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清军火器、军制与战争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基于清史的历史场景,回应西方史学界对“军事革命”的研究,提出火器化在清朝军制变革的营养钵、进而成为王朝政治变化的催化剂,本文认为在间接、直接地受到西方科学技术影响下,17世纪以降旗营出现了基于火器改装而引发的八旗制建设为核心的历史联动,在19世纪催生了淮勇为实践者以自强为鹄的的军事变革,这份历史遗产最终开启了军事近代化、催生了王朝的自救运动。
     在研究视野上尝试放大传统历史分期视野中以天津小站练兵为近代军事革命发轫的传统:本文认为军事变革是17世纪以降发生在中国的间断性演变的内生变革,是在军事对抗激烈的历史场景中统治集团积极作为的选择,本文在清史的场景下将前清史与1840年代以后的变革扭结在一起,梳理出一条贯通清史的军事变革脉络。
     在研究样本上将以往研究薄弱的旗营纳入军事变革研究领域之中,尝试突破以前勇营制为主的军事近代化研究取向:本文爬梳火器营、健锐营、神机营等学界少有涉及的课题,在考辨史料、厘清史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清朝八旗制在火器化基础上的兵种建设、编制构成以及由此发生的战术、后勤等方面的变革;与此同时,在考订淮军传统火器装备与西式装备改装的基础上考察淮军入沪后战术与军制(主要是兵种编制构成与战时后勤补给筹议)因应。
     在研究模式上,本文着重考察军事技术的变革、军制的编制、战术的调试、后勤的筹议与运作与外在政治生态环境之间彼此的联动性:无论是藉由满洲火器营等军兵种设计与编制可以看出八旗制构建与满清皇权建设之间的共振,还是基于西式火炮引进、近代炮兵兵种构建折射出王朝军制政策延续性脉络中勇营制度的改进,可以看出王朝军事与政治的运动在“军事变革”中找到了交集。
     在研究思路上,注重研究制度变革的路径依赖现象,将制度的继承性置于同制度的创新性相当的地位并将两者结合起来,改变以往研究将两者剥离开来的思路、拓展制度变革的研究图景:无论是旗营各兵种与编制的构建、还是淮勇军制改革,都可以看出在火器化基础上的清朝军制变革遵循在“清承明制”体制沿袭与“首崇满洲”的八旗制政制设计方向之间寻找交叉点与平衡点,用较小制度设计成本推进制度建设。
     在研究理论上,在清史的场境中可以发现“间断平衡”理论的适用性,籍由军制的变革来分析技术变革、制度变革的飞跃与其停滞,籍由“间歇平衡”的思路,循清朝军制变革中“路径依赖”现象。
Based on studied about Qing Dynasty history, in response to west historiography academic research on The Military Revolutions and the rise of Europe about cyclical change, make clear the myth about enantiotropy change on military change in China the same times and after 17~(th).
     The thesis insist on that the army refit with ordnance conduces to change with military supplies and armed services and tactics ,at last brings on the reform with the military legal system. 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fairs can result in the Military Revolution, and government alteration and politics reform can result from 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fairs. In the west history academe it is so-called military revolutions, and in the thesis it be called as military reform. The military reform include infantry revolution in the Huang Tai Ji period and it persist in the Eight-banners were consisted of JianRui Ying and ShenJi Ying for more than two hundred years.
     The traditional hypotheses about modern China military changes began at Yuan Shi Kai's Xiao Zhan army training because of be defeated by Japan in 1895. The article insist that the pioneer of the military changes of China is endogenous change on the Ethnic Han Army began at 17~(th) by Huang Tai Ji (1592-1643 ) with the influence of west technique.
     After failures at Ningyuan and Jinzhou, in the process of fighting with the Ming army and making and operating the cannons, Huang Tai Ji not only mobilized more cannons than Ming army at Daling river, but also invented the tactic of combining Han artillery forces with Manchu and Mongol infantry and cavalry. The Qing army manufactured cannons that were among the best in the world before they conquered the Central Plain, giving rise to a profound revolution in Chinese military history.
     Questions relative to the early Qing Dynasty's emperor and government leaders made great efforts with improving on firearm and artillery equipped for their's land forces, the Qianlong Emperor devised the JianRui Ying in JinChuan campaign as demonstration with Manchu borderism and toxophily and martial art for green-vests ( green- oriflamme army ) and Eight-Banners. Depends on Qing army's comprises with JianRui Ying and HuoQing Ying furnishment with mountain cannon and harquebus, Qianlong Emperor win the day and the rebellion chieftain of JinChuan were taken captive. Subsequently the JianRui Ying be used with triumphed over Islamic rebellion in Xinjiang area by the Qing emperor all through the ages.
     Yuan Jia San beat the drum for ShenJi Ying ,and was created by YiXuan infante and CiXi Empress. ShenJi Ying was masterminded by YiXuan infante more than twenty years ago.ShenJi Ying created the part of handler with Eight-Banners and ordnance's conveyances to the garrison of border area, as former it is lost. ShenJi Ying can't fulfill the undertaker's role for movement of Qing Dynasty's constantly strive to become stronger.
     In the 19th Yong Ying system became dominating a field army of Late Qing Dynasty, Huai army created by Zeng Guo Fan and Li Hong Zhang with An Hui province's civil corps. Huai army was the intermedia State of Military system in Qing Dynasty, and it can't created modern arms of services and powerful logistics. Huai army armed by west firearms and ammunition ,it became top-ranking troop can assault strong defensive installation whether it was a fortified city or town .because it were equipped with west cannon and howitzer and mountain artillery, but its replenishment too depend on channel and it march can't be agility . When it combated against Tai Ping army, it obtain a lot of whirlwind campaign in the Yangtze Delta. But when it attack the Nian Army in North China Plain, it's leaders found their tardy infantry need cavalry swell their troop's battle effectiveness and scheme blitzkrieg . But this time their enterprising leaders became failure because embarrassment finance, not only Huai army's armed services can't improve, but also their weakness and deathful demerit on their supply can't be remedied. After Huai army bear down Tai Ping heaven kingdom rebellion and the Nian Army, Huai army shoulder the mission of garrisoned coastal areas and territorial seas as combat troops after Huai army replaced Xiang army. Leaded by incapable general officer demoralization Huai army's demerit result in their failure in 1894, and their's fail give cause for the modern military revolution in China.
     The thesis not only verify many historical facts in Qing Dynasty's military history, but also advocate across-the-aboard view and uninterrupted standpoint. The thesis persist in that Qing Dynasty military reform subsist a path dependence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viz. Organizational Path Dependence. And all of these based on military reform happened after 17th, in conclusion ,the military reform have exerted profound influence in polity. In another word that the views about other civilization didn't experience the military reform including military revolution is wrong.
引文
1 茅海建:《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2 上个世纪初叶,章太炎先生针对“新史学”的汪洋恣肆与“传统史学”的式微,有所谓的“史学五弊”说,其五弊为:“一曰尚文辞而忽事实,二曰因疏陋而疑伪造,三曰详远古而略近代,四曰审边塞而遗内治,五曰重文学而轻政事”。此中的“内治”、“政事”即是指包括军事史为研究内容的传统的政治史研究课题。
    3 辛亥革命是传统热点,戊戌变法在文革后也成为关注的较多的课题,十余年来新政研究因为新的研究思路(西方中国中心观等学术思路引入中国大陆、以及大陆学界试图从革命背后寻找历史发展的另外动因的思路)也多为学者瞩目。
    4 尤其要提到台湾中央研究院的魏秀梅研究员在1970年代依据《实录》等材料梳理了清季布政使、按察使、督抚、学政、驻防将军都统、驻防副都统等职官的人事嬗变、揭示了清季政治发展的新特点,详见《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J],台北:中央研究院71-2/72-4/76-5/81-10/84-13各期:1992还出版专著 《清代之回避制度》,堪称台湾史学界研究清季政治史翘楚者:其中的观点固然可以对于后学颇多启发,重要的是在台湾晚清政治史研究西式的“现代化”理路为时尚、主流的时代,独立“坚持由基本材料出发得出观点”而不是预设研究架构的研究思路尤其可贵。
    1 李国祁、张朋园等台湾学者在现代化史观的指导下,编纂了《中国现代化区域研究》系列丛书(王萍:广东、李国祁:闽、浙、台、王树槐:江苏、陈三井:上海、张朋园:湖南、苏云峰:湖北、吕实强:四川、张玉法:山东……)从1980年代开始先后刊行,在“政治民主化”为现代化内在要求与趋势的理论思路下,对于晚清的政治改革做“政治现代化”架构下的梳理。自然,这种“预设西洋概念梳理中国固有历史材料”的学术思路或可商榷之处,但是却是(海峡两岸)晚清政治史研究中第一次自觉的寻找西方学术交流的集体尝试。
    2 李国祁先生70年代的刘坤一研究在资料并不是很充分的情况下,将刘坤一放在晚清政治场景之中加以考察,而不是就事论事,足见史识;但是同样是李国祁先生,在1982年刊行的《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闽浙台地区》研究中的政治史论述中就明显受到“现代化模式”的影响,李国祁先生可以看作台湾学术界在那个时代的风气转化的代表。魏秀梅研究员曾经在70年代与李国祁先生同步对于晚清政治史做数量统计与趋势分析,魏之前有列述,李国祁先生1975年《中国地方志研究——清代基层地方官人事嬗递现象之量化分析》(全三册),也是媲美当时旅美的瞿同祖先生的《清代地方政府》的著作。
    3 1979年两位学者的著作也值得这里提出:陈志让先生的《军绅政权》与冯兆基先生的《军事近代化与中国革命》。自然,刘东先生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译《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和由沟口雄三、黄宗智等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喜玛拉雅学术文库·阅读中国系列》也收录了大量的有价值的海外研究成果。
    4 笔者认为要充分重视诸如孔飞力著作隐含的“双重统治”和斯坦利·斯佩克特著的《李鸿章与淮军:19世纪中国地方主义的研究》明确提出的“地方主义”等等概念的提出和使用,对大陆史学界晚清政治史和军事史乃至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影响。
    5 “地方主义一直是中华帝国历史上的一个最重要的现象。所谓‘地方主义’,是指在中国的一些关键地区,出现了军事和政治权力的中心,它们承担着政府的某些重要职责,但它们仍然处在国家的体制中。当朝廷中央政府的权威遭到削弱,朝廷政治上的跌落要求建立这样的地方政府机构的危机时期,地方权力的中心就应运而生了”。弗朗兹·迈克尔:《19世纪中国的地方主义》[J],《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11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 总的来说,美国学者对解释西方文明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抱有浓厚的兴趣。但在七十年代以前,他们基本上是尊奉美欧式“近代化”不可逆转的思路,以“冲击——回应”、“传统——近代”等以西方为中心的模式来进行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芮玛丽对“同治中兴”和列文森对近代中国思想史的论述,还是把目光投向了对中国传统的社会制度与思想文化的分析,只不过他们所得出的结论都没有肯定中国社会内部因素在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1970年代孔飞力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一书,开始对以前的研究模式进行修订。在研究十八世纪中国人口、物价、及农村社会中经济竞争的基础上,孔飞力提出了这么一个假设:“西方冲击的并不只是一个正在衰亡的朝代,而是一个正在衰亡的文化:这个文化很可能就要从自身内部生成某种社会与政治组织的新形式”。他还怀疑中国历史的近代时期是否能够用鸦片战争这一外部事件来划分,并认为“清王朝的衰落不同于旧秩序的衰落,中国旧秩序衰落的开始时期应不早于1864年,即太平天国被扑灭的那一年”。该书的问世,标志着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孔飞力着重探索了太平天国时期地方军事化的社会史意义,从而开辟了研究的新领域,扩展了视野。具体论著参见,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一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1989年7月版,芮玛丽《中国保守主义最后的坚持:同治中兴1862-1874》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芮氏的结论是:儒家稳定性的需求与近代化的要求是不兼容的。“同治中兴”注定要失败,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伯克利和洛杉矶,1968年。列氏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貌似稳定的带传统性的中国社会,无需西方工业社会入侵催化作用,也能够独立发展为具有科学性质的社会吗?”。
    2 李细珠教授评价政治史研究的新变化时,认为“从研究方法来看,2001年晚清政治史研究的一个显著特色是与社会史研究相结合”。政治史的边缘化和政治史研究的社会学化是同步的,军事史也不能例外。以淮军研究为例,台湾师范大学李国祁教授的硕士研究生周志宇1988年的学位论文《近代中国的军事改革(1860—1900)——以淮军为中心的探讨》,就是典型的受到前述西方学者“现代化”思路影响的例子。比如《19世纪中期中国双重统治格局的演变》一书作为2000年人民大学清史所的国家级课题“19世纪中国社会研究”其中的一个子课题“社会控制”研究产物而问世,其中的“双层统治格局”的提出,无疑是深受海外学者的影响,详见张研、牛贯杰《19世纪中期中国双重统治格局的演变》[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还以前述台湾为例,在1990年代之后台湾学生就甚少以淮军乃至军事史为论题做学位研究了。
    3 黄朴民:《中国军事史研究:史学研究新的生长点——黄朴民教授访谈》。
    4 大陆辛亥革命研究,每年都有超过200篇文章,孙中山研究每年都有超过300篇文章。大陆晚清政治史研究中一个很明显的趋向是,无论是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还是什么其它的研究范式,清政府本身都是一个被边缘化的客体。就算是晚清新政的研究,也多是以“市民社会”等新式理论为指导而疏离清政府自身。
    5 以晚清新政研究而论,近年来晚清新政研究较具学术性文章数十篇,著作以李细珠先生的作品最为推重:李细珠 张之洞与清末新政[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相应的有迟云飞先生的一篇基于李著的对于晚清政治史研究的述评:迟云飞 晚清新政与张之洞研究的新进展[J],近代史研究2004年,4,234—254迟云飞先生也就晚清政治史研究现状得出与笔者相当的结论。
    6 淮军研究到现在为止,没有超过上个世纪80年代的水平,无论是资料还是思路,樊百川先生的《淮军史》并没有超过王尔敏先生的《淮军志》研究的水准。
    1 “同治中兴”及其相关问题的晚清政治史研究领域内,至今大陆学者似尚少可以与芮玛丽的著作对话的研究成果问世。
    2 笔者已知的当时内部编辑的资料大概有:《大清文宗显皇帝实录》、《大清穆宗毅皇帝实录》、《大清文宗显皇帝圣训》《大清穆宗毅皇帝圣训》(1879年)、《剿平粤匪方略》(1872年大字铅印本,附有水师章程六卷)、《剿平捻匪方略》(1872年大字铅印本)、《求阙斋弟子记》(王定安编 北京琉璃厂龙文斋1876年刊印)、《湘军志》(王闿运1879年编,1983年岳麓书社《湘军史专刊》系列之一重刊)、《皇朝经世文续编》(饶玉成编、葛士浚辑两种)、《山东军兴纪略》(1885年刊印)、《军牍辑要》(冯子材著、1895年刊印)、《中兴将帅别传》(朱孔彰著、1879年江宁刻本)、《皇清道咸同光奏议》(王延熙、王树敏编、1902年印行)、《刘壮肃公奏议》(刘铭传、1906年刊印),此处开列的数目较之实际刊印资料肯定是挂一漏万。
    3 笔者已知的研究成果有:蒋方震:《中国五十年来军事变迁史》[M],上海:申报馆,1923年。文公直:《最近三十年中国军事史上海》[M],太平洋书店,1930年。罗尔纲:《湘军兵制》[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罗尔纲:《捻军的运动战》[M],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年。罗尔纲:《绿营兵制》[M],重庆:商务印书馆,1945年。范文澜:《汉奸刽子手曾国藩的一生》[M],张家口:新华书店晋察冀分店,1945年。秦翰材:《左文襄公在西北》[M],重庆:商务印书馆,1945年。华岗:《太平天国革命战争史》[M],上海:海燕书店,1949年。
    4 以罗尔纲先生为例,罗尔纲先生在他的《晚清兵制》序言中就直接讲到了这一点:“汤象龙教授在《太平天国·序》里追忆旧事,说我自念一介病夫,既不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就应该用笔来做自己所能做的事……要把甲午抗日英烈事迹作为一面战鼓来鼓舞人心……我那时的心情,正是亿万人的共同心情……。”罗尔纲:《晚清兵制》 [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2页,而对经历过民国动荡岁月的学者而言,罗尔纲先生断定淮军军制中“兵为将有”、“兵为帅有”的特点,并有“军阀”始祖等观点,就容易理解的。
    5 这些资料集的历史价值当然不仅在于当时题目选择的政治预设的那么拘囿,到现在为止,这些资料集还是治相关历史课题者必备的史料。
    6 从《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的主题选择和内容编辑中尤其可以揭示这种研究潮流。《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G],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7 1980年代之后,曾国藩等晚清历史人物的翻案式重新的研究与作为对“太平天国”研究的一种学术的反思式的湘军研究两相增益。
    1 1990年代以后淮军的研究,尤其要重视马昌华、翁飞等学者的努力。
    2 时至今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仍然是大陆史学界常用的基本资料集之一。
    3 台湾曾经大量的影印出版过晚清的史料,尤以华文书局、成文书局、新文丰出版公司、文海出版社景印的各种晚清大宗资料尤其应该提出: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学者首推许雪姬研究员对于晚清军事史(侧重于绿营与台湾)的研究贡献,王尔敏先生、刘凤翰研究员的研究成果与思路是后学研究相关军事史课题的必要参考。李恩涵先生的关于湘、淮之间的人事纠葛的研究也值得注意,其代表作为:同治、光绪年间(1870-1885)湘、淮军间的合作与冲突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J],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80—9。
    4 台湾史学界近来多治社会史、风化史、妇女史等课题的研究,少有涉及军事史与政治史者,更罕有治淮军史者;大陆因为得有乡土之谊、拥有发掘乡土资料的天然优势,淮军史研究进步空间自然较大。大陆学者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溃》,娴熟的将军事史和政治史联系在一起,可谓近年来少有可以媲美台湾学术成果的力作。
    5 刘凤翰《新建陆军》[M]、《武卫军》[M],王尔敏《淮军志》[M],王树槐《咸同云南回民事变》[M]等作为近代史所专刊刊行至今,洵属相关研究领域内较有份量成果。稍后,闻钧天《中国保甲制度》[M],吕实强《丁日昌与自强运动》[M],陆宝千《论晚清两广的天地会政权》[M]等,也都是上乘之作。
    6 孔飞力:《中华帝国的晚期叛乱及其敌人——1769-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史密斯:《十九世纪中国的常胜军——外国雇佣兵与清帝国官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需要注意的是孔飞力的作品刊行于1969年而史密斯的作品刊行于1976年。
    1 In The Military Revolution Debate,Boulder:Westview Press,1995。转引自许二斌《14-17世纪欧洲的军事革命与社会转型》[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The Military Revolution: Military Innovation and The Rise of the West, 1500-180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年。
    3 麦尼尔:《竞逐富强:西方军事的现代化历程》[M],倪大昕、杨润殷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年。
    4 第一历史档案馆(及其前身)编辑的档案资料,可检http://www.lsdag.com/showinfo.asp?info_id=426,史料汇编总目(1930—2003),第一历史档案制作。
    5 台湾清朝档案整理工作以《海防档》(1957年)、《中法越南交涉档》(1962年)应该值得注意:台湾鼎文出版社1973年编辑刊行的《太平天国文献370种汇编》、《捻军文献273种汇编》、《中法战争文献100种汇编》应该在这里特别强调。
    6 严中平、聂宝璋等《中国近代经济史参考资料丛刊》(共三种)[M],科学出版社,1955年。其中第一种《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与第三种《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李文治主编)第一册中的有关外国在华轮船航运、兵差徭役等资料省去了笔者无数搜检的精力。
    7 戴鞍钢、黄苇:《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G],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年。其中“商路及其变动”,“物价涨落”、“木帆船”等章节汇编的资料对于本文写作过程把握历史场景帮助极多。
    8 笔者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梳理了部分史料,包括对《清实录》嘉业堂抄本的初步校勘整理与对新出的王茂荫资料考辨分析等工作,以期有一个比较扎实的资料基础。
    1 施渡桥等学界前辈与《军事历史研究》等刊物在专业领域内的相关研究成果尤其值得重视,比如施渡桥纂《论洋务派经营军工企业的主导思想与御侮主旨》、《清末军制变革的指导思想与具体实践》、《清末编练新式陆军的思想与实践》、《晚清陆军向近代化嬗变述评》等文章就是在近代化思路下研究晚清以降军事历史的样本。
    2 即使是单纯的兵制史,如罗尔纲先生的《晚清兵制》,仍然可以清晰看到革命史观的色彩,而晚出的樊百川先生的《淮军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的观点依然如故;而台湾学者即使在其《中国现代化区域研究》中涉及晚清军事变革的叙述中,认为没有制度的现代化导致最后军事重建的迟滞。90年代以后的军事史研究,似乎与诸多新近译介的学术思路较为隔膜。
    3 余新忠:《咸同之际江南瘟疫探略——兼论战争与瘟疫之关系》[J],《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5期,第77—99页、夏春涛:《太平军中的婚姻关系与两性关系探析》[J],《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1期,第5—37页。这里援引夏先生的研究只是想说明这种军事史研究社会史化、或者单纯从视角新颖出发的研究,并不能为我们理解基于政治史的军事史研究提供多少有益的积累;而余先生的研究对于军事史研究只有史实的积累的功用、只是一种细部的描写。
    4 《天朝的崩溃》一书之所以能够取得标志性的成就,就在于茅海建先生能够将军事史、政治史、外交史等项研究结合起来,结果对于道光朝抗英期间的政治变动把握极为精准。如果不能将晚清军事史研究与政治史结合研究,就难以企盼超越有同样研究思路的半个世纪以前的王尔敏先生的研究水平:更何况,从对晚清历史的总体把握上来看,不能将两者结合起来就不能真切地把握任何一个领域的发展的动因与影响。
    5 墨子刻:《清代官僚政治的内部体制:法定、规范和沟通》[M],(1973年),傅宗懋:《清代督抚制度》(台北1963年)。新出的艾永明有清朝文官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6 韦森:《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导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7 Clifiord J.Rogers.The Military Revolution of Hundred War Clifford J.Rogers(ed.)The Military Revolution Debate.参见许二斌:《14—17世纪欧洲的军事变革与社会转型》[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氏前揭书,第207-211页。
    1 青术昌彦:《沿着均衡点演进的制度变迁》[C],科斯等:《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C],刘刚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0页。
    2 秦海:《制度、演化与路径依赖——制度分析综合的理论尝试》[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
    3 奥尔森:《权力与繁荣》[M],苏长和、嵇飞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1页。
    4 奥尔森前揭书,第81页。
    5 王茂荫资料集中就有奏议涉及到对当时国家恩蠲赋税与江南厘卡繁多“吊诡”,情况,参见王氏。
    6 乔舒亚.查瑞普、克里斯琴、哈姆:《制度腐败与盗窃型政府》,《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M],刘刚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2页。
    1 施渡桥:《晚清陆军向近代化嬗变述评》[J],《军事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
    2 张云:《中国军队近代化论纲》[J],学术月刊,2003年第4期。
    3 对于八旗制度弊端的研究多于对八旗制绵延200余年对生命力分析,而对八旗制批判性的研究最近较有分量的研究需要注意刘庆、魏鸿的研究,他们着重分析了八旗治军思想和军事制度本身的种种偏谬弊端对八旗制对末路对催化作用,参加刘氏、魏氏:《八旗军由盛转衰的历史教训》[J],《军事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
    4 相比较而言,近代史视野中的军事制度研究还是差强人意的,如罗绪安等学者曾梳理过清政府引进、自制近代武器装备而引发的后勤体制的逐步建立,罗绪安、方新兵:《论中国近代军事后勤体制建设——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军事历史研究》,2004年第2期。
    5 定宜庄:《清代八旗驻防制度研究》[M],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年;笔者提到的资料原因,主要是指《福州驻防志》、《荆州驻防八旗制》、《驻粤八旗志》三志,《“清语骑射”政策在八旗驻防中的破产》一节系发明乃师的观点,见定氏著前版第263—267页。
    6 定氏近来的著作也多为民族史、妇女史等著作,如《满族的妇女生活与婚姻制度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与李中清等先生合著《辽东移民中的旗人社会》,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7 刘小萌:《满族的部落与国家》[M],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亦为辽宁民族出版社以《满族从 部落到国家的发展》为书名再刊行于2001年。
    1 见刘氏前揭书辽宁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82-100页,第157-211页,第311页。
    2 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M],店晓蜂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3 笔者所说的“汉边”相关论述,见拉铁摩尔前揭书,“东北南部与中国的关系”,“清朝开国时的军事与政治组织”等节,第71页,第83页。
    4 黄一农:《红夷大炮与皇太极创立的八旗汉军》[J],《历史研究》,2004年第4期。
    5 施渡桥等:《中国军事通史》[M],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6页、第17页,(两册)两卷三册来缕析清朝二百余年的历史,以历次战事为纲,兼及清军武器装备、清帝与军事思想等横切面研究,但是条块分割分明、横向研究与历次战争之间彼此关联也往往只是局限在勾勒战争之成败得失方面;军事史的研究还不能摆脱战争史研究的影响。
    6 《中国军事通史》[M],第17卷上册,第118-119页。
    7 《中国军事通史》[M],第17卷上册,第334页。
    1 《中国军事通史》[M],第17卷上册,第336页。
    2 李秀春等:《试论军事装备发展历程的阶段划分》,《军事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
    3 刘胜俊,《世界军事后勤简史》[M],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4 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M],傅景川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
    5 参加郜耿豪:《晚清军事后勤研究述论》[J],《军事历史研究》,2002年第3期。
    6 陈崇桥、张玉田:《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M],金盾出版社,1993年。
    7 总后百科全书编审室:《中国近代后勤参考资料》[M],1987年。
    8 《军事后勤结构概论》[M],国防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73页。
    1 查尔斯·H·科茨、罗兰·J·佩里格林:《美国军事制度与军事生活之研究》[M],杨捷等译、袁方校对,解放军国防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81页。
    2 平志伟:《中西方战术比较研究》[M],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28页。
    3 金玉国:《中国战术史》[M],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
    4 刘旭:《中国古代火炮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5 王兆春:《中国火器史》[M],军事科学出版社,1991年。
    6 施渡桥高度评价论该书“从军事史的广阔视角纂与火器专史”,施渡桥:《军事科技史研究的新成果:评<中国火器史>》[J],《军事历史研究》,1992年第2期。
    1 就学界而言,王兆春先生对于火器的使用与清朝兵制变革的联动关系是最早关注的。
    2 张广宇、韩文琦:《晚清军事变革研究述评》[J],《军事历史研究》,2006年第4期。
    3 陈伯江:《美国将领与著名学者访谈录——大洋彼岸的军事变革》[M],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
    4 王保存:《新世界军事变革》[M],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王先生虽然在1997年已经纂有《军用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M],黄河出版社,1997年,以高科技为切入,解释了新材料技术、数字化部队等方面内容,但是其内容类似普及性质而学术性不强。
    5 梁必驳:《军事变革论》[M],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
    6 梁必骎的《军事革命论》将中国军事革命划分类型中的“金属化军事革命及其特性”,“火药化军事革命及其特性”两个阶段,这其实就大有史学界、尤其是军事史学界作为之处,无论是支持性研究还是置疑性研究,都可以促进国内学术界相关研究来回应国际上对欧洲军事革命的研究。
    7 梁氏前著第126页、第144—149页相关节目的论述。
    8 倪乐雄:《社会转型与军事现代化——对近代百年中国军事现代化对若干思考》[J],《军事历史研究》,2002年第3期。
    1 [英]戴维·柯里帕特立克,杨振节译,《军事技术革命及其影响》[J],2003年第4期。
    2 陈越:《试论晚清军事变革对近代社会转型之影响》,《军事历史研究》[J],2005年第3期。
    3 许二斌:《14—17世纪欧洲的军事变革与社会转型》[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彭永:《中西近代军事变革差表现及成因分析》[D],国防科技大学,2003年:彭文立论甚高、局面甚大,但是彭文显然基本套用了梁必骎的解释模式,不过一篇硕士论文要在中西比较的视域中涵盖军事变革的研究,本身就力所不逮。
    5 龙盛运:《咸同勇营研究偏荣偏枯倾向试论》[J],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5期,第177—198页。
    6 戴鞍钢:《中国政治通史·步步悲歌的晚清政治》[M],第10卷,泰山出版社,2003年。
    7 池子华:《攻捻战争中的刘铭传》[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8 “铭传具干才”,连横:《台湾通史》[M]第1册,143.暨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738)》(三册版本)。按:连横《台湾通史》有孔昭明所编《台湾文献史料从刊·第一辑(19、20)》上下两册版本、以及《民国从书·历史地理类 台湾通史》另外两个版本。
    1 大陆刘铭传研究以安徽学界为重镇、福建次之,这是刘铭传研究的地域性特点。台湾建省前后的纪念活动、刘铭传生辰纪念活动前后是其高潮,以及在整个学术界在文革后直至2000年前后、“近代化”研究模型,深深地影响到了刘铭传研究的课题选择、研究路径、乃至价值取向。早期的刘铭传研究,翁飞先生曾将有专文就刘铭传的多种历史身份、对学界的研究与争论做过历时性介绍,该文即《一九四九年以来大陆刘铭传研究综述》[J]参见萧克非等主编《刘铭传在台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第256-259页。
    1 三个个场境分别为“政治的场境”、“经济的场境”、“军事的场境”。“近代化”的研究模型,因其可以解释“冲击-反应”大历史背景中的诸多历史现象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刘铭传研究的影响比较大:如经济场境中的台湾建设(包括邮电、铁路、矿产、商贸等)诸多课题,李友林:《试论刘铭传的重商思想及其实践》[J],《台湾研究》1997年第4期、沈寂:《刘铭传近代化思想剖析》[J],《安徽史学》,2006年第1期、陈九如:《刘铭传与近代台湾邮电》[J],《史学月刊》2001年第4期、陈九如:《刘铭传与台湾铁路近代化》[J],《安徽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年第1期、陈九如:《刘铭传与近代台湾茶叶的发展》[J],《历史档案》2005年第1期,等文章。李莉:《刘铭传与台湾近代化》[D](指导教师马东玉),辽宁师范大学历史系专门史2002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5年5月16日。这些研究分别就某一个课题、使用“近代化”的研究模型,确实也扩展了刘铭传研究的视野。再如政治场境中的刘铭传研究,尤其是清季围绕着刘铭传铁路、开矿、外资等当时就非常敏感、引发过朝廷政治波澜的一些课题,还是能够看到这些研究中“近代化”的研究色彩与取向,如程红:《从晚清铁路争议看淮系集团的政治运作》[J],《安徽史学》2004年第5期,虽然其问题在于揭示清季政府决策中的政治角力,但是其课题选择以及判断中,依然能够清晰地看出作者依然遵循着近代化的模型。军事的场境下刘铭传研究依然主要在“剿捻”和“抗法保台”两个领域中盘旋(相对于“开山剿番”等相对敏感问题),“近代化”研究模型只能在诸如“刘铭传的军事思想”、“番童教育”之类的课题中加以运用,如郑艳:《从刘铭传在台湾的办防看其国防思想》[J],《军事历史》2003年第2期;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理论与观点依然是刘铭传“反侵略的军事斗争”史研究的指导。前述研究都在不同领域内、不同程度上,或细化、或扩展了刘铭传研究,美中不足的理论的先验性明显而因此产生了两个方面的美玉之瑕:一个是研究的视野局限性明显、另一个方面就是使用材料上便往往颇有主观割舍与对前人解读的因袭,导致研究往往或“人云亦云、隔靴搔痒”、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研究往往因此受到局限。 需要指出的,与以上研究路数颇有不同的是注重材料整理与考订出发、坚持传统的“知人论事”和在晚清政局全盘运动中进行刘铭传研究,这在邓孔昭先生与翁飞先生的研究中表现的比较明显。《刘铭传文集》[C]由黄山书社1997年刊印本,便是翁飞、马昌华两先生合力点校整理过的通行本;除此之外,邓孔昭先生对陈澹然所编之《刘壮肃公奏议》有所考订,见邓孔昭《陈编(刘壮肃公奏议)的若干问题》[J],《台湾研究集刊》1995年第3/4期。翁飞先生在1995年撰写了《甲午年刘铭传“屡召不出”原因辨析——谨以此文纪念刘铭传逝世100周年》一文,就是用传统的“知人论事”手法,将刘铭传屡诏不出的行为和李鸿章父子乃至整个朝局关联起来,对于前人因袭的观点加以修正,就其使用的传统治学手法而言,可谓是刘铭传研究中少有的出彩之作。遗憾的是,2000年代以后这种研究包括对刘铭传文献整理工作便罕有问及者。
    2 2000年前后,张研老师从19世纪以降的安徽地方史研究入手,构建带有社会史色彩的“双重统治”理论模型,其主旨在于从传统社会处于军事变局的特殊时空场境内、分析汉族地方精英与皇权统治的互动关系以及这种互动对晚清以降中国社会的长期性影响,作为一种与西方孔斐力等大师进行学术对话的努力,筚路蓝缕、前驱先路,也为安徽地方史、乃至晚清史研究别开局面,其功具在;其后,张研老师并曾撰文《从社会史视角看刘铭传的入仕》[J],《安徽史学》2006年第1期,以刘铭传为个案,试图米阐释这一理论构架。
    3 樊百川:《淮军史·自序》[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页。
    1 马昌华:《淮系人物列传》[M](上、下两卷本),黄山书社,1995年。
    2 就目前海峡两岸淮军研究成果而言,除去罗尔纲先生1949年前代编写的兵制性质的《淮军志》外,1949年以后只有王尔敏先生的《淮军志》、朱来常《淮军始末》、樊百川先生的《淮军史》,总共三部研究淮军的著作。相比之下,湘军史研究依托岳麓书社,刊印了大量的资料,研究成果也相对较多。
    3 以曾国藩、李鸿章为课题的研究每年都有将近200篇文章问世、而有突破性的成果寥寥无几。热点人物研究、热点事件与热点时段,成为军事史研究重点。就思路而言,能将军事史与当时的政治变化研究结合起来考虑的文章,多属同水平重复,而新近的研究又多以性别视角、社会视角创新。
    4 即“Military Revolution”以及“Revolution in Militarv Affairs”,“军事革命”一词为西方学界所使用,本文遵从业师戴鞍钢老师的教诲,改用国内史学界接受度以及对历史演变史实的契合度较高、内涵 和外延更为广的“军事变革”一词来取代“军事革命”,参见许二斌:《14—17世纪欧洲的军事变革与社会转型》[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 参见夏征农:《辞海》(缩印本)[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第423页。
    2 需要指明的是,本文所使用的“火器化”,并不拘泥清代康雍之际的“兵千炮十”、“枪炮参半”经制指标,更偏重动态过程。
    3 火药化军事革命阶段,参见梁必骎:《军事革命论》[M],军事科技出版社,2001年版,第100页。
    4 如军事技术兵器的变革必然直接影响到军事后勤保障方面诸如武器生产与弹药运输、以及战术运用等方面,惜乎现有研究限于各方面原因只能泛泛而论,如童超:《中国军事制度史·后勤体制卷》[M],大象出版社,1997年,第343页。
    5 《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军事后勤分册》[M],第1页。台湾史学界前辈赖福顺先生曾经有定义:军需之意义及范畴,综合言之,举凡供应军事需求即是,诸如大军进行,军粮购办,军器供给,军报传递,军马驮只供应,军饷赏恤与军费报销等项,均属其领域。其先后顺序及相互关系,当以军行为首,毕竟直接从事战争者为官兵,而非物品,故本书首先略述此十次战争之始末,以知其梗概:次详加探讨各次战役之军行事宜。军粮又为大军之资,官兵依赖军食最重,故军粮置于军行之后。次为官兵所持有之军器,自古战争必运用及器械,军器乃成军事必需品。再次为军报联络,战事瞬间万变,唯有通讯联络,始能知悉友军及敌军,前方与后方之各种情况。大军出征,骑驮甚为重要,既供承骑,复可驮载器物。则军马驮只又次之。军饷赏恤为官兵生活之资,又可鼓励戎行。军费报销为战事完竣后必办之工作,结算收支,审核统计,以知悉所用数额故置于最后讨论。由此可知,军需意义为从战事未起之先,至战争结束之后,所有供应大军一切所需。亦有将军需成为后勤、军备,实为同 义异文而已。亦有将军需分为平时及战时,此一为经常之制,一为临时事宜,不论是平时经理或战时经理,在本质上均相同,俱系供应大军之需,原无二致。本文因系专门探讨“十全武功”之军需,故特别着重其战时经理。故宫丛刊甲种之卅一 赖福顺:《乾隆重要战争之军需》[M],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83年,第3页。关于清制军事后勤,清官方有一套文书用语系统来规范其意义及维持其独特性,如“军粮”:“官粮与军粮不同。官粮者,漕运赴京上纳正粮也;军粮,行、月二粮也。”《光绪朝大清会典则例·刑部·户律钱债、违禁取利、费用受寄财产得遗失物》卷764。
    1 “战略后勤是关于军事斗争全局的后勤,是军事后勒体系的最高层次、战略后勤指挥作为战略后勤的一项重要职能,战则担负着筹划与指导战争后勤保障全局、组织实施战略后勤支援的双重职责,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具有重要影响。”(李德彩:《战略后勤指挥决策模型化研究》中国军事学博士文库系列,国防大学出版社,2002年。)而战役则“战役,是战役军团和战区内的地方部队、民兵,在统一指挥下,为达到一定的战略、战役目的,按照总的作战企图和统一计划,在一定的作战方向和一定的时间内,所进行的一系列协调一致的战斗的总和。”(郭其侨等:《通俗战役学》[M],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
    2 最早看到这个词汇是在秦晖《公社之谜——农业集体化的再认识》一文中对前苏联学者亚历山大·罗夫对于帝俄时期的农村公社的描述的介绍:“前苏联学者亚历山德罗夫曾把十七至十九世纪帝俄的村社管理体制分为三种模式:警察式(国家行政控制)、公社式(社区自治)和混合式(前两种方式的综合)。”根据秦晖先生文中的介绍,亚历山大·罗夫使用此一概念本意可能是指国家对于乡村社会的官僚型管理与控制。
    3 此概念的内涵界定受到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和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以及美国学者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学说的影响;美国学者詹姆斯·布坎南、戈登·塔洛克:《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M],陈光金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1965年。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M],1990年。在引入西方的“行政管理”的概念的同时,必须改造它,使之含有政治性,才能切合晚清的历史场景。
    4 监控(surveillance),管理学的术语,指建立在监察和控制关系上的双向性的管理手段与机制。
    1 参见前揭张云、施渡桥等学界前辈的相关研究。
    1 《中国火器史》中专列“改革火器制度和建立火器营”一目,但是惜乎翔实不足。
    2 黄一农的研究是建立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景印《满文老档》等大量珍稀、系统史料基础之上,故而黄氏在此课题领域内的研究独步当下;黄一农《红夷大炮与皇太极创立的八旗汉军》[J],《历史研究》,2004年第4期。
    3 康熙卅一年九月廿六日“康熙帝于京城玉泉山检阅八旗官兵。时因征噶尔丹时枪炮制胜,设立八旗火器营,故二十七日帝观看施放火炮鸟枪。”《清史编年·康熙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46页。《清史编年》的作者和《清会典事例》上的述论是大致相同的,不过《清史编年》的作者对于八旗火器营创立时间更为含糊而已。王兆春先生也在其力作中曾经含糊言及,康熙三十年圣祖“还着手编制火器营,使朝廷掌握一支集中使用火器的部队。”《中国火器史》[M],军事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265-266页。王兆春的著作考订扎实、迄今为止仍然是研究中国火器史扛鼎之作,但也没有细究清军火器营的建立和编制等组织和制度。台湾清华大学的黄一农先生用了让人歆羡的史料却只是为了论证自己的理论预设,对于史料的信息解读过于偏执,不过却已经是近年来军事技术与战术及技术社会史研究的绝响之作,参见黄氏《红夷大炮与皇太极创立的八旗汉军》[J],《历史研究》,2004年第4期。
    4 黄一农:《红夷大炮与皇太极创立的八旗汉军》[J],《历史研究》,2004年第4期。
    5 清朝军事史研究前辈学者孙文良、李治亭所作《明清战争史略》,是清入关前后对明朝的军事活动最翔实权威的研究之一,其中对于满洲八旗的军制变化也是泛泛而论,对于清入关前后是否存在火器营更是语焉不详。《明清战争史略》[M],(风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6 需要再次指出的是,西方史学界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颇为重视“军事变革”课题研究即从军事变革与社会变迁长时段的互动关系入手研究军事史,而大陆学界则多仍然从纯军事技术的角度来探讨“军事变革”,参见许二斌:(14—17世纪欧洲的军事变革与社会转型》[D],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台湾“清华大学”的黄一农先生前揭论文,是华人学术界对西方“军事变革”研究的一种回应。
    1 此处八旗火器营作为战术火力支持单位,《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5。
    2 需要指出,这次皇太极亲自指挥的遭遇战中,并没有作为独立战术单位“八旗火器营”参战记录。《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5。
    3 《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6。
    1 与《清实录》相比较,此条史料行文措辞用“炮兵”来取代“八旗火器营”,正是这点微妙的不同,使笔者推测当时并没有成建制的“八旗火器营”这一兵种,但确实有因武器使用上不同而编组的战术单位:《皇清开国方略》卷12。
    2 黄氏前揭文,《历史研究》2004-4第84页。
    1 《重译满文老档·太祖朝》第一分册,第31页。牛录作为最基层一级军事动员与战备组织的功能已经确定为家法,可谓是当时人的设计而非后裔的构想。
    2 《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5。
    3 王锺翰:《汉军旗人的从属问题》,《清史满族史讲义稿·关于满族形成与发展中的几个问题》鹭江出版社,第103-105页。
    4 黄氏前揭文。
    1 黄氏所谓“旧汉兵”编制强化了皇权的论断,笔者不持异议,见黄氏前揭文;不过这一点其实是学界通论常识,而政治意义上的前提是认为皇太极强化皇权的政策设计与传统体制的对抗性一面。
    2 杜家骥先生比较早的就注意到了这一点,而黄氏也承认这个现象、问题是黄氏并没有充分考虑这个信息所释放的制度意义;参见前揭黄氏文。
    3 《天聪朝臣工奏议·胡贡明五进狂瞽奏》(九月)[M],清初史料丛刊第四种,辽宁大学历史系.1980年,第30页。
    4 前揭《天聪朝臣工奏议·马国柱请更养人旧例及设言官奏》(天聪七年正月十九日)。
    5 《清实录》卷232虽然入直文馆的不全是汉人,但是旧汉兵统领多兼职其中。
    6 《天聪朝臣工奏议·马光远又请整饬总要奏》卷46。
    1 《天聪朝臣工奏议·佟养性谨陈末议奏》天聪六年正月二十二日。
    2 《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11。
    3 张玉兴:《清前史绝密考原》,《明清论丛》第5辑,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版。
    4 《八旗通志》中没有石国柱等人的本传,但是其侄华善的康熙廿七年三月奏疏可以侧证,《八旗通志·人物志·大臣传·汉军正白旗》卷197华善本传。
    5 《八旗通志·人物志·大臣传·汉军正黄旗》卷194金玉和本传,天聪九年七月考核户口时透露出金玉和所辖的户口“金玉和原管壮丁八百四十四名,凡八年减一百六十九名。”
    6 《清史稿》卷232鲍承先本传附传“承先助守迁安、而令鸿中助守滦州,盖使文馆诸臣习武事,旋以鸿中领甲喇真”;由参将值文馆的宁完我在天聪五年十二月的奏议中得知高鸿中天聪四年出领甲喇,“臣等数人。实无经纬之才。惟耿介之操忠悃之志至死不变耳。昨年副将高鸿中出管甲喇额真臣曾具疏奏留今游击范文程又补刑曹谅臣亦不得久居文馆矣”参见前揭《天聪朝臣工奏议》宁完我奏,《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10,《八旗通志·八旗户籍·编审丁册》卷31、《八旗通志》卷203,《清史稿》误以为他是因天聪九年户口考核而被废置,不确。
    1 《八旗通志·人物志·大臣传·汉军镶红旗》卷203金砺本传。
    2 《八旗通志·人物志·忠义传·汉军八旗》卷229,佟图占本传“佟图占,汉军正蓝旗人。父养泽、本明抚顺所商人,以通诚本朝被系、自狱逃出,遂来归。……图占袭降为骑都尉,崇德八年九月随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等攻明宁远,次中后所、以红衣炮攻附近诸台,炮轰裂,殁于阵。”应该说以备御而能兼领甲喇的,笔者翻检史料实属罕见。
    3 《八旗通志·旗分志·八旗统领·正蓝旗汉军佐领》卷28图占本传,“第二参领第六佐领。系天聪年问编设,初以备御图占管理。图占因攻中后所阵亡、以其子惠福管理,惠福故、以其弟佟国彦管理,佟国彦故、以其族叔御史佟祥年管理”,按:图瞻即图占、也就是佟图占,其职差在不同的史料中有所变化,“戊申。先是,图瞻随征宁远,自中后所班师时,用红衣炮攻台,药发燔死。至是,以其子惠福仍袭牛录章京。”《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44。
    4 《八旗通志·旗分志·八旗佐领·汉军佐领缘起镶黄旗汉军佐领》卷二十二。
    5 《清史稿》卷239祝世昌本传。天聪五年十月癸丑祝世昌统领汉军1600人参加大凌河会战,事见《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10。
    6 黄一农先生认为“精兵额真又名巴雅喇纛额真,或简称纛额真”,我们固然可以推测精兵额真所统辖的战术兵种应为仿照八旗满洲的护军编制,但是立论不能建立在“精兵额真”的满语臆测之上。按:“精兵额真”显系在移植汉语的基础上复合词、或是当是的一种俗称,但“巴雅喇纛额真,或纛额真”都是满语:“阿礼哈超哈为骁骑营之始、巴雅喇为护军营之始,噶布什贤超哈为前锋营之始,乌真超哈为汉军之始。”《清文献通考·兵考》卷179。
    1 《天聪朝臣工奏议·佟养性谨陈末议奏》天聪六年正月二十二。虽然佟氏奏议是在天聪六年进呈的,但是其中依托的经验自然包括天聪三年、四年之交的实战经验教训。
    2 前揭佟养性奏议。
    3 “锁定”即路径依赖,参见秦海:《制度、演化与路径依赖——制度分析综合的理论尝试·序言》[M],张曙光序,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第6页。
    4 天聪七年大阅时,八旗护军、旧汉人马步军、满洲步军俱集,“旧汉人马步军亦如对敌,三喊而进,攻炮军,炮军亦声炮对战。”《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16。
    5 《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18。
    1 雍正十三年《陕西通志·名宦·节镇下》卷51,《陕西通志》推许有加。
    2 《殷公化行武略记》潘耒《碑传集·武臣(中)》卷115;另参见《陕西通志·人物·勇略下》卷59殷化行传,与《大清会典·镇戍·督抚道标》卷93相关记载。
    3 参酌乾隆朝《大清会典》相关记载,笔者推断托津等或即以之为汉军火器兼练大刀营的创制时间。
    4 《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140。
    5 《钦定八旗通志·旗分志·八旗佐领·镶黄旗汉军佐领》卷22。
    6 康熙四年正月初八日乙未“以故浙江提督二等侯田雄子田象坤袭爵。”《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14,康熙廿五年六月十二日甲子“升参领田象坤为镶黄旗汉军副都统”《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126。
    7 “田象坤,田雄弟子,康熙四年袭。二十五年七月以平江西、湖广军功晋一等侯。”《皇朝文献通考·封建考·异姓封建考·汉军》卷254。
    8 康熙二十五年六月初九日辛酉《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126。
    9 《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115。
    1 《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140康熙二十八年闰三月初二日己亥。康熙四十九年圣祖忆及漠北战事,颇以斯人临战怯懦为叹,事见《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243,不过其当是确实领兵参战,不过因畏葸怯懦而并无军功,故在清朝官修史书中自然颇少记录。
    2 《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135康熙二十七年六月十三日甲寅。
    3 康熙三十年十二月十七日丁酉圣祖“调镶白旗汉军副都统苏曷为蒙古副都统。”《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153。
    4 “第四参领第二佐领,系崇德七年编设。初以郎绍正管理,郎绍正故、以其子郎化麟管理”。《钦定八旗通志·旗分志·八旗佐领·镶红旗汉军统领》卷27,其升任副都统在康熙十年二月丁未“升参领郎化麟为镶红旗汉军副都统”《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52,参预了平定三藩叛乱的战事。
    5 康熙三十一年十二月就“升镶红旗汉军副都统郎化麟为汉军都统”,《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157。
    6 《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98康熙二十年十一月辛未。
    7 喻明简事见雍正官修《陕西通志》[M],卷23、卷342。
    8 其父喻明简久任陕西兴汉镇总兵官任上(按:事亦见《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13,因兴安州州名而又称之为“陕西兴安镇总兵官”),圣祖对喻氏独加青眼,《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116康熙二十三年八月丁巳。
    9 “第三参领第二佐领,系顺治三年将随左梦庚投诚官兵编为牛录。”《钦定八旗通志·旗分志·八旗佐领·镶蓝旗汉军佐领》卷29。
    10 康熙二十七年八月廿七日丁卯“升参领张朝午为镶蓝旗汉军副都统。”其时噶尔丹击败喀尔喀蒙古,而圣祖亲巡克勒乌里雅苏台附近,漠北军情已经紧张,《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136。
    11 康熙“二十九年六月,大军征噶尔丹,诏绿旗候缺有职衔人员赴军前效力。文雄隶火器营,败贼于乌兰布通……寻授张家口游击。三十五年……迁张家口副将。”《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将帅》卷281王文雄传。而比照这个时期清廷在张家口增设娴熟冷兵器的军事设制,就很容易判断出王文雄所统辖的张家口职差就是“汉军火器兼练大刀营衙门”的分设单位,参见《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149、《光绪朝大清会典事例·官制·火器营》卷543、《皇朝文献通考·职官考·武职》卷86。
    1 《清文献通考》卷192、卷194,又“给军器:金、鼓以示进退之节,八旗汉军鸟枪营、炮营每旗各鼓一、金五。”《钦定大清会典·兵部·武库清吏司》卷67。
    2 伤亡名单参见《钦定八旗通志·人物志·大臣传》卷169格斯泰本传。
    46 《噶尔丹的政治和军事实践》转引自马大正:《边疆与民族——历史断面研考》[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4 《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148。
    5 《清文献通考》卷194。
    6 查《皇朝礼器图式》卷13载有火器营的制式配备、《皇朝礼器图式》卷15绘制有标准的战场讯号器材图像、《皇朝礼器图式》卷17附载有标准的火器营各二级单位的制式旗帜,而汉军火器营衙门并无任何记载,足证汉军火器兼练大刀营衙门作为一个战时管理机构,在战后确被裁撤了。
    7 试举一例,直到同治登基之际,尚有“查看八旗汉军火器营炮位,择其可用者、咨取来营,以备演放。”《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2咸丰十一年十一月壬戌。
    1 汪由敦:《松泉集·文集·大阅图记》卷11按:吏部尚书汪由敦记载中的八旗满洲火器营的内部编制就是仿照八旗汉军火器营。乾隆“三十五年议准,鸟枪骁骑参领裁汰,以骁骑校额并入护军校内,即以副护军参领并管炮位。”《光绪朝大清会典事例》卷543,这又是其内部结构调整的一个比较大的动作。雍正三年“又奏准,八旗游牧察哈尔每旗护军参领各二人撤回京师,改补火器营鸟枪护军参领、定为火器营专设官,其护军营护军参领兼摄之例即行停止。”《光绪朝大清会典事例·护军统领》卷1152。
    2 “火器营官署向止城内东四牌楼一处,至操演、训练俱会于安定门外教场。乾隆三十五年上命于长河西岸另立教场、为外火器营,并建盖营房,拨本营八旗满洲弁兵移驻。俾羣聚环居、便于演习,仰见我皇上训练士卒之心至周且密矣。”《钦定日下旧闻考·官署》卷73。
    3 笔者认为历朝《会典》与《事例》相关的记载仍需要依托档案史料进一步考订。
    4 黄一农先生敏感地把握到火器运用与国家制度建设的互动关系,这个思路是有启发意义的。
    1 火器,特别是大炮的引进,以及新的防御工事体系,确实‘“革命”性的改变战争的面貌与进程。杰弗里·帕克等:《剑桥战争史》[M],傅景川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74页。基于科技与技战术的提升,兵种创设才有坚实的基础;而与既有的制度保持互动,军制的变革和创新才能迅速实现和发挥作用。
    2 乾隆官修:《钦定八旗通志·兵制志》卷32。
    3 两江总督沈葆桢,《请停武闱片》,见邵之棠:《清经世文统编·经武部·武试》卷71。
    1 健锐营研究,国内学界有柳茂坤:《清王朝的特种部队——香山健锐云梯营》[J],《军事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
    2 见前揭柳氏文。
    3 郭成康:《清史编年》[M]第5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00页。
    1 《清史稿·马良柱传》卷311。
    2 《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19。
    3 进攻色尔力石城之役中任举阵亡,高宗自责“朕以小丑跳梁,用良臣于危地,思之深恻”,见《清史稿·任举传》卷311。
    4 马良柱以亲历瞻对、金川战事而颇为高宗重视,责以训练该支部队之任,“命在香山教禁军云梯,亲临观之。”见,郭成康:《清史编年·乾隆朝》[M]第5卷,第300页:参见《清史稿·马良柱传》卷311。
    5 乾隆官修:《钦定平定金川方略》卷9。
    6 乾隆官修:《钦定平定金川方略》卷9,参见乾隆十三年闰七月丁丑,《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21。
    7 乾隆官修:《钦定平定金川方略》卷9。
    8 《钦定八旗通志·大臣传·人物志·满洲镶黄旗》卷141。
    9 《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04。
    10 《钦定八旗通志·八旗佐领·正黄旗蒙古佐领》卷18。
    11 《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06。
    1 《钦定八旗通志·旗分志·正白旗满洲佐领》卷7。
    2 乾隆四年永兴由正自旗满洲副都统升正蓝旗汉军都统,乾隆五年转为正蓝旗满洲都统,至迟在乾隆九年转为镶白旗汉军都统。
    3 乾隆十三年闰七月己已,《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21。
    4 《钦定八旗通志·旗分志·镶黄旗汉军佐领》卷22,《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241。
    5 《钦定八旗通志·人物志·大臣传》来保传,卷161。
    6 《钦定八旗通志·人物志·大臣传》傅恒传,卷144。
    7 《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98,卷311。
    8 《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19。
    1 乾隆十三年闰七月二十八日庚辰上谕,《钦定平定金川方略》卷10。
    2 乾隆十三年九月十九日庚午上谕,《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25。
    3 乾隆十三年闰七月初七日己未,《钦定平定金川方略》卷9。
    4 乾隆十三年闰七月廿五日丁丑,《钦定平定金川方略》卷10。
    1 乾隆十三年十月己卯,《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25,参见《钦定平定金川方略》卷14。
    2 乾隆十三年十月初一日壬午,《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26。
    3 乾隆十四年四月丙戌,《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38。
    4 上谕,《钦定平定金川方略》卷1。
    5 乾隆十三年十月初一日壬午,《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26。
    1 努三曾以钦差大臣身份亲临瞻对,满洲兵开拔之后由清高宗特旨由北路军前调回统领八旗兵者,见《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268、329、331,参见《钦定八旗通志·大臣传·人物志》努三本传,卷155。
    2 陈宏谋奏,乾隆十三年十一月壬子日,见《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28。
    1 陈宏谋奏,乾隆十三年十一月壬子日,见《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28。
    2 乾隆十三年十二月初四日甲申,《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30,因陈宏谋札商,甘肃停止支持陕西,事见乾隆十三年十二月戊子。
    3 上谕,乾隆十三年十一月辛酉日,见《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28。
    1 乾隆十三年十二月甲申,《钦定平定金川方略》卷18。
    2 上谕,乾隆十三年十二月初四日甲申,《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30。
    3 上谕,乾隆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乙酉,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30。
    1 乾隆十三年十二月初六日丙戌,《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30。
    2 乾隆十三年十二月辛卯,《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30。
    3 乾隆十三年十二月庚寅,《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30。
    4 山西巡抚阿里兖,乾隆十三年十一月,《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29。
    5 乾隆十三年十二月丙申,《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31。
    1 乾隆十三年十二月丁酉,《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31
    2 乾隆十四年正月辛未,《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33。
    3 傅尔丹,乾隆十三年十一月初二日壬子,《清实录·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28。
    1 乾隆十三年十一月初八日戊午,《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28。
    2 张广泗,乾隆十二年九月庚子,《钦定平定金川方略》卷3。
    3 张广泗,乾隆十三年二月己卯,《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09。
    4 张广泗,乾隆十二年九月庚子,《钦定平定金川方略》卷3。
    1 乾隆十二年十二月乙亥,《钦定平定金川方略》卷4。
    2 按:九节炮是清军的制式火炮(Standard gun)之一、列入《皇朝礼器图式》之中,其性能与功用类似今天之山炮(Moutain gun)即山驮炮(Pack gun),装配驮载方便、利于山地作战,在山地作战中属于压制火炮(Supressive gun)。九节炮即九节十成炮,见《皇朝礼器图式·火器》卷16,参见刘旭:《中国古代火炮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94页,游首先等:《兵器工业科学技术词典:火炮与火箭发射装置》[M],国防工业出版社,1992年,第10页。
    3 乾隆十三年正月戊戌,军机大臣奏议,《钦定平定金川方略》卷5。
    4 纪山,乾隆十三年二月乙亥,《钦定平定金川方略》卷5。
    1 纪山,乾隆十三年三月壬寅,《钦定平定金川方略》卷6。
    2 甘肃提督永常,乾隆十三年三月丙戌,《钦定平定金川方略》卷5。
    3 《皇朝礼器图式·火器》卷16。
    4 傅恒,乾隆十三年十月癸未,《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26。
    5 讷亲、张广泗,乾隆十三年闰七月,《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21。
    6 “兵丁鸟枪”条,《皇朝礼器图式·火器》卷16。
    1 乾隆十三年十二月己酉,《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31,参见《钦定平定金川方略》卷20。
    2 按:御制威赫枪“药二钱,子重五钱”,御制奇准神枪“药重二钱,子重五钱”,见《皇朝礼器图式·火器》卷16。
    3 云梯兵的冷兵器配备参见健锐营制式冷兵器,《皇朝礼器图式·武备》卷15。
    4 乾隆十四年正月壬子,《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32。
    5 清高宗:《《致远斋有会》》,《御制诗集·五集》卷65。
    6 乾隆官修:《大清会典事例·健锐营》卷180;光绪官修:《大清会典事例·兵部·官制》卷543,《大清会典事例·健锐营》卷1168。
    1 乾隆朝官修:《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健锐营》卷180。
    2 乾隆朝官修:《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健锐营》卷180。
    3 乾隆十四年四月清高宗豁免出征金川之云梯兵预支钱粮,这是清朝政府在办理战事善后时思诏;乾隆十四年四月,《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38。
    1 乾隆十四年九月甲戌,《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49。
    2 乾隆三十三年六月乙亥,《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812;按,此次扩编早在乾隆三十二年就已经付议,扩编一千人,使得编制扩充到四千名。再按,这次扩编《大清会典事例·健锐营》条目下未载,参见乾隆三十二年六月乙未,《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785。
    3 按:按照清廷的这个规划,健锐营应当成为水陆通用、冷热兵器娴熟,技击优良的禁军中的精锐部队,参见《钦定八旗通志·兵制·教阅·京营》卷39:不过健锐营兼习水战是在乾隆十六年。
    4 乾隆十五年六月,《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66,乾隆十五年七月,《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69:《清史稿·马良柱传》卷311。
    5 乾隆十四年九月甲戌,《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49。
    6 乾隆十七年三月戊辰,《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410。
    7 乾隆十八年十月戊申,《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449。
    1 乾隆十六年七月壬辰,《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95。
    2 乾隆十六年十月甲辰,《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400。
    3 按:“健锐营乾隆十六年设战船八只”,见《钦定八旗通志·营建志·水师营建规制》卷119。
    4 乾隆十七年三月戊辰,《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410。
    5 乾隆三十六年十二月己卯,《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898。
    6 道光二十三年十一月辛未,《清实录·宣宗成皇帝实录》卷399。
    7 道光二十五年十一月壬申,《清实录·宣宗成皇帝实录》卷423。
    8 乾隆二十五年十一月癸丑,《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624,按:杭州将军福禄被清高宗赞为“战呼尔璊 险艰戮力建,驻和阗亦资部勒”,清高宗,《紫光阁五十功臣像赞》,参见《钦定皇舆西域图志》卷首4。
    1 清高宗:《御制诗集·四集》卷89。
    2 乾隆三十八年九月甲申,《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943。
    3 乾隆四十年九月庚申,《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990,参见《钦定八旗通志·兵制志·教阅·京营》卷39。
    4 乾隆四十一年九月庚辰,《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016。
    1 乾隆四十二年十月庚申,《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043,参见《钦定八旗通志·兵制志·军政》卷38。
    2 嘉庆九年三月戊午,《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127。
    3 道光六年正月甲午,《清实录·宣宗成皇帝实录》卷94。
    4 乾隆十五年七月己未,《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69。
    5 乾隆三十九年七月戊辰,《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963。
    1 乾隆十九年十一月壬午,《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476。
    2 嘉庆十九年二月癸丑,《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285。
    3 咸丰九年正月丁酉,《清实录·文宗显皇帝实录》卷274。
    1 光绪六年二月辛丑,《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卷109。
    2 光绪二十年七月戊子,《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卷344。
    3 《钦定八旗通志·人物志·大臣传》观音保本传,卷155。
    4 《钦定八旗通志·人物志·大臣传》官达色本传,卷155。
    5 乾隆五十七年八月癸酉,《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410。
    6 《钦定八旗通志·人物志·忠义传》富勒珲本传,卷221,按:《八旗通志》忠义传中所记载之满、蒙八旗殁于王事者不乏出身健锐营者,此处不再胪举。
    1 乾隆官修:《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4,参见《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475。
    2 乾隆十九年十月辛酉,《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475。
    3 乾隆二十年六月戊午,《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491,参见《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14。
    4 乾隆二十一年七月戊辰,《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516。
    5 乾隆二十一年七月甲申,《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517。
    6 伊犁将军明瑞,乾隆三十年十二月壬戌,《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751。
    7 乾隆二十三年七月己亥,《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566,参见《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58。
    1 乾隆二十三年十月己未,《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572,参见《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62。
    2 乾隆二十四年三月戊戌,《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583。
    3 乾隆二十三年八月甲戌,《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569。
    4 乾隆二十四年四月乙亥,《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585。
    5 乾隆二十三年九月庚戌,《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571,参见参见《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62。
    1 乾隆三十二年三月甲申,《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780。
    2 乾隆三十二年五月庚辰,《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784。
    3 乾隆三十三年二月甲戌,《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804。
    4 乾隆三十二年五月壬午,《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784。
    5 乾隆三十七年二月丙戌,《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903,参见《平定两金川方略》卷20。
    6 乾隆三十七年六月癸巳,《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911,参见《平定两金川方略》卷34。
    1 乾隆三十九年七月戊辰,《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963。
    2 乾隆四十六年四月甲辰,《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128,参见乾隆官修:《钦定兰州纪略》卷1。
    3 乾隆四十九年五月庚辰,《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207,参见乾隆官修:《钦定石峰堡纪略》卷7。
    4 乾隆五十二年四月己酉,《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278。
    1 乾隆五十三年十月辛丑,《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314。
    2 嘉庆十八年九月十七日庚辰,《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274。
    3 嘉庆十八年九月廿九日壬辰,《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275。
    4 道光六年七月十二日壬辰,《清实录·宣宗成皇帝实录》卷100。
    5 道光六年七月廿六日丙午,《清实录·宣宗成皇帝实录》卷101。
    6 咸丰三年四月乙未,《清实录·宣宗成皇帝实录》卷92。
    7 咸丰十年十二月丙戌,《清实录·文宗显皇帝实录》卷339;胜保筹议练兵事参见刘锦藻:《皇朝续文献通考·兵考·禁卫兵》卷206。
    1 咸丰三年九月辛亥,《清实录·文宗显皇帝实录》卷105。
    2 咸丰九年十二月丁酉,《清实录·文宗显皇帝实录》卷302。
    3 光绪三年四月壬寅,《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卷50。
    4 乾隆十五年十二月辛未,《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78。
    5 乾隆十五年十一月壬子,《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76。
    6 乾隆四十四年十二月甲子,《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096。
    1 道光十四年十月戊戌,《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258。
    2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壬申,《清实录·文宗显皇帝实录》卷23。
    3 嘉庆二年六月壬午,《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18。
    4 道光六年七月廿八日戊申,《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287。
    1 嘉庆四年六月甲辰。《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47。
    2 清高宗:《御制诗集·五集》卷31。
    3 同治四年闰五月丁丑,国瑞,续查负义昧良畏葸偷安各营员据实参办折,参见《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42。
    4 嘉庆十九年三月初十日辛丑,《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287。
    5 嘉庆十九年三月十八日己酉,《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287。
    1 咸丰四年三月丙辰,《清实录·文宗显皇帝实录》卷124。
    2 嘉庆十七年二月壬戌,《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254。
    3 光绪三十年十一月甲申,《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卷537,参见刘锦藻:《皇朝续文献通考·兵考·兵制》卷204。
    4 世铎,健锐营豫算核减窒碍难行据实陈明折,宣统三年六月壬辰,《宣统政纪》卷56。
    1 陈一容:《奕譞与晚清八旗陆军近代化尝试述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王景泽先生对神机营外拨武器的研究对本文把握神机营的地位与作用有相当的大帮助,参加王氏:《神机营——晚清八旗军事近代化的尝试》[J],《求是学刊》,1990年第3期:而更早的张能述先生对神机营的考辩以及对神机营历史的初步分段分析,其筚路蓝缕之功自不可没,参加张氏:《清季神机营考述》[J],《史学学刊》,1988年第5期。
    2 施渡桥:《晚清首次整军练兵的思想与实践述评》fJl,《军事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
    3 匡辅之:《文文忠公别传》,参见缪荃孙、闵尔昌:《续碑传集·光绪朝宰辅》卷7。
    4 胜保:《专弁飞呈军机大臣钧启》,咸丰十年八月初七日,《第二次鸦片战争·军机处呈递光禄寺卿胜保信函奏片》[M]第5卷,第108页:按:其时战事之惨、官军败退之状,由其后瑞常等在八里桥善后。收缴官军遗失刀 矛等兵器事可以窥见一斑,瑞常,《步军统领瑞常等奏查收八里桥各路官兵所失枪炮情形片》,咸丰十年十月十七日,《第二次鸦片战争》第5卷,第297页。
    1 僧格林沁:《钦差大臣僧格林沁奏军情紧急赶速议和以资补救折》,咸丰十年八月十五日,《第二次鸦片战争》[M]第5卷,第138页。
    2 僧格林沁:《奏为马步官军酌撤数里以免该夷窥伺虚实恭折奏祈圣鉴事》,咸丰十年七月二十一日,《第二次鸦片战争》[M]第5卷,第15页。
    3 胜保:《奏为夷氛逼近阙下亟需布置城守事宜并请旨飞召外援以资夹击恭折奏祈圣鉴事》,咸丰十年八月初九日,《第二次鸦片战争》[M]第5卷,第119页。
    1 袁甲三,《为夷忠稍纾国威未振亟宜力图整顿以杜祸患而固根本恭折奏祈圣鉴事》,咸丰十年十月二十七日,《第二次鸦片战争》[M]第5册,第311-313页,参见袁甲三奏,《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70,第15-20页。
    2 德巴赞古:《远征中国和交趾支那》,《第二次鸦片战争》[M]第6卷,第276页。
    1 孟托班,转引自德里松伯爵:《翻译官手记》,《第二次鸦片战争》[M]第6卷,第276页。。
    2 僧格林沁:《奏为夷人连日扑犯先因击回后因抵死不退不得不暂为避后固守京城恭折仰祈圣鉴事》,咸丰十年八月初七,《第二次鸦片战争》[M]第5卷,第99页。
    3 詹事府詹事殷兆镛:《奏为敬陈管见备御火攻事》,咸丰十年八月初八日,《第二次鸦片战争》[M]第5卷,第115页;兵部尚书沈兆霖:《奏为夷务急宜熟筹仅就管见所及仰祈圣鉴事》,咸丰十年八月初八日,同前引书,第116页。
    4 胜保:《奏为奴才本日临阵身受炮子重伤吁恳赏假调治恭折奏祈圣鉴事》,咸丰十年八月,《第二次鸦片战争》[M]第5卷,第105页。
    5 瑞麟等:《奏为军情紧急恭折奏闻圣鉴事》,咸丰十年八月,《第二次鸦片战争》[M]第5卷,第106页。
    1 《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40。
    2 同治五年八月甲寅,《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83。
    1 咸丰十一年十一月甲午,《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9,参见光绪朝官修:《大清会典事例·神机营》卷1166。
    2 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十八日辛未(即西历1862年1月17日),《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5。
    3 参见《清实录·文宗显皇帝实录》卷67、75、112、147、183、251等卷相关史事记载。
    4 参见《清实录·文宗显皇帝实录》卷143、168、219,330等卷。
    5 《清实录·文宗显皇帝实录》卷46、68,257等。
    1 道光二十年武举,参见《清实录·宣宗成皇帝实录》卷340。
    2 咸丰五年十一月甲戌,上谕,《清实录·文宗显皇帝实录》卷183。
    3 同治,《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0。
    4 《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3。
    5 《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7。
    1 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初九日壬戌(即西历1862年1月8日),《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2。
    2 同治九年九月甲申,《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291。
    3 京旗各营抽调兵力人数及概况,参见光绪朝官修:《大清会典事例·神机营》“兵制”条目,卷1166。
    4 《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287。
    1 同治四年五月癸丑,《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39。
    2 同治四年五月戊戌,《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38。
    3 同治四年五月庚子,《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38。
    1 同治四年五月丙午,《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39。
    2 同治四年闰五月戊辰,《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41。
    1 同治八年十二月辛酉,《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273。
    2 同治九年九月癸未,《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291。
    3 同治九年闰十月戊子,《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295。
    1 光绪十一年十二月丙子,《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卷221。
    2 光绪十二年二月己巳,《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卷224。
    3 《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247。
    4 光绪官修:《大清会典事例》“神机营”卷1166。
    5 光绪二十四年七月己未上谕,《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卷423;臣工奏议者如胡炳棻、伍廷芳等,《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卷416,卷419,卷420。
    6 光绪二十一年十二月己巳,《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卷381。
    1 光绪二十四年二月丁丑,《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卷415。
    2 道光二十三年闰七月戊戌,《清实录·宣宗成皇帝实录》卷395。
    3 同治四年十一月壬申,《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60。
    1 同治六年九月辛未,《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212。
    2 上谕,同治五年六月庚寅,《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78。
    3 同治三年二月戊子,《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94。
    4 同治七年十月辛未,《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245。
    5 同治三年五月乙巳,《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02。
    6 同治五年十一月丁巳,《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88。
    7 同治七年九月辛卯,《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243。
    1 同治八年九月癸已,《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267。
    2 同治九年六月丁酉,《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284。
    3 同治十二年七月壬戌,《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355。
    4 同治十二年九月己巳,《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357。
    5 同治十二年六月己未,《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353。
    6 光绪元年八月庚寅,《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卷16。
    7 光绪元年十一月戊午,《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卷22。
    1 光绪六年七月壬午,《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卷116。
    2 同治四年闰五月丙戌,《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43。
    1 同治七年五月癸卯,《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38。
    2 《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234。
    3 光绪二十二年六月丁亥,“督办军务王大臣八旗都统会奏遵议许景澄奏请变通八旗兵制并选储将校以固根本一折”,《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卷392。
    4 同治四年六月甲辰,《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45。
    1 同前注,同治四年六月甲辰,《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45。
    2 同治四年九月己丑,《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55。
    3 同治四年十月丁酉,《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56。
    1 同治四年十月壬子,《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58。
    2 “谕内阁:醇郡王等奏管营副都统穆腾额不重公务藉病请代奏开缺等语。并将该副都统禀函封送军机处呈览,着派宝鋆会同管理火器营事务醇郡王等确查办理,据实具奏。”同治四年十一月己巳,《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60。
    3 同治四年五月初一日,因僧格林沁阵殁、京畿局势危急,而南方霆军哗变,局势动荡不安,两宫皇太后赐予奕譞“命醇郡王筹办京城防范事宜,旗绿各营均归节制调遣”的谕旨,《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38。同治四年十月局势已经暂时缓和下来,故而醇郡王主动缴呈此道谕旨以远嫌疑。
    1 同治四年十月庚申,《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58。
    2 同治六年十月己酉,《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214。
    3 《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43。
    4 《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51。
    1 《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52。
    2 《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54。
    3 《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58。
    4 崇厚奏截剿窜匪获胜一折,参见《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59。
    5 《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61。
    6 同治五年五月乙亥,《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77。
    7 同治五年五月乙亥,《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77。
    8 同治五年五月乙酉,《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77。
    1 同治七年二月癸未,《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224。
    2 同治七年二月戊辰,《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224。
    3 同治七年二月壬辰,《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224。
    1 同治六年二月甲寅,《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39。
    1 同治十年正月癸巳,《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302。
    2 同治十年正月甲寅,文盛等奏筹办征兵出口事宜覆陈发饷章程并刊刻关防派员随营各折片,《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303。
    3 同治十年九月丙午,《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320。
    4 同治十一年九月庚戌,《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341。
    5 同治十年二月癸亥,《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304。
    6 同治十年八月丙戌,《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308。
    7 同治十一年八月丙辰、同治十一年十一月庚子,《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338,卷345。
    1 光绪二十年十二月癸卯,《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卷355。
    1 陈锋:《清代军费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72页。
    2 [南宋]陈元晋:《渔墅类稿·代奏事札子》卷1。
    3 [南宋]李曾伯:《可斋杂藁·代蜀总谢制置》卷8。
    4 [南宋]文天祥:《文山集·对策·御策》卷3,参见[明]杨士奇等:《历代名臣奏议·治道·文天祥对策》卷 64。
    1 [明]《户部贵州清吏司主事兼经筵日讲官次公董公墓志铭》,黄宗羲、黄厔炳:《海外恸哭记》附录2。
    2 《明实录·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133。
    3 [明]总督蓟辽右都御史王一鹗题本,万历十五年正月乙巳,参见《明实录·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182。
    4 [明]大学士陈于陛陈时政之要六事,万历二十三年二月乙巳,参见《明实录·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282。
    5 万历二十三年二月丙辰户部题,《明实录·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282。
    6 [清]张廷玉等:《明史·倪元璐传》卷265。
    7 户部尚书陈大道以大学士叶向高等原题钱粮欠清等款奉旨详议覆奏,天启三年六月辛酉,《明实录·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35。
    1 万历四十六年六月辛酉,《明实录·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571。
    2 万历四十八年七月辛巳,熊廷弼题参,《明实录·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596。
    3 在这里,天津饷司已经成为基层实设的机构,承担资金的储备支放等功能,万历二十六年二月丙子,《明实录·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319。
    4 天启三年闰十月乙未,《明实录·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40。
    5 万历三十六年七月壬子,《明实录·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448。
    1 礼科给事中李恒茂上关门六议,天启五年十月丙子,《明实录·明熹宗显皇帝实录》卷64。
    2 毕自严题本,崇祯五年九月壬寅,《明实录·崇祯长编》卷63。
    3 吏科右给事中翁宪祥题本,《明实录·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448。
    4 万历四十六年八月庚申,《明实录·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573。
    5 万历四十六年六月丁丑,《明实录·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571。
    6 万历四十六年九月辛亥,《明实录·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574。
    7 弘历:《御制文集·二集·书事》卷32。
    8 按:潘宗贤即潘宗颜,万历四十六年十二月壬戌,《明实录·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577。
    9 崇祯五年九月壬寅,《明实录·崇祯长编》卷63。
    10 孙承宗题本,崇祯三年八月乙丑,见《明实录·崇祯长编》卷37。按:毕自严《石隐园藏稿》中未见此题。
    11 [明]毕自严:《石隐园藏稿·召对认罪疏》卷7。
    1 万历三十六年七月壬子,《明实录·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448。
    2 兵科给事中熊德阳题本,天启元年五月己酉,《明实录·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10。
    3 兵科给事中朱童蒙题本,天启元年三月甲辰,见《明实录·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8。按:朱童蒙题本涉及到了从制度层面上解决“俸与粮”统支分核的问题,无疑是其后直至清朝的“钱粮与俸粮”支放制度改革的先声。
    4 户部尚书陈大道奉旨详议覆奏大学士叶向高等原题钱粮欠清等款,天启三年六月辛酉,《明实录·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35。
    5 菏水杨士聪朝彻撰,《玉堂荟记》卷下。
    6 [清]陈鼎:《东林列传·李继贞传》卷19。
    7 [清]陈鼎:《东林列传·吕维祺传》卷6。
    8 [清]陈鼎:《东林列传·朱之冯传》卷7。
    1 《主事王两槐先生忠孝》,《闽中理学渊源考》卷77,原书注明引自雍正九年郡志。
    2 乾隆官修:《畿辅通志·人物·成基命传》卷104。
    3 黄汝艮救时十策,天启二年七月乙未,《明实录·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24。
    4 御倭经略邢玠条陈东征善后事宜十事,万历二十七年五月壬戌,见《明实录·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335,参见《明史·朝鲜传》卷320
    5 泰昌元年九月甲午,《明实录·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1。
    6 泰昌元年九月乙未,《明实录·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1。
    7 天启元年二月丁未,《明实录·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6。
    8 经略辽东袁应泰条陈,天启元年闰二月乙酉,《明实录·明嘉宗哲皇帝实录》卷7。
    9 户部尚书高弘图“汇酌南北钱粮端官责成疏”,江阴云墟散人李本天根:《爝火录》卷3。
    1 崇祯三年三月乙巳,《明实录·崇祯长编》卷33。
    2 刑科右给事中黄承昊题,天启六年九月癸酉,《明实录·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76。
    3 计六奇:《明季北略》卷5。
    4 巡按直隶御史潘云翼题,天启三年十一月癸亥,《明实录·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41。
    5 顺治元年九月丙戌,《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8。
    1 雍正官修:《陕西通志·人物》王弘志本传,卷55。
    2 顺治二年二月乙卯,《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14。
    3 王来用奏疏,顺治五年八月,《钦定八旗通志·人物志·大臣传·汉军镶蓝旗》王来用本传,卷208。
    4 顺治五年八月癸巳,《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40。
    5 顺治二年二月壬午,《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14。
    6 乾隆官修:《畿辅通志·盐政·坨租》卷37。
    7 顺治八年五月丙申,《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57。
    8 雍正官修:《陕西通志·名宦》刘景云本传,卷52。
    9 陈锋:《清代军费研究》,顺治十一年说见第173、顺治十二年说见第191页。
    10 明朝关南道为督粮道、“关南道驻兴安”,见《钦定续文献通考·职官考·布政使》卷60。
    11 清初关南道改为兵备道,后顺治十八年裁撤分守关南道标下守备一人,《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兵部·官制·陕甘绿营》卷552:而康熙二十一年十月乙亥裁撤关南道,《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105。
    12 “饷司撤消之后,军需的供支之权遂归之于各地总督和钱粮道。”《清代军费研究》,第173页。按:道于明制的设计动机,大学士黄立极题本中点破其要义,《明实录·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81,“祖宗额设道臣,良有深意。尚虞其轻、而弹压之以抚臣,使上下相承。兵马钱粮,道职其详,抚职其要,道臣既裁、则必抚臣俯而行道臣之事,不但体统有碍、亦恐精神不周。”
    1 顺治元年八月辛酉,《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7。
    2 乾隆官修:《云南通志·宦迹·(明)永昌府》卷21之2。
    3 谕户部,《世祖章皇帝圣训·理财》卷4。
    4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115。按:王弘祚因《赋役全书》编修有失检点而先后被吏科给事中郭一鹗、刑科给事中武攀龙参劾而终得幸免,参见《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83、92。
    5 顺治元年五月戊寅,《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5。
    1 清世祖御制策论,顺治四年三月丙辰,《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31。
    2 顺治二年五月丁亥,《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16,按:天津饷道为前明旧制,“加户部广西司郎中辛思齐以山东右参议兼佥事补天津饷道,专理运务辽饷、兼管淮粮。”《明实录·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86。
    3 顺治二年七月己卯,《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19,按:杨声远即永平归降之新汉军将弁之一,参见《钦定八旗通志·人物志·大臣传》达海传,卷175。
    4 顺治二年十月丙午,《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21。
    5 顺治九年四月丙午,《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64,按:蔡士英为随祖大寿锦州降人,汉军正白旗,《钦定八旗通志·人物志·大臣传·汉军正白旗》蔡士英本传,卷196。
    6 顺治四年十二月壬申,《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35,按:陈锦大凌河降弁,汉军正蓝旗人,《钦定八旗通志·人物志·大臣传》陈锦本传,卷229。
    7 顺治五年三月辛酉,《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37,按:耿焞汉军正黄旗人,《钦定八旗通志·八旗大臣题名·各省巡抚》卷339。
    8 正德七年四月丁亥,《明实录·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86。
    9 万历二十六年三月戊申,《明实录·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320。
    1 顺治三年三月己未,《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25,按:马鸣佩为汉军镶红旗人,后金时即工部为汉启心郎,《皇清开国方略》卷14,《钦定八旗通志·人物志·大臣传·汉军镶红旗》马鸣佩本传,卷203。
    2 顺治六年五月癸未,《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44。
    3 顺治八年闰二月己巳,《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54。
    4 顺治九年九月甲申,《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68,按:刘清泰为汉军正红旗人,《钦定八旗通志·人物志·大臣传·汉军正红旗》刘清泰本传,卷200;王来用为天聪八年之举人,汉军镶蓝旗人,《钦定八旗通志·人物志·大臣传·汉军镶蓝旗》卷208。
    5 御史王亮教题,转引自陈锋:《清代军费研究》[M],第172页。
    6 由前胪举的督抚大员出身可以清楚地发现任事者多为入关前即皈依皇权的汉军旗人,这对于清政府更好地掌握事关军机的军需后勤供应与钱粮支放等重大国政是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1 “咸同勇营军史的研究……仍然存在明显的偏荣偏枯现象。”龙盛运:《咸同勇营军研究偏荣偏枯倾向试论》,《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5期。其实就勇营制度及其渊源研究,以湘军研究最为出色,罗尔纲先生的《湘军兵志》固然出色,王尔敏先生的《淮军志》第2章“营制”与第9章“结论”中将“湘军”军制弊端缕析极为精到,并将其视为淮军等后来勇营制度等渊薮。罗尔纲:《湘军兵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王尔敏:《淮军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1 李志茗:《勇营制度:清代军制的中问形态》[J],《史林》,2006年第4期。
    2 李志茗前揭文,第29页。李氏所依据的史料是《清史稿·兵志》,中华书局,1976年,第3929页。
    3 罗尔纲:《湘军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06页。
    4 康熙五十五年“秋七月辛未,命移噶斯口防军分戍察罕乌苏、噶顺”《清史稿·圣祖本纪》:光绪元年“五月戊戌,兴直隶水利,防军垦咸水沽稻田,”德宗光绪廿一年二月“丁未,命聂士成总统津、沽海口防军”《清史稿·德宗本纪》;道光“九年,陕、甘兵凯撤,给盐粮银依内地防军旧例,军士意不满,哗噪”《武隆阿传》;“时英吉利扰浙江,沿海戒严,征西北兵聚畿辅,建瀛供防军,处善后,皆应机宜。所历有名绩”《陆建瀛传》:“应祺建议巡抚筑蒲昌城,设英格可力善后局、卡克里克屯防局,招徕汉回客缠,通道置驿,建堡浚渠,教以耕织。又请改防军为标营,定额征粮石每年折色之法,画一钱法”《饶应祺传》。
    5 《张尔田师谈清史稿纂修之经过》,王锺翰:《清史补考》[M],辽宁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76页。编者按:该文另见朱师辙的回忆与按语,朱师辙:《清史述闻》[M],三联出版社,1957年。
    6 瑞洵光绪十二年中进士,其经历概况参见《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翁同龢日记》与《清史述闻》。
    7 参见《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卷311、卷339、卷464,《清史述闻》。
    1 参见《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卷418、卷499、卷518等,《清史述闻》。
    2 《金史·金世宗本纪》卷8,大定廿六年十月甲午。
    3 《明史·陆完传》卷187。编者按:《明史》最后为乾隆年间由张廷玉等主持修订,此种称呼可以透视当时人的军事编制意识。
    4 王曾瑜先生根据《金史·兵志》,认为“金代边防军称‘镇防军’,为正规军之一部分。”王曾瑜:《金朝军制》,河北大学出版,1996年,第70页。
    5 贞佑三年九月、贞佑四年闰八月事,见《金史·金宣宗本纪》卷14。此种“镇防军”,笔者所知的有“毫州镇防军崔富”(元人的历史记忆中称之为“毫州镇防军”,即南京路毫州,周振鹤先生将其列为“防御州”者,《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第118页。)、《续通志·金纪·哀宗》卷56)、“裕州镇防军将领贺德希”(《续通志·金纪·哀宗》卷56、参见《金史·图克坦乌登传》卷116),笔者窃以为这里的“镇防军”既是指军队驻防的地方(即周振鹤先生所谓“与州同级而位在上的有散府,位在下的有军”第182页。)、也实指地方驻防的军队,既是金朝军制的一种划分(前揭王曾瑜氏沿袭元人观点,即所谓“镇防军:诸军中取以更代戍边者。宣宗兴定五年五月知延安府完颜哈达上言,河南、陕西镇防军皆分屯诸路,在营惟老稚而已。乞选老成人为各路统军以镇抚之、且督其子弟习骑射,将来可用。诏从之。”《续文献通考》卷127),同时还是金朝一种基于民族性的军队阶级(“爱新、一名莽格,本虢县镇防军。”《金史·忠义传·爱新传》卷123)。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6 明弘治初修、正德重校:《明会典·兵部·根补逃军勾补军士》卷124。
    1 万历十二年三月事,《明实录·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147,第2744页。明各朝实录纂修情况,参见谢贵安:《明实录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2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扎萨克和硕亲王察罕丹津列传》卷82。
    3 《光绪朝大清会典事例·理藩院》“戍防”条目,卷981。
    4 翻检李志茗前揭文,所有雍正年间以“防军”指称“勇营”这一论断的证据考察,都是来源于《清史稿》。
    5 咸丰九年十一月,《清实录·文宗显皇帝实录》卷229。
    6 咸丰十年三月,《清实录·文宗显皇帝实录》卷311。
    7 俞樾:《安徽巡抚沈公(秉成)墓志铭》,《续碑传集·光绪朝督抚》卷31。
    8 张之洞:“为要盟不可曲从御侮宜早筹计谨熟权利害披沥上陈仰祈圣鉴事”,光绪五年十二月初五日,即《熟权俄约利害折》王树楞:《张文襄公全集·奏议》台北:文海出版社,并参见苑书义等:《张之洞全集·奏议》第32页。
    9 汤寿潜(蛰仙):《时务分类文编·各国边防》,求是斋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1983年影印本。
    1 参见李氏前揭文第34页,其依据为“嘉庆七年,楚北初设提督,即以勇丁充补标兵,道光十七年,以练勇隶于镇筸镇标,二十三年,以防守海疆之水陆义勇三万六千人仍遣回本籍,无防、练军之名也。道、咸间,粤匪事起,各省多募勇自卫,张国梁募潮州勇丁最多。咸丰二年,命曾国藩治湖南练勇,定湘军营哨之制,为防军营制所防。迨国藩奉命东征,湘勇外益以淮勇,多至二百营。左宗棠平西陲,所部楚军亦百数十营。军事甫定,各省险要,悉以勇营留防,旧日绿营,遂同虚设。绿营兵月饷不及防勇四分之一,升擢拥滞,咸辞兵就勇。粤、捻既平,左宗棠诸臣建议,防营诚为劲旅,有事则兵不如勇,无事则分汛巡守,宜以制兵为练兵,而于直隶、江、淮南北扼要之处,留勇营屯驻,遂有防军之称。”《清史稿·兵志·防军 陆军》卷132。
    2 这里的“地方性”更多的是从士兵的来源以及征召方式而论,并非是指相对于国家军事力量的地方武装。
    3 孙鼎臣:《请责成本籍人员办理团练疏》咸丰二年,转引自盛康:《经世文续编·兵政·团练》卷81。
    1 雍正元年九月二十八日广西总督兼理巡抚印务孔毓珣谨奏为遵旨回奏事,《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朱批孔毓珣奏折》卷七之一。
    2 黄元骧,雍正二年正月十九日山东登州总兵官黄元骧谨奏为奏闻事,《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朱批黄元骧奏折》卷113。
    3 顺治十六年八月,《清实录·世宗章皇帝实录》卷127。
    4 “团练乡勇”四字将两者的关系点破,雍正十三年九月,《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
    5 乾隆二年八月,《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49。
    6 吴兰修:《李乔基传(子端柏附)》,钱仪吉:《碑传集·忠节》卷121。
    7 《御制文集·余集·再免湖南湖北明岁应征钱粮谕》,该上谕又见《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6。
    1 顺治元年八月上谕,《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7。
    2 徐腾鲸,乾隆官修:《钦定盛京通志·国朝人物·奉天籍属·徐腾鲸传》卷81。
    3 迟日巽,乾隆官修:《钦定盛京通志·国朝人物·正白旗汉军·迟日巽传》卷78。
    4 金鸣凤,《钦定八旗通志·人物志·循吏传·汉军镶红旗》卷239。
    5 顺治二年六月,《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17。
    6 佟养甲,《钦定八旗通志·人物志·大臣传·汉军正白旗》卷206。
    7 陈慎,《江南通志·职官志·名宦·扬州府·陈慎传》卷115。
    1 康熙十七年,彭绍升:《故光禄大夫文渊阁大学士李文贞公事状》,钱仪吉:《碑传集·康熙朝宰辅》卷13。编者按:按此文,李光地私人出资雇募乡勇,然其乡勇之数动辄百计、千计,鉴于“谀墓”之嫌,其数量是否确为如是之多不可知。
    2 康熙十三年,何石云:《惠献贝子福喇塔传》,钱仪吉:《碑传集·宗室》卷2。
    3 康熙十三年四月,《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47。
    4 康熙十三年十二月,《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51。
    5 全祖望:《大理悔庐陈公神道碑铭》,钱仪吉:《碑传集·内阁九卿》卷41。
    6 徐绩奏,嘉庆三十九年十月,《钦定剿捕临清逆匪纪略》卷10。
    7 李绂,“雍正二年八月初四日广西巡抚李绂谨奏为敬陈粤省矿徒情形事窃惟开矿一事”,《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朱批李绂奏折》卷二十二上。
    1 梅曾亮:《朝议大夫台湾府知府盖君墓志铭》,缪荃孙:《续碑传集·守令》卷40。
    2 康熙四十一年八月,《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209:参见“连阳村庄旧有乡勇、素识排内情形,今应就中考验人力强壮、技艺娴熟者入伍食粮,则汛守益严矣。”《钦定八旗通志·人物志·大臣传·汉军正白旗·石琳传》卷197。
    3 雍正元年十一月,《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卷13:查纳弼:《钦定八旗通志·人物志·大臣传·满洲正黄旗》卷151。
    4 这里的团练勇壮,既是指团练训练方式,也是指雍正二年二月,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团练是为“其尤壮者选为头役,即于州县俸工内酌给工食。”《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卷16。
    1 雍正八年十月,《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卷99。
    2 乾隆三十九年,《钦定剿捕临清逆匪纪略》卷13。其后有编者按语,“谨按直隶毗连东省州县、闻奸匪滋扰愤切同仇城堡乡庄团集守御无虑千百余人,如馆陶县文生赵之枚、武生王建基等率领居民保村杀贼,而清河士民备具牛羊豆莝诸物赴军前呈献、急公踊跃发自至诚。皇上嘉其深晓大义谕令分别奖赏其文武生员既特予教谕、千总职衔,至乡民中之首先倡率者并给扁、以示旌扬。”
    3 嘉庆五年六月,《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69。
    1 雍正十三年十月,《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5。
    2 此为境内随军征剿,《钦定八旗通志·人物志·循吏传·汉军正白旗外任官·马光远传》卷237,参见雍正官修:《江西通志·名宦·瑞安府·马光远传》卷60。
    3 乾隆六年六月,《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44。
    4 “团练成员皆为土著,来自本乡本土,主要担任保境安民、维护地方治安的任务,一旦有警,就赴本乡、县境守卫,协助官兵作战:勇营成员系招募而来,鱼龙混杂,战时随清军出征打仗,人数视需要而定,多寡不一,也没有具体定编制。”李氏前揭文,第30页。团练主要任务视保境安民固然是对的,但是并不是说团练就不能越出本境作战。
    5 方观,雍正七年七月二十五日浙江按察使方觐谨奏为敬陈地方情形仰祈圣鉴事,《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朱批方觐奏折》卷197。
    1 乾隆四十七年六月,《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159。
    1 嘉庆七年六月,《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99。
    2 李侍尧,《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279。
    3 湖广总督仍办台湾军务将军常青,《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279。
    4 《清史稿·忠义传·李乔基传》卷489。
    5 常青,《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281。
    1 上谕,《大清会典事例·兵部·仪式 仪饰 随从 文移》卷578,即嘉庆九年八月廿四日庚辰,上谕内阁,《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133。
    2 上谕,《大清会典事例·兵部·仪式 仪饰 随从 文移》卷578。
    1 嘉庆十六年四月,《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242。
    2 嘉庆六年三月,《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80。
    3 道光二十三年闰七月,《清实录·宣宗成皇帝实录》卷395。
    4 道光二十三年七月,《清实录·宣宗成皇帝实录》卷394。
    1 道光二十三年七月,《清实录·宣宗成皇帝实录》卷394。
    2 薛福成,盛康辑:《皇朝经世文续编·兵政·团练》卷81。
    3 谢章铤,出处同前揭盛康书。
    1 顺治十六年八月,《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127。
    2 顺治三年丙戌科,《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26,《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79。
    3 顺治十一年二月,《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81。
    4 顺治十一年三月,《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82。顺治十一年四月被破格优擢“林起龙着加五品京堂衔,照旧办事”,五月就再被世祖钦命擢升为“升吏科给事中林起龙。为刑科右给事中,加大理寺寺丞衔。”《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83,顺治十三年二月世祖就再次“补原任刑科右给事中加大理寺寺丞林起龙为大理寺寺丞”《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92,五月“升右通政林起龙为通政使司左通政。”《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101,七月“左通政林起龙为大理寺卿。”《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102,十二月“升大理寺卿林起龙为工部右侍郎。”《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105,顺治十六年在户部仓场侍郎任上“加太子少保”衔,《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124。
    1 济度,《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129。
    1 “锁定”即路径依赖,参见张曙光:《制度、演化与路径依赖——制度分析综合的理论尝试·序言》[M],秦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第6页。
    2 《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90。
    1 嘉庆九年十月,《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125。
    1 周元理奏,嘉庆三十九年九月,《钦定剿捕临清逆匪纪略》卷5。
    2 胡林翼:《条陈东路情形启》,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兵政·剿匪》卷97。
    3 嘉庆三年四月,《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29。
    4 户部,《奏陈开源节流章程疏》即《户部奏陈开源节流事宜二十四条》,光绪十年九月,葛士浚:《清经世文续编·户政·理财》卷26。
    5 方观,雍正七年七月二十五日浙江按察使方觐谨奏为敬陈地方情形仰祈圣鉴事,《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朱批方觐奏折》卷197。
    1 鄂弥达,《钦定八旗通志·人物志·大臣传·满洲正白旗》卷161。
    2 嘉庆四年正月,《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37。
    3 乾隆帝当即批示将刘尚质等革职查办,《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19。
    4 曾国藩,成丰三年二月,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兵政·剿匪》卷97,参见《曾国藩全集·奏稿·奏为严办土匪以靖地方恭折奏闻仰祈圣鉴事》岳麓书社,湖南,1989年版。
    5 孙衣言,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兵政·剿匪》卷97。
    6 嘉庆五年四月,《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63。
    7 嘉庆五年二月,《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59。
    8 徐志导,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兵政·剿匪》卷95。
    1 嘉庆七年正月庚辰,《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93。
    2 姚莹:《平贼事宜状上赛节相》,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兵政·剿匪》卷93。
    3 嘉庆五年正月,《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57。
    4 嘉庆五年三月,《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61。
    5 徐志导:《直隶防捻各守河岸议》,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兵政·剿匪》卷95。
    6 曾国藩:《奏为严办土匪以靖地方恭折奏闻仰祈圣鉴事》,咸丰三年二月,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兵政·剿匪》卷97。
    1 孙衣言,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兵政·剿匪》卷97。
    2 得旨:依议速行,《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20。
    3 乾隆五年八月户部议覆安图,《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24。
    4 乾隆五年九月,《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27。
    5 兵部等部议覆“湖广总督鄂弥达等册开湖南、湖北、等省出师城、绥,擒剿逆苗之在事有功文武官弁兵丁,并徇难阵亡、受伤病故汉土官弁兵丁题请议叙议恤”中,将乡勇与土兵一起等同于经制官弁兵丁一体赏恤,乾隆十年十二月,《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255。
    1 乾隆,《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475。
    2 宜绵奏朱批,嘉庆二年正月,《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13。
    3 松筠“平利义首张奎等杀贼情形一折”上谕,嘉庆四年七月廿九日乙酉,《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49。
    4 陈谦,康熙五十年莱州府知府陈谦条陈“乡保分泛法”节略,乾隆官修:《山东通志·海疆志》卷20。
    5 鄂弥达,雍正九年三月二十二日广东巡抚鄂弥达谨奏为请定保甲练总功过以期盗息民安事,《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朱批鄂弥达奏折》卷二百十五之一,雍正皇帝的对鄂弥达拟行办法痛批:“此奏甚不合宜。其乖谬处曷胜批谕。”
    6 大学士鄂尔泰等遵旨议覆湖广总督宗室德沛条奏苗疆事宜,乾隆三年五月,《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69。
    1 鄂弥达,《钦定八旗通志·人物志·大臣传·满洲正白旗》卷161。
    2 乾隆八年十二月,《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207。
    3 乾隆五年八月户部议覆安图,《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24。
    4 嘉庆十年四月,《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142。
    1 副都统衔署广州将军明亮奏,嘉庆元年七月,《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7。
    2 嘉庆九年正月,《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125,嘉庆九年五月,《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129。宜绵因预见在先、得仁宗赏识而被优赏。
    3 雍正元年十一月,上谕,《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卷13。
    4 湖广总督吴熊光奏,嘉庆八年十二月,《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124。
    5 两知县所剿杀的为江西棚民、固不足道,但是查纳弼奏折中以两知县共奏肤功,其间不排除彼此协作的可能性存在。
    6 湖广总督德沛奏陈苗疆七事,乾隆三年四月,《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亲王传·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传》卷6。
    1 大学士鄂尔泰等遵旨议覆湖广总督宗室德沛条奏苗疆事宜,乾隆三年五月,《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69。
    2 嘉庆九年八月丙子,《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133。
    3 孙嘉淦,贺长龄:《清朝经世文编·兵政·屯饷》。
    4 王先谦,邵之棠:《清朝经世文统编·通论》卷101。
    1 魏源“庐江章氏义庄记”,贺长龄:《清朝经世文编·礼政·宗法》卷58。
    2 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贺长龄:《清朝经世文编·兵政·山防》卷82。
    3 秦蕙田“唐府兵论”,贺长龄:《清朝经世文编·兵政》卷70。
    4 孙鼎臣“论币一”,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户政·钱币》卷58。
    5 于成龙“申明保甲谕”,贺长龄:《清朝经世文编·兵政·保甲》卷74。
    6 严如煜“沿海团练说”,贺长龄:《清朝经世文编·兵政·海防》卷83。
    7 康有为“为安危大计乞及时变法富国养民教士治兵求人材而慎左右通下情而图自强以雪国耻而保疆圉呈请代奏事”即“上皇帝第三疏”,陈忠倚:《皇朝经世文三编·治体·变法中》卷17。
    8 姚鼐“议兵”,贺长龄:《清朝经世文编·兵政》卷70。
    9 王昶“唐宋兵制得失论”,贺长龄:《清朝经世文编·兵政》卷70。
    1 咸丰元年十月十二日曾国藩《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曾国藩全集·家书》,第223页。
    2 咸丰二年九月十八日曾国藩《谕纪泽》,《曾国藩全集·家书》,第242页。
    3 咸丰九年三月初三日曾国藩《致澄侯沅浦季洪》,《曾国藩全集·家书》.第467页。
    4 咸丰九年六月二十二日曾国藩《致澄侯》前揭《曾国藩全集·家书》第492页。
    5 5顺治明令禁止民间的重型火器的制造、交易:顺治三年十月廿五日丁酉“禁民间私自买卖马、骡甲、胄弓、矢、刀枪、火炮、鸟枪等物,以杜盗源。从户部尚书英俄尔岱请也。”《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28:顺治六年三月廿五日甲申“谕兵部:曩因民间有火炮、甲胄、弓箭刀枪、马匹,虑为贼资、戕害小民,故行禁止。近闻民无兵器、不能御侮,贼反得利、良民受其荼毒,今思炮与甲胄两者原非民间宜有、仍照旧严禁,其三眼枪鸟枪、弓箭刀、枪马匹等项悉听民间存留、不得禁止,其先己交官者给还原主。”《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43,参见童超:《中国军事制度史·军事后勤卷》第347页,大象出版社1997年。
    6 清朝建国三百年后,美国学者(如Gates Commission)在1960年代之后致力于用经济学的方法来论证美国国家军队政策即征募制与志愿制之间的选择问题,最后的结论当然比较复杂而且难于泛泛而论:而约翰·T·华纳、贝丝·J·阿施两位学者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军方更看重的是同等规模下军队的战备力而不是军队的规模,志愿兵役制军队需要的人数要比征兵制军队少。首先,战备力是基于具备战备力的人员的数量而不是总人数。既然征兵制军队在任何时期处于受训中的人数都会更多一些,而某些训练必须要由更有经验的人员来进行培训,则在同等规模下,征兵制军队的战备力就不如志愿兵役制军队。第二,因为生产率是随经验而增长的,提供同样的战备力,志愿兵役制军队将不需要同样多的人。第三,志愿者要比被征兵者更易于激励,从而使志愿兵役制军队在同等规模下比征兵制军队的生产率更高。”清朝统治者不懂制度经济学、也不是完全不重视军队的数量规模对于王朝统治的作用,但是确实也一直坚持强调军队以及其它武装力量的战备力维持与提升,而清政府在立国原则与借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奉行世兵制与募兵制相结合的办法,应该讲,在这一点上清朝的军制建设还是颇有值得肯定之处的。
    1 赖福顺:《乾隆重要战争之军需研究》[M],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1984年,第58—59页。
    2 王尔敏:《淮军志》[M],中华书局,1987年,第78页。
    3 李鸿章:《李文忠公奏稿》卷61。
    1 限于篇幅、主旨与其它附录的配合,此处不对粮台雇募的长夫情形加以研究、因其既有军事性质、还有非军事的功能,而清军、清朝的粮台问题本身就值得深入研究。
    2 乾隆朝官修:《大清会典·内务府·都虞司》卷91。
    3 乾隆朝官修:《大清会典则例·户部》卷36。
    4 乾隆朝官修:《大清会典则例·工部·都水清吏司》卷131。
    5 乾隆朝官修:《清朝文献通考·职役志》卷24。
    6 厮役或跟役主要应该是负责军中的杂役与为家主提供后勤服务,“昔时行军以厮役牧放马匹,此番既派出军士守视、其庸劣不堪之厮役可停其带往。”雍正官修:《圣祖仁皇帝圣训·严法纪》卷26。
    1 崇德七年四月,《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60。
    2 刘綎语,《李朝实录·光海君日记》卷136,转引自孙文良、李治亭:《明清战争史略》[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61页。
    3 [朝鲜]李民寏:《建州闻见录》校释,辽宁大学历史系,1978年,第44页。
    4 按:这里的“我营逃逸厮役”显然不是旗丁、而应当是跟随家主的非满洲旗籍的奴仆,崇德八年五月,《皇清开国方略》卷31。
    5 康熙五十五年六月,《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269。
    6 《皇清开国方略》卷28,崇德五年五月,《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51。
    7 乾隆四十八年官修:《平定三逆方略》卷59,即康熙二十年八月己亥,《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97。
    1 《平定三逆方略》卷21,即康熙二十年二月戊辰,《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59。
    2 《平定三逆方略》卷35,康熙十七年正月戊戌,《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71。
    3 乾隆朝官修:《大清会典则例·兵部·武选清吏司·出征》卷109,康熙廿九年七月辛卯,《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147。
    4 乾隆官修:《平定三逆方略》卷38,康熙十七年六月,《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74。
    5 《清朝文献通考·户口·八旗户口》卷20,即乾隆官修:《大清会典则例·兵部·职方清吏司·军政》卷113。
    1 《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170。
    2 康熙三十八年七月壬子,《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194。
    3 乾隆五十年四月廿八日丁未即1785年6月5日上谕,《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229。
    4 康熙五十八年五月癸未,乾隆三十五年官修:《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6,参见《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284。
    5 康熙三十五年正月壬戌,《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170。
    6 《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33。
    1 乾隆十三年正月,乾隆官修:《平定金川方略》卷5。
    2 《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07。按:张广泗所说的是大金川一时一地的用兵实情,而揆之实际,兵丁远征的此种困境,又何止用兵大金川一时而已。
    1 乾隆五年闰六月,《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20。按:“蒲寅山案例”即乾隆元年平定“湖南蒲寅山凶猺”,参见冯光裕奏,《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88、91、120,《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兵部·职方清吏司·军功》卷113军功议叙。
    2 曾国藩“论平日之常例,则采薪等事每勇百人、照章有长夫三十六名;兵丁百人,旧例亦有夫役三十名、并有报销四十名者”即指称此成案故事,同治八年五月二十一日,曾国藩:《曾文正公·奏稿·再议练军事宜折》卷28。
    3 道光二十一年三月戊申,《清实录·宣宗成皇帝实录》卷349。
    4 乾隆五年八月,《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24。
    5 嘉庆元年九月,《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9。
    1 乾隆五年九月,《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27。
    2 乾隆七年七月,《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71。
    3 乾隆十三年十二月,《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30。
    1 乾隆三十七年六月己卯,《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910。
    2 乾隆三十七年七月己酉,《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913。
    3 乾隆三十七年九月甲午,《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916。
    4 乾隆三十八年八月庚戌,《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941。
    1 乾隆十四年正月,《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32。
    2 乾隆四十年十二月丁卯,《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999。
    3 嘉庆三年十月乙卯,《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35。
    4 户部,“开源节流事宜二十四条”,邵之棠:《皇朝经世文统编·理财部·富国》卷56。
    5 道光十二年四月癸巳,《清实录·宣宗成皇帝实录》卷210。
    1 乾隆七年七月,《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71。
    2 江忠源,何良栋:《皇朝经世文四编·兵政》卷33。
    3 嘉庆八年四月癸未,《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112。
    4 乾隆三十七年八月壬申,《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914。
    1 乾隆四十二年十二月辛丑,《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046。
    2 乾隆四十三年正月丁丑,《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047。
    3 嘉庆八年四月乙亥,《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111。
    4 咸丰元年五月辛丑,《清实录·文宗显皇帝实录》卷33。
    1 咸丰二年八月甲辰,《清实录·文宗显皇帝实录》卷70。按:勇营雇佣长夫确有成案,而多支长夫确属违制。
    2 咸丰二年十月壬辰,《清实录·文宗显皇帝实录》卷73。
    3 光绪十八年正月戊子山东巡抚福润奏,《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卷307。
    4 乾隆五年八月户部议覆安图,《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24。
    5 嘉庆十年四月,《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142。
    1 同治六年二月乙未,《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96。
    2 毛氏奏折参见《毛尚书奏议》卷4,参见《钦定平定七省方略·平粤》28分册即《钦定剿平粤匪方略·280卷》,中国书店版,1985年。李鸿章《上曾相》函中痛言与江北各统帅之间的纠葛:“即都、黄各处,妒忌多端。千里募军,殊为耽心。”参见《李文忠公奏稿》卷1、《李文忠公朋僚函稿》卷2。
    3 光绪朝官修:《大清会典事例·户部·俸饷·各省兵饷》卷258。
    4 咸丰八年十月二十六日,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致沅弟季弟》(二)岳麓书社,1985年,第439页。
    5 咸丰八年九月十七日,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致沅弟》(二)第427页。
    1 同治六年二月乙未,《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96。
    2 毛氏奏折参见《毛尚书奏议》卷4,参见《钦定平定七省方略·平粤》28分册即《钦定剿平粤匪方略·280卷》,中国书店版,1985年。李鸿章《上曾相》函中痛言与江北各统帅之间的纠葛:“即都、黄各处,妒忌多端。千里募军,殊为耽心。”参见《李文忠公奏稿》卷1、《李文忠公朋僚函稿》卷2。
    3 光绪朝官修:《大清会典事例·户部·俸饷·各省兵饷》卷258。
    4 咸丰八年十月二十六日,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致沅弟季弟》(二)岳麓书社,1985年,第439页。
    5 咸丰八年九月十七日,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致沅弟》(二)第427页。
    1 光绪二十二年五月十六日,《设立护军营、工程队练习洋操并裁营抵饷折》,苑书义:《张之洞全集》第1175-1176页。
    1 王定安:《湘军记》[M],卷10。
    2 罗尔纲:《淮军志》[M],中华书局,1997年,第47页。
    3 樊百川:《淮军史》[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32页。
    4 王尔敏:《淮军志》[M],中华书局,1887年,第93页。
    5 刘广京、朱昌峻编:《李鸿章评传·李鸿章的崛起》[M],第28页。
    1 李鸿章:《李鸿章致潘鼎新书札》第1封,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
    2 清文宗上谕李僡奏折,咸丰三年三月丙寅,《清实录·文宗显皇帝实录》卷89。
    3 清文宗上谕怡良奏折,咸丰四年三月甲辰,《清实录·文宗显皇帝实录》卷123。
    4 曾国藩,复江长贵,同治元年二月初三日,《曾国藩全集·书信》,岳麓书社,1994年,第2592页。
    5 清文宗上谕官文奏折,咸丰四年七月乙巳,《清实录·文宗显皇帝实录》卷135;清文宗上谕向荣奏折,咸丰六年十二月乙酉,《清实录·文宗显皇帝实录》卷214。
    6 清文宗上谕向荣奏折,咸丰四年十二月,《清实录·文宗显皇帝实录》卷154:清文宗上谕蒋蔚远奏折,咸丰六年八月丁未,《清实录·文宗显皇帝实录》卷206:清文宗上谕官文、胡林翼奏折,咸丰六年十二月甲辰,《清实录·文宗显皇帝实录》卷216。
    1 乾隆官修:《皇朝礼器图式·武备·火器·兵丁鸟枪》卷16。
    2 其后光绪朝奏定演放火药即为每出三钱,未曾变动过,这也就成为清朝军需则例,参见光绪官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工部·火药》卷897。
    3 光绪官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工部·火药》卷897。
    4 光绪三年奏定鸟枪演放火绳改为四寸,光绪官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工部·火药》卷897。
    5 光绪官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工部·火药》卷895。
    6 曾国藩,致沅弟季弟,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二),岳麓书社,1985年,第832页。
    7 研究湘军军制以及研究近代火器史者,对于湘军装备火器之功能多未深究,如王兆春在《中国火器史》言及湘军火器之配置,但是未曾深究其功用,王兆春:《中国火器史》[M],军事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325页。
    8 曾国藩,咸丰八年九月廿四日附记,《曾文正公手写日记》,第550页。
    1 短杆鸟枪枪管过短则食药有限、自然难于及远,查清军短杆鸟枪规制见于官方文书者为道光十二年改造密云兵丁鸟枪,为三尺四寸,光绪官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工部·军器》卷893。
    2 乾隆官修:《皇朝礼器图式·武各·火器》卷16。
    3 道光年间曾经规定了抬枪、鸟枪等火器的演放打靶的标准距离,“嗣后操演抬枪抬炮,立靶着以一百五十弓为率,一人施放鸟枪以八十弓为率,步箭以三十弓为率”,光绪官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兵部·绿营处分例 守卫营伍》卷623。
    4 清军制式抬枪食药有定额以符合军需报销则例,同治二年盛京抬枪演放规定,其食药为每出二两,“每出火药二两五钱,铅丸一个、计重二两”:光绪朝时期又规定“抬枪七十杆,每杆一出火药一两、烘药一分,火绳四寸,间九日加添铅丸、打靶一次,每出铅丸一两。”《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工部·军火·火药》卷897。
    5 “劈山炮又名开山炮”,乾隆官修:《皇朝文献通考·兵考·军器》卷194。
    6 如金川战役中四川巡抚纪山即在成都大量铸造这种实心火炮。
    7 张广泗,乾隆官修:《钦定平定金川方略》卷4。
    8 乾隆官修:《皇朝礼器图式·武备·火器·御制威远将军炮》卷16。
    9 曾国藩致骆吁门,咸丰三年九月廿八日,《曾国藩未刊往来函稿》,第9页。
    10 曾国藩致邓厚甫,咸丰五年元旦,《曾国藩未刊往来函稿》,第60页。
    11 曾国藩:咸丰十年六月廿八日,七月初九复检阅炮兵演放,均见《曾文正公手写日记》,第912页、第922页。
    12 左宗棠,致胡林翼,咸丰六年六月初二日,左宗棠:《左宗棠未刊书牍》,第13页,左宗棠在与胡林翼的信函中曾经详细地介绍了“百斤炮尚不如劈山(子可及四里)”的实际情况,《左宗棠未刊书牍》,第20页。
    1 曾国藩,咸丰九年,曾国藩:《求阙斋日记类钞·军谋》。
    2 “美国南北战争中所用的老式黑火药炮弹只有2—5块弹片,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军所用的炮弹也只能产生30块弹片。”[美]T.N.杜普伊:《武器和战争的演变》[M],李志兴等译,军事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356页。
    3 道光十四年新增律例,光绪官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刑部·兵律军政·私藏应禁军器》卷772。
    4 道光十年新增律例,光绪官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刑部·兵律军政·私藏应禁军器》卷772。
    5 乾隆官修:《皇朝礼器图式·武备·火器·兵丁鸟枪》卷16。
    6 光绪官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兵部·军器》卷710。
    1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五月初九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光绪乙已金陵刻本。
    2 李鸿章,西兵退出嘉定折,同治元年五月初九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1。
    3 李鸿章,松郡解围折,同治元年五月二十七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1。
    1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五月二十二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
    2 李鸿章,复曾沅浦方伯,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
    3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五月二十二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
    4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三月二十一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
    5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四月初二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
    6 曾国藩,致沅弟季弟,同治元年五月二十日,《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834页;樊百川先生认为籍由李鸿章在同治元年五月应允曾国藩购置洋枪的事情只能“零星购买一些洋枪做实验”,樊百川先生这个判断论点大致是正确的、其论据略嫌不足,同治元年五月曾国藩已经将李鸿章购置的洋枪配给曾国荃了,则李鸿章替曾国荃购置洋枪的时间大致是在其莅沪之时,开始的规模虽小、但花费应当较伙,其原因除去周转流通花费之外、自然也有李鸿章与洋商买办打交道尚不得门径的缘故,参见樊百川:《淮军史》[M],第132页。
    7 李鸿章,致曾沅浦方伯,同治元年五月初二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
    8 曾国藩,致沅弟,同治元年六月二十日,《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842页。
    9 曾国藩,致沅弟季弟,同治元年六月初二日,《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838页。
    1 曾国藩,致沈葆桢,同治元年九月初八日,《曾国藩全集·书信》,第3144页。
    2 曾国藩,致沅弟,同治元年九月十六日,《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873页。
    3 此次支援曾国荃所部洋枪两百杆、弹药十万颗、洋细药一百桶,李鸿章,复曾沅帅,同治元年九月初七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2。
    4 李鸿章曾语“炮火绝精利”,李鸿章,致曾沅浦方伯,同治元年五月初二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
    5 曾国藩,致澄弟,《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863页。
    6 李鸿章,致曾沅浦方伯,同治元年七月初八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
    7 曾国藩,致沅弟,同治元年六月二十三日,《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844页。
    8 樊百川:《淮军史》[M],第132页、第133页。
    9 李鸿章,复曾沅帅,同治元年八月二十四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时间概为旧例,即公历1862年6月、8月。
    1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八月初四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
    2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八月初四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
    3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八月十五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
    4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五月二十二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樊百川先生援引此条史料时误标注为同治元年五月十一日函扎,似误、应更正,樊百川:《淮军史》,第132页。
    5 李鸿章,致潘鼎新二信,同治元年十月二十日,《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李鸿章致潘鼎新书札》。
    1 李鸿章,复曾沅帅,同治元年九月十二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2。
    2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八月二十九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
    3 樊百川,“在1862年一年内,淮军的换用洋枪,除了个别营以外,还未普及到抬枪、刀矛各队。尽管如此,淮军悉改小枪队为洋枪队,毕竟已是对湘军营制的开始改革。”《淮军史》,第134。
    4 李鸿章,四江口解围折,同治元年九月二十八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2。
    5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九月二十七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2。
    6 李鸿章之所以在奏折中并没有言及太平军撤回昆、太者,估计主要是与李鸿章对于上海周遭战事并无十分把握、惧有反复,虽有为自己拒绝调遣程学启所部一事张本的策略上的考虑,但是估计并非主要原因。
    7 曾国藩,复彭玉麟,同治元年十月初五日,《曾国藩全集·书信》第3215页。
    8 曾国藩,致萧庆衍,同治元年十一月初八日,《曾国藩全集·书信》第3316页。
    9 无论是罗尔纲还是樊百川等前辈,研究湘军在同治初年的洋枪改装问题时,一致认为曾国藩对于湘系军队换装迟缓确有领导责任,但是,两位前辈都没有注意到,曾国藩之所以形成此种观点,确和湘淮各部在同治初年野战迭次获胜中使用武器的作战经验有极密切的关系:当然,当时清军采购军备人员外行,不能采购到先进西式枪炮是间接原因。
    1 李鸿章,昆山获胜折,同治二年四月初五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3。
    2 “淮军攻江阴、无锡、苏州等苏南各城也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按:即“炮轰步冲法”)。这比湘军挖地道炸城要方便可靠得多,同时也代表了以后攻城的发展方向。”金玉国:《中国战术史》[M],第280页。
    3 李鸿章,近日苏州吴江军情片,同治二年九月初七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4。
    4 杨志远等:《战术学》[M],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08页。
    5 李鸿章,无锡大捷折,同治二年九月初七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4。
    1 李鸿章,无锡大捷折,同治二年九月初七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4。
    2 李鸿章,常州近日军情折,同治二年十二月十一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5:此次铭军所派之营头似亦为洋枪改装过的劲旅,“营墙被轮船炸炮轰坍,危险万分。幸刘铭传、郭松林自率八营奋勇枪队滚营进援,深入围中,”李鸿章,上曾相,同治二年十二月二十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4。
    1 李鸿章,奔牛解围折,同治二年十二月二十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5。
    2 李鸿章,奔牛解围折,同治二年十二月二十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5。
    3 李鸿章屡受洋人之欺,于此次步队凫水而轰沉武装洋船尤为快意,“夺毁忠逆飞而复来小轮船一只,杀洋匪十余人,差为惬意。”李鸿章,上曾相,同治二年十二月二十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4。
    4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三年五月三十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5。
    5 李鸿章,程学启不能赴援金陵片,同治元年九月十九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2。
    6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六月二十五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
    1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三月二十一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
    2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四月初二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
    3 李鸿章,克复青浦县城折,同治元年七月十八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1。
    4 李鸿章,克复嘉定县城折,同治元年九月初九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2。
    5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九月初六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2。
    6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六月十四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
    7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九月十三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2。
    1 李鸿章,复彭雪琴侍郎,同治元年十月十二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2。
    2 曾国藩,复李鸿章,同治元年九月二十日.《曾国藩全集·书信》第3176页。
    3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十月初八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2。
    4 曾国藩,致沅弟,同治元年九月十九日,《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875页。
    5 曾国藩,致官文,同治元年十月初十日,《曾国藩全集·书信》第3221页。
    6 曾国藩,致李鸿章,同治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曾国藩全集·书信》第3362页,同治元年十二月初二日,《曾国藩全集·书信》,第3395页;致杨厚庵,同治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曾国藩全集·书信》第3368页。
    7 樊百川:《淮军史》[M],第261页。
    8 同治元年江海关的税收综核是3933305库平两,同治二年江海关关税综核是2926402库平两,参见汤象龙:《中国近代海关税收和分配统计》,第49页。1862年与1863年分别偿付英法赔款为1326237库平两和989239库平两,第203页,此处采摭表102、表127的数据,汤象龙:《中国近代海关税收和分配统计》[M],中华书局,1992年。
    9 曾国藩,复李鸿章,同治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曾国藩全集·书信》,第3363页。
    10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十二月初十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2。
    1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十月初六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2。
    2 曾国藩,致沅弟,同治元年十月初八日,《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885页。
    3 曾国藩,致沅弟,同治元年十月初八日,《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885页。
    4 曾国藩,复李昭庆,同治元年十一月初七日,《曾国藩全集·书信》,第3314页。
    5 曾国藩,复左宗棠,同治元年九月二十三日,《曾国藩全集·书信》,第3185页。
    6 曾国藩,复李鸿章,同治元年十二月初二日,《曾国藩全集·书信》,第3395页。
    7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十二月十五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2:曾国藩,复李鸿章,同治元年十二月初二日,《曾国藩全集·书信》,第3395—3396页。
    8 如威林密轮船装药事“余所买威林密轮船在汉口下来,言明装火药五千斤赴沪,乃洋人贪带茶叶,不肯装药, 竟将委员逐出、不准在船,凶猛如此殊可虑也。”曾国藩,日记,同治元年六月初十日,吴相湘:《曾文正公手写日记》,第1343页。
    1 曾国藩,日记,同治元年五月初七日,吴相湘:《曾文正公手写日记》,第1324页。
    2 曾国藩,复蔡应嵩,同治元年十二月十七日,《曾国藩全集·书信》第3427页。
    3 金玉国:《中国战术史》[M],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第280页。
    4 李鸿章,复曾沅帅,同治元年十二月十五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2。
    5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十二月十五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2。
    6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2。
    7 李鸿章,进攻太仓援剿福山折,同治二年正月十二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3。
    8 李鸿章,复李黻堂方伯,同治二年正月二十六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3。
    1 李鸿章,复曾沅帅,同治二年正月二十三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3。
    2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二年二月初十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3。
    3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二年二月二十七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3。
    4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二年三月十七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3。
    5 “1863年5月初的太仓之战使整个常胜军的约6%的人丧失战斗力,”[美]史密斯:《19世纪的中国常胜军:外国雇佣兵与清帝国官员》[M],汝企和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64页。
    6 李鸿章此语虽有向曾国荃推行其添置火炮改装部队的需要合法性的因素在其中,但是就戈登所部战术作用与战功而言,当确属事实:复曾沅帅,同治二年四月初四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3。
    1 李鸿章,昆山获胜折,同治二年四月初五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3。
    2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二年二月三十七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3。
    3 李鸿章,踏平昆山城外贼垒片,同治二年四月十二日,克复昆新折,同治二年四月十六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3:上曾相,同治二年四月十四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3。
    4 常胜军在昆山之战后有半数官兵逃走,昆山之战前后常胜军不甚得力当属事实,参见[美]史密斯:《19世纪的中国常胜军:外国雇佣兵与清帝国官员》,第164页。
    5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二年四月二十八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3。
    1 李鸿章,克复江阴县属之杨厍汛折,同治二年四月二十八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3。
    2 李鸿章,克复江阴县属之杨厍汛折,同治二年四月二十八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3。
    3 曾国藩,官军攻破雨花台伪石城及聚宝门诸石垒折,同治二年五月十二日,《曾国藩全集·奏稿》,第3332页。
    4 曾国藩,官军攻破雨花台伪石城及聚宝门诸石垒折,同治二年五月十二日,《曾国藩全集·奏稿》,第3332页。
    5 曾国藩,水陆各营会克巢合和三城折,同治二年五月十二日,《曾国藩全集·奏稿》,第3336页。
    6 “受伤之洋匪逃回沪上者惊诧将军自天而下,谓用兵神速,不可思议,足令群酋俯首”,李鸿章,复曾沅帅,同治二年五月二十五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3。
    1 李鸿章,分路规取苏州折,同治二年五月十一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3。
    2 李鸿章,致潘鼎新第四信,同治二年五月初七日,《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李鸿章致潘鼎新书札》。
    3 李鸿章,致潘鼎新第五信,同治二年五月十九日,《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李鸿章致潘鼎新书札》。
    4 李鸿章,致潘鼎新第六信,同治二年六月初五日,《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李鸿章致潘鼎新书札》。
    5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十二月十五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2。
    1 李鸿章,分路规取苏州折,同治二年五月十一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3。
    2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二年六月十六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3:“白齐文募流氓洋匪二百余人,投入苏州,代购外洋枪炮,”李鸿章,致郭筠仙都转,同治二年六月二十日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3。
    3 李鸿章,复曾沅帅,同治二年六月二十五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3。
    4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二年六月二十日五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3。
    5 李鸿章,复曾沅帅,同治二年六月二十五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3。
    6 李鸿章,击败江阴无锡援贼折,同治二年五月三十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3。
    7 李鸿章,击败江阴无锡援贼折,同治二年五月三十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3。
    1 李鸿章,击败江阴无锡援贼折,同治二年五月三十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3。
    2 李鸿章,击败江阴无锡援贼折,同治二年五月三十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3。
    3 李鸿章,克复吴江震泽县城折,同治二年六月十八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4。
    1 李鸿章,江阴击败援贼片,同治二年八月初二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4。
    2 李鸿章,克复江阴折,同治二年八月初三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4。
    1 李鸿章,克复江阴折,同治二年八月初三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4。
    2 李鸿章,防剿大略情形折,同治二年八月初八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4。
    3 李鸿章,进攻苏城克宝带桥石垒折,同治二年八月二十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4。
    4 李鸿章,进攻无锡片,同治二年八月二十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4。
    5 李鸿章,无锡大捷折,同治二年九月初七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4:而常胜军当时拥有的赖以骄人的32磅炮也不过只有4门,[美]史密斯:《19世纪的中国常胜军:外国雇佣兵与清帝国官员》,汝企和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68页。
    1 李鸿章,近日苏州吴江军情片,同治二年九月初七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4,应该讲李秀成在所部装备加速近代化之后,其装备与戈登所拥有的装备差距至少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戈登还将具有压倒优势的常规武器用来与太平军作战,”[美]史密斯:《19世纪的中国常胜军:外国雇佣兵与清帝国官员》,第167页。
    2 李鸿章,无锡击退援贼折,同治二年十月十七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5。
    3 相比较而言,国内战术史研究者似少有论及太平军这一战术创新,如金玉国《中国火器史》只是注意到中法战争中冯子材等部清军的野战工事与防御战术,其实早在20年前,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太平军已经推行了这种战术,而对于初起的淮军战术传统不无影响。
    4 李鸿章,攻踏苏州城外贼垒折,同治二年十月二十二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5。
    5 以M1841.32磅榴弹炮为例,其5°仰角理论射程为1504码即1375.25公尺,即以射程较远的M1857.12磅拿破仑炮的5°仰角理论射程为1619码即1480.41公尺:“其有效射程不超过1400-1500码,即使在这个距离上,六发或八发炮弹中,也只可能有一发命中目标。”韦镇福等:《中国军事史》[M],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第1卷即“兵器”卷,第222页。
    6 李鸿章,攻踏苏州城外贼垒折,同治二年十月二十二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5。
    7 常胜军“1863年至1864年间还拥有的50余门火炮,其中包括4门发射32磅炮弹的攻城加农炮”,自[美]史密斯:《19世纪的中国常胜军:外国雇佣兵与清帝国官员》,汝企和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68 页;按,白齐文谋攻天京时吴煦即曾添购64磅开花大炮,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十月十二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2;然常胜军其实只是添购了32磅开花大炮2门,《常胜军助剿金陵购买军火清单》,静吾,仲丁辑:《吴煦档案中的太平天国史料选辑》,三联书店,1958年,第149页;而常胜军库存中也没有64磅火炮,《杜元熙袁九皋常胜军存储各项军装火器清册》名单中只有12磅炮,罗尔纲等:《吴煦档案》第3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2页。
    1 李鸿章,攻踏苏州城外贼垒折,同治二年十月二十二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5。
    2 “夺取苏州,完全归功于伯朗将军……他提供大炮和弹药,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将[30英里]半径区域划为战略要地并部署军队,使之成为作战的可靠基地。”《香港日报》,1864年11月15日,转引自[美]史密斯:《19世纪的中国常胜军:外国雇佣兵与清帝国官员》[M],汝企和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63页。
    3 [美]史密斯:《19世纪的中国常胜军:外国雇佣兵与清帝国官员》,第175页。
    4 李鸿章,克复无锡金匮折,同治二年十一月初五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5。
    1 李鸿章,筹处置常胜军片,同治二年十一月十七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5;需要注意的是李鸿章对常胜军的处理思路在这个时期已经定型,同治三年常胜军裁撤办法中得到落实。
    2 李鸿章,常州获胜片,同治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5。
    3 “戈登抱怨说,曾和他的同胞将领宁可‘用他们自己的方式作战而不愿接受任何变革。他们无视大炮的优势,认为靠他们自己就能攻克南京’。”[美]史密斯:《19世纪的中国常胜军:外国雇佣兵与清帝国官员》,第206页。
    4 李鸿章,复曾沅帅,同治二年十一月十五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4,揆之上下文,松严代购之68磅大炮必是为曾国荃攻城所用者。
    5 李鸿章,复曾沅帅,同治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4。
    6 樊百川,《淮军史》,第140页;李鸿章,程学启请恤片,同治三年三月十一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6。
    7 李鸿章,克复嘉兴程学启受伤片,同治三年二月二十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6。
    1 李鸿章,克复嘉兴详细情形折,同治三年二月二十八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6。
    2 李鸿章,常州合围折,同治三年三月二十一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6。
    3 李鸿章,常州近日军情片,同治三年三月二十九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6。
    4 李鸿章,戈登加衔荣宠回国片,同治三年四月初七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6。
    1 “炸炮须靠河边,易于搬运”,李鸿章,复曾沅帅,同治三年五月三十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5。
    2 樊百川先生对淮军各部装备改装与营制变革的关系曾有论述,樊百川:《淮军史》,第146页。“至陆军内间添洋枪炮队一、二哨,勇丁亦须加增,则一营有七八百名不等,节经造具官弁衔名、兵勇总数清册咨送军机处户部有案。”《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8。
    3 湘军亦有“大营”、“小营”之制,因应实际而变革损益,“周万晫添慕六百数十人……鄙意即令刘祥胜招募三哨三百一十八人,外亲兵四棚四十八人,共三百六十六人伙勇在内为一小营,周万睥自添足九百三十三人为一大营。”,曾国藩,复杨岳斌,咸丰十一年五月初九日,《曾国藩全集·书信》,第2109页:淮军之因装备改装而增募勇丁成大营之制,亦可见勇营制度具有因时损益变革的灵活性、并不坚执固守成法。
    1 李鸿章,军需用款酌量变通片,同治四年二月十七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8。
    2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三年五月三十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5。
    3 九洑洲攻拔,即湘淮各帅恨李泰国专横跋扈,不惜代价拔之,使阿思本舰队无疾而终,“愿吾丈乘其未到攻夺此隘,亦免得无数口舌矣。”李鸿章,复曾沅帅,同治二年四月初四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3。
    4 李鸿章,致潘鼎新第五信,同治二年五月十九日,《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李鸿章致潘鼎新书札》。
    5 李鸿章,致潘鼎新第五信,同治二年五月初七日,《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李鸿章致潘鼎新书札》,第4546页。
    6 曾国藩,复李鸿章,同治二年十月二十五日,《曾国藩全集·书信》,第4111页。
    7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三年七月初六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5。
    8 李鸿章,复吴仲仙漕帅,同治三年九月初二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5。
    1 李鸿章,复陈筱舫侍御,同治三年九月十一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5。
    2 雷渊深等:《陆军军制学》[M],军事科学出版社,第264页。
    3 如在为数不多的研究著作中,《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一书比较清楚地论述了清朝旗绿各军以及湘军在对外战争中的后勤,但是对甲午之前淮军在战争中的后勤的补给作业只能一笔带过,而在“攻捻军的后勤供应”一节对霆军还有论述,但其中对淮军却一笔带过,参见第149—153页。
    4 王尔敏:《淮军志》,第61-65页。
    5 王尔敏先生就从原江苏官员、镇江驻军、沪上士绅以及曾国藩在淮勇统帅人选等方面将淮军草创、进军计划分解缕析,参见王尔敏《淮军志》“援沪之役的委婉关节”一节,第64页。
    1 冯桂芬等主纂,光绪官修:《苏州府志》,《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5号即光绪九年景印本,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第712-713页。
    2 王有龄在致吴煦函中即认为“杭州再有意外,贼氛一片,无恢复之日也。”《吴煦档案中的太平天国史料选辑》,第99页。
    3 在钱鼎铭赴安庆请兵之前,已经有“华翼纶号笛秋,前自上海来请兵,”咸丰十一年十月初九日,《曾文正公手写日记》,第1194页。
    4 樊百川:《淮军史》[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2页。
    5 《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7。
    6 参见《曾国藩全集·奏稿》0858附录上谕、岳麓书社,1989年第一版、1995年第二次印刷,第1754—1755页。
    1 参见《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8。
    2 前揭书《曾国藩全集·奏稿》0862“查复江浙抚臣及金安清参款折”,第1763-1768页。
    3 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曾国藩奏折,咸丰十一年辛酉十二月十四日丁卯,按:此日期为曾氏奏折为清帝批谕之时。《剿平粤匪方略》280卷,《钦定平定七省方略·平粤》28分册,中国书店1985年。
    4 曾国荃、李鸿章曾经代表曾国藩处理英舰来访安庆索回被扣商船事,并曾国荃、李鸿章并登舰回拜过当时的英国军舰舰长葛肋西,在安庆当时的文武员弁中已经堪称有阅历者,同治十一年十月初二日、初三日,《曾文正 公手写日记》,第1189—1190页。
    1 “上海僻在东隅,不足以资控扼。就江苏现存之地而论,惟镇江最据形胜:北可联络淮、扬,南可规复苏、常:内可俯瞰金陵,外可屏蔽里下河。敝处拨兵东行,当水陆布置,先据镇江,再分偏师以防上海。上海东、北皆洋,西、南皆贼,于筹饷为上腴,于用兵则为绝地。”曾国藩,复庞钟璐,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初八日,《曾国藩全集·书信》,第2362页;“苏省现存郡县,惟镇江最据形胜;将来恢复苏、常须以镇江为根本,实属不可不争之地也。”曾国藩,复薛焕,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十四日,《曾国藩全集·书信》,第2386页;曾国藩再致薛焕的信函中坦承自己认为上海“僻处海隅,究非用武之地,守御得宜仅堪自固。倘欲控制三吴,图攻苏、常,则形胜全不在此。”曾国藩,复薛焕,同治元年二月十五日,《曾国藩全集·书信》,第2254页。不仅当时的文官大帅如此认识,即以武将而言,堪称名将之程学启初时便“以为上海是偏隅死地,不足以用兵,后李鸿章一再以乡情招请及孙云锦劝说”,乃慨然请行,马昌华:《淮系人物列传:李鸿章家族成员·武职·程学启传》,徐川一纂,黄山书社,第113—114页。
    1 咸丰十一年辛酉十二月二十一日甲戌“大学士管理工部事务翁心存奏折”。《剿平粤匪方略》280卷。《钦定平定七省方略·平粤》28分册,中国书店,1985年。
    2 王尔敏先生专列“安庆请兵”、“请兵经过”等节将沪绅的吁求活动做了比较详细的研究,而随后又列“曾国藩的准备与筹计”、“计划的改变”、“进驻镇江之议”三节作为呼应,从布局和行文上都似将沪绅的吁求作为主动力来研究淮军的产生,参见《淮军志》第57-61页:李守孔:《常胜军协剿太平军之研究》,见《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湘军与淮军》第5辑,台湾“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342页。
    3 《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0。
    4 “目下苏、浙糜烂,逆氛连成一片。贼之人数十倍于我、财赋五倍于我,百孔千疮何从补救。”曾国藩,复张竹汀,《曾国藩全集·书信》,第2564页。
    5 曾国藩,致吴晓帆,《吴煦档案中的太平天国史料选辑》,第79—80页;参见王尔敏:《淮军志》,第62页。
    1 咸丰十一年辛酉十二月二十一日甲戌“大学士管理工部事务翁心存奏折”。《剿平粤匪方略》280卷。《钦定平定七省方略·平粤》28分册,中国书店,1985年。
    2 王尔敏先生专列“安庆请兵”、“请兵经过”等节将沪绅的吁求活动做了比较详细的研究,而随后又列“曾国藩的准备与筹计”、“计划的改变”、“进驻镇江之议”三节作为呼应,从布局和行文上都似将沪绅的吁求作为主动力来研究淮军的产生,参见《淮军志》第57-61页:李守孔:《常胜军协剿太平军之研究》,见《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湘军与淮军》第5辑,台湾“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342页。
    3 《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0。
    4 “目下苏、浙糜烂,逆氛连成一片。贼之人数十倍于我、财赋五倍于我,百孔千疮何从补救。”曾国藩,复张竹汀,《曾国藩全集·书信》,第2564页。
    5 曾国藩,致吴晓帆,《吴煦档案中的太平天国史料选辑》,第79—80页;参见王尔敏:《淮军志》,第62页。
    1 李鸿章,复吴晓帆方伯,同治元年二月十四日,《李文忠公朋僚函稿》卷1。
    2 李鸿章,复乔鹤侪都转,同治元年正月二十六日,《李文忠公朋僚函稿》卷1。
    3 李鸿章,复李黻堂护抚,同治元年正月三十日,《李文忠公朋僚函稿》卷1。
    4 “上海正在危急之际,劝捐似非其时,吴方伯煦处,至今尚未札饬,”曾国藩,复左宗棠,同治元年二月初七日,《曾国藩全集·书信》,第2540页。
    5 曾国藩,同治元年二月十九日,《曾文正公手写日记》,第1278页。
    1 曾国藩,复左宗棠,同治元年二月十五日,《曾国藩全集·书信》,第2553页。
    2 曾国藩,复薛焕,同治元年二月十五日,《曾国藩全集·书信》,第2554页。
    3 曾国藩,同治元年二月廿八日,《曾文正公手写日记》,第1283页。
    4 曾国藩,同治元年二月廿九日,《曾文正公手写日记》,第1284页。
    5 曾国藩,复黄廷瓒,咸丰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曾国藩全集·书信》,第2269页。
    6 曾国藩,复裕麟,咸丰十一年十一月初四日,《曾国藩全集·书信》,第2283页。
    7 曾国藩,复姚秋墅,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曾国藩全集·书信》,第2375页。
    1 李鸿章,复李黻堂方伯,同治元年三月初二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
    2 李鸿章,复沈幼丹中丞,同治元年三月初二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
    3 “提饷之事一言难尽,闻林文忠晚年因属员之气而告病回籍。余往年但知作客之难,近乃觉作主亦不易易也。”曾国藩,致沅弟,咸丰十一年四月初九日,《曾国藩全集·家书》,第687页。
    4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三月十五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
    5 “薛公截用代征税近百万,未经奏咨,鸿章则不敢也。”其实关税关系四成洋债、湖北代征、常胜军、会防局诸事,彼此胶葛不清,且历时即久、经受人上下其手自是不免,刚刚履任江苏巡抚并无薛焕那样的奥援,李鸿章也不敢轻易接手关税,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
    6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六月二十五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
    7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七月二十六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
    8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三月十五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
    9 “安庆设立总台,承惠许源源接济,”曾国藩,复官文,咸丰十一年九月二十日,《曾国藩全集·书信》,第2251页。
    1 “今太湖各营已到,总局无可添拨,已饬由淮扬粮台按月分济太湖,以昭公允。”,李鸿章,上曾相,同治二年七月初三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4。
    2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三月十五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
    3 相形之下,湘军偶办陆路转运粮秣,则痛感“陆运千难万难,岂有一次运至千石之理,”足见水陆转输难易何啻渊壤,曾国藩,致沅弟,咸丰十一年三月初九日,《曾国藩全集·家书》,第665页。
    4 威林密轮的转饷、物资协济功能姑且不论,即以战时军事运输而言,常昭之战中威林密轮即屡次运载淮军士卒取道福山援救骆国忠等孤城守军: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十二月十五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2。
    5 刘松严以藩司督办淮军营务处,“此间制军火须购洋硝、及工价俱贵,向由藩司监制。”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十二月初四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2。
    6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四月初二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
    7 以协济军火各方而言,江西抚、藩各文官与李鸿章关系较好,其供给较为稳定,“淮扬水陆军火承足下按月饬解,不以疏远见弃,感何可言,仍求源源勿绝为幸。”李鸿章,复李黻堂方伯,同治元年八月二十五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
    8 李鸿章,复曾沅浦方伯,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
    1 李鸿章,复曾沅浦方伯,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
    2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六月十四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
    3 “军火每百斤须银十数两,他物称是,故沪上军需糜费较皖、楚独重也。”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六月十四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
    4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二年三月十七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3。
    5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三年四月初九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5。
    6 以李鸿章所办之捐务而言,似捐似厘之间者有之、捐奖者有之、捐纳者有之,“近来议加豆饼、房市各捐,月可增二三万,如可源源征收,应随时分济若干。……鸿章莅沪以来,但于厘捐加意整顿,谓不敛一人之怨可供常年之需,从未轻议商富大捐。盖有鉴于前次薛、吴二公劝捐二、三十万至今尚未缴清,于事何稗,况今日浙捐、米涓接踵而至,民力不给,人言尤可畏也。”李鸿章,上曾相,同治二年四月初四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3。
    7 以捐务为例,“沪上商富为厘捐所苦,苏城克后曾劝捐一次,迄今尚无成数。不可德感、不可势迈,昨严札饬催,英法领事出头抗阻,幸勿以他省成例绳之。”李鸿章,上曾相,同治三年四月初九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5。
    8 李鸿章,复曾沅帅,同治二年十一月十五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4:但是需要指出的淮军欠饷主要是陆军欠饷,淮扬水师在太湖水师归建之前系发全饷,太湖水师抵沪之后亦有欠饷、但显然不及陆军欠饷如是之巨,李鸿章,上曾相,同治二年七月初三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4。
    9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三年五月三十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5。
    1 李鸿章,复曾沅帅,同治元年八月二十四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
    2 李鸿章,复曾沅帅,同治元年八月二十四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
    3 李鸿章,复曾沅帅,同治元年九十二日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2。
    4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十月初六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2。
    5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二年四月十三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3。
    6 李鸿章,复曾沅帅,同治二年八月初三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4。
    7 李鸿章所部军火由刘松严统一督办,每月定额经费为2万两,参见,李鸿章,复曾沅帅,同治二年正月初六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3;也就是在同治二年李鸿章委韩殿甲督办军械、军火制造事务,《催调丁日昌来沪专办制造片》,同治二年八月二十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9。
    8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十月十二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2。
    9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十二月初四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2。
    10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二年四月二十八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3。
    11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二年五月十四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3。
    1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五月二十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
    2 李鸿章,复乔鹤侪都转,同治元年四月十三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
    3 李鸿章,复吴仲宣漕帅,同治二年五月初五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3。
    4 李鸿章,致曾沅帅,同治二年六月十六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3。
    5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七月初八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
    6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十二月初十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2。
    7 “不得己各营均发半饷采购米粮,而每石辄四五两,”李鸿章,复曾沅帅,同治二年正月初六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3。
    8 李鸿章,复曾沅帅,同治三年八月初三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5。
    1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四月十三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
    2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七月二十六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
    3 关于同治元年淮军中流行的疾病,其疾病种类与疫区情况参考谢高潮:《浅谈同治初年苏浙皖的疫灾》,《历史教学问题》[J],1996年第2期,余新忠:《咸同之际江南瘟疫探略——兼论战争与瘟疫之关系》,《近代史研究》[J],2002年第5期:不过就淮军的情况看,上海地区此次瘟疫似在同治元年即大为缓解,并没有持续到同治三年。
    4 李鸿章,复曾沅帅,同治元年八月二十四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
    5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闰八月二十一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2。
    6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元年九月初六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2。
    7 笔者所说的同治二年即已经纾解,并非指同治二年之后淮军即无流行性瘟疫感染之忠,只是说较之同时期的湘军清减颇多,事实上在夏天的时候淮军依然有暑、疫之患,参见李鸿章,致潘鼎新第6信,同治二年六月初五日,《李鸿章致潘鼎新书札》,第4566页。
    1 马昌华:《淮系人物列传文职·北洋海军·洋员》[M],“韩殿甲传”,贾熟村纂,第111页;按,笔者窃以为韩殿甲列为文职似稍嫌勉强.李鸿章,马格里请赏三品顶戴片,同治三年九月初三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7;李鸿章,筹调洋枪炮队赴津兼筹制造片,同治四年五月十六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8。
    1 《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12,同治三年八月辛巳;李鸿章,攻克湖州详细情形并克复四安广德折,同治三年八月初五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7。
    2 《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19,同治三年十月丙申;
    3 李鸿章,刘铭传等军暂难赴豫远征折,同治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7。
    4 李鸿章,刘铭传等军暂难赴豫远征折,同治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7。
    1 “然欲其勇跃用命,不得不略加体恤。僧邸劳苦功高,众所钦仰,惟位望过祟,下情难达,南军闻归节制莫不气沮。刘省三虽叠奉谕派,乃至被谴责而不辞,岂弟等所能强迫。”李鸿章,复吴仲宣漕帅,同治四年四月十四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6,其根源在同治三年十二月僧格林沁请调步队配合马队攻击捻军,清廷以刘铭传、刘连捷等部为的,令僧格林沁指调,“刘铭传等勇队叠在江南克复城邑,均是百战劲旅,即不令当前敌、亦可调令防堵要隘藉壮声援,俟该提督等到营,仍由僧格林沁酌量调派。”上谕,同治三年十二月己丑,《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25。
    2 同治三年七月乙丑,上谕,“以江南福山镇总兵官郭松林为福建陆路提督”,《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10。
    3 徐宗干,闽省军务繁兴请饬提镇实缺各员赴任等,奉上谕:“福建水师提督吴全美统带江南撤勇回粤,陆路提督郭松林现在江苏军营,……着毛鸿宾、李鸿章、官文分饬各该员等迅速赴任。其漳州镇总兵李成谋、金门镇总兵王东华、建宁镇总兵张得胜亦均在军营带兵,着各该督抚一体饬令即速赴闽以专责成,毋再延缓。”同治三年十二月壬申,《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23,
    4 李鸿章,派兵由海道赴闽折,同治四年正月二十九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8。
    5 李鸿章,复左季高制军,同治四年正月十六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6。
    6 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四年正月三十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6;左宗棠在可能的条件下也尽量满足淮军各部口粮供给以利军行、但不在军饷方面和江苏发生纠葛,李鸿章复信只得在感谢之际表示援军军饷仍由苏省发给,“航海援漳之役,承慨允委员会同邓道每月购备军米三千余石,不使缺乏,感佩莫可言喻。……各营先给一月饷银、并带一月食米,连略给旧欠、雇备洋船及杂项用费,共需二十万有零,己奏派段道哲随队照料,此后照章济饷,即汇解转给。”李鸿章,复左季高制军,《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6。
    1 李鸿章,援闽获胜会克漳州府折,同治四年五月初六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8。
    2 “惟据探报漳州贼多粮足,敝军航海远役.因炮队繁重不便携带,除开花大泡别无攻城利器,若贼众恃险死拒,恐不免旷日持久耳。”李鸿章,复左季高制军,同治四年四月十一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6。
    3 吴棠,奏遵防北路窜匪请饬水陆各军北来驻扎以备堵剿一折,同治四年三月己未;阎敬铭,贼踪南窜筹防情形一折,同治四年三月甲子,均参见《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34。
    4 “昌歧军门前来苏时,弟曾与约,如清淮有警宜督师船策应,渠似勇跃,数日未得揆帅书,果准派否。张海珂因船只未齐尚未启行,顷由苏添雇民船驶往,月底当亦拔队。只要邳宿防军严扼不动,欧、张水陆各营踵至,大局或无虞也。弟又专弁驰催海珂,并面属振轩廉访克期北去。二张皆老于战事,振轩尤精细,惟于淮徐情形末熟,尚祈切实指示为幸。”李鸿章,复吴仲宣制军,同治四年三月二十七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6。
    5 李鸿章,各军分援淮徐折,同治四年四月初四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8。
    1 上谕,同治四年五月丁未,《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39。
    2 上谕,同治四年五月丙午,《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39。
    1 李鸿章,派兵航海赴津折,同治四年五月初九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8。
    2 上谕,“前因直隶提督刘铭传赴济宁、汶上一带防剿迟延,当经降旨将该提督先行交部议处。兹据兵部议以降三级调用不准抵销,系属咎有应得。惟念该提督现在山东带兵剿贼、尚知奋勉,刘铭传着加恩改为革职留任。”同治四年五月庚申,《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40。
    3 李鸿章,筹调洋枪炮队赴津兼筹制造片,同治四年五月十六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8。
    4 如李鸿章所派出各队,只有潘鼎新、余在榜一部系支援京畿要务,清廷谕旨以直隶、山东分协军饷,李鸿章抓住机会将此项饷项固定下来之外(即使是潘部支领东饷也只有在平捻期间而已),其它均系仍支发苏饷,李鸿章,添调赴津之洋枪队无从撤回折,同治四年闰五月初三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8。
    5 曾国藩最早提倡的驻刮徐州专办十三州县之捻,其用意即在经营重镇以为根本,“直隶独处河北应责成该督另筹防兵、不可调南岸之师往来渡黄,河南、山东两省除归陈兖沂曹济外,其余各属应责成两省巡抚另筹防兵。”其目的即在“不可使剿捻之师追逐千里。永无归宿”等语,十八日壬子,《剿平捻匪方略》。
    1 曾国藩,钦奉谕旨覆陈近日军情折,同治三年十二月廿八,《曾文正公全集·卷首奏议·钦奉谕旨覆陈近日军情折》。
    2 罗尔纲:《太平天国新军的运动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第24页,罗氏原注,运动战即游击战。
    3 王闿运:《湘军志》[M],《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捻军》(一),第6页,转引自郭豫明:《捻军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77页。
    4 曾国藩,拟于运河增堤置栅片,同治五年四月初七日,《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24。
    5 上谕,同治五年六月乙巳,《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79。
    6 上谕,同治四年七月乙丑,《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47,参见曾国藩,防守沙河贾鲁河片,同治五年六月十四日,《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24。
    7 “着即督饬诸将前截后追、仍规取远势,务歼贼于唐白河、襄河之间。”上谕,同治五年十二月甲辰,《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92。
    1 曾国藩,调李鹤章办理营务片,同治四年五月十三日,《曾文正公全集·卷首奏议·谨陈筹办情形并请收回成命折祁宿藻附祥厚祠片调李鹤章办理营务片》;李鸿章曾经议为刘铭传铭军添练马队,被清廷以“缓不济急”变相驳斥,“李鸿章奏刘铭传一军。拟添练马队之处。正恐缓不济急。着曾国藩、李鸿章查明扬防所撤之马队。如尚未起程。即着酌量拨给。俾该提督管带驰剿。”,上谕,同治四年三月甲子,《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34。
    2 李鸿章添练的李昭庆淮军马队被当事人视为“其数无多,其技尤劣,”王定安:《求阙斋弟子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捻军》[M](一),第26页,王文出自曾国藩,铭军叠胜逼贼东窜现筹布置折,同治四年九月初一日,《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23:而李昭庆马队在平捻之战中虽颇多苦劳,但是就其战绩而言,确实乏善可陈:转引自郭豫明:《捻军史》,第381页。
    3 张树珊在请求所部添练2000骑兵为一独立编制作为有生力量时坦承所部“敝部马队止此一营,不过开差出队,作为哨探,时或出其不意,偶尔一击,若撼大敌,实属众寡悬殊,非得马队两千匹,编立成营,练成一军,方期扫荡寇氛。”张树珊致李鸿章,江地:《捻军史料丛刊》,第194页:相较之下,铭军三营马队战斗力编制独立、作战骁勇,洵属淮军马队之劲旅。
    4 曾国藩,奏折,同治四年十一月初六日丁卯,《剿平捻匪方略》卷247。
    5 上谕,同治四年十一月初六日丁卯,《剿平捻匪方略》卷247。
    6 张树珊,致李鸿章,江地:《捻军史料丛刊》[M]第3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第193页。
    7 捻军骑兵一昼夜疾驰将近300里,“从河南中牟越过黄河故道,一昼夜行军二百五六十里直入山东,前往运河以东地区,”郭豫明,《捻军史》,第409页。
    1 周盛传,筹备战俄禀,周家驹:《周武壮公遗书》卷1,20-21页即第170页,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9辑,文海出版社。
    2 赵烈文,能静居日记,同治六年四月二十五日,转引自江地:《捻军史料丛刊》第1集,第137页。
    3 “器械专用竹矛,长二丈四五尺之长”,赵烈文,江地:《捻军史料丛刊》第1集,第137页。
    4 “在邹县接仗时,该逆将开花炮排列阵前至十一尊之多,以马步五六千人护之,连开两炮轰击我军、幸未击中。该逆声称接仗时不用、将留以攻击圩寨,以利器为贼所得,殊堪焦灼。”丁宝桢,捻股北窜绕出泰安迎截折,同治六年九月二十日,《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丁文诚公遗集·奏稿·捻股北窜绕出泰安迎截折》。
    5 张树珊,致李鸿章,《淮军史料丛刊·李鸿章书信补遗》[M],第3集,第193页。
    6 官文向朝廷诉苦,“有兵之地奔窜如飞,其势既难剿、而尤难截,我军未苦战,而先苦追。”郭豫明:《捻军史》[M],第413页。
    7 如张树珊所说,淮军追击步队即使能够“飞速赶到,亦难应手接击,而该逆已成以逸待劳之势;不特不能急切取胜,且恐疲师,挫折匪轻。”张树珊,致李鸿章,江地:《捻军史料丛刊》[M]第3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第193页。
    8 “淮军仅裁老弱数千,其各营劲旅尚存五万余人”,周世澄,《淮军平捻记》卷1,第2页。
    9 曾国藩,铭军叠胜逼贼东窜现筹布置折,同治四年九月初一日,《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23。
    1 曾国藩,铭军叠胜逼贼东窜现筹布置折,同治四年九月初一日,《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23。
    2 曾国藩,官军叠胜该逆仍窜山东折,同治四年十月十一日,《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23。
    3 曾国藩,宁陵扶沟等处获胜折,同治四年十月三十日,《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23。
    1 曾国藩对潘鼎新此战评价甚高,因为以疲弊孤军步队击败强敌,战术运用确实堪为典范,“该逆狡诈多端、飘忽异常,从不肯与堂堂之陈约期鏖战。必伺官军势孤力竭之时,出不意以困我。此次徐济诸军,各有斩擒,惟潘鼎新以孤军当狂寇,以步队击马贼,人人自危,竟获全功。”曾国藩,官军叠胜该逆仍窜山东折,同治四年十月十一日,《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23。
    2 曾国藩,宁陵扶沟等处获胜折,同治四年十月三十日,《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23。
    3 周世澄,《淮军平捻记》,第5-6页。
    1 周世澄,《淮军平捻记》,第20-21页。
    2 这在同治五年三月间张宗禹等部捻军对抗淮军潘鼎新部马队、李昭庆部步兵、刘铭传部马队的得力战法,参见曾国藩,汇报近日山东军情相机调度折,同治五年三月二十一日,《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24;曾国藩,铭树两军在皖豫剿贼获胜折,同治五年三月二十一日,《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24。
    3 丁宝桢,捻窜运东通筹全局折,同治六年六月初二日,《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丁文诚公遗书·奏稿·捻窜运东通筹全局疏》。
    4 “骡马拖炮,演习既熟,谅可进退如意”,李鸿章,致潘鼎新,第31信,同治四年九月十二日,《李鸿章致潘鼎新书札》,第4586页。
    5 “十二磅小铜炮,打捻利器,以后须每仗亲随,勿再大意。”李鸿章,致潘鼎新,第33信,同治四年十一月初十日,《李鸿章致潘鼎新书札》[M],第33页。
    6 李鸿章,覆陈督军河洛折,同治四年十月初八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9。
    7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同治四年八月初一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9。
    1 李鹤年,驰赴周口与李鸿章会商军务将善庆马队派往淮军协剿张曜到营整练新军一折,李鹤年编练张曜马步十五营作为新军,这也是张曜所部与李鸿章有正式军需供应关系的开始,参见《剿平捻匪方略》卷273,同治六年三月初六日庚申,第271—272页。
    2 李鸿章,致潘鼎新,第28信,同治四年七月初四日,《李鸿章致潘鼎新书札》,第4585页。
    3 李鸿章,致潘鼎新,第57信,同治六年六月十三日,《李鸿章致潘鼎新书札》,第4609页。
    4 李鸿章,余剩军米赈抚灾黎片,同治七年八月初四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14。
    5 周世澄,《淮军平捻记》第2卷,第2页。
    6 国内研究捻军史多注意到同治四年、同治五年间捻军战略的变化,但是似都没有注意到捻军不愿在四镇重心的河南盘桓,是因为曾国藩四镇方案确实能够为战区内作战的淮军提供较为充分的物资保障以及休养的空间,参见郭豫明先生《捻军史》[M],第387—389页。
    7 曾国藩对此有非常清醒的认识,“臣奉命剿捻,业经奏定徐州、临淮、济宁、周家口四处设立重兵,则此四处臣皆可以驻扎,初非有所恋于徐州、有所怯于周家口也。不过因东北畿辅为天下之根本,东南则江苏为臣军之根本,故臣视东路略重,驻徐州略久耳。自十一月初间捻匪由山东全数窜豫,臣即拟近驻周家口。”曾国藩,叠奉谕旨覆奏折,同治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23。
    1 曾国藩,宁陵扶沟等处获胜折,同治四年十月三十日,《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23。
    2 李鸿章,谢署钦差大臣沥陈大略折,同治五年十月二十七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9。
    3 曾国藩,贼萃湖北派大军援鄂折,同治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23。
    4 曾国藩,铭军援鄂克黄陂县城折,同治五年二月十五日,《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24。
    1 曾国藩,曹徐淮泗剿捻胜仗折,同治五年四月二十五日,《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24。
    2 曾国藩,汇陈各军近日追剿情形折,同治五年五月二十二日,《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24。
    3 曾国藩,任赖股匪回窜东路调兵分剿折,同治五年七月初四日,《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24。
    4 曾国藩,捻股西窜仍办河防折,同治五年七月二十八日,《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24。
    5 郭豫明:《捻军史》,第393页。
    6 曾国藩,淮军往来剿贼胜仗折,同治五年九月十三日,《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24。
    7 李鸿章,据报各路贼情饬催各军入鄂会剿折,同治五年十二月十八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10。
    8 李鸿章,请饬曾国藩回任折,同治六年正月十九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10。
    1 李鸿章,徐防兵饷归并粮台片,同治六年正月十九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10。
    2 周世澄:《淮军平捻记》卷3,第78-79页。
    3 “潘鼎新、杨鼎勋、张树珊及徐州各军粮饷、军火须由金陵、苏州筹济,全恃运河一线设法转运,阻滞时虞、艰难万状,瞬届冬令水涸,尤应保护粮路,自顾根本为先。”李鸿章,调扬鼎勋等军赴徐宿折,同治四年九月初八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9。
    4 李鸿章,陈明办贼大致暂难亲赴前敌折,同治六年六月十七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10。
    5 上谕,同治六年五月辛已,《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204。
    6 李鸿章,不罢运防片,同治六年八月二十二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12。
    1 丁宝桢,督师大臣倒置是非请派重臣查办折,同治六年九月初三日,《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丁文诚公遗集·奏稿·督师大臣倒置是非请派重臣查办折》。
    2 “金陵附城百数十里无可樵采,湘军向章若何。苏章恐其藉伐薪扰民,故多就地捐办军柴。如无可捐,则坐营即移向有柴薪、少民居之处,此小事尚烦一筹。”李鸿章,上曾相,同治四年三月初九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6;“军材折价,由各营自行采买……酌减州县协贴柴价自是正办”,李鸿章,致潘鼎新,第26信,同治四年三月廿五日,前揭《李鸿章致潘鼎新书札》,第4582页。
    3 曾国藩,鲍超军北来剿捻筹定饷项折,同治五年三月初五日,《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24。
    4 周世澄:《淮军平捻记》卷5,第10页。
    5 李鸿章,请饬东抚筹办军粮折,同治六年六月二十二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2。
    6 周世澄:《淮军平捻记》卷5,第11页。
    7 李鸿章,致潘鼎新,第33信,同治四年十一月初十日,前揭《李鸿章致潘鼎新书札》,第4588页。
    1 上谕,同治六年八月甲午.《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209。
    2 上谕,同治六年八月丙午,《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210。
    3 李鸿章,请饬东抚筹办军粮片,同治六年六月二十二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11。
    4 李鸿章,贼回东境铭军获胜折,同治六年九月十四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12,李鸿章对于丁宝桢以及山东地方官员对于淮军军需采买急务的懈玩颇以为恨,一再向朝廷申诉请求清廷的支持,“臣前已奏奉勋旨,一再严饬并分派员绅赴东省各郡豫商购储,尚未据报购存若干,铭、鼎、盛各军昨过郯城仍办粮不出。目下各军不忧贼之难打,独恐军之常饥,从古不能责饥军以用命。”李鸿章,覆陈剿办情形,同治六年九月十七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12。
    5 李鸿章,请拿闭籴纵凶之知县片,同治六年十月二十五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12。
    6 李鸿章,请派张树声办转运片,同治七年正月初二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13。
    7 李鸿章.请派张树声转运片,同治七年正月十二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13。
    1 李鸿章,余剩军米赈抚灾黎片,同治七年八月初四日,《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14。
    2 张树珊早就禀呈李鸿章希望添办独立编制的马队优化淮军兵种结构,但是李鸿章“各军自练马队一二营,原好,敝处无此本钱,未便搀越”而中止,再如苗顺庆为淮军自军沪上始即为勇营马队之将弁,其后为潘鼎新所称许,但是李鸿章直言该人“烟瘾太重,又无廉耻节制,敝处屡用屡逐,吾弟乃盛称赞,岂别有驾驭之术?”李鸿章,致潘鼎新,第33信,同治四年十一月初十日,《李鸿章致潘鼎新书札》[M],第4588页。
    3 “揆帅用兵,向不肯哆唣地方官,未必不疑我军诛求太过,然洋枪炸炮之笨重烦碎,又非帅所深知,更非阎公所曲谅。”李鸿章,致潘鼎新,第28信,同治四年七月初四日,《李鸿章致潘鼎新书札》[M],第4584页。
    1 “铜炮火箭头损坏,营中能自收拾否?本欲派韩殿甲赴北设局,奈该镇近来贪利无耻,制器全不用心,离兄过远,浮冒堪虞,已撤铁厂差,容另筹妥人妥地。”李鸿章,致潘鼎新,第33信,同治四年十一月初十日,《李鸿章致潘鼎新书札》[M],第4588页。
    2 《中国军事通史》[M],第17卷,第336页。
    1 即以距离现今最近的清史领域课题贯通性的研究,任何一个小切口的分析、倘或深入进行,其劳在当下、而收效或在数年之后,这种研究模式似非现有之科研、教育与考核体制所支持。
    2 清朝旗营历次征战中的数据资料,以康雍干三朝为多、尤其康熙朝史料中数据资料最为翔实;勇营历次征战中的数据资料,曾国藩与湘系的存世材料,数据资料稍多、差强人意,而经过吴汝纶删节后的存世李鸿章与淮系资料中就极少数据资料传世,现在也只能寄希望于将来安徽学者们将《李鸿章全集》刊行来突破这种瓶颈。
    3 Clifford J. Rogers, The Military Revolutions of the Hundred War, in Clifford J.Rogers(ed.), The Military Revolution Debate.转引自许二斌前揭学位论文,第18页。
    1 麦尼尔:《竞逐富强》[M],学林出版社,1996年,第270页。
    2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第567页。
    1 麦尼尔:《竞逐富强》[M],第270页。
    1 国内学术界对于北洋系统的研究较伙,如学长张华腾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把淮系余绪即北洋集团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迹做了较详细地解说、并在这个体系里交代了小站练兵的历史地位,参见张华腾:《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北洋集团:北洋集团崛起研究(1895-1911)》[D],2004年,第18页。
    2 曾国藩,复江长贵,同治元年二月初三日,《曾国藩全集·书信》[M],岳麓书社,1994年,第2592页。
    允禄等.皇朝礼器图式[M].清修四库全书版.
    奕訢等.剿平捻匪方略[M].北京:内务府大字本铅印本,1872年.
    奕訢等.剿平粤匪方略(附有水师章程六卷)[M].北京:内务府大字本铅印本,1872年.
    昆岗等光绪朝官修.大清会典(附《大清会典事例》)[M].北京:大字石印本,1899年.
    文庆、贾桢、宝鋆等辑.筹办夷务始末[M].北京:内务府抄本 1930年.
    阿桂等.皇清开国方略[M].台湾:成文出版社,1968年.
    辽宁大学历史系.重译满文老档[M].辽宁大学历史系印,1978年.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实录[M].台湾:中央研究院.1983年.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档案资料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中华书局.清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咸丰同治两朝上谕档[M].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1998年.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光绪朝殊批奏折[M].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M].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1996年.
    伊桑阿,康熙朝官修.大清会典[M].台湾:文海出版社,1993年,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2-73辑.
    允禄,雍正朝官修.大清会典[M].台湾:文海出版社,1995年,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61-790辑.
    王定安.求阙斋弟子记[M].北京琉璃厂龙文斋1876年刊印.
    朱孔彰.中兴将帅别传[M].1879年江宁刻本.
    王延熙、王树敏.皇清道咸同光奏议[M].1902年印行.
    范文澜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G].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计六奇.明季北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
    捻军史料丛刊[G].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
    静吾、仲丁.吴煦档案中的太平天国史料选辑[M].北京:三联书店,1958年.
    钱季子敏编.李鸿章致潘鼎新书札[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吴相湘.曾文正公手写日记[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影印本,1965年.
    满洲实录[G].台湾:华文书局,1969年.
    周家驹.周武壮公遗书[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9年.
    汤寿潜.时务分类文编·各国边防[G].(求是斋编)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冯桂芬等主纂,光绪官修.苏州府志[G].(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5号光绪九年影印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70年.
    贺长龄等.皇朝经世文编系列[G].台湾:文海出版社,1972年.
    饶玉成、葛士浚.皇朝经世文续编(两种)[G].台湾:文海出版社,1972年.
    刘铭传.刘壮肃公奏议[M].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钱仪吉.碑传集[M].台湾:文海出版社,1973年.
    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脱脱等.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薛居正等.旧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7年.
    吴之振等.宋诗钞[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8年.
    齐思和.第二次鸦片战争[G].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
    李鸿章.李文忠公全集[M].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1980年.
    郑玉英.天聪朝臣工奏议[M].沈阳:辽宁大学历史系,1980年.
    沈云龙、邵之棠.皇朝经世文统编[G].北京:文海出版社,1980年刊行本.
    王闿运.湘军志[M].长沙:岳麓书社,1983年.
    董诰.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中国军事科学院译著组.投笔肤谈译注[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4年.
    王树楠.奉天通志[M].东北文史丛书编辑委员会,1983年.
    罗尔纲等.吴煦档案[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
    曾国藩.曾国藩全集[M].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
    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G].台北:商务印书馆,1985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曾国藩未刊往来函稿[M].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
    钱仪吉等.清代碑传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总后百科全书编审室.中国近代后勤参考资料[G].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87 年.
    清文献通考[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
    左宗棠等.左宗棠未刊书牍[M].长沙:岳麓书社,1989年.
    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M].北京:中国书店影印本,1990年.
    郭成康.清史编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陈鼎.东林列传[M].台湾:明文书局,1991年.
    魏源.海国图志[M].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
    秦国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G].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8年.
    戴鞍钢、黄苇.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G].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年.
    张存武、叶泉宏.清入关前与朝鲜往来国书汇编[G].台湾“国史馆”,2000年.
    李洵等.钦定八旗通志[G].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点校刊行本.
    李文海主编.清史编年[G].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刘锦藻.皇朝续文献通考[G].北京:商务印书馆铅印十通本影印.
    罗尔纲、王庆成.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太平天国[G].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
    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M].江苏巡抚采进本.
    蒋方震.中国五十年来军事变迁史[M].上海:申报馆,1923年.
    文公直.最近三十年中国军事史[M].上海:太平洋书店,1930年.
    闻钧天.中国保甲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年.
    罗尔纲.湘军兵制[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
    罗尔纲.捻军的运动战[M].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年.
    罗尔纲.绿营兵制[M].重庆:商务印书馆,1945年.
    范文澜.汉奸刽子手曾国藩的一生[M].张家口:新华书店晋察冀分店,1945年.
    秦翰材.左文襄公在西北[M].重庆:商务印书馆,1945年.
    华岗.太平天国革命战争史[M].上海:海燕书店,1949年.
    严中平、聂宝璋等.中国近代经济史参考资料丛刊(共三种)[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
    朱师辙.清史述闻[M].北京:三联出版社,1957年.
    罗尔纲.太平天国新军的运动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
    刘凤翰.新建陆军[M].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7年.
    周家驹.周武壮公遗书[M].台湾:文海出版社,1969年.
    吕实强.丁日昌与自强运动[M].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专刊,1972年.
    周世澄.淮军平捻记[M].台湾:文海出版社,1973年.
    李民突(朝鲜).建州闻见录[M].沈阳:辽宁大学历史系校释,1978年.
    李民突(朝鲜).栅中日录校释[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78年.
    陈志让.军绅政权[M].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
    王树槐.咸同云南回民事变[M].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院,1980年.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台湾:洪氏出版社,1981年.
    赖福顺.乾隆重要战争之军需·故宫丛刊甲种之卅一[M].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1983年.
    朱来常.淮军始末[M].合肥:黄山书社,1984年.
    孙文良.明清战争史略[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
    马昌华.淮系人物列传[M].合肥:黄山书社,1995年.
    缪荃孙、闵尔昌.续碑传集[M].台湾:明文书局,1985年.
    刘胜俊,世界军事后勤简史[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查尔斯·H·科茨、罗兰·J·佩里格林.美国军事制度与军事生活之研究[M].杨捷等译,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86年.
    施渡桥等.中国军事通史[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
    郭其侨等.通俗战役学[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
    郭其侨等.通俗战役学[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
    王尔敏.淮军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刘旭.中国古代火炮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柯文(美).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M].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刘旭.中国古代火炮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赖福顺.乾隆重要战争之军需研究[M].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1984年.
    T.N.杜普伊(美).武器和战争的演变[M].李志兴等译,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5年.
    韦镇福等.中国军事史[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
    郭其侨等.通俗战役学[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
    孔飞力.中华帝国的晚期叛乱及其敌人:1769—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孙秀德.军事后勤学[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0年.
    王兆春.中国火器史[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1年.
    王兆春.中国火器史[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1年.
    汤象龙.中国近代海关税收和分配统计[M].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魏秀梅.清代之回避制度[M].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年.
    陈锋.清代军费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马大正.边疆与民族.历史断面研考[M].牡丹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
    冯兆基、郭太风.军事近代化与中国革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樊百川.淮军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
    余高达等.军事后勤结构概论[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5年.
    黄枝连.朝鲜王朝与满清王朝的关系形态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M].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
    刘广京、朱昌峻编.李鸿章评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张玉田.中国近代军事后勤资料选编[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5年.
    麦尼尔.竞逐富强[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年.
    翁飞、马昌华.刘铭传文集[M].合肥:黄山书社,1997年.
    朴趾源(朝鲜).热河日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王保存.军用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M].济南:黄河出版社,1997年.
    童超.中国军事制度史·军事后勤卷[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
    罗尔纲.淮军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杨水良.中国军事经济学概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
    茅海建.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王保存.新世界军事变革[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
    杰弗里.帕克等.剑桥战争史[M].傅景川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
    定宜庄.满族的妇女生活与婚姻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王庆成、虞和平.中国近代史研究译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刘东主编.海外中国研究丛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詹姆斯·布坎南、戈登·塔洛克.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M].陈光金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列文森(美).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M].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张德泽.清代国家机关考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
    梁必骎.军事变革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
    平志伟.中西方战术比较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年.
    郭豫明.捻军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张德泽.清代国家机关考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
    梁必骎.军事变革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
    平志伟.中西方战术比较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年.
    李德彩.战略后勤指挥决策模型化研究[M].(中国军事学博士文库系列)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2年.
    杨志远等.战术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年.
    芮玛丽(美).中国保守主义最后的坚持:同治中兴1862-1874[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M].范忠信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
    艾永明.清朝文官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魏斐德(美).洪业—清朝开国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史密斯.十九世纪中国的常胜军:外国雇佣兵与清帝国官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科斯等.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M].刘刚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
    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金玉国.中国战术史[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
    谢贵安.明实录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王锺翰.张尔田师谈清史稿纂修之经过[M].(清史补考)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4年.
    戴鞍钢.步步悲歌的晚清政治[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3年.
    金玉国.中国战术史[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
    定宜庄.清代八旗驻防制度研究[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年.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秦海.制度、演化与路径依赖:制度分析综合的理论尝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
    奥尔森(美).权力与繁荣[M].苏长和、嵇飞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M].唐晓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孙文良、李治亭.明清战争史略[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连横.台湾通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翁飞.一九四九年以来大陆刘铭传研究综述[J].(萧克非等主编《刘铭传在台湾》)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
    施渡桥.军事科技史研究的新成果:评《中国火器史》[J],《军事历史研究》,1992年第2期.
    邓孔昭.陈编<刘壮肃公奏议>的若干问题[J].台湾研究集刊,1995年第3、4期.
    陈一容.奕譞与晚清八旗陆军近代化尝试述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池子华.攻捻战争中的刘铭传[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第2期.
    李友林.试论刘铭传的重商思想及其实践[J].台湾研究,1997年第4期.
    秦晖.公社之谜:农业集体化的再认识[J].香港:二十一世纪,1998年8月号.
    施渡桥.晚清陆军向近代化嬗变述评[J].军事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
    陈九如.刘铭传与近代台湾邮电[J].史学月刊,2001年第4期.
    龙盛运.咸同勇营军研究偏荣偏枯倾向试论[J].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5期.
    陈九如.刘铭传与台湾铁路近代化[J].安徽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年第1期.
    倪乐雄.社会转型与军事现代化——对近代百年中国军事现代化对若干思考[J],《军事历史研究》,2002年第3期.
    郑艳.从刘铭传在台湾的办防看其国防思想[J].军事历史,2003年第2期.
    张云.中国军队近代化论纲[J].学术月刊,2003年第4期.
    戴维·柯里帕特立克(英),杨振节译.军事技术革命及其影响[J].军事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
    刘庆、魏鸿.八旗军由盛转衰的历史教训[J].军事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
    迟云飞.晚清新政与张之洞研究的新进展[J].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4期.
    程红.从晚清铁路争议看淮系集团的政治运作[J].安徽史学,2004年第5期.
    张玉兴.清前史绝密考原[J].明清论丛第5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
    黄一农.红夷大炮与皇太极创立的八旗汉军[J].历史研究,2004年第4期.
    陈九如.刘铭传与近代台湾茶叶的发展[J].历史档案,2005年第1期.
    陈越.试论晚清军事变革对近代社会转型之影响[J].军事历史研究,2005年第3期.
    沈寂.刘铭传近代化思想剖析[J].安徽史学,2006年第1期.
    张研.从社会史视角看刘铭传的入仕[J].安徽史学,2006年第1期.
    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编审室.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军事后勤分册.北京:1985年.
    游首先等.兵器工业科学技术词典:火炮与火箭发射装置.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2年.
    兵器工业科学技术辞典编辑委员会.兵器工业科学技术辞典.北京:国防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年.
    夏征农等.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
    许二斌.14—17世纪欧洲的军事变革与社会转型[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彭永.中西近代军事变革差表现及成因分析[D].北京:国防科技大学,2003年.
    张华腾.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北洋集团.北洋集团崛起研究(1895-1911)[D],上海:复旦大学,2004年.
    李莉.刘铭传与台湾近代化[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5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