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历史的背影:一代女知识分子的教育记忆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士的消失和知识分子的出现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特征。废除科举,只是切断了读书人的仕进之路,使政学分途,推广新学,现代学术教育体制的确立方才造就知识分子作为“专业人士”的本质内核。其中,高等教育不仅是知识分子的寄居中心,也在推广新学,引导中国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转承作用,成为新一代知识分子的主要诞生地。1917年,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所国人自办、也是国立女子高等教育学府——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筹备改组,同样催生中国本土培养的第一代女知识分子。与其时男性读书人大多经由传统士人向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变不同,这一代女知识分子的产生则经历一个由困守“内闱”,被隔绝于学统和道统之外到摆脱个体发展的性别限制,接受新式学校的专业训练,成为知识分子的蜕变过程。
     本研究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首届毕业生程俊英、冯沅君和庐隐三位女知识分子为个案,以个人生活史的方式切入,综合运用生活史、心态史、口述史和教育叙事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其一生主要教育经历和专业生活的考察,尤其是其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之间关联的重点考究,力图揭示这一代女知识分子思想、知识和志趣变化的心路历程及其背后动因,探讨现代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促进学术转型与传承,催生知识分子中的重要作用,并从一个新的角度审视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文化和教育以及女性个体发展之间丰富复杂的纠葛关系。
     本研究的基本结构与内容如下:
     导论对研究缘起(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研究现状、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框架与内容、研究方法做出说明。
     第一章阐述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改组高等师范的缘起及其早期的教育和校园生活,通过对清末官办女子教育发展历程的纵向引入、与同期北京大学——中国男子最高教育学府——的横向参照,将其置放于特定历史时空的脉络之中,并试图揭示早期教育中自相矛盾的女子教育理念和悖论式的发展模式,为新的突破埋下伏笔。
     第二章描述程俊英、冯沅君和庐隐三位女性早期的生活和教育经历,揭示远在官办女子教育正式启动之前,随着清末社会环境的变异和自古而来的多样的女教传统,三位女性已经试图突破主流观念强加于个体发展之上的性别限制,这一女性个体的觉醒直接促成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教育的早期变革。
     第三章阐述“五四”事件前后女高师国文部的教育情况及其嬗变历程,揭示学生、教师和外部社会与文化环境之间丰富、复杂的交互作用,并通过考察黄侃、刘师培、胡适和李大钊等晚清和五四两代知识分子之间的差异与同质性,昭示女知识分子产生的真正根源。
     第四章深度描述程俊英、冯沅君和庐隐在上述教育环境的裹挟中所发生的蜕变过程,她们对内在志趣的寻找、专业根基的培植及其对社会职责的自觉担承。女高师时期是她们思想和志业的定型时期,在五四前后社会、文化和教育环境的交互作用下,三位女知识分子已经诞生。
     第五章考察三位女知识分子走入社会之后的专业生活,历经各种磨难和考验,她们依然矢志不移,不但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做出卓越成绩,始终背负学术传承或文化启蒙的社会职责,还通过知识的生产与散布将学术和思想的薪火继续传衍下去。
The emergence of intelligentsia is an important sign mark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from ancient times to modern, for the abolition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only finished the dreams of the former scholars to become officials. It is indeed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academic education system that constitutes the main force that resulted in the separation of politics and academy, the spread of new academic system and the corresponding change in the status of intellectuals from 'all-rounders' to experts. In this process, high education became the major birthplace of new intellectuals which not only provided an active stage for them but also played a vital role in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academic system. In 1917, the reorganization of former Beijing Female NormalSchool became the early form of the first national female higher education--BeijingFemale Normal College established by Chinese themselves which was going to be the cradle of the first female intellectuals educated by China herself. Unlike male scholars at that time who went through the transformation in status from traditional scholars to modern intellectuals, these female intellectuals experienced breaking away from the gender limitation that kept females in their boudoirs, isolated them from traditional learning and doctrine of Confucianism and thus prevented their personal developments to transform into intellectuals through special training in the college under new education system. Therefore, a review of the growth of these female intellectuals, especially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Beijing Female Normal College, will not only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t role modern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in particular, played in the acceleration of academic transformation and inheritance as well as emergence of intelligentsia, but also help to show the highly complicated imbroglio among society, culture, education and individual development of woman in hurrican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in the first half of 20th.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this study are introduced hereinafter:
     A brief explanation of the background and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study as well as research questions, aims, significance, framework, approach and viewpoint is made in the Introduction.
     Chapter I expatiates on the reasons why Beijing Female Normal School reorganized and its early education and campus life, while placing which in the special time and space in history via a longitudinal introduction of female education established by the government at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and a latitudinal comparison to the highest education institution for men of the time --Beijing University, in an attempt to find out the self-contradictory education ideas and development of early female education.
     Chapter II describes the early life and educational experience of Cheng Junying, Feng Yuanjun, and Lu Ying and shows their attempts to break through the mainstream in gender at that time that imposed on personal development of women with the change of environment and different traditions in female education of old at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long b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female education by the government. It is this awakening of individual females that resulted in the further transformation of the education of Beijing Female Normal School.
     Chapter III expatiates the education of Chinese department in Female Normal College before and after the May 4th movement and shows the complicated interaction among students, teachers and off-campus soci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s. And the real reason of the emergence of female intellectuals is made clear at the same time via a review of the differences and homogeneity between intellectuals of late Qing Dynasty (taking Huang Kan, Liu Shipei as an example) and the May 4th (taking Hu Shi and Li Dazao as an example)
     Chapter IV is an in-depth description of the change of Cheng Junying, Feng Yuanjun, and Lu Ying in the above-mentioned educational environments and their pursuits of their own interests, their growth in their respective specialty and their taking of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in self-consciousness. Their study in Female Normal College was a period in which their thoughts and ambitions were formed, which symbolized the emergence of three female intellectuals in the interaction of social,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environm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May 4th.
     Chapter V reviews the academic life after the graduation of the three female intellectuals in which they experienced various tests yet still stick to their pursuits and not only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ir respective specialty but shoulders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all the time of academic inheritance and cultural enlightenment, trying to passing on the academic and ideological spirit via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spread.
引文
[1]黄平:《知识分子:在漂泊中寻求归宿》,《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3年第2期.
    [2]陈来:《儒家思想传统与公共知识分子——兼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性与专业性》,载许纪霖主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知识分子论丛第1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27页。
    [3]杜维明著:《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余英时著:《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载许纪霖编:《20世纪中田知识分子史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127-161页。
    [1]杜维明著:《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9页。
    [2]许纪霖:《“断裂社会”中的知识分子》,载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编者序。
    [3]陈平原著:《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导言。
    [4]余英时著:《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新版序。
    [5]这里对知识分子代际的划分及其特征的描述主要参考结合许纪霖、王岳川和陈平原的观点。其中,在代际划分上主要借鉴许和王的观点,但两人未深入论及知识分子的知识结构和学政分途的问题,在这一点上主要汲取陈平原的观点。许纪霖:《二十世纪中国的六代知识分子》,许纪霖著:《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9-88页。王岳川:《现代知识分子的分代》,载王岳川著:《目击道存——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散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05-215页。陈平原著:《中园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导言、第三章、第四章。
    [6]关于蔡元培的代际归属问题存在不同看法。许纪霖将其归入晚清一代知识分子,王岳川则认为,按年龄蔡元培虽然属于前一代,但就其在“五四”时期的作用来看,应该归入第二代。这里从王岳川说。
    [1]陈平原著:《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导言。
    [2][德]马克斯·韦伯著,冯克利译:《学术与政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版,第17-36页。
    [1]朱有王献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73页。
    [2]朱有王献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9页。
    [3]朱有王献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04页。
    [1]俞庆棠:《三十五年来中国之女子教育》,蔡元培等编著:《晚清三十五年来之中国教育(1897—1931)》,第182、186、191、188页。
    [2]庐隐:《庐隐自传》第一出版社1934年6月15日版,引自林伟民编选:《海滨故人——庐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200-201页。
    [3]庐隐:《著作家应有的修养》,《上海公部局女中年刊》创刊号,1933年5月版。
    [4]许志杰著:《陆侃如和冯沅君》,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169页。
    [1]朱杰人、戴从喜:《程俊英的学术思想渊源与<诗经>研究》,《文学遗产》,2007年第1期。
    [2]《女师大与师大合并前历任校长》,载《北京师范大学校史(1902-198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09页。
    [3]在1918年前为改组高等师范而设立的国文专修科,其专职教师可以考证的只有戴礼、潘树声、王家吉和邓粹英四位,1920年以后国文部的专职教师可以考证的主要有陈中凡、胡小石和顾震福三位老师。参见《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1918年),第91-93页:《课程设置与任职教师名录》,《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艺会刊》,第1-3期,附录。
    [1][美]爱德华·W 萨义德著,单德兴译:《知识分子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6页。
    [2]黄平:《知识分子:在漂泊中寻求归宿》,《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3年第2期。
    [3]杜维明著:《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新版序。
    [4][美]爱德华·W 萨义德著,单德兴译:《知识分子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1-27页;[美]拉塞尔·雅各比著、洪洁译:《最后的知识分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许纪霖:《从特殊走向普遍——专业化时代的公共知识分子如何可能?》,许纪霖编:《知识分子论丛·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第1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8-67页。
    [5]杜维明著:《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杜2000年版;余英时著:《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余英时著:《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新版序。
    [1]许纪霖:《20世纪中国六代知识分子》,许纪霖著:《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9-87页:王岳川:《现代知识分子的分代》,载王岳川著:《目击道存——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散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05-215页。
    [2]陈平原著:《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载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128页。
    [1]该书指出,甲午战后中国妇女生活才开始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教会女学的出现、不缠足和兴女学运动的开展奠定女性生活变革的基础;直到1915年,女子的评价标准才从“无才是德”进步为“贤妻良母”,生活圈也由闺门之内改为到学校读书:然而,使妇女有独立人格的生活则在五四以后,其中《新青年》的倡导起了关键的作用。陈东原著:《中国妇女生活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5月版(1998年4月影印本)。
    [2]该书将我国近代以来的女子教育思想分为贤妻良母教育、女国民教育、男女平等教育和女子教育四种思潮来加以梳理:认为梁启超是贤妻良母教育的鼻祖,其女子教育思想对近代以来女子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但是,贤妻良母、女国民的教育思想均立足于强国保种的立场,并非从妇女自身的权利出发;五四前后兴起的男女平等教育思想旨在使男女立于对等的地位,而起于民国初年且绵延不断的女子教育思想则重视妇女自身的特性和女子对于社会应尽的责任,力主对女子实行特殊的教育。此外,同期出版的各种中国教育史著作中,也多对女子教育有所提及。舒新城著:《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上海:中华书局1928年版,第389-429页。
    [3]程谪凡著:《中国现代女子教育史》,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粱鸥第著:《近代中国女子教育》1936年版,引自杜学元著:《中国女子教育通史》,序言,第7页。可以说,两者均侧重女子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实践的发展,恰好与陈东原和舒新城的著作突出女子教育思想的特点遥相呼应,两相补充为我们呈现出一幅较为完整的中田近现代女子教育的发展画面。
    [4]《妇女杂志》,第14卷第13号,1928年。
    [5]该文通过大量数据资料概括了清末民初女子教育的发展概况,叙述重点在于20世纪20年代,涉及1920年前后女高师的情况点滴。载庄俞等编:《三十五年来之中国教育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又见李又宁、张玉法编:《中国妇女史论文集》,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43-377页。
    [6]《东方杂志》,第31卷第7号、11号和第32卷的第3号,1934-1935年。
    [7]李小江认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各类人文学科逐步走上自身建设的正常轨道,却没有妇女研究的位置。在“五四”运动中形成的研究妇女的传统就此中断,主要由于另外一种社会原因——妇女全面走上社会生产岗位,在法律上获得和男子一样的平等权利。为几代女性所梦寐以求的目标——“男人能办到的,女人也能办到”——终于变为现实,女人终于被看作和男人一样的人。将女人提拔到男人的水准,在一个男尊女卑根深蒂固的社会,对卑微的女性来说 无疑是一种恩惠。在这种背景下,要将女人从大一统的“人”的概念中剥离出来研究,感到畏惧和奋起反对的,首先会是女人自己。因此,她认为,中国妇女的社会解放,反倒成为抑制妇女研究发展的重要原因。李小江著:《女性/性别的学术问题》,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1-82页;另见李小江:《妇女研究在中国》,载杜芳琴、王向贤主编:《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在中国(1987-2003)》,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1]另据史学界的研究,从新中国建立后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前是中国近代妇女史研究的第一阶段。这一时期,由于思想认识等方面的原因,妇女史研究并未引起史学界应有的重视,研究成果不多,视野也极为有限。以旧民主主义时期而言,较多地引起人们兴趣的是太平天国妇女问题。妇女人物的研究,只在秋瑾等个别人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新民主主义时期妇女问题的研究,则大体局限于中国革命史范围。这一时期的妇女史研究处于启动阶段。尽管全国妇女联合会于1964年即设立妇女运动历史资料组,开始在全国各地收集妇女运动历史资科,可惜该机构成立不久便在文革中夭折。文革期间,学术研究遭到摧残、扭曲,数量极为有限的关于中国近代妇女史的文章,也多和批林批孔、批儒评法紧密挂钩,谈不上有什么学术水平。妇女史研究基本处于停顿状态。参见郑永福、吕美颐:《妇女史》,载曾业英等编:《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382-383页。
    [2]在该书下册专列“女子教育”一节,收集整理了有关近代女子教育史的基本资料,为我们了解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丝宝贵的线索。
    [3]李小江著:《女性胜别的学术问题》,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86页。
    [4]郑永福、吕美颐:《妇女史》,载曾业英等编:《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395页。
    [1]黄新宪著:《中国近现代女子教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雷良波、陈阳凤、熊贤君著:《中国女子教育史》,武汉:武汉出版杜1993年版;杜学元著:《中国女子教育通史》,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曹大为著:《中国古代女子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乔素玲著:《教育与女性——近代中圈女子教育与知识女性觉醒(1840-1921)》,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熊贤君著:《中国女子教育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谷忠玉著:《中国近代女性观的演变与女子学校教育》,合肥:安徽出版社2006年版:张素玲的《文化、性别与教育:1900-1930年代的中国女大学生》,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江铭、谢长法:《序》,载熊贤君著:《中国女子教育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何玲华:《从女高师到女师大:鲁迅与现代女子教育》,《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此外,陈漱渝著《鲁迅与女师大学生运动》(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2月版)虽然与本课题有较高的相关性,但由于笔者所研究的对象集中在女高师的第一届女大学生身上(1922年毕业),而此书所论及的事件已是发生在1924年以后的事情。
    [1]李小江著:《女性,性别的学术问题》,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87页。
    [2]陈漱渝:《云霞出海曙,辉映半边天——“漫忆女作家丛书”序》,载沈晖编选:《绿天雪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3]程俊英著:《<诗经>漫话》,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程俊英著:《诗经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程俊英、蒋见元译注:《诗经选译》,巴蜀书社1988年版:1990年2版;程俊英、蒋见元著:《诗经注析》,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1年版;程俊英、蒋见元注译:《诗经》,长沙:岳麓书杜2000年版。
    [4]朱杰人、戴从喜编:《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程俊英:《落英缤纷》,手稿,张素音老师藏书。
    [6]蒋丽萍、程俊英著:《女生·妇人:“五四”四女性肖像》,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1]2008年4月25日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最新检索,题名或篇名中输入“程俊英”字段,选库为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1979年-)和优秀博硕士论文数据库(1999年-),共获得相关记录5条。分别为:朱杰人:《程俊英的学术思想渊源与<诗经>研究》,《文学遗产》,2007年1月;戴从喜:《学人风范 道德永存——<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林祥征:《<诗经·关雎>审美谈——兼与程俊英先生商榷》,《泰山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罗春英:《“汉有游女”中的“游女”——兼与程俊英先生商榷》,《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蒋见元:《中国第一代女教授——程俊英》,《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9年第4期。
    [2]钱虹编:《庐隐选集》(上、下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版:钱虹编:《庐隐集外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5月版。
    [3]林伟民编选:《海滨故人——庐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
    [4]茅盾:《庐隐论》,《文学》1934年7月1日第3卷第1号;黄英编:《现代中国女作家》,北新书局1931年8月版。
    [5]2008年4月25日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最新检索,题名或篇名中输入“庐隐”字段,选库为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1979年-)和优秀博硕士论文数据库(1999年-)。其中专论庐隐的硕士论文有7篇,吴秀英:《庐隐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情感诉求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伍绿窗:《心灵的独舞——论庐隐爱的追寻与其文学创作》暨南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王廷:《论庐隐哀伤情致的书写——带着三重哀伤的陈述和宣泄》,苏州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万谊:《知情交融与小说创作的理论探讨——兼论庐隐小说》,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王萍:《浓妆,淡抹,总相宜——庐隐小说与散文创作文体之比较》,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6月硕士学位论文;周娟:《“悲哀的叹美者”——“五四”女作家庐隐小说的创作模式》,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4月硕士学位论文;岁涵:《彷徨歧路的拓荒者——庐隐女性意识及其价值》,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5月硕士学位论文;以庐隐为主要个案的硕士论文有3篇:《庐隐和萧红小说比较论——谦论中图现代抒情小说的发展演变》,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4月硕士学位论文;陈明秀:《迈向“自由”的艰难步履——论“五四”女作家笔下知识女性的情智冲突》,安徽大学2003年5月硕士学位论文:刘艳星:《现代女性命运的疾病叙事主题——以庐隐、丁玲、萧红为个案》,浙江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此外,研究庐隐的论文有181篇。
    [1]肖凤著:《庐隐传》,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2月版。
    [2]袁世硕、严蓉仙编:《冯沅君创作译文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版。
    [3]孙晓忠编选:《冯沅君小说:春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0月版。
    [4]陆侃如、冯沅君著:《中国诗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陆侃如、冯沅君著:《南戏拾遗》,哈佛燕京学社1936年12月版;冯沅君著:《古剧说汇》,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1月版;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陆佩如、冯沅君著;《中国文学史简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版;台北:开明书店出版1957年版;冯沅君著:《古优解》,上海:商务印书馆1944年版;冯沅君著、袁世硕编:《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5]鲁迅著:《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35年版,导言。
    [6]2008年4月25日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最新检索,题名或篇名中输入“冯沅君”字段,选库为中田期刊网全文数据库(1979年)和优秀博硕士论文数据库(1999年-),包括介绍性文章在内共有55篇论文,其中多涉及文学创作和文学史著述的评介,博硕士研究论文至今未见。
    [7]许志杰著:《陆侃如和冯沅君》,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序言。
    [8]许志杰著:《陆侃如和冯沅君》,济南:山东面报出版社2006年版;严蓉仙著:《冯沅君》,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手稿)。
    [1]李小江:《妇女研究在中国》,载杜芳琴、王向贤主编:《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在中国(1987-2003)》,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2]杜芳琴:《妇女研究的历史语境:父权制、现代性与性别关系》,《浙江学刊)2001年第1期。
    [3]李小江:《妇女研究的缘起、发展及现状——兼谈妇女学学科建设问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杜芳琴:《“运命”与“使命”:高校妇女研究中心的历程和前景》,《浙江学刊》,2000年第3期;谢玉娥:《女性·性别研究论著目录(1978-2003)》,载荒林主编:《中国女性主义》(第1、3、4、5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2005年版。
    [4]参见研究现状“(二)女子教育史研究:边缘中对性别和生活的执著”部分。
    [1]参见[美]伊格尔斯著,何兆武译:《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法]J·勒高夫、P·诺拉、R·夏蒂埃、J·勒韦尔主编·姚蒙编译:《新史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何兆武、陈啟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英]彼得·伯克著,刘永华译:《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周德荣著:《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一个社区中士绅身份的研究》,学林出版社2001年第2版,第19页。
    [2]诺曼·K·邓金著,周勇译:《解释性交往行动主义:个人经历的叙事、倾听与理解》,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4页。
    [3]丁钢著:《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1]丁钢:《铸造中国教育研究的新纪元》,《中华读书报》2004年2月18日。
    [2]周勇:“十字路口的社会学写作——译者前言”,载诺曼·K·邓金著,周勇译:《解释性交往行动主义:个人经历的叙事、倾听与理解》,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保尔·汤普逊:《过去的声音:口述史》,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916年9月1日,蔡元培接到北京政府教育总长范源濂的电报,敦请其回国就任北大校长一职。电文曰:“国事渐平,教育宜急。现以首都最高学府,尤赖大贤主宰,师表群伦,海内人士,成深景仰。用特专电敦请我公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一席,务祈鉴允,早日归国,以慰瞻望。”见高平叔撰著:《蔡元培年谱长编(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613页;又见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载钟叔河、朱纯编:《过去的学校》(回忆录),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年11月版,第2页。
    [2]1916年12月26日,总统黎元洪发布命令:“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见《晨钟报》1916年12月27日。1917年1月4日,蔡元培正式到北京大学视事,发布就职通告:为通告事:民国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奉大总统令:“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此令。”等因,奉此,元培遵于六年一月四日到校就职。除呈报外,特此通告。见高平叔撰著:《蔡元培年谱长编》(中),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3]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载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页。
    [4]1月15日 经教育部批准,陈独秀在北京大学正式就职,并在校内公布。陈独秀来北京后,《新青年》编辑部也迁至北京,社址在北池子箭杆胡闹9号陈独秀家中。王光远编:《陈独秀年谱:1879-1942》,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第35页。
    [5]1917年9月21日,北京大学新学年开学典礼,胡适作《大学与中国高等学问之关系》的讲演。开学后,讲授英文文学、英文修辞学和中田古代哲学三门科目;每周12学时,月薪280元大洋、12月 北京大学哲学研究所创办,自任主任,开始哲学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同时兼英文科的教授会主任。见《胡适简明年谱》,载《胡适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21页。
    [6]司马朝军著:《黄侃年谱》,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0页。
    [7]沈伊默:《我和北大》,载钟叔河、朱纯编:《过去的学校》(回忆录),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年11月版,第30-45页。
    [8]“沿革纲要”,《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1918年),第1页。
    [9]“沿革纲要”,《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1918年),第1-6页。
    [1]关于女高师三幢红楼的建筑风格及其格局,主要依据校舍图和学校照片(《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1918年。)与程俊英的回忆复原(程俊英:《回忆郑公二三事》,《图书馆杂志》1985年第2期。)。
    [2]《学部奏遵议设立女子师范学堂折光绪三十四年六月初六日(1908年7月4日)》,琚鑫圭、童富勇、张守智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实业教育 师范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765-767页。
    [1]《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1918年),第91-107页。
    [2]“立学规则”,《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1918年),第7页。
    [3]有关教会大学招收女生的记载参见金林祥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六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34-435页。
    [4]一般认为,中国大学首开女禁,始于1920年2月北京大学设立女生旁听席并于同期招收3位女旁听生。(朱有王献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1月版,第87、97页。)但是,新近研究表明(金林样著:《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55页。),在此之前一些私立高校就已开始招收女生,如1916年上海大同书院开始招收女生。(《大同大学史略》,朱有王献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1月版,第164-165页。)1919年12月7日在蔡元培担任馆长的北京华法教育会创设的法文高等专修馆中招收女生两名。(高平叔著:《蔡元培年谱长编》(中),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62页;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66页。)
    [1]舒新城编:《近代中田教育史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第202页。
    [2]荣庆、张百熙、张之洞:《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朱有王献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72-573页。
    [3]张素玲:《女大学生与中国现代教育——1900-1930年代》,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度博士学位论文,第98-99页。
    [4]《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全国女子学堂统计表》,朱有王献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49-650页。
    [5]《学部奏详议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折光绪三十三年正月二十四日(1907年3月8日)》,琚鑫圭、童富勇、张守智编:《中图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实业教育 师范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573-574页。
    [6]朱有王献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科》(第二辑·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57-674页。
    [7]辛亥革命前,蔡元培曾表示女子教育应以培养虚无主义,革命党人为宗旨。但是民田以后,他即明确表示女子教育应因时更易,尽管他认为两性在生理和心理上并非没有差异,女子教育的目的也并非拒斥“良母贤妻”,但是也不当仅限于贤妻良母,对于女性个体的求学欲望和深造需求应该予以满足。尽管这一言论发表在1913年蔡辞去教育总长之后,但是应该能够反映他拟定教育政策时的思想。(《养成优美高尚思想——在上海城东女学演说词》(1913年6月),载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3册),第301-307页。)1920年蔡元培在回答关于“大学开女禁”的提问时,曾指出“教育部所定规程,对于大学学生,本无限于男子之规定”,因此也就无所谓“开女禁”。这段话通 常被理解为是蔡元培智慧的一种体现:巧妙利用教育政策的“漏洞”,绕开教育部的批准而直接实行男女同校。该说不无道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蔡元培作为民国后的第一任教育总长,曾经直接参与教育政策的拟定,因此,对于这一“漏洞”的产生他理应负有“责任”。换句话说,这个“漏洞”很可能是他当时的有意为之。尽管蔡的女子教育思想因时局变化有所不同,但是其中仍然有基本的一贯性:两性之间虽然存在差异,但是从天赋人权,男女平权的角度来看,都应该享有充分发展其个性、塑成健全、独立人格的权力。在孙中山这里,则表达了天赋人权,男女平权既是女子接受教育,享受发展其潜能的权力的基础,同时也是促成两性之间真正平权的根据和手段。参见《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2-53、438、358页。
    [1]张承荫:《论北京宜速设立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之必要》,《都市教育》1915年第20期,北京档案馆资料。
    [3]《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1918年),第6-7页。
    [1]《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1918年),第14、21页。
    [2]《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1918年),第20-21页。
    [3]《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1918年),第10-11页。
    [1]注:该科内容字迹模糊,无法辨认。
    [2]《北洋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光绪三十三年(1906年)》,琚鑫圭、童富勇、张守智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实业教育 师范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760-763页。注:本表为第一部偏重文科的科目。
    [1]参考如下材料:“现任外堂职教员表”、“现任内堂职教员表”,《北京女子师范学校》(1918年),第91-94页;程俊英:《程俊英自传》,载朱杰人、戴从喜编:《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81-289页:《国文部学科课程一览并教授概况》,《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3期),附录,第5-9页。
    [2]程俊英:《忆“五四”前后的冯沅君》,《文学报·文学副刊》1991年5月9日第三版。
    [3]《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1918年),第21页。
    [4]《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1918年),第67页。
    [5]“现任内堂职教员”,《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1918年),第93页。
    [6]陈漱渝著:《鲁迅与女师大学生运动》,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2月版。
    [7]“舍务部学监主任职责”,《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1918年),第45-47、93页;程俊英:《忆“五四”前后的冯沅君》,《文学报·文学副刊》1991年5月9日第三版。
    [1]《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1918年),第67页。
    [2]冯友兰:《参观北京中等学校记》(1918年6月),冯友兰著、涂汉光纂:《三松堂全集》(第13卷)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17-618页。
    [3]程俊英:《忆“五四”前后的冯沅君》,《文学报·文学副刊》1991年5月9日第三版。
    [4]“学生家属接待内规”,《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1918年),第40页。
    [5]“各学监职责”,《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1918年),第48页。
    [6]冯友兰:《参观北京中等学校记》(1918年6月),冯友兰著、涂汉光纂:《三松堂全集》(第13卷)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17-618页。
    [7]《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1918年),第27-28页。
    [8]冯友兰:《参观北京中等学校记》,载于《北京大学日刊》中华民国七年六月二十日、二十六日二十七日、二十八日。引自冯友兰著、涂汉光纂:《三松堂全集》(第十三卷),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第617-618页。
    [9]孙继绪:《北京女子高等师范》,琚鑫圭、童富勇、张守智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实业教育 师范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032页;程俊英:《忆“五四”前后的冯沅君》,《文学报·文学副刊》1991年5月9日第三版。但是两人关于服装的颜色和样式略有出入,程俊英回忆说是草绿色爱国布,这里采用孙继绪的 说法。
    [1]“食室规约”,《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1918年),第23页。
    [2]“卧具之规定”,《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1918年),第39页。
    [3]顾颉刚:《蔡元培先生与五四运动》,载钟叔河、朱纯编:《过去的学校》,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10-17页: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载《过去的学校》,第1-9页。
    [4]冯友兰:《参观北京中等学校记》,载于《北京大学日刊》中华民国七年六月二十五日、二十六日二十七日、二十八日。引自冯友兰著、涂汉光纂:《三松堂全集》(第十三眷),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第617-618页。
    [1]琚鑫圭、童富勇、张守智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实业教育 师范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765-767页。
    [2]顾颉刚:《蔡元培先生与五四运动》,载钟叔河、朱纯编:《过去的学校》,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10-17页。
    [3]《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1918年),第3页。
    [4]《现时各年级学生一览表》,载《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1918年),第108-109页。
    [5]《现时各年级学生一览表》,载《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1918年),第108-109页。
    [1]程俊英:《忆“五四”前后的冯沅君》,《文学报·文学副刊》1991年5月9日第三版。
    [2]苏雪林:《关于庐隐的回忆》,《文学》1934年8月1日第3卷第2号。
    [3]程俊英:《儿时的故乡》,《福建画报》1984年9月第9期。
    [4]程俊英:《落英缤纷》,手稿,第19-20页。
    [1]程俊英:《诗趣》,《新民晚报》1988年5月24日第八版,此据手稿。
    [2]蜞,蝉。
    [3]程俊英:《儿时的故乡》,《福建画报》1984年9月第9期。
    [1]程俊英:《诗趣》,《新民晚报》1988年5月24日第八版,此据手稿。
    [2]程俊英:《儿时的故乡》,《福建画报》1984年9月第9期。
    [1]“现任内堂职教员”、“曾任内堂职教员表”,《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1918年),第93-107页。
    [2]程俊英:《一九八零年“三八”节有感》,华东师范大学校刊《上海师大》1980年3月13日第四版。
    [3]程俊英:《程俊英自传》,载朱杰人、戴从喜编:《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81-289页;又见程俊英:《儿时的故乡》,《福建画报》1984年9月第9期。
    [4]1918年6月,《新青年》出版“易卜生专号”,登出胡适和罗家伦翻译的《娜拉》全本,胡适写了一篇《易卜生主义》,提出健全的个人主义.胡适:《<中圈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1935年9月3日),《胡适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4页。
    [4]鲁迅:《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64页。
    [5]“沿革纲要”,《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1918年),第6-7页。
    [6]程俊英出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阴历四月二十六日。即公历1901年6月12日。张素音老师口述资料。
    [1]《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1918年),第20页。
    [2]程俊英:《程俊英自传》,载朱杰人、戴从喜编:《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81-289页。
    [3]程俊英:《落英缤纷》,手稿,第19-22页。
    [4]程俊英:《落英缤纷》,手稿.第19-22页;又见程俊英:《回忆女师大》,《档案与史学》1997年第1期。
    [5]顾颉刚:《蔡元培先生与五四运动》,载钟叔河、朱纯编:《过去的学校》,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10-17页。
    [1]张素音老师的口述资料:另参见戴从喜:《程俊英先生生平著述简表》(初稿),朱杰人、藏从喜编:《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5-401页。
    [2]事实上,在程树德没有续娶之前,他和缇珉的关系就非常疏淡,除去将大量时间用于读书、科举、著述之外,很少与妻子交流,以至于沈缇珉曾表示自己婚前理想中李清照和赵明诫相与共学的情景化为泡影。见蒋丽萍、程俊英著:《女生·妇人——“五四”四女性肖像》,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215-217页。注:此书虽系小说,是作家蒋丽萍根据程俊英先生的《落英缤纷》小说原稿改写而成。但是其中多数内容都经过程俊英先生的审阅和认可,因此,这里的记述当近于事实。此外,树德所纳的侧室并非比缇珉更有才学的女子,而是缇珉的陪嫁丫鬟。据说是一位不识字,相貌平平,却非常贤惠的女子。这位女子就是后来程舜英先生的母亲。据程舜英先生回忆,母亲虽然不识字,却非常慈爱,在家里很懂得规矩,由于出身低微,既要服侍程树德,也对夫人毕恭毕敬,家中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和忍受,往往对于自己的孩子却顾不上过多关爱。或许是因为操劳过度,年仅30余岁便去世了。两位妻子过世后,子女们曾为年老体衰的父亲先后物色过几位妻子,不过事实上她们更多扮演着“丫鬟”角色,照顾程树德的饮食起居,大多没有什么知识。此据程舜英先生的口述资料,2007年6月16日。
    [3]在程俊英对自己幼年教育经历的回忆中,父亲程树德往往是缺席的,当她考中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专修科时,对于树德而言,更重要的仍然是“体统”,而并非发展其潜能,增长见识。程舜英先生出生于1920年,舜英记得幼时父亲程树德非常忙碌,“根本和我们没有接触的机会”。在上小学前,自己曾在家塾读过书,但是男孩女孩的教育还是有些区别的,虽然具体已记不清,自己基本上处于“无人问津”的自由自在状态。直到后来,是大姐有一次回家提醒父亲,舜英该进学校读书了,父亲似乎才意识到这个问题。舜英进的是附近一个非常糟糕的“协化小学”,一进学校读的就是四年级。与之相比,舜英记得对大哥的早期教育父亲是很上心的,可惜大哥不喜欢读书,父亲虽痛心却没有办法。由此看来,对子女的教育和期望上,程树德是存在性别差异的。但是,当女儿忽然表现出“才明绝异”时,他倒也关心。大约是1933年,舜英出乎意料地越级考上当时的重点学校“女一中”,父亲才开始对她重视起来,因为女一中离家远,父亲曾专门派人力车接送,早上送去,下午接回,但是后来因为经济原因,也只维持了一年。舜英还记得,家中三姐自幼聪颖喜好读书,父亲也曾表露过特别关爱。三姐后来患上腹膜炎,当时这个病没法治,记得父亲曾专门祈祷,说愿意自己减寿,也希望让她好起来。这样看来,性别又似乎不那么重要。但是她记得父亲经常强调:女子上学读书,无非是图个好嫁妆。因为在当时,女性接受教育已经相当普遍,而多数有知识、地位的男性已大多倾向于寻找有教育背景的伴侣。此据程舜英先生的口述,2007年6月16日。
    [1]程俊英:《回忆女师大》,《档案与史学》,1997年第1期。
    [2]冯友兰著:《三松堂自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页。
    [3]赵金钟著:《冯友兰家族文化史》,武汉:长沙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
    [4]冯友兰:《三松堂自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页。
    [5]玉文之所以如此重视子女的教育,恐怕和他早年的经历有很大关系。玉文出生不久,家道已经衰落。不过,因为父亲有个武秀才的出身,当地人尚不敢轻视冯家。玉文八岁时,父亲殿吉去世,玉文成了孤儿。孤儿寡母支撑门庭,尝尽世态炎凉,还常常受到歧视,甚至是凌辱。带头欺负冯家的名叫李汉非,也是武秀才出身,当地一霸。有一次,玉文想择地盖房子,经过一番周旋,李汉非终于答应划一片宅基地给他,不想竟然是街东北清水河边的一块乱坟岗,还为此讹了冯家一笔地契钱。玉文以后的冯氏家族就是从这块乱坟地上发展而来。赵金钟著:《冯友兰家族文化史》,武汉:长沙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
    [1]冯友兰著:《三松堂自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3页。
    [2]《梅村府君墓志铭》,载《梅村诗稿 梅花窗诗草 复斋诗集》,冯宗璞先生藏书。
    [3]冯云异:《梅花窗诗草·序》,载《梅村诗稿 梅花窗诗草 复斋诗集》,冯宗璞先生藏书。
    [1][美]高彦颐著,李志生译:《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美]曼素恩著,定宣庄、颜宜葳译:《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张仲礼著:《中国绅士:关于其在十九世纪中国社会中的作用的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75-90页。
    [3]Benjamin Elman,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0,pp.146-157.
    [4]陈宏谋:《五种遗规·教女遗规序》,上海:上海经纬书局1935年版。
    [5]冯友兰著:《三松堂自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6页。
    [6]冯友兰:《先妣吴太夫人行述》,载冯友兰著、涂汉光纂:《三松堂全集》(第13卷)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73-879页。
    [1]冯友兰著:《三松堂自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6页。
    [2]冯友兰:《先妣吴太夫人行述》,载冯友兰著、涂汉光纂:《三松堂全集》(第13卷)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73-879页。
    [1]冯友兰著:《三松堂自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24页。
    [2]冯友兰:《沅君幼年轶事》,《文史哲》1986年第6期。
    [3]冯友兰著:《三松堂自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1-22页。
    [1]冯友兰著:《三松堂自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5-27页。
    [2]冯友兰著:《三松堂自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7页;又见冯友兰:《沅君幼年轶事》,《文史哲》1986年第6期。
    [3]大约在1929年左右,冯淑兰更名为“冯沅君”,其后一直沿用。
    [4]《冯沅君自传》,手稿。
    [1]冯友兰著:《三松堂自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3页。
    [2]冯友兰著:《三松堂自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7-37页。
    [3]《冯沅君自传》,手稿。
    [4]冯云异:《梅花窗诗草·序》,《梅村诗稿 梅花窗诗草 复斋诗集》,冯宗璞先生藏书。
    [5]冯士均:《梅花窗诗草》,《梅村诗稿 梅花窗诗草 复斋诗集》,冯宗璞先生藏书。
    [1]引自钱钟书著:《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10页。
    [2]章学诚:《妇学》,《香艳丛书》(第二集·卷4),1914年上海印本。
    [3]赵一士:《梅花窗诗草·题词》,《梅村诗稿 梅花窗诗草 复斋诗集》,冯宗璞先生藏书。
    [4]弗吉妮亚·伍尔芙著,瞿世镜译:《一间自己的房间》,《论小说与小说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05-107页。
    [5]冯淑兰:《本校十周纪念会序》,《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1期),1919年6月版,诗文,第6-7页;另见陆佩如:《忆沅君——沉痛悼念冯沅君同志逝世四周年》,《新文学史料》,1975年第3期。
    [6]朱淑真:《断肠集·自责》。
    [1]程俊英的母亲沈缇珉,因丈夫续娶,郁郁寡欢,年仅五十二岁,患乳腺癌病逝。程俊英:《落英缤纷》,手稿,第19页;张素音老师口述资料。
    [2]冯友兰著:《三松堂自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7-38页。
    [3]冯友兰著:《三松堂自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8页。
    [1]冯友兰著:《三松堂自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8-39页。
    [2]本部分主要参考《庐隐自传》,第一出版社1934年6月15日版,引自林伟民编选:《海滨故人——庐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170-194页。除特别标示外,皆出自此书,不再逐一加注。
    [1]《七十年来的慕贞》,北京私立慕贞女校编《慕贞校刊》,1941年。
    [2]罗苏文著:《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0-71页。
    [1]对于这段教育经历,庐隐自己的陈述是:民国以后,她考取了国立高等小学,“年假后这个小学,打算扩充,开办一班师范预科”。考中后,在这所学校住读五年。这所学校据她自己说就是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根据北京女子师范学校的官方记录来看,庐隐确实曾就读于这所学校,是该校1916年6月的讲习科毕业生(“中华民国五年六月讲习科毕业生”名录,《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第146页。)然而,事实上,这所学校的前身并非高等小学,而是1908年设立的京师女子师范学堂。因此庐隐关于“年假后这个小学,打算扩充,开办一班师范预科”的回忆便与事实不符,很可能是她自己的主观想象。因此,关于庐隐当时进入的学校,一种可能是该校附属两等小学堂的高等科, 一种则可能是这所学校的师范预科。对于民国前后的这段历史,校史中有这样的记载:宣统三年“八月二十一日,试新生取七十四名。完全科初级休业一年期满,名日甲班,此次取四十四人,别为乙班,并更名日本科,余三十人为简易科,班次戊,简易戊班国变散去。十月学生毕业者四十七人,是为简易丁班。中华民田元年五月初七日,任吴鼎昌为校长,教育部照会。五月二十九日,更名曰“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教育部颁发木质印记。自宣统三年九月停课至本年六月学生陆续回校。是月,开讲演会,自七月抄止。八月试新生,取三十三名,编入本科。二年三月廿六日,胡雨人为校长,教育部令。”(“沿革纲要”,《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第3-4页。)庐隐自称在师范预科读了五年,据此推测,她毕业的时间当在1917年的6月。但是官方记载的是1916年6月。此外,她称毕业时没有继续深造的机会。然而事实上,1917年8月她的母校即添设国文教育专修科一班,公开试取新生。作为本校学生,若恰在此时毕业的话,不知道这个消息似乎不合情理。因此,庐隐关于五年学习的陈述不太可信。再结合校史中关于1912年“八月试新生,取三十三名,编入本科”(《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第3页)、该校对于修业年限的规定是“预科一年,本科四年”的纪录(同上书,第8页),笔者推测,庐隐最初进入的并非她印象中的国立高等小学,而是北京女子师范学校的预科,或者相当于预科性质的简易科。1912年8月,而非“年假”以后,她考入该校师范本科,读书四年,于1916年6月毕业。若加上此前在预科(庐隐印象中的高等小学)读书的一段时期的话,是四年有余。庐隐在回忆时很可能把这段时间也加了进去,故得“五年”。
    [1]《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1918年),第14页。
    [1]苏雪林:《关于庐隐的回忆》,1934年8月1日《文学》第3卷第2号。
    [1]《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1918年),第14、21页。
    [1][美]伊沛霞著,胡志宏译:《内闱——宋代妇女的婚姻和生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版,第18-23页。
    [2]罗苏文著:《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4、69-70页。
    [1]朱有王献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73页。
    [2]苏雪林:《我的学生时代》,《妇女新运》1942年第5期。
    [1]程俊英:《五四时期的北京女高师》,北京师范大学校史资料室编:《五四运动与北京高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4-130页。
    [2]程俊英:《回忆女师大》,《档案与史学》1997年第1期。
    [3]程俊英回忆说,她们忍受了一年,终于在学年末提出撤换教师的要求,方还不得不另请高明,然后才有陈中凡的前来任教。程俊英对这件事情的回忆有很多次,应该属于事实,不会是“编造”。但是上书校长请求替换老师的具体时间则有出入。根据方还写给陈中凡的信来看,1918年3月方还就已经通过王家吉的介绍确定聘请陈中凡:而冯友兰在1918年6月参观该校时记录说,当时陈中凡已经在图文专修科任教;再者,从《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中“现任外堂教师名录”和“曾任内堂教师名录”(第91、106页。)来看,在1918年2月本书印行前后,截礼已离开该校,而潘树声尚在任职。据此,女生们“起义”事件发生的确切时间当在1918年2月以前,即应该在截礼去职和陈中凡到来之前(潘树声可能尚未去职,因此才有方还的寻找老师。)再结合该校一学年三学期的规定(“一学年分为三学期,自八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为第一学期,自一月一日起至三月三十一日为第二学期,自四月一日起至七月三十一日为第三学期。”《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第8页。),笔者推测该事件可能发生在1917年的12月前后,是在女生们就读一学期之后的事情。而陈中凡则于春假后(即1918年4月1日后)来到该科任教。当然,这些推测的一个前提基础是程俊英关于女生们提出撤换“戴礼”、“潘树声”的要求属实,并且大约发生在同期。此外,关于陈中凡任教该科具体时间的考辨参见第二章注释。程俊英的回忆参见程俊英:《忆“五四”前后的冯沅君》,《文学报·文学副刊》1991年5月9日第三版;程俊英:《五四时期的北京女高师》,北京师范大学校史资料室编:《五四运动与北京高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4-130页;程俊英:《陈中凡老师在女高师》,载吴新雷编:《学林清晖——文学史家陈中凡》,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1-57页。
    [1]方还:《序》,《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方还小传”,昆山市蓬朗镇镇志编纂委员会编:《蓬朗镇志》,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6月版,第242、293-294页。
    [2]杜学元著:《中国女子教育通史》,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55页。
    [3]金天翻著:《女界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80页;丹忱:《论复女权必以教育为预备》(1905年),载朱有王献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82-584页。
    [4]《论男女同学之利弊》(1906年),载朱有王献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83-684页;陆费逵:《男女共学问愿》(1910年),载朱有王献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84-686页。
    [5]参见第一章“二、改组缘起”。
    [1]关于陈中凡初到该校的任职情况,存在两种说法:其一,据程俊英的说法,陈中凡初到该校,即被聘为国文教育专修科的级部主任。“经过校长、介绍人、陈老师三方的面商,决定聘请陈老师担任级任及“经学通论”、“诸子通谊”、“文字学”三门课程。”其二,陈中凡初到该校只担任国文教育专修科的图文教员,并未马上出任级部主任。在这里,笔者采用第二种说法,依据如下:1)根据陈中凡的自述和陈中凡年谱和传略来看,他于1918年8月到该校兼任国文科教员,并未提到出任主任一事。(参见《陈中凡自述》,载《世纪学人自述》(第一卷),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1页;姚柯夫编著:《陈中凡年谱》,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17页;姚柯夫:《陈中凡教授传略》,载陈中凡著,柯夫编:《清晖集·附录》,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5月版,第317页。)2)从方还的聘函来看,只说聘请陈中凡担任国文教师,教授三门课程,并未提及主任一事。3)《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艺会刊》(以下简称《文艺会刊》)是该级女生在陈中凡的组织下自主创办的刊物,其中不仅刊载这群女生在文学艺术研究方面的大量习作,还即时性地记载了该校的学年大事。从《文艺会刊》第1期登载的《本学年本校纪事》来看,纪事时间的上限起自1918年8月,下限延伸到1919年5月11日,其中,明确记载着“1919年1月陈中凡被聘为国文科主任”一事,但对于1918年8月陈中凡是否就任国文科主任一事并未提及。(《本学年本校纪事》,载《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学艺术研究会刊》(第一期),1919年6月,记载,第4页。)据此不难推断,如果陈中凡在1918年8月即出任图文科主任的话,该处必有记载。既然没有,辅之上述陈中凡的自述和方还的来信,笔者断定,其时陈中凡初到女师时还仅仅是担任国文教员。
    [2]《方还致陈中凡书信》,载吴新雷、姚柯夫等编著:《清晖山馆友声集——陈中凡友朋书札》,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46-549页。
    [1]李贵连、孙家红、李启成、俞江编:《百年法学——北京大学法学院院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第93页、顾颉刚:《蔡元培先生与五四运动》,钟叔河、朱纯编;《过去的学校》,湖南教育出版杜1982年版,第11页。
    [2]程俊英:《回忆女师大》,《档案与史学》,1997年第1期。
    [1]姚柯夫著:《陈中凡教授传略》(1983.12),载陈中凡著,柯夫编:《清晖集·附录》,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5月版.第316页。
    [2]陈中凡:《先叔父惕庵府君行述》.载陈中凡著,柯夫编:《清晖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119-121页。
    [3]陈中凡:《自述读书时事》,《陈黻宸年谱》,载陈德溥编:《陈黻宸集》(下),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6月版,第1216页。陈中凡在北京大学哲学门师从陈黻宸三年,对此,陈中凡记曰:“余肆版成均,从先璃安师讲学三年,其所启悟者甚众,论难发蒙,欣然交契,师生之谊,何减天伦。”见陈中凡:《先师陈君衰词》,载《清晖集》,第177-178页。又载陈德溥编:《陈黻宸集》(下),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6月版,第1231页。
    [4]陈中凡:《北大哲学会启》,载陈中凡著,柯夫编:《清晖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142-143页。
    [5]陈中凡:《陈中凡自传》,载《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第一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
    [6]周作人著:《知堂回忆录》,香港:三育图书有限公司1980年版,第312-316页。
    [1]陈中凡:《陈独秀先生印象记》,《大学月刊》1941年第9期。原文署名为“觉玄”。
    [2]在陈中凡自述中并未提及拜入刘师培门下,更没有提到具体的时间。但是,从陈中凡执笔《仪征刘先生行述》(见《刘师培全集)(第一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14-15页。)、撰写《刘师培<周礼古注集疏>跋)(“中华建国之八年秋九月,钟凡北旋故都,拜谒先师仪征刘君于寓庐。君以肺病沈绵……”,刘师培在病危时嘱托遗稿整理刊印事宜。见陈中凡著,柯夫编:《清晖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247-248页。),可以断定陈中凡曾师从刘师培无疑。陈中凡的弟子们大多认为1914年陈中凡入北京大学哲学门读书后即师从刘师培,并认为当时蔡元培已执掌北京大学,笼络刘师培等学者,遂有陈中凡从其游的事情。(姚柯夫:《陈中凡教授传略》,载吴新雷编:《学林清晖——文学史家陈中凡》,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然而事实上,1916年底蔡元培才接受委派出任北大校长,并于是年秋邀请刘师培任教。因此,这种说法似难成立。1917年秋陈中凡毕业后执教预科补习班,同时入研究所读研究生。而此时刘师培任教北大后,也恰在国文门担任导师,我们推测陈中凡很可能这时成为刘师培的及门弟子。
    [3]姚柯夫著:《陈中凡教授传略》(1983.12),载陈中凡著,柯夫编:《清晖集·附录》,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5月版,第317页。
    [4]陈中(钟)凡:《蔡孑民先生对于史学上的计划》,《责善》半月刊,第1卷第2期(1940年4月1日):引自陈平原、郑勇编:《追忆蔡元培》,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第231-232页。原文署名为“仲凡”。
    [5]关于陈中凡任教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国文专修科的时间存在两种说法:一说是,1918年的8月:一说是1918年的4月。持第一种说法的是陈中凡自己和他的学生程俊英以及陈中凡的后期弟子。(陈中凡:《陈中凡自传》,载《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第一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程俊英:《陈中凡老师在女高师》,载吴新雷编:《学林清晖——文学史家陈中凡》,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1-57页。(该文最初载于南京大学古典研究所编:《古典文献研究》(1989-1990),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5月版。)姚柯夫编著:《陈中凡年谱》,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17页;姚柯夫:《陈中凡教授传略》,载陈中凡著,柯夫编:《清晖集·附 录》,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5月版,第317页。)第二种说法主要来源于方还致陈中凡的聘函和冯友兰的当时记录。据方还聘函的内容和日期来看,在1918年3月25日已与陈中凡商定春假开学后任教,所教课程、内容、薪金都已确定,具体任课时间将在春假内订定,并且月薪72元已经寄赠。(《方还致陈中凡信》的内容参见论文第66页。)女师一学年分为三学期,春假是在“四月一日起四月七日止”。(《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第8页。)据此,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陈中凡应该是在1918年4月7日开学后任教。冯友兰与陈中凡在北大哲学门交厚,冯比陈晚一级,属于陈的学弟,两人曾在1917年共同发起组织北大第一个学术性社团哲学研究会,陈毕业时,冯等还特意欢送。因此,冯对于陈的动向应该是非常清楚的。根据冯在1918年6月毕业前,参观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后,当即公开发表的一份记录来看,陈中凡当时已在专修科执教,并且他所说的任教内容与方还信中所提也相当吻合,这说明并非一般的推测或泛泛了解。(冯友兰:《参观北京中等学校记》,载冯友兰著:冯友兰著、涂汉光纂:《三松堂全集》(第13卷)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17-618页。)再考虑到陈中凡对1918年8月这一日期的回忆是在60多年以后,而陈的弟子程俊英和其他后期弟子的相关记述都写于陈这篇回忆文字之后,因此很有可能是直接沿用陈的回忆。因此,我们更倾向于相信第二种说法。
    [1]《刘师培致信陈中凡》、《黄侃致信陈中凡》,载吴新雷、姚柯夫等编著:《清晖山馆友声集——陈中凡友朋书札《,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91-192、223-224页;程俊英:《陈中凡老师在女高师》,载吴新雷编:《学林清晖——文学史家陈中凡》,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1-57页。
    [2]“八年一月,开教务会议,请陈斟玄先生为国文科主任”,见《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一期),记载,第4页;关于主任职责参见《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1918年),第43页。
    [3]程俊英:《陈中凡老师在女高师》,载吴新雷编:《学林清晖——文学史家陈中凡》,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1-57页。
    [1]陈中凡:《学术进步之途径》,《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1期),1919年6月版,讲演,第11-13页。
    [1]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余英时文集·现代学人与学术》(第五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8页。
    [2]徐复:《序》,载万仕国著:《刘师培年谱》,扬州:广陵书社2003年版。
    [3]姚永朴(1862-1939),号仲实,号素园,安徽桐城人。民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著有《蜕私轩集》、《蜕私轩续集》、《文学研究法》、《史学研究法》等。
    [4]司马朝军著:《黄侃年谱》,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9页。
    [5]许嘉璐:《黄侃先生的小学成就及治学精神》,原载《训诂研究》,1981年第一辑;引自程千帆、唐文编:《黄侃的生平和学术——量守庐学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11月第2版,第45-82页。
    [6]陆敬:《黄季刚先生革命事迹纪略》,载程千帆、唐文编:《黄侃的生平和学术——量守庐学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11月第2版,第14页。
    [7]殷孟伦:《谈黄侃先生的治学态度和方法》,载程千帆、唐文编:《黄佩的生平和学术——量守庐学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11月第2版,第39页。
    [1]司马朝军著:《黄侃年谱》,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0页。
    [2]钱穆著:《现代中国学术论衡》,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序,第1-2页。
    [3]程千帆:《忆黄季刚老师》,载程千帆、唐文编:《黄侃的生平和学术——量守庐学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11月第2版,第153-154页。
    [4]周作人:《知堂回想录》,香港:三育图书有限公司1980年11月版,第481-482页。
    [5]程千帆:《忆黄季刚老师》,载程千帆、唐文编:《黄侃的生平和学术——量守庐学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11月第2版,第155页。
    [1]冯友兰著:《三松堂自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7页。
    [2]刘赜:《师门忆语》,载程千帆、唐文编:《黄侃的生平和学术——量守庐学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11月第2版,第103页。
    [3]陶希圣:《北京大学预科》原载台湾《传记文学》第3卷第4期,1963年10月,引自《北大旧事》,第190页。
    [4]《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1期),1919年6月版,记载,第5页。
    [5]程俊英:《陈中凡老师在女高师》,载吴新雷编:《学林清晖——文学史家陈中凡》,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1-57页。
    [1]万仕国著:《刘师培年谱》,扬州:广陵书杜2003年版,第139-201、240-258页。
    [2]刘峻:《诗人黄节的思想和风格》,载刘斯奋选注:《黄节诗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08页。
    [3]赵慎修编著:《刘师培·评传》,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3-54页。
    [4]《北京大学文科一览》(1918年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
    [5]《文科本科现行课程》,《北京大学日刊》,1917-11-29。
    [6]《北京大学文科一览》(1918年度),北京大学圈书馆藏。
    [7]《国立北京大学八年至九年度学科课程一览》,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注:刘师培于1919年11月20日去世,故该学年仅完成小部分的教学任务。
    [8]杨亮功:《早期三十年的教学生活》,《杨亮功先生丛著》,台北: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661页。
    [9]冯友兰著:《三松堂自序》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25页。
    [1]蔡元培:《刘君申叔事略》,《刘申叔遗书》,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8页。
    [2]《国文研究所研究科时间表》,《北京大学日刊》,1917-12-04.注:按研究所规则规定,凡本校毕业生都可以志愿入所研究,本校高年级学生及与本校毕业生有同等程度的学者,经研究主任或校长认可后亦皆可入所研究,这些人均称为研究员。
    [3]《北京大学文科一览》(1918年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
    [4]《文科国文学研究所启事》,《北京大学日刊》,1919-03-20。
    [5]陈中凡:《蔡孑民先生对于史学上的计划》,《责善》半月刊,第1卷第2期(1940年4月1日);引自陈平原、郑勇编:《追忆蔡元培》,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第231-232页。原文署名为“仲凡”;万仕田著:《刘师培年谱》,扬州:广陵书社2003年版,第266页。
    [6]《刘师培致<公言报>函》,《北京大学日刊》,1919-03-24。
    [7]周作人:《知堂回想录》,香港:三育图书有限公司1980年11月版,第430-431页。
    [8]“斟玄我兄左右:昨接来函,将女校授课时间改至星期六一至三,至为妥善,顷又接女校教务处函,内言“授课时间列在星期四及星期六下午三至四”,与前函不合,祈仍照前函改订。又,授课伊始,须略事预备,定于下星期开始授课,亦祈查照为荷!此询 道鋖! 师培拜启 星期三《刘师培致陈中凡书信》,载吴新冒、姚柯夫等编著: 《清晖山馆友声集——陈中凡友朋书札》,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91-192页。
    [1]《方还致陈中凡书信》,载吴新雷、姚柯夫等编著:《清晖山馆友声集——陈中凡友朋书札》,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46-549页。
    [2]程俊英:《陈中凡老师在女高师》,载吴新雷编:《学林清晖——文学史家陈中凡》,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1-57页。
    [3]程俊英:《程俊英自传》,朱杰人、戴从喜编:《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2页。
    [4][美]周策纵著,周子平译:《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3-274页。
    [5]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1917年1月第2卷第5号,《胡适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28页。
    [1]《新青年》1917年2月1日第2卷第6号;又见1917年3月1日第3卷第1号,“通信”栏。
    [2]傅斯年评论文学改革的文章发表在1918-1919年间的《新青年》和《新潮》杂志上,见欧阳哲生主编:《傅斯年全集》(第1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林纾:《林琴南致蔡元培函》,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4年版,第272-275页。
    [4]司马朝军著:《黄侃年谱》,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1-132页:万仕国著:《刘师培年谱》,扬州:广陵书社2003年版,第269页。
    [1]《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1918年),第20-21页。
    [1]按照表内每周课时计算,合计应该为32,但原表中此处为23,推断为笔误。
    [2]按照表内每周课时计算,合计应该为32,但原表中此处为23,推断为笔误。
    [3]《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1期),1919年6月版,记载,第5页。
    [1]《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1期),记载:详情参见论文附录1:3-1:8。
    [2]在《文艺会刊》第1期登载的23篇论说文中有4篇专论文学革命相关议题的文章:罗静轩《改革文学管见》、粱惠珍《文言合一之研究》、高晓岚《文字读音统一之商榷》、程俊英《文言合一之研究》,而从其主张来看,多是反对大于支持。此外,其他论说文虽未专论相关议题,也多有所提及。《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1期),论说,第1-45页。
    [3]《1917年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改组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呈文》,朱有王献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68-669页。呈文全文如下: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呈为改组女子南等师范,请予核准事。窃属校于民国六年二月呈递节略筹改高等,蒙批在案,嗣于八月间添设附属中学二班,即行停招师范预科,添设教育国文专修科。七年八月续招图画手工及博物专修科二 班,凡以为实行改组计也。惟是各省女子师范中学毕业日多,属校名称未改,而岁办专科,升学之人或不无中道回皇转生疑沮,时今所需势不容缓。兹拟先行改定名称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即日拟定简章从事改组,并通行各省区定期招生。所有改组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缘由,理合备文呈请大部棱准施行。谨呈。
    补充说明:从呈文内容来看,该文呈递之期应该在“七年八月续招图画手工及博物专修科二班”之后,因此,呈递的时间大约在1918年8月以后。但是从朱书中该呈文的标题(1917)及其摘自期刊年月(六年)来看,时间却是1917年。这里存在时间出入,很有可能朱书录入时有误,1917年的标题为编者所加而非当时的标题。
    [1]“职务规则”,《北京师范学校一览》(1918年),第41-58页。
    [2]《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演讲,第11页:附录,第3页。
    [3]程俊英:《陈中凡老师在女高师》,载吴新雷编:《学林清晖——文学史家陈中凡》,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1-57页。
    [4]这是朱熹援引颜之推的话强调女子如果参与朝政或家政,其结果是危险的。朱熹、张伯行:《小学集解》,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35页。
    [5]朱熹:《四书五经·诗经集传》,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版,第150页。
    [1]《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1期),论说,第1-45页。
    [2]丁守和主编:《五四图史》,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年,第83-108页。
    [3]程俊英:《五四时期的北京女高师》,北京师范大学校史资料室编:《五四运动与北京高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4-130页;另见《陈中凡自述》,载《世纪学人自述》(第一卷),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1页;姚柯夫编著:《陈中凡年谱》,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17页。女生们参加游行的具体日期见:《十五校女学生之请愿》,《晨报》,1919年6月5日。
    [1]程俊英:《五四时期的北京女高师》,北京师范大学校史资料室编:《五四运动与北京高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4-130页:罗静轩:《北京女高师在五四运动中》,《文史资料选辑》上海:1979年第5辑;“方还小传”,昆山市蓬朗镇镇志编纂委员会编:《蓬朗镇志》,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6月版,第242、293-294页。
    [2]《女师大与师大合并前历任校长》,载《北京师范大学校史(1902-198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09页。
    [3]程俊英:《忆“五四”前后的冯沅君》,《文学报·文学副刊》1991年5月9日第三版;程俊英:《回忆庐隐二三事》,《新文学史料》1987年第1期。
    [4]胡适著:《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6年,第207页。
    [5]黄焯:《季刚先生生平及其著述》,载程千帆、唐文编:《黄侃的生平和学术——量守庐学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2006年11月第2版.第26-27页。
    [6]万仕国著:《刘师培年谱》,扬州:广陵书社2003年版,第276页。
    [7]《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1期),记载,第4页。
    [1]《本校八年九月开学后现行校务状况报告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2期),附录,第3-4页。
    [2]邓春兰致蔡元培的信写于1919年5月19日,写完后信寄往北京,拟由蔡晓舟转交蔡元培。适因“五四”运动后,蔡元培一度去职离京,上书未起作用。邓春兰并未就此气馁,于同年7月离开兰州奔赴北京,同时撰文《告全国女子中小学毕业生同志书》,后附致蔡元培的信,转交报界。1919年8月上旬,北京、上海许多大报纷纷刊载了邓春兰的这份呼吁书和致蔡元培校长的信。北京晨报于8月3日以《邓春兰女士来书请大学解除女禁》为题,刊登于第六版,上海《民国日报》于8月8日,以《邓春兰女士男女同校书》为题,刊登于第八版。邓春兰要求大学开放女禁的呐喊,与新文化运动共鸣,当时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都纷纷撰文支持妇女解放,支持男女同校,引起一场激烈的争论。但是,直到1919年9月19日,蔡元培复职以后,才对北京大学开放女禁的问题作出明确回应,而北京大学第一次招收女生入文科旁听则始于1920年的2月。《邓春兰给蔡元培的信》、《孟国芳记邓春兰入北大的经过》,载朱有王献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1-87页。
    [3]到1919年8月时,虽然包括北京大学、南京高等师范在内的田立高等教育学府尚未开放女荣,招收女生,但是早在1916年上海私立大同书院就有招收女生的记载,1919年秋上海图画美术学院招收潘玉良等11名女生,1919年12月7日在蔡元培担任馆长的北京华法教育会创设的法文高等专修馆中招收女生两名。(参见金林祥著:《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53-257页。)当然,如果从女高师筹备改组的1917年算起,那么后两校招收女生实晚于女高师。此外,尽管对于1916年大同书院招收女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尚不得而知,但是既然有此记载,这里“国产”的意思只能限定在“国立高等学府”产出的范围之内。
    [4]陈中(钟)凡:《蔡孑民先设对于史学上的计划》,原载《责善》半月刊,1卷2期,1940年4月1日;引自陈平原、郑勇编:《追忆蔡元培》,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第231-234页。(注:此文最初发表时署名“仲凡”,
    [5]程俊英:《五四时期的北京女高师》,北京师范大学校史资料室编;《五四运动与北京高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4-130页;另见《陈中凡自述》,载《世纪学人自述》(第一卷),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1页:姚柯夫编著:《陈中凡年谱》,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17页。
    [6]《陈中凡自述》,载《世纪学人自述》(第一卷),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1页。
    [1]陈中凡:《陈独秀先生印象记》,《大学月刊》1941年第9期。原文署名为“觉玄”,需要补充的是。(早在1919年3月1日,北大评议会就通过《文理科教务处组织法》,决定文理合并,不再设学长,而专设一教务长以统辖教务。)同年4月8日,在北大文理两科各教授会主任及政治经济门主任会议上,议决文理科教务处组织法提前实行,选举马寅初为教务长。自此,陈独秀文科学长的职务被取消。因此,到1919年11月时,陈独秀事实上已不再握有聘任教员的实际权力;停职后北大给假一年,准备在下学年开设宋史课程,1920年1月离开北大。(高平叔著:《蔡元培年谱长编》(中)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68页:金林祥著:《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页。)据此来看,陈中凡的回忆似不能全信,有“自夸”之嫌。不过,陈独秀作为北大文科的昔日学长,又在五四运动中获得很高声望,尽管其张扬的个性和激进思想使其在校内外树敌颇多,但是在北大预科教授凋零之际,推荐本校的昔日毕业生和补习班教员补任预科教员也应该有些胜算,何况陈独秀直到1920年1月始离开北大。因此,这里我们采信陈中凡的说法。
    [2]胡适著:《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6年版,第207页。
    [3]1917年陈敲宸南归奔弟丧,因悲伤过度而逝世,时年59岁。见《陈黻宸年谱》,载陈德溥编:《陈黻裹集》(下),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6月版,第1216页。陈汉章的离职参见顾颉刚:《古史辨·自序》(第1册),载顾颉刚著:《走在历史的路上——顾颉刚自述》,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9页。
    [4]陈中凡:《关于“五四”的几段回忆》,载陈中凡著,柯夫编:《清晖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5月版,第288-293页。
    [1]陈中凡:《陈斟玄先生讲演学术思潮与教育主义之改进》,《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2期),演讲,第50-53页。
    [2]陈中凡:《陈斟玄先生讲演文科进行方针》,《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2期),演讲,第47-49页。
    [3]1917年10月时,北大校长蔡元培等人就基于发展学生个性的需要,提出在北大试办选科制的计划,教育部准予试行。但是,由于选科制的改革实为“中国学制上一大革命,一切办理改革之法非数日所能料理”(胡适语),因此直到1919年时北大才真正实行选科制。(金林祥著:《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30页。)很可能是受到蔡氏思想和这一背景的影响,陈中凡本着发展学生个性的民治教育理念,提出在图文部试行选科制。
    [1]1、使一部中兼包各部。根据校章,女高师文科原拟设立国文、史地和英语三部,因经费所限,实际仅成立国文一部。但是,陈中凡认为,若从学生角度考虑,“来学诸生未必无志研究史地及英语者,徒限于校章,有志未遂。”如果在一部中分设各组,“使诸生各就性之所近任习一组;是无异于一年中偏设三门:此一部中兼包各部之利也”。2、于分科中兼寓选科。在陈中凡看来。有别于普通大学,高师的课程分科,科再分部,学生受限于科部划分,往往只学本部课程。然而,“一部课程,未必性质悉同,异部课程,或反彼此联络”。因此,“学生对于本部各课,非必皆所愿习;而对于他部某课,或反兴趣洋溢者。”如此一来,“与其强所不愿,杆格难通;何如顾其个性,俾收效果?此分科中兼寓选科之利也。”
    [1]《文科图文部学科课程一览并说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4期),附录,第73-77页。
    [2]陈中凡:《一年来教授训练的经过和将来的希望》,《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3期),演讲,第54-58页。
    [3]陈中凡:《一年来教授训练的经过和将来的希望》,《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3期)演讲,第54-58页。
    [4]陈中凡:《陈斛玄先生讲演文科进行方针》,《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2期),演讲,第47-49页。
    [1]陈中凡:《关于“五四”的几段回忆》,载陈中凡著,柯夫编:《清晖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5月版,第288-293页。
    [2]陈中凡:《学术进步之途径》,《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艺会刊》(第1期),演讲,第11-13页。
    [3]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32页。
    [4]学者演讲参见论文第96页注释3:教师名录参见本章表3:3.需要说明的是,该表中没有张耀翔、吴贻芳和陈蘅哲等人的任教记录。关于三人的执教情况参见程俊英和苏雪林的回忆。程俊英:《五四时期的北京女高师》,北京师范大学校史资料室编:《五四运动与北京高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4-141页;苏雪林著:《苏雪林自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版,第311页。
    [5]陈中凡:《关于“五四”的几段回忆》,载陈中凡著,柯夫编:《清晖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5月版,第288-293页。
    [6]程俊英:《五四时期的北京女高师》,北京师范大学校史资料室编:《五四运动与北京高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1984年版,第124-141页;苏雪林著:《苏雪林自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版,第311页。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3期)中课程设置和任课教师名录的记载,胡适担任的课程是“西洋哲学概论”。(见本章表3:3)但是,参考《胡适日记全编》(第3册)中的记录,胡适在女高师的讲课内容应该是“中国哲学史”,但所讲范围已经超出《中国哲学史大纲》止于先秦的界限。如第179页(曹伯言:《胡适日记全编》(第3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明确标记女高师讲课内容为“北宋方法论”,第189页标记讲解“陆象山、王阳明”。因此,这里基本从程俊英和苏冒林的说法。
    [1]据曹伯言编《胡适日记全编》(第3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2-200页。)的记载,1919年的详细日程始于11月12日,从这些记录来看,胡适当时已在女高师图文部任教,内容为中国哲学史,时间是每周四的10点到12点,三课时。但是胡适究竟从何时开始到女高师任教不得而知,这段在女高适从教的经历在《胡适之先生年谱初编》中没有记载。根据女高师文艺会刊登载的教师名录及其任教时间来看,胡适执教该部的时间在本科第一学年,即1919年的8月到1920年的6月,但是是否在8月即来到女高师不得而知。另根据胡适学生苏雪林的回忆,胡适在这里任教确系一年时间,但具体时段并未讲明。(苏雪林著:《苏雪林自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版,第311页。)此外,自1920年开始日记中标记的时间为10点到11点,两课时。课程结束的时间大致在1920年6月,6月10日(星期四),《胡适日记全编》(第3册)中仍有到女高师上课的记录,从6月14日(周一)以后,胡适日记缺省,等同年8月27日再次出现日记时,没有再到女高师任教的记录。此外,参考女高师学年结束的时间在6月底,因此胡适结束课程的时间大约应该在6月10或此以后的几周之内,不会超出6月。
    [2]顾颉刚:《古史辨·自序》(第1册),载顾颉刚著:《走在历史的路上——顾颉刚自述》,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9-40页。
    [3]苏雪林著:《苏雪林自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版,第311页。
    [4]饯用和:《追述往事·敬悼胡师》,冯爱群著:《胡适之先生纪念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3年版,第22-25页;另见苏雪林著:《苏雪林自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版,第311页。
    [1]程俊英:《五四时期的北京女高师》,北京师范大学校史资料室编:《五四运动与北京高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4-141页。
    [1]余英时:《论学谈诗二十年——胡适杨联升往来书札·序》,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10页。
    [2]胡颂平著:《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二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版,第351-407页。
    [3]曹伯言:《胡适日记全编》(第3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2-24、30、43页。
    [4]程俊英:《程俊英自传》,载朱杰人、戴从喜编:《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1-289页。
    [5]钱用和:《追述往事·敬悼胡师》,载冯爱群著:《胡适之先生纪念集》,台北:学生书局1973年版,第22-25页。
    [1]《李大钊年谱》编写组:《李大钊年谱》,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10-111、116、119页。
    [2]根据《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3期)所载课程表,李大钊只开设《社会学》一门课程(参见本章表3:3),但据程俊英回忆,李则先后开设三门课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3期大约刊行于1921年前后,其后开设的课程可能未列其中,此外,课程计划表与实际执行情况也往往有所出入,这里从程说。程俊英:《怀念李大钊老师》,载朱杰人、戴从喜编:《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7-320页。
    [3]苏雪林:《我的学生时代》,《妇女新运》1942年第5期。
    [4]程俊英:《怀念李大钊老师》,载朱杰人、戴从喜编:《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7-320页。
    [1]程俊英:《胡小石老师在女高师》,载郭维森主编:《学苑奇峰——文史学家胡小石》,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1-46页。
    [2]《李大钊年谱》编写组:《李大钊年谱》,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14页。
    [3]李大钊:《关于图书馆的研究——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演讲》(1921年10月24日)、《美国图书馆员之训练》(1921年12月1日),载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0-334、336-344页。在《美国图书馆员之训练》文末李大钊补充说:“前月我在女高师国文部演讲这个问题,很引起她们对于图书馆的训练和职业的兴味,……我信在最近的将来,女高师的同人必能为中国图书馆运动史开一新纪元。”)。《理想的家庭》,《李大钊全集》(第四卷),第8-9页。该文最初由“隽因”(程俊英的笔名)笔录刊于《益世报·女子周刊》1921年12月19日。
    [4]李星华著:《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上海:上海艺文出版社1981年版,第73-76页;程俊英:《怀念李大钊老师》,载朱杰人、戴从喜编:《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7-320页。
    [5]程俊英:《怀念李大钊老师》,载朱杰人、戴从喜编:《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7-320页。
    [5]李大钊(守常):《致周太玄》,《李大钊全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655页。
    [1]胡适:《李超传》,《胡适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94-504页。
    [2]《晨报》,1919年12月13日。
    [3]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曾连续发表《贞操问题》、《论贞操问题》、《再论贞操问题》、《论女子为强暴所污》、《美国的妇人》、《女子解放从哪里做起》、《大学开女禁》和《女子问题》等多篇有关女性解放的文章,在胡适关于民主社会的设定中,女性的解放和独立自由的女性个体的产生既是其民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根基,而且,在他看来,“女子有一种感化力,普用之可以振衰起懦,可以化民成俗,……固有能自由独立之女子,然后可以增进其围人之道德,高尚其人格。”(《胡适留学日记》,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574页。)因此,最关键的问题是打破“男子主外,女子主内”的界限,确立“超于良妻贤母的人生观”,充分发展女性个体的才性,努力“做一个自由独立的‘人'”。(《美国的妇人》)在李大钊关于理想社会的构想中,女性解放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他看来,民主社会的实现与女性解放密切相关,如果把女子排除于社会生活之外,“那么社会一定是个专制、刚愎、横暴、冷酷、干燥的社会,断没有Democracy的精神”,要实现民主社会,就应当首先作妇女解放运动,“使那妇女的平和、美爱的精神……变专制的社会,为Democracy的社会”。并且,“社会上一切阶级都可变动,……独有男女两性是一个永久的界限,不能改变,所以两性间的Democracy比什么都要紧。”(《妇女解放与Democracy》,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8-69页。)此外,他还指出,女权运动的要求大致包括“与男子同等的教育机会”、“任何职业选择的自由”、“公法上的参政权”及承认女性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价值等四项,而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教育权利——“生活上职业的要求,是妇女有教育的修养的必要。女子教育机会的扩张似乎比承认参政权还要紧。”(《现代的女权运动》,《李大钊全集》(第四卷),第15-18页。)
    [1]蔡元培:《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1912年),朱有王献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第91-97页。
    [2]陈平原著:《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导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3]此据《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3期),附录,第5-9页。该期会刊大约刊行于1921年前后,其中所列课程和教师名录并不完整,如据程俊英回忆,中国心理学科的创始人张耀翔、金陵女子大学的校长吴贻芳都曾在国文部任教,苏雪林也回忆说吴贻芳和第一位北京大学女教授陈蘅哲都在该部任教,但表中未见记载。此外,教师担任的具体课程数量和名称也与学生的回忆多有出入,这里只是据《文艺会刊》第三期原貌录入,未做改动。注:本科第一学年:1919.8-1920.7;第二学年:1920.8-1921.7;第三学年:1921.8-1922.7。
    [1]据《文艺会刊》第1期记载,文艺研究会成立于1919年1月,但在《文艺会刊》第2期中,声称该会成立于1919年3月。据笔者推测,时间上的出入系出自不同的评价标准。前者依据的是拟定会议简章的时间,后者根据的很可能是各组织正式成立的时间。
    [2]“本校学生集会一览表八年九月至九年三月”、“新增会员录”,《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2期)附录,第1-2、15页。“本校学生集会一览表八年九月至九年三月”详情参见论文附录1:9。
    [3]《文艺会刊》第2期学者演讲目录:杜威博士讲演教育哲学 陈定秀笔记;蔡孑民先生讲演图文之将来 陈定秀笔记;蔡子民先生讲演学生自治 过明霞笔记;陈仲骧先生讲演人类进化和退化 程俊英笔记;陈斟玄(中凡)先生讲演文科进行方针 黄英笔记;陈斠玄(中凡)先生讲演学术思潮与教育主义之改进 苏梅笔记:《文艺会刊》第3期学者演讲目录:胡适之先生讲述“哲学方法论”(节录)冯淑兰笔记;X易博士讲演“教育方法原理” 林宝权笔记;罗素(Russell)先生演讲(讲述)“宝雪维几”(Borshovik)之理想 王世瑛笔记:波拉克(Blach)女士演讲(讲述)“共产主义”与女子问题 陈定秀笔记;陈斠先生(演)讲“一年来教授训练的经过和将来的希望”钱用和(笔)记。
    [4]“本校学生集会一览表八年九月至九年三月”,《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2期)附录,第2页。
    [5]在刊载女生自己作品的同时,还刊登了很多其他学生刊物的广告。如在《文艺会刊》第2期的“论说文”后,穿 插“北京大学《新潮》、《工学》的杂志广告(116),在“诗文”后,有介绍《少年中国》第六期要目的插图,另外还附有《湖南教育月刊》(第一卷第二号)的要目、《体育周报》(14)、《社会新声半月刊》(16)、《理化杂志》(16)、《新空气月刊》、《新趣味》等学生杂志的要目插图。
    [1]《文艺会刊》第1期“记载”中,除刊载“国外女界消息”、“图内女界消息”外,还登载“本校记事”,附“本学年各专修科课程及担任教员表”和“本会记事”等,其关注范围主要局限在本校、本部学生和女界事物。从《文艺会刊》第2期登载的消息和广告来看,女生们的关注视野已经突破本部、本校和性别界限,开始将目光投向更为丰富的社会生活,进而为自我成长获取更广泛的教育资源。而在《文艺会刊》第3期中,这种对于校外学界思潮的关注已经不再停留于广告的登载这一表面行动上,而是业已化为女生们在论说文中的问题及其思考和研究的思路上。注:第三期里没有继续登载广告。
    [2]程俊英:《回忆女师大》,《档案与史学》1997年第1期。
    [3]钱用和:《女权运动和参政》,《晨报副刊》1922年8月14日第三、四版。
    [4]该班同学陶玄等人联合北京女学界,于1919年6月发起成立北京平民职业女学校,会上公举陶玄为校长,以“半工半读”的形式,希望“叫女子走自谋生活的路”,救治中国“半身不遂”的“虚弱症”。陶玄:《北京平民职业女学校记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3期),附录。另见《北京平民职业女学校教员职员名录》、《北京平民职业女学校简章》,北京国家档案馆档案。
    [5]苏雪林、程俊英、张峥漪等人曾担任校外期刊《益世报·女子周刊》的编辑,撰稿者除她们三人外,多为本班同学。参见程俊英:《回忆女师大》,《档案与史学》1997年第1期:《益世报·女子周刊》1920年10月30日第1号到1922年2月20日第58号。此外,冯沅君、庐隐、王世瑛等人多在《晨报·副刊》、《小说月报》等刊物发表文章。参见论文附录3庐隐、冯沅君著作年表。
    [6]程俊英:《忆“五四”前后的冯沅君》,《文学报·文学副刊》1991年5月9日第三版。该文称:五四以后,“打开校门,外校男学生可以到我校开会,我们也可以到他校参加活动。沅君和我参加了北大的罗素研究会、杜成研究会”。此外,庐隐和王世瑛等人则参加文学研究会。参见“文艺研究会会员考录”,石曙萍著:《知识分子的岗位与追求——文学研究会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38-39页。
    [7]苏雪林:《我的学生时代》,《妇女新运》1942年第5期:《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2期)(第3期),讲演。
    [8]钱用和:《追述往事·敬悼胡师》,冯爱群著:《胡适之先生纪念集》,台北:学生书局1973年版,第22-25页。
    [1]程俊英:《陈中凡老师在女高师》,载吴新雷编:《学林清晖——文学史家陈中凡》: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1-57页。
    [2]同上文。
    [3]详情参见第五章第三节“三、《诗经》研究的高潮期”中的“(二)殷勤传学”。
    [1]程俊英:《陈中凡老师在女高师》,载吴新雷编:《学林清晖——文学史家陈中凡》,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1-57页。
    [2]程俊英:《陈中凡老师在女高师》,载吴新雷编:《学林清晖——文学史家陈中凡》,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1-57页。
    [1]程俊英:《诗趣》,此据手稿。该文后发表于《新民晚报》1988年5月24日第八版,有所改动。
    [2]程俊英:《都门杂感》,《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1期),诗文,第3页;《雪》,《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3期),诗文,第6页。此外,三期《文艺会刊》上共登载古典诗歌12首。
    [3]程俊英:《程俊英自传》,载朱杰人、戴从喜编:《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1-289页。
    [1]程俊英:《回忆女师大》,《档案与史学》1997年第1期。
    [2]《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1期)刊行于1919年6月,其中大量诗文带有“文选派”和“国故派”的明显痕迹,不但语体上都是文言文,文风上也模仿魏晋六朝的文风。
    [3]程俊英:《诗人之思想及其心境》,《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2期),论说,第60-62页。
    [4]程俊英:《文言合一之研究》,《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1期),演讲,第17-18页。原文目录注明作者为“程俊英”,但在文中作者署名为“刘云孙”。
    [5]程俊英:《回忆女师大》,原载《档案与史学》1997年第1期。
    [1]程俊英在该文中指出:“有关周秦学派的渊源,曾有一种主导观点.抱定刘献、班固底旧说,说诸子学术凡十家,舍小说则称九流,某家者流出于某官之守。……由以上三条看来,我们对于《七略》和《汉志》,某官出于某官底说法,十分疑惑,不取深信他了。”程俊英:《论周秦学派底渊源》,《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3期),论说,第9-15页。
    [2]《益世报·女子周刊》,1921年11月7日、11月14日、11月21日、11月28日第一版。
    [3]胡适:《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1919年10月),《胡适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2-150页。
    [4]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1935年9月3日),《胡适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9-299页。
    [5]胡适:《答任叔永书——增订四版<尝试集>代序一》,《胡适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版,第13页。从胡适留学时期酝酿白话文时所受到的批评看,梅光迪所说“小说词曲固可用白话,诗文则不可”,任鸿隽所言“白话自有白话用处(如作小说演说等),然不能用之于诗”(胡适《<尝试集>自序》),实际仍属于晚清“文学改良”时代的见解。即如梁启超可以在“文界革命”论中提倡“俗语文体”,在“小说界革命”中用白话翻译、撰写“新小说”,却还是执意在“诗界革命”中要求保留“旧风格”,为文言留下了一方禁地。而由晚清盛行一 时的演说风气催生的白话演说文,虽尚不被时人作为“文学”看待,却已大举侵入文章的领地,与文言文形成了双峰对峙的局面。因而,五四“文学革命”能否成功的关节点,最终落在了“白话是否可为韵文之利器”(胡适《五年八月四日答任叔永书》)实践上。参见夏晓虹:《胡适论文学·导言》,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1]程俊英,《答四“问”》(手稿),1988年4月底接受上海电视台采访,答记者问。
    [2]张龄芝:《释新旧》,《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1期),诗文,第11页。
    [1]程千帆:《忆黄季刚老师》,原载《学林漫录》第8集1983年,程千帆、唐文编:《量守庐学记——黄侃的生平和学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151-165页。
    [2]据黄侃弟子回忆,黄侃对学问极近苛求,不轻著述,就是诗文虽然喜好吟哦,时常创作,但是在临终时嘱咐弟子一定不要刊印生平所做的诗词,言外之意是说只有小学和经学可以传世。当弟子问他何以不能刊印?黄侃笑曰:“汝知骨牌戏乎?请以为喻。设时无天九,则地八未始不可以制胜,然终为地八而已。”弟子问:“天九何在?”黄侃答曰:“古人己取去矣。”刘赜:《师门忆语》,载程千帆、唐文编:《黄侃的生平和学术——量守庐学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11月第2版,第105页。
    [3]程俊英:《悼李超同学(二首)》,《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2期),诗文,第6页。
    [1]原诗注解:父无子,以兄之子为嗣。父死,家产由兄继承。
    [2]李超不肯归广西嫁给兄代订的富人,兄立即不供学膳费,她作诗自伤。
    [3]程俊英:《诗趣》,此据原稿。该文后发表于《新民晚报》1988年5月24日第八版,有所改动。此外,受胡小石的影响,俊英除钟情于《诗经》以外,还尤好唐诗,在学期间经小石师的点拨阅读大量唐诗,这为她日后由博而专,专治《诗经》打下宽泛而厚实的诗文基础。
    [4]戴从喜、朱杰人:《程俊英<诗经>研究著述及其<诗经>研究历程》,载《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5]程俊英:《胡小石老师在女高师》,载郭维森主编:《学苑奇峰——文史学家胡小石》,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1-46页。
    [6]戴从喜、朱杰人:《程俊英<诗经>研究著述及其<诗经>研究历程》,载《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事实上,程俊英在发表《诗之修辞》之前,已经在《文艺会刊》发表了一篇关于诗歌研究的文章:《诗人之思想及其心境》。宽泛地看,若将女高师时期视为程俊英走上《诗经》研究道路的起始/启蒙阶段的话,那么将这篇文章作为起点似乎更为适宜。
    [1]程俊英:《怀念李大钊老师》,载朱杰人、戴从喜编:《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7-320页。
    [2]同上。
    [3]程俊英:《1988年“三八”节有感》,华东师范大学校刊《上海师大》1980年3月13日第4版。
    [4]程俊英:《五四时期的北京女高师》,载北京师范大学校史资料室编:《五四运动与北京高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9页。
    [5]程俊英:《回忆女师大》,原载《档案与史学》1997年第1期。
    [6]程俊英:《胡小石老师在女高师》,载郭维森主编:《学苑奇峰——文史学家胡小石》,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1-46页。另据张素音老师口述资料、朱杰人教授口述材料。
    [7]程俊英:《回忆女师大》,原载《档案与史学》1997年第1期。
    [1]程俊英:《忆“五四”前后的冯沅君》,《文学报·文学副刊》1991年5月9日第三版。
    [2]程俊英:《忆“五四”前后的冯沅君》,《文学报·文学副刊》1991年5月9日第三版。
    [3]程俊英:《落英缤纷》,手稿,第27页。
    [4]庐隐女士著:《海滨故人》,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第123页。
    [1]冯淑兰:《本校十周纪念会序》,《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1期),1919年6月版,诗文,第6页。
    [2]刘师培:《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载刘师培著:《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第138-141页。
    [3]桑兵:《晚晴民国的知识与制度体系转型》,《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1]左玉河著:《从四都之学到七科之学——学术分科与近代中国知识系统之创建》,上海:上海书店2004年版,第399-445页。作者指出,中困传统学术及其知识系统主要集中在经史子集“四部”框架之中,从现代学术的角度来看,处于文史哲不分的混杂状态。近代以来,在“西学东渐”的冲击下,由中国传统的文史哲不分的“通人之学”向西方近代“专门之学”的转变,从“四部之学”(经史子集)向“七科之学”(文、理、法、商、医、农、工)转变,是中国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形态转变的重要标志。中国现代意义上学术分类体系的建立,大致通过两条渠道得以创立:其一,移植之学,西方近代学术门类,如自然科学中之近代数理化生地等门类,及社会科学中的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二是转化之学,即从中国传统学术中演化而来的,如文学、历史学、考古学、哲学、文字学等。这一转化又须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文史哲分家,二是引入西方近代学科,这一转型,尽管从19世纪60年代就已开始,在20世纪初,经过章太炎、刘师培等人的努力初具雏形,章、刘、黄等人已在试用西方近代学科体系界定中国旧学、梁启超等人在研究先秦诸子学时已尝试用西方近代科学观念和方法阐释中国古代思想,但是这些还仅仅是个开端,真正大规模地对中国学术遗产进行发掘、梳理、研究和整合的则要到五四以后,由20世纪20年代胡适等人发起的“整理国故”运动才最终完成。
    [2]陈中凡:《陈斠玄先生(演)讲“一年来教授训练的经过和将来的希望”》,《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3期),演讲,第54-58页。
    [3]冯淑兰:《参观京师图书馆及国子监记》,《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1期),诗文,第7页。
    [1]冯淑兰:《中秋对月》,《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2期),诗文,第6页。
    [2]冯淑兰:《春秋战固时兵制比较》,《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2期),论说,第103页。
    [1]冯淑兰:《论今后吾国女子的道德问题》,《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2期),第38-42页。
    [2]钱用和:《追述往事·敬悼胡师》,冯爱群著:《胡适之先生纪念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3年版,第22-25页。
    [3]陆侃如:《忆沅君——沉痛悼念冯沅君同志逝世四周年》,《新文学史料》,1975年第3期;程俊英:《忆“五四”前后的冯沅君》,《文学报·文学副刊》1991年5月9日第三版。
    [4]程俊英:《忆“五四”前后的冯沅君》,《文学报·文学副刊》1991年5月9日第三版。
    [1]该期共登载论说文26篇,起止页码从第1页到第316页。多数论文篇幅在千余字,占据版面5-6页,10页的论文已晨长篇。《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3期),论说。
    [2]苏雪林:《我的学生时代》,《妇女新运》1942年第5期。
    [3]详情参见本章“三、庐隐:新文学创作第一人”。
    [4]耿云志、王法周:《《中国哲学史大纲》导读》,载胡适著:《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8页。
    [1]耿云志、王法周:《《中国哲学史大纲》导读》,载胡适著:《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杜1997年版,第1、14页。
    [2]顾颉刚:《古史辨·自序》(第1册),载顾颉刚著:《走在历史的路上——顾颉刚自述》,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9-40页。
    [3]顾颉刚:《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上),《中国哲学》(第二辑)1980年3月,第332页。
    [4]参考余英时关于胡适在顾颉刚和傅斯年内心深处引起震撼的阐述。见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余英时文集》(第五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0页。
    [1]冯淑兰:《胡适之先生讲述“哲学方法论”(节录)》(1920年6月12日讲),《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3期),演讲,第1-30页。
    [2]本部分主要参考《庐隐自传》,第一出版社1934年6月15日版,引自林伟民编选:《海滨故人——庐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194-209页。除特别标示外,皆出自此书,不再逐一加注。
    [1]程俊英:《五四时期的北京女高师》,载北京师范大学校史资料室编:《五四运动与北京高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9页。
    [2]参见《庐隐自传》,又见苏雪林:《关于庐隐的回忆》,《文学》1934年8月1日,第3卷第2号。
    [1]参见《庐隐自传》,又见《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生自治会同学录》(1922年),第3页。
    [2]《李大钊年谱》编写组:《李大钊年谱》,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19页。
    [3]参见《庐隐自传》,又见庐隐这一时期发表的文章:黄英:《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 (第2期),1920年4月1日版;《新村底理想与人生底价值》,载钱虹编《庐隐选集》(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版,第10-11页。
    [1]程俊英:《怀念李大钊老师》,载朱杰人、戴从喜编:《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7-320页。
    [2]庐隐:《文学与革命》,载钱虹编:《庐隐集外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5月版,第487-490页。
    [3]庐隐:《著作家应有的修养》,《上海公部局女中年刊》创刊号,1933年5月版。
    [4]“其门弟子顾颉刚,承康氏托古改制义,唱为疑古,著《古史辨》一书,尤不胫而走,驰誉海内外,与适之齐名。”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6月版,序,第3页。
    [1]详情参见第二章“三、庐隐的故事”。
    [2]庐隐自陈,无论如何自己“肚子里是没有典故的”,因此在那些满肚皮四书五经的旧学生眼里,自己便成了“我们这些不学无术的人”。(见《庐隐自传》)她的同学苏冒林也曾说,“庐隐并不会作诗,一开笔就写小说了”。见苏雪林:《<海滨故人>的作者庐隐女士》,《中华日报》副刊1959年5月16日,第21卷第10期。
    [3]胡适这封《寄陈独秀》的信写于1916年8月21日(原文为两则札记),陈独秀接信后,将其刊载于1916年10月1日《新青年》的第2卷第2号。见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5-19页。
    [1]胡适:《文学改良刍议》,《胡适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28页。
    [2]钱用和:《追述往事·敬悼胡师》,冯爱群著:《胡适之先生纪念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3年版,第22-25页。
    [1]庐隐:《一个著作家》,《小说月报》1921年第12卷第2号。
    [2]详情参见庐隐著作目录,论文附录3:1。
    [3]肖凤著:《庐隐传》,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8页;“文艺研究会会员考录”,石曙萍著:《知识分子的岗位与追求——文学研究会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38-39页。
    [4]蔡元培:《致<公言报>函并答林琴南函》(1919年3月18日),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4年版,第267-275页。在该信中,蔡元培针对林琴南影射胡适等人“以白话文藏拙”给与辩护,“公何以证知为非博极群书,非能作古文,而仅以白话文藏拙者?胡君家世汉学,其旧作古文,虽不多见,然即其所作《中国哲学史大纲》言之,其了解古书之眼光,不让于清代乾嘉学者。”
    [5]详情参见庐隐著作目录,论文附录3:1。
    [6]冯沅君:《忆庐隐》,《人间世》,1934年9月20日第12期。
    [7]程俊英:《回忆庐隐二三事》,《新文学史料》1987年第1期。
    [1]《学记》。
    [2]《学记》。
    [3]王礼锡:《云鸥情书集·序》,载钱虹编:《庐隐集外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553-554页。
    [1]杨义著:《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70页。
    [2]茅盾:《庐隐论》,《文学》1934年7月第3卷第1期(原文署名“未名”)。
    [3]庐隐:《今后妇女的出路》,载钱虹编《庐隐选集》(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9-31页。
    [4]庐隐女士著:《海滨故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第153页。
    [5]庐隐:《花瓶时代》,载钱虹编《庐隐选集》(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版,第51-52页。
    [6]庐隐:《何处是归程》,载柯灵主编:《庐隐小说——何处是归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1月版,第111-118 页。
    [1]李泽厚著:《中国思想史论》(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1053页。
    [2]茅盾:《庐隐论》,《文学》1934年7月第3卷第1期(原文署名“未名”)。
    [3]唐弢:《女作家黄庐隐》,载《晦庵书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10月版,第180-181页。
    [1]黄英:《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2期),1920年4月1日版。
    [2]庐隐女士:《新村底理想与人生底价值》,载钱虹编《庐隐选集》(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版,第10-11页。
    [3]程俊英:《回忆庐隐二三事》,《新文学史料》1987年第1期。
    [4]庐隐:《今后妇女的出路》,载钱虹编:《庐隐选集》(上),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版,第29-31页。
    [1]姜华:《文学与革命·附语》,载钱虹编:《庐隐集外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490页。
    [2]庐隐:《文学与革命》,载钱虹编:《庐隐集外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487-490页。
    [1]庐隐:《著作家应有的修养》,《上海公部局女中年刊》创刊号,1933年5月版。
    [2]庐隐:《著作家应有的修养》,《上海公部局女中年刊》创刊号,1933年5月版。
    [3]周乐山:《悼庐隐女士》,《时事新报》,载1934年5月15日。
    [4]茅盾:《庐隐论》,原载《文学》1934年7月第3卷第1期(原文署名“未名”)。
    [5]庐隐:《火焰》,载钱虹编:《庐隐选集》(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34-435页。
    [1]杨义著:《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55页。
    [2]庐隐:《庐隐自传》,第一出版社1934年6月15日版,引自林伟民编选:《海滨故人——庐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224页。
    [3]庐隐:《庐隐自传》,第一出版社1934年6月15日版,引自林伟民编选:《海滨故人——庐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224-226页。
    [1]周乐山:《悼庐隐女士》,《时事新报》,载1934年5月15日。
    [2]庐隐:《庐隐自传》第一出版社1934年6月15日版,引自林伟民编选:《海滨故人——庐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214-220页。
    [1]李媛娜:《悼黄师庐隐》,《上海工部局女子中学甲戌年刊》,1934年版,上海档案馆(Q235-3-83)。
    [2]李梅娜:《悼庐隐我师》,《上海工部局女子中学甲戌年刊》,1934年版,上海档案馆(Q235-3-83)。
    [3]沈鍈:《吊庐隐我的先生》,《上海工部局女子中学甲戌年刊》,1934年版,上海档案馆(Q235-3-83)。
    [4]方毓清:《追忆黄师庐隐》,《上海工部局女子中学甲戌年刊》,1934年版,上海档案馆(Q235-3-83)。
    [5]李梅娜:《悼庐隐我师》,《上海工部局女子中学甲戌年刊》,1934年版,上海档案馆(Q235-3-83)。
    [6]赵杏娟:《吾师庐隐》,《上海工部局女子中学甲戌年刊》,1934年版,上海档案馆(Q235-3-83)。
    [1]李梅娜:《悼庐隐我师》,《上海工部局女子中学甲戌年刊》,1934年版,上海档案馆(Q235-3-83)。
    [2]李媛娜:《悼黄师庐隐》,《上海工部局女子中学甲戌年刊》,1934年版,上海档案馆(Q235-3-83)。
    [3]李媛娜:《悼黄师庐隐》,《上海工部局女子中学甲戌年刊》,1934年版,上海档案馆(Q235-3-83)。
    [4]庐隐:《庐隐自传》第一出版社1934年6月15日版,引自林伟民编选:《海滨故人——庐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209-214页。
    [5]李媛娜:《悼黄师庐隐》,《上海工部局女子中学甲戌年刊》,1934年版,上海档案馆(Q235-3-83)。
    [6]沈鍈:《吊庐隐我的先生》,《上海工部局女子中学甲戌年刊》,1934年版,上海档案馆(Q235-3-83)。
    [1]李梅娜:《悼庐隐我师》,《上海工部局女子中学甲戌年刊》,1934年版,上海档案馆(Q235-3-83)。
    [2]庐隐:《上海工部局女子中学年刊·发刊词》(创刊号),1933年5月版。上海档案馆(Y8-1-530)。
    [1]《上海工部局女子中学年刊·发刊词》(创刊号),1933年5月版。上海档案馆(Y8-1-530)。
    [2]《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目录》(第1期),1919年6月1日版。
    [1]《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目录》(第2期),1920年4月1日版。
    [1]《上海工部局女子中学年刊·发刊词》(创刊号),1933年5月版。上海档案馆(Y8-1-530)。
    [1]碧遥:《祷告——为庐隐的枉死!》,《申报》,1934年5月20日。
    [2]方毓清:《追忆黄师庐隐》,《上海工部局女子中学甲戌年刊》,1934年版,上海档案馆(Q235-3-83)。
    [3]碧遥:《祷告——为庐隐的枉死!》,《申报》,1934年5月20日:刘大杰:《庐隐死了》,《申报·自由谈》,1934年5月14日;李济群:《庐隐的死及其生活片段》,《文学》1934年7月1日第3卷第1号。
    [1]张蕊宝:《悼黄庐隐先生》,《上海工部局女子中学甲戌年刊》,1934年版,上海档案馆(Q235-3-83)。
    [2]李梅娜:《悼庐隐我师》,《上海工部局女子中学甲戌年刊》,1934年版,上海档案馆(Q235-3-83)。
    [3]李媛娜:《悼黄师庐隐》,《上海工部局女子中学甲戌年刊》,1934年版,上海档案馆(Q235-3-83)。
    [1]赵杏娟:《吾师庐隐》,《上海工部局女子中学甲戌年刊》,1934年版,上海档案馆(Q235-3-83)。
    [2]林志辅:《别辞》,《上海工部局女子中学甲戌年刊》,1934年版,上海档案馆(Q235-3-83)。
    [3]张蕊宝:《悼黄庐隐先生》,《上海工部局女子中学甲戌年刊》,1934年版,上海档案馆(Q235-3-83)。
    [4][德]马克斯·韦伯著,冯克利译:《学术与政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版,第23、21页。
    [5]孙瑞珍:《和封建传统战斗的冯沅君》,《新文学史料》1981年第4期。
    [1]左玉河著:《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学术分科与近代中国知识系统之创建》,上海:上海书店2004年版,第445页。
    [2]所长:蔡元培(蒋梦麟、余文灿先后代理)主任:沈兼士委员会 蔡元培、顾孟余、沈兼士、李大钊、马裕藻、朱希祖、胡适、钱玄同、周作人、蒋梦麟、皮宗石、单不庵、马衡、周树人、徐旭生、张凤举、刘复、陈垣、李宗侗、李四光、袁同礼、沈尹默歌谣研究会主席:周作人;明清史料整理会主席:陈垣;考古学会主席:马衡;考古学会常务干事:马衡、沈兼士、陈垣、李宗侗、袁复礼;风俗调查会主席:江绍原(原为张竞生);方言调查会主席:刘复(原为林语堂)导师:王国维(后退出)、陈垣、钢和泰(俄国人)、伊凤阁(俄国人)、柯劭忞、夏曾佑、陈寅恪通信员:罗振玉(后退出)、伯希和(法国人)、今希龙(日本人)、泽村专太郎(日本人)、吴克德(丹麦人)、阿脑尔特(法国人)、卫礼贤(德国人)、田边尚雄(日本人)参见《研究所国学门主要职员录》,《国学门概略》(1927年),第1-5页。
    [3]顾颉刚:《古史辨·自序》(第1册),载顾颉刚著:《走在历史的路上——顾颉刚自述》,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4页。
    [4]《祝英台的歌》,《北大国学门周刊》1925年1卷3期:《<老子>韵例初探》,《北大国学门周刊》1925年1卷6期;《楚词韵例》,《北大国学门月刊》1926年1卷2期;《读《笔生花》杂记》,《北大国学门月刊》1926年1卷2期;《楚词之祖祢与后裔》,《北大国学门月刊》1926年1卷2期;《南宋词人小记二则》,《北大国学门月刊》1926年 1卷3期;《老丑虎——关于老虎母亲的传说》,《北大国学门月刊》1926年1卷3期 署名漱峦;《易韵例初稿》,《北大图学门周刊》1926年3卷18期;《南宋词人小记》,《北大国学门月刊》1927年1卷4期;《唐河的传说》,《北大国学门月刊》1927年1卷4期(署名漱峦)。
    [1]《冯沅君自传》,手稿。
    [2]一九二四年:《隔绝》,《创造季刊》2卷2期,署名淦女士;《淘沙》,《晨报附刊》1924年3月5日;《旅行》《创造周报》45期;署名淦女士;《慈母》,《创造周报》46期署名淦女士:《隔绝之后》,《创造周刊》49期,署名淦女士;《无病呻吟》,《语丝》第6期。
    [3]1924年底《语丝》在北京创刊,在刊登的广告上,有16个长期撰稿人,“淦女士”(冯淑兰)就是其中之一。作为《语丝》长期撰稿人的淦女士,在一两年的时间内,在《语丝》上发表不同文体的作品十余篇。详情参见论文附录3:2冯沅君著作年表。1926年夏,鲁迅去厦门,在讨论“未名社”出期刊问题时,给北京的韦素园信中,他提到“稿子是一问题,当有北京的新进作者作中坚,否则靠不住,沅君一人也难支持。”(《122致韦素园》,载《鲁迅书信集》(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第108页。)仅仅过了两天,鲁迅在给李霁野的信里就上述事项又重申了自己的看法:“至于半月刊,我想应以你们为中坚,如大家都有兴趣,或译或作,就办下去,半侬,沅君们的帮忙,都不能作为基本的。”(《125致李霁野》,载《鲁迅书信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第112页。)
    [4]鲁迅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35年版,导言。
    [5]鲁迅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35年版,导言。
    [1]冯沅君著:《春痕·这许》,北新书局1928年版,第18页。
    [2]杨义著:《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82页。
    [3]牟世金:《富于创新精神的古典文学专家陆侃如》,第134-138页。
    [4]陆侃如提交的研究题目是“《楚辞》研究”。(参见陈以爱著:《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86页。)国学门申请入所研究规则:“凡本校毕业生、有专门研究之志愿及能力者,又未毕业生及校外学者、曾作特别研究、已有成绩者,皆可随时到本学门登录室报名,填写研究项目,有著作者并呈送著作,一并由本学门委员会审查。其审查结果,合格者,得领研究证到所研究。”(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55-158页。)
    [5]龚克昌、向向:《著名文学史家陆侃如教授》,《文史哲》1995年第2期。
    [1]《冯沅君自传》,手稿;《陆侃如自传》,手稿。
    [2]陆侃如、冯沅君著:《中国诗史》,大江书铺1931年出版,序。
    [3]袁世硕:《编后赘语》,载《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76-487页。
    [4]鲁迅1933年12月20日给曹靖华的信中说:“至于史,则我以为可看(一)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二)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已出四本,未完),(三)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共三本),(四)王国维:《宋元词曲史》,(五)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书信集》540致曹靖华)此外,30年代后期出版的中国文学史著作中大多借鉴和吸取两人该书中的很多思路与观点。如杨荫深的《中国文学史大纲》(1938年);序云:该书“关于乐府部分,多取资于陆侃如氏的《中国诗史》。”1946年赵景深的《中国文学史新编》,全书共三编,各编均以《中国诗史》作为重要的参考文献。牟世金、龚克昌:《陆侃如传略》,《晋阳学刊》1983年第5期,第81-88页。
    [5]《陆侃如致胡适》(1928年5月27日),杜春和、韩荣芳、耿来金编:《胡适论学往来书信选》(上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05-706页。原信主要内容为:每年十一月廿四日,是我们开始认识的纪念日。今年,我们想在这日前做点成绩出来。侃有《古代诗史》旧稿,沅有在中法讲文学史的讲义,合起来整理一下,作成一部《古代文学史》。(以后依此计划做下去,成一完全的文学史、这固然是个奢望,我们学力还不足,不过借此策励自己,使研究有个系统罢了。预计九月中脱稿,十一月中即出。……
    [6]张忠纲:《冯沅君先生的古典文学研究——为纪念冯先生诞辰八十五周年而作》,《文史哲》1985年第6期,第53-57页。
    [7]赵淮青:《忆念冯沅君先生》,《山东大学报》2005年3期。
    [1]《冯沅君自传》,手稿。
    [2]牟世金、龚克昌:《陆侃如传略》,《晋阳学刊》1983年第5期,第81-88页;袁世硕、严蓉仙:《冯沅君传略》,《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三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90'100页。
    [3]冯沅君:《古优解·附记》,商务印书馆1944年版,第88-91页。
    [4]袁世硕:《编后赘语》,载《冯沅君古典文掌论文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76-487页。
    [1]冯沅君:《汉赋与古优》,原载《中原》1943年,第1卷第2期。《古优XX的X定》,《学原》1945年创刊号。《古优解补正》未找到发表刊物(有铅印剪报 文后有作期),引自袁世硕编:《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123页;又参见裒世硕、严蓉仙:《冯沅君论著、创作年表》,载严蓉仙著:《冯沅君》,手稿,附录。
    [2]冯沅君:《古优解补正》,载《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第95-123页。
    [3]详请参见本章“(二)学界名流 师者风范”中的“1、著述与教学”部分。
    [4]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金岳霖学术思想研究》,重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9页。
    [5]冯沅君:《岁除篇》、《如梦令》,载《冯沅君创作译文集》,第282-283页。
    [1]袁世硕、严蓉仙:《冯沅君传略》,《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三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90-100页。
    [2]冯沅君著:《古剧说汇》,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自序。
    [3]赵清阁主编:《无题集——现代中国女作家专集》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47年版。
    [4]余英时:《论学谈诗二十年——适杨联升往来书札·序》,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页。
    [1]国学门成立后的1922年2月11日,蔡元培亲手草拟一份国学门委员会名单。(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51-152页。)1922年1月18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田学门委员会的建制为:委员长:蔡元培;委员:顾孟余(教务长)、李大钊(图书馆主任)、沈兼士(国文系教授)、马裕藻(国文系主任)、朱希祖(史学系主任)、胡适(哲学系主任)、钱玄同、周作人(国文系教授).会议议决‘研究所国学门研究规则)为:“凡本校毕业生、有专门研究之志愿及能力者,又未毕业生及校外学者、曾作特别研究、已有成绩者,皆可随时到本学门登录室报名,填写研究项目,有著作者并呈送著作,一并由本学门委员会审查。其审查结果,合格者,得领研究证到所研究。”(《蔡元培全集》(第4卷),第155-158页。)可见,在负责审查研究生入学资格的9位委员中,有3位(胡适、李大钊和周作人)曾是淑兰女高师的老师。
    [2]《冯沅君自传》,手稿。
    [1]陈中凡:《悼念胡小石学长》,载郭维森主编:《学苑奇峰——文史学家胡小石》,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7-40页。程俊英:《胡小石老师在女高师》,载郭维森主编:《学苑奇峰——文史学家胡小石》,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1-46页。需要说明的是,陈中凡和程俊英关于胡小石任教女高师和出任国文部主任的时间有差异。按照陈中凡的说法,1920年秋约胡北上执教女高师,1921年秋陈中凡离职执教于南京东南大学,即邀胡南下,但未果,并未提及胡小石继任主任之事。按照程俊英的说法,胡小石是在1921年夏陈中凡离职时,才到因文都任教,并由陈中凡效法“托妻寄子”法把这班学生托付给胡小石。另外,参照《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艺会刊》(第2期)中《课程设置与任课教师一览表》的记载,胡小石在1920年时已经任教女高师国文部。根据胡小石后期弟子们的回忆,胡小石也确系担任过女高师国文部的主任。(郭维森:《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胡小石先生传略》,载郭维森主编:《学苑奇峰——文史学家胡小石》,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25页。)因此我们在这里初步得出如下推测:1920年秋胡小石即执教女高师田文部,1920年夏陈中凡离职女高师之前,以“托妻寄子”的方式将这群学生托付胡小石,推荐胡担任田文部主任。
    [2]郭维森:《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胡小石先生传略》,载郭维森主:《学苑奇峰——文史学家胡小石》,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25页。
    [3]冯淑兰提交的研究题目是“《楚辞》研究”。见《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报告》1923年8月1日-1924年5月31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书。
    [4]《胡小石致冯沅君书》(1922年12月),引自严蓉仙著:《冯沅君》,手稿,第33页。注:此时胡小石已辞去女高师教职,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任教;冯沅君所留下的信件现由冯先生的弟子、严蓉仙老师的丈夫袁世硕先生珍存。
    [1]周勋初:《胡小石先生与中国文学史研究》,载郭维森主编:《学苑奇峰——文史学家胡小石》,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1-163页。冯沅君的弟子袁世硕先生也赞同这一观点。袁世硕口述资料;另参见严蓉现著:《冯沅君》,手稿,第63-64页。
    [2]《胡小石致冯沅君书》,引自严蓉仙著:《冯沅君》,手稿,第99页。
    [1]严蓉仙著:《冯沅君》,手稿,第85页。
    [2]《胡小石致冯沅君书》(1946年5月),严蓉仙著:《冯沅君》,手稿,第106页。
    [3]《胡小石致冯沅君书》(1947年3月6日),引自严蓉仙著:《冯沅君》,手稿,第108-109页。
    [4]周勋初:《我所了解的胡小石先生》,载郭维森主编:《学苑奇峰——文史学家胡小石》,南京:南京大学出版杜2000年版,第87-100页。
    [5]《胡小石致冯沅君书》(1947年11月28日),引自严蓉仙:《冯沅君》,手稿,第112-113页。
    [1]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余英时文集》(第五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2页。
    [2]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载陈平原选编:《胡适论治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4-128页。
    [1]第一封是陆侃如1923年6月3日写给胡适的信,该信中提到自己打算编辑《中国诗选》,并将《例言》和《总目》寄给胡适,请其指正。(注:最初定名为《中国诗选》)第二封是陆侃如1924年3月28日写给胡适的信,信中提到:“我在研究所提出的‘宋玉研究',不久可完毕。我拟再提出《中国古代诗史》的题目,预计约须五年。这个《诗史》的目录,我也拟好了,最后乞政。”信后附《诗史》的目录,约计千余字。第三封是陆侃如1924年7月17日写给胡适的,信中陆侃如自陈,“妄想把先生的‘历史癖'及‘考据癖'应用于《诗史》。”关于这部《中国诗史》,“现在先说一个大纲,如有不妥之处,望即赐教,以便修改。”信中附上该书详细的纲目,并在信末再三恳请:“我极希望先生把自己的意见指示我,或因对于上述大纲加以修改或告知几种重要的参考书,或其他编文学史时应特别注意的事项。”见杜春和、韩荣芳、耿来金编:《胡适论学往来书信选》(上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92-704页。
    [2]《陆侃如致胡适》(1928年5月27日),杜春和、韩荣芳、耿来金编:《胡适论学往来书信选》(上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05-706页。注:这本起初定名为《古代文学史》的研究计划就是后来《中国文学史简编》的雏形。
    [3]注:由于该文是在赵景深、钱南扬之后所写,带有增补性质,因此题名为《南戏拾遗》。
    [1]袁世硕:《编后赘语》,载《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76-487页:严蓉仙著:《冯沅君》,手稿,第76页。
    [2]《胡适致陆佩如、冯沅君》(1936年5月22日),杜春和、韩荣芳、耿来金编:《胡适论学往来书信选》(上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07-708页。
    [3]冯沅君:《古剧四考》,《燕京学报》,1936年第20期。
    [1]《胡适致冯沅君》(1937年3月6日),杜春和、韩荣芳、耿来金编:《胡适论学往来书信选》(上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71-373页。注:本篇最初发表于1937年5月《文学年报》第三期。
    [2]陆佩如、冯沅君著:《中国文学史简编》,台北:开明书店出版1957年版。
    [1]余英时:《论学谈诗二十年——胡适杨联升往来书札·序》,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页。
    [2]《陆侃如致胡适》(1928年6月28日),杜春和、韩荣芳、耿来金编:《胡适论学往来书信选)(上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06-707页。该信中,陆侃如代冯沅君“质问”胡适先生:“沅君问:先生《词选》说,宋亡时张玉田年二十九。依她推算是三十三。不知先生是根据什么的,可否示知?”
    [3]“冯沅君的跋”,《胡适致冯沅君》(1937年3月6日),杜春和、韩荣芳、耿来金编:《胡适论学往来书信选》(上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杜1998年版,第373-375页。
    [3]《胡小石致冯沅君书》(1947年3月6日),严蓉仙著:《冯沅君》,手稿,第108-109页。
    [1]张可礼口述资料:当时山大中文系.古代文学大概分成几段来教学:一个是先秦,先秦这一段主要由高亨,到了汉魏六朝,主要是陆侃如先生;唐代当时是萧涤非先生;那么,冯沅君先生主要是宋元明清这一段。
    [2]袁世硕、严蓉仙:《冯沅君传略》,《晋阳学刊》1982年第2期,第43-48页。
    [3]袁世硕先生口述资料。
    [4]《文学研究》,1957年第2期。
    [5]袁世硕、严蓉仙:《冯沅君传略》,《晋阳学刊》1982年第2期,第43-48页;牟世金、龚克昌:《陆侃如传略》,《晋阳学刊》1983年第5期。
    [6]袁世硕先生口述资料:另参证严蓉仙著:《冯沅君》,手稿,第126页。
    [1]石家麟:《冯沅君先生二三事》,《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12月13日第11版。
    [2]尚达翔:《学林仰重的古典文学女专家冯沅君》,载《百年山大群星璀璨》,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9—133页。尚达翔,1931年生,湖北霍山人,冯沅君的研究生,郑州大学中文系教授。
    [3]袁世硕先生口述资料。
    [4]吴文华:《鲁迅和冯沅君》,载《文史哲》1981年第4期。
    [1]张忠纲:《学林浸录》(第13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2]冯沅君:《培养研究生的体会》,《光明日报》1962年8月14日。
    [3]袁世硕:《编后赘语》,载《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杜1980年版,第476-487页。
    [1]张忠纲:《冯沅君先生的古典文学研究——为纪念冯先生诞辰八十五周年而作》,《文史哲)1985年第6期。
    [2]袁世硕先生口述资料;黄秉泽先生口述资料;另参考严蓉仙著:《冯沅君》,手稿。第146-147页。
    [3]牟世金、龚克昌:《陆侃如传略》,《晋阳学刊》1983年第5期,
    [1]黄秉泽先生口述资料。
    [2]袁世硕、严蓉仙:《冯沅君传略》,《晋阳学刊》1982年第2期,第43-48页。
    [3]1970秋,山东大学被一分为三,文科合并到曲阜师范学院,沿用山东大学校名;生物系去泰安,并入山东农学院、留在济南的理科则命名为“山东科技大学”。冯沅君随中文系迁居曲阜。
    [4]冯宗璞先生依稀记得:“大约是六十年代,文革中,我和(丈夫)蔡仲德有一次出差济南,转道曲阜,当时山大好像已经搬迁到曲阜,姑姑正在曲阜工作,我们去了她家里。‘曾列长兄弟子行'一诗就是那次说的。记得她告诉我说,明天要上课。其实姑姑已经是很有经验的老学者、老教师了,但是她还要备课,并且还对我说她打算怎么怎么讲,念给我听。给我的印象很深。”冯宗璞先生口述资料,2007年6月19日。令据冯沅君先生的弟子袁世硕及夫人严蓉仙两位先生的考证,冯宗璞先生到曲阜时的时间应该是在1973年冯沅君得到重返讲台的机会之后的事情。参见严蓉仙著:《冯沅君》(手稿),第157-158页。
    [1]袁世硕:《编后赘语》,载《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76-487页。
    [1]袁世硕先生口述资料。
    [1]本书编委会编:《袁世硕教授执教五十年纪念文集》,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版,后记。
    [2]《冯沅君自传》,手稿:《陆侃如自传》,手稿。
    [3]许志杰著:《陆侃如和冯沅君》,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185页。
    [4]在一份思想小结中,冯沅君写道:自己的工资327元,陆的工资196元,开支有;两人伙食费30元,寄海门(陆侃如继母和弟弟)30元,书报杂志10元——100元。共计约100多元。多余的可上缴,数目由革命师生决定。参见严蓉仙著:《冯沅君》,手稿,第149页。
    [5]牟世金、龚克昌:《陆侃如传略》,《晋阳学刊》1983年第5期,第81-88页。
    [6]严蓉仙口述资料。
    [7]严蓉仙口述资料;另据原山东大学中文系的高兰教授回忆,就曾见过冯沅君千补百衲的袜子。参见马瑞芳:《女学究轶闻》,《山东文学》1979年第5期。
    [1]牟世金、龚克吕:《陆侃如传略》,《晋阳学刊》1983年第5期,第81-88页:另参考黄秉泽口述资料。
    [2]严蓉仙口述材料;关于冯沅君在曲阜师范大学的情景,据曲阜师范大学老教师廖来成教授口述材料。
    [3]严蓉仙口述材料。
    [4]牟世金、龚克昌:《陆侃如传略》,《晋阳学刊》1983年第5期,第81-88页。
    [5]严蓉仙著:《冯沅君》,手稿,第149页。
    [6]牟世金、龚克昌:《陆侃如传略》,《晋阳学刊》1983年第5期,第81-88页。
    [7]张克礼教授口述资料:张克礼,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1962年跟随陆侃如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陆侃如去世时,张教授正担任中文系主任,负责代为接受这笔资金。
    [1]陆佩如:《忆沅君——沉痛悼念冯沅君同志逝世四周年》,《新文学史料》,1975年第3期。
    [2]山东大学团委毛永强科长口述资料;黄秉泽口述资料。
    [3]山东大学中文系党委书记张桂芬副教授口述资料:山东大学中文系学生口述资料。
    [4]程俊英:《胡小石老师在女高师》,载郭维森主编:《学苑奇峰——文史学家胡小石》,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1-46页。
    [5]戴从喜,杨星、陈兰:《程俊英教授主要著述目录》,载朱杰人、戴从喜编:《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73-384页。参见论文附录。
    [1]参见论文附录3庐隐、冯沅君和程俊英著作年表。
    [2]程俊英:《耀翔与我》,载张耀翔著:《感觉、情绪及其它——心理学文集续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08-332页;张耀翔:《我的教学生活》,载张耀翔著:《心理学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31-246页。
    [3]程俊英:《程俊英自传》,载朱杰人、戴从喜编:《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1-289页。
    [1]《心理》杂志由张耀翔发起创刊于1922年春,当时不但国内并无此类杂志,日本也没有此类期刊。见张耀翔:《心理杂志选存》,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1933年版,编辑者言。
    [2]张耀翔:《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史略》,载张耀翔著:《心理学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01页。
    [3]程俊英:《中国古代学者论人性的善恶》,《心理》1922年第一卷第三号。题下注明:“程俊英女士是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毕业生,现在日本修学——记者”字样。
    [4]程俊英:《中国古代学者论人性的善恶》,《心理》1922年第一卷第三号;《汉魏时代之心理测验》,《心理》1922年第一卷第四号;《诗人之注意及兴趣》,《心理》1923年第二卷第二号;《诗人之注意及兴趣》(续)《心理》1923年第二卷第三号:《杂色》,《心理》1923年第二卷第四号。
    [5]程舜英口述资料:程舜英先生记得,这时姐姐和姐夫好像雇佣了保姆,当时父亲程树德也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各高校任职,薪水相当丰厚。俊英和耀翔与父母同住在一起,孩子有保姆和奶妈抚养。
    [6]由于校长的亲戚进入校刊编辑部,校方便以校刊编辑得不好为由将其解聘。
    [7]王世瑛,程俊英女高师时期的同学。求学期间,王世瑛、庐隐、陈定秀和程俊英因为相同的志趣——做一个不依靠丈夫,独立生活的现代女性,结成挚友,平时形影不离,自号“四公子”。毕业后,王世瑛嫁给张君劢。婚育后,王世瑛放弃职业,回到家庭全心相夫教子。
    [1]程俊英:《程俊英自传》,载朱杰人、戴从喜编:《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1-289页。
    [2]程俊英:《程俊英自传》,载朱杰人、戴从喜编:《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杜2004年版。第281-289页。
    [3]程俊英:《程俊英自传》,载朱杰人、戴从喜编:《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1-289页。
    [1]程俊英:《回忆郑公二三事》,《图书馆杂志》1985年第2期。
    [2]程俊英:《中国大教育家》,上海:中华书局1948年4月版,序言。
    [3]《孟子·滕文公下》。
    [4]1923年10月,长女继音出生。1925年5月,次女纯音出生。1927年10月,得到大学的教职不久,三女素音出生。1928年和1930年长子正奇、次子正雄相继出生。张索音老师口述资料,2007-5-15。
    [5]程俊英:《落英缤纷》(手稿),第2页,张素音老师收藏。
    [1]程舜英口述资料;程俊英:《回忆庐隐二三事》,《新文学史料》1987年第1期。
    [2]程俊英:《程俊英自传》,载朱杰人、戴从喜编:《程俊荚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1-289页。
    [3]张素音口述资料,200%5-15。
    [4]张索音口述资料,2007-5-30。
    [1]张素音口述资料,2007-5-30。
    [2]张素音口述资料,2007-5-30。
    [3]庐隐:《何处是归程》,原载《小说月报》1927年第18卷第2号;引自柯灵主编:《庐隐小说——何处是归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1月版,第111-118页。
    [4]程俊英:《落英缤纷》手稿,第2页。
    [1][英]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著,王瑛译:《女权辩护——关于政治和道德问题的批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2]胡适:《美国的妇人》,载《胡适文集》(第2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90-491页。
    [3]胡适:《我的儿子》(1919年7月30日),《每周评论》1919年8月3日第33号。“我实在不要儿子/儿子自己来了/“无后主义”的招牌/于今挂不起来了/譬如树上开花/花落天然结果/那里便是你/那树便是我/树无心结子/我也无恩于你/但是你既然来了/我不能不养你教你/那是我对人道的义务/并不是待你的恩谊/将来你长大时/这是所期望于你/我要你做一个堂堂的人/不要你做我的孝顺儿子。”在《婚娶与独处论》中胡适补充道:“吾所持‘无后'之说,非欲人人不育子女也,如是则人类绝矣。吾欲人人知后之不足重而无后之不足忧。”并且,他援引英田哲学家墙根的两段言论说:1、“夫人最大事功为公众而作者,必皆出于不婚或物资之人,其人虽不婚无后,然实已以社会为妻为子矣。”2、“吾人行见最伟大之事功皆出于无子之人耳。其人虽不能以形体传后,然其心思精神则已传矣。故惟午后者乃最能传后者也。”(《父子论》)
    [4]《胡适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11页。
    [5]蔡元培:《养成优美高尚思想——在上海城东女学演说词》(1913年6月),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01-307页。该文称:“女子教育,有主张养成贤母良妻者,有不主张养成贤母良妻者,以余论之,贤母良妻,亦甚紧要。有良妻则可令丈夫成好丈夫,有贤母可令子女成贤子女,是贤母良妻亦大有益于世界。若谓贤母良妻为不普,岂不贤不良反为善乎?”蔡元培:《在爱国女学校之演说》(1917年1月15日),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10页。该文称:“完全人格,男女一也。女子方面讲述之。夫完全人格,首在体育。……次在智育。更言德育。……今欲养成女子高尚之品行,非使其除依赖性质有自立性质不可。……有一定之职业,以自谋生活之谓。……今日女子入学读书后,对于家政,往往不能操劳,亦为所诟病。必也入学后,家庭间之旧习惯,有益于女德者保持勿失,而学校中之新知识,则治理家庭各事,必较诸未受过教育者,觉井井有条。……女子入校求学,固非脱离家庭间固有之天职也。……徒知读书,放弃家事,为不合于理矣。”
    [1]Betty Friedan:The Second Stage,New York:Summit Books,1981,p20-21.
    [2]陈循哲:《洛绮思的问题》,《西风:陈蘅哲小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51-66页。
    [3]张耀翔著:《感觉、情绪及其它——心理学文集续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1-195页。
    [4]庐隐:《中国的妇女运动问题》、《今后妇女的出路》,钱虹编:《庐隐选集》(上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7-28、29-31页。
    [5]1929年后任上海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1945年抗战胜利后任大夏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主任。见程俊英:《程俊英自传》,载朱杰人、戴从喜编:《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1-289页。
    [6]四部专著为:张耀翔著:《感觉心理》,商务印刷馆1947年10月出版,1948年8月再版;张耀翔著:《情绪心理》,商务印书馆1947年10月出版;张耀翔著:《心理学讲话》(教育讲话丛书),世界书局出版社1945年8月出版,1946年6月再版;张耀翔著:《儿童之语言与思想》,中华书局出版社1948年4月出版。四部编译著作为:张耀翔、谢循初、陆志韦合译:《1925年心理学》,北平文化学社1923年;《教育大辞书》(“感觉”等条目特约编辑之一),商务印书馆1930年7月版;《心理学论文索引》(编辑),暨南大学出版社1931年11月版;《心理杂志选存》(编选),中华书局出版社1932年版。其他发表论文目录参见《张耀翔著作目录》,载张耀翔着;《感觉、情绪及其它——心理学文集续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33-339页。
    [1]戴从喜:《程俊英先生生平著述简表》(初稿),朱杰人、戴从喜编:《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5-401页。
    [2]程俊英:《关于注释和翻译<诗经>的几个问题》,《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6年第1期。
    [3]许嘉璐:《黄侃先生的小学成就及治学精神》,程千帆、唐文编:《黄侃的生平和学术——量守庐学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2版,第72、76页。
    [1]张素音老师口述资料;参证程俊英:《程俊英自传》,载朱杰人、戴从喜编:《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王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1-289页。
    [2]详情参见论文附录3:3程俊英著作年表。
    [3]朱杰人、戴从喜:《程俊英与<诗经>研究》,载《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4]程俊英、蒋见元著:《诗经注析·序言》,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1年版。
    [5]程俊英:《程俊英自传·几句补充的话》,载朱杰人、戴从喜编:《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8页。
    [1]朱杰人、戴从喜编:《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1-363页。
    [2]程俊英:《程俊英自传》,载朱杰人、戴从喜编:《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1-289页。
    [3]《1967年浪淘沙·祝国庆十八周年》:“把酒祝东风,红日当空,国庆佳节喜重逢。革命高潮红胜火,炼了英雄。鬟白志犹红,拥党情浓。细研毛选灭资中。誓把思想改造好,当个勤工。”载朱杰人、戴从喜编:《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1页。
    [4]程俊英:《程俊英自传》,载朱杰人、戴从喜编:《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1-289页。
    [5]张素音老师口述资料,2007-5-15;另据她的助手蒋见元说。“程老师交给我的第一项工作,是整理《诗经译注》。这是老师的旧稿,文革前已基本完成,十年中当然无望付梓,文革后上海古籍出版杜约稿殷殷,所以要赶着交出去。”蒋见元:《追忆先师程俊英教授》,载朱杰人、戴从喜编:《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5页。
    [5]张素音老师口述资料,2007-5-15。据张老师说,张耀翔临终前,以没有编出《中国心理学史》一书,不能整理旧作深表遗憾。文革中退隐后,俊英因为学科限制,无法瞢张耀翔完成续写《中国心理学史》书稿的心愿,只有将其留下来的读书卡片,编成一册,取名为《耀翔读书杂记》,并为耀翔整理生前发表的旧作,希望等待再版的机会。
    [1]钱穆著:《中国现代学术论衡》,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序,第3-5页。
    [2]蒋见元:《中国第一代女教授——程俊英》,《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9年第4期。
    [3]朱杰人口述资料。
    [4]参考朱杰人、戴从喜:《程俊英与<诗经>研究》,载《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杜2004年版,第1-12页。
    [1]程俊英:《<诗经>译注四十年回顾》,《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9年第5期。
    [2]在程俊英看来,因为《诗经》中“语言的音和义是随时变迁的,现代文的音节不能代替古代文所需的音节,现代文的字义联想不能代替古文字义的联想。”程俊英:《<诗经>译注四十年回顾》,《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9年第5期。
    [3]程俊英:《<诗经>译注四十年回顾》,《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9年第5期。
    [1]许渊冲著:《<诗经>英译·后记》,《诗经》,湖南出版社1993年版。
    [2]洪湛侯著:《诗经学史》,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68页。
    [3]程俊英:《《诗经》译注四十年回顾》,《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9年第5期。
    [4]程俊英、粱永昌著:《应用训诂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页。
    [1]程俊英:《程俊英自传》,载朱杰人、戴从喜编:《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86页。
    [2]卜侃教授回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程俊英生平学术研讨会暨<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出版座谈会·会议纪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主办,2005年4月8日。
    [1]《程俊英生平学术研讨会暨<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出版座谈会·会议纪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主办,2005年4月8日。
    [2]程俊英:《南乡子》,载朱杰人、戴从喜编:《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1页。
    [3]刘永翔教授口述材料,2007-5-9。
    [4]蒋见元:《追忆先师程俊英教授》,载朱杰人、戴从喜编:《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4页。
    [5]朱杰人:《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02页。
    [6]李先耕教授回忆,《程俊英生平学术研讨会暨<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出版座谈会·会议纪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主办,2005年4月8日。
    [1]曾抗美教授口述材料,2007-5-9。
    [2]王铁教授回忆,《程俊英生平学术研讨会暨<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出版座谈会·会议纪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主办,2005年4月8日。
    [3]蒋见元:《追忆先师程俊英教授》,载朱杰人、戴从喜编:《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5-366页。
    [4]朱杰人:《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02-403页。
    [1]郭教授回忆,《程俊英生平学术研讨会暨<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出版座谈会·会议纪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主办,2005年4月8日。
    [2]刘永翔口述资料,2007-5-9。
    [3]李先耕教授回忆,《程俊英生平学术研讨会暨<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出版座谈会·会议纪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主办。2005年4月8日。
    [4]蒋见元:《追忆先师程俊英教授》,戴朱杰人、戴从喜编:《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7页。
    [5]刘永翔口述资料,2007-5-9。
    [1]李先耕教授回忆,《程俊英生平学术研讨会暨<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出版座谈会·会议纪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主办,2005年4月8日。
    [2]朱杰人、戴从喜:《程俊英与<诗经>研究》,载《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3]关于女高师的沿革概略参见论文附录2。
    [4]程俊英:《恭祝北京师范大学母校建立八十周年大庆》,载《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2页。
    [5]对程俊英室内场景的复原取材于实地考察(华东师范大学教师一村473号),并参照蒋见元的描述。见蒋见元:《追忆先师程俊英教授》,载朱杰人、戴从喜编:《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7页。
    [6]程俊英:《程俊英自传》,载朱杰人、戴从喜编:《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81页。
    [1]张素音老师口述资料;另参见戴从喜:《程俊英先生生平著述简表》(初稿),载朱杰人、戴从喜编:《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5-401页。
    [2]刘永翔:《程俊英先生小传》,载朱杰人、戴从喜编:《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70页。
    [3]这本小说首先以《落英缤纷——“五四”四女性肖像》为名,分上下两卷,在《小说界》1992年第4期和1994年第2期两次刊完,引起强烈反响。曾在上海电台连续广播,并在当时的文学界引起热烈讨论。(谷粱:《历史的复制与再造——关于<落英缤纷>的通信》,《小说界》1994年第2期。)其后,于1995年成书出版,即蒋丽萍、程俊英著:《女生妇人:“五四”四女性肖像》,上海:上海艺文出版社1995年版。
    [1]《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1918年),第67页。
    [1]《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1918年),第68页。
    [2]《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1期),附录,第2-3页。
    [1]《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1期),附录,第3页。
    [1]《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1期),附录,第3-4页。
    [2]《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1期),记载,第9页。
    [1]《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1期),记载,第8-9页。
    [2]注:原文模糊辨认不清。
    [3]注:原文模糊辨认不清。
    [4]注:原文模糊辨认不清。
    [5]注:原文模糊辨认不清。
    [6]注:原文模糊辨认不清。
    [1]《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1期),记载,第7-8页。
    [1]《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2期),附录,第1-3页。
    [1]“沿革纲要”,《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1918年,第1-7页。
    [2]《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1期),记载,第4-6页:孙世庆:《女师大沿革志略》,《女师大毕业同学录》,撷华印书局1931年版(共4页):《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概略》(1926年),朱有王献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71-172页。
    [3]《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概略》(1926),朱有王献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71-172页;孙世庆:《女师大沿革志略》,《女师大毕业同学录》,撷华印书局1931年版(共4页)。
    [4]孙世庆:《女师大沿革志略》,《女师大毕业同学录》,撷华印书局1931年版(共4页);《北京师范大学校史(1902.198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74-84页。
    [1]根据钱虹编《庐隐著作系年目录》(饯虹编:《庐隐集外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569-584页,),略有更订。
    冯宗璞先生口述资料。
    袁世硕先生口述资料。
    严蓉仙先生口述资料。
    黄秉泽教授口述资料。
    张可礼教授口述资料。
    张桂芬副教授口述资料。
    程舜英先生口述资料。
    张素音老师口述资料。
    朱杰人教授口述资料。
    刘永翔教授口述资料。
    曾抗美教授口述资料。
    戴从喜老师口述资料。
    毛永强老师口述资料。
    刘恩平教授口述资料。
    山东大学中文系学生口述资料。
    《冯沅君自传》,手稿。
    《陆侃如自传》,手稿。
    《梅村诗稿梅花窗诗草复斋诗集》,冯宗璞先生藏书。
    《落英缤纷》,手稿,张素音老师藏书。
    程俊英:《答四“问”》,手稿,1988年4月底接受上海电视台采访,答记者问,张素音老师藏书。
    程俊英:《水调歌头》,手稿,1989年6月,张素音老师藏书。
    程俊英:《回忆郑公二三事》,手稿,张素音老师藏书。
    程俊英:《诗趣》。手稿,张素音老师藏书。
    《胡小石致冯沅君书信》,手稿,袁世硕先生藏书。
    严蓉仙著:《冯沅君》,手稿,袁世硕先生藏书。
    《程俊英生平学术研讨会暨《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出版座谈会·会议纪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主办,2005年4月8日,戴从喜老师藏书。
    《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第1-6期),上海图书馆胶卷缩微本。
    《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一览》1918年,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生自治会同学录》1922年,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国立师范大学第二部·女师大毕业同学录》1931年,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女高师幼稚教育研究》(第1期),1921年,北京大学图书馆。
    《国立北平女子师范学院课程标准》,1930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北京大学日刊》,1917-1918年,北京国家图书馆。
    《国立北京大学概略》1923年,北京大学图书馆。
    《国立北京大学规程》1918年,上海图书馆藏书。
    《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章程》1927年,北京大学图书馆。
    《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报告》1923年8月1日-1924年5月31日,北京大学图书馆。
    《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田学门各会章程及纪事录》1923年,北京大学图书馆。
    《新青年》、《晨报》、《晨报副刊》、《小说月报》、《妇女周报》等杂志,上海图书馆。
    《益世报·女子周刊》1920年10月30日(创刊号)第1号-1922年2月20日第58号(终刊号),北京国家图书馆。
    《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改称批文》,1924年7月31日,北京档案馆。
    《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招生简章》,1919年4月。北京档案馆。
    《北京平民职业女学校教员职员名录》,北京档案馆。
    《北京平民职业女学校简章》,北京档案馆。
    张承荫:《论北京宜速设立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之必要(完整版)》,北京档案馆。
    《上海工部局女子中学甲戌年刊》1934年,上海档案馆(Q235-3-83)。
    《上海工部局女子中学年刊》创刊号1933年,上海档案馆(Y8-1-530)。
    《上海工部局女中丁丑年刊》1937-1945年,上海档案馆(Q235-3-85)。
    《上海工部局女中聘任职员文件》,上海档案馆(U1-4-1898)。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北京师范大学校史》(1902-198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萧超然、沙健孙、周承恩、梁柱编:《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朱有王献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1-3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992年版。
    琚鑫圭、童富勇、张守智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实业教育师范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舒新城编:《近代中国教育史料》(1-4册),上海:中华书局1928年版。
    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1981年第2版。
    吴惠龄、李壑编:《北京高等教育史料·第一集》(近现代部分),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资料室编:《五四运动与北京高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五四运动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编:《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81年版。
    程俊英著:《中国大教育家》,上海:中华书局1948年版.
    程俊英、蒋见元注译:《诗经》,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版。
    程俊英、蒋见元著:《诗经注析》,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1年版。
    程俊英著:《诗经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蒋丽萍、程俊英著:《女生·妇人:“五四”四女性肖像》,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张耀翔著:《感觉、情绪及其它——心理学文集续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张耀翔著:《心理学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朱杰人、戴从喜编:《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袁世硕、严蓉仙编:《冯沅君创作译文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冯沅君:《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淦女士:《卷葹》,北新书局1926年版。
    冯沅君著:《春痕》。北新书局1928年版。
    冯沅君著:《劫灰》,北新书局1929年版。
    陆侃如、冯沅君著:《中国诗史》,大江书铺1931年出版;
    陆侃如、冯沅君著:《中国诗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杜2000年版。
    陆侃如、冯沅君著:《中国文学史简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版。
    陆侃如、冯沅君著:《中国文学史简编》,台北:开明书店出版1957年版。
    陆侃如、冯沅君著:《南戏拾遗》,北京:哈佛燕京学社1936年版。
    冯沅君著:《古优解》,上海:商务印书馆1944年版。
    冯沅君著:《古剧说汇》,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
    冯友兰著、涂汉光纂:《三松堂全集》(第13卷)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冯友兰著:《三松堂自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许志杰著:《陆侃如和冯沅君》,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
    庐隐女士著:《海滨故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
    钱虹编:《庐隐选集》(上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钱虹编:《庐隐集外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林伟民编选:《海滨故人——庐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柯灵主编:《庐隐小说——何处是归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黄庐隐、李唯建著:《云鸥情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肖凤著:《庐隐传》,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杜1982年版。
    陈中凡著,柯夫编:《清晖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吴新雷、姚柯夫编著:《清晖山馆友声集——陈中凡友朋书札》,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吴新雷编:《学林清晖——文学史家陈中凡》,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姚柯夫编著:《陈中凡年谱》,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王光远编:《陈独秀年谱:1879—1942》,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
    陈平原、郑勇编:《追忆蔡元培》,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
    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1-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高平叔著:《蔡元培年谱长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姜义华编:《胡适学术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胡适著:《胡适文集》(第1-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胡适著:《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曹伯言:《胡适日记全编》(第1-4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胡颂平著:《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1-2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版。
    杜春和、韩荣芳、耿来金编:《胡适论学往来书信选》,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冯爱群编:《胡适之先生纪念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3年版。
    罗尔纲著:《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增订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罗志田著:《再造文明的尝试:胡适传(1891-1929)),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程千帆、唐文编:《量守庐学记——黄侃的生平和学术》,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2版.
    张晖编:《量守庐学记(续编)——黄侃的生平和学术》,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司马朝军著:《黄侃年谱》,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黄侃著,黄延祖编:《黄侃日记》(上中下),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年版。
    黄侃著,黄延祖编:《黄侃国学讲义录>,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年版。
    黄侃著,黄延祖编:《黄侃国学文集》,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年版。
    黄侃著:《黄季刚诗文钞》,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郭维森主编:《学苑奇峰——文史学家胡小石》,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第1-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李大钊年谱》编写组:《李大钊年谱》,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李星华著:《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上海:上海艺文出版社1981年版。
    韩一德编:《李大钊生平系年》,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刘师培著:《刘师培全集》(第一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
    刘师培著:《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万仕国著:《刘师培年谱》,扬州:广陵书社2003年版。
    鲁迅著:《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鲁迅著《鲁迅书信集》(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
    鲁迅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35年版。
    陈漱渝著:《鲁迅与女师大学生运动》,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钟叔河、朱纯编:《过去的学校》(回忆录),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周作人著:《知堂回忆录》,香港:三育图书有限公司1980年版。
    昆山市蓬朗镇镇志编纂委员会编:《蓬朗镇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罗岗编选:《陈衡哲小说·西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陈平原、夏晓虹编:《北大旧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丁守和主编:《五四图史》。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年。
    苏雪林著:《浮生九四:雪林回忆录》,台北:三民书局股份公司1991年版。
    苏雪林著:《棘心》,上海:北新书局1929年版。
    苏雪林著:《苏雪林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版1996年版。
    范震威著《世纪才女——苏雪林传》,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顾颉刚著:《走在历史的路上——顾颉刚自述》,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蒋梦麟著:《西潮·新潮》,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版。
    骆景甫著:《浮生手记:1886-1954——一个平民知识分子的纪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茅盾著:《我走过的道路》,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萧天鸿编:《中国百年传记经典》(1-4卷),上海:东方出版社中心2002年版。
    杨静远著:《让庐日记:1941-1945》,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郑大华著:《张君劢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何炳棣著:《读史阅世六十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丁钢主编:《中国文化与教育研究丛书》(10种),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96年版。
    丁钢主编:《中国教育:研究和评论》(第1-9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006年版。
    丁钢主编:《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丁钢主编:《故事的形成——法律、文学、生活》,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于述胜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七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马积高著:《清代学术思想的变迁与文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版。
    马嘶著:《百年冷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王岳川著:《目击道存——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散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王政、陈雁主编:《百年中国女权思潮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王绯著:《空前之迹——1851-1930:中国妇女思想与文学发展史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史静寰、王立新著:《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知识分子》,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左玉河著:《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学术分科与近代中国知识系统之创建》,上海:上海书店2004年版。
    白寿彝主编:《中国史学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2版。
    田正平、商丽浩主编:《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史论——制度变迁、财政运作与教师流动》,北京:人民 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田正平主编:《中国教育近代化研究丛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乔素玲著:《教育与女性——近代中国女子教育与知识女性觉醒(1840-1921)》,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刘慧英著:《遭遇解放:1890-1930年代的中国女性》,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江晓原著:《性张力下的中国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许纪霖主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知识分子论丛第1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许纪霖著:《大时代中的知识人》,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许纪霖著:《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下),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
    许美德著:《中国大学: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1895-1995)》,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何兆武、陈啟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何俊编:《余英时英文论著汉译集·十字路口的中国史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余英时著:《论学谈诗二十年——胡适杨联升往来书札》,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余英时著:《余英时文集·现代学人与学术》(第五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余英时著:《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余英时著:《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张中行著:《文言和白话》,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张仲札著:《中国绅士:关于其在十九世纪中国社会中的作用的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张瑞璠、黄书光主编:《中国教育哲学史》(1-4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张瑞璠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先秦分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张灏著,高力克、王跃译:《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张广智、陈恒著:《口述史学》,台北:扬智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版。
    李又宁、张玉法主编:《中国妇女史论文集》,台北: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李小江著:《女性╱性别的学术问题》,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李小江等著:《女性?主义——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李小江等著:《历史、史学与性别》,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李泽厚著:《中国思想史论》(上中下),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杜成宪、邓明言著:《教育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杜成宪、崔运武、王伦信著:《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杜芳琴、王向贤主编:《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在中国(1987-2003)》,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杜芳琴著:《妇女学和妇女史的本土探索——社会性别视角和跨学科视野》,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杜学元著:《中国女子教育通史》,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杜维明著:《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杜2000年版。
    杨义著:《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杨联芬著:《晚晴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汪民安、陈永国等主编:《现代性基本读本》(上下),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沈奕斐著:《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陈子展撰:《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图文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陈东原著:《中国妇女生活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1998年4月影印本)。
    陈以爱著:《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南昌:江西教育出版杜2002年版。
    陈平原著:《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陈平原著:《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陈学飞编:《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1949-1999)》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陈恒、耿相新主编:《新史学》(第4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版。
    罗苏文著:《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罗志田著:《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罗志田著:《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与学术掠影》,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金以林著:《近代中国大学研究》,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金林祥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六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金林祥著:《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齐小新著:《口述历史分析:中国近代史上的美国传教士》,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俞兆平著:《现代性与五四文学思潮》。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胡艳、米靖著:《制度的建构与超越——北京师范大学与20世纪中国师范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赵金钟著:《冯友兰家族文化史》,武汉:长沙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夏晓虹著:《晚晴女性与近代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桑兵著:《晚清学堂与社会变迁》,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
    桑兵、关晓虹主编:《先因后创与不破不立:近代中国学术流派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诺曼·K·邓金著,周勇译:《解释性交往行动主义:个人经历的叙事、倾听与理解》,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钱穆著:《现代中国学术论衡》,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曹大为著:《中国古代女子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阎纯德主编:《中国现代女作家》(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黄书光主编:《中国社会教化的传统与变革》,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黄书光著:《胡适教育思想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黄仁宇著:《万历十五年》,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黄新宪著:《中国近现代女子教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程谪凡著:《中国现代女子教育史》,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
    葛兆光著:《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视野、角度与方法》,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董宝良主编:《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熊贤君著:《中国女子教育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谭琳、刘伯红等编:《中国妇女研究十年(1995-200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霍益萍著:《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巴]弗莱雷著,顾建新译:《被压迫者的教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印]布塔利亚·乌什瓦:《沉默的另一面》,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法]J·勒高夫、P·诺拉等主编,姚蒙编译:《新史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法]菲力浦·勒热讷著,杨国政译:《自传契约》,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英]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著,王瑛译:《女权辩护——关于政治和道德问题的批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英]彼得·伯克著,刘永华译:《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英]保尔·汤普逊著:《过去的声音:口述史》,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史景迁著:《中国皇帝——康熙自画像》。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版。
    [美]史景迁著,李碧玉译:《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版。
    [美]史景迁著,李碧玉译:《胡若望的困惑之旅》,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年版。
    [美]史景迁著,陈引驰等译:《曹寅与康熙——一个皇帝宠臣的生涯揭秘》,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版。
    [美]艾恺著,王宗、冀建中译:《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美]周策纵著,周子平译:《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美]拉塞尔·雅各比著、洪洁译:《最后的知识分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美]杰西·格·卢茨著,曾锯生译:《中国教会大学史(1850-1950)》,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单德兴译:《知识分子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版。
    [美]高彦颐著,李志生译:《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美]曼素恩著,定宜庄、颜宜葳译:《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园妇女》,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美]墨子刻著,颜世安、高华、黄东兰译:《摆脱困境——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德]马克思·韦伯著,孙传钊译:《韦伯论大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著,冯克利译:《学术与政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版。
    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丁钢:《教育叙事:接近日常教育“真相”》,《中国教育报》2004年2月19日第8版。
    吕美颐:《评中国近代观与贤妻良母主义的论争》,《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
    宋瑞芝:《近代女子教育的兴起与妇女的觉醒》,《河北学刊》1995年第6期。
    忻平:《民国时期上海的职业妇女》。《民国春秋》1990年第3期。
    李小江:《妇女研究的缘起、发展及现状——兼谈妇女学学科建设问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杜芳琴:《妇女研究的历史语境:父权制、现代性与性别关系》,《浙江学刊》2001年第1期.
    周蕾:《近五年中国近代妇女史研究综述》,《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3期。
    罗志田:《国学不是学:西方学术分类与民初国学定位的困惑》,《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1期。
    罗志田:《西方学术分类与民初国学的学科定位》,《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桑兵:《晚清民国的知识与制度体系转型》,《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桑兵:《民国学界的老辈》,《历史研究》2005年第6期。
    桑兵:《晚清民国时期的国学研究与西学》,《历史研究》,1996年第5期。
    黄新宪:《进步知识妇女群体的崛起与近代社会变革》,《福建论坛》1990年第6期。
    龚克昌、向向:《著名文学史家陆侃如教授》,《文史哲》1995年第2期。
    臧建:《妇女职业角色冲突的历史回顾——关于“妇女回家”的三次论争》,《北京党史研究》1994年第2期。
    岳龙:《现代性境遇中的传统——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教育变革中的文化精神》,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度4月博士学位论文。
    张素玲:《女大学生与中国现代教育——1900-1930年代》,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度4月博士学位论文。
    周勇:《知识、教化与欲望——中国十一世纪的教育话语》,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度4月博士学位论文。
    王喜旺:《学术与教育的互动:西南联大历史时空中的观照》,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度4月博士学位论文。
    司洪昌:《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4月博士学位论文。
    杜学元:《社会女性观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先秦至晚清)》,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度4月博士学位论文。
    杨洁:《民国时期上海女子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度4月博士学位论文。
    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晚清以降塾师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4月博士学位论文。
    Benjamin Elman,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0.
    Betty Friedan:The Second Stage,New York:Summit Books,1981.
    Dorothy Ko,"Pursing Talent and Virtue:Education and Women's Culture in Seventeenth-and Eighteenth-Century China,"Late Imperial China,Vol.13,no.1(June 1992).
    Ida Belle Lewis,The Education of Girls in China,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Teacher's College,1919.
    Margaret E·Burton,The Education of Women in China,New York:Revell,1911.
    Wen-hsin Yeh.The Alienated Ceademy:Culture and Politics in Publication,1919-1937,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米兰达·弗里克、珍妮弗·霍恩斯比编:《女性主义哲学》(英文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