Levi-Strauss’s works. At present, to studyLevi-Strauss’s anthropology of art thoughts is a new worldwide trend, which not only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ours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ose anthropological thoughtsof Levi-Strauss, but also provides references and inspir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literary theories as well as other artistic theori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anthropology of art.
     Levi-Strauss often talks about art in the process of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because of his unique temperament of an artist and his preference to art. He has notonly studied primeval plastic art, but also analyzed poem and music from theperspective of structuralism, and he even directly regarded myth as a work of art.Thus, the primeval plastic art, mythology, literature and music are four faces ofLevi-Strauss’s anthropology of art thoughts. In addition, as a sincere advocate ofstructuralism, Levi-Strauss always had a conscious awareness of structuralismmethodology in the course of his artistic anthropology research. Therefore,Levi-Strauss’s anthropology of art thoughts can be summarized as one method and four faces, namely structuralism approach, primeval plastic art, mythology, literatureand music. Nowadays, scholars attach little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these faces ofLevi-Strauss’s anthropology of art thoughts, except the mythology face. This thesisbased on existing research achievement, attempts to size Levi-Strauss’s anthropologyof art thoughts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through the integrated using ofdialectical thinking of logic and historical, genesis and comparative methods. Thepaper is mainly divided into nine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is an epitome including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anthropology andartistic anthropology, and a preliminary estimate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ofLevi-Strauss’s anthropology of art thoughts.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Levi-Strauss’s anthropology of art thought at home andabroad.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logical framework are explained finally.
     Chapter Ⅰ mainly discusses Levi-Strauss’s life, works and the backgroundinformation of his anthropology of art thoughts, which I think is the premise of ourfurther research. According to Levi-Strauss’s works, we think the life of Levi-Strauss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periods: knowledge accumulation period, vagrancy period,academic trying period, heyday period and review period. The origin ofLevi-Strauss’s anthropology of art thoughts is related to the colonial liberation trendafter World War II in the field of politics, moder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revolution and scientific thought in the fiel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rise oflinguistic turn in the field of culture. Modern linguistic theory, psychoanalytic theory,geology, Marxist doctrine and the French sociological theories are theoretical originof Levi-Strauss’s anthropology of art thoughts. Levi-Strauss’s unique temperament ofan artist and his artistic preference led directly to the generation of his anthropologyof art thoughts.
     Chapter Ⅱ mainly discusses the method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evi-Strauss’santhropology of art thoughts. This chapt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structural aspect,analyzing the process of its generation and its specific meaning in Levi-Strauss’santhropology of art thoughts. This thesis agrees with Jean Piaget’s opinion thatintegrity, conversion and self-regulation are three features of structuralism. Not only that, the paper also summarizes that structuralism experienced a transition fromlinguistics to anthropology and finally turned to literary theory. Thus, structuralismcan be discriminated into two meanings: one is a way of thinking or the structure ofresearch method, the other is structuralism as a philosophical trend. Levi-Strauss’sstructuralism thoughts have systemic, relational, synchronic, conversion, constantinvariance and unconscious six major traits which is to say they are inherent inhumanity itself and origin from the unconscious operation of human mind.
     Chapter Ⅲ mainly discusses the primeval plastic art face of Levi-Strauss’santhropology of art thoughts, and highlights Levi-Strauss’s research on masks andsplit representation in the primeval plastic art. Levi-Strauss’s research on primevalplastic ar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levels: expounding art within art and expoundingart beyond art. The former analyzes styling features of primeval plastic art through theusing of structuralism approach; the latter explores the profound meanings of theprimeval plastic art from cultural perspective. This two-level analysis method isembodied in Levi-Strauss’s research on masks and split representation of the primevalplastic art.
     Chapter Ⅳ mainly discusses the myth face of Levi-Strauss’s anthropology of artthoughts, focusing on Levi-Strauss’s researches on totem, wild thinking and myth.Levi-Strauss not only regarded totem as a philological fact, but also looked the totemsystem as a reflection of human thinking. He believed that wild thinking was one kindof parallel thinking with scientific thinking, which in essence, was a kind of untamedthinking following the emotional logic. Levi-Strauss’s myth research can be dividedinto two stages: The first stage is represented by his analysis on the Oedipus mythwhich mainly based on the myth itself through using structural approach. His analysisof The Story of Asdiwal w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latter stage. He not onlyemphasized structural analysis of myth text, but also sought the cultural backgroundof the myth in this period. This method was the true representative of Levi-Strauss’smyth research.
     Chapter Ⅴ discusses the literary face of Levi-Strauss’s anthropology of artthoughts, focusing on Levi-Strauss’s studies on poetry, fiction, prose and drama.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true representative of Levi-Strauss’s poetic thoughts is hisanalysis on colchicines rather than he and Jacobson teamed analysis on cat. Theanalysis of cat was just an experiment of poetic studies by first applying structuralismapproach, which inevitably made some mistakes. The analysis of colchicines in whichLevi-Strauss’s not only used structuralism approach for analyzing the poem itself butalso further validated his analysis from anthropological aspect reflected his truestandpoint of an artistic anthropologist in poetic studies. We can also noticeLevi-Strauss’s anthropology of art thoughts at his studies on fiction, prose and drama.If Levi-Strauss’s poetic studies represent the depth of his anthropology of art thoughts,then his studies on fiction, prose and drama are manifestation of the breadth of hisanthropology of art thoughts.
     Chapter Ⅵ discusses the musical face of Levi-Strauss’s anthropology of artthoughts. Levi-Strauss’s studies on music we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professionalmusic critics, and he mainly viewed musi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ucturalismmythology. In his view, there are structural similarities and continuities betweenmusic and myth, and both of them belonged to language. Language is composed ofthe phonemes, words and sentences. Music highlights the sound part of language,which is equivalent to the level of phonemes and statements, but there is no equivalentto the word level. Myth highlights the part of the meaning of language, which isequivalent to the level of words and phrases, but there is no equivalent to the level ofthe phoneme. Levi-Strauss not only emphasize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music,but also laid stress on the function of music as a kind of mediation between nature andculture.
     Chapter Ⅶ tries to make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rational evaluation toLevi-Strauss’s anthropology of art thoughts in academic history with his achievementand shortcomings included. The role of Levi-Strauss’s studies on art likes a bridgewhich is the intermediate link from modern period to postmodern period in westernanthropology. The values of Levi-Strauss’s anthropology of art thoughts are mainlyreflected in four aspects: cross-cultural and cross-disciplinary research method;awareness of the methodology; integrity, relationships and academic vision;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strategy. The defects of Levi-Strauss’santhropology of art thoughts also reflected in four aspects: the lack of aesthetic andartistic dimensions,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is sometimes full of arbitrary and priority,the fieldwork was not enough and his writing style was too obscure.
     The conclusion part tries to propose a new paradigm of anthropology of art studyon the basis of studies on Levi-Strauss’s anthropology of art thoughts, and this is ourmain point. The paper believes that the anthropology of art is an interdisciplinarybetween aesthetics/art and anthropology, and it has two properties of the aesthetic andcultural. The anthropology of art should move towards to a new research paradigmwhich as aesthetic culture critics in the new cultural context. This research paradigmapplies an intertextual way of thinking which evaluates the arts between aesthetic andculture. On the research methods, the new research paradigm emphasizes the culturalpoetics based on field work. And participates in the reality and life is its culturalfunctions.
引文
①参见郝培:《探索“结构”的智者——读<列维-斯特劳斯传>》,《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②Thomas H. Maugh II,“Claude Levi-Strauss Dies at100: French Philosopher's Ideas TransformedAnthropology”, Los Angeles Times, Nov.4,2009.
    ③[法]布尔迪厄著,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
    ④[美]理查德·汉德勒著,艾石译:《克利福德·格尔茨访谈录》,《民族译丛》,1994年第5期。
    ①[美]A.米切尔森:《结构主义与艺术》,载[英]汤因比等著,王治河译:《艺术的未来》,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②注:本文对“艺术”的指称主要是就其广义涵义而言的,它包括我们通常所谓的文学和艺术。
    ③参见[法]迪迪埃埃里蓬著,袁文强译:《今昔纵横谈——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8页。
    ④转引自[法]德尼贝多莱著,于秀英译:《列维-斯特劳斯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1页。
    ①参见黄淑聘、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②黄淑聘、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③[德]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1页。
    ①[美]威廉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②[美]罗伯特莱顿著,靳大成等译:《艺术人类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4-5页。
    ①[美]罗伯特莱顿著,靳大成等译:《艺术人类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14页。
    ②详见方李莉:《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的西方艺术人类学述论》,《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③注:关于当前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建构情况参见拙文《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建构的回顾与前瞻》,《民族艺术》,2013年第1期。
    ④参见方李莉:《走向田野的艺术人类学研究——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方法与视角》,《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5期。
    ⑤王建民:《艺术人类学新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154页。
    ①注:关于西方人类学艺术研究的简明学术史参见拙文《走向作为审美文化批评的艺术人类学研究》,《青海民族研究》,2012年第4期。
    ②[法]若斯·吉莱姆·梅吉奥著,怀宇译:《列维-斯特劳斯的美学观》,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页。
    ③[美]罗伯特莱顿著,靳大成等译:《艺术人类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155-156页。
    ④参见杜声锋:《神话、科学、艺术及其他》,《读书》,1988年第7期。
    ⑤李国华:《列维-斯特劳斯论艺术》,《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第3-4期。
    ①Boris Wiseman, Levi-Strauss,Anthropology and Aesthe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pp.4-11.
    ①参见王杰、海力波:《列维-斯特劳斯与审美人类学》,《东方丛刊》,2001年第2辑。
    ①[法]莫里斯·梅洛-庞蒂著,姜志辉译:《符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53页。
    ②[法]罗兰·巴尔特著,李幼蒸译:《符号学历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0页。
    ①参见[法]保罗·利科著,莫伟民译:《解释的冲突——解释学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34页。
    ②参见[法]保罗·利科著,莫伟民译:《解释的冲突——解释学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62页。
    ③参见[法]雅克·德里达著,汪堂家译:《论文字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203页。
    ④Pierre Bourdieu,“Structuralism and Theory of Sociological Knowledge”, Social Research, vol.4(1968),pp.681-706.
    ⑤[法]皮埃尔·布迪厄著,蒋梓骅译:《实践感》,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50页。
    ⑥[法]皮埃尔·布迪厄著,蒋梓骅译:《实践感》,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55页。
    ①[法]若斯·吉莱姆·梅吉奥著,怀宇译:《列维-斯特劳斯的美学观》,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0页。
    ②参见[英]约翰斯特罗克编,渠东等译:《结构主义以来:从列维-斯特劳斯到德里达》,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4页。
    ③参见[法]约瑟夫·祁雅理著,吴永泉等译:《二十世纪法国思潮》,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65-175页;[法]乔治·巴塔耶著,刘晖译:《色情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5-44页;[法]勒内基拉尔著,刘舒等译:《双重束缚——文学、模仿及人类学文集》,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208-234页。
    ①[英]埃德蒙利奇著,胡立平等译:《作为神话的<创世纪>》,载叶舒宪编选:《结构主义神话学》(增订版),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1年版,第92-105页。
    ②[英]埃德蒙利奇著,吴琼译:《列维-斯特劳斯》,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9-136页。
    ③[英]特伦斯霍克斯著,瞿铁鹏译:《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53-57页。
    ①[英]阿兰·巴纳德著,王建民等译:《人类学历史与理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138页。
    ②Boris Wiseman, Levi-Strauss,Anthropology and Aesthe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pp.1-31.
    ③Boris Wiseman(ed.),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Levi-Straus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 pp.255-314.
    ④参见[英]罗伯特莱顿著,蒙养山人译:《他者的眼光:人类学理论入门》,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62-80页;[英]菲奥纳鲍伊著,金泽等译:《宗教人类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0-161页。
    ⑤[美]苏珊桑塔格著,程巍译:《反对阐释》,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79-93页。
    ①JamesA.Boon,From Symbolism to Structuralism:Levi-Strauss in a Literary Tradition, New York:Harper andRow,1972,pp.1-16.
    ②[美]詹姆逊著,钱佼汝、李自修译:《语言的牢笼马克思主义与形式》,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2版,第108页。
    ③参见[美]克利福德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等译:《文化的解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95-414页。
    ④注:中译本参见[美]罗伯特·休斯著,刘豫译:《文学结构主义》,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9-62页,第106-115页。或[美]罗伯特·肖尔斯著,孙秋秋等译:《结构主义与文学》,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48-60页,第103-111页。
    ①[美]乔纳森卡勒著,盛宁译:《结构主义诗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②[美] C R巴德考克著,尹大贻、赵修义译:《莱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和社会学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页。
    ③[美] C R巴德考克著,尹大贻、赵修义译:《莱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和社会学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75页。
    ④参见[美]马文·哈里斯著,张海洋等译:《文化唯物主义》,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91-253页。
    ①[美]H.加德纳著,高晗译:《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走向艺术的结构》,《世界哲学》,1989年第1期。
    ②参见[美]P.博瑟特著,杜华译:《人的哲学是一门精密的科学——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观点评介》,《国外社会科学》,1983年第5期。
    ③参见[美]戴维·佩斯著,杨树喆译:《超越形态学:列维—斯特劳斯与民间故事分析》,《民俗研究》,2002年第1期。
    ④参见[美]乔纳森·特纳著,邱泽奇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下),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58页。
    ⑤参见[美]加里·古廷著,辛岩译:《20世纪法国哲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73-276
    ①参见[日]松村一男著,毛丹青译:《现代神话学与列维-斯特劳斯》,《世界哲学》,1987年第1期。
    ②[日]渡边公三著,周维宏等译:《列维-斯特劳斯:结构》,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③[俄]叶莫梅列金斯基著,魏庆征译:《神话的诗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版,第101页。
    ①[俄]叶莫梅列金斯基著,叶舒宪等译:《斯堪的那维亚神话的对立系统》,载叶舒宪编选:《结构主义神话学》(增订版),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1年版,第116-128页。
    ②参见[俄]西利切夫著,潘大渭译:《对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文化理论的批判》,《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7年第12期。
    ①注:叶舒宪先生编选的这本书在2011年又出版了增订版,在增订版中所选列维-斯特劳斯的文章没有变化,重点增补的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在运用以列维-斯特劳斯为代表的结构主义方法解读中国文学、神话方面所取得的实绩。详见叶舒宪编选:《结构主义神话学》(增订版),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1年版,第235-341页。
    ①注:2004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赵毅衡编选的《符号学文学论文集》一书是一个例外,在这本书中收录了列维-斯特劳斯和雅各布森合写的《波德莱尔的<猫>》一文,由滕守尧根据英文版本翻译而来,这篇文章使我们得以看到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方法在诗学中的具体运用,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是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诗学观的集中表现。
    ②注:王志明先生翻译的这本书最早于1989年由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出版。
    ②注:这本书的台湾译本名为《广阔的视野》,由肖聿等人翻译,桂冠图书公司1992年出版。
    ①参见高宣扬:《结构主义人类学大师李维史陀》,载黄应贵主编:《见证与诠释:当代人类学家》,台北:正中书局,1992年版,第250-280页。
    ②参见高宣扬:《列维-斯特劳斯及其结构主义的历史地位》,载高宣扬主编:《法兰西思想评论》(第五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59-296页。
    ①参见朱立元主编:《现代西方美学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766-781页。
    ①杨堃:《论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派》《民族学研究》,1981年第1期。
    ①侯庆秋:《列维-斯特劳斯神话模式的结构主义局限性体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S2期。
    ②王锺陵:《论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的神话分析》,《学术研究》,2010年第1期。
    ①程代熙:《列维-斯特劳斯和他的结构主义》,《文艺争鸣》,1986年第1期。
    ②王立志:《人的科学如何可能——从方法论视角看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第12期。
    ③参见张光直:《中国创世神话之分析与古史研究》,载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1959年第
    8期。
    ④参见李亦园《寒食与介之推——一则中国古代神话与仪式的结构学研究》及《端午与屈原——神话与仪式的结构关系再探》二文,载李亦园:《宗教与神话论集》,台北: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
    302-346页。
    ⑤参见陈连山:《启母石神话的结构分析——兼论神话分析的方法论问题》,载叶舒宪编选:《结构主义神话学》(增订版),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1年版,第274-283页。
    ①朱长超:《列维·斯特劳斯和他的<野性的思维>》,《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①李国华:《列维-斯特劳斯论艺术》,《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第3-4期。
    ②参见苏东晓:《列维-斯特劳斯的美学思想研究》,《东方丛刊》,2005年第1辑。
    ③参见黄颂杰、陆炜、朱晓红:《列维-斯特劳斯:人道主义还是“反人道主义”》,《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④参见谷雨:《列维-斯特劳斯传播学思想浅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15期)和《试论列维-斯特劳斯传播思想的两点启发》(《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18期)两文。
    ①尚杰:《他在顶峰,在最高处独自享受着孤独——写在伟大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逝世之际》,《世界哲学》,2010年第1期。
    ②注:本段所述涉及到的相关文章参见论文附录二:列维-斯特劳斯研究论文索引。
    ③参见涂纪亮:《索绪尔、列维-斯特劳斯和德里达》,《哲学研究》,1991年第4期。
    ④参见胡继华:《荒野的呼唤与人性的迷恋——萨特与列维-斯特劳斯合论》,《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⑤参见周福岩:《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及列维·斯特劳斯的批评》,《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1期;刘涵之、马丹:《<故事形态学>的问题意识——兼谈列维-斯特劳斯对普罗普的批评》,《俄罗斯文艺》,2009年第2期。
    ⑥参见张离海:《结构和结构主义理论——阿尔都塞与列维-斯特劳斯理论结构的比较分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第3期;佘碧平:《“结构”谜思:从列维-斯特劳斯、梅洛-庞蒂到布尔迪厄》,《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⑦参见蓝国桥:《试论列维-斯特劳斯和马克思的理论联系》(《内蒙古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和《列维-斯特劳斯视野中的马克思形象分析》(《东方丛刊》,2003年第3辑)两文。
    ①参见王作成:《试论布罗代尔对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理论的借鉴》(《苏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和《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对年鉴派史学的影响》(《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二文。
    ②参见李幼蒸:《列维-斯特劳斯对中国社会科学启示之我见》,《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③[法]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面具之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④注:我们主要是从列维-斯特劳斯在其学术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具体对象角度出发,而不是从一般艺术分类的角度出发来勾勒其艺术人类学思想的四个面相的,在我们看来,这种划分方式更加符合列维-斯特劳斯学术思想的实际。
    ①详见[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毅声等译:《人类学讲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②注:由于俄狄浦斯神话在文学领域影响的广泛性,我们认为它不仅是一个神话文本,而且还是一个文学文本,此处主要将其视为文学文本来处理。
    ③注:由于当前中西方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建构尚处在草创阶段,学界无论在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定位还是在研究对象及方法上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看法,在某些问题上甚至存在较大争议,因此,在这种学术背景
    ①[英]盖欧尔格·里希特海姆著,王少军、晓莎译:《卢卡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4页。
    ①[法]迪迪埃埃里蓬著,袁文强译:《今昔纵横谈——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4页。
    ①参见[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3页。
    ①[法]德尼贝多莱著,于秀英译:《列维-斯特劳斯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2页。
    ②参见[法]德尼贝多莱著,于秀英译:《列维-斯特劳斯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
    241页。
    ①[法]德尼贝多莱著,于秀英译:《列维-斯特劳斯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59页。
    ①参见[法]德尼贝多莱著,于秀英译:《列维-斯特劳斯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
    242页。
    ②吴光宗、戴桂康主编:《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社会》,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8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6页。
    ②参见[法]迪迪埃·埃里蓬著,袁文强译:《今昔纵横谈——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6页。
    ①参见[法]德尼贝多莱著,于秀英译:《列维-斯特劳斯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
    161页。
    ②胡继华:《荒野的呼唤与人性的迷恋——萨特与列维-斯特劳斯合论》,《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③转引自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二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①王一川:《语言乌托邦——20世纪西方语言论美学探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1页。
    ②[比]J.M.布洛克曼著,李幼蒸译:《结构主义:莫斯科—布拉格—巴黎》,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13页。
    ①[美]威廉·亚当斯著,黄剑波、李文建译:《人类学的哲学之根》,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3页。
    ②[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1页。
    ③[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02页。
    ①[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07页。
    ②[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19页。
    ③参见[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70-171页。
    ①[美]威廉·亚当斯著,黄剑波、李文建译:《人类学的哲学之根》,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4页。
    ②参见[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邢克超译:《遥远的目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9页。
    ③[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1页。
    ①参见冯志伟:《现代语言学流派》(修订本),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1-64页。
    ②参见[英]埃德蒙利奇著,吴琼译:《列维-斯特劳斯》,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年版,第28-30页。
    ①参见冯志伟:《现代语言学流派》(修订本),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8-58页。
    ②[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①参见冯志伟:《现代语言学流派》(修订本),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9-277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周昌忠译:《神话学:裸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39页。
    ②[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王志明译:《忧郁的热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9页。
    ③[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王志明译:《忧郁的热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5-56页。
    ④[法]迪迪埃·埃里蓬著,袁文强译:《今昔纵横谈——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8页。
    ①转引自[法]若斯·吉莱姆·梅吉奥著,怀宇译:《列维-斯特劳斯的美学观》,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②[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林尘等译:《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160页。
    ③[奥]弗洛伊德著,高觉敷译:《精神分析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8页。
    ①参见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82-191页。
    ②参见[美] C R巴德考克著,尹大贻、赵修义译:《莱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和社会学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74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王志明译:《忧郁的热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7页。
    ②参见[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2),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75页。
    ③[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王志明译:《忧郁的热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8页。
    ④参见殷世才摘译:《一位右派无政府主义者——法国<快报>记者对列维-斯特劳斯的专访》,《国外社会科学》,1987年第1期。
    ①[法]保罗·利科著,莫伟民译:《解释的冲突——解释学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62页。
    ②参见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6-104页。
    ①[挪威]弗雷德里克巴特等著,高丙中等译:《人类学的四大传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
    246页。
    ②[法]德尼贝多莱著,于秀英译:《列维-斯特劳斯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①[法]德尼贝多莱著,于秀英译:《列维-斯特劳斯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页。
    ②[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顾嘉琛译:《看·听·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2页。
    ①注:虽然在《看·听·读》一书之后,列维-斯特劳斯又发表了《忧郁的巴西》和《忧郁的圣保罗》两本著作,但是它们主要为列维-斯特劳斯的摄影集,收录的是他早年在巴西进行田野调查时所拍摄的一些图片,严格来讲算不上列维-斯特劳斯所撰写的文字性著作。
    ①[法]弗朗索瓦·多斯著,季广茂译:《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上卷),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②[美]詹姆逊著,钱佼汝、李自修译:《语言的牢笼马克思主义与形式》,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2版,第6页。
    ③[美]乔纳森卡勒著,盛宁译:《结构主义诗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4页。
    ④[英]特伦斯霍克斯著,瞿铁鹏译:《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8页。
    ①[瑞士]皮亚杰著,倪连生、王琳译:《结构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页。
    ②参见[瑞士]皮亚杰著,倪连生、王琳译:《结构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8页。
    ①Claude Levi-Strauss, Myth and Meaning,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78, pp.2-3.
    ②[意]维柯著,朱光潜译:《新科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97页。
    ③参见[瑞士]皮亚杰著,倪连生、王琳译:《结构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2-51页。
    ①[法]迪迪埃·埃里蓬著,袁文强译:《今昔纵横谈——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1页。
    ②参见周昌忠:《神话学·译者序》,载[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周昌忠译:《神话学:生食和熟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③徐崇温:《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页。
    ①转引自杜声锋:《什么是“结构主义”?》,《哲学研究》,1988年第10期。
    ①转引自[法]弗朗索瓦·多斯著,季广茂译:《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下卷),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3页。
    ②[英]埃德蒙利奇著,吴琼译:《列维-斯特劳斯》,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③转引自[日]渡边公三著,周维宏等译:《列维-斯特劳斯:结构》,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①转引自[日]渡边公三著,周维宏等译:《列维-斯特劳斯:结构》,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②[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8页。
    ①转引自程代熙:《列维-斯特劳斯和他的结构主义》,《文艺争鸣》,1986年第1期。
    ②[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0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②[英]埃德蒙利奇著,吴琼译:《列维-斯特劳斯》,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③参见[英]埃德蒙利奇著,吴琼译:《列维-斯特劳斯》,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26页。
    ④参见[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周昌忠译:《神话学:裸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44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邢克超译:《遥远的目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4页。
    ②注: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研究方法贯穿于他所研究的所有领域,包括亲属关系、野性思维、图腾制度、神话及艺术研究等,在这其中最能体现结构主义精髓的当属其神话研究,我们将在第四章予以重点剖析,此处之所以选择亲属关系研究作为结构主义方法的案例,是因为它在列维-斯特劳斯众多研究领域中起到了方法论上的示范作用,可以说列维-斯特劳斯对亲属关系所进行的结构研究奠定了他在其他领域研究的基础。
    ③[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9页。
    ②[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5页。
    ③Claude Levi-Strauss, Structural Anthropology, Vol.Ⅰ.trans. Claire Jacobson&Brooke Grundfest Schoept, NewYork: Basic Books,1963, p296.
    ①Claude Levi-Strauss, The Elementary Structures of Kinship,trans.James Harle Bell, London: Eyre&Spottiswoode,1969, PP.480-484.
    ②[英]约翰斯特罗克编,渠东等译:《结构主义以来:从列维-斯特劳斯到德里达》,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
    ③[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邢克超译:《遥远的目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7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周昌忠译:《神话学:裸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43页。
    ②[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王志明译:《忧郁的热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9页。
    ③详见[日]谷川渥著,刘绩生译:《作为美学的结构主义——评列维-斯特劳斯的艺术论》,《国外社会科学》,1985年第12期。
    ④[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庄晨燕、刘存孝译:《猞猁的故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9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周昌忠译:《神话学:从蜂蜜到烟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83页。
    ②[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面具之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
    25页。
    ③[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②[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周昌忠译:《神话学:生食和熟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2页。
    ③[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2),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92页。
    ④[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2),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91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2),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10页。
    ①转引自[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面具之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②参见[法]德尼贝多莱著,于秀英译:《列维-斯特劳斯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
    292-293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7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9页。
    ②转引自[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8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扉页。
    ②[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0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扉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3页。
    ②[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6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8页。
    ②[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6页。
    ①[法]若斯·吉莱姆·梅吉奥著,怀宇译:《列维-斯特劳斯的美学观》,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②注:这种两层次概括法受笔者研究冯友兰新理学美学思想的启发,详见拙文《新理学美学思想论》,《河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①参见顾朴光:《面具》,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
    ②沈福馨:《人类宗教文化的综合载体——面具》,载沈福馨、周林生编:《世界面具艺术》,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
    ③[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1页。
    ④参见[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面具之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6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面具之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
    5页。
    ②参见张祖建:《面具之道·译者序》,载[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面具之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面具之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扉页。
    ②参见[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面具之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2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面具之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扉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面具之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扉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面具之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
    71页。
    ②参见乔晶晶:《斯特劳斯的启发》,《世界美术》,2002年第3期。
    ③[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面具之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5-46页。
    ①[俄]叶莫梅列金斯基著,魏庆征译:《神话的诗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版,第1页。
    ②[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面具之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
    12页。
    ③殷世才摘译:《一位右派无政府主义者——法国<快报>记者对列维-斯特劳斯的专访》,《国外社会科学》,1987年第1期。
    ①转引自[英]埃里克·J·夏普著,吕大吉等译:《比较宗教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95-96页。
    ①转引自[英]埃里克·J·夏普著,吕大吉等译:《比较宗教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99页。
    ②转引自[英]埃里克·J·夏普著,吕大吉等译:《比较宗教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05页。
    ③转引自[奥]弗洛伊德著,杨庸一译:《图腾与禁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33-134页。
    ④注: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对图腾与仪式关系的阐释也是图腾研究史上值得关注的重要环节,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下文列维-斯特劳斯的具体图腾研究中加以介绍。
    ①郑元者:《图腾美学与现代人类》,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39页。
    ②[法]列维-斯特劳斯著,渠东译:《图腾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③[法]列维-斯特劳斯著,渠东译:《图腾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④[法]列维-斯特劳斯著,渠东译:《图腾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⑤[法]列维-斯特劳斯著,渠东译:《图腾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
    ①[法]列维-斯特劳斯著,渠东译:《图腾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3-24页。
    ②[法]列维-斯特劳斯著,渠东译:《图腾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6页。
    ③[法]列维-斯特劳斯著,渠东译:《图腾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0页。
    ①[法]列维-斯特劳斯著,渠东译:《图腾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8-59页。
    ②[法]列维-斯特劳斯著,渠东译:《图腾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9页。
    ③[法]列维-斯特劳斯著,渠东译:《图腾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2页。
    ①[法]列维-斯特劳斯著,渠东译:《图腾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3页。
    ②[法]列维-斯特劳斯著,渠东译:《图腾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2页。
    ③[法]列维-斯特劳斯著,渠东译:《图腾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
    ①[法]列维-斯特劳斯著,渠东译:《图腾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
    ②[法]列维-斯特劳斯著,渠东译:《图腾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页。
    ③[法]列维-斯特劳斯著,渠东译:《图腾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2页。
    ④[法]列维-斯特劳斯著,渠东译:《图腾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4页。
    ⑤[法]列维-斯特劳斯著,渠东译:《图腾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6页。
    ①转引自[法]列维-斯特劳斯著,渠东译:《图腾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3页。
    ②转引自[法]列维-斯特劳斯著,渠东译:《图腾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2页。
    ③[法]列维-斯特劳斯著,渠东译:《图腾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5页。
    ④详见[美] C R巴德考克著,尹大贻、赵修义译:《莱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和社会学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1-70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毅声等译:《人类学讲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②[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毅声等译:《人类学讲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
    ③[法]爱弥尔·涂尔干、马塞尔·莫斯著,汲喆译:《原始分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
    89页。
    ④[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李幼蒸译:《野性的思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9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李幼蒸译:《野性的思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②[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李幼蒸译:《野性的思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③[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李幼蒸译:《野性的思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李幼蒸译:《野性的思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2页。
    ②[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李幼蒸译:《野性的思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4页。
    ③同上。
    ④[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李幼蒸译:《野性的思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0页。
    ①郑元者:《图腾美学与现代人类》,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193页。
    ②[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李幼蒸译:《野性的思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①Claude Levi-Strauss, Myth and Meaning,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78, p5.
    ②[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李幼蒸译:《野性的思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李幼蒸译:《野性的思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②[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李幼蒸译:《野性的思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③[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李幼蒸译:《野性的思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0页。
    ④[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李幼蒸译:《野性的思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1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李幼蒸译:《野性的思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0页。
    ②[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李幼蒸译:《野性的思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李幼蒸译:《野性的思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②[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李幼蒸译:《野性的思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页。
    ①注:在西方近代科学中,和“第一性质”概念相关的是“第二性质”这一概念,它指的是凭感性经验所把握到的事物的性质,如颜色、气味、味道等。
    ②[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李幼蒸译:《野性的思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③[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李幼蒸译:《野性的思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李幼蒸译:《野性的思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0页。
    ②转引自[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李幼蒸译:《野性的思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0页。
    ③[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李幼蒸译:《野性的思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9页。
    ④注:我们对本部分的论述借鉴了张智庭先生在结构主义美学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特此致谢。详见张智庭:《列维-斯特劳斯的美学思想》(载金惠敏等著:《西方美学史》第四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53-567页)。
    ⑤[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李幼蒸译:《野性的思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①参见[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李幼蒸译:《野性的思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②[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李幼蒸译:《野性的思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
    ③同上。
    ①参见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2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②[法]若斯·吉莱姆·梅吉奥著,怀宇译:《列维-斯特劳斯的美学观》,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7页。
    ③[俄]叶莫梅列金斯基著,魏庆征译:《神话的诗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版,第82页。
    ④[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生译:《原始文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①[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李安宅译:《巫书、科学、宗教与神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82页。
    ②[德]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页。
    ③[法]迪迪埃埃里蓬著,袁文强译:《今昔纵横谈——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6页。
    ④注:“人与自然的本原性和谐”关系这一提法源自周均平先生,他在研究自然美的成因时认为,人与自然的本原性和谐是自然之所以美的一个重要原因,它指的是“人与自然的一种主要由血缘决定的自然而然、发自内心、不言自明、近似本能性的特殊的情感关系”。详见周均平:《论人与自然的本原性和谐——自然之所以美的一个重要原因》,《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①[法]迪迪埃埃里蓬著,袁文强译:《今昔纵横谈——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6页。
    ②[法]迪迪埃埃里蓬著,袁文强译:《今昔纵横谈——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8页。
    ③Claude Levi-Strauss, Myth and Meaning,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78, p6.
    ④[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周昌忠译:《神话学:裸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89页。
    ①[法]迪迪埃埃里蓬著,袁文强译:《今昔纵横谈——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0页。
    ②[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周昌忠译:《神话学:裸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95页。
    ③[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3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4页。
    ②[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5页。
    ①参见陈连山:《结构神话学——列维-斯特劳斯与神话学问题》,北京:外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95-96页。
    ②[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6页。
    ③注:关于列维-斯特劳斯对俄狄浦斯神话的具体解读,我们将在下文的案例分析中给予详细介绍,此处仅略述其中的四个神话素内涵。
    ④陈连山:《结构神话学——列维-斯特劳斯与神话学问题》,北京:外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97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周昌忠译:《神话学:生食和熟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3页。
    ②[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周昌忠译:《神话学:裸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页。
    ①详见陈连山:《结构神话学——列维-斯特劳斯与神话学问题》,北京:外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10页。
    ②[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0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周昌忠译:《神话学:裸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27页。
    ②[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4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9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8页。
    ②参见[英]埃德蒙利奇著,吴琼译:《列维-斯特劳斯》,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年版,第66页。
    ③注:鉴于阿斯迪瓦尔的武功歌这则神话本身的复杂性及多数人对它的陌生性,加之论文分析的需要,我
    ①注:纳斯河同斯基纳河一样也是东北—西南走向,不同之处在于,与斯基纳河相较,它有比较明显的南北流向。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2),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36页。
    ①转引自[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2),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38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2),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44页。
    ①注:此处我们这种表示方法和列维-斯特劳斯本人所画的表示方式略有不同。关于列维-斯特劳斯本人所画的表示方式参见[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2),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45页。
    ②注:在列维-斯特劳斯的图示中,他将最后一项写为成功的狩猎,我们认为,就阿斯迪瓦尔的武功歌神话本身而言,这种说法有失妥当,因为神话结尾处阿斯迪瓦尔到山上狩猎其结局是化为石头,就此而言,他的狩猎活动并不成功。关于列维-斯特劳斯的具体表示方法参见[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2),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47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2),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47页。
    ②注:图示据列维-斯特劳斯本人所绘修订而成,与列维-斯特劳斯略有不同。详见[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2),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45页。
    ①注:与列维-斯特劳斯在书中所绘图表略有不同的是,我们这里所绘是为了更加突显神话程式中体现的二元对立。关于列维-斯特劳斯所绘表格的详细情况参见[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2),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47页。
    ②注:关于这则故事的详细情节参见[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2),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48-649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2),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50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2),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54页。
    ①注:与列维-斯特劳斯对阿斯迪瓦尔的武功歌的研究相较,他在四卷本《神话学》中对整个美洲神话的研究虽然在研究规模及范围上有所不同,但在研究方法上却是大致相同的,他采取的同样是兼顾历史与逻辑的研究策略。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列维-斯特劳斯对阿斯迪瓦尔的武功歌的研究可视为他对美洲神话研究的缩微本。
    ①赵毅衡编选:《符号学文学论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①[法]迪迪埃埃里蓬著,袁文强译:《今昔纵横谈——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2页。
    ②同上。
    ③参见[俄]波利亚科夫编,佟景韩译:《结构-符号学文艺学——方法论体系和论争》,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212-213页。
    ①[法]夏尔·波德莱尔著,郭宏安译:《恶之花》,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4页。
    ①[英]特雷·伊格尔顿著,伍晓明译:《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
    113页。
    ②[法]迪迪埃埃里蓬著,袁文强译:《今昔纵横谈——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2页。
    ③注:严格来讲,就一个语言学现象而言,语音、语法及语义是密不可分的,我们这里进行具体区分只是为了大致辨明列维-斯特劳斯在《猫》的解读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方面。另:此处的诗学思想特指列维-斯特劳斯在诗歌解读方面所表露出来的思想主张。
    ①[俄]波利亚科夫编,佟景韩译:《结构-符号学文艺学——方法论体系和论争》,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235页。
    ①周宪:《文学理论:从语言到话语》,《文艺研究》,2008年第11期。
    ②参见杨守森:《文学批评的四重境界》,《文史哲》,2006年第1期。
    ③注:从他们二人对《公无渡河》的解读实绩来看,虽然均不同程度存在附会的成分,但两相对照,我们认为周英雄的解读似更加令人信服,详见周英雄:《试就<公无渡河>论文学与人生的关系》(载周英雄:《结构主义与中国文学》,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3年版)一文。此处之所以着重介绍杨牧,是因为他的结构主义解读主要立足于《公无渡河》的音韵特色,通过对他的研究成果的介绍,可以使我们得以间接窥探列维-斯特劳斯在运用结构主义解读诗歌的语音特色时的具体操作手段,从而弥补我们前面因不通法语而略去的对列维-斯特劳斯对《猫》一诗语音特色分析的介绍。
    ①[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77-378页。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罗念生译:《诗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页。
    ③参见周英雄:《结构主义与中国文学》,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3年版,第9-10页。
    ①魏家骏:《在中国的结构主义批评》,《学术研究》,1994年第4期。
    ②[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2),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70-771页。
    ①注:列维-斯特劳斯后来对象征主义诗人兰波《元音》一诗的解读采取了大致相同的研究思路,从略。详见[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顾嘉琛译:《看·听·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1-141页。
    ②程曾厚编译:《法国诗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28页。
    ①注:关于这一定语的翻译,程曾厚先生在我们上面的引文中将其译为“母亲又是女儿的女儿”,邢克超先生将其译为“她们女儿的女儿妈妈”(参见[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邢克超译:《遥远的目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9页),为行文方便,我们此处采用邢克超先生的译文。
    ②[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邢克超译:《遥远的目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1页。
    ③[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邢克超译:《遥远的目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5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邢克超译:《遥远的目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5页。
    ②同上。
    ③[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邢克超译:《遥远的目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7页。
    ①详见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81-287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邢克超译:《遥远的目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1页。
    ②[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邢克超译:《遥远的目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4页。
    ①注:中译本参见[法]米歇尔·德·蒙田著,马振骋译:《蒙田随笔全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
    ②[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庄晨燕、刘存孝译:《猞猁的故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8页。
    ③江小平摘译:《C.列维-斯特劳斯谈新作<猞猁的故事>》,《国外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庄晨燕、刘存孝译:《猞猁的故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6页。
    ②详见[古希腊]索福克勒斯著,罗念生译:《奥狄浦斯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刘汉全译:《嫉妒的制陶女》,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3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刘汉全译:《嫉妒的制陶女》,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7页。
    ②转引自[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刘汉全译:《嫉妒的制陶女》,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7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刘汉全译:《嫉妒的制陶女》,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0页。
    ①[法]迪迪埃埃里蓬著,袁文强译:《今昔纵横谈——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7-228页。
    ②注:“形式—自律论”音乐哲学是19世纪后半叶确立、20世纪上半叶得到进一步发展的以对音乐形式问题的关注为中心的一种音乐美学,是西方音乐哲学领域中一股重要的思潮。以奥地利音乐美学家汉斯立
    克(1825—1904)为代表,他的代表性著作为《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新议》(中译本参见[奥]汉斯立克著,杨业治译:《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新议》,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版)。
    ③详见金惠敏等著:《西方美学史》(第四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65-566页。
    ④Boris Wiseman, Levi-Strauss,Anthropology and Aesthe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pp.190-195. Boris Wiseman(ed.),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Levi-Straus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9, pp.257-274.
    ①参见[法]若斯·吉莱姆·梅吉奥著,怀宇译:《列维-斯特劳斯的美学观》,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0页。
    ②Claude Levi-Strauss, Myth and Meaning,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78, p21.
    ①Claude Levi-Strauss, Myth and Meaning,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78, p20.
    ②[法]迪迪埃·埃里蓬著,袁文强译:《今昔纵横谈——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4页。
    ③[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7页。
    ④参见[法]泰奥多尔·杜布瓦著,廖宝生译:《理论与实践和声学教程》,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①陈连山:《结构神话学——列维-斯特劳斯与神话学问题》,北京:外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91页。
    ②Claude Levi-Strauss, Myth and Meaning,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78, p20.
    ③[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周昌忠译:《神话学:生食和熟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周昌忠译:《神话学:裸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03页。
    ②Claude Levi-Strauss, Myth and Meaning,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78, p22.
    ③Claude Levi-Strauss, Myth and Meaning,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78, p24.
    ①Claude Levi-Strauss, Myth and Meaning,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78, p24.
    ②[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顾嘉琛译:《看·听·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6页。
    ③[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周昌忠译:《神话学:生食和熟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①参见[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周昌忠译:《神话学:裸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97页。
    ②[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周昌忠译:《神话学:裸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00页。
    ③注:《尼伯龙根的指环》是德国作曲家瓦格纳创作的歌剧,共包括四幕:《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和《众神的黄昏》,具体内容我们将在下文进行详细介绍。
    ④参见[法]弗朗索瓦·多斯著,季广茂译:《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上卷),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345页。
    ①注:此处对《尼伯龙根的指环》的剧情介绍参阅了陈复君、张弦编译的《世界著名歌剧故事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年版,第70-79页)一书。关于剧情的详细情况参见[德]瓦格纳著,高中甫等译:《瓦格纳戏剧全集》(下卷),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1-508页。
    ①Claude Levi-Strauss, Myth and Meaning,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78, pp21-22.
    ②[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周昌忠译:《神话学:生食和熟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25页。
    ③陈连山:《结构神话学——列维-斯特劳斯与神话学问题》,北京:外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89页。
    ①参见[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周昌忠译:《神话学:生食和熟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9页。
    ②[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周昌忠译:《神话学:生食和熟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页。
    ③[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顾嘉琛译:《看·听·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4页。
    ④[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周昌忠译:《神话学:生食和熟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
    ①参见[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周昌忠译:《神话学:生食和熟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9-40页。
    ②[法]若斯·吉莱姆·梅吉奥著,怀宇译:《列维-斯特劳斯的美学观》,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
    ①注:在人类学艺术研究的分期上,目前学界大致采取三分法的划分方式:方李莉和黄泽将人类学艺术研究的历史划分为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三个时期。详见方李莉:《何谓艺术人类学》(载朱恒夫主编《中华艺术论丛》(第八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8页)及黄泽:《人类学艺术研究的历程与特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王建民则将人类学艺术研究的历史分为从人类学学科建立至19世纪末;对非西方小规模社会加以探讨的时期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三个阶段。详见王建民:《艺术人类学新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277-280页。我们倾向于采取第一种划分方式,所不同者在于方、黄二人没有明确指出三阶段划分的标准和依据,我们认为研究方法上的差异构成了人类学艺术研究三阶段划分的标准和依据。
    ①[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生译:《原始文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②[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生译:《原始文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85页。
    ③同上。
    ④[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生译:《原始文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98页。
    ⑤[英]爱德华B.泰勒著,连树生译:《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4页。
    ⑥[英]J.G.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上),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①[英]J.G.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上),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②参见朱狄:《原始文化研究:对审美发生问题的思考》,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54页。
    ③[美]弗朗兹博厄斯著,金辉译:《原始艺术》,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2页。
    ④[美]弗朗兹博厄斯著,金辉译:《原始艺术》,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292页。
    ①[美]弗朗兹博厄斯著,金辉译:《原始艺术》,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338页。
    ②黄泽:《人类学艺术研究的历程与特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①参见:[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李安宅译:《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97-129页。
    ②[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等译:《文化论》,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86页。
    ③[美]克利福德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等译:《文化的解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④注:“深描”是格尔兹阐释人类学的核心术语之一,它来自哲学家赖尔(Gilbert Ryle),意在强调对文化的解释应该从小处着眼,以小见大,由一个细微的文化现象分析出无限的社会文化内涵。详见[美]克利福德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等译:《文化的解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
    ⑤[美]克利福德吉尔兹著,王海龙、张家瑄译:《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153页。
    ⑥[美]克利福德吉尔兹著,王海龙、张家瑄译:《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6页。
    ①[美]克利福德吉尔兹著,王海龙、张家瑄译:《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4页。
    ②[美]克利福德吉尔兹著,王海龙、张家瑄译:《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4页。
    ③参见[法]迪迪埃埃里蓬著,袁文强译:《今昔纵横谈——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1页。
    ①参见[美]克利福德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等译:《文化的解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①参见[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8页。
    ②[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6页。
    ①[英]埃德蒙利奇著,吴琼译:《列维-斯特劳斯》,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6页。
    ②[法]德尼贝多莱著,于秀英译:《列维-斯特劳斯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27页。
    ①详见高宣扬:《列维-斯特劳斯及其结构主义的历史地位》,载高宣扬主编:《法兰西思想评论》(第五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63页。
    ②[德]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9页。
    ①参见王杰、海力波:《列维-斯特劳斯与审美人类学》,《东方丛刊》,2001年第2辑。
    ①李幼蒸:《列维-斯特劳斯对中国社会科学启示之我见》,《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②程代熙:《列维-斯特劳斯和他的结构主义》,《文艺争鸣》,1986年第1期。
    ①[英]埃德蒙利奇著,吴琼译:《列维-斯特劳斯》,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②转引自毛永天:《列维-斯特劳斯“社会结构”理论与方法之介评》,《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1994年第
    4期。
    ③胡亚敏:《重构原始思维之图——读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1期。
    ①王建民:《论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学科定位》,《思想战线》,2011年第1期。
    ①[美]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 J费彻尔著,王铭铭等译:《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1页。
    ②[美]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 J费彻尔著,王铭铭等译:《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29页。
    ③详见高建平:《美学的文化学转向》,《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④[法]若斯·吉莱姆·梅吉奥著,怀宇译:《列维-斯特劳斯的美学观》,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7页。
    ①王德胜:《审美文化批评与美学话语转型》,《求是学刊》,1994年第5期。
    ②同上。
    ①方李莉:《走向田野的艺术人类学研究——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方法与视角》,《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5期。
    ②参见童庆炳:《文化诗学——文学理论的新格局》,《东方丛刊》,2006年第1辑。
    ①注:本文对“文艺”的指称,是就其广义涵义而言的,指的是文学和艺术的总和。
    ②王一川:《审美体验论》,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44-46页。
    ③王一川:《审美体验论》,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47页。
    ④王一川:《审美体验论》,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47-49页。
    ①郑元者:《艺术人类学的生成及其基本含义》,《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②同上。
    ③郑元者:《完全的艺术真理观:艺术人类学的核心理念》,《文艺研究》,2007年第10期。
    ④郑元者:《艺术人类学的生成及其基本含义》,《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⑤事实上,郑元者早在2000年写就的《艺术人类学与知识重构》一文中,就表明了这种自觉的学科建构诉求。在这篇文章中,他认为,艺术人类学应以发掘“全景式的人类艺术史景观图”为学术追求,遵循跨学科和价值中立的研究立场,以艺术人类学的眼光读解艺术的存在样态。在总体性目标上,郑元者一方面倡导在田野调查基础上展开理论研究,“融微观的描述特性与宏观的规律性把握于一体”;另一方面,又树立以人为目的的终极追求,“于是,艺术人类学的未来发展将表明它既来自于通常所说的作为一门学科、一种独特的知识体系或方法论意义上的人类学,又要不断扬弃这种意义上的人类学,在本质上走向某种独特的哲学人类学,从而直面人的存在,直面艺术的真理和人生的真理。”由此可见,追求一种哲学人类学的学科取向是郑元者艺术人类学建构过程中一以贯之的学术目标。参见郑元者:《艺术人类学与知识重构》,载周星主编:《中国艺术人类学基础读本》,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年版,第91-92页。
    ⑥郑元者:《中国问题、中国话语与中国理论》,《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①王建民:《艺术人类学新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154页。
    ②王建民:《论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学科定位》,《思想战线》,2011年第1期。
    ③王建民:《田野工作与艺术人类学、审美人类学学科建设》,《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④何明:《让艺术和审美研究从实践出发》,《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⑤何明:《艺术人类学的视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⑥何明、洪颖:《回到生活:关于艺术人类学学科发展问题的反思》,《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
    ①何明、洪颖:《回到生活:关于艺术人类学学科发展问题的反思》,《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
    ②注:在最新的一篇文章中,何明将这种双向互动明确为艺术人类学研究的两个维度,即社会文化的艺术建构和艺术的社会文化建构。详见何明:《迈向艺术建构经验的艺术人类学》(《思想战线》,2011年第4期)一文。
    ③何明、洪颖:《回到生活:关于艺术人类学学科发展问题的反思》,《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
    ④注:在艺术人类学学科建构的方法论探讨过程中,洪颖后来对民族志方法作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殊为精彩。详见洪颖:《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民族志方法讨论》,(《清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一文。
    ⑤何明:《让艺术和审美研究从实践出发》,《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⑥注:在对艺术人类学建构之“实践”的强调方面,吴晓在后来的文章中进一步阐述了“实践”理念之于艺术人类学学科建构的重要性,参见吴晓:《“实践”理念和艺术人类学研究》(《社会科学论坛》,2007年第10期)一文。
    ⑦何明、吴晓《从实践出发:开启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新视域》,《文史哲》,2007年第3期。
    ⑧王列生:《论文艺人类学的学科目标、知识边界及理论框架》,《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4期。
    ①王列生:《论文艺人类学的学科目标、知识边界及理论框架》,《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4期。
    ②同上。
    ③参见王列生:《文艺人类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5、140、299页。
    ④程金城主编:《文艺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⑤同上。
    ①易中天:《艺术人类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6-23页。
    ②易中天:《艺术人类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7页。
    ③易中天:《论艺术学的学科体系》,《厦门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④方李莉:《走向田野的艺术人类学研究——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方法与视角》,《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5期。
    ⑤方李莉:《何谓艺术人类学》,载朱恒夫主编:《中华艺术论丛》(第八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7页。
    ⑥方李莉:《走向田野的艺术人类学研究——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方法与视角》,《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5期。
    ⑦方李莉:《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当代价值》,《人文讲坛》,2005年第1期。
    ⑧注:严格来讲,审美人类学与艺术人类学在学理基础、主要任务及发展方向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别,但不可否认的是,二者在对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借鉴及对艺术的重视方面又有着相当大的趋同性,诚如王杰本人所言,虽然审美人类学同艺术人类学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但二者的基本学术理念却是大致相似的,二者是“相互联系的学科‘家族’。”因此,我们理应将审美人类学的学科发展状况纳入到艺术人类学学科建构
    ①周星:《艺术人类学及其在中国的可能性》,《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②注: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与艺术人类学学科建构的其他取向相比,民俗学的学科建构趋向比较薄弱,尚处在萌芽之中,这一领域的学者更为重视的是立足于田野的艺术人类学个案研究,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如傅谨对浙江台州民间戏班的田野调查研究,乔建等人对山西上党地区乐户的调查研究,王杰文对陕北、晋西“闪头秧歌”的调查研究,张士闪对鲁中四村乡民艺术的调查研究等,在学界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详见傅谨:《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乔建、刘贯文、李天生:《乐户:田野调查与历史追踪》,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王杰文:《仪式、歌舞与文化展演——陕北、晋西的“伞头秧歌”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张士闪:《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鲁中四村考察》,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①注:中文译本参见靳大成、知寒译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或李东晔、王红译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②郑元者:《中国艺术人类学:历史、理念、事实和方法》,《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①程金城主编:《文艺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43页。
    ①[法]埃德加莫兰著,陈一壮译:《论复杂性思维》,《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②同上。
    ③欧阳康:《复杂性与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哲学研究》,2003年第7期。
    ④同上。
    ①洪颖:《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对象及其田野实践》,《思想战线》,2010年第6期。
    ②李衍柱:《主导多元,综合创新: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态势》,《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①张岱年:《宇宙与人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96页。
    ②郑元者:《“本土化的现代性追求:中国艺术人类学导论”述要》,《文艺研究》,2004年第4期。
    Claude Levi-Strauss, A World on the Wane, London:Hutchinson,1961.
    Claude Levi-Strauss, Structural Anthropology, Vol.1, New York: Basic Books,1963.
    Claude Levi-Strauss, Totemism, Boston: Beacon Press,1963.
    Claude Levi-Strauss, The Savage Mi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6.
    Claude Levi-Strauss, The Elementary Structures of Kinship, London: Eyre﹠Spottiswoode,1969.
    Claude Levi-Strauss, Myth and Meaning, 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78.
    Claude Levi-Strauss, The Raw and the Cooked: Mythologiques, Volume1,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3.
    Claude Levi-Strauss, From Honey to Ashes: Introduction to a Science of Mythology,Volume2,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3.
    Claude Levi-Strauss, Structural Anthropology, Volume2, Chicago: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1983.
    Claude Levi-Strauss, Anthropology and Myth: Lectures1951-1982, 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1987.
    Claude Levi-Strauss, The Way of the Masks, Washingt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Press,1988.
    Claude Levi-Strauss, The Origin of Table Manners: Mythologiques, Volume3,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0.
    Claude Levi-Strauss, The Naked Man: Mythologiques, Volume4,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0.
    Claude Levi-Strauss, The Jealous Potte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6.
    Claude Levi-Strauss, The Story of Lynx,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6.
    Claude Levi-Strauss, The View from Afa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6.
    Claude Levi-Strauss, Look, Listen, Read, New York: Basic Books,1997.
    George Charbonnier(ed.), Conversations With Claude Levi-Strauss, London:Grossman Publishers,1969.
    James A.Boon,From Symbolism to Structuralism:Levi-Strauss in a Literary Tradition,New York:Harper and Row,1972.
    Geertz,C,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New York: Basic Books,1973.
    Jacques Maquet, 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 Anthropology, Malibu:Undena Publications,1979.
    David Pace, Claude Levi-Strauss: The Bearer of Ashes,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86.
    Edmund Leach, Claude Levi-Straus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
    Claude Levi-Strauss&Didier Eribon, Conversations With Claude Levi-Strauss,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J.Coote﹠A. Shelton(eds.), Anthropology, Art and Aesthetics, Oxford:ClarendonPress,1992.
    John Lechte, Fifty Key Contemporary Thinkers: From Structuralism toPostmodernity,London&New York:Routledge,1994.
    Marcus, George E.﹠Fred R. Myers(eds.), The Traffic in Culture: Refiguring Art andAnthropolog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5.
    Wilfried Van Damme, Beauty in Context: Towards 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Aesthetics, Leiden:E.J. Brill,1996.
    Tim Ingold(ed.),Key Debates in Anthropology, New York: Routledge Press,1998.
    Marcel Henaff, Claude Levi-Strauss and the Making of Structural Anthropology,Minnesota: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8.
    Jon Simons(ed.), From Kant to Lévi-strauss:The Background to ContemporaryCritical Theory, 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2.
    Robert Wicks, Modern French Philosophy: From Existentialism to Postmodernism,Oxford: Oneworld Publications,2003.
    Alan D.Schrift, Twentieth-Century French Philosophy:Key Themes and Thinkers,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2006.
    Boris Wiseman, Lévi-Struass, Anthropology, and Aesthetics(Ideas in Contex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ity Press,2007.
    Temenuga&Trifonova, The Image in French Philosophy, California:DiatropeBooks,2007.
    Boris Wiseman(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Levi-Straus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ity Press,2009.
    Pierre Bourdieu,“Structuralism and Theory of Sociological Knowledge”, SocialResearch, vol.4(1968).
    Art Brenner,“The Structuralism of Claude Levi-Strauss and the Visual Arts”,Leonardo, vol.10(1977).
    Paul Heyer,“The Structuralism of Claude Levi-Strauss and the Visual Arts”,Leonardo, vol.11(1978).
    Philip J. Bossert,“Philosophy of Man As a Rigorous Science: A View of ClaudeLevi-Strauss' Structural Anthropology”, Human Studies, vol.5(1982).
    David Maybury-Lewis,“Claude Levi-Strauss and the Search for Structure,” TheWilson Quarterly, vol.12(1988).
    Marc Auge,“Ten Questions Put to Claude Levi-Strauss”, Current Anthropology,vol.31(1990).
    Gary Roth,“Claude Levi-Strauss in Retrospect”, Dialectical Anthropology,vol.18(1993).
    Alfred Gell, Art and Material Culture—Regard, Ecouter, Lire by Claude Levi-Strauss,Man, vol.29(1994).
    Marcello Massenzio,“An Interview With Claude Levi-Strauss”, CurrentAnthropology, vol.42(2001).
    Albert Doja, Claude Levi-Strauss at His Centennial: Toward a Future Anthropology,Theory, Culture&Society, Vol.25(2008).
    Thomas H. Maugh II,“Claude Levi-Strauss Dies at100: French Philosopher's IdeasTransformed Anthropology”, Los Angeles Times, Nov.4,2009.
    Yvan Simonis,“A Way of Comparing Levi-Strauss and Lacan”, Konturen,vol.3(2010).
    [法]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著,陆晓禾、黄锡光等译:《结构人类学——巫术·宗教·艺术·神话》,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
    [法]列维-斯特劳斯著,知寒、靳大成等译:《面具的奥秘》,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法]李维史陀著,肖聿译:《广阔的视野》,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2年版。
    [法]李维史陀、艾瑞本著,陆俊杰译:《李维史陀对话录:思想的法则》,台北:正中书局,1994年版。
    [法]迪迪耶·叶希邦著,廖仁义译:《咫尺天涯:李维史陀对话录》,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4年版。
    [法]克洛德·莱维-斯特劳斯著,谢维扬、俞宣孟译:《结构人类学》(第一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
    [英]埃德蒙·李区著,黄道琳译:《李维史陀:结构主义之父》,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8年版。
    [法]克洛德·莱维-斯特劳斯著,俞宣孟、谢维扬等译:《结构人类学》(第二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法]李维史陀著,杨德睿译:《神话与意义》,台北:麦田出版社,2001年版。
    [法]列维-斯特劳斯著,渠东译:《图腾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李幼蒸译:《野性的思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刘汉全译:《嫉妒的制陶女》,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庄晨燕等译:《猞猁的故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顾嘉琛译:《看·听·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于秀英译:《种族与历史·种族与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法]德尼·贝多莱著,于秀英译:《列维-斯特劳斯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周昌忠译:《神话学:生食和熟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周昌忠译:《神话学:从蜂蜜到烟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周昌忠译:《神话学:餐桌礼仪的起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周昌忠译:《神话学:裸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邢克超译:《遥远的目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毅声等译:《人类学讲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面具之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王志明译:《忧郁的热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奥]汉斯立克著,杨业治译:《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新议》,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版。
    [奥]弗洛伊德著,高觉敷译:《精神分析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瑞士]皮亚杰著,倪连生、王琳译:《结构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奥]弗洛伊德著,杨庸一译:《图腾与禁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李安宅译:《巫书、科学、宗教与神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林尘等译:《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意]维柯著,朱光潜译:《新科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英]霍克斯著,瞿铁鹏译:《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法]约瑟夫·祁雅理著,吴永泉等译:《二十世纪法国思潮》,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美]杰姆逊著,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版。
    [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等译:《文化论》,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美]C·R·巴德考克著,尹大贻、赵修义译:《莱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和社会学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美]伊·库兹韦尔著,尹大贻译:《结构主义时代——从莱维-斯特劳斯到福柯》,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法]保罗·利科主编,李幼蒸、徐奕春译:《哲学主要趋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美]罗伯特·休斯著,刘豫译:《文学结构主义》,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美]罗伯特·肖尔斯著,孙秋秋等译:《结构主义与文学》,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日]绫部恒雄编,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社会文化室译:《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英]埃里克·J·夏普著,吕大吉等译:《比较宗教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英]盖欧尔格·里希特海姆著,王少军、晓莎译:《卢卡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美]马文·哈里斯著,张海洋等译:《文化唯物主义》,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美]弗朗兹博厄斯著,金辉译:《原始艺术》,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法]若斯·吉莱姆·梅吉奥著,怀宇译:《列维-斯特劳斯的美学观》,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美]乔纳森卡勒著,盛宁译:《结构主义诗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英]罗伯特莱顿著,靳大成等译:《艺术人类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
    [俄]波利亚科夫编,佟景韩译:《结构-符号学文艺学——方法论体系和论争》,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
    [德]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德]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德]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法]迪迪埃·埃里蓬著,袁文强译:《今昔纵横谈——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法]泰奥多尔·杜布瓦著,廖宝生译:《理论与实践和声学教程》,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
    [德]瓦格纳著,高中甫等译:《瓦格纳戏剧全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版。
    [法]布尔迪厄著,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美]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 J费彻尔著,王铭铭等译:《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英]约翰·斯特罗克编,渠东等译:《结构主义以来:从列维-斯特劳斯到德里达》,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英]埃德蒙·利奇著,吴琼译:《列维-斯特劳斯》,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年版。
    [法]雅克·德里达著,汪堂家译:《论文字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美]克利福德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等译:《文化的解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美]克利福德吉尔兹著,王海龙、张家瑄译:《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美]乔纳森·特纳著,邱泽奇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下),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日]渡边公三著,周维宏等译:《列维-斯特劳斯:结构》,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英]修·昂纳、约翰·弗莱明著,范迪安、吴介祯等译:《世界艺术史》,海口:南方出版社,2002年版。
    [英]汤因比等著,王治河译:《艺术的未来》,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法]夏尔·波德莱尔著,郭宏安译:《恶之花》,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古希腊]索福克勒斯著,罗念生译:《奥狄浦斯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生译:《原始文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法]莫里斯·梅洛-庞蒂著,姜志辉译:《符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法]乔治·巴塔耶著,刘晖译:《色情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美]苏珊桑塔格著,程巍译:《反对阐释》,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比]J.M.布洛克曼著,李幼蒸译:《结构主义:莫斯科—布拉格—巴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法]弗朗瓦索·多斯著,季广茂译:《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上下卷),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英]菲奥纳鲍伊著,金泽等译:《宗教人类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英]爱德华B.泰勒著,连树生译:《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英]罗伯特莱顿著,蒙养山人译:《他者的眼光:人类学理论入门》,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美]加里·古廷著,辛岩译:《20世纪法国哲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法]爱弥尔·涂尔干、马塞尔·莫斯著,汲喆译:《原始分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艺术发展史》,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美]威廉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法]勒内基拉尔著,刘舒等译:《双重束缚——文学、模仿及人类学文集》,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英]阿兰·巴纳德著,王建民等译:《人类学历史与理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美]威廉·亚当斯著,黄剑波、李文建译:《人类学的哲学之根》,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罗念生译:《诗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英]J.G.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
    [英]特雷·伊格尔顿著,伍晓明译:《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挪威]弗雷德里克巴特等著,高丙中等译:《人类学的四大传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法]罗兰·巴尔特著,李幼蒸译:《符号学历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法]保罗·利科著,莫伟民译:《解释的冲突——解释学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美]霍华德·加德纳著,齐东海等译:《艺术·心理·创造力》,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法]皮埃尔·布迪厄著,蒋梓骅译:《实践感》,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美]杰里·D.穆尔著,欧阳敏等译:《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俄]叶莫梅列金斯基著,魏庆征译:《神话的诗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版。
    [英]罗伯特·莱顿著,李东晔等译:《艺术人类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美]詹姆逊著,钱佼汝、李自修译:《语言的牢笼马克思主义与形式》,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2版。
    [美]伊万·布莱迪主编,徐鲁亚等译:《人类学诗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美]伊万·斯特伦斯著,李创同、张经纬译:《二十世纪的四种神话理论》,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版。
    [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杜任之主编:《现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述评》,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版。
    周英雄:《结构主义与中国文学》,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3年版。
    张隆溪:《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版。
    徐崇温:《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李幼蒸选编:《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电影理论译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陈复君、张弦编译:《世界著名歌剧故事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年版。
    朱狄:《原始文化研究:对审美发生问题的思考》,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朱立元、张德兴:《现代西方美学流派评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叶舒宪编选:《结构主义神话学》,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刘放桐等编著:《现代西方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高宣扬:《结构主义》,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版。
    吴光宗、戴桂康主编:《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社会》,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郑元者:《图腾美学与现代人类》,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
    黄应贵主编:《见证与诠释:当代人类学家》,台北:正中书局,1992年版。
    朱立元主编:《现代西方美学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王一川:《语言乌托邦——20世纪西方语言论美学探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沈福馨、周林生编:《世界面具艺术》,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
    马昌仪编:《中国神话学文论选粹》(上下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版。
    方珊:《形式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李亦园:《宗教与神话论集》,台北: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年版。
    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陈连山:《结构神话学——列维-斯特劳斯与神话学问题》,北京:外文出版社,1999年版。
    冯志伟:《现代语言学流派》(修订本),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朱立元、张德兴等著,《西方美学通史》(第七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于润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程曾厚编译:《法国诗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易中天:《艺术人类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2版。
    程孟辉主编:《现代西方美学》,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覃德清:《审美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牛宏宝:《西方现代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马新国主编:《西方文论史》(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孟庆枢、杨守森主编:《西方文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刘其伟:《艺术人类学:原始思维与创作》,台北: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版。
    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周均平:《美学探索》,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黄淑聘、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赵毅衡编选:《符号学文学论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高宣扬:《当代法国哲学导论》(上下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高宣扬:《当代社会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高宣扬: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上下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王铭铭:《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二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周均平:《秦汉审美文化宏观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朱刚编著:《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程金城主编:《文艺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赵一凡:《从胡塞尔到德里达:西方文论讲稿》,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朱志荣:《西方文论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杨守森:《艺术境界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孔新苗:《中西美术比较》(修订版),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傅其林:《审美意识形态的人类学阐释——二十世纪国外马克思审美人类学文艺理论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8年版。
    莫伟民、姜宇辉、王礼平著:《二十世纪法国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金惠敏等著:《西方美学史》第四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王建民:《艺术人类学新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编:《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田野》(上下),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朱恒夫主编:《中华艺术论丛》(第八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庄孔韶主编:《人类学经典导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张贤根:《20世纪的西方美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顾朴光:《面具》,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版。
    王一川主编:《西方文论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思想史》(下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高长江:《艺术人类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王胜华、卞佳:《艺术人类学》,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高宣扬主编:《法兰西思想评论》(第五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张宇辉:《音乐批评学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
    周星主编:《中国艺术人类学基础读本》,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年版。
    张玉能主编:《西方文论教程》(第二版),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2011年版。
    陈晓明、杨鹏:《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在中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叶舒宪编选:《结构主义神话学》(增订版),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1年版。
    田可文、陈永等编著:《西方音乐史》,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版。
    方李莉、李修建:《艺术人类学》,北京:三联书店,2013年版。
    张光直:《中国创世神话之分析与古史研究》,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1959年第8期。
    杜声锋:《什么是“结构主义”?》,《哲学研究》,1988年第10期。
    魏家骏:《在中国的结构主义批评》,《学术研究》,1994年第4期。
    [美]理查德·汉德勒著,艾石译:《克利福德·格尔茨访谈录》,《民族译丛》,1994年第5期。
    王德胜:《审美文化批评与美学话语转型》,《求是学刊》,1994年第5期。
    周均平:《论人与自然的本原性和谐——自然之所以美的一个重要原因》,《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杨守森:《文学批评的四重境界》,《文史哲》,2006年第1期。
    黄泽:《人类学艺术研究的历程与特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童庆炳:《文化诗学——文学理论的新格局》,《东方丛刊》,2006年第1辑。
    方李莉:《走向田野的艺术人类学研究——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方法与视角》,《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5期。
    周宪:《文学理论:从语言到话语》,《文艺研究》,2008年第11期。
    王建民:《论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学科定位》,《思想战线》,2011年第1期。
    高建平:《美学的文化学转向》,《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方李莉:《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的西方艺术人类学述论》,《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和列维-斯特劳斯直接相关的期刊论文参见附录二:列维-斯特劳斯研究论文索引)
    李国华:《结构主义文论在中国的传播研究》,济南:山东大学,2006年。
    苏东晓:《列维-斯特劳斯的美学思想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孙春花:《艺术人类学简史》,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徐慧:《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方法及其应用透视》,湘潭:湘潭大学,2005年。
    胡晓娟:《自然与文化之间的人类思维: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学思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6年。
    谷雨:《列维-斯特劳斯传播学思想研究》,石家庄:河北大学,2007年。
    韩鼎:《发现远古的旋律——结构主义神话学评析》,昆明:云南大学,2008年。
    尹翀:《人类思维的“修补术”——重读列维-斯特劳斯人类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2009年。
    宋巍:《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神话理论研究》,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09年。
    王慧灵:《结构相似与图示关联——以斯特劳斯和皮尔士为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赵超:《列维-斯特劳斯的历史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