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创新场域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尤其在21世纪知识经济到来的时代,国家创新能力已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世界总体格局和经济全球化中所处地位的重要因素。未来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国家创新能力关乎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因此,高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塑造并铸造中华民族进步之魂,理当成为中国在21世纪致力奋斗的重中之中,也理应成为新世纪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之焦点。
     在人类历史上,创新问题研究进入科学阶段是19世纪70年代。从人类对创新问题尤其创新能力问题研究的方法来看,可以归结为心理学研究的个体主义和系统论研究的整体主义。这两种研究方法各有其优长,但也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很容易使研究走向两个极端。场域方法论把创新问题研究的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研究方法统一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力图走一条“中间道路”,从而既有了这两重研究方法的优长,又克服了两种研究方法的局限,使创新问题研究显得更为合理与科学。本文在追溯场域理论的历史发展,尤其是在批判吸收法国学者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惯习”论的“合理内核”的基础上,首先建构起研究创新问题的理论平台,再对现实的特别是我国的创新能力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共分三章。
     第一章创新场域的逻辑探求。本章对创新场域的核心概念即创新与场域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场域就是由创新主体从事某种创新实践活动时的诸要素相互作用而成的、并对创新主体产生作用,从而使其体现出一定主体属性和行为的社会关系网络空间。创新资本、创新规则与创新惯习是创新场域的基本要素。创新场域是时间结构与空间结构相互交融的社会关系网络空间,是历时与共时共存的双重结构存在。从不同的视角划分,创新场域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创新场域有着不同的运行逻辑。创新场域的内部的矛盾运动导致了创新场域的自主化运动,自主化过程表现了创新场域发展变化的阶段性与历史性。在自主化运行过程中,创新场域又表现出形塑主体的创新惯习、制约主体的创新行为、检验主体的创新绩效等功能。对创新场域的评价,评价主体要受评价场域的影响与作用,但人类有自我反思的特性与能力,要保证评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评价主体必须达到一种自识的“警醒”。
     第二章创新场域的历史追溯。从社会层面的视角看,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与观念结构)是社会创新场域,即创新场域的社会形态的基本构成要素,它们是创新资本、创新规则与创新惯习在社会领域的表现形式。在人类历史上,由于基本要素的相互联系与作用,社会创新场域出现了农业经济时代创新场域、工业经济时代创新场域与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场域等三个不同的阶段,这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创新资本、创新规则与创新惯习表现出不同的历史特征。创新场域的社会形态变迁表现了社会从统一的未分化的自在状态向多元的分化的自主化状态演进,也表现了主体从事创新实践活动的自由程度的增强,同时也反映了主体创新能力增长的逻辑规律。
     第三章创新场域的现实建构。自主性社会创新场域是我国当代社会创新场域的基本目标,建构活动必须遵从开放性、系统性与渐进性原则。我国的传统社会场域、计划经济时代社会场域以及现实的社会场域中存在很多不利的因素,但也存在着很多有利的因素。提升创新资本、健全创新规则与培育创新惯习是建构自主性社会创新场域的基本维度。
Innovation is the soul of a nation's progress and inexhaustible power of prosperity of the country. In particular,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era of knowledge-based economy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ability of national innovation is a most important factor related to status of our country’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the world an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competition of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in the future is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Nation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relates to the future and destiny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refore, to promote the spirit of innovation, improve the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casting mold the soul of the Chinese nation progress are committed to fighting in the 21st century, also should become attention in the new century academia and the practice of community.
     In the history of mankind, the stag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of the problem of innovation was in the 1970s. The innovative research methods of the problem of innovation, especially innovation capacity, can be attributed to individualism of the psychology and systematism of study of as a whole. Both methods have their advantages, but there are also difficult to overcome the limitations of their own, it is easy to study toward two extremes. Field research methodology united closely individual research methods and systematism of innovative capacity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research, trying to take a“middle road”, and thus have both the advantages of a two-fold study and overcome the limitations of both methods. It is much more reasonable and scientific for innovation research capabilities. Based on exploring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field theory, especially absorbing the“rational cores”of the French scholar, Pierre Boudier’s“Field– Habitus”. I firstly build up the theoretical platform of research on innovation capacity, and then study the real problems of the innovative capacity.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Chapter I is about probing the logic of innovation Field. On the basis of defining of the core concepts of innovation Field which are innovation and Field, I put forward the meaning of Innovation Field——the social relationship space made up of various factors which one is engaging in certain innovation activity and being influenced. Innovation capital, innovation rules and innovation habitus are the basic elements of innovation Field. Innovation field is mingled with the structure of space-time structure the social network space, which is dually space-time structure. From different angles, innovation Field can be divided into various typs, different types of innovation Field have different operational logic. The interaction of the basic elements of Innovation Field results in unique operation mode of innovation Field. Inter-contradictions of basic elements of Innovation Field leads to the innovation of the independent movement Field. In independently process, the main characters also appear, such as build body’s habit of innovation, constrain the main innovations, test main achievements of body’s activity. In the course of evaluating Innovation Field, main will be affected by the evaluation field. But Man has capacity of self-reflection. To ensur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evaluation, the evaluating body must have insight of a“wake-up call”.
     Chapter II is about the forms of social change of innovation Fie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dimension, physical environment, production mode, social structure (including economic structure, political structures and concepts structure) are the basic elements of innovation Field. They are forms which innovative capital, rules and habitus perform in society. In the history of mankind, with interaction of the basic elements of social innovation Field, Field appeared three different stages, which are agricultural economy, industrial economy Innovation knowledge-based economy. On the three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innovative capital, innovative rules and innovation habitus show different historical features. The social innovation Field changes from the undifferentiated unity of the state to the multi-division status of autonomy evolution, as well as a mainbody’s degree of freedom to enhance in innovative practices. It also reflects the logic laws of the growth of the mainbody’s innovative capacity.
     Chapter III is about structuring contemporary social innovation Field. Autonomatic social innovation Field is our basic objective of building activities. The activities must comply with the open, systematic and progressive principles. Our traditional, planned economic and contemporary social innovation field have own many unfavorable and favorable factors. The basic dimensions of constructing our autonomatic social innovation Field are to upgrade innovative capital, improve the rules, and foster innovation habitus.
引文
① 参见陈若松:论创新能力的内在整合[J],《求索》,2003 年第 5 期。
    ② [美]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404 页。
    ③ [美]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404 页。
     ① 韩志伟,孟伟等:社会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1 页。
    
    
    ① 潘德冰:场态经济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67 页~68 页。
    ② 李建明,陈高峰:系统方法也有局限性[N],《解放军日报》,2006 年 1 月 10 日。
    ③ 李建明,陈高峰:系统方法也有局限性[N],《解放军日报》,2006 年 1 月 10 日。
     ①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学导引[M],李猛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年版(以下简称《实践与反思》),第 16 页。
    
    ① 参见潘德冰:场态经济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68~69 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M],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292 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0 卷)[M],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289~290 页。
    ① David Swartz, 1997: Culture and Power: The Sociology, Pierre Bourdieu,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p. 53~55.
    ①《实践与反思》,第 132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56 页。
     ① 参见[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 年版,第 64~105 页。
    ① 李仕模:第五代管理[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94 页。
    ② 胡志坚: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分析与国际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7页。
    ③ 参见魏金宇:论制度创新系统的建立[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年第 1 期。
    ① Amidon, D.M, Knowledge Innovation, www.entovation.com/backgrnd,14 May 1998.
    ② 参见何传启,张风:知识创新——竞争新焦点[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1 年版。
    ③ [美]艾米顿:知识经济的创新战略—智慧的觉醒[M],周金英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8 年版,第87~88 页。
    ④ 参见王文东:《对创新的哲学探析》(硕士论文),苏州大学,2002 年。
    ① 孙章:技术开发与价值创新[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51 页。
    ② [美]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M],顾听等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228 页。
    
    ① 参见王文东:《对创新的哲学探析》(硕士论文),苏州大学,2002 年。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M],人民出版社 1960 年版,第 30 页。
    
    ① 参见张小军:社会场论[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1年版,第84~85页。
    ② 卢焕忠:场论及其应用[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26 页。
    ① 参见罗嘉昌:从物质实体到关系实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29~33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M],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417 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M],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24 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M],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664 页。
    ① 参见田义双:《诚信场域论》,博士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6 年。
    ② 对“habitus”的翻译,学术界有多种译法,如:“惯习”、“习惯”、“习性”、“习气”、“思维定势”等等, 与布迪厄深有交往并多次一起探讨学术问题的高宣扬教授在《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一书中译成“生存心态”,认为“Habitus 不是由于长期行动过程而被动地累积构成的习惯、惯习或习气,不是停留在行动者内心精神世界的单纯心理因素,不是单一内在化过程的静态结果。……它是伴随着生活、行动的始终,并同时实现内化和外化的双重过程,完成主观和客观、个人与社会两方面双向运动的相互渗透的过程。”在本文中,我们统一用《实践与反思》中的译法即“惯习”来指示 Habitus。
    
    
    ①《实践与反思》,第 138 页。
    ②《实践与反思》,第 133 页。
    ③《实践与反思》,第 133 页。
    ④《实践与反思》,第 138 页。
    ⑤《实践与反思》,第 45 页。
    ⑥《实践与反思》,第 142 页。
    ⑦《实践与反思》,第 138 页。
    ⑧《实践与反思》,第 138 页。
    ⑨《实践与反思》,第 139 页。
    ① [法]菲利普·柯尔库夫:新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36 页。
    ② 《实践与反思》,第 466 页。
    ③ 《实践与反思》,第 184 页。
    ④《实践与反思》,第 178 页。
    ⑤《实践与反思》,第 172 页。
    
    
    ①《实践与反思》,第 172 页。
    ②《实践与反思》,第 173 页。
    ③《实践与反思》,第 172 页。
    ④《实践与反思》,第 172 页。
    ⑤《实践与反思》,第 180 页。
    ⑥《实践与反思》,第 181 页。
    ⑦《实践与反思》,第 165 页。
    ⑧《实践与反思》,第 17 页。
     ①《实践与反思》,第 11 页。
    ② 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40 页。
    
    ① 朱国华:布迪厄:一个清醒的文化角斗士[EB/OL].www.cul-studies.com.
    ② 朱国华:陌生人:略论布迪厄的生存轨迹与学术性情的发生[EB/OL].http://www.tianyablog.com.
    ③ 朱国华:陌生人:略论布迪厄的生存轨迹与学术性情的发生[EB/OL].http://www.tianyablog.com.
    
    ① 参见 Jenkins, R., Pierre Bourdieu, pp.89~90。
    ② 参见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4 年版,第 164~189 页。
    ③《实践与反思》,第 178 页。
    
    ① 转引自:布迪厄理论系谱的来源[EB/OL].http://blog.sina.com.cn.
    ②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88 页。
    
    
    ① 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 页。
    ② 张宁:法国知识界解读布迪厄[J],《读书》,2002 年,第 4 期,第 36 页。
    ③ 转引自朱国华:布迪厄:一个清醒的文化角斗士[EB/OL].www.cul-studies.com.
    
    ①《实践与反思》,第 142 页。
    ②《实践与反思》,第 133 页。
    ③《实践与反思》,第 139 页。
    ④ 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38 页。
    
    
    ①《实践与反思》,第 133 页。
    ②《实践与反思》,第 132 页。
     ①《实践与反思》,第 141~142 页。
    ② “资本”(capital)作为现代经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是随着近现代商品(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而出现的一个经济学描述性概念。在其本原的经济学意义上,“资本”即指可以产生或带来价值的价值(物)。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把资本界定为能够产生“剩余价值”的价值,并认为资本本身并不是表征某种实物,而是表征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一种“剥削”性的价值关系。这种定义具有明显的价值判断和道德批判色彩,而不完全是一种经济学的严格界定。古典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更侧重于从资本与利润或利益的关系上来理解“资本”的内涵。布迪厄则更侧向于从社会资源的占有与积累方面来解释“资本”,从而极大地扩展了“资本”的概念内涵。但无论“资本”概念的历史变化如何,有两点是可以基本确认的:第一,“资本”与社会生产的价值、利润、效益直接相关。作为产生价值的价值(物),“资本”是一种“活的”资源。凯恩斯说得对,仅仅处于储蓄状态的金钱只是一种“死钱”,只有当它进入投资或流动过程并带来利润或价值时,才能成为资本。无论是钱还是物,不进入有效的生产或流通,都只能是亚里士多德早就预言过的“不结果实的花”。“资本”的这种“活性”意味着人们只有在动态中才能理解其本质。第二,“资本”具有价值再生的特质。这一点不仅决定了“资本”的动态本性,而且也意味着资本作为一种创造性资源的本性。就此而言,我们 进而还可以推演出两点:(1)只有将资本纳入动态的生产过程之中,才能保持资本作为源头活水的本性,否则,资本就将成为一潭死水。(2)如果从一般社会资源意义上来理解,资本本身的创造具有积极的社会资源的积累意义。“资本”概念的内涵扩展,标志着现代社会资源及其合理利用的认识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类对价值资源的理解和运用已经从单纯的经济学角度,拓展到包括社会组织制度、文化精神和社会品德等全方位的价值理解和运用,这一变化已经且仍将促进人类对价值资源的认识和实践。(参见万俊人:文化资本与管理伦理[J],《学习与探索》,1999(01)。)在本文中,我们沿着资本发展的这一逻辑,从更为宽泛的意义上理解资本概念,即指具有创造性的各种各样的社会资源,它不含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表征的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剥削”关系的价值判断在里面,它是一个中性的范畴。
    ① [法]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M],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第 189 页。
    ① 美国当代著名的社会思想家福山认为,在现代社会里,资本至少可以分为“经济资本”、“人的资本”和“社会资本”。他对“经济资本”的解释大体无异于现代经济学家的通行界定。与布迪厄不同的是,他用“人的资本”取代了“文化资本”,而把“社会资本”由社会组织(联系)层面扩及包含社会文化、伦理(美德)在内的精神文化层面。在福山看来,所谓“人的资本”即指人所拥有的有效技能和知识。而“社会资本”则,如科曼所说,主要是指人们在特定政治或社群中基于共同目标而进行社会合作的能力。福山强调指出:“社会资本的积累是复杂的,它往往是一种神秘的文化过程。”在此文化过程中,作为重要社会美德或“工作伦理”(韦伯语)的“信任”又是至关重要的。社会的“信任”美德是通过各种不同形式和规模的社会中介组织或群体(如家庭或家族、学校、企业、社区等)而具体体现的,其程度的高低广狭取决于信任联系的社会化程度,社会化程度较低者(如家庭和家族),则信任度较低较狭隘,社会化程度较高或较普遍者(比如,美国的多元组织化社会),则信任度较高较稳定。由于福山将社会美德看作是个人美德形成的前提条件,所以,他并不特别注重“人的资本”范畴内的个人美德因素,而是突出了作为“社会资本”之基本要素的“社会美德”。福山的“社会资本”概念实际涵盖了布迪厄“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两个概念的主要内容。因而他的所谓“社会资本”也可作布迪厄的“文化资本”来理解。(参见:万俊人:文化资本与管理伦理[J],《学习与探索》,1999 年第 1 期)。
    ② [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年版,第 192 页。
    ③ 转引自: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38 页。
    
    ①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 页。
    ② [美]罗森伯格、小伯泽尔:西方致富之路[M],香港:三联书店 1989 年版,第 158 页。
     ① 参见[美]道格拉斯·诺思等: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144~170 页。
    
    
    ①《实践与反思》,第 171 页。
    ②《实践与反思》,第 170 页。
    ③《实践与反思》,第 19 页。
    
    ①《实践与反思》,第 168 页。
    ② 转引自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39 页。
     ①《实践与反思》,第 142 页。
    ②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年版,第 457页。
    ① [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8 页。
    ② [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99 页。
    ③《实践与反思》,2004 年版,第 134 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M],人民出版社 1956 年版,第 82 页。
    ⑤ [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年版,第 210 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 1 卷)[M],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302 页。
    ①《实践与反思》,第 139 页。
    ②《实践与反思》,第 139 页。
    ③《实践与反思》,第 139 页。
    
    ① 参见李全生: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解析[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2 期。
    ② 参见李全生: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解析[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2 期。
    
    
    ①《实践与反思》,第 39 页。
    ②《实践与反思》,第 39 页。
    ③ 参见《实践与反思》,第 39~45 页。
    
    ① 参见《实践与反思》,第 41~43 页。
    ②《实践与反思》,第 44 页。
    
    ① 参见文军:布迪厄“反思社会学”及其对社会学研究的启示[EB/OL]. http://www.gongfa.com.
    ② 参见倪梁康:会意集[C],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0~29 页。
    ③ 参见 Lash, S. , Sociology of Postmodernism, p. 260.
    ④《实践与反思》,第 46~47 页。
     ① [美]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M],中文 1 版,北京:三联书店 1997 年版,第 98 页。
    
    
    ① 张理海:社会评价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96~298 页。
    ②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上卷,商务印书馆 1997 年版,第 56 页。
    
    ① 张理海:社会评价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03 页。
    ② 张理海:社会评价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04 页。
    ① 参见郑湘娟:简论创新的价值取向及其评价原则[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5(2)。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 年版,第 118 页~119 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 年版,第 82 页。
    ④ 列宁全集(第 16 卷)[M],中文第 2 版,第 136 页。
    ⑤《实践与反思》,第 157 页。
    ⑥《实践与反思》,第 159 页。
     ① 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53 页。
     ① [法]P·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M],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年版,第 480 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 1 卷)[M],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39 页。
     ① 参见陈若松:论创新能力的内在整合[J],《求索》,2003 年第 5 期。
     ① [美]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年版,前言。
    
    
    ① [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 1956 年版,第 123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M],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32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M],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532 页。
    ① 对这一分化过程,布迪厄在《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中作了阐释:“迪尔凯姆已经对这一过程进行了分析:他发展了斯宾塞的理论(后者认为世界是‘由同质向异质转变的’),反对柏格森的‘统一论的活力论’(vitalisme unitariste),提出了他自己的发展论。他认为,在‘最初的未分化的状态’下,尽管‘各种职能’已经存在,但是却处于‘混同状态’(例如,宗教生活是礼仪、道德、法律、艺术,甚至是最早的科学的混合体);然而,发展导致了这一‘最初的未分化的状态’的演变,‘最初混同的所有职能渐渐开始分离:‘俗的科学思想与神的宗教思想相分离,艺术摆脱了祭祀,道德和法律也脱离了宗教礼仪’。……‘最初,所有的活动形式,以及所有的职能都是集中在一起的,它们就像彼此的囚徒,互为障碍,相互阻止对方全面实现各自的特性’”。(参见:布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年版,第 458 页)
    ② 列宁选集(第 4 卷)[M],人民出版社,1972 年第 2 版,第 43 页。
    ③ Das,S. K.1987.The Economic History of Ancient India Allahabad :Vohra Publishers & Distributors.
    
    ① [法]勒戈夫:中世纪的知识分子[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年版,第 76 页。
    ② [美]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80 页。
    ③ [德]桑巴特:现代资本主义(第 1 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8 年版,第 134 页。
    ① 参见颜晓峰:创新论[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55 页~66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M],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96 页。
    
    ① [英]汤因比:历史研究[M](上),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6 年版,第 15 页。
    ② [美]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上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80 页。
    ③ [法]布洛赫:法国农村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1 年版,第 85,286 页。
    ④ [法]杜丹:古代世界经济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3 年版,第 22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72、73 页。
    ② [美]海斯等:世界史[M] (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75 年版,第 335 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765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第 2 版,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77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M],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532 页。
    ③ 颜晓峰:创新论[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67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 上)[M],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108 页。
    ② [美]内森?罗森堡,L?E 小伯泽尔:《西方致富之路》[M],香港:三联书店 1989 年版,第 22 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7 卷)[M],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572 页。
    
    ① [美]内森?罗森堡,L?E 小伯泽尔:西方致富之路[M],香港:三联书店 1989 年版,第 21 页。
    ② [德]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年版,第 41 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75 页。
    ④《实践与反思》,第 168 页。
    
    ① 谈炳和,樊富珉:崇尚科学 理性树立科学精神[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3)。
    ② 肖平等:中西文化比较概念[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82 页。
    ③ 葛雷、齐彦芬:西方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文化书院 1987 年版,第 51 页。
    ④ 葛雷、齐彦芬:西方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文化书院 1987 年版,第 51 页。
    ⑤ 葛雷、齐彦芬:西方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文化书院 1987 年版,第 108 页。
    ⑥ [德]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年版,第 96 页。
    ① [美]许垠光:宗族、种族、俱乐部[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3 页。
    ② [美]许垠光:宗族、种族、俱乐部[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238 页。
    ③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5 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M],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275 页。
    ⑤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1 年版,第 17,27,19 页。
    ⑥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43 页。
    ⑦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5页。
    ①《哲学研究》编辑部编辑: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资料选辑(第 6 辑)[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5 年版,第 47 页。
    ② [美]内森?罗森堡,L?E 小伯泽尔:西方致富之路[M],刘赛力等译,香港:三联书店 1989 年版,第23 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 上) [M],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104 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75 页。
     ① [美]阿尔温·托夫勒:权力的转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24、25 页。
    ① [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 年版,第 20 页。
    ② [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26 页。
    ③ 参见冯鹏志:知识经济与社会创新[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66 页~70 页。
     ① [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0页。
    ① [美]阿尔温·托夫勒:权力的转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24、25 页。
     ① [美]麦特?里得雷:美德的起源[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98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584 页。
    ② 刘祖云:从传统到现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43页。
    ① 参见杨本红:论中国儒文化的政治意蕴[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 年第 4 期。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M],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766 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上册)[M],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21 页。
    ④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6 页。
    ①《实践与反思》,第 141 页。
    ②《实践与反思》,第 140~141 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5 卷)[M],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版,第 495 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129 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217 页。
    
    ①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战略与实施[M],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8 页。
    ② 参见卜卡莉:社会资本与社会和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414 页~424 页。
     ① 卢希悦:思维的革命——走进思维的自由王国[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09 页。
     ①卜卡莉:社会资本与社会和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424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M],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377 页。
     ① 参见沈荣华:我国创新人才面临五大挑战[EB/OL].http://news.ustc.edu.cn/Article.
    
    ① 谢然浩:人均 GDP 在 1000 到 3000 美元是事故高发期? [EB/OL].http://www.ce.cn/new.
    ② 大学生就业难的九大个恶果[EB/OL].http://edu.qq.com/a/20060905.
     ① 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82 页。
    ① 参见陈锋:《文化资本导论》,博士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5 年。
     ① 励漪,吴斐:创意改变世界 创意产业:新经济的巨大引擎[EB/OL].http://www.xinhua.com, 2005.
    ② 参见张京成主编: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 2006[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31 页。
    ① 韩志伟等:社会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56 页。
    ② [美]道格拉斯?诺思、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3、4页。
    ③ 颜晓峰:创新论[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23~124 页。
    ① 张米尔,田丹:基于利基策略的企业核心技术能力形成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5(03)。
     ① 参见颜晓峰:创新论[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24~125 页。
    ① 吴大猷:吴大猷科学哲学论文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6 年版。
    ② 李慎之: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技术而无科学[J],《新华文摘》,1998(4):151~152。
    ③ Tsou Chen-Lu. Science and Scientists in China[J].Science, Vol. 280, No.5363(24 April, 1998): 528~529.
    ④ 李慎之: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技术而无科学[J],《新华文摘》,1998 年第 4 期:151~152。
    ⑤ 王大洲,关士续:科学、技术与经济间关系的制度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 年第 1 期。
    
    ① 王大洲,关士续:科学、技术与经济间关系的制度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 年第 1 期。
    ② 参见王大洲:知识、创新与场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45~58 页。
    ③ 吴敬琏著:制度重于技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3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M],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482 页。
    
    ① 病毒容易滋生的原因[EB/OL].http://news.xinhuanet.com/lianzheng.
    ② 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46、82—83 页。
    ③ 百名教授“3-15”将发倡议 要求严惩学术腐败[EB/OL].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
     ① [美]罗杰斯:创新的扩散[M],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3~4 页。
     ① 王瑛:论创新文化特征[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 9 期。
     ① 牟丕志:雷同[N],《中华读书报》,2000 年 12 月 6 日。
    ① 爱因斯坦文集(第 3 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年版,第 143 页。
    ② 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9-06-16(1)。
    ③ [美]特丽莎·M·艾曼贝尔:创造性社会心理学[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84~8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M],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85 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M},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84 页。
    ① [美]特丽莎·M·艾曼贝尔著:创造性社会心理学[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213页。
    ② 转引自管晓静:当今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07)。
    ③ [英]约翰·洛克:教育漫话[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52 页。
    ④ [英]约翰·洛克:教育漫话[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50 页。
    
    
    ① [美}约翰·布雷萧:家庭会伤人[M],北京:蓝天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M],人民出版社 1969 年版,第 43 页。
     ① 张国举:关于旅游场域的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2006 年第 2 期。
    ① 《实践与反思》,第 233~234 页。
    ② 《实践与反思》,第 234 页。
    ③ 《实践与反思》,第 234~235 页。
    ④ 王大洲/关士续:科学、技术与经济间关系的制度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 第 5 期。
     ① Callon. M., 1994. Is science a public good. Science, Technology, and Human Values 19 (4): 395-424.
    
    ① 王宁:学风是学术的生命[J],《学术界》,2002 年,第 l 期。
    ② 莫砺锋:端正的学风是学术的生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 年 9 月 25 日。
    ③ 许良英、刘明编:爱因斯坦文录[C],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 页。
    ① 王大洲:知识、场域与创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74 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 1 卷)[M],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75 页。
    ② 陈云文选(1956-1985 年)[M],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285 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M],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82 页。
    ④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3 页。
    ⑤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M],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382。
    
    
    ① 毛泽东选集(第 1 卷)[M],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12 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M],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382 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 7 卷)[M],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64-265 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 年版;第 3 卷,1972 年版;40 卷,1982 年版;第 25 卷,1974 年版;1、42、46(上)、47 卷,1979 年版.
    [3]《列宁选集》第 1-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4]《毛泽东选集》第 1-5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5]《邓小平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第 1 卷,1994;第 2 卷,1994;第 3 卷,1993 年版).
    [6]《陈云文选》(1956-1985 年),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7]《江泽民文选》第 1-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
    [8]《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 年版.
    [9]《爱因斯坦文集》(第 3 卷),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年版.
    [10][美]马文·哈里斯:《文化的起源》,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8 年版.
    [11][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12][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9 年版.
    [13][美]塔尔科特·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8 年版.
    [14][美]C.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
    [15][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7 年版.
    [16][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9 年版.
    [17][美]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1 年版.
    [18][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6 年版.
    [19] [美]阿尔温·托夫勒:《权力的转移》,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 年版.
    [20][美]彼得.德鲁克:《后资本主义社会》,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 年版.
    [21][美]道格拉斯·诺思等:《西方的兴起》,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 年版.
    [22] [美]科尔曼著:《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 年版.
    [23][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年版.
    [24][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年版.
    [25][美]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年版.
    [26][美]熊彼特:《从马克思到凯恩斯》,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27][美]川琦(Kawasaki,G),莫雷诺(Moreno,M.):《创新的法则:新产品、新服务的创造和营销》,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 年版.
    [28][美]维克托(Victor,B.),博因顿(Boynton,A。C.):《创新的价值:实惠增长和盈利的最大化》,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0 年版.
    [29][美]罗杰斯(Rogers,E.M):《创新的扩散》(第 4 版),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 年版.
    [30][美]沃特曼著:《创新经营:优秀公司如何赢得并保持竞争优势》,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9 年版.
    [31] [美]德鲁克:《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1989 年版.
    [32] [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北京:新华出版社 1984年版.
    [33] [美]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34][美]海斯等:《世界史》(上),北京:三联书店 1975 年版.
    [35][美]基尼:《创新性思维:实现核心价值的决策模式》,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3 年版.
    [36][美]艾伦:《开门:创新理论大师熊彼特》,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
    [37][美]梅耶:《创新增长:硅谷的启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38][美]萨克森宁:《地区优势:硅谷和 128 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年版.
    [39][美]李锺文等编:《硅谷优势——创新与创业精神的栖息地》,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
    [40][美]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中文 1 版,北京:三联书店 1997 年版.
    [41][美]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 1991 年版.
    [42][美]诺思:《西方世界的兴起》,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 年版.
    [43][美]麦特 里得雷:《美德的起源》,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年版.
    [44][美]弗朗西斯 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1 年版.
    [45][美]特丽莎·M·艾曼贝尔:《创造性社会心理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7 年版.
    [46][法]皮埃尔·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
    [47][法]皮埃尔·布迪厄等:《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年版.
    [48][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年版.
    [49][法]P.布尔迪约等:《继承人》,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年版.
    [50][法]P.布尔迪约等:《再生产》,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年版.
    [51][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3 年版.
    [52][法]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年版.
    [53][法]布洛赫:《法国农村史》,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1 年版.
    [54] [法]杜丹:《古代世界经济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3 年版.
    [55][法]勒戈夫:《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年版.
    [56][法]柯尔库夫:《新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年版.
    [57][法]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 年版.
    [58][德]卡尔特霍夫:《光与影:企业创新》,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59][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年版.
    [60][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 年版.
    [61][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年版.
    [62][德]桑巴特:《现代资本主义》(第 1 卷),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8 年版.
    [63][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64][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社 2003 年版.
    [65] [英]汤因比著:《历史研究》(上),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6 年版.
    [66][英]约翰·洛克:《教育漫话》,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
    [67][英]切尔(Chell,E.):《企业家精神:全球化、创新与发展》,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4 年版.
    [68][加]尼科·斯特尔:《知识社会》,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 年版.
    [69][以]S.N.艾森斯塔德:《抗拒与变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70]王伟光:《利益论》,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71]王伟光:《科学发展观研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4 年版.
    [72]王伟光主编:《创新论》,北京:红旗出版社 2003 年版.
    [73]王伟光主编:《创新与中国社会发展》,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3 年版.
    [74]郝永平:《进步观念的当代重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版.
    [75]郝永平:《创新:由危机走向进步的动力》,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年版.
    [76]彭健伯:《创新哲学论》,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
    [77]赵玉林:《创新经济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年版.
    [78]苏振芳:《创新社会学》,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 2002 年版.
    [79]赵家祥等主编:《历史唯物主义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80]肖前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81]何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哲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82]王文章主编:《中国先进文化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4 年版.
    [83]王大洲:《知识、场域与创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84]张立波:《后现代境遇中的马克思》,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2 年版.
    [85]庞元正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前言问题研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3 年版.
    [86]张理海:《社会评价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87]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年版.
    [88]张京成主编:《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 2006》,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年版.
    [89]周怡:《解读社会:文化与结构的路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版.
    [90]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4 年版.
    [91]李培林等:《中国社会分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
    [92]冯鹏志:《知识经济与社会创新》,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0 年版.
    [93]冯鹏志:《技术创新:社会行动系统理论》,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0 年版.
    [94]陈劲:《创新全球化:企业技术创新国际化范式》,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95]陶学忠编:《创新能力培育》,北京:海潮出版社 2002 年版.
    [96]孙劫人编:《创新人才》,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97]刘卫平编:《创新思维》,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98]郑立亮,陈玉科:《构筑思维创新的平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99]卢希悦:《思维的革命:走进创新思维的王国》,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100]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101]尚勇:《创新纵论》,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 版.
    [102]冯之浚主编:《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纲要》,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版.
    [103]李正风,曾国屏:《中国创新系统研究:技术、制度与知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104]曾国屏,李正风主编:《世界各国创新系统:知识的生产、扩散与利用》,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
    [105]殷石龙:《创新学引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
    [106]王德禄主编:《区域创新:中关村走向未来》,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
    [107]王春法:《主要发达国家国家创新体系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年版.
    [108]王春法:《国家创新体系与东亚经济增长前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109]柳卸林:《知识经济导论》,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8 年版.
    [110]吴江:《知识创新运行论》,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0 年版.
    [111]韩志伟等:《社会创新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
    [112]颜晓峰:《创新论》,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113]颜晓峰:《知识创新:实践的诠释》,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114]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战略与实施》,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9 年版.
    [115]何传启,张凤:《知识创新:竞争新焦点》,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1 年版.
    [116]刘祖云:《从传统到现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
    [117]王金福,辛望旦:《实践的唯物主义》,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
    [118]吴大猷:《吴大猷科学哲学论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6 年版.
    [119]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1 年版.
    [120]周瑞良,沈荣兴等:《创造与方法》,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9 年版.
    [121]刘倩如等:《创造能力的培养》,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出版 1993 年版.
    [122]肖平等:《中西文化比较概念》,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
    [123]朱斌著:《当代美国科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年版.
    [124]葛雷、齐彦芬:《西方文化概论》,北京:中国文化书院 1987 年版.
    [125]王宁:学风是学术的生命[J],《学术界》,2002 年(01).
    [126]管晓静:当今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07).
    [127]李慎之: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技术而无科学[J],《新华文摘》,1998(04).
    [128]杨本红:论中国儒文化的政治意蕴[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04).
    [129]王大洲/关士续:科学、技术与经济间关系的制度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05).
    [130]陈若松:论创新能力的内在整合[J],《求索》,2003 年第 5 期.
    [131]韩庆祥,雷鸣:能力建设与当代中国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05(01).
    [132]周鸿:布迪厄的阶层场域论与阶层的形成[J],《学术论坛》,2005(01).
    [133]毕天云:布迪厄的“场域-惯习”论[J],《学术探索》,2004(04).
    [134]朱国华:场域与实践:略论布迪厄的主要概念工具(下) [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2).
    [135]李全生:布迪厄场域理论简析[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2).
    [136]黄剑:艺术场域中文化资本的价值分析[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5).
    [137]郑湘娟:简论创新的价值取向及其评价原则[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5(02).
    [138]魏金宇:论制度创新系统的建立[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1).
    [139]许纪霖:都市空间视野中的知识分子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2004 年第 3 期.
    [140]汤福球,史春华:论创新心理素质教育培养的途径[J],《云梦学刊》,2001(01).
    [141]沈恒福:谈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J],《人民教育》,2002(05).
    [142]谈炳和,樊富珉:崇尚科学 理性树立科学精神[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03).
    [143]张米尔,田丹:基于利基策略的企业核心技术能力形成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5(03).
    [144]张国举:“场域——惯习”论:创新机制研究的新工具[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08).
    [145]张国举:执政能力合力论[J],《深圳大学学报》,2005(01).
    [146]郝永平,张国举:切实把握好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三重关系[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11).
    [147] 郝永平,张国举:“以人为本”的三维规定[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01).
    [148]张国举:关于旅游场域的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2006(02).
    [149]张国举:正确认识与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过程中的四重关系[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7(01).
    [150]牟丕志:雷同[N],《中华读书报》,2000 年 12 月 6 日.
    [151]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9 年 6 月 16 日.
    [152]莫砺锋:端正的学风是学术的生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 年 9 月 25 日. [153 李建明,陈高峰:系统方法也有局限性[N],《解放军日报》,2006 年 1 月 10 日.
    [154]秦晖:罗尔斯、诺齐克、布迪厄三人祭[N],《南方周末》,2003 年 1 月 9 号.
    [155]陈锋:《文化资本导论》(博士论文),中共中央党校 2005 年.
    [156]田义双:《诚信场域论——中国社会发展中的诚信问题研究》(博士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6 年.
    [157]毕天云:《社会福利场域的惯习》(博士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年.
    [158]马维娜:《局外生存:相遇在学校场域》(博士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2 年.
    [159]王文东著:《对创新的哲学探析》(硕士论文),苏州大学,2002 年.
    [160]杨茜:《布尔迪厄 场域 惯习 资本 反思》(硕士论文),河北大学,2006 年.
    [161]Callon. M., 1994. Is science a public good. Science, Technology, and Human Values 19 (4): 395-424.
    [162]Amidon, D.M, Knowledge Innovation, Page, http://www.entovation.com.
    [163]Freeman,C.,1991, Networks of innovators: 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 Research Policy 20.
    [164]Imai, K. and Y. Baba, 1989, Systemic innovation and cross border networks: Transcending markets and hierarchies to create a new techno-economic system. [165]OECD(1991),technology and productivity: The Challenge for Economic Policy. OECD, Paris.
    [166]David Swartz, 1997: Culture and Power: The Sociology, Pierre Bourdieu,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67]Pierre.Bourdieu, 1986: The Form of Capital,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w York: New York press.
    [168]Gunn, Simon, Mar. 2005: Translating Bourdieu: cultural capital and the English
    [169]middle cla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