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它反映了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特色。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高等教育模式的引入,并逐渐形成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两大特性。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受到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人才培养理念、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和校园文化等方面形成自身特点,培养出大批优秀外语专业人才,为近现代中国众多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入研究近代大学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度建设以及办学成效,有利于总结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有益经验,加深对大学人才培养规律的认识,对于当前中国大学外语人才培养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论文从通识教育的视角,围绕外语专门人才培养的主题,系统考察和分析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模式和保障制度的变迁、总结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与规律,为当今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简要论述论文选题的缘由与意义、界定相关概念,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厘清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探讨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嬗变。从洋务外语学堂的“中体西用”人才观,到清末确立以“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办学宗旨是理念演变的第一阶段。民初《大学令》提出“硕学闳才”的教育宗旨是第二阶段。到二十年代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的输入是第三阶段。1938年共同必修科目表的颁布与推广,标志着通识教育理念的最终确立。第三章具体考察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不同大学组织模式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要素(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外活动和师资队伍)进行论述,阐明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第四章探究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论述教学管理制度和师资管理制度对外语专业教育的作用与影响。第五章以清华大学外文系教育模式为个案,探讨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模式及实施特点。第六章是成效分析。从五个职业领域探讨外语专业人才的成就与特点,并剖析其成才原因。第七章为理论探讨。运用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阐释制约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归纳其在人才培养理念、课程设置、师资队伍以及校园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为当今大学外语人才培养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通过历史考察与理论分析,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第一,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教育是在西学东渐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它注重通识教育,适应了近代社会发展需要,是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在教育理念与培养模式上,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教育经历了从培养“中体西用”专门人才到培养“会通中西”人才的变革过程,最终形成通才教育的模式。通过文理兼习的共同必修课与以文学课程为主的专业课相结合,以及营造人文教育氛围,达到培养知识面宽广、人文素养深厚的外语通才的目的。
     第三,在教师选聘和教学管理方面,采用教师聘任制、导师制、教师兼课制和教授学术休假研究制,实施选科制、学分制、评价制度和转学转系制,为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高水平教师队伍和制度保障,促进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
     第四,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教育人才辈出,通识教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识教育理念拓展了大学外语专业教育的发展空间,通才教育模式为外语专业学生成才奠定了基础,高水平的大学外语师资队伍为外语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五,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历史启示在于:大学外语人才培养应以人文通识教育为基础,“通”、“专”结合,加强“通识”师资建设,改进通识教育课程结构,构建以文学和文化类课程为主的专业课程体系,完善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进外语专业人才的全面发展。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第一,从通识教育的视角,系统考察中国近代大学外语教育理念嬗变的轨迹,以及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迁,有助于认识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第二,通过实证研究,凸显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教育特色,揭示通识教育的重要作用;第三,总结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的群体特点,分析其成才经验,对当今改革和完善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s is an important fun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it reflects a university'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management features. Chinese modern universities'training of foreign language professionals began in the late19th century and early20th century when western higher education paradigm was introduced in, and two approaches were used-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general education. Conditioned and influenced by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that time, modern China's training of foreign language professionals had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n training conception, curriculum setting, faculty team and campus culture. A large number of foreign language professionals got their education then and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development of many fields. A study of training pattern, system and effectiveness of modern China's educ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professionals could be useful to researchers and educators who want to better understand foreign language professionals training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nd is of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education reform of foreign language professionals in nowadays Chinese universities.This study, therefore, reviews revolution of training conception and pattern, and educational features of foreign language professionals'training in modern Chinese universities.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provides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the rationale for the study, followed by definition of key terms, literature review and research design. The second chapter reviews the training conception revolu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professionals'education in modern Chinese universities. The first stage is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system combined with westernized methods and ideas" of colleges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to "correcting ideology, training generalist" as an educational mission at late Qing dynasty. The second stage is featured with training of "knowledgeable and professional talents", which is putted forward by "Act of University" in the Republican Period. It's in the third stage that the idea of general education was introduced from the U.S.A in the1920s'. The issue of common compulsory subjects in1938marked the recognition of general education. The third chapter focuses on training pattern of foreign language professionals'education in Chinese modern universities. Based on a review of elements of foreign language professionals' education (training goals, curriculum setting,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teachers' quality) of different organization patterns of universities, it clarifies the basic pattern of foreign language professionals'education. The fourth chapter is about the system guarantee-the function and influence of teaching administration system and teachers' manage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professionals'education. The fifth chapter takes the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actic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as a case, and discusses its training goals, patterns and characteristics. Chapter six is an effectiveness analysis-how and why foreign language professionals at that time were successful. Chapter seven is a theoretical discussion-applying higher education theories to explain how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factors have influenced foreign language professionals'education in modern Chinese universities, and summarizes characteristics of its training conception, curriculum setting, faculty team and campus culture, in hope of providing useful information for the education reform of foreign language professionals in nowadays Chinese universities.
     Through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First, Foreign language professionals'education in Chinese modern universities' started and developed during the eastward transmission of western sciences. It focused on general education and adapted to the needs of moder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part in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Second, in terms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raining pattern, foreign language professionals'education of Chinese modern universities experienced the reform period from edu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ystem Combined with Westernized Methods and Ideas" to the education of "Blending Chinese and Western", ultimately formed general education pattern-the education combining liberal-arts compulsory courses and specialized literature courses, creating a humanistic educational atmosphere, and nurturing knowledgeable foreign language professionals.
     Third, in terms of teachers'hiring and teaching administration, teacher appointment system, tutorial system, part-time teacher system, professors'sabbatical research system, and major choice, credit system, teacher evaluation and transmission system were adopted, which guaranteed teacher quality, education quality and discipline development.
     Fourth, achievements of foreign language professionals from Chinese modern universities could be taken as evidence of general education's indispensable role. General education philosophy broadened the scope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laid foundation for students'success, and guaranteed teaching quality.
     Fifth, the policy implic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professionals'education of Chinese modern universities lies in: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professionals,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should be based on general education;"general area" with "specialized area" should be combined; teachers for general courses should be supplemented and curriculum should be reset. Curriculum system should be featured in literature and culture; teaching administra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should be improved; various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should be provided.
     The major innovations of this dissertation are:
     First, it provides a systematical review of the evolution of training conception and pattern of Chinese modern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eral education, which is helpful for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ical trends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Chinese modern universities.
     Second, through a case study, it highlights the Chinese modern universities'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eveals the important role of general education.
     Third, it summarizes characteristics of foreign language professionals from Chinese modern universities. The analysis of their experiences could be taken as reference of today's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and reform.
引文
1 戴炜栋.我国外语教育60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外语.2009,(5).
    2 冯莉.外语人才培养:需求分析先行[N].光明日报,2010-12-03
    1 黄里云.高端外语翻译匮乏呼唤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J].学术论坛.2007,(7).
    2 庄智象.我国外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界.2010,(1).
    3 冯莉.外语人才培养:需求分析先行[N].光明日报,2010-12-03.
    1 邬大光.高等教育质量意识的涵义与价值——基于《质量报告》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12,(2).
    2 戴炜栋.高校外语专业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前言.
    1 高健.试论我国英语专业文化教学与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A].孙有中.英语教育与人文教育[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236.
    2 肖朗.中国近代大学学科体系的形成——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的转型[J].高等教育研究.2001,(6).
    3 孙梅.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理论丛书[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2).
    1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624.
    2 琚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48.
    3 琚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672.
    4 琚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828.
    5 宋恩荣等.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416.
    1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302.
    2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6/06/content_1621777.htm.
    3 杭州大学教育系.教育辞典[Z].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55.
    4 刘明浚.大学教育环境论要[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188.
    5 教育部高教司.深化教学改革,培养21适应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48.
    6 龚怡祖.略论大学培养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1998,(1).
    1 李北达编译.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增补本)[Z].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612.
    1 鄢彬华,谢黎智.通识教育的内涵辨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0,(6).
    2 张亚群.科举制下通识教育传统的演变及其启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
    3 林安梧.孔子的六艺之教就是通识教育——世界最早的通识教育家[J].通识在线.2005,(10).
    4 仇云龙,张绍杰.晚清外语人才培养特色及其当下启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2).
    5 仇云龙,张绍杰.民国时期学术型英语人才培养特色及其当下启示[J].外语教学.2012,(4).
    6 付克.中国外语教育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
    1 李传松、许宝发.中国近现代外语教育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 李传松.新中国外语教育史[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9.
    3 李良佑,张日异,刘犁.中国英语教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4 许国璋.中国英语教学史——一部考订详实的教育史[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9,(2).
    5 高晓芳.晚清洋务学堂的外语教育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6 粟进英,易点点.晚清军事需求下的外语教育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
    1 顾卫星.明清学校英语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01.
    2 张美平.晚清外语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3 李长莉.晚清同文三馆对人材的培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7,(1).
    4 李良佑,刘犁.外语教育往事谈——教授们的回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5 按专著出版和论文发表的时间先后顺序,成果分别为:孔庆茂.钱钟书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叶雪芬.柳无忌年谱[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吴宓.吴宓日记[M].北京:三联书店,1998;齐家莹.清华人文学科年谱[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李继凯,刘瑞春.追忆吴宓[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王守任.雪林樵夫论中西——英语语言文学教育家范存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陆耀东.冯至传[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中央大学南京校友会、中央大学校友文选编辑委员会.南雍骊珠:中央大学名师传略[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李赋宁.学习英语与从事英语工作的人生历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蔡德贵.季羡林传[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田本相.曹禺传[M].东方出版社,2009;赵瑞蕻.赵瑞蕻自撰传略[J].文教资料.1995,(Z1).
    1 邱志红.京师译学馆英语教育初探[J].北京社会科学.2011,(6).
    2 陈雪芬.柳无忌与民国时期南开大学英文系[J].教育评论.2009,(6).
    3 陈雪芬.清华大学外文系的博雅教育模式分析[J].教育评论.2010,(1).
    4 陈雪芬.吴宓的外语教育思想和实践之探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
    5 陈建中等.吴宓的“博雅之士”:清华外文系的教育范式[J],社会科学战线.1997,(1).
    6 范立彬,王春侠.清华学堂的建立及其外语教育模式[J].兰台世界.2011,(9上).
    7 徐婕好等.语言环境、文化教学与拿来主义——我国近代教会学校(圣约翰大学)外语教学的个案分析及启示[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1,(5).
    8 丁伟,刘海龙.传教士卜舫济及其主持下的圣约翰大学的英语教学[J].广西社会科学.2006,(11).
    9 王燕.西南联大外文系的文化精神——外文系与联大诗人群[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4,(3).
    10 陈雪芬.中国英语教育变迁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8.
    1 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 黄延复,马相武.梅贻琦与清华大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
    4 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三联书店,2001.
    5 康全礼.民国时期大学通才教育理念探析[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3).
    6 张亚群,虞宁宁.会通中西教泽群贤:陈垣高等教育思想特色辨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7 黄俊伟.中国近代教会大学的教育理念述评——以华人校长为例[J].现代大学教育.2010,(5).
    8 金林祥.蔡元培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
    9 黄延复.梅贻琦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
    10 梁吉生.张伯苓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
    11 张彬.倡言求是培育英才: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12 孙邦华.论陈垣的大学教育思想[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13 初立萍.论潘光旦的通识教育思想[J].高教探索.2007,(3).
    1 张亚群,刘毳.梅贻琦与清华大学通识教育实践[J].大学教育科学.2011,(4).
    2 胡莉芳.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的通识教育理念和实践[J].复旦教育论坛.2008,(8).
    3 杜红琴.清华早期名师关于通识教育的主张与实践[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4 王运辉.燕京大学通才教育办学理念及其教育实践[J].文教资料.2010,(3).
    5 江渝.“通才教育”:西南联大成功经验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8).
    6 李佳.近代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1 冀运鲁.高校通识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设置探究——以民国时期的无锡国专为例[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12).
    2 孙有中.英语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C].北京: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2008.
    1 周谷平,李佳.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公共外语课程——以近代清华大学为个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
    2 陈坚林,顾世民.试论大学英语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外语电化教学.2011,(1).
    3 何蓉,黄晓.通识教育视野下西方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初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
    4 马彦.大学英语应该成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J].现代大学教育,2010,(8).
    5 康志峰,邱东林.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大学英语——以哈佛和复旦通识教育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09,(11).
    6 沈骑.通识教育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模式探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6,(S1).
    7 冯新华.论大学英语选修课的课程设计——以通识教育为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1).
    8 韩雅君.通识教育视角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论文,2011.
    9 潘凌.浅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通识教育[J].江苏高教.2012,(4).
    10 章黉.从通识教育视角探讨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7.
    1 陈雪芬.清华大学外文系的博雅教育模式分析[J].教育评论.2010,(1).
    2 柴改英.以外语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通识教育[J].外语电化教学,2010,(9).
    3 张欢雨,马伟林.通识教育视野下的英语专业教学改革[J].教育学术月刊.2012,(9).
    4 梁德智.通识教育在外语类高等院校本科教育阶段的地位及其现状的调查研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
    5 陈晓平.通识教育的有益尝试——英语专业开设中国传统诗词课程的实践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3).
    6 张科平.英语通才培养探析——声像教材和教法教材的综合运用[J].教育评论,2010,(3).
    1 韩延明.大学理念论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4.
    2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
    3 高晓芳.晚清洋务学堂的外语教育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6-18.
    1 璩鑫圭,童富勇.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7.
    2 潘懋元.高等教育学(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46.
    3 张亚群.科举革废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
    1 刘海峰.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特点[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4,(4).
    2 斯日古楞.中国近代国立大学学科建制与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12:25
    3 霍益萍.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
    4 朱国仁.西学东渐与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3.
    1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8.
    2 朱国仁.西学东渐与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20.
    3 (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76.
    4 罗炳良.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名著·四洲志[Z].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14-125.
    5 璩鑫圭,童富勇.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10.
    6 高晓芳.晚清洋务学堂的外语教育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63-64.
    1 璩鑫圭,童富勇.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26-27.
    2 霍益萍.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7.
    3 高时良,黄仁贤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6.
    4 高时良,黄仁贤.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7-8.
    1 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37.
    2 高时良,黄仁贤.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6.
    3 粟进英,易点点.晚清军事需求下的外语教育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13.
    1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15,
    2 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册)[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13.
    3 高时良,黄仁贤.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52.
    4 高时良,黄仁贤.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56.
    5 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册)[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13-14.
    1 高时良,黄仁贤.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61-162.
    2 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1.
    1 高时良,黄仁贤.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91.
    2 高时良,黄仁贤.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92.
    1 高晓芳.晚清洋务学堂的外语教育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76.
    1 高时良,黄仁贤.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82.
    2 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册)[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279-292.
    1 陈向阳.晚清京师同文馆组织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86.
    1 陈向阳.晚清京师同文馆组织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87.
    2 夏莉萍.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培养外交人才的学校——京师同文馆[J].历史教学.1998,(3).
    3 高晓芳.晚清洋务学堂的外语教育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17.
    4 高时良,黄仁贤.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86-87
    5 高晓芳.晚清洋务学堂的外语教育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18.
    1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27.
    2 高时良,黄仁贤.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91-92.
    3 为了便于确认,本书参照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附录中“干支次序表”,将干支纪年转换为公元纪年。
    1 粟进英,易点点.完全军事需求下的外语教育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47.
    2 季压西,陈伟民.语言障碍与晚清近代化进程(三)·从“同文三馆”起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110-111,169
    3 高时良,黄仁贤.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80-181.
    1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59.
    1 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24.
    2 璩鑫圭,童富勇.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29.
    3 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82.
    4 璩鑫圭,童富勇.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05.
    5 严复.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A].璩鑫圭,童富勇.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教育思想[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320.
    6 朱国仁.西学东渐与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54.
    7 李善兰.《德国学校论略》序[A].璩鑫圭,童富勇.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1.
    1 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82.
    1 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51.
    2 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200.
    3 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87.
    4 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348.
    5 张亚群.科举制下通识教育传统的演变及其启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
    1 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98.
    2 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43.
    3 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202.
    1 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849.
    2 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859-860.
    3 [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5:29.
    1 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1.
    2 陈洪捷.蔡元培对德国大学理念的接受——基于译文《德意志大学之特色》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3).
    1 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402.
    2 蔡元培.读周春岳君《大学改制之商榷》[A].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36.
    3 康全礼.“硕学闳才“大学教育理念考察[J].广西社会科学.2007,(5).
    4 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674.
    1 贺国庆.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55.
    2 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8.
    3 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58.
    4 黄俊杰.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9.
    1 黄俊杰.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
    1 梅贻琦.清华学校的教育方针[A].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一卷1911-1928)[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274.
    2 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清华大学校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1:6.
    3 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清华大学校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1:68-69.
    1 田正平.留学生派遣与中国近代教育[J].教育研究.1988,(5).
    2 陈学恂,田正平.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99-203.
    3 霍益萍.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37.
    4 刘少雪.中国大学教育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67.
    1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第二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413.
    2 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011.
    3 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406-407.
    4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Z].南京:凤凰出版社,1994:186。
    5 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46.
    1 辛树织.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一册)(甲编:教育综述)[Z].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60.
    2 黄延复,马相武.梅贻琦与清华大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325.
    3 黄延复.梅贻琦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161.
    1 竺可祯.大学生与抗战建国[J].浙大校刊,1941-10-10.
    2 竺可祯.新生谈话会训辞[J].浙大日刊,1936-9-23.
    3 竺可桢.对1948年应届新生的训话[A].竺可桢.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689.
    4 郑丽.山中走出的“东方剑桥”——竺可桢与抗战时期浙江大学的发展[D].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12:42.
    5 中国大学课程编订之沿革与意见[N].申报,1939-7-21.
    1 辛树织.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丙编)[Z].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7:7-8.
    2 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68.
    3 教部整理大学课程之步骤与办法[N].申报,1940-7-25.
    1 教部整理大学课程之步骤与办法[N].申报,1940-7-25.
    2 教部整理大学课程之步骤与办法[N].申报,1940-7-25.
    1 东南大学档案馆藏:教育部颁发大学各学院分院共同必修科目表(案卷号072 1938年12月).
    1 陈洪玲,于丽芬.高校扩招后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8.
    2 邱志红.京师译学馆英语教育初探[J].北京社会科学.2011,(6).
    1 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49-50.
    2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博士论文,2011:46-47.
    3 王兴国.郭嵩焘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550.
    4 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519-521,515.
    1 璩鑫圭,童富勇.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25-26.
    2 肖朗.中国近代大学学科体系的形成——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的转型[J].高等教育研究,2001,(6).
    3 璩鑫圭,童富勇.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26.
    4 璩鑫圭,童富勇.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58.
    5 肖朗.中国近代大学学科体系的形成——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的转型[J].高等教育研究,2001,(6).
    1 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C].北京:中华书局,1989:65.
    2 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45.
    1 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78.
    2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588.
    1 张百熙奏筹办京师大学堂情形疏[A].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52.
    1 陈翊林.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M].上海:上海太平洋书店,1930:66.
    2 张美平.晚清外语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234.
    3 黎难秋.清末译学馆与翻译人才[J].中国翻译.1996,(3).
    4 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51.
    5 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43.
    6 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95.
    7 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73.
    1 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69.
    2 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80.
    3 京师译学馆建置记[A].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75.
    4 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87.
    5 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35.
    1 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70-171.
    2 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69-170.
    3 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291.
    1 张心澂.译学馆回忆录[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辑)[Z].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177-178.
    2 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35.
    3 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69.
    1 张心澂.译学馆回忆录[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辑)[Z].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178.
    2 邱志红.京师译学馆英语教育初探[J].北京社会科学.2011,(6).
    3 京师译学馆建置记[A].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75.
    4 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71.
    5 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35.
    6 邱志红.京师译学馆英语教育初探[J].北京社会科学.2011,(6).
    1 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291.
    2 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418.
    3 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72.
    1 邱志红.京师译学馆英语教育初探[J].北京社会科学.2011,(6).
    2 李良佑等.中国英语教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120.
    1 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673.
    1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A].璩鑫圭,童富勇.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703.
    2 在爱丁堡中国学生会及学术研究会欢迎会演说词[J].北京大学日刊,1921-8-30.
    1 蔡元培.大学改制之事实及理由[A].璩鑫圭,童富勇.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698.
    2 吴相湘,刘绍唐.国立北京大学纪念刊(第一册)·民国六年廿周年纪念册[Z].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16.
    1 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A].璩鑫圭,童富勇.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704.
    2 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A].璩鑫圭,童富勇.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702.
    1 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A].杨东平.大学精神[C].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223.
    2 冒荣.至平至善鸿声东南——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43,88.
    3 刘少雪.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72.
    4 李良佑等.中国英语教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247.
    1 李传松,许宝发.中国近现代外语教育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28.
    2 李传松,许宝发.中国近现代外语教育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33.
    1 文预科课程表[J].北京大学日刊(第9号),1917-11-25.
    1 潘懋元,刘海峰.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392.
    2 文科本科现行课程[J].北京大学日刊(第12号),1917-11-29.
    1 王学珍,郭建荣.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79.
    1 王学珍,郭建荣.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80-1082.
    1 冯夏根.文化关怀与民族复兴——罗家伦的思想人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8.
    2 王学珍,郭建荣.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132.
    3 北大注重外国文[N].申报,1926-12-23.
    4 吴相湘,刘绍唐,国立北京大学纪念刊(第三册)·民国十八年卅一周年纪念刊[Z].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39.
    1 王学珍,郭建荣.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133-1136.
    1 梁柱.蔡元培与北京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70.
    1 北京大学档案馆藏:北大学术研究会过去的工作与今后的计划(节选)(BD1926006).
    2 国立北京大学二十三周年纪念日特刊[J].北京大学日刊(第771号),1920-12-17.
    3 国立北京大学二十三周年纪念日特刊[J].北京大学日刊(第771号),1920-12-17.
    4 英文演说奖金条例[J].北京大学日刊,1919-3-22.
    5 国立北京大学二十三周年纪念日特刊[J].北京大学日刊,1920-12-17.
    6 英文学系教授会启事[J].北京大学日刊,1925-1-9.
    1 北京大学档案馆藏:戏剧研究会开会纪略(BD1920016).
    2 陈蘅哲先生演说词[J].北京大学日刊(第696号),1920-9-18.
    1 王学珍,郭建荣.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447.
    2 学生生活及活动[J].北京大学日刊(第771号),1920-12-17.
    3 英文系二年级一部分同学发起组织同班会啓事[J].北京大学日刊,1924-6-9.
    1 李传松,许宝发.中国近现代外语教育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29.
    2 王学珍,郭建荣.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77-401.
    1 胡适教授致本校各科英文教员公函fJ].北京大学日刊(第313号),1919-2-20.
    2 赵建林.解读北大[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48.
    1 蔡元培.大学改制之事实及理由[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831.
    2 潘懋元,刘海峰.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372.
    3 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4.
    1 李华兴.民国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601.
    2 国联教育考察团.中国教育之改进[M].上海:国立编译馆,1932:159.
    3 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95.
    4 斯日古楞.中国近代国立大学学科建制与发展研究(1895-1937)[D].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12:142.
    5 萧超然等.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281.
    6 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清华大学校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1:111.
    7 南京大学校史资料编辑组,学报编辑部.南京大学校史资料选辑[Z].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2:238.
    8 张亚群.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319.
    1 李良佑等.中国英语教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248-250.
    1 李良佑等.中国英语教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251-253.
    2 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9.
    1 罗家伦.中国大学教育之危机[N].申报,1934-1-19.
    2 冒荣.至平至善鸿声东南——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36.
    3 罗家伦.中国大学教育之危机[N].申报,1934-1-19.
    4 冯沪祥.罗家伦论人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9.
    1 东南大学档案馆藏:国立中央大学文学院外国文学系选课指导书(1935年1月修订)(第155号).
    2 国家图书馆藏:国立武汉大学一览(1935).
    1 王文俊等.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66.
    2 南开大学档案馆藏:南开学校一览,1929.
    3 梁吉生.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138.
    4 张伯苓.四十年南开学校之回顾[A].杨东平.大学精神[C].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248-260.
    5 南开大学校史编写组.南开大学校史(第1册)[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137.
    6 崔国良.张伯苓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154.
    1 柳光辽.人生履衡:教授·学者·诗人—柳无忌[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66-67.
    2 柳无忌.困难中成长的南开英文系[A].李良佑,刘犁.外语教育往事谈:教授们的回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81.
    3 龙飞,孔延庚.南开骄子[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287.
    1 文乃忠著,王国平,杨木武译.东吴大学[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9:24.
    2 吴梓明.基督教大学华人校长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175.
    3 教会大学中的通识教育[EB/OL],http://www.fudan.edu.cn/tsjy/article.php?id=95.
    1 圣约翰大学自编校史稿[J].档案与史学,1997,(1).
    2 北京辅仁大学校友会.北京辅仁大学校史1925-1952[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71.
    3 张妍,孙燕京.民国史料丛刊(第1070册)[Z].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6.
    4 李瑚.援庵先生的治学方法[A].辅仁大学校友会.辅仁往事(第二辑)[Z].辅仁大学校友会,2007:113.
    1 张亚群,虞宁宁.会通中西教泽群贤——陈垣高等教育思想辨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2 北京辅仁大学校友会.北京辅仁大学校史1925-1952[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131.
    3 孙邦华.论陈垣的大学教育思想[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4 北京辅仁大学校友会.北京辅仁大学校史(1925-1952)[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131.
    1 清华大学档案馆藏:教育部训令(案卷号120-1),1940-6-20.
    2 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407.
    3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282.
    4 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教育出版社,1999:206.
    1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国立北京大学一览(1935).
    2 东南大学档案馆藏:国立中央大学文学院外国文学系选课指导书(1935年修订).
    3 国家图书馆藏:北平辅仁大学文学院西洋语言文学系课程组织及说明(1935).
    4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私立燕京大学文学院课程一览(1935).
    5 厦门大学一览(1931-1932年度)[A].厦门大学校史编委会.厦大校史资料(第一辑)1921-1937[Z].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104-111.
    6 王文俊,梁吉生.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1919-1949)[Z].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269.
    1 教部整理大学课程之步骤与办法[N].申报,1940-7-25
    2 教部整理大学课程之步骤与办法[N].申报,1940-7-25.
    3 东南大学档案馆藏:教育部颁发大学各学院分院共同必修科目表(1938).
    1 教部整理大学课程之步骤与办法[N].申报,1940-7-25.
    2 清华大学历史档案馆藏:教育部训令(1940-6-20,120-1).
    3 南京大学档案馆藏:国立中央大学一览(1942).
    1 大学各院系必修科目教育部修正完成[N].申报,1948-12-22.
    2 李良佑等.中国英语教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283.
    1 暨大重订学校课[N].申报,1933-1-10.
    2 圣约翰大学国文部发展消息[N].申报,1923-6-28.
    3 何建民.上海圣约翰大学的中国文化教育[A].章开沅.社会转型与教会大学[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62.
    4 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81.
    1 张周平.今日中国大学教育方针之我见[J].清华周刊,1927-3-25.
    2 李赋宁.回忆我大学时代的几位老师[A].李良佑,刘犁.外语教育往事谈——教授们的回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274.
    3 宁平治等.杨振宁讲演集[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116.
    1 王学珍,郭建荣.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177.
    2 李曼丽.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及制度的构建反思:1995-2005[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7).
    3 许小青.诚朴雄伟,泱泱大风: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190.
    1 东南大学档案馆藏:国立中央大学文学院外国文学系选课指导书(1935年修订).
    1 东南大学档案馆藏:国立中央大学文学院外国文学系选课指导书(1935年修订).
    2 厦门大学校史编委会.厦大校史资料(第一辑)1921-1937[Z].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40.
    3 厦门大学校史编委会.厦大校史资料(第一辑)1921-1937[Z].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226.
    1 厦门大学外文系.厦门大学外文系系志(1923-1993)[Z].厦门大学,1993:3
    2 厦门大学校史编委会.厦大校史资料(第一辑)1921-1937[Z].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119.
    3 文科外国语言文学系学程纲要(草案)(1926年秋至1927年夏)[J].厦大周刊.1926-10-16,1926-10-30.
    1 厦门大学校史编委会.厦大校史资料(第一辑)1921-1937[Z].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104-111.
    1 国家图书馆藏:北平辅仁大学文学院西洋语言文学系课程组织及说明(1935).
    1 吴宓.外国语言文学系概况[J].清华周刊·响导专号,1935-6-24.
    2 国家图书馆藏:北平辅仁大学文学院西洋语言文学系课程组织及说明(1935).
    1 李传松,许宝发.中国近现代外语教育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31.
    2 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02.
    1 黄延复.水木清华:二三十年代清华校园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3.
    2 梁实秋.忆清华[A].钟叔河,朱纯.过去的大学[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129.
    3 周祖彭.悼念戏剧大师王文显教授[A].李良佑等.中国英语教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303.
    4 戴镏龄.英语教学旧人旧事杂记[A].李良佑等.中国英语教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302.
    1 齐邦媛.乐山·文庙·英诗[A].沈刚伯.学府纪闻:国立武汉大学[C].台北:南京出版有限公司,1981:298-302.
    2 胡明扬.外语学习和教学往事谈[A].束定芳.外语教育往事谈(第二辑):外语名家与外语学习[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99-100.
    3 孔庆茂.钱钟书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38.
    1 中央大学南京校友会,中央大学校友文选编辑委员会.南雍骊珠:中央大学名师传略[C].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92-94.
    2 陆佩弦[EB/OL].http://cell.shisu.edu.cn/Default.aspx?tabid=1493.
    3 赵世开·学习外语的漫长道路[A].束定芳.外语教育往事谈——外语名家与外语学习(第二辑)[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41.
    4 李赋宁.学习英语与从事英语工作的人生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3-57.
    1 弃学从政的学者——叶公超[A].毛杏云.春风桃李:从交通大学走出的文化名人[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41.
    2 黄延复.水木清华:二三十年代清华校园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6.
    3 燕京大学北京校友会.燕京大学办学特色[M].2008:38.
    4 许渊冲.逝水年华[M].北京:三联书店,2008:25.
    1 赵瑞蕻.离乱弦歌忆旧游[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53.
    1 熊明安.中国高等教育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298-299.
    2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12)[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402.
    1 郑林庄.燕京大学的学分制和选课制[A].朱有璩,高时良.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505.
    2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208.
    3 孙培青,李国钧.中国教育思想史(第3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63.
    1 高平叔.蔡元培年谱长编(中)[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60-61.
    2 孙培青,李国钧.中国教育思想史(第3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64.
    1 王德滋.南京大学百年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84-85.
    2 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5.
    3 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4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75.
    5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86。
    6 国家图书馆藏:国立清华大学一览(1927).
    1 国家图书馆藏:国立清华大学一览((1932).
    2 萧超然等.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增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284.
    3 国家图书馆藏:中央大学一览(1935).
    4 王文俊,梁吉生.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Z].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207.
    5 北京辅仁大学校史编辑指导委员会.北京辅仁大学校史(1925-1952)[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99.
    6 复旦大学改组讯[N].申报,1929-8-8.
    1 徐以骅.上海圣约翰大学(1879-1952)[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85.
    2 熊月之.周武.圣约翰大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64.
    3 熊月之,周武.圣约翰大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74.
    1 黄嘉德.英语教育五十年[A].李良佑,刘犁.外语教育往事谈:教授们的回忆[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86-87.
    2 国家图书馆藏:国立中央大学学则暨选课指导书(1933年度).
    3 钱穆.师友杂忆[M].北京:三联书店,2005:55.
    1 毛杏云.春风桃李:从交通大学走出的文化名人[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42.
    2 陈平原,夏晓虹.北大旧事[C].北京:三联书店,1998:252.
    3 蔡德贵.季羡林传[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9-100.
    4 蔡德贵.季羡林传[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1.
    1 何兆武.联大七年[J].书屋.2005,(10).
    2 国立北京大学1918年招考简章[J].北京大学日刊,1918-5-22.
    1 杨学为.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第7卷民国)[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1-42.
    1 杨李娜.民国时期的大学招考制度及其影响[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1 孙邦华.会友贝勒府:辅仁大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146.
    2 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M].北京:三联书店,2001:135-136.
    1 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M].北京:三联书店,2001:135.
    2 英文系入系试验[J].北京大学日刊(第1299号),1933-9-26.
    3 李良佑等.中国英语教学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306.
    1 平时试验办法[J].北京大学日刊,1919-3-4.
    2 专科以上学生学业成绩考核法[N].申报,1940-6-5.
    3 南开大学校史编写组.南开大学校史(1919-1949)[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172.
    4 专科以上学校毕业总考制之意义[N].申报,1940-6-15.
    5 国家图书馆藏:圣约翰大学一览(1934至1935年度).
    1 专科以上学生学业成绩考核法[N].申报,1940-6-5.
    2 国家图书馆藏:清华大学本科教务通则(1934).
    3 南开大学校史编写组.南开大学校史(1919-1949)[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172-173.
    4 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1919-1952)[M].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9:92.
    5 刘定志.珞珈忆旧[A].沈刚伯.学府纪闻:国立武汉大学[C].台北:南京出版社有限公司,1981:256-257.
    6 复旦大学校史编写组.复旦大学志(第一卷)1905-1949[Z].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395.
    1 王学珍.郭建荣.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592
    2 孙邦华.会友贝勒府:辅仁大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146.
    3 孙邦华.会友贝勒府:辅仁大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45-46.
    4 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M].北京:三联书店,2001:136.
    1 梅绍武.回忆学习外语所走过的道路[A].李良佑,刘犁.外语教育往事谈:教授们的回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334.
    2 李赋宁.学习英语与从事英语工作的人生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9.
    1 听沈从文劝告翻译家杨苡改学英语[N].新商报,2010-11-24.
    2 梅绍武.赵萝蕤先生的学术成就[A].燕京大学北京校友会.群星璀璨:燕大名学者评价[C].2006:106.
    3 齐邦媛.乐山.文庙·英诗[A].沈刚伯.学府纪闻:国立武汉大学[C].台北:南京出版社有限公司,1981:299.
    1 汪明等.儿女眼中的汪曾祺[J].读者.2005,(21).
    2 北平辅仁大学[A].张研,孙燕京.民国史料丛刊(1070)[Z].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158.
    3 北京大学档案馆藏:北平私立燕京大学一览(1937)
    4 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405.
    5 国家图书馆藏:圣约翰大学一览(1934至1935年度).
    6 国家图书馆藏:国立清华大学一览(1935).
    7 国立北京大学转学规则[J].北京大学日刊,1932-6-17.
    1 王学珍,郭建荣.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933-934
    2 本科招考简章(1931)[A].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 韩石山.李健吾传[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44.
    1 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405.
    2 北平辅仁大学[A].张研,孙燕京.民国史料丛刊(1070)[Z].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1 58.
    3 北京大学档案馆藏:北平私立燕京大学一览(1937).
    4 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279.
    1 李均.论“学习自由”[J].高等教育研究.2000,(3).
    2 吴武洲.西南联大的转系VS今日教育自由精神的式微[J].粤海风.2006,(6).
    3 李祖祥,姜永杰.论大学生的“学习自由”[J].现代教育科学.2004,(2).
    4 何兆武.联大七年[J].书屋.2005,(10).
    1 胡弼成.整体素质观:一流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观念[J].江苏高教.2003,(11).
    2 郭丽君.大学教师聘任制——基于学术职业视角的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7.
    3 邓小林.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教师聘任之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2.
    4 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1卷1898-191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81-87.
    5 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1卷1898-191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81-87.
    1 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32-433.
    2 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1 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8.
    2 潘懋元,刘海峰.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786.
    3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68-169:.
    1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33.
    2 大夏大学的导师制[N].申报,1930-3-29.
    1 全国高教训育概况(三):导师制之实施[N].申报,1939-10-22.
    2 钱穆.文化与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2009:62.
    3 大夏大学的导师制[N].申报,1930-3-29.
    4 中国公学大学部采用业师制[N].申报,1926-4-11.
    5 全国高教训育概况(三):导师制之实施[N].申报,1939-10-22.
    6 大夏大学试行导师制[N].申报,1929-6-29.
    1 卞孝萱,徐雁平.书院与文化传承[M].北京:中华书局,2009:1-4.
    2 陈衡哲,任鸿隽.一个改良大学教育的提议[A].陈平原.中国大学十讲[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33-34.
    3 黄季陆.抗战前教育政策与改革[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1:164.
    1 张意忠.民国大学校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15.
    2 郑丽.山中走出的“东方剑桥”——竺可桢与抗战时期浙江大学的发展[D].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12:43.
    3 竺校长答词[J].国立浙江大学校刊,1938,(4).
    4 本校实施导师制概况[J].国立浙江大学校刊,1938,(4).
    1 杜智萍.19世纪以来牛津大学导师制发展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1:271.
    2 竺可桢.竺可桢日记(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56-167.
    3 教育部训育研究委员会.训育法令汇编[Z].1940:44.
    1 竺可桢.竺可桢日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 国家图书馆藏:清华大学一览(1937).
    3 全国高教训育概况(三):导师制之实施[N].申报,1939-10-22.
    1 钱穆.文化与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7,67.
    2 梁晨.民国国立大学教师兼课研究——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例[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2011,(3).
    3 全国高教师资资格任用与待遇(上)[N]. 申报,1939-7-9.
    4 王学珍,郭健荣.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329.
    1 商丽浩.政府与社会——近代公共教育经费配置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110.
    2 王学珍,郭建荣.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2921-2922.
    1 田正平.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史论:制度变迁、财政运作与教师流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35.
    2 季羡林.我和外国语言[A].李良佑,刘犁.外语教育往事谈:教授们的回忆[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8.
    1 田正平,商丽浩.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史论:制度变迁、财政运作与教师流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531.
    1 吴民祥.流动与求索:中国近代大学教师流动研究(1898-1949)[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325-326.
    2 王德滋.南京大学百年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61.
    3 梅绍武.回忆学习外语所走过的道路[A].李良佑,刘犁.外语教育往事谈:教授们的回忆[C].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336.
    1 潘懋元,刘海峰.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367.
    2 潘懋元,刘海峰.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796.
    3 学事一束:蔡孓民整顿大学之办法[A].王学珍,郭建荣.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94.
    1 学事一束:蔡孓民整顿大学之办法[A].王学珍,郭建荣.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94.
    2 王学珍,郭建荣.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421.
    3 本校致各教授公函[J].北京大学日刊,1922-10-11.
    4 梁晨.民国国立大学教师兼课研究——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例[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2011,(3).
    1 大学教授限制兼课[N].申报,1929-6-22.
    2 梁晨.民国国立大学教师兼课研究——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例[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2011,(3).
    3 清华大学档案馆藏:国立清华大学专任教授休假条例,教师服务及待遇规程(1-2-1-109).
    1 国立专科以上学校校长会议决议案[A].第一次教育年鉴(丙编·教育概况)[Z].上海:上海开明书店,1934:6.
    2 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1937-1946的北大、清华、南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22.
    1 黄延复.水木清华:二三十年代清华校园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3.
    2 吴宓.吴宓日记(第5册)[M].北京:三联书店,1998:170.
    3 清华大学档案馆藏:清华大学专任教授休假条例(1930)1-2-1-109.
    1 北京大学档案馆藏:国立北京大学一览(1935年).
    2 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691.
    3 杨立德.西南联大的斯芬克斯之谜[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383-384.
    4 国家图书馆藏:国立清华大学一览(1937年).
    5 北京大学档案馆藏:国立北京大学一览(1935年).
    6 国家图书馆藏:国立清华大学一览(1937年).
    1 北京大学档案馆馆藏:国立北京大学一览(1935年).
    2 国家图书馆藏:国立清华大学一览(1937年).
    3 黄延复.吴宓先生与清华[A].李继凯,刘瑞春,追忆吴宓[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300.
    1 黄延复.清华传统精神[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6.
    2 根据以下资料整理而成:齐家莹.清华人文学科年谱[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98,147,192;黄延复.吴宓先生与清华[A].李继凯,刘瑞春.追忆吴宓[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国立清华大学一览(教职员一览表)(1935年度):清华大学一览(1937):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28-1937)[M].北京:三联书店,2001:117.
    1 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665.
    2 北京大学档案馆藏;国立北京大学一览(1935年).
    1 陈远.逝去的大学[C].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2.
    1 张亚群,刘毳.梅贻琦与清华大学通识教育实践[J].大学教育科学.2011,(4).
    2 黄延复,马相武.梅贻琦与清华大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10.
    1 梅贻琦.清华学校的教育方针[A].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一卷1911-1928)[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274.
    2 梅贻琦.大学一解[A].黄延复,马相武.梅贻琦与清华大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340.
    1 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7.
    1 吴宓.文学与人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68.
    1 傅宏星.吴宓评传[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11.
    2 傅宏星.吴宓评传[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2.
    3 傅宏星.吴宓评传[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2.
    1 吕敏宏,刘世生.会通中西之学培育博雅之士[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2).
    2 李继凯,刘瑞春.追忆吴宓[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74.
    1 吴宓.清华开办研究院之旨趣及经过[A].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1911-1928)[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373-374.
    2 吴宓.外国语文学系概况[A].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1928-1937)[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314.
    3 清华大学档案馆藏.清华大学员工名册.清华大学档案馆研究资料汇编(第七期),2010-6-5.
    4 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清华大学校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1:163.
    5 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M].北京:三联书店,2001:152-153.
    1 国家图书馆藏:清华学校大学部学程大纲(1927).
    2 李传松,许宝发.中国近现代外语教育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51.
    3 根据清华大学师生名录资料汇编(1927-1949)(苏云峰)统计得出.
    1 蔡德贵.季羡林传[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2-93.
    2 梅贻琦.清华学校的教育方针[A].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一卷1911-1928)[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274.
    3 外国语言文学系概况[J].清华周刊,]934-6-1.
    4 吴宓.外国语文系概况[A].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上)[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314.
    1 吴宓.外国语文系概况[A].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上)[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314.
    1 国家图书馆藏:国立清华大学一览(1935).
    1 梅贻琦.清华一年来之校务概况[A].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上1928-1937)[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27.
    2 黄延复.梅贻琦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59.
    3 国家图书馆馆藏:国立清华大学一览(1935年).
    1 吴宓.外国语言文学系概况[J].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上1928-1937)[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310.
    2 吴宓.外国语言文学系概况[J].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上]928-1937)[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310.
    3 国家图书馆藏:清华大学学程大纲(1929).
    1 吴宓.外国语言文学系概况[J].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上1928-1937)[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311.
    2 国家图书馆藏:清华学校大学部学程大纲(1927).
    3 国家图书馆藏:清华学校大学部学程大纲(1927).
    1 吴宓.外国语言文学系概况[A].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上1928-1937)[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311.
    2 罗家伦.整理校务之经过及计划[A].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上)[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12.
    3 吴宓.外国语言文学系概况[A].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上1928-1937)[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311.
    4 齐家莹.清华人文学科年谱[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06-107.
    1 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50.
    2 齐家莹.清华人文学科年谱[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33.
    3 本校历年会社一览表[J].清华周刊,1921-4-28.
    4 杂项[J].清华周刊,1921-4-28.
    1 新大一中英文演说竞赛会纪事[J].清华周刊,1929-12-21
    2 国立清华大学现存各会社概况[J].清华周刊,1928-11-16.
    3 戏剧社公演补记[J].清华周刊,1929-3-29.
    4 田本相.曹禺传[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136.
    1 黄延复.水木清华——二三十年代清华校园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10.
    2 齐家莹.清华人文堂科生谱[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35.
    3 齐家莹.清华人文学科年谱[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999:75.
    4 李洪岩.钱钟书与近代学人[M].南昌: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35.
    5 孔庆茂.钱钟书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39.
    6 孔庆茂.钱钟书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40.
    7 韩石山.李健吾传[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50.
    8 韩石山.李健吾传[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51.
    9 季羡林.现代才被发现了的天才——德意志诗人薛德林[J].清华周刊,1933-4-19.
    1 翟孟生先生讲演[J].清华周刊(第31卷第6期),1929-5-4.
    2 梅贻琦.体育之重要[A].黄延复,马相武.梅贻琦与清华大学[M].1995:305.
    3 梅贻琦.体育之目标——在清华暑期体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A].黄延复,马相武.梅贻琦与清华大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297.
    1 梅校长到校视事召集全体学生训话[A].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上)[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219.
    2 梅贻琦.五年来清华发展之概况[A].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上)[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40.
    3 邓小林.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教师聘任之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41-142.
    4 国立清华大学教师服务及待遇规程(1934年6月)[A].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上)[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174-181.
    1 梅贻琦.五年来清华发展之概况[A].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上)[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40.
    2 齐家莹.清华人文学科年谱[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89.
    3 西南联大《除夕副刊》.联大八年[Z].昆明:西南联大出版社,1946:190.
    4 清华大学档案馆藏.清华大学员工名册.清华大学档案馆研究资料汇编(第七期),2010-6-5.
    1 流.我的清华生活之回忆[J].清华周刊(第十一次增刊).1926-6.
    1 柳无忌.烽火中讲学双城记.柳光辽.人生履痕:教授·学者·诗人——柳无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61.
    2 外国语文系概况[J].清华周刊(响导专号),1935-6-14.
    1 东南大学档案馆藏:“国立”中央大学文学院外国文学系选课指导书(155号).
    2 柳无忌.困难中成长的南开英文系[A].李良佑,刘犁.外语教育往事谈:教授们的回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81.
    1 叶雪芬.柳无忌年谱[Z].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43.
    1 燕京大学校友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1919-1952)[M].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9:722-744.
    2 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1937-1946的北大、清华、南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7.
    1 蔡德贵.季羡林传[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2.
    1 孔庆茂.钱钟书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42.
    2 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1919-1952)[M].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2000:739.
    1 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80.
    2 李良佑.中国英语教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120.
    3 国家图书馆藏:国立中央大学学则暨选课指导书(1933年度).
    1 季羡林.学海泛槎:季羡林自述[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5:52.
    2 辅仁大学校友会.辅仁往事(第一辑)[Z].辅仁大学校友会,2006:220.
    3 辅仁大学校友会.辅仁往事(第一辑)[Z].辅仁大学校友会,2006:220.
    4 郭预衡.顾随先生[A].辅仁大学校友会.辅仁往事(第一辑)[Z].辅仁大学校友会.2006:220.
    5 李世琦.博大会通说顾随[J].社会科学论坛.2008,(3)上.
    1 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664-665.
    2 朱雯.思往事,惜流芳[A].李良佑,刘犁.外语名家往事谈:教授们的回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118.
    3 王佐良.在文华中学学英语[A].李良佑,刘犁.外语教育往事谈:教授们的回忆[C].上海:上海外语 教育出版社,1988::227.
    1 陈向阳.晚清京师同文馆组织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89.
    1 庞海芍.通识教育:困境与希望[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23.
    2 李赋宁.三十年代中叶清华大学的基础课教学[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
    3 李赋宁——中西文化架桥人[J].百年潮.2008,(5).
    1 陈平原,夏晓虹.北大旧事[C].北京:三联书店,1998:252.
    2 冯至.冯至全集(第4卷)[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198.
    3 赵建林.解读北大[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48.
    1 二十三周年纪念日特刊[J].北京大学日刊(第771号),1920-12-17.
    2 黄延复.清华传统精神[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10.
    3 陈平原,夏晓虹.北大旧事[C].北京:三联书店,1998:252.
    1 赵瑞蕻.纪念西南联大六十周年[A].钟叔河,朱纯.过去的大学[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194.
    2 李赋宁.回忆我大学时代的几位老师[A].李良佑,刘犁.外语教育往事谈:教授们的回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276.
    1 外国语文学系英文组教授在校指导时间及地点表[J].北京大学日刊(第2708号),1931-10-15.
    1 陈嘉庚.致集美学校诸生书[A].王增炳.陈嘉庚教育文集[C].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160.
    2 许小青.诚朴雄伟泱泱大风——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237.
    1 田本相.曹禺传[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132-134.
    2 孔庆茂.钱钟书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37.
    3 根据清华大学师生名录资料汇编(1927-1949)(苏云峰)统计得出.
    1 潘懋元.高等教育学讲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4.
    2 高时良,黄仁贤.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6.
    1 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37.
    2 刘华.试论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初期的基本特征——以京师同文馆为例[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
    3 高时良.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48.
    4 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80.
    1 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68.
    2 厦门大学外文系.厦门大学外文系系志(1923-1993)[Z].厦门大学,1993:3
    3 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21.
    1 高晓芳.晚清洋务学堂的外语教育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36.
    1 傅维利,刘民.文化变迁与教育发展[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27.
    2 璩鑫圭,童富勇.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7.
    3 朱国仁.西学东渐与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49.
    4 李鸿章.请设外国语言文字学馆折[C].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53.
    1 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35.
    2 何建民.上海圣约翰大学的中国文化教育[A].章开沅.社会转型与教会大学[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62.
    3 李传松,许宝发.中国近现代外语教育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59.
    1 肖朗.中国近代大学学科体系的形成——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的转型[J].高等教育研究.2001,(6).
    1 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87.
    2 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43.
    3 杨东平.大学精神[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226.
    4 周川,黄旭.百年之功[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379.
    1 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133.
    2 李良佑等.中国英语教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19.
    3 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1.
    4 王学珍,郭建荣.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133-1136.
    1 根据清华大学外文系分年课程表(1935年度)计算得出.
    2 国家图书馆藏:北平辅仁大学文学院西洋语言文学系课程组织及说明(1935年度).
    3 胡明扬.外语学习和教学往事谈[A].束定芳.外语名家与外语学习[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97.
    4 陈雪芬.中国英语教育变迁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8:104-105.
    5 朱雯:思往事,惜流芳[A].李良佑,刘犁.外语教育往事谈:教授们的回忆[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118.
    1 李传松,许宝发.中国近现代外语教育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31.
    2 高时良,黄仁贤.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176-178.
    3 同文馆题名录[A].高时良,黄仁贤.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65-69页.
    1 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329-331.
    2 邱志红.京师译学馆英语教育初探[J].北京社会科学.2011,(6).
    3 苏勇,樊竞.燕园史话[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5:80.
    1 根据国立北京大学教职员录(北京大学档案馆·全宗号(一)·案卷号MC193603)统计整理而成。
    2 清华大学档案馆藏:清华大学员工名册(1926-1952.清华大学档案馆研究资料汇编(第七期),2010.
    3 柳光辽.人生履痕:教授·学者·诗人——柳无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66.
    4 李华兴.民国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738.
    1 毛杏云.春风桃李——从交通大学走出的文化名人[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40.
    2 王岷源.吴宓和他的《文学与人生》[A].燕京大学北京校友会《群星灿烂》编写组.群星灿烂:燕大名学 者评价[C].北京:燕京大学北京校友会,2008:67.
    3 李继凯,刘瑞春.追忆吴宓[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70.
    4 南开校友总会.南开校友通讯(第2辑)[Z].南开校友总会,1992:25.
    1 南开大学档案馆藏:肖福堂.南开外语历程(1919-2004).2004:114.
    2 南开大学档案馆藏:肖福堂.南开外语历程(1919-2004).2004:23.
    1 王彬彬.中国现代大学与中国现代文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332.
    2 卞之琳.星水微茫忆[A].水星(合订本)[J],上海书店,1993:3.
    1 蔡德贵.季羡林传[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2.
    2 齐家莹.清华人文学科年谱[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89.
    3 李赋宁.饮水思源话恩师[A].庄丽君.世纪清华[C].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253.
    1 王佐良.怀燕卜荪先生[A].王佐良.中外文学之间[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4.
    2 南开大学办公室.南开人物志(第一辑)[Z].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370.
    1 嘉德.英语教育五十五年[A].李良佑,刘犁.外语教育往事谈:教授们的回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87.
    2 燕京研究院.燕京大学人物志(第二辑)[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4.
    3 赵建林.解读北大[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49.
    4 黄延复.梅贻琦长校时期的“六育”方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29.
    5 田本相.曹禺传[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136.
    6 田本相.曹禺传[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137.
    1 萧乾.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49-50.
    2 李麟.北京大学凭什么出名[M].北京:同心出版社,2012:33.
    3 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7.
    1 东南大学档案馆藏:国立中央大学文学院外国文学系选课指导书(1935年1月修订)(第155号)
    2 参见教育部颁布的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
    1 国家图书馆藏:国立武汉大学一览(1935).
    2 王德峰.从大学理念看通识教育的方向与道路[J].复旦教育论坛.2006,(4).
    3 温家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N].光明日报,2009-1-5(2).
    1 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
    2 刘天伦.培养目标与可利用资源[J].外语界.1996,(1).
    3 厦门大学.厦门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培养方案(2009).
    1 厦门大学.厦门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培养方案(2009).
    1 陈众议.《百年孤独》与全球化[A].曹莉.永远的乌托邦——西方文学名著导读[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23.
    2 张西平.外语教育呼吁人文精神[J].中华读书报.2007-10-24.
    3 戴炜栋,胡文仲.中国外语教育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13.
    11 姚军.我国普通高校实施学分制的障碍与对策[J].江苏高教.2011,(1).
    1 方惠圻.对高校转专业现状的思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1 侯光明等著:中国研究型大学——理论探索与发展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01.
    [1]国家图书馆藏:国立清华大学档案;国立武汉大学档案,北平辅仁大学档案:上海圣约翰大学档案.
    [2]北京大学档案馆藏:国立北京大学档案;私立燕京大学档案.
    [3]清华大学档案馆藏:教育部训令;国立清华大学一览.
    [4]清华大学档案馆藏.清华大学员工名册.清华大学档案馆研究资料汇编(第七期),2010-6-5.
    [5]南京大学档案馆藏:国立中央大学档案
    [6]东南大学档案馆藏:国立中央大学档案.
    [7]南开大学档案馆藏:南开学校一览;肖福堂.南开外语历程(1919-2004).2004.
    [8]潘懋元,刘海峰.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9]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10]璩鑫圭,童富勇.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11]高时良,黄仁贤.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2]陈学恂,田正平.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13]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14]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15]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册)[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16]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17]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18]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19]朱有瓛,高时良.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0]宋恩荣等.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2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Z].南京:凤凰出版社,1994.
    [22]辛树织.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一册)(甲编)[Z].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
    [23]辛树织.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丙编)[Z].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7.
    [24]张妍,孙燕京.民国史料丛刊(第1070册)[Z].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
    [25]杨学为.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第7卷民国)[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6]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7]北京大学,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京师大学堂档案选编[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8]王学珍,郭建荣.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9]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一卷1911-1928)[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30]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1928-1937)[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31]苏云峰.清华大学师生名录资料汇编(1927-1949)[Z].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4.
    [32]齐家莹.清华人文学科年谱[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3]王文俊,梁吉生.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1919-1949)[Z].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
    [34]南开校友总会.南开校友通讯(第2辑)[Z].南开校友总会,1992.
    [35]南开大学办公室.南开人物志(第一辑)[Z].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36]厦门大学校史编委会.厦大校史资料(第一辑)1921-1937[Z].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
    [37]厦门大学外文系.厦门大学外文系系志(1923-1993)[Z].厦门大学,1993.
    [38]南京大学校史资料编辑组,学报编辑部.南京大学校史资料选辑[Z].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2.
    [39]复旦大学校史编写组.复旦大学志(第一卷)1905-1949[Z].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40]吴相湘,刘绍唐.国立北京大学纪念刊(第一册)·民国六年廿周年纪念册[Z].台北: 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
    [42]吴相湘,刘绍唐,国立北京大学纪念刊(第三册)·民国十八年卅一周年纪念刊[Z].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
    [4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辑)[Z].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
    [43]辅仁大学校友会.辅仁往事(第二辑)[Z].北京:辅仁大学校友会,2007.
    [44]燕京研究院.燕京大学人物志(第二辑)[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5]西南联大《除夕副刊》.联大八年[Z].昆明:西南联大出版社,1946.
    [46]厦门大学.厦门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培养方案(2009).
    [47]复旦大学新闻系研究室.邹韬奋年谱[Z].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2.叶雪芬.柳无忌年谱[Z].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48]高平叔.蔡元培年谱长编(中)[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9]《东方杂志》
    [50]《厦大周刊》.
    [51]《国立浙江大学校刊》.
    [52]《申报》
    [53]《北京大学日刊》
    [54]《清华周刊》
    [55]辞海(缩印本)[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56]顾明远.教育大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57]李北达编译.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增补本)[Z].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
    [1]潘懋元.高等教育学讲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潘懋元.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C].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
    [4]刘海峰.科举学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刘海峰,史静寰.高等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张亚群.科举革废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田正平.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史论:制度变迁、财政运作与教师流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8]田正平.中外教育交流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9]周谷平.近代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10]张彬,周谷平.中国教育史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11]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12]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13]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14]付克.中国外语教育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
    [15]李传松、许宝发.中国近现代外语教育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16]李传松.新中国外语教育史[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9.
    [17]李良佑,张日昇,刘犁.中国英语教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18]戴炜栋.高校外语专业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19]戴炜栋,胡文仲.中国外语教育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20]孙有中.英语教育与人文教育[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1]露丝·海荷.东西方大学与文化[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22]黄俊杰.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3]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4]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三联书店,2001
    [25]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6]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学术分科与近代中国知识系统之创建[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27]吴民祥.流动与求索:中国近代大学教师流动研究(1898-1949)[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28]韩延明.大学理念论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9]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30]杨东平.大学精神[C].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31]杨东平.通才教育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
    [32]高晓芳.晚清洋务学堂的外语教育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3]张美平.晚清外语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34]陈向阳.晚清京师同文馆组织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5]粟进英易点点.晚清军事需求下的外语教育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
    [36]霍益萍.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7]熊明安.中国高等教育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38]李华兴.民国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39]刘少雪.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
    [40]陈翊林.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M].上海:上海太平洋书店,1930.
    [41]李华兴.民国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42]孙培青,李国钧.中国教育思想史(第3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3]国联教育考察团.中国教育之改进[M].上海:国立编译馆,1932.
    [44]朱国仁.西学东渐与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3.
    [45]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6]章开沅.社会转型与教会大学[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47]邓小林.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教师聘任之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48]李佳.近代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49]李良佑,刘犁.外语教育往事谈——教授们的回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50]束定芳.外语教育往事谈(第二辑):外语名家与外语学习[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51]张后尘.外语名家论要[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2]张亚群.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53]张彬.倡言求是培育英才: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54]冒荣.至平至善鸿声东南——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55]冯夏根.文化关怀与民族复兴——罗家伦的思想人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6]许小青.诚朴雄伟,泱泱大风: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57]冯沪祥.罗家伦论人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8]梁柱.蔡元培与北京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59]吴梓明.基督教大学华人校长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60]杜智萍.19世纪以来牛津大学导师制发展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1.
    [61]商丽浩.政府与社会——近代公共教育经费配置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62]诸荣会.百年背影:历史嬗变中的悲喜人生[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2.
    [63]叶文心.民国时期的大学校园文化(1919-1937)[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2.
    [64]金林祥.蔡元培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
    [65]黄延复.梅贻琦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
    [66]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67]黄延复,马相武.梅贻琦与清华大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
    [68]梁吉生.张伯苓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
    [69]王文俊等.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70]崔国良.张伯苓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71]竺可桢.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
    [72]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3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4.
    [73]冯至.冯至全集(第5卷:文坛边缘随笔)[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74]陆耀东.冯至传[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
    [75]柳光辽.人生履衡:教授·学者·诗人—柳无忌[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76]英若诚,康开丽.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77]吕晓明.张骏祥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78]黄宗江.我的坦白书:黄宗江自述[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79]龙飞,孔延庚.南开骄子[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80]孔庆茂.钱钟书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
    [81]李洪岩.钱钟书与近代学人[M].南昌: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82]傅宏星.吴宓评传[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83]李继凯,刘瑞春.追忆吴宓[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84]蔡德贵.季羡林传[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85]季羡林.学海泛槎:季羡林自述[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5.
    [86]田本相.曹禺传[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87]韩石山.李健吾传[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88]竺可桢.竺可桢日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89]吴学昭编.吴宓日记[M].北京:三联书店,1998.
    [90]宗璞.宗璞自述[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
    [91]朱映晓.一个中国闺秀的野心与激情——凌淑华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
    [92]许渊冲.逝水年华[M].北京:三联书店,2008.
    [93]赵瑞蕻.离乱弦歌忆旧游[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94]王佐良.中外文学之间[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
    [95]吴宓.文学与人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96]萧乾.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
    [97]中央大学南京校友会,中央大学校友文选编辑委员会.南雍骊珠:中央大学名师传略[C].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8]燕京大学北京校友会.群星璀璨:燕大名学者评价[C].北京:燕京大学北京校友会,2008.
    [99]李赋宁.学习英语与从事英语工作的人生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00]李赋宁.饮水思源话恩师[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
    [101]毛杏云.春风桃李:从交通大学走出的文化名人[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102]王守仁.雪林樵夫论中西——英语语言文学教育家范存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03]王德滋.南京大学百年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04]徐以骅.上海圣约翰大学(1879-1952)[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05]熊月之,周武.圣约翰大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06]萧超然等.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107]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清华大学校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08]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M].北京:三联书店,2001.
    [109]南开大学校史编写组.南开大学校史(第1册)[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
    [110]文乃忠著,王国平,杨木武译.东吴大学[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9.
    [111]北京辅仁大学校友会.北京辅仁大学校史1925-1952[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112]陈明章.学府纪闻:“国立”清华大学[C].台北:南京出版有限公司,1981.
    [113]沈刚伯.学府纪闻:“国立”武汉大学[C].台北:南京出版有限公司,1981.
    [114]孙邦华.会友贝勒府:辅仁大学[M].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115]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燕京大学史稿(1919-1952)[M].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9.
    [116]燕京大学北京校友会.燕京大学办学特色[M].北京:燕京大学北京校友会,2008.
    [117]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1937-1946的北大、清华、南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18]杨立德.西南联大的斯芬克斯之谜[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119]黄延复.清华传统精神[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20]钟叔河.过去的大学[C].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
    [121]陈远.逝去的大学[C].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
    [122]陈平原,夏晓虹.北大旧事[C].北京:三联书店,1998.
    [123]赵建林.解读北大[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24]陈平原.中国大学十讲[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25]钱穆.师友杂忆[M].北京:三联书店,2005.
    [126]钱穆.文化与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27]卞孝萱,徐雁平.书院与文化传承[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28]周川,黄旭.百年之功[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
    [129]苏勇,樊竞.燕园史话[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5.
    [130]宁平治等.杨振宁讲演集[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
    [131]黄延复.水木清华:二三十年代清华校园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32]傅维利,刘民.文化变迁与教育发展[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133]王彬彬.中国现代大学与中国现代文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134]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35]教育部高教司.深化教学改革,培养21适应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36]刘明浚.大学教育环境论要[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
    [137]黄季陆.抗战前教育政策与改革[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1.周清明.中国高校学分制研究——弹性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138]Harvard Committee. 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 Harvard, MA:Havard University Press,1958.
    [139]Jerry G. General Education Today:A Critical Analysis of Controversies, Practices, and Reform. San Francisco, CA:Jossey-Bass Publishers,1983.
    [1]潘懋元.福建船政学堂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J].教育研究.1998,(8).
    [2]刘海峰.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特点[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4,(4).
    [3]张亚群.科举制下通识教育传统的演变及其启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
    [4]张亚群,刘毳.梅贻琦与清华大学通识教育实践[J].大学教育科学.2011,(4).
    [5]张亚群,虞宁宁.会通中西教泽群贤:陈垣高等教育思想特色辨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6]张亚群.从西洋文化回归儒学文化——林文庆大学教育思想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0,(1).
    [7]田正平,陈桃兰.抗战时期大学生生活的另类书写——<未央歌>中的西南联大记事[J].高等教育研究.2009,(7).
    [8]肖朗.中国近代大学学科体系的形成——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的转型[J].高等教育研究.2001,(6).
    [9]周谷平,李佳.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公共外语课程——以近代清华大学为个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
    [10]周谷平,张雁.中国近代大学理念的转型——从《大学堂章程》到《大学令》[J].高等教育研究.2007,(10).
    [11]周谷平,朱绍英.美国大学模式在近代中国的导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4).
    [12]黄俊伟.中国近代教会大学的教育理念述评——以华人校长为例[J].现代大学教育.2010,(5).
    [13]胡莉芳.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的通识教育理念和实践[J].复旦教育论坛.2008,(8).
    [14]陈洪捷.蔡元培对德国大学理念的接受——基于译文《德意志大学之特色》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3).
    [15]孙邦华.论陈垣的大学教育思想[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16]鄢彬华,谢黎智.通识教育的内涵辨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0,(6).
    [17]康全礼.民国时期大学通才教育理念探析[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3).
    [18]康全礼.“硕学闳才“大学教育理念考察[J].广西社会科学.2007,(5).
    [19]李曼丽.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及制度的构建反思:1995-2005[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7).
    [20]林安梧.孔子的六艺之教就是通识教育——世界最早的通识教育家[J].通识在线.2005,(10).
    [21]郭为藩.知识社会的通识教育课程[J].通识在线.2006,(4)
    [22]张一蕃.教育不是训练——通识是专业的先决条件[J].通识在线.2006,(3)
    [23]李均.论“学习自由”[J].高等教育研究.2000,(3).
    [24]吴武洲.西南联大的转系VS今日教育自由精神的式微[J].粤海风.2006,(6).
    [25]李祖祥,姜永杰.论大学生的“学习自由”[J].现代教育科学.2004,(2).
    [26]龚怡祖.略论大学培养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1998,(1).
    [27]刘华.试论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初期的基本特征——以京师同文馆为例[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
    [28]仇云龙,张绍杰.晚清外语人才培养特色及其当下启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2).
    [29]仇云龙,张绍杰.民国时期学术型英语人才培养特色及其当下启示[J].外语教学.2012,(4).
    [30]李长莉.晚清同文三馆对人材的培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7,(1).
    [31]邱志红.京师译学馆英语教育初探[J].北京社会科学.2011,(6).
    [32]黎难秋.清末译学馆与翻译人才[J].中国翻译.1996,(3).
    [33]陈雪芬.柳无忌与民国时期南开大学英文系[J].教育评论.2009,(6).
    [34]陈雪芬.清华大学外文系的博雅教育模式分析[J].教育评论.2010,(1).
    [35]陈建中等.吴宓的“博雅之士”:清华外文系的教育范式[J],社会科学战线.1997,(1).
    [36]周棉.冯至年谱[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3).
    [37]辜静波等.冯至与创造社[J].江西社会科学.2005,(7).
    [38]汪明等.儿女眼中的汪曾祺[J].读者.2005,(21).
    [39]吕敏宏,刘世生.会通中西之学培育博雅之士[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2).
    [40]王燕.西南联大外文系的文化精神—外文系与联大诗人群[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4,(3).
    [41]辜正坤.外语界大师李赋宁——记李赋宁先生及其翻译[J].中国翻译.1996,(3).
    [42]李赋宁.三十年代中叶清华大学的基础课教学[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
    [43]李言.负岌深研西学设筵泽被学子—李赋宁教授的英语语言文学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
    [44]李赋宁——中西文化架桥人[J].百年潮.2008,(5).
    [45]何兆武.联大七年[J].书屋.2005,(10).
    [46]李世琦.博大会通说顾随[J].社会科学论坛.2008,(3)上.
    [47]梁晨.民国国立大学教师兼课研究——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例[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2011,(3).
    [48]杨李娜.民国时期的大学招考制度及其影响[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49]戴炜栋.我国外语教育60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外语.2009,(5).
    [50]黄里云.高端外语翻译匮乏呼唤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J].学术论坛.2007,(7).
    [51]庄智象.我国外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界.2010,(1).
    [52]孙梅.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理论丛书[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2).
    [53]陈坚林,顾世民.试论大学英语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外语电化教学.2011,(1).
    [54]柴改英.以外语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通识教育[J].外语电化教学,2010,(9).
    [55]张欢雨,马伟林.通识教育视野下的英语专业教学改革[J].教育学术月刊.2012,(9).
    [56]梁德智.通识教育在外语类高等院校本科教育阶段的地位及其现状的调查研究[J].西[33]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
    [57]陈晓平.通识教育的有益尝试——英语专业开设中国传统诗词课程的实践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3).
    [58]刘润清.许国璋教授与英语教育[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1).
    [59]胡文仲,孙有中.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5).
    [60]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
    [61]戴炜栋,张雪梅..对我国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反思[J]..外语界,2007(4).
    [62]张中载.外语教育中的功用主义和人文主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6).
    [63]刘天伦.培养目标与可利用资源[J].外语界.1996,(1).
    [64]刘伟.关于外语院校培养目标转型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1995,(5).
    [65]文秋芳,周燕.评述外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J].外语学刊.2006,(5).
    [66]蒋栋元,李灏.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新增题型与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67]张西平.外语教育呼吁人文精神[J].中华读书报.2007-10-24.
    [68]庄智象等.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思考——教学大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J].外语界.2012,(4).
    [69]庄智象等.探索适应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模式[J].外语界.2012,(5).
    [70]刘翃,吴永强.学分制下高校英语专业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S1).
    [71]刘菁蓉.“2+X”高层次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J].现代教育管理.2013,(4).
    [72]入世与外语专业教育课题组.关于高等外语专业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J].外语界.2001,(5).
    [73]王晓华,任胜洪.知识社会:高等教育职能的超越与整合[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74]方惠圻.对高校转专业现状的思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75]姚军.我国普通高校实施学分制的障碍与对策[J].江苏高教.2011,(1).
    [76]陈雪芬.中国英语教育变迁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8.
    [77]顾卫星.明清学校英语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01.
    [78]李力.中国近代大学校园文化之形态与功能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11.
    [79]斯日古楞.中国近代国立大学学科建制与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12.
    [80]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博士论文,2011.
    [81]赵立波:人文发展与通识教育问题初探,复旦大学2008届博士论文;
    [82]沈文钦:近代英国博雅教育及其古典渊源,北京大学2008届博士论文;
    [83]赵鲁平:解读上海外语教育:历史与文化语境的嬗变,华东师范大学2005届博士论文;
    [84]刘毳.梅贻琦与海峡两岸清华大学[D].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11.
    [85]郑丽.山中走出的“东方剑桥”——竺可桢与抗战时期浙江大学的发展[D].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12.
    [86]章黉.从通识教育视角探讨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7.
    [87]教会大学中的通识教育[EB/OL],http://www.fudan.edu.cn/tsjy/article.php?id=95.
    [88]陆佩弦[EB/OL].http://cell.shisu.edu.cn/Default.aspx?tabid=1493.
    [89]调查显示:英语、计算机专业成失业重灾区[EB/OL].http://www.sina.com.cn,2010-8-11.
    [90]冯莉.外语人才培养:需求分析先行[N].光明日报,2010-12-03
    [91]听沈从文劝告翻译家杨苡改学英语[N].新商报,2010-11-24.
    [92]杨静远.乐山最年轻女教授孙家琇[EB/OL]. http://news.whu.edu.cn/014/2008-09-17/359.html.
    [93]大学自由转专业为何路难行!一考定终身该打碎了[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yzyd/edu/20131031/c_117953554.ht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