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都市村落中的传统舞蹈的传承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学术界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中国传统民间文化、民间信仰、乡民艺术、以乡村庙会为依托的文化表演形式及其与地方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等诸多方面都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实地田野调查,并且累积了大量的有关民间文化艺术活动的第一手材料。但是,这些调查材料最终的呈现是以民俗学、人类学或是社会学的文化视野基础上完成的,而忽视了作为表演形式的艺术学的角度去理解与分析。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生存在都市中的、以庙会为依托的传统民间艺术的文化表演形式的实际状况和未来的发展前景。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看法将在作为一种“乡民艺术”1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后,尤其是在“后申遗时期”2的保护与传承方面所遇到的问题与民间最终的能动性选择之间的关系方面提供一个参考,同时也为中国民间艺术文化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点。
     本文是以生活在北京都市中的自然村落——红寺村为田野点,对其以走会为依托的文化表演形式——地秧歌为研究内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审视下,运用“田野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力争呈现一个“舞蹈民族志”的图景。
     对一个非遗事项进行研究,首先是要完整、系统的描述与这一文化事项相关的关系或领域,呈现它的结构、元素和运作机制。田野调查提供了本论文的素材,对材料的组织和重构是我构思本论文时对怎样用民族志书写舞蹈的一种实践与思考。全文结构规划如下:
     导论部分主要谈及四个方面:研究目的和意义、说明本文研究的理论背景、研究路径以及全文的研究框架。
     第一章是对我的田野点红寺村的时空背景的描述与说明;重点说明我所研究的田野点是不同与以往的那些对远离城市喧嚣、交通不便、面临语言障碍、有着对其原始艺术的想象的地方,而是可以乘着地铁进入田野点、并把做田野当成是我日常生活一部分的地方。在这个地方中,由于受到都市化发展、城市扩建、现代化进程的等都要大于其他的遥远的村庄因而突显出他的独特性,特殊的位置与特殊的时期让这个地方的人与官方保持一种相互不信任、不和谐的紧张关系,这
     关系也进而影响到他们所留存下来的民间文化艺术。
     第二章是对红寺地秧歌的时空语境的叙述;从对村落的时空性背景的描述与说明转向该村落中的“标志性文化”——红寺地秧歌,重点从历史的角度谈及这文化事项的源起与发展与民间对其的历史记忆。
     第三章、第四章主要是对地秧歌的文化表现形式的细节性把握与阐释,分为两个部分,表演机制和舞蹈的形态学分析。表演机制部分主要分为仪式、服饰装扮、音乐、唱词四个方面:舞蹈形态部分主要从动作到舞段部分重点想说明舞蹈的身体动作,从舞蹈单一动作、舞蹈句子、舞蹈段落到完整的表演程序四个层级递进的关系说明舞蹈从局部到整体的演变过程,即民间是怎样把单一的舞蹈动作通过自身的文化逻辑组成舞蹈段落并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舞蹈表演作品,如同音乐中如何把单一音符串联在一起进而形成美妙音乐一样。
     第五章则是根据地秧歌“申遗”后的传承现状进行一个对比:对村内与村外的传承、传统情况的比较来说明地秧歌在现代都市中的发展变化,进而阐释在这种发展变化中,民间艺人是如何通过能动的选择来进行主体实践的传承这一问题的。
     结论部分主要是针对本文的研究内容提出我的思考与反思:
     首先,遗产化指一项历史遗存被官方部门评定为遗产并加以保护和利用的过程。红寺地秧歌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其从“民间花会”到“国家遗产”的转变。当我们用“过程”的概念和方式去看遗产的时候,遗产本身就是一种过程,当民间文化成为“国家遗产”的时候,我们可以从这个“遗产化”过程中看到这一民间传统文化在当下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其次,由于多方力量的不断介入,在遗产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权力场。在这一场域中,每一方都有各自的权力范围。民间想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途径从民间艺术到国家艺术的转变,在民间对乡政府的自下而上的申请失败和朝阳区文化馆对小红门乡政府的自上而下的申请成功的对比中,可以看到三方之间微妙的权力关系场,并在“申报成功”后,逐渐呈现出文化传衍中的各方力量的博弈与互动,也正是这种力量进而影响到当下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对红寺地秧歌的研究中,作为非遗,并非完全是由国家主导的一种“自下而上”的力量,而是在多种力量的博弈、互动中形成的。在各方的博弈中,我们可以看到民间在使用“弱者的武器”巧妙发挥并利用他们的权力。
     再次,在遗产化的进程中,除了对权力关系的思考外,我们还应该重视传承主体实践的研究。在红寺地秧歌的遗产化中,透过民间传承人以其主体的“超积极”态度与实践行为改变了以往民间较为消极的自我传承方式,同时也可看到,民间主体的能动性在文化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不仅仅是来自国家/官方,还受到民间内部不同观念的影响。
     最后,针对本文的研究思路,提出对以舞蹈民族志的方法研究舞蹈的思考,一方面要注意文化表现形式的细节部分的关注与剖析,另一方面,也在研究者的知识背景基础下,从文化整体观角度看舞蹈的时候,就不能就舞蹈说舞蹈,而是把舞蹈放在更大的关系层面上去考虑,尤其是与舞蹈有密切关系的方而,如舞蹈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可以细化舞蹈田野民族志的表述方式。
In the past ten year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academic circle has made a large mount of field investigation from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e level on many aspects, such a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folk religion, village arts and culture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temple fairs and the regional economy, politics and culture, and has accumulated many firsthand materials on the folk culture arts, but the investigation materials are all focus on the views of folklore, anthropology or sociology, and neglect the view from art as performance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paper developed the true status and future prospect of traditional folk arts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temple fairs from different angles. More importantly, these perspectives provide reference especiall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blems of protection and heritage in the period of after-application-heritage and final folk activities after folk arts becom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giv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research on Chinese traditional folk arts.
     The paper focused on Hongsi village in Beijing metropolis, and researched Diyangge which is a fair culture performance. The paper applied the research method of field nationality history under the overview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wanted to paint a picture of dance field nationality history. The whole structure of the paper is as below.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talked about four sections, the importance of the research, the theory background, research method and the paper's research framework.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d the history and place of Hongsi village, and emphasized that my research place is very special that is not far away form the noisy of city, in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impediment language and much imaginable original arts, but it is a place that we can take subway to go and be as a part of my living. In this village, a distrust and nerv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illager and the government is existed for the reasons of city development and extens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affected the heritage of the local arts.
     The second chapter is about the history and space of Hongsi-Diyangge which is the symbolic culture of the village, especially talk about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e performance, and talk about the folk memory from angle of history.
     The third and fourth chapter mainly explain the culture performance of Diyangge consisted by two parts, performance mechanism and dance morphological analysis. The performance mechanism includes ceremony, clothing, music and libretto. The part of dance performance explains body action of the dance. The writer of this thesis has analyzed the four progressive levels, from a single movement to a dance sentence, and f rom a dance paragraph to a whole dance performance, in order to unveil the parts-to-whole developing process of folk dance art. Namely, how the local dancers manage to f orm single movements and dance paragraphs to a relatively complete works of dance pe rformance through their own cultural logics, just like musicians linking notes to a harm onious melody in music.
     The fifth chapter compares the status after the application for national intangible heritage. Through the comparison, the author wants to illustrate the changes and development so as to explain how folk artists take the inheritance through subjective initiative.
     The conclusion is mainly about my thinking and introspection.
     Firstly, one thing becoming heritage must be marked as heritage and protected and used by official department. Diyangge of Hongsi village also finished the transfer from folk festival program to national heritage. When we use the concept and way of processing to view the heritage, the heritage is also a process. When the folk culture became the national heritage, we can find how the folk culture changed in the processing of becoming heritage.
     Secondly, Power circle formulated in the processing of becoming heritage because the intervention of different people. In this field, every side has its own power spectrum. Folk villagers want Diyangge translate to national art from folk art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intangible heritage. It failed through bottom to top, but it succeeded through top to bottom in contrast. From that, we can see the delicat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folk villagers, government of the town and the culture center of Chaoyang district. And when Diyangge became national heritage, we can see the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of different sides that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folk culture. As for Diyangge, it became the intangible national heritage in the process of competition and corporation of different power. In the competition, we can see the folk villagers used weakness weapons to exploit their powers. Thirdly, in the process of becoming heritage, it did not only think about the power relationship, but also emphasized the research on the main body of the inheritance. As for Diyangge, the folk successors are very active instead of negative self inheritance. Also, we can see that various problems that folk's main body met in the culture practice are not only from official but also from the inner different ideals of the folk.
     Finally, the author raised the ideas using dance ethnography to study dance in respect to the research method. On one hand, the author raised tha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analysis on the details of culture performance. On the other hand, when studying dance from the angle of whole culture, we should put dance on the larger relationship level to consider, especially on the field that had a close relation with dance, for example, the relation between dance and music can detailing the way of dance ethnography.
引文
1张士闪:《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鲁中四村考察》,济南:三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14页。
    2高小康:《“后申遗时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4月19日。
    1[法]米歇尔·苏盖、马丁·维拉汝斯:《他者的智慧》,刘娟娟、张怡、孙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6页。
    5[美]王斑:《全球化阴影下的历史与记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页。
    6[法]米歇尔·苏盖、马丁·维拉汝斯:《他者的智慧》,刘娟娟、张怡、孙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3页。
    7郑杭生:“现代性过程中的传统和现代”,载于《学术研究》(第11期),2007年。
    8[法]米歇尔·苏盖、马丁·维拉汝斯:《他者的智慧》.刘娟娟、张怡、孙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6页。
    9[法]米歇尔·苏盖、马丁·维拉汝斯:《他者的智慧》,刘娟娟、张怡、孙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6页。
    10孟悦:《人·历史·家园:文化批评三调》,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252页。
    11熊培云:《重新发现社会》,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第227-238页。
    12郑杭生:“现代性过程中的传统和现代”,载于《学术研究》(第11期),2007年。
    13孟悦:《人·历史·家园:文化批评三调》,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252页。
    14霍布斯鲍姆、兰格:《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泽,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2页。
    15霍布斯鲍姆、兰格:《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泽,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2页。
    16宣炳善:《关于“传统的发明”与“伪民俗”》,载于《民间文化论坛》2011年版,电子版见1http://www:cnki.net。
    17艾略特·奥林,2011,《透过传统看他统》,孙非寒译,张举文校,载于《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4卷第1期)。
    18高丙中,2006,《传统节日与社会文化再生产》,载于《学习时报》(第2期)
    19高丙中,2006,《传统节日与社会文化再生产》,载于《学习时报》(第2期)
    20艾略特·奥林,2011,《透过传统看传统》,孙非寒译,张举文校,载于《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4卷第1期)。
    21艾略特·奥林,2011,《透过传统看传统》,孙非寒译,张举文校,载于《温州大学学报·仕会科学版》(第24卷第1期)。
    22[美]克利福德·格尔茨:《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第1页。
    23(阿诺德·豪赛尔,艺术社会学)
    24岳永逸,《空间、自我与社会—天桥街头艺人的生成与系谱》,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287页。
    25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第18页。
    26朴永光:《传统舞蹈保护中的价值判断》,载于《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35-38页。
    27康玉岩:《传统舞蹈务因旅游开发变味》,载于《中国文化报》(2006年4月10日第3版)。
    28《吴晓邦舞蹈文集》编委会:《吴晓邦舞蹈文集·1》,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第77页。
    29《吴晓邦舞蹈文集》编委会:《吴晓邦舞蹈文集·4》,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第201页。
    30马盛德、金娟:《中国民舞》,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0年,第3页。
    34汪民安:《艺术家如何对待传统》,载于《艺术评论》(2010年第4期)。
    32吴效群:《走进象征的紫禁城——北京妙峰山民间文化考察》,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总序页。
    33 (Bernard,1994b:137)
    34傅谨:《艺术学研究的田野方法》,源自国学网
    35王建民:《艺术人类学新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89页。
    36[美]哈里·F.沃尔科特:《田野工作的艺术》,马近远译,董轩校,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45页。
    37[美]哈里·F.沃尔科特:《旧野工作的艺术》,马近远泽,董轩校,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63-65页。
    38关于北京的历史沿革的书籍有很多著述,本段主要参考书目为:(民国)倪锡英:《北平》,南京:南京出版社,2011年12月,第3-14页。原书于民国二十五年发行;孙东虎:《北京地名发展史》,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年11月,第9-127页:尹钧科、董焱主编:《北京建置沿革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编:《走进北京——北京100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2-10页。
    39孙东虎:《北京地名发展史》,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年11月,第5页。
    40[美]古塔、弗格森:《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修订版)》,骆建建、袁同凯、郭立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8月,页157。
    41 2005年——2008年,硕士研究生期间,做过河北昌黎的地秧歌,并最终完成顶士论文《昌黎地秧歌的保护与传承》。
    42 George E. Marcus. Ethnography Though Think and Thin.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8.95-115.
    47高小康:《霓虹下的草根——非物质遗产与都市民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第11页。
    48在都市人类学的研究中,把城市化和移民的过程中形成的倾向于生活在小群体里——家庭、邻里、社团中的地方的人,一般人们参与面对面的交换,生活在一个相对较有凝聚力的、以亲属关系、彼此热悉和宗教信仰为基础的社区里。这些人被压缩进一个城市空间,忙于城市的事务,并不意味着城市身份,详情见[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第二版)》,鲍雯妍、张亚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1,第343-349页。
    60张占敏:《北京红寺地秧歌研究》,载于《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61金受中:《香会》,原载于《北京通》,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155页。
    63刘小萌:《清代北京旗人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第427428页。
    64金受申:金受申:《香会》,原载于《北京通》,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154页。
    65最早寺院的大门称作山门,因古时寺院很多均建在山里,而寺庙的大门就是进山的门,因有三个门,所以也称作三门。这三个门,中间打额为正门,又叫空门,左面的叫无相门,右面的叫无作门,身入空门即为出家,所以一般香客和游客是不走中间的正门的,而正门一般也是不开的,是要逢到重大电力,或朝廷大员莅临,才来正门相迎。见谢克平品编著:《祭拜》,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年7月,第38页。
    66谢克平编著:《祭拜》,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年7月,第104页。
    67王德风在2012年3月20号妙峰山会首联谊会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68刘小萌:《清代北京旗人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第383-384页。
    70 15堂会代表数量,在十三档花会中,数目是不确定的,只要是武会齐全的都可以称为是十三档。
    71田野调查笔记。时间:2012年12月20,地点:北京气象宾馆大厅,被访谈者:李军,访谈者:张占敏、杜洋。
    72岳水逸:《空间、自我与社会——天桥街头艺人的生成与系谱》,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1月,第9页。
    73李乔:《中国行业神崇拜》,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0年,第15页。
    74周育德:《中国戏曲文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第308页。
    75李乔:《中国行业神崇拜》,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0年,第36页。
    76岳永逸:《空间、自我与社会——天桥街头艺人的生成与系谱》,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1月,第82-83页。
    77任骋:《艺风遗俗》,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7,第102-108页。
    80宋俊华:《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第8页
    81张婉麟、韩春启主编:《中国舞蹈服饰设计师》,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12月,第3页。
    94齐如山:《齐如山文集·第六卷》,河北:开明出版社,2010年,第218-219页。
    95田野调查笔记。时间:2011年11月21日下午,地点:小红门中心小学,破访谈者:赵凤岭,访淡者:张占敏。
    96张建强:《小鼓如是说:小鼓理论研究与建构》,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年4月,第32页。
    97[明]朱载育:《乐律全书》,《旋宫合乐谱序》第一到三页。
    98在百度百科中是这样界定的:中国民间打击乐或戏曲锣鼓音乐的念唱口诀一锣鼓经记写的谱式,是用代音汉字或拉丁文字母与简谱中记录节拍,节奏的符号及其他符号相结合用于记录各种打击乐器合奏的一种乐谱形式,它在某一地区,某一剧种、乐种的范围内是能够比较准确地表示出各个乐器的节奏、力度、演奏方法和配合方法的。它的基本音响效果还可以通过嘴念出来,便于记忆,流传和教学,是一种比较方便的打击乐合奏缩谱。因时代不同、地区不同以及乐器的差异,而有不同的表述方式。例如,在《文庙乐舞全谱》中,记录了转班鼓谱的,其中用圆圈表示右手击,方形代表左手击,三角形则表示击鼓(做鼓的左半边,右是-个桑字),一节为三,分为初节、中节、末节、中节四部分。98清初扬州一带的十番锣鼓,用“星、汤、蒲、大、各、勺、同”等字(李斗《扬州画肪录》):而四川闹年锣鼓则用“冬、崩、娄、壮”等字。20世纪20、30年代,这些状声字才结合现代音乐符号写成谱式,如冬崩冬崩 冬崩 娄娄娄|壮壮|壮壮壮|之类。另外,过区还有用“。(锣独奏)、×(钹独奏)、◎(锣、钹齐奏)”等符号来记谱,但无统一的规范。50年代,出现了以汉语拼音字母代音的谱字,如k(匡,锣独奏或锣、小锣、钹齐奏)、q(七,钹独奏或钹、小锣齐奏)、t(台,小锣独奏)、bd(八打,鼓双签先后打)等。近若干年,又有按照通用总谱形式记写的锣鼓谱。
    99现存最早的文字谱可追溯到公元7世纪,是唐代的《碣石调·幽兰》,现收藏于日本东京博物馆。
    100朱学富主编:《越剧司鼓打击乐》,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第19页。
    101中国戏曲研究院编的《京剧打击乐汇编》,北京:音乐出版社,1958年3月,第vi页。(见手机相册:v页码的锣鼓代音字对照说明)
    102马凌元编著:《秦腔打击乐》,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年3月,第2-3页。
    103乐俊、张家相:《京剧锣鼓经谱》,上海:上海戏学书局出版,1954年11月。
    104朱学富主编:《越剧司鼓打击乐》,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第19页。
    105齐如山:《齐如山文论》,王晓梵整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12月,第288页。
    106齐如山:《齐如山文论》,王晓梵整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12月,第293页。
    107传承人赵凤岭口述。
    108尽管锣鼓的谱子用五线谱很难得恰到好处,但就目前来讲,无论是戏曲界还是国乐界,都提倡用五线谱的方式把各种强调记录下来,一方面,如齐如山所言:“线谱的记谱法实比工尺字较强”,另一方面,五线谱属于国际上通用的音乐记谱法,在推广普及方面更容易,根据我对中国音乐学院锣鼓经的专家王以东教授的建议,我采用民间的锣鼓字谱加五线谱的方式将地秧歌所用的锣鼓点儿记录出来,在某些细节的方面配以文字上的说明与解释。
    110关于这个口诀,芦德瑞的五弟芦德玉则有不同的说法:“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说的是抢桥,什么叫抢桥知道吗?抢桥就是三大祝家庄。这有一桥,然后我们抢着过去,叫三打祝家庄,是文化馆给起的名,如果这男的还活着,估计有70多岁了,是崇文区文化馆的。抢桥,又有紧七慢八一说,我和陈彦刚打过八个(抢桥中的三转身的动作,逐渐加快),然后拉架(拉架势,抢桥的最后一个动作造型)。抢桥那块,有一老外在龙潭湖第一届比赛的时候称我们这个叫中国的现代迪斯科。
    111田野调查笔记。时间:2012年8月5日下2点到5点,地点:红寺村韩进海家,被访淡者:韩进海,访谈者:张占敏。
    112黄芝岗:《从秧歌到地方戏》,上海: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51年3月初版,第75页。
    113打通又名“闹头场”或“闹台“,在京剧中它的作用是表示戏将开演,号召观众入场的一个通知。这种纯用打击乐器演奏的“幕前曲”,乃若干年前在广场演戏所遗留下来的东西,把它放在现代设备的剧场中,实在吵得人头昏脑胀,因此各剧团都只用“吹台”的“将军令”等唢呐曲牌代替了打通。见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京剧打击乐汇编》,北京:音乐出版社,1958年3月,第305-306页。
    114马凌元:《秦腔打击乐》,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年3月,第344页。
    115马凌元:《秦腔打击乐》,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年3月,第343页
    116王如宗编著:《图解京剧艺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第242页。
    117徐城北:《京城锣鼓》.北京:华文出版社,1998年5月。第191页。
    118田野调查笔记。时间:2012年7月20日晚6点半-10点半,地点:红寺利芦林家里,访谈对象:芦林、赵凤岭,访谈者:张占敏。
    119红寺地秧歌会头芦林口述。
    131习寿华:《伦巴技术理论方法图解分析》,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年3月。
    132张继修编著:《太极刀动作图解》,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4月,
    133在80年代时候写的一些舞蹈动作的书中也有用虚线的方式把腿或手的运动轨迹给标出来,有些还有直腿到弯腿的变化也用虚线画出腿形,但当把手绘图变成照片以后,基本上就没有标注这种运动路线了,只在文字中做出说明。
    134即拉班所说的在立足于某固定点时,人体四肢伸展所能占领的周围空间。详情见刘青弋的《现代舞蹈的身体语言教程》(2011年)、《现代舞蹈的身体语言》()等著作,以及张朝霞的《新媒体舞蹈概论》(2012年)等著作中的相关论述。
    135详见张朝霞:《新媒体舞蹈概论》,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6月,第114-117页。
    136张朝霞:《新媒体舞蹈概论》,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6月,第119页。
    140王建民:《艺术人类学新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15页
    141刘青弋:《现代舞蹈的身体语言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第43-45页.
    1田野调查笔记。时间:2012年7月20日晚6点到10点半,地点:红寺村芦林家。访谈对象:芦林,访谈者:张占敏。
    2田野调查笔记。时间:2012年2月17日,地点:小红门小学,访谈对象:赵凤岭,访谈者:张占敏。
    3田野调查笔记。时间:2012年9月8号上午11点到下午2点半,地点:赵凤岭门诊,访谈对象:赵凤岭,访谈者:张占敏。
    4田野调查笔记。时间:2012年9月8号上午11点到下午2点半,地点:赵凤岭门诊,访谈对象:赵凤岭,访谈者:张占敏。
    5纛dao[名]古时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
    6见金勋编篡《妙峰山志》,手抄本藏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创作于民国时期,具体年代不详,后经过李新乐点校整理收于《门头沟地方志丛书》中,由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详情见此书第130页
    1张占敏:《北京小红门红寺地秧歌研究》,《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1高丙中:《民间文化与公民社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9页。
    1周星:《乡土生活的逻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54页。
    2燕海鸥:“从社会学视角思考‘遗产化’问题”,原载于《中国文物报》2011年8月26日第006版。
    1葛蓝·艾波林(Dr·Graeme Aplin):《文化遗产鉴定、保存和管理》,刘蓝玉译,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出版,第77页
    2[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产与结构(新修订本)》,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92页。
    1 Foucault,Michel,power/knowledge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Brighton,Susses Penguin,1980:p187.
    2[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产与结构(新修订书)》,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12月,第005页。
    3[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艺术的大泽——文学场的生产与结构(新修订本)》,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12月,第008页。
    4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原载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38卷,第42-50页。
    1[英]格雷(Grav,A):《文化研究:民族志方法与生活文化》,许梦云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Ⅲ页。
    1蔡丰明:《城市语境中的民俗保护——当代上海城市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学院出版社.2009年,第3页。
    2这一界定是出自塔尔科特·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的结构》(1937年版)一书.第58页,转引目[奥]阿尔弗雷德·许茨:《社会理论研究》,霍桂桓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71-72页。
    3既虽然这个城市始终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是,由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个人立场,所以,它的外观也显得截然不同,扛这座城市中,本地人把城市看成是“故乡、家乡”.外来人则把它刊做是在一段时间在其中生活和工作的一个地方,而城市的制图员则把它看成是其科学的某种对象。这个隐喻说明了同一个对象从不同的层次出发得到的不同的结果,这种观点有助于阐明存在于我们有关我们在其中自然而然地生活的这个社会世界的观点,与作为科学观察的对象而存在的社会世界之间的区别。译情见[奥]阿尔弗雷德·许茨:
    《社会理论研究》,霍桂桓,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73-76页。
    1[奥]阿尔弗雷德·许茨:《社会理论研究》,霍桂桓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82-85页。
    2高小康、姚朝文、袁瑾,《都市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第3页。
    3资华筠:《优质基因的提炼与传承》,载于《中国文化报》,2011年6月10号第006版。
    1冯骥才:“文化传承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载于《中国社会利学报》2011年3月17日第018版。
    2冯骥才:“‘…非遗后’时代我们做什么?”,载于《中国艺术报》2011年11月18日第013版。
    3[英]格雷(Gray,A):《文化研究:民族志方法与生活文化》,许梦云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页。
    4王建民:《艺术人类学新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12月,第85页。
    1.《吴晓邦舞蹈文集》编委会,2007,《吴晓邦舞蹈文集·1》,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吴晓邦舞蹈文集》编委会,2007,《吴晓邦舞蹈文集·2》,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3.《吴晓邦舞蹈文集》编委会,2007,《吴晓邦舞蹈文集·3》,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4.《吴晓邦舞蹈文集》编委会,2007,《吴晓邦舞蹈文集·4》,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5.[美]威廉·费尔丁·奥格本,1989,《社会变迁》,王晓毅、陈育国译,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6.艾略特·奥林,2011,“透过传统看传统”,孙非寒译,张举文校,载于《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4卷第1期)。
    7.[美]艾尔·巴比,2009,《社会研究方法》(第十一版),邱泽奇泽,北京:华夏出版社。
    8.[美]约翰·博德利,2011,《发展的受害者》,何小荣、谢胜利、李旺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9.[英]约翰·伯格,2007,《观看之道》,戴行钺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10.[美]彼得·伯格、托马斯·卢克曼,2009,《现实的社会建构》,汪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1.[美]阿瑟·C.丹托,2007,《艺术的终结之后——当代艺术与历史的界限》,王春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2. Turner, Bryan S.,2010,《身体与社会理论》,谢明译,台湾: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
    13.[法]皮埃尔·布迪厄,2001,《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4.[法]皮埃尔·布迪厄,2012,《实践感》,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15.[法]皮埃尔·布迪厄、[美]花康德,2008,《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6.[美]埃伦·迪萨纳亚克,2004,《审美的人》,户晓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7.[美]杜赞奇,2003,《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8.[美]古塔、弗格森,2005年,《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修订版)》,骆建建、袁同凯、郭立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9. Foucault, Michel,1980, power/knowledge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Brighton, Susse□:Penguin.
    20.[美]欧文·戈夫曼,2008,《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1.[英]格雷(Gray, A),2009,《文化研究:民族志方法与生活文化》,许梦云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2.[美]迈克尔·赫茨菲尔德,2009,《人类学——文化和社会领域中的理论实践》,刘珩、石毅、李昌银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3.[英]E.霍布斯鲍姆、T.兰格,2004,《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4.[英]艾伦·巴纳德,2008,《人类学历史与理论》(修订版),王建民、刘源、许丹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5.[英]斯图尔特·霍尔编,周宪、许钧主编,2003,《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版。
    26.[美]克利福德·格尔茨,2000,《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7.[英]丹尼·卡瓦拉罗,2006,《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8.[美]戴安娜·克兰,2001,《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9.[美]柯文,2003,《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雷颐、罗检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30.[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2009,《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第二版)》,鲍雯妍、张亚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31.[日]笠井博,1989,《霹雳舞图解》,浩奇编译,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32.[美]乔治·E·马尔库斯、弗雷德·R·迈尔斯,2010,《文化交流——重塑艺术和人类学》,阿嘎佐诗、梁永佳译,王建民审校,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3.[美]约翰·马丁,1994,《生命的律动》,欧建平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34.[美]W.J.T米歇尔,2006,《图像理论》,陈永国、胡文征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5.[民国]倪锡英,2011年,《北平》,南京:南京出版社,(原书于民国十五年发行)
    36. Kutsche paul,2002,《田野民族志——人类学指导手册》,赖文福译,陈中民监修,台湾:华泰文化事业公司。
    37.[美]马歇尔·萨林斯,2002,《文化与实践理论》,赵丙祥译,张宏明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8.[法]米歇尔·苏盖、马丁·维拉汝斯,2008,《他者的智慧》,刘娟娟、张怡、孙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9.[奥]阿尔弗雷德·许茨,2011,《社会理论研究》,霍桂桓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40.[澳大利亚]林恩·休谟、简·穆拉克,2010,《人类学家在田野——参与观察中的 案例分析》,龙菲、徐大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41.[韩]玄昌柱,2001,《丫髻山庙会研究——以宗教活动为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2.[美]哈里·F.沃尔科特,2011,《田野工作的艺术》,马近远译,董轩校,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43.[美]乔恩·威特,2008,《社会学的邀请》,林聚任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4.[英]雷蒙·威廉斯,2005,《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45.[英]戴维.英格利斯(David Inglis),2010,《文化与日常生活》,张秋月、周雷亚译,武桂杰、苑洁译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46.[英]特里·伊格尔顿,2006,《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理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王逢振译,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
    47.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编,2008年,《走进北京——北京100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48.蔡丰明,2009,《城市语境中的民俗保护——当代上海城市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49.陈巴黎,2004,《北京的东岳信仰与东岳庙香会组织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0.陈华文主编,2006,《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第三辑)》,学苑出版社。
    51.迟子建,2008,《秧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52.丁良欣,1994,“饶有风趣的<地秧歌>”,载于《舞蹈》,见中国知网。
    53.董锡玖、朱迎,2007,《舞蹈文论研究方法初探》,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54.董晓萍,2003,《田野民俗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5.范可,“‘申遗’:传统与地方的全球化再现”,《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0卷第5期(2008年9月),页46-52。
    56.费孝通,1998,《反思对话文化自觉》,马戎、周星主编:《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
    57.冯骥才,2005,《民间灵气》,北京:作家出版社。
    58.冯雪红、徐杰舜、郭鸣主编,2009,《走进乡村人类学书林》,哈尔冰:黑龙江人们出版社。
    59.傅谨,2008,《薪火相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0.傅谨,2010《戏班(原名<草根的力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61.傅谨:“艺术学研究的田野方法”,源自国学网。
    62.高丙中,2006,《传统节日与社会文化再生产》,载于《学习时报》(第2期)
    63.高小康,2008,《霓虹下的草根——非物质遗产与都市民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64.高小康,2011,“‘后申遗时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报。
    65.高小康、姚朝文、袁瑾,2009,《都市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北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66.高云,2004,《舞蹈解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67.葛兰·艾波林,2004,《文化遗产——鉴定、保存和管理》,刘蓝玉译,台湾: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
    68.顾颉刚,1928,《妙峰山》,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69.管育鹰,2006,《知识产权视野中的民间文艺保护》,北京:法律出版社。
    70.郭丽云,2005,《村落联合体的民俗文化传统及其再造——北京丰台区“花乡十八村”个案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1.郭于华,2000,《仪式与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72.海力波,2008,《道出真我——黑衣壮的人观与认同表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73.韩书瑞,2003,“北京妙峰山的进香之旅:宗教组织与圣地周福岩”,吴晓群译,载于《民俗研究》(第1期)。
    74.贺桂梅,2010,《“新启蒙”知识档案——8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75.黄芝岗,1951,《从秧歌到地方戏》,上海: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76.康玉岩,2006,“传统舞蹈务因旅游开发变味”,载于《中国文化报》(4月10日第3版)
    77.乐俊、张家相,1954,《京剧锣鼓经谱》,上海:上海戏学书局出版。
    78.李乔,1990,《中国行业神崇拜》,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
    79.李乔,1990,《中国行业神崇拜》,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
    80.林毓生,2011,《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增订本)》,北京:生活.读
    书·新知三联书店。
    81.刘骏骧,1996,《东方人体文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82.刘青弋,2004年,《现代舞蹈的身体语言》,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83.刘统霞,2008,《被表述的民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
    84.刘小萌,2008,《清代北京旗人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85.刘晓真,2003,《从乡俗礼仪到民间艺术——当代山东商河鼓子秧歌文化功能的变迁与传承》,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论文。
    86.刘忠强,2010,《昌黎地秧歌表演技巧探究》,河北:河北大学硕士论文。
    87.罗雄岩,1995,《生命的律动》,河北: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88.罗雄岩,2001,《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89.罗雄岩,2004,《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研究》,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90.马凌元,1994,《秦腔打击乐》,西安:三秦出版社。
    91.马凌元,1994,《秦腔打击乐》,西安:三秦出版社。
    92.马盛德、金娟,2010,《中国民舞》,苏州:古吴轩出版社。
    93.孟悦,2006,《人·历史·家园:文化批评三调》,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94.倪钟之,2005,《中国民俗通志·演义志》,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
    95.潘峰,2008,《“同根同源”的义化展演》,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义。
    96.彭兆荣,2007,《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
    97.朴水光,2006,“传统舞蹈保护中的价值判断”,载于《北京舞蹈学院学报》(第3期):第35-38页。
    98.朴永光,2009,《舞蹈文化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99.齐如山,2009,《齐如山文论》,王晓梵整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00.齐如山,2010,《齐如山文集·第六卷》,河北:开明出版社。
    101.任骋,1987,《艺风遗俗》,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
    102.宋俊华,2011,《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03.孙东虎,2010年,《北京地名发展史》,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104.孙红丽,1997,《明代北京民俗文化研究——以寺庙民俗文化事项为中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05.孙惠柱,2010,《人类表演学系列—谢克纳专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06.谭必友、田级会,2010,《田野中的文化呈现》,北京:人民出版社。
    107.汤芸,2008,《以山川为盟——黔中文化接触中的地景、传闻与历史感》,北京:民族出版社。
    108.田尚秀,2003,“1928年北平坛庙状况史料”,载于《北京档案史料》(第3期):第82-98页。
    109.汪民安,2010,“艺术家如何对待传统”,载于《艺术评论》(第4期)。
    110.王建民,2008,《艺术人类学新论》,北京:民族出版社。
    111.王杰文,2004,《仪式、歌舞与文化展演——陕北、晋西的“伞头秧歌”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112.王杰文,2006,《民间社火》,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113.王杰文,2008,《媒介景观与社会戏剧》,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114.王如宗编著,2011,《图解京剧艺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15.王文章,2005,《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2004)论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16.王文章,2006,《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17.王晓莉,2002,《碧霞元君信仰与妙峰山香客村落活动的研究:以北京地区与涧沟村的香客活动为个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18.乌丙安,2010,《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19.谢克平编著,2009,《祭拜》,上海:学林出版社。
    120.杨民康,2008,《音乐民族志方法导论——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实例》,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121.周星,2011,《乡土生活的逻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22.吴晓群,2007,《走进象征的紫禁城——北京妙峰山民间文化考察》,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
    123.吴效群,1998,《北京的香会组织与妙峰山的碧霞元君信仰》,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24.吴旭升,1988,《北京城及近郊庙宇分布的历史变迁与庙宇对文化的塑造和影响(辽-清)》,北京: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5.郗志群、李海荣,2003,“妙峰山第十届传统春香庙会调查报告”,《民俗研究》:第110-124页。
    126.习寿华,2011,《伦巴技术理论方法图解分析》,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27.谢立中,2009,《走向多元话语分析:后现代思潮的社会学意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8.熊培云,2010,《重新发现社会》,北京:新星出版社。
    129.徐城北,1998,《京城锣鼓》,北京:华文出版社。
    130.徐薇,2010,《自我、角色与乡土社会》,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
    131.宣炳善,“关于‘传统的发明’与‘伪民俗’”,载于《民间文化论坛》。见http://www.cnki.net
    132.资华筠,2011,《优质基因的提炼与传承》,载于《中国文化报》。
    133.杨汝南,1935,《北平西郊六十四村社会概况调查》,北京: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学系。
    134.叶郭立城,1970,《北平东岳庙调查》,台北:东方文化书局。
    135.尹钧科、董焱主编,2008,《北京建置沿革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136.叶舒宪、彭兆荣、纳日碧力戈,2004,《人类学关键词》,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37.于平,2005,《舞蹈文化与审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38.岳永逸,2007,《空间、自我与社会—天矫街头艺人的生成与系谱》,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39.张朝霞,2012,《新媒体舞蹈概论》,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140.张继修编著,1999,《太极刀动作图解》,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41.张建强,2012,《小鼓如是说:小鼓理论研究与建构》,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42.张士闪,2006,《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鲁中四村考察》,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43.张士闪、耿波,2008,《中国艺术民俗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44.张婉麟、韩春启主编,2008,《中国舞蹈服饰设计师》,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45.张蔚,2007,《闹节——山东秧歌的仪式性与反仪式性》,上海:上海戏剧学院博士论文。
    146.张占敏,2008,《昌黎地秧歌的文化保护与传承》,北京:北京舞蹈学院硕士论文。
    147.赵世瑜,2002,《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48.郑杭生,1994,“当代中国比较文明研究的任务”,载于《社会科学集刊》(第2期)。
    149.龚坚:“从国家与地方看民间文化遗产化的实践”,原载于《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见http://www.cnki.net
    150.郑杭生,2007,“现代性过程中的传统和现代”,载于《学术研究》(第11期)。
    151.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委员会,1992,《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北京卷》,北京:中国舞蹈出版社。
    152.中国戏曲研究院编,1958,《京剧打击乐汇编》,北京:音乐出版社。
    153.周凡,2010,《后马克思主义导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54.周凡、李惠斌,2007,《后马克思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55.周育德,2010,《中国戏曲文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56.朱学富主编,2011,《越剧司鼓打击乐》,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