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世界的构造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海德格尔思想的主题是存在,世界问题作为存在的具体化贯穿于海德格尔不同时期的思想中。将世界问题形成主题,既与他所处的历史相关,也与他思想的主题相关。我们认为,海德格尔思想存在一贯性,存在、语言、死亡、世界等都贯穿于他思想的始终。本文尝试对不同时期的海德格尔对世界问题的思索展开系统化、专题化的研究,从世界的角度描画海德格尔思想的地图,展现了他思想的悖论性特点,展现他总是从区分、二重性的角度追问事情本身的特点。并指出,走在通向事情本身的道路中的海德格尔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达到世界世界化、物物化。
     第一章通过形式显示的方法揭示海德格尔思想的一贯性特点以及对“走向事情本身”的现象学方法的坚持。以此,引入世界问题,海德格尔思想中的世界在与中西历史上的世界关联起来的同时又与历史上的世界区别开来。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海德格尔思想中的世界被存在自身的悖论性特点规定并显现为光明与黑暗交织的游戏的地方。这种显现存在自身悖论性特点的世界主要在继承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康德的想象力、胡塞尔的视域、雅斯贝尔斯的生存的意义上得以可能。
     第二章主要展现《存在与时间》中的此在在-世界中-存在这一“在之中”结构。这个结构展开为:意蕴整体——在此在与上手之物和在手之物的关联中构建;常人世界——在此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构建;自身世界——在此在与自身的关系中构建。最终,这种展开说明此在是一时间性的、整体的存在者,它通过“在之中”的结构显现自身的时间性、整体性特点。因此,《存在与时间》中的世界是此在的世界,世界性世界,这一时期的海德格尔思想最终走向主体主义的深渊。那么这一世界何以可能?
     第三章通过对前期海德格尔的另一部作品《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的分析表明:人是世界的构成者的观点。在“对……无聊”的情绪中形成了外在的存在者的无差别的统一的中空,这一中空构建了意蕴整体;在“由于……无聊”的情绪中形成了内在于此在自身的无差别的统一的中空,这一中空构成了常人世界;在深度无聊中,包括“我”自身在内的存在者整体陷入一片无差别的统一体中,这一中空构成了此在的自身世界,至此,海德格尔完成了从时间性的存在向存在的时间性的转换。人既是区别于无世界的石头(物质客体),也区别于缺乏世界的动物,人能作为世界的构成者的原因在于人拥有世界,它具有束缚性的自身投向、完成、去蔽的特点,最终,人通过投射活动构成世界。这种构成性特征彰显出世界规定了此在,彰显出《存在与时间》与《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这两部作品之间的悖论的整体的关联,最终,为从此在到此之在的转变,从世界性世界向历史性世界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第四章主要描画历史性世界的特点。通过两卷本著作《尼采》,海德格尔完成了对形而上学的历史两个世界的批判,将区别于尼采意义上的只有一个世界的观点呈现出来。这个世界体现了世界和大地之间的争执。由于现代技术的集置伪装了这个争执,大地作为质料性因素被集置规定,大地的大地性、物的物性被遮蔽。艺术品在建立一个世界的同时带出大地,艺术品显现了世界和大地之间的争执,显现出大地的自身遮蔽性特征。如何看待大地构成了技术世界与艺术世界的本质区别。艺术世界显现出的大地之“隐”构成了包括技术世界在内的所有领域的存在前提,在现代,技术与艺术的悖论关系得以展开。
     第五章主要阐释的是集中展现存在自身悖论关系的语言的世界。对语言的思索贯穿海德格尔思想的始终,但直到后期的海德格尔才完成从语言的本性向本性的语言的转变,才真正将语言形成主题。语言的特点表现为宁静的排钟,它以道说的不道说,不道说的道说表现自身的悖论性特点,这一特点体现在世界世界化、物物化的四方域的游戏中,于此,人达到诗意的栖居状态。
     总之,对世界问题的思索伴随着海德格尔思想的始终,他的目的是关注人的生存,实现世界世界化。在从生存状态上,而不是从理性的角度来思索人的意义上,海德格尔与马克思存在着共同关注的主题。但他们又是通过不同的路径达到世界的世界化,马克思通过劳动,海德格尔通过对存在的回忆、思念与倾听。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的世界是一个无人的世界,而海德格尔的世界是人对存在归属的有人的世界。
The subject of Heidegger's thought is Being. As the embodiment of Being the world's question, it breathes through different stages of his thought. It is not only related to his historical background,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subject of his thought that formed the theme of World.In our view, Being, language, death, World and so on throughout, all breathes though Heidegger's thought that takes on consistency. In my thesis, on the bases of research different stages of Heidegger's thought about World's problems, it attempts to drawing a map of Heidegger's though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orld. It shows his paradox characteristic of thought and his pumped things itself alway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distinction and duality. And it points out that the starting point and destination of Heidegger's thought is World worlds , thing thingly.
     ChapterⅠreveal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sistency of Heidegger's thought and insists the Phenomenological Method of "to the matter itself by the method of the formal information. As a basis for this, Heidegger introduced the problem of World. On the one hand, World of Heidegger thought associated with the history of World in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West culture, on the other hand it distinguish from the history of World of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West culture. The difference is mainly manifest : World of Heidegger's thought characterized by the Being of the paradox and showed the place of the game that interwoven light and dark. World, which is apparent paradox of Being itself that is might have some reasons as follows: in the succession Aristotle's phenomenon, Kant's imagination, Husserl's horizon, Jaspers' existence.
     ChapterⅡshows that the "in" structure which Dasein Being-in-the-world in Being and Time. This structure shows as follow: the whole of significance which consist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ady-to-hand and present-at-hand; World of "they" which consist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asein and Others; World of Dasein's itself which consist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asein and itself. In finally, this show explains that Dasein is the beings of Temporality and as a whole, which through the structure of "in " that shows its Temporality and as a whole . Therefore, World is Dasein's World, worldly World in Being and Time, this period of Heidegger's thought is ultimately toward the abyss of subjectivisms. Why the world could that be?
     ChapterⅢshows the standpoint that man is world-forming by analyzing Heidegger's the other works that is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 in the attunement of becoming bored by something forms the empty that the undistinguished unity of external beings, which constructed the whole of significance ; in the attunement of being bored with something forms the empty that the undistinguished unity of internal Dasein itself, which constructed the world of "they"; In the profound boredom, the whole of beings failed into the undistinguished unity that included "myself", which constructed World of Dasein's itself, thus, Heidegger realized the shift from the Being of Temporality to Temporality of Being. Man not only distinguish from the stone(material object) that is worldless, but also differ from the animal that is poor in world, the reason for man as world-forming is that man having world, man has three moments: holding the binding character of things toward us; completion; unveiling the being of beings. Finally, Dasein form world through the manner of projection. This form developed World prescribe Dasein, developed paradox between Being and Time and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 in the end, it established foundation for the shift from Dasein to Da-sein, the shift from World worldly to historical World.
     ChapterⅣviewpoints that draws is the features of the historical world. By the two-volume book Nietzsche, Heidegger completed the criticism of the history of the metaphysics which divided the one world into two, and showed the view only one world that different from Nietzsche's sense one world. World reflects the strife between the world and Earth. For the reason of the Ge-stell of modern technology disguised the strife that Earth as a material factor to be set by the provisions of the Ge-stell, finally, the nature of Earth and the thingly of thing to be obscured. The work of art set on a world and set forth Earth at the same time, it develops the strife between World and Earth , showing the features of itself shelter of Earth. How to treat Earth constitutes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echnical world and the art world. The "hidden" of Earth shows itself through the world of art, which constructed the precondition of Being that expanded all domain what included in technical world, in modern times, the paradox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y and art can be show.
     ChapterⅤmainly explains that is the Language of World what focus on showing the paradox of Being itself. Penetrating with Heidegger's thought is that always reflections on language, but it was not until the late Heidegger really formed the subject of the language, to complete the change from the nature of language to the language of nature. The character of language is stillness[das Gelaeut der Stille] which manifest it's trait of paradox by Word not made words, no words made Word, hereto, man to achieve a state of poetical dwelling.
     In brief, the goal of Heidegger is that concerned about the existence and realized World worlds, which think about World's problems always along with his thought. Heidegger takes on the same theme of common interest as Marx , if we from the aspect of the state of existence. However, they attained World worlds through different path, that is, Marx was living labour and Heidegger was memories, thoughts and listen to Being. In a sense, if from the side of reside in Being, Marx's world is no one of World, and Heidegger's world is some one of World.
引文
①参见彭富春:《西方海德格尔研究述评》(一),载于《哲学动态》,2001年第5期。
    ②参见戴月华:《国内海德格尔思想转向问题研究述介》,载于《哲学动态》,1997年第6期。
    ③参见张汝伦著:《海德格尔与现代西方哲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④参见张祥龙著:《海德格尔传》,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⑤参见张贤根著:《存在·真理·语言——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⑥参见孙周兴著:《说不可说之神秘——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⑦参见Jeff Malpas: Heidegger's Topology: Being, Place, World,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England, 2006.作者指出,海德格尔通过此在在世,世界与大地之间的争执,物物化、世界世界化显现出存在的真理发生的地方,因此对这个地方的揭示与显现构成了海德格尔思想的主题。
    ⑧[德]比梅尔著:《海德格尔》,刘鑫,刘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2页。
    ⑨参见彭富春著:《无之无化——论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核心问题》,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格尔与现象学原则》,选自《世界现象学》,孙周兴编;倪梁康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形式显示的现象学:海德格尔早期弗莱堡文选》,孙周兴编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7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形式显示的现象学:海德格尔早期弗莱堡文选》,孙周兴编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0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论根据的本质》,选自《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85页。
    ①彭富春著:《无之无化——论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核心问题》,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2-23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形而上学是什么?》,选自《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30页。
    ③[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形而上学是什么?》,选自《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33页。
    ④[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形而上学是什么?》,选自《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37页。
    ①Martin Heidegger: “Letter on Humanism”,Martin Heidegger Basic Writings(1927-1964),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7.p.215.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论真理的本质》,选自《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23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面向存在问题》,选自《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89页。
    ①Martin Heidegger:“The Way to Language”, On The Way to Language, trans.Peter D.Hertz,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71,p.112.
    ①Martin Heidegger: “The Nature of Language”, On The Way to Language, trans.Peter D.Hertz, New York:Harper and Row, 1971,p.106,
    ②Martin Heidegger:“The Nature of Language”,On The Way to Language, trans.Peter D.Hertz, New York:Harper and Row, 1971,p.107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追忆》,选自《赫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77页。
    ②高诱注:《淮南子·天文训》,选自《诸子集成》(七),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5页。
    ③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词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辞源》(第二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800页。
    ④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词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辞源》(第一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79页。
    ⑤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
    ①Edward Humphrey.Encyclopaedia Internationl: 19~(th) Vok[Z].Newyork: Lexicon Publications Inc.1981.及cambridge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English[Z].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②唐明邦主编:《周易评注》,《系辞上传》,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94页。
    ③唐明邦主编:《周易评注》,《系辞下传》,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226页。
    ①朱熹撰:《大学章句》,选自《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第四页。
    ②王弼注:《老子注·第24章》,选自《诸子集成》(三),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一三页。
    ③王弼注:《老子注·第25章》,选自《诸子集成》(三),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一四页。
    ④王弼注:《老子注·第81章》,选自《诸子集成》(三),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四七页。
    ⑤陈鼓应注:《庄子今译今注·姘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38页。
    ①陈鼓应注:《庄子今译今注·姘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1页。
    ②陈秋平,尚荣译注:《金刚经》,《金刚经·心经·坛经》,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四三页。
    ①陈秋平,尚荣译注:《坛经·坐禅品第五》,《金刚经·心经·坛经》,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二一九页。
    ②查尔斯·巴姆巴林著:《海德格尔的根——尼采,国家社会主义和希腊人》,张志和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80-81页。
    ①柏拉图著:《国家篇》,选自《柏拉图全集》(第二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24页。
    ②中国基督教协会:《圣经·新约·约翰福音1》,选自《圣经》,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1998年版,第104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论根据的本质》,选自《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65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范畴篇解释篇》,方书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8页。
    ①[德]康德著:《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66页。(所有《存在与时间》的引用以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的中文本为主,但有些字句参照Martin Heidegger:Being and Time, trans.John Macquarrie and Edward Robinson, New York: Harper& Rown翻译的英文本以及德文本进行了相应的改动。)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66页。
    ③Martin Heidegger: Kant and Problem of Metaphysics,translated by Qichard Taft,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0.p 18.
    ①张廷国著:《重建经验世界——胡塞尔晚期思想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7页。
    ②[德]克劳斯·黑尔德著:《世界的有限性——现象学从胡塞尔到海德格尔的过渡》,选自《世界现象学》,孙周兴编,倪梁康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45页。
    ①[德]克劳斯·黑尔德著:《海德格尔与现象学原则》,选自《世界现象学》,孙周兴编,倪梁康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98页。
    ①卡尔·雅斯贝尔斯著:《生存哲学》,王玖兴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第19页。
    ②这里的上帝不是实体意义上的上帝,而是指人作为超越性的存在是一种可能性存在,自由的存在。雅斯贝尔斯曾指出:“作为生存,我们朝向上帝——超越存在,”(雅斯贝尔斯著:《智慧之路》,柯锦华,范进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3年版,第53页。)
    ①[美]约瑟夫·科克尔曼斯著:《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陈小文、李超杰、刘宗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②Hubert L.Dreyfus: Being-in-the-World: A CommentaryonHeidegger's Being and Time, London: The MIT Press,1992.
    ③Vensus George.The Eeperience of Being as Goal of Human Existence: The Heideggerian Approach(CardinalStation Washington, Prin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0)
    ④Lilian Alweiss.The World Unclaimed: A Challenge to Heidegger's Critique of Husserl (Ohio University Press,Athens, Ohio, 2003)
    ⑤马尔霍尔指出:“世界不是一个存在者,而是一个指引关系的网络,在其中,任何具体的对象都能够作为上手或现成的对象被遭遇,而且如果不参照这个网络,无论是上手状态还是现成状态都不能理解。”(参见[英]S.马尔霍尔著:《海德格尔与<存在与时间>》,亓校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6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6页。
    ①Martin Heidegger: Seminare zu Zaehringer, Frankfurt am Main: Vittorio Klostermann, 1973,p121.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论根据的本质》,选自《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56页。
    ③[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5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4-65页。 版,第100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02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52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83页。
    ③赵卫国著:《海德格尔的时间与时·间性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8页。
    ④[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68页。
    ①张廷国著:《重建经验世界——胡塞尔晚期思想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8页。
    ①张廷国著:《重建经验世界——胡塞尔晚期思想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6页。在本书的第三章“自我和世界”中作者较为具体的阐发了先验自我、他我、周围世界的构造何以可能的问题。作者指出,胡塞尔首先从经验自我还原到先验自我这一绝对自明的极点,然后通过对在先验自我中构造出他我、周围世界,以指出先验自我的意义赋予性、基底性特点。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40页。
    ③[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45页。
    ④[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43页。
    ⑤在上手之物将此在与他人之间联结起来的问题上,S.马尔霍尔指出:“上手性内在地是主体间的;并且由于同样的论争适用于现成对象所构成的复背景化的(recontextualized)世界,此在内在的世界性存在在本质上必然是社会性的。”(参见[英]S.马尔霍尔著:《海德格尔与<存在与时间>》,亓校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5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48页。
    ②彭富春著:《无之无化——论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核心问题》,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4页。
    ③[德]马丁·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04页。
    ④[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97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00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50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48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48页。
    ③艾秀梅在《日常生活的沉沦——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日常生活批判的思想》一文中指出:“正是现代技术制造了常人,导致了人在日常共在中越来越远离他的本真存在。”(参见艾秀梅:《日常生活的沉沦——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日常生活批判的思想》,载于《求是学刊》,2000年第5期。) 在我们看来,文章的作者颠倒了现代技术与常人之间的因果关系。因为海德格尔在对形而上学的历史进行批判时指出,形而上学的历史是一种遗忘存在的历史。如果我们更进一步引申的话,我们可以从遗忘开始、从希腊 间》的第一部分主要阐发的是此在的“去存在”的特征,而第二部分所主要阐发的是“向来我属性”。我们发现,第二部分的解释学的阐释明显构成了第一部分的存在基础。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形而上学是什么》,选自《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27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形而上学是什么》,选自《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29页。
    ③[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16页,H187。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形而上学是什么》,选自《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30页。
    ②海德格尔是在区别于包括尼采在内的传统的虚无主义的意义上来理解无的,在他看来,对存在者的否定和被夺不是无,因为这种表达仍然是从存在者出发来理解的。本真的无是存在者的存在基础,这个基础以拒绝显示自身的方式存在。
    ③[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形而上学是什么》,选自《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33页。
    ④[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18页。
    ①黑尔德也是在这个意义上理解畏与死亡的关系的,他指出:“本真状态的生存样式和其中可能出现的时间经验是以‘畏’准备为基础的。根据《存在与时间》,只有通过一种彻底的孤独化,这种‘畏’之准备才成为可能。具体的个人把死亡作为惟一属于自己的东西接收下来,任何人都不能取而代之。”(参见[德]克劳斯·黑尔德著: 《时间现象学的基本概念》,靳希平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第116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89页。
    ③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96页。
    ④[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88页。
    ⑤[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03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02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76页。
    ②陈嘉映在《存在与时间》中将Augenblick翻译为“当下即是”、赵卫国在《海德格尔的时间与时·间性问题研究》一书中将这个词翻译为“当下”,王恒在《时间性:自身与他者》一书中将此词翻译为“眼下”。这些词条在德文词典中都有。海德格尔使用这个词的背景是:此在被逼入到一种显示为中空的深渊中,在此,此在了断了与一切存在者之间的关联,此在与万物处于一种毫不相干的冷漠状态中,在此,它不再具有对过去的回顾、将来的瞻望与当下的沉沦。正是此深渊,将此在的本真存在状态显现出来,将本真的时间性显现出来。但这种显现只是在瞬间中存在,因为此在总是通过各种方式逃避这种状态,对这种状态的的逃避表现为此在打破这种中空,而当前化为当前。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70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71页。
    ③[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91页。
    ①黄裕生著:《时间与永恒——论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时间问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90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64页。
    ③[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63-464页。
    ④[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63页。
    ⑤[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73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00页。
    ② T·德布尔著:《胡塞尔思想的发展》,李河译,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494页。这两条道路表现为:一方面要反对实证的自然科学理论,另一方面要反对欧洲生了病的、人性全面异化的相对的历史主义。
    ①[德]康德著:《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48-349页。
    ①[德]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著:《来自德国的大师—海德格尔和他的时代》,靳希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04页。
    ①参看[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5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6页。
    ①Martin Heidegger: Being and Time, trans.John Macquarrie and Edward Robinson, New York: Harper& Row,1962.p.82.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15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82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论根据的本质》,选自《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91页。
    ③[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论根据的本质》,选自《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84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论根据的本质》,选自《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63-164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论根据的本质》,选自《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91页。
    ③[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14页。
    ④学界学者认为前期海德格尔思想中存在主观主义倾向的作者很多。孙周兴先生在《说不可说之神秘》一书前言中写到:“作者认为,前期海氏的基本存在论还不足以构成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彻底反叛。凭借与世界源始合一的‘此在’,基本存在论不但反不了形而上学的‘主体’,而且自身还有沦为‘彻底唯我论’的危险;从此在的‘虚无结构’(时间性)出发来破解超越之迷,仍难免失足于形而上学的泥潭。基本存在论依然囿于‘现代主义’哲学范围内,停留在主体哲学的‘后唯心主义阶段’。”(参见孙周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66.
    ①[德]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著:《来自德国的大师——海德格尔和他的时代》,靳希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年版,第248页。
    ②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79.
    ① 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102.
    ②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103.
    ③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94.
    ④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94.
    ⑤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97.
    ①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113.
    ②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113.
    ③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119.
    ①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125.
    ①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139-140.
    ②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141.
    ①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144.
    ②尚杰著:《从胡塞尔到德里达》,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05页。
    ③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148.
    ①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140.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形而上学是什么?》,选自《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58页。127
    ③[德]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著:《来自德国的大师——海德格尔和他的时代》,靳希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251页。
    ④[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形而上学是什么?>后记》,选自《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58页。
    ①Martin Heidegger.Basic Questions of Philosophy: Selected “Problems” of “Logic”.Trans.Richard Rojcewicz and Andre Schuwer.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4.(p3)
    ②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9.
    ①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145.
    ①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147.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形而上学是什么?》,选自《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27页。
    ③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149.
    ①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173.
    ①[德]克劳斯·黑尔德著:《海德格尔的基本情调与时代批判》,选自《世界现象学》,孙周兴编,倪梁康,孙周兴,靳希平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78页。
    ①Martin Heidegger: Four Seminars, trans, Andrew Mitchell and Francois Raffoul,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4, p.373
    ②Jeff Malpas: Heidegger's Topology: Being, Place, World,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 England, 2006, p.184
    ①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285.
    ②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285.
    ③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86页,H159
    ①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289.
    ①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310.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范畴篇 解释篇》,方书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7页。
    ① 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314.
    ②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356.
    ① 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357.
    ②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357.
    ③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341.
    ①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p364.
    ②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p365.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选自《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85页。
    ②张汝伦著:《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4页。
    ③Martin Heidegger: Contibutions to Philosophy (From Enowning), trans.Parvis Emad and Kenneth Maly,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9, p.208.
    ①Martin Heidegger: Contibutions to Philosophy (From Enowning), trans.Parvis Emad and Kenneth Maly,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9, p.208.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一个关于<时间与存在>的研讨班记录》,选自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691页。
    ③Martin Heidegger: Contibutions to Philosophy (From Enowning), trans.Parvis Emad and Kenneth Maly,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9, p.208.
    ④Martin Heidegger: Contibutions to Philosophy (From Enowning), trans.Parvis Emad and Kenneth Maly,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9, p.207.
    ① Martin Heidegger: Contibutions to Philosophy (From Enowning), trans.Parvis Emad and Kenneth Maly,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9, p.223.
    ②Martin Heidegger: Contibutions to Philosophy (From Enowning), trans.Parvis Emad and Kenneth Maly,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9, p.223.
    ③王恒认为,海德格尔的思路历程经历了从此在的时间性到存在的时间的转化,经历了从注重对在场状态的分析到注重让在场状态的分析的转化。这种转化的标志之一就是从此在到此之在的转化。(参见王恒著:《时间性:自身与他者——从胡塞尔、海德格尔到列维纳斯》,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1-123页。)
    ①马丁·海德格尔著:《一个关于<时间与存在>的研究班记录》,选自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691页。
    ①马丁·海德格尔著:《形而上学的存在—神—逻辑学机制》,选自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839页。
    ②马丁·海德格尔著:《形而上学的存在—神—逻辑学机制》,选自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833页。
    ③Martin Heidegger: “The End of Philosophy and the Task of Think”, Martin Heidegger Basic Writings,(1927-1964), New York: Harper& Row, 1977.p374.
    ④马丁·海德格尔著:《尼采》(下),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980页。
    ①孙周兴Ausbleiben将这个词翻译为悬缺,但在我看来,这个翻译不太妥帖,因为bleiben的含义是逗留,停留,保持在某种状态中,而aus则具有逗留之非的意思,它有不在场的含义,在给予……的同时自身没有一并给予,而是转身而去,翻译为悬缺,一方面是中文不通畅,另一方面不能很好的表达存在自身的悖论性特点,所以我从出离的角度来理解这个词,将其译之为“出离”,这样与“给予”形成悖论关系。
    ②[美]威廉·巴雷特著:《非理性的人》,段德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84页。
    ③[古希腊]柏拉图著:《会饮篇》,选自《柏拉图全集》(第二卷)王晓朝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54页。
    ④参见[古希腊]柏拉图著:《国家篇》(第六卷),选自《柏拉图全集》(第二卷),王晓朝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①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说:“可见除第一性实体之外,任何其他的东西或者是被用来述说第一性实体,或是是存在与第一性实体里面,因而如果没有第一性实体,就不可能有其他的东西存在。”(参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范畴篇 解释篇》,方书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3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形而上学之克服》,选自《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72页。
    ③[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尼采》(下),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114页。
    ①[德]尼采著:《快乐的科学》,黄明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2页。
    ②[德]尼采著;《论道德的谱系》,选自《尼采文集:悲剧的诞生》,缪朗山等译,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版,第138页。
    ①[德]尼采著:《权力意志》,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171页。
    ②[德]尼采著:《权力意志》,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674页。
    ③[德]尼采著:《查拉斯图拉如是说》,尹溟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263-264页。
    ④[德]尼采著:《权力意志》,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622页。
    ①[德]尼采著:《权力意志》,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647页。
    ②E·贝勒《解构学与解释学》,载于《哲学译丛》2000年第1期。
    ③德里达:《阐释签名(尼采/海德格尔):两个问题》,载于《南方文坛》2001年第2期。
    ④恩斯特·贝勒尔著:《尼采、海德格尔与德里达》,李朝晖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58-159页。
    ①余虹著:《艺术与归家——尼采·海德格尔·福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②洛维特:《海德格尔<尼采的话“上帝死了”>一文中所未言明的》,选自刘小枫选编:《墙上的书写——尼采与基督教》,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③[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02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尼采》(下),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693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尼采》(下),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970页。
    ③[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尼采》(下),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970页。
    ④[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尼采》(下),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912页。
    ①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4页。
    ②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尼采》(下),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805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尼采》(下),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090页。
    ②[德]康德著:《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75页。
    ③杨祖陶,邓晓芒著:《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58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尼采》(下),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930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形而上学之克服》,选自《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80页。 书店2005年版,第19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技术的追问》,选自《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2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技术的追问》,选自《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3页。
    ③[德]马丁·海德格尔著:《技术的追问》,选自《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3页。
    ④[法国]贝尔纳·斯蒂格勒著:《技术与时间:爱比米修斯的过失》,裴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第29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技术的追问》,选自《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5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技术的追问》,选自《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9页。
    ③日本学者高田珠树主要从技术与人的关系的角度来定义集置的,他说:“一切存在的东西彼此都被纳入人为的作为之中,只有在这之中才能被允许存在,一切将被用于(bestellen)人为,成为用象(Bestand)与其说是从人的角度看到的对象,不如说是在所属和目的不明确的状态下,一切都变成有用的东西或用象,海德格尔把这种活动或倾向整体称为‘集置’,这原本出自人的作为,而现在人却无可奈何地被其束缚,变得不能经验存在的原始性显露和初始的真实言说。这样来说,所谓集置,就是在存在的历史中物被彻底剥夺了其本来的本质状态。”([日]高田珠树著:《海德格尔——存在的历史》,刘文柱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68页。)
    ①Martin Heidegger: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Martin Heidegger Basic Writings(1 92 7-1964), New York: Harper& Row, 1977.p.332.
    ②[法国]贝尔纳·斯蒂格勒著:《技术与时间:爱比米修斯的过失》,裴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诗人何为》,选自《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01-302页。
    ②彭富春著:《无之无化——论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核心问题》,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50页。
    ③[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艺术作品的本源》,选自《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07页。
    ④[德]马丁·海德格尔著:《技术的追问》,选自《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6页。
    ①[德]绍伊博尔德(Seubold,G.)著:《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科技》,宋祖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9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形而上学之克服》,选自《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89页。
    ③Martin Heidegger: Contibutions to Philosophy (From Enowning), trans.Parvis Emad and Kenneth Maly,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9.p.90.
    ④[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形而上学之克服》,选自《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89页。
    ⑤[德]绍伊博尔德(Seubold,G.)著:《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科技》,宋祖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6页。
    ①[德]绍伊博尔德(Seubold,C.)著:《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科技》,宋祖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80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诗人何为》,选自《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04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诗人何为》,选自《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83页。
    ②Martin Heidegger: Contibutions to Philosophy (From Enowning), trans.Parvis Emad and Kenneth Maly,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9.p.86-87.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筑·居·思》,选自《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57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筑·居·思》,选自《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57页。
    ③[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荷尔德林的大地和天空》,选自《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97页。
    ④[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追忆》,选自《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57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荷尔德林的大地和天空》,选自《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15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筑·居·思》,选自《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57页。
    ③[德]马丁·海德格尔著:《物》,选自《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87页。
    ④[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荷尔德林的大地和天空》,选自《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03页。
    ⑤[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荷尔德林的大地和天空》,选自《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 书馆2004年版,第221页。
    ①Martin Heidegger,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Martin Heidegger Basic Writings(1 92 7-1964), New York: Harper& Row, 1977.p.323.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诗人何为》,选自《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09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46页。H214.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51页。H218.
    ③[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54页。H220-221.
    ④[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45页。H212-213.
    ⑤海德格尔在解释亚里士多德的《解释篇的》基础上指出,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任何一个判断都是一种综合和分解。这里表明:对一个事物的或正确的、或错误的、或真实的、或虚假的判断来自于这个事物与其他在场的事物的一种先在的统一体中,一种先在的关联、综合中。一经产生判断,或用语言表达出来,就将这个存在者从这个整体中分解出来,并以遮蔽整体的方式显现出来。因此,我们可以说,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中,真理何以产生的本源不是以判断方式表现出来的陈述句。(参见[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59页。)
    ⑥[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9年版,第260页。H226.
    ①Martin Heidegger: “On the Essence of Ground ”, Pathmarks, ed.William McNeil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p.106.
    ②Martin Heidegger: “On the Essence of Ground”, Pathmarks, ed.William McNeil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p.135.
    ③梁家荣正是从超越的角度梳理了前期海德格尔对世界问题的思索。在他看来,正是通过超越,海德格尔实现了与传统的自然主义的世界相区别的“生存的世界”;正是通过超越,此在超出自身而与世间万物发生关联:也是通过超越,作者找出了海德格尔的思想与康德思想的共同旨趣。(参见梁家荣:《海德格尔“世界”概念的超越论意蕴》,载于《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④Martin Heidegger: “On the Essence of Truth n Pathmarks,”.William McNeil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p.148.
    ①Martin Heidegger: “On the Essence of Truth”, Pathmarks, ed.William McNeil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p148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论真理的本质——柏拉图的洞喻和<泰阿泰德>讲疏》,赵卫国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121页。
    ③Martin Heidegger: “The Origin of the Work ofArt ”,Martin Heidegger Basic Writings(1927-1964), New York:Harper&Row, 1977.p.172.
    ④Martin Heidegger: “The Origin of the Work ofArt”,Martin Heidegger Basic Writings(1927-1964), New York:Harper&Row, 1977.p.172.
    ①Martin Heidegger: “The Origin of the Work ofArt”,Martin Heidegger Basic Writings(1927-1964), New York:Harper&Row, 1977.p.149.
    ②Martin Heidegger: “The Origin of the Work ofArt”,Martin Heidegger Basic Writings(1927-1964), New York:Harper&Row, 1977.p.150.
    ③Martin Heidegger: “The Origin of the Work ofArt ”,Martin Heidegger Basic Writings(1 927-1964), New York:Harper&Row, 1977.p.150.
    ④Martin Heidegger: “The Origin of the Work ofArt”,Martin Heidegger Basic Writings(1927-1964), New York:Harper&Row, 1977.p.154.
    ⑤Martin Heidegger: “The Origin of the Work of Art”,Martin Heidegger Basic Writings(1927-1964), New York:Harper&Row, 1977.p.156.
    ⑥Martin Heidegger: “The Origin of the Work ofArt ”, Martin Heidegger Basic Writings(1 927-1964), New York: Harper& Row, 1977.p.158.
    ①Martin Heidegger: “The Origin of the Work ofArt”,Martin Heidegger Basic Writings(1927-1964), New York:Harper& Row, 1977.p.159.
    ②Martin Heidegger: “The Origin of the Work ofArt ”, Martin Heidegger Basic Writings(1927-1964), New York:Harper&Row 1977.p.164.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艺术作品的本源》,选自《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8页。
    ②Martin Heidegger: “The End of Philosophy and the Task of Thinking”,Martin Heidegger Basic Writings(1927-1964), New York: Harper& Row, 1977.p.77.
    ③[德]马丁·海德格尔著:《从一次关于语言的对话而来——在一位日本人与一位探问者之间》,选自《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32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艺术作品的本源》,选自《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77页。
    ②Martin Heidegger: Contibutions to Philosophy (From Enowning), trans.Parvis Emad and Kenneth Maly,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9.p.96.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艺术作品的本源》,选自《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82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尼采》(下),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990页。
    ③[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语言的本质》,选自《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68页。
    ④Martin Heidegger: “The Origin of the Work ofArt” ,Martin Heidegger Basic Writings(1 927-1964), New York:Harper&Row, 1977.p.181.
    ⑤[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艺术作品的本源》,选自《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
    ⑥Martin Heidegger: “The Origin of the Work of Art ”,Martin Heidegger Basic Writings(1927-1964), New York:Harper & Row, 1977.p.181.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艺术作品的本源》,选自《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91页。美国学者理查德·沃林也是在这个意义上理解海德格尔思想中的大地的。“尽管海德格尔从未明确表达过这个思想,但很有可能是海德格尔把大地这个概念用作存在本身的同义词。这种解释可为以下事实所暗示,即海德格尔把‘大地’和希腊语physis(指自然中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源)结合起来。希腊语physis是前苏格拉底哲学对存在本性反思的概念根基:‘树木与野草、雄鹰与公牛、蛇与蟋蟀才进入它们突出的形象中,从而显示为它们所是的东西。希腊人早就把这露面,涌现本身和整体称为physis。它照亮了人类赖以栖居之基,我们称之为大地。在这里,大地一词所说的,既与堆积在那里的质料体的观念相去甚远,也与关于一个行星的宇宙观念格格不入。大地是一切涌现者的返身隐匿之所,并且是作为这样一种涌现者把一切涌现者返身隐匿起来。在涌现者中,大地现身而为庇护者(the sheltering agent)。’ ” ([美]理查德·沃林著:《存在的政治——海德格尔的政治思想》,周宪、王志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28-129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艺术作品的本源》,选自《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88页。
    ③[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艺术作品的本源》,选自《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版,第91页。
    ④[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艺术作品的本源》,选自《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97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尼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87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无蔽》,选自《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90页。
    ③[德]马丁·海德格尔著:《无蔽》,选自《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96页。
    ④[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尼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986页。
    ⑤中国基督教协会:《圣经·旧约·传道书》,选自《圣经》,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1998年版,第643页。
    ①[英]W.C.丹皮尔著:《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上),李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49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现代科学、形而上学和数学》,选自《海德格尔选集》(下),孙周兴选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878页。
    ③[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尼采》(下),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991页。
    ①Fell, Joseph.Heidegger and Sartre: An Essay on Being and Plac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9.p.197
    ②[德]加达默尔著:《海德格尔的后期哲学》,选自《哲学解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第218页。也正是在大地概念的提出的意义上,伽达默尔称《艺术作品的本源》的发表是轰动一时的哲学事件。
    ③Martin Heidegger:“The Origin of the Work of Art”,Martin Heidegger Basic Writings(1927-1964), New York: Harper& Row, 1977.p.168.
    ①Martin Heidegger:“The Origin of the Work ofArt”,Martin Heidegger Basic Writings(1927-1964), New York:Harper& Row, 1977.p.170.
    ②Martin Heidegger:“The Origin of the Work ofArt”,Martin Heidegger Basic Writings(1927-1964), New York:Harper&Row, 1977.p.171.
    ③查尔斯·巴姆巴林著:《海德格尔的根——尼采,国家社会主义和希腊人》,张志和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187页。
    ④Martin Heidegger:“The Origin of the Work ofArt ”,Martin Heidegger Basic Writings(1 927-1964), New York:Harper& Row, 1977.p.171.
    ⑤海德格尔在两卷本著作《尼采》中,区分了三种虚无主义:传统虚无主义、古典虚无主义、本真的虚无主义。他指出:包括尼采在内的传统形而上学都是虚无主义,但尼采又是区别传统虚无主义者的古典虚无主义者,因为尼采不但取消了传统形而上学两个世界的划分,而且否定了传统形而上学存在的基础,要进行“价值重估”,他的思想“昭示了本真的虚无主义”,(参见[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尼采》(下),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970页。)但不是本真的虚无主义,因为他重新设定了最高价值,将存在设定为价值,仍然是从存 在者、从存在者的存在的角度思考存在问题,而没有将存在自身形成主题。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尼采是区别于传统的虚无主义者的古典的虚无主义者。在海德格尔看来,他自己的思想才是本真的虚无主义者,因为他直接将被传统形而上学所遗忘了的存在自身形成主题,直接思考了虚无的问题。他指出:“本真的虚无主义的基础既不是强力意志的形而上学,也不是意志形而上学,而惟一的是形而上学本身。”(参见[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尼采》(下),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970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艺术作品的本源》,选自《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6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逻各斯》,节选自《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36页。
    ③[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艺术作品的本源》,选自《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页。
    ④[德]马丁·海德格尔著:《物》,节选自《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82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走向语言之途》,选自《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39页。
    ②彭富春著:《无之无化——论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核心问题》,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33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97页,H170。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88页,H161。
    ③[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88页,H161。
    ④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307.
    ①Martin Heidegger: “Letter on Humanism”, Martin Heidegger Basic Writings(1927-1964), New York: Harper& Row, 1977.p.198.
    ②Martin Heidegger: “The Origin of the Work of Art”,Martin Heidegger Basic Writings(1927-1964), New York:Harper & Row, 1977.p.184.
    ①Martin Heidegger: “The Origin of the Work of Art”,Martin Heidegger Basic Writings(1927-1964), New York:Harper&Row, 1977.p.185.
    ②Martin Heidegger: “Letter on Humanism”, Martin Heidegger Basic Writings(1927-1964), New York: Harper& Row, 1977.p.213
    ③Martin Heidegger:“ Letter on Humanism ”, Martin Heidegger Basic Writings(1 92 7-1964), New York: Harper& Row,1977.p.206
    ④[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选自《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艺术馆2004年版,第40页。
    ①Martin Heidegger: “Letter on Humanism”,Martin Heidegger Basic Writings(1927-1964), New York: Harper& Row,1977.p.193.
    ②COUSINEAU R H: Humanism and Ethics: AnIntroduction to Heidegger's“Letter on Human-ism, Paris:Nauwelaerts, Louvain, 1972.p.24.
    ③Martin Heidegger: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trans.Gregory Fried and Richard Polt,New Haven:Yale universityPress,2000.p.30
    ④Martin Heidegger: On the Way to Language, trans.Peper D.Herz,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82.p.5
    ⑤Martin Heidegger: On the Way to Language, trans.Peper D.Herz,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82.p.5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尼采》(下),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930页。
    ②Martin Heidegger: “The End of Philosophy and the Task of Think”,Martin Heidegger Basic Writings(1927-1964), New York: Harper& Row, 1977.p.381.
    ③Martin Heidegger:“The End of Philosophy and the Task of Think”,Martin Heidegger Basic Writings(1927-1964), New York: Harper& Row, 1977.p.382.
    ④Martin Heidegger: “The End of Philosophy and the Task of Think”,Martin Heidegger Basic Writings(1927-1964), New York: Harper& Row, 1977.p.382.
    ⑤海德格尔在(《哲学之终结和思之任务》)中指出,“追问Aλ(?)ετα即追问林中空地本身,并不是追问真理。因此把林中空地意义上的AMθεtα命名为真理,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从而也是让人误入歧途的。”(参见Martin
    ①张汝伦著:《海德格尔与现代哲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01-302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对泰然让之的探讨》,选自《思的经验》 (1910-1976),陈春文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9页。
    ③[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对泰然让之的探讨》,选自《思的经验》(1910-1976),陈春文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2页脚注。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词语》,选自《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60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时间与存在》,选自《面向思的事情》,陈小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6页。
    ③[德]马丁·海德格尔著:《时间与存在》,选自《面向思的事情》,陈小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页。
    ④[德]马丁·海德格尔著:《时间与存在》,选自《面向思的事情》,陈小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页。
    ⑤Martin Heidegger:“The Nature of Language”,On The Way to Language.trans.Peper D.Herz, New York: Harperand Row, 1971.p.109.“把作为语言的语言带向语言”这个语言公式首先表明了一种解释学的循环,这种循环表明在日常生活中言说的语言并不是本性的语言,而只是对语言的本质的某种体现。因此,海德格尔看来,他的任务就是要让在语言的本质中所遮蔽的本性的语言带向显现,带向言说活动中。但是,这也只是我们一种任意的解读,因为“把作为语言的语言带向语言”的这个语言公式的目的并不在于强调这三个语言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而是突出“通向语言之途”,突出的是“道路”,而非“著作”,本性的语言正是在这一道路中开启存在、思想以及存在与思想的关系,而且只有行走在这条道路中的人才能经验到本性的语言的道说与不道说。学界很多学者都指出了道路在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语言》,选自《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2004年修订版,第8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人的栖居》,选自《思的经验》 (1910-1976),陈春文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96页。
    ①可以说,海德格尔“通向语言之途”无法离开诗人的诗作,但是如果我们仅只是通过诗人的诗作来解读海德格尔本性语言的特点的话却有误入歧途的危险。伽达默尔也指出了海德格尔的语言与诗人的诗作之间的区别。“然而,它(本性的语言)尚不是诗的语言,因为诗的语言总是同诗的语调相对应,在这种语调里,一首诗的结构跌宕起伏。而海德格尔的语言则与之相反,仍在结结巴巴地寻找合适的词,是不断超越着的思想的语言,以应答一种预先被思想的和预先被把握的东西的辩证法。”(参见[德]伽达默尔著:《转折之路》,选自《伽达默尔集》,严平编选,邓安庆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第442页。)
    ②Martin Heidegger:“The Nature of Language”, On the Way to Language, trans.Peper D.Herz, New York: Harperand Row, 1971.p.73
    ③Martin Heidegger:“The Nature of Language ”, On the Way to Language, trans.Peper D.Herz, New York:Harper and Row, 1971.p.88.
    ④Martin Heidegger: “The Nature of Language”, On the Way to Language, trans.Peper D.Herz, New York: Harperand Row, 1971..p.108.
    ⑤Martin Heidegger:“The Nature of Language ”, On the Way to Language, trans.Peper D.Herz, New York: Harperand Row, 1971.p.108.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为朗哈德尔的<黑贝尔>一书说几句话》,选自《思的经验》 (1910-1976),陈春文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7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黑贝尔》,选自《思的经验》 (1910-1976),陈春文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5页。
    ③彭富春著:《无之无化——论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核心问题》,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13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范畴篇解释篇》,方书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5页。
    ②Martin Heidegger: “he Way to Language ”, On the Way to Language, trans.Peper D.Herz,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71.p.114.
    ③[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走向语言之途》,选自《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2004年修订版,第247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语言与家乡》,选自《思的经验》 (1910-1976),陈春文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33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语言的本质》,选自《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2004年修订版,第199页。
    ①Martin Heidegger:“The Way to Language”,On the Way to Language, trans.Peper D.Herz, New York: Harper and Row.1971.p.120.
    ①Martin Heidegger:“The Way to Language”,On the Way to Language, trans.Peper D.Herz, New York: Harperand Row, 1971..p.120.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走向语言之途》,选自《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2004年修订版,第252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语言》,选自《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2004年修订版,第16页。
    ②Martin Heidegger: On the Way to Language, trans.Peper D.Herz,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82.p.186.
    ③Martin Heidegger: On the Way to Language, trans.Peper D.Herz,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82.p.215.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走向语言之途》,选自《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2004年修订版,第262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语言》,选自《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2004年修订版,第13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语言的本质》,选自《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2004年修订版,第189-190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对泰然让之的探讨》,选自《思的经验》 (1910—1976),陈春文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8页。
    ③[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对泰然让之的探讨》,选自《思的经验》 (1910—1976),陈春文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3页。
    ④[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诗歌》,选自《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36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语言》,选自《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2004年修订版,第12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语言》,选自《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2004年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2页。
    ③[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诗歌》,选自《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36页。
    ④[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追忆》,选自《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77页。
    ①这三次公开演讲分别是:被收录于1954年出版的《演讲与论文集》中的《物》(1949-1950)和《筑·居·思》 (1951),收录于1959年出版的《在通向语言之途》中的《语言》(1950)。并在《人,诗意的栖居……》(1951),《语言的本质》(1957),《荷尔德林的大地与天空》(1959)等文章中反复使用这个术语。可以说,这种思想可以在1936-1936年的《艺术作品的本源》,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的手稿《哲学论稿》等文章中找到其根源。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荷尔德林的大地和天空》,选自《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10页。
    ③[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荷尔德林的大地和天空》,选自《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11页。
    ④[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语言》,选自《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2004年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3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物》,选自《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88页。
    ②彭富春著:《无之无化——论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核心问题》,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40页。
    ③[德]马丁·海德格尔著:《物》,选自《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89页。
    ①孙周兴在《说不可说之神秘》中通过显-隐,有-无的关系表明物化与世界化的关系。他指出:“‘物化’是从无到有(隐→显)的聚集(居有),‘世界化’是从有到无(显→隐)的归于隐匿的解蔽(澄明),‘物化’之际,物实现世界,即天、地、神、人‘四重整体’的世界得以‘显出’,而‘物化’的这种有所‘显’的聚集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世界化’这种由显入隐的解蔽。世界是‘显’,但趋向于隐蔽入无,在物中聚集起来,物是‘隐’,但趋向于又隐入显,在世界中显突出来。”(参见孙周兴著:《说不可说之神秘——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48页。)和我们一样,作者阐明了物化与世界化之间的亲密关系,这种亲密关系通过隐与显的方式表现出来,在我们看来,运用这种方式不能清楚的阐释物化与世界化的关系,因为作者没有指明显、隐之为何,是在什么意义上的显与隐,是实体之显还是关系之显。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语言》,选自《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2004年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6页。
    ③[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语言》,选自《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2004年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6页。
    ④[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语言》,选自《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2004年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6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返乡——致亲人>》,选自《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1页。
    ②Martin Heidegger:“Letter on Humanism” Martin Heidegger Basic Writings(1 927-1964), New York: Harper& Row,1977.p.213.
    ③彭富春著:《无之无化——论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核心问题》,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74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筑·居·思》,选自《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59页。
    ②马丁·海德格尔著:《艺术作品的本源》,选自《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31页。
    ③[德]马丁·海德格尔著:《筑·居·思》,选自《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58页。
    ④[德]马丁·海德格尔著:《物》,选自《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86页。
    ⑤彭富春著:《无之无化——论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核心问题》,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36页。
    ⑥[德]马丁·海德格尔著:《筑·居·思》,选自《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58页。
    ⑦在语言工具化、信息化的现代,本性语言的神秘性处于遮蔽和缺失状态中,这种缺失表现为神秘性的缺失。海德格尔企图通过突出神及神性而给神秘性留下一个空间。“神通过天空的显现乃在于一种揭露,它让我们看到自行遮蔽的东西;但这并不是由于它力求把遮蔽者从其遮蔽状态中撕扯出来,而只是由于它守护着在其自行遮蔽中的遮蔽者。”因此需要期待诸神、期待本性语言之道说。也同样是在此意义上,我们说《只还有一神能救渡我们》,而不是《只还有一个上帝能救渡我们》。
    ⑧Sterblichen的字典字面意义为尘世的人,它的形容词形式Sterblich的字面意义为会死的、非永生的。孙周兴在《演讲与论文集》中将这个词翻译为“终有一死者”,彭富春在《诗·语言·思》中将这个词翻译为“短暂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语言》,选自《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2004年修订版,第13页。
    ①Karl Marx: (O|¨)konomisch-Philosophische Manuskripte.Geschrieben von April bis August 1844 Nach der Handschrift,Verlag Philipp Reclam Jun.Leipzig 1970, S.245-246.
    ①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版,第110-111页。
    ①黑格尔著:《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02页。译文根据德文原文有所改动;贺麟先生把Dasein译为了“定在”或“特定的存在”。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5-136页。
    ①邓晓芒著:《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07页注。
    ②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版,第52页。
    ③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版,第53页。
    ①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版,第54页。
    ①仰海峰:《马克思哲学与西方哲学:视域开启与理论界划》,载于《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9期。
    ②Martin Heidegger: “Letter on Humanism”, Martin Heidegger Basic Writings(1927-1964), New York: Harper& Row, 1977.p.219.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页。
    ①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版,第81页。
    ②彭富春:《马克思美学的现代意义》,载于《哲学研究》2001年第4期。
    ③[法]F.费迪耶等/辑录:《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丁耘/摘译,载于《哲学译丛》, 2001年第3期。
    ④[法]F.费迪耶等/辑录:《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丁耘/摘译,载于《哲学译丛》, 2001年第3期。
    ①张文喜:《我的自我论证及其何以达到其他自我》,载于《学习与探讨》2000年第3期。
    ②张汝伦:《马克思的哲学观和“哲学的终结”》,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③吴晓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全部形而上学的终结》,载于《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1]Martin Heidegger: Martin Heidegger Basic Writings(1927-1964), New York: Harper&Row, 1977.
    [2]Martin Heidegger: Being and Time, trans.John Macquarrie and Edward Robinson,New York: Harper& Row, 1962.
    [3]Martin Heidegger:Pathmarks,ed.William McNeil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4]Martin Heidegger: On the Way to Language, trans.Peper D.Herz, New York:Harper and Row, 1971.
    [5]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Solitude,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6]Martin Heidegger: Contibutions to Philosophy (From Enowning), trans.Parvis Emad and Kenneth Maly,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9.
    [7]Martin Heidegger: Kand and the Problem of Metaphysik, trans.Richard Taft,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0.
    [8]Martin Heidegger: What Is Called Thinking? trans.Fred D.Wieck and J.Glenn Gray,New York:Harper& Row,1968.
    [9]Martin Heidegger: The Basic Problems of Phenomenology, trans.Albert Hofstadt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2.
    [10]Martin Heidegger: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trans.Gregory Fried and Richard Polt,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0.
    [11]Martin Heidegger: Introduction to Metaphysics, trans.Gregory Fried and Richard Polt,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0.
    [12]Martin Heidegger: Poetry, Language, Thought, trans.Albert Hofstadter,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71.
    [13]Martin Heidegger: The Metaphysical Foundations of Logic, trans.Michael Heim,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4.
    [14]Martin Heidegger: Four Seminars, trans, Andrew Mitchell and Francois Raffoul,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4.
    [15]Martin Heidegger.Basic Questions of Philosophy: Selected “Problems” of“Logic”[M].Translated by Richard Rojcewicz and Andre Schuwer.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4.
    [16]Vensus George: The Eeperience of Being as Goal of Human Existence: The Heideggerian Approach,Cardinal Station Washington, Prin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0.
    [17]Hubert L.Dreyfus: Being-in-the-World:A Commentary on Heidegger's Being and Time, London: The MIT Press,1992.
    [18]Lilian Alweiss: The World Unclaimed: A Challenge to Heidegger's Critique of Husserl, Ohio University Press, Athens, Ohio, 2003.
    [19]Otto Poeggeler: Martin Heidegger's Path of Thinking, trans, D.Magurshak and S.Barber, Atlantic Highlands, NJ: Humanities Press International, Inc, 1987.
    [20]Martin Heidegger.Basic Questions of Philosophy: Selected “Problems” of “Logic”.Trans.Richard Rojcewicz and Andre Schuwer.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4.
    [21]Jeff Malpas: Heidegger's Topology: Being, Place, World, London: The MIT Press,2006.
    [22]Fell,Joseph.Heidegger and Sartre: An Essay on Being and Plac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9.
    [23]Cristina Lafont: Heidegger, Language, and World-disclosure, trans.Graham Harma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24]COUSINEAU R H:Humanism and Ethics: AnIntroduction to Heidegger's“Letter on Human-ism,Paris: Nauwelaerts, Louvain, 1972.
    [25]Karl Marx: Okonomisch-Philosophische Manuskripte.Geschrieben von April bis August 1844 Nach der Handschrift, Verlag Philipp Reclam Jun.Leipzig 1970.
    [26]Gadamer, Reflections on my Philosophical Journey, in Lewis Edwin Hahn(ed.),The Philosophy of Hans-Gadamer, Library of Living Philosophers 24,Chicago:Open ourt,1997.
    [1][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2][德]马丁·海德格尔著:《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3][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形式显示的现象学:海德格尔早期弗莱堡文选》, 孙周兴编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德]马丁·海德格尔著:《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 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5][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6][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合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7][德]海德格尔著:《面向思的事情》,陈小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8][德]海德格尔著:《思的经验》(1910-1976),陈春文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年版。
    [9][德]海德格尔著:《论真理德本质——柏拉图洞喻和<泰阿泰德>讲疏》,赵卫国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10][德]马丁·海德格尔著:《现象学之基本问题》,丁耘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11][德]海德格尔著:《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2][德]海德格尔著:《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3][德]M·海德格尔著:《诗·语言·思》,彭富春译,戴晖校,北京:文化 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
    [14][德]海德格尔著:《海德格尔存在哲学》,孙周兴等译,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4年版。
    [15][德]马丁·海德格尔著Martin Heidegger:《存在与在》,王作虹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16][德]马丁·海德格尔著:《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北京:生活·读书·新 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17][德]海德格尔著:《海德格尔诗学文集》,成穷等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8][德]海德格尔著:《人,诗意地安居:海德格尔语要》,部元宝译,上海:上 海远东出版社年1995版。
    [19][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著:《笛卡尔式的沉思》,张廷国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20]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1]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22]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23]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4]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5]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版。
    [1][古希腊]柏拉图著:《柏拉图全集》,王晓朝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范畴篇解释篇》,方书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4]中国基督教协会:《圣经》,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1998年版。
    [5][古罗马]奥古斯丁著:《忏悔录》,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6][法]笛卡尔著:《第一哲学沉思集》,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7][德]康德著:《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德]康德著:《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德]黑格尔著:《哲学史讲演录》,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0]黑格尔著:《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11][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著:《经验与判断:逻辑谱系学研究》,邓晓芒,张廷国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12][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著:《胡塞尔选集》(上、下卷),倪梁康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13][德]舍勒著:《舍勒选集》,刘小枫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14][德]马克思·舍勒著:《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倪梁康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15][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16][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著译:《哲学解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
    [17][德]伽达默尔,[法]德里达等著:《德法之争:伽达默尔与德里达的对话》,孙周兴,孙善文编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8][德]伽达默尔著:《伽达默尔集》严平编选,邓安庆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
    [19]伽达默尔著:《哲学生涯——我的回顾》,陈春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0][德]克劳斯·黑尔德编:《生活世界现象学》,倪梁康,张廷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21][德]克劳斯·黑尔德著:《世界现象学》,孙周兴编,倪梁康,孙周兴,靳希平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22][德]克劳斯·黑尔德著:《时间现象学的基本概念》,靳希平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
    [23]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4][德]比梅尔(walter Biemel)著:《海德格尔》,刘鑫,刘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25][英]乔治·斯坦纳著:《存在主义祖师爷:海德格尔》,阳仁生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6][美]朱利安·扬著:《海德格尔哲学纳粹主义》,陆丁,周濂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7][英国]迈克尔·英伍德著:《海德格尔》,刘华文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28][德]贡特·奈斯克,埃米尔·克特琳编著:《回答:马丁·海德格尔说话了:Martin Heidegger im gesprach》,陈春文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9][德]绍伊博尔德(Seubold,G.)著:《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科技》,宋祖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30][德]维克托·法里亚斯著:《海德格尔与纳粹主义》,郑永慧,张寿铭,吴绍宜译,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年版。
    [31][德]恩斯特·贝勒尔著;李朝晖译:《尼采、海德格尔与德里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32][美]理查德·沃林著:《存在的政治:海德格尔的政治思想》,周宪,王志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33][法]马克·弗罗芒-默里斯著:《海德格尔诗学:Heidegger's Poetics》,冯尚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34][美]大卫·库尔珀著:《纯粹现代性批判:黑格尔、海德格尔及其以后》,藏佩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35][美]约瑟夫·科克尔曼斯著:《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对作为基本存在论的此在的分析》,陈小文,李超杰,刘宗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36][德]莱因哈德·梅依著:《海德格尔与东亚思想》,张志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7][美]查尔斯·巴姆巴林著:《海德格尔的根——尼采,国家社会主义和希腊人》,张志和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
    [38][美]威廉·巴雷特(William Barrett)著:《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段德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39][法国]贝尔纳·斯蒂格勒著:《技术与时间:爱比米修斯的过失》,裴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40]T·德布尔著:《胡塞尔思想的发展》,李河译,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
    [41][美]帕特里夏·奥坦伯德·约翰逊著:《海德格尔》,张祥龙,林丹,朱刚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42][法]让·华尔著:《存在哲学》,翁绍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43][日]高田珠树著:《海德格尔——存在的历史》,刘文柱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4][日]广松涉著:《事的世界观的前哨》,赵仲明,李斌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5][法]莫里斯·梅洛-庞蒂著:《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46][美]大卫·K·洛格尔(David K·Naugle)著:《世界观的历史》,胡自信译,北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7][英]S.马尔霍尔著:《海德格尔与<存在与时间>》,亓校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8][英]W.C.丹皮尔著:《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上),李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49][法]雅克·德里达著:《论精神——海德格尔与问题》,朱刚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50][德]汉斯·艾柏林著:《自由·平等·必死性——海德格尔以后的哲学》,蒋芒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1][德]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著:《来自德国的大师——海德格尔和他的时代》,靳希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52][德]尼采著:《快乐的科学》,黄明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53][德]尼采著:《尼采文集》,周红选编;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版.
    [54][德]尼采著;张念东:《权力意志》,凌素心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55][德]尼采著:《查拉斯图拉如是说》,尹溟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56]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57][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生存哲学》,王玖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
    [58][德]雅斯贝尔斯著:《智慧之路》,柯锦华,范进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3年版。
    [59]宋继杰著:《海德格尔喻存在论历史的解构—一<现象学基本问题>引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0]尚杰著:《从胡塞尔到德里达》,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1]黄裕生著:《时间与永恒:论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时间问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62]张汝伦著:《海德格尔与现代哲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63][德]海德格尔等著:《海德格尔与有限性思想》,刘小枫选编;孙周兴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64]黄裕生著:《时间意识的觉醒与形而上学的终结:论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时间问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65]熊 伟编:《现象学与海德格》,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
    [66]余 虹著:《思与诗的对话:海德格尔诗学引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67]张祥龙著:《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
    [68]张祥龙主讲;朱刚,林丹整理:《朝向事情本身:现象学导论七讲》,北京:团结出版社2003年版。
    [69]张祥龙著:《海德格尔传》,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70]宋祖良著:《拯救地球和人类未来--海德格尔的后期思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71]陈嘉映著:《海德格尔哲学概论》,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
    [72]范玉刚著:《睿思与岐误:一种对海德格尔技术之思的审美解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73]崔唯航,张羽佳著:《本真存在的路标:马丁·海德格尔:= Martin Heidegger》,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4]熊伟译;王炜编:《熊译海德格尔》,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5]张公善著:《批判与救赎:从存在美论到生活诗学》,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6]刘敬鲁著:《海德格尔人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7]李智著:《论海德格尔的现代性批判:另一种后现代主义》,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8]周民锋著:《走向大智慧:与海德格尔对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9]柯小刚著:《海德格尔与黑格尔时间思想比较研究》,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0]刘旭光著:《海德格尔与美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81]彭富春著:《无之无化:论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核心问题》,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82]彭富春著:《哲学美学导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3]彭富春著:《漫游者说——我的自白》,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84]余 虹著:《艺术与归家:尼采·海德格尔·福柯:Nietzsche Heidegger Foucault》,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5]张 弘著:《西方存在美学问题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6]强以华著:《存在与第一哲学:西方古典形而上学史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7]倪梁康著:《自识与反思:近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88]倪梁康著:《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
    [89]倪梁康著:《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90]张贤根著:《存在·真理·语言: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1]王为理著:《人之问——思与禅的一种诠释与对话》,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92]涂成林著:《现象学的使命——从胡塞尔、海德格尔到萨特》,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93]靳希平著:《海德格尔早期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4]孙周兴著:《说不可说之神秘——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95]孙周兴著:《我们时代的思想姿态》,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96]朱刚著:《本原与延异——德里达对本原形而上学的解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7]高秉江著:《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8]张廷国著:《重建经验世界:胡塞尔后期思想研究》,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9]刘放桐等编著:《现代西方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00]邹诗鹏著:《实践:生存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1]李(?)君著:《马克思的感性活动存在论:一个从“存在论差异”展开的比较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2]张汝伦著:《良知与理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3]张汝伦著:《德国哲学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4]俞吾金著:《实践诠释学:重新解读马克思哲学与一般哲学理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5]俞吾金等著:《现代性现象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对话》,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106]韩潮著:《海德格尔与伦理学问题》,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7]张世英著:《新哲学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8]任平著:《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9]杨祖陶著:《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1993年版。
    [110]杨祖陶,邓晓芒编译:《康德三大批判精粹》,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11]杨祖陶,邓晓芒著:《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12]邓晓芒著:《中西文化视域中真善美的哲思》,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3]邓晓芒著:《康德哲学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4]邓晓芒著:《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15]俞吾金著:《从康德到马克思:千年之交的哲学沉思》,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6]王逢振等人编译:《最新西方文论选》,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
    [117]唐明邦主编:《周易评注》,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118]陈秋平,尚荣译注:《金刚经·心经·坛经》,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119]朱熹撰:《大学章句》,《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
    [120]《诸子集成》(三),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
    [121]《诸子集成》(七),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
    [122]陈鼓应注译:《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23]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余慧元:《“Horizon”的扩展:西方现象学进展的一种维度》,载于《学术月刊》2005年第11期。
    [2]艾秀梅:《日常生活的沉沦——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日常生活批判的思想》,载于《求是学刊》,2000年第5期。
    [3]孙周兴:《形式显示的现象学——海德格尔早期弗莱堡讲座研究》,载于(《现代哲学》2002年第4期。
    [4]俞吾金:《论海德格尔的“世界概念”》,载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5]彭富春:《西方海德格尔研究述评》(一)(二),载于《哲学动态》,2001年第5、6期。
    [6]彭富春:《什么是物及其意义》,载于《哲学研究》2002年第3期。
    [7]彭富春:《现代性的意义》,载于《学术月刊》2001年第1期。
    [8]彭福春:《论无原则的批判》,载于《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4期。
    [9]彭富春:《马克思美学的现代意义》,载于《哲学研究》2001年第4期。
    [10]彭福春:《走出后现代话语》,载于《哲学研究》,1999年第1期。
    [11]戴月华:《国内海德格尔思想转向问题研究述介》,载于《哲学动态》,1997年第6期。
    [12]陈春文,谢亚洲:《时间、想象力与海德格尔的存在之路》,载于《科学·经济·社会》2008年第2期。
    [13]欧力同:《存在主义认识论》,载于《社会科学辑刊》1980第3期。
    [14]靳希平:《海德格尔哲学的一般唯物主义前提》,载于《哲学研究》1994年第5期。
    [15]王炜:《海德格尔与马克思主义》,载于《求是学刊》1992年第6期。
    [16]邓晓芒:《马克思论“存在与时间”》,载于《哲学动态》2000年第6期。
    [17]孙伯鍨,刘怀玉:《“存在论转向”与方法论革命——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18]张文喜:《“实践”与“操心”的时间性阐释——海德格尔、马克思论“存在与时间”》,载于《学习与探讨》2000年第3期。
    [19]张文喜:《“实践”与“操心”的时阐释——海德格尔、马克思论“存在与时间”》,载于《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3期。
    [20]仰海峰:《“实践”与“烦”——马克思与海德格尔的比较研究之二》,载于《学习与探讨》2001年第2期。
    [21]张汝伦:《马克思的哲学观和“哲学的终结”》,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22]仰海峰:《马克思哲学与西方哲学:视域开启与理论界划》,载于《教学与研究》, 2005年第9期。
    [23]张廷国:《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及其意义》,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24]李革新:《论海德格尔哲学中存在与此在的共属关系》,载于《学术月刊》,2002年第12期。
    [25]李革新:《在遮蔽与无蔽之间——海德格尔现象学的一种理解》,载于《复旦学报》2003年第2期。
    [26]郭晓晖:《形而上学地讲形而上学——论海德格尔重提“存在问题”的意义》,载于《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27]倪梁康:《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存在问题》,载于《哲学研究》1999年第6期。
    [28]欧仕金,高中建,巨乃岐:《在世”及其意义——海德格尔生存论分析》,载于《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29]张高宏:《海德格尔的世界概念》,载于《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30]吴晓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全部形而上学的终结》,载于《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31]E·贝勒:《解构学与解释学》,载于《哲学译丛》2000年第1期。
    [32]德里达:《阐释签名(尼采/海德格尔):两个问题》,载于《南方文坛》2001年第2期。
    [33][法]德里达:《恢复绘画中的真实》,载于《外国美学》第11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34]梅耶·夏皮罗:《描绘个人物品的静物画——关于海德格尔和梵高的札记》,载于《世界艺术》2000年第3期。
    [35]刘旭光:《谁是凡·高那双鞋的主人——关于现象学视野下艺术中的真理问题》, 载于《学术月刊》,2007年第9期。
    [36]梁家荣:《海德格尔“世界”概念的超越论意蕴》,载于《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37]柯小刚:《道路与Ereignis》,载于《世界哲学》2008年第4期。
    [38]蒋风冰,戚成炯:《现象学科技哲学:一个新的研究范式》,载于《哲学研究》,2009年第1期。
    [39]《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F费迪耶等/辑录,丁耘/摘译,载于《哲学译丛》2001年第3期。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76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58页。
    ③[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58页。
    ④[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59页。
    ①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193.
    ②[法]雅克·德里达著:《论精神——海德格尔与问题》,朱刚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61页。
    ①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195.
    ①[法]雅克·德里达著:《论精神——海德格尔与问题》,朱刚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67 页。
    ②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202
    ③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210.
    ①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219.
    ②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225.
    ③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234.
    ④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235.
    ①Martin Heidegger.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248.
    ②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249.
    ① Martin Heidegger.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252.
    ②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239
    ①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著:《来自德国的大师——海德格尔和他的时代》,靳希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257页。
    ②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WcNeill and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269.
    ①[法]雅克·德里达著:《论精神——海德格尔与问题》,朱刚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70-71页。
    ②[法]雅克·德里达著:《论精神——海德格尔与问题》,朱刚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68-69页。
    ③彭富春指出,德里达陷入到解构主义的极端状态中,这种极端状态同样使我们丧失了对事情本身的领会。他说:“解构主义并没有思考这样的问题,它实际上把对于在场的形而上学的消解这一话语变成了咒语,并且它借此瓦解了人的居住的可能。如果这样的话,那么,思想必须走出后现代。”(参见彭富春:《走出后现代话语》,载于《哲学研究》,1999年第1期。
    ①Martin Heidegger, Reden und andere Zeugnisse eines Zeugnisse eines Lebensweges, Gesantausgabe,Band16,Frankfurt am Main: Vittorio Klostermann,2000.(GA16,747)。
    ②这里的早期主要是指海德格尔首先大量地使用Ereignis一词来说的,不是有关思想的分期,国内有很多人把这本著作称为《哲学论文集》。
    ③Martin Heidegger, Beitr(a|¨)ge zur Philosophie(Vom Ereignis), Gesantausgabe,Band65, Frankfurt am Main: Vittorio Klostermann, 1989/1994.(GA65,111)
    ④Martin Heidegger, Beitr(a|¨)ge zurPhilosophie(Vom Ereignis), Gesantausgabe,Band65, Frankfurt am Main: Vittorio Klostermann, 1989/1994.[2](GA65,178)
    ①Martin Heidegger, Beitr(a|¨)ge zur Philosophie(Vom Ereignis), Gesantausgabe,Band65, Frankfurt am Main: Vittorio Klostermann, 1989/1994 (GA65,494
    ②Martin Heidegger, Beitr(a|¨)ge zur Philosophie(Vom Ereignis), Gesantausgabe,Band65, Frankfurt am Main: Vittorio Klostermann, 1989/1994.(GA65,22)
    ③ Martin Heidegger, (U|¨)ber den Anfang, Gesamtausgabe, Band70, Frankfurt am Main: Vittorio Klostermann, 2005.(GA70,16)
    ④Martin Heidegger, Metaphysik und Nihilismus, Gesamtausgabe, Band67, Frankfurt am Main: Vittorio Klostermann,1999.(GA67,99)
    ⑤Martin Heidegger, Die Geschichte des Seyns, Gesamtausgabe, Band69, Frankfurt am Main: Vittorio Klostermann, 1998.(GA69,144)
    ①Martin Heidegger, “Der Weg zur Sprache, ”in Unterwegs zur Sprache Gesamtausgabe, Band1 2, Frankfurt am Main: Vittorio Klostermann, 1985.(GA12.248)
    ②Martin Heidegger, Identitaet und Differenz, Stuttgart: Verlag Guenther, Neske, 1957.(p36)
    ③Martin Heidegger, “Der Weg zur Sprache, ”in Unterwegs zur Sprache Gesamtausgabe, Band 12, Frankfurt am Main:Vittorio Klostermann, 1985.(GA12,250)
    ④Martin Heidegger, “Der Weg zur Sprache, ”in Unterwegs zur Sprache Gesamtausgabe, Band1 2, Frankfurt am Main:Vittorio Klostermann, 1985.(GA12,215)
    ①Martin Heidegger, “Der Weg zur Sprache, ”in Unterwegs zur Sprache Gesamtausgabe, Band1 2, Frankfurt am Main: Vittorio Klostermann, 1985.(GA 12,247)
    ②Martin Heidegger, “Der Weg zur Sprache, ”in Unterwegs zur Sprache Gesamtausgabe, Band 12, Frankfurt am Main: Vittorio Klostermann, 1985.[6](GA12,248-249)
    ①Martin Heidegger, Zur Sache des Denkens,T(u|¨)bingen: Max Niemeyer Verlag,1969/2000 Gesamtausgabe, Band69, Frankfurt am Main: Vittorio Klostermann, 1998.(ZSD,22)
    ① Martin Heidegger, Zur Sache des Denkens,T(u+¨)bingen: Max Niemeyer Verlag, 1969/2000 Gesamtausgabe, Band69, Frankfurt am Main: Vittorio Klostermann, 1998.(ZSD,46)
    ②Martin Heidegger, Identitaet und Differenz, Stuttgart: Verlag Guenther, Neske, 1957.(ID,2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