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民族政治传播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政治传播是人类传播行为的一种,是以政治思想、政治价值、政治情感为内容,综合利用政治组织、政治社会化机构(学校系统等)、大众传媒这些渠道,以实现主导政治文化的社会化、制造“同意”和“社会团结”、巩固政治体系合法性的一种特定的传播行为,是传媒时代和信息化背景下国家进行政治统治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具有强大的意识形态功能。以政治传播的角度来讨论民族问题的解决在学界并不多见,本文就是以政治传播为视角,讨论在中国特色政治传播体系中,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等关于民族问题的国家意志,如何通过政治传播各渠道,传播和渗透到社会基层,以及这些传播行为对中国解决民族问题各自发挥怎样的功能和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全文分为导论和主体两大部分。其中导论包括本文的选题依据和意义的阐述、对政治传播研究和中国民族问题与传播交叉研究的相关概述,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和“议程设置”、“需求与满足”、“沉默螺旋”、“把关人”、“知沟理论”等基本理论工具。
     论文主体共六章。第一章,从政治传播的功能和媒介出发,讨论了中国政治传播的历史和当代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的形成与特点,认为以党和政府的组织传播为主体、学校教育传播为基础、大众传媒为媒介的多层次、多流向、多渠道的政治传播体系是中国当代政治传播的特点和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全球化背景下,政治传播与世界民族问题和中国民族问题的交汇,提出了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传播行为——民族政治传播的基本框架和行为模式。
     第二章,主要回顾了中国民族政治传播的历史发展与沿革。分述了在建国前、建国初期,政治传播对于抗战统一战线、新型民族关系形成的作用;民族工作曲折时期,政治传播工具理性的严重越位带来的消极影响。基本结论是民族政治传播是民族工作目标的实际体现,是价值、方法和效果的历史的、具体的辩证统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民族问题的解决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第三章,是对中国民族政治传播主体——党和政府组织的传播行为分析。党和政府是民族政治传播的核心主体,同时,具有权威媒介和主导媒介的属性。党和政府主要通过自身的组织系统、会议—文件系统和党报系统来传播国家民族理论政策和民族工作方针。党和政府的组织传播行为确保了国家在民族问题上的主导性和权威性,但是基于组织传播的“有界性”特点,也带来了其传播行为渗透力不足的问题。
     第四章,是对中国民族政治传播的基础——学校教育的传播行为分析。学校教育在民族政治传播中居于基础性的位置,具有培养公民民族观、形成公民对民族问题基本政治态度和国家民族理论、政策、方针代际传递的作用。学校主要通过课堂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两方面来实现民族团结教育的功能,其传播行为产生的影响一是在全民教育中实现了民族团结教育的常规化,二是通过淡化知识沟,为各族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交往实践中构建一种认知共识,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五章,是对中国民族政治传播中大众传媒的传播作用分析。大众传媒是“没有围墙的学校”,是可以综合利用多种表现形式、或直观或潜移默化的传播民族政治观念和情感的有效手段。本章分别论述了:电视在关于民族问题的社会讨论中营造优势意见的能力和塑造少数民族形象时片面性、模式化的不足;电影通过将具体的生活与历史背景、时代精神的结合展示,在人们内心构建一种对我国“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历史和各民族在国家发展过程中的贡献的深刻认识,同时也指出在市场化机制下,由于生产和发行等方面的综合原因,制约了民族题材电影政治传播功能的发挥;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由于其产生于各民族生产生活的悠久历史而具有一种社会意义上的共通的符号,这种共通符号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与人们的心灵相契合、更容易找到民族间的共鸣点,从而从人类“真、善、美”心灵诉求的高度,加强各民族的了解、信任和友爱;网络媒介方面主要探讨了网络政治参与与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关系,以“七·五”事件为例,阐述要正确引导网络政治参与,发挥其在少数民族群众中的利益表达作用、并要加强网络“把关人”对网络舆情的分析和预见能力,防止负面信息对民族地区的稳定造成影响。
     第六章是本文主题的一个延伸,讨论在当今世界民族问题的“国际性”趋势下,对外政治传播在中国就民族问题进行国际政治磋商、维护国家权利方面的作用。认为在对外政治传播,尤其是对国际民间社会的信息传播中加强民族历史文化等国家“软实力”的展示,可以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在民族问题上的立场和制度安排历史必然性的理解和支持,也能够将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维护中国国家统一上升到珍惜一种独特民族文化和传统哲学智慧的人类历史价值上来。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is a human social communication behaviors, based on political ideology, political values, political passion for the content, utilization of political organizations,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institutions (school system), mass media, these channels to achieve the dominant political culture of the society technology, manufacturing "consent" and "social solidarity", to consolidate the legitimacy of political system, the spread of a particular behavior, the media and information age nation under the political rule and an important means of management, with a strong ideological function.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to discuss national problems are rare in the academic community, this is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to discuss th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national theory, national policy issues on the national will of the state, how The channels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dissemination and penetration to the grass roots, and their communication behavior to solve ethnic problems in China how to play from their functions and how the results produced. Introduction and the main text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Introduction to topics of which include the basis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exposition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nd dissemination of China's ethnic problems and an overview of cross-related research, this study proposed framework and the "agenda setting", "needs and satisfaction", "Silence spiral,""gatekeeper","Knowledge Gap Theory" and other basic theoretical tool.
     Six chapters of the main paper. The first chapter, from the behavior of the function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media paper discusses the spread of Chinese history and contemporary politic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features of the formation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that Party and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to spread as the main spread of schoo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public media-mediated multi-level, multi-flow, multi-channel system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i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n this basis, combined with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world of national issues and the intersection of ethnic issues in China proposed to solve the national question in China spread of behavior-the basic framework of national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behavior patterns.
     The second chapter, the mai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reviews the history of Chines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Are described in the founding of the former, and the early years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for the war front, the role of the formation of new ethnic relations, and national work tortuous period of seriou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tool rationality overrun negative impact. Dissemination of basic conclusion is that national political objectives of the nation's actual embodiment of values, methods and results of the historical, dialectical unity of the concrete,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of problem solving the nation to play a different role.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main Chinese national political communication-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the propagation analysis.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are the core of the main national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mainly through the system of party and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the meeting-the file system and in Party System Theory and Policy to spread the nation and national approach. Party and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to ensure the state for the propagation of the dominant ethnic and authority, but based on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bounded" of features, it also brings the propagation of the problem of inadequate penetration.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basis of China's national political communication-the communication behavior of school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living in the national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in the basic position, with a civic nation, the formation of citizens basic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ethnic nation theory, policy, guidelines, the role of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Schools, mainly through classroom education and two aspects of campus culture to achieve national unity and the function of education, the impact of their communication behavior first implemented in the EFA national unity in the routine of education, and second, the knowledge gap by dilution, so that all ethnic groups students to practice social interaction in the future to build a cognitive consensus, and enhance the cohesion and solidar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Chapter V, is a Chinese national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media-the role of mass media communication. Mass media is the "school without walls", i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a variety of forms, or the spread of visual or subtle feelings of national political ideas and effective means. This chapter discusses the following aspects:TV on the national question in the discussion of the social views of the ability to create a dominant and shaping the image of minorities when the one-sidedness, lack of modeling; film by living with a specific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 combination of spirit of the times show, the people Our hearts build a "pluralistic integration" pattern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various ethnic groups in the country's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ribution, but also pointed out that the market mechanism, such as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aspects of the comprehensive reasons, restricted the national theme Movie play function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Minority culture and art, produced in the nation because of its long history of production and living with a social sense and common symbols, such a common symbol to a greater extent, dovetails with the people's hearts, but also easy to find ethnic resonance point, which from the human "truth, goodness and beauty," the height of spiritual aspirations, to strengthen the nation's understanding, trust and love; network the media,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the major national network of regional political stability, the "Seven·Five "as an example to explain the correct guidance to the network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minority people to play their role in the expression of interests and to strengthen the network of gatekeeper "of the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analysis and vision, to prevent the negative information for national stability in the region impact.
     The sixth chapter is an extension of this topic to discuss national issues in today's world of "international" trend, foreig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in China to discuss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national issues, the role of protecting national rights. That the external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especially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on international civil society to strengthen national history and cultural "soft power" of the show, you can fight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on China's position on national issues and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and support, the ability to maintain the solidar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safeguarding national unity of China rose to appreciate a unique culture and traditions of the value of philosophical wisdom of human history up.
引文
1 金鸣娟:人类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引言
    1 回良玉:广泛、深入、持久的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2009年9月29日,载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民族工作文献选编(20032009),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390页。
    2 胡位钧:现代国家中的政治沟通——中国社会政治整合的变迁与重构,博士论文,2003年版,第25页。
    1 [英]布籁恩·麦克奈尔:政治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2 彭怀恩:政治传播:理论与实践,台北县:风云论坛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7页。
    3 周鸿铎:政治传播学概论,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1 周鸿铎:政治传播学概论,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2 邵培仁:政治传播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页。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页
    1 彭怀恩:政治传播:理论与实践,台北县:风云论坛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1页。
    2 [美]施拉姆.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4页。
    3 同上
    4 陈谦:传播、政治传播与中国古代政治传播制度体系.载于《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一期,第115页。
    1 [英]弥尔顿,顾孝华译:西方新闻传播学名著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354页。
    2 [美]威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生活,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41页。
    3 彭怀恩:政治传播:理论与实践,台北县:风云论坛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75页。
    4 彭怀恩:政治传播:理论与实践,台北县:风云论坛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9页。
    5 周鸿铎.政治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1 [美]鲁恂·w·派伊:政治发展面面观,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2 周鸿铎:政治传播学概论,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第47页
    3 周鸿铎:政治传播学概论,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第6页
    1 李宏,李民:传媒政治,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8页。
    1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页。
    2 欧阳小聘,孙益全,刘成锦:政治文化的民族性与民族的政治文化,载于绥化学院学报,2007年4月,第15-16页。
    3 周鸿铎:政治传播概论,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版,第66页。
    1 施雪华:政治科学原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04页。
    2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页。
    3 周鸿铎:政治传播概论,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第60页。
    4 张隆栋主编:大众传播学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08页。
    1 施雪华:政治科学原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17页。
    2Nimmo·Da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An Overview,"in Brent Ruben(ed.)Communication Yearbook, Vol.1,1976,445
    1 施雪华:政治科学原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17页。
    1 安东尼·奥罗姆著,张华青等译:《政治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17页。
    2 施雪华:政治科学原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21页。
    3 李宏,李民:传媒政治,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4 http://www.cctv.com电视批判”栏目。
    1 赫伯特·海曼:大众交流和政治社会化,载卢西恩·派依:交流的政治发展,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63年版。
    2 鲁曙明、洪浚浩: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3 马凌:新闻传媒在风险社会中的功能定位,新闻传播与研究,2007年第4期
    1 吴予敏:无形的网络,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94-95页
    2 陈谦:传播、政治传播与中国古代政治传播制度体系,载于《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一期,第115页。
    3 陈谦:传播、政治传播与中国古代政治传播制度体系,载于《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一期,第115页。
    4 陈谦:传播、政治传播与中国古代政治传播制度体系,载于《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一期,第117页。
    5 同上
    1 周鸿铎:政治传播概论,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版,第240页。
    2 同上,第241页。
    3 同上,第242页。
    4 周鸿铎:政治传播概论,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版,第242页
    1 周鸿铎:政治传播概论,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版,第242页。
    2 同上,第246页。
    3 同上,第246页。
    1 刘建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读本,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第58页。
    2 同上,第59页。
    3 同上,第133页。
    4 同上,第134页。
    5 刘建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读本,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第136页。
    6 同上,第136—137页。
    1 刘建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读本,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第140页。
    2 章兴鸣:1949-1966年中国政治传播的主要特征,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8年11月,第99页。
    3 童兵:主体与喉舌:共和国新闻传播轨迹审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7页。
    4 章兴鸣:1949-1966年中国政治传播的主要特征,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8年11月,第99页。
    1 章兴鸣:1949-1966年中国政治传播的主要特征,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8年11月,第99页。
    2 杨光斌,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4页。
    3 同上
    4 参见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90-293页
    1 杨光斌,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5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七卷,第240页。
    3 周鸿铎:政治传播概论,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版,第253页。
    1 周鸿铎:政治传播概论,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版,第253页。
    2 蒋晓丽主编:传媒宣导抚慰功能——兼论在西部地区的特殊作用,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9页。
    3 同上
    1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6页
    2 江泽民,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1989年11月28日讲话
    3 郑一卉:中国政治传播百年回望,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58卷第3期,2005年5月,第380页。
    4 荆学民施惠玲:政治与传播的视界融合:政治传播研究五个基本理论问题辨析,现代传播双月刊2009年第4期(总第159期)第19页。
    1 荆学民 施惠玲:政治与传播的视界融合:政治传播研究五个基本理论问题辨析现代传播双月刊2009年第4期(总第159期)第19页。
    2 同上
    3 孙志刚事件:2003年3月,从湖北到广州务工的大学毕业生孙志刚因为没有暂住证而被公安机关收容到收容站内,在收容期间无故遭毒打致死。
    4 李宏,李民:传媒政治,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9页。
    5 杨光斌: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9页。
    1 吴仕民:直面民族问题,北京,中央民族的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6页。
    2 郝时远:21世纪世界民族问题的基本走向,
    1 罗伯特·塞缪尔逊:全球化的利弊,国际先驱论坛报,2001年11月4日刊
    2 周鸿铎:政治传播学概论,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版,第207页。
    3 徐迅:民族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4 徐迅:民族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1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2005年版,第43页。
    2 李宏,李民等:传媒政治,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1页。
    3 吴仕民:直面民族问题,北京,中央民族的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2页。
    4 海斯:现代民族主义演进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5 李宏,李民等:传媒政治,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3页。
    1 玛丽·维庞德:传媒的历史与分析:大众媒介在加拿大,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39页
    2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9页。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交流委员会:多种声音,一个世界,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1981年版,第43、208页。
    1 周鸿铎:政治传播学概论,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
    2 李智:全球传播学引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第196页。
    1 李宏,李民等:传媒政治,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3页。
    2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编写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3 同上
    1 金炳镐: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五期,总第189期
    1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民族工作文献选编(2003-2009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9月版,第374页。
    2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编写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146页。
    1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民族工作文献选编(2003-2009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9月版,第361页。
    2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民族工作文献选编(2003-2009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9月版,第365页。
    3 同上
    1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民族工作文献选编(2003-2009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9月版,第374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5页。
    1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5页。
    2 同上,第22页。
    3 同上,第24页。
    1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97页。
    2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39页。
    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问题研究中心: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第29页。
    1 马进坡:回民支队纪事,载《冀中回民支队》,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93页。
    2 肖华:忆红军长征在少数民族地区,中国民族,1983年8月期。
    3 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290页。
    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问题研究中心: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第92页。
    2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问题研究中心: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第57页。
    3 白润生: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142页。
    1 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问题研究中心: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第43页。
    2 毛泽东传(1893-1949)(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911页
    1 王连芳:王连芳云南民族工作回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问题研究中心: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第319页。
    2 同上,第322页。
    3 同上,第323页。
    4 同上,第33页。
    1 孙建伟:民族兄弟进京来,央视国际CCTV.com2005年1月12日。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新闻年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2 白润生: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58页。
    1 青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民族出版社年版,2004年版,第75页。
    1 白润生: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27页。
    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问题研究中心: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第875页。
    2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问题研究中心: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第875页
    1 胡河宁:组织传播,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2 段建军:以组织传播推动党的组织文化建设,探求,2009年第1期,第16页。
    1 魏永征:关于组织传播,新闻大学,1997年秋季刊。
    1 金鸣娟:人类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第49页
    2 金鸣娟:人类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第49页。
    1 蒋晓丽:传媒宣导抚慰功能——兼论在西部地区的特殊作用,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3页。
    2 周平:民族政治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91页。
    3 同上
    4 江泽民:“加强各民族大团结,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携手前进”,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政策,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289页。
    1 民族工作文献选编(2003—-2008),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社,第469-470页。
    2 谢岳:当代中国政治沟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0-115页
    1 金炳镐,熊坤新,张勇: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与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的与时俱进,载于《“两个共同”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第40页。
    2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问题研究中心: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第875页
    1 弗朗索瓦·勒莫:黑寡妇——谣言的示意与传播,唐家龙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89页。
    1 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36页。
    2 同上,第255页。
    1 白润生: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249页。
    1 引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报党刊数据资料库: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116900/
    2 周鸿铎:政治传播学概论,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版,第81页
    1 刘彦武: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组织传播特色,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4期,第54页。
    2 同上
    3 周鸿铎:政治传播学概论,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版,第137页。
    1 邓小平: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搞建设,载于《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2页。
    2 阿斯买·尼亚孜金玉萍:新疆民文党报传播效果调查分析,当代传播,2004年第一期,第35页。
    1 民族工作文献选编(2003—2008),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397页。
    1 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2 (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71-73页。
    3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著,曹沛霖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策,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98页。
    4 民族工作文献选编(2003—2008),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444页。
    1 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实行),2008年11月26日
    1 民族工作文献选编(2003—2008),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444页。
    2 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3 金鸣娟,人类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第118页。
    1 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实行),2008年11月26日
    1 李宏,李民:传媒政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5页。
    2 同上
    3 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实行),2008年11月26日
    1 新教基2004年22号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办区内初中班实施意见(实行)的通知。
    2 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1 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实行),2008年11月26日
    1 马效义,周晓梅:新时期召开的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1441页。
    2 数据来自中国民族统计年鉴2007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1Greenstein,"Political Socialization,"David L.Sill,ed.,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N.Y. Macmillan,1968,14:551
    2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和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决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91页。
    3 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05年5月。
    1 李永健、展江:新闻与大众传播通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2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和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决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04页。
    3 叶启绩: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文化和谐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233页
    4 胡锦涛: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
    1 益西拉姆:中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众传播与民族文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2 以上数据来自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126-127页。
    3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127页。
    1 阿斯买·尼亚孜,金玉萍:新疆少数民族受众现状研究,新骊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2月刊。
    2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关于在宣传报道和文艺创作中防止继续发生丑化、侮辱少数民族事件的通知(节选)1987年6月30日
    1 刘红:大众传媒在构建新疆和谐社会中对新疆现代文化的作用,载于冲突·融合: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第137页。
    2 胡锦涛: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民族工作文献选编2003——2009,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405页。
    3 关于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意见,载于民族工作文献选编2003——2009,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363页。
    1 李宏,李民:传媒政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页。
    2 李宏,李民:传媒政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9页。
    3 赛来西·阿不都拉,阿斯买·尼亚孜:新疆哈萨克族受众分析,载于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事业调查报告,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7页。
    4 蒋晓丽:传媒宣导抚慰功能——简论在西部地区的特殊作用,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5页
    1 周鸿铎:政治传播学概论,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版,第74页。
    2 Graber Doris "Political Language,"in Dan Nimmo and Keith Sanders (ed.)Handbook of Publications,Inc.,198-210
    1 刘红:大众传媒在构建新疆和谐社会中对新疆现代文化的作用,冲突·融合: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第136页。
    1 民族团结——我们敬畏来自基层的力量:访“爱我中华——民族团结专题晚会”总撰稿关凯,中国民族宗教网。
    2 牛丽红:浅谈民族政治文化新闻报道的原则与路径,载于《西北民族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四期,第78页。
    1 内蒙古电视台收视周报,内蒙古电视台总编室。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数据分析:总编室观众联系科。
    2 李宏,李民:传媒政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2页。
    1 李宏,李民:传媒政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4页。
    1 吴仕民:直面民族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3页。
    2 吴仕民:直面民族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4页。
    1 任乌晶:展现少数民族风貌的文艺汇演,载于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研究,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1531页。
    2 同上,第1536页。
    1 金鸣娟:人类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第57页。
    2 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中国社会学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1页。
    1 刘云山: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009年8月24日,《民族工作文献选编2003—-2009》,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371页。
    2 张名章,庄晓东,多元文化主义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媒体呈现——基于我国主流网络媒体的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72页。
    1 张名章,庄晓东,多元文化主义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媒体呈现——基于我国主流网络媒体的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72页。
    2 引自张春贤腾讯微博。
    1 萧功秦:萧功秦集,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2 李永刚:互连网与民主的前景,载于《江海学刊》,1999年第4期。
    3 张潇潇:数字鸿沟,中国网友报2003年8月11日。
    1 “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于2004年成立于德国慕尼黑,是境外“东突”组织召开的“东突民族代表大会”和“世界维吾尔青年代表大会”合并的产物。臭名昭著的“世维会”表面上标榜“人民、主权”并号称代表着“东突厥斯坦”人民的最高利益,其实质确是与“东突”恐怖分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长期在境外组织策划各种反华分裂活动。
    1A nthony Giddens, The Consequence of Modernity, Polity Press,1990,p.64
    2 李智:全球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第29页。
    1 截取自宁夏广播电视总台网站视频。
    2 王希著:有关中国国际形象的思考,载丁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1期,第5-8页。
    1 江泽民:宣传思想战线的主要任务,1996年1月24日,载刘建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读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6-247页。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关于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意见,2009年8月20日,载于民族工作文献选编(2003-2009),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366页
    [1]邓小平文选(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江泽民文选(第一、二、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俄]列宁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版.
    [5][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
    [6][德]马克思恩格斯论民族问题(上、下)[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
    [7][俄]斯大林论民族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
    [1][美]席勒.思想管理者.王怡红译.[M].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6.
    [2][美]爱德华·赫尔曼、罗伯特·麦克切尼斯.全球媒体:全球资本主义的新传教士[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3][英]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4][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M].北京:三联书店,1998.
    [5][英]安东尼·吉登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6][美]戴维·赫尔德,安东尼·麦克格鲁.治理全球化:权力、权威与全球治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7][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8][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9][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0.
    [10][美].斯蒂芬·李特约翰.史安斌译.人类传播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1][加]威尔·金里卡.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12]约瑟夫·A凯米莱里、吉米·福尔克.主权的终结?[M].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1.
    [13][美].罗伯特·W·麦克切斯尼著谢岳译.富媒体穷民主:不确定时代的传播政治[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14]韦尔伯·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M].新华出版社,1980.
    [15]艾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决策[M].东方出版社,2007.
    [16][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新华出版社,1997.
    [17][法]加布里埃尔·塔尔德[美]特里·N·克拉克.传播与社会影响[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8][法]加布里埃尔·塔尔德[美]特里·N·克拉克.模仿率[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9][美]鲁恂·W·派伊.政治发展面面观[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20][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21][美]拉罩·A·萨莫瓦,理查德·E·波特.跨文化传播[M].北京:中华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3][美]柯克·约翰逊;展明辉,张金銮译.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对印度两村庄的民族志调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4][美]约翰·费斯克等编撰;李彬译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5][英]布莱尔·麦克奈尔.政治传播学引论[M].新华出版社,2005.
    [1]贺金瑞.全球化与交往实践[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祝基滢.政治传播学[M].,台北:三民书局出版社,1983年版
    [2]贺金瑞.“三个代表”与党的建设[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3]青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形成和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4]邵培仁.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5]邵培仁.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
    [6]邵培仁.21世纪媒介理论丛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7]邵培仁.政治传播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8]邵培仁.传播学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
    [9]彭怀恩.政治传播:理论与实践[M].台北县:风云论坛有限公司,2007.
    [10]李元书.政治发展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1]周鸿铎.政治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12]刘晓红.《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13]焦国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新闻论著选读[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
    [14]吴友富.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15]祝基滢.政治传播学[M].,台北:三民书局出版社,1983年版
    [16]刘华蓉.大众传媒与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7]周德仓.西藏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18]益西拉姆.中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众传播与民族文化[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19]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20]中国新闻学会.新闻自由论集[M].上海:文汇出版社,1988.
    [21]白润生.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史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22]白润生.民族报刊研究文集[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6.
    [23]白润生.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24]贺金瑞、熊坤新、苏日娜.民族伦理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25]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26]关凯.族群政治[M].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2004.
    [27]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编写组.中国少数民族[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8]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M].民族出版社,2001.
    [29]杨顺清.中国少数民族政治关系分析[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30]周平.中国少数民族政治分析[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
    [31]刘建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读本[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2]张锦华.传播理论批判[M].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94.
    [33]蒋晓丽.传媒宣导抚慰功能[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30]柳斌杰.“三贴近”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1]吴松.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32]刘建明.舆论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3]谢岳.大众传媒与民主政治:政治传播的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2005.
    [34]马宗保.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回汉民族关系[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
    [35]张宇丹.主编传播与民族发展[M].新华出版社出版2000年
    [36]丁明俊.中国边缘穆斯林族群的人类学考察[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
    [37]郝朴宁,陈路,李丽芳,罗文.中国传播史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38]郑保卫.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39]林之迭.传播心理学初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0]林之达.中国共产党宣传史[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41]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2]李宏,李民.传媒政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43]李民.执政党直面传媒[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44]田大宪.新闻舆论监督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5]周汉华.我国政务公开的实践与探索[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46]方江山.非制度政治参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7]田中初.新闻实践与政治控制——以当代中国灾难新闻为视野[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48]施九青.当代中国政治运行机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
    [49]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0]赵渭荣.转型期的中国政治社会化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51]丁柏铨,丁和根,董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研究[M].北京:新华版社,2006.
    [52]丁柏铨.中国新闻体系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53]胡河宁.组织传播[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54]教军章.组织传播:洞悉管理的全新视野[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55]李元伟,孙正甲,王士倪.政治体系中的信息沟通——政治传播学的分析视角[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
    [56]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论党的新闻工作[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
    [57]郎劲松.中国新闻政策体系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58]刘建明.邓小平宣传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
    [59]童兵.中西新闻比较论纲[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60]童兵.主体与喉舌——共和国新闻传播轨迹审视[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61]宋克明.美英新闻法制与管理[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
    [62]黄晓钟,杨效宏,冯钢.传播学关键术语释读[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63]钱蔚.政治,市场与电视制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64]李希光,赵心树.媒体的力量[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
    [65]许正林.欧洲传播恩想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66]张晓天,昊寒月.典型宣传的艺术[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6.
    [67]韦国忠.宣传的方式方法[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
    [68]任建雄,查克林.宣传艺术与技巧[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0.
    [69]明安香,姜飞,张丹.海外传媒在中国[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
    [70]李希光,周庆安.软力量与全球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71]孟迎辉.政治信仰与苏联剧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72]张秀琴.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73]刘继南,周积华.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国际关系的新视角[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74]李辽宁.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75]童兵.科学发展观与媒介化社会构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76]陈鸿瑜.政治发展理论[M].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
    [77]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78]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79]中国新闻学会.新闻自由论集[M].上海:文汇出版社,1988.
    [1]宋黎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传播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7年
    [2]李广.中国乡村治理中的政治传播与控制[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3]汪子锡.市场经济对中共政治传播影响研究[D].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4]许静.大跃进运动中的政治传播[D].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5]谢岳.大众传媒与美国民主:政治传播的个案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后报告,2003
    [6]刘文.信息网络化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7]严功军.变迁与反思:转型时期俄罗斯大众传媒研究[D].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4
    [8]高波.我国政府传播论[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9]周清.中国共产党——社会沟通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10]黄家勇.建国初期政治传播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1]廖圣清.20世纪90年代西方大众传播学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12]徐晖明.传播与发展:我国大众传播现状调查与分析[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13]刘晓红.大众传播与人类社会: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诠释[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14]汪凯.大众传媒与当代中国公共政策——转型时代的状况与趋势[D].复旦大 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15]田中初.当代中国灾难新闻研究——以新闻实践中的政治控制为视角[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16]黄华莉.当代中国政治传播的行为主体分析[D].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7]郭建斌.电视下乡:社会转型期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社区——独龙江个案的民族支阐述[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18]严庆.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民族关系调控[D].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9]范立强.论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的民族关系[D].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0]赵士林.论中国媒体的危机报道[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21]唐清云.人际传播对农民政治参与的影响研究——对广西两个行政村的实证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4
    [22]张瑜.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23]李晓静.中国大众媒介可信度指标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24]鞠丽华.转型时期中国政治传播的一种新尝试——以凤凰卫视政治传播模式为例
    [25]吕劭男.准格尔旗民族关系实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6]阿迪娜.《伊犁日报》(哈萨克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7]植凤寅.当代广西壮族自治区报业的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8]薛佃涛.论公众舆论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作用[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29]刘青春.论交往在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D].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0]李琳.民族地区晚报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1]陈春丽.内蒙古地区报业现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2]马明辉.新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报刊研究(20012007)[D].中央民族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2007
    [33]邵满春.政治传播学视野下的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4]吴清芳.中国回族与新闻传播[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35]徐昂.壮语新闻传播也壮族社会演变[D].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6]黄旦.耳目与喉舌的历史性转换:中国新闻百年思潮史[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1998
    [1]程曼丽.政府传播机理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2]唐娟.传媒、政府、政党——对近现代欧美国家传媒与政府关系之演进的历史考察[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0(4)
    [3]宋黎明.论媒体时代的政党传媒化[J].党政干部论坛,2006(5)
    [4]李元书.政治传播学的产生和发展[J].政治学研究,2001(9)
    [5]刘文科张文静.当代政治传播的研究领域[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2)
    [6]郑一卉.中国政治传播百年回望[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5)
    [7]鞠丽华.政治传播三种模式的解读与启示[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6)
    [8]申文杰.论网络条件下政治文化传播的新趋势[J].社会主义研究,2005(4)
    [9]周建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传播功能分析[J].江海学刊,1997(2)
    [10]周平.少数民族政治参与分析[J].云南社会科学,1997(10)
    [11]张昆.媒介发展与政治文明[J].新闻大学,2006(9)
    [12]王素华王守智.政治传播视角下受众参与缺位解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9,(1)
    [13]陈岳雷伯勇.国际传播对国际政治的影响[J].国际新闻界,1997(8)
    [14]刘琛.全球化背景下爱尔兰大众传媒的转型[J].国际论坛,2007(9)
    [15]李霞.李正从民族主义透视围绕“3·14”事件的中外新闻传播——兼论中国民族主义转型[J].国际新闻界2008(5)
    [16]徐大同.政治文化民族性的几点思考[J].天津师大学报,1998(4)
    [17]陈谦.传播、政治传播与中国古代政治传播制度体系[J].广西社会科学,2006(1)
    [18]刘新传,姜德锋.从传播学视角解析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果优化[J].哈尔 滨学院学报,2005(10)
    [19]王玉娇,郑明芬.村民自治中的政治传播——以湖北Y村为例[J].社会发展
    [20]胡亚云.非语言符号的政治传播初探[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3)
    [21]张彦德,吕玉辉.负面新闻信息传播与思想政治教育[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4(1)
    [22]许静.浅论政治传播中的符号化过程[J].国际政治研究,2004(1)
    [23]鞠丽华.转型期中国政治传播的一种新尝试——以凤凰卫视的政治传播模式为例[J].长白学刊,2005(1)
    [24]欧阳翠兰.就西方媒体歪曲报道西藏事件谈国家形象重塑[J].重庆工业学院学报,2008(7)
    [25]张名章,庄晓东.多元文化主义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媒体呈现——基于我国主流网络媒体的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5)
    [26]陈钢,陈远贵,付永鸿,周兴耀.民族地区农村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
    [27]尹佳,李凤海.新时期我国政府传播的转型与趋向[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28]周建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传播功能分析[J].
    [29]刘蒙之.传播新技术与国家发展——种政治经济学的观察[J].
    [30]林晓华.论少数民族的媒介素养教育[J].新闻界,2005(3)
    [31]王士俊.雏论政治传播者的涵义和特征[J].黑河学刊,2003(11)
    [32]王新红.“七·五”事件动摇不了新疆安定团结大好局面[J].新疆日报(汉),2009(7-21)
    [33]人民日报. “七·五”事件是有预谋有组织的打砸抢烧事件[J].人民日报,2009(7-7)
    [34]人民日报.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提纲[J].人民日报2009(2-5)
    [35]金兼斌.传播研究典范及其对我国当前传播研究的启示[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2)
    [36]欧阳小聘,孙益全,刘成锦.政治文化的民族性与民族的政治文化[J].绥化学院学报,2007(4)
    [37]章兴鸣.产与社会秩序再生产———布迪厄符号权力理论的政治传播意蕴 [J].湖北社会科学,2008(9)
    [38]熊晓萍.论非语言政治符号中服饰语言在政治传播中的作用[J].新闻知识,2006(6)
    [39]陈纪,高永久.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地区政治稳定问题的文献述评[J].青海民族研究,2009(1)
    [40]牛丽红.浅谈民族政治文化新闻报道的原则与路径[J].西北民族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41]牛克林.少数民族习惯法略论[J].法制与社会,2009(1)
    [42]张昆.从《君主论》看马基雅维里的政治传播观念[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7)
    [43]景跃进.如何扩大舆论监督的空间——《焦点访谈》的实践与新闻改革的思考[J].开放时代,2000(5)
    [44]贾东桥.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中的政治控制[J].社会科学,2000(2)
    [45]黄芝晓. “三贴近”与传播学原理[J].复旦学报,2004(2)
    [46]黄煜.省际新闻交流与省委机关报——一个实证研究的案例[J].现代传播,2001(2)
    [47]黄旦.全世界都在看——从传播学角度看非典报道[J].新闻记者,2003(6)
    [48]胡鞍钢,张晓群.中国传媒迅速崛起的实证分析[J].战略与管理,2004(3)
    [49]孙丽萍.人文关怀精神对大众传媒的影响和意义[J].新闻大学,2001,夏季号
    [50]陈韬文.论华人社会传播研究中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张力处理[J].中国传媒报告,2002(2)
    [51]郝家林.媒介权利:一种全景透视方法[J].现代传播,1998(1)
    [52]陈岳,雷伯勇.国际传播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J].国际新闻界,1997(4)
    [53]杨珍,马银平.重视发挥调控机制的作用——我国散杂居地区民族关系调控机制研究简介[J].中国民族,2004(5)
    [54]杨珍.关于构建民族意识调控机制的几点思考[J].中国民族,2005(1)
    [55]白源.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民族团结的和谐山西——山西省20年影响民族关系主要事件的分析[J].民族工作研究,2005(6)
    [56]毛信哲.略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及其影响[J].满族研究,2001(1)
    [57]王萌林.我国政府传播主体角色定位的困境分析[J].学习月刊,2006(11)
    [58]崔玉英.西藏农牧区群众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党建,2009(1)
    [59]郭镇之.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J].国际新闻界,2007(3)
    [60]李希光,秦轩.谁在设置今天中国的议程——电子论坛在重大新闻事件中对党报议题的重构[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3)
    [61]龙新民.网络时代宣传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理论前沿,2000(13)
    [62]方德运.提升公信力,增强竞争力[J].新闻爱好者,2002(6)
    [63何运林.党报规避软新闻对公信力负面影响的思考[J].新闻前哨,2001(3)
    [64]李剑军.非常事件与媒体公信力[J].新闻前哨,2003(4)
    [65]李良荣.论中国新闻媒体的双轨制——再论中国新闻媒体的双重性[J].现代传播,2003(4)
    [66]李忠昌.试论大众媒体的公信力[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67]张国良.中国受众与大众媒介议程设置功能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68]周平.中国少数民族政治沟通分析[J].云南社会科学,1999(2)
    [69]曹英森.如何加强干群之间的沟通[J].疏导,2000(3)
    [70]刘添才.新时期政治沟通略论[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4)
    [71]侯琦,魏子扬.信息不对称对我国政治沟通的影响及对策[J].理论前沿,2004(11)
    [72]马凌.政治文明,政治沟通与政治传播学[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4)
    [73]刘丽华,李静霞.试论政治沟通在政治传播中的作用[J].现代传播,2006(5)
    [74]李彦冰.重大危机事件中我国政府形象传播存在的问题[J].声屏世界,2009(1)
    [75]彭光芒.农村社区意见领袖在科技传播中的作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7)
    [76]谭英,王德海,谢泳才.贫困地区农户信息获取渠道与倾向性研究—中西部地区不同类型农户媒介接触行为调查报告[J].农业技术经济,2004(2)
    [77]阿斯买·尼亚孜,金玉萍.新疆少数民族受众现状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
    [78]阿斯买·尼亚孜,金玉萍.新疆民文党报传播效果调查分析[J].民族新闻探析,2004(1)
    [79]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研究室.创造性开展民族地区形势政策宣传教育[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9)
    2007中国民族统计年鉴
    2009中国民族统计手册
    国家民委网站http://www.seac.gov.cn/gjmw/index.htm
    国家统计网、http://www.stats.gov.cn/
    中穆网http://www.2muslim.com/html/index.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