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弱势群体问题是指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一定数量的弱势群体的存在,导致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从而影响了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社会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弱势群体问题的发生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迄今为止,历史发展的每一个社会阶段都存在着这一问题。只不过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弱势群体问题的成因、性质、规模、程度、影响等都各不相同,因而其解决的路径、方式和效果也不尽相同。
     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快,以及贫富差距的拉大,阶层分化的加剧而逐步出现的。社会转型是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最重要的历史背景。
     弱势群体问题的出现,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全社会的关心、关注。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弱势群体问题的理论观点,认真分析研究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现状、影响及产生的原因,并在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经验基础上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对于化解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分析、研究和化解弱势群体问题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我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关于弱势群体问题的思想、国外关于弱势群体问题的相关理论,为解决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提供了借鉴;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对于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发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对弱势群体问题进行深入探索与思考,中国共产党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有效解决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具有自身特点。它既不同于阶级对立社会的弱势群体问题,也有别于我国传统社会的弱势群体问题。它是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不具有对抗性。只有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框架内,通过正确的政策和长期的努力,才能使这一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根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市场经济的冲击等,构成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产生的经济原因;某些不容乐观的文化现象,信息分化导致现代“知沟”越来越宽,社会歧视和文化排斥以及贫困文化的影响等,构成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产生的文化原因;社会分层的固化加剧,动态上社会结构的转型变迁、静态上不合理的“二元”社会结构,以及某些具体社会机制的不够合理、完善,构成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
     分析研究特别是化解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最根本的就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通过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为解决当代中国包括弱势群体问题在内的一切民生问题提供坚实基础和根本保障。从具体操作层面来说:首先,需要坚持以往鉴今,有选择地继承我国历史上特别是建国以来的相关制度、实践;坚持巧用他山之石,批判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做法。其次,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的弱势群体观,端正对弱势群体的态度,正确对待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和弱势群体问题。最后,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实情出发,秉承人权保护、公平正义、共同富裕、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符合实际的工作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并积极付诸实施,为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最终化解,积极构建和谐社会,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积极的贡献。
The problem of vulnerable groups refers to the social phenomenon which leads to social structure dissonance and social imbalance, affects the common life of all or some members of the society, threatens the normal social order and social security, and must mobilize social forces to intervene, due to existence a number of vulnerable groups. Problems of vulnerable groups are a common phenomenon. So far, this problem exists in every social development stage. Just under different social conditions, the cause, nature, size, extent and influence of the social vulnerable groups'problem are not identical, so the way and methods to solve and effects are also different.
     The social vulnerable groups'problems of China gradually appear in the new period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especially since the90's of20th century. It occurs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ocial transformation to speed up, the widening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and social stratum differentiation intensifying. Social transform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historical background in the new era of social vulnerable groups in our country.
     The emergence of the social vulnerable groups'problem has been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by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It's also under the care and atten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We don't only have to tease vulnerable groups'problem theory at home and abroad systematically, but also analyze and research the impact on social status of vulnerable groups and the causes in the new era of China. We shoul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resolve the problem on the basis of learning the experience at home and abroad. These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resolve the new problems of social vulnerable groups in our country.
     It needs th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theory to analyze, research and resolve the problem of vulnerable groups. The related theories about vulnerable groups'problem provide rich and useful reference such as the thought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foreign theories. As a scientific world outlook and methodology, Marxism is of general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human society.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m,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been exploring and thinking about the problems of the vulnerable groups with the concrete practice in our country.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as founded the system of theor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t is the ide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us effectivel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ocial vulnerable groups in our country in the new period.
     China's current social vulnerable groups'problem has some characteristics itself,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social class antagonism, also different from China's traditional society. It is a form of internal contradictions among the people in socialist society. It is a contradiction in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on the basis of consistent, thus does not have the antagonism. Only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can this problem be solved step by step with the right policies and long-term efforts in the framework of socialist society.
     The problem of social vulnerable groups has its profound economic, cultural and social roots in our country in the new period. The economic causes are the influenc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in China and the impact of the market economy. Some cannot be optimistic about the cultural phenomenon, the information differentiation leads to the modern "knowledge gap" is more and more wide, discrimination and cultural social exclus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poverty culture. These above are the cultural causes. The social causes are such as curing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tensifies, the dynamic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structure changes, the biannual society that the county and countryside, and some specific social mechanism unreasonable and imperfect.
     It is a complex system engineering to analyze and resolve the problems of vulnerable groups in our society. The most fundamental thing i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banner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e should persist in taking economic construction as the center, throug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overall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se above has provided a solid foundation and guarantee for solving the people's livelihood issues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cluding the vulnerable groups. First of all, we must inherit selectively relevant system and practice in Chinese history especially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We should critically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s and practic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Secondly, we need to treat the new period of our country's social vulnerable groups and vulnerable group's problems correctly. This requires us to adhere to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s a guide, firmly establish the scientific concept and correct the attitude to vulnerable groups. Finally, we must have the people-oriented point and start from the facts of China's economic, soci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vulnerable groups'problem. We will uphold the principle such as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justice, common prosperity, government led, multi-party participation. Our government has to formulate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work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ctual and specific measures and actively implement resolve the problem. We don't only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actively, promote people's all-round development, but also speed up the pace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to resolve the problem finally. We should make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realiz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引文
① 郑杭生、李强:《社会运行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06页。
    ① 钱再见:《中国社会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支持政策》,《江海学刊》,2002(3)。
    ① 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第54页。
    ② [印]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50页。
    ① 《孟子·腾文公上》。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05页。
    ① 康有为:《大同书》,中华书局,1956年,第275页。
    ② 《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765页。
    ③ 同上书,第439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1页。
    ① 《论语·里仁》。
    ② 《孟子·告子上》。
    ① [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85页。
    ①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8页。
    ① [英]约翰·伊特韦尔:《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① 萧诗美:《毛泽东谋略学》,中国长安出版社,2005年,第35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8页。
    ③ [美]埃德加·斯诺:《斯诺文集》第1册,新华出版社,1984年,第208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5-16页。
    ① [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社会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271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78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09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6-137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0页。
    ③ 刘喜堂:《建国60年来我国社会救助发展历程与制度变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55页。
    ① 宋福范:《邓小平晚年的反思》,《商周刊》,2009(14)。
    ②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59页。
    ①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57页。
    ② 同上书,第112、56、59页。
    ③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07-508页。
    ①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51-252页。
    ②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1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5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13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123页。
    ② 《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336-337页。
    ① 《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80-8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475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274-275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473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270页。
    ⑥ 《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44页。
    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78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547页。
    ② 《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5年,第192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07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10页。
    ① 《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5年,第192页。
    ② 《列宁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5年,第52页。
    ① 韩庆祥、张曙光、范燕宁:《代价论与当代中国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
    ① 卢斌:《当代中国社会各利益群体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第73-74页。
    ② [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2页。
    ① 张建国:《谁来关注农民工的健康和安全》,《中国医药报》,2004年8月16日,第2版。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9页。
    ① 刘国光:《经济蓝皮书: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03年春季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1页。
    ① 卢周来:《漠视公平的经济增长能走多远》,《太原日报》,2010年8月26日,第9版.
    ② [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第88页。
    ①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23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82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17、103页。
    ① [美]塞谬尔·亨廷顿:《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华夏出版社,1988年,第123-130页。
    ② [美]安东尼·M·奥勒姆:《政治社会学导论:对政治实体的社会剖析》,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31页。
    ① 于吉辰:《现阶段弱势群体问题探析》,《东岳论丛》,2003(6)。
    ② 张乃娟等:《对当前弱势群体问题的分析与思考》,《中国科技信息》,2005(23)。
    ①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57页。
    ①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7-61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6页。
    ② 李学林主编:《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弱势群体》,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
    ① [美]威廉姆·J·鲍莫尔·s·布莱德: 《经济学:原理与政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
    ① [英]泰勒著、蔡江浓译:《原始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① 卢斌:《当代中国社会各利益群体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第62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65、377页。
    ①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8页。
    ① 朱力:《脆弱群体与社会支持》,《江苏社会科学》,1995(6)。
    ① 袁亚愚:《对近年来歧视进城务工农民现象的思考》,《社会科学研究》,1997(6)。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3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77页。
    ① 《列宁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77页。
    ① 《人社部:GDP提高一个百分点,可增加80-100万人就业》,《每日经济新闻》,2009年7月24日。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
    ① 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01页。
    ① 熊友华:《弱势群体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31-132页。
    ② [英]克莱尔·肖特:《“消除贫困与社会整合:英国的立场”》,《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0(4)。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9、《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
    10、《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
    11、《列宁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
    12、《斯大林文选》上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
    13、《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4、《邓小平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15、《江泽民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6、《中共十八大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2年。
    17、《孟子》。
    18、《荀子·富国》。
    19、《论语》。
    20、《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
    21、郑杭生、李强,《社会运行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杜,1993年。
    2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23、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24、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25、卢斌,《当代中国社会各利益群体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
    26、杨继绳,《中国当代社会各阶层分析》,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
    27、陈成文,《社会弱者论》,时事出版社,2000年。
    28、沈红,《中国贫困状况与贫困形势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
    29、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30、薛晓明,《转型时期弱势群体问题》,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
    31、编写组,《社会学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
    32、朱力等,《社会问题概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33、《中国劳动工资统计资料(1949—1985)》,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年。
    34、李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35、《中国统计年鉴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
    36、黄黎若莲,《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民政福利工作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37、刘国光,(200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38、孙立平,《重建社会——转型社会的秩序再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39、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40、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41、金鑫主编,《中国问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42、李学林主编,《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弱势群体》,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
    43、汝信等,(200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44、玉成, 《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学林出版社,2002年。
    45、祖云,中国社会发展三论:转型分化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46、祖云,《香港社会的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支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47、于昆,《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党群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
    48、李航,《我国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社会风险管理探析》,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
    49、润葵, 《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研究》,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年。
    50、于建嵘,底层立场》,中国文化出版社,2009年。
    51、刘亚伟, 《从多元到和谐——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52、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的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53、马国川, 《争锋:一个记者眼里的中国问题》,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年。
    54、刘国光,经济蓝皮书: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03年春季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55、世界银行增长与发展委员会,《增长报告一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发展的战略》,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
    56、沈立人,《中国弱势群体》,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年。
    57、张敏杰, 《中国弱势群体研究》,长春出版社,2003年。
    58、[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
    59、[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
    60、[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
    61、[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商务印书馆,2004年。
    62、[瑞典]冈纳·缪尔达尔,《亚洲的戏剧一南亚国家贫困问题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
    63、[瑞典]冈纳·缪尔达尔,《世界贫困的挑战一世界反贫困大纲》,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
    64、[美]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
    65、[印]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商务印书馆,2001年。
    66、[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
    67、[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68、[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
    69、[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商务印书馆,1998年。
    70、[美]塞谬尔·亨廷顿, 《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华夏出版社,1988年。
    71、[美]科恩,《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
    72、[美]安东尼·M·奥勒姆,《政治社会学导论:对政治实体的社会剖析》,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73、[美]威廉姆·J·鲍莫尔·S·布莱德,《经济学:原理与政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
    74、[美]托夫勒,《权力的转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
    75、[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76、[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77、[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商务印书馆,2001年。
    78、[英]泰勒著、蔡江浓译:《原始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79、[美]亚历克斯·英克尔斯,《六个发展中国家的公民参与》,政治学评论,1969(3)。
    80、[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