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宋元词曲递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词、曲,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创作体裁,二者同属于曲牌体音乐文学,都同时包含着“文”与“乐”两种艺术形式,又同是长短句,本质极为相似。词曲在宋元之际前后递兴之时,发生了复杂的影响与交融。本文旨在研究宋元时期词曲概念、体制、风格等产生变化与互相影响的过程。
     本文除绪论外共分五章,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起,以及这项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创新性。随后,本文对研究对象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界定,一方面对词曲二者作了辨体工作,认为曲体本身的复杂性造成了传统词曲界限的模糊,曲体应当分为“剧套”、“散套”、“小令”三类分别与词确定界限;另一方面,本文梳理了词曲概念在历史上的变迁,认为词曲的概念原本指向同一种调牌体音乐文学,其后都经历了缩小与固定化,才成为今天文体意义上的词曲。绪论的最后,对前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已经取得的成果和一些可以推进的方面。
     第一章论述了调牌体音乐文学的产生与演进过程,认为杂言配乐歌辞的格律化和齐言声诗的杂言化,都是调牌体发生并成立的重要过程。词体成立之后,民间词部分仍然保持着俚俗与自由的本色在民间流传。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一些调牌体音乐文学的特点,如句内步节较传统诗歌趋于复杂、形成比较固定的长短句词格,押韵采取相对自由的方言入韵。而文人词却表现出了几个明显的演化方向。首先在声律方面,文人词突破了传统律诗的双音步节轻重循环结构,并发展出独特的“以字声配合音乐旋律”的独特创作方式;其次在文学风格方面,文人词走上了高度雅化之路,文体地位由“艳科”、“小道”逐渐提高。
     第二章论述了曲体中只曲的演化方向,认为曲体在调牌系统上基本继承了民间词,少数南北曲继承了文人词调。民间俚曲和民间词一脉相承,继续以自由和俚俗的特征在民间流传。同时文人运用已经相对成熟的词律对俗曲进行了体制律化和一定程度的文辞雅化,在某种程度上蹈袭了词体的进化之路。曲体的格律论对词律有一定程度的推进和细化,之后也反过来影响了词律理论。同时由于世风、创作目的等原因形成并保持了曲体自身的一些创作特色。
     第三章将名称或实质内容有关系的词曲调牌进行梳理,并以数据统计得出结论:南北曲并非骤然间凭空产生,而是继承于词调并自然地发生一些字句格、头尾方面的变化。这种变化并不是词曲之间的突变,而是调牌体音乐文学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的演变过程。只曲的曲牌是词牌的继续演变、发展。
     第四章从民间和文人阶层两条线路梳理了词曲递变史。民间有一些艺术形式,诸如诸宫调、唱赚、鼓子词、传踏、大曲、法曲、鼓吹、杂剧院本等,都是词曲递变过程中的桥梁式艺术。它们推动了曲调的连缀、成熟曲套的形成;将词曲引入说唱文学的表演中,使词曲成为叙事、代言的工具;将曲和舞蹈、表演等舞台艺术结合起来,使得“曲”有了和传统的“词”不一样的特征,推动了词曲递变。而在文人阶层,确实出现了词乐的消亡,文人在创作雅词的同时,也开始流行曲调的创作。
     第五章概述了词曲递变发生的原因,认为调牌体文学在说唱和戏剧表演中的运用是促进词曲递变的原因。首先,叙事促进了曲调的连缀和成熟曲套的形成;其次,叙事文学使得曲体必须保持一定的俚俗特征,从而和已经高度雅化的词体进一步分离;其三,叙事文学使得曲调拥有更加广泛的受众,取得流行音乐文学的地位。文章最后对词曲递变的过程进行了简要的概括。从四个方面梳理了词曲递变的过程,一是词曲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变化,二是词调系统从民间和文人两个层面汇入了曲调系统;三是词体在发展过程中格律化,以及曲体的格律论的发展;四是词的雅化导致其在文人阶层成为案头文学,而曲则保持了一定的民间性。总体而言,曲体是词体在新的时代,用于创作新的目的,并融入多种艺术形式后的进一步发展演化。
Ci and Qu are two important types in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The first one developed to a high level in Song Dynasty, and the second one also reached its heyday when Yuan Dynasty. Both of two are musician literature which use"qupai" to name the work, and they also use lyric with the different length, therefore they are the same basically. When the Ci and Qu were changing and succeeding in Song and Yuan Dynasty, they influenced and melted each other in a complex way. This thesis want to study the progress of the influence in the two types of literature in the aspect of conception, rules and style.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except the foreword. The foreword introduce the reason why this topic was selected, meanwhile the importance and novelty of this field of study. Afterwords, this thesis define the two object of study. On one hand, we distinguished the Ci and Qu. The complexity of Qu lead to the illegibility between the two types. Qu sh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kinds and compared with Ci separately. On the other hand, we arrange the change of conception of Ci and Qu on history. The conceptions of these two types of literature were pointed to the same musical literature. Afterwords they were narrowed and fixed and the conception of Ci and Qu today were still formed. In the last part of forewords we summarized the study of predecessor, and analyzed the achievements and some aspect which can be developed.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ed the progress of the appear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i. There are two important way of establishment of Ci. The first is lyric with sentences in different length formed rules, and another one is the lyric with the sentences in same length change to out of order. After the appearance of Ci, the folk work still maintained the features of free and rustic. In this course it formed some characteristics. For example, the rhythm of sentence became complex, the construction of sentences were fixed, and rhymed freely with dialects. At the same time, scholars'work has some obvious way to be developed. First it break though the traditional sentence construction of regulated verse and grew a create fashion to make word act in concert with music. Second, the scholars'Ci became elegant and got a high position in the literary world.
     The second chapter dissertated the develop orientation of single musical composition. The melody system of south and north Qu were inherited from folk Ci on the whole and very a few of them were inherited from scholar works. The popular Qu and folk Ci were derived from the same origin, and spread among the undergrowth people with the features of free and vulgar. At the same time, the scholars use the fledged rules of Ci to transform the folk Qu. As a result, the Qu follow the old road of Ci to form its own rules. Further more, the rules of Qu improved the existing rules, and influenced the regulation of Ci conversely. Simultaneously,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common practice and object, Qu maintained som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The third chapter compared the Qu Pai (the name of tunes)to related Ci Pai, and reach a conclusion that south and north Qu did not appearance groundlessly, but inherited from Ci and change in aspects of constructions of sentences and end or beginning. This change was not a sudden change, but a continuous, gradually progress in the change from Ci to Qu. The single melody of Qu was the continuance of Ci.
     The forth chapter arrange the two way of change and succession of Ci and Qu in scholar and folk group apart. There were some kinds of art among the people in south Song Dynasty. For example, Zhugongdiao, Changzhuan, Guzici, Chuanta, Daqu, Faqu, Guchui, Zaju and Yuanben and so on. All of these were bridge from Ci to Qu. First, they push forward the melody of Qu to combine and form a mature system of Taoshu. Second, they used the Ci melody to musical telling, and make the Ci and Qu to a manner of narrate and represent. Third, they integrated Qu to the dance art, performance art and other theatre arts, made Qu look differently from traditional Ci. Overall, these folk arts pushed the change from Ci to Qu. Meanwhile in the scholar group, the music of Ci disappeared and Ci became literature without music. Scholars started to take advantage of folk melody in circulation.
     The fifth chapter elaborated the reason why the Ci instead of Qu to become the popular musical literature. The use of Ci and Qu in musical telling and opera is the reason basically. Firstly, narrate made the Qu to be combined together to reach a enough length to tell a whole drama stroy. Secondly, narrate made Qu keep vulgar and as a result it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elegant Ci. Thirdly, telling story made Qu more popular. The end of this thesis summarized the course of the change from Ci to Qu in four aspects. First is the change of conception. Second is the melody inheritance from Ci to Qu. Third is the discipline conformation. Forth is the elegance and vulgarity way of Ci and Qu. In all, Qu is a new stag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i in new time, with new purpose and merged with various of arts.
引文
1(明)王世贞,《曲藻序》,《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5页
    2任中敏,《词曲通义》,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1页
    3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1吴梅,《词学通论》,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11页
    2(清)刘熙载,《艺概》,《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九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15页
    3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64页
    4俞为民,《曲调的产生与曲体的变异》,《南京社会科学》,2010(12),第128页
    1(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77页
    2(宋)洪迈,《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85页
    1(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从》,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562页
    2(明)杨慎,《升庵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27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639贝
    3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4夏征农等,《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15页
    5吴梅,《词学通论》,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1页
    6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416页
    7夏征农等,《辞海》,第3915页
    8刘熙载,《艺概》,《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九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15页
    9吴梅,《顾曲塵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1(清)刘熙载,《艺概》,第122页
    2卢前,《词曲研究》,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版,第85页
    1(明)何良俊,《曲论》,《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四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6页
    2同上
    3(明)梁辰鱼,《南西厢记叙》,俞为民、孙蓉蓉,《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475页
    4(明)王世贞,《曲藻》,《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四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5页
    5(明)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四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55页
    1王易,《词曲史》,中国文化服务社1948年版,第9页
    2(明)王骥德,《曲律》,第160页
    3(清)李渔,《窥词管见》,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49页
    4同上第550页
    5(清)谢元准,《填词浅说》,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2509页
    6(清)王士禛,《花草蒙拾》,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686页
    7(清)况周颐,《蕙风词话·广蕙风词话》,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54页
    8吴梅,《吴梅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第498页
    1王易《词曲史》,中国文化服务社1948年版,第20页
    2任中敏,《词曲通义》,第29页
    3韩非木,《曲学入门》,中华书局1948年版,第3页
    4王季思,《王季思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0页
    1郑骞,《景午丛编》,台湾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62页
    2俞平伯,《论诗词曲杂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455页
    3俞平伯,《湖楼小撷》,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19页
    4诸葛忆兵,《北宋末年俗词创作论略》,《北方论丛》1997(2),第75页
    5任中敏,《敦煌歌辞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71页
    6同上,第326页
    7同上,第254页
    8(宋)柳永,《乐章集》,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31页
    1(清)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唐圭璋编《词话从编》,第2461页
    2(明)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三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44页
    3严迪昌,《元明清词》,天地出版社1997年版,第92页
    4(明)王骥德,《曲律》,第122页
    5隋树森,《元人散曲论丛》,齐鲁书社1986年版,第107页
    1王力,《曲律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2郑骞,《景午丛编》,台湾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61页
    3(清)王奕清,《钦定词谱》,中国书店1983年版,第305页
    4应立本,《元散曲通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5俞平伯,《湖楼小撷》,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17页
    6吴梅,《吴梅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第498页
    1卢前,《词曲研究》,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版,第85页
    1刘永济,《元人散曲选》,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33页。
    1谢伯阳,《全明散曲》,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2196页。
    1(宋)洪迈,《容斋随笔》,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5年版,第106页
    2隋树森,《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04页。
    1(宋)张炎,《词源》,蔡桢《词源疏证》本,中国书店1985年据金陵大学文化研究所丛刊影印版,下卷第8页
    2(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40页
    3隋树森,《全元散曲》,汉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3年版,第868页
    4同上,第703页
    1同上,第756页
    2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66页。
    3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0页。
    1(宋)沈括,《梦溪笔谈》,胡道静《梦溪笔谈校证》,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32页
    2(宋)王灼,《碧鸡漫志》,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74页
    3(宋)黎靖德,《朱子语类》,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702册,第813页
    4(清)刘熙载,《艺概》,第115页
    5(宋)沈义父,《乐府指迷》,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280页
    6吴梅,《词学通论》,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10页
    1(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唐圭璋编.《词话从编》,第180页
    2(宋)徐孟莘,《三朝北盟汇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350册,第813贞
    3(宋)孟元老,《梦梁录》,王云五主编《从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190页
    4(宋)赵彦卫,《云麓漫抄》,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64册,第297页
    1(明)顾瑛,《制曲十六观》,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第2页
    2(明)王世贞,《曲藻》,《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四集,第25页
    3(明)王骥德,《曲律》,第55页
    4卢前,《元明散曲选》,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页
    1(清)刘熙载,《艺概》,邓云等注《词曲概经义概注释》,北京出版社1991年版,第85页
    2吴梅,《词学通论》,《民国丛书》第五编,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1页
    3傅璇琮、蒋寅,《中国古代文学通论·隋唐五代卷》,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0页
    1任中敏,《敦煌歌辞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9页
    2王力,《汉语诗律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8页
    3同上,第89页。
    4(清)叶申芗,《本事词》,《本事诗·本事词》,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35页
    5(明)杨慎,《升庵诗话》,丁保福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15页
    1(宋)沈义父,《乐府指迷》,唐圭璋编《词话从编》,第281页
    2任中敏,《词学研究法》,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32页
    3同上,第281页
    1(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498页
    2俞平伯,《论诗词曲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456页
    3(唐)刘禹锡,《刘禹锡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95页
    1杨栋,《中国散曲学史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7页
    2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3页
    3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集,第18页
    1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一集,第231页
    2芝庵,《唱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集,第160页
    3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一集,第232页
    1(南朝梁)姚思廉,《陈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306页
    1唐圭璋编,《全宋词》,第1397页
    2(明)何良俊,《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集,中国戏曲研究院1959年版,第6页
    3(明)王世贞,《曲藻》,《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集,第25、27页
    4(明)徐渭,《南词叙录》,李复波、熊澄宇,《南词叙录注释》,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5(明)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集,第25页
    6(明)黄周星,《制曲枝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集,中国戏曲研究院1959年版,第119页
    1(清)徐大椿,《乐府传声》,《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集,第150页
    2(清)李调元,《雨村曲话》,《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集,中国戏曲研究院1959年版,第7页
    3赵义山主编,《新世纪曲学研究文存两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337页
    4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58页
    5吴梅,《吴梅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第194页
    3梁乙真,《元明散曲小史》,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3、4页
    4同上,第5页
    5梁乙真,《元明散曲小史》,第6页
    1姚华,《曲海一勺》,舒芜、陈迩冬等选编《中国近代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684页
    2同上,第695、696页
    3姚华,《曲海一勺》,舒芜、陈迩冬等选编《中国近代文论选》,第697页
    1韩非木,《曲学入门》,中华书局1948年版,第3页
    2刘致中,《读曲常识》,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页
    3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3页
    1赵义山,《元散曲通论》,巴蜀书社1993年版,第6、7页
    2应立本,《元散曲通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1同上,第27页
    2俞为民,《曲体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00页
    3同上,第107页
    1任中敏,《词曲通义》,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1页
    2任中敏,《研究词乐之意见》,华东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研究室编《词学研究论文集1911-1949》,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14页
    3王易,《词曲史》,中国文化服务社1948年版,第5页
    4同上,第312页
    5任中敏,《散曲之研究》,《东方杂志》,1926年第23卷第7号,第91页
    6任中敏,《词曲通义》,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2页
    7同上,第2页
    1卢前,《元明散曲选》,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7、8页
    2(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76、277页
    1卢前,《词曲研究》,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版,第85页
    2卢前,《词曲研究》,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版,第101页
    3同上
    1蒋伯潜、蒋祖怡,《词曲》,世界书局1948年版,第88页
    2同上,第97页
    3同上,第129页
    4任中敏,《散曲概论》,任中敏编《散曲丛刊》,中华书局1931年版,第18页
    5同上,第23页
    6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69页
    7同上,第72页
    8罗忼烈,《词曲论稿》,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47页
    1王季烈,《螾庐曲谈》,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卷2第4页
    2隋树森,《元人散曲论丛》,齐鲁书社1986年版,第1页
    3隋树森,《元人散曲论丛》,齐鲁书社1986年版,第4页
    4同上,第5页
    5赵义山,《元散曲通论》,巴蜀书社1993年版,第114页
    6同上,第115页
    1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3页
    2任中敏,《词曲合并研究概论》,清华周刊第三十二卷第八期,第41页
    1任中敏,《敦煌歌辞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549页
    1任中敏,《敦煌歌辞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549页
    2王兆鹏、刘尊明等,《全唐五代词》,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803页
    3同上,第807页
    6任中敏,《敦煌曲校录》,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5年版,第70页
    7张金泉,《敦煌曲子词用韵考》,杭州大学学报,1981(9),第102页
    3王兴,《磁州窑诗词》,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65页
    4 同上,第87页
    1(唐)元稹,《元稹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54页
    2洛地,《律词之唱,“歌永言”的演化——将“词”视为“隋唐燕乐”的“音乐文学”是20世纪词学研究中的一个根本性大失误》,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5(1),第23页
    3王力,《汉语诗律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8页
    4王力,《汉语诗律学》,第89页
    1(清)李渔,《闲情偶寄》,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2(清)叶申芗,《本事词》,《本事诗·本事词》,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35页
    3(明)杨慎,《升庵诗话》,丁保福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15页
    4王兆鹏、刘尊明等,《全唐五代词》,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712页
    1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20-121页
    2(宋)张炎,《词源》,蔡桢《词源疏证》本.中国书店1985年据金陵大学文化研究所丛刊影印版,下卷第1页
    3(宋)李清照,《漱玉集》,王延梯注《漱玉集注》,山东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17页
    4任中敏,《唐声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页
    5(宋)沈括,《梦溪笔谈》,胡道静,《梦溪笔谈校证》,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32页
    1(明)胡震亨,《唐音癸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70页
    2(宋)李之仪,《姑溪居士文集》,宋集珍本丛刊本,线装书局2004年版,第27册,第89页
    4(清)方成培,《香研居词麈》,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页
    3(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323页
    1俞为民,《曲体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53页
    1松浦友久著,孙昌武、郑天刚译,《中国诗歌原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04页
    1张炎《词源》,蔡桢《词源疏证》本,下卷第14页
    2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5页
    3同上,第21页
    1(清)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2399页
    2(宋)张炎,《词源》,蔡桢《词源疏证》本,下卷第25页
    3(清)沈祥龙,《论词随笔》,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4052页
    1(宋)沈义父,《乐府指迷》,唐圭璋编《词话从编》,第281页
    2(清)俞彦,《爱园词话》,唐圭璋编《词话从编》,第400页
    1(唐)元稹,《元稹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54页
    2吴梅,《词学通论》,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3(清)王奕清,《钦定词谱》,中国书店1983年版,第3页
    2(清)万树,《词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4页
    1李清照,《词论》,王延梯注《漱玉集注》,山东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18页
    2张炎,《词源》,蔡桢《词源疏证》,下卷第8页
    3夏承焘,《唐宋词论丛》,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58页
    4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2475页
    1(宋)沈义父,《乐府指迷》,唐圭璋编.《词话从编》,第280页
    2(清)万树,《词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5页
    3(元)陆辅之,《词旨》,唐圭璋编《词话从编》,第341页
    4夏承焘,《唐宋词论从》,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6页
    1(清)万树,《词律》,第15页
    2(清)万树《词律》,第293页
    3(清)戈载《词林正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76页
    4(清)杜文澜《憩园词话》,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2855页
    5(清)万树《词律》,第381页
    1刘永济,《词论》,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07贞
    2(宋)张世南,《游宦纪闻》,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8页
    3张炎,《词源》,蔡桢《词源疏证》本,第9页
    1王力,《诗词格律》,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页
    2王兆鹏、刘尊明等,《全唐五代词》,第800页
    3(宋)沈义父,《乐府指迷》,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238页
    1(清)王奕清,《钦定词谱》,中国书店1983年版,第1252页
    2(宋)沈义父,《乐府指迷》,唐圭璋编《词话从编》,第283页
    3(清)杜文澜,《憩园词话》,唐圭璋编《词话从编》,第2856页
    4(清)王奕清,《钦定词谱》,第1987页
    1(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王云五编万有文库本,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第40册第93页
    2夏承焘,《唐宋词论丛》,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页
    1(清)王奕清,《钦定词谱》,第1590页
    2(宋)周密,《草窗词》,知不足斋从书本,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1王国维著,施议对译注《人间词话译注》,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90页
    1(清)万树,《词律》,第64页
    2(清)戈载,《词林正韵》,第47页
    1鲁国尧,《语言学文集:考证、义理、词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98页
    2(清)毛奇龄,《西河词话》,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568页
    1(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王云五编万有文库本,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第40册第108页
    2鲁国尧,《鲁国尧自选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38-140页
    3王力,《汉语诗律学》,第684页
    4鲁国尧,《鲁国尧自选集》,第138-140页
    5鲁国尧.《鲁国尧自选集》,第148页
    1(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6页
    2(清)沈雄,《古今词话》,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773页
    3(清)杜文澜,《憩园词话》,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2858页
    4(宋)李清照,《漱玉集》,王延梯注《漱玉集注》,第118页
    1(清)杜文澜《憩园词话》,唐圭璋编《词话从编》,第2855页
    2(清)周济,《宋四家词选》,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页
    1(清)戈载,《词林正韵》,第70页
    2(清)张侃,《拙轩词话》,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190页
    3(宋)姜夔,《白石道人歌曲》,万有文库本,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59页
    4吴梅,《词学通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1(宋)张炎,《词源》,蔡桢《词源疏证》本,下卷第56页
    2(宋)陈师道,《后山诗话》,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11页
    3(宋)魏泰,《东轩笔录》,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2页
    4(宋)张舜民,《画墁录》,《吕氏杂记·画墁录》,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0页
    1(宋)陆游《陆放翁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80页
    2吴熊和《吴熊和词学论文集》,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3(宋)管鉴《养拙堂词》,《四印斋所刻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791页
    4(宋)吴曾,《能改斋漫录》,第498页
    5(宋)黄庭坚,《山谷词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38页
    1同上,第31页
    2(宋)李之仪,《姑溪居士前集》,《宋集珍本丛刊》本,线装书局2004年版,第27册,第90页
    3(宋)吴文英,《梦窗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26-127页
    4(宋)张炎,《山中白云词》,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5(宋)吴垧,《五总志》,知不足斋从书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14页
    6(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547页
    1(宋)叶梦得,《避暑录话》,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9页
    2(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十册,第41页
    3(宋)苏轼,《苏轼词》,万有文库本,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26页
    4(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496-497页
    5(宋)张炎,《词源》,蔡桢《词源疏证》本,下卷第1页
    1(清)王奕清,《钦定词谱》,第348页
    2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652页
    3(清)王奕清,《钦定词谱》,第209页
    1(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0139页
    2(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77页
    3(宋)杨湜,《古今词话》,唐圭璋编《词话从编》,第45-46页
    4(清)王奕清,《钦定词谱》,第1173页
    1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555页
    2同上,第2184页
    3(宋)王灼,《碧鸡漫志》,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109页
    4同上,第873页
    5同上,第853页
    6唐圭璋编,《全宋词》,第2183页
    1同上
    2(清)冯金伯,《语苑萃编》,唐圭璋编《词话从编》,第1777页
    3唐圭璋编,《全宋词》,第2176页
    1(清)查继超辑,《词学全书》,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93页
    2(宋)张炎,《词源》,蔡桢《词源疏证》本,下卷第1页
    1(宋)吴曾,《能改斋漫录》,第499页
    1(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180页
    2(宋)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13页
    3(元)元好问,《续夷坚志》,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2页
    4(宋)洪迈《夷坚志》,第689页
    5同上,第377页
    6同上
    7王兴《磁州窑诗词》,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79页
    3(宋)耐得翁,《都城纪胜》,第87贞
    4(宋)孟元老,《梦粱录》,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77页
    5(宋)沈义父,《乐府指迷》,唐圭璋编《词话从编》,第281页
    1(宋)王灼,《碧鸡漫志》,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84页
    2(宋)李清照,《词论》,王延梯注《漱玉集注》,第117页
    3(宋)沈义父,《乐府指迷》,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278页
    4同上,第83页
    5同上,第84页
    6同上,第84页
    7诸葛忆兵,《北宋文人俗词论》,文学遗产,1987(3),第43-51页
    1(清)宋翔风,《乐府馀论》,唐圭璋《词话从编》,第299页
    2(宋)黄庭坚,《黄庭坚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51页
    1(宋)曾慥,《高斋词话》,张思岩《词林纪事》,成都古籍书店1982年版,第184页
    2(宋)曾慥,《乐府雅词》,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页
    3叶嘉莹《灵溪词说续八——论柳永词》,《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2),第75页
    4金启华编,《唐宋词集序跋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65页
    5同上,第151页
    1(宋)沈义父《乐府指迷》,唐圭璋编《词话从编》,第278页
    2同上,第279页
    3(宋)张炎,《词源》,蔡桢《词源疏证》本,下卷第59贝
    4(唐)欧阳炯,《花间集序》,金启华编《唐宋词集序跋汇编》,第339页
    5(元)陆辅之《词旨》,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301页
    1(宋)张炎,《词源》,蔡桢《词源疏证》本,下卷第27页
    2胡云翼,《宋词研究》,中华书局1926年版,第178页
    3(宋)吴文英,《梦窗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4(宋)沈义父,《乐府指迷》,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280页
    5同上,第279页
    1王国维著,施议对译注,《人间词话译注》,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79页
    2(宋)沈义父,《乐府指迷》,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277-278页
    3(宋)张炎,《词源》,蔡桢《词源疏证》本,下卷第1页
    4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引夏敬观《手批东山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54页
    5(宋)周邦彦,《清真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页
    1(清)孟棨,《本事诗》,《本事诗·本事词》,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2页
    2(唐)李商隐,陆永品注,《李商隐诗选注》,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年版,第112页
    3(清)彭定求,《全唐诗》,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5983页
    4(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103页。
    1(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2384页
    2(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97页
    3(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4页
    4叶嘉莹,《南宋名家词讲录》,第70页
    5叶嘉莹,《南宋名家词讲录》,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5页
    1王国维著,施议对译注,《人间词话译注》,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59页
    1(宋)赵令峙,《侯鲭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9页
    2金启华等,《唐宋词集序跋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5页
    3(清)周济,《宋四家词选》,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4页
    1(宋)张炎《词源》,蔡桢《词源疏证》本,下卷第46页
    2(清)张惠言,《词选·续词选》,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1王国维,《人间词话》,施议对,《人间词话译注》,第28页
    1(宋)胡寅,《酒边集序》,金启华等编《唐宋词集序跋汇编》,第117页
    2(宋)王灼,《碧鸡漫志》,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85页
    1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作家出版社1954年版,下册第71页
    2(清)万树,《词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7页
    1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58贞
    2(元)脱脱等,《宋史》,第3356页
    3(宋)耐得翁,《都城纪胜》,《南宋古迹考》,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87页
    4(宋)周密,《武林旧事》,西湖书社1981年版,第107页
    5(明)徐渭,《南词叙录》,李复波、熊澄宇,《南词叙录注释》,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第15页
    1施蜇存,《宋金元词拾遗》,《词学季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9辑,第220页
    2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903页
    1蒋伯潜、蒋祖怡,《词曲》,世界书局1948年版,第52页
    2隋树森,《元人散曲论丛》,齐鲁书社1986年版,第5页
    3隋树森,《元人散曲论丛》,齐鲁书社1986年版,第101页
    1(宋)洪迈,《容斋随笔》,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5年版,第106页
    2隋树森,《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04页
    3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225页
    4任中敏,《词曲通义》,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5页
    5任中敏,《散曲之研究》,《东方杂志》1926年,第23卷第7号,第92页
    1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93页
    2俞为民,《宋元南戏史》,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第46页
    1(明)徐渭,《南词叙录》,李复波、熊澄宇.《南词叙录注释》,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第15页
    2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82页
    3钱南扬,《宋元戏文辑佚》,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11页
    4詹安泰编注,《李璟李煜词》,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5页
    5钱南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20页
    6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88页
    7钱南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第112页
    1唐圭璋编,《全宋词》,第29页
    2钱南扬,《宋元戏文辑佚》,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224页
    3王力,《曲律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4任中敏,《词曲通义》,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4页
    1(明)徐渭,《南词叙录》,李复波、熊澄宇,《南词叙录注释》,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版,第15页
    2(清)王奕清,《钦定词谱》,中国书店1983年据康熙五十四年内府刻本影印版,第855页
    3同上,第685页
    1(明)王世贞,《曲藻》,《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集,中国戏曲研究院1959年版,第27页
    2吴梅,《吴梅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第30页
    3蒋伯潜、蒋祖怡,《词曲》,世界书局1948年版,第66页
    1(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一集,中国戏曲研究院1959年版,第175页
    2同上,第176贝
    1芝庵,《唱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集,第160页
    1吴梅,《南北词简谱》,《吴梅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71页
    1(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齐鲁书社2007年版,第55页
    1(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一集,第213页
    2鲁国尧,《鲁国尧自选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17页
    1(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一集,中国戏曲研究院1959年版,第219页
    2(元)芝庵,《唱论》,《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一集,第160页
    3(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一集,第231页
    4(明)徐渭,《南词叙录》,李复波、熊澄宇《南词叙录注释》,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1(元)芝庵,《唱论》,《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一集,第160页
    2(元)虞集,《中原音韵序》,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一集,第174页
    1(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一集,第176页
    2同上,第237页
    1(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一集,第234页
    2(宋)张炎,《词源》,蔡桢《词源疏证》本,下卷第8页
    3(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集,第240页
    4(宋)张炎,《词源》,下卷第72页
    5同上,第73页
    1(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一集,第237页
    2同上,第235页
    3同上,第248-249页
    4(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一集,第240页
    5同上,第241页
    1同上,第255页
    2同上,第252页
    3吴梅,《吴梅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第269页
    1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27页
    2(明)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四集,中国戏曲研究院1959年版,第105页
    3同上.第106页
    1(宋)李清照,《词论》,王延梯注《漱玉集注》,第28页
    2(明)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一集,第110页
    3(清)戈载,《词林正韵》,第46页
    1(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一集,第143页
    2(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一集,第237页
    1(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一集,第173页
    1(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一集,第232-233页
    2任中敏,《散曲之研究》,《东方杂志》第二十四卷,第48页
    3同上
    1(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一集,第213页
    2同上,第175页
    3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176页
    1(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一集,第241页
    2同上,第247页
    3同上,第236页
    4夏承焘,《唐宋词论从》,第69页
    5(明)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四集,第114页
    1(清)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七集,中国戏曲研究院1959年版,第41页
    2吴梅,《吴梅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第32页
    3(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一集,第251页
    4吴熊和,《唐宋词通论》,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2页
    5刘永济,《词论》,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07页
    6洛地,《词乐曲唱》,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页
    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593页
    1(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一集,第232页
    2(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一集,第177页
    1卢前,《词曲研究》,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版,第101页
    2任中敏,《词曲合并研究概论》,《清华周刊》第三十二卷第十期,第32页
    1吴梅,《南北词简谱》,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2吴梅,《南北词简谱》,第10页
    1吴梅,《南北词简谱》,第21页
    1(清)王奕清,《钦定词谱》,第1109页
    1(清)周祥钰、邹金生编《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王秋桂编《善本戏曲从刊本》,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版,第4907页
    1(清)王奕清,《钦定词谱》,第854页
    1(明)毛晋编,《六十种曲》,中华书局1958年版, 第十册第2页
    1吴梅,《南北词简谱》,第260页
    2(宋)傅干,《注坡词》,巴蜀书社1993年版,第217页
    1吴梅《南北词简谱》,第547页
    1(元)脱脱等,《宋史》,第3355页
    1吴梅,《南北词简谱》第557页
    1吴梅,《南北词简谱》,第597页
    1吴梅,《南北词简谱》,第662页
    1吴梅,《南北词简谱》,第345页
    1(宋)王灼,《碧鸡漫志》,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84页
    2(宋)孟元老,《梦粱录》,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78页
    3(宋)耐得翁,《都城纪胜》,第87页
    1(宋)陈元靓,《事林广记》,中华书局1963年版,续集卷七
    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307页
    2于天池,《论宋代鼓子词》,《海南师范学院学报》,]999(4),第16页
    1(宋)王灼,《碧鸡漫志》,唐圭璋编《词话从编》,第98页
    1同上,第113页
    2(南朝)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16-622页
    3(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38页
    4(宋)王灼,《碧鸡漫志》,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100页
    5(宋)沈括,《梦溪笔谈》,胡道静《梦溪笔谈校证》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22页
    1(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21贝
    2(宋)张端义,《贵耳集》,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页
    3(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第476页
    4(宋)姜夔,《大乐议》,脱脱,《宋史》,第3052页
    5(宋)张炎,《词源》,蔡桢《词源疏证》本,下卷第6页
    6李训之,《两宋鼓吹歌曲考述》,《乐府学》第4辑,第43页
    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0页
    2(元)脱脱,《宋史》,第3356页
    3(宋)耐得翁,《都城纪胜》,第86页
    4俞为民,《南戏通论》,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8页
    5(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齐鲁书社2007年版,第330页
    1(元)芝庵,《唱论》,《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一集,第160页
    2洛地《诸宫调的“尾”》,《文学遗产》,1984(1),第103页
    3(宋)王灼,《碧鸡漫志》,唐圭璋编,《词话从编》,第104页
    4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吧,第46页
    1郑振铎,《宋金元诸宫调考》,《郑振铎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吧,第六卷第55页
    1洛地,《诸宫调的“尾”》,《文学遗产》,1984年(1),第101-107页
    1(明)洪梗编,谭正璧校注,《清平山堂话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卷三第157页
    2隋树森编,《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2-3页
    1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0页
    1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490页
    1(宋)周密,《齐东野语》,齐鲁书社2007年版,第125页
    2(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第330页
    3(明)杨慎,《升庵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70页
    1(宋)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第3318页
    2(明)顾起元,《说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96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557页
    3(明)杨慎,《升庵集》,第364页
    1(唐)段安节,《乐府杂录》,《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一集,第62-63页
    1(宋)沈括,《梦溪笔谈》,胡道静《梦溪笔谈校证》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78页
    2同上,第914页
    3(宋)张炎,《词源》,蔡桢《词源疏证》本,上卷第36页
    4孙光军,《词曲宫调乐理探微》,博士学位论文,第56-63页
    1(元)芝庵,《唱论》,《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一集,第160页
    2(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一集,中国戏曲研究院,1959年版,第224页
    1(元)芝庵,《唱论》,《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一集,第161页
    2(宋)汤衡,《于湖词序》,(清)张德瀛.《词徵》.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4157页
    3夏承焘,《唐宋词论丛》,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2页
    1刘崇德,《元杂剧乐谱研究与辑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2龙建国,《试论元杂剧的“套”及曲式特点》,《江西财金大学学报》,2007(4),第83页
    1(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061页
    2(宋)沈括,《梦溪笔谈》,胡道静《梦溪笔谈校证》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79页
    3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183页
    1(宋)张炎,《词源》,蔡桢《词源疏证》本,下卷第56页
    1(宋)杨瓒,《作词五要》,(宋)张炎,《词源》,蔡桢《词源疏证》本,下卷第73页
    2蔡桢,《词源疏证》,下卷第73页
    1王兆鹏、刘尊明编,《全唐五代词》,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73页
    2唐圭璋编,《令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11页
    3(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496-497页
    1(宋)陈师道,《后山集》,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据赵刻本校勘本,卷十七第3页
    2(宋)吴文英,《梦窗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26-127页
    3(宋)张炎,《山中白云词》,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页
    4同上,第98页
    1(宋)吴垧,《五总志》,知不足斋从书本,第13页
    2(宋)陆友仁,《研北杂志》,(宋)范成大,《石湖词校注》,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138页
    3(宋)张炎,《词源》,蔡桢《词源疏证》本,下卷第41-42页
    4同上,下卷第2页
    5孙崇涛、徐宏图,《青楼集笺注》,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173页
    1(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20年版,第286页
    2(元)戴表元,《剡源戴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20年版,第160页
    1(元)杨维桢,《东维子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古籍出版1920年版,第十一卷第2页
    2同上,第一卷第2页
    3(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齐鲁书社2007年版,第55页
    1(宋)周密,《武林旧事》,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91-92页
    2俞为民,《南戏的产生及其市民性》,《戏剧艺术》,2005(3),第80页
    (唐)崔令钦,教坊记,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宋)王灼,碧鸡漫志,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宋)洪迈,容斋随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宋)张炎,词源,蔡桢,词源疏证,北京:中国书店,1985
    (宋)沈括,梦溪笔谈,胡道静,梦溪笔谈校证,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宋)王灼,碧鸡漫志,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02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宋)沈义父,乐府指迷,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
    (宋)徐孟莘,三朝北盟汇编,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50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宋)孟元老,梦梁录,王云五,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
    (宋)李之仪,姑溪居士文集,宋集珍本丛刊本第27册,北京:线装书局,2004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南宋古迹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宋)陈师道,后山诗话,何文焕,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
    (宋)魏泰,东轩笔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
    (宋)张舜民,画墁录,北京:中华书局,1991
    (宋)吴垧,五总志,知不足斋丛书本,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80
    (元)虞集,道园学古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北京:中华书局,1985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宋)杨湜,古今词话,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
    (宋)洪迈,夷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1
    (宋)孟元老,梦粱录,北京:中华书局,1982
    (宋)曾糙,高斋词话,张思岩,词林纪事,成都古籍书店,1982
    (宋)曾糙,乐府雅词,北京:中华书局,1985
    (宋)赵令峙,侯鲭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
    (宋)胡寅,酒边集序,金启华,唐宋词集序跋汇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宋)傅干,注坡词,成都:巴蜀书社,1993
    (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3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宋)张端义,贵耳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
    (宋)姜夔,大乐议,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
    (宋)陆友仁,研北杂志,(宋)范成大,石湖词校注,济南:齐鲁书社,1989
    (宋)周密,武林旧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
    (元)芝庵,唱论,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元)夏庭芝,青楼集,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元)钟嗣成,录鬼簿,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元)陆辅之,词旨,唐圭璋,词话从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
    (元)元好问,续夷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5
    (元)杨维桢,东维子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20
    (元)杨朝英,朝野新声太平乐府,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明)朱权,太和正音谱,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明)徐渭,南词叙录,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明)李开先,词谑,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明)何良俊,曲论,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明)王世贞,曲藻,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明)王骥德,曲律,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明)沈德符,顾曲杂言,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明)徐复祚,曲论,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明)张琦,衡曲麈谭,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明)魏良辅,曲律,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明)沈宠绥,弦索辨讹,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明)沈宠绥,度曲须知,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明)吕天成,曲品,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北京:中华书局,1958
    (明)杨慎,升庵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27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明)顾瑛,制曲十六观,王云五,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
    (明)杨慎,升庵诗话,丁保福,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明)毛晋编,六十种曲,北京:中华书局,1958
    (明)洪梗编,谭正璧校注,清平山堂话本,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明)顾起元,说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96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明)臧懋循,元曲选,上海:世界书局,1936
    (清)李渔,闲情偶寄,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清)黄周星,制曲枝语,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清)毛先舒,南曲入声客问,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清)毛先舒,填词名解,(清)查继超,词学全书,北京:中国书店,1984
    (清)徐大椿,乐府传声,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清)李调元,雨村曲话,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集,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清)王德晖,顾误录,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清)刘熙载,艺概,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清)李渔,窥词管见,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
    (清)谢元准,填词浅说,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
    (清)王士禛,花草蒙拾,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
    (清)况周颐,蕙风词话·广蕙风词话,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清)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
    (清)方成培,香研居词麈,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页
    (清)沈祥龙,论词随笔,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
    (清)俞彦,爰园词话,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
    (清)王奕清,钦定词谱,北京:中国书店,1983
    (清)万树,词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清)杜文澜,憩园词话,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
    (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王云五,万有文库,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
    (清)毛奇龄,西河词话,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
    (清)查继超辑,词学全书,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清)张惠言,词选·续词选,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清)周祥钰、邹金生,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王秋桂,善本戏曲丛刊本,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8
    (清)戈载,词林正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
    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陈乃乾,曲苑,古书流通处石印本,1921
    吴梅,顾曲麈谈,上海:商务印书馆,1916
    吴梅,中国戏曲概论,上海:大东书局,1926
    吴梅,曲学通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
    吴梅,王卫民,吴梅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
    吴梅,南北词简谱,王卫民,吴梅全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吴梅,词学通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钱南扬,宋元南戏百一录,北京:哈佛燕京学社,1934
    钱南扬,元明清曲选,南京:中正书局,1936
    钱南扬,戏文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钱南扬,永乐大曲戏文三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
    任中敏,词曲通义,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任中敏,散曲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30
    任中敏,散曲概论,北京:中华书局,1930
    任中敏,敦煌曲初探,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
    任中敏,敦煌曲校录,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5
    任中敏,唐声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胡云翼,宋词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26
    卢前,词曲研究,上海:中华书局,1934
    卢前,中国戏剧概论,上海:世界书局,1934
    卢前,广中原音韵小令定格,上海:中华书局,1937
    卢前,读曲小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王易,词曲史,上海:神州国光社,1931
    王季烈,螾庐曲谈,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王季烈,孤本元明杂剧,上海:商务印书馆,1941
    邱琼荪,诗赋词曲概论,上海:中华书局,1934
    邱琼荪,白石道人歌曲通考,北京:音乐出版社,1956
    梁乙真,元明散曲小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赵景深,宋元戏文本事,上海:北新书局,1934
    赵景深,元人杂剧辑逸,上海:北新书局,1935
    赵景深,读曲随笔,上海:北新书局,1936
    赵景深,小说戏曲新考,上海:世界书局,1939
    赵景深,元人杂剧钩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
    赵景深,元明南戏考略,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
    赵景深,中国古典小说戏曲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周贻白,中国戏剧史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周贻白,中国剧场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周贻白,中国戏剧小史,上海:永祥印书馆,1945
    周贻白,中国戏曲论丛,北京:中华书局,1952
    周贻白,中国戏剧史,北京:中华书局,1953
    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徐慕云,中国戏剧史,上海:世界书局,1938
    蒋伯潜、蒋祖怡,词曲,上海:世界书局,1941
    韩非木,曲学入门,北京:中华书局,1948
    董每戡,中国戏剧简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49
    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50
    古本戏曲丛刊编委会,古本戏曲丛刊,上海:商务印书馆1954
    郑振铎,郑振铎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作家出版社1954年版,下册第71页
    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北京:中华书局,1955
    徐嘉瑞,金元戏曲方言考,修订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56
    姚华,曲海一勺,舒芜、陈迩冬,中国近代文论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夏承焘、吴熊和,读词常识,北京:中华书局,1962
    夏承焘,月轮山词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
    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隋树森,元曲选外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
    隋树森,全元散曲,北京:中华书局,1964
    隋树森,元人散曲论丛,济南:齐鲁书社,1986
    郑骞,从诗到曲,台北:中华书局,1961
    郑骞,景午丛编,台北:中华书局,1972
    唐圭璋,全宋词,北京:中华书局,1965
    唐圭璋、潘君昭,唐宋词学论集,济南:齐鲁书社,1985
    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
    唐圭璋,词学论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龙榆生,唐宋词格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龙榆生,词学十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1988
    龙榆生,词曲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俞平伯,唐宋词选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俞平伯,论诗词曲杂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俞平伯,湖楼小撷,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王鍈,诗词曲语辞例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刘永济,词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刘永济,选元人散曲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刘永济,微睇室说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王季思,元散曲选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
    王季思,全元戏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罗伉烈,诗词曲论文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
    罗忼烈,词学杂俎,成都:巴蜀书社,1990,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研究室,词学研究论文集(1949—197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研究室,词学研究论文集(1919—194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刘尧民,词与音乐,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
    顾学颉、王学奇,元曲释词(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顾学颉、王学奇,元曲释词(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王力,汉语诗律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王力,诗词格律,北京:中华书局,2000
    王力,诗词格律概要,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王力,曲律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刘致中、侯镜昶,读曲常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吴熊和,唐宋词通论,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施议对,词与音乐关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邵曾祺,元明北杂剧总目考略,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吕薇芬,全元散曲典故辞典,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85
    施哲存,词学名词释义,北京:中华书局,1988
    松浦友久,孙昌武、郑天刚译,中国诗歌原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
    金启华,唐宋词集序跋汇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俞为民,中国古代戏曲简史,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
    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孙崇涛、徐宏图,青楼集校注,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
    谢桃坊,宋词概论,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2年
    谢桃坊,中国词学史,成都:巴蜀书社1993
    谢桃坊词学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鲁国尧,语言学文集:考证、义理、词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鲁国尧,鲁国尧自选集,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
    洛地,词乐曲唱,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洛地,词体构成,北京:中华书局,2009
    杨栋,中国散曲学史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杨栋,中国散曲学史研究(续篇),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
    赵义山,新世纪曲学研究文存两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应立本,元散曲通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龙建国,诸宫调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俞为民,宋元南戏考论续编,北京:中华书局,2004
    俞为民,曲体研究中华书局,2005
    俞为民、刘水云,宋元南戏史,凤凰出版社2009年
    俞为民,孙蓉蓉,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合肥:黄山书社,2006
    俞为民,孙蓉蓉,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合肥:黄山书社,2007
    俞为民,孙蓉蓉,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合肥:黄山书社,2008
    俞为民,孙蓉蓉,历代曲话汇编(近代编),合肥:黄山书社,2009
    俞为民,中国古代曲体文学格律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2
    王兴,磁州窑诗词,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叶嘉莹,南宋名家词讲录,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傅璇琮、蒋寅,中国古代文学通论·隋唐五代卷,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
    钱南扬,宋元南戏考,燕京学报,1929(7):1381-1410
    任中敏,词曲合并研究概论,清华周刊,32(8):29-46
    任中敏,散曲之研究,东方杂志,23卷:91-118
    任中敏,散曲之研究(续),东方杂志,24卷:63-77
    任中敏,词曲合并研究概论,清华周刊,第32(10):31-43
    李训之,两宋鼓吹歌曲考述,乐府学,4辑:43-115
    张金泉,敦煌曲子词用韵考,杭州大学学报,1981(9):102-117
    叶嘉莹,灵溪词说续八——论柳永词,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2),75-87
    施蜇存,宋金元词拾遗,词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9辑:215-223
    洛地,诸宫调的“尾”,文学遗产,1984(1):101-107
    张惠民,论词曲递兴及其雅俗分流,汕头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4): 19-29
    季国平,北曲形成论——渊源篇,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3):36-57
    赵山林,,从词到曲——论金词的过渡型特征及道教词人的贡献,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3):69-72
    赵义山,论宋金俗词及其对元散曲的影响,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5):52-56,90
    诸葛忆兵,北宋末年俗词创作论略,北方论丛,1997(2),74-78
    梁扬,曲的起源新探,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78-82
    于天池,论宋代鼓子词,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4):15-22
    赵山林,金元词曲演变与音乐的关系,社会科学战线,2002(5):107-111
    陶然,论元代之词曲互动,浙江社会科学,2003(5):181-185
    赵维江,略论金元词的类曲倾向,齐鲁学刊,2003(3):111-114
    赵成林等,词曲传承关系刍议,江汉论坛,2003(6):86-89
    杨栋,冀南出土磁窑器物上的金元词曲,文艺研究,2004(1):第92页
    寒声,词曲同源不同流——兼论声诗、词乐、曲唱在中原衍进中的音乐文化,中国音乐,2005(4):31-38
    陈素香,论金元时期的词曲之变,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王昊,“词曲递变”初探——兼析“唐曲暗线说”和“唐宋词乐主体说”,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3):117-125
    俞为民,曲调的产生与曲体的变异,南京社会科学,2010(12),121-128
    俞为民,论宋词与南戏曲调的关系,第二届宋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560-577
    吕薇芬,从北曲格律看词曲渊源,文学遗产,2011(2):70-81
    张婷婷,论词乐及其体制对元曲的影响,临沂大学学报,2011(10):129-13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