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马克思“资本主体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现代性的叙事框架中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是近年来国内马克思哲学界的一个主要的研究热点。在这里,资本被领会为现代性的基本原则,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全部批判都内在地统摄于“作为主体的资本”这一核心范畴。因此,在马克思哲学中,“资本主体性”就不仅仅具有贯穿始终的方法论意义,而且还具有本体论意义,进而构成了马克思全部哲学批判的理论展开和最终归宿。这也就是马克思批判性地考察、理解和剖析现代社会的“资本主体论”。本文在系统清理马克思有关“资本主体性”思想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体性”的思想渊源、内在结构及其当代发展进行了深入考察,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体性”的批判作为一种本体论的自我批判,是对事物自身在现实中已经展开的那种自我否定的可能性或可能空间展开的一种“行进式”的批判。在当前的马克思哲学研究中,只有准确把握马克思哲学这种特殊的理论性质,才能真正地理解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观变革,以及对整个西方传统哲学特别是内在意识形而上学的根本超越。
"Subjectivity of capital" was the core idea of Marx’s critique theory. It is based on the philosophical revolution of Marx and constitutes the theory of "subjectivity of capital" together with the latter, which was the main methods by which Marx reconsidered and surveyed the whole situations in modern societies.
     The six main parts of the present thesis are as follows:
     Chapter One: Birth of the Concept "Subjectivity of Capital"
     "Subjectivity of capital", proposed in the history of Marxist philosophy, had experienced several stages: Firstly, in his Economic and Philosophy Manuscripts in 1844, Marx affirmed the classical economics on "the subjective essence of wealth". On this basis, he further raised that private property , in the form of capital, had played a role of "subjective essence" in capitalist society, namely, "make private property in its active form "(Capital) the subject; Secondly, Capital was thus "the governing power over other men's labor and its products", and it not only dominated the workers, but also "the capitalists themselves" before 1845; Thirdly, in Communist Manifesto (1848), Marx expressed for the first time his viewpoint of capital as "independence and individuality"; Fourthly, Marx clearly stated the perspective of "capital as subject" and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the Subjectivity of Capital" in "1857-1858 Manuscript of Economics". As a result, Marx expressed his philosophical task on Critique of "the subjectivity of capital", and the essence of philosophical revolution he had achieved i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was to liberate human being from the "abstract" rules and from the general rules of "object", i.e., to free human from the general rules of "capital" and turn the subjectivity of capital into human’s subjectivity. From what has been discussed above, we may safely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subjectivity of capital", as a kind of "subjectivity being", is the autonomy, initiative, and transcendence that capital has showed. It is the result that capital as abstract labor has been subjected.
     Chapter Two: The Origin of "the Subjectivism of Capital"
     "The subjectivity of capital" has emerged in modern society, which is directly the result of the "disembeding" of capital. However, this process is not just a simple case of economics, but also a fundamental change in all social life including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and so on. Here, the most important was the change of philosophical basis that was "the principle of subjectivity" established by Descartes in the modern Western philosophy, which opened all of the phases of modern human life. Since then, human was able to break away from the glory of God, and as the subject of "I think" began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to conquer the nature. On that basis, "currency changed into capital"; use-value was replaced by exchange-value; the commodity economy had triumphed over natural economy and become dominant economic form in the whole society; the world was "disenchanted", and the "Rational Man" gradually ignored the existence of God in pursuit of real interests----"God died"; utilitarian replaced virtu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utilitarianism provided an ethical basis in the process that value was quantified in Western society, which has offered a moral defens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finally, as "money which begets money," capital extended or expanded forth external space through its inherent stipulation, and made the present era an age of capital "disembeding". Meanwhile,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t commodity economy, the bourgeoisie was gradually evolved, which mounted the stage of history as a powerful political force. "Freedom", "Equality", "Fraternity" and "Human Rights" had become the spirit of the people, and ultimately established bourgeois ideology.
     Chapter Three: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of "Subjectivity of Capital"
     In modern times, the coupling between capital and "Subject Metaphysics" has brought forth double consequences: On the one hand, human’s subjectivity has broken away from the shadow of divinity subjectivity, and achieved the aim that dominated the entire world by right of capital----"globalization"; On the other hand, as a kind of materialized existence, capital (abstract labor) has obtained the eminent domain to the latter through the exchange of concrete labor. Thus, capital ascended rapidly a kind of "subjectivity being", and turned into "realistic metaphysics”. Therefore, the subjectivity, both as idea ("subjective metaphysics") and as material ("subjective capital"), has been establishing the entire modernity building. In other words, modernity has become a dominant force in reality because of the unlimited proliferation nature of capital and the endless scheming of modern metaphysics. That is "the double construction" of modernity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In this way, the domination of "the subjectivity of capital" in the reality is not just a simple problem of productive principle, but also inherently includes the consciousness hegemony of modern metaphysics. Today, the productive logic of modernity is not simply "commodity production", but“desire production”which makes the productive logic of capital unprecedented crazy. The whole reality is forcibly gathered in the "capital"; Heidegger formulated that as "enframing", whose main function is to control and calculation. Finally, there is no doubt that all the values, the value of life included, are "subordinated" to the exchange value at the capital level. In conclusion, it can be put that we are living in capital as "a form of rule", and the problem domain Marx had sparkplug had not changed. In this sense, how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capital structure and its historical position is still a major theoretical problem which contemporary Marxist philosophy should be concerned about critically.
     Chapter Four: Four Faces of "Subjectivity of Capital"
     In "capital civilization", the uncultured social relations were abandoned and surpassed.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ity provided necessary material conditions to future social relationships, which consequently opened a possible space for free and fully-developed human beings. Thus, human’s self-consciousness of subject became the more realistic and abundant basis of humanity. This was the content of "subjectivity of capital" shown from the angle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On this basis, the whole society has shown itself as Marx's "the second phase of history": "human's independence based on his dependence on substance". It is in this sense that we believe that "the subjectivity of capital" is the abstract form of human's subjectivity. However, in its deep structure, what "the subjectivity of capital" has represented is the process that capital is "restructuring" our world, which is digesting human's subjectivity. As a result, human being has been thrown thoroughly into a value sequence of "economic teleology", and he is "objectified", "valuatized", even turned to "productive materials", from which no one can escape. Thus, all the existence has shown a "hypo-taxis" relationship to capital, and serviced to the entire process of capital proliferation in the sense of "productive materials". Thus, this is the evolving process of the whole Modern Western Philosophy in its thinking mode: thinking defines and dominates being, step by step; being has inevitably experienced a course that was "objectified", "valuatized", and even turned to "productive materials". In Heidegger's words, that was being reduced to "the being", and lost its original meaning. This is the beginning that being goes to "comprehensive alienation": Firstly, capital, as a "point of view" of value, has become the yardstick of value, and the value sequence was reordered according to it; secondly, being has been turn to commodity including culture, and "mass culture" emerges as the times require; then, culture has become capital and lost the ability of refection and critique, falling into the trap of "institutionalized reflection" (Anthony Giddens); finally, behind the modernity narrative of "profit maximization", "self-subject " is replaced by "self-capital"----everybody is only "personified capital" and his main function is proliferation. Since then, man, as an independent subject established in modern philosophy, has been dismembered completely. What has been left is nothing more than "parts" in the production line of capital.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it seems to be an inevitable result and there is no way out.
     Chapter Five: Critique of "Subjectivity of Capital"
     Marx’s critique on "the subjectivity of capital", in its philosophical essence, was to transcend western modern philosophy of consciousness (or Subject Metaphysics). Therefore, as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in its true sense, Marxist Philosophy had transcended and ended in theory, all forms of metaphysics. In this domain, we can correctly grasp the meaning of "thinking mode based on practice" that is the kernel achievement of Marxist reformation on philosophical viewpoint. On the basis of the activity of consciousness in Germany Classical Philosophy, Marx further unveiled the concept of "sensuous activity" as a kind of objectivity different from the "inherence" of consciousness. As a kind of "new sensuousness" transcending the definition of pure thinking logic, objectivity defines and restricts thinking fundamentally, and further transcends "inherent consciousness". In the field of social history, "sensuous activity", or labor, incarnates human’s practical activity of production. Human have proved their essential strength, and eventually become man in essence through labor. Accordingly, we can say the end-result that Marx had transcended the "inherence" of Western Philosophy is "labor", and its complete form is the "free conscious activities". On the level of "free labor", Marx began his ontological critique to "the subjectivity of capital", which is what we have explained the ont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free labor" in Marxist philosophy. On such a basis, we could criticize "subjectivity of capital" in-depth or spread "the critique with high-degree principle". As the result of the thinking mode that transcends the confrontation between idealism and materialism, ontology and reductionism, "the free labor" has fundamentally transcended "metaphysics of inherent consciousness", and reached Heidegger’s "dis-location". Subsequently,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inking had been transformed from "existence" to "consciousness" and "man". Only on this ground, human have been out of "subjectivity of capital" and modern metaphysics, and realized the ideal of "freely and fully development". It is "communism" in social form. Here, human has broken away from the state of "homelessness" and alienation, and can dwell on this earth "full of poetical merit".
     Chapter Six: The Internal Tension of Marxist Dialectical Critique Marx’s critique on "subjectivity of capital" is a kind of self-critique of ontology and its standard is "to discover a new world through criticizing the present one". Here, the "new world" was "communism" or "free labor" in Marx’s words. Viewed from the "thinking mode based on practice", this standard is not only immanent and historical, but transcendent, which has shown us a kind of real possibility----"utopia on things self"(Bloch’s words) ----rooted in grasping to present social reality. In this sense, Marxist dialectical critique was a kind of critique "on the road" to the possible self-negation space within which things had spread in reality. Hence, we believe that Marxist philosophy was a kind of metaphysics "on the road" between "used to be" and "should be", and was real-life metaphysics. Also in this sense, we can say that, as "practical theory", Marxist philosophy was "Practice-Metaphysics" different from "theoretical form" of metaphysics. Thus it can be seen that all the critique must be censured by a kind of metaphysics, for there must be a standard or measure whenever we engage in critique. As a kind of surrealistic existence, it cannot be but "metaphysical".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with philosophical critique. As "Practice-Metaphysics", Marxist philosophy does not only preserve the metaphysical dimension, but spread real critique.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of such unique theoretical characteristics, Marxist philosophy had always maintained an inherent tension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subjective and the objective. Therefore, philosophical critique lies between philosophy and science, combines critical reflection and empirical test together, and infiltrates in the social life as the design of participation and practice. In this way, "it participates in the dialogue and practices in the community of social life, with a kind of exploratory and constructive theoretical attitude", which is the demonstration trend of contemporary dialectics. To digest the main rule of "subjectivity of capital" and transcends fundamentally the violence and terror of modern metaphysics, we must resort to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dialectics.
引文
1 对此,詹姆逊和曼德尔都倾向于把上述三个阶段明确地区分为三种哲学特质及其阶段:现实主义与市场资本主义阶段、现代主义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现代主义与晚期/跨国/消费资本主义。——[美]詹姆逊:《詹姆逊文集》(第 1 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 484 页。
    
    2 1988-1995 年,全国各类报刊杂志共发表有关实践唯物主义的论文 300 余篇,还产生了一系列专著。
    3 贺来:《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35-36 页。
    4 孙正聿:怎样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 年第 3 期。
    5 20 世纪以来,我国哲学界学者通过批判传统哲学思维方式,阐释现代哲学思维方式,深刻揭示了马克思实践观点思维方式的具体内容,为当代中国哲学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做了充分的准备。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一系列相关的研究著作。比如:《哲学的憧憬——〈形而上学〉的沉思》(高清海著,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论辩证法的批判本性》(孙正聿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论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孙利天著,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理论思维与工程思维——两种思维方式的僭越与划界》(徐长福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等等。
    6 高清海:《哲学的憧憬》“前言”,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7 孙正聿:“生存论转向”的哲学内涵,《哲学研究》,2001 年第 12 期。
    8 邹诗鹏:《生存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543 页。
    9 “实践说”脱胎于黑格尔以概念辩证法探求本体论中介化道路的规划,“生存说”则明显受到现象学存在论的强势话语的影响。
    10 “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吴晓明,《学术月刊》2006 年第 2 期),“马克思哲学革命出场的现代性路径”(任平),“资本诠释学”(俞吾金),《现代性问题图景中的马克思哲学革命》(张盾),《神会马克思》(张一兵)等。
    11 吴晓明: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学术月刊》2006 年第 2 期。
    12 张盾:《现代性问题图景中的马克思哲学革命》,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3 张盾:“转换问题背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困境和出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赵剑英、孙正聿主编),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 年版,第 344 页。
    14 任平:“马克思哲学革命出场的现代性路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赵剑英、孙正聿主编),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 年版,第 146 页。
    15 “资本主义是马克思一生的研究主题。”——[英]梅格纳德·德塞:《马克思的复仇》,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第 10 页。美国学者约翰·卡西迪认为:共产主义并不是马克思关注的中心,马克思是研究资本主义的学者。——参见《全球时代的“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年版,第 1 页。
    16 张一兵、蒙木桂:《神会马克思》“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 6 页。
    17 [法]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 21 页。
    18 [英]梅格纳德·德塞:《马克思的复仇》,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第 3 页。
    19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北京:三联书店,1997 年版,第 268 页。
    20 [英]约翰·格雷:徒有其名的胜利,载于俞可平主编:《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年版,第 172 页。
    21 [美]詹姆斯·劳洛: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共产主义,载于欧阳康主编:《当代英美哲学地图》,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第 644 页。
    22 [美]詹姆斯·劳洛: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共产主义,载于欧阳康主编:《当代英美哲学地图》,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第 3-4 页。
    23 [日]不破哲三:马克思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的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 年第 9 期.原文系作者在 2006 年 5 月 25 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国际合作局共同主办的题为“马克思主义与 21 世纪的世界”演讲稿的摘译。
    24 [日]丙谷行人:《马克思,其可能性的中心》,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年版,第 243 页。
     25 张一兵、胡大平:《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 1 页。
    26 邹诗鹏:“西马”当代资本主义研究的文化及历史哲学检视,《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7 年第 2 期。
    27 邹诗鹏:“西马”当代资本主义研究的文化及历史哲学检视,《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7 年第 2 期。
    28 张一兵、胡大平:《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 20 页。
    29 参见王德峰:论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的原则高度,《江苏社会科学》,2005 年第 6 期。
    
    30 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138-143 页。
    31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 14 页。
    3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318 页。
     33 吴晓明:回到社会现实本身,《学术月刊》,2007 年第 5 期。
    34 吴晓明: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学术月刊》,2006 年第 2 期。
    35 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 198 页。
    36 吴晓明: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学术月刊》,2006 年第 2 期。
    37 张一兵、蒙木桂:《神会马克思》,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 63 页。
    38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上海:三联书店 1996 年版,第 383 页。
    
    39 [法] F.费迪耶: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哲学译丛》,2001 年第 3 期。
    40 马克思:《资本论》第 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 928 页。
     41 张盾:问题意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创新路径,《天津社会科学》,2006 年第 3 期。
    
    4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 16 页。
    43 俞吾金:马克思主体概念新论,《江苏社会科学》,2006 年第 5 期。
    44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 51-52 页。
    4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年版,第 41 页。
    46 近年来,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理论成果:比如:“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吴晓明,《学术月刊》,2006 年第 2 期)、“资本诠释学”(俞吾金,《哲学研究》,2007 年第 1 期)、《回到马克思》(张一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神会马克思》(张一兵、蒙木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斯密到马克思》(唐正东,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资本逻辑与当代现实》(鲁品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现代性的后果:从主体性哲学到主体性资本”(张雄,《哲学研究》,2006 年第 10 期)等等。而且,2006 年 5 月在上海财经大学召开的“全国资本哲学高级研讨会”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并在一些基本问题上达成了理论共识,参见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2006 年·资本哲学专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年版。
    47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 73 页。
    4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 363 页。
    49 [奥]庞巴维克:《资本实证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 年版。
    50 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 181 页。
    51 重农学派已经把资本同货币区别开来,在资本的一般形式上把资本看作是在生产中保存自己并通过生产增大自己的独立的交换价值。他们是现代经济学的鼻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289 页。
    5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9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版,第 56 页。
    5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268 页。
    5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510 页。
    
    5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 345 页。
    5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 362、363 页。
    
    57 张一兵、蒙木桂:《神会马克思》,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 123 页。
    58 《列宁选集》第 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第 3 版,第 312 页。
     59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 76 页。
    60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 73-77 页。
    61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 21-22 页。
    62 “继承了大宗财产(资本——引者注)的人并不因此直接得到政治权力。这种财富直接和径直提供给他的那种权力是购买的权力,这是对一切他人劳动或者说对当时市场上存在着的他人劳动的一切产品的控制权。”(斯密,第 1 卷,第 61 页)
    
    63 马克思 恩格斯:《神圣家族》,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年版,第 44 页。
    64 马克思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年版,第 43 页。
    
    6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7 页。
    6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146 页。
    
    67 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 180 页。
    6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464 页。
    
    69 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 294-295 页。
    70 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 324 页。
    
    71 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171 页。
    7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393 页。
    73 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 174 页。
    
    74 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 176 页。
    75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 1 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年版,第 421 页。
    7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394、395、396 页。
    77 Cantillon, R., 1959, ed. Henry, Essay on the Nature of Commercial General, London: Cass。
    78 新古典经济学派放弃了“预付”的概念,Marshall 将生产与投资区分,Clark 认为一旦生产准备妥当进入生产过程,则生产并不需要“预付”。因此,新古典经济学的重点在于将所有生产要素放置于同等的地位。
    7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397 页。
     80 参见张一兵、蒙木桂:《神会马克思》,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8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 362、364 页。
    82 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 269 页。
    
    8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 364 页。
    84 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 611 页。
    85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年版,第 21 页。
    8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 266 页。
    
    87 马克思:《资本论》第 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 940 页。
    88 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 227 页。
    89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年版,第 13 页。
    90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年版,第 11 页。
    
    91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上海:三联书店 1996 年版,第 383-384 页。
    92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01 页。
    93 在今天,资本已经成为斯宾诺莎式的“实体”,资本世界的一切存在和变化的原因都在资本本身之中。它既是世界的唯一真实的存在,又是它自身存在的原因。按照梅扎洛斯的说法,这是“一种真正不合理的‘自因’”。——参阅[英]I·梅扎罗斯:《超越资本》(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 155 页。
    94 张雄:现代性的后果:从主体性哲学到主体性资本,《哲学研究》,2006 年第 10 期。
     95 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 180 页。
    9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北京:人民版社,中文 2 版,第 48 页。
    97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年版,第 32 页。
    98 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 198 页。
    99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 21 页。
     100 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 360 页。
    
    10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8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1 版,第 163 页。
    102 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年版,第 708 页。
     103 [法]P.哈道特:“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哲学”,《世界哲学》2007 年第 1 期。
    104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版,第 876 页。
    105 根据海德格尔的考证,拉丁文“subjectum”一词源于希腊词语“根据”的翻译,原意为“基础、基体”,指的是“眼前现成的东西”,即“它作为基础把一切聚集到自身那里”。因此,“subjectum”本来没有“主体”的意思,也不是专指人或“自我”的。所以,主体概念的这一形而上学含义最初并没有任何突出的与人的关系,尤其是,没有任何与自我的关系。只是到了近代特别是笛卡尔之后,才被用来专指人这个“主体”(subjekt)。因为直到笛卡尔时代,任何一个自为地现存的物都被看作“主体”。
    106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版,第 876 页。
    107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版,第 882 页。
    
    108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版,第 902 页。
    109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版,第 899 页。
    110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商务印书馆 1979 年版,第 280-302 页。
     111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 81 页。
    112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版,第 917 页。
    113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版,第 75 页。
    114 [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年版,第 122 页。
    115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年版,第 291 页。
    116 [德]韦伯:《经济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年版,第 508 页。
    
    117 查尔斯·泰勒:《黑格尔》,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年版。
    118 [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年版,第 19 页。
    119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 1996 年版,第 774 页。
    120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 1996 年版,第 883 页。
    121 [法] F.费迪耶: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哲学译丛》,2001 年第 3 期。
    122 孙利天:内在与超越——内在意识形而上学的根本焦虑,《新华文摘》,2007 年第 7 期?
    123 启蒙运动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宣扬理性的自律性和以观察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的方法是唯一可靠的求知方式”。——以赛亚·柏林:“反启蒙运动”,载于汪民安等主编:《现代性基本读本》(下),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95 页。
    124 在中世纪,人在对绝对统一的抽象本质的追求过程中虚构了一尊彼岸的神,即万能的上帝,并因而否定了现实的人类生存,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上帝的光环中渐次弱化乃至颠倒了,而且这种颠倒的关系最终还被神圣化了。而所谓“上帝人本化”的哲学进程,就是使外在于人的上帝作为主体、人作为上帝的创造物作为客体的关系颠倒过来。——参见:孙利天:《死亡意识》,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第 141 页。
    125 《费尔巴哈著作选集》,北京:三联书店,1958 年版,第 122 页。
    126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版,第 771 页。
    127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版,第 767 页。
    128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版,第 774 页。
     129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版,第 808 页。
     130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版,第 910-911 页。
    
    131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版,第 911 页。
    132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版,第 774 页。
    
    133 高清海:《哲学与主体自我意识》,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
    134 张雄:现代性后果:从主体性哲学到主体性资本,《哲学研究》,2006 年第 10 期。
     135 Max Horkheimei and Theodor W. Adorno,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trans. By Edmund Jephcott, Stanford University Pree, 2002, P.23.
    136 参见汪丁丁:资本主义的实质是什么,《二十一世纪》(香港),1994 年第 6 期。
    137 汪丁丁:《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
    138 “潜能存在者(作为潜能者)的隐得来希就是运动。”——[法] F.费迪耶: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哲学译丛》,2001 年第 3 期。
    139 [法] F.费迪耶: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哲学译丛》,2001 年第 3 期。
    140 [法] F.费迪耶: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哲学译丛》,2001 年第 3 期。
    141 [法] F.费迪耶: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哲学译丛》,2001 年第 3 期。
    142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 1996 年版
    143 在这里,“为……自行解蔽”是希腊式的“觉知”,而“对……的把捉和掌握”是指现代的“表象”方式。——参见[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 1996 年版,第 921页。
    144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 1996 年版,第 870 页。
    145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 1996 年版,第 880 页。
    146 韦伯说,这个时代的特征表现为人们的如下信念:“只要人们想知道,他任何时候都能够知道;从原则上说,再也没有什么神秘莫测、无法计算的力量在起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掌握一切。而这就意味着为世界除魅。”([德]马克思·韦伯:《学术与政治》,北京:三联书店,1998 年版,第 29 页。)
    147 [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年版,第 5 页。
    148 [德]海德格尔:“现代科学、形而上学和数学”,《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 1996年版,第 874 页。
    149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 1996 年版,第 874 页。
    150 [美]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53 页。
    151 W·C·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与宗教的关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82 页。
     15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 60 页。
    15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年版,第 20 页。
    154 马克思:《资本论》第 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 941 页。
    15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 51 页。
    
    15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 51 页。
    15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 52 页。
    
    158 仰海峰:商品交换与社会的同质化,《哲学动态》,2007 年第 4 期。
    15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年版,第 16 页。
    
    16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年版,第 30-31 页。
    161 [德]西美尔:《货币哲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年版,第 392 页。
    162 [德]西美尔:《金钱 性别 现代生活》,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年版,第 8 页。
    163 [德]西美尔:《金钱 性别 现代生活》,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年版,第 8 页。
    164 [德]西美尔:《金钱 性别 现代生活》,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年版,第 13 页。
    165 [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年版,第 45 页。
    166 张一兵、蒙木桂:《神会马克思》,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 2 页。
    167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版,第 902 页。
    
    168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版,第 874 页。
    169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版,第 874 页。
     170 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中文 2 版,第 573-574 页。
    
    17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版,第 74 页。
    17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版,第 74-75 页。
    173 [德]西美尔:《货币哲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年版,第 37 页。
     174 James Rachels, The Elements of Moral philosophy, PP. 91-92.
     175 [德]西美尔:《货币哲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年版,第 359 页。
    17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199 页。
    177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1867 年),马克思出版了他的《资本论》第一卷,第一次沉痛地敲响了资本主义的警钟。而且根据英国学者托姆?博托莫尔介绍,“资本主义”(capitalism)这个词也是在 19世纪后半期才得到了广泛使用的,《牛津英文辞典》在 1854 年首次收录了“capitalism”这个词。——托姆?博托莫尔:《现代资本主义理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年版,第 3-4 页。
    178 [法]皮埃尔·勒鲁:《论平等》[M],商务印书馆 1991 年版,第 11 页。
    
    179 [日]丙谷行人:《马克思,其可能性的中心》,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年版,第 243 页。
    180 吴晓明: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学术月刊》,2006 年第 2 期。
    181 [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年版,第 165 页。
    182 西方文化的虚无主义就源自理智对生命的压抑,这种压抑以生命的“自我持存”为目标。(尼采)
    183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 205 页。
    184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 85 页。
    18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228 页。
    18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174 页。
    18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228 页。
    18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297 页。
    189 [法]德勒兹、伽塔里:《反俄狄浦斯》,美国 Minnesota 大学出版社,1983 年版,第 28 页。
     190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版,第 782 页。
    
    191 [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年版,第 130 页。
    19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1 版,第 213 页。
    193 俞吾金:资本诠释学,《哲学研究》,2007 年第 1 期。
    19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 30 页。
    195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 1 卷“导言”。
    196 孙正聿:辩证法:黑格尔、马克思与后形而上学,《中国社会科学》2008 年第 3 期。
    
    19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102 页。
    19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111 页。
     199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版,第 383-384 页。
     200 A .W. Moore, Points of View,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97, PP.253-254.
    201 把在尘世中建功立业作为灵魂得救和进入天国的必要条件,因而创造财富就是荣耀上帝。——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20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77 页。
    203 俞吾金:资本诠释学,《哲学研究》,2007 年第 1 期。
     204 叔本华:《作为意识和表象的世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年版,第 401-402 页。
     205 “纵观整个哲学史,柏拉图的思想以有所变化的形态始终起着决定性作用。形而上学就是柏拉图主义。尼采把他自己的哲学标示为颠倒了的柏拉图主义,随着这一已经由卡尔?马克思完成了的对形而上学的颠倒,哲学达到了最极端的可能性。哲学进入其终结阶段了”。——[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版,第 1244 页。
    206 国内学者在引证这段话的时候往往把它当成是海德格尔对马克思哲学的积极评价,认为马克思已经完成了“对形而上学的颠倒”。对此,孙利天教授认为,实际上这恰恰是海德格尔对马克思所做的工作的一种否定,不仅如此,这同时也是海德格尔对马克思哲学的一个一贯性的评价。实际上,海德格尔无非是说,马克思把西方哲学中的意识优先性颠倒为人的优先性。而人的优先性来自于马克思把人理解为自身生产的人,自身生产的人的确定的理论想法又来自于黑格尔把生命理解为一个过程,把人理解为劳动中的自身生产,所以,海德格尔的结论是:马克思只是用人的优先性颠倒了黑格尔哲学的意识优先性,从而这种颠倒仍然奠基于意识优先性的基础之上。所以,他认为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仍然是在主体形而上学框架内的颠倒。因而,他说,在马克思哲学中,形而上学已经达到了他的“最极端的可能性”,换句话说,马克思哲学就是主体形而上学的终极形态,即形而上学的完成。这也是为什么海德格尔在“晚期的三天讨论班”中说:“马克思达到了极端的虚无主义”以及在马克思之后不会再有形而上学的复兴的原因。也因为如此,在《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中,海德格尔说:“绝对的形而上学连同它的由马克思与尼采的倒转一起都归属于存在的真理的历史之中”。 这说明,在海德格尔认为马克思实际上并没有完全脱离形而上学。
    
    207 孙利天:哲学观和哲学研究的重大问题,待发。
    208 马克思:《资本论》第 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995-998 页。
    20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7 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年版,第 115 页。
    210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 51 页。
    211 [德] 彼德?科斯洛夫斯基:《伦理经济学原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14页。
    212 栾栋:德勒兹及其哲学创造,《世界哲学》,2006 年第 4 期。
    
    213 栾栋:德勒兹及其哲学创造,《世界哲学》,2006 年第 4 期。
    214 Deleuze and Guattari: L’anti-Oedipus, Minuit, Paris, 1972, P.37.
    215 程党根:异域中的异样主体之维,《南京社会科学》,2003 年第 6 期。
    216 [法]德勒兹、伽塔里:《反俄狄浦斯》,美国 Minnesota 大学出版社,1983 年版,第 28 页。
    
    217 [法]德勒兹、伽塔里:《反俄狄浦斯》,美国 Minnesota 大学出版社,1983 年版,第 26 页。
    218 栾栋:德勒兹及其哲学创造,《世界哲学》,2006 年第 4 期。
    219 栾栋:德勒兹及其哲学创造,《世界哲学》,2006 年第 4 期。
    
    220 张雄:现代性的后果:从主体性哲学到主体性资本,《哲学研究》,2006 年第 10 期。
    221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年版,第 18 页。
     222 张雄:现代性的后果:从主体性哲学到主体性资本,《哲学研究》,2006 年第 10 期。
    
    223 程党根:异域中的异样主体之维,《南京社会科学》,2003 年第 6 期。
    224 [法]德勒兹:《尼采与哲学》,商务印书馆,2000 年 7 月第 1 版,第 12 页。
     225 [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年版,第 41 页。
     226 俞吾金:资本诠释学,《哲学研究》,2007 年第 1 期。
     227 吴晓明: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学术月刊》,2006 年第 2 期。
     228 俞吾金:资本诠释学,《哲学研究》,2007 年第 1 期。
     229 [法] F.费迪耶: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哲学译丛》,2001 年第 3 期。
    230 张盾:哲学经济学视域中的劳动论题,《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6年第 5 期。
    
    23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107-108 页。
    23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479 页。
    233 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 95 页。
    23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114 页。
    23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年版,第 486 页。
    236 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 928-929 页。
    23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105-106 页。
    23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108 页。
     23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105-106 页。
    240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对社会发展形态作了如下概括:“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413 页。)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形态的这一划分,经过列宁和斯大林的进一步表述,形成了我们今天关于社会发展五形态图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初级阶段为社会主义社会)。列宁在《论国家》一文中提出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农奴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几种社会形态(《列宁选集》第 4 卷,第 44-47 页)。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指出:“历史上有五种基本生产关系:原始公社制的,奴隶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斯大林:《论列宁主义问题》第 727 页,外国文书籍出版局 1949 年版)。
    
    24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 275 页。
    24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390 页。
    
    24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 287 页。
    244 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 359 页。
    24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111-112 页。
    
    24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389 页。
    247 [英]F?A?哈耶克:《致命的自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版,第 119 页。
    24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年版,第 108-109 页。
    24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 286 页。
    
    25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 274 页。
    25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114 页。
    25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111 页。
     253 高清海、孙利天:哲学的终结和人类生存,《江海学刊》,2003 年第 5 期。
     25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95 页。
     25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114 页。
    
    25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309 页。
    257 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 207-208 页。
    258 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 56 页。
    
    259 物质属性和社会属性。
    260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 1 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年版,第 148 页。
    261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 1 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年版,第 147 页。
    
    26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264 页。
    263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 1 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年版,第 150 页。
    264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 1 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年版,第 142 页。
    265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 101、77、89、257页。
    266 张盾:《哲学经济学视域中的劳动论题》,《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6年第 5 期。
    267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 1 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年版,第 142 页。
    268 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 701 页。
    
    26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104 页。
    27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319 页。
    27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355 页。
    27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265 页。
    27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267 页。
    27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389-390 页。
    27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390 页。
    276 这是黑格尔所说的理性的“狡猾”。“理性何等强大,就何等狡猾。理性的狡猾总是在于它的起中介作用的活动,这种活动让对象按照它们本身的性质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它自己并不直接参与这个过程,而只是实现自己的目的”。
    277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版,第 383 页。
    27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480 页。
    279 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 211 页。
    280 [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年版,第 15 页。
    281 [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年版,第 21 页。
    282 [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年版,第 21 页。
    
    28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227 页。
    284 马克思:《资本论》第 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 278 页。
    285 [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年版,第 24 页。
    286 [法] F.费迪耶: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哲学译丛》,2001 年第 3 期。
     287 [法] F.费迪耶: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哲学译丛》,2001 年第 3 期。
     288 [法] F.费迪耶: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哲学译丛》,2001 年第 3 期。
    
    289 [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年版,第 9-10 页。
    290 [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年版,第 12 页。
    
    291 [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年版,第 6-7 页。
    292 [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年版,第 16 页。
    293 [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年版,第 15-16 页。
    294 加利福尼亚的数字化分解乌托邦就是计算机把劳动分配到家庭。这是劳动在社会和日常生活的所有毛孔中扩散。不仅劳动力不再存在了,而且连劳动时空也不再存在了:从此社会成为价值过程惟一的连续体。劳动变为生活方式。为了反对资本、剩余价值和劳动的普遍存在(这种存在是雨资本、剩余价值和劳动的原貌的消失联系在一起的)而让工厂的高墙、工厂和阶级斗争的黄金时代重现,这毫无用处。从此工人只能如同警察保持镇压想象一样,保持自己的斗争想象。
    295 [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年版,第 16 页。
    
    296 参见本文第二章。
    297 马克思·舍勒:《价值的颠覆》,北京:三联书店,1997 年版,第 134 页。
    298 马克思·舍勒:《价值的颠覆》,北京:三联书店,1997 年版,第 137 页。
    299 马克思·舍勒:《价值的颠覆》,北京:三联书店,1997 年版,第 142 页。
    
    300 [法]让·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年版,第 5-7 页。
    301 马克思·舍勒:《价值的颠覆》,北京:三联书店,1997 年版,第 142 页。
     302 [德]马克思·舍勒:《价值的颠覆》,北京:三联书店,1997 年版,第 96 页。
    
    303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版,第 781 页。
    304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版,第 783 页。
    
    305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版,第 783-784 页。
    306 [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年版,第 7-8 页。
    307 Simmel, “Tendencies in German Life and Thought since 1870”(《1870 年以来德国生活与思想的倾向》),参 D. Frisby (ed.), Georg Simmel: Critical Assessments, Vol. I, p141。
    308 Simmel, “Tendencies in German Life and Thought since 1870”(《1870 年以来德国生活与思想的倾向》),参 D. Frisby (ed.), Georg Simmel: Critical Assessments, Vol. I,p6-7。
    309 [美]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北京:三联书店 1997 年版,第 41 页。
    310 斯蒂芬?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三联书店,1991 年版,第 22 页。
    311 斯蒂芬?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三联书店,1991 年版,第 32 页。
    312 程巍:阐释《爱情的故事》或,1968 年造反学生分析,《外国文学评论》2000 年第 1 期。
    313 Herbert Marcuse, One-Dimensional Man, Boston, Beacon Press, 1964, p.58.
    
    314 程巍:阐释《爱情的故事》或,1968 年造反学生分析,《外国文学评论》2000 年第 1 期。
    315 Morris Dickstein, Gates of Ede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p. 272.
    316 程巍:阐释《爱情的故事》或,1968 年造反学生分析,《外国文学评论》2000 年第 1 期。
    317 程巍:阐释《爱情的故事》或,1968 年造反学生分析,《外国文学评论》2000 年第 1 期。
    318 德国人为此特意发明了一个词——kitsch——指一种由流行的、商业性的文学艺术形式,它由杂志封面、插图、广告、落套的和庸俗的小说、连环画、流行歌曲、踢踏舞、好莱坞电影构成。它迎合了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适合于中产阶级生活节奏的、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和金钱却能够从中获取娱乐的艺术样式,同时,这种艺术样式又培养了中产阶级的欣赏趣味。
    31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 275 页。
    320 皮埃尔·布迪厄:《布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年版,第 192 页。
    321 约翰.费斯克:大众经济,《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233 页。
    322 邹诗鹏:“西马”当代资本主义研究的文化及历史哲学检视,《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 2 期。
    323 至少在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尤其是格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中就已经指出,文化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获得总体性,是因为它与源于经济政治力量的权力关系直接结合。
    
    324 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第 31 页。
    325 Edward Said.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London: Vintage, 1993: XIV.
     326 邹诗鹏:“西马”当代资本主义研究的文化及历史哲学检视,《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 2 期。
    
    327 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北京:三联书店,1997 年版,第 447-449 页。
    328 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北京:三联书店,1997 年版,第 484 页。
    
    329 [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年版,第 6 页。
    330 [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年版,第 11 页。
    331 [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年版,第 28 页。
    332 [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年版,第 11 页。
    
    333 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北京:三联书店,1997 年版,第 508 页。
    334 [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年版,第 24 页。
     335 [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年版,第 28 页。
     336 这种“制度化的反思”作为晚期现代性的核心环节,把当代社会的重构引向现代性的纵深发展与全球扩张,同时也引向更深层次的奴役和控制。参见[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北京:三联书店,1998 年版。
     337 [德]黑格尔:《小逻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年版,第 79 页。
    
    338 黑格尔:《小逻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年版,第 43 页。
    339 黑格尔:《小逻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年版,第 120 页。
    340 [德]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年版,第 111 页。
    341 吴晓明:回到社会现实本身,《学术月刊》,2007 年第 5 期。
    342 参见卡尔·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北京:三联书店,2006 年版,第 183-188 页。
    343 [英]I?梅扎罗斯:《超越资本》(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 22 页。
    34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 7 页。
    34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 30 页。
    346 张一兵:《回到马克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 87 页。
    34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114 页
    34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年版,第 118-119 页。
    34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 113 页。
    
    350 高清海:哲学思维方式的历史性转变,《开放时代》,1995 年 6 月。
    351 《列宁全集》第 38 卷,中文 1 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9 年版,第 233 页。
    
    352 高清海:《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30 页。
    353 高清海:《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36 页。
    354 孙正聿:怎样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 年第 3 期。
    35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 111 页。
     356 即思辨的概念运动,马克思称之为“运动的影子”和“影子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 147 页。
     357 吴晓明:主题、基点与路径:阐说马克思哲学之当代意义,《江海学刊》2003 年第 1 期。
    
    358 孙利天: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 年第 2 期。
    35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 16 页。
    360 据说在爱斯基摩人的语言里,关于“雪”的说法有三十来种。爱斯基摩人主要分布在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丹麦)、加拿大的北冰洋沿岸以及美国的阿拉斯加州。这些地区基本上每年从 10 月上旬开始就下起大雪,一直要持续到来年的 5 月中旬,到处冰天雪地,一片严寒景象。他们是生活在地球上极寒冷地区的独特民族,几千年来在气候恶劣、环境严酷的条件下生存繁衍至今。
    361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 87 页。
    
    36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480 页。
    36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年版,第 49-50 页。
    364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 90 页。
    365 吴晓明:《思入时代的深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第 91 页。
    366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 105 页。
     367 吴晓明:论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5 期。
    368 黑格尔哲学是形而上学的完成,并且伴随着这种完成,保持和安顿一切其他的形而上学于自身之内。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哲学不是形而上学之一种,而是形而上学之一切;从而使体作为现实的自然界的抽象形式、思维形式和逻辑范畴,就像自我意识这种抽象形式一样,是完完全全包含在黑格尔哲学之内的。——吴晓明:《思入时代的深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第 85 页。
     369 孙利天: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 年第 2 期。
     370 孙伯鍨、张一兵:《走进马克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第 112 页。
    371 《作为经济生活事实情况的劳动》,载《档案》及《社会科学》,1923 年 50 期,293 页以后、296 页以后、307 页。——转引自《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马尔库塞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89 年版,第 108 页。
    372 转引自张汝伦:《历史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 95 页。
    373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年版,第 182 页。
    374 张汝伦:《历史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 96-97 页。
    
    375 [法]F.费迪耶: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哲学译丛》,2001 年第 3 期。
    376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 101 页。
    377 如果没有黑格尔对精神、生命的过程化理解,就没有马克思生产过程中人在劳动中“自我创造自身本质”的“存在论视野”,也就没有马克思意义上的“共产主义”。
    378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 92 页。
    379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 101 页。
    
    38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 16 页。
    381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 184-185 页。
    382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 55 页。
    
    383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 184 页
    384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 14 页。
    38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32 页。
    
    386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58 页。
    387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84-185 页。
    388 孙正聿:辩证法:黑格尔、马克思与后形而上学,《中国社会科学》2008 年第 3 期。
    389 张盾:哲学经济学视域中的劳动论题,《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6年第 5 期。
    39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 615 页。
    
    391 [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年版。
    392 [法]鲍德里亚:《生产之镜》,仰海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 年版。
    393 姚顺良:鲍德里亚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误读及其方法论根源,《现代哲学》, 2007 年第 2 期。
    394 “虽然人们希望游戏能超越劳动,但游戏只是劳动的延续,延续始终不过是对劳动强制性的审美升华。运用这个概念,我们将永远处于必然与自由的问题式中,这是典型的资产阶级问题式”。同时,他还说,“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髓处,与劳动的伦理相对立的是非劳动的美学或游戏”。——[法]鲍德里亚:《生产之镜》,仰海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9 页。
     395 “共产主义革命则反对活动的旧有性质,消灭劳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76 页。
    
    396 [英]戴维·施韦卡特:《反对资本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 347 页。
    39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 48 页。
    39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 40 页。
    399 这是一种退化的理解,梅林、普列汉诺夫等第二国际的马克思主义者基本上都对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做了这样的理解。
    400 共产主义的实现被推到无限遥远的未来和彼岸世界,根本不是此岸世界的事情,对于此案的世界只有道德批判的力量。
    401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 79 页。
    40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1 版,第 118 页。
     403 [德]A·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年版,第 147 页。
    
    404 吴晓明:《思入时代的深处》,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第 288 页。
    40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108 页。
    40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6 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年版,第 113 页。
    407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册),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版,第 1230 页。
    408 彭富春:说游戏说,《哲学研究》,2003 年第 2 期。
    409 即“天空、大地、诸神和终有一死者”的简译。
    410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册),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版,第 1180 页。
    411 [德]赫伯特·马尔库塞:《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马尔库塞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 216 页。
    4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286 页。
    4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第 130 页。
    414 [法]F·费迪耶等: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哲学译丛》2001 年第 3 期,第 53 页。
    415 苗力田编:《亚里士多德选集》(形而上学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第 4 页。
    416 孙利天:“纯粹理论生活的理想”,《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 年第 6 期。
    417 “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418 [法] F.费迪耶: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哲学译丛》2001 年第 3 期。
    419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81 页。
    420 在城邦制社会中,奴隶承担劳动,只有“公民”,也就是亚里士多德所描述的那种“人生的必需品,以及使人快乐安适的种种事物都获得了”的人,才有自由的学术研究。生活的雅典城邦民主制种的自由人,才有条件、有兴趣开启一个纯粹理论态度的学术传统,所谓希腊理性精神或西方哲学的视界,就是希腊自由人纯粹理论态度的视界。
    421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所说的:“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他们探索这里只是为想脱出愚蠢,显然,他们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的目的。这个可由实事为之证明:这类学术研究的开始,都在人生的必需品以及使人快乐安适的种种事物都获得了以后。这样,显然,我们不为任何其他利益而找寻智慧;只因人本自由,为自己的生存而生存,不为别人的生存而生存,所以我们认取哲学为唯一的自由学术而身价探索,这正是为学术自身而成立的唯一学术”。——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1 年版,第 5 页。
    
    4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 82-83 页。
    423 [法] F.费迪耶: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哲学译丛》2001 年第 3 期。
     424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05 页。
    425 孙周兴:我们如何接近事物?本文系作者 1998 年 12 月 28 日晚在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杭州)作的报告。——转引自“中国现象学网”http://www.cnphenomenology.com。
    426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 1996 年版,第 383 页。
    427 [法]德里达:《书写与差异》(上),北京:三联书店 2001 年版,第 132 页。
     428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 1996 年版,第 383 页。
     429 [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年版,第 3 页。
    
    430 [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年版,第 11 页。
    431 [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年版,第 15 页。
    432 [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年版,第 24 页。
    433 [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年版,第 46 页。
    434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版,第 463 页。
    435 神性乃是人借以度量他在大地之上、天空之下的栖居的“尺度”。唯当人以此方式测度他的栖居,他才能够按其本质而存在。海德格尔说,不可知的神作为不可知的东西通过天空之显明而显现出来。这种显现(Erscheinen)乃是人借以度量自身的尺度。
    436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版,第 479-480 页。
     437 孙利天:朴素的追问我们自己的问题和希望,《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 年第 5 期。
    438 Sean Sayers :Marxism and Morality:Central Problems in Contemporary Marxist Philosophy,载于《“哲学:基础理论与当代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 年 7 月 26-27 日,长春。
     439 Sean Sayers :Marxism and Morality:Central Problems in Contemporary Marxist Philosophy,载于《“哲学:基础理论与当代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 年 7 月 26-27 日,长春。
     440 《孙正聿文集》第 9 卷,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第 688-689 页。
     441 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2 页。
     44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 416 页。
     443 [美]詹姆斯·劳洛: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共产主义,载于欧阳康主编:《当代英美哲学地图》,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第 636 页。
     444 李德顺:《价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年版,第 369-370 页。
     445 詹姆逊:《现代性、后现代性和全球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80 页。
    446 高清海 孙利天:马克思的哲学观变革及其当代意义,《马克思与我们同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版。
    447 孙利天:中国曾经有过高清海哲学学派吗?,《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 年第 6 期。
    448 徐长福:马克思主义:从建构性理想到调节性理想,载于赵剑英、孙正聿主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版,第 380 页。
    449 徐长福:马克思主义:从建构性理想到调节性理想,载于赵剑英、孙正聿主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版,第 390 页。
    450 孙正聿:辩证法:黑格尔、马克思与后形而上学,《中国社会科学》2008 年第 3 期。
    451 高清海:《新世纪:“人性革命”时代》(高清海哲学文存·续编·卷二),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 年版,第 123-124 页。
    452 孙利天:哲学观和哲学研究的重大问题,待发。
    453 高清海:《新世纪:“人性革命”时代》(高清海哲学文存·续编·卷二),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 年版,第 123 页。
    454 孙利天:哲学为什么没有被遗忘?《天津社会科学》,2005 年第 2 期。
     455 孙利天:中国曾经有过高清海哲学学派吗?,《吉林大学学报》,2007 年第 6 期。
    456 孙利天:哲学观和哲学研究的重大问题,待发。
    457 孙利天: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 年第 2 期。
    458 穆南柯:喧嚣与骚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学术性”和“现实性”问题,《哲学研究》,2004 年第 4 期。
    459 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北京:三联书店 1997 年版,第 436 页。
    460 孙利天教授认为,罗尔斯的《正义论》就典型地体现了这种新的哲学方法特征,即对非元哲学的次级规则的探索。
    461 哈贝马斯:现实与对话伦理学,《哲学译丛》,1994 年第 2 期。
    
    462 孙利天:现代哲学革命和当代辩证法理论,《哲学研究》,1994 年第 7 期。
    463 孙利天:对辩证法理论的新探索,载于《我的学术思想》。
    464 孙利天:“辩证法与后现代主义哲学”,《天津社会科学》,1995 年第 2 期。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3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 2 版.
    3. 马克思:《资本论》第 1-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
    4.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 1-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年版.
    5.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
    6. 马克思:卡尔?马克思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3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
    7.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8.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
    9.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
    10.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11.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年版.
    12.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
    13. 列宁:《哲学笔记》,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
    1.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年版.
    2. 高清海:《哲学的憧憬》,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3. 高清海:《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4. 高清海:《思想的解放和人的解放》(高清海哲学文存·续编[卷一])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 年版.
    5. 高清海:《新世纪:“人性革命”时代》(高清海哲学文存·续编[卷二])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 年版.
    6. 高清海:《“人”的哲学觉悟》(高清海哲学文存·续编[卷三])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 年版.
    7. 孙正聿:《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 年版.
    8. 孙正聿:《思想中的时代》,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9. 孙利天:《论辩证法的思维方式》,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
    10. 孙利天:《死亡意识》,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
    11. 贺来:《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12. 张盾:《现代性问题图景中的马克思哲学革命》,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13. 李德顺:《价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年版.
    14. 张一兵:《文本学解读语境的历史在场——当代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种立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15. 张一兵、蒙木桂:《神会马克思——马克思哲学原生态的当代阐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16. 吴晓明:《思入时代的深处——马克思哲学与当代世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17. 卢风:《启蒙之后》,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18. 邹诗鹏:《生存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
    19. 鲁品越:《资本逻辑与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哲学沉思》,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20. 唐正东:《斯密到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的历史性诠释》,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21. 张有奎:《现代性的哲学批判——从马克思生存论角度的分析》,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
    22. 王善平:《资本主体性批判》,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23. 赵剑英、庞元正主编:《马克思哲学与中国现代性建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年版.
    24. 赵剑英、孙正聿主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年版.
    25. 孙伯鍨、张一兵主编:《走进马克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26. 汪民安、陈永国等主编:《现代性基本读本》(上下),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27. 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货币哲学专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
    28. 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资本哲学专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年版.
    29. 江怡主编:《理性与启蒙——后现代经典文选》,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4年版.
    30. 陈学明、张志孚主编:《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名著提要》(上中下),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6 年版.
    1.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选集——形而上学卷》,苗力田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2. [德]黑格尔:《小逻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年版.
    3. [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下),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年版.
    4.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年版.
    5.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下),上海:三联书店 1996 年版.
    6. [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年版.
    7. [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 年版.
    8. [德]西美尔:《货币哲学》,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年版.
    9. [德]A?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8 年版.
    10. [德]卡尔?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重庆出版社 1989 年版.
    11. [德]特奥多?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3 年版.
    12. [德]曼弗雷德?缪勒:《通往〈资本论〉的道路——1857-1863 年马克思的资本概念的发展》,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
    13. [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14. [德]乌尔里希?贝克、约翰内斯?威尔姆斯:《自由与资本主义——与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对话》,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15. [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 年版.
    16. [德]克劳斯?奥菲:《福利国家的矛盾》,长春:吉林人民出版 2006 年版.
    17. [德]哈贝马斯:《哈贝马斯精粹》,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18. [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南京:译林出版 2004 年版.
    19. [德] 彼德?科斯洛夫斯基:《伦理经济学原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20. [英]戴维?麦克莱伦:《卡尔?马克思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21. [英]柯林伍德:《形而上学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
    22. [英]I?梅扎罗斯:《超越资本——关于一种过渡理论》(上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23. [英]梅格纳德?德塞:《马克思的复仇——资本主义的复仇和苏联集权社会主义的灭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24. [英]F?A?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年版.
    25. [英]F?A?哈耶克:《致命的自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
    26. [英]F?A?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北京:三联书店 2003 年版.
    27. [英]F?A?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3 年版.
    28.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上海:三联书店 2002 年版.
    29. [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2 年版.
    30.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 年版.
    31. [英]R?W?费夫尔:《西方文化的终结》,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
    32. [法]德里达:《书写与差异》(上下),北京:三联书店 2001 年版.
    33. [法]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34. [法]路易?阿尔都塞、艾蒂安?巴里巴尔:《读<资本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年版.
    35. [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 年版.
    36. [法]弗朗索瓦?沙奈:《资本全球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年版.
    37. [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6 年版.
    38. [法]让?鲍德里亚:《生产之镜》,仰海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年版.
    39. [法]德勒兹:《尼采与哲学》,商务印书馆,2000 年 7 月第 1 版.
    40. [美]J?A?熊彼特:《从马克思到凯恩斯》,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41. [美]戴维?施韦卡特:《反对资本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42.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沃勒斯坦精粹》,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43. [美]大卫?库尔珀:《纯粹现代性批判——黑格尔、海德格尔及其以后》,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年版.
    44.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现代文明与人类的困境》,上海:三联出版社,1989 年版.
    45.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9年版.
    46. [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北京:三联出书店 1997年版.
    47. [美]詹姆逊:《詹姆逊文集》(第 1 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48. [美]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年版.
    49.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2 年版.
    50. [美]霍华德?威亚尔达主编:《非西方发展理论——地区模式与全球趋势》,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51. [美]成中英:《论中西哲学精神》,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1991 年版.
    52. [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53. [日]不破哲三:《〈资本论〉与现代》,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
    54. [日]柄谷行人:《马克思,其可能性的中心》,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年版.
    55. [秘鲁]赫尔南多?德?索托《:资本的秘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56. [埃及]萨米尔?阿明:《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
    57. [加]埃伦?M?伍德:《资本的帝国》,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年版.
    58. [匈]阿格尼丝?赫勒:《现代性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年版.
    59. 托姆?博托莫尔:《现代资本主义理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9 年版.
    60. 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1. Aristotle, “Metaphysics”, Translated by Richard hope, Reprinted from The English Edition by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60.
    2. [英]安东尼?吉登斯:《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对马克思、迪尔凯姆和韦伯著作的分析》(英文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3. [法]德勒兹、伽塔里:《反俄狄浦斯》[M],美国 Minnesota 大学出版社 1983 年版.
    4. Edited by George E. McCarthy: Marx and Aristotle, 1992 by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5. Gregor Mclennan: Marxism & the Methodologies of History, Print and bound by Unwin Brothers Limited The Gresham Press, OldWorking, Surrey, 1981.
    6. Simmel, “Tendencies in German Life and Thought Since 1870”(《1870 年以来德国生活与思想的倾向》),参 D. Frisby(ed.), Georg Simmel: Critical Assessments,Vol. I, pp141.
    7. Herbert Marcuse, One-Dimensional Man, Boston, Beacon Press, 1964.
    8. Morris Dickstein, Gates of Ede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9. Edward Said.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London: Vintage, 1993: XIV.
    10. Sean Sayers : Marxism and Morality : Central Problems in Contemporary Marxist Philosophy,载于《“哲学:基础理论与当代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 年 7 月 26-27 日,长春.
    11. W?Ashby,A Comprehensive History of Western Ethics.
    12. Bert Oliveier: Nature, Capitalism, and the Future of Humankind, S. Afr. J. Philos. 2005. 24(2).
    13. Subroto Roy: Philosophy of Economics, Printed in great Britain by TJ Press (Padstow) Ltd, Padstow, Cornwall 1991.
    14. Tadao Horie: Marx’s Capital and One Free World, Published by MACMILLAN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LTD Houndmills.
    15. Riccardo Bellofiore: The Consititution of Capital —— Essays on Volume Ⅰ of Marx’s Capital First published 2004 by PALGRAVE MACMILLAN.
    16. Martha Campbell and Geert Reuten: The Culmination of Capital: Essays on Volume Ⅲ of Marx’s Capital. First published 2002by PALGRAVE Houndmills.
    17. Hiroshi Uchida: Marx for the 21st century first published 2006 by Rouledge.
    18. C.J.Arthur: Dialectics of Labour: Marx and his Relation to Hegel, Typeset in 10 on 12 pt Garamond by Sutton Publishing Limited Printed in Great Britain by The Camelot Press, Southampton.
    19. Alastair Meleish, “Marx’s Aesthetic Justification of Communism”, Studies in Marxism No. 1, 1994.
    1. 高清海:哲学思维方式的历史性转变——论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开放时代》,1995 年第 6 期.
    2. 高清海、孙利天:论 20 世纪西方哲学变革的主题与当代中国哲学的走向,《江海学刊》,1994 年第 1 期.
    3. 高清海、孙利天:马克思的哲学观变革及其当代意义,《天津社会科学》,2001 年第 5 期.
    4. 高清海、孙利天:哲学的终结与人类生存,《江海学刊》,2003 年第5 期.
    5. 孙正聿:怎样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 3 期.
    6. 孙正聿:“生存论转向”的哲学内涵,《哲学研究》,2001 年第 12 期.
    7. 孙正聿:辩证法:黑格尔、马克思与后形而上学,《中国社会科学》2008 年第 3 期.
    8. 孙利天:试论当代中国哲学的思想起点,《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 年第 2 期.
    9. 孙利天:后现代主义与东方思想,《社会科学战线》,2003 年第 5 期.
    10. 孙利天:实践理性的自然基础——中国哲学对意识能动性的理解,《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 年第 5 期.
    11. 孙利天:价值哲学的困惑与思索,《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 5 期.
    12. 孙利天:辩证法与后现代主义哲学,《天津社会科学》,1995 年第 2 期.
    13. 孙利天:朴素地追问我们自己的问题和希望——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会通的基础,《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 年第3 期.
    14. 孙利天:中国曾经有过高清海哲学学派吗?《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 年第 6 期.
    15. 孙利天: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 年第 2 期.
    16. 王天成、李晓勇:形而上学的审美意蕴——形上之知的明证性基础, 《学习与探索》2004 年第 4 期.
    17. 张盾:论马克思社会理论的当代效应——以西美尔《货币哲学》为案例,《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 年第 3 期.
    18. 张盾:问题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创新路径,《天津社会科学》,2006 年第 3 期.
    19. 张盾:马克思的两种“发展”概念及其当代性,《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 年第 3 期.
    20. 张盾: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以现代性作为其问题背景,《求是学刊》,2005 年第 1 期.
    21. 贺来:“现代性”的反省与马克思哲学研究纵深推进的生长点,《求是学刊》,2005 年第 1 期.
    22. 邹诗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2005 年第 1 期.23. 邹诗鹏:“西马”当代资本主义研究的文化及历史哲学检视,《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7 年第 2 期.
    24. 杨学功:传统本体论哲学的终结和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现代哲学》,2002 年第 1 期.
    25. 张一兵:《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多重话语结构,《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8 年第 1 期.
    26. 张一兵等:马克思真的没有使用过“资本主义”一词吗?,《南京社会科学》,1999 年第 4 期.
    27. 张一兵:置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于经济学语境之中,《人文杂志》,2006年第 2 期.
    28. 张一兵:青年马克思的批判的经济哲学——《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二、三笔记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9 年第 1 期.
    29. 张一兵:两条逻辑的相互消长还是共同消解?——析青年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内在结构(学术对话),《理论探讨》,2006 年第3 期.
    30. 吴晓明: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学术月刊》,2006 年第 2 期.
    31. 吴晓明:论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5 期.
    32. 吴晓明:马克思发展理论的本质特征与当代意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 年第 2 期.
    33. 吴晓明:马克思对主体哲学的批判与当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年第 3 期.
    34. 欧阳康: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前提、问题域及研究思路,《哲学研究》,2005 年第 9 期.
    35. 俞吾金: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诊断及其启示,《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 1 期.
    36. 杨学功:全球化的多重维度与实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4 期.
    37. 孙承叔:关于资本的哲学思考——读《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东南学术》,2005 年第 2 期.
    38. 孙承叔:资本与现代性——马克思的回答,《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 4 期.
    39. 张雄:货币幻象:马克思的历史哲学解读,《中国社会科学》2004 年第 4 期.
    40. 张雄:经济学的哲学传统论略,《天津社会科学》,1999 年第 4 期.
    41. 张雄:西方近、现代经济哲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哲学动态》,2003年第 2 期.
    42. 张雄:现代性逻辑预设何以生成,《哲学研究》,2006 年第 1 期.
    43. 张雄:现代性后果:从主体性哲学到主体性资本,《哲学研究》,2006年第 10 期.
    44. 汪丁丁:资本概念的三个基本纬度——及资本人格的个性化演变路径,《哲学研究》,2006 年第 10 期.
    45. 汪丁丁:资本主义的实质是什么,《二十一世纪》(香港),1994 年第6 期.
    46. 鲁品越、骆祖望:资本与现代性的生成,《中国社会科学》,2005 年第3 期.
    47. 鲁品越:货币力量的深层本体论,《学术月刊》,2003 年第 8 期.
    48. 王德峰:论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的原则高度,《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 6 期.
    49. 仰海峰:形而上学批判?资本逻辑与总体性?社会批判理论——马克思哲学的三个批判纬度,《学术研究》,2005 年第 5 期.
    50. 仰海峰:批判与重建:马克思哲学变革的理论主题,《开放时代》,1997年第 1 期.
    51. 仰海峰:全球化与资本的空间布展,《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4 期.
    52. 仰海峰:马克思与哲学观念的转变,《天津社会科学》,2005 年第 5 期.
    53. 仰海峰:走出形而上学:马克思哲学当代理解的理论起点,《学习与探索》,2004 年第 5 期.
    54. 王善平:现代性:资本与理性形而上学的联姻,《哲学研究》2006 年第 1 期.
    55. 罗骞:“现代性”批判的两种不同定向,《教学研究》,2005 年第 7 期.
    56. 罗骞:马克思与现代性批判,《江苏社会科学》,2005 年第 1 期.
    57. 任平:资本全球化与马克思——马克思哲学的出场语境与本真意义,《哲学研究》,2002 年第 12 期.
    58. 卜祥记:马克思经济批判的哲学境域,《哲学动态》2006 年第5 期.
    59. 邹广文:文化理想与文化批判——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现代性精神,《哲学研究》,2006 年第 2 期.
    60. 王浩斌: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权的建构路径,《吉林大学社会科学报》,2006 年第 1 期.
    61. 孙乐强:“颠倒”的辩证法:资本生活过程的历史性剖析,《南京社会科学》,2006 年第 8 期.
    62. 徐洋:《资本论》的四个手稿,《国外理论动态》,2002 年第 8 期.
    63. 臧佩洪:难以回避的:不是文化霸权,而是资本逻辑,《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 5 期.
    64. 夏林:传统异化逻辑与主体性形而上学的共生性——论《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启蒙辩证法的初始突破,《现代哲学》,2005 年第 4 期.
    65. 曹荣湘(编):以色列学者谈马克思主义、资本体系与社会革命,《国外理论动态》,2000 年第 11 期.
    66. 康瑞华(编):资本全球化的否定之辩证法,《国外理论动态》,2002年第 4 期.
    67. 尹树广:国家、资本和生活世界,《哲学门》,2003 年第四卷.
    68. 杨桂青:资本?现代性?人——“全国资本哲学高级研讨会”综述,《哲学研究》2006 年第 8 期.
    69. 汪传发:资本:人性与物性的双向追问——全国资本哲学高级研讨会述评,《哲学动态》2006 年第 10 期.
    70. 魏小萍:马克思与我们的时代同在——法国巴黎“第四届国际马克思大会”综述,《国外社会科学》,2005 年第 1 期.
    71. 李宏伟:中日“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学术研讨会综述,《哲学动态》,2005 年第 12 期.
    72. 孙麾: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学术概述,《哲学研究》,2005 年第 9 期.
    73. 何干强: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 12 次学术研讨会综述,《高校理论战线》,2005 年第 4 期.
    74. [德]乌尔里希?贝克:欧洲:反思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 年第 1 期.
    75.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超越民族国家?——论经济全球化的后果问题,《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 年第 5 期.
    76.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我们何时应该宽容——关于世界观、价值和理论的竞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 年第 1 期.
    77. [英]G.K.勃朗宁:黑格尔和马克思的无限:从无限概念到资本概念,《世界哲学》,2005 年第 6 期.
    78. [英]戴维?麦克莱伦:全球化与 21 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2005 年第 10 期.
    79. [英]戴维?麦克莱伦:历史与现在: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世界哲学》,2005 年第 1 期.
    80. [英]A·麦克莱什: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审美辩护,《世界哲学》,2005年第 5 期.
    81.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论现实存在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7 年第 1 期.
    82.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 年第 2 期.
    83.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对现代性的重新反思,《文学评论》,2003年第 1 期.
    84.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论作为哲学问题的全球化,《外国文学》,2000 年第 3 期.
    85.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论全球化的再现问题,《外国文学》,2005年第 1 期.
    86. [美]大卫?施威卡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与反思——美国学者与中国学者的学术对话,《学术月刊》,2005 年第 9 期.
    87. [法]P.哈道特: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哲学,《世界哲学》,2007 年第1 期.
    88. [加]波雷什?查特巴什亚(魁北克大学教授):《马克思论资本全球化:否定之辩证法》第三次国际马克思大会(巴黎).
    89. [日]不破哲三:马克思主义与 21 世纪的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 年第 9 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