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和谐社会的政治价值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经济决定政治,政治统领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与时俱进的新的政治价值的支持。研究和谐社会的政治价值,需要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下,立足国情,着眼未来,把握潮流,顺应大势,在多元主体的交往互动关系中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和谐社会的政治价值,正确揭示和谐社会政治价值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价值理论体系,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民主政治发展。研究和谐社会的政治价值,一方面可以继续丰富完善关于和谐社会政治价值问题研究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可以用以回答转型时期的中国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同时,通过对和谐社会政治价值问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为当前中国政治哲学关于政治价值问题的研究提供一种可以借鉴的视角。
     基于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的需求,论文对和谐社会政治价值研究对象的把握是一种哲学历史的和总体性的视角。研究的思路不是从自由、平等、民主等具体的政治价值观念范畴出发,而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政治哲学和价值哲学相结合的层面,在“合作的自由与秩序”的框架和坐标下探究这些具体价值观念背后的东西,揭示和谐社会政治价值的本质。基于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的需要,论文坚持普遍和特殊、历史和逻辑、抽象和具体相统一的原则,从共时态和历时态、事实性和价值性、应然性和实然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合法性与合理性等不同的向度,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价值观、辩证思维方法、结构功能分析方法、系统方法等不同层次的研究方法的有机统一,分析和谐和谐社会政治价值的内涵外延、特征功能、现状格局以及实现途径等。
     论文主要包括导论、正文(1-6章)和结语三大部分。
     导言主要说明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主要解决的问题和创新以及论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正文分为六章:
     第一章政治价值基本理论:分析政治价值的内涵、特征和基本范畴。
     第二章政治价值思想资源: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政治价值追求的分析和反思,分析和谐社会政治价值研究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主要包括西方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及克思主义的政治价值思想。
     第三章和谐社会政治价值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谐社会政治价值的内涵、功能、界限和取向。
     第四章和谐社会政治价值的分析维度:以现实的人作为和谐社会政治价值研究的根本出发点,从人性、自由、秩序、发展的四维向度分析和谐社会政治价值,指出和谐社会政治价值的人本属性、自由真蕴、秩序功用和发展旨归。
     第五章和谐社会政治价值的现状分析:现状格局分析,从政治价值资源、要素、结构、趋向的角度分析当代中国政治价值的现状,指出当代中国政治价值资源的并存性、政治价值要素的二重性、政治价值结构的多样性、政治价值趋向的转型性;发展路径分析,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价值的根本途径是,立足现实,“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西结合、为我所用”,走内部整合、外部借鉴和改革创新“三路并举”的路子;影响因素分析,指出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价值构建的因素主要有政治价值主体的多元性、政治价值客体的冲突性、政治价值选择的多样性。
     第六章和谐社会政治价值的实现途径:从政党善政、政府善治、公共行政和公民自治四个合作的方面指明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价值的根本途径。即(1)执政党要提升善政理念,明确角色定位,提高善政能力,讲求善政艺术,实现政党善政。(2)在治理理念上,实现从管治到善治的转变;在治理模式上,实现政府—市场—社会的互动;在治理方式上,实现从单向治理到网络治理的转变,实现政府善治。(3)树立公共理性,培养公共责任,践行公共德行,实现公共行政。(4)培育公民意识,发展公民社会,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发展公民社会的互动,提高公民自治能力,实现公民自治。政党善政、政府善治、公共行政和公民自治这四个方面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价值的四大支柱。其中,执政党善政是基础,政府善治是核心,公共行政是关键,公民自治是根本,这四个方面紧密联系,相互合作,互促互动,共同构成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价值的统一体。
Economy determines politics, politics leads the society. It is essential for us to study the political value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 in order to construct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in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 from traditional society to modern society. So we need to understand the political value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 deeply and accurately and construct the political value theoretical system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China's actual conditions under the guidance of basic theories of Marxism based on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in order to promote harmonious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democratic politics developing better. Only putting the political value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 in the contemporary visual field of Marxist philosophy and studying political value i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plural subject’s contacts inter-dynamic relation, could we grasp the trend and rules correctly of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rule of harmonious society so as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social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better. Studying the political value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 on one hand can continue enriching and improving the theoretical achievement regarding the political value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 on the other hand can be used to answer the realistic problem faced in the transition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 construc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provide a new different visual angle on thinking and studying method of China political philosophy that can draw lessons from about political value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the demand for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social practice, the assurance to the value research object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 and politics of the thesis is a kind of philosophy history and comprehensive visual angle. The studying method is not confined to concrete political values categories such as freedom, democracy, justice, etc., but based on the aspect of philosophical history and comprehensive visual angle based on historical philosophy of Marxism combined with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value philosophy, which try hard to deeply probe into the essence behind these concrete values and fined the original real meaning and value existing in harmonious society’s politics. Based on the need of research object and research purpose, the dissertation analyze the essential meaning, characteristics, functions, demarcation line, current situation on politics value of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route to realize it. The dissertation includes three main parts, ie. the introduction, the body part (chapter 1-6) and the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part explains the cause to select title,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the thinking model, the research approach, the problem to be solved, the innovation, and the value and meaning of the dissertation. The first chapter points out the inten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basic Categories of the political value. The second chapter investigate the political value thoughts which can be useful and absorbed for research on political value of harmonious society through analysis and introspection on political value thoughts resources pursued in the human history development including wester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the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in China, Marxism political value thoughts, and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the foreign political value and China’s political value. The third chapter points out the intension, function, demarcation line, tendency of the political value of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The fourth chapter analyze the political value of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from the four-dimension of human nature, freedom, order, development, and point out the essence of human nature, freedom attribute, order function and developing purpose, and then expound the value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s politics is to realize the inter-dynamic equilibrium development between freedom and order. The fifth chapter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a's political value from the angle of political value resource, elements, structure, tendency, and points out the three methods for China to develop political value of harmonious society, ie. combining the domestic political value resource,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foreign political value and practicing the way to reform and innovate. The sixth chapter points out the basic route for China to realize the politics value of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from four aspects, ie. the party charge of the state power, the government, the civil public servant and the citizen, which is the Communist Party’s good at running a country and making good politics, the government’s good at management,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the citizen's autonomy regarding as four pillars to realize the political value of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引文
①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页。
    ①[美]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334-335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52页。
    ②[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462页。
    ①法学教材编辑部:《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43页。
    ②[荷兰]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72页。
    ④参见[美]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⑤[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36页。
    ⑥[英]休谟:《人性论》,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36页。
    ①[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4页。
    ②[法]卢梭:《爱弥尔》(下卷),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403—404页。
    ③[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页。
    ④姜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上册,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93页。
    ⑤[美]吉尔贝·希纳尔:《杰斐逊评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514页。
    ⑥《潘恩选集》,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43、233页。
    ⑦[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30页。
    ⑧[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4页。
    ⑨[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39页。
    ①《费希特著作选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374、281页。
    ②[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89页。
    ③[德]康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61页。
    ④[德]黑格尔:《历史哲学》,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89页。
    ⑤[英]边沁:《政府片论》,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55页。
    ⑥[英]约翰·密尔:《论自由》,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3页。
    
    ①参见[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册),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②[美]阿伦特:《人的条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5页。
    ③[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84页。
    ①[美]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②Kai Nielson,“Class and Justice”in Justice and Economic Distribution, Edited by Arthur and W.H.Shaw,Eng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Inc.,1978,pp.234.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3页。
    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5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7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07,108页。
    ①[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00页。
    ①马奇主编:《西方美术史资料选编》(下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3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6-167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7页。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58页。
    ③转引自胡伟、唐贤兴:《论政治》,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3页。
    ④[美]希尔斯曼:《美国是如何治理的》,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4页。
    ⑤[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731页。
    ⑥[美]伊斯顿:《政治体系》,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123页。
    ①转引自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页。
    ②《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08页。
    ③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页。
    ⑤《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1页。
    ⑥《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5-326页。
    ⑦《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4、16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9页。
    ②《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28页。
    ③胡伟、唐贤兴:《论政治》,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17页。
    ④参见李元书:《什么是政治》,《学习与探索》1997年第5期。
    ⑤高民政、徐琳:《政治科与艺术》,西安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页。
    ⑥关于“两种政治方式”参见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一编第一章第3-7页。摩尔根指出,人类的进步是从发展阶梯的底层开始的,一切政治形态都可归纳为两种基本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基础有根本的区别,先出现的第一种方式以人身、以纯人身关系为基础,我们可以名之为社会。……第二种方式以地域或财产为基础,我们可以名之为国家。……政治社会即由此而产生。政治社会是按地域组织起来的,它通过地域关系来处理财产和个人问题。……这一方式在文明民族中一直保持到今天。
    ⑦《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99-408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4-175页。
    ②《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03-804页。
    ③刘德厚:《重视对广义政治理论的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第59页。
    ④李景鹏:《权力政治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4页。
    ①刘德厚:《广义政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6页。
    ①刘德厚:《广义政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76版,第406页。
    ③阮青:《价值哲学》,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46页。
    ④王海明:《伦理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页。
    ①张方华:《政治的价值性与政治伦理诉求》,《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第41页。
    ②王岩:《政治哲学论纲》,《哲学研究》2006年第1期,第82页。
    ③[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30页。
    ④[英]迈克尔·欧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张汝伦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61页。
    ⑤[德]卡尔·施密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9页。
    ①蔡英文:《政治实践与公共空间——阿伦特的政治思想》,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20页。
    ②[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③参见张方华:《政治的价值性与政治伦理诉求》,《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第42页
    ④[美]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刘晓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⑤张方华:《政治的价值性与政治伦理诉求》,《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第42页。
    ⑥[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等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页。
    ①[美]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刘晓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21页。
    ①张金鉴:《政治学概论》,三民书局印行1979年版,第117-119页。
    ①[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11页。
    ②[美]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326页。
    ③参见刘彦:硕士学位论文《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政治价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作者对政治哲学视野下的人权、自由与平等、民主与法治、公平与正义等价值观念范畴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①参见刘彦:硕士学位论文《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政治价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②参见刘彦:硕士学位论文《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政治价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①参见刘彦:硕士学位论文《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政治价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②参见刘彦:硕士学位论文《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政治价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①参见刘彦:硕士学位论文《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政治价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①[美]约瀚·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2页
    ②参见刘彦:硕士学位论文《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政治价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③参见刘彦:硕士学位论文《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政治价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①参见刘彦:硕士学位论文《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政治价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48页。
    ③[美]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2页。
    ①参见刘彦:硕士学位论文《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政治价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②参见刘彦:硕士学位论文《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政治价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③参见刘彦:硕士学位论文《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政治价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80页。
    ②《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6页。
    ③[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3页。
    ④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199页。
    ⑤参见刘彦:硕士学位论文《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政治价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①参见刘彦:硕士学位论文《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政治价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②刘军宁:《从法治国到法治》,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第259页。
    ③参见刘彦:硕士学位论文《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政治价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①参见刘彦:硕士学位论文《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政治价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①参见刘彦:硕士学位论文《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政治价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①[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10页。
    ②参见刘彦:硕士学位论文《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政治价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③参见刘彦:硕士学位论文《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政治价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①参见刘彦:硕士学位论文《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政治价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①参见刘彦:硕士学位论文《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政治价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②[美]列奥·斯特劳斯:《政治哲学史》,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2页。
    ③参见刘彦:硕士学位论文《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政治价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①参见刘彦:硕士学位论文《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政治价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②参见刘彦:硕士学位论文《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政治价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①转引自《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5页。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69页。
    
    ①参见[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②马庆钰:《告别西西弗斯:中国政治文化分析与展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①参见刘彦:硕士学位论文《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政治价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②参见刘彦:硕士学位论文《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政治价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③参见刘彦:硕士学位论文《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政治价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①参见马庆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发展逻辑》,《政治学研究》1988年第2期。
    ①参见刘彦:硕士学位论文《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政治价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9页。
    ③参见刘彦:硕士学位论文《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政治价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2-163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4页。
    ①参见刘彦:硕士学位论文《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政治价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3页。
    ③参见刘军:《马克思的人本政治观与现时代》,《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4期。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1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7页。
    ③参见刘军:《马克思的人本政治观与现时代》,《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4期。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108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8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5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26-927页。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1-93页。
    ②参见刘彦:硕士学位论文《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政治价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1,8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②参见李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价值》,《探求》2005年第5期;栾亚丽:《论和谐社会的政治价值》,《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他们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涵的自由、平等、民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政治价值及其实现途径进行了论述。
    ③[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陕西人民出版2004年版,第1页。
    ④[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00页。
    ⑤[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54页。
    ⑥邓正来:《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30页。
    ⑦[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340页。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社2000年版,第230页。
    ②[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82页。
    ③参见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④参见亨廷顿:《第二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年版。
    ⑤《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7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48页。
    ②[美]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82页。
    ④[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页。
    ①胡锦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第28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70页。
    ②[美]大卫·施韦卡特:《超越资本主义》,宋萌荣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中文版序言第7页。
    ①参见[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4、313、277页。
    ①[美]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第16页。
    ①参见俞可平:《民主是个好东西——俞可平访谈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70页。
    ①[英]休谟:《人性论》(上册),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引论第6-8页。
    ②[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62页。
    ③转引自[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④参见陶富源:《人性的一般与特殊》,《探索》,2004年第2期。
    ⑤关于中西人性观的比较论述可以参见冒云辉、罗美珍、何鹏举的《古代中西方人性善恶论比较》(《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5年4月第12卷第2期);刘小年的《古代中西主流人性思想比较研究》(《船山学刊》2001年第1期);徐沂的《谈中西人性观的差异》(《贵州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王明霞的《西方人性善恶观的差异对和谐社会构建的启示》(《理论研究》2008年第2期);莫法有的《试论中西哲学史上人性论之差异》(《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第1期)等文章。
    ①参见张怀承:《论中国传统人性论的逻辑发展》,《中州学刊》1999年7月第4期,第74-7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②关于人性善恶观点的更多内容可以参见商炜的《人性善恶综论》(《高校社科信息》2001年第5期)。
    ①[意]马基雅维利:《君主论》,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80页。
    ①转引自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段德智译、陈修斋校,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82页。
    
    ①[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77页。
    ②[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8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9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93页。
    ④《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版,第669页。
    ⑤章海山:《善的发现——人性和道德》,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96页。
    
    ①《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24、7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3页。
    ③《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2页
    ④《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8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3页。
    ③关于人的合理需要的规定性、本质和结构等更多内容参见徐伟新:《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中央党校出版社1988年版。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0页。
    ①关于人性与法治的关系可以参见陈福胜:博士学位论文《法治的人性基础》,黑龙江大学,2004年;姜登峰:硕士学位论文《法治的人性分析》,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②关于人性与社会秩序的问题可以参见王志刚:《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良好社会秩序的人性根基》,吉林大学,2007年。
    ③周少来:《人性、政治与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8页。
    ①[美]斯蒂芬·L·埃尔金等:《新宪政论》,周叶谦译,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7、28页。
    ②参见冯秀军:《人性论:中国古代培育民族精神的原理与基点》,《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③关于人性与制度关系的更多内容,可以参见古红梅:硕士学位论文《人性与制度关系略论》,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薛艳丽:《人性与制度》,《理论月刊》2004年第1期;徐斌:《制度变革与人性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①Works of Thomas Hill Green.Vo1.3.cd. R L Nettle ship.London:Longmans.1888.370-371.
    ②关于自由的本质、特征和追求自由的合理性可以参阅周群的硕士学位论文《自由——人类活动的终极追求》,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①[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97页。
    ②[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北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6页。
    ③北京大学哲学系编:《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6页。
    ④北京大学哲学系编:《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09页。
    
    ①参见周群:硕士学位论文《自由——人类活动的终极追求》,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②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323页。
    ③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0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5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1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3-154页。
    ③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6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6页。
    ①[德]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5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6页。
    ③[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8页。
    
    ①参见周群:硕士学位论文《自由——人类活动的终极追求》,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②[德]弗洛姆:《逃避自由》,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333页。
    ③[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册),邓正来译,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5页。
    ①参见周群:硕士学位论文《自由——人类活动的终极追求》,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②[美]约翰·杜威:《人的问题》,傅统先、邱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9页。
    ③参见周群:硕士学位论文《自由——人类活动的终极追求》,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④高绍君:《意义与自由——一种人的超越性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⑤萨特认为人的本质就是由人类自己的自由意识和自由行动来创造和显现的,是人们自主选择的结果。关于萨特“存在先于本质”命题的更多内容可以参见舒江华:《浅议萨特的人性观》,《滁州师专学报》2002年12月第4卷第4期。
    ①李清安主编:《波伏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35页。
    ②[法]西蒙娜·德·波伏瓦:《第二性》,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序第25页。
    ③[英]伯特兰·罗素:《自由之路》,文联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
    ①关于“自我”之理论和研究可以参阅郭斯萍的博士学位论文《人性的超越——程朱理学之精神自我思想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56页。
    
    ①杨敏:《社会行动的意义效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31页。
    ②《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91页。
    ③蔡文辉、李绍嵘著,《简明英汉社会学词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13页。
    ④参见张闻显:《论法与秩序》,《法学评论》1988年第6期。
    ①[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9页。
    ②[英]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5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94页。
    ④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58页。
    ⑤李本森:《秩序、自由、道德一关于儒家思想与现代法律的若干思考》,《法学》1994年第2期。
    ⑥邹吉忠:《论现代社会的秩序问题》,《河北学刊》2002年第1期。
    ⑦邢建国、汪青松、吴麟森:《秩序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l972年版,第363页。
    ①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5页。
    ②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7、58页。
    
    ①[美]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97-29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9页。
    ③《马克忍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9页.
    ⑤《马充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页。
    ⑥《马充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94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1页。
    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3页。
    ①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与中国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①[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3页。
    ②哈耶克认为人类具有理性不及之处,自由秩序是自发生成的而不是人类理性构建之产物,参见哈耶克的《自由秩序原理》(或译作《自由宪章》),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③[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7页。
    ①[美]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55页。
    ②《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第188页。
    ①[美]S·N·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8页。
    ①关于发展与政治秩序的问题可以参见王先峰:硕士学位论文《发展与政治秩序论》,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②关于发展与政治秩序的关系,王先峰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发展与政治秩序论》(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中做了较好的分析。
    ①参见学习时报编辑部:《落日的辉煌——17、18全球变局中的“康乾盛世”》,中共中央到校出版社2001年版。
    ②参见王先峰:硕士学位论文《发展与政治秩序论》,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1页。
    ①参见李志勇:博士论文《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治文化转型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作者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政治文化的转型做了比较系统的分析。
    ①阮青:《价值哲学》,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197页。
    ①[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32页。
    ①参见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9页。
    ①《列宁选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611页。
    ②《列宁选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08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3页。
    ①参见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笫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①参见勾淑玲:《论现代化进程中政治价值的构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3期。作者对现代化进程中构建政治价值的根据、困境和途径做了分析。
    ①参见勾淑玲:《论现代化进程中政治价值的构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3期。
    ①参见勾淑玲:《论现代化进程中政治价值的构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3期。
    ②[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0页。
    ①参见勾淑玲:《论现代化进程中政治价值的构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3期。
    ①参见勾淑玲:《论现代化进程中政治价值的构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3期。
    ①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8页。
    ①参见俞可平:《善政:走向善治的关键》,《文汇报》2004年1月19日。
    ①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①参见田忠:博士论文《政党角色论——对中国共产党建设中一个基础性问题的学理探究》(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作者对政党角色问题作了比较系统全面的分析。此外,李智发的《试论善治模式与党的角色定位》(《新西部》2008年第4期)对当的角色问题也做了比较好的分析.
    ②王浦荀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64页。
    ③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216页。
    ④梁红:《西方政党制度理论简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7期。
    ⑤权伟太:《执政党论》,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⑥《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页。
    ⑦《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35页。
    ⑧王浦荀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65页。
    ⑨参见田忠:博士论文《政党角色论——对中国共产党建设中一个基础性问题的学理探究》,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①古德诺:《政治与行政》,王力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80页。
    ②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③参见田忠:博士论文《政党角色论——对中国共产党建设中一个基础性问题的学理探究》,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①参见田忠:博士论文《政党角色论——对中国共产党建设中一个基础性问题的学理探究》,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①参见周淑真:《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①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①《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34页。
    ②丹尼尔·贝尔:《技术轴心时代———后工业社会的来临》1999年版前言,《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3年第2期,第52页。
    ③参见高民政:《政治艺术论纲》,《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1期。
    ④《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87版,第56页。
    ⑤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9、31页。
    
    ①[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14-215页。
    ②[英]哈林顿:《大洋国》,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7-8页。
    ①参见王晓玲:博士学位论文《执政之善——执政能力的伦理维度》,中南大学,2007年。
    ②《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29页。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编译局,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1页.
    
    ①参见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②参见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①[美]查尔斯·沃尔夫:《市场与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年版,第34页。
    ②[美]查尔斯·沃尔夫:《市场与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年版,第113页。
    ③[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页。
    ①参见罗西瑙:《没有政府统治的治理》,剑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页;《21世纪的治理》,《全球治理》1995年创刊号。
    ②参见罗茨:《新的治理》,《政治研究》1996年第154期。作者详细列举了六种关于治理的不同定义:①作为最小国家的管理活动的治理,它指的是国家削减公共开支,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效益。②作为公司管理的治理,它指的是指导、控制和监督企业运行的组织体制。③作为新公共管理的治理,它指的是将市场的激励机制和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引入政府的公共服务。④作为善治的治理,它指的是强调效率、法治、责任的公共服务体系。⑤作为社会控制体系的治理,它指的是政府与民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互动。⑥作为自组织网络的治理,它指的是建立在信任与互利基础上的社会协调网络。
    ③参见库伊曼、范·弗利埃特:治理与公共管理.库伊曼等:《管理公共组织》,等萨吉出版公司1993年版。
    ④参见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3页。
    ⑤参见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⑥格里·斯托克(Gerry Stoker)对目前流行的各种治理概念作了一番梳理后指出,到目前为止各国学者们对作为一种理论的治理已经提出了五种主要的观点:①治理意味着一系列来自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公共机构和行为者。它对传统的国家和政府权威提出挑战,它认为政府并不是国家惟一的权力中心。各种公共的和私人的机构只要其行使的权力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就都可能成为在各个不同层面上的权力中心。②治理意味着在为社会和经济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存在着界限和责任方面的模糊性。它表明,在现代社会国家正在把原先由它独自承担的责任转移给公民社会,即各种私人部门和公民自愿性团体,后者正在承担越来越多的原先由国家承担的责任。这样,国家与社会之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界限和责任便日益变得模糊不清。③治理明确肯定了在涉及集体行为的各个社会公共机构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进一步说,致力于集体行动的组织必须依靠其他组织;为达到目的,各个组织必须交换资源、谈判共同的目标;交换的结果不仅取决于各参与者的资源,而且也取决于游戏规则以及进行交换的环境。④治理意味着参与者最终将形成一个自主的网络。这一自主的网络在某个特定的领域中拥有发号施令的权威,它与政府在特定的领域中进行合作,分担政府的行政管理责任。⑤治理意味着办好事情的能力并不仅限于政府的权力,不限于政府的发号施令或运用权威。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中,还存在着其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政府有责任使用这些新的方法和技术来更好地对公共事务进行控制和引导。参见格里·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1999年第2期。
    ①毛寿龙:《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8年版,第1页。
    ②参见俞可平:《善政:走向善治的关键》,《文汇报》2004年1月19日。
    ③参见俞可平:《中国治理评估框架》,《理论动态》2008年9月第1792期。
    ④[美]莱斯特·萨拉蒙:公民社会部门.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61页。
    ①[英]鲍勃·杰索普:《治理的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发展为例的论述》,《国际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第43-44页。
    ②[美]麦克尔·巴泽雷:《突破官僚制:政府管理的新愿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页。
    ③[美]查尔斯·福克斯:《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1页。
    ④[英]罗伯特·罗茨:新的治理.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91页。
    ①参见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及其批评》,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85页。
    ③关于善治与公民社会的更多内容,可以参阅于伟、李天博的《公民社会之与善治》(《前沿》2008年第7期),刘志平的《公民社会与政府善治》(《闽江学院学报》2004年12月第25卷第6期),黄湘莲的《公民社会、国家与善治》(《湖湘论坛》2007年第1期),俞睿、李姝姝的《治理与善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合作的基石》(《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等文章。
    ①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29页。
    ②通过社会网络的视角来研究社会互动是社会学新近兴起的一种理论方法。社会网络研究既是一种关于社会结构的观点,也是一套分析方法和技术。从社会网络研究发展的历史来看,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方法和隐喻到理论与实质的变化过程。齐美尔1922年在《群体联系的网络》一书中,首次使用了“网络”的概念。拉德克利夫·布朗在1940年第一次使用了“社会网络”的概念,他将社会结构定义为“实际存在的社会关系网络”。1954年,哈里·巴恩斯首次把社会网络的应用从隐喻转化为实际的分析研究。
    ③[美]詹姆斯·布坎南:《民主过程中的财政》,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3页。
    ④[英]罗伯特·罗茨:新的治理.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91页。
    ①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98-299页。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及其批评》,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2年版,第7页。
    ①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63页。
    ②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①[美]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354,356页。
    ②[美]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社会行动的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
    ③[美]弗朗西斯·福山:《公民社会与发展》,转自曹荣湘选编《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上海三联出版社2003年版,第72页。
    ④[美]J.斯蒂格利茨: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转自曹荣湘选编《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上海三联出版社2003年版,第115页。
    ⑤[美]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7,2页。
    ①[法]皮埃尔·德·塞纳克伦斯:治理与国际调节机制的危机.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41页。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及其批评》,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29页。
    ③[英]托尼·迈克鲁尔:走向真正的全球治理.陈家刚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1期,第36页。
    ①[美]查尔斯·泰勒:市民社会的模式.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①参见王晓玲:博士学位论文《执政之善——执政能力的伦理维度》,中南大学,2007年。
    ①Jeffry Reimam,Justice and Modern Moral Philosophy,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Prees,1990,p55.
    ②参见王晓玲:博士学位论文《执政之善——执政能力的伦理维度》,中南大学,2007年。
    ③[英]洛克:《政府论两篇》,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1页。
    ④[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9页。
    ⑤[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①See Arthur Ripsten,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Spring 2004, volume 32, p33.
    ②参见王晓玲:博士学位论文《执政之善——执政能力的伦理维度》,中南大学,2007年。
    ③[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53页。
    ④参见王晓玲:博士学位论文《执政之善——执政能力的伦理维度》,中南大学,2007年。
    ①参见王晓玲:博士学位论文《执政之善——执政能力的伦理维度》,中南大学,2007年。
    ②[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24一225页。
    ③[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24页。
    ④参见王晓玲:博士学位论文《执政之善——执政能力的伦理维度》,中南大学,2007年。
    
    ①参见王晓玲:博士学位论文《执政之善——执政能力的伦理维度》,中南大学,2007年。
    ②[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36页。
    ③[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37页。
    ①参见王晓玲:博士学位论文《执政之善——执政能力的伦理维度》,中南大学,2007年。
    ②[美]桑德尔:《政治自由主义及其局限性》,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65页。
    ①[美]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第四版,张秀琴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2页。
    ②[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丁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6页。
    ③参见王晓玲:博士学位论文《执政之善——执政能力的伦理维度》,中南大学,2007年。
    ①[德]马克斯·韦伯等:《学术与政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2页。
    ②参见王晓玲:博士学位论文《执政之善——执政能力的伦理维度》,中南大学,2007年。作者对执政责任的内涵、内容和实现机制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①参见王晓玲:博士学位论文《执政之善——执政能力的伦理维度》,中南大学,2007年。
    ②张康之:《公共行政中的责任与信念》,《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第80页。
    ①参见王晓玲:博士学位论文《执政之善——执政能力的伦理维度》,中南大学,2007年。
    ②[美]特里·L·库伯:《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47页。
    ③参见王晓玲:博士学位论文《执政之善——执政能力的伦理维度》,中南大学,2007年。作者对政府责任缺失的根源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
    
    ①参见王晓玲:博士学位论文《执政之善——执政能力的伦理维度》,中南大学,2007年。
    ②参见王晓玲:博士学位论文《执政之善——执政能力的伦理维度》,中南大学,2007年。
    ③金太军:《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
    ①参见王晓玲:博士学位论文《执政之善——执政能力的伦理维度》,中南大学,2007年。
    ②参见钱海梅:《论社会转型时期的责任政府》,《上海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③参见鲁彦平、肖娜:《略论责任政府及其在我国的实现》,《兰州学刊》2003年第6期。
    ④参见扶松茂:《责任政府与政府改革》,《学术论坛》2002年第1期。
    ⑤参见张淮定、涂春光:《论责任政府及其重建机制》,《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12期。
    ①刘祖云:《论公共行政责任存在的逻辑前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第47页。
    ②关于行政问责更详细的内容可以参见王晓玲:博士学位论文《执政之善——执政能力的伦理维度》,中南大学,2007年。
    ③参见王晓玲:博士学位论文《执政之善——执政能力的伦理维度》,中南大学,2007年。
    ④[英]洛克:《政府论》(下册),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260页。
    ⑤丁先存、夏淑梅:《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几点思考》,《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3期,第15-16页。
    
    ①参见王晓玲:博士学位论文《执政之善——执政能力的伦理维度》,中南大学,2007年。
    ②参见王晓玲:博士学位论文《执政之善——执政能力的伦理维度》,中南大学,2007年。
    ③参见王晓玲:博士学位论文《执政之善——执政能力的伦理维度》,中南大学,2007年。
    ①[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张成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0页。
    ②[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张成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3-204页。
    ③公共德行包含公共品德和公共行为两方面的含义,王晓玲在其博士学位论文《执政之善——执政能力的伦理维度》(中南大学2007年)中对公共品德的公共节操的内涵、表现和培育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
    ④[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张成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⑤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①[美]阿历克斯·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页。
    
    ①[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张成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1页。
    ②[美]潘恩:《潘恩选集》,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50页
    ③[美]潘恩:《潘恩选集》,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54页。
    
    ①参见王晓玲:博士学位论文《执政之善——执政能力的伦理维度》,中南大学,2007年。
    ②[美]侨治·弗雷德里克:《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1页。
    ③参见王晓玲:博士学位论文《执政之善——执政能力的伦理维度》,中南大学,2007年。
    ①[美]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37页。
    ①参见王晓玲:博士学位论文《执政之善——执政能力的伦理维度》,中南大学,2007年。
    ②[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71页。
    ③[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67页
    ④王晓玲在其博士学位论文《执政之善——执政能力的伦理维度》(中南大学,2007年)中对公共节操作为一种行政能力做了很好的论述,可以比照参阅增强对公共德行的了解和认识。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下),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9、450页。
    ①康有为:《官制议》,蒋贵麟等:《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十四),台北宏业书局有限公司1987,第115页。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马殿君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17页。
    ②参见梁莹:《公民自治精神与现代政治知识的成长》,《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7期。
    ③参见梁莹:《公民自治精神与现代政治知识的成长》,《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7期,第70页。
    ④[英]詹姆斯·布赖斯:《现代民治政治体》,张慰慈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0、134、80、624页
    
    ①参见梁莹:《公民自治精神与现代政治知识的成长》,《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7期,第70页。
    ②[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13-214页。
    ③[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53-353页。
    
    ①参见梁莹:《公民自治精神与现代政治知识的成长》,《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7期,第71页。
    ②[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80页。
    ③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63页。
    ④参见党的十七大报告
    ①参见黄湘莲:《从市民社会到公民社会》,《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9月第2卷第5期。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页。
    ②《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9-60页。
    ③参见黄湘莲:《从市民社会到公民社会》,《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9月第卷第5期。
    
    ①参见邓正来:《市民社会与国家——学理上的分野与两种架构》,《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3年第5期。
    ②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97、253、258页。
    ③俞可平:《马克思的公民社会理论及其历史地位》,《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第6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51、25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96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83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4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94页。
    ③[意]葛兰西:《狱中札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①[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汪辉等:《文化与公共性》,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25页。
    ②[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王晓珏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1990年版序言第29页。
    ③[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制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53-454页。
    
    ①[加]查尔斯·泰勒:《吁求市民社会》,汪辉等主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71页。
    ②Jean Cohen and Andrew Aroto,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Cambridge.The MIT Press.1992.pp.ix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253-257页
    ①高丙中、袁瑞军主编:《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②See Jean Cohen and Andrew Aroto, the Preface. 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1992.
    ③高丙中、袁瑞军主编:《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①吕鹏:《当代中国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研究中的结构、功能取向》,《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第3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84页。
    ②参见李熠煜:《当代中国公民社会问题研究评述》,《理论参考》2006年第2期。
    ①李熠煜:《当代中国公民社会问题研究评述》,《理论参考》2006年第2期,第56、57页。
    ①参见党的十七大报告
    ①[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服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①参见黄湘莲、朱红文:《公民社会、公民文化与善治》,《求索》2008年第8期,第95页。
    ②黄湘莲、朱红文认为,公民性一方面指在法律体系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也就是说,公民性被视为一种合法身份。另一方面,公民性涉及的是公民个体影响政治系统的能力,它意味着对政治生活的积极参与。参见黄湘莲、朱红文:《公民社会、公民文化与善治》,《求索》2008年第8期,第95页。
    
    ①《四书五经》,陈戌国点校,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513-514页。
    ②张金鉴:《政治学概论》,三民书局印行1979年版,第117页。
    ③[美]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刘晓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①[美]摩尔根:《古代社会》(下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56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3]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4]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5]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6]列宁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7]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8]孙中山文集[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
    [19]毛泽东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0]邓小平文选.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2]四书五经[M].长沙:岳麓书社,2002.
    [2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4]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2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26]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刘德福.中国大势[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2]刘德福.思考中国[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3]徐伟新.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8.
    [4]学习时报编辑部.落日的辉煌——17、18世纪全球变局中的“康乾盛世”[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5]阮青.价值哲学[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6]贾高建.三维自由论[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7]刘德厚.广义政治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8]王岩.中外政治哲学研究[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9]徐大同.现代西方政治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0]王引淑.中国传统政治哲学[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
    [11]匡萃坚.当代西方政治思潮[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2]王南湜.社会哲学[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13]杨明伟.政治哲学[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14]李连科.价值哲学引论[M].北京:商务出版社,1999.
    [15]李德顺、马俊峰.价值论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16]司马云杰.价值实现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17]俞可平.政治与政治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8]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9]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0]丁志刚.全球化对我国政治价值的挑战与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1]柏维春.政治文化传统中西方对比分析[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2]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M].上海:南开大学大学出版社,1992.
    [23]高民政、徐琳.政治科学与艺术[M].西安:西安出版社,1999.
    [24]李景鹏.权力政治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
    [25]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6.
    [26]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7]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28]卓译渊.法的价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29]章海山.善的发现——人性和道德[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30]王哲.西方政治法律学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31]杨金海.人的存在论[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32]刘军宁等编.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5.
    [33]冯亚东.平等、自由与中西文明[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34]高放.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
    [35]沈亚平.社会秩序及其转型研究[M].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36]谢庆奎.政治改革与政府创新[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37]曾峻.公共秩序的制度安排——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框架及其运用[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5.
    [38]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9]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40]林勋建.西方政党是如何执政的[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41]刘克崮等编.党政机构改革研究[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
    [42]卢先福等著.中国执政党建设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3]鲁品越.社会组织学原理与中国体制改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44]毛寿龙.政治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45]施雪华.政党政治[M].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3.
    [45]孙哲.权威政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7]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8]王长江、姜跃.世界执政党兴衰史鉴[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49]编写组:兴衰之路——外国不同类型政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50]周淑真.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51]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52]万俊人等.现代公共管理伦理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3]张康之.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4]马宝成.政治合法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5]江涛.公共哲学[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56]詹世友.公义与公器—正义论视域的公共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7]吴忠民.社会公正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1]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3] [古罗马]西塞罗.国家篇、法律篇[M].苏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 [英]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5] [英]约翰·洛克.政府论两篇[M].赵伯英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6] [英]边沁.道德立法原理[M].李永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7] [英]边沁.政府论片论[M].沈书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8] [英]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9] [英]霍布豪斯.自由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0][英]密尔.论自由[M].程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1][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蒋自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2][意]马基雅维里.君主论[M].潘汉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13][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14][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15][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6][法]卢梭.爱弥尔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17][法]托克维尔.美国的民主[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8][法]弗雷德里克·巴斯夏.和谐经济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9][美]潘恩.潘恩选集[M].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0][美]费希特著作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1][美]吉尔贝·希纳尔.杰斐逊评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8.
    [22][美]汉密尔顿.杰伊.玫迪逊.联邦党人文集[M].程逢如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3][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24][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25][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26][德]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7][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8][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9][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0][德]黑格尔.美学第l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1][英]格雷厄姆·沃拉斯.政治中的人性[M].朱曾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32][英]A.J.M.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M].夏勇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33][美]塞缪尔·享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34][英]约翰·麦克里兰著.彭淮栋译.西方政治思想史[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3.
    [35][美]戴维·波普诺著.社会学(第十版)[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6][美]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M].杨善华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37][美]希尔斯曼.美国是如何治理的[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38][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9][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钱永详等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0][美]伊斯顿.政治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41][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M].李柏光、林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2][美]罗伯特·达尔.民主理论前言[M].顾昕、朱丹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9.
    [43][英]迈克尔·欧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M].张汝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44][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M].盛葵阳.崔妙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45] [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46][美]霍顿·库利.人类本性和社会秩序[M].包凡一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47][英]F·A·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邓正来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
    [48][英] F·A·哈耶克.自由主义秩序原理[M].邓正来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
    [49][英]阿玛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50][英]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于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1][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52][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
    [53][美]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
    [54][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55][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56][德]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M].洪佩郁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57][德]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M].刘北成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8][美]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59][美]塞谬尔·P·享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
    [60][英]伯兰特·罗素.伦理学和政治学中的人类社会[M].肖巍等译.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61][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M].冯克利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62][美]科恩.论民主[M].李柏光、林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63][美]汉娜·阿伦特.论人的条件[M].竺乾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64][加]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M].刘萃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1.
    [65][美]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
    [66][美]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67][美]迈克尔·沃尔泽.正义诸领域[M].褚松燕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2.
    [68][美]约翰·罗默.社会主义的未来[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
    [69][美]约翰·罗默.在自由中损失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导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70][英]理查德·贝拉米.重新思考自由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71][英]布莱恩·巴里.正义诸理论[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72][英]安东尼·阿巴拉斯特.西方自由主义的发展[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73][英]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74][美]汤姆·L·彼彻姆.哲学的伦理学[M].雷克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75][美]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76][美]A·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万俊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77][美]迈克尔·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M].万俊人等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1.
    [78][美]詹姆斯·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79][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楚艳红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80][美]威廉·A·盖尔斯敦.自由多元主义——政治理论与实践中的价值多元主义[M].佟德志、庞金友译.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81][德]奥特弗利德·赫费.政治的正义性—法和国家的批判哲学基础[M].庞学铨、李张林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4.
    [82][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M].佟心平、王远飞译.北京:中央编译局,2002.
    [83][法]米歇尔·克罗齐耶、埃哈尔·非埃德伯格.行动者与系统——集体行动的政治学[M].张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84][日]作田启一.价值社会学[M].宋金文、边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85][美]伊安·夏皮罗等.政治的道德基础[M].张秀琴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6][美]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张磊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87][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彭和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8][美]特里·L·库伯.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M].姚建华等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
    [89][美]麦克斯·怀特公共行政合法性—一种话语分析[M].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90][英]戴维·米勒.社会正义原则[M].应奇译.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美]斯蒂芬·C·怀特.政治理论与后现代主义[M].孙曙光译.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91][美]奥斯特罗姆.帕克斯惠特克.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M].宋全喜、任睿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
    [92][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张成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谢庆奎.政治释义—关于政治涵义的再讨论[J].学科前沿,2001(4).
    [2]李元书.什么是政治[J].学习与探索,1997(5).
    [3]刘德厚.重视对广义政治理论的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
    [4]丁志刚.政治价值研究论纲[J].政治学研究,2004(4).
    [5]桑玉成.商红日.政治价值、意识形态和政治信仰——关于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基本问题的断想[J].政治学研究,2002(4).
    [6]王俊付、周健.浅析当代我国政治发展的政治价值取向[J].宁夏党校学报,2006(8).勾淑玲.论现代化进程中政治价值的构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3).
    [7]牟宗荣、王卫国.当代中国政治价值体系的构建维度[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8]李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价值[J].探求,2005(5).
    [9]虞崇胜、李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价值变迁的基本趋势[J].湖北社会科学,2008(9).
    [10]张方华.政治的价值性与政治伦理诉求[J].云南社会科学,2009(1).
    [11]王岩.政治哲学论纲[J].哲学研究,2006(1).
    [12]王岩.政治价值及其实践意义[J].道德于文明,2008(1).
    [13]葛荃.传统儒学的政治价值结构与中国社会转型论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14]邹吉忠.论现代制度的秩序功能[J].新华文摘,2003(4).
    [15]陈春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与社会正义[J].道德与文明,2005(4).
    [16]袁贵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J].哲学研究,2005(11).
    [17]俞可平.治理和善治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5).
    [18]肖文涛.论构建和谐社会的政府行政能力建设[J].中国行政管理,2005(5).
    [19]万俊人.从政治正义到社会和谐—以罗尔期为中心的当代政治哲学反[J].哲学动态,2005(6).
    [20]鲍勃·杰索普.治理的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发展为例的论述[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2).
    [21]张逸云.詹世友.从公共意志到公共理性—对西方政治伦理发展的鸟瞰式论述[J].江西社会科学,2006(3).
    [22]王眠.责任—现代行政管理学的核心范畴[J].中国行政管理,2004(4).
    [23]张文成.西方社会的新变化对政党的挑战[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1).
    [24]张康之.公共行政中的责任与信念[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3).
    [25]高兆明.多元社会的价值冲突与政治正义[J].江苏社会科学,2001(5).
    [26]郑慧.论平等的政治价值[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4).
    [27]周冠生.需要的系统观与自我社会价值实现说[J].心理学报,1995(3).
    [28]刘彦.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政治价值[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
    [29]杨梅.西方核心政治价值的逻辑展开[D].中国政法大学,2004.
    [30]李志勇.市场经济视野中的政治文化转型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
    [31]何中国.以和谐看待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
    [32]田忠.政党角色论——对中国共产党建设中一个基础性问题的学理探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
    [33]王晓玲.执政之善——执政能力的伦理维度[D].中南大学,2007.
    [1]Kai Nielson.“Class and Justice”in Justice and Economic Distribution. Edited by Arthur and W.H.Shaw. Engewood Cliffs.Prentice-Hall Inc..1978.
    [2]Michael Sandel. Morality and Liberal[M].The New Public,1984.
    [3]Michael Walzer. Spheres of Justice[M].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1993.
    [4]Amy Gutmann. Communitarian Critics of Liberalism[M].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1985.
    [5]Michael Sandel. Liberalism and the Limits of Justic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6]Stuart Hampshire. Liberalism.The New Twist[M].The New York Review,1993.
    [7]Samuel Scheffler. The Appeal of Political Liberalism[J]. Ethics, Volume 105,1993,(No 1).
    [8]Robert Bozick, Anarchy State and Utopia[M].New York.Basic Books,1974.
    [9]John Rawls. Public Liberalism [M].The New Public, 1994.
    [10]Berzakert. The philosophical Theory of the State.London,1920.
    [11]James Buchanan. The Theory of Public Choice.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72.
    [12]Donald.F.Kettl. Public Administration for Twenty First Century America.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s Hopkins Press.2002.
    [13]Harold.D.Lasswell. the Future of Political Science. New York.Atherton.1963.
    [14]Raymond Gess. Public Goods & Private Goods. Princeton and Oxford.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