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源之思”说的是对本源的思考,由于本源在海德格尔那里是境域生成性的,所以人们思考本源的方式也必须是境域生成性的。“诗性突围”说的就是海德格尔用境域生成性的思维来思考本源。对于这一点,我们将在与传统形而上学的比较中来进行说明。传统形而上学是用理性逻辑的方法来通达“本源”(即本体)的。他们认为的本体是固定的,是“万变不离其宗”的“一”,不具有境域生成性。而海德格尔则改变了表象思维的固化模式,而转变为一种非对象化的诗性思维,强调思维的境域生成性。思与境偕,思归属于境域。思要从境域之音中获得音信,思是对境域之音的回应。而最本源的境域是天地人神源初的相互归属性,是作为“之间”的命运。我们所说的境域不是一块由边界而来的区域,而是一种无边界的边界,它是我们所看到的边界的本源,是一种不可被表象的“广袤”,是一种生成,境域即生成之域,生成也即境域生成。“境域生成”命名的是一股聚集着的源初统一着的生成着的强力。而这种境域生成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作为“之间”的“命运”。境域生成就是命运的运作,就是亲密性,聚集性、归属性的运作,也是“一着一切”的运作。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的研究将最终通往对“命运之诗”的思考。“命运之诗”说的是命运本源的诗性生成,也就是说本源的发生是命运性的,而此一命运性的发生也就是诗性的生成。
     本论文主要是对海德格尔的存在之思与其存在之思的诗性方法以及由此而最终导向命运本源的诗性生成思想进行研究。其主要的研究路向就是以本源即诗性,以及命运即本源(也即本源的生成是命运性的、诗性的)为指针。将海德格尔的诗性突围界定为“境域生成”之指引,也即命运之指引。本文将海德格尔的研究分为上下两编,分别研究海德格尔的前后两个时期,在上编中主要研究其前期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其中主要以“境域指引”为路向进行研究。在后期主要以“境域间性生成”(即“中-道”)为研究路向,最终通向“命运之诗”的研究。其实这三者都可以在“命运之诗”的层面上达成一致。具体说来,在引论中主要介绍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再就是研究所用的方法和本论文的创新特色。在上编中主要对海德格尔的前期的思想及思维方式进行研究。而要研究海德格尔就必须明确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发展史”。为此,在第一章中,首先介绍了海德格尔的本源与传统的本体的差异,以及海德格尔的最重要的发现“本体论差异”。同时对海德格尔的本源的道境性与本源的诗性进行大体阐释,具有引领作用。在前期的研究中主要以境域指引与意义生成为主题,集中于《存在与时间》及其弗赖堡、马堡时期的讲座中。海德格尔在前期主要是用的境域指引的方法。而境域指引是海德格尔从现象学中结合解释学而发展起来的方法。因此,我们首先对境域指引进行了大概的介绍。由此,导入对时间与存在的关系的研究。海德格尔对存在与时间的关系的研究主要是从此在开始的,此在在世界之中存在,而此在的基本的组建结构就是操心,而操心的本真存在是决心,海德格尔通过对决心的分析便触及到了将在的时间之维,从而进入了时间性的阐释。而这一切都首先是开端于境域指引的方法。境域指引在海德格尔的世界分析,以及工具的使用分析,以及标志等等的分析中有极为明显的体现。境域指引以指向为牵引,因此已经是一种在有无之间的方法,具有了诗性。但由于前期过于单线化,所以境域指引的实行反而被从时间来阐释此在的线路所消弭。所以海德格尔便转向了后期的“境域间性生成”即“中-道”。而在海德格尔的三十年代有了转向,其实是对存在的进一步思考,有无之辩通向了对存在论差异的深化的道路。而海德格尔的思维是在与古希腊的对话之中进行的,因此,我们对海德格尔后期思维的关键词进行了指明。“自然”、“逻各斯”、“无蔽”、“命运”、“一”都是海德格尔后期思维中极为关键的用词,当然前期也有所涉及,但在后期的诗性思路中显得尤为明显。而要研究后期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我们自然离不开文学艺术。海德格尔结合文学艺术思考了存在之真理。海德格尔又结合存在之真理思考了文学艺术的本质,因此在文学艺术的本源的思考中,无疑可以说海德格尔是实现了原诗的转向。而要思考艺术就离不开真理,因此需要对真理的境域间性的发生方式进行介绍。在此思路上从境域间性的发生对海德格尔的艺术以及诗的本质进行研究。同时还涉及到其它一些与诗及艺术有关的问题,一并研究之。对于语言的研究除了本源的研究之外,特别对语言的方言的研究较为详细。海德格尔的思由追问存在变成了后期的倾听道说。由前期的紧迫,变为了后期的泰然任之与虚怀倾听,这都是诗性思维进一步诗性化的表现。海德格尔最终的思考是回到了存在的命运,这自然与荷尔德林的诗歌发生了共鸣。在对荷尔德林的诗歌的阐释中海德格尔在命运层面对存在进行了思考,同时把命运定位为存在的本源。因此,最后我们对海德格尔的命运之诗进行了研究。我们可以将海德格尔的后期有关从中-道的对诗学的研究更详细的介绍一下,因为这是海德格尔后期诗性思维的关键部分。
     关于海德格尔诗学方面的研究很多,各研究者从自己对海德格尔哲学的理解和阐释的不同角度对海德格尔哲学及其艺术、诗、语言等的本质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存在者的存在间性凸显。存在者的存在间性我们也称之为境域间性。境域间性是境域一体性的呈现方式。正像“隔”是为了“不隔”。我们把这种境域间性称之为“中-道”,中-道是实现大道一体性的运作方式。存在就是显现,但存在者的存在,也即存在者的显现是以“遮蔽”为前提的。存在就是从“隐”中走出来,而进入“敞开”之境,因此,本质的存在也即存在的存在是隐而不显的,存在的本性是“遮蔽”,真理的本质是非真理。“隐”之处在本文中将其读解为“境域”,可以引申出“存在整体”的意思。但海德格尔后来进一步从大道思了存在,他认为,存在具有有限性,人的存在是有限的,有限的存在使原本处于世界无限因缘整体中的此在极易“沉沦”于眼前的有限的境域,而遗失了无限的超越的“境界”。因此,海德格尔认为存在之思或真理之思应该从大道获得规定。“大道”实际也就是存在的混沌一体的“源境”。为了实现言说存在之不可言说的性质,海德格尔提出了“道说”的理论。海德格尔的道说实即“中-道”。又因为道说也就是大道的运作方式,而与大道是一体而不可分的,因此,大道其实也可以读解为“中-道”。中-道也就是“之间”的运作,也即”境生‘之间’”。“在场”的存在实际上是与无限的“不在场”也即“隐”的相互牵引中生成的,也就是在“中-道”中形成的。
     本文的“艺术中-道论”是沿海德格尔的思路进行观点论述及阐明的。其中以海德格尔的“艺术是真理在作品中的自行置入”为核心命题。主要以对物、作品、艺术、真理、人(创作者与保藏者)等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阐发其中的关于艺术、诗、语言在存在真理底部的一体关系。海德格尔的艺术之思主要围绕真理。在某种意义上,艺术之思也就是真理之思,它是以“在作品之中”为“缘在世界”的真理之思。与之相关的自然是“真理的中-道”(“真理的间性”)在作品中的“艺术中-道”(“艺术间性”)的发生。对存在之“非真理”,也即存在之“隐”的发现使海德格尔的艺术论中有了“大地”之维,从而使真理的发生有了“世界”与“大地”“之间”的“对生之维”。
     在“诗的本质论”部分,本文将结合其五个中心诗句以“中-道”思想对之进行论述阐明。点明诗是存在之真的词语性创建,是对真理中-道的创建。并对“人,诗意的栖居……”进行着重的论述,点明人类栖居“诗意”来自处于人神“之间”的诗人的对“神”之意的倾听,与对“民族之音”的解释的“词语性创建”。在其中也要涉及语言、诗、真理之间的关系而且还会突出其民族和历史色彩。并结合当代人的生存状况点明其“人,诗意的栖居……”对于现代人形成诗意生存方式及追求诗意生存状态的启发。
     语言的本质即本质的语言,即“道说”。道说也就是“之间”之运作,也就是“中-道”。诗思近邻,同为道说的方式;海德格尔对存在之“隐”的发现使其极为重视语言的“大地性”;存在离不开,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生成着的“关系域”,因此海德格尔极为重视“语言的关系性”。同时在其语言论中,我们将揭示其极富诗意色彩的结论“语言是存在之家”并对之从“中-道”存在论进行阐明。同时在其中又简略地总括了诗、语言、思三者之间的关系:诗与思是近邻关系,它们是亲密一体的,都是“语言之家”的“看家人”。“语言是存在之家”,语言在敞开澄明的同时,又对存在进行了遮蔽,这就形成了“说不可说”的具有佛学意味的话语方式。“本真的语言即道说”,大道之音原本就是在不可说与可说“之间”;“诗思近邻同为道说的方式”,诗使存在之思澄明,思使存在之诗超越,思诗合一才能达到倾听大道,付诸诗言的“境界”。大道的神秘运作即“道说”,道说也就是“显隐两重性”也就是“中-道”。“道说”乃本质的语言,道说作为切近与显示,要发为人言,从“不可说”变为“可说”,这就需要诗人与思者。诗人与思者处于“可说”与“不可说”的生存界面上。道说以诗思方式发为人言。因此,诗、语言、思在大道显隐一体运作的意义上是一体的,这就是海德格尔诗性之思的秘密——“中-道”,它是形而上学的语言观及诗思二离的思维及言说方式所无法澄明的。诗与语言及思息息相关,故而,在文中一并论之。
     除此之外,本文还以“境域生成”为“路标”追思了物的本源与诗性突围,以及技术与艺术的本源一体关系,并且对神学之神圣的本源及其诗性的追思进行了研究,最终通向命运之诗的道路。而命运之诗实即言说的是作为境域生成的命运境域的创生性。
     总之,本文通过对海德格尔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的研究力求对海德格尔的思想进一步接近,并最终在命运本源的层面上对海德格尔的诗性思维进行研究。本源之思说的是要听从本源而思,以本源的创生性方式来思,也即要听从命运之音而思;而诗性突围说的是命运自身对一切固定化、形式性的外在和内在僵化形态的自身解构以及自性化解。也就是说,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实际上是对将自身化入了命运之境,其实也就是命运之境借助于海德格尔之思与其诗性的思路与言路来获得自身的显现与发生。当然,任何研究都是一种阐释,都是一种解蔽,本论文也不例外。
The thinking of origin is thinking origin, and because the origin is horizon-rising, so the way of thinking it must be horizon-rising. Breaking out poeticly says that the way of thinking origin is horizon-rising. If we illustrate it, we should keep us in the comparative horizon with traditional meta-physics.The traditional meta-physics arrived at Being by the way of rational logic. They regarded the Being as fitting and never-changing“On”, and the“On”had no horizon-rising character. But Heidegger changed the way of metaphysics, and created a non-object poetic thinking way. He emphasized the horizon-rising character. Thinking is consistent with horizon, and thinking belongs to the horizon. Thinking should achieve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horizon, and thinking is the answering of it. And the original horizon is the inter-belonging of heaven-earth-God-human, is the destiny as“inter-”.The horizon that we speak of is not the region from field, but a region of non-region. And it is the original region, and a kind of extension, and a kind of forming. Horizon is the forming field, and the forming is the horizon rising.Horizon-rising is the name of a focusing and original forming power. And the horizon-rising is the destiny as“inter-“. Horizon-rising is the running of destiny, and the running of intimacy, focusing, belonging. It is the running of forming one from everything. The study of Heidegger’s thinking origin and breaking out poeticly will finally reach the thought of“Poetry of destiny”. The meaning of“Poetry of destiny”is that: destiny-origin’s happening is poetic, that is to say, the way of origin’s happening is of destiny, and the happening way of destiny is poetic.
     The paper’s topic is Heidegger’s thinking of Being and the poetic way of Being and the conclusion of poetic destiny-origin. The main research direction is the poetic-origin and destiny-origin(that is to say, the forming way of origin is destiny’s and poetic). And we will regard the breaking out poeticly as“horizon-rising”(direction of destiny).The paper will divide Heidegger’s research into two parts which study the thoughts of two stages of Heidegger. In the former stage, we will study his former Being thinking and breaking out poeticly in which we will begin our research on the direction of“horizon-direction”.In the latter stage, we will begin our research in the diretion of“inter-horizon-rising”(inter-ereignis), and at the same time, we will walk on the way of poetry of destiny. And the three parts can be formed into one on the level of“poetry of destiny”. Specificly, in the direction-conclusion, we will introduce the study condition of today and the sense, then we will introduce the way and charater of the paper.In the former part, we will start the research of thinking and the way of thinking of his former stage. So, we should make the ontological history clear. And we will introduc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reignis of Heidegger and the traditional Ontology and the most important Ontology difference that Heidegger found. At the same time, we will illustrate the character of Tao-horizon of origin and the character of poetic origin, and it has the role of direction. In the study of former stage, the research focus mainly on the topic of horizon-direction and sense-forming, which was started from Being and Time and the lecture of Freiburg and Marburg.
     The mian way of Heidegger in his former stage is horizon-direction, and it is developed from phenomenon and hermeneutic study. So, we should introduce the horizon-direction mainly firstly. Then we will study the relation of time and Being. The study of Being and time of Heidegger was started from Da-sein, and Da-sein is in the world, and the basic structure of Dasein is care, and the authentic care is determination. And Heidegger walked into the dimension of future of time by the analysis of the determination, and started the illustration of time. And all these are started from the way of horizon-direction.The horizon direction appears clearly in the analysis of world and the use of instruction and symbol etc. It is directed in the direction, so it is a way between the having and nothing, and it is a poetic way. But in the former stage, the one-line way of illustrating Dasein from time makes the carrying of horizon direction disappear. So Heidegger turned into the way of inter-horizon-rising(inter-ereignis) in his latter stage.
     During the 1930’s, Heidegger turned his thinking way to a new direction, and actually he still thought his Being deeply on the way of ontology difference (firstly, between having and nothing). And Heidegger’s thinking was on the way to the dialogue with the ancient Greek. So, we will study the key words of his latter thinking.Nature, Logos, Aletheia, Destiny, On were all Heidegger’s key words of his latter thinking. Of course, they were referred to during his former stage, but they appeared in his latter poetic thinking way. And we also need to study literature and arts for our research of Ereignis of thinking and breaking out poeticly. Heidegger thought the truth of Being connected with the literature and arts. Heidegger then thought the nature of literature and arts connected with the truth of Being, so, in the thinking of origin, Heidegger turned to the original poem. And to think art, we should think truth. So, we should introduce the way of inter-horizon of truth happening. And on the way of happening of inter-horizon, we will study the nature of art and poetry. At the same time, we will also study some other questions about poetry and art.
     On the studying way of language, we should also focus on the dialetic concretedly. Heidegger turned his thinking of seeking Being to listen to the Sage in his latter stage. From former urgent state to latter peaceful state is the appearance of poetic thinking. The ultimate thinking of Heidegger was to return to the destiny of Being, and it resonated with Holderlin’s poems. In the demonstration of Holderlin’s poems, Heidegger thought Being on the level of destiny, and he regarded the destiny as the origin of Being. So, we will study the poetry of destiny. We may introduce the latter poetry of Heidegger, since it wa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his poetic thinking.
     There have many researches on Heidegger’s poetry, every researcher begins his research about Heidegger’s points on essence of philosophy and arts、poetry、language from various aspects of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illustrating, and have attained different results.Seiend inter-sein appears, which we name it inter-Terrain. Inter-Terrain which we call“inter-ereignis”is the way appearing uni-Terrain, as“separating”for“non-separating”and is the way to uni-Ereignis. Being is appearing, but the Seiend’s being must be based on the premise of“covering”. Being appears from“covering”, and enters“disclosing”. Therefore, the essential Being(Sein’s Sein) is closing, and its essence is“covering”. So he said the essence of truth is un-truth.“Covering”can be regarded as“Terrain”, and it can also be explained as“Being entity”. But Heidegger shifted to Ereignis later, he thought the Being is finite, and man’s existance is also finite. The finite Being makes the human being easily“caught”by the facing infinite Terrain, then forget the infinite transcending“spiritual field”. So, Heidegger thought that being-thinking and truth-thinking must be disciplined by Ereignis. Ereignis is also the Being’s whole entity. In order to say unable-to-say Being , he put out the theory of Sage. Heidegger’s Ereignis can actually be called“inter-ereignis”. And because Sage is the moving way of Ereignis, and it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Being.So, it can be called“inter-ereignis”. Inter-ereignis is also the“inter-”moving, or it can be called“inter-terrain”.“Being”is actually shaped from its inter-acting with“covering”, which is the forming of“inter-ereignis”.
     The article discourses and illustrates the notion following the route of Heidegger’s thinking, which put out the core argument“Art is the truth putting itself in the work by itself.”And we will analyze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ing ,work, truth, man(including creator and keeper). And we also will illustrate the one whole body in the deep of Being truth. His thought of art follows the truth.To some extent, the thought of art is the thought of truth, which is regarded the“in-the-work”as its“being world”.And the related thing is naturally the happening of“the inter-ereignis of truth”(“inter-truth”) in the work by the way of“the art inter-ereignis”. The finding of the“untruth”of Being (“covering”of Being ) make Heidegger’s discourse of art have the dimension of“earth”, then appears the anti-rise dimension between the world and the earth that cause the happening of the truth.
     In the part of“on inter-ereignis of poetry”, the article will illustrate it with its five main sentences from the notion of“inter-ereignis”. It proves that poetry is the word-building of Being truth, and is also the building of inter-ereignis. And we will also discourse“Man lives in the way of poetry, which will disclose that the poetic way of inhabit stemming from the listening to God’s sound of the poet and the word-building explaining the nation’s sound. In which, we will also tou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language,poetry,and truth. And we will also emphasize its colour of nation and history. Then we will introduce the direction of modern man’s poetic living way and seeking poetic living state with the modern man’s living state and the sentence of“Man inhabits poeticly……”.
     The essence of language is the essential language, which is Sage too. Sage is the action of“inter-”, which also can be called“inter-ereignis”. Poetry is the neighbour of thought , which is the way of Sage; The finding of Being“uncovering”make him put emphasis on language’s“earth”character; Being can not escape from ,in some sence is“the relations’field”. So, Heidegger put emphysis on the“language’s character of relation”.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discourse of language, we will demonstrate the poetic conclusion of“Language is the homestead of Being”from the view of“inter-ereignis”Ontology. In the part, we will also sum up the three’s relation: poetry is the neighbour of thought, which is the close entity, and they are the gardener of the“language homestead”.“Language is the homestead of Being”, which opens Being and closing Being at the same time that forge the speaking way between speaking and unspeaking,which have the character of speaking of monk’s theory.“The true language is Sage”, which lies the“inter-”between speaking and unspeaking;“Poetry is the neighbour of thought, and they are all the way of speaking Sage”,and poetry illuminates the thought of Being ,and the thought makes the transcending of the Being poetry. The union of two build up the way to listening to Ereignis and the“spiritual field”of the poetry language. The mysterious moving way of Ereignis is Sage ,which is the“twofold character between appearing and disappearing”(inter-ereignis). Sage is the essential language, and Sage act as nahe and appearing, which needs spoke out from unspeaking to speaking by man, which also need poet and thinker. Poet and thinker lie in the inter-field of“speaking”and“unspeaking”. Sage turns into language by the way of poem and thinking. So, poetry, language, and thought are one whole body in the sense of twofold character, which is the secret of his poetic thinking—“inter-ereignis”,which cannot be illustrated by the metaphysical language and thinking and speaking way based on the separating between poetry and thought. Poetry is related with the language and thought, so, we discourse them together.
     Beside these, the paper will think the Being and breaking out poeticly of thing by the direction of horizon-rising, and the union of the technique and art. we will also study the origin of sanity of the theology, then we will arrive at the way of poetry of destiny. And the poetry of destiny is the creativity of horizon-rising of destiny horizon.
     To sum up, The paper’s main goal is to approach Heidegger’s thoughts on the way of study of his Ereignis of thinking and breaking out poeticly. And we will start our study on Heidegger’s poetic thinking on the level of destiny Being ultimately. The Ereignis of thinking is to say that we should think by the way of listening to the Ereignis, and by the original way of creativity, that is to say, we should think from the listening to the sound of destiny; and the breaking out poeticly says that destiny breaking any fitting things and outer formal state and then making itself to nature. And the Ereignis of thinking and breaking out poeticly actually makes itself into the horizon of destiny. That is to say, the horizon of destiny makes it self appear by Heidegger’s poetic way of thinking and saying. Of course, a study is a illustration and a course of aletheia, so, the paper is included in it.
引文
[1]《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2]《海德格尔选集》(上、下卷),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年版。
    [3]《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4]《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5]《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6]《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7]《形式显示的现象学:海德格尔早期弗莱堡文选》,孙周兴编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思的经验》,陈春文译,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9]孙周兴:《说不可说之神秘——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10]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11]念然:《佛教中观论与中国古代美学》,《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12] [英]科林斯:《海德格尔与纳粹》,赵成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海德格尔:《艺术的起源与思想的规定》,孙周兴译,《世界哲学》2006年第1期。
    [14]《熊译海德格尔》,熊伟译,王炜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海德格尔:《尼采》(上、下卷),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6]刘旭光:《海德格尔与美学》,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17]傅松雪:《时间美学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8]张世英:《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9]余虹:《艺术与归家——尼采-海德格尔-福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0]那薇:《道家与海德格尔相互诠释》,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1]那薇:《天籁之音源自何方》,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22]赵奎英:《混沌的秩序——审美语言基本问题研究》,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
    [23]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4] [法]阿尔弗雷德-登克尔,[德]汉斯-赫尔穆特-甘德,霍尔格-察博罗夫斯基主编,《海德格尔年鉴第一卷——海德格尔与其思想的开端》,靳希平等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25]张祥龙:《从现象学到孔夫子》,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6]杨守森:《艺术境界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7] [美]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段德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28] [法]马克-弗罗芒-默里斯:《海德格尔诗学》,冯尚译,李峻校,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29]马新国主编:《西方文论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0]孙周兴:《为什么我们需要一种低沉的情绪?》,《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31]孙周兴:《我们如何得体地描述生活世界》,《学术月刊》2006年第6期。
    [32]孙周兴:《在现象学与解释学之间》,《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33]赵剑英、衣俊卿等:《哲学研究要有强烈的批判意识和问题意识》,《学术界》2006年第4期。
    [34]朱松峰:《<存在与时间>新解——以“命运”为视角》;《许昌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35]范玉刚:《“命运”的属意与“境界”的失落》,《哲学研究》2004年5期。
    [36]朱松峰,杨礼银:《后期海德格尔的“命运”思想初探》,《求是学刊》2006年第3期。
    [37]陈望衡,吴志翔:《从“道”到“境界”——成中英关于“道”的诠释的美学启迪》,人大复印资料美学卷(2004年),原载《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5月。
    [38]张公善:《海德格尔对当代美学本体的启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2期。
    [39]曾繁仁:《中国古代道家与西方基督教生态存在论审美观之比较》,《湖南师大学报》2004年第6期。
    [40]赵奎英:《从“存在与时间”到“栖居与空间”》,《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2期。
    [41]孙周兴:《海德格尔<哲学论稿>译名讨论》,《世界哲学》2009年第4期。
    [42]赵奎英:《海德格尔后期语言观对生态美学文化研究的历史性建构》,《文学评论》2009年第5期。
    [43]张祥龙:《海德格尔与中国哲学:事实、评估和可能》,《哲学研究》2009年第8期。
    [44]李红霞:《老子与海德格尔比较研究综述》,《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9期。
    [45]张文初:《情感性自我心灵实体的建构和海德格尔的颠覆》,《中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3期。
    [46]徐亚杰、红英:《诗意地栖居: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生态美学》,《东北师大学报》2009年第3期。
    [47]吴兴明、卢迎伏:《为“天道”之光所照亮的一隅》,《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4期。
    [48]赖贤宗:《形而上学的根本问题与道家思想》,《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9期。
    [49]孙周兴:《作为实存哲学的伦理学——海德格尔思想的伦理学之维》,《哲学研究》2008年第10期。
    [50]王晓华:《海德格尔后期艺术思想的形而上学遗痕》,《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3期。
    [51]靳希平、李强:《海德格尔研究在中国》,《世界哲学》2009年第4期。
    [52]夏可君:《海德格尔与世界问题的发生:一个“Topology”的标画》,《现代哲学》2003年第1期。
    [53]邓晓芒:《欧洲虚无主义及其克服——读海德格尔<尼采>札记》,《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2月。
    [54]彭富春:《什么是物的意义?——庄子、海德格尔与我们的对话》,《哲学研究》2002年第3期。
    [55]常健:《反形而上学还是后形而上学》,《文史哲》2002年第6期。
    [56]吴学国:《海德格尔晚期思想中的“上帝”》,《求是学刊》2002年第4期。
    [57]孙周兴:《我们如何接近事物?》中国现象学网(www.xianxiang.com)。
    [58]海德格尔:《德国大学的自我主张》,吴增定、林国荣译,中国现象学网(www.xianxiang.com)。
    [59]彭富春:《西方海德格尔研究述评(一)》,《哲学动态》2001年第5期。
    [60]彭富春:《西方海德格尔研究述评(二)》,《哲学动态》2001年第6期。
    [61]魏朝勇:《通向“存在”与“神圣”》,《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5期。
    [62]程志敏:《诗性智慧的本体阐扬》,《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3期。
    [63]邹文广、崔唯航:《论海德格尔“建构生成”的思维方式》,《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5期。
    [64]仰海峰:《有限性:早期海德格尔形而上学的理论核心》,《理论探讨》2001年第5期。
    [65]张一兵:《海德格尔:隐性本质主义》,《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66]蒋孔阳,朱立元主编:《美学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7] [美]巴姆巴赫:《海德格尔的根》,张志和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
    [68]刘小枫:《诗化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9] [美]波尔特:《存在的急迫》,张志和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
    [70]周国平主编:《诗人哲学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1]李必桂:《尼采与海德格尔艺术哲学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72]苏宏斌:《现象学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73]海德格尔:《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何卫平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4]张弘:《西方存在美学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5]倪梁康:《意识的向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6]叶秀山:《思·史·诗:现象学和存在哲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77]张福海:《论人类与文学——借海德格尔而思》,《商业文化》2011年第1期。
    [78]张弘:《存在美学的构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79]《歌德谈话录》,爱克曼辑录,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80]柯小刚:《海德格尔与黑格尔时间思想比较研究》,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1] [德]尼采:《权力意志》(上、下卷),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7版。
    [82] [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详注本)》,钱春绮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83]李章印:《解构-指引:海德格尔现象学及其神学意蕴》,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4] [法]帕斯卡尔:《思想录》,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85]朱立元、王文英:《真的感悟》,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86] [英]英伍德:《海德格尔》,刘华文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87]《时间概念史导论》,欧东明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88] [德]黑尔德:《世界现象学》,孙周兴编,倪梁康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89]《论真理的本质:柏拉图的洞喻和<泰阿泰德>讲疏》,赵卫国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90]钟华:《从逍遥游到林中路:海德格尔与庄子诗学思想比较》,北京华龄出版社2004年版。
    [91] [美]沃林:《海德格尔的弟子》,张国清、王大林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92]张祥龙:《海德格尔传》,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93] [德]尼采:《偶像的黄昏》,卫茂平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4] [德]尼采:《悲剧的诞生》,赵登荣等译,漓江出版社2000年版。
    [95]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96] [德]歌德:《论文学艺术》,范大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7] [美]瓦莱加-诺伊:《海德格尔<哲学献文>导论》,李强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8]李钧:《存在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9]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0] [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吴永泉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01]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102] [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一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3]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李真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104]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范畴篇-解释篇》,方书春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105]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06] [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7] [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8] [德]黑格尔:《精神哲学——哲学全书-第三部分》,杨祖陶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9] [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10] [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111]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112] [德]海德格尔:《物的追问》,赵卫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
    [113]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114] [英]休谟:《人性论》(上卷),关文运译,郑之骧校,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15] [德]萨弗兰斯基:《来自德国的大师》,靳希平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116]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7]周均平:《秦汉审美文化宏观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18] [古希腊]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神谱》,张竹明,蒋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119]《现象学之基本问题》,丁耘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120]范玉刚:《睿思与歧误》,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121] [德]荷尔德林:《荷尔德林文集》,戴晖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22] [德]荷尔德林:《荷尔德林后期诗歌》(文本卷),刘皓明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3] [德]荷尔德林:《荷尔德林后期诗歌》(评注卷上),刘皓明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4]刘勰:《文心雕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5]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荣如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126]赵奎英:《“道不可言”与“境生象外”——庄子语言哲学及其对意境论的影响》,《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27]《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王庆节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
    [128]《同一与差异》,孙周兴、陈小文、余明锋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海德格尔诗学文集》,成穷、余虹、作虹译,唐有伯校,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人,诗意地栖居:海德格尔语要》,郜元宝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版。
    《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海德格尔选集》(上、下卷),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年版。
    《谢林论人类自由的本质》,薛华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面向思的事情》,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海德格尔与有限性思想》,孙周兴译,刘小枫选编,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尼采》(上、下卷),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海德格尔存在哲学》,孙周兴编译,九州: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
    《熊译海德格尔》,熊伟译,王炜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林中路(修订本)》,孙周兴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在通向语言的途中》(修订译本),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形式显示的现象学:海德格尔早期弗莱堡文选》,孙周兴编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存在与在》,王作虹译,黎明校,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2006年版。
    《现象学之基本问题》,丁耘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论真理的本质:柏拉图的洞喻和<泰阿泰德>讲疏》,赵卫国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思的经验(1910-1976)》,陈春文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时间概念史导论》,欧东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系于孤独之途:海德格尔诗意归家集》,成穷、余虹、作虹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何卫平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版。
    《物的追问——康德关于先验原理的学说》,赵卫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
    《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王庆节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
    《同一与差异》,孙周兴、陈小文、余明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叶秀山:《思·史·诗:现象学和存在哲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余虹:《思与诗的对话——海德格尔诗学引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孙周兴:《说不可说之神秘——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张汝伦:《海德格尔与现代哲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
    熊伟:《自由的真谛——熊伟文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
    孙周兴:《我们时代的思想姿态》,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孙周兴:《后哲学的哲学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李钧:《存在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李钧:《破镜与重圆——海德格尔论美与真》,沈阳:沈阳出版社,2003年版。
    彭富春:《无之无化——论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核心问题》,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0年版。
    李平:《被逐出神学的人:海德格尔》,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刘敬鲁:《海德格尔人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张祥龙:《从现象学到孔夫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张祥龙:《海德格尔传》,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修订版)》,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李文堂:《真理之光——费希特与海德格尔论SEIN》,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王庆节:《解释学、海德格尔与儒道今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张贤根:《存在·真理·语言》,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钟华:《从逍遥游到林中路:海德格尔与庄子诗学思想比较》,北京:华龄出版社,2004年版。
    刘旭光:《海德格尔与美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那薇:《道家与海德格尔相互诠释:在心物一体中人成其为人物成其为物》,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那薇:《天籁之音源自何方:庄子的无心之言与海德格尔的不可说之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版。
    柯小刚:《海德格尔与黑格尔时间思想比较研究》,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崔唯航、张羽佳:《本真存在的路标——马丁·海德格尔》,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余虹:《艺术与归家——尼采、海德格尔、福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范玉刚:《睿思与歧误:一种对海德格尔技术之思的审美解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张弘:《西方存在美学问题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张弘:《存在美学的构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韩潮:《海德格尔与伦理学问题》,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赖贤宗:《海德格尔与禅道的跨文化沟通》,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
    涂成林:《现象学运动的历史使命:从胡塞尔、海德格尔到萨特》,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黄其洪:《艺术的背后——海德格尔论艺术》,吉林:吉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宋继杰:《海德格尔与存在论历史的解构——<现象学的基本问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孙冠臣:《海德格尔的康德解释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王昌树:《海德格尔生存论美学》,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
    刘超:《历史是怎样炼成的:海德格尔对黑格尔历史哲学观的改造与当代历史哲学方法》,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李必桂:《尼采与海德格尔艺术哲学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傅松雪:《时间美学导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李章印:《解构-指引:海德格尔现象学及其神学意蕴》,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德]比梅尔:《海德格尔》,刘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德]黑尔德:《世界现象学》,孙周兴编,倪梁康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德]梅依:《海德格尔与东亚思想》,张志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德]伽达默尔、[法]德里达等著:《德法之争:伽达默尔与德里达的对话》,孙周兴、陈善春编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德]奈斯克、克特琳:《回答:马丁·海德格尔说话了》,陈春文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德]萨弗兰斯基:《来自德国的大师:海德格尔和他的时代》,靳希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德]安东尼娅-格鲁嫩贝格:《阿伦特与海德格尔——爱和思的故事》,陈春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法]登克尔,[德]汉斯·赫尔穆特·甘德,[德]霍尔格·察博罗夫斯基主编:《海德格尔年鉴第一卷:海德格
    尔与其思想的开端》,靳希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法]克莱芒:《马丁与汉娜——海德格尔和他的妻子和情人》,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
    [法]默里斯:《海德格尔诗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译文出版社出版发行,2005年版。
    [法]列维纳斯:《从存在到存在者》,吴惠仪译,王恒校,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法]德里达:《论精神:海德格尔与问题》,朱刚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法]马里翁:《还原与给予:胡塞尔、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研究》,方向红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
    [美]科克尔曼斯:《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美]理查德·沃林:《存在的政治》:周宪、王志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美]朱利安·扬:《海德格尔哲学纳粹主义》,陆丁、周濂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美]约翰逊:《海德格尔》张祥龙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美]沃林:《海德格尔的弟子——阿伦特、勒维尔、约纳斯和马尔库塞》,张国清、王大林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美]巴姆巴赫:《海德格尔的根——尼采,国家社会主义和希腊人》,张志和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
    [美]巴雷特:《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段德智译,段修斋校,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美]波尔特:《存在的急迫——论海德格尔的<对哲学的献文>》,张志和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
    [美]瓦莱加-诺伊:《海德格尔<哲学献文>导论》,李强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英]科林斯:《海德格尔与纳粹》,赵成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英]S·马尔霍尔:《海德格尔与<存在与时间>》,亓校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英]迈克尔-英伍德:《海德格尔》,刘华文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日]高田珠树:《存在的历史》,刘文柱译,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吴永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古希腊]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神谱》,张竹明,蒋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一至四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范畴篇-解释篇》,方书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一、七卷),苗力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寥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李真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德]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德]伊曼努尔-康德:《实用人类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至第四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德]黑格尔:《美学》(第一至四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德]黑格尔:《精神哲学——哲学全书-第三部分》,杨祖陶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德]叔本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杨一之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张玉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德]荷尔德林:《荷尔德林文集》,戴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德]荷尔德林:《塔楼之诗》,先刚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德]荷尔德林:《荷尔德林后期诗歌》(文本卷),刘皓明译,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年版。
    [德]荷尔德林:《荷尔德林后期诗歌》(评注卷上、下),刘皓明译,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年版。
    [德]歌德:《论文学艺术》,范大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德]歌德:《歌德谈话录》,爱克曼辑录,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德]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德]尼采:《苏鲁支语录》,徐梵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德]尼采:《悲剧的诞生》,赵登荣等译,漓江出版社,2000年版。
    [德]尼采:《权力意志——1885年—1889年遗稿》(上下卷),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德]尼采:《偶像的黄昏》,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详注本)》,钱春绮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德]狄尔泰:《体验与诗》,胡其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德]胡塞尔:《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倪梁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德]胡塞尔:《内在时间意识现象学》,杨富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德]胡塞尔:《欧洲现象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王炳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德]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德]克劳斯-黑尔德编,倪梁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德]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德]克劳斯-黑尔德编,倪梁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德]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验现象学》,张庆熊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德]胡塞尔:《逻辑研究(修订本)第一卷》,倪梁康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德]胡塞尔:《逻辑研究(修订本)第二卷第一部分》,倪梁康译,2006年版。
    [德]胡塞尔:《逻辑研究(修订本)第二卷第二部分》,乌尔苏拉-潘策尔编,倪梁康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译文出版社出版、发行,2006年版。
    [德]胡塞尔:《第一哲学》(上、下),王炳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倪梁康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德]胡塞尔:《胡塞尔文集第一卷笛卡尔沉思与巴黎讲演》,张宪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德]胡塞尔:《胡塞尔文集第七卷文章与讲演(1911-1921年)》,[美]托马斯-奈农、[德]汉斯-莱纳-赛普编,倪梁康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德]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下),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德]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德]伽达默尔:《诠释学I真理与方法(修订译本)》,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德]伽达默尔:《诠释学II真理与方法(修订译本)》,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法]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庞景仁译,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法]帕斯卡尔:《思想录》,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法]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杜小真校,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法]萨特:《想象》,杜小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法]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法]德里达:《声音与现象》,杜小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法]德里达:《书写与差异》(上、下册),张宁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法]德里达:《论文字学》,汪堂家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译文出版社出版、发行,2005年版。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美]卡尔:《现代与现代主义》,陈永国、傅景川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恩布里:《现象学入门——反思性分析》,水靰、靳希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英]休谟:《人性论》(上、下),关文运译,郑之骧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下卷),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意]维柯:《新科学》(上、下),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意]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意]克罗齐:《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奥]特拉克尔:《特拉克尔诗集》,先刚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奥]里尔克:《杜伊诺哀歌》,林克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奥]里尔克:《里尔克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奥]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李布楼译,陈维杭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奥]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一卷),陈启伟译,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印度]泰戈尔:《泰戈尔诗选》,冰心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丹]扎哈维:《胡塞尔现象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岑麒祥、叶蜚声校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周易》,宋祚胤注译,湖南长沙:岳麓书社出版发行,2000年版。
    《老子·庄子》(上、下),雷宏基译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2年版。
    刘勰:《文心雕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下),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版。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一至十一辑),倪梁康等编著,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2011年。
    曾繁仁:《西方美学论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马新国主编:《西方文论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王岳川、尚水:《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周振甫、冀勤编著:《钱钟书<谈艺录>读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张世英:《天人之际》,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张世英:《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杨守森:《艺术境界论》,上海:上海人民版社,2008年版。
    黄克剑:《心蕴——一种对西方哲学的读解》,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宗白华:《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蒋孔阳、朱立元主编:《美学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俞宣孟:《本体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赵奎英:《混沌的秩序——审美语言基本问题研究》,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
    赵奎英:《中西语言诗学基本问题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路:《“是”与“真”:形而上学的基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倪梁康:《现象学的始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倪梁康:《意识的向度:以胡塞尔为轴心的现象学问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通释(修订版)》,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魏敦友:《回返理性之源——胡塞尔现象学对实体主义的超越及其意义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周国平主编:《诗人哲学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苏宏斌:《现象学美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张节末:《禅宗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刘小枫:《诗化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徐辉富:《现象学研究方法与步骤》,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
    赖贤宗:《意境美学与诠释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罗念生全集第二卷埃斯库罗斯悲剧三种索福克勒斯悲剧四种》,罗念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金刚经·心经·坛经》,陈秋平、尚荣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圣经》,中国天主教主教团。
    Charles B.Guignon,Heidegger,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RaymondTallis,a conversation with Martin Heidegger,Palgrave,2002.
    Charles B.Guignon, Heidegger and problem of konwledge,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1983. Abraham Mansbach, Overcoming, anthropocentrism:Heidegger on the heroic of the works of art,M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7,108.
    Catherine Dorrell and George Berguno,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Zen Buddhism and Heidegger, Existent Analisis 15.1:January 2004.
    Karens.feldman,Heidegger and the hypostasis of the preformative,Angelaki journal of the theoretical humanities volume 9 number 3 december 2004.
    Ted Sadler ,The essence of truth ,New York , 2002.
    Matin Heidegger,Being and Time,translated by John Macquarrie and Edward Robinson,Basil Blackwell,Oxford UK,1962.
    《西方古典文论选读》,张中载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读》,张中载、王逢振、赵国新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
    《海德格尔》,夏尔-吉尼翁编,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Martin Heidegger: Sein und Zeit, Marx Niemeyer Verlag Tubingen, 196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