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彝文起源及其发展考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的古文字资料非常丰富,许多古老民族都有文字。彝文是中国民族古文字中较为古老的文字之一。尽管彝文产生年代久远,但彝文的起源问题没有准确定论,一直受到文字学界和彝学界的高度关注。自十九世纪以来,研究探求彝文起源与发展的论述不断增多,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各种彝文起源的学说。但纵观各家之言,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不完整或不合理因素。特别是关于彝文产生年代、彝汉文字渊源关系问题,一直处于争论之中。有学者认为彝文产生于明代,有的认为产生于汉代,有的认为产生于先秦,有的认为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还有的认为产生于与甲金文同时的夏、商、周时代等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彝文的起源进行了比较深入地研究,取得新的认识。
     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彝族历史文化及其语言文字,彝文古文献调查,彝文起源,彝文的性质和结构,彝文的发展和规范。本文以翔实的材料、系统的理论、科学的方法为基础,对彝文的起源、发展、特征等作出客观描写,对彝文的产生时代、文字性质、结构规律等进行深入考察及理论阐释,并对彝文使用和规范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建议。
     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在于,搞清彝文的起源、性质、结构,理清彝文的发展脉络,以便为民族学、彝学、普通文字学提供有价值的材料,并为彝文的使用、规范、改革、发展及民族语言文字政策的制定提供实践依据和理论依据。
     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以田野调查和文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彝文起源及发展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地考察研究,初步解决了彝文的起源、发展、渊源等问题,得出彝文起源于古彝人时代、可将彝文的规范年代推至汉代、四川彝文是现存最古老的彝文等结论。依托各历史阶段翔实的彝文材料,对彝文字形进行共时结构分析和历时演变描写;对彝文各发展阶段的文字状况进行剖析,并对不同阶段的文字进行纵向比较,总结特征、分析差异、阐释原因。提出以四川彝文为基础,对滇、川、黔、桂四省区彝文进行统一规范,并初步提出规范的建议和措施。
Chinese ancient writing resources are abundant, Many ancient ethnic groups used written languages in their history. The written language of Yi People is one of the most ancient one among Chinese ancient written languages. Even though the written language of Yi people is antique, its origin has never been precisely confirmed and has been highly concerned by experts in fields of philology and Yi studies. Since 19th Century, there have been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tudies to explore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Yi language. Many experts have proposed different kinds of theories about the origin of Yi language. However, to some extent, there is certain uncertainty, ambiguity and impertinency for the theories. Such uncertainty is mainly focused on the heated-debated issues of the timing of Yi language's creation and whether or not it has any connection with Chinese language. Some experts believed that Yi language was created in Ming Dynasty, but some believe it was created in Han Dynasty, or in Pre-qin, or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s, or in Xia,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in the meantime of the occurrence of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This dissertation explains and explores the origin of Yi language under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gains new cognition.
     The main content includes: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Yi People and its language, Yi language's archaian literature survey, Yi language's origin, nature and structure, Yi language's development and regulations. This dissertation critically analyzes the origin,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 etc. of Yi language, embeddedly studies the timing, nature and structure of Yi language, Particularly elucidates the theory based on the numerous materials, systemic theory, scientific methods. And discussed the using and regulation of Yi language, bring forward some suitable and actual advices.
     This dissertation's significance is that it explains the origin, nature and structure of Yi language and clears the development pathway of Yi language, which provides valuable materials about Yi language to ethnology, Yi study, and common philology. This dissertation also provide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regulation, re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for constituting the policy of ethical language.
     This dissertation has the following points of innovation: For the first time combining the fieldwork with the literature survey method, thoroughly studied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Yi language, initially solved the origin, development and whether or not it has any connection with Chinese language of Yi language, educed the conclusions such as the origin of Yi language in GuYi language, the age of normal Yi language can be pushed to the Han Dynasty, Sichuan Yi language is the oldest one, etc. Relying on the full and accurate material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 of Yi language, to analyse the synchronic structure and diachronic evolution of Yi characters; to analyse the developmental status and compare the characters longitudinally of the Yi language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 summariz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alysed the differences, explained the reasons。Put forward that based on the Sichuan Yi language, regulating unifiedly Yunnan, Sichuan, Guizhou and Guangxi the four provinces Yi language, and put forward the measures and schemes.
引文
1 参见陈士林、边仕明、李秀清:《彝族简史》第2页,民族出版社,1985年。
    1 参见王继超、陈长友:《彝族族源初探——兼论彝族文字的历史作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11)。
    1 以上数据参看朱崇先:《彝文古籍整理与研究》第109页,民族出版社,2008年。
    1 陈英:《论彝汉语文的同源关系》,张和平主编《贵州民族语文丛书·彝语文集》第1页,1993年。
    1 陈士林:《<楚辞>“兮”字说》,《万里彝乡即故乡》第400页,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年。
    2 陈世军: 《<诗经>语言与彝语比较管见》, 《毕节学院学报》2006(1)。
    3 陈世军: 《<诗经>语言与彝语比较管见》, 《毕节学院学报》2006(1)。
    4 陈世军: 《<诗经>语言与彝语比较管见》, 《毕节学院学报》,2006(1)。
    1 陈士林:《<楚辞>“女媭”与彝语mo21ni55》,《万里彝乡即故乡》第381页,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年。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815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
    1 朱崇先:《彝文古籍的地区类型》,《彝文古籍整理与研究》第82页,民族出版社,2008年。
    2 朱崇先:《彝文古籍整理与研究》第81页,民族出版社,2008年。
    1 朱崇先:《彝文古籍整理与研究》第84页,民族出版社,2008年。
    1 丁文江:《爨文从刻·序》,载《彝语言论文集》第208页,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年。
    1 朱崇先:《彝文古籍整理与研究》第159页,民族出版社,2008年。
    2 朱崇先:《彝文古籍整理与研究》第143页,民族出版社,2008年。
    3 朱崇先:《彝文古籍整理与研究》第143页,民族出版社,2008年。
    4 朱崇先:《彝文古籍整理与研究》第144页,民族出版社,2008年。
    1 朱崇先:《彝文古籍整理与研究》第115页,民族出版社,2008年。
    1 张公瑾:《民族古文献概览》第7页,民族出版社,2002年。
    朱崇先:《彝文古籍收藏情况和问题》,载《贵州彝学》1991(3)。
    ①且萨乌牛:《彝族古代文明史》第65页,民族出版社,2002年。
    ①马史火:《彝族文字渊源新探》,《凉山大学学报》2001(1)。
    ②黄建明:《彝文文字学》第95页,民族出版社,2003年。
    ①刘志一:《论民族文字的起源、发展与消亡》,《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88(1)。
    ②朱建新:《彝汉文渊源之争述略》,《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1)。
    ①陈英:《古陶文与彝文对比研究》,《陈英文集》第195页,1993年。
    ②丁椿寿:《彝文论》第37页,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
    ③李家祥:《彝文形态结构方式简析》,《凉山大学学报》2002(3)。
    ④王正贤、王子尧:《贵州威宁出土古代刻划陶文研究》,《贵州民族研究》1989(4)。
    ⑤王正贤:《彝文金石述略》,《贵州民族研究》2002(2)。
    ⑥李福生:《古彝文及其造字规律新探》,《贵州民族研究》第135-136页,2001(6)。
    ⑦朱文旭、马娟:《彝文中的借汉字研究》,《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5页,民族出版社,2004年。
    ①孔祥卿:《彝文的源流》第61页,民族出版社,2005年。
    ②丁文江:《爨文丛刻·自序》,《彝族语言文字论文选》第203页,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
    ③马学良: 《彝文<劝善经>译注·序》,载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编《马学良文集》(中卷)第72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①冯时:《山东丁公龙山时代文字解读》,《考古》1994(1)。
    ②李乔:《彝文产生在什么时候?——<彝汉字典>序》,《楚雄师专学报》1996(1)。
    ③陈士林:《彝文研究的基础和前景》,载《万里彝乡即故乡》第137页,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④马尔子:《彝文的历史发展和四川规范彝文》,《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四辑),民族出版社,1995年。
    ⑤亨利·称尔迪埃著,张良春译:《倮倮的现实形态问题》,载《凉山彝族奴隶制研究》1978(1)。
    ①余宏模:《试论彝族文字的起源和发展》,《凉山彝族奴隶制研究》1978(1);又见《试论彝族文字的起源和发展》第302页,载《彝族语言文字论文选》,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
    ②朱建新:《谈谈彝文的发展历史与未来的改革规范问题》,《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1(6)。
    ③陈英:《论彝汉民族的历史渊源》,载《陈英彝学研究文集》第22页,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④朱文旭、肖先瑞:《论彝文假借》,《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6)。
    ⑤马尔子:《彝文的发展和四川规范彝文》,载《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四辑)第219页,民族出版社,1995年。
    ⑥且萨乌牛:《彝族古代文明史》第73页,民族出版社,2002年。
    ①张纯德:《树枝文字——彝文起源新探》,《思想战线》1991(4)。
    ②俄比解放:《古彝文与彝族骨卜裂纹的关系探微》,《考古与文物》1997(4)。
    ③马学良等:《彝族文化史》第13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④沈伍己、伍精忠:《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文与彝族文字的渊源关系试探》,载《彝缅语研究》第461页,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
    ①丁椿寿:《彝文论》第36-37页,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
    ②余宏模:《试论彝族文字的起源和发展》,载《彝族语言文字论文选》第301-304页,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
    ③陈英:《论彝汉民族的历史渊源》,载《陈英彝学研究文集》第21-22页,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①李乔:《一个千古难解之谜——半坡刻划符号与彝文渊源关系试探》,《贵州民族研究》1990(4)。
    ②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组,威宁县文化局《威宁中水汉墓》,《考古学报》1981(2)。
    ①冯时:《山东丁公龙山时代文字解读》,《考古》1994(1)。
    ②陆锡兴:《汉字传播史》第123页,语文出版社,2002年。
    ③马学良等:《彝族文化史》第14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①孔祥卿:《彝文的源流》第78页,民族出版社,2005年。
    ②冯广宏:《巴蜀文字的期待(三)》,《文史杂志》2004(3)。
    ③闻宥:《论爨文丛刻兼论罗文之起源》,《图书季刊》1936(2)。
    ④陈士林:《试论彝文的起源、类型和造字法原则问题》,载《万里彝乡即故乡》第120页,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①朱文旭、马娟:《彝文中的借汉字研究》第3页,《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民族出版社,2004年。
    ②且萨乌牛:《彝族古代文明史》103页,民族出版社,2002年。
    ①黄建民《彝文文字学》第96页,民族出版社,2003年。
    ②[清]吴广成撰,龚世俊等校证:《西夏书事校证》第146-147页,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
    ①材料参见《彝文文字申报世界遗产两岸四地专家研讨会纪要》。
    ①陈东:《彝族、纳西族“火葬氐羌说”质疑》,《四川大学学报》,2004年增刊。
    ②马长寿:《彝族古代史(地方志)》,上海出版社,1987年。
    ③陈东:《彝族、纳西族“火葬氐羌说”质疑》,《四川大学学报》,2004年增刊。
    ①徐学书:《庄王王滇、王夜郎考辨》,《中华文化论坛》2000(4)。
    ②刘志一:《考古发掘出土古夷(彝)文综述》,《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民族出版社,2004年。
    ①丁椿寿:《彝文论》第27页, 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
    ②陈英:《陈英彝学研究文集》第195页,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①孔祥卿:《彝文的源流》第61页,民族出版社,2005年。
    ①[明]谢肇淛:《滇略》卷六《献略》,《四库全书·史部十一·地理类三·都会郡县之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②丁文江:《爨文丛刻·自叙》,商务印书馆,1936年。
    ③马学良:《马学良文集》(中卷)第7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④丁椿寿:《彝文论》第6页,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
    ①丁椿寿:《彝文论》第6页,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
    ②[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第185页,时代出版社,2007年。
    ③[宋]郑樵:《通志》卷第一百六十《隋》,《四库全书·史部·别史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④[唐]樊绰:《蛮书·名类第四》,《四库全书·史部·载记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⑤[唐]樊绰:《蛮书·云南界内途程第一》,《四库全书·史部·载记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⑥[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南诏传》,中华书局,1975年。
    ①陈士林:《万里彝乡即故乡》第116页,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①[明]李贤等撰:《明一统志·曲靖军民府》,《四库全书·史部十一·地理类二·总志之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②刘应珍:《试论彝文与甲骨文、金文、简书、篆书的关系》(1987年未刊内部油印稿)第19页,转引自黄建民《彝文文字学》第81页,民族出版社,2003年。
    ①王元鹿:《普通文字学概论》第71页、第84页,贵州民族出版社,1996年。
    ①张秉权:《卜算中所见殷商政治统一的力量及其达到的范围》,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五辑一分册)第203-205页,1979年。
    ①彝族羊甲骨占卜例采自阿苏大岭:《破译千古易经——兼论彝汉文化的同源性》,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甲骨文例采自《甲骨文合集》。
    ①朱崇先:《彝文古籍整理与研究》第26页,民族出版社,2008年。
    ②黄建民:《彝文文字学》第60页,民族出版社,2003年。
    ③丁文江:《爨文丛刻·序》,载《彝语言论文集》第208页,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年。
    ④朱崇先:《彝文古籍整理与研究》第26页,民族出版社,2008年。
    ⑤马学良:《倮族的巫师“呗耄”和“天书”》,《云南彝族礼俗研究文集》第17页,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年。
    ①朱文旭:《彝族文化论文集》第178页,四川民族出版社,1987年。
    ②马锦卫:《彝文源流考》,《彝语研究》1988(2)。
    ③参见李德君、陶学良:《彝族民间故事选》第62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
    ①黄建民:《彝文文字学》60页,民族出版社,2003年。
    ②黄建民:《彝文文字学》60页,民族出版社,2003年。
    ③李世忠:《彝文起源说》,《彝学研究》第74页,1988年。
    ①李八玉昆、白祖文、白刊宁收集翻译,孔昀、李宝庆整理:《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译丛》(第五辑)《〈尼苏夺节):彝族创世史诗(汉文)》第112-114页,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年。
    ②毕节地区民族事务委员会编:《西南彝志》(5-6卷)第271页,贵州民族出版社,1992年。
    ①马学良:《帝王世纪·人类历史·序》,载《增订<彝文丛刻>》,商务印书馆,1986年。
    ②朱琚元等译:《彝汉教典》,载《彝文文献译丛》(第四辑)第22页,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1992年。
    ③朱琚元等译:《彝汉教典》,载《彝文文献译丛》(第四辑)第24-25页,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1992年。
    ④毕节地区民族事务委员会、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编译:《物始纪略》(第三集)第205-206页,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
    ①李八玉昆,白祖文、白刊宁收集翻译,孔昀、李宝庆整理:《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译丛》第五辑《尼苏夺节》(彝族创世史诗)第114页,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年。
    ②[晋]常璩辑撰,唐春生等译:《华阳国志》第325页,重庆出版社,2007年。
    ①《四库全书·史部十一·地理类二·总志之属·明一统志》(卷八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②《四库全书·史部十一·地理类三·都会郡县之属·滇略》(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③[明]刘文征撰,古永继点校:《滇志·羁縻志十二·爨蛮》(卷三十)第994页,云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④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考古学报》,1972(1)。
    ⑤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考古学报》,1972(1)。
    ⑥宋均芬:《汉语言文字学》第50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①陈长友,王继超、王子国译审:《彝族源流》,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年。
    ②毕节地区民族事务委员会、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编译:《物始纪略》(第三集)第205-206页,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
    ①马学良《帝王世纪·人类历史·序》,《增订<彝文丛刻>》,四川民族出版社,1987年。
    ①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第364页,巴蜀书社,1984年。
    ①选自《彝族源流》(卷十九)第305页,贵州民族出版社,1994年。
    ②原注:诺克博,人名,磨弥、播勒、乌撒、罗婺等各部的共祖,有三百八十代:即“磨弥家在笃慕(米)以前,有三百八十代,在笃慕(米)以后,传七十六代”。这种说法,不仅《彝族源流》有记载,在贵州省博物馆藏的《德布源流》、贵州省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藏的《德布谱系》等文献中,都无一例外。
    ①原注:《笃慕源流》载水西安氏,“在笃米以前,有三百八十六代,在笃米以后,传七十六代”。
    ①选自《彝族源流》(卷二)第114页,贵州民族出版社,1989年。
    ①材料参见彝文文字申报世界遗产两岸四地专家研讨会纪要。
    ①裘锡圭: 《汉字形成问题的初步探索》, 《中国语文》,1978(3)。
    ②李朝真、段志刚:《彝州考古》第2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③郭沫若:《中国史稿》(一册)第119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
    ①李朝真、段志刚:《彝州考古》第2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②杨健吾:《藏族的起源与横断山区的古夷人》,《中国西藏》2006(1)。
    ③泽登孝、马锦卫: 《藏彝同源词问题研究》,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第86页,2008(4)。
    ①郭沫若:《中国史稿》(一册)第121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
    ①参见两岸四地专家建议古彝文申报世界记忆遗产研讨会纪要。
    ①张纯德:《树枝文字—彝文起源新探》,《思想战线》1991(4)。
    ①阿苏大岭:《破译千古易经——兼论彝汉文化的同源性》,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
    ①阿苏大岭:《破译千古易经——兼论彝汉文化的同源性》,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
    ①西安半坡博物馆编:《中国原始社会》第49页,文物出版社,1977年。
    ②宋均芬:《汉语文字学》第5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①李学勤、余吉军主编:《长江文化史》第56页,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
    ②阿苏大岭:《破译千古易经——兼论彝汉文化的同源性》第347页,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
    ①陈英:《陈英彝学研究文集》190页,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年。
    ②王蕴智:《字学论集》第14页,河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
    ③宋均芬:《汉语文字学》第7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④王蕴智:《字学论集》第28页,河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
    ⑤王蕴智:《字学论集》第31页,河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
    ①宋均芬:《汉语文字学》第7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②《光明日报》1993年6月6日。
    ①李学勤、余吉军主编:《长江文化史》第60页,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
    ②转引自且萨乌牛《彝族古代文明史》第92页,民族出版社,2002年。
    ①陈英:《陈英文集》第192页,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年。
    ①陈英:《陈英文集》第193页,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年。
    ①余宏模: 《试论彝族文字的起源和发展》, 《彝族语言文字论文选》第301页,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
    ①陈英:《论彝汉民族的历史渊源》,《陈英彝学研究文集》第21页,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年。
    ②刘志一: 《古彝文——世界文字的始祖》,载《凉山彝学》1997年7月总第4期,第34页。
    ①曹峻:《长江三角洲文明化进程中刻符与文字的发展》第45-49页,《上海大学学报》2007(5)。
    ①钱玉趾《古蜀人的语言和文字》,载《三星堆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
    ②同上。
    ①材料来源:陈立基《趣说三星堆》第172页,四川文艺出版社,2003年。该青铜戈现藏于四川省博物馆。
    ①材料来源:且萨乌牛:《彝族古代文明史》第99页,民族出版社,2002年。
    ①参见《凉山日报》2008年12月3日。
    ①丁文江:《爨文丛刻·自序》,商务印书馆,1936年。
    ②马学良:《再论彝文“书同文”的问题——兼论彝文的性质》,《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6(2)。
    ③丁椿寿:《彝文论》第51页,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
    ④王正贤:《呗耄·彝文·文献》,《彝语文集》第39-40页,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年。
    ①史继忠:《少数民族文字比较探源》第112页,《贵州民族研究》1994(2)。
    ②傅懋勤,罗常培:《国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概况》,《中国语文》1982(3)。
    ③陈士林:《试论彝文的起源、类型和造字法原则问题》,载《万里彝乡即故乡》第118-119页,西北工业大学,1993年。
    ④李民:《彝文》,《民族语文》1979(4)。
    ⑤姚昌道:《彝文今昔谭概》,《民族团结》1989年增刊。
    ①王元鹿:《比较文字学》第188页,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②胡素华:《论彝文类型争议》,《中国彝学》(第一辑)第170-171页,民族出版社,1988年。
    ③朱建新:《传统文字分类理论及分类标准的反思和评说——兼论彝文的文字类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8)。
    ④朱崇先:《彝文古籍整理与研究》第51页,民族出版社,2008年。
    ⑤孔祥卿:《彝文的源流》第276页,民族出版社,2005年。
    ①参考:朱崇先《彝文古籍整理与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年), 朱琚元《彝族文化研究文萃》(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朱建军《古汉字与滇川黔桂彝文同义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通过), 孔祥卿《彝文的源流》(民族出版社2005年), 陈士林《万里彝乡即故乡》(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黄建民《彝文文字学》(民族出版社2003年),丁椿寿《彝文论》(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
    ②周有光:《比较文字学初探》第167页,语文出版社,1998年。
    ③武自立、纪嘉发、肖家成:《云贵彝文浅谈》,《民族语文》1980(3)。
    ④黄建明:《彝文文字学》第128-139页,民族出版社,2003年。
    ⑤朱文旭:《彝文形义初探》,《彝族文化研究论文集》第187-204页,1993年。
    ⑥李家祥:《彝文形态结构方式简析》,《凉山大学学报》2002(3)。
    ⑦马学良:《再论彝文“书同文”的问题——兼论彝文的性质》,《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6(2)。
    ⑧周有光:《六书有普遍适用性》,《中国社会科学》1996(4)。
    ⑨陆锡兴:《从划分标准看文字类型》,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语言文字学刊(第一辑)》第48-66页,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8年。
    ⑩孔祥卿:《彝文的源流》第258-270页,民族出版社,2005年。
    ①朱琚元:《中华万年光明的曙光——古彝文破译贾湖刻纹、彝器辨明文物》第50-57页,云南出版社,2003年。
    ②丁椿寿:《彝文论》第60、99、108页,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
    ③朱建新:《彝文的造字新探》,《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第20页,1999(3)。
    ④阿余铁日:《彝文字形探源·序》第2页,四川民族出版社,2001年。
    ⑤李生福:《古彝文及其造字规律新探》,《贵州民族研究》第137页,2001(2)。
    ⑥转引自黄建民:《彝文文字学》第127页,民族出版社,2003年。
    ⑦转引自黄建民:《彝文文字学》第127页,民族出版社,2003年。
    ①马学良:《彝文和彝文经书》,《马学良文集》第7页,民族出版社,2009年。
    ①阿育特日:《彝文象形文字探究》,四川民族出版社,2005年。
    ①部分材料参考丁椿寿:《彝文论》,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
    ①[清]师范:《滇系》,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云南通志局出版。
    ②[清]师范:《滇系》,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云南通志局出版。
    ①载自 《中国彝文书画选》第4页,云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3月。
    ②载自 《中国彝文书画选》第2页,云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3月。
    ③载自 《中国彝文书画选》第3页,云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3月。
    ④载自《中国彝文书画选》第5页,云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3月。
    ①载自《中国彝文书画选》第5页,云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3月。
    ②载自《云南彝学》第178页,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
    ①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巍山彝族简史》第5页,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10月
    ①载自 《中国彝文书画选》第9页,云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3月。
    ①本节材料均取自于《滇川黔桂彝文字集》,贵州民族出版社,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6。
    ①《川滇黔桂古彝文同义同音字》,中央民族大学内部资料。
    1.汉彝词典编译委员会:《汉彝词典》,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年。
    2.黄布凡:《藏缅语族语言词汇》,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
    3.马力三、陈英:《彝文字典》,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
    4.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华夏出版社,2006年。
    5.孟世凯:《甲骨学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1.丁文江:《爨文丛刻(甲编)》,商务印书馆,1936年。
    2.梅耶著、岑麒祥译、王开庭校:《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科学出版社,1957年。
    3.梁东汉:《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59年。
    4.[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
    5.高明:《古文字类编》,中华书局,1980年。
    6.方国瑜:《彝族史稿》,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
    7.果吉·宁哈:《论滇川黔桂彝族文字》(油印本),1984年。
    8.陈士林、边仕明、李秀清:《彝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5年。
    9.李孝定:《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论丛》,(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年。
    10.陈炜湛:《甲骨文简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1.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
    12.马学良等:《彝族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13.毕节地区民族事务委员会编:《西南彝志》(5-6卷),贵州民族出版社,1992年。
    14.丁椿寿:《彝文论》,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
    15.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16.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7.王子尧、山口八郎:《中国彝史文献通考》,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年。
    18.李朝真、段志刚:《彝州考古》,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19.刘又辛、方有国:《汉字发展史纲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
    20.王元鹿:《比较文字学》,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21.阿余铁日:《彝文字形探源》,四川民族出版社,2001年。
    22.白兴发:《彝族文化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
    23.巴莫曲布嫫:《鹰灵与诗魂——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24.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订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
    25.喻遂生:《纳西东巴文研究丛稿》(第一辑),巴蜀书社,2003年。
    26.黄建明:《彝文文字学》,民族出版社,2003年。
    27.何丹:《图画文字说与人类文字的起源——关于人类文字起源模式重构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8.孔祥卿:《彝文的源流》,民族出版社,2004年。
    29.巴莫曲布嫫:《神图与鬼板——凉山彝族祝咒文学与宗教绘画考察》,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30.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凉山彝族文物图鉴》,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美术出版社,2004年。
    31.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32.[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
    33.马德清主编:《三星堆之谜与彝族文化的渊源》,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
    34.喻遂生:《纳西东巴文研究丛稿(第二辑)》,巴蜀书社,2008年。
    1.孙常叙:《从图画文字的性质和发展试论汉字体系的起源与建立——兼评唐兰、梁东汉、高本汉三先生的“图画文字”》,《吉林师大学报》,1959第4期。
    2.童恩正、龚廷万:《从四川两件铜戈上的铭文看秦灭巴蜀后统一文字的进一步措施》,《文物》,1976年第9期。
    3.李民:《彝文》,《民族语文》,1979年第4期。
    4.王志俊:《关中地区仰韶文化刻划符号综述》,《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3期。
    5.邓子琴:《彝文“以诺”印章跋语》,《凉山彝族奴隶制研究》,1980年第1期。
    6.汪宁生:《从原始记事到文字发明》,《考古学报》,1981年第1期。
    7.马学良:《彝文和彝文经书》,《民族语文》,1981年第1期。
    8.武自立:《彝文的起源和发展》,《凉山彝族奴隶制研究》,1981年第1期。
    9席克定:《试论彝族文字形成和类型—兼与陈士林同志商榷》,《贵州民族研究》,1981第3期。
    10.汪宁生:《从原始记事到文字发明》,《考古学报》,1981年第1期。
    11.肖家成等:《彝文源流试论》,《云南社会科学》,1982年3期。
    12.刘恩元:《贵州威宁中水汉墓出土陶器刻划符号初探》,《贵州社会科学》,1984年第5期。
    13.刘志一:《论民族文字的起源、发展与消亡》,《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14.那建坤:《彝文部首浅析》,《贵州民族研究》,1989年第2期。
    15.朱建新:《彝汉文渊源之争述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1990第1期。
    16.李乔:《半坡刻划符号研究中的新发现》,《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3期。
    17.沙马拉毅、钱玉趾:《规范彝文编码方案》,《中文信息》,1990年第3期。
    18.李家祥:《论彝文之创立与发展》,《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4期。
    19.孙宏开:《试论尔苏沙巴文字的性质》,《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二辑),天津古籍出版社,1993年。
    20.王继超、陈龙友:《彝族族源初探—兼论彝族文字的历史作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21.朱建新:《彝文造字法新探》,《西南民族大学学报》1999第3期。
    22.罗希吾戈:《古彝文—象形字考》,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二辑),天津古籍出版社,1993年。
    23.段渝:《巴蜀文字的内容及其起源》,《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1期。
    24.阿鲁品豪:《统一规范彝族文字势在必行》,《彝语文集》,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年。
    25.陈英:《古陶文与彝文对比研究》,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二辑),天津古籍出版社,1993年。
    26.史继忠:《少数民族文字比较探源》,《贵州民族研究》,1994年第2期。
    27.马尔子:《彝文的历史发展和四川规范彝文》,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四辑),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
    28.巴且日火:《浅论彝族文字类型》,《凉山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29.喻遂生:《纳西东巴文本有其字假借原因初探》,《中共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30.孔祥卿:《彝文规范的前景》,《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1.甘露:《纳西东巴文假借字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2.高慧宜:《傈僳族竹书文字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3.朱建军:《古汉字与川滇黔桂彝文同义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4.邓章应:《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产生与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5.张毅:《纳西东巴经<黑白战争>字释及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