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三国吴简文字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三国吴简文字是三国时期汉字的典型代表,正处在汉字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吴简文字隶书楷化,楷书得以长足发展,汉字字形大为改变、篆隶草行楷多体兼备、字体结构大大调整,其中俗体字、异写字特别突出,代表中古汉字发展中十分典型的环节。
     本文以三国吴简文字为对象,从纯文字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综合研究。本文是在完成《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文字编》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由正文和附录两部分组成。
     正文分为八章,第一章综述了三国吴简的特质及其意义以及学界对三国吴简所进行的研究,概述了本文研究的内容以及相关研究的现状,提出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构拟了研究的思路方法,揭示了本研究的现实意义。第二章着重从字量、字频、常用字、次常用字、通用字与生僻字等方面对三国吴简文字的用字情况进行了测查。第三章从类型统计、构形方式以及新增字结构类型例说等三个方面对三国吴简文字进行了调查,比较全面的描写了三国吴简文字结构类型的动态演变。第四章从三国吴简文字的历史继承与流传两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梳理了三国吴简文字对古文形体的历史继承,考察了三国吴简文字的历史承用字量以及其流传情况。第五章从简化、繁化、讹变、讹混、类化、异化、糅合、行草书楷化、移位、替换等十个方面来考察三国吴简文字的部件演变,较为深入的探析了隶楷阶段汉字部件的演变规律。第六章从微观的角度对三国吴简文字的笔画进行了探究,揭示了三国吴简文字在笔形、笔画组合与笔顺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异情况;揭示了三国吴简文字笔画数量的变化与其使用频次及其自身繁简程度之间的关系,展示了三国吴简文字在使用过程中的简化程度。第七章从异写字、异构字以及异写与异构的关系等方面来揭示三国吴简文字异写与异构的演化规律。第八章重点考察三国吴简文字中的未释字和误释字,囿于篇幅,本章选释了吴简中的一些古文字和一些俗讹字。
     我们以黄德宽老师的“动态理论”为指导,对所发布的三国吴简文献资料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梳理,编撰了《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文字编》,在此基础上,新释了简文618个,不计重复达381个,按册制作了新释字表附于文末。
     附录是正文的有机部分。附录一是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文字字用情况调查总表,附录二是《嘉禾吏民田家莂》新释字表,附录三是《竹简·壹》新释字表,附录四是《竹简·贰》新释字表,附录五是《竹简·叁》新释字表,附录六是《竹简·肆》新释字表。
The paper is a system arrangement and research for the characters which have been released by the groups who are in the charge of arranging bamboo slips of Wu period unearthed in Changsha, Hunan.
     Bamboo Slips of Wu Kingdom, appearing in the pase-future period of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s, is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 Bamboo makes clerical script develop into formal script gradually so that the formal script can get tremendous development. The shape of Chinese characters changed a lot, seal script, clerical script, cursive script, semi-cursive script and formal script coexist, the structures of characters were adjusted a lot, especially the nonstandard forms of characters and the different forms of a character, which represent thetypical link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dieval Chinese characters.
     The paper ha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Bamboo Slips of Wu Kingdom from the pure literature. On the basis of The Collection of Characters from Changsha Zuomalou Bamboo Slips of Wu Kingdom in the Three Kingdoms Era, the paper is written and it consists of body and appendix. The body includes eight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tells the particularity and significance of Bamboo Slips of Wu Kingdom and the research on it in the field. In this part, it summarizes the content of the research and the interrelated research status, point out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research, work out the methods of thinking, and reveal the actual significance.
     The second chapter investigates the usage situation of the Bamboo Slips of Wu Kingdom from the quantity of the characters, the frequency of usage, general service words, vice-general service words, universal characters and rarely-used Chinese characters.
     The third chapter studies Bamboo Slips of Wu Kingdom from the statistics of types, the ways of forming and the structure types of new words and describes the dynamic changement of it totally.
     The fourth chapter studies Bamboo Slips of Wu Kingdom from its historical inheriting and spreading, teases out origins of the form and structure of its ancient characters, researches its historical use and spreading situation.
     The fifth chapter investigates the change of the parts of Bamboo Slips of Wu Kingdom from its simplification, complication, erroneous transformation, mixed, apperception, mix together, the tendency from semi-cursive script and cursive script to formal script, translocation and replacement and offers an in-depth analysis on the change rules of Chinese characters'parts in the development period of clerical script and formal script.
     The sixth chapter researches the strokes of Bamboo Slips of Wu Kingdom from a microscopic point of view and reveals the basic features and the change situation of Bamboo Slips of Wu Kingdom from the forms, combinations and orders of strokes.
     The seventh character shows the evolutional rules of Bamboo Slips of Wu Kingdom's variant forms of the same character and variant constitutions of the same character from variant forms' characters, variant constitutions' characters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both.
     The eighth chapter studies the unknown characters in Bamboo Slips of Wu Kingdom. It investigates and explains some ancient characters in Bamboo Slips of Wu Kingdom, meanwhile, also studies some popular but wrong characters.
     Appendix is a useful complement to the body.
     Appendix Ⅰ is a general table recording the characters' usage situation of Bamboo Slips of Wu Kingdom.
     Appendix Ⅱ is a new table to explain new characters for "Jia He Li Min Tian Jia Bie".
     Appendix Ⅲ is a new table for to explain new characters for "Bamboo Slips (Ⅰ)".
     Appendix Ⅴ is a new table for to explain new characters for "Bamboo Slips Ⅲ)".
     Appendix Ⅵ is a new table for to explain new characters for "Bamboo Slips Ⅴ)".
     Appendix Ⅳ is a new table for to explain new characters for "Bamboo Slips(Ⅱ)".
引文
① 参考曹家骧《吴简十万惊天地——长沙走马楼三国孙吴纪年简牍出土记》(文汇报,1996年12月27日)、宋少华、何旭红《嘉禾一井传千古——长沙走马楼三国孙吴纪年简牍发掘散记》(《文物天地》,1997年第4期)和许虹、范大鹏主编《最新中国考古大发现——中国最近20年32次考古新发现》(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年)等。
    ① 宋少华、何旭红《长沙走马楼二十二号井发掘报告》(《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上册,1999年)和《长沙走马楼J22发掘简报》(《文物》,1999年第5期)。
    ② 李均明、宋少华等《关于长沙出土三国东吴简牍的数量和内容》,中国文物报,1997年2月16日第2版。
    ① 王素等认为:复民,是当时专门配给功臣的一种特殊依附人口,不服官役,不属国家正户,史书也未见服役记载:地僦钱,是临湘城内集市商贾租赁摊位钱。
    ② 长沙市简牍博物馆、北京吴简研讨班编《吴简研究》第一辑(崇文书局2004年)、第二辑(崇文书局2006年)、第三辑(中华书局2011年),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华书局2005年),[日]长沙吴简研究会编《长沙吴简研究报告》第1集(东京2001年7月)、第2集(东京2004年7月)、第3集(东京2007年3月),《长沙吴简研究报告·2008年度特刊》(东京2009年3月),《长沙吴简研究报告·2009年度特刊》(东京2010年2月)。
    ③ 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简帛网、象牙塔网、各相关研究中心网站、各大学图书馆网站等。
    ② 长沙简牍博物馆、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走马楼简牍整理组编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国家莂》(上、下)文物出版社1999年,《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壹](上、中、下)》(文物出版社2003年)、《竹简[贰](上、中、下)》(文物出版社2007年)、《竹简[叁](上、中、下)》(文物出版社2008年)、《竹简[肆](上、中、下)》(文物出版社2012年),胡平生、宋少华、李均明《中国简牍集成》(走马楼上第15册)、(走马楼下第16册),2005年,敦煌文艺出版社。
    ③ 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别资料库由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张光裕教授及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系黎明剑教授共同制作,并发放于国际网络之万维网内,提供全文检索。
    ④ 宋少华、胡平生《新发现的长沙走马楼简牍的重大意义》,《光明日报》,1997年1月14日。
    ⑤ 宋少华、何旭红《长沙走马楼J22发掘简报》,《文物》,1999年第5期。
    ⑥ 邱东联《长沙吴简与吕壹事件》,《中国文物报》,1999年12月8日。
    ⑦ 王素、宋少华、罗新等《长沙走马楼简牍整理的新收获》,《文物》,1999年第5期。
    ① 孙东波《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及其史料价值》,《华夏文化》,2007年1期。孙东波《浅说长沙走马楼吴简牍的文献价值》,《新西部》,2007年第10期。
    ② 罗新《走马楼吴简中的建安纪年简问题》,《文物》,2002年第10期。
    ③ 王素《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历史文物》,2004年第1期。
    ④ 胡平生、宋少华《长沙走马楼简牍概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年第3期。宋少华《大音希声--浅谈对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的初步认识》,《中国书法》,1998年1期。宋少华《长沙吴简保护整理与研究的新进展》,《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射会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⑤ 陈先枢《长沙走马楼吴简的文献价值》,《求索》,1999年第2期。
    ⑥ 同注释5。
    ① 走马楼简随整理组编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长沙走马楼二十二号井发掘报告》(上),第30页,文物出版社1999年。
    ② 宋少华《堪与殷墟甲骨、敦煌文书相媲美:长沙出土吴简17万》,《中国国家地理》,2001年9期。
    ③ 汪力工《略谈长沙三国吴简的清理与保护》,《中国文物报》,2002年12月13日第8版。
    ④ 孙东坡《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及其史料价值》,《华夏文化》,2007年1期。
    ① 柴立元、陈跃辉、黄燕、杨志辉《三国吴简蚀斑可培养微生物的多样性》,《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5期。
    ② 曾维政、陈锐、宋少华、方北松等《长沙走马楼东吴竹简蚀斑微生物的研究(英文)》,《微生物学杂志》,2007年第9期。
    ③ 陈跃辉《三国吴简腐蚀斑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其木质素降解性能研究》,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① 参考走马楼吴简整理组编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别》(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和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① 沙宗元:文字学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安徽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第173页
    ① 李运富:论汉字数量的统计原则,辞书研究,2001年1期。
    ② 六书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又分为“四体二用”,其中“四体”是造字法,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二用”是用字法,包括转注和假借。朱骏声说:“天地间有形而后有声,有形声而后有意与事,四者,文字之体也,意之所通,而转注起焉。声之所比,而假借生焉,二者,文字之用也。”(《说文通训定声·自叙》)
    ③ 造字之初,字之音义还在形成过程中,在传播中磨合、优选,没有一定规律,既可以使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个声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个意思。另外,古人认为语言凭借声音而存在,强调既有此音,即表此义,闻者听音则知义,因而古人在记录时往往依据声音来记录,在记录过程中,一时想不出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再者,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相当部分古书都是凭一些读书人的背诵、记忆,口耳相传,到汉代,不少古籍重新著之竹帛。但书写者往往或因记忆失真,或因方言之异,或因其文化程度的影响导致记录时将同一个字记录成不同的形体。
    ④ 清代的赵翼在《陔余从考》一书中指出:“字之音同而异义者,俗儒不知,辄误写用,世所谓别字也。”
    ① 参见沈建华、曹锦炎:《新编甲骨文字形总表》,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此数包括异体字,据该书后记,如不计将异体字则有大约4000个。
    ① 江学旺:《西周金文研究》,南京大学2001年博士学位论文。
    ② 吴国升:《春秋文字研究》,安徽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③ 韩同兰:《战国楚文字用字调查》,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① 费锦昌先生将现代汉字用字分为通用字、生僻字,其中通用字又分为常用字与不常用字(费锦昌《常用字的性质、特点及其选取标准》,《语文学习》1988年第9期);王凤阳先生分为常用字、非常用字两大类,其中常用字又分为高频字、次高频字,非常用字分为低频字、罕用字(王凤阳《汉字学》,古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12月版)。
    ② 李兆麟:《汉语计量研究与语文辞书编纂》,《辞书研究》1993年第3期。
    ① 李兆麟:《汉语计量研究与语文辞书编纂》,《辞书研究》1993年第3期。
    ② 常宝儒:《现代汉语频率词典的研制》,载于陈原主编《现代汉语定量分析》第51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① 沙宗元:《文字学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安徽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第97页。
    ② 参见唐兰:《古文字学导论》,齐鲁书社,1981年版和《中国文字学》,上海书店,1991年版。
    ③ 参见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科学出版社,1956年。
    ④ 参见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⑤ 黄德宽:《汉字构形方式的动态分析》,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汉字构形方式:一个历时态演进的系统》,安徽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① 黄德宽:《汉字构形方式:一个历时态演进的系统》,安徽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① 江学旺:《西周金文研究》,南京大学博士2001年论文。
    ② 吴国升:《春秋文字研究》,安徽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③ 张静:《郭店楚简文字研究》,安徽大学2002年博士论文。
    ④ 黄德宽:《汉字构形方式的动态分析》,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① 黄德宽:《汉字构形方式:一个历时态的演进系统》,安徽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② 黄德宽:《汉字构形方式的动态分析》,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① 郝士宏先生古汉字的同源分化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请参阅:郝士宏.古汉字同源分化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
    ① 徐在国:《上博五文字考释拾遗》,《简帛》(第三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又见于《安徽大学汉语言研究从书·徐在国卷》,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68-270页。
    ① 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研究》,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263页。
    ② 林沄:《古文字研究简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71页。
    ① 林沄:《古文字研究简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81页。
    ① 张桂光:《古文字中的形体讹变》,《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② 刘钊:《古文字构形学》,厦门: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人民出版社,第139页。
    ① 江学旺:《浅谈古文字异体糅合》,《古汉语研究》2004年第1期。
    ①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86页。
    ① 曹先擢:《汉字的表意性和汉字的简化》,《汉字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语文出版社,1988年。
    ② 王宁:《汉字构形学讲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① 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研究》,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4页。
    ② 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研究》,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68页。
    ① 大众写手,受教育的程度不一,对字的理解悬殊,书写水平参差不齐,异写的随意性突出。
    ① 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研究》,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1页。
    ① 黄德宽主编:《古文字谱系疏证》,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026页。
    ① 王素,宋少华,罗新:《长沙走马楼简版整理的新收获》,《文物》,1999年第5期,第26-44页。
    ② 徐世虹:《走马楼三国吴简户籍所见刑事制裁记录》,《简帛研究》(第四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23-529页。
    ③ 谢桂华:《中国出土魏晋以后汉文简纸文书概述》,《简帛研究》(第四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46-559页。
    ④ 胡平生:《从走马楼简“创”’字的释读谈到户籍的认定》,《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2期,第33-37贝。
    ⑤ 杨小亮:《走马楼户籍简“创”字性质与成因简析》,《出土文献研究》(第7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年,第146-151页。
    ① 张荣强:《说“罚估”——吴简所见免役资料试释》,《文物》,2004年第12期,第57-65页。
    ② 于振波:《浅析走马楼吴简中“刑”的含义》,《船山学刊》,2004年第1期,第41-45页;《走马楼吴简初探·苛政与自残》,台北:文津出版社,2004年,第153-174页。
    ④ 曹旅宁:《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刑币”、“刑足”考释》,《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第122-125页。
    ⑤ 周祖亮:《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疾病词语略考》,《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第139-142页。
    ⑥ 王素:《中日长沙吴简研究述评》,《故宫学刊》(2006总第3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7年,528-560页。
    [1]陈淑梅.东汉碑隶构形系统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付继伟.魏晋南北朝碑刻文字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
    [3]高文.汉碑集释(修订本)[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4]顾颉刚、顾廷龙.尚书文字合编(1、2、3)[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5]郭瑞.魏晋南北朝石刻楷字的传承与变异[D].华东师范大学,2008
    [6]何山.汉魏六朝碑刻记号字研究[D].西南大学,2007
    [7]何山.魏晋南北朝碑刻文字中的构件“口”[J].《中国文字研究》第十一辑[C].郑州:大象出版社,2008
    [8]何山.汉魏六朝碑刻中的古文字[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35—37.
    [9]何山.试析魏晋南北朝碑刻文字的系统性[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3)
    [10]何山.魏晋南北朝碑刻文字构件研究[D].西南大学,2010
    [11]洪适(宋).隶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2]贾贵荣.历代石经研究资料辑刊(1-8)[C].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13]李海燕.隋唐五代石刻文字[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
    [14]李利芳.魏晋南北朝碑刻文字构件变异研究[D].西南大学,2006
    [15]刘延玲.魏晋行书构形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16]刘昭瑞.汉魏石刻文字系年[M].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印行,1996
    [17]刘正成.中国书法全集(第7、8卷)[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1993
    [18]陆明君.魏晋南北朝别字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19]陆增祥(清).八琼室金石补正[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20]吕蒙.汉魏六朝碑刻古文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1
    [21]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2]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中的汉字形旁类化问题[J].《中国文字研究》第七辑[C].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
    [23]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研究[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3)
    [24]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校注[M].北京:线装书局,2007
    [25]毛远明.碑刻文献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6]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7]欧昌俊、李海霞.六朝唐五代石刻俗字研究[M].重庆:巴蜀书社,2004
    [28]钱大昕(清).潜研堂金石文字跋尾[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29]商承祚.石刻篆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6
    [30]施蛰存.金石丛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1]孙海波.魏三字石经集录[M]..台湾:艺文印书馆,1975
    [32]孙茜.魏晋南北朝石刻异体形声字声符换用现象研究[D].湘潭大学,2008
    [33]唐际齐.汉碑研究概况及疑难字词选释[D].中山大学,2008
    [34]王昶(清).金石萃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5]王立军.中国古代碑刻文献综论[D].北京师范大学2003
    [36]王念孙.读书杂志(影印本)[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
    [37]王平.魏晋南北朝石刻异体字表义构件换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38]王元军.汉代书刻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
    [39]谢伦锋.东魏碑刻文字构件变异研究[D].西南大学,2008
    [40]徐玉立.汉碑全集[M].开封: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
    [41]杨殿珣.石刻题跋索引(汉-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42]臧克和.中古汉字流变(上、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3]臧克和.汉魏六朝隋唐五代字形表[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
    [44]张双.两汉魏晋碑刻简体字研究[D].西南大学,2008
    [45]张素凤.古汉字结构变化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
    [46]张延奂.汉碑古字通训[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47]张涌泉.汉语俗字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0
    [48]张站立.两汉石刻隶书形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
    [49]赵超.中国古代石刻概论[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
    [50]赵超.石刻古文字[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51]赵立伟.魏三体石经古文辑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2]宗鸣安.碑帖收藏与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1]阿部幸信.长沙走马楼吴简所见的“调”——以出纳记录的检讨为中心[C].吴简研究(第3辑),北京:中华书局,2011
    [2]安部聪一郎.试论走马楼吴简所见名籍之体式[C].吴简研究(第2辑),湖北:崇文书局,2006
    [3]白谦慎.关于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书法及其相关问题的一些初步考察[C].汉唐之间的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4]北京吴简研讨班、崇文书局.吴简研究(第1辑)[M].湖北:崇文书局,2004
    [5]曹旅宁.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刑手”、“刑足”考释[J].广东社会科学,2006(1)
    [6]曹研农.从《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看吴国在长沙郡的国家“营田”[C].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
    [7]柴立元、陈跃辉、黄燕、杨志辉.三国吴简蚀斑可培养微生物的多样性[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
    [8]长沙简牍博物馆、北京吴简研讨班.吴简研究(第2辑)[M].湖北:崇文书局,2006
    [9]长沙简牍博物馆、北京吴简研讨班.吴简研究(第3辑)[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0]长沙简牍博物馆、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发掘组.2003年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重大考古发现[C].出土文献研究(第七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1]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走马楼简牍整理组编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12]长沙简牍博物馆、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走马楼简牍整理组编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壹][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13]长沙简牍博物馆、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走马楼简牍整理组编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14]长沙简牍博物馆、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走马楼简牍整理组编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叁][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15]长沙简牍博物馆、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走马楼简牍整理组编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肆][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
    [16]长沙吴简研究会.《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莉》释文补正[C].长沙吴简研究报告(第4集),东京:2004
    [17]车金花.走马楼吴简论著目录[C].走马楼吴简初探,台北:文津出版社,2004
    [18]车金花.走马楼吴简论著目录(2004-2006)[C].走马楼吴简续探,台北:文津出版社,2007
    [19]车金花、于振波.走马楼吴简研究综述——职业、社会身份与阶层[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0]陈明光.走马楼吴简所见孙吴官府仓库账簿体系试探[J].中华文史论丛,2009(1)
    [21]陈明光.走马楼吴简所见孙吴租税稽征实务述论[C].“纪念梁方仲教授诞辰100周年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22]陈荣杰、张显成.《嘉禾吏民田家莂》释文注释的数值问题[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2(1)
    [23]陈爽.长沙走马楼吴简研究论著目录(续)[C].吴简研究(第2辑),湖北:崇文书局,2006
    [24]陈爽.走马楼吴简所见“吏帅客”试解[C].吴简研究(第2辑),湖北:崇文书局,2006
    [25]陈爽.走马楼吴简所见奴婢户籍及相关问题[C].吴简研究(第1辑),湖北:崇文书局,2004
    [26]陈顺成.《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亲属称谓词语研究[C].简帛语言文字研究(第5辑)成都:巴蜀书社,2010
    [27]陈松长.湖南简帛的出土与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28]陈松长.湖南出土简帛的书法价值初探[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29]陈先枢.长沙走马楼吴简的文献价值[J].求索,1999(2)
    [30]陈跃辉.三国吴简腐蚀斑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其木质素降解性台旨研究[D].中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2009
    [31]陈明光.走马楼吴简所见孙吴官府仓库账簿体系试探[J].中华文史论丛,2009(3)
    [32]陈荣杰.走马楼吴简佃田、赋税词语汇考[D].西南大学博十学位论文,2012
    [33]代冰华.吴简与孙吴私学研究[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4]戴卫红.长沙走马楼所见三州仓出米简初探[C].吴简研究(第3辑),北京:中华书局,2011
    [35]戴卫红.长沙走马楼吴简所见“直”、“廪”简及相关问题初探[C].简帛研究(二○○七),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6]戴卫红.长沙走马楼吴简中军粮调配问题初探[C].简帛研究(二○○七),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7]邓玮光.《嘉禾吏民田家莂》中的钱布准入米问题——以嘉禾五年大钱流行问题为线索[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8(2)
    [38]邓玮光.走马楼吴简所见“私学”考[J].东南文化,2010(3)
    [39]杜汉超.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米出入记录所见会计制度探讨[D].吉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2009
    [40]方北辰.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的两个问题[C].庆祝邹衡教授七十五寿辰暨从事考古研究五十年论文集(北京大学考古学丛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1]方北辰.孙吴“早丘男子”木简文献价值补说[J].文献,1997(4)
    [42]方高峰.从走马楼吴简看长沙地区的牛耕推广[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3)
    [43]方高峰.从走马楼吴简看长沙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0(2)
    [45]高村武幸.长沙走马楼にみえる[C].长沙吴简研究报告(第6集),东京:2004
    [46]高凯.从吴简看孙吴初期长沙郡吏民的生活习俗[J].许昌学院学报,2008(1)
    [47]高凯.从吴简蠡测孙吴初期临湘侯国的疾病人口问题[J].史学月刊,2005(12)
    [48]高凯.从走马楼吴简《吏民田家莂》看孙吴时期长沙郡民的起名风俗[J].寻根2001(2)
    [49]高凯.从走马楼吴简看孙吴时期长沙郡的人口性比例问题[J].史学月刊,2003(8)
    [50]高凯.从走马楼吴简看孙吴时期长沙郡吏民的联姻[J].史学月刊,2002(9)
    [51]高凯.从走马楼吴简蠡测孙吴初期临湘侯国的疾病人口问题[C].社会与国家关系视野下的汉唐历史变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2]高敏.读长沙走马楼简牍札记之一[J].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53]高敏.《吏民田家莂》中所见“余力田”、“常限”田等名称的涵义试析——读长沙走马楼简牍札记之三[J].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54]高敏.从嘉禾年间《吏民田家莂》看长沙郡一带的民情风俗与社会经济状况[J].中州学刊,2000(5)
    [55]高敏.关于《嘉禾吏民田家莂》中“州吏”问题的剖析——兼论嘉禾五年改革及其效果[J].史学月刊,2000(6)
    [56]高敏.嘉禾《嘉禾吏民田家莂》中的“士”和“复民”质疑[J].文物,2000(10)
    [57]高敏.论《嘉禾吏民田家莂》的契约与凭证二重性及其意义——读长沙走马楼简牍札记 之二[J].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58]高敏.《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释文注释补正——读走马楼简牍札记之八[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59]高敏.从《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壹]》看孙权时期的赐爵制度实况——读《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壹]》札记之二[J].中州学刊,2005(4)
    [60]高敏.从《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壹)》看孙权时期的口钱、算赋制度[J].史学月刊,2006(2)
    [61]高敏.吴简中所见孙权时期户等制度的探讨[J].史学月刊,2006(5)
    [62]高敏.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中所见孙吴的屯田制度[J].中国史研究,2007(2)
    [63]高敏.长沙走马楼简牍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42]高鑫.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研究的回顾[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65]谷口建速.长沙走马楼所见孙吴政权的地方财政机构[C].简帛(第5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66]关尾史郎.“名刺简”三论[C].吴简研究(第3辑),北京:中华书局,2011
    [67]郭世娴.论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的书法形态[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5)
    [68]郭小东.《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贰)》文字编[C].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69]韩树峰.吴简中的口算钱[J].历史研究,2001(4)
    [70]韩树峰.中古时期的“姪”与“兄子”、“弟子”[J].历史研究,2010(1)
    [71]何立民.湖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江汉考古,2009(1)
    [72]洪娟.《嘉禾吏民田家莂》书体举隅[C].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
    [73]侯旭东.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释文补正[N].中国文物报,1999-7-21(3)
    [74]侯旭东.三国吴简两文书初探[J].历史研究,2001(4)
    [75]侯旭东.长沙走马楼吴简“肿足”别解[C].吴简研究(第2辑),湖北:崇文书局,2006
    [76]侯旭东.长沙走马楼吴简(竹简)[贰]“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复原的初步研究[J].中华文史论丛,2009(1)
    [77]胡东波、宋少华、肖静华.长沙走马楼出土饱水竹简的防腐保存[C].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78]胡平生.《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壹]》地名、人名校证[C].简帛研究(二○○四),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9]胡平生.《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第二卷释文校证[C].出土文献研究(第七辑),上海:海古籍出版社,2005
    [80]胡平生.长沙走马楼简牍保护刍议[N].光明日报,1997-6-10(5)
    [81]胡平生.长沙走马楼三国孙吴简牍三文书考证[J].文物,1999(5)
    [82]胡平生.从走马楼简“创”字的释读谈到户籍的认定[J].中国历史文物,2002(2)
    [83]胡平生.读长沙走马楼简牍札记<一>[N].光明日报,2000-3-31(3)
    [84]胡平生.读长沙走马楼简牍札记<二>[N].光明日报,2000-4-7(3)
    [85]胡平生.读长沙走马楼简牍札记<三>[N].光明日报,2000-4-21(3)
    [86]胡平生.嘉禾四年田家莂研究[C].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
    [87]胡平生.木简券书破别形式述略[C].简牍学研究(第二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
    [88]胡平生.清水塘读走马楼简杂记[J].文物天地,1999(6)
    [89]胡平生.说“步兵还民”[C].简帛研究(二○○五),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90]胡平生.细说长沙走马楼简牍(上、下)[N].人民日报(海外版),1997-3-20(3)
    [91]胡平生、宋少华.长沙走马楼简牍概述[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3)
    [92]胡平生、宋少华.新发现的长沙走马楼简牍的重大意义[N].光明日报,1997-1-14(5)
    [93]胡平生、汪力工.走马楼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合同符号研究[C].出土文献研究(第6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94]胡苏姝.《嘉禾吏民田家莂》人名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95]胡黄敏、李明龙.三国吴简行钱、具钱的解读及相关探讨[J].古汉语研究,2012(3)
    [96]黄晓菲.《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词语通释[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97]蒋福亚.《嘉禾吏民田家莂》中嘉禾五年的钱、布折米[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98]蒋福亚.嘉禾吏民田家莂》中的“斛加五升”[J].中华文史论丛,2009(1)
    [99]蒋福亚.《嘉禾吏民田家前》中的“余力田”[C].魏晋南北朝经济史探,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
    [100]蒋福亚.《嘉禾吏民田家莂》中的诸吏[J].文史哲,2002(1)
    [101]蒋福亚.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中的“客”[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3)
    [102]蒋福亚.长沙走马楼吴简所见奴婢杂议[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103]蒋福亚.吴简中的“士”和军屯[J].许昌学院学报,2007(3)
    [104]蒋福亚.有关《嘉禾吏民田家莂》性质的补充意见[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2(1)
    [105]蒋福亚.走马楼吴简所见盐铁官营和酒类专卖[J].史学月刊,2011(12)
    [106]蒋福亚.走马楼吴简中的“复民”[J].许昌学院学报,2011(11)
    [107]蒋福亚.议走马楼吴简中的货币[J].中华文史论丛,2011(11)
    [108]鷲尾右子.长沙走马楼吴简连记式名籍简的探讨——关於家族的记录[C].吴简研究(第3辑),北京:中华书局,201
    [109]雷长巍.试论三国吴简中的“火种田”[C].出土文献研究(第9辑),北京:中华书局,2010
    [110]黎虎.“吏户”献疑——从长沙走马楼吴简谈起[J].历史研究,2005(3)
    [111]黎虎.说“给吏”——从长沙走马楼吴简谈起[J].社会科学战线,2008(11)
    [112]黎虎.说“真吏”——从长沙走马楼吴简谈起[J].史学月刊,2009(5)
    [113]黎明钊.聚族里居:读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C].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
    [114]黎石生.《嘉禾吏民田家莂》释文补正[N].中国文物报,2002-10-18(7)
    [115]黎石生.长沙市走马楼出土“叛走”简探讨[J].考古,2003(2)
    [116]黎石生.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壹]所见诸病及相关问题[C].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5辑),长沙:岳麓书社,2008
    [117]黎石生.长沙走马楼所见“步侯还民”简探讨[C].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
    [118]黎石生.从长沙走马楼简牍看三国时期孙吴的户籍检核制制度[J].湖南档案,2002(2)
    [119]黎石生.近年来长沙走马楼简牍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4)
    [120]黎石生.试论三国时期的邸阁与关邸阁[J].郑州大学学报,2001(6)
    [121]黎石生.孙吴时期长沙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考察——关于<嘉禾吏民田家莂>所见人名、丘名的思考[J].船山学刊,2004(3)
    [122]黎石生.走马楼吴简所见“十伍”、“岁伍”、“月伍”考[J].史学月刊,2008(6)
    [123]李丰娟、张显成.吴简量词研究[J].古汉语研究,2011(3)
    [124]李恒全.走马楼三国孙吴简牍“私学”考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
    [125]李均明.走马楼吴简“草刺”考校[J].史学月刊,2008(6)
    [126]李均明.走马楼吴简“地僦钱”考[C].简帛研究(二○○四),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27]李均明.走马楼吴简会计用语丛考[C].出土文献研究(第七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28]李均明、宋少华.《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四]内容解析八则[C].出土文献研究(第8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29]李均明、王听.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壹]释文校记[C].出土文献研究(第8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30]李均明、周自如、杨慧.关于长沙走马楼嘉禾田家莂的形制特征[C].简帛研究(二○○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31]李莉.《嘉禾吏民田家莂》文字构形系统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32]李明龙.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账户词语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33]李明龙、黄敏.三国吴简中的两个讹变字[J].南京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134]李卿.《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性质与内容分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1)
    [135]李文涛.走马楼吴简所见孙吴时期长沙地区的麦作[J].古今农业,2012(3)
    [136]李迎春.走马楼简牍所见“私学”身份探析[J].考古与文物,2010(4)
    [137]凌文超.《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数值释文订补[C].简帛研究(二○○八),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38]凌文超.秦汉魏晋“丁中制”之衍生[J].历史研究,2010(2)
    [139]刘家军.论《走马楼吴简·竹简》中“限米”的性质[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2)
    [140]刘涛.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所见书体及书法史料价值[J].文物,2005(12)
    [141]刘正成.钟繇与长沙吴简说[J].中国书法,1998(1)
    [142]罗威.走马楼吴简所见孙吴在长沙地区的赋税剥削[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4(5)
    [143]罗新.“真吏”新解[J].中华文史论丛,2009(1)
    [144]罗新.吴简中的“督军粮都尉”简[J].历史研究,2001(4)
    [145]罗新.走马楼吴简中的建安纪年简问题[J].文物,2002(10)
    [146]骆黄海.走马楼三国吴简少数民族问题述略[C].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6辑),长沙: 岳麓书社,2009
    [147]孟彦弘.释“还民”[J].历史研究,2001(4)
    [148]邱东联.长沙吴简与吕壹事件——试析长沙吴简的埋藏原因[N].中国文物报,1999-12-8(3)
    [149]邱东联.长沙走马楼佃田租税简的初步研究[J].江汉考古,1998(4)
    [150]邱东联.长沙走马楼吴简中的佃田租税简[J].船山学刊,1998(1)
    [151]邱东联.惊人的发现,难忘的记忆:长沙走马楼吴简考古发掘纪事(上)[N].中国文物报,1999-3-10(4)
    [152]邱东联.惊人的发现,难忘的记忆:长沙走马楼吴简考古发掘纪事(下)[N].中国文物报,1999-3-14(4)
    [153]邱东联.略论长沙走马楼吴简中的佃田租税简[J].船山学刊,1998(6)
    [154]邱敏.走马楼吴简与孙吴时期的工商业[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3)
    [155]沈刚.长沙走马楼三国竹简纳布记录析论[J].史学月刊,2010(10)
    [156]沈刚.试论走马楼吴简中的邮卒[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7)
    [157]沈刚.吴简户籍文书的编制方式与格式复原新解[J].人文杂志,2010(2)
    [158]沈刚.吴简中的诸吏[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
    [159]沈刚.走马楼三国吴简波枯兼簿探讨[J].中国农史,2009(2)
    [160]沈刚.走马楼三国吴简所见“叛走”简剩义[J].江汉考古,2009(1)
    [161]沈刚.走马楼三国竹简所见“取禾简”解析[J].中国农史,2012(6)
    [162]沈刚.走马楼吴简所见“具钱”“行钱”试解[J].中国历史文物,2008(6)
    [163]沈刚.走马楼吴简所见“岁伍”“月伍”新解[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9)
    [164]沈刚.走马楼竹简所见“地僦钱”拾遗[J].中国历史文物,2010(4)
    [165]沈友志.为了中华文明的延续——长沙三国吴简抢救与整理纪实[J].中国档案,2002(1)
    [166]宋少华.本世纪末的惊人发现——长沙三国吴纪年简牍[J].中华文化学报,1998(6)
    [167]宋少华.长沙出土的简牍及相关考察[C].简帛研究(二○○六),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68]宋少华.长沙吴简保护整理与研究的新进展[C].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
    [169]宋少华.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发掘与研究[J].群言,2002(3)
    [170]宋少华.大音希声——浅谈对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的初步认识[J].中国书法,1998(1)
    [171]宋少华.堪与殷墟甲骨、敦煌文书媲美——长沙出土吴简17万[J].中国国家地理,2001(9)
    [172]宋少华、何旭红.长沙走马楼J22发掘简报[J].文物,1999(5)
    [173]宋少华、何旭红.嘉禾一井传千古——长沙走马楼三国孙吴纪年简牍发掘散记[J].文物天地,1997(4)
    [174]宋少华、黄朴华、傅星生.长沙出土大批三国吴纪年简牍[N].中国文物报,1997-1-5(1)
    [175]宋宋少华、李鄂权.中国历史文献的第五次大发现[C].中国十年百大考古新发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176]苏卫国、岳庆平.走马楼吴简乡丘关系初探[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177]随成伟.三国东吴赋税制度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78]孙东波.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及其史料价值[J].华夏文化,2007(1)
    [179]孙东波.长沙走马楼吴简中“杂”字简摭谈[J].唐都学刊,2011(9)
    [180]孙东波.浅说长沙走马楼吴简的文献价值[J].新西部,2007(5)
    [181]孙东波、姜望来.走马楼吴简所见“胄毕”及相关用语试释[J].船山学刊,2008(2)
    [182]孙惠惠.《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叁”》形声字及字体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83]孙继民.走马楼嘉禾吏民田家莂所见孙吴的亩制[J].中国农史,2002(2)
    [184]孙闻博.秦汉三国乡吏与乡政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85]孙闻博.走马楼吴简所见“乡”的再研究[J].江汉考古,2009(2)
    [186]覃继红.《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俗字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87]汪力工.关于吴简注记中的“中”字[J].故官博物院院刊,2004(5)
    [188]汪力工.略谈长沙三国吴简的清理与保护[N].中国文物报,2002-12-13(8)
    [189]汪小煊.吴简所见“肿足”解[J].历史研究,2001(4)
    [190]汪小烜.走马楼吴简“吏民簿”研究[D].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191]王国平、邹蓬.长沙吴简警世出,补写三国纷争史[N].人民日报,1997-1-11(5)
    [192]王佩良.走马楼吴简中的长沙风貌[J].文史博览(理论版),2008(11)
    [193]王琦.十五年来长沙走马楼吴简研究进程综述[J].群文天地,2012(2)
    [194]王素.吴简所见“调”应是“户调”[J].历史研究2001(4)
    [195]王素.“若”即“诺”可以作为定论——长沙走马楼简牍研究辨误(三)[N].光明日报,2000-8-25(3)
    [196]王素.“私学”及“私学弟子”均由逃亡户口产生——长沙走马楼简牍研究辨误(二)[N].光明日报,2000-7-21(3)
    [197]王素.《长沙走马楼吴简》第二卷简介[N].中国文物报,2001-8-12(5)
    [198]王素.《嘉禾吏民田家莂》所见“己酉丘复民”性质新探[C].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
    [199]王素.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选释[J].文物,2005(12)
    [200]王素.长沙吴简中的“月旦簿”与“四时簿”[J].文物,2010(2)
    [201]王素.长沙走马楼简牍研究辨误[C].考古学研究(五):庆祝邹衡教授七十五寿辰暨从事考古研究五十年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02]王素.长沙走马楼三国孙吴简牍三文书新探[J].文物,1999(9)
    [203]王素.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历史文物,2004(1)
    [204]王素.畏沙吴筒中的佃客舆衣食客——兼谈西晋户调式中的“南朝化”问题[J].中华文史论丛,2011(3)
    [205]王素.关于长沙吴简“刑”字解读的意见——《长沙走马楼吴简》释文探讨之一[C].简帛研究(二○○六),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06]王素.关于长沙吴简几个专门词汇的考释——《长沙走马楼吴简》释文探讨之二[C].吴简研究(第2辑),湖北:崇文书局,2006
    [207]王素.说“吏民”——读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札记[N].中国文物报,2002-9-27(7)
    [208]王素.说“夷民”——读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札记[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5)
    [209]王素.魏晋时期“客”身份的形成[J].文史知识,2002(2)
    [210]王素.吴简所见的“调”应是“户调”[J].历史研究,2001(4)
    [211]王素.中日长沙吴简研究述评[C].《故宫学刊》总第3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
    [212]王素、宋少华.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的新材料与旧问题——以邸阁、许迪案、私学身份为中心[J].中华文史论丛,2009(1)
    [213]王素、宋少华、罗新.长沙走马楼简牍整理的新收获[J].文物,1999(5)
    [214]王素、汪力工.长沙吴简“户品出钱”简新探[N].中国文物报,2007-4-20(7)
    [215]王素、汪力工.略谈走马楼孙吴“中书典校事吕壹”简的意义[J].文物,2002(10)
    [216]王元军.新出土三国吴纪年简牍所反映的吏阶层的书法[J].故宫文物月刊,1999(5)
    [217]王子今.论走马楼简所见“小妻”兼论两汉三国社会的多妻现象[J].学术月刊,2004(10)
    [218]王子今.三国孙吴乡村家族中的“寡嫂”和“孤兄子”——以走马楼竹简为中心的考察[C].古史性别研究丛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19]王子今.说走马楼简文“细小”[J].江汉考古,2009(2)
    [220]王子今.走马楼简所见未成年“公乘”、“士伍”[C].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4辑),长沙:岳麓书社,2007
    [221]王子今.走马楼许迪割米案文牍所见盐米比较及相关问题[C].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
    [222]王子今.走马楼舟船属具简与中国帆船史的新认识[J].文物,2005(1)
    [223]王子今.走马楼竹简“枯兼波簿”及其透露的生态史信息[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224]王子今.走马楼竹简“小口”考绎[J].史学月刊,2008(6)
    [225]王子今.走马楼竹简“邪”“耶”称谓使用的早期实证[J].文物,2010(5)
    [226]王子今、马振智.烝姓的源流——读(嘉禾吏民田家莂>劄记[J].文博,2003(3)
    [227]吴海燕.“丘”非“乡”而为“里”辨[J].史学月刊,2003(6)
    [228]萧镇华.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木简保护复原纪实[C].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
    [229]萧镇华.从实物所见三国吴简的制作方法[C].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中华书局,2005
    [230]肖瑜.湖南郴州苏仙桥J4三国吴简文字校读记[J].河池学院学报,2009(3)
    [231]杨际平.析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中的“调”——兼谈户调的起源[J].历史研究,2006(3)
    [232]杨小亮.走马楼户籍简“刑(创)”字性质与成因简析[C].出土文献研究(第7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33]杨小亮.走马楼吴简中的“欧”与“欧背”[C].出土文献研究(第8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34]叶辉.从长沙吴简看三国文书的特征[J].长沙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1997(1)
    [235]伊藤敏雄.从嘉禾吏民田家莂看米的交纳状况与乡、丘[C].吴简研究(第2辑),湖北:崇文书局,2006
    [236]伊藤敏雄.关于长沙走马楼简牍中的邸阁、州中仓、三州仓[C].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
    [237]伊藤敏雄、阿部幸信.《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释文补正[C].简帛研究(二○○四),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38]于振波.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2)
    [239]于振波.从走马楼吴简看其时长沙民户的贫富差别[J].史学月刊,2008(6)
    [240]于振波.从走马搂吴简看两汉与孙吴的“调”[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241]于振波.略论走马楼吴简中的“户下奴婢”[J].船山学刊,2005(3)
    [242]于振波.略论走马楼吴简中的户品[J].史学月刊,2006(2)
    [243]于振波.略说走马楼吴简中的“老”[J].史学月刊,2007(5)
    [244]于振波.浅析走马楼吴简中“刑”的含义[J].船山学刊,2004(1)
    [245]于振波.走马楼吴简初探[M].台北:文律出版社,2004
    [246]于振波.走马楼吴简师佐籍蠡测[J].汉学研究,2006(2)
    [247]于振波.走马楼吴简所见佃田制度考略[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248]于振波.走马楼吴简所见户与里的规模[J].江汉考古,2009(1)
    [249]于振波.走马楼吴简习语考释[J].考古,2006(11)
    [250]于振波.走马楼吴简续探[M].台北:文律出版社,2007
    [251]于振波.走马楼吴简中的限米与屯田[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4(1)
    [252]臧知非.从《嘉禾吏民田家莂》看汉代田税的征收方式[J].史学月刊,2002(5)
    [253]臧知非.三国吴简“旱田”“熟田”与田租征纳方式[J].中国农史,2003(2)
    [254]湛玉书.三国吴简“关邸阁”之再认识[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7)
    [255]张荣强.孙吴“嘉禾吏民田家莂”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史研究,2001(3)
    [256]张荣强.说“罚估”——吴简所见免役资料试释[J].文物,2004(12)
    [257]张荣强.孙吴“嘉禾吏民田家莂”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史研究,2001(3)
    [258]张荣强.孙吴简中的户籍文书[J].历史研究,2006(4)
    [259]张荣强.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二年常限”解[J].历史研究,2003(6)
    [260]张荣强.走马楼户籍简的“中”字注记[J].中国历史文物,2009(5)
    [261]张文杰.三国孙吴政治社会结构及其统治政策探研[D].台湾中兴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262]张翔.走马楼三国吴简文字编及相关问题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63]张啸东.20世纪新出简帛书与书法史重构的可能性[J].东方艺术,2008(6)
    [264]张啸东.从湖南苏仙桥J10.J4出土西晋、三国吴简看魏晋三国孙吴简牍的署书书体[J].东方艺术,2009(2)
    [265]张翼飞、赵雨杉.考古学家经近两年研究提出——长沙吴简因变法失败而存世[N].新民晚报,1999-7-28(3)
    [266]张竹青、张平.长沙走马楼三国竹简蚀斑病研究[C].文物科技研究(第2辑),中国会议,2004
    [267]赵国华.《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称谓语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68]赵小明.试论孙吴的徭役制度[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69]郑捷.魏晋南北朝简牍文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十学位论文,2007
    [270]郑蓓.走马楼吴简用字调查[D].华东师范大学硕十学位论文,2007
    [271]中村威也.从兽皮纳入简看古代长沙之环境[C].吴简研究(第2辑),湖北:崇文书局,2006
    [272]周能俊.走马楼吴简“叛走”考释[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2(3)
    [273]周一竹.三国时期吴国书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74]周祖亮.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疾病词语略考[J].广西社会科学,2011(3)
    [275]朱德贵.长沙走马楼吴简商业税献疑[J].商业研究,2008(12)
    [276]朱和平、翁小云.东吴商品经济初探[J].许昌师专学报 1997(3)
    [277]朱灵芝.《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三)》异体字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78]珠玛.走马楼“荩钱”考[J].四川文物,2006(4)
    [279]庄小霞.走马楼吴简所见“奉鲑钱”试解——兼论走马楼吴简所反映的孙吴官俸制度
    [C].简帛研究(二○○八),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80]邹蓬、王国平.长沙吴简惊世出,补写三国纷争史[J].文博,1997(2)
    [1]出土文物展览工作组.“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杜迺松.中国古代青铜器简说[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
    [3]朱风瀚.中国代青铜器综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4]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广西出土文物[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5]郭宝钧.山彪镇与玻璃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6]国家计量局等主编,丘光明等编.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7]河北省博物馆等.河北省出土文物选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8]后晓荣.从出土弩机铭文看三国孙吴世袭领兵制度[J].东南文化,2002(5):43-45.
    [9]李松、贺西林.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M].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10]李学勤.四海寻珍[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11]李泽奉、刘如仲、罗伯健、李学中.铜器鉴藏[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12]马承源.中国古代青铜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13]南京博物院等.江苏省出土文物选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63
    [14]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内蒙古出土文物选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63
    [15]邱东联.三国东吴鎏金弩弓[J].江汉考古,1998(4):73-77.
    [16]丘光明.中国历代度量衡考[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17]全国基本建设工程中出土文物展览会工作委员会编.全国基本建设工程中出土文物展览图录[M].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6
    [18]陕西省考古学会.陕西考古重大发现[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19]孙慰祖、徐谷甫.秦汉金文汇编[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
    [20]王卉.东汉青铜器铭文与书法[J].宁夏社会科学,2003(5)
    [21]文物出版社编著.中国古青铜器选[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
    [22]文物编辑委员会.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
    [23]文物编辑委员会.文物考古工作十年[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24]吴小平.汉代青铜容器的考古学研究[M].长沙:岳麓书社,2005
    [25]辛德勇.汉“元朔五年弩”钱郭铭文述疑[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2)
    [26]徐正考.汉代铜器铭文中的数量词[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27]徐正考.汉代铜器铭文着录与研究历史的回顾[J].史学集刊,2000(1)
    [28]徐正考.汉代铜器铭文选释[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
    [29]徐正考.汉代铜器铭文综合研究[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
    [30]徐正考.汉代铜器铭文文字编[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
    [31]中国社会科学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32]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收获[M].北京:文物出版社,1961
    [3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辉县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34]周庆基.关于弩的起源[J].考古,1961(11)
    [35]周世容.湖南战国秦汉魏晋铜器铭文补记[J].古文字研究(第19辑)[C].北京:中华书局,1992
    [36]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1]蔡运章、霍宏伟.论曹魏五铢钱[J].中国钱币,1997(4):8-15.
    [2]曹魏五铢课题组.曹魏五铢考[J].中国钱币,1997(4):3-7.
    [3]戴志强.曹魏五铢考述[J].文物,1998(4):28-32.
    [4](加)杜维善.浅论三国五铢和两晋五铢之渊源[J].中国钱币,1998(2):14-18.
    [5]郭庠林.中国古代的货币管理[J]财经研究,1987(7)
    [6]华光普.中国古钱大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7]李翠丽.秦汉货币制度新论[D].苏州大学,2005
    [8]刘慧兰.两汉货币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2
    [9]莫红贵.小议蜀汉“直百五铢”钱[J].中国钱币,1987(3):57-58.
    [10]钱屿.孙吴泉释[J].浙江金融(增刊),1987:18
    [11]屠燕治.杭州西湖发现三国孙吴铸钱遗物[J].中国钱币,2001(1):47-49.
    [12]汪庆正.中国力代货币大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13]徐承泰、熊跃泉.三国——隋五铢钱断代试析[J].文物考古文集[C].1998:315-328.
    [14]徐承泰.建武106年前东汉货币铸造考[J]华夏考古,2000(1)
    [15]查明辉.汉代货币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4)
    [16]曾维华.蜀汉是太平百钱的铸主[J].中国钱币,1987(3):75-76.
    [17]张百全等.五铢钱版别初探(七)[J].钱币博览,1998(1):30-32.
    [18]张百全等.五铢钱版别初探(八)[J].钱币博览,1998(2):27-31.
    [19]邹志谅.侵轮五铢钱非官铸论——兼谈曹魏五铢[J].中国钱币,1998(3):37-42.
    [20]周艳常.两汉货币制度及相关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
    [1]黄惇、庄新兴.汉晋南北朝印风(上、中、下)[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
    [2]罗福颐.汉印文字征[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3]罗福颐.汉印文字征补遗[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4]罗福颐主编,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5]罗福颐.史印新证举隅[J].古文字研究(第11辑),北京:中华书局,1985
    [6]罗福颐.封泥证史录举隅[C].古文字研究(第11辑),北京:中华书局,1985
    [7]施谢捷:新见秦汉印二十例[C].古文字研究(第28辑),北京:中华书局,2010
    [8](清)汪放淑.汉铜印原[M].西泠印社,1996
    [10]王廷洽.正定铁印考释[J].文物春秋,2009(4):64-65.
    [11]袁日省、谢景卿、孟鸿.汉印分韵合编[M].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1
    [1]陈佩芬.上海博物馆藏青铜镜[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
    [2]陈晴.古镜—美的观照[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3]陈英梅.两汉镜铭内容用字研究[D].台湾成功大学,2005
    [4]程长新、程瑞秀.铜镜鉴赏[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
    [5]程林泉、韩国河.长安汉镜[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6]程志娟.汉代规矩镜与六博[J].东南文化,1997(4)
    [7]承德县博物馆.承德县收藏的铜镜[J].文物春秋,1994(1)
    [8]丁堂华.湖北鄂州馆藏铜镜述论—兼析铜镜的发展演变规律[J].鄂州大学学报,1998(4)
    [9]龚德亮、杨海莉.十堰市博物馆藏铜镜[J].江汉考古,2009(4):135-139.
    [10]“国立历史博物馆”编辑委员会编辑.“国立历史博物馆”藏历代铜镜[M].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1996
    [11]郭沫若.三门峡出土铜器二三事[J].文物,1959(1)
    [12]郭继宾、郭建设.焦作市博物馆收藏的部分古代铜镜[J].中原文物,1994(2)
    [13]郭永利.汉代铜镜上的相思铭文赏析[J].丝绸之路,2000(1)
    [14]韩自强、杨玉彬.六安出土铜镜镜铭汇释[N].中国文物报,2009-2-20(5)
    [15]何堂坤.中国铜镜的技术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16]何堂坤.几面表层漆黑的古铜镜之分析研究[J].考古学报,1987(1)
    [17]湖北省博物馆、鄂州市博物馆编.鄂城3国6朝铜镜[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18]荆门市博物馆.荆门馆藏铜镜[J].江汉考古,1990(4)
    [19]孔祥星、刘一曼.中国铜镜图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20]李缙云.古镜投资与鉴赏[M].台北:美艺学苑社,1996
    [21]李学勤、艾兰.欧洲所藏中国青铜器遗珠[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
    [22]李振华.“汉家长宁”铜镜考[J].四川文物,1995(5)
    [23]李新城.东汉铜镜铭文整理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
    [24]梁上椿.中国古镜铭文丛谭[J].大陆杂志,1989(3)
    [25]梁上椿.古镜研究总论[J].大陆杂志,1989(5)
    [26]梁上椿著,田中琢、冈村秀典译.岩窟藏镜[M].京都:同朋舍,1989
    [27]梁诗正.西清古鉴[M].台北:大通书局,1983
    [28]林素清.两汉镜铭字体概论[C].第二届古文字学研讨会.嘉义:中正大学,1991。
    [29]林素清.两汉镜铭所见吉语研究[C].汉代文学与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161-188.
    [30]林素清.两汉铜镜铭文研究[R].“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专题研究计划成果报告,1992
    [31]林素清.十二种镜录释文校补[C].王叔岷先生八十寿庆论文集.台北:大安出版社,1993:269-292.
    [32]林素清.两汉镜铭初探[J].“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3本,(1993.5),页325-370
    [33]林素清.两汉镜铭汇编[C].古文字学论文集.台北:“国立编译馆”,1999,235-312页。
    [34]刘宝林.铜陵博物馆藏镜选粹[C].青铜文化研究(第4辑),2009:94-100.
    [35]刘道广.略论汉、宋铜镜纹饰中的西王母故事[J].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科学版),2000(1)
    [36]刘永明.汉唐纪年镜图录[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37]刘明琼.贵州铜镜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1997(4)
    [38]罗振玉.罗雪堂先生全集·古镜图录序(初编1)[M].台北:文华出版公司,1968
    [39]罗振玉.罗雪堂先生全集·汉两京以来镜铭集录(初编4)[M].台北:文华出版公司,1968
    [40]罗振玉:罗雪堂先生全集·镜话(初编4)[M].台北:文华出版公司,1968
    [41]洛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洛阳出土古镜[M].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
    [42]洛阳博物馆编.洛阳出土铜镜[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43]马今洪.汉镜[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8
    [44]梅原末治.汉三国六朝纪年镜图说[M].京都:同朋舍,1984
    [45]蕲春县李时珍纪念馆.蕲春县近年出土的铜镜[J].江汉考古.1992,2
    [46]裘十京.铜镜[M].安徽:黄山书社,1995
    [47]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孝义张家庄汉墓发掘记[J].考古,1960(7)
    [48]上海博物馆.认识古代青铜器[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1995
    [49]沈从文.古代镜子的艺术特征[J].文物参考数据,1957(8)
    [50]史吉祥.吉林大学收藏战国、两汉铜镜选介[J].北方文物,1997(3)
    [51]四川省博物馆、重庆市博物馆合编.四川省出土铜镜[M].北京:文物出版社,1960
    [52]汤雨林.谷城县博物馆藏铜镜[J].江汉考古,1997(2)
    [53]唐解国.湖南永州市西汉墓出土铜镜[J].南方文物,1998(2)
    [54]汪欣.六安出土铜镜赏[J].收藏家,2009(2):43-50.
    [55]王桂枝.宝鸡市博物馆收藏的铜镜[J].文博,1995(5)
    [56]王士伦.浙江出土铜镜[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57]王十伦编著、王牧修订.浙江出土铜镜[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58]王土伦.谈谈我国古代的铜镜[J].考古通讯,1955(6)
    [59]王士伦.谈谈中国铜镜纹饰的发展[J].文物参考数据,1957(8)
    [60]王十伦.汉六朝镜铭初探[J].考古通讯,1958(9)
    [61]王纲怀.三槐堂藏镜[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62]威海市博物馆.山东威海市蒿泊大天东村西汉墓[J].考古,1998(2)
    [63]孝感地区博物馆.孝感地区博物馆馆藏铜镜简报[J].江汉考古,1990(2)
    [64]襄樊市博物馆.襄樊市博物馆藏铜镜选介[J].考古,1994(1)
    [65]谢云鹏、谢云鸩.金石索[M].台北:台联国风出版社,1983
    [66]徐志芬.河北省博物馆馆藏铜镜概述[J].文物春秋,1994(1)
    [67]杨冬梅、李晓峰.济南市博物馆藏历代铜镜选粹[J].中原文物,2001(3)
    [68]杨唐深.武汉大学历史系收藏的一批铜镜[J].江汉考古,1993(3)
    [69]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山东临沂银雀山发现古代铜镜[J].考古,1990(1)
    [70]尹志红.浙江嵊县文管会藏古代铜镜[J].南方文物1994(3)
    [71]翟士英.河北省涞水县出土古代铜镜选介[J].文物春秋,1995(3)
    [72]昭明、洪海.古代铜镜[M].北京:中国书店,1997
    [73]赵力光、李文英.中国古代铜镜[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
    [74]张金明、陆旭春.中国古铜镜鉴赏图录[M].北京: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2
    [75]张金仪.汉镜所反映的神话传说与神仙思想[M].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81
    [76]张凤英.邯郸市文物管理处库藏铜镜选介[J].文物春秋,1994(2)
    [77]张巍.东汉尚方四神博局纹铜镜[J].文物春秋,2000(1)
    [78]张英.吉林出土铜镜[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79]中国青铜器全集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第12卷,秦汉编序[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80]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铜镜(第16卷)[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81]周世荣.中国铜镜图案集[M].上海:上海书店,1995
    [82]周世荣.古铜镜[M].台北:渡假出版社,1995
    [83]周世荣.湖南出土汉代铜镜文字研究[C].古文字研究(第14辑),1986
    [84]庄新兴.汉代镜铭书法[M].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
    [1]陈建贡.中国砖瓦陶文大字典[M].世界图书出版社,2001
    [2]陈直.关中秦汉陶录[M].中华书局,2006
    [3]傅嘉仪.秦汉瓦当[M].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
    [4]傅嘉仪.中国瓦当艺术[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5]韩天衡.古瓦当文编[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
    [6](宋)洪适.隶释·隶续[M].中华书局,2003
    [7]胡海帆、汤燕.中国古代砖刻铭文集[M].文物出版社,2008
    [8]黄景春.早期买地券、镇墓文整理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9]贾贵荣、张爱芳.历代陶文研究资料选刊[M].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5
    [10]贾贵荣、张爱芳.历代陶文研究资料选刊续编[M].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11]刘正成.中国书法全集(第9卷)[M].荣宝斋出版社,1992
    [12]刘庆柱.汉代文字瓦当概论[C].《中国书法全集》(第9卷),荣宝斋出版社,1992
    [13]刘士莪.西北大学藏瓦选集[M].西北大学出版社,1986
    [14]罗振玉.地券征存(影印本)[M].上虞罗振玉,民国(1912-1949),1918
    [15]吕志峰.东汉石刻砖陶等民俗性文字资料词汇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6]吕志峰.东汉买地券、镇墓文词语汇释[C].“全国词汇训诂学术研讨会”论文,2003
    [17]吕志峰.东汉买地券及镇墓文通假字整理研究[J].中国文字学报,2003(2)
    [18]吕志峰.东汉买地券着录与研究概述[J].南都学坛,2003(2)
    [19]吕志峰.东汉镇墓文札记二则[J].中国文字研究(第5辑),2004
    [20]吕志峰.东汉买地券、镇墓文词语札记[J].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06年会论文,2006
    [21]吕志峰.东汉镇墓文考述[J].东南文化,2006(6)
    [22]吕志峰.东汉石刻砖瓦等民俗性文字材料词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23]中云艳.中国古代瓦当研究[M].文物出版社,2006
    [24]陕西省博物馆.秦汉瓦当[M].文物出版社,1964
    [25]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汉研究室.新编秦汉瓦当图录[M].三秦出版社,1986
    [26](清)孙星衍、邢澍.寰宇访碑录[M].商务印书馆,1937
    [27]王恩田.陶文图录[M].齐鲁书社,2006
    [28]王镛、李淼.中国古代砖文[M].知识出版社,1990
    [29]徐莉莉.东汉建初四年一组墓砖的释文[J].中国文字研究,2007(12)
    [30]殷荪.中国砖铭文字征[M].上海书画出版社,1996
    [31]殷荪.中国砖铭[M].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
    [32]杨力民.中国古代瓦当艺术[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
    [33]赵力光.中国古代瓦当图典[M].文物出版社,1998
    [34]张文彬.新中国出士瓦当集录[M].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2008
    [35]周建娇.东汉砖文虚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班固撰、颜师古注.新校本汉书并附编两种[M].台北:鼎文书局,1983
    [3]班固(东汉)编撰、顾实讲疏.《汉书·艺文志》讲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4]陈直.史记新证[M].台北:学海出版社,1980
    [5]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M].上海:中华书局2006
    [6]陈彭年等重修.新校正切宋本广韵[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
    [7]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
    [8]范晔.新校本后汉书并附编十三种[M].台北:鼎文书局,1987
    [9]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M].重庆:四川辞书出版社,1985
    [10]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订补本)[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11]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12]黄德宽主编.古文字谱系疏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3]黄德宽、陈秉新.汉语文字学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14]黄德宽.汉字理论丛稿[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5]黄德宽.汉字构形方式—一个历时态演进的系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63-72.
    [16]黄锡全.汉简注释[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17]黄征.敦煌俗字典[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18]黄亚平、孟华.汉字符号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9]洪业、聂崇岐等.三国志及裴注综合引得[1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0]华人德.中国书法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21]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22]高明、涂白奎.古文字类编(增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3]高亨.古字通假会典[M].济南:齐鲁书社,1989
    [24]顾野王.原本玉篇残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5](清)顾蔼吉.隷辨(影印)[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6]国家博物馆.文物三国两晋南北朝史(彩色图文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7]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篇第七、八、九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28]郭忠恕、夏竦.汗简·古文四声韵[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9]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30]蒋善国.汉字形体学[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9
    [31]蒋善国.汉字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32]李学勤.古文字学初阶[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3]李珍华、周长楫.汉字古今音表[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4]李守奎.楚文字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5]林沄[M].古文字研究简论[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86
    [36]罗振玉.殷墟文字类编[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
    [37]刘又辛.通假概说[M].重庆:巴蜀书社,1988
    [38]龙宇纯.中国文字学[M].台北:五四书店有限公司,2001
    [39]吕宗力、栾保群.中国民间诸神[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40]马书田.中国民间诸神[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2
    [41]孟华.文字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
    [42]彭卫、杨振红.中国风俗通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43]启功.古代字体论稿[M].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64
    [44]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45]裘锡奎.古文字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4
    [46]容庚编著,张振林、马国权摹补.金文编(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7]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8]司马迁撰、泷川龟太郎编.史记会注考证[M].高雄:丽文文化公司,1997
    [49]商志(?)编.商承祚文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50](日本)释空海.篆隶万象名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5
    [51]释行均.龙龕手镜[M].北京:中华书局,1985
    [52]宋兆麟.中国民间神像[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
    [53]施谢捷.吴越文字汇编[M].南京:江苏出版社,1998
    [54]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增订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5]汤余惠主编、徐在国、吴良宝编.战国文字编[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56]唐兰.中国文字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7]唐兰.古文字学导论[M].济南:齐鲁书社,1981
    [58]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增订本)[M].武昌: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
    [59]王引之.经义述闻[M].台北:广文书局,1979
    [60]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0
    [61]王力.汉语语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62]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4
    [63]王宁.汉字学概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4]王宁.汉字构形学讲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65]王彦坤.历代避讳字汇典[M].新郑: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
    [66]王辉.古文字通假释例[M].台北:艺文印书馆,1993
    [67]王天有.中国古代官制[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4
    [68]王凤阳.汉字学[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
    [69]王士.中国字体变迁史简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70]王玉新.汉字认知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
    [71]王平主编.中国异体字大系·楷书编[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
    [72]王彦坤.历代避讳字汇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9
    [73]吴诗池.文物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74]萧统编、李善注.文选[M].台北:艺文印书馆,1998
    [75]徐在国.隶定“古文”疏证[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76]徐在国.传抄古文字编[M].北京:线装书局,2006.
    [77]徐在国.楚帛书诂林[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
    [78]徐宝贵.石鼓文整理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
    [79]徐锴.说文解字系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8
    [80]徐中舒.汉语古文字字形表[M].重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81]许威汉.汉语文字学概要[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
    [82]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台北:天工书局,1998
    [83]姚孝遂主编.中国文字学史[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
    [84]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M].北京:中华书局,1997
    [85]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86]姚孝遂.许慎与说文解字(精校本)[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
    [87]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M].台北:世界书局,1961
    [88]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M].北京:中华书局,1979
    [89]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M].台北:里仁书局,1995
    [90]曾宪通编.容庚文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91]赵平安.隶变研究[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
    [92]赵平安.《说文》小篆研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93]张亚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M].北京:中华书局,2001
    [94]张涌泉.敦煌俗字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95]郑廷植.汉字学通论[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96]周法高.金文诂林[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1977
    [97]郝十宏.古汉字同源分化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98]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78-2008)[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2010
    [99]暴慧芳.汉语古文字合文研究[D].西南大学,2009
    [100]曹乙帆.两汉魏晋时期西南地区之研究[D].文化大学,1982
    [101]蔡宜静.秦汉户政制度研究[D].台湾师范大学,1993
    [102]蔡子鹤.汉至唐宋买地券语言研究[D].西南大学,2009
    [103]陈双新.青铜乐器铭文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2
    [104]陈中龙.汉晋家族法制研究[D].中正大学,1993
    [105]陈光田.战国秦汉吉语格言玺集释[D].吉林大学,1999
    [106]陈如娟.从出土文献看秦汉时期的刑事侦查制度[D].厦门大学,2006
    [107]郜松慧.汉代金文研究[D].中山大学,2005
    [108]甘芳兰.汉隋之间关中区域的发展与演变[D].东海大学,1973
    [109]葛小冲.汉隶与《说文解字》小篆的构形比较[D].北京师范大学,1992
    [110]郭伯佾.汉代草书的产生[D].文化大学,1985
    [111]郝士宏.古汉字同源分化研究[D].安徽大学,2002
    [112]洪映熙.居延汉简文字构形系统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0年
    [113]黄文杰.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D].中山大学,1997
    [114]季益静.熹平石经汉隶的构形系统测查[D].北京师范大学,1997
    [115]李靖.汉代封泥文字编[D].北京师范大学,2007
    [116]李道明.《古币文编》校读[D].吉林大学,1988
    [117]李锡镇.两汉魏晋论礼之形成及演变[D].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1969
    [118]李靖.汉代封泥文字编[D].北京师范大学,2008
    [119]李洪智.草书字体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6
    [120]刘钊.古文字构形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论文,1991
    [121]刘增贵.汉代婚姻制度[D].台湾大学,1965
    [122]刘家军.晋以前汉字草书体势嬗变研究[D].厦门大学,2008
    [123]刘娜.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汉字与文化”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
    [124]睦明光.汉代刑律研究[D].台湾大学,1968
    [125]沈明得.汉代马政研究[D].中兴大学,1994
    [126]唐际齐.汉碑研究概况及疑难字词选释[D].中山大学,2008
    [127]田宁宁.秦汉官营手工业研究[D].成功大学,1977
    [128]王贵元.马王堆出土帛书汉字构形系统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1993
    [129]王泽强.战国秦汉竹简研究[D].苏州大学,2003
    [130]王立军.中国古代碑刻文献综论[D].北京师范大学,2003
    [131]吴昌廉.汉代边郡障隧组织—汉简与汉代边郡制度之研究[D].文化大学,1971
    [132]吴会灵.汉魏六朝偏正式复合词研究[D].西南大学,2009
    [133]吴国升.春秋文字研究[D].安徽大学,2005
    [134]夏渌.一组从大到入的汉字省变[D].中山大学,1962
    [135]徐琳.汉代王侯墓葬出土玉器研究[D].南京大学,2006
    [136]许仙瑛.汉代瓦当研究[D].台湾大学,1993
    [137]赵志峰、秦永龙.由隶到楷的字体演变浅探[J].兰州学刊,2006(7):88-93.
    [138]张富海.汉人所谓古文研究[D].北京大学,2005
    [139]张维嘉.《汉印文字征》及其《补遗》校订[D].北京师范大学,2007
    [140]张滨.汉字构形研究的历史与现状[D].吉林大学,2008
    [141]张振林.试谈古汉字结构方式的发展[D].中山大学,1965
    [142]张桂光.古文字中的形体讹变[D].中山大学,1981
    [143]张金仪.汉镜所反映的神话传说与神仙思想[D].台湾大学,1969
    [144]张维嘉.《汉印文字征》及其《补遗》校订[D].北京师范大学,2008
    [145]张素凤.古汉字结构变化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
    [146]张滨.汉字构形研究的历史与现状[D].吉林大学,2008
    [147]邹纪万.两汉土地问题研究[D].台湾大学,196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