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和企业互动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处于转型时期的攻坚阶段和风险社会的现实是中国当前突发公共事件频发的深刻背景。多元社会主体协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已成为基本共识。其中,企业的力量虽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但尚待深入推动。本文的研究就是试图通过研究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和企业互动来推动企业的参与,形成政企良性互动、危机有效治理的局面。
     本文力求在吸收和借鉴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寻求突破,试从常态下政府与企业交换互动关系入手,分析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的互动模式、场景、过程、困境,并进而提出进一步构建政府和企业良性互动机制的建议。
     以价值-资源-影响力-交换为核心要素的政府和企业交换框架,为理解常态下政府与企业的互动关系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分析视角。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政府和企业的互动与两者的交换关系存在一定的契合。在政府和企业交换的分析框架中,价值内在限定了政府和企业的行为域,预设了两者交互作用的集合;政府和企业各自的资源结构与水平为其价值的实现提供了潜在可能;影响力则是这种潜在可能向现实转变的中介力量,它通过比对行动者力量来揭示原本毫无现实关联的行动者交往的未来,从而降低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交换行为则是政府和企业理性互动的结果表现之一,是具有一定时间跨度的持续性互惠行为。
     运用政府和企业交换的分析框架,当前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政府和企业的互动关系,可被概括为信息控制、自由裁量、制度供给和身份认定等四种交换模式。信息控制模式是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政府和企业交换最为常见的形态,它依赖于双方对信息的控制。自由裁量模式建立在政府和企业各自的权力基础上,以权力行使的自由空间为交换的资源。制度供给模式是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政府和企业四种交换模式中最为开放和透明的一个,它为政府和企业的交换提供了正当性辩护。身份认定模式建立在依附于身份资格的利益基础上,其核心在于身份资格的巨大利益价值及其背后的社会关系。每一种交换模式都有其内在的运作逻辑。
     从文本规范、角色定义和问题评判角度分析互动的场景、过程和困境会更有助于深入把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和企业的互动。政府和企业的互动场景主要分布在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减缓、准备、响应和恢复等各阶段;政府和企业的互动与企业作为事件源头方、事件波及方和事件协助方的不同角色有关,但都包括慎思、表达、响应和反馈等基本行为过程;政府和企业的互动困境主要表现为信息共享基础薄弱、资源整合效率不高和责任承担模糊不清等三大方面。
     交换分析框架为理解政府和企业互动困境提供了有益的视角。主要表现为政府和企业价值诉求及其内在根深蒂固的一致与分歧;政府和企业在风险认知与应对方面固守于传统和经验,并走向趋利化;交换场域的非规范化,包括分工协作程度差、互动耦合度低等;交换行为的闭合程度高,即传统行政命令方式和全能政府的延续。
     推进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和企业良性互动机制的构建,需要调整政府和企业在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的工具价值,实现价值的规训与祛媚;建立有效的资源互补机制,主要包括建立基于电子政务的、公私合作的资源调度平台、应急产业市场以及公平合理的风险和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动态平衡的政府和企业相互影响机制,使之在网络化危机治理体制的基础上推行常态化的危机管理,塑造共识型的安全文化;建立政府和企业的开放互动机制,避免封闭性的缺陷。
The reality of during a crucial stage of transition period and risk society is the deep background of current public emergency which is frequent outbreak. It has become the basic requirements in crisis management that diverse social subjects coordinating responsing to public emergency. Among them, the power of enterprise has been taken by a certain degree of attention, but there are also a lot of problems.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promote the participation of enterprise, formate positive interaction and effective crisis management, with the research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government and corporate responding to public emergencies.
     The paper sought to seek a breakthrough by absorbing the current research, beginning with researh on the exchang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under normal situation, analyzing the interactive mode, scene, process, problems and its cause in coping with the public emergencies, and improving some proposal on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government and corporate.
     The exchange framework between government and corporate, which has the core elements of value-resources-influence-government, provides a powerful analytical perspective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under normal situation. There is a certain fit between the coordination and the exchange relationship of the government and corporate in dealing with public emergencies.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exchang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and corporate, the value inherent limite the domain of government and corporate, default set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 the resource structure and level of government and corporate provides a potential realization of the value; influence is the intermediary forces of the potential shift to reality, which reveal the future of the exchange amonge the actors which do not have any reality association, by comparing the strength of them; thereby reducing the risks of uncertainty; the exchange behavior, which is one of the results of rational interactive between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 is a persistent reciprocity behavior in a certain time.
     Using the analysis framework, the current interaction between government and corporate public responsing to emergencies, can be summarized as four exchange mode, which are the mode of information control, discretion, system supply and identity determination. The information control mode is the most common form of exchange ra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and corporate in dealing with public emergencies, which depends on the information.control by both of them. Discretionary model is built on the basis of the respective powers of the government and corporate, which shift the free space of power exercising to the exchange resources. The system supply mode is the most open and transparent one among the four exchange model, which provides justification for the exchange of government and corporate. The identity determination mode built on the basis of interest which attached to identity qualified, its core is the huge interests and underlying social relations lying on the identity qualification. Each exchange mode has its inherent operational logic.
     It will be help for understanding the interaction of government and corporate responding to public emergencies, that analyzing interactive scenes, process and plight with the angle from text specification, role definition and problem appraisal. Interactive scenes of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stage of mitigation, preparedness, response and recovery in dealing with public emergenci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 is influenced by the role of enterprise plays in responding to public emergencies, such as the role of event source, the affected and the assistant, but all of them include the basic course of deliberative, expression, response and feedback; the performance of interactive plight between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 are the weak of information sharing foundation, inefficient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the ambiguous of responsibility.
     The exchange analysis framework provides a useful perspective for understanding the interactive plight of government and business. It can be expressed as:the ingrained consistent with differences in the value aspiration and its inherent between government and corporate; sticking to the tradition and experience in risk perception and response; the non-standardized exchange field, including the low degree of the work division and interaction coupling; the high degree of exchange behavior, which means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executive order and the mode of omnipotent government.
     To build a positive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 responsing to public emergencies, we need to adjust the value of them; to establish effective mechanism for complementary resources, including a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resource scheduling platform, which based on e-government, emergency industrial markets as well as a fair and reasonable risk and cost-sharing mechanism; to establish dynamic equilibrium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government and corporat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orm crisis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system of the network governance, shaping the consensus-safety culture; to establish an open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between government and corporate, avoiding the defect of closure.
引文
① 张景勇、邹声文:《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中国新闻网,2008年4月22日。
    ② 赵维光:《雪灾致国家电网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4.5亿元》,《文汇报》,2008年3月11日。
    ③ 《山西省襄汾溃坝遇难者升至276人为世界最大尾矿库事故》,《法制日报》,2008年10月27日。
    ④ 《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发布2011年全国自然灾害损失情况》,国家减灾网,2012年1月11日。
    ⑤ 根据《2011年全国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整理。
    ① 卫敏丽:《汶川地震国内外捐款:659.96亿》,《深圳特区报》,2009年5月12日。
    ② 卫敏丽:《全国接收青海玉树地震救灾捐赠款物41.99亿元》,中国新闻网,2010年5月2日。
    ③ 《修正药业向灾区捐赠价值2500万元的药品》,人民网,2008年5月15日。
    ④ 梁小琴:《中国移动四川青年突击队:用生命架起无形生命线》,《人民日报》,2008年5月30日。
    ⑤ 本刊讯:《中国卫通全力以赴为抗震救灾提供卫星通信保障》,《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8年第6期。
    ⑥ 《陈光标》,中国江苏网,2010年12月2日。
    ① 国家应急救援指挥中心:《2008年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评估报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网,2009年7月13日。
    ① 王光等:《试论政府应急管理的社会合作机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② 童星,张海波:《群体性突发事件及其治理——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综合分析框架下的再考量》,《学术界》,2008 年第2期。
    ① 刘振坤:《流域水污染治理机制——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的思考》,《法制与社会》,2012年第第15期。
    ② 蒋莉、刘维平:《风险社会下的政府环境责任刍议》,《工业安全与环保》,2011年第11期。
    ③ 冯骁聪:《风险社会背景下食品安全事件的刑法应对》,《湖南商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④ 杨雪冬:《风险社会与官员责任》,《决策》,2011年第4期;杨雪冬:《风险官场的“问责”难题》,《人民论坛》,2011年第12期。
    ⑤ 王梦婷:《构建公共危机管理的多边合作网络》,《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第1期。
    ⑥ 方盛举:《论政府危机管理的共治模式》,《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⑦ 参见杨雪冬:《风险社会与秩序重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版。
    ⑧ 刘霞、向良云:《我国公共危机网络治理结构——双重整合机制的构建》,《东南学术》,2006年第3期;刘霞等:《公共危机治理网络:框架与战略》,《软科学》,2009年第4期;刘霞:《公共危机治理:理论建构与战略重点》,《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3期。
    ⑨ 彭仕东:《论社群共同体思想与公共危机的合作治理》,《理论月刊》,2009年第11期。
    ⑩ 刘超:《地方公共危机治理碎片化的整理——“整体性治理”的视角》,《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11 胡象明、唐波勇:《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公共危机治理——以汶川“5.12”地震为例》,《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① 齐善鸿等:《基于熵与自组织理论的突发事件分析模型》,《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第10期。
    ② 陈伟珂、向兰兰:《基于熵及耗散结构的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过程分析研究》,《中国软科学》,2007年第10期。
    ③ 钟琪、戚巍、张乐:《公共危机治理网络的自组织演化模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0年第9期。
    ④ 曹庭珠:《熵理论视角下的生态安全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第3期。
    ⑤ 齐善鸿、乐国林:《基于社会资本的突发事件理论分析》,《南开管理评论》,2003年第6期。
    ⑥ 张立荣、何水:《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理论分析与中国关怀——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理论与改革》,2008年第2期。
    ⑦ 董晓倩、孙一平:《社会资本视角下我国公共危机治理初探》,《学术交流》,2012年第1期。
    ⑧ 胡鞍钢:《汶川震后重建:建立中国特色的公私合作模式》,《中国与世界观察》,2008年第2期。
    ⑨ 焦璐:《构建灾难危机状态下公私协力关系——以“5·12”大地震为例》,《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⑩ 黄春蕾:《我国生态环境公私合作治理机制创新研究——“协议保护”的经验与启示》,《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5期。
    11 张欢:《突发公共事件下的中央和地方府际关系审视》,《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① 傅永超、徐晓林:《府际管理理论与长株潭城市群政府合作机制》,《公共管理学报》,2007年第2期。
    ② 张仁平、曹任何:《府际管理视角下的长株潭城市群公共危机管理合作模式研究》,《行政与法》,2008年第8期。
    ③ 周薇:《我国应急保障的网络治理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④ 刘红芹:《公共危机管理的协调联动机制研究》,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⑤ 马莉娟:《动态博弈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⑥ 王合兴:《中国大城市危机管理协调体系研究》,北京邮电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⑦ 蒋珩:《区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联动体系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⑧ 侯保龙:《公民参与重大自然灾害性公共危机治理问题研究》,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⑨ 张向群:《公共危机中地方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治理的研究》,中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⑨ 曾丽:《公共危机事件管理中政府与《四川政协报》的互动关系研究》,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11 霍卓莉:《我国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与新闻媒体的互动研究》,广东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① 参见樊运晓:《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实务:理论·实践·实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② 参见刘茂、吴宗之:《应急救援概论:应急救援系统及计划》,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③ 石磊:《企业灾难捐赠的决策模型与效果评估研究》,中国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④ 参见王宏伟:《应急管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⑤ 参见王敬波:《公共危机管理案例》,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
    ⑥ 王火根、滕玉华:《地方政府与污染企业动态博弈分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第11期。
    ⑦ 别涛、王彬:《中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构想》,《环境保护》,2006年第22期;别智、别涛:《环境公益诉讼进展概述》,《环境保护》,2009年第2期。
    ① 王颖:《环境责任保险与传统保险的可保性冲突及影响分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② 陈君:《关于完善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思考》,《北京理工大学学报年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③ 毕思勇、张龙军:《进一步推广和完善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建议》,《宏观经济研究》,2009年第11期。
    ④ 张伟:《立法缺陷、承保约束与中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制度供给》,《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⑤ 《灾害管理公共合作项目》,国家减灾网,2010年4月9日。
    ⑥ 窦慧明等:《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系统的整合》,《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11期。
    ① Kyoo-Man Ha, Ji-Yong Ahn, Application of the "Spider-Web Approach" to Korean Emergency Maganment, Journal of Homeland Security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2009,(1):2.
    ② Henstra, D. Evaluating Local Government Emergency Management Programs: What Framework Should Public Managers Adopt?.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10,70(2):236-246.
    ③ Michael K. Lindell, Carla S. Prater and Ronald W. Perry, Introduction to Emergency Managemetn, john Wiley & Sons Inc.,2007, p.246.
    ① 参见霍华德·昆路德等:《灾难的启示:建立有效的应急反应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② E.L. Quarantelli, "Catastrophes are Different from Disasters: Some Implications for Crisis Planning and Managing Drawn from Katrind",2006.
    ③ Zhang, Y, Lindell, M. K. and Prater, C. S. Vulnerability of community businesses to environmental disasters. Disasters,2009,33(1):38-57.
    ④ Runyan, R. C, Small Business in the Face of Crisis: Identifying Barriers to Recovery from a Natural Disaster. Journal of Contingencies and Crisis Management,2006,14(1):12-26.
    ① 参见《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5089页;《辞源》,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326页。
    ②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0页。
    ③ 《辞源》,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21页。
    ④ 国内研究者童星等认为,突发事件并非一个得到严格界定的学术概念,但相比于灾害,至少有两大长处:高度的抽象化和高度的中性化。参见童星、张海波:《基于中国问题的灾害管理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① 阎梁、翟昆:《社会危机事件处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② Uriel Rosenthal, Michael T.Charles, Paul't Hart,(ed.),. Coping With Crisis: The Management of Disasters, Riots, and Terrorism. Springfileld, Illinois: Charles C Thomas Publisher,1989.p.10.
    ③ C.F.Hermann. International Crisis:Insights from Behavioral Research.New York:Free Press,1972.p.13.
    ④ Seeger MW, Sellnow IL, Ulmer RR. Communication and Organization Crisis.New York: Green Wood Press, 2003.pp.30-31.
    ⑤ 许文惠、张成福:《危机状态下的政府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页。
    ⑥ 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
    ⑦ 朱力:《突发事件的概念、要素与类型》,《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⑧ 参见赵士林:《突发事件与媒体报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① 兰敏:《突发公共事件概念辨析与应对举措》,《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30期。
    ② 薛克勤:《城市政府紧急事件响应机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③ 朱力:《突发事件的概念、要素与类型》,《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④ 朱力:《突发事件的概念、要素与类型》,《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⑤ 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① 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中信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
    ① 转引自米切尔·K·林德尔等:《应急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页。
    ② 米切尔·K·林德尔等:《应急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10页。
    ③ 王郅强、麻宝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探讨》,《长白学刊》,2004年第2期。
    ④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建设完整规范的政府应急管理框架》,《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4期。
    ⑤ 童星:《熵:风险危机管理研究新视角》,《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⑥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98页;《辞源》,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47页。
    ① 《辞源》,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379页。
    ②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50页。
    ③ 车文博:《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06页。
    ④ 刘海藩:《现代领导百科全书·法律与哲学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第609页。
    ⑤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62页。
    ①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6-177页。
    ① 参见中国百科大辞典编委会:《中国百科大辞典(五)》,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4页。
    ② Nisbet, Robert A. The Social Bond: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ociety. New York: Knoof.1970.
    ③ Simmel, Georg, Conflict and the Web of Group Affiliations, IL: Free Press.1955.
    ④ 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3页。
    ① 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87页。
    ② 玛格丽特·波洛玛:《当代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73页。
    ③ D.P.约翰逊:《社会学理论》,国际文化公司出版1988年版,第409页。
    ④ 在齐美尔看来,大型社会结构或制度和面对面的接触及关系完全不是彼此独立的。社会制度脱离开使自己赖以形成的那些互动模式,其本身在客观上就不会存在。相反地,社会结构或制度是在社会中极广泛的基础上进行的互动的结晶形式或模式。个体互动与社会结构或制度的关联直接构成了符号互动论的研究基点。参见D.P.约翰逊:《社会学理论》,国际文化公司出版1988年版,第313页。
    ① Alfred Lindesmith and Anselm Strauss.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1968,p.282.
    ② Arnold Rose, Human Behavior and Social Process, Boston: Houghton Mifflin,1962, p.8.
    ③ Sheldon Stryker. "Symbolic Internation as an Approach to Family Research", Marriage and Family Living1959,5,(2) pp.111-119.
    ④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将“自我”分为三类:一是“生物自我”,指对个体生命的存在有决定意义的肉体部分;二是“社会自我”,指个体在与别人交往中所产生的本身感;三是“精神自我”,指赋予个体以典型特征的总的认识方式和能力。参见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1页。
    ⑤ 乔治·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89页。
    ⑥ 参见陈岩、汪新建:《米德“符号互动论”思想的新诠释》,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① 这里的他人是概化的他人,并不直接意指抽象化的其他个人,而是一种能使个体一体化的结构性社会关系。米德认为,概化的他人是“被组织的共同体或给自我定性的社会团体”。参见Mead, G. H. Mind, Self and Societ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a social behaviors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2,p 154.
    ② 参见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66-267页。
    ③ 参见沃野:《评两种符号互动主义的方法论》,《学术研究》,2000年第2期。
    ④ 乔纳森·特纳:《社会理论的结构(第六版)》(下),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24页。
    ⑤ Herbert Blumer.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9.p2.
    ① Kuhn,Manford H,and Thomas S McPartland,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Self-attitud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54,19(2):68-76.
    ② 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5页。
    ③ 参见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86页。
    ④ 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2页。
    ① Norman K. Dezin, and Charles M. Keller. "Frame Analysis Reconsidered", Contemporary Sociology.1981,10(1).pp. 52-60.
    ② Douglas, Jack D.,ed.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Everyday Life. Boston: Allyn & Bacon,1980.
    ③ 玛格丽特·波洛玛:《当代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11页。
    ④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69页。
    ① 玛格丽特·波洛玛:《当代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23页。
    ② 乔纳森·特纳:《社会理论的结构(第六版)》(下),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① 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导言,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13页。
    ② 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5页。
    ③ 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5页。
    ④ 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0页。
    ① 相关研究成果见本人与导师金太军教授合作发表的论文。参见金太军、袁建军:《转型期我国政府与企业交换模式分析》,《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09年第2期;金太军、袁建军:《政府与企业的交换模式及其演变规律——观察腐败深层机制的微观视角》,《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① 论文的研究是本人硕士阶段研究的继续,是将政府和企业的基本分析框架运用于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的尝试和检验,因而分析框架仍然延用硕士论文的成果。参见袁建军:《一致与分歧——转型期我国政府与企业交换关系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② 孙伟平:《事实与价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5页。
    ① 参见孙伟平:《事实与价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5-86页和韩东屏:《论价值定义困境及其出路》,载《江汉论坛》1994年第7期。
    ② 孙伟平:《事实与价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6-91页。
    ③ 参见李德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01-108页;转引自孙伟平:《事实与价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9页。
    ④ 李德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44-160页。
    ⑤ 阮青:《价值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117-118页。
    ① 阮青:《价值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119页。
    ② 张军:《价值与存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9-223页。
    ③ 刘祖云、王建喜:《我国公共行政价值的失范》,载郭济主编:《行政哲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3页。
    ① 刘祖云、王建喜:《我国公共行政价值的失范》,载郭济主编:《行政哲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4页。
    ② 张劲松:《公共管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载郭济主编:《行政哲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47页。
    ③ 谢庆奎主编:《当代中国政府》,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页。
    ① 如何完善我国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是当前学术研究和行政改革的热点话题之一。尽管已有部分省、市制定一定措施试图超越“唯GDP论”的旧考核体系,但综观全国,新的考核体系尚未成熟,旧的考核体系仍未得到根本改观。
    ② 卢纯、程杞国:《企业市场价值与政府政策选择》,中国城市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① 马林诺斯基研究的“库拉圈”制度中的臂环与颈饰。马林诺斯基认为,“库拉圈”不仅仅是经济或物质性的交换网,而且是用来加强社会关系网络的符号交换。由此,交换被区分为物质性或经济的交换与非物质性或符号的交换。
    ② 乔·c·霍曼斯认为,人类行动就是互动着的个体进行的报酬或惩罚的交换,涉及交换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其他商品,包括认可、尊重、顺从、友爱、情爱以及其他不很物质性的商品。
    ③ 布劳提出了可作为交换回报的六类交换物:个人魅力、社会接受、社会认可、有效服务、尊敬或声誉、服从或权力,并按照它们在交换关系中的价值进行了排列。
    ④ 迈克尔·E·罗洛夫:《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8、51-55页。
    ① 迈克尔·E·罗洛夫:《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第53-54页。
    ②R. M. Emerson. Social Exchange Theor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2.1976. p.347.
    ① 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154页。
    ② 陈国权:《政治监督论》,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62页。
    ③ 章敬平:《权变——从官员下海到商人从政》,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① 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36页。
    ② 明显的和暗含的影响力区别仅在于:前者是A有意使B为结果(即A的愿望)X去行动,而B也正是由于A的行动试图去造成X;后者则是尽管A并未有意那样做,但A对X的愿望却使B试图去造成X。但共同的是,在这种相互作用中,A通过使B以特定方式行动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至少接近了所想要的东西,在A的意图和B的行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A的意图是B行动的动因,同时又是B行动追求的结果,虽然这一结果并不一定完全符合A的意图。参见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38-39页。
    ③ 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56页。
    ① 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08页。
    ② 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42页。
    ① 蔡玉峰:《政府和企业的博弈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
    ② 蔡玉峰:《政府和企业的博弈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第1、34页。
    ① 米切尔·黑尧:《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第145页。
    ② 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① 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7页。
    ② 迈克尔·E·罗洛夫:《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第13页。
    ① 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5页。
    ② 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1页。
    ③ 乔纳森·H·特纳:《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81页。
    ④ 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294-295页。
    ① 戈登·塔洛克:《寻租——对经济活动的经济学分析》,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页。
    ② 戈登·塔洛克:《寻租——对经济活动的经济学分析》,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页。
    ③ 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的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1页。
    ④ 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0页。
    ① 海尔·G·瑞尼:《理解和管理公共组织》,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6页。
    ① 司有和:《信息管理学》,转引自周庆行主编:《行政信息管理学》,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① 娄策群、桂学文主编:《信息经济学通论》,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年版,第66页。
    ① 黄顺康:《公共危机管理与危机法制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页。
    ① 任桂瞻:《广西南丹特大矿难及其警示》,人民网,2002年1月9日。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2011年9月。
    ③ 《民政部发布2010年全国自然灾害损失情况》,民政部门户网站,2011年1月14日。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网站,2011年2月28日。
    ① 相关情况由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瞭望东方周刊、中国新闻周刊等网站和杂志报道综合而来。
    ② 在该矿难中,南丹县及河池地区原主要党政官员与事故矿主相互庇护,运用权力、财力、武力等多种力量和手段,订立“攻守同盟”,致使事故隐瞒达半月之久。
    ③ 梁冬、李建平:《瞒报背后的“利益链”——黑龙江半年三起瞒报事故追踪》,新华网,2011年10月20日。
    ① 这里的地方政府主要包括地级市政府、省级政府,以区别于主要指乡镇政府和县级政府的基层政府。
    ① 参见金太军、袁建军:《政府与企业的交换模式及其演变规律——观察腐败深层机制的微观视角》,《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① 林德布罗姆认为与政府类似,企业也存在自由裁量权。参见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1页。
    ① 李建华主编:《行政伦理导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2-143页。
    ② 米切尔·黑尧:《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第170页。
    ③ 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1页。
    ④ 邓丽:《排污黑名单“打虎”:逾2000重点监控企业超标》,《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4月2日。
    ⑤ 参见《环保“督办令”成为一纸空文当地官方成保护伞》,《人民日报》,2010年10月26日。
    ① 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贯彻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五项原则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国审改发[2001)1号),2001年12月1]日。
    ② 梁冬:《黑龙江鸡西多名监管人员瞒报矿难将被追责》,新华网,2011年5月25日。
    ③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对吉化爆炸事故及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作处理》,中国政府网网,2006年11月24日。
    ① 李春莲:《松花江污染国家买单近80亿中石油始终不言赔》,《证券日报》,2011年6月07日。
    ② 李春莲:《松花江污染国家买单近80亿中石油始终不言赔》,《证券日报》,2011年6月07日。
    ③ 该损失包括2010年10月24日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在拆除“7·16”事故损毁的103号储罐过程中发生的火灾事故损失。参见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2011年11月25日发布的《关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大连所属企业“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等4起事故调查处理结果的通报》。
    ④ 参见张超:《中石油用2000万投资抵赔偿了结大连漏油事件》,《国家财经周刊》,2011年1月05日
    ① T.W.舒尔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载[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3页。
    ② V.W.拉坦:《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载[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9页。
    ③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3页。
    ④ 杨瑞龙:《论制度供给经济研究》,《经济研究》,1998年第8期。
    ① 参见国家工信部和安监局的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发展安全产业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安(2012)388号)。
    ② 魏际刚:《加快发展应急产业的思路和建议》,《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1月6日。
    ① 《渝洽会:中国西部安全(应急)产业基地“牵手”24项目,收获投资167亿元》,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网,2012年5月30日。
    ② 昝慧昉:《应急产业盲行》,《中国企业家》,2012年第16期。
    ① 资料主要来源于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21世纪经济报道、财会信报、中国企业报、中国经济时报、国际金融报、晾望新闻周刊等报刊和网络媒介的相关报道。
    ① 苏洁、韩冬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在徘徊中前行》,《中国保险报》,2011年8月24日。
    ① 宋杨:《推广责任保险及时赔偿污染事故受害者》,《生活报》,2012年1月10日。
    ② 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保监会联合调研组:《关于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调研报告》,2007年6月5日。
    ① 周其仁:《以规则的确定应对结果的不确定》,《中国企业家》,2008年第24期。
    ① 马也:《建立免检制度的背景及其立法目的的法学分析》,《西安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② 阮蓁蓁:《食品免检制度终结分析——基于多源流理论的分析视角》,《行政论坛》,2009年第2期。
    ③ 原国锋:《免检制度是否经得起考验》,《人民日报》,2005年6月23日。
    ① 李克杰:《国家免检制度遭信任危机质监部门涉嫌不作为》,《检察日报》,2008年9月17日。
    ① 参见陈安庆:《被拖欠的800万雪灾捐款》,《晾望东方周刊》,2008年第12期。
    ① 张维迎:《产权、政府和信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63页。
    ② 安德鲁·甘布尔:《政治和命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① 邓益辉:《府谷煤老板巨额捐款的背后》,《民主与法制时报》,2010年3月23日。
    ② 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3页。
    ① 本部分涉及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的资料整理部分已经与导师合作成文发表。具体参见金太军、袁建军:《论政府和企业的协调机制——以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为背景》,《人民论坛》,2011年第14期。
    ① 米切尔·K·林德尔等:《应急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8页。
    ② 吴量福:《运作、决策、信息与应急管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9页。
    ③ 参见王宏伟:《应急管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2-52页。
    ④ 参见《海南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① Jessica A. Hubbard (Ed.), Integrating Emergency Mnagement Studies into Higher Education: Ideas, Programs, and Strategies, The Public Entity Risk Institute,2010.p.16.
    ① 参见《内蒙古自治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② 参见《湖南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③ 参见《云南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④ 参见《湖南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⑤ 参见《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⑥ 参见《海南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⑦ 参见《青海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⑧ 参见《江西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① 参见《宁夏回族自治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② 参见《甘肃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③ 参见《云南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④ 参见《甘肃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⑤ 参见《重庆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① 参见《湖南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② 参见《山西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③ 参见《上海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④ 参见《河北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① 吴建华:《试论公共危机信息收集的范围与渠道》,《情报科学》,2007年第3期。
    ① 傅瀚霄:《我国政府公共危机信息管理机制研究》,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硕士论文,2007年。
    ① 曹卓君:《应急物流中物资储备管理策略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① 滕晓萌等:《48小时10库调空: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大考》,《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5月23日。
    ② 邓莘:《关于应急物资储备的思考》,《甘肃科技》,2009年第19期。
    ③ 杨子健:《建设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基地建议》,《宏观经济管理》,2011年第1期。
    ① 杨芳、吴东平:《石油化工企业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建议》,《中国应急救援》,2011年第1期。
    ② 肖刚:《成都:300万件捐赠旧衣清洗需百万元处理成难题》,四川新闻网,2008年8月25日。
    ③ 于冲、赵启兰:《应急物资储备方式探讨》,《物流技术》,2010年第Z2期。
    ④ 邹俊义等:《国家物资储备系统参与应急救灾探讨》,《国际地震动态》,2009年第12期。
    ① 宋丽:《乌鲁木齐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改扩建项目开建》,天山网,2011年8月17日。
    ② 黄顺康:《公共危机管理与危机法制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第189页。
    ① 参见:《江西铜矿企业排污致村民怪病人均获赔不足一元》,《新京报》,2011年12月8日;《补偿20年不变,百姓人均获赔不足1元》,《今日早报》,2011年12月8日。
    ① 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再思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4期。
    ② 以上事例参见吴量福:《运作、决策、信息与应急管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80-281页。
    ① 本部分的主体内容为本人与导师金太军教授即将发表的合作文章中的一部分,具体参见《政府和企业交换中的一致与分歧》,《学术月刊》,2012年第11期。
    ① 如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下属的“阳光中国”网,主要工作就是通过阳光志愿者在互联网中寻找与曝光被各政府部门查处的违法医疗健康信息、不合格药品信息、假药警示信息等,其“警示”栏目收录了中国政府查处的近12万条虚假医疗信息。参见http://y.china.com.cn/.这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信息的极大流通实际上限制了企业流动性优势的发挥。
    ② 张梦中、杰夫·斯特劳思曼:《美国联邦政府改革剖析》,《中国行政管理》,1999年第6期。
    ③ 参见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④ 马克斯·韦伯:《经济、诸社会领域及权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3页。
    ① 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36页。
    ② 乔治·斯蒂纳、约翰·斯蒂纳:《企业、政府与社会》,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55页。
    ③ 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第108页,华夏出版社,1987。
    ④ 乔治·斯蒂纳、约翰·斯蒂纳:《企业、政府与社会》,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55页。
    ① 乔治·斯蒂纳、约翰·斯蒂纳:《企业、政府与社会》,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57-64页。
    ② 乔治·斯蒂纳、约翰·斯蒂纳:《企业、政府与社会》,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55页。
    ③ 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42页。
    ④ 乔治·斯蒂纳、约翰·斯蒂纳:《企业、政府与社会》,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⑤ 按照斯蒂纳的区分方式,政府影响力的合法性也可以区分为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对政治行为原则的支持)、职能的合法性(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支持)及道德的合法性(政府对公务员的动机和道德水准的信任和信心)三个方面。
    ① 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75页。
    ② 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1页。
    ③ 青木昌彦:《经济交易与社会交换的关联博弈——从社区规范到企业社会责任》,载吴敬琏主编:《比较》(第34辑),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
    ④ 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294-295页。
    ⑤ 王一江:《国家与经济》,载吴敬琏主编:《比较》(第18辑),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
    ① 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① 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② 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7页。
    ③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09-110页。
    ④ 乌尔里希·贝克、安东尼·吉登斯、斯科特·拉什:《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35页。
    ① 贝克:《第二次现代性的社会与政治:世界主义的欧洲》,法兰克福Suhrkamp出版社2004年版,第36页。
    ② 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再思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4期。
    ③ 乌尔里希·贝克:《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上篇)——关于人类生存、社会结构和生态启蒙等问题的思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3期。
    ④ 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页。
    ① 乌尔里希·贝克:《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上篇)——关于人类生存、社会结构和生态启蒙等问题的思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3期。
    ② 乌尔里希·贝克:《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下篇)——关于人类生存、社会结构和生态启蒙等问题的思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5期。
    ③ 乌尔里希·贝克:《“9·11”事件后的全球风险社会》,《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2期。
    ① 肖巍:《政府与公众都要增强风险意识》,《文汇报》,2006年01月11日。
    ② 贝克认为,风险社会的定义关系类似于马克思的生产关系,“包括在一个特定的文化范围内建构特定的规则、制度和风险的认定与评估能力。”四类问题可以被用来说明该定义关系:①是谁界定或决定有害生产、危险或风险?其责任在谁:是那些引发风险者?是那些从中受益者?是那些潜在的可能受其影响者?还是那些中介管理者?②涉及了哪一种对风险的动因、维度和行为者等的认识或无知?是那些有证明而且“证据”确凿者吗?③在一个认识到有必要而且有可能对环境风险进行争论的社会,什么才算充分的证据?④谁决定对受难者的补偿,决定未来“限制损害”控制和管理的适当形态的构成?参见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再思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4期。
    ① 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1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②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2页。
    ① 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1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页。
    ②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3页。
    ③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7页。
    ④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67页。
    ① 金太军、张劲松:《政府的自利性及其控制》,《江海学刊》,2002年第2期。
    ② 参见毕秀水:《政府行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基于市场规制视角的考察》,《当代财经》,2005年第3期。
    ③ 毕秀水:《政府行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基于市场规制视角的考察》,《当代财经》,2005年第3期。
    ① 参见王敬波:《公共危机管理案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典型分析》,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第96页。
    ② 李彤、许博:《国家安监总局:2011年亿元GDP事故死亡率下降13.9%》,人民网,2012年2月21日。
    ① 李志晖、邹伟:《山西襄汾“9-8”特大尾矿库溃坝事故全记录》,新华网,2008年9月15日。
    ② 刘杰克:《理论探讨——从蒙牛危机谈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河南中小企业》,2012年第3期。
    ③ 本部分内容已发表。参见袁建军、金太军:《政府协调企业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困境与破解——以分工协作的理论视角》,《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7期。
    ① H·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3页。
    ② H·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3页。
    ③ 廉勇等:《分工协作理论及其发展趋势》,《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④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册)》,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338-339页。
    ⑤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册)》,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47卷,第336-337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47卷,第356页。
    ③ 涂先望等:《社会协作度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页。
    ④ 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4页。
    ⑤ 需要说明的是,涂尔干所界定和运用的劳动分工概念与经济学家所关注的劳动分工不能混为一谈。职业分化和工业活动的增多被较多地认为是社会分化的表现。参见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60页。
    ⑥ 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4页。
    ① 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328、350页。
    ② 参见康淼:《紫金矿业污染被处罚金3000万平》,《北京日报》,2011年2月2日。需要说明的是,在紫金矿业污染事件中,受害居民的损失只能以政府作为居间协调者来形成赔偿方案,从而使企业减轻了来自居民的直接压力。
    ③ 事实表明,现有的行政处罚手段未能有效遏止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的发生。有学者以矿难行政责任的追究为例指出当前在问责目标、主体、对象、内容、程序、方法、评估结果应用等方面存在局限,难以真正促进政府应急绩效的提升。参见吴建勋:《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问责制的完善——基于矿难行政责任追究的视角》,《改革与战略》,2008年第8期。
    ① 张自立等:《突发事件中应急产品生产问题研究》,《运筹与管理》,2008年第4期。
    ② 所谓拔根,在薇依看来,就是社会领域中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被切断了,每一事物都被看作是自身的目的。薇依认为,在一个国家内部金钱和教育往往会引起是的拔根状态。参见西蒙娜·薇依:《扎根:人类责任宣言绪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4、54页。
    ① 富子梅等:《13个部门监管食品安全易“踢皮球”推卸责任》,《人民日报》,2011年5月5日。
    ① 《新食品法6月1日实施买到问题食品可获10倍赔偿》,人民网,2009年5月25日。
    ① 在我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社会动员中,动员对象不同于政治动员针对体制内的政府部门、地方政府、各类国家企事业单位,而主要是指体制外的各类社会组织和个人。
    ② 朱力、谭贤楚:《我国救灾的社会动员机制探讨》,《东岳论丛》,2011年第6期。
    ① 江西省纪委调研法规室:《关于基层“一票否决”制规范使用的调研》,《中国纪检监察报》,2012年2月21日。
    ② 张周虎:《“一票否决制”的得与失》,《中国县域经济报》,2012年1月30日。
    ① 王勉、郭奔胜:《专家称“一票否决”过多过滥易促地方政府弄虚作假》,《半月谈》,2009年6月8日。
    ② 江西省纪委调研法规室:《关于基层“一票否决”制规范使用的调研》,《中国纪检监察报》,2012年2月21日。
    ① 李晨、薛立强:《突发公共事件中地方政府的职能缺失及其对策研究——一种治理主义视角》,《理论月刊》,2006年第10期。
    ① 皮埃尔·卡蓝默;《破碎的民主——试论治理的革命》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0页。
    ① 刘超:《地方公共危机治理碎片化的整理——“整体性治理”的视角》,《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① 谢菊:《构建整体性治理的计划生育政策协调机制——以重庆市忠县、铜梁县和南岸区的调查为例》,《学术交流》,2007年第9期。
    ② 竺乾威:《从新公共管理到整体性治理》,《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10期。
    ① 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5页。
    ② 参见周莳文、刘林:《试论城市公用事业建设中的公私合作制——来自国外的基本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① 沈洪涛、沈艺峰:《公司社会责任思想起源与演变》,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7-36页。
    ① Archie B.Carroll, Stakeholder Thinking in ThreeModels of Management Morality:A Perspective with Strategic Implications, in The Corporation and Its Stakeholders:Classic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 Edited by Max B.E.Clarkson,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98.pp.139-170.
    ② 蔡志强:《价值变迁与治理成长》,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① 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54页。
    ② 杨瑞龙、魏梦:《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与公司股利政策》,《上海经济研究》,2000年第4期。
    ① 参见刘焕成、郑淼磊:《基于电子政务的灾害应急物资信息平台建设》,《图书情报工作》,2011年第17期。
    ① 王彦峰、马新华:《建立中国的紧急救援产业》,《中国减灾》,2002年第1期。
    ② 王锦辉:《从自然灾害防治透析我国应急产业建设》,《前进》,2008年第10期。
    ① 毕修凯:《论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完善》,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② 参见黄顺康:《公共危机管理与危机法制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第205-208页。
    ① 张文杰:《危机“常态化”下的城市公共管理——访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俊清教授》,《中国城市经济》,2009年第8期。
    ② 刘晓亮、孔凡河:《中国公共危机常态管理的多理论视角解析》,《东南学术》,2010年第1期。
    ③ Ulrich Beck, Risk Society: Towards a New Modernity.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2, p37.
    ④ 童星、张海波:《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及识别》,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页。
    ① 童星、张海波:《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及识别》,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② 安志放:《基于预防的城市公共危机常态化管理探讨》,《理论学习》,2011年第4期。
    ③ 高恩新、余朝阳:《试论危机管理的常态化趋势》,《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④ 高恩新、余朝阳:《试论危机管理的常态化趋势》,《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⑤ 参见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⑥ 参见苗兴壮:《超越无常:突发事件应急静态系统建构》,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0-271页。
    ① 杨雪冬:《风险社会与秩序重建》,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9页。
    ① 韩大元、莫于川:《应急法制论——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4-5页。
    ② 莫于川:《公共危机管理与应急法制建设》,《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① 黄顺康:《公共危机管理与危机法制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第213-220页。
    ① 郄建荣:《行政处罚难震慑环境违法打击环境犯罪司法为何使不上劲》,《法制日报》,2008年9月23日。
    ① 王敬波:《略论政府应急征用法律制度的完善》,《行政法学研究》,2011年第4期。
    ① 黄顺康:《公共危机管理与危机法制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第214页。
    ① 刘莹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行政权力规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第8.期。
    ② 陶建钟:《公共危机的依法管理及其法制完善——危机状态下权力与权利的平衡》,《行政论坛》,2007年第1期。
    ③ 滕宏庆:《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公民权利保障研究》,《求索》,2010年第10期。
    ① 张韵君:《企业慈善社会责任行为中的政府定位》,《中外企业家》,2010年第4期。
    ② 葛道顺:《我国企业捐赠的现状和政策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2006年第25期。
    ③ 钟宏武:《企业慈善捐赠为何不够慷慨?》,《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10月20日,第5版。
    ① 孙德升:《高管团队特征与企业慈善捐赠关系——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② 参见张彦宁,陈兰通:《2007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报告》,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年版。
    ③ 石磊:《企业灾难捐赠的决策模型与效果评估研究》,中国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④ 杨团:《社区公共服务论析》,华夏出版社,第45页。
    ⑤ 周晓丽:《灾害性公共危机治理:基于体制、机制和法制的视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84页。
    ① 杨学芬、江兰兰:《社区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农村经济》,2008年第11期。
    ① 本部分内容已与导师金太军教授合作成文发表。参见金太军、袁建军:《政府与企业的交换模式及其演变规律——观察腐败深层机制的微观视角》,《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② 除此以外,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距离还要受政府官员的产生及升降是否与公众密切相关的影响。当公众或者说选民实际上直接决定着政府官员的产生,那么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理论距离就可以大为缩短。由于我国尚未全面直接选举产生各级政府官员,因而这里将这一影响因素暂且忽略。
    ① [美]C·E·林德布鲁姆著:《市场体制的秘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1]蔡玉峰:《政府和企业的博弈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2]赵士林:《突发事件与媒体报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陈国权:《政治监督论》,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4]传奇书系编委会:《污染实录》,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的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房宁,负杰:《突发事件中的公共管理:“非典”之后的反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版;
    [7]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年版;
    [8]郭济主编:《行政哲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郭强:《中国减灾报告2007》,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10]韩大元莫于川:《应急法制论——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1]黄顺康:《公共危机管理与危机法制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
    [12]李德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3]李建华:《行政伦理导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刘新民:《重大灾难性事件的心理救助:突发事件心理救援与心理干预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版;
    [15]娄策群、桂学文:《信息经济学通论》,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年版;
    [16]卢纯、程杞国:《企业市场价值与政府政策选择》,中国城市出版社2000年版;
    [17]苗兴壮:《超越无常:突发事件应急静态系统建构》,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8]平川:《危机管理:政府·企业·个人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版;
    [19]阮青:《价值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
    [20]沈洪涛、沈艺峰:《公司社会责任思想起源与演变》,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1]沈一兵:《系统论视野下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的生成、演化与控制》,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22]周庆行:《行政信息管理学》,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3]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4]孙多勇:《突发事件与行为决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25]孙伟平:《事实与价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6]童星、张海波:《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及识别》,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7]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28]涂先望等:《社会协作度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9]万鹏飞:《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0]王敬波:《公共危机管理案例》,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
    [31]王宏伟:《反思2008:挑战中国的重大突发事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2]王宏伟:《应急管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3]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4]吴敬琏:《比较》(第18辑),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
    [35]谢庆奎:《当代中国政府》,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6]熊德平:《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37]许文惠、张成福:《危机状态下的政府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8]薛克勤:《城市政府紧急事件响应机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9]薛澜等:《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的挑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0]阎梁、翟昆:《社会危机事件处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
    [41]杨团:《社区公共服务论析》,华夏出版社;
    [42]杨雪冬:《风险社会与秩序重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版;
    [43]俞可平:《全球化:全球治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版;
    [44]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版;
    [45]张紧跟:《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协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6]张军:《价值与存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7]张维迎:《产权、政府和信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48]张彦宁,陈兰通:《2007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报告》,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年版。
    [49]章敬平:《权变——从官员下海到商人从政》,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0]赵成根:《国外大城市危机管理模式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1]郑克强:《政府应急管理与公共服务案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52]周晓丽:《灾害性公共危机治理:基于体制、机制和法制的视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53]C·E·林德布鲁姆:《市场体制的秘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4]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5]H·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56]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7]埃蒙·凯利:《强势时代:应对来自不确定世界的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8]安德鲁·甘布尔:《政治和命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9]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版;
    [60]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61]安东尼·唐斯:《官僚制内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2]贝克:《第二次现代性的社会与政治:世界主义的欧洲》,法兰克福Suhrkamp出版社2004年版l
    [63]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64]查尔斯·蒂利:《身份、边界与社会联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5]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6]戈登·塔洛克:《寻租——对经济活动的经济学分析》,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7]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68]菲利普·库珀:《合同制治理:公共管理者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9]弗兰克·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70]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1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
    [71]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1997年版;
    [72]海尔·G·瑞尼:《理解和管理公共组织》,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3]霍华德·昆路德等:《灾难的启示:建立有效的应急反应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版;
    [74]贾雷德·戴蒙德:《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75]拉尔夫,达尔道夫:《现代社会冲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版;
    [76]林德布罗姆:《市场体制的秘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7]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78]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79]马克斯·H.巴泽曼等:《未雨绸缪:可预见的危机及其防范》,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80]马克斯·韦伯:《经济、诸社会领域及权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81]迈克尔·E·罗洛夫:《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
    [82]米切尔·K·林德尔等:《应急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83]米切尔·黑尧:《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84]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85]彭和平:《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
    [86]皮埃尔·卡蓝默:《破碎的民主——试论治理的革命》,三联书店2005年版;
    [87]乔纳森·H·特纳:《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88]乔治·斯蒂纳、约翰·斯蒂纳:《企业、政府与社会》,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89]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册))),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
    [95]伊恩·I·米特罗夫:《危机防范与对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96]约瑟夫·泰恩特:《复杂社会的崩溃》,海南出版社2010年版;
    [1]安志放:《基于预防的城市公共危机常态化管理探讨》,《理论学习》,2011年第4期;
    [2]白书祥,杜旭宇:《宏观社会资本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作用的缺失及对策——基于社会组织和社会参与的分析》,《探索》,2011年第2期;
    [3]毕秀水:《政府行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基于市场规制视角的考察》,《当代财经》,2005年第3期;
    [4]蔡志强:《认同、信任和宽容:危机治理的重要社会资本》,《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5期;
    [5]曹庭珠:《熵理论视角下的生态安全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第3期;
    [6]董晓倩,孙一平:《社会资本视角下我国公共危机治理初探》,《学术交流》,2012年第1期;
    [7]杜漪:《试论行政命令协调与市场协调的分离运用》,《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
    [8]冯骁聪:《风险社会背景下食品安全事件的刑法应对》,《湖南商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9]高恩新,余朝阳:《试论危机管理的常态化趋势》,《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10]葛道顺:《我国企业捐赠的现状和政策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2006年第25期;
    [11]何吉多:《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导刊》,2008年第10期;
    [12]胡象明,唐波勇:《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公共危机治理——以汶川“5·12”地震为例》,《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13]黄春蕾:《我国生态环境公私合作治理机制创新研究——“协议保护”的经验与启示》,《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5期;
    [14]蒋莉,刘维平:《风险社会下的政府环境责任刍议》,《工业安全与环保》,2011年第11期;
    [15]金太军,沈承诚:《论灾后重建中多元治理主体间的互动协作关系》,《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16]金太军,赵军锋:《公共危机中的政府协调:系统、类型与结构》,《江汉论坛》,2010年第11期;
    [17]金太军,张劲松:《政府的自利性及其控制》,《江海学刊》,2002年第2期;
    [18]金太军:《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失灵:内在机理与消解路径——基于风险社会视域》,《学术月刊》,2011年第9期;
    [19]兰敏:《突发公共事件概念辨析与应对举措》,《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30期;
    [20]李晨,薛立强:《突发公共事件中地方政府的职能缺失及其对策研究——一种治理主义视角》,《理论月刊》,2006年第10期;
    [21]李春娟,宋之杰:《基于知识协同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对策研究》,《情报杂志》,2011年第5期;
    [22]廉勇等:《分工协作理论及其发展趋势》,《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23]刘超:《地方公共危机治理碎片化的整理——“整体性治理”的视角》,《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24]刘焕成,郑淼磊:《基于电子政务的灾害应急物资信息平台建设》,《图书情报工作》,2011年第17期;
    [25]刘杰克:《理论探讨——从蒙牛危机谈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河南中小企业》,2012年第3期;
    [26]刘霞,向良云,严晓:《公共危机治理网络:框架与战略》,《软科学》,2009年第4期;
    [27]刘霞,向良云:《公共危机治理:一种不同的概念框架》,《新视野》,2007年第5期;
    [28]刘霞,向良云:《我国公共危机网络治理结构——双重整合机制的构建》,《东南学术》,2006年第3期;
    [29]刘霞,严晓:《治理网络:我国自然灾害危机治理的路径选择》,《求实》,2009年第11期;
    [30]刘霞:《公共危机治理:理论建构与战略重点》,《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3期;
    [31]刘晓亮,孔凡河:《中国公共危机常态管理的多理论视角解析》,《东南学术》,2010年第1期;
    [32]刘燕:《公共选择、政府规制与公私合作:文献综述》,《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33]刘莹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行政权力规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第4期;
    [34]刘振坤:《流域水污染治理机制——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的思考》,《法制与社会》,2012年第15期;
    [35]刘智勇,刘文杰:《公共危机管理多元主体协同研究述评——以近10年来国内期刊论文研究为例》,《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3期;
    [36]马道明:《基于五律协同理论再论社会危机应对中非政府组织的地位与作用》,《浙江学刊》,2009年第5期;
    [37]莫于川:《公共危机管理与应急法制建设》,《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38]沙勇忠,解志元:《论公共危机的协同治理》,《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4期;
    [39]史瑞丽:《行政协调刍议》,《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6期;
    [40]宋锦洲,刘军,阮柏荣:《公共危机中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协同治理研究——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视角》,《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41]陶建钟:《公共危机的依法管理及其法制完善——危机状态下权力与权利的平衡》,《行政论坛》,2007年第1期;
    [42]滕宏庆:《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公民权利保障研究》,《求索》,2010年第10期;
    [43]童星、张海波:《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及识别》,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44]童星:《熵:风险危机管理研究新视角》,《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45]汪波,金太军:《从规制到治理: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理念变迁》,《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46]王锦辉:《从自然灾害防治透析我国应急产业建设》,《前进,》,2008年第10期;
    [47]王敬波:《略论政府应急征用法律制度的完善》,《行政法学研究》,2011年第4期;
    [48]王俊秋:《论我国的政府与慈善机构的关系》,《沈阳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49]王彦峰、马新华:《建立中国的紧急救援产业》,《中国减灾》,2002年第1期;
    [50]王郅强,麻宝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探讨》,《长白学刊》,2004年第2期;
    [51]魏水英,严志兰:《企业危机管理理论的视角转换——从原子主义到社会资本视角》,《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1期;
    [52]吴建华:《试论公共危机信息收集的范围与渠道》,《情报科学》,2007年第3期;
    [53]夏美武,赵军锋:《危机管理中多元协作的动力与阻力分析》,《江海学刊》,2011年第6期;
    [54]谢菊:《构建整体性治理的计划生育政策协调机制———以重庆市忠县、铜梁县和南岸区的调查为例》,《学术交流》,2007年第9期;
    [55]薛澜,钟开斌:《突发公共事件分类、分级与分期:应急体制的管理基础》,《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2期;
    [56]薛澜等:《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的挑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7]杨瑞龙,魏梦:《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与公司股利政策》,《上海经济研究》,2000年第4期;
    [58]杨瑞龙:《论制度供给经济研究》,《经济研究》,1998年第8期;
    [59]杨学芬,江兰兰:《社区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农村经济》,2008年第11期;
    [60]昝慧防:《应急产业盲行》,《中国企业家》,2012年第16期;
    [61]张立荣,何水:《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理论分析与中国关怀——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理论与改革》,2008年第2期;
    [62]张立荣,冷向明:《协同治理与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创新——基于协同理论的视角》,《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63]张梦中,杰夫·斯特劳思曼:《美国联邦政府改革剖析》,《中国行政管理》,1999年第6期;
    [64]张维平:《突发公共事件中公民权利的保护机制分析》,《河北法学》,2006年第11期;
    [65]张文杰:《危机“常态化”下的城市公共管理——访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俊清教授》,《中国城市经济》,2009年第8期;
    [66]张韵君:《企业慈善社会责任行为中的政府定位》,《中外企业家》,2010年第4期;
    [67]张自立等:《突发事件中应急产品生产问题研究》,《运筹与管理》,2008年第4期;
    [68]赵军锋,金太军:《公共危机中政府协调的情景分析》,《晋阳学刊》,2011年第5期;
    [69]赵军锋,金太军:《突发事件中公共产品的需求与供给》,《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1期;
    [70]赵军锋,金太军:《政府协调治理: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创新探讨》,《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71]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建设完整规范的政府应急管理框架》,《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4期;
    [72]周立军:《信任视角下社会资本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73]周其仁:《以规则的确定应对结果的不确定》,《中国企业家》,2008年第24期;
    [74]周莳文,刘林:《试论城市公用事业建设中的公私合作制——来自国外的基本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75]乌尔里希·贝克:《“9·11”事件后的全球风险社会》,《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2期;
    [76]乌尔里希·贝克:《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上篇)——关于人类生存、社会结构和生态启蒙等问题的思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3期;
    [77]乌尔里希·贝克:《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下篇)——关于人类生存、社会结构和生态启蒙等问题的思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5期;
    [78]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再思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4期;
    [1]Archie B. Carroll, Stakeholder Thinking in Three Models of Management Morality:A Perspective with Strategic Implications, in The Corporation and Its Stakeholders:Classic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 Edited by Max B.E. Clarkson,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98.
    [2]C.F.Hermann,(Ed.),International Crisis: Insights from Behavioral Research. New York: Free Press,1972.
    [3]David A. McEntire. Coordinating multi-organisational responses to disaster: lessons from the March 28,2000, Fort Worth tornado,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Vol.11, No.5(2002), pp.369-379.
    [4]E.L. Quarantelli:" Catastrophes are Different from Disasters: Some Implications for Crisis Planning and Managing Drawn from Katrina",2006.
    [5]Henstra, D. Evaluating Local Government Emergency Management Programs: What Framework Should Public Managers Adopt?.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10,70(2):236 246.
    [6]Kyoo-Man Ha, Ji-Yong Ahn, Application of the "Spider-Web Approach" to Korean Emergency Maganment, Journal of Homeland Security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2009,(1):2.
    [7]Laura G. Militello, Emily S. Patterson, Lynn Bowman and Robert Wears. Information flow during crisis management: challenges to coordination in the emergency operations center, Cognition, Technology & Work, Vol 9, No.1(2007), pp.25-31.
    [8]Michael K. Lindell, Carla S. Prater and Ronald W. Perry, Introduction to Emergency Managemetn, john Wiley & Sons Inc.,2007.
    [9]Roger D. Congleton: "Toward a Political Economy of Crisis Management: Rational Choice, Ignorance, and Haste in Political Decision Making", Dynamics of Intervention,Advances in Austrian Economics, vol 8.2005.
    [10]Runyan, R. C, Small Business in the Face of Crisis: Identifying Barriers to Recovery from a Natural Disaster. Journal of Contingencies and Crisis Management,2006,14(1):12 26.
    [11]Ulrich Beck, Risk Society:Towards a New Modernit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1992.
    [12]Ulrich Beck, World risk socie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1999.
    [13]Uriel Rosenthal, Michael T. Charles, Paul 't Hart,(ed.),Coping With Crises:The Management of Disasters, Riots, and Terrorism,Charles C Thomas Pub Ltd,1989.
    [14]Zhang, Y., Lindell, M. K. and Prater, C. S. Vulnerability of community businesses to environmental disasters. Disasters,2009,33(1):38 5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