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陕西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今世界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尤其是具有特殊国情的中国,在实现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对原本地大物博的资源已经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即使这样的现状也没有引起国人对环境问题的高度关注。随着近几年中国经济在国际上的高奏凯歌,我国政府和经济学家等意识到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
     西部大开发作为我国的一项重要的强国战略很早就被提了出来,而西北五省的领头羊----陕西省如何在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做好榜样已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务。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分析,阅读大量文献和政府相关理论知识总结作为基础,对陕西的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选取具有代表陕北、陕南和关中经济特色的三个城市来进行研究。依据最新的陕西统计年鉴,抽取了三市区2004—2008年的相关经济指标数据和环境指标数据,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它们进行整合处理,试图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陕西省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状况,继而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本文所要研究的核心内容是陕西经济增长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及相关的政府行为。限于本人水平、搜集材料和时间的限制,本文将有针对性的来进行讨论。首先对具有代表陕西区域特色的陕南、陕北和关中地区的经济与环境现状进行分析,并相应给出了具体的西安市、安康市和延安市三市的经济环境状况,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西安市、安康市和延安市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给出了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解决对策。
Global environment in which human history has been the most important status, but the current problem is that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has reached a thought-provoking, the point had to improve. Particularly with special conditions of China, in achieving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vast territory and abundant resources of the original has caused devastating damage. Even if this situation does not cause people to environmental issues of great concern. With the Chinese economy in recent years on the international triumph, and so our government and economists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importance. And implemented a series of effective measures.
     China's western development a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power has long been mentioned, but the leader in five northwestern provinces of Shaanxi Province----how coordination in th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good role model urgent task. Through analysis of field trips, reading a lot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literature and summary of the relevant government as a basis for Shaanxi's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blems. Select a representative of northern, southern Shaanxi, and related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in the three cities to study.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Statistical Yearbook of Shaanxi, taken three years of relevant urban economic indicators for 2004-2008 data and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data, a mathematical model by integrating them and then the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for the coordination of Shaanxi Province in the recommendations.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core of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 Shaanxi development issues and related government actions. I am limited to the level, collecting materials and time constraints, this article will be targeted for discussion. First,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re representative of Shaanxi South and North and off the region's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situation analysis and appropriate given the specific Xi'an, Yan'an, Ankang City, and three cities in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its the overall analysis, give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haanxi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how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引文
[1]鲁传一:《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1]蒙德尔:《经济学解说》[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鲁传一:《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2]冯薇:《环境问题的经济分析及其局限性》[J],中央财经大学经济系,2002。
    [1]鲁传一:《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2]蒙德尔:《经济学解说》[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1]王伟:陕西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西北大学,2008年版。
    [1]蒙德尔:《经济学解说》[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1]鲁传一:《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1]冯薇:《环境问题的经济分析及其局限性》[J],中央财经大学经济系,2002。
    [1]鲁传一:《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1]鲁传一:《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2]冯薇:《环境问题的经济分析及其局限性》[J],中央财经大学经济系,2002。
    [1]冯薇:《环境问题的经济分析及其局限性》[J],中央财经大学经济系,2002。
    [2]同上。
    [1]张永任,左正强:《论环境资源产权》[J],生态经济,2009。
    [1]鲁传一:《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美)多恩布施和费希尔:《宏观经济学》[M],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1998年版;蒙德尔:《经济学解说》[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张永任,左正强:《论环境资源产权》[J],生态经济,2009;冯薇:《环境问题的经济分析及其局限性》[J],中央财经大学经济系,2002。
    [1].[英]亚当。斯密著,杨敬年译,《国富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
    [2].赵桂慎:《生态经济学》[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北京第一版。
    [3].鲁传一:《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4].[英]罗纳德·肖恩著,吴汉洪等译.《动态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5].(美)多恩布施和费希尔:《宏观经济学》[M],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1998年版。
    [6].王西安,王新法:《陕西经济地理》[M],西安地图出版社,1995年9月1版。
    [7].《陕西省统计年鉴》[J]陕西:陕西省统计局编,2009。
    [8].黄亚钧:《宏观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
    [9].黄亚钧:《微观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
    [10].谭昌寿:《当前扩大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障碍及对策》[J],消费经济,2004年第3期。
    [11].牛勤:《关于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几点理性思考》[J],达州新论,2006点第3期。
    [12].颜毓洁,华艺,刘冉夏:《当前陕西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成就及问题》[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13].王广深:《当前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农村经济,2003年第11期。
    [14].靳卫:《观念制胜:流动、乘数与人一收入分配与资源配置关系的陕西特点分析》[C],载《第十四次全国统计科学讨论会文集》。
    [15].蒙德尔:《经济学解说》[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16].张永任,左正强:《论环境资源产权》[J],生态经济,2009。
    [17].钟水映,简新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科学出版社,2005年9月。
    [18].师谦友,宋佃星:《基于行业门类人口的西安省区域结构系统研究》[J],陕 西师范大学学报,第5期第36卷。
    [19].张雄:《西部资源富集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思考》[J],水土保持通报,第4期第28卷。
    [20].徐军旭,王永丽,王箐,尚小宁,何小媛:《陕西人居环境气候适宜度评价及人口分布》[J],陕西气象,2009年1月。
    [21].申亚民,吴润:《陕西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J],理论导刊,2004年第10期。
    [22].陈蕾,杨逢珉:《陕西人口、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5月第20卷第2期。
    [23].陈正:《陕西人口与生态环境现状及评价分析》[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11月第21卷第4期。
    [24].杨风荣:《陕西省人口迁移动向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年9月第21卷第5期。
    [25].陈正:《陕西省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年增刊。
    [26].赵亚莉,钟定国,常录寿:《陕西人力资源现状、问题与开发战略》[J],西安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27].李喜来:《陕西体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机遇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9月第27卷第9期。
    [28].赵跃进:《陕西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分析》[J],西北人口,2008年第5期第29卷。
    [29].董碧松,张少杰:《收入分配与经济的增长一基于消费需求视角的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年。
    [30].张爱婷,朱文崎:《未来五十年陕西人口总量及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J],西北人口,2004年第6期。
    [31].何问陶,王静涛:《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与扩大消费需求的相关性分析》[J],消费经济,2004年第2期。
    [32].王伟:《陕西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西北大学,2008。
    [33].杨志英:《我国消费需求趋势分析及对策研究》[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34].冯薇:《环境问题的经济分析及其局限性》[J],中央财经大学经济系,2002。
    [35].张晓,王文军:《循环经济与陕西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J];湖北农业科学,2009年8月第8期第48卷。
    [36].张思锋,张冬敏,雍岚:《引入省际人口迁移因素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预算—以陕西为例》[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月第2期第27卷。
    [37].施宏伟,刘合梅:《资源约束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与陕西经济增长方式创新》[C],2008优秀论文集。
    [38].许项发:《基于资源型、政府主导型的陕西文化产业发展模式》[J],未来与发展,2008年第9期。
    [39].刘刚,沈镭,刘晓洁,余小东,李昂达,张菲菲,郑华玉:《资源富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互动作用初探》[J],资源科学,2007年7月第4期第29卷。
    [40].赵立雨,吕祥,师萍:《陕西科技人力资源配置与开发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3期。
    [41].杏吉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实证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2007。
    [42].南建党:《资源依赖是西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一以陕西吴旗县县域经济发展为例》[J],北方经济,2006年第9期。
    [43].胡笑寒,万迪舫:《陕西关中地区国防科技资源整合配置与产业带设计初步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2年10月第10卷专辑。
    [44].高翔:《济南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度评价》[J],科技信息,20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