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毛奇龄与朱子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清代学术史上,毛奇龄是个值得重视的人物。他是清初颇有影响的文人、学者。他博学多才,著述宏富,在文学、艺术、学术等多方面都成果丰硕,但他最重要的学术成就在于他的经学研究。他对儒家传统经典有广泛涉猎,对《诗》《书》《礼》《易》《春秋》诸经皆有考订,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四书之学也多有辨析。他治学讲求实证,提倡不以空言说经,是继黄宗羲、顾炎武之后与胡渭、阎若璩齐名的实证学风的倡导者。他不惬于后儒经说,而着意于回归原典,探求经典本义,尤其对朱子学为代表的宋儒之学给予激烈攻驳。他的经籍考辨、实证学风和对当时作为官学的朱子学的大力攻驳,对清初学术的发展及学风的转变起过不容忽视的作用,对清中叶乾嘉汉学的形成也多有开创之功。本文即从毛奇龄与朱子学关系的角度,围绕他的经籍考辨与大胆攻朱两个方面来探讨他学术活动的得失,进而总结他的学术特点,并对他在清代学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作出总结和评价。
     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明末清初的学风演变。主要分析明末清初的学术演变大势,指出明清易代对清初学术的重要影响。社会现实的变化使得理学的反思批判与经世致用思潮成为当时最主要的思想潮流。对理学的反思批判使得重躬行实践以救空疏之弊成为清初理学的新特点。与此同时,传统经学研究的回归原典、讲求实证成为一时风气。总括来说,明末清初的学风整体上呈现由虚趋实的转变。这一时期的学风演变,对毛奇龄学术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第二章,从尊朱到攻朱——毛奇龄学术思想的演变。主要梳理毛奇龄的生平、治学经历及独特的个性特点,勾勒他理学思想的形成以及基于王学立场而攻朱学的思想变化过程。同时,概述他的著作情况及学术特点。指出他特殊的为学经历和鲜明的个性对他独特学术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三章,毛奇龄的经籍考辨。以毛奇龄在易图考辨、《古文尚书》辨伪以及《诗经》、《春秋》等方面的考证为例,揭示毛奇龄经籍考辨的特点及他对朱子经学相关论点的批驳。在易图研究方面,毛奇龄考证出今传河图、洛书、太极图等所谓易图都是宋儒所作,认为它们源于道、释两家,非儒家经典原有,主张把这些图与儒家经典剥离开来。对于《古文尚书》的问题,毛奇龄反对此前学者包括朱熹、吴澄、梅(?)以及阎若璩等众多辨伪者对《古文尚书》的疑辨,力持古文为真的观点。他为伪古文辩护的结论是错误的,但他的论辨在客观上却对《古文尚书》问题的深入研究具有积极作用。在《诗经》研究方面,毛奇龄主要对当时流行的《子贡诗传》、《申培诗说》两书进行考辨,指出两书皆出于后人的伪作。在《春秋》学方面,毛奇龄反对传统的“义例”说,对所谓“一字褒贬”之说痛加贬斥,对胡安国传给予激烈批判。毛氏主张以“礼”说《春秋》,认为《春秋》中的褒贬是以礼制为标准的。他还对《春秋》经文作了考证,充分表现出了平实的学风。毛奇龄的经籍考辨重实证,讲求不以空言说经,对宋儒的逞臆说经风气大加抨击,在为学宗旨上已与朱学迥然异趣。
     第四章,四书之辨——毛奇龄攻朱的集中体现。主要考察、剖析毛奇龄的四书类著作,揭示他攻朱的主要内容及方式,指出他秉持王学宗旨,以名物考证为手段的特点。在《大学》研究方面,毛奇龄崇阳明古本,抑朱子改本,反对朱子的“格物致知”补传,反对对《大学》文本的移易改动。他反对朱子的“格物”说,提出自己的“诚意”说。在《中庸》研究方面,毛奇龄对“性、道、教、慎独”等理学基本命题都提出了与朱子不同的观点,对朱子的相关论点给予辨驳。在《论语》《孟子》研究方面,毛奇龄对所涉及的名物制度、人物史实等方面内容详加考证,以此来攻驳朱注。毛奇龄的四书之辨集中反映了他对朱子学的鲜明攻驳,他的论辨风格正是当时学风演变的体现。
     第五章,毛奇龄在清代学术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分析毛奇龄攻朱特点形成的内外因素,揭示论者对他评价过低的原因,对他的学术地位和影响给予总结评价,指出他对清初学风转变及乾嘉汉学的形成都有积极影响。
     本文结论:毛奇龄对朱子学持激烈、鲜明的攻驳态度。他的攻朱与实证学风既是时代思潮的产物,又反过来推动了清初学风的转变。总体来说,他是清初学术向乾嘉学术转变的过渡性人物。继顾炎武之后,他与阎若璩、胡渭等人同为乾嘉汉学的先驱。
In the academic history of Qing Dynasty, Mao Qiling occupies an outstanding position as a scholar in early Qing Dynasty. As a distinguished scholar, he ever wrote many books in literature, art, academic researches and some other related fields, especially he was devoted to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He also read a broad range of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classics, and modified and revised The Book of Songs, The Book of History, The Book of Rites, The Book of Changes and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and the Four Books. He took an empirical approach to his learning without engaging in empty talks, and was the advocator of the confirmation learning after Huang Zongxi and Gu Yanwu in rank with HuWei and Yan Ruoqu. He was dissatisfied with the post-Confucian learning, therefore he focused on the original works seeking its sense, attacking the Confucian learning of Song Dynasty represented by ZhuZi. His verification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the confirmation style and his attacks on the doctrines of ZhuZi as the official learning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academic development and the changes of the academic styles in early Qing Dynasty, and to the beginning of Textual Criticism in mid-Qing Dynasty. This thesis studies the intellectual doctrines of Mao Qiling his Confucian verification and his bold attacks on ZhuZi to sum up his intellectual characteristics and assess on his position and influence in the intellectual cycle of Qing Dynasty from Mao Qiling and the doctrines of ZhuZi.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5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on the transition of the academic styles in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which discusses mainly the general trends of the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of the period, points out the influence of Ming-Qing transition on the intellectuals of early Qing Dynasty. The social changes make the reflections and the criticism of Neo-Confucianism and the statecraft ideology become the main trends of the time. The reflections and the criticism of Neo-Confucianism make the emphasizing practice to correct the drawbacks of the emptiness the new feature of Neo-Confucianism in early Qing Dynasty. At the same time, the return of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learning to the originals and the focus on the confirmation is the trends of the time. In conclusion, the intellectual trends in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 transform from emptiness to reality, which has great influence on Mao Qiling's intellectual doctrines.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transition from worshiping to attacking ZhuZi. It mainly sorts out his life, academic experience and his unique intellectual characteristics, picks up the formation of his Neo-Confucianism doctrine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attacking ZhuZi doctrines from Wang's learning. At the same time, it sketches his works with intellectual characteristics, stressing that his unique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distinctive personality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his unique intellectual styles.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verification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al works by Mao Qiling, which discovers his characteristics in verification and his attacks on the points of ZhuZi with identification of "YiTu" (illustrations on The Book of Changes) and Guwenshangshu as examples. In study of "YiTu", Mao Qiling verified that HeTu,LuoShu,TaiJiTu were all the works by the scholars of Song Dynasty, that they were originated from Taoism and Buddhism instead of the original Confucian classics and that they should be removed from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classics. As for Guwenshangshu, Mao Qiling disagreed with such scholars as Zhu Xi, Wu Cheng, Mei Zhuo and Yan Ruoqu and held that it were the originals. His defense for the pseudo-ancient words was not correct, but it played an active role in strengthening the studies of Guwenshangshu. In the study of The Book of Songs, Mao Qiling verified the ZiGongShiZhuan and ShenPeiShiShuo of the time,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y were the pseudo-works by late scholars. In study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Mao Qiling disagreed with the traditional "YiLi" doctrines, and rebuked "one-word evaluation" doctrines and Hu Anguo's Commentary on ChunQiu. Mao Qiling held that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should be studied by "rites" and the evaluation on historical facts was from "rites". And Mao Qiling verified the text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and exhibited plain styles. Mao Qiling's verification emphasizes the facts without any empty words, and attacked the imagination of the scholars in Song Dynasty, which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doctrines of ZhuZi.
     The fourth chapter focuses on the verification of the Four Books, the integration of Mao Qiling's attacks on ZhuZi. This chapter covers and discusses the four types of works by Mao Qiling to show the content and the methods by which he attacked ZhuZi, and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in his verification of things by the principles of the doctrines of Wang Yangming. In the study of The Great learning, Mao Qiling worshiped the ancient version of Wang Yangming, while disagreed with the revised version of ZhuZi in his amendments to "GeWuZhiZhi" and the modifications of The Great Learning. He refuted the ZhuZi's "GeWu", and proposed his own "ChengYi". In the study of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Mao Qiling had different ideas from ZhuZi in "Xing, Dao, Jiao, ShenDu" and attacked ZhuZi in these aspects. In the study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The Words of Mencius, Mao Qiling made a careful study of things, system and characters, historical facts to refute the commentary on the Four Books by ZhuZi. Mao Qiling launched fierce attacks on ZhuZi in his defending The Four Books, and his argumentative style shows the transition of the learning trends of the time.
     The fifth chapter assesses on the status and influence of Mao Qiling in the academic history of Qing Dynasty, analyzes the factors concerning the forming Mao Qiling 's attacks on ZhuZi to discover the reason why he was negatively appraised. After evaluating his academic status, this chapter concluded that h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intellectual style changes and to the formation of QianJia Textual Criticism.
     The conclusion of the thesis is that Mao Qiling had distinctively refuting attitude to the doctrines of ZhuZi, and his attacks on ZhuZi and confirmation doctrines are the products of the time and it in turn pushes the changes of the intellectual styles in early Qing Dynasty. In summary, he was the transitional figure from early Qing to Qianlong and Jiaqing reigns, and he was the forerunner of QianJia Textual Criticism with Yan Ruoqu and HuWei after Gu Yanwu.
引文
1 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二十三“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第574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 陈祖武:《漫谈清代学术》,《光明日报》2005年2月22日。
    1 参见林久贵:《<四库全书>收录个人著述最多的人—毛奇龄》,《文史知识》1997年第7期。但林文称《四库全书》收毛氏著作27种,“存目”收36种,盖统计方法不同而稍有出入,不碍主旨。
    2 戴逸:《汉学探析》,《清史研究集》第二辑。
    3 《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一,毛氏本传。
    1 章太炎:《訄书》重订本,《章太炎全集》(三),第33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 刘师培:《清儒得失论》,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之《黄侃、刘师培卷》,第768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 关于宋明理学之名,学者多有辨析,有“道学”、“理学”、“宋学”、“新儒学”等多种不同的称呼,所含内容及范围上也有不同。此处按传统观点理解,即指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部分。这两部分内容是全部理学的主体,在不作微观研究的情况下,它们便足以代表理学的发展特点。故本文所探讨的理学即以此为限。参见姜广辉《走出理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4页。陈来《宋明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1 参见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第1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二版。
    2 朱子理学吸收二程之学,通常也称为程朱理学。本文出于对比王学之便,后面多作朱子学。
    3 《明史·选举志二》,《明史》卷七十。
    4 参见潘富恩,徐洪兴主编:《中国理学》第一卷,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第159页。
    1 《明史·儒林传序》。
    2 《明史》卷二八二,《儒林传一》。
    3 关于阳明心学产生的原因、背景是很复杂的,这里只是从学术思想的角度简言之。另有学者从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等多方面进行探讨。例如,余英时即从政治生态的角度来探讨。参见其《明代理学与政治文化》和《从政治生态看朱熹学与阳明学之间的异同》两文,收入《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余英时文集》第10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 关于王学的分派,历来观点不一。例如,黄宗羲《明儒学案》曾按地域划分为浙中王门、江右王门、南中王门、楚中王门、北方王门、粤闽王门,并另立止修和泰州两学案。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则划分为左右两派。日人冈田武彦《王阳明与明末儒学》则划分为的现成、归寂、修证三派。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则划分为左中右(或称正统、异端、中间)三派。鲍世斌《明代王学研究》则综合各家说法重新阐发为本体系统、工夫系统、归寂派三个类别。综合来看,关于王学分派的各家学说,不外从两种标准来分,一是地域,一是思想主张。按地域划分便于叙述师承脉络,但无法充分显示各派王学分化的基本条理和各派思想主张的差异。故今人的研究基本转向于从思想主张的角度来划分,本文亦从此。
    2 参考鲍世斌《明代王学研究》,第131页,巴蜀书社2004年版。
    1 “二王”之称见于黄宗羲《明儒学案·师说》论王艮语“王门有心斋、龙溪,学皆尊悟,世称二王”。《明儒学案》第9页,沈芝盈点校,中华书局1985年版。
    2 《心斋王先生语录》卷上,明刻本。
    1 黄宗羲:《明儒学案·师说》,《明儒学案》第12页,沈芝盈点校,中华书局1985年版。(下同)
    2 《证学杂解》,《刘子全书》卷六,清道光刻本。(另见《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
    3 参鲍世斌:《明代王学研究》,巴蜀书社2004年版,第154页。
    4 《明儒学案》卷三十二,《泰州学案》一,第721-722页。
    5 《明儒学案》卷三十二,《泰州学案》一,第719页。
    6 《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第764页。
    1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第26页、第50页,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2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第53页。
    3 何心隐:《寡欲》,《何心隐集》卷二,第40页,容肇祖整理,中华书局1960年版。
    4 李贽:《童心说》,《焚书》卷三,第97页,《焚书·续焚书》,夏剑钦校点,岳麓书社1990年版。
    5 李贽:《德业儒臣后论》,《藏书》卷三十二,第626页,《李贽文集》,张建业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6 李贽:《三教归儒说》,《续焚书》卷二,第356页,《焚书·续焚书》,夏剑钦校点,岳麓书社1990年版。
    1 李贽:《又与焦弱侯》,《焚书》卷二,第49页。
    2 李贽:《童心说》,《焚书》卷三,第99页。
    1 《明儒学案》卷三十二《泰州学案一》。
    2 翁绍军:《心学思潮》,尹继佐、周山主编《中国学术思潮史》卷六,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485页。
    3 李贽:《因记往事》,《焚书》卷四。
    4 《明儒学案》卷五十八《东林学案》。
    1 顾宪成:《小心斋札记》卷十八,《顾端文公遗书》,清康熙刻本。
    1 顾宪成:《小心斋札记》卷四。
    2 顾允成:《小辨斋偶存》卷六《与邹大泽铨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顾宪成:《还经录》,《顾端文公遗书》。
    4 顾宪成:《小心斋札记》卷十八。
    1 高攀龙:《高子遗书》卷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 高攀龙:《冯少墟先生集序》,《高子遗书》卷九。
    3 顾宪成:《小心斋札记》卷十八。
    4 顾宪成:《小心斋札记》卷十二。
    1 高攀龙:《顾季时行状》,《高子遗书》卷十一。
    1 顾宪成:《东林会约》,《顾端文公遗书》。
    2 有学者称东林学是经由王学而产生的新朱子学,也意在说明东林对朱、王之学的兼取。(参见日人冈田武彦《王阳明与明末儒学》,吴光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56页)
    1 《子刘子行状》,《刘子全书》卷三十九。(《子刘子行状》亦见于《黄宗羲全集》第一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1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来学问答》答史孝复,第1554-1555页。
    2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来学问答》答董标问,第1552页。
    3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六十二,《蕺山学案·忠端刘念台先生宗周》,第1512页。
    1 梁启超称:“从顺治元年到康熙二十年约三四十年间,完全是前朝遗老支配学界”。《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第109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 李颙:《二曲集》卷十二,《匡时要务》。
    3 张履样:《愿学记二》,《杨园先生全集》中册,陈祖武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759页。
    1 黄宗羲:《赠编修弁玉吴君墓志铭》,《黄宗羲全集》第十册,第421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1994年版。
    2 顾炎武:《日知录》卷七,《夫子之言性与天道》。《日知录集释》。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3 全祖望:《鲒埼亭集》卷十一,《梨洲先生神道碑文》。
    1 颜元:《颜元集》,第493页,王星贤、张芥尘、郭征点校,中华书局1987年版。
    1 如《四库提要》谓其学“大抵源出姚江”,阮元、钱林等清代学者也持相同认点,参姜广辉《颜李学派》第27页。
    2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五卷,第324页,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1 孙奇逢:《理学宗传叙一》,《孙奇逢集》上册,第620页,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2 赵御众、汤斌等编:《孙夏峰先生年谱》,《孙奇逢集》中册,第1408页。
    1 陆世仪:《思辨录辑要》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 史革新:《清代理学史》上卷,第119页,龚书铎主编,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第204页。
    2 张履祥:《答沈德孚二》,《杨园先生全集》上册,第85页。
    3 张履祥:《与唐灏儒四》,《杨园先生全集》上册,第80页。
    4 吕留良:《吕晚村先生文集》卷一,《复高汇旃书》,南阳讲习堂刻本。
    5 吕留良:《吕晚村先生文集》卷一,《答吴晴岩书》。
    6 吕留良:《吕晚村先生文集》卷一,《与张考夫书》。
    1 陆陇其:《三鱼堂文集》卷二,《学术辨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 陆陇其:《三鱼堂文集》卷八,《周云虬先生四书集义序》。
    3 参陈来《陆陇其的实学思想》,《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第287-289页,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4 陆陇其:《三鱼堂外集》卷四,《道统》,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 熊赐履:《学统凡例》,《学统》,清康熙二十四年刻本。
    1 孙奇逢:《三贤集》卷四,《夏峰歌》。
    2 陆世仪:《思辨录辑要》卷十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陆陇其:《松阳讲义》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 葛荣晋:《中国实学文化导论》,中共中央学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260页。
    1 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卷四二,《备忘录四》。
    2 史革新:《清代理学史》上卷,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83页。
    1 颜元:《习斋记余》卷六,《论开书院讲学》,《颜元集》下册,第519页,中华书局1987年版。
    2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册,第198页,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3 顾炎武:《日知录》卷九,《守令》。
    4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黄宗羲全集》第一册,第3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5 唐甄:《室语》,《潜书》第196页,中华书局1963年版。
    1 顾炎武:《日知录》卷六,《爱百姓故刑罚中》。
    1 杨慎:《升庵集》卷六《答重庆太守刘嵩阳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 归有光:《震川集》卷九,《送计博士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归有光:《震川集》卷九,《送何氏二子序》。
    4 钱谦益:《初学集》卷二十八,《新刻十三经注疏序》。
    5 顾炎武:《亭林文集》卷三,《与施愚山书》。
    6 后来全祖望在述顾炎武学术时把“理学也,经学也”这种思想概括为“古今安得有所谓理学者,经学即理学也。自有舍经学以言理学者,而邪说以起。”(全祖望:《鲒埼亭集》卷12,《亭林先生神道表》。)全氏的理解虽然于原意有所差异,但顾炎武对经学的倡导以及由经学谈理学的思想精神还是可以体现出来,并没有被曲解。只是后来学者直接将顾氏的意思理解为“经学即理学”,即以经学取代理学,则是有偏差的,这不能不说是受了全氏理解的误导。
    7 全祖望:《鲒埼亭集》卷十一,《梨洲先生神道碑文》。
    1 顾炎武:《日知录》卷首,潘耒序。
    2 顾炎武:《亭林文集》卷四,《答李子德书》。
    3 全祖望:《甬上证人书院记》,朱铸禹校注:《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中册,第105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 陈祖武:《清初学术思辨录》,第29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 毛奇龄:《自为墓志铭》,《西河集》卷一百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 《萧山县志稿》卷十六。
    3 参见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岳麓书社1991版)及盛唐著《西河先生传》,《毛西河先生全集》卷首(乾隆十年书留草堂刊本)。
    4 毛奇龄:《自为墓志铭》,《西河集》卷一百一。
    5 参见黄爱平《毛奇龄与明末清初学术》一文,《清史研究》1996年第4期。
    6 毛奇龄:《奉史馆总裁札子》,《毛西河先生全集》卷一,乾隆十年书留草堂刊本。
    1 参见盛唐《西河先生传》,《毛西河先生全集》卷首;毛奇龄《自为墓志铭》,《西河集》。
    2 盛唐:《西河先生传》页十一。《毛西河先生全集》,乾隆十年书留草堂刊本。另,程子观点原文表述为:“盖仁是性也,孝弟是用也,性中只有个仁、义、礼、智四者而已,曷尝有孝弟。”(《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毛氏引文取大意而已。
    3 盛唐《西河先生传》:“稍长,观邻人娶妇,妇至即率妇入寝室,不告祖,不见舅姑,怪之。”毛氏对“成妇”、“庙见”等问题提出疑问,并与仲兄锡龄进行探讨。由是略知后世昏礼之谬,并“矢以辨定诸经为己任”。盛唐《传》多溢美之词,但此处所记亦反映出毛的勤于思考的特点。
    1 李桓:《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卷百十九,词臣五,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0年版。
    2 毛奇龄:《复章泰占质<经问>书》,《西河集》卷二十一。
    3 《清史稿·毛奇龄传》。
    4 《四库全书总目》卷十二。
    5 毛奇龄《自为墓志铭》,《西河集》卷一百一。
    6 全祖望:《萧山毛检讨别传》,《鲒埼亭集外编》卷十二。
    7 参见全祖望:《萧山毛检讨别传》。
    8 全祖望性极狷介伉直,重民族气节,为文多表彰明季遗民忠义之事迹,曾极不齿降清的大学者钱谦益等人。因此,对毛奇龄应博学鸿词试,并入籍为官的行为,自然不屑,并由此贬及于毛氏的学术。章太炎在他的《訄书》中曾评曰:“其(毛奇龄)少壮苦节,有古烈士风,而晚节不终,媚于旃裘。全祖望藉学术以谴诃之,其言特有为发也。”可见,全祖望以品行衡其学术,难免有过讥之处。
    1 李天馥:《西河合集领词》,《毛西河先生全集》卷首。
    2 全祖望《萧山毛检讨别传》,《鲒埼亭集外编》卷十二。
    1 《浙江通志》卷254,《经籍》著录。
    2 张穆:《阎若璩年谱》,邓瑞点校,第33页,中华书局1994年版。
    3 盛唐《西河先生传》及《西河经集凡例》。
    4 《自为墓志铭》,《西河集》卷一百一。
    1 关于这次博学鸿儒科的人数及人员具体情况,参见尹彤云:《康熙十七年“博学鸿词”科略论》,宁夏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
    杨海英:《康熙博学鸿儒考》,《历史档案》1996年第1期。
    1 盛唐:《西河先生传》。
    1 盛唐:《西河先生传》。
    2 《毛西河先生全集》卷首。
    3 《毛西河先生全集》卷首。
    4 冯辰、刘调赞:《李塨年谱》,陈祖武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14页。
    5 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九“毛奇龄著书之多”,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4页。
    6 《毛西河先生全集》卷首,乾隆十年书留草堂刊本。此处《全集》卷数按卷首标注合计而得,与实际存录情况略有出入,具体情况详后。
    1 陶元藻:《全浙诗话》,卷四十二,“毛奇龄”条,清嘉庆元年怡云阁刻本。
    2 李塨:《西河合集总序》,《毛西河先生全集》卷首。
    1 毛奇龄:《与李恕谷论周礼书》,《西河集》卷二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 陈逢源:《毛奇龄经学论著及其学思历程》,《东吴中文学报》2000年第六期。
    2 林久贵统计为《四库全书》收录27种,存目36种,见氏所著《<四库全书>收录个人著述最多的人—毛奇龄》,《文史知识》1997年第7期。因篇目归类不一致,故此处统计数字与林文略有不同。
    1 《仲氏易》提要,《四库全书总目》,第37页,中华书局1965年版。
    2 毛奇龄:《孝经问》。
    3 毛奇龄:《大学证文》卷四。
    1 《西河经集凡例》,《毛西河先生全集》卷首。
    2 毛奇龄:《折客辨学文》,《西河集》卷一百二十。
    3 毛奇龄:《折客辨学文》。
    1 毛奇龄:《辨圣学非道学文》,《西河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 黄爱平:《毛奇龄与明末清初的学术》,《清史研究》1996年第4期。
    1 毛奇龄:《四书剩言》卷一,第6页。
    1 盛唐:《西河先生传》。
    2 毛奇龄:《自为墓志铭》,盛唐的《西河先生传》也记有此事,文字稍有不同“先是出门时,仲兄出《周易》一本,泣授曰:‘古贤忧患,必知《易》。汝知此足矣。'先生跪受教。至是筮所之,遇《节》之《需》。”
    1 盛唐:《西河先生传》。(也见于毛奇龄自己的记述,毛奇龄:《大学知本图说》页一:“自阳明先生讲学于乡,所在立讲堂,而蕺山先生继之。少尝与同志者赴讲,必斋宿以往,归而废然者累日。”)
    2 按“高笠先生”史无他载,仅见于毛奇龄的记述,不知其姓字。从毛氏所述来看,他是明代心学家陈献章弟子贺钦之孙贺凌台的弟子。曾在辽东讲述贺凌台之学,故当为心学一派。参见毛奇龄《大学知本图说》及《自为墓志铭》(《西河集》卷一百一)。
    3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六《白沙学案下》:“而白沙谓先生笃信谨守人也,别三十年,其守如昨,似犹未以冻解冰释许之。盖先生之於白沙,其如鲁男子之学柳下惠与?”可见,贺钦之于白沙可谓学其形而未得其神也,但贺钦学主于躬行修身,也算有自己的特点。
    4 毛奇龄:《大学知本图说》。
    1 毛奇龄:《自为墓志铭》。
    2 全祖望:《萧山毛检讨别传》。
    3 嵇文甫:《漫谈毛西河》,《学术月刊》1963年第3期。
    4 毛奇龄《西河集》之《书》卷八有《复王草堂四疑书》,其中便记述了毛氏答复其友王复礼对“高笠僧授古本《大學》”一事的质疑。王氏认为毛奇龄如此说法,容易让人认为毛氏之学源自释氏,但毛奇龄坚持认为自己所说皆是实情,并非杜撰,称:“然固僧也,舍僧何称乎?且学贵记实,反记伪乎?且此亦何损于学耶?”
    1 毛奇龄:《自为墓志铭》。
    2 毛奇龄:《大学知本图说》。
    3 以上两段引文见于《大学知本图说》第5页、第6页。
    4 毛奇龄:《自为墓志铭》,《西河集》卷一百一。
    1 盛唐:《西河先生传》。
    2 刘宗周在绍兴创办有证人书院,刘去世后,书院活动停止,康熙六年(1667)年,黄宗羲等人又恢复了证人书院的讲学活动。
    3 邵廷采:《东池董无休先生传》,《思复堂文集》卷三,祝鸿杰校点,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78页。
    4 邵廷采:《谒毛西河先生书》,《思复堂文集》卷七,第310页。
    1 毛奇龄:《四书改错》卷一,嘉庆十六年重刻本。
    1 高亨:《周易古经今注》重印说明,中华书局1957年版。
    1 朱熹:《周易本义》,苏勇校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 李申:《周易与易图》,沈阳出版社1997年版,第25页。
    1 顾炎武:《日知录》卷一,“孔子论易”条。
    2 黄宗羲:《易学象数论》卷一,第4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 黄宗炎:《图学辨惑》原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 黄宗炎:《图学辨惑》,第5页。
    2 黄宗炎:《图学辨惑》,“太极图说辩”条。
    1 毛奇龄:《河图洛书原舛编》,第1页,《毛西河先生全集》。
    2 毛奇龄:《河图洛书原舛编》,第1页。
    3 毛奇龄:《河图洛书原舛编》,第2页。
    4 毛奇龄:《河图洛书原舛编》,第3页。
    1 毛奇龄:《河图洛书原舛编》,第3页。
    2 毛奇龄:《河图洛书原舛编》,第4页。
    3 毛奇龄:《河图洛书原舛编》,第4页。
    4 毛奇龄:《河图洛书原舛编》,第5页。
    5 参见毛氏的《河图洛书原舛编》,因其考证过程繁杂,此不赘述。
    6 其图见《河图洛书原舛编》第17页,并自注曰:“一名《天地生成图》,一名《五行生成图》,即今《河图》也。”
    7 二图见《河图洛书原舛编》第19页,毛氏于《九宫配卦数图》下自注曰:“此即今《洛书》也。”
    1 黄宗炎:《图学辨惑》,第30页。
    2 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五十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 毛奇龄:《太极图说遗议》,第1页,《毛西河先生全集》。
    2 毛奇龄:《太极图说遗议》,第2页。
    3 毛奇龄:《太极图说遗议》,第5页。
    4 毛奇龄:《太极图说遗议》,第9页.
    1 参见毛奇龄《太极图说遗议》,第9页。
    2 毛奇龄:《太极图说遗议》,第12页。
    3 毛奇龄:《太极图说遗议》,第13页。
    4 毛奇龄:《西河集》卷十八,第8页。
    5 毛奇龄:《太极图说遗议》,第10页。
    1 毛奇龄:《春秋毛氏传》,卷三十六,第22页。
    2 参见李申《话说太极图》,第30页、第36页,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另见李申《易图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尤其是李申的《易图考》,认为毛奇龄考辨太极图所列出的证据都不可信。
    3 郑吉雄:《<易图明辨>与儒道之辨》,《周易研究》2000年第4期。
    4 《河图洛书原舛编》提要,《四库全书总目》卷九,第75页。
    1 毛奇龄:《辨圣学非道学文》,《西河集》卷一百二十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 刘起釪:《尚书源流及传本考》,第58页,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 转引自刘起釪《尚书学史》,第245页,中华书局1989年版。
    3 按《宋史·艺文志》作十二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作“十三卷”,并述此书曰“首卷举要曰总说、曰书序、曰君辨、曰臣辨、曰考异、曰诂训、曰差牙、曰孔传,凡八篇,考据详博”。从篇目可大致窥见吴械书有论及伪《古文尚书》的内容。
    4(明)梅鷟:《尚书考异》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卷八,第113条亦引此,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 朱熹:《晦庵集》,卷三十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 以上诸条皆出自《朱子语类》卷七十八,(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
    2 朱熹:《晦庵集》,卷六十五。
    1 吴澄:《书纂言》目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 朱彝尊:《经义考》,卷八十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古文尚书疏证》提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 参见林庆彰《清初的群经辨伪学》,第155页,所引戴君仁《阎毛古文尚书公案》一书。
    1 刘起釪:《尚书学史》,第348页。
    2 《四库提要》所注案语有误。此处的“吴氏”,毛奇龄文中实指吴澄,非吴械。毛氏意在强调朱子疑《尚书》影响及于吴澄,吴澄又影响于后世,“尚书之冤”始成,因此,毛氏认为“始于朱氏,成于吴氏”,这恰是他所要表达的观点,《提要》作者误解毛氏此篇题。刘起釪《尚书学史》亦袭此误,见其书第363页。
    1 毛奇龄:《古文尚书冤词》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 钱穆先生于此有精详的考证。参见其《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272页。
    3 《史记·儒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
    4 《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标点本。
    1 荀悦:《前汉纪》卷二十五,《成帝纪二》,四部丛刊本。
    2 《古文尚书冤词》提要。
    3 毛奇龄:《古文尚书冤词》卷一,第16页。
    4 毛奇龄:《古文尚书冤词》卷一,第16页。
    5 毛奇龄:《古文尚书冤词》卷一,第16页。
    6 毛奇龄:《古文尚书冤词》卷一,第17页。
    1 参见林庆彰《清初的群经辨伪学》,第232页。
    2 当为东晋。而且这个传授系统经今人考证实际上是编造出的。参见刘起釪《尚书学史》第179页。
    3 孔颖达:《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本。
    4 陆德明:《经典释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本。
    5 毛奇龄:《古文尚书冤词》卷二,第13页。
    6 关于此点,皮锡瑞在他的《经学通论》(中华书局1954年版)一书中已阐明。具体论述参见皮书中的《论伪孔经传前人辨之已明阎若璩毛奇龄两家之书互有得失当分别观之》一文。
    7 《古文尚书冤词》提要。
    1 《朱子语类》,卷七十八。
    2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书》类,“《尚书》十二卷《尚书注》十三卷”条。
    3 朱彝尊:《经义考》卷八十八。
    4 毛奇龄:《古文尚书冤词》卷二,第11页。
    1 毛奇龄:《古文尚书冤词》卷三,第4页。
    2 毛奇龄:《古文尚书冤词》卷三,第5页。
    3 参见林庆彰《清初的群经辨伪学》,第231页,台湾文津出版社1990年版。
    4 《古文尚书疏证》提要。
    5 《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1 吴澄:《书纂言·目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 毛奇龄:《古文尚书冤词》卷二,第9页。
    3 马雍先生解释为孔颖达等人是因为坚信伪孔而极力贬低郑玄注本的缘故。(见氏所著《尚书史话》第58页,中华书局1982年版),但其说似不够有力。
    4 毛奇龄:《古文尚书冤词》卷四,第3页。
    1 毛奇龄:《古文尚书冤词》卷三,第14页。
    2 毛奇龄:《古文尚书冤词》卷三,第12页。
    3 毛奇龄:《古文尚书冤词》卷三,第16页。
    1 毛奇龄:《古文尚书冤词》卷四,第11页。
    2 毛奇龄:《古文尚书冤词》卷四,第11页。
    1 毛奇龄:《古文尚书冤词》卷四,第15页。
    2 毛奇龄:《古文尚书冤词》卷四,第5页。
    3 毛奇龄:《古文尚书冤词》卷四,第5页。
    1 毛奇龄:《古文尚书冤词》卷三,第9页。
    2 毛奇龄:《寄阎潜丘古文尚书冤词书》,《西河集》卷十八。
    3 持此类观点的如钱穆、林庆彰等。分见于《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271页和《清初的群经辨伪学》第222页。
    4 皮锡瑞:《经学通论》之《书经》第83页,中华书局1954年版。
    1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71页。
    2 《古文尚书冤词》提要,书前提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冤词》卷四,第2页。吴澄曰:“据《汉·艺文志》:尚书经二十九篇,古经十六卷。”毛氏指出《汉志》著录的是:“尚书古文经四十六卷,经二十九篇”,而非十六卷。归有光也有相同的错误。今核《汉志》知毛氏所说正确。(今中华书局本:“篇”作“卷”)
    4 《冤词》卷一,页九。王充《论衡·正说篇》曰:“至孝宣皇帝之时,河内女子发老屋,得逸《易》、《礼》、《尚书》(指《泰誓》篇)各一篇,奏之……而《尚书》二十九篇始定矣”,意即《泰誓》篇出自宣帝之时。毛氏辨曰:“《泰誓》在武帝时早已盛行……岂有武帝朝久用之文,而在宣帝泰和年始出之者。”毛氏此辨有理,王说误武帝为宣帝。
    5 毛奇龄:《古文尚书冤词》卷一,第5页。
    6 毛奇龄:《古文尚书冤词》卷一,第3页。
    7 毛奇龄:《古文尚书冤词》卷一,第6页。
    8 毛奇龄:《西河集》卷十八,第2页。
    1 王俊义:《论阎若璩的治学道路、学术成就及其在清代学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松辽学刊》1986年第1期。
    2 李绂:《书古文尚书冤词后》,《穆堂初稿》卷四十五,第41页,《续修四库全书》本。
    3 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卷九,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
    4 皮锡瑞:《经学历史》第306页,中华书局1959年版。
    5 皮锡瑞:《经学通论》之《书经》第83页,中华书局1954年版。
    6 全祖望:《萧山毛检讨别传》,《鲒埼亭集外编》卷十二。
    7 毛奇龄:《四书改错》卷一,嘉庆十六年重刻本。
    1 毛奇龄弟子盛唐所作《西河先生传》称“先生乃斋宿祷于神,急为解辨。惧时日不速,昼夜矻矻,一月两易稿,初名《定论》,既以为不激切,不能变俗,改名《冤词》,于以救禹汤文武伊尹仲虺傅说周公吕公君陈诸遗书”,其卫经和争胜之心可见一斑。见《毛西河先生全集》卷首。
    1 毛奇龄:《西河集》卷十八,第1页。
    2 毛奇龄:《西河集》卷二十,第16页。
    1 冯辰、刘调赞:《李塨年谱》“四十岁”条下,陈祖武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67-68页。
    2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271页。
    3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270页。
    4 钱穆先生对此有精详考证,见氏所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六章。
    1 周春:《古文尚书冤词补正自序》,《续修四库全书》本。
    2 关于洪良品续《冤词》之作,洪氏著作现有记载中没有直接名为《续古文尚书冤词》的著作。朱维铮先生考证,所谓续作冤词,指他曾作《古文尚书辨惑》十八卷,又《释难》二卷,《析疑》一卷,《商是》一卷。(参见《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第171页注3)刘起釪先生《尚书学史》中称洪良品有《续古文尚书冤词》若干卷。不知刘说何据。(参见《尚书学史》第365页。)
    3 皮锡瑞:《古文尚书冤词平议》,光绪间思贤书局刊本。
    4 毛奇龄:《古文尚书冤词》卷一,第3页。
    5 毛奇龄:《古文尚书冤词》卷六,第21页。
    6 章学诚:《<淮南子洪保>辨》,《文史通义》卷七,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06页。
    1 章学诚:《<淮南子洪保>辨》。
    2 收入冯景的《解舂集》(今存有《解舂集文钞》十四卷,《解舂集诗钞》三卷)。
    3 章学诚:《<淮南子洪保>辨》。
    4 章学诚:《<淮南子洪保>辨》。
    5 毛奇龄:《古文尚书冤词》卷六,第21页。
    1 毛奇龄:《古文尚书冤词》卷六,第21页。
    2 毛奇龄:《诗传诗说驳义》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毛奇龄:《诗传诗说驳义》卷一。
    1 《诗传诗说驳义》提要,书前提要,文渊阁四库全书。
    2 参见林庆彰《清初的群经辨伪学》,台湾文津出版社1990年版。
    3 周应宾:《九经考异·诗经考异》,第1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 朱彝尊:《经义考》卷一○○,第3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 朱彝尊:《经义考》卷一○○,第3页。
    1 陈元龄:《思问初篇》卷三,《四库焚毁书丛刊》。经4-675,王钟翰主编,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
    2 陈元龄:《思问初篇》卷三。
    3 朱彝尊:《经义考》卷一○○,第4页。
    4 姚际恒:《古今伪书考》,清乾隆知不足斋丛书本。
    1 毛奇龄:《诗传诗说驳义》卷一,第6页。
    1 毛奇龄:《诗传诗说驳义》卷一,第1页。
    2 毛奇龄:《诗传诗说驳义》卷一,第1页。
    1 毛奇龄:《诗传诗说驳义》卷一,第4页。
    2 毛奇龄:《诗传诗说驳义》卷一,第12页。
    3 毛奇龄:《诗传诗说驳义》卷一,第9页。
    4 毛奇龄:《诗传诗说驳义》卷四,第5页。
    1 毛奇龄:《诗传诗说驳义》卷二,第6页。
    2 毛奇龄:《诗传诗说驳义》卷三,第6页。
    3 毛奇龄:《诗传诗说驳义》卷四,第1页。
    4 毛奇龄:《诗传诗说驳义》卷四,第1页。
    1 毛奇龄:《诗传诗说驳义》卷一,第6页。
    2 毛奇龄:《诗传诗说驳义》卷一,第7页。
    3 毛奇龄:《诗传诗说驳义》卷三,第6页。
    1 毛奇龄:《诗传诗说驳义》卷四,第6页。
    2 毛奇龄:《诗传诗说驳义》卷五,第7页。
    3 毛奇龄:《诗传诗说驳义》卷一,第2页。
    4 毛奇龄:《诗传诗说驳义》卷一,第2页。
    5 毛奇龄:《诗传诗说驳义》卷一,第2页。
    6 毛奇龄:《诗传诗说驳义》卷一,第2页。
    1 毛奇龄:《诗传诗说驳义》卷四,第14页。
    2 参见毛奇龄:《诗传诗说驳义》卷三,第7页。
    3 《诗传诗说驳义》提要,书前提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 参看陈祖武《清初学术思辨录》,第293页。
    1 参看毛奇龄《诗传诗说驳义》卷四,第16页。
    1 《春秋条贯篇》提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 毛奇龄:《春秋条贯篇》卷一,第3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春秋条贯篇》提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 毛奇龄:《春秋毛氏传》卷一,第4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 毛奇龄:《春秋毛氏传》卷一,第4页。
    1 毛奇龄:《春秋毛氏传》卷一,第4页。
    2 毛奇龄:《春秋毛氏传》卷一,第6页。
    3 毛奇龄:《春秋毛氏传》卷一,第8页。
    4 毛奇龄:《春秋毛氏传》卷一,第8页。
    5 《春秋毛氏传·目录》。
    6 赵伯雄:《春秋学史》,第627页,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 毛奇龄:《春秋毛氏传》卷二,第1页。
    2 毛奇龄:《春秋毛氏传》卷二,第3页。
    3 毛奇龄:《春秋毛氏传》卷一,第12页。
    4 毛奇龄:《春秋毛氏传》卷一,第13页。
    5 毛奇龄:《春秋毛氏传》卷一,第13页。
    1 毛奇龄:《春秋毛氏传》卷二,第7页。
    2 毛奇龄:《春秋毛氏传》卷一,第6-7页。
    3 毛奇龄:《春秋毛氏传》卷一,第13页。
    4 毛奇龄:《春秋毛氏传》卷一,第14页。
    5 毛奇龄:《春秋毛氏传》卷一,第14页。
    6 毛奇龄:《春秋毛氏传》卷一,第14页。
    7 毛奇龄:《春秋毛氏传》卷一,第15页。
    8 毛奇龄:《春秋毛氏传》卷一,第15页。
    1 毛奇龄:《春秋毛氏传》卷一,第14页。
    2 毛奇龄:《春秋属辞比事记》卷一,第4页。
    3 毛奇龄:《春秋属辞比事记》卷三,第15页。
    4 毛奇龄:《春秋毛氏传》卷三,第5页。
    5 毛奇龄:《春秋简书刊误》卷一,第2页。
    6 毛奇龄:《春秋简书刊误》卷二,第24页。
    1 毛奇龄:《春秋简书刊误》卷二,第32页。
    2 毛奇龄:《春秋简书刊误》卷二,第23页。
    3 毛奇龄:《春秋简书刊误》卷二,第13页。
    4 毛奇龄:《春秋简书刊误》卷一,第6页。
    5 毛奇龄:《春秋简书刊误》卷一,第1页。
    1 毛奇龄:《春秋属辞比事记》卷一,第2页。
    2 《春秋属辞比事记》提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春秋简书刊误》提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 赵伯雄:《春秋学史》,第634页,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 《朱子语类》,卷八十三,中华书局1986年版。(本文此节以下朱子论《春秋》语皆出于此卷,不再另注。)
    2 赵伯雄:《朱熹<春秋>学考述》,《孔子研究》2003年第1期。
    1 《春秋毛氏传》提要,《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37页。
    2 《续诗传鸟名》提要,《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33页。
    1 毛奇龄:《国风省篇》,李塨序言。《毛西河先生全集》本。
    1 四书的顺序,按照程朱理学的说法,应为《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但《大学》、《中庸》篇幅较小,书贾出于便利而将其并成一册,《中庸》便提至《论语》之前,遂成为通行本模样,但这样一来却失却了程朱为学顺序之深意。
    1 参见元代陈澔的《礼记集说》、吴澄《礼记纂言》,明代胡广编的《礼记大全》等,皆注曰“朱子章句”,而不再列有《大学》正文。
    1 《答罗整庵少宰》,《传习录》,《王阳明全集》第75页。
    2 “注疏本”之称见于毛奇龄的《大学证文》卷二,第1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毛奇龄:《大学证文》卷一,第5页。
    4 毛奇龄:《大学证文》卷一,第7页。
    5 此处“亲民”,朱本为“新民”。
    1 段末一句,朱子以为“此谓知本”四字为衍文,并把“此谓知之至也”句调至他章,故朱本大学首章无此句。
    2 注疏本大学本不分章,通篇只于“子曰听讼”处断开为两节。此处我们暂借朱子的分章概念把注疏本也按内容分出相应的章节,以便与朱子本作比较,来反映二者的文本差别。并且章前以阿拉伯数字标示,而将朱子本用中文数字标示。此种方法借鉴于陈来先生‘朱熹哲学研究》,参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03页。
    3 张国淦:《历代石经考例言》,《张国淦文集》,杜春和编,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版,第455页。
    1 毛奇龄:《大学证文》卷二,第1页。
    2 王国维《观堂集林》之“魏石经考”,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77页。关于《左氏传》部分,王国维先生考证认为“当至庄公中叶而止”。
    3 毛奇龄:《大学证文》卷二,第7-12页。
    4 毛奇龄:《大学证文》卷二,第2页。
    1 转引自林庆彰《清初的群经辨伪学》,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版,第415页。
    2 刘宗周《大学古文参疑》之“自序”,《刘子全书》三十六卷,清道光刻本。
    3 毛奇龄《大学证文》卷二,第2页。
    4 毛奇龄《大学证文》卷二,第2-3页。
    1 毛奇龄:《大学证文》卷二,第3页。
    2 毛奇龄:《大学证文》卷二,第4页。
    3 毛奇龄:《大学证文》卷二,第4-5页。
    4 赵超:《中国古代石刻概论》,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第90页。
    5 参见魏隐儒:《中国古籍印刷史》,印刷工业出版社1984年版,第24页。
    6 参见钱存训:《书于竹帛: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61页。
    1 关于熹平石经三体的说法,毛氏所称是“篆、隶、八分”与《后汉书》所载也不一致。大概在《后汉书》的基础上又变易其文而致。
    2 毛奇龄:《大学证文》卷二,第6页。
    1 明道改本可参毛奇龄《大学证文》卷三,亦见于《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26页。
    2 毛奇龄:《大学证文》卷三,第1-2页。
    1 参考陈逢源:《毛西河四书学之研究》,第156页。(台湾政治大学博士论文,1996年)
    2 伊川改本可参毛奇龄《大学证文》卷三,亦见于《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29页。
    3 毛奇龄:《大学证文》卷四,第1页。
    1 参见陈来《朱熹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05页。
    2 毛奇龄:《大学证文》卷四,第20页。
    3 毛奇龄:《大学证文》卷四,第20页。
    1 毛奇龄:《大学证文》卷四,第21页。
    2 毛奇龄:《大学证文》卷四,第22页。
    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页。
    2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页。
    3 陈来先生据上下文意认为“此下遗‘十章释治国'五字”,可从。见氏所著《朱熹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99页。
    4 朱熹:《晦庵集》卷八十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7页。一般都称朱子补传134字,其实,末句“此谓知之至也”六字,是原文本有。
    1 当然这些争议大多时候只是表面现象,实质上并不是仅仅因为“改经”而争,而常常是以“改经”作为攻击对方的一种借口,更本质的分歧还是在于思想上,这可以从理学史上的朱、王之争得到清晰的验证。
    2 毛奇龄:《大学证文》卷一,第7页。
    3 毛奇龄:《大学证文》卷一,第8页。
    4 毛奇龄:《大学问》页一,《毛西河先生全集》,乾隆十年书留草堂刊本。毛说“节次”,从字面来看,似乎与前说有矛盾,但细品毛文“节次”之说,当主要在于反对经传之分,节次倒属次要。而且毛之《大学 问》,为问答语录,文词容有不十分严密处。
    1 周予同:《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朱维铮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09页。
    2 陈来:《朱熹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02页。
    3 李学勤:《从简帛佚籍<五行>谈<大学>》,《孔子研究》1998年第3期。
    1 梁涛:《大学早出新证》,《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3期。
    2 毛奇龄:《大学证文》卷一,第2页。
    3 毛奇龄:《大学证文》卷一,第3页。
    1 毛奇龄:《大学证文》卷一,第4页。
    2 参见王锷《礼记成书考》,中华书局2007版,第13页,列有相关的几种说法。大致来说,可分两大类,其一,戴圣编纂说,郑玄、孔颖达、钱大听等人持此说;其二,伪托戴圣说,认为《礼记》编纂于戴圣之后,近人洪业、王文锦等人持此说。
    3 吕思勉:《经子解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7页。
    4 参见周予同《大学和礼运》,《周予同经学论著选集》,朱维铮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06页。
    5 程颢语,见于《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二先生语二上》,《二程集》,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8页。
    1 《河南程氏粹言》卷一《论书篇》,《二程集》,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04页。
    2 朱熹:《大学或问》上,《四书或问》,黄珅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3 朱熹:《癸未垂拱奏劄一》,《晦庵集》卷十三。
    1 毛奇龄:《大学证文》卷四,第2页。
    2 毛奇龄:《四书改错》,卷一。
    3 毛奇龄:《四书剩言》卷三,第14-15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 毛奇龄:《大学证文》,卷一,第6页。
    1 毛奇龄:《大学问》,卷一,第1页。
    2 张心澂:《伪书通考》,商务印书馆1954年版,第442-444页。
    3 郑良树:《续伪书通考》,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第857-876页。
    4 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90页。
    1 李学勤:《荆门郭店楚简中的<子思子>》,《文物天地》1998年第2期,又收入《郭店楚简研究》第75-80页和《重写学术史》第7-11页。
    2 王锷:《礼记成书考》,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59页。
    3 郭沂:《子思书再探讨——兼论<大学>作于子思》,《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4期。
    1 参见毛奇龄《折客辨学文》,《西河集》卷一百二十。
    2 毛奇龄所用古本《大学》文字次序与通行朱子改本有所不同。首章后直接“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句。
    3 毛奇龄:《大学知本图说》,第6-7页,《毛西河先生全集》,乾隆十年书留草堂刊本。
    1 毛奇龄《大学知本图说》,第7-8页。
    2 按古本《大学》即《礼记·大学》文字的顺序,第二个“此谓知本”是在“所谓诚其意者”段末,故毛奇龄将它解释为“谓诚意为本也”。
    3 毛奇龄:《大学知本图说》,第2页。
    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7页。
    2 毛奇龄:《大学证文》卷四,第1页。
    3 毛奇龄:《大学知本图说》,第8页。
    4 毛奇龄:《大学知本图说》,第6页。
    1 毛奇龄:《大学问》,第6页,《毛西河先生全集》,乾隆十年书留草堂刊本。
    2 毛奇龄:《四书剩言》卷三,第15页。
    3 毛奇龄:《四书剩言》卷三,第18页。
    4 毛奇龄:《大学问》,第4页。
    5 毛奇龄:《大学问》,第9页。
    1 毛奇龄:《大学知本图说》,第5页。
    2 毛奇龄:《大学知本图说》,第10页。
    3 毛奇龄《大学知本图说》,第13页。
    4 毛奇龄:《四书剩言》卷二,第5页。
    1 按“高笠先生”仅见于毛奇龄的记述,不知其姓字。从毛氏所述来看,他是明代心学家陈献章弟子贺钦之孙赞凌台的弟子。曾在辽东讲述贺凌台之学,故当为心学一派。参见毛奇龄《大学知本图说》及《自为墓志铭》(《西河集》卷一百一)。(见本文第二章注)
    2 此即所谓王艮“淮南格物”说的观点。《心斋王先生语录》卷上,明刻本。
    3 毛奇龄:《四书剩言》卷二,第5页。 物之格之正解”,与毛氏观点略同,但张先生并未提及毛奇龄之说。
    1 毛奇龄:《四书剩言》卷二,第4页。
    2 毛奇龄:《大学问》,第3页。
    3 参见元代陈澔的《礼记集说》、吴澄《礼记纂言》,明代胡广编的《礼记大全》等,皆注曰“朱子章句”,而不再列有《大学》正文。
    4 据(元)吴澄《三礼叙录》补此两字,语句方通顺,参见《国朝文类》,《四部丛刊》本。
    5 吴澄:《礼记纂言·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 李塨《大学辨业》一书曾在毛氏门下引起不小的争议,李氏还被毛门弟子视为背叛师说,毛奇龄亦著有《大学辨业辨》一文来论辨。见毛氏《逸讲笺》卷三,《毛西河先生全集》。
    2 毛奇龄:《大学证文》卷一,第4页。
    1 《朱子语类》卷十四,(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49页。
    2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4页。
    1 有学者认为北宋欧阳修最早开始怀疑《中庸》非子思作,如李启谦《子思及<中庸>研究》(《孔子研究》1993年第4期),郭沂《<中庸>成书辨正》(《孔子研究》1995年第4期)。其实欧阳修仅是“疑其传之谬”,即认为《中庸》里论“诚明”的观点与孔子思想不符,而子思乃孔子嫡传当不应如此,但欧阳修并未就作者问题提出怀疑。以上两文对欧阳修《问进士策》所论《中庸》一段理解有误,参见《欧阳文忠公文集·居士集》卷四十八,《问进士策》,《四部从刊》本。
    2 参见郭沂《<中庸>成书辨正》,《孔子研究》1995年第4期。
    3 例如,郭沂:《<中庸>成书辨正》,《孔子研究》1995年第4期;梁涛:《郭店楚简与<中庸>》,《台大历史学报》2000年第25卷;杨朝明:《<中庸>成书问题新探》,《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4 例如,赵光贤:《孔子中庸说管见》,《孔子研究》1990年第2期;廖焕超:《<中庸>作者献疑》,《孔子研究》1990年第2期。
    5 孔颖达:《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标点本),李学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22页。
    1 自宋代以来,释“中庸”者无数,直至今日,学者们仍在不断论证、阐发。因非本文所论重点,故只就紧密相关的论点略作辨析,余不赘举。
    2 见于《河南程氏遗书卷七》二先生语,《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0页;又见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页。
    3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页、19页。
    4 朱熹:《中庸或问》,《四书或问》,黄坤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5 毛奇龄:《中庸说》卷一,第11页。
    6 “中”、“庸”二字皆有多种释义,“中者,有和也,而也,内也,正也,史也,庸也,中央也;还有旗鼓之中,旗游之中,中“的”之中,伯“仲”之中,虎中之中,神杆之中,木表之中,中杆之中,鬼中之中……”,“庸者,有钟也(有中义),用也,功也,和也,雍也,常也,佣也,劳也,礼也,经久也,平凡也,常规也……”,参见袁玉立《释“中庸”》,《史学月刊》2001年第5期。另参见萧兵:《中庸的文化省察——一个字的思想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杨子吟、邹效维:《近十年中庸研究观点介述》,《理论探讨》1998年,第4期,对中庸二字之释义皆有综述。
    1 孙钦善:《论语注译》,巴蜀书社1990年版,第100页。
    1 朱熹:《中庸或问》,《四书或问》,黄坤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4、54页。
    2 赵光贤:《孔子中庸说管见》,《孔子研究》1990年第2期。
    1 参见刘俊田、林松、禹克坤《四书全译》,贵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2页;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899页。
    2 《礼记正义》,第1422页。李学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标点本。此下所引《礼记正义》皆用此本。
    1 《礼记正义》,第1423页。
    2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页。
    1 朱熹:《离娄章句下》,《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97页。
    2 朱熹:《答李伯谏》,《晦庵集》卷四十三。
    3 朱熹:《杂学辨·张无垢中庸解》,《晦庵集》卷七十二。
    4 “天命之性”,在理学中有时又称“天地之性”、“义理之性”、“本然之性”等。
    5 毛奇龄:《中庸说》,卷一,第4页,《毛西河先生全集》本。
    6 毛奇龄:《中庸说》卷一,第4页。
    1 陈来:《朱熹哲学研究》,第2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2 毛奇龄:《中庸说》卷一,第4页。
    3 有学者从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等篇章所反映的子思一派主张人性得自天命,人性之合理源自万物之性合理的观点,来为《中庸》之论性当包含物性提供佐证。参见彭林《论丁若铺对朱熹<中庸章句>心性说的批评》,《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1 参考李申《四书集注全译》,巴蜀书社2001年版,第34页。
    2 毛奇龄:《中庸说》卷一,第5-6页。
    3 《大学》中亦讲“慎独”,但不是毛奇龄辨《大学》的关注点,故毛氏并未多作解说。
    1 参见廖名春《“慎独”本义新证》,《学术月刊》2004年第8期。
    1 朱熹:《中庸或问上》,《四书或问》,黄珅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0页。
    1 毛奇龄:《中庸说》卷一,第7页。
    2 毛奇龄:《中庸说》卷一,第7页。
    3 毛奇龄:《大学知本图说》。
    4 毛奇龄:《大学知本图说》。
    1 毛奇龄:《中庸说》,卷一,第7页。
    2 毛奇龄:《中庸说》,卷一,第3页。
    3 王守仁:《与陆清伯书》,《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011页。
    4 王守仁:《传习录上》,《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9页。
    1 张学智:《论刘蕺山“慎独”之学》,《心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2页。
    2 李振纲:《证人之境:刘宗周的哲学宗旨》,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2页。
    3 《学言下》,《刘子全书》卷十一。
    4 《大学古记约文》,《刘子全书》卷三十八。
    5 《大学古记约文》,《刘子全书》卷三十八。
    6 《年谱》下,《刘子全书》卷四十。
    7 《学言中》,《刘子全书》卷十一。
    1 《中庸说》提要,《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16页。
    2 《中庸说》提要,《四库全书总目》,第316页。
    3 毛奇龄:《中庸说》卷一。
    1 朱熹:《四书或问》,黄坤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2页。
    1 《四书剩言》提要,书前提要,文渊阁四厍全书本。
    2 《四书索解》一书所论列问题,并非全如王锡序所言的“去其所解而录其所疑”,也并不全是“有问无答”,只不过对毛氏所解多有剪辑,意在突出疑辨的特点。
    1 《四库全书总目》卷三七,经部,四书类存目。
    1 毛奇龄:《四书改错》卷一,第1页。
    1 毛奇龄:《论语稽求篇》卷首。
    2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三“公孙拔”条,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9页。
    1 另可参考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9页。
    2(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卷七,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53-154页。
    1 毛奇龄:《四书改错》卷一,第11页。
    1 见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5页。(另学者李零先生亦以“白底施彩”为是,见氏所著《丧家狗——我读论语》,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版,第93页。)
    1 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22页。
    1 《论语稽求篇》提要,书前提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 毛奇龄;《四书改错》卷一。
    1 如《四书改错》卷八,“浴乎沂”条:“不读书之祸乃至如此”。卷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条:“朱元晦真不识字矣”。
    1 《论语稽求篇》提要,书前提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 《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七十一,《清实录》第4册,第910页,中华书局1985年版。
    2 《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五,《清实录》第5册,第331页。
    3 高翔:《康雍乾三帝统治思想研究》,第87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 高翔:《康雍乾三帝统治思想研究》,第104页。
    1 钱穆:《近三百年学术史》第259页。
    2 毛奇龄:《复章泰占质<经问>书》,《西河集》卷二十一。
    3 《清史稿·毛奇龄传》。
    1 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卷十二。
    2 全祖望的《萧山毛氏纠谬》世未见传,今已不可得见。
    1 江藩:《国朝经师经义目录》,钱钟书、朱维铮主编:《汉学师承记(外二种)》,第163页,三联书店1998年版。
    2 汪喜孙:《汉学师承记跋》,钱钟书、朱维铮主编:《汉学师承记(外二种)》,第160页,三联书店1998年版。
    3 方东树:《汉学商兑序例》,《汉学师承记(外二种)》,第235页。
    4 阮元:《毛西河检讨全集后序》,《揅经室集》第543页,中华书局1993年版。
    1 凌廷堪:《与阮中丞论克己书》,《校礼堂文集》,第234页,王文锦点校,中华书局1998年版。
    2 章太炎:《訄书》,“别录甲第六十一杨、颜、钱”。
    3 刘师培:《清儒得失论》,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之《黄侃、刘师培卷》,第768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第12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5 梁启超:《近三百年学术史》,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第271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6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252页,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 邵廷采:《候毛西河先生书》,《思复堂文集》卷七,祝鸿杰校点,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11页。
    1 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文集卷六,《与李刚主书》,清咸丰元年戴钧衡刻本。
    2 姚鼐:《惜抱轩诗文集》文集卷六,《再复简斋书》,清嘉庆十二年刻本。
    3 《四库提要》论《潜邱札记》语。
    1 《全祖望集汇校集注》,朱铸禹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985页。
    2 参见平步青《霞外攗屑》卷四,民国六年刻香雪崦丛书本,及朱则杰《毛奇龄“嚼舌”》,《古典文学知识》2003年第2期。
    3 王士祯《居易录》卷二及《渔洋诗话》卷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 袁枚:《随园诗话》卷三,顾学颉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二版,第71页。
    5 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第221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
    1 焦循:《国史儒林文苑传议》,《雕菰楼集》卷十二。
    2 戴逸:《汉学探析》,《清史研究集》第二辑。
    3 陈祖武:《清初学术思辨录》,第28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4 高翔:《近代的初曙:18世纪中国观念变迁与社会发展》,第236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5 黄爱平:《毛奇龄与明末清初的学术》,《清史研究》,1996年第4期。
    1 林久贵:《<四库全书>收录个人著述最多的人—毛奇龄》,《文史知识》1997年第7期。
    2 徐乾学:《憺园集》卷十四,《修史条议》,康熙年间刻本。
    3 张烈:《读史质疑三》,《王学质疑》附录,同治五年福建正谊书院刻本。
    1 毛奇龄:《辨圣学非道学文》,《西河集》卷一百二十二。
    1 此处当为《中庸说》,毛奇龄并没有《补中庸说》一书。
    2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92-393页。
    3 《碑传集》卷五十。
    4 张寿安:《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之转变》,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91页。
    1 赖玉芹:《博学鸿儒与清初学术转变》,华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4年博士论文。
    2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第288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3 阮元:《研经室二集》卷七《毛西河检讨全集序》,邓经元点校《研经室集》,第543页,中华书局1993年版。
    4 陈康祺:《郎潜纪闻二笔》卷十六,“阮文达推重经学”,晋石点校,中华书局1984版,第633页。
    5 张穆:《阎若璩年谱》,邓瑞点校,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39页。
    1 陈居渊:《毛奇龄与乾嘉经学典范的重塑》,《浙江学刊》2002年第3期。
    2 陈居渊:《论乾嘉汉学的更新运动》,《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4期。
    3 梁启超称“然而没有人理他,成案到底不可翻了”,朱维铮考证洪氏著作,认为“大抵重复前人陈说,声称《伪古文尚书》不伪。其说极迂腐,连信古文经学的学者也无人提及。”参见《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第171页。
    4 朱寿朋:《东华续录(光绪朝)》光绪一百二十,清宣统元年上海集成图书公司本。
    1 朱寿朋:《东华续录(光绪朝)》光绪一百二十,清宣统元年上海集成图书公司本。
    2 谢国桢:《明末清初的学风》,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页。
    《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
    《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论语正义》,刘宝楠撰,中华书局1990年版。
    《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2版。
    《论语集释》,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版。
    《孟子译注》(上下),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史记》,汉司马迁撰,中华书局1959年版。
    《汉书》,汉班固撰,中华书局1962年版。
    《三国志》,晋陈寿撰,中华书局1959年版。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中华书局1962年版。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
    《隋书·经籍志》,唐魏征、令狐德棻撰,中华书局1973年版。
    《明史》,清张廷玉等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
    《清史稿》,赵尔巽等撰,中华书局1977年标点本。
    《清史列传》,王钟翰点校,中华书局1987年版。
    《四库全书总目》,清永瑢等撰,中华书局1965年版。
    《萧山县志稿》,上海书店1990年影印本。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影印本。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宋)朱熹:《四书或问》,黄珅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直出版社2001年版。
    (宋)朱熹:《周易本义》,苏勇校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
    (宋)陆九渊:《陆九渊集》,钟哲点校,中华书局1980年版。
    (宋)朱震:《汉上易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明)陈献章《陈献章集》,孙通海点校,中华书局1987年版。
    (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等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明)归有光:《震川先生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明)王艮:《心斋王先生语录》卷上,明刻本。
    (明)李贽:《焚书·续焚书》,夏剑钦校点,岳麓书社1990年版。
    (明)李贽:《李贽文集》,张建业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明)刘宗周:《刘蕺山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陈建:《学蔀通辨》,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子11),齐鲁书社1995年版。
    (清)黄宗羲等编:《宋元学案》,中国书店1990年版。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沈芝盈点校,中华书局1985年版。
    (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黄宗羲:《黄宗羲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1994年版。
    (清)黄宗炎:《图学辨惑》,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朱彝尊:《经义考》,中华书局据四部备要本影印1998年。
    (清)朱彝尊:《曝书亭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清)姚际恒:《古今伪书考》,清知不足斋丛书本。
    (清)李塨:《恕谷后集》,续修四库全书本。
    (清)邵廷采:《思复堂文集》,祝鸿杰校点,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清)李绂:《穆堂初稿》,续修四库全书本。
    (清)程廷祚:《青溪集》,宋效永校点,黄山书社2004年版。
    朱铸禹校注:《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清)惠栋:《易汉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中华书局1982年版。
    (清)戴震:《戴震集》,汤志钧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清)戴震:《戴震全集》,戴震研究会等编纂,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1994。
    (清)戴震:《戴震全集》第五册,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清)戴大昌:《驳四书改错》,续修四库全书本。
    (清)周春:《古文尚书冤词补正》,续修四库全书本。
    (清)王念孙:《广雅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清)王引之:《经义述闻》,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岳麓书社1991年版。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江苏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清)沈彤:《果堂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姚鼎:《惜抱轩文集后集》,续修四库全书本。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清)焦循:《雕菰楼集》,丛书集成初编本。
    (清)凌廷堪:《校礼堂文集》,王文锦点校,中华书局1998年版。
    (清)阮元:《揅经室集》,邓经元点校,中华书局1993年版。
    (清)江藩、方东树:《汉学师承记(外二种)》,(即江藩《汉学师承记》、方东树《汉学商兑》),钱钟书主编,三联书店1998年版。
    (清)黄汝成:《日知录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清)昭槤:《啸亭杂录》、《啸亭续录》,何英芳点校,中华书局1980年版。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高流水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版。
    (清)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岳麓书社1991年版。
    (清)张穆:《阎若璩年谱》,邓瑞点校,中华书局1994年版。
    (清)皮锡瑞:《经学通论》,中华书局1954年版。
    (清)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版。
    (清)冯辰、刘调赞:《李塨年谱》,陈祖武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版。
    (清)陈澧:《东塾读书记》,钱钟书主编,三联书店1998年版。
    (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由云龙辑,本社重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清)毛奇龄:《毛西河先生全集》(李塨等辑),乾隆十年书留草堂刊本。
    (清)毛奇龄:《四书改错》,清嘉庆十六年(1811)学圃重刊本。
    (清)毛奇龄:《西河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毛奇龄:《古文尚书冤词》,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传》,北京中国书店1984年据世界书局本影印。
    蔡方鹿:《朱熹经学与中国经学》,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陈登原:《颜习斋哲学思想述》,东方出版中心1989年版。
    陈祖武:《清初学术思辨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陈祖武:《清儒学术拾零》,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陈来《宋明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陈来:《朱熹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陈来:《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第287-289页,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陈逢源:《毛西河四书学之研究》,台湾政治大学博士论文1996年。
    杜明德:《毛西河及其昏礼、丧礼学研究》,台湾高雄师范大学博士论文1998年。邓瑞全、王冠英主编:《中国伪书综考》,黄山书社1998年版。
    高翔:《近代的初曙—18世纪中国观念变迁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高翔:《康雍乾三帝统治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葛荣晋:《中国实学思想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葛荣晋:《中国实学文化导论》,中共中央学校出版社,2003年版。
    郭康松:《清代考据学研究》,崇文书局2003年版。
    方祖猷、滕复主编:《论浙东学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黄爱平:《朴学与清代社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黄寿祺、张善文编:《周易研究论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外一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胡楚生:《清代学术史研究》,台湾学生书局1993年版。
    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二版。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蒋伯潜:《十三经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姜亮夫:《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中华书局1959年版。
    姜广辉主编:《经学今诠续编》,(《中国哲学》第二十三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姜广辉:《走出理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姜广辉:《颜李学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来新夏:《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李申:《话说太极图》,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李申:《周易与易图》,沈阳出版社1997年版。
    李申:《易图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林国标:《清初朱子学研究—对一种经世理学的解读》,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林庆彰:《清初的群经辨伪学》,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版。
    刘起釪:《尚书学史》,中华书局1989年版。
    刘起釪:《尚书源流及传本考》,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刘师培:《刘师培辛亥前文选》,三联书店1998年版。
    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之《黄侃、刘师培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吕思勉:《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卢钟锋:《中国传统学术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马宗霍:《中国经学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影印本。
    潘富恩,徐洪兴主编:《中国理学》,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
    漆永祥:《乾嘉考据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钱穆:《朱子新学案》,巴蜀书社1986年版。
    钱穆:《朱子学提纲》,三联书店2002年版。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76年版。
    钱钟书主编:《汉学师承记(外二种)》,三联出版社1998年版。
    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1984年版。
    尚小明:《学人游幕与清代学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史革新:《清代理学史》(上),龚书铎主编,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李帆:《清代理学史》(中),龚书铎主编,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张昭军:《清代理学史》(下),龚书铎主编,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唐明贵:《<论语>学的形成、发展与中衰—汉魏六朝隋唐<论语>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王达津主编:《清代经部序跋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王世舜:《尚书译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吴雁南主编:《清代经学史通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吴通福:《晚出<古文尚书>公案与清代学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魏隐儒编著:《中国古籍印刷史》,印刷工业出版社1984年版。
    汪学群:《清初易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汪学群、武才娃:《清代思想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王国维:《观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王俊义:《清代学术探研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翁绍军:《心学思潮》,尹继佐、周山主编《中国学术思潮史》卷六,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夏传才:《十三经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萧萐父、许苏民:《明清启蒙学术流变》,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谢国桢:《明末清初的学风》,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谢巍:《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录》,中华书局1992年版。
    徐世昌:《清儒学案》,海王邨古籍丛书,中国书店1990年版。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
    杨廷福、杨同甫:《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杨向奎:《清儒学案新编》,齐鲁书社1985年版。
    杨庆中:《二十世纪中国易学史》,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三联书店2000年版。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上下),三联书店2004年版。
    赵伯雄:《春秋学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赵超:《石刻古文字》,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广陵书社2004年版。
    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中华书局1963年版。
    张舜徽:《清儒学记》,巴蜀书社,1991年版。
    张寿安:《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之转变》,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张淑红:《清代中叶学术思想之演变—以江藩和方东树为中心》,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张心澂编著:《伪书通考》,上海书店1998年版。
    张岩:《审核古文(尚书)案》,中华书局2006年版。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郑良树编著:《续伪书通考》,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
    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岳麓书社1986年版。
    朱伯崑:《易学基础教程》(修订本),九洲图书出版社2000年版。
    朱伯崑:《易学哲学史》,北大出版社1986年版。
    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文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朱维铮:《走出中世纪》,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即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和《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美)恒慕义主编:《清代名人传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美)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赵刚译,江苏人民 出版社1997年版。
    暴鸿昌:《清代汉学与宋学关系辨析》,《史学集刊》1997年第2期。
    陈德述:《试论毛奇龄的经学思想》,《社会科学研究》1987年第4期。
    陈德述:《试论毛奇龄的反宋学思想》,《社会科学辑刊》1987年第5期。
    陈逢源:《毛奇龄经学论著及其学思历程》,《东吴中文学报》,2000年第6期。
    陈居渊:《毛奇龄与乾嘉经学典范的重塑》,《浙江学刊》2002年第3期。
    陈居渊:《论乾嘉汉学的更新运动》,《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4期。
    陈祖武:《顾炎武与清代学风》,《清史论丛》第四辑1983年。
    陈祖武:《从经筵讲论看乾隆时期的朱子学》,《国学研究》第九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戴逸:《汉学探析》,《清史研究集》第二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高翔:《清初理学与政治》,《清史论丛》(2002年号)。
    黄爱平:《毛奇龄与明末清初学术》,《清史研究》1996年第4期。
    嵇文甫:《漫谈毛西河》,《学术月刊》1963年第3期。
    雷庆:《清代著名学人毛奇龄》,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0年第6期。
    林久贵:《<四库全书>收录个人著述最多的人—毛奇龄》,《文史知识》1997年第7期。
    彭林:《阮元实学思想丛论》,《清史研究》1999年第3期。
    唐明贵:《<论语稽求篇>研探》,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2期。
    王俊义:《论阎若璩的治学道路、学术成就及其在清代学术上的地位和影响》,《松辽学刊》1986年第1期。
    王俊义:《关于乾嘉学派的成因及派别划分之商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5年第3期。
    王俊才:《明清之际理学的特点及其流派》,《晋阳学刊》1989年第2期。
    吴建华:《南巡纪程—康熙、乾隆南巡日程的比较》,《清史研究通讯》1990年第1期。
    杨绪敏:《清初与乾嘉时期学风的嬗变及学者治学特点》,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章启辉、莫秀珍:《儒学变迁与明末清初的学术流变》,《东方论坛》2001年第1期。
    赵伯雄:《先秦<春秋>学的形成与分化》,《文史论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
    赵伯雄:《“夏时冠周月”解》,《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第4期。
    赵伯雄:《朱熹<春秋>学考述》,《孔子研究》2003年第1期。
    赵伯雄:《<春秋>学中的“日月时例”》,《中国经学》第一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郑万耕:《毛奇龄对河图洛书的驳斥》,《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4期。
    郑吉雄:《<易图明辨>与儒道之辨》,《周易研究》2000年第4期。
    朱则杰:《毛奇龄“嚼舌”》,《古典文学知识》2003年第2期。
    朱维铮:《清学史:汉学与反汉学一页》(上下),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五期、第六期。
    周少川:《元初对宋末空疏风气的反正》,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