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小组”政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小组”,是广泛存在于中国各级党政机关中以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名义存在的一种特殊组织模式,主要包括各级各类各种名称的领导小组、协调小组、工作组和部分委员会、办公室、指挥部等。“小组”是中国政治体系与政府过程中的特定名词和特有话语,是中国政治体制中若干个“特殊板块”之一。
     从比较的视角看,在许多国家的政府组织体系中,设置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已成为处理跨部门间协调事务以及临时性任务的普遍组织手段。国外政府组织体系中的协调机构,主要包括广义型协调机构、专项任务型协调机构、复合式协调机构、府际关系协调机构这四种类型。国外政府组织体系中的临时机构,其设置依据包括立法机关的有关法律法令、行政命令、以及法律授权和行政命令结合这三种来源;其类型包括下设于政府首脑直属机构、下设于最高执行机关、下设于部省厅三类;其组织结构特点是结构多元化和兼职化、规模小型化;其结局包括即行撤销、长期“法外”存在、经合法程序升格为常设机构。在政治建设较为成熟的国家,政府组织体系中的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一般数量较少、运作较为规范。这主要是源于它们政府横向间机构设置的“大部门体制”、政府纵向间职责配置的“职责异构”、机构的职责重心在于咨议、注重管理的制度化和程序性等因素。
     中国党政系统中的“小组”,数量繁多、种类繁杂。基于制度层面的静态分析,影响“小组”产生并长期存在的因素,主要包括政府横向间机构设置的“小部门结构”、政府纵向间职责配置的“职责同构”格局等结构性因素,“单任务—泛职能”的功能性因素,归口管理体制、分管型副职模式、会议决策制度等体制性因素;其类型包括:根据存在时限可划分为常设型、阶段型、短期型,根据职责内容可划分为党的“小组”、政的“小组”,根据权属关系可划分为职责同构型、权责自属型。基于技术层面的动态分析,“小组”的“中轴依附”的组织结构特点,“虚实结合”的存在方式,“倍量增减”的运行过程,这三个要素共同构筑了“小组”独具特色的运转系统。
     以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的专门性表述为契机,“小组”开始整体性地进入到政府机构改革的视野中来。“小组”既发挥着弥补常规治理手段、沟通并列机构间的信息联系、为决策形成做前期准备、组织保障决策实施等基本功能,是中国政府过程中诸项特有的体制优势和过程优势之一。但也存在着设置无据可依、“入口”控制不严,运行方式随意度过高,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撤销不彻底、“出口”管理失范等问题和纠结。
     从政府机构改革的总体布局设计出发,“小组”应与正式序列机构的改革保持协同性。未来“小组”保持良性运转的整体框架,可以设定为“一个思路”和“两个模块”:即在认识到“小组”的特殊性、摆脱“量化偏好”这两个改革的前提性思路确立基础上,从探索实行大部门体制改革、逐步限制“职责同构”这横纵向两个方位,以及量不设置实体性办事机构、充分利用日常会议制度这内外部两个维度,对其进行“规模控制”;从完善制度化管理、明晰职责定位、加强运行过程控制、健全监督体系等四个方面对其展开“运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小组”应逐步从一个“机构”过渡为一种“机制”,实现其在运行模式上的全面转型。
"Small Groups", is a particular organizational model which widespread in Chinese party and government organs at all levels on behalf of Organs for Deliberation and Coordination and Temporary Organs, mainly includes different kinds of names of the leading groups, co-ordination groups, the working groups at all levels and parts of the committees, offices, headquarters and others. "Small Groups" is the specific terms and specific words in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and governmental processes, but also one of a number of "special parts" in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From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 the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system of many foreign countries, setting up coordinating bodies and the temporary organs has become a universal means of organizing to deal with inter-departmental coordination affairs and temporary missions. The coordinating organs in government organizational systems of foreign countries, mainly include these four types of broad-based coordinating bodies, special task-based coordinating bodies, compound coordinating bodies and the coordinating bodies for inter-government relations. The temporary organs in government organizational systems of foreign countries, which set based on the relevant laws and decrees in accordance with legislature, executive orders, or legal authority together with executive orders, which types include three categories of under the heads of government directly body, under the highest executive body, or under the departments of ministries and agencies, which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diversity and part-time structure, alone with the scale of miniaturization, which outcomes include shall be revoked, the long-term existence of "extrajudicial", or upgrade to permanent body by the legal proceedings. In the states of develope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the coordinating and temporary organs in government organizational systems are generally less and operating more standard. This is mainly due to "giant department system" in horizontal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heterogeneous responsibility" in intergovernmental scheme, the center of responsibilities lies in consultative, and the emphasize of institutionalization-oriented and procedural management.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Small Groups" in Chinese party and government system. Through static analysis based on institution-level, the factors that producing "Small Groups" and making it exist for a long time, mainly include: the structural factors such as "small-sector structure" in horizontal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and "isomorphic responsibility" in intergovernmental scheme, the functional factor of "Single-task and the Pan function", and the institutional factors such as convergence case-management system, the model of deputies in charge of, the system of decision-making by meeting and so on. Their types include as following: they can be divided into a permanent type, stage-based type, or short-term typ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ime of existence, they also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Small Groups" of CPC, the "Small Groups" of administr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tent of responsibility, they still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type of "isomorphic responsibility" and the type of self-owned powers and responsibilities according to the affiliation. Through the dynamic analysis based on the technical-leve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named the "axis-dependency" in "Small Groups", the existence of "actual situation combined with", and the operation process of "the large amounts of increase and decrease", these three elements together take shape to a unique operating system of "Small Groups".
     To the special expression in the report at the 17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s an opportunity, "Small Groups" began to overall enter into the vision of government institutional reform. "Small Groups" not only plays an active role of making up for conventional treatment means, communicating horizontal information links between the parallel agencies, doing preparations for forming decision-making, and organizing and ens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ies, it is one of the unique institutional strengths and process advantages in Chinese governmental processes. But it has also brought in some negative effects such as there is no basis and the loose control for set, the arbitrary operation modes, imperfect supervisory and regulatory mechanism, not complete and non-standard abolitions.
     From the overall layout of government institutional reform, "Small Groups" should maintain synergies with the reform of formal sequence institutions. The overall framework of "Small Groups" to maintain healthy functioning in next steps, can be set to the "one idea" and "two modules": It means first to establish the two premise ideas of reform that understanding the specificity of "Small Groups", and breaking away the "quantitative preferences". Then through two directions of explor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giant department system" reform in horizontal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and breaking the "isomorphic responsibility" progressively in intergovernmental scheme, combined with from the two dimensions of trying not to set up offices of entities inside, and taking full advantage of the system of day-to-day meetings outside, to control the scales of "Small Groups". Simultaneously through four aspects of perfecting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oriented management, clearing position of responsibilities, strengthen the control of operation processes, and perfecting the supervision system to make its operation optimization. Based on those, the "Small Groups" should gradually transit from an "institution" to a "mechanism" to achieve its full transition in operational modes.
引文
[1]其具体组织形式包括各级各类各种名称的“领导小组、协调小组、工作组”,以及部分“委员会、指挥部、办公室”等。
    [1](美)范埃弗拉:《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陈琪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2页。
    [2]同上,第93页。
    [1]参见(美)杜鲁门:《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陈尧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2]参见(美)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
    [3]就已知的文献而言,朱光磊教授的论文“政府过程的学说与方法及其在中国的适用问题”(载《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是国内关于政府过程研究的第一项系统成果。
    [1]参见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2]参见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1]程同顺等:“当代中国‘组'政治分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2]参见谢庆奎等:《中国政府体制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
    [3]参见杨光斌:《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4]尹光华:“不断完善政府的协调机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国行政管理》,1994年第1期。
    [1]童宁:“地方政府非常设机构成因探析”,《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3期。
    [2]普永贵:“临时机构的负面功能及消解”,《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3]张剑松:“政府非常设机构改革需从失范走向规范”,《中国公务员》,1999年第2期。
    [4]邵德兴:“政府临时机构管理与行政效率”,《行政论坛》,2008年第1期。
    [5]邵宗海:“中共中央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定位”,《中国大陆研究》,2005年第3期;同时作者也出版了相关的研究著作:《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共决策机制--中共中央工作领导小组》,韦伯文化出版社,2007年。
    [1]吴晓林:“‘小组政治'研究:内涵、功能与研究展望”,《求实》,2009年第3期。
    [2]参见(美)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吴爱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1]程同顺等:“当代中国‘组'政治分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2]吴晓林:“‘小组政治'研究:内涵、功能与研究展望”,《求实》,2009年第3期。
    [3]Alice Miller,The CCP Central Committee's Leading Small Groups,The China Leadership Monitor,Fall 2008.
    [4]事实上,中共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于1981年恢复设置,而中共中央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建立于2000年,与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是“两块牌子,一套机构”,作者在这里将其误认为两个不同的“小组”;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管理政法工作的职能部门,列入中共中央直属机构序列,不能称其为一个“小组”。
    [1]程同顺等:“当代中国‘组'政治分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2]谢庆奎等:《中国政府体制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
    [3]韩冬:“非常设机构不应是‘非常权力'机构”,《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3期。
    [4]冯胜强:“非常设机构的规范化管理”,《行政论坛》,2004年第3期。
    [1]邵德兴:“政府临时机构管理与行政效率”,《行政论坛》,2008年第1期。
    [2]普永贵:“临时机构的负面功能及消解”,《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3]陈齐放:“非常设机构过多过滥亟待解决”,《继续教育与人事》,2001年第9期。
    [4]童宁:“地方政府非常设机构成因探析”,《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3期。
    [5]王立世:“对地方非常设机构的分析与思考”,《政府法制》,2000年第7期。
    [6]张剑松:“政府非常设机构改革需从失范走向规范”,《中国公务员》,1999年第2期。
    [7]刘同伯:“必须加强临时行政机构的财务管理”,《中国财政》,1991年第10期。
    [8]邹秉鸿:“不可忽视对临时机构的财务审计”,《江西审计与财务》,1999年第1期。
    [9]郁春笋:“要加强对临时机构的管理”,《中国监察》,2006年第5期;
    景凯等:“对临时机构的有效监管亟须加强”,《中国监察》,2006年第19期;
    侍作兵:“谨防临时机构财务管理和监督成盲区”,《中国监察》,2004年第8期;
    鲁南:“勿让临时机构成为监管盲区”,《中国监察》,2007年第6期。
    [1]尹光华:“不断完善政府的协调机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国行政管理》,1994年第1期。
    [2]董瑞丰:“精简议事协调机构发力”,《瞭望》,2008年3月31日。
    [3]冯胜强:“非常设机构的规范化管理”,《行政论坛》,2004年第3期。
    [4]普永贵:“临时机构的负面功能及消解”,《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5]陈齐放:“非常设机构过多过滥亟待解决”,《继续教育与人事》,2001年第9期。
    [6]邵德兴:“政府临时机构管理与行政效率”,《行政论坛》,2008年第1期。
    [1]刘同伯:“必须加强临时行政机构的财务管理”,《中国财政》,1991年第10期。
    [2]王立世:“对地方非常设机构的分析与思考”,《政府法制》,2000年第7期。
    [3]张剑松:“政府非常设机构改革需从失范走向规范”,《中国公务员》,1999年第2期。
    [1]关于“小组”的概念,这里部分参考了南开大学程同顺教授的研究成果,参见程同顺等:“当代中国‘组'政治分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1]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8-20页。
    [1]参见(美)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等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
    [1]朱光磊:“政府过程的学说与方法及其在中国的适用问题”,《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1]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17页。
    [2](英)马什等:《政治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景跃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57页。
    [3](美)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20页。
    [1]参见B.Guy Peters,The Structure of Government:Issues of Concepts and Theory,in Colin Campbell and B.Guy Peters,eds.,Organizing Governance:Government Organizations(Pittsburgh,PA: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1988).
    [1](美)彼得斯:《官僚政治》,聂露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8-169页;
    吴国庆:《当代各国政治体制--法国》,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67-68页;
    中央编办事业发展中心等:《世界百国政府机构概览》(中卷),北京出版社,2006年,第716页;
    吴志成:《当代各国政治体制--德国瑞士》,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41-242页。
    [1]中央编办事业发展中心等:《世界百国政府机构概览》(中卷),北京出版社,2006年,第602页。
    [1]中央编办事业发展中心等:《世界百国政府机构概览》(中卷),北京出版社,2006年,第830页;关于所有14个协调委员会的详细介绍,可参见捷克政府官方网站英文版(http://www.vlada.cz/en/default.htm)的相关内容。
    [2]中央编办事业发展中心等:《世界百国政府机构概览》(上卷),北京出版社,2006年,第189页。
    [1]中央编办事业发展中心等:《世界百国政府机构概览》(下卷),北京出版社,2006年,第1165-1166页;关于两个委员会的详细介绍可参见教育、科学和培训部官方网站(http://www.dest.gov.au/)的相关内容。
    [1](美)彼得斯:《官僚政治》,聂露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0页。
    [1]Peter Self,Administrative Theories and Politics(London:Allen and Unwin,1972),p.133-134.
    [2]参见(英)格林伍德等:《英国行政管理》,汪淑钧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
    [3]参见张志红:《当代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1]薛厉廉:《澳大利亚政府机构与文官制度》,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3-55页;
    金太军:《当代各国政治体制-澳大利亚》,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14-216页。
    [1]张紧跟:“当代美国地方政府问关系协调的实践及其启示”,《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第1期。
    [1]中央编办事业发展中心等:《世界百国政府机构概览》(中卷),北京出版社,2006年,第714页。
    [2]中央编办事业发展中心等:《世界百国政府机构概览》(中卷),北京出版社,2006年,第1047页。
    [1]金太军:《当代各国政治体制-澳大利亚》,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51-152页。
    [1]吴志成:《当代各国政治体制-德国瑞士》,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52-253页。
    [2]郑振宇:“西方国家中央政府中临时机构比较”,《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1]关于“大部门体制”研究的详细情况,可具体参阅朱光磊主编:《中国政府发展研究报告(第1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1]朱光磊等:“‘职责同构'批判”,《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张志红:《当代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1]朱光磊主编:《现代政府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17页。
    [1]朱光磊等:“从‘分管'到‘辅佐':中国副职问题研究”,《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3期。
    [1]朱光磊等:“‘职责同构'批判”,《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张志红:《当代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1]甘肃省委大力改进领导方式撤掉43个领导小组”,《中国青年报》,2004年4月2日。
    [2]“辽宁省委省政府拟撤销68个议事协调机构”,《时代商报》,2004年12月7日。
    [3]Brφdsgaard,Kjeld Erik.,Institutional Reform and the Bianzhi System in China.The China Quarterly.170:361-386.2002.
    [1]关于归口管理体制的详细介绍,可参见杨光斌:《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8-34页的相关内容。
    [1]参见朱光磊等:“从‘分管'到‘辅佐':中国副职问题研究”,《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3期;
    李利平:“中外副职设置模式的比较研究”,《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4期。
    [1]谢庆奎:《中国政府体制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第216页。
    [1]李岚清:《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92-93页。
    [1]张彬等:“从‘利益综合'环节入手深化中国政府过程研究--对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发展的一个技术性分析”,《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1]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53页。
    [1]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8页。
    [1]周振超:《当代中国政府“条块关系”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8页。
    [1]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9页。
    [2]童宁:“地方政府非常设机构成因探析”,《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3期。
    [3]程同顺等:“当代中国‘组'政治分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4]李岚清:《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287-288页。
    [1]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13页。
    [1]参见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第791-795页。
    [1]“农村改革需从4个方面快推进”,《中国新闻》,2008年10月8日。
    [2]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50页。
    [1]“行政改革基层看点”,《瞭望》,2007年第50期。
    [2]2009年1月,笔者跟随南开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策国家级教研团队”前往河北、浙江等地调研,在座谈期间部分兼任相关“小组”成员的地方官员均做出以上表示。
    [1]邮友兴:“中国应告别‘运动式治理'”,《同舟共进》,2008年第1期。
    [2]曹永贵:“临时机构的负面功能及消解”,《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朱光磊主编:《现代政府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72页。
    [1]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课题组:“职能整合与机构重组:关于大部门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1]朱光磊等:“大部门体制改革周年纪”,《中国报道》,2009年第3期。
    [2]具体详情可参见各省市机构改革方案。
    [1]朱光磊等:“‘职责同构'批判”,《北京人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2]“‘小金库'治理将在全国展开”,《人民日报》,2009年4月25日。
    [1]参见张志红:《当代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75页。
    [2]“地方机构改革不搞‘一刀切'”,《新京报》,2008年3月13日;“‘职责同构'问题必须改变”,《经济参考报》,2008年12月1日;“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提速”,《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3月31日。
    [1]“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凸显‘本地特色'”,《人民日报》,2009年5月20日。
    [1]关于这些改革方案的具体内容,可参见中国机构网(http://www.chinaorg.cn/)的相关报道。
    [2]“国务院清理议事协调机构专家期待‘立废'法定化”,《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4月28日。
    [3]周振超:《当代中国政府“条块关系”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55页。
    [1]“哈尔滨市全面清理规范市政府议事协调机构”,中国机构网,2008年8月31日。
    [1]朱光磊等:“党政关系规范化研究”,《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3期。
    [1]童宁:“地方政府非常设机构成因探析”,《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3期。
    1.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下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
    2.曹沛霖等:《比较政府体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
    3.陈红太:《当代中国政府体系与政治研究法》,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
    4.陈尧:《当代中国政府体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
    5.陈雪薇主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大事件和决策调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
    6.储建国:《当代各国政治体制--加拿大》,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
    7.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8.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9.高民政:《中国政府与政治》,黄河出版社,1993年。
    10.郭道久:《“以社会制约权力”--民主的一种解析视角》,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11.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12.何东君主编:《聚焦中国--改革开放30年重大事件回眸》,新华出版社,2008年。
    13.金太军:《当代各国政治体制--澳大利亚》,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
    14.冷溶主编:《共和国重大决策和事件述实》,人民出版社,2005年。
    15.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16.刘智峰主编:《第七次革命:1998-2003年中国政府机构改革问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7.李鹏:《市场与调控--李鹏经济日记》(上、中、下三册),新华出版社,2007年。
    18.李鹏:《众志绘宏图--李鹏三峡日记》,中国三峡出版社,2003年。
    19.李鹏:《电力要先行--李鹏电力日记》(上、中、下三册),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
    20.冷溶等主编:《邓小平年谱》(上、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
    21.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2.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23.彭森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重大事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24.乔耀章:《政府理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
    25.钱其琛:《外交十记》,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26.邵宗海:《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共决策机制》,韦伯文化出版社,2007年。
    27.王敬松:《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政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
    28.吴志成:《当代各国政治体制--德国瑞士》,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
    29.吴国庆:《当代各国政治体制--法国》,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
    30.谢庆奎等:《中国政府体制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
    31.谢庆奎:《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32.杨尚昆:《杨尚昆日记》(上、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
    33.杨凤春:《中国政府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34.杨光斌:《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35.袁晖等:《当代西方行政管理体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
    36.张广友:《共和国重大事件纪实》,新华出版社,2008年。
    37.卓越主编:《比较政府与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38.中央编办事业发展中心等:《世界百国政府机构概览》(上、中、下三卷),北京出版社,2006年。
    39.周振超:《当代中国政府“条块关系”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
    40.张志红:《当代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41.周志忍:《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
    42.朱光磊主编:《现代政府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43.朱光磊:《政治学概要(第三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44.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45.朱光磊主编:《中国政府发展研究报告(第1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1.(美)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
    2.(美)奥斯特罗姆等:《美国地方政府》,井敏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3.(英)白芝浩:《英国宪法》,夏彦才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
    4.(美)彼得斯:《官僚政治》,聂露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5.(美)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吴爱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6.(美)伯恩斯等:《民治政府--美国政府与政治》,吴爱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7.(美)杜鲁门:《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陈尧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8.(美)范埃弗拉:《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陈琪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9.(英)格林伍德等:《英国行政管理》,汪淑钧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
    10.(加)怀特:《加拿大政府与政治》,刘经美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英)黑格等:《比较政府与政治导论》,张小劲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12.(英)马什等:《政治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景跃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3.(美)汤森等:《中国政治》,顾速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14.(美)威尔逊:《国会政体:美国政治研究》,熊希玲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
    15.(美)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等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
    1.包雅钧:“政治过程研究的兴起及分析视角”,《东方论坛》,2006年第1期。
    2.陈齐放:“非常设机构过多过滥亟待解决”,《继续教育与人事》,2001年第9期。
    3.程同顺等:“当代中国‘组'政治分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4.童宁:“地方政府非常设机构成因探析”,《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3期。
    5.冯胜强:“非常设机构的规范化管理”,《行政论坛》,2004年第3期。
    6.韩冬:“非常设机构不应是‘非常权力'机构”,《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3期。
    7.景凯等:“对临时机构的有效监管亟须加强”,《中国监察》,2006年第19期。
    8.李利平:“中外副职设置模式的比较研究”,《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4期。
    9.李兴乾:“政府机构改革与中央政府管理模式变化”,《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2期。
    10.刘同伯:“必须加强临时行政机构的财务管理”,《中国财政》,1991年第10期。
    11.刘旭涛:“机构改革要解决‘同构'问题”,《中国改革》,1998年第6期。
    12.鲁南:“勿让临时机构成为监管盲区”,《中国监察》,2007年第6期。
    13.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课题组:“职能整合与机构重组:关于大部门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14.普永贵:“临时机构的负面功能及消解”,《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5.邵德兴:“政府临时机构管理与行政效率”,《行政论坛》,2008年第1期。
    16.侍作兵:“谨防临时机构财务管理和监督成盲区”,《中国监察》,2004年第8期。
    17.大敏等:“结构优化:政府机构改革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云南行政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18.邵宗海:“中共中央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定位”,《中国大陆研究》,2005年第48卷3期。
    19.王春城:“对非常设机构的财务监督检查不容忽视”,《财务与会计》,1991年第10期。
    20.王立世:“对地方非常设机构的分析与思考”,《政府法制》,2000年第7期。
    21.吴晓林:“‘小组政治'研究:内涵、功能与研究展望”,《求实》,2009年第3期。
    22.王伟:“我国地方政府非常设机构的‘合法律性'探析”,《决策探索(下半月)》,2007年第9期。
    23.王玉明:“谈政府机构改革的基本理论”,《理论探讨》,1999年第3期。
    24.王玉明等:“机构改革中的职能分析和职能配置”,《行政与法》,1999年第1期。
    25.萧冬连:“中国对外开放的决策过程”,《中共党史研究》,2007年第2期。
    26.谢庆奎:“中国政府与政治研究的现状、主题及未来发展”,《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27.杨春龙:“‘领导小组热'应降温”,《领导科学》,1998年第9期。
    28.杨文毅:“临时机构多的原因及清理对策”,《领导科学》,1995年第7期。
    29.尹光华:“不断完善政府的协调机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国行政管理》,1994年第1期。
    30.郁春笋:“要加强对临时机构的管理”,《中国监察》,2006年第5期。
    31.张彬等:“从‘利益综合'环节入手深化中国政府过程研究——对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发 展的一个技术性分析”,《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32.张剑松:“政府非常设机构改革需从失范走向规范”,《中国公务员》,1999年第2期。
    33.张梦中:“案例研究方法论”,《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1期。
    34.邹秉鸿:“不可忽视对临时机构的财务审计”,《江西审计与财务》,1999年第1期。
    35.左崇年:“撤不完的‘领导小组”',《党政干部学刊》,2004年第9期。
    36.周志忍:“机构改革应处理好八种关系”,《行政人事管理》,1998年第11期。
    37.周志忍:“我国行政体制的特征与政府职能优化”,《唯实》,1997年第6期。
    38.周志忍:“英国执行机构改革及其对我们的启示”,《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7期。
    39.郑振宇:“西方国家中央政府中临时机构比较”,《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40.朱光磊:“政府过程的学说与方法及其在中国的适用问题”,《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41.朱光磊等:“中国政府官员规模问题研究”,《政治学研究》,2003年第3期。
    42.朱光磊等:“党政关系规范化研究”,《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3期。
    43.朱光磊等:“‘规制--服务型'地方政府:定位、内涵与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44.朱光磊等:“‘职责同构'批判”,《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l期。
    45.朱光磊等:“从‘分管'到‘辅佐':中国副职问题研究”,《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3期。
    46.朱光磊等:“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六大关键问题”,《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47.朱光磊等:“回顾与建议:政府机构改革三十年”,《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1.Alice Miller,The CCP Central Committee's Leading Small Groups,The China Leadership Monitor,Fall 2008.
    2.Burns,E,Public Sector Reform and the State:The Case of China,Public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2001,24(4):419-436.
    3.Burns,E,Downsizing the Chinese State:Government Retrenchment in the 1990s,The China Quarterly,2003,(175):775-802.
    4.B.Guy Peters,Managing Horizontal Government:The Politics of Coordination,Public Administration Volume 76,Issue 2,Date:Summer 1998,p.295-311.
    5.Br(?)dsgaard,Kjeld Erik.,Institutional Reform and the Bianzhi System in China,The China Quarterly,2002.,170:361-386.
    6.Craig Matheson,Policy Formulation in Australian Government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Axes,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Volume 59,Issue 2,Date:June 2000,p.44-55.
    7.Jiang,X.R.,An Overview of the Reform of China's Administrative System and Organization and its Prospects,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1997,63(2):251-256.
    8.Kenneth Lieberthal and Michel Oksenberg,Policy Making in China:Leaders,Structures,and Processe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8.
    9.Sebastian Heilmann,From Local Experiment to National Policy:The Origins of China's Distinctive Policy Process,China Journal,Jan 2008 Issue 59,pl-30,30p,1 chart.
    10.Susan L.Shirk,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
    11.Tony Saich,Governance and Politics of China,New York:Palgrave Publishers Ltd,200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