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贝勒斯程序正义理论之探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迈克尔·D.贝勒斯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哲学系教授、著名的法律哲学学者。在对英美法系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程序理论加以总结与概括的基础上,贝勒斯从更广泛的角度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思考,提出了系统的程序正义理论。按照英国学者格里根的看法,正是由于贝勒斯的努力,一种在法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综合性程序理论才得到发展,贝勒斯在这方面的贡献足以与大学者边沁相提并论。
     正是通过贝勒斯的努力,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美学者提出的各种程序正义理论第一次以相互兼容的姿态出现在同一理论体系中,这说明这些理论或学说在法学领域并不是势不两立的。贝勒斯以其研究成果表明:任何偏执于一端的理论都只是在某一点上发现或者论证了真理,因此完全没有必要排斥别人从另一不同角度进行论证:不同的学说甚至学派之间并非是绝对水火不相容的,它们完全可以相互取长补短。
     贝勒斯对英美国家程序正义理论的全面介绍,极大地推动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法律交流,对于理解法律程序正当性的一般原理富有启发,丰富了人们对法律程序的社会意义的认识,对法治发展意味深长。
     本文在收集贝勒斯法律理论资料的基础上,以现代程序改革为契机,以程序的价值为切入点,以程序正义理论的历史发展进程为线索,以英美最近20年以来程序正义理论的发展为背景,以法理学的角度为视角,以语义、价值、历史、比较等研究方法,对贝勒斯的程序正义理论进行研究,进而探讨西方的程序正义思想理念,从而为目前我国法治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供解决良方,以期实现我国的社会秩序法治化的目标。
     全文约36000字,除了引言和结语之外,共分为四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选题的由来,以及在我国现实条件下的意义;同时概述了贝勒斯的文献著作以及对贝勒斯程序正义理论的研究情况;最后简单地综述了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所采用的几种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贝勒斯程序正义理论的思想基础。本部分重点阐释贝勒斯程序正义理论得以形成的思想背景,首先介绍了西方程序正义理论的发展演变,将其作为贝勒斯理论形成的原始思想起源;接着论述20世纪60、70年代人们在程序正义问题上日益凸显的分歧以及日益激烈的程序正义之争。面对这种学派林立的研究局面,贝勒斯感觉到:我们应当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甚至更高的层次,对这些理论进行总结,从而实现各种理论在更高层次的融合。贝勒斯的程序正义理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第二部分:贝勒斯程序正义理论的内在构成。本部分主要是对贝勒斯的思想理论进行梳理,将其思想脉络完整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并重点探讨了其构建的一般性程序正义理论体系。
     贝勒斯对英美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程序正义理论进行了分析,对于波斯纳的经济成本理论、德沃金的道德成本理论,他不是持简单的反对或批判的态度,而是在分析其局限性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将其中合理的成份吸收到一个一般性的程序正义的理论体系之中;对于萨默斯、马修提出的程序独立价值理论,也不是笼统地表示支持或赞成,而是以独到的见解予以发展和深化。贝勒斯在构建自己的一般性程序正义的理论体系之前,对其理论体系的基础性前提程序正义适用的具体语境进行了限制性界定,并不包含所有语境下的程序正义。在此前提条件下,贝勒斯以裁判为视角,对英美传统的程序原则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无偏私、得到听证机会、提供决定依据、形式正义四项程序正义的原则,并且从理论上论证了程序中的价值问题,提出了评价程序正义的三项价值标准:经济成本标准、道德成本标准、内在价值标准,最后总结了程序正义适用的法律范围,也就是贝勒斯自己所谓的程序正义适用时应该考虑的五个要素。这些内容都是贝勒斯程序正义理论的内在组成部分,它们之间彼此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程序正义体系图谱。
     第三部分:贝勒斯程序正义理论的适用范围。本部分重点阐释了贝勒斯的原创性思想程序正义适用的范围问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法律限制——法律在何时应当要求人们服从程序正义原则?
     贝勒斯在对英美传统程序原则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无偏私、得到听证机会、提供决定依据、形式正义的程序正义原则以及程序正义的经济成本、道德成本和内在价值的评价标准等相关的程序正义理论,这些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程序之中,不具有一般性和普适性。至少在有些情况下,适用程序正义仅仅是道德的要求,对于所发生的程序非正义情况并不需要给予法律上的制裁。尽管贝勒斯并没有提出一项具体确定的适用程序正义的规则,但是通过分析英美法院做出的相关判例,他总结出了程序正义适用时所应该考虑的五个要素,也就是说,人们在确定是否应当适用程序正义的要求时,必须把这五个要素考虑在内。贝勒斯认为程序正义的适用应考虑的第一项要素就是所涉行为是否属于政府行为的范畴。贝勒斯认为程序正义的适用应考虑的第二项因素就是所做决定是否对利益有不利的影响。贝勒斯认为适用程序正义应该考虑的第三项因素是程序所涉及的利益是否具有重要性。贝勒斯认为适用程序正义应考虑的第四项因素是所做决定采用标准是否具有差异性。贝勒斯认为适用程序正义应考虑的最后一项要素就是所涉利益是否具有替代性保护措施。
     第四部分:贝勒斯程序正义理论的理性反思。本部分重点是从贡献价值和思想缺陷正反两方面来详述贝勒斯的程序正义理论以及对于我国法治建设具有的借鉴意义。
     贝勒斯的程序正义理论是对英美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程序正义理论、观点的总结,堪称程序正义理论的百科全书。但是,这并不说明贝勒斯的程序正义思想是完美无瑕的,其思想具有比较明显的综合性特征,因此这制约了其思想的深度,以及理论体系的完备性。
     对贝勒斯程序正义思想的解读、剖析和反思,固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但更重要的是关注它的现实价值。对正致力于法治建设的当代中国社会而言,贝勒斯理论中的一些思想观点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在程序价值观念方面的意义;在听证司法实践层面的意义;在程序正义适用方面的意义。由此,我们应该走一条既不能背弃中国现实又不能走向程序至上的绝对化的融合之路。
     结语部分:本部分主要是对全文内容的要点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从整体上显现并审视贝勒斯的程序正义理论。
     应该说,贝勒斯的程序正义思想为我国的法治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可能的思考方向。但是由于他的理论中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和缺陷,带有罗列别人观点和思想的痕迹,缺乏理论深度和现实的可操作性。因此,对他的思想和观点,我们应该积极挖掘,汲其精华,取其所长,弃其不足,并立足当前中国法治建设的伟大实践,有效地加以吸收利用,从而推进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
Michael D.Bayles is a professor at the Philosophy Department of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a well-known scholar in the philosophy of law. Through the procedure theory with a general summary of the opinion in common law countries since 1960, from a broader perspective of theoretical thinking, Bayles puts forward a system of procedural justice theor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views of Galligan, a scholar of United Kingdom , it is through the efforts of Bayles, a jurispruden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mprehensive program to develop the theory; Bayles contribution in this regard can be placed on a part with Bentham.
     It is through the efforts of Bayles, Anglo-American scholars proposed a variety of procedural justice theory to first appear compatible at the same theoretical system since 1960, which of these theories or doctrines in the field of Law are not irreconcilable.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Bayles show that: in any theory of paranoia in the end only found at a point or argument on the truth, and is absolutely no need to exclude others from a different point of view of the demonstration; different schools of thought doctrine are not absolute or even water and fire incompatible, and can be mutually reinforcing.
     Bayles introduces a comprehensive theory of justice in procedures of Anglo-American country, a strong impetus to the different cultures in the context of legal exchanges, and for understanding the legal proceedings the validity of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stimulating, enriching people's proceedings recognize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the rule of law meaningful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can be on the basis of the collection of information of Bayles on legal theory, the modern process of reform as an opportunity, the procedural value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e background of the theory of procedural justice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for clues to the past 20 years since the Anglo-American procedural justice theory, the point of view of jurisprudence, adopt of semantics, values, history, comparative research methods, has a perspective research on the Bayles theory of procedural justice, and explores the idea of Western concepts of procedural justice, so as to present the process of our country the rule of law appears to provide solutions to some problems with a view to achieving Chinese society in order of the objectives of the rule of law.
     The full text has about 36,000 words. Apart from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he total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Introduction Part: Introduction of the main topics of the origin of this article, as well as the meaning of reality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At the same tim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literature Bayles books, as well as the theory of procedural justice research. Finally this article can use several research methods in a simple overview of the process of writing.
     PartⅠ: Bayles Procedural Justice Theory of the basic idea. Bayles explains in this section focus on procedural justice theory to the context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idea. First of all introduce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procedural justice evolution theory as Bayles origin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original idea; and then discusses procedural justice since 1960 highlight the growing differences, the program increasingly fierce struggle for justice. For the research schools, it is required from different angles and a higher level of theoretical integration. Theory of procedural justice of Bayles comes into being in the context of this.
     PartⅡ: Bayles Procedural Justice Theory of the inner constitution. This section focuses on the idea of combing and grasps its idea to show the full sequence of construction, in its general theory of procedural justice system.
     The analysis of procedural justice theory is based of the opinion at the countries of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1960. For Posner's economic cost of the theory, for the cost of Dworkin's moral theory, Bayles does not object to holding a simple or a critical attitude, and its limitations in the analysis under the premise of creative elements will be one of reasonably absorbed into a general theory of procedural justice system. As for Summers, Matthew demonstrated the independent value of the procedure, nor is it in general terms to express support or favor, but should be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sights and deepened. Bayles in building their own procedures for the general theoretical system just prior to its theoretical system of the basic premise of procedural justice applicable to the specific context of a restrictive definition, does not contain all of the procedural justice context. In this condition, appearing for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rinciples of Anglo-American tradition of the procedure were analyzed, Bayles summers up the non-biased, has been hearing the opportunity to provide a decision based on the four forms of justice, the principle of procedural justice, and argumentation theory the value of a process problem, the evaluation procedures proposed just three values: the economic cost criteria, cost and moral standards, the intrinsic value of standards, the final procedural justice summed up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that is, their application of the so-called procedural justice when the five elements should be considered. Bayles these elements are inherent in the theory of procedural justice component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 with each other and jointly form a relatively complete map of the procedural justice system.
     PartⅢ: Bayles Procedural Justice Theory of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The focus of this section Bayles explained the original idea of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procedural justice problem, which is usually referred to the legal limit—when should the law be requested to obey the principle of procedural justice?
     The analysis of procedure which is proposed based on non-biased at the principles of Anglo-American tradition of summing up, has been hearing the opportunity to provide a decision based on just the form of the principle of procedural justice and procedural justice, the economic costs and moral costs and the intrinsic value of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related to procedural justice, such as theory, not the procedures apply to all, and do not have general and universal. At least in some cases, the application of procedural justice is the only moral.The requirement of the program for the injustice is not required on the grant of legal sanctions. Bayles does not even though a specific application to determine the rules of procedural justice, but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levant court case, summed up the application of procedural justice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the five elements, that is to determine. Whether people should apply the requirements of procedural justice, we must take into account these five elements. Bayles thinks that the procedure should be applicable to the first factor to consider is whether the acts in question belong to the scope of government action. Bayles considers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cedure should be considered by the second factor is done to determine whether or not there is adverse impact on benefits. Bayles considers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procedural justice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the third factor is the process involved in the importance of whether the benefits. Bayles considers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procedural justice should be considered by the fourth factor is the decision made whether the use of standard differences. Bayles proposes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procedural justice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the last of the elements is whether the benefits of the alternative protective measures.
     PartⅣ: Bayles Procedural Justice Theory of rational reflection. This section focuses on the value and contribution to thought from defects in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view of the procedural justice theory and gives our country the rule of law brought about by construction of referential significance.
     Bayles Procedural Justice Theory, which is the opinion concluded that the theory of procedural justice, can be called Encyclopedia. However, this does not explain the procedural justice of Bayles is perfect because of its more obvious with the idea of integrated features, it also restricts the depth of the excavation of their thought, as well as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thought complete.
     Bayles Procedural Justice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ought, analysis and reflection, of course,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but more important is the concern for the reality of its value. Bayles theoretical point of view some of the idea of being committed to the rule of law society of the contemporary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society is of great practical importance, mainly in three areas: the procedure at the significance of values; at the hearing level, the significance of judicial practice; in the application of procedural justice significance. Because of this, we should not only go a reality in China which should not abandon the procedure not become the absolute supremacy of the road to integration.
     Conclusion Part: The full text of some of the major content of the summary of key points, with a view to the overall Bayles on a theory of procedural justice.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e procedural justice of Bayles thought, for the rule of law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provides a useful reference and consider the possible direction. However, because of bis theory still exist in all kinds of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in others with a list of traces of opinion and ideas, the lack of theoretical depth and practical operability. Therefore, his ideas and opinion, we should be actively mining, absorbing the essence of director choice, abandoning its shortcomings. Chinese rule of law, based on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the great practice, should be absorbed and used effectively in order to advance the pace of the rule of law in our country.
引文
1[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1页。
    2 亚里士多德把正义理解为平等,是以公共利益的等量分配为依归。参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48页。柏拉图认为正义是和谐,就是社会各个有机部分的协调一致。参见[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3页。查士丁尼在《民法大全》提出一个著名定义:“正义乃是使每个人获得其应得的东西的永恒不变的意志。”[西罗马]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法学阶梯》,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页。西塞罗也曾把正义描述为“使每个人获得其应得的东西的人类精神取向。”[西罗马]西塞罗:《国家篇——法律篇》,沈叔平、苏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1页。斯宾塞则把正义理解为自由,即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于他所想干的事情。参见[英]斯宾塞:《社会静力学》,张雄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38页。康德也同样认为正义是一种自由,它是一些条件的总和,在那些条件下,一个人的意志能够按照普遍的自由法则同另一个人的意志结合起来。参见[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韦卓民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7页。边沁则从功利角度出发,认为实施实体法的更高目的在于保证“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参见[英]杰里米·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16页。转引自杨力:“现代法律秩序生长的综合性程序正义评析”,《金陵法律评论》,2007年春季卷,第93页。
    3[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4[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王亚新、刘荣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5 D.J.Galligan,Due Procedures,A Study of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s.Oxford:Clarendon press,1996.转引自陈瑞华:“走向综合性程序价值理论”,《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6期,第120页。
    6 Michael D.Bayles,Principles of Law:ANormative Analysis,Dordrecht:D.reidel Publishing co.,1987.[美]迈克尔·D.贝勒斯:《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7 Michael D.Bayles,Procedural Justice:Allocating to Individuals,Kluwer Academic Publishing co.,1990.[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8 参见D.J.Galligan,Due Procedures,A Study of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s.Oxford:Clarendon press,1996.
    9 参见陈瑞华:“通过法律实现程序正义”,《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第1期。
    10 参见陈瑞华:“程序正义的理论基础”,《中国法学》,2000年第3期。
    11 参见陈瑞华:“走向综合性程序价值理论”,《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12 参见陈瑞华:“程序价值理论的四个模式”,《中外法学》,1996年第2期。
    13 参见徐亚文:《程序正义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2-208页。
    14 参见张建良:“贝勒斯法律程序分析之方法评析”,《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15 参见孙笑侠:“两种价值序列下的程序基本矛盾”,《法学研究》,2002年第6期。
    16 参见杨力:“现代法律秩序生长的综合性程序正义评析”,《金陵法律评论》,2007年春季卷。
    17 车传波:“正当程序论——以中国司法改革为视角”,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第4页。
    18[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王亚新、刘荣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19[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20[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21 宋树林:“论正当法律程序”,北方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第3页。
    22 参见李竹:“.程序正义的法文化思考”,《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5期。
    23 樊崇义等:《正当法律程序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24 樊崇义等:《正当法律程序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25 樊崇义等:《正当法律程序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26 樊崇义等:《正当法律程序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27 参见陈瑞华:“走向综合性程序价值理论”,《中国社会学》,1999年第6期,第121页。
    28[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5页。
    29[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717页。
    30 直接成本,就是指在法律实施的过程中所耗费的经济资源,包括公共成本和私人成本两部分。详细内容参见[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717-718页。
    31 错误成本,就是指由于法院做出的错误裁判而发生的资源耗费。详细内容参见[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718-721页。
    32 Richard A.Posner,“An Economic Approach to Legal Procedure and Judicial Administration”,in the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Vol.2,1973,pp.399-400.转引自陈瑞华:“走向综合性程序价值理论”,《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第121页。
    33 陈瑞华:“通过法律实现程序正义”,《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第1期,第181页。
    34 参见陈瑞华:“程序正义的理论基础”,《中国法学》,2003年第3期,第144-145页。
    35 道德成本是指由于错误地实施某种法律行为惩罚了无辜者所带来的非正义。详细内容参见[美]罗纳德·德沃金:《原则问题》,张国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7-104页。
    36 参见[美]罗纳德·德沃金:《原则问题》,张国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1-116页。
    37 徐亚文:《程序正义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1页。
    38[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39[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40[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41 参见[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3-47页。
    42[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43 参见[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8-74页。
    44[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74页。
    45 参见[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75-105页。
    46 参见[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3-94页。
    47[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3页。
    48 参见[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157页。
    49[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6页。
    50[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35页。
    51[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40-141页。
    52[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42页。
    53 张建良:“贝勒斯法律程序分析之方法评析”,《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16-17页。
    54[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43页。
    55[美]迈克尔D.贝勒斯:《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5页。
    56[美]迈克尔·D.贝勒斯:《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6页。
    57[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48页。
    58[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页。
    59[美]迈克尔·D.贝勒斯:《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8页。
    60[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52页。
    61[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55页。
    62 陈瑞华:“走向综合性程序价值理论”,《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第127页。
    63[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55页。
    64[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56页。
    65[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56页。
    66[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57页。
    67[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68页。
    68[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58页。
    69[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69页。
    70 陈瑞华:“走向综合性程序价值理论”,《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第128页。
    71[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75页。
    72[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85页。
    73[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85页。
    74[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85-186页。
    75[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86-187页。
    76[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88页。
    77 陈瑞华:“走向综合性程序价值理论”,《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第129页。
    78[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90页。
    79[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91页。
    80 陈瑞华:“走向综合性程序价值理论”,《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第129页。
    81[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92页。
    82[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92页。
    83[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93页。
    84[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94页。
    85[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96页。
    86 陈瑞华:“走向综合性程序价值理论”,《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第130页。
    87 D.J.Galligan,Due Procedures,A Study of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s.Oxford:Clarendon press,1996,p.3.转引自徐亚文:《程序正义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8页。
    88 陈瑞华:“走向综合性程序价值理论”,《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第130页。
    89 张建良:“贝勒斯法律程序分析之方法评析”,《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17页。
    90[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46页。
    91[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47页。
    92[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58页。
    93 陈瑞华:“走向综合性程序价值理论”,《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第130页。
    94 张建良:“贝勒斯法律程序分析之方法评析”,《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17页。
    95 孙笑侠:“两种程序法类型的纵向比较”,《法学》,1992年第8期,第27页。
    96 参见陈瑞华:“程序正义的理论基础”,《中国法学》,2000年第3期。
    97[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58页。
    98 张建良:“贝勒斯法律程序分析之方法评析”,《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17页。
    99 陈瑞华:“走向综合性程序价值理论”,《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第1
    100 D.J.Galligan,Due Procedures,A Study of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s.Oxford:Clarendon press,1996,p.3.转引自陈瑞华:“走向综合性程序价值理论”,《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第120页。
    101 付喜林:“英美‘程序正义'理论与实践及其启示”,《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49页。
    102 付喜林:“英美‘程序正义'理论与实践及其启示”,《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49页。
    103[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73页。
    104 宋树林:“论正当法律程序”,北方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第41页。
    105 宋树林:“论正当法律程序”,北方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第42页。
    106 王万华:《行政程序法研究》,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第20页。转引自宋树林:“论正当法律程序”,北方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第42页。
    107 宋树林:“论正当法律程序”,北方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第42页。
    108 张亮:“程序正义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第140页。
    109 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8页。转引自张亮:“程序正义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第140页。
    110 张恺丰:“对程序本位主义的评析”,《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33页。
    111 程燎原:《从法制到法治》,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版,第306页。转引自黄孝发、杨唐勇:“程序优先原则与法治”,《牡丹江大学学报》,2004年第10期,第5页。
    112 孙洪坤:“程序正义的中国语境”,《政法论坛》,2006年第5期,第143页。
    113 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7页。
    [1][美]迈克尔·D.贝勒斯:《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2][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另一种思考》,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5][美]罗纳德·德沃金:《原则问题》,张国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孙笑侠:《程序的法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7][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8][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10][日]谷口安平:《程序正义与诉讼》,王亚新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德]K·茨威格特、H·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典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2]徐亚文:《程序正义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3]顾培东:《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4][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张志铭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5]樊崇义:《正当法律程序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6]樊崇义、夏红:《正当程序文献资料选编》,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程燎原:《从法制到法治》,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8][英]杰里米·边沁:《论一般法》,毛国权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19]王万华:《行政程序法研究》,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
    [1]孙笑侠:“两种价值序列下的程序基本矛盾”,《法学研究》,2002年第6期。
    [2]孙笑侠:“法律程序设计的若干法理”,《政治与法律》,1998年第4期。
    [3]张建良:“贝勒斯法律程序分析之方法评析”,《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4]田平安、杜睿哲:“程序正义初论”,《现代法学》,1998年第2期。
    [5]陈瑞华:“程序价值理论的四个模式”,《中外法学》,1996年第2期。
    [6]陈瑞华:“论程序正义价值的独立性”,《法商研究》,1998年第2期。
    [7]陈瑞华:“程序正义的理论基础”,《中国法学》,2000年第3期。
    [8]陈瑞华:“走向综合性程序价值理论”,《中国社会学》,1999年第6期。
    [9]戴谋富:“程序正义与法治”,《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2期。
    [10]丁玮:“程序正义——正当程序价值探究”,《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1]李竹:“程序正义的法文化考察”,《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5期。
    [12]孙洪坤:“程序正义的中国语境”,《政法论坛》,2006年第5期。
    [13]姜素红:“程序正义及其价值分析”,《湘潭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14]唐昆梅:“正当法律程序的价值分析”,《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4期。
    [15]高娟:“现代中国走向法治的必然选择——程序正义优先于实体正义”,《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2期。
    [16]杨力:“现代法律秩序生长的综合性程序正义评析”,《金陵法律评论》,2007年春季卷。
    [17]陈瑞华:“通过法律实现程序正义”,《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第1期。
    [18]王锡锌:“论法律程序的内在价值”,《政治与法律》,2000年第3期。
    [19]谷东燕:“论法律程序的独立价值”,《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20]肖庆华:“论程序正义的实现”,《兰州学刊》,2007年第6期。
    [21]付子堂:“法律正义引论”,《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22]陈瑞洪:“法律程序价值观”,《中外法学》,1997年第6期。
    [23]肖庆华:“论程序正义的实现”,《兰州学刊》,2007年第6期。
    [24]陈瑞华:“程序性制裁制度的法理学分析”,《中国检察官》,2006年第1期。
    [25]王锡锌、傅静:“对正当程序需求学说与革命的一种分析”,《法商研究》,2001年第3期。
    [26]陈瑞华::“通过程序实现法治”,《中国律师》,1997年第5期。
    [27]付喜林:“英美‘程序正义'理论与实践及其启示”,《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28]张亮:“程序正义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29]张恺丰:“对程序本位主义的评析”,《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30]郑春燕:“程序的价值视角——对季卫东先生<法律程序的意义>一文的质疑”,《法学》,2003年第3期。
    [31]苏筱红:“程序与过程:富勒新自然法学思想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
    [32]宋树林:“论正当法律程序”,北方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
    [33]程龙:“对程序正义研究的两个基本认知模式的批判性反思”,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
    [34]车传波:“正当程序论——以中国司法改革为视角”,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
    [35]黄孝发、杨唐勇:“程序优先原则与法治”,《牡丹江大学学报》,2004年第10期。
    [36]陈轶:“自然正义与正当法律程序比较研究”,《东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8卷增刊。
    [37]罗海峰、李延:“法理学视野中的程序正义”,《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38]于立深:“程序的多重视角”,《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2期。
    [39]朱昕:“程序正义与和谐社会”,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
    [40]陈艳雯、许其勇:“现代司法理念的重塑——回归程序正义”,《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41]程龙:“论程序正义研究中的两个教条”,《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2期。
    [42]吴真:“法的正义观对法治的选择”,张文显主编:《法学理论前沿论坛》,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43]吴泽勇:“从程序本位到程序自治”,《法律科学》,2004年第4期。
    [44]唐素林:“法律程序论”,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6月。
    [45]姜霞:“对法律程序几个问题的思考”,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6月。
    [46]杜睿哲:“程序正义理念与法治国家”,《人大研究》,1999年第9期。
    [47]杜曙光:“程序正义理论的再梳理:从《正义论》到《政治自由主义》”,《河北法学》,2007年第8期。
    [48]季卫东:“法律程序的形式性欲实质性”,《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49]赵旭东:“程序正义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法律科学》,2003年第6期。
    [50]马明亮:“程序正义的存在基础初探”,《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51]冯丹、王志远:“试论程序正义的价值”,《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52]吴予:“法与正义之关联:一个西方文化基因演进的考察”,《比较法研究》,1999年第2期。
    [53]唐利群:“卢梭与罗尔斯契约正义观之比较”,《江汉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54]孙洪坤:“程序正义的中国语境”,《政法论坛》,2006年第5期。
    [55]孙锐:“对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之冲突关系的质疑”,《政法论坛》,2007年第1期。
    [56]李旦伟、李志雄:“程序正义实现的关键”,《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57]罗洪洋:“程序正义与中国——从传统的视角观察”,《贵州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58]李华、王洪丽:“程序自治:程序正义的实证分析”,《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姚选民:“我是谁:当代中国的法理学的尴尬身份——兼评迈克尔·D.贝勒斯《法律的原则》”,《法搜》,2007年10月,http://www.fsou.com/html/text/art/3355843/335584366_4.html.
    [1]Michael D.Bayles,Principles of Law,(1987),by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2]Michael D.Bayles,Principles of Law:A Normative Analysis,Dordrecht:D.reidel Publishing co.,1987.
    [3]Michael D.Bayles,Procedural Justice:Allocating to Individuals,Kluwer Academic Publishing co.,1990.
    [4]D.J.Galligan,Due Procedures,A Study of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s.Oxford:Clarendon press,1996.
    [1]Gerald J.Postema,“The principle of Utility and the law of Procedures:Bentham's Theory of Adjudication”,in Georgia law Review,Vol.11,1977.
    [2]R.S.Summers,“Evaluating and Improving Legal Process:A Plea for Process Values”,in Cornell law Review,Vol.60,November1974,No.1.
    [3]Jerry L.Mashow,“Administrative Due Process:The Quest for a Dignity Theory”,in Boston University Law Review,Vol.61.1981.
    [4]Richard A.Posner,“An Economic Approach to Legal Procedure and Judicial Administration”,in the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Vol.2,197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