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元杂剧文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二十世纪初期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开启了元杂剧的研究,经过一个世纪几代学人的努力,对元杂剧的研究无论是在剧目整理、作家考辨、元杂剧史等基础研究方面,还是在社会学、民俗学、语源学、文化学、艺术发生学等深层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人在对诸大家的仰慕学习中,对元杂剧进行重新梳理、分析与研究。
     全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关于元杂剧为什么发生并兴盛于元代的问题,论文通过比较研究,分三个时期阐述了元杂剧的形成与其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首先,认为在上古时期的中国文化中,已经有了戏剧因素,后历经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等朝代变更,而始终没有没有发育成“真正之戏曲”,是与其文化影响紧密相关的,这一时期的文化特征简单概括一下,可称为百家争鸣与礼乐禁锢相交互作用。因此,一方面早期的戏剧因素受到礼乐观念的严重制约,不能顺利地成长为“真正之戏曲”;另一方面,不断的交替出现的争鸣与思想解放,又培育了大量的如歌舞、戏弄、杂艺、讲唱等诸多戏曲要素。其次,元代蒙古南下进入中原,随着多民族的杂居与融合,其文化思想也必定在碰撞、交流、融合中发生变异,而逐渐产生新的文化思想、新的思维体系,元代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处于一种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等多重交融的状态,戏剧有了新的生存的土壤,戏剧演出也由民间底层的行为活动一跃成为社会全体成员共同接受、喜爱的艺术品种,杂剧成为一种流行艺术,文人直接参与杂剧创作,进一部把这种新型艺术创作水平提高,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使元代成为中国历史上戏剧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第三,随着蒙古政权的巩固,其汉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儒家文统重新受到关注,元统治者在政治思想上,尊崇儒学,大力提倡程朱理学,封建伦理的再度盛行,导致了元杂剧审美内容与审美形式的蜕变,杂剧因此失去了它特有的风味与活力,逐渐走向衰微。
     第二部分。本论文通过对元杂剧剧目的再整理分析,结合元代社会状况及元人特有的思想意识,发现现存元杂剧(包括可推断剧情大致内容的存目戏)所蕴含的思想,可用“关系”二字来概括,即作者和艺人面对“礼崩乐坏”的现实,要给迷茫和愚昧的人们一种生存智慧,那就是如何生存的更好,对此,他们阐发的是生活中的各种关系:第一,作为社会关系中的人,会以各种社会角色出现,而在这个角色下如何更好地处理平衡各种关系,是剧作者和艺人们关注的一个大问题,如君臣关系;官民关系;家庭关系;其他的人际之间的关系等,而杂剧中反映出来的这些关系特征,有深深地打上了元代文化的烙印。第二,积极入世之外,还有一部分人更注重自我内心的宁静,反应在杂剧中,就是那些佛教中人;道教中人以及避世的儒生,而这些人的鄙视思想也无不显示元代文化的特征。第三,一些进不能,出不得的人们来说,任情而行,快意人生,也未尝不是一种好的生存状态。
     第三部分。元杂剧的艺术形式,其体式的形成,是前代多种艺术形式发展成熟并交会融合的结果。首先,中国戏曲不同于古希腊戏剧和印度梵剧,后两者的形式特点是重叙事、情节、冲突,而中国戏曲重“曲”,此曲即是一种新的可供演唱的诗,元人把传统诗歌,特别是宋词,与当时的流行音乐,特别是北方少数民族的音乐结合,诞生了北曲。其次,上古的歌舞、巫觋、俳优,汉之百戏,唐戏弄,宋杂剧等凝成了元杂剧的“杂”的形式特征。第三,中国戏曲以唱词和说白互相配合演述故事,这一特点,源于说唱文学。第四,元杂剧融乐曲、百戏、滑稽戏、舞蹈、讲唱等为一体,形成“唱、做、念、打”的演出形式。文学对于众多“杂”的技艺的整合,诞生了元杂剧的形式特征。其体式的特征,又显示元人特有的审美眼光和审美趣味,元杂剧的艺术形式的形成就是在元代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下形成的。就观众而言,市民观众群体是其主要成员,受元代偏好简率、自然、实用的时代审美背景影响,他们观看戏曲追求:简单热闹的声色之娱;雅俗共赏的群体娱乐;蕴含智慧的完整故事。元杂剧为满足观众的感官娱乐与精神心理需求,每一剧以一本四折的形式,叙演着一个完整的故事,使观众在感官娱乐的同时,得到心理的满足。
     第四部分。元杂剧作为综合艺术,其研究不能仅局限于文本,对于舞台方面,包括剧本、演员、剧场、演出等,又都深深地烙印着宋元以来商业文化的印记。首先,元杂剧剧本的创作,呈现下列特征:有大批有着很高的文学修养的“书会”才人投身其中;许多剧本是集体创作的结果;在编演过程中,艺人与文人的结合完成,很好地实现了文学与舞台的沟通。其次,有大批卓有成就的专业演员,也有一批非专业人员参与,他们共同推动戏剧的传播与普及。第三,剧场的特征与戏剧的社会地位关系密切,元代剧场的演变由露台、舞亭、舞楼不断完善,说明戏曲社会地位的提高。第四,元杂剧的演出以虚拟表演与连场戏为主,正是家庭戏班与民间艺术化局限为自由,变简陋为神奇的智慧结晶。
     第五部分。元代文人对于元杂剧这一新生事物的批评,既是历史的又是现时的。他们一方面从血缘关系上来提升其价值,以传统的史论与诗论的眼光对元杂剧作家、功能进行审视。在史论方面,评论者们论述了从诗到杂剧的文体演变过程;在功能论方面,评论者们直承诗教的认识教化功能,指出杂剧题材内容广泛,可以厚人伦美风化,有补于世;在创作论方面,注重曲词的创作,有意向雅文学靠拢,有些人甚至套用诗文概念评点戏曲,在解释杂剧的文学性方面发表了富有见地的意见。批评者们借助诗文批评标准,建立戏剧理论批评,为杂剧向正统的雅文学靠拢而助威呐喊。另一方面又能立足现时对其演出效果做出恰当的判断。在表演论方面,论述较多是唱功,也明确突出曲词的地位;在作家论方面,对杂剧作家无论其地位高低,均以文章之士来看待,对他们才学与创作给予充分的肯定。
     结论:元杂剧是元代特定文化陶冶下的内在精神产物:元代文化造就了元杂剧的内容、形式、演出和批评,元代文化尤其是思想文化是元杂剧繁盛的依托;元杂剧的兴盛又反作用于元代文化,影响着元文化的发展方向。这提示我们,一种文艺形式的繁荣,必定有其与之相适宜的文化背景,也只有认清其文化要求,在不同时期能作出适应性的调整,才是最好的出路。
At the early 20~(th) century,Wang Guowei's A Historical Study of the Drama in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started the research into Yuan drama.Through the efforts of several generations in the 20~(th) century,plentiful and substantial achievements have been gained whether in the basic researches into the arrangements of the list of dramas,the textual criticism of the dramatists,the history of Yuan dramas and so on or in the in-depth researches into sociology,folklore,etymology,culturology,art science and so on.The author,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above achievements,after recarding,analyzing and studying Yuan drama and comparing it with the contents and forms concerning the elements of dramas before and after it,combining with cultural features of that time,has formed her own viewpoints gradually and embodied them into this dissertation.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As to the issue why Yuan drama appeared and boomed in Yuan dynasty, the dissertation elaborated the formation and the particular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Yuan drama through three stages after comparative studies.First,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Chinese culture in the ancient times had already had the elements of drama,but they didn't develop into drama in the true meaning after undergoing the changes of dynasties such as the Pre-Qin Period,the two Han Period,Wei,Jin,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Sui,Tang, and so on,which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fluence of its culture.The cultural features of this period can be briefly summarized as the interactions of the contention of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and the confinement of courtesy and music.Therefore,on one hand,the elements of drama in the early times couldn't develop into true drama due to the severe restraint of the concept of courtesy and music,on the other hand,the contention and ideological emancipation took place by turn continually,which cultivated plenty of key elements of drama such as song and dance,xinong,miscellaneous arts,recital,and so on. Second,Mongolians of Yuan went south into the Central Plains,so with the multi-national inhabitation and fusion,their cultural ideology must deviate during the crash,communication and fusion so as to produce new cultural ideology and new ideological system gradually.The ideology and culture of the whole society of Yuan dynasty were in a state of multiple blending between nomadism civilization and agriculture civilization,northern culture and southern culture,refined culture and popular culture,therefore,drama had new surviving soil,drama performance leaped from the unprivileged activities to the art that all the communitarians accepted and loved.Yuan drama had become a kind of popular art and the scholars took part i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drama directly,which elevated the composing level of this new art and pushed it to a new stage,then made Yuan dynasty the first golden period of drama development in the history of China.Third,with the consolidation of Mongolian regime,it became more and more Chinesized,Confucian culture was focused on again,the governors of Yuan dynasty advocated vigorously Cheng-Zhu Neo-Confucianism,feudal ethics prospered again,which led to the decay of aesthetic content and form of Yuan drama,as a result,the drama lost its particular flavor and vigor and stepped into decline.
     The second chapter.Through the rearrangement and analysis of Yuan drama and combining with the social situation of Yuan dynasty and the peculiar ideology of Yuan people, the author finds that the thoughts included in Yuan drama on hand(including those survived drama directories which plots can be inferred roughly) can be summarized as relationships, that is to say,the dramatists and the actors,facing the reality of the decaying courtesy and music,would bring to the perplexed and ignorant people the living wisdom-how to live better.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they expounded all kinds of relations in people's life:first,as humans in the society,they would bear different social roles,so how to deal with and balance these relations under such different social roles was the big problem the dramatists and actors focused on.All the relations such as monarch and official,official and masses,familial relationship and so on were embodied in Yuan drama and branded with the culture of Yuan dynasty.Second,besides those who positively chose the official career,the other who put more emphasis on the internal calmness were Buddhists,Taoists and Confucian scholars who lived as recluse rendering in Yuan drama,whose thoughts also reflected the features of the culture of Yuan dynasty.Third,for those who didn't choose the official career and didn't want to live as recluse,living freely and comfortably was also a good existing condition.
     The third chapter.The artistic forms and somatotype formation of Yuan drama were the results of mature development and intersection fusion of diverse artistic forms of the previous generations.First,Chinese drama is different from ancient Greek play and Indian Sanskrit Drama,the latter featured in putting emphasis on narration,plots and conflict,while Chinese drama put emphasis on song,which was a new kind of poems for people to sing.Yuan people combined traditional poetry,especially Song Ci,with the popular music of that time, especially the music of the North minority;therefore,the Northern operas of Jin and Yuan dynasties came into being.Second,song and dance of the ancient times,sorcerers and sorceresses,comedians,spectacle and circus of Han dynasty,xinong of Tang dynasty,drama of Song dynasty and so on formed the feature of multiplicity of Yuan drama.Third,Chinese drama performed and narrated stories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librettos and declamation. This feature derived from ballad literature.Fourth,Yuan drama combined music with spectacle and circus,funning drama,dance,talking and singing,then formed the performing form of singing,acting,speaking and fighting.Literature integrated all these techniques and formed the features of Yuan drama.Its somatotype features embodied the unique aesthetic sight and taste of Yuan people.The formation of the forms of Yuan drama had formed under the influence and restrictions of the culture of Yuan dynasty.The audience was mainly the citizens.Influenced by the contemporary aesthetic background of the preference of being simple,natural and practical,they pursued simplicity and liveliness,appealing to all,the complete story full of wits.In order to satisfy the audience's sensory pleasure and spiritual demand,Yuan drama narrated and performed the complete story with its unique form.
     The fourth chapter.As a comprehensive art,the research into Yuan drama cannot be confined by text.As far as the stage is concerned,including play scripts,actors,theatres, performance and so on,it had been deeply branded with the commercial culture sinc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First,the script of Yuan drama had the following features:many literati talents of guild of authors participating in it,collective writing,combination of actors and scholars successfully communicating literature and stage.Second,there were lots of professional and amateur actors together improved the commun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the drama.Third,the features of the theatre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ocial status of the drama.The continual perfection of the theatres of Yuan dynasty showed the elevation of the social status of the drama.Fourth,the performance of Yuan drama was mainly embodied as pseudo-performance and drama series.
     The fifth chapter.The criticism of the newborn thing-Yuan drama by Yuan scholar was historical as well as nonse.On one hand,they improved its value from kinship and surveyed the dramatists and the functions of Yuan drama with the view of traditional historical essays and poetics.In the aspect of historical essays,the critics discussed the style evolving process from poems to dramas.In the aspect of function theory,the critics inherited the cognition and cultivation functions of poetry teaching,pointed out that Yuan drama could do good to the society.In the aspect of writing theory,they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creation of music and stage lines and intended to approach the refined literature,Some of them even applied mechanically the concept of poetry to criticize drama,and published their views within sight, which promo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ritical theories of drama.On the other hand,they could judge properly the performance effects of Yuan drama based on the present conditions. In the aspect of performing theory,there were more remarks on singing,the status of stage lines was given prominence too.In the aspect of the author theory,the critics treated the dramatists as scholars no matter whether their social status was high or low and fully affirmed their talent and creation.
     Conclusion.Yuan drama was the internal spiritual product moulded by the particular culture of Yuan dynasty.The culture of Yuan dynasty created the contents,forms, performance and criticism of Yuan drama.The culture,especially the ideological culture,was the backing of the prosperity of Yuan drama,which in turn reacted on the culture of Yuan dynasty and influenced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it,which points out to us that the prosperity of a culture must have the equivalent cultural background.Only by knowing clearly its cultural demand and adjusting properly in different periods can we find the best way out.
引文
[1]《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引言,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版
    [1]《尚书·舜典》孔安国传
    [2]《礼纬》
    [1]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2][日]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第三章第三节《杂剧及戏文之体例》,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 1956年1月
    [1]《吕氏春秋》,中华书局,2007年12月
    [2]《河图玉版》
    [1]王逸《楚辞章句》
    [2]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2年版,第3页
    [3]《礼记·魏文侯篇》
    [4]应劭《风俗通义》
    [5]《礼记·明堂位》
    [1]《论语·八佾》,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
    [2]《论语·阳货》,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
    [3]《礼记·郊特牲》
    [4]《史记》卷八 高祖本纪第八
    [5]《汉书·礼乐志》
    [6]《汉书·艺文志》
    [1]《列子·说符篇》
    [2]张衡《西京赋》
    [3]《三国志·魏书》裴松之注
    [1]转引自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2]转引自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3]转引自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4]转引自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
    [5]转引自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页
    [6]《隋书·柳彧传》
    [1]转引自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页
    [2]转引自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页
    [3]段安节《乐府杂录·原序》
    [1]晁戴之《续谈助》卷一《琵琶录》
    [2]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1月。
    [3]《唐戏弄》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年版,第233页
    [4]中华书局1984年第一版,746页
    [5]元·脱脱《宋史》,中华书局 1985年6月新一版
    [6]朱弁《曲洧旧闻》卷一,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4年第一版
    [1]《宋稗类钞》卷二
    [2][宋]庄绰《鸡肋编》(卷上)
    [3]王安石《万言表》
    [4]范仲淹《范文正公政府奏议》卷上
    [5]《宋史·乐志》
    [1]唐文标《中国古代戏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5年版,第239页
    [2]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3]宋·梦元老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21-222页
    [4]赵彦卫《云簏漫钞》
    [1]耐得翁《都城纪胜》
    [2]吴自牧《梦粱录》
    [3]《礼记·祭义》
    [1]宋濂《元史·地理志》,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345页
    [2]《经世大典序录·帝号》,《元文类》卷40,《四部丛刊》本
    [3]冯俊杰《山西戏曲碑刻辑考》,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20-121页。引文中括号处原文缺,又据其它资料补充
    [4]冯天瑜、杨华《中国文化发展轨迹》,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62页
    [1]司马光在《论风俗札子》
    [2]石介《徂徕集》卷二《古诗·过魏东郊》
    [3]《明夷待访录·原法》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53页
    [2]《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3]英·道森编《出使蒙古记》,吕浦译,周良霄校注,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3年,第27、28页
    [4]《元史》卷124《忙哥撒儿传》
    [1]《马可波罗游记》,陈开俊等译,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2年,第62-63页
    [2]叶子奇《草木子》卷4上,《谈薮篇》
    [3]孟繁仁《元代戏曲繁荣原因之再思考》,《中华戏曲》1988年第5辑,192-194页
    [4]《元史》卷一百四十六“列传第三十三”
    [1]《论语·阳货》,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
    [2]《礼记·仲尼燕居》
    [3]《礼记·乐记》
    [4]刘肃《大唐新语》卷二
    [5]《新唐书》一一九《武平一传》
    [6]《旧唐书》九十七《张说传》
    [1]《宋元戏曲史》
    [1]邓绍基主编《元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年版,第214-215页
    [1]虞集《滋溪文稿》,中华书局 1997年,第74页
    [2]《历代节妇烈女的统计》,见《中国古代婚姻史研究》第246页
    [3]《光明日报》1985年7月16日
    [1]南宋 郑思肖《心史》下卷《大义略叙》,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2][元]陈旅《安雅堂集》,台湾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75年(1986)
    [3]《元史·世祖纪》
    [4]钟嗣成《录鬼簿》
    [5]罗宗信《中原音韵序》,见周德清《中原章韵》卷首。
    [6]王世贞《曲藻》
    [1]王世贞《曲藻》
    [1][法]丹纳《艺术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8月第144页
    [2]《论语·阳货》,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
    [3]《论语·卫灵公》,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
    [4]《荀子·王制》,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
    [1]《孟子·离娄下》
    [2]李翀《日知录》
    [1]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2“刻名条”
    [2]胡衹遹《紫山大全集·精选县令》
    [3]《芳谷集·送董仲缜序》
    [4]《石田集·建自一十五事》
    [5]吴澄《吴义正公集·赠何仲德序》
    [1]胡衹遹《民间疾苦状》,《紫山大全集》卷23
    [2]《元朝典故编年考》卷5《大德二年御史郑介夫疏》
    [3]法·雷纳·格鲁塞《蒙古帝国史》,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228页
    [4]《蒙古史》,见道森编《出使蒙古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年,第12页
    [5]陆文圭《送李良甫同知北上序》,《墙东类稿》卷5
    [1]《吕东莱文集》卷一九《史说》
    [2]叶子奇《草木集》卷4下“杂俎篇”
    [3]《南村辍耕录》卷23“鞫狱”条
    [4]《元典章》卷2《圣政》
    [5]舒頔:《赠江真卿迁调序》,《贞素斋集》卷2
    [1]胡衹遹《吏冶杂文》,《紫山大全集》卷23
    [2]苏天爵:《靳公神道碑铭》,《滋溪文稿》卷7
    [3]杨维桢:《监宪决狱诗序》,《东维子文集》卷1
    [1]《论语·子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
    [2]《论语·卫灵公》,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
    [3]《孟子·膝文公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
    [1]《孟子·尽心下》
    [2]董仲舒《王道》第六
    [1]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赞》
    [1]王文才《白朴戏曲集校注·前言》
    [1]明·程登吉《幼学琼林》,远方出版社 2004年3月
    [1]转引自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0年版,第115页
    [1]《论语·学而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
    [1]《元典章》卷27《户部》十三《私债》
    [1]转引自《杜骗新书》前言,《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5),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10月
    [1]贺昌群《元曲概论》第六章《元曲的艺术》
    [1][日]青木正儿《元人杂剧概说》,隋树森译,中国戏剧出版社 1957年重版
    [2]《吴梅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3年版
    [1]郑振铎《中国文学史》
    [2][日]青木正儿《元人杂剧概说》,隋树森译,中国戏剧出版社 1957年重版
    [1]张立文、刘大椿主编:《道教与中国文化》,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年第30页
    [2]《能改斋漫录》卷13
    [3]王恽《奉圣州永昌观碑》见《秋涧集》
    [4]王恽《奉圣州永昌观碑》见《秋涧集》
    [1]刘彦君《栏杆拍遍——古代剧作家心路》,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5年版,第21页
    [1]《[日]青木正儿《元人杂剧概说》第五章,隋树森译,中国戏剧出版社 1957年重版
    [1]《元史》卷二○二,第4520、4521页
    [2]《元史》卷二○二,第4521页
    [1]《元史》卷二○二,第4521页
    [2]《元史》卷二○二,第4522页
    [3]《元史》卷二○二,第4522页
    [4]《元史》卷二○二,第4522页
    [1]《论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
    [1]关汉卿《双调·乔牌儿》
    [1]刘彦君《栏杆拍遍——古代剧作家心路》,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5年版,第21页
    [1]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五,第181页
    [1]马致远《四块玉》
    [2]彭寿之《仙吕·八声甘州》
    [1]李修生《古本戏曲剧目提要》上,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7年12月,第100页
    [1]王世贞《曲藻》,《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四卷第27页
    [1]藏懋循《元曲选 序》,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8年3月版
    [2]《通志·乐略第一》
    [3]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981年版,第57-61页
    [4]赵敏俐等著《中国古代歌诗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14页
    [1]孟元老《梦华录序》,《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6年版
    [2]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
    [3]张炎《词源·杂论》
    [1]王骥德《曲律·论曲源第一》
    [2]邓子晋《太平乐府序》
    [3]吴梅《词与曲之区别》
    [1]《论语·阳货》,上海古籍出版社 1958年版
    [2]《论语·为政》,上海古籍出版社 1958年版
    [3]《荀子·乐论》
    [1]《吕氏春秋·古乐》
    [2]《周礼·夏官·司马》
    [3]《楚辞章句·九歌序》
    [1](东汉)张衡《西京赋》
    [2](晋)葛洪《西京杂记》
    [1]陶宗仪《说郛》卷四十六载唐·无名氏《玉泉子真录》
    [1]参见谭正璧《宋官本杂剧段数内容考》,《话本与古剧》,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2]参见谭正璧《金院本名目内容考》,《话本与古剧》,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1]杨荫浏《庸人大曲与近世南北曲和梵音间的渊源关系》
    [1]郑振铎在《中国俗文学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
    [1][日]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作家出版社1958年
    [1](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三二
    [1]《宋元戏曲史》“古剧之结构”P60,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1月
    [2]董每戡《说剧·说我国戏剧体制》,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1月
    [1]第三章《南北曲之分歧》第三节《杂剧及戏文之体例》
    [2]《论元杂剧特殊体制的形成》文学遗产1990.2
    [1]《戏剧艺术》2001年第一期第81页
    [2]《元杂剧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1月,第99页
    [3]摘自《外国现代剧作家论剧作》中,《自然主义与戏剧舞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版
    [1]陈建森《元杂剧演述形态探究》南方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1]《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7月版
    [2]田边尚雄著《中国音乐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1]李渔《闲情偶寄》卷一《结构第一》,《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7集,17页
    [1]青木正儿《元人杂剧概说》,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7月北京第2次印刷
    [1]徐扶明《元代杂剧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202页
    [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1月,第96页
    [1]徐扶明《元代杂剧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1月
    [1]《中国戏曲论集》,中国戏曲出版社1960年版,第25页
    [1]董每勘《剧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1][日]波多野太郎《粤剧管窥》,转引自蒋星煜《中国戏曲史钧沉》,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
    [2][明]臧懋循编,《元曲选》746页,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版
    [3][明]臧懋循编,《元曲选》387页,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版
    [1]冯梦龙《曲律叙》,见明天启间刻本王骥德《曲律》卷首。
    [2][清]粱廷楠《曲话》卷二。
    [1]见孙楷第《元曲新考·书会》,文载《沧州集》下册,中华书局1965年版。
    [1]见黄天冀《元剧的“杂”及其审美特征》,《文学遗》1998年第3期
    [2]张发颖.《中国戏班史》108页,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3]冯沅君,《古剧说汇》52页,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
    [4]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397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1]周贻白《中国戏剧史》,中华书局1953年版
    [2]唐文标《中国古代戏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8月第1版
    [1]转引自许金榜《中国古代戏曲的民族特征》,《东岳论从》1995年四期。
    [1]转引自美·威尔逊等著,李醒等译的《论观众》,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11月,第4页
    [2][英]威廉·阿契尔《剧作法》,中国戏曲出版社出版,2004年3月,第12页
    [3][英]威廉·阿契尔《剧作法》,中国戏曲出版社出版,2004年3月,第9页
    [4][英]威廉·阿契尔《剧作法》,中国戏曲出版社出版,2004年3月,第16页
    [5]引自汪流等编《艺术特征论》,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6]转引自威尔逊等著的《论观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
    [7][明]高启《听教坊旧妓郭芳卿弟子陈氏歌》
    [1]陈淳《北溪先生大全集》,四库全书本
    [1]《农桑辑要》卷1《典训·先贤务农》
    [2]《元典章》卷57《刑部》十九“禁豪霸·札忽儿歹陈言三件”条
    [1][美]小罗杰·M·巴斯赞尔德《作家是观众的学生》,《论观众》,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版
    [1]梁廷枬《曲话》卷二
    [1]威廉·阿契尔《剧作法》第九章,中国戏曲出版社出版2004年3月
    [2]维迦《编写喜剧的新艺术》
    [3]余秋雨《观众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
    [1][南宋]彭大雅 撰 徐霆 疏证《黑鞑事略》
    [2]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1月,第101页
    [3]《吾国历史上的文学革命》,《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第4-5页
    [1]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69-170页
    [2]臧懋循《元曲选序一》,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3月版
    [3]《宋元戏曲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1月,第13、29、37、42、59、63页
    [4]胡祗遹《赠宋氏序》
    [1]《诗学》第105-106页
    [2]《中国近代文论选》第75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3]焦尚志《中国现代戏剧美学发展史》第二章第四节,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
    [1]孙楷第:《元曲新考·书会》,文载《沧州集》(下册),中华书局1965年版
    [2]《录鬼簿》卷上赵子详条贾仲明吊词,《录鬼簿正续编》,巴蜀书社996年版
    [3]《录鬼簿》李时中条贾仲明吊词,《录鬼簿正续编》,巴蜀书社1996年版
    [1]孙楷第《元曲新考·书会》
    [2]朱权《太和正音谱·杂剧十二科》引
    [3]《录鬼簿》卷上,四库全书本
    [4]《录鬼簿》卷下,四库全书本
    [5]朱权《太和正音谱》“群英所编杂剧”
    [1]孙楷第:《释〈录鬼簿〉所谓“次本”》,见《沧州集》下册,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99-405页.
    [1]《元剧的“杂”及其审美特征》文学遗产)1998年第3期
    [2]“第七届全国古代戏曲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
    [1][宋]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
    [2]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四七《散乐百戏》
    [3][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0《妓乐》
    [4][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三
    [5][宋]佚名《靖康朝野》
    [6][宋]王曾《王文正笔录》
    [7][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四五
    [1]孙楷第:《元曲新考·路歧》,《沧州集》(下册)第357页,中华书局965年版
    [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版
    [1][宋]高承《事物纪原》卷九
    [1]廖奔《中国剧场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42页
    [1][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中元节》
    [2][南宋]《西湖老人繁胜录》
    [1]冯俊杰编著《山西戏曲碑刻辑考·前言》中华书局2002年1月第1版,第2页
    [2]冯俊杰编著:《山西戏曲碑刻辑考》中华书局2002年1月第1版,第120页
    [3]冯俊杰编著《山西戏曲碑刻辑考》中华书局2002年1月第1版,第86、90页
    [1]冯俊杰编著《山西戏曲碑刻辑考》中华书局2002年1月第1版,第53-54页
    [2]冯俊杰编著《山西戏曲碑刻辑考》中华书局2002年1月第1版,第86、90、81页
    [1]参见吴光耀《西方演剧史》,世界图书出版社1996年
    [1]苏轼《送参寥师》
    [2]马也《戏曲艺术时空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44页
    [1]焦菊隐《中园戏剧艺术特征的探索》,载《焦菊隐戏剧论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版
    [1]参见齐如山《国剧艺术汇考》(一),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8-69页
    [2]参见齐如山《国剧艺术汇考》(一)第294-295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黄士吉《元杂剧作法论》,第131页,青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
    [2]张庚,过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
    [1]《京剧流派与绘画风格》,载《艺术世界》1982年第6期,柯文辉整理
    [2]夏写时,陆润棠编《比较戏剧论文集》第69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12月
    [3]泰戈尔著,倪培耕译《泰戈尔论文学》第130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4]狄德罗《关于<私生子>的谈话》,见《狄德罗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9月
    [1]黄天骥:《元剧的“杂”及其审美特征》,《文学遗产》1998年第3期
    [1][元]杨维桢《东维子集》,卷十一《周月湖今乐府序》,引自《四库全书》,第1221册
    [2]虞集《中原音韵》序,见《中原音韵》,中华书局1978年6月版
    [1]胡袛遹《紫山大全》卷二四
    [2]《礼记·乐记》之《乐象》
    [1][元]杨维桢《东维了集》,卷十一《沈氏今乐府序》,引自《四库全书》第1221册
    [2][元]杨维桢《东维子文集》,卷六《送朱女士桂英史序》
    [3]《青楼集志》,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4]《录鬼簿吊词》,四库全书本
    [1]孔齐《中原雅音》,《至正直记》卷一
    [2]周德清《中原音韵》自序,《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3]周德清《中原音韵》自序,《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1][清]刘熙载《艺概》卷四“词曲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2]周维培:《论中原音韵》,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5月,第111页
    [1]吴梅:《顾曲塵谈·原曲》,《吴梅戏曲论文集》第4至5页,中国戏曲出版社1983年版
    [1]胡衹遹《紫山人全》之《朱氏诗卷序》
    [2]王恽《乐籍曹氏诗引》
    [1]胡祗遹《紫山大全集》卷八《黄氏诗卷序》九美之四
    [2]芝庵《唱论》,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3]戴旦《戏曲诀谚通俗注释》,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叶长海《中国戏剧学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1]陆林《元代戏曲学研究》,安徽文艺1999年版
    [1]《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引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1]饯穆《中国文化史导论》第10-11页,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4年6月修订版
    [1]丹纳《艺术哲学》第144页
    [1]英·鲍桑葵《美学史》第431页
    [1]钟嗣成《录鬼簿》(《续修四库全书》本)。
    [2]《录鬼簿续编》(《续修四库全书》本)。
    [3]《元刊杂剧三十种》,《古本戏曲丛刊》第四集影印。
    [4]《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古本戏曲丛刊》第四集影印。
    [5]徐沁君校《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版。
    [6]臧懋循编《元曲选》,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3月版。
    [7]隋树森编《元曲选外编》,中华书局1980年3月版。
    [8]赵景深辑《元人杂剧钩沉》,中华书局出版1959年10月版。
    [9]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四部丛刊三编》本。
    [10]罗烨《醉翁谈录》,日本影印观澜阁藏宋刊本。
    [11]周密《癸辛杂识》,《学津讨源》本。
    [12]《东京梦华录·梦梁录·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胜录·武林旧事》,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
    [13]《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4月版。
    [14]徐征等《全元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版
    [15]《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1959年7月第一版
    [16]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
    [17]庄一拂编著《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18]孙楷第《戏曲小说书录解题》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19]邵曾祺《元明北杂剧总目考略》。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20]严敦易《元剧斟疑》,中华书局1960年5月出版。
    [21]李修生《古本戏曲剧目提要》,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
    [22]胡颖、王登渤《失传元杂剧本事考》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
    [23]罗锦堂《现存元人杂剧本事考》,中国文化事业公司1960年版
    [24]李惠锦《戏曲要籍解题》,台北正中书局1991版。
    [25]董鼎铭《历史剧本事考评》,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26]刘新文《“录鬼簿”中历史剧探员源》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5月。
    [27]刘新文《神怪爱情公案诸戏探源》学苑出版社1998年4月。
    [28]傅晓航、张秀莲《中国近代戏曲论著总目》,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报
    [29]《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戏曲部分(复旦大学整理本)
    [30]孙楷第《元曲家考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1月版。
    [31]苗怀明《二十世纪戏曲文献学述略》,中华书局2005年6月版。
    [32]张大新《二十世纪元代戏剧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
    [33]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版
    [34]吴梅《吴梅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5月版。
    [35]胡忌《宋金杂剧考》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版
    [36]叶玉华《院本考》,1937年北京大学油印本
    [37]李啸仓《宋元技艺杂考》,上杂出版社1953年11月版
    [38]李啸仓《宋金元杂剧院本体制考》,上杂出版社1953年版
    [39]阴法鲁《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2008年5月版
    [40]冯沅君《古剧说汇》,商务印书馆1947年1月版
    [41]谭正璧《话本与古剧》,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42]任半塘著《唐戏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10月版
    [43]青木正儿《元人杂剧概说》,隋树森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重版
    [44]吉川幸次郎《元杂剧研究》,郑清茂译,台北艺文印书馆1960年版。
    [45]郑骞《景午丛编》,台北中华书局,1972版
    [46]王云五《元代恋爱剧十种技巧研究》,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六十七年十一月初版
    [47]李修生 李真渝 侯光复编《元杂剧论集》(下),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1985年5月第一版
    [48]王利器辑录《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2月第一版
    [49]吴梅、冯统一点校《中国戏曲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
    [50]廖奔《中国戏曲史》,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年6月版
    [51]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3月版
    [52]周贻白《中国剧场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53]唐文标《中国古代戏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8月第1版
    [54]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东方出版社出版1996年3月版
    [55]王寿之《元杂剧喜剧艺术》,安徽文艺出版社1985年4月版。
    [56]蔡莹编《元剧联套述例》,商务印书馆1933年4月版
    [57]吴梅《吴梅全集》《南北词简谱》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8]吕微芬《全元曲典故词典》。湖北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
    [69]吴梅《元剧研究》(元剧研究ABC),上海世界书局1929年版。
    [60]周贻白《周贻白小说戏曲论集》,齐鲁书社1986年版。
    [61]傅晓航等主编《中国近代戏曲论著总目》,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
    [62]钟涛《元杂剧艺术生产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1月版
    [63]王廷信《中国戏剧之发生》,新星出版社2004年1月版
    [64]路应昆《戏曲艺术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1月版
    [65]施旭升《中国戏曲审美文化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1月版
    [66]吕效平《戏曲本质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
    [67]胡明伟《中国早期戏剧观念研究》,学苑出版社2005年1月版
    [68]吴文科《中国曲艺艺术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版
    [69]胡芝风《戏曲舞台艺术创作规律》,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70]黄天骥主编《中国古代戏曲与古代文学研究论集》,中华书局2001年12月版
    [71]李修生、李真渝、侯光复编《元杂剧论集》,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1985年5月版
    [72]章柏青、张卫著《电影观众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73]谢柏梁《中华戏曲文化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
    [74]郭英德《元杂剧与元代社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版
    [75]胡志毅《神话与仪式:戏剧的原型阐释》,学林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76]胡忌《戏史辨》,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77]赵山林《中国戏剧观众学》1990年6月版
    [78]董每戡《说剧》,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1月版
    [79]郑传寅《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版
    [80]苏国荣《戏曲与美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1月版
    [81]陈建森《戏曲与娱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版
    [82]张庚、郭汉城主编的《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
    [83]廖奔的《宋元戏曲文物与民俗》,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4月版
    [84]徐振贵《中国古代戏剧统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9月
    [85]刘新文《元杂剧风采》,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86]陈建森《元杂剧演述形态探究》,南方出版社1999年版
    [89]陆林《元代戏剧学研究》,安徽文艺1999年版
    [90]高益荣《元杂剧的文化精神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7月版
    [91]孙书磊《中国古代历史剧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版
    [92]史卫民《元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93]杨季生《元剧的社会价值》,文通书局1948年版
    [94]么书仪《元代杂剧与元代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5]么书仪《元代文人心态》,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版
    [96]张稔穰《中国古代小说艺术教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4月版
    [97]《中国戏曲研究书目提要》,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7月版。
    [98]任剑涛《伦理王国的构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
    [99]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版
    [100]杨新勋《宋代疑经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3月版
    [101]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102]刘复生《中国古代思想史》,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103]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88年4月版
    [104]卿希泰《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1990年9月版
    [105]邓绍基主编《元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6月版
    [106]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6月版
    [107]《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
    [108](英)威廉·阿契尔著 吴钧燮、聂文杞译《剧作法》,中国戏曲出版社出版2004年3月版
    [109](德)曼弗雷德·普菲斯特著 周靖波、李安定译《戏剧理论与喜剧分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5月版
    [110](美)艾·威尔逊等著李醒等译《论观众,》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1986年11月
    [111]朱栋霖 王文英《戏剧美学》,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年8月版
    [112]佴荣本《笑与喜剧美学》,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11月版
    [113]朱宗琪《喜剧研究与喜剧表演》,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7月版
    [114]孟昭毅《东方戏剧美学》,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3月版
    [115]顾仲毅《编剧理论与技巧》,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6月版
    [116]秦学人 侯作卿编著《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4月
    [117]陈衍《中国古代编剧理论初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2月版
    [119]英·弗雷泽《金枝》,新世纪出版社2006年9月版
    [1]翁敏华:《杂剧〈百花亭〉与宋元市商民俗》,载《文学遗产》1999(3)
    [2]黄天骥:《杂剧的“杂”及其审美特征》,载《文学遗产》1998(3)
    [3]黄天骥:《论“丑”和“副净——兼谈南戏形态发展的一条轨迹》,载《文学遗产》2005(6)
    [4]程蔷:《民间叙事模式与古代戏剧》,载《文学遗产》2000(5)
    [5]田同旭:《论古代戏曲的自觉》,载《文学评论》2004(5)
    [6]张大新:《金元文士之沉沦与元杂剧的兴盛》,载《文学评论》1994(6)
    [7]朱伟明:《试论中国古典戏曲的分类与悲、喜剧观念的介入》,载《文学评论》2003(2)
    [8]季国平:《论元杂剧特殊体制的形成》,载《文学遗产》1990(2)
    [9]周策纵:《传统中国的小说观念与宗教关怀》,载《文学遗产》1996(5)
    [10]么书仪:《从元代的吏员出职制度看元人杂剧中“吏”的形象》,载《文学遗产》1986(5)
    [11]么书仪:《元杂剧中的“神仙道化”戏》,载《文学遗产》1980(3)
    [12]么书仪:《谈元杂剧的大团圆结局》,载《文学遗产》1983(2)
    [13]李修生:《元杂剧发展述略》,载《文学遗产》1991(2)
    [14]汤贵仁:(《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中人的价值观念的变化》,载《文学遗产》1991(4)
    [15]蒋寅:《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关于文学繁荣问题的思考》,载《文学遗产》1994(5)
    [16]薛瑞兆:《论宋代戏曲形成的标志及原因》,载《文学遗产》1986(4)
    [17]康保成:《戏曲术语“科”、“介”与北剧、南戏之仪式渊源》,载《文学遗产》2001(2)
    [18]康保成:《“瓦舍”、“勾栏”新解》,载《文学遗产》1999(5)
    [19]康保成:《回归案头——关于古代戏曲文学研究的构想》2004(1)
    [20]康保成等:《戏曲研究:徜徉于文学与艺术之间——关于古代戏曲文学研究百年回顾与前景展望的谈话》,载《文学遗产》1999(1)
    [21]康保成:《戏场:从印度到中国——兼说汉译佛经中的梵剧史料》,载《戏剧艺术》2002(5)
    [22]张晶:《元代正统文学思想与理学的因缘》,载《文学遗产》1999(6)
    [23]刘晓明:《“合生”与唐宋伎艺》,载《文学遗产》2006(2)
    [24]刘晓明:《杂剧起源新论》,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3)
    [25]杨镰:《元代文学的终结:最后的大都文坛》,载《文学遗产》2004(6)
    [26]宁宗一:《关注古代作家的心态研究》,载《文学遗产》1997(5)
    [27]黄仕忠:《南戏北剧之形成与发展》,载《文学遗产》1997(4)
    [28]刘彦君:《元杂剧作家心理现实中的二难情结》,载《文学遗产》1993(5)
    [29]罗斯宁:《元代商业文化和儒家丈化对元杂剧的影响——元杂剧商人形象新解》,载《戏剧艺术》2002(6)
    [30]罗斯宁:《元院本与元杂剧》,载《戏剧艺术》2001(1)
    [31]罗斯宁:《在闺阁文学和青楼文学的交叉坐标上——元杂剧妇女形象新论》,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32]罗斯宁:《两个韩翃形象的比较》,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33]罗斯宁:《元杂剧在元代的口头传播》,载《戏剧艺术》2005(6)
    [34]徐大军:《元杂剧演述体制中说书人的叙述质素》,,载《戏剧艺术》2002(6)
    [35]吴晟:《戏文、元杂剧情节长度差异及其成因》,载《戏剧艺术》2001(1)
    [36]吴晟:《宋元民间戏班说略》,载《戏曲艺术》2003(1)
    [37]吴晟:宋元戏曲中的婚丧习俗》,载《贵州社会科学》2001(3)
    [38]许金榜:《中国古代戏曲的民族特征》,载《东岳论丛》1995(4)
    [39]许金榜:《元明清爱情剧中矛盾冲突和思想意蕴之演化》,载《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
    [40]张玉芹:《论道教对中国古代戏剧的影响》,载《东岳论丛》1995(4)
    [41]孔瑾:《论中国戏曲形成的新源起》,载《戏剧》1993(2)
    [42]王星琦:《元明杂剧的独特魅力》,载《古典文学知识》1995(3)
    [43]黄开国:《宋代人性论的源起与发展》,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
    [44]郑传寅:《化之谜:血污中的灿烂文明——试论戏曲勃兴于元代的原因》,载《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2(4)
    [45]郑传寅:《古典戏曲大团圆结局的民俗学解读》,载《戏曲艺术》2004(2)
    [46]郑传寅:《儒家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其对古典戏曲的影响》,载《戏曲艺术》2003(4)
    [47]邵生:《郑光祖杂剧中儒士文化的心态剖析》,载《辽宁大学学报》1995(1)
    [48]段庸生:《生命自救与元杂剧主体的观念目的》,载《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93(4)
    [49]段庸生:《生命自救与元杂剧的艺术法则》,载《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94(1)
    [50]段庸生:《元代戏曲理论述评》,载《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96(2)
    [51]陈宪年、凤文学:《伦理与人性的悲剧展览——古典戏剧中的世俗死亡观念》,载《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4(4)
    [52]宋瑞兰、于颖:《浅谈元杂剧的“神”及其影响》,载《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
    [53]陈建平:《士人儒意识与平民侠意识的交融——元代水浒戏的文化透视》,载《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6)
    [54]刘艺:《元杂剧(桃花女)的民俗学价值》,载《学术论坛》2005(8)
    [55]张正学:《宋元南戏对元人杂剧的影响》,载《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56]张应超:《道教与社会生活》,载《人文杂志》2003(4)
    [57]杜桂萍:《论元代文人在杂剧兴衰中的作用》,载《社会科学辑刊》1997(2)
    [58]杜桂萍:戏曲教化功能的失范——元杂剧衰微论之一》,载《北方论丛》1997(1)
    [59]杜桂萍:《论元杂剧与勾栏文化》,载《学习与探索》2002(3)
    [60]赵山林:《古代剧论中的人物形象》,载《河北学刊》1997(1)
    [61]程国赋:《唐传奇与元杂剧相关作品的比较研究》,载《学术研究》1997(2)
    [62]陈抱成:《中国戏曲宗教意识的世俗化》,载《文艺研究》1993年(1)
    [63]包晓华:《元杂剧反传统审美风格探析》,载《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5(2)
    [64]赫广霖:《元代神仙道化剧隐逸思想探微》,载《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2)
    [65]魏明:《元杂剧上场诗的类型化倾向》,载《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
    [66]俞为民:《论古代戏曲中的婚姻描写》,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
    [67]潘显一:《论道教美学人格理想》,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68]刘永水:《浅谈元杂剧“神仙道化剧”中“度脱剧”之梦幻》1997(2)
    [69]宋广文:《宗教心理功能初探》,载《求是学刊》1996(4)
    [70]毛宣国:《试论中国古典喜剧中的诙谐与机智》,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4)
    [71]姜生:《论神仙思想的伦理功能》,载《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
    [72]孙宏典等:《元初社会思潮中的返儒倾向》,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
    [73]毛锡学等:《宋代功利主义思想研究》,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4)
    [74]陈建生:《由自娱娱人到娱人劝人——元儒创作心态与元杂剧》,载《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
    [75]李青春:《儒家人格境界向文学价值范畴的转换》,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
    [76]李四龙:《民俗佛教的形成与特征》,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
    [77]赵晓红:《元杂剧女性形象爱情观探析》,载《山东社会科学》2001(3)
    [78]杨棣:《元杂剧文人形象的文化审视》,载《山东社会科学》2003(4)
    [79]李雁:《对历史剧的界定及其在元杂剧中的鉴别和统计》,载《山东社会科学》2003(4)
    [80]罗国杰:《宋代思想家对中国伦理思想的贡献》,载《中州学刊》1993(4)
    [81]刘复生:《宋仁宗时期反佛老思潮及其特点》,载《中州学刊》1993(4)
    [82]黎蔷:《中国古典杂剧中的外族文化》,载《山西师大学报》2001(2)
    [83]元鹏飞:《元杂剧涉商剧目浅探》,载《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84]邹鹏志:《元代神仙道化剧盛因考》,载《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
    [85]谭美玲:《元杂剧家庭旦本研究》,载《中山大学学报》2002(4)
    [86]史晨暄:《中国古代剧场与戏曲文化初探》,载《戏曲艺术》2004(2)
    [87]金芝:《以歌舞演故事与戏曲加歌舞——21世纪戏曲面临的一个理论与实践的课题》,载《戏曲艺术》2004(2)
    [88]李之亮:《元杂剧中的宋朝戏》,载《戏曲艺术》2004(2)
    [89]彭茵:《元代两性文化的变调——简论元杂剧中的“弃夫再嫁”与“商人插足”型婚变戏》,载《南京社会科学》2004(4)
    [90]彭茵:《元杂剧与宋元南戏婚变戏之比较》,载《戏曲艺术》2003(4)
    [91]彭茵:《简论元杂剧婚变戏的三种类型》,载《文史杂志》2002(6)
    [92]彭茵:《纽结三纲重接续——试论元代伦理道德剧》,载《南京社会科学》2000(10)
    [93]孙利平:《元杂剧中的婚俗文化遗存》,载《戏曲艺术》2001(1)
    [94]沈敏:《从中国戏曲看东方宗教对文人心态的影响》,载《戏曲艺术》2005(1)
    [95]赵建坤:《论元杂剧“探子主唱”模式的表演本质》,载《戏曲艺术》2003(1)
    [96]王云亮:《戏剧名家论观众——兼论观众在戏曲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载《戏曲艺术》2003(1)
    [97]王汉民:《八仙戏曲及其文化意蕴》,载《戏曲艺术》2003(4)
    [98]韩晓:《论关汉卿的公案戏对天人关系的思考》,载《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
    [99]张本一:《论元杂剧与诸杂伎艺的合离关系》,载《江汉论坛》2005(2)
    [100]王昊:《论元代婚恋剧的伦理美》,载《学术界》1997(2)
    [101]门岿:《换一个新视野研究元杂剧——评范长华的〈元代报冤类杂剧研究〉》,载《中国文学研究》1997(2)
    [102]乐闻:《台湾近两年古典文学研究述要》,载《文学遗产》1992(4)
    [103][韩]安熙珍:《韩国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现状》,载《文学遗产》1993(1)
    [104]黄鸣奋《普林西顿大学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载《文学遗产》1996(5)
    [105][日]传田章:《日本的中国戏曲研究史》,载《文学遗产》2000(3)
    [106]郑永晓:《近年来台湾古典文学研究情况述略》,载《文学遗产》1986(1)
    [107]徐筱汀《释旦》、《释末与净》当年发表于《新中华半月刊》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