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唐代讽谕文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讽谕是以比喻的方法对某种现实问题传达作家讽刺教导意义的修辞格。
    一般来说,讽谕需要具有一定情节的故事或陈述类似事例。这一点便是讽谕
    这个修辞格能扩大为文章或文体的立足点。如果一篇文章全篇以讽谕为主的
    话,那篇文章就可以说是讽谕文。再者,凡是主要以比喻的手段,借用寓言
    ﹑故事或陈述类似的事情来对现实问题传达作家讽刺教导意义的文章就是
    讽谕文。
    古代讽谕文数量丰富,文学艺术价值也很高。且因讽谕文具有它独特的
    特点而能与其他文学作品区别。所以,它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其成就
    相对其他文体也是毫不逊色的。
    讽谕文根据喻体和本意的结构关系可分为寓言﹑寓言式杂文﹑一般杂
    文型三类,它们都具有“讽谕”这个讽谕文的本质特征,而其具体写法和传
    意方法则各有特点,大不相同。
    中国讽谕文的历史悠久。到了唐代,因文学本身的发展以及政治社会的
    环境﹑功利的文学观﹑佛教文学等的影响,出现了大量独立成篇的讽谕文佳
    作。这是前代所罕见的。不过这个讽谕文的繁盛时期并不出现在唐王朝的全
    盛时期,而出现在它的衰败时期。这是因为讽谕文本身是对人间社会的各种
    问题传达作家讽刺教导意义的文章,所以政治文化的繁荣时期,它的社会意
    义不大,也就不容易兴盛了。安史之乱以后到文宗时期,是整个唐代改革思
    想最充分的时候。这时期文人主要采用便于阐发道理和提示教训的寓言或寓
    言式杂文,积极地提出他们对当时社会政治各方面的意见,这便导致了唐代
    讽谕文的第一个兴盛期。安史之乱以后的各种改革接连失败,而唐朝完全走
    上了无可奈何的绝望之路。尤其在甘露之变以后,文人丧失了积极的改革意
    志和功利的思想,讽谕文之创作也随之衰退了。而黄巢起义前后出现一批不
    平之士,他们多采用便于谴责与批评的一般杂文形式来大量写作以辛辣讽刺
    和谴责为主的新风格的讽谕文,从而出现了唐代讽谕文的第二次高潮。
    讽谕文是运用比喻的手段,通过借用寓言﹑故事或记述类似的事件来传
    达对某一个问题的思想见解的文章。因此,讽谕文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比
    喻性”﹑“叙事性”﹑“议论性”。根据讽谕文的这三大特征,唐代讽谕文
    采用的主要艺术手法可概括为“以浅喻深”﹑“以事明理”﹑“借古讽今”
    三种。除此以外,唐代讽谕文采用的主要手法还有“托代陈述”与“韵散结
    合”。这五种手法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从而有助于把作家的本意更有效﹑
    更明确地传达给读者。
     I
    
    
    唐代文人创作了大量讽谕文,因而导致了传统文体的改革并促进了新文
    体的产生。唐代讽谕文的最重要的主题与政治社会的教化有关。唐代主要讽
    谕文作家都是古文家,讽谕文的繁荣与古文运动的兴起是大致同步的。由此
    看来,唐代讽谕文的创作与古文运动以及文体改革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唐代讽谕文虽然以揭露现实矛盾并提示作家的见解为主要目的,同时也
    具有丰富的文学性。这一点是唐代讽谕文的一大特点。从这种意义上说,唐
    代讽谕文创作的贡献在于提升了中国古代散文的艺术价值。
    本论文先确定讽谕文的概念及其类型,据此,从唐文之中选取一定数量
    的讽谕文,进而对其作内容和艺术手法上的分类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唐代
    讽谕文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阐发。
Allegory is the rhetorical case conveying the satire and instructive intention.
    Generally speaking, allegory is completed by the tale having some plot or referring
    similar case. This can be the base that allegory which is one kind of rhetorical case
    can develop into a work or a genre. If a prose is totally consisted by an allegory, it can
    be allegoric prose. In other words, if a prose through figures (refer to allegoric tale or
    similar case) represent the author's satirical and instructive intention about
    contemporary issues, it can be denominated allegoric prose.
     A number of allegoric prose in ancient Chinese is abundant and they have a high
    literical and artistic value. And also they have their own unique characteristics to be
    discerned from the other literatures. As a result, allegoric prose can be established a
    literal genre.
     Allegoric prose is classified by the three kinds of types such as allegoric tale,
    allegoric miscellany and general miscellany type. All of them have the innate
    characteristics of allegory, but their creation method or meaning carry method is
    definitely different.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llegoric prose is long. Especially, much independent
    allegoric prose arose from the influ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culture-societal environments, writer’s utilitarian thoughts and Buddhist literature and
    etc. in the Tang Dynasty. But, the allegoric prose in Tang Dynasty flourished at decade
    period not prosperity period. It is due to that allegoric prose is one conveying author's
    satirical and instructive intention about various conflicts and issues in human society,
    so it is difficult to flourish in politically and socially prosperity period.
     Since the An-Shih Rebellion (安史之乱) to the Wen-zong(文宗)period was the
    period that reformation thoughts was most abundant in the whole Tang Dynasty. In
    this period, writers usually represented their own satirical and instructive intention
    about various issues in political and societal areas through allegoric tale or allegoric
    miscellany. As a result, this period became the first period of prosperity of allegoric
    prose.
     Since after An-Shih Rebellion, all various reformations were failed and Tang
    Dynasty was entirely declined. Especially writers lost their reformation will and
    utilitarian thoughts since Gan-lu's accident(甘露之变). Therefore after Gan-lu's
    accident, allegoric prose became declined too. But, at the time of Huang Chao's
    rebellion(黄巢之乱), a lot of writer who had discontents about politics and society
    appeared and they wrote many acrid allegoric prose with new atmosphere. So, the
    second period of prosperity of allegoric prose came in the Tang Dynasty.
     Allegoric prose through the statements of figurative tale or similar cases
    represent author's thoughts and opinions. So, generally speaking, allegoric prose has
    its own basic characteristics. They are figurativity, narrativity and argumentatity.
     III
    
    
    Based on them, the artistic methods adopted by allegoric prose in Tang Dynasty can
    be summarized “yiqianyushen”(以浅喻深), “yishimingli”(以事明理), and
    “jiegufengjin”(借古讽今). Excepting them, allegoric prose wrote in Tang dynasty
    have two other principal artistic methods. They are “tuodaichenshu”(托代陈述)and
    “yunsanjiehe”(韵散结合).These five methods have their own unique functions and
    contribute to convey author's intentions effectively and definitely.
     A lot of allegoric prose in Tang Dynasty induced the evolution of traditional
    genre and the production of new genre.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llegoric
    prose in Tang dynasty is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politics and society. All of the
    famous allegoric prose writers in the Tang Dynasty were called guwenjia. (古文家:
    the person who writes archaic style prose) The flourish of allegoric prose and the
    movement of the ancient Chinese prose were rise simultaneously. In addition, the
    transformed genres by the creation of allegoric prose were the major
引文
[中文专著]
    A
    安秉卨(韩),《中国寓言传记研究》,台湾政治大学博士论文,1987 年。
    B
    白本松,《先秦寓言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唐)白居易,《白居易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年版。
    鲍延毅,《寓言辞典》,明天出版社, 1990 年版。
    贝远辰,《历代杂文选》,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 年版。
    卞孝萱,《文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年版。
    柏俊才选注,《陆甫里小品》,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7 年版。
    C
    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三联书店,2003 年版。
    陈必祥《古代散文文体概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年版。
    陈伯海,《唐诗学引论》,知识出版社,1990 年版。
    陈广宏选注,《历代小品选》,知识出版社,1994 年版。
    陈兰村,《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语文出版社,1999 年版。
    陈良运,《中国诗学批评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
    陈穆,《中国文学论丛》,三联书店,2002 年版。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陈蒲清,《寓言文学理论·历史与应用》,台湾骆驼出版社,1992 年版。
    陈蒲清,《中国古代寓言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年版。
    陈蒲清,《中国现代寓言史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年版。
    陈尚君,《陈尚君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陈尚君,《唐代文学从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年版。
    陈尚君选注,《唐文》,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
    陈尚君,陈飞雪选注,《柳宗元散文精选》,东方出版中心,1998 年版。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
    陈幼石,《韩柳欧苏古文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年版。
    陈引驰,《大千世界·佛教文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
     161
    
    
    参考文献
    陈引驰,《佛教文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年版。
    陈引驰,《隋唐佛学与中国文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 年版。
    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年版。
    陈允吉,《古典文学佛教唢溯源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陈允吉,胡中行主编,《佛经文学粹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年版。
    陈柱,《中国散文史》,商务印书馆,1998 年版。
    (唐)陈子昂,《陈拾遗集》(四库唐人文集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年版。
    成伟钧﹑唐仲扬﹑向宏业主编,《修辞通鉴》,北京青年出版社,1991 年版。
    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年版。
    褚良才编著,《敦煌学简明教程》,中华书局,2001 年版。
    传正有限公司编辑部编,《乾隆大藏经》(全 163 册),宝引佛经流通处,传
    正有限公司,乾隆版大藏经刊印处,1997 年版。
    崔瑞德(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西方汉学研究课题组译,《剑桥
    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年版。
    D
    《道藏》(全三十六册),上海书店,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
    年版。
    丁福保编,《佛学大辞典》(全二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 年版。
    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
    籍出版社,2000 年版。
    (清)董诰等编 ,《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 年版。
    段醒民,《柳子厚寓言文学探微》,台湾文津出版社,1985 年版。
    F
    (刘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73 年版。
    佛陀教育基金会(台湾),《大正新修大藏经》,1990 年版。
    傅德岷,《散文艺术论》,重庆出版社,1988 年版。
    傅绍良,《唐代谏议制度与文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版。
    傅锡壬,《牛李党争与唐代文学》,台湾东大图书出版公司,1984 年版。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山系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
    傅亚庶注释《三曹诗文全集释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 年版。
     162
    
    
    参考文献
    G
    高步瀛选注,《唐宋文举要》(全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年版。
    高启沃 臧维熙选注,《历代讽谕散文选》,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 年版。
    高文,屈光选注,《柳宗元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年版。
    高文,何法周主编,《唐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年版。
    葛晓音,《唐宋散文》,台湾国文天地,1992 年版。
    公木,《先秦寓言概论》,齐鲁书社,1984 年版。
    顾建华,《寓言哲理的诗篇》,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年版。
    郭绍林,《唐代士大夫与佛教》,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年版。
    郭预衡,《中国散文史》(全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版。
    H
    (唐)韩愈,《韩愈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年版。
    韩兆琦主编,《中国传记文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 年版。
    何书置,《柳宗元研究》,岳麓书社,1994 年版。
    侯健,《文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年版。
    黄宝生,郭良鋆,蒋忠新译,《故事海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年版。
    黄永年译注,《韩愈诗文选译》,巴蜀书社,1991 年版。
    胡楚生,《韩柳文新探》,台湾学生书局,1991 年版。
    胡楚生,《柳文选析》,台湾华正书局,1994 年版。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年版。
    胡可先,《政治兴变与唐诗演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版。
    胡可先,《中唐政治与文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胡如雷,《隋唐五代社会经济史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年版。
    胡适,《胡适文集》(全 7 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年版。
    J
    (宋)计有功撰,《唐诗纪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版。
    加地哲定(日),刘卫星译,秦惠彬校《中国佛教文学》,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0 年版。
    姜亮夫,《敦煌学概论》,北京出版社,2004 年版。
    姜涛,《古代散文文体概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 年版。
    金容杓(韩),《柳宗元散文研究》,台湾大学硕士论文,1985 年。
    金涛主编,《柳宗元诗文赏析集》,巴蜀书社,1989 年版。
     163
    
    
    参考文献
    K
    壳庆明,《中国文化的美感》,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
    L
    李斌城,李锦绣,张泽咸,吴丽娱,冻国栋,黄正建著,《隋唐五代社会生
    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年版。
    李道英,《唐宋古文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
    (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中华书局,1966 年版。
    李海涛,王艳春,吉岩著,《佛在神州·中国佛教》,辽海出版社,1998 年版。
    李景华,马啸风,王振堂,李泱,董兴文,《中国古代散文九讲》,北京出版
    社,1987 年版。
    李宁,《小品文艺术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 年版。
    李小荣,《变文讲唱与华梵宗教艺术》,上海三联书店,2002 年版。
    梁守中译注,《刘禹锡诗文选译》,巴蜀书社,1991 年版。
    廖士杰﹑樊修章选注,《晚唐小品文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年版。
    林邦钓选注,《隋唐五代散文选注》,岳麓书社,1998 年版。
    林帆,《杂文与杂文写作》,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年版。
    林纾,《春觉齋论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年版。
    林纾,《韩柳研究法》,台湾广文书局,1980 年版。
    林田慎之(日),谭继山译,《枯淡诗人柳宗元》,台湾万盛出版社,1983 年
    版。
    刘城淮,《探骊得珠·先秦寓言通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年版。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全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年版。
    刘光裕,杨慧文,《柳宗元新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年版。
    刘国盈,《唐代古文运动论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
    刘焕辉,《修辞学纲要》,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 年版。
    刘维治,焦淑清,《白居易传》,辽海出版社,1998 年版。
    (汉)刘向撰,赵善诒疏证,《说苑疏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年
    版。
    (梁)刘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註》(全二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年
    版。
    (梁)刘勰·龙必锟译注,《文心雕龙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年版。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二十四史),1995 年版。
    (唐)刘禹锡,《刘禹锡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年版。
    刘卓英,《唐宋寓言注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年版。
     164
    
    
    参考文献
    刘征,马达,戴山青编,《中国寓言大观》,北京出版社,1996 年版。
    (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全四册),中华书局,2000 年版。
    (唐)柳宗元,《柳宗元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年版。
    鲁迅,《鲁迅全集》(全十六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年版。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年版。
    (唐)陆龟蒙,《甫里先生文集》,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 年版。
    罗秉芬,黄布凡,谢后芳,据宗林,耿予方选译《佛经故事选》,江西人民
    出版社,1985 年版。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年版。
    罗敏中,肖希凤选注,《初唐四杰》,岳麓书社,2000 年版。
    (唐)罗隐,《罗隐集》,中华书局,1983 年版。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 年版。
    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9 年版。
    M
    马文熙,《历代箴铭选读》,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
    毛光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年版。
    毛水清,《隋唐五代文学史》,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
    N
    南基守,《韩柳散文之比较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论文,1994 年。
    聂文郁,《元结诗解》,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
    O
    (宋)欧阳修等撰,《新唐书》,中华书局(二十四史),1995 年版。
    P
    潘桂明,《中国的佛教》,商务印书馆,1997 年版。
    彭先初编著,《修辞自学入门》,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 年版。
    (唐)皮日休,《皮子文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版。
    平冈武夫(日),今井清编,《唐代的散文作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
    版。
    冯秉文主编,《全唐文篇目分类索引》,中华书局,2001 年版。
    冯光廉主编,《中国近百年文学体式流变史》(全二册),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165
    
    
    参考文献
    年版。
    冯广艺,《语境适应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版。
    Q
    钱穆,《国史大纲》(全二册),商务印书馆,2002 年版。
    钱穆,《中国文学讲演集》,台湾三民书局,1975 年版。
    钱穆,《中国文学论丛》,三联书店,2002 年版。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5 年版。
    钱仲联﹑傅璇琮﹑王运熙﹑章培恒﹑陈伯海﹑鲍克怡总主编,《中国文学大
    辞典》修订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年版。
    秦亢宗主编,《中国散文辞典》,北京出版社,1995 年版。
    仇春霖主编,《中国古代寓言大系》(全二册),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 年版。
    瞿蜕园笺证,《刘禹锡集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版。
    R
    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人民出版社,1974 年版。
    任爽,《唐朝典章制度》,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 年版。
    蓉生,《百喻经译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 年版。
    S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76 年版。
    (宋)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二十四史),1995 年版。
    申宝昆选注,《皮日休诗文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版。
    (宋)沈括·胡道静校证《梦溪笔谈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版。
    沈伟东,莫道才选注,《皮日休小品》,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年版。
    史仲文,《中国隋唐五代文学史》,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
    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年版。
    孙昌武,《韩愈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版。
    孙昌武,《韩愈散文艺术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 年版。
    孙昌武,《唐代古文运动通论》,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 年版。
    孙琴安,《唐诗与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
    孙以昭,陶新民主编,《中国古代散文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166
    
    
    参考文献
    T
    汤高才主编《历代小品大观》,上海三联书店,1997 年版。
    汤可敬撰,《说文解字今译》(全二册),岳麓书社,2002 年版。
    唐松波﹑黄建霖主编,《汉语修辞格大辞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
    年版。
    唐晓敏,《中唐文学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陶敏,李一飞,《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中华书局,2001 年版。
    童第德选注,《韩愈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年版。
    W
    琬姿居士,《杂譬喻经的故事》,台湾花城出版社,1997 年版。
    王邦维编著,《佛经寓言故事》,台湾花城出版社,1997 年版。
    王更生编著,《柳宗元散文研读》,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4 年版。
    王国安,王幼敏选注,《初唐四杰与陈子昂诗文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版。
    王基伦,《韩柳古文新论》,台湾里仁书局,1996 年版。
    (唐)王绩·韩理洲校点《王无功文集》五卷本会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版。
    王济民编著,《中国古代文论陈述》,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王凯符,张会恩主编,《中国古代写作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年
    版。
    王力主编,《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 年版。
    王茂福,《皮陆诗传》,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
    王文濡选编,岳文群整理,《历代诗文名篇评注读本》(唐文卷),岳麓书社,
    2001 年版。
    王晓宁选注,《罗昭小品》,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年版。
    (清)王先谦,《庄子集解》,中华书局,1987 年版。
    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全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版。
    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 年版。
    王锺陵《散文赋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
    王仲荤,《隋唐五代史》(全二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
    王仲镛主编,《韩愈诗文名篇欣赏》,巴蜀书社,1999 年版。
    王重民,王庆菽,向达,周一良,启功,曾毅公编,《敦煌变文集》(全二册),
     167
    
    
    参考文献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年版。
    汪贤度编撰,《柳宗元散文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版。
    魏承思,《中国佛教文化论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
    文杰,罗琳主编,《寓言鉴赏辞典》,中国商业出版社,1991 年版。
    (唐)无能子·王明校注,《无能子校注》,中华书局,1981 年版。
    吴孟复,《唐宋古文六家概述》,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
    (明)吴纳·于北山校点,《文章辨体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年版。
    吴企明编著,《柳宗元散文精品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
    吴秋林,《中国寓言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版。
    吴秋林,《中国散文美学》(全二册),台湾里仁书局,1995 年版。
    吴秋林,《寓言文学概论》,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 年版。
    吴士余,刘凌主编,《中国学术名著大词典》(古代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0 年版。
    吴文治,《柳宗元简论》,中华书局,1979 年版。
    吴兴人,《中国杂文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
    X
    夏征农主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年版。
    项楚,《敦煌变文选注》,巴蜀书社,1990 年版。
    肖占鹏,《隋唐五代文艺理论汇编评注》(全二册),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谢保成,《中国隋唐五代政治史》,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
    谢楚发,《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年版。
    (元)辛文房,李立朴译注《唐才子传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
    徐基儒主编,《现代文章与写作教程·文体写作教程》(全二册),复旦大学
    出版社,2003 年版。
    徐舶容,郑法清主编,《韩愈散文选集》,白花文艺出版社,1997 年版。
    徐连达,《唐朝文化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印景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年版。
    (明)徐师曾·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年版。
    徐元选注,《历代讽谕诗选》,黄山书社,1986 年版。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
    版。
    许威汉,陈秋祥主编,《汉字古今义合解字典》,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168
    
    
    参考文献
    版。
    薛凤昌,《文体论》,台湾商务印书馆,1998 年版。
    (宋)薛居正等撰,《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 年版。
    Y
    颜瑞芳,《中唐三家寓言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论文,1995 年。
    颜廷亮,张彦珍编著,《西陲文学遗珍·敦煌文学通俗谈》,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
    杨春霖﹑刘帆主编,《汉语修辞艺术大辞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
    杨雁责任主编,《中国散文通史》(全二册),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 年版。
    (清)姚鼐,《古文辞类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版。
    (宋)姚铉编,《唐文粹》,《印景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年版。
    瑶文放主编,《文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叶舒宪,《圣经比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以群主编,《文学的基本原理》(全二册),作家出版社,1964 年版。
    俞汝捷主编,《中国古典文艺实用辞典》,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 年版。
    (唐)元结·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 年版。
    袁本秀,《柳宗元寓言研究》,台湾东海大学硕士论文,1984 年。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纲要》(全四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年版。
    Z
    查屏球,《唐学与唐诗》,商务印书馆,2000 年版。
    张步云,《唐代诗歌》,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 年版。
    张步洲,刘桂生编,《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年版。
    张朝柯编,《东方寓言》,河南文艺出版社,1998 年版。
    张传主编,《中国古代史纲》(全二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年版。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张国刚,《佛学与隋唐社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
    张鸿勋编著《说唱艺术奇葩·敦煌变文选评》,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
    张会恩主编,《中国古代写作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年版。
    张俊才,王勇,阎立飞,《散文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年版。
    张曼涛,《佛教与中国文学》,(台湾)大乘文化出版社,1981 年版。
    张万起,刘尚慈译注,《世说新语译注》,中华书局,1998 年版。
    张啸虎,《中国政论文学史稿》,武汉出版社,1992 年版。
     169
    
    
    参考文献
    张新科,《唐前史传文学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张志烈主编,《中国古代散文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
    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全二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年版。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全三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年
    版。
    赵润峰,《文学知识大观》,时代文艺出版社 1989 年版。
    赵义山,李修生主编,《中国分体文学史》(散文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版。
    郑振铎,《说俗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版。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全二册),商务印书馆,1998 年版。
    (宋)周敦颐·尹红,谭松林整理,《周敦颐集》,岳麓书社,2002 年版。
    周俊旗,王丹著译,《历代序跋名篇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 年版。
    周明,《中国古代散文艺术》,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年版。
    周绍良译注,《百喻经今译》,中华书局,1993 年版。
    周振甫,吁明翚主编,《散文写作艺术指要》,东方出版社,1997 年版。
    周中明编著,《寓言精华评析》,解放军出版社,2003 年版。
    周祖譔遍选,《隋唐五代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年版。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年版。
    朱广贤,《中国文章分类学研究》,民族出版社,2000 年版。
    朱炯远,《刘禹锡传》,辽海出版社,1998 年版。
    朱世英,方遒,刘国华,《中国散文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年版。
    朱迎平,《古典文学与文献论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
    朱玉麒,杨义,倪培翔,卸秉洪今译,《柳河东全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
    年版。
    朱子锐,《唐宋六十家小品文精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年版。
    诸海星,《中国文体分类学的研究》,台湾师范大学硕士论文,1993 年版。
    《诸子集成》,团结出版社,1999 年版。
    庄涛﹑胡敦骅﹑梁冠群主编《写作大辞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 年版。
    中国基督教协会,《圣经》,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2001 年版。
    中国天主教教务委员会,《圣经》,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1992 年版。
    邹进先编著,《韩愈诗文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 年版。
     170
    
    
    参考文献
    [中文论文]
    C
    陈国林,《王绩述评》,《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 年总第 26 期。
    陈捷,《唐以前文章的总集·〈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文史知识》
    1983 年第 8 期。
    陈平原,《唐宋古文运动述略》(上),《浙江社会科学》1996 年第 1 期。
    陈尚君,《述〈全唐文〉成书过程》,《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 年第 3
    期。
    陈万益,《论柳宗元的寓言作品及其创作背景》,《心潮》(台湾),1968 年第
    17 期。
    陈炎,《盛唐之音·中唐之响·晚唐之韵——唐代审美理想发展与嬗变的艺
    术呈现》,《文史哲》1992 年第 2 期。
    程显平,《读罗隐〈谗书〉札记》,《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2 期。
    D
    董乃斌,《唐代诗歌散文的小说化倾向——小说文体孕育过程论之一》,《唐
    代文学研究》(第四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年版。
    F
    范羽翔,《从散文史的角度谈辞赋的归类问题·兼与谭家健同志商榷》,《北
    方论丛》1983 年第 4 期。
    方然,《晚唐文化背景与晚唐文学的抒情走向》,《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
    科学版)1997 年第 3 期。
    傅璇琮,《关于唐代科举与文学的研究》,《文学遗产》1984 年第 3 期。
    G
    高林广,《极帝王理乱之道系古人规讽之流·元结诗学思想述评》,广播电视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年第 3 期。
    葛培岭,《中国文学散文的自觉》,《中州学刊》2003 年第 2 期。
    葛晓音,《中唐文学的变迁》(上·下),《古典文学知识》1984 年第 4 期。
    葛晓音,《中晚唐古文趋向新议》,《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
    年第 5 期。
    葛兆光,《唐代文章总集·〈全唐文〉》,《文史知识》1983 年第 7 其。
     171
    
    
    参考文献
    郭晓烨,《罗隐杂文浅议》,《渭南师传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 年第 6 期。
    郭预衡,《关于中国古代散文特征的几点看法》,《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7
    年第 1 期。
    郭预衡,《简说唐代文章之变迁》,《文学遗产》1988 年第 4 期。
    H
    黄晓非,《试论古文运动对中晚唐传奇创作的影响》,《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
    报》2000 年第 3 期。
    黄泽梁,《初唐前五十年的社会心理与诗歌创作》,《中国文学研究》1987 年
    第 3 期。
    胡山林,徐挥,《陆龟蒙隐居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
    年第 4 期。
    J
    姬沈育,《试论元结的散文成就》,《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 年
    第 3 期。
    姬沈育,《试论元结革新文体的成就》,《天中学刊》1999 年第 1 期。
    姬沈育,《元结复古诗论浅析》,《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3 年第 1 期。
    蒋长栋,《晚唐社会与晚唐咏史诗的主题》,《中国韵文学刊》1998 年第一期。
    L
    李斌城,《论唐代佛教》,《北方论丛》1980 年第 6 期。
    李春燕,《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寓言创作浅论》,《北方论丛》1998 年第 2
    期。
    李慈健,《中唐之后古文一派发展述略》,《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 年第 4 期。
    李福标,《皮日休隐居刍议》,《咸阳师传学报》1996 年第 5 期。
    李福标,《皮日休散体文管窥》,《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年第 4 期。
    李殊芳,《柳宗元传记文学的艺术特色》,《大仁学报》(台湾),1996 年第 14
    期。
    梁静,《王绩的自适之道》,《晋阳学刊》2002 年第 4 期。
    廖仲安,《唐代文学繁荣的政治思想背景》,《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0 年第
    4 期。
    林金龙,《略论柳宗元与佛教的关系》,《孔孟月刊》(台湾),1996 年 12 月。
     172
    
    
    参考文献
    林启光,《罗隐的“十举不第”与晚唐科举》,《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1994 年第 2 期。
    林心治,《隋唐五代的巴蜀散文(二)·陈子昂散文简论》,《渝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0 年第 2 期。
    刘古卓,《一塌糊涂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浅谈晚唐小品文》,《中国文学研
    究》1999 年第 3 期。
    刘国盈,《孙樵与古文运动》,《北京师院学报》1983 年总第 42 期。
    刘国盈,《唐代古文运动产生的原因》,《文学遗产》1982 年第 2 期。
    刘国盈,《唐代古文运动和佛教》,《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2 年第 1 期。
    刘洪仁,《论韩柳杂文的思想成就》,《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88 年第 1 期。
    刘欢,《刘禹锡寓言诗创作特点探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 年第 3 期。
    刘志强,王广学,《形象生动讽刺深刻·柳宗元〈三戒并序〉欣赏》,《黑河
    学刊》2002 年第 2 期。
    勾承益,《晚唐杂文的社会背景》,《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1987 年第 4
    期。
    M
    马积高,《论柳宗元对唐代古文运动的贡献·兼论唐代古文运动》,《古典文
    学论文选》1984 年版。
    O
    欧阳敏,《唐代古文运动的意义》,《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 年第 3 期。
    P
    潘慧惠,《论罗隐及其诗文》,《文史哲》1995 年第 1 期。
    裴传永,《“箴”的流变与历代官箴书创作·兼及官箴书中的从政道德思想》,
    《理学学刊》1999 年第 2 期。
    彭恺奇,《寓言浅论》,《中国文学研究》1987 年第二期。
    彭玉平,《汉魏六朝论文主题的历史演进》,《安徽师大学报》1999 年第 3 期。
    彭玉平,《文体形态与文体研究的学术空间》,《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年第 1 期。
    S
    尚永亮,《论元和贬谪诗人的后期心态》,《文史哲》1991 年第 3 期。
     173
    
    
    参考文献
    沈国芳,《文体发展三律论》,《南京师大学报》1994 年第 4 期。
    沈开生,《皮日休同情农民和农民起义吗?·论皮日休的地主阶级立场》,《北
    方论丛》1982 年第 2 期。
    时运生,《中国古代的为官之道·古代“官箴”述论》,《人文杂志》1996 年
    第 6 期。
    孙昌武,《佛教与中国古典散文》,《文学遗产》1988 年第 4 期。
    孙昌武,《唐代“古文运动”与佛教》,《文学遗产》1982 年第 3 期。
    孙风态,《试论唐代古文运动与文学语言的创新》,《北方论丛》1986 年第 1
    期。
    T
    谭思健,林素君,《论〈三戒〉的意蕴真义与艺术匠心》,《江西教育学院学
    报》(社会科学)2002 年第 5 期。
    唐骥,《刘禹锡散文略论》,《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 年第 4 期。
    田耕宇,《古文运动与文学散文自觉之新解》,《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01 年第 10 期。
    陶新民,《唐代古文运动再审视》,《学术界》1997 年第 2 期。
    W
    王水照,《文体丕变与宋代文学新貌》,《中国文学研究》1996 年第 4 期。
    王祥,《初盛唐文的演变与古文运动》,《文学遗产》1987 年第 1 期。
    王运熙,《晚唐文学批评三题》,《文学遗产》1992 年第 5 期。
    王洲明,《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谈晚唐小品文》,《文史知识》1983 年第 8
    期。
    吴秋林,《论寓言的本质》,《贵州大学报》(社科版)1985 年第二期。
    吴相洲,《“文以明道”的内含与形成过程再探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1998 年增刊。
    X
    夏咸淳,《小品文巡礼》,《古典文学知识》1990 年第 4 期。
    谢汉强,《柳宗元与佛教》,《中国哲学史研究》,1983 年第 3 期。
    徐宏沛,《田园与酒:论王绩在现实脚镣下的灵魂之舞》,《邯郸师专学报》
    2003 年第 1 期。
     174
    
    
    参考文献
    Y
    阎永利,丁全贵,《韩愈对儒家文艺思想的强调与突破·论唐代古文运动的
    文艺思想基础》,《滨洲教育学院学报》1999 年第 3 期。
    颜瑞芳,《唐代古文家寓言之发展及其体类》,《国文学报》(台湾)1994 年
    第 23 期。
    尤力,《柳宗元寓言与先秦寓言的比较研究》,《云南社会科学》,1988 年第 6
    期。
    袁本秀,《唐柳宗元寓言作品初析》,《台中商传学报》(台湾),1994 年 6 月。
    云惟利,《小品散文类别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
    年第 2 期。
    Z
    张国俊,张瑞年《古文运动是形成艺术散文的运动·对唐宋古文运动的再认
    识》,《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年第 1 期。
    张明寿,《谈古代论说文》,《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9 年第 6 期。
    张泉,《魏晋论说文文论探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1 期。
    张锡厚,《陈子昂论略》,《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 年第 3 期。
    张啸虎,《论唐末小品文的锋芒与文采》,《求索》1984 年第 3 期。
    张玉顺,《也是匕首和投枪·论元结的杂文》,《临沂师专学报》1998 年第 1
    期。
    赵俊,《晚唐思想界三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1999 年第 6 期。
    赵俊英,《小品的艺术生命之我见》,《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
    年第 4 期。
    周须勇,《虚构故事:先秦诸子论说文的一种说理方式》,《安庆师院社会科
    学学报》1996 年第 3 期。
    朱刚,《王绩生平新考论》,《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 年第 3 期。
    朱国维,《柳宗元讽刺寓言成因探》,《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89 年第 1 期。
    朱文华,《文体问题新探》,《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年第 5 期。
    朱迎平,《唐代古文家开拓散文体裁的贡献》,《文学遗产》1990 年第 1 期。
    钟德恒,《唐末文人陆龟蒙及其作品》,《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 年第 4 期。
     175
    
    
    参考文献
    [西文论著]
    Arther Pollard,《Satire》,London:Methuen&Co Ltd,1970 年版(1978 年韩译版)
    C.Carter Colwell,《A Student’s Guide to Literature》,1968 年版(1992 年韩译
    版)
    John Macqueen,《Allegory》,London:Methuen&Co Ltd,1976 年版(1980 年韩
    译版)
    Kenneth K.S.Chen,《Buddhism in China A Historical Survey》,Princeton
    New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 年版(1991 年韩译版)
    M.H.Abrams,《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1981 年版(1995 年韩译版)
    Ronald Paulson,《The Fictions of Satire》,Biltimore:Johns Hopkins Press,1967
    年版(1992 年韩译版)
    Seymour Chatman,《Story and Discourse·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Corenell Univ.Press,1980 年版(1997 年韩译版)
    Victor H.Mair, 《 T’ang Transformation Texts:A Study of the Buddest
    contribution to the rise of vernacular fiction and drama in China》,Published by
    the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1989 年版。
    [韩文论著]
    安秉卨,《文体明辨考》,《语文学》(国民大学校语文研究所)1984 年第 3
    辑。
    河元洙,《唐代的进士科和士人研究》,汉城大学博士论文,1995 年。
    洪承直,《柳宗元散文文体别研究》,高丽大学博士论文,1992 年。
    黄埕喜,《皮日休诗文研究》,高丽大学博士论文,1995 年。
    金银雅,《刘禹锡寓言诗考》,《中国文学研究》2000 年第 20 辑。
    金越会,《中唐的文化运动和两次文学运动》,《中国语文学》2000 年第 35
    辑。
    金锺声,《先秦史传散文的文学体裁研究》,《中国语文论丛》,1995 年第 9
    辑。
    李章佑,《八十年代以后韩国的唐代文学》(中国语文学研究史长编),《中国
    语文学》第 22 辑。
    李章佑,《韩退之散文研究》,汉城大学硕士论文,1965 年。
    李锺汉,《韩愈散文分析研究》,汉城大学博士论文,1992 年。
    柳晟俊,《中国晚唐诗论》,蓝思想社,2003 年版。
     176
    
    
    参考文献
    南宗镇,《唐代文人短篇“传”研究》,成均馆大学博士论文,1997 年。
    朴璟实,《韩愈散文研究》,成均馆大学博士论文,1994 年。
    权锡焕,《先秦寓言研究》,成均馆大学博士论文,1992 年。
    权锡焕,《中国古代寓言诗研究》,《中国学论丛》1997 年第 6 辑。
    王梦鸥·李章佑译《文学概论》,明文堂,1992 年版。
    吴洙亨,《柳宗元散文研究》,汉城大学博士论文,1992 年。
    许世旭,《中国随笔小史》,乙酉文化社,1987 年版。
    许世旭,《中国小品文的性格》,《外大论文集》1980 年第 13 辑。
    俞炳礼,《中唐寓言诗研究》,《中国语文论丛》2000 年第 18 辑。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