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原则,也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时代背景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念并在学习生活中养成为集体服务为集体奉献的行为习惯,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发展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实现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以“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为题加以阐述,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通过对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现状的研究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力求在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方面有新的突破新的贡献。
     本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概述。本部分首先从基本的概念入手分析了集体、集体主义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集体主义教育及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具体含义。同时在对基本含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世纪集体主义教育的具体内容及集体主义教育自有的学科特点。本部分最后,从时代发展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及青年大学生的成长需要四个方面论述了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及时代意义。
     第二部分: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现状分析。本部分通过理论和实际的调查研究对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了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中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为对策提出奠定了基础。
     第三部分: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对策研究。针对以上问题的分析,这一部分提出通过厘清内涵提升观念,改进方法创新载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和谐育人环境,完善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管理机制等方面来不断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实施对策。
Collectivism is an important principle to built socialist ethics ,but also is an important issues to be constant attention and research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at the background when is the times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ontinuous deepening . It is importa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ultimate realization of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to establish the correct views of values and develop behaviour of collective services and dedication though strengthening collective education. I take "Strengthen collective education to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paper theme and closely adher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llege students to propose some targeted measures and make up a few of new breakthroughs and contributions.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Part I:Overview of collective education to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first place, Analysis of the basic concept of collectivism is the basis to get specific meaning of the collective education and th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ollectively.Consequently, the specific content in new centur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ctive education are caught. Finally, the strengthening of collective educat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epochal significance are discussed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parts, th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the needs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al needs of young university students
     Part II: Situation analysis to college students collective education. The the achievements,problems and causes in collectiv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pointed out though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search,which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Part III: The measures study to strengthen collective education. 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The measures study to strengthen collective education are as follows: upgrading clarify meaning,improving methods and innovation vector,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create a harmonious environment for cultivating people,improving th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university students collective education
引文
[1]赵玉如.集体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第5页
    [2][4][3][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82页,第119页,第121页,第119页
    [6][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列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第55页
    [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斯大林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354-355页
    [8]高希庚.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第83-85、
    [10][11][19][27][45][51][50][52][59].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202页,第202页,第153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4页,第154页,第207页
    [1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47页
    [13]江泽民在个国宣传思想上作会议上的讲话.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第647--648页.
    [14][15][48]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第172页,第28页,第53页
    [16]胡锦涛.迈向新世纪创造新业绩-在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光明日报,1998.6.20
    [17]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337页
    [18]罗月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01.第43页
    [20][22][28][39][4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第19页,第41页,第37页,第12页,第12页
    [21][23][24][2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6.10.19:第1版
    [26]邹放鸣.论当代大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徐州师范人学学报(析学社会科学版),2005.5,(3):第107页
    [29]夏晋祥.深圳市大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调查报告.深圳教育学院学报,1996.11,(1):第36-37页
    [30]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第15-16页
    [31]二十一世纪国际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人民日报(网络版).http://www.people.com.cn/item/yjxqn/sjzw/122719.html
    [32]赵霞 赵雪琴 何登极.用人单位对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看法的调查报告.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6,(2):第78页
    [33]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第124页
    [34]海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海南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思想教育研究,2004,(3)第28-30页
    [35]戴金祥 骆家宽.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1):第37页
    [36]曾盛聪 林滨 葛桦.伦理的嬗变:十年伦理变迁的轨迹.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7]高飞 王文胜 刘继芳.对我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1):第81页
    [38]曾盛聪 林滨 葛桦.伦理的嬗变.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8,第8页
    [40]计永利 景汇泉 张勇.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医学教育,2001.8,(4):第1页
    [41]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论热点18题.北京:学习出版社,2004.
    [42]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2007年7月
    [43]陈春萍 宋元林 尹杰钦.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下作提出的挑战.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44]国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09,第223页
    [47]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6-04/27/content_4482066.htm
    [49]魏振勃.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造就新世纪接班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4):第12页
    [53]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如何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光明日报,2007-10-02
    [54][57]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第124页,第105-106页
    [55]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上海:新华出版社,1980,第97页
    [56]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1994
    [58]苏振芳.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9,第358页
    [60][61]刘正周.管理激励.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第91页,第95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斯大林全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毛泽东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
    [6]江泽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导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9]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0]赵玉如.集体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11]张耀灿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2]邓卓明.当代国外社会思潮专题研究.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3]王东莉.大学生修养.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14]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专论.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02
    [15]邱伟光.大学德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6]罗国杰.以德治国与公民道德建设.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
    [17]吴奕新.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8]张尉萍.思想政治工作学教程.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2004
    [19]田秀云.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0]黄蓉生 邓卓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专论.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21]万斌 张应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2]罗洪铁 董娅.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3]张耀灿 郑永廷 吴潜涛 骆郁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李卫红.统一思想 明确任务 扎实工作 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6)
    [2]梅跃辉.略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中国林业教育.1995.04
    [3]宋振清.论加强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中国地质教育.1998.第3期1
    [4]焦玉公.高擎弘扬主旋律的旗帜.光明日报。2000年4月12日
    [5]中共天津师范大学委员会.扎实有效地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党建与德育.2000.第15期
    [6]魏振勃.加强大学生集主义教育造就新世纪接班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第4期
    [7]何丽君.新时期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1.04
    [8]徐雅芬.集体主义教育的几点思考.高校理论战线.2002年第10期
    [9]林泰.我们今天怎样弘扬集体主义精神.求实.2002年.第10期
    [10]郑湘晋.集体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基石.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第3期
    [11]徐雅芬.集体主义教育的几点思考.高校理论战线.2002.10
    [12]王燕.当代大学生责任观的调查报告.青年研究.2003.01
    [13]吴俊清.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集体主义价值观.华北工学院学报.2003.02
    [14]卢玫.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教育.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07
    [15]徐颖云.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探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3.10
    [16]张兵亭 侯启海.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思考.青少年研究.2004.04
    [17]季枫.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的原因分析和对策思考.前沿.2004第10期
    [18]袁伟菊 袁金祥.当前高校坚持与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刍议.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4.12
    [19]邹放鸣.论当代大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05,(1)
    [20]催欣伟.社会转新时期学校集体主义教育的原则设定.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05年第5期
    [21]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团中央学校部课题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报告.中国青年研究.2005第7期
    [22]崔欣伟.社会转型时期学校集体主义教育的原则设定.思想理论教育.2005第5期
    [23]《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高校要走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最前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第4期
    [24]邱伟光.理性审视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思想理论教育.2006第7期
    [25]杨红梅.当前提高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实效性的思考.前沿.2007年第8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