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行政诉讼第三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第三人制度作为行政诉讼法上一项重要制度,从1989年《行政诉讼法》颁布之初就存在先天不足,这主要表现为立法条文的简略和立法意图的模糊。什么是行政诉讼第三人,确认行政诉讼第三人的标准是什么?立法上没有规定,理论上也未有定论。这导致了司法实务中行政诉讼第三人认定的混乱。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对于行政诉讼第三人的具体规定只有这条规较为明确。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对第三人的规定还是比较模糊,尤其是在第三人的确定标准和范围上规定更不具体。
    笔者在审判实践中,也曾为这一问题所困惑。正因如此,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论述,运用了分析与比较的方法,主要从法律规定的“利害关系”入手,分析了第三人的确定标准、范围,对第三人的举证责任及举证责任的限制进行了论述,主要创新观点为行政诉讼第三人承担法律责任的形式方面,笔者认为,行政诉讼第三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限于民事赔偿责任,也应承担行政法上的败诉责任。
    本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行政诉讼第三人概述。讨论了行政诉讼第三人的概念、特征及设立行政诉讼第三人的理论价值。主要从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的利害关系开始,分析了利害关系不仅限于直接利害关系,还应包括被诉行政行为已经或将会产生实际影响的间接利害关系;且行政机关可以作为行政诉讼第三人参加诉讼;以及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时间问题。
    第二部分行政诉讼第三人的确定标准和范围。首先介绍了相关国家行政诉讼第三人的确定标准和范围,其次比较、分析了我国和相关国家和地区行政诉讼制度不同因素产生的原因。主要介绍了我国行政诉讼第三人的确定标准和范围,应以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来加以确定。
    第三部分行政诉讼第三人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首先从一般意义上介绍行政诉讼第三人的法律地位和诉讼权利义务,然后具体介绍了行政诉讼第三人的举证责任承担,以及在原告和被告恶意串通情况下,第三人举证确凿,能否作为定案的依据进行了分析论证。在这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处于不同地位的第三人的举
    
    
    证责任问题,在原、被告恶意串通情况下,被告不出庭、不举证,第三人举证确凿,也可以作为定案的依据。
    第四部分行政诉讼第三人若干问题的思考。主要从审判实践出发,具体分析了行政机关作为行政诉讼第三人的更多情形,行政诉讼第三人在案件中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不仅是民事赔偿责任,也应承担行政诉讼法律责任;以及行政诉讼第三人在举证责任上的限制。
引文
应松年主编《行政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版。
    胡锦光著《行政法专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版。
    王红岩著《行政诉讼第三人探悉》,载于《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
    方世荣主编《行政诉讼法案例教程》中国政法 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版。
    马怀德、解志勇著《行政诉讼第三人研究》载于《法律科学》2000年第3期。
    余明永《对行政诉讼第三人的法律界定》载于《诉讼法论丛》第1卷。
    杨勇萍《论行政诉讼第三人的资格要件及种类》。载于《律师世界》2000年6月。
    尤春媛著《行政诉讼第三人的确定规则与范围》载于《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张正钊、韩大元《比较行政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马生安《行政诉讼第三人范围的科学界定》《行政法学研究》2001年第3期。
    马怀德著《行政法制度建构与判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版。
    王明扬主编《外国行政诉讼制度》人民法院出版社1991年版。
    (台)蔡志方《行政救济与行政法学》(二)三民书局,1993年版。
    《外国国家赔偿行政程序行政诉讼法规汇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惠春霞《行政诉讼中第三人举证确凿应否作为定案依据》人民法院报2003年2月13日。
    刘江春、孔卫新《行政诉讼第三人制度研究》载于《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1期。
    马怀德《行政诉讼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周琦《行政诉讼中第三人的的种类》,载于《检察官论坛》
    叶平《行政诉讼第三人举证问题研究》载于《行政法学研究》2003年第3期。
    李贺霞、刘茵《论行政诉讼第三人的确定标准和范围》载于《北京工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邓艳《行政机关可以成为行政诉讼第三人》载于《行政与法》2003年第7期。
    于天英《简论国家行政机关行政诉讼法律地位》载于《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陈益群《试论相关人诉讼规则下第三人制度的重构》载于《行政法学研究》2001
    
    
    年第2期。
    刘鹤《浅析公安行政第三人》
    罗豪才主编《行政法论丛》1-4卷。
    应松年、王成栋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案例教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刘善春著《行政诉讼原理及名案解析》中国法制出版社。
    程宗璋《浅谈行政诉讼第三人》载于《地方政府管理》1998年第4期。
    周郁昌《行政诉讼第三人辨析》载于《政法论丛》2001年第4期。
    刘峥《刍议行政机关行政诉讼第三人地位之取得》载于《人民司法》2000年第11期。
    顾其荣《建议取消行政诉讼第三人》载于《江苏法制报》2000年8月9日。
    高巍、赵洪艳《英美法三国行政诉讼制度不同因素比较研究》
    沈福俊《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如何质证》载于《民主与法制时报》2002年9月3日。
    李国光主编《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参考》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张树义主编《寻求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良性循环》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