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中国初期(1949-1966)北京地区性伦文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性伦文化是从历史学角度关注两性关系伦理变迁的研究范畴。广义的性伦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借以规范、制约两性间以“性”为核心或与“性”相关的一系列关系的功能性模式。而狭义的性伦文化就是在性伦文化观念的作用和影响下,人类社会中两性关系所呈现的具体形式和种类;人们对各种性关系的态度、道德原则和各种形态的两性生活方式;以获得性快感为目的的物质文化;以及性教育的内容和模式。在人类发展的不同时期,需要不同的性伦文化与之相适应。本文通过对新中国初期(1949—1966)北京地区性伦文化的研究发现,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性伦文化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本文通过对新中国初期的国家环境与性伦文化的变革,新中国初期(1949—1966),北京地区性伦文化观念的变革和北京地区性伦文化的新气象三个问题的讨论,总结出该时间段内北京地区形成的性伦文化新模式——以共产主义道德为基础,妇女解放、实现男女平等为主线,倡导“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性伦文化。分析了新中国初期北京地区性伦文化观念变革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最终总结出“五四”以来中国性伦文化的发展规律:进一步解放妇女、实现男女平等;同时对国家与个人身体之间的权利关系的互动进行了讨论。
Sex-Ethics Culture was defined as a kind of research on sexes, gender and their development process in a view of historical category. Broad sense of Sex Ethics Culture was a functional model, by which human society can regular people's behavior between sexes, gender and some fields relevant. The narrow sense of Sex Ethics Culture in human society was presented in specific forms of gender relations; different attitudes, moral and lifestyles of gender; sub-culture of behavior which aimed at sexual pleasure; as well as gender education. During the different period of human society development, it needs different Sex Ethics Culture. This article revealed a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of Sex Ethics Culture in Beijing region from 1949 to 1966, which leaded by Chinese government and guiding ideology based on Marxism-Leninism. This article includes 3 key findings:1, 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Sex Ethics Culture changes in the beginning of New China from 1949 to 1966; 2, evolution of Sex Ethics Culture in Beijing region; 3, new trends of Sex Ethics Culture in Beijing region. Based on those 3 points, as a conclusion that during this period, in Beijing region, Sex Ethics Culture had 3 new motivations:Women's Liberation, Equality of the sexes and the class struggle. It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limitations of Sex Ethics Culture's evolution was still existed in Beijing region. Finally, it revealed the regulations of Chinese Sex Ethics Culture were Women's Liberation and Equality of the sexes. At the mean time, writer also gave a deeply analysis that the exchange between personal rights and national rights.
引文
①《礼记》卷四《礼运第九》,陈澔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26页。
    ②孟子:《孟子》,杨伯峻、杨逢彬注释,长沙:岳簏出版社,2000年,第180页。
    ③思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页。
    ①梁景和:《社会生活探索》,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89负。
    ②梁景和:《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嬗变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③梁景和:《论五四时期的“性伦”文化》,《文史哲》,2005年第1期。
    ④梁景和:《五四时期社会文化嬗变论纲——以婚姻、家庭、女性、性伦为中心》,《人文杂志》,2009年04期。
    ⑤梁景和:《五四时期社会文化嬗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⑥李巧玲:《新中国三十年的性伦文化(1949-1978)》,硕士学位论文,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04年。
    ⑦梁景和、李巧玲:《1949-1979:三十年性伦文化的政治批判与文化围剿》,《中国女性文化》第10辑,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①王雪峰:《教育转型之境—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性教育思想与实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② Vern L. Bullough and Fang Fu Ruan,"Marriage, divorce, and sexual relations in contemporary China",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Vol.25,1994.
    ③ Dikotter, F, Sex, Culture and Modernity in China, 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1995.
    ④毕光明:《社会主义伦理’与“十匕年”文学生态》,《南方文坛》2007年05期。
    ⑤昌海琛:《解构与重建——十七年文学中的伦理嬗变》,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中文系,2007年。
    ①龚奎琳,祝欣:《文学研究的社会学视角——以十七年文学中身体与伦理的博弈为考察对象》,《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8年第29卷第3期。
    ②王伟、高玉兰:《性伦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③女云凤主编:《性伦理学新论》,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④赵敦华:《人性和伦理的跨文化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①李银河:《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②李银河:《两性关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③潘绥铭等:《当代中国人的性行为与性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④闫云翔著:《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龚小夏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
    ⑤刘文明等:《性生活与社会规范:社会变迁与多元文化视野中的性》,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①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27页。
    ①毛洋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洋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63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00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402页。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不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72-73页。
    ②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66页。
    ③《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思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5页。
    ④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72页。
    ⑤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69页。
    ①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73页。
    ②雁冰:《男女社交公开问题管见》,《妇女杂志》第6卷第2号。
    ③杨潮声:《男女社交公开》,《新青年》第6卷第4号。
    ④胡适:《贞操问题》,《新青年》第5卷第1号。
    ⑤粱景和:《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嬗变研究》,第234页。
    ⑥《会议列宁》,上海外国语学院列宁著作翻译研究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4贝。
    ⑦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80页。
    ①《回忆列宁》,第42贝。
    ②费尔巴哈·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荣震华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572页。
    ①袁世凯:《褒奖条例》,《政府公报》,1914年3月12日。
    ②费孝通:《生育制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47-48页。
    ③毛洋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洋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418页。
    ①弗·柯尔巴诺夫斯基教授:《论社会主义社会的爱情,婚姻和家庭》,《中国妇女》,1952年五、六月号,第50-51页。
    ②K·谢明诺夫:《社会主义与家庭》,《新中国妇女》1949年第1期,第34页。
    ③M·维斯丁奈茨基:《苏联的两性观》,《人民日报》1950年3月7日,第五版。
    ④M·维斯丁奈茨基:《苏联的两性观》,《人民日报》1950年3月7日,第五版。
    ①《论社会主义社会的爱情,婚姻和家庭》,《新中国妇女》1952年五·六月号,第50页。
    ②《李达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05页。
    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关于暂行婚姻条例的决议》,1931年11月28 日,江西省档案馆等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94页。
    ②中央人民法制委员会编:《中央人民政府法令汇编》(1949-1950),北京:法律出版社,1982年,第4页。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25页。
    ①中央人民法制委员会编:《中央人民政府法令汇编》(1949-1950),第154页。
    ②中央人民法制委员会编:《中央人民政府法令汇编》(1949-1950),第45页。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第7页
    ①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57页。
    ②《毛洋东文集》(第7卷),第281页。
    ①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第281—297页。
    ②1949年7月创刊于北京,原名《新中国妇女》,1956年1月后更名为《中国妇女》。
    ③李淑清等:《恋爱结婚必须严肃慎重》,《中国妇女》1963年第4期,第20页。
    ④徐明江:《谈青年团组织在对青年进行婚姻恋爱问题教育中的几个问题》,《中国青年》1955年第七期,第5-6页。
    ①李淑清等:《恋爱结婚必须严肃慎重》,《中国妇女》1963年第4期,第21页。
    ②王鼎昌:《漫谈恋爱的条件》,《新中国妇女》1949年第5期,第35页。
    ③解文:《白由不等十轻率》,《中国妇女》1963年第3期,第17页。
    ①毓炎:《要严肃负责,不要轻佻放荡》,《中国青年》1955年第七期,第10页。
    ②李淑清等:《恋爱结婚必须严肃慎重》,《中国妇女》1963年第4期,第21页。
    ③李淑清等:《恋爱结婚必须严肃慎重》,《中国妇女》1963年第4期,第21页。
    ④《廖熹晨访谈录》,第3页。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1页。
    ①梁景和:《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嬗变研究》,第225页。
    ②出家英:《中国妇女生活史话》,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2年,第24贝。
    ③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685页。
    ④潘洪钢:《细说清人社会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34页。
    ①严仁英:《关十“处女膜”问题》,《新中国妇女》1955年第五号,第28页。
    ②严仁英:《关于“处女膜”问题》,《新中国妇女》1955年第五号,第28页。
    ③李阳:《处女膜与爱情》,《中国妇女》1956年第十一期,第12页。
    ④李阳:《处女膜与爱情》,《中国妇女》1956年第十一期,第13页。
    ①李阳:《处女膜与爱情》,《中国妇女》1956年第十一期,第13页。
    ②李阳:《处女膜与爱情》,《中国妇女》1956年第十一期,第13页。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第45页。
    ②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72页。
    ③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159页。
    ④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研究所等编:《中国妇女统计资料1949-1989》,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年,第241贝。
    ⑤佟新:《异化与抗争:中国女工工作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8页。
    ①《家庭的努力变成了国家的主人》,《北京日报》,1954年9月14日,第三版。
    ②《家庭的努力变成了国家的主人》,《北京日报》,1954年9月14日,第三版。
    ③《家庭的努力变成了国家的主人》,《北京日报》,1954年9月14日,第三版。
    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女社员们》,《北京日报》1954年9月14日,第三版。
    ②《首都妇女积极参加民主建政工作》,《北京日报》1954年3月8日,第一版。
    ③《家庭的奴隶变成了国家的主人》,《北京日报》1954年9月14日,第三版。
    ④《家庭的奴隶变成了国家的主人》,《北京日报》1954年9月14日,第三版。
    ⑤《首都妇女积极参加民主建政工作》,《北京日报》1954年3月8日,第一版。
    ①《首都妇女积极参加民主建政工作》,《北京日报》1954年3月8日,第一版。
    ②邓颖超:《庆祝“三八”国际妇女劳动节》,《新华月报》1954年第4期,第36页。
    ③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第389-392页。
    ①《全面展开宣传贯彻婚姻法运动》,《北京日报》,1953年3月22日,第一版。
    ②《北京被服厂第四缝纫部——紧密联系生产选产贯彻婚姻法》,《北京日报》1953年3月14日,第一版。
    ③《北京被服厂第四缝纫部——紧密联系生产选产贯彻婚姻法》,《北京日报》1953年3月14日,第一版。
    ④刘景亭:《我们的家庭是怎样由小幸福变得幸福的》,《北京日报》1953年3月1日,第一版。
    ①《西甲.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举行临时会议——讨论宣传贯彻婚姻法运动问题》,《北京日报》,1953年3月25日,第一版。
    ①王伟,高玉兰:《性伦理学》,第99贝。
    ②《实行新民主主义的婚姻制度》,《人民日报》1950年4月16日,第一版。
    ③《实行新民主主义的婚姻制度》,《人民日报》1950年4月16日,第一版。
    ④中央人民法制委员会编:《中央人民政府法令汇编》(1949-1950),第4贝。
    ①中央人民法制委员会编:《中央人民政府法令汇编》(1949-1950),第36页。
    ②中央人民法制委员会编:《中央人民政府法令汇编》(1949-1950),第36页。
    ③中央人民法制委员会编:《中央人民政府法令汇编》(1949-1950),第37页。
    ④ Lang, Olga, Chinese Family and Society, p.123, New Haven,1946转引自陈蕴茜、叶青:《论民国时期城市婚姻的变迁》,《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6期。
    ①《北京市各高等学校贯彻婚姻法工作总结》,1953年5月4日,电子化档案,北京市档案馆藏,001-022-00043。
    ②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有关婚姻问题的若干解答》,《北京日》1953年3月22日,第四版。
    ③《京西矿区金鸡台区农村中包办婚姻虐待妇女的现象很严重》,《北京日报》1953年1月13日,第二版。
    ①柏生:《北京一年来的婚姻案件》《人民日报》1950年4月28日,第三版。
    ①中央人民法制委员会编:《中央人民政府法令汇编》(1949-1950),第38页。
    ②周抚方:《婚姻法救了牛秀英》,《北京日报》1953年4月5日,第三版。
    ③柏生:《北京一年来的婚姻案件》《人民日报》1950年4月28日,第三版。
    ①《荣福刚怎样打消了离婚的念头》,《北京日报》1953年3月22日,第四版。
    ②中央人民法制委员会编:《中央人民政府法令汇编》(1949-1950),第36页。
    ①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73页。
    ②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有关婚姻问题的若十解答》,《北京日报》1953年3月22日,第四版。
    ①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66、78页。
    ①《战国策》卷一《东周》,高诱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4页。
    ②张涛:《中国古代婚姻》,济南市: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23页。
    ③阿尚:《旧北京妓院黑幕》,《文史精华》编辑部编:《近代中国娼妓史料》(上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21页。
    ④阿尚:《旧北京妓院黑幕》,《近代中国娼妓史料》(上卷),第321页。
    ①冯爱莲:《也谈胡适琐事》,《民国档案》2004年第2期。
    ②张超:《民国娼妓盛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78页。
    ③转引自杨洁曾等编:《上海娼妓改造史话》,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第1页。原文出自鲍祖宝的《娼妓问题》一书。
    ①郭箴一:《中国妇女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133页。
    ②北京市公安局编:《北京封闭妓院纪实》,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第326页。
    ③阿尚:《旧北京妓院黑幕》,《近代中国娟妓史料》(上卷),第322页。
    ④王熙远:《中国历代上流社会丑闻大观》,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31页。
    ⑤吴雨等:《民国时代的娼妓》,《近代中国娟妓史料》(上卷),第1页。
    ⑥北京市档案馆:《北平和平解放前后》,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年,第403页。
    ⑦阿尚:《旧北京妓院黑幕》,《近代中国娟妓史料》(上卷),第325页。
    ①《市妇联负责人发表谈话感谢封闭妓院的措施》,《北京封闭妓院纪实》,原载白1949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
    ②北京市公安局编:《北京封闭妓院纪实》,第3页。
    ③吴雨等:《民国时代的娼妓》,《近代中国娟妓史料》(上卷),第42页。
    ④王白:《旧时北方都市妓院见闻》,《近代中国娟妓史料》(上卷),第467页。
    ⑤北京市档案馆:《北平和平解放前后》,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年,第406页。
    ⑥《北京市处理妓女工作总结》,1949年12月30日,北京市档案馆藏,002-020-00263。
    ①李润山:《封闭妓院的前奏》,《北京封闭妓院纪实》,第17页。
    ②董汝勤:《北京市处女妓女工作总结》,《北京封闭妓院纪实》,第311页。
    ③朱荷庄:《新生棉织厂的姐妹》,《北京封闭妓院纪实》,第280页。
    ④李润山:《新生活中的姐妹们》,《北京封闭妓院纪实》,第112页。
    ①《北京师范学院关于开除退学学生的情况报告》,1963年11月14日,微缩胶卷,北京市档案馆藏,015-001-00053。
    ②《中医学院党委调查研究材料之一》,微缩胶卷,北京市档案馆藏,015-001-00055
    ③《工作简报》,微缩胶卷,北京市档案馆藏,015-001-00055。
    ④《廖熹晨访谈录》,第15页。
    ⑤马晓年:《性禁忌不断被打破(两性研究)》,人民网, 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3024/14389/1279809.html.
    ①张洁珣:《新生妇女的出路》,《北京封闭妓院纪实》,第299页。
    ②郭箴一:《中国妇女问题》,第121页。
    ①《应严肃处理周希贤对妻子、儿女不负责任的事件》,《新中国妇女》1953年第五号,第34-35页。
    ②《读者对周希贤对妻子、儿女不负责任事件的反映》,《新中国妇女》1953年第六号,第32页。
    ③新中国妇女杂志社:《关于讨论周希贤对妻子、儿女小负责任问题的结论》,《新中国妇女》1953年十二号,第8页。
    ④刘乐群:《我们夫妇关系为什么破裂》,《新中国妇女》1955年第十一号,第6-7页。
    ①慎言:《我对罗、刘婚姻问题的看法》,《中国妇女》1955年第十二号,第5页。
    ②孟繁星:《“我们夫妇关系为什么破裂”读后》,《中国妇女》1955年第十二号,第6页。
    ③马铁丁:《是什么样的安慰》,《中国妇女》1956年第二期,第17页。
    ①小璟、宋慧敏来稿综合:《谈谈刘、罗夫妇的婚姻基础》,《中国妇女》1956年第一期,第8页。
    ②汪志馨:《“第三者”有幸福吗?》,《中国妇女》1956年第三期,第30页。
    ③徐明江:《谈青年团组织在对青年进行婚姻恋爱问题教育中的几个问题》,《中国青年》1955年第七期,第6页。
    ①《反动、淫秽、荒诞书籍的界限足什么?》,《北京日报》1955年12月25 日,第三版。
    ②《文化事业管理处关十北京市对出售出租黄色书刊的调查报告》,电子档案,北京市档案馆减,011-002-00222。
    ①仓风:《不得出租淫书 读者来信报告淫书出租情形》,《人民日报》1950年5月28日,第四版。
    ②集体讨论流涌执笔:《漫谈小人书》,《新民报》1951年8月11日,第八版。
    ③《文化事业管理处关于北京市对出售出租黄色书刊的调查报告》,电子档案,北京市档案馆藏,011-002-00222。
    ④梁汝怀:《清楚反动、淫秽、荒诞书刊的毒害》,《人民日报》1955年3月28 日,第三版。
    ①《坚决地处理反动、淫秽、荒诞的图书》,《人民日报》社论,1955年7月27日,第一版。
    ②《坚决地处理反动、淫秽、荒诞的图书》,《人民日报》社论,1955年7月27日,第一版。
    ③龚奎琳,祝欣:《文学研究的社会学视角——以十七年文学中身体与伦理的博弈为考察对象》,《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8年第29卷第3期。
    ④龚李琳,祝欣:《文学研究的社会学似角——以十七年文学中身体与伦理的博弈为考察对象》,《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8年第29卷第3期。
    ①刘文利:《中国青少年性教育的历史回顾和发展概述》,《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12期。
    ②《廖喜晨访谈录》,第3页。
    ③《廖熹晨访谈录》,第7页。
    ①《廖熹晨访谈录》,第8页。
    ②上海在1949-1966年问公开出版过两本性教育的书籍,分别是性生理教育的《两性与生殖》,由中华书局于1951年出版;另一本是性道德教育《漫谈两性关系中的道德问题》,由学习生活出版社于1956年出版。
    ③王文彬等《性的知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年。
    ④刘文利:《中国青少年性教育的历史回顾和发展概述》,《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12期。
    ①市总工会女工部:《学习厚生火柴厂的经验——认真解决女工月经病问题》,《北京日报》1953年1月28日。
    ②朱琏:《月经的生理和卫生(一)——月经开始的情形》,《新中国妇女》1951年第18期,第30页。
    ③朱琏:《月经的生理和卫生(二)——月经断绝期的情形》,《新中国妇女》1951年第19期,第39页。
    ④朱琏:《月经的生理和卫生(三)——行经的情形》,《新中国妇女》1951年第20期,第33页。
    ⑤朱琏:《月经的生理和卫生(四)——行经的情形(续)》《新中国妇女》1951年第21期,第36页。
    ⑥朱琏:《月经的生理和卫生(五)——行经的情形(续)》《新中国妇女》1951年第22期,第34页。
    ⑦朱琏:《不规则的月经》,(一)-(四)讲分别刊登于《新中国妇女》1951年第23期;1951年第24期;第35页;1952年一月号,第37页; 1952年七月号,第37页。
    ⑧朱琏:《妇女卫生问题解答》,《新中国妇女》1952年七月号,第38页。
    ⑨王实恩:《大家要重视婚前健康检查》,《新中国妇女》1953年三月号,第33页。
    ⑩《痛经是怎么回事》,《新中国妇女》1953年三月号,第33页。
    ①王善承:《谈性生活》,《中国妇女》1956年第八期,第20页。
    ②《产后为什么不能同房》、《经期为什么不能同房》,《中国妇女》1960年第21期,第32页。
    ③《关于性知识的几个问题》,《中国青年》1956年第13期,第27-28页。
    ④《怎样认识避孕问题》,《新中国妇女》,1955年第四号,第27页。
    ⑤周萼芬:《应该怎样看待避孕问题》,《中国青年》1955年第三期,第39页。
    ⑥严仁英:《关于“处女膜”问题》,《新中国妇女》,1955年第五号,第28页。
    ⑦李阳:《处女膜与爱情》,《中国妇女》1956年第十一期,第12-13页。
    ⑧徐临乐:《乳房的发育》,《中国妇女》1958年第8期,第24页。
    ①参见《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要认真地监督监察贯彻婚姻法》,《北京日报》,1953年3月21 日,第一版。
    ①参见《东四区贯彻婚姻法报告工作收效较差》,《北京日报》,1953年3月28日,第一版。
    ②毓锍炎:《要严肃负责,不要轻佻放荡》,《中国青年》1955年第七期,第10页。
    ①《全面展开宣传贯彻婚姻法运动》,《北京日报》,1953年3月22日,第一版。
    ②李阳:《处女膜与爱情》,《中国妇女》1956年第十一期,第12页。
    ③李淑清等:《恋爱结婚必须严肃慎重》,《中国妇女》1963年第4期,第20页。
    ①李银河:《性的问题·福柯与性》,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第3页。
    ②梁景和:《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嬗变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43页。
    ③梁景和:《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嬗变研究》,第253页。
    ①严仁英:《关十“处女膜”问题》,《新中国妇女》,1955年第五号,第28页。
    ②李阳:《处女膜与爱情》,《中国妇女》1956年第十一期,第12页。
    ①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第155页。
    ②冯友兰:《一年学习的总结》,《人民日报》,1951年1月22日,第三版。
    ①《共产主义道德》,《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马克思主义研究网,http://myy-cass.cn/file/2005122215895.html。
    ②李淑清等:《恋爱结婚必须严肃慎重》,《中国妇女》1963年第4期,第20页。
    ③王鼎昌:《漫谈恋爱的条件》,《新中国妇女》1949年第5期,第35贝。
    ④王鼎昌:《漫谈恋爱的条件》,《新中国妇女》1949年第5期,第35页。
    ①中央人民法制委员会编:《中央人民政府法令汇编》(1949-1950),第43页。
    ②中央人民法制委员会编:《中央人民政府法令汇编》(1949-1950),第45页。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25页。
    ④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第27页。
    ①李淑清等:《恋爱结婚必须严肃慎重》,《中国妇女》1963年第4期,第20页。
    ②李淑清等:《恋爱结婚必须严肃慎重》,《中国妇女》1963年第4期,第21页。
    《礼记》卷四《礼运第九》,陈澔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孟子:《孟子》,杨伯峻、杨逢彬注释,长沙:岳麓出版社,2000年。
    《战国策·东周策》卷一《东周》,高诱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北京师范学院关于开除退学学生的情况报告》,1963年11月14日,微缩胶卷,北京市档案馆藏,015-001-00053。
    《北京市处理妓女工作总结》,1949年12月30日,北京市档案馆藏,002-020-00263。
    《北京市各高等学校贯彻婚姻法工作总结》,1953年5月4日,电子化档案,北京市档案馆藏,001-022-00043。
    《工作简报》,微缩胶卷,北京市档案馆藏,015-001-00055
    《文化事业管理处关于北京市对出售出租黄色书刊的调查报告》,电子档案,北京市档案馆藏,011-002-00222。
    《中医学院党委调查研究材料之一》,微缩胶卷,北京市档案馆藏,015-001-00055。
    柏生:《北京一年来的婚姻案件》《人民日报》1950年4月28日,第三版。
    《北京被服厂第四缝纫部——紧密联系生产选产贯彻婚姻法》,《北京日报》1953年3月14日,第一版。
    参见《东四区贯彻婚姻法报告工作收效较差》,《北京日报》,1953年3月28日,第一版。
    仓风:《不得出租淫书读者来信报告淫书出租情形》,《人民日报》1950年5月28日,第四版。
    《反动、淫秽、荒诞书籍的界限是什么?》,《北京日报》1955年12月25日,第三版。
    冯友兰:《一年学习的总结》,《人民日报》,1951年1月22日。
    《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要认真地监督监察贯彻婚姻法》,《北京日报》,1953年3月21日,第一版。
    集体讨论流涌纸笔:《漫谈小人书》,《新民报》1951年8月11日,第八版。
    《家庭的奴隶变成了国家的主人》,《北京日报》1954年9月14日,第三版。
    《坚决地处理反动、淫秽、荒诞的图书》,《人民日报》社论,1955年7月27日,第一版。
    《京西矿区金鸡台区农村中包办婚姻虐待妇女的现象很严重》,《北京日报》1953年1月13日,第二版。
    梁汝怀:《清楚反动、淫秽、荒诞书刊的毒害》,《人民日报》1955年3月28日,第三版。
    刘景亭:《我们的家庭是怎样由不幸福变得幸福的》,《北京日报》1953年3月1日,第一版。
    M·维斯丁奈茨基:《苏联的两性观》,《人民日报》1950年3月7日,第五版。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女社员们》,《北京日报》1954年9月14日,第三版。
    《实行新民主主义的婚姻制度》,《人民日报》1950年4月16日,第一版。
    市总工会女工部:《学习厚生火柴厂的经验——认真解决女工月经病问题》,《北京日报》1953年1月28日。
    《首都妇女积极参加民主建政工作》,《北京日报》1954年3月8日,第一版。
    《全面展开宣传贯彻婚姻法运动》,《北京日报》,1953年3月22日,第一版。
    《西单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举行临时会议——讨论宣传贯彻婚姻法运动问题》,《北京日报》,1953年3月25日,第一版。
    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有关婚姻问题的若干解答》,《北京日报》1953年3月22日,第四版。
    周抚方:《婚姻法救了牛秀英》,《北京日报》1953年4月5日,第三版。
    《产后为什么不能同房》、《经期为什么不能同房》,《中国妇女》1960年第21期。
    《读者对周希贤对妻子、儿女不负责任事件的反映》,《新中国妇女》1953年第六号。
    弗·柯尔巴诺夫斯基教授:《论社会主义社会的爱情,婚姻和家庭》,《中国妇女》1952年五、六月号。
    冯爱莲:《也谈胡适琐事》,《民国档案》2004年第2期。
    《关于性知识的几个问题》,《中国青年》1956年第13期。
    K·谢明诺夫:《社会主义与家庭》,《新中国妇女》1949年第1期。
    李阳:《处女膜与爱情》,《中国妇女》1956年第十一期。
    李淑清等:《恋爱结婚必须严肃慎重》,《中国妇女》1963年第4期。
    刘乐群:《我们夫妇关系为什么破裂》,《新中国妇女》1955年第十一号。
    《论社会主义社会的爱情,婚姻和家庭》,《新中国妇女》1952年五·六月号。
    马铁丁:《是什么样的安慰》,《中国妇女》1956年第二期。
    孟繁星:《“我们夫妇关系为什么破裂”读后》,《中国妇女》1955年第十二号。
    慎言:《我对罗、刘婚姻问题的看法》,《中国妇女》1955年第十二号。
    《痛经是怎么回事》,《新中国妇女》1953年三月号。
    汪志馨:《“第三者”有幸福吗?》,《中国妇女》1956年第三期。
    王鼎昌:《漫谈恋爱的条件》,《新中国妇女》1949年第5期。
    王善承:《谈性生活》,《中国妇女》1956年第八期。
    王实恩:《大家要重视婚前健康检查》,《新中国妇女》1953年三月号。
    解文:《自由不等于轻率》,《中国妇女》1963年第3期。
    小璟、宋慧敏来稿综合:《谈谈刘、罗夫妇的婚姻基础》,《中国妇女》1956年第一期。
    新中国妇女杂志社:《关于讨论周希贤对妻子、儿女不负责任问题的结论》,《新中国妇女》1953年十二号。
    徐临乐:《乳房的发育》,《中国妇女》1958年第8期。
    徐明江:《谈青年团组织在对青年进行婚姻恋爱问题教育中的几个问题》,《中国青年》1955年第七期。
    严仁英:《关于“处女膜”问题》,《新中国妇女》,1955年第五号。
    《应严肃处理周希贤对妻子、儿女不负责任的事件》,《新中国妇女》1953年第五号。
    毓炎:《要严肃负责,不要轻佻放荡》,《中国青年》1955年第七期。
    《怎样认识避孕问题》,《新中国妇女》,1955年第四号。
    周萼芬:《应该怎样看待避孕问题》,《中国青年》1955年第三期。
    朱琏:《不规则的月经》,《新中国妇女》1951-1952年。
    朱琏:《妇女卫生问题解答》,《新中国妇女》1952年七月号。
    朱琏:《月经的生理和卫生(二)——月经断绝期的情形》,《新中国妇女》1951年第19期。
    朱琏:《月经的生理和卫生(三)——行经的情形》,《新中国妇女》1951年第20期。
    朱琏:《月经的生理和卫生(四)——行经的情形(续)》《新中国妇女》1951年第21期。
    朱琏:《月经的生理和卫生(五)——行经的情形(续)》《新中国妇女》1951年第22期。
    朱琏:《月经的生理和卫生(一)——月经开始的情形》,《新中国妇女》1951年第18期。
    左诵芬:《婚姻问题讲话》,《新中国妇女》1950第17期。
    安云凤主编:《性伦理学新论》,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北京市档案馆:《北平和平解放前后》,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年。
    北京市公安局编:《北京封闭妓院纪实》,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
    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费尔巴哈·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荣震华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84年。
    费孝通:《生育制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第1版。
    郭箴一:《中国妇女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
    《回忆列宁》,上海外国语学院列宁著作翻译研究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李达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李银河:《两性关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李银河:《性的问题·福柯与性》,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
    李银河:《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
    梁景和:《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嬗变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版。
    梁景和:《社会生活探索》,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梁景和:《五四时期社会文化嬗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列宁:《列宁选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刘文明等:《性生活与社会规范:社会变迁与多元文化视野中的性》,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版。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2年。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潘洪钢:《细说清人社会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潘绥铭等:《当代中国人的性行为与性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
    田家英:《中国妇女生活史话》,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2年。
    佟新:《异化与抗争:中国女工工作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王伟、高玉兰:《性伦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王文彬等:《性的知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年。
    王雪峰:《教育转型之境—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性教育思想与实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王熙远:《中国历代上流社会丑闻大观》,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
    《文史精华》编辑部编:《近代中国娼妓史料》(上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闫云翔著:《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龚小夏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
    杨洁曾等编:《上海娼妓改造史话》,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
    朱浒:《中国风化图史民国卷》第17-20册,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1年。
    张涛:《中国古代婚姻》,济南市: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
    张超:《民国娼妓盛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赵敦华:《人性和伦理的跨文化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政府公报》,1914年3月1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研究所等编:《中国妇女统计资料1949-1989》,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年。
    江西省档案馆等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中央人民法制委员会编:《中央人民政府法令汇编》(1949-1950),北京:法律出版社,1982年。
    毕光明:《社会主义伦理与“十七年”文学生态》,《南方文坛》2007年05期。
    Dikotter, F, Sex, Culture and Modernity in China, 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1995.
    龚奎琳,祝欣:《文学研究的社会学视角——以十七年文学中身体与伦理的博弈为考察对象》,《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8年第29卷第3期。
    陈蕴茜、叶青:《论民国时期城市婚姻的变迁》,《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6期。
    李巧玲:《新中国三十年的性伦文化(1949-1978)》,硕士学位论文,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04年。
    梁景和、李巧玲:《1949-1979:三十年性伦文化的政治批判与文化围剿》,《中国女性文化》第10辑,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梁景和:《论五四时期的“性伦”文化》,《文史哲》,2005年第1期。
    梁景和:《五四时期社会文化嬗变论纲——以婚姻、家庭、女性、性伦为中心》,《人文杂志》,2009年04期。
    吕海琛:《解构与重建——十七年文学中的伦理嬗变》,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文学院,2007年。
    Vern L. Bullough, Fang Fu Ruan, Marriage, divorce, and sexual relations in contemporary Chin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Vol.25,1994.
    《廖熹晨访谈录》。
    北 京 市 统 计 局 : 《 常 住 人 口 状 况 (1949-2008) 》 , http://www.bistats.gov.cn/lhzl/bi60n/201001/t20100119 164030.htm。
    马晓年: 《性禁忌不断被打破 (两性研究)》, 人民网,http://www. people.com. cn/GB/paper3024/14389/1279809. html。
    《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http://myy. cass. cn/file/2005122215895. 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